文化深层次结构

2024-06-25

文化深层次结构(精选十篇)

文化深层次结构 篇1

关键词:端午节,端午祭,文化结构

端午节属于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节日流传至今,关于其起源的说法认知度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最早受中国端午节文化影响,但发展过程中早已经过文化过滤,成为具有本国特色的韩国传统节日,并逐渐与中国端午节区分开来。大多数中国人对韩国端午祭节日文化不甚了解,于是出现“韩国人抢中国节日”等不实舆论。本文试图对中韩深层文化结构差异进行对比,深入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影响。

一、中韩端午之争中所蕴含深层文化结构差异分析

透过中韩端午之争,可以进一步看到文化之争背后所体现的深层文化结构差异,而这种差异对两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从历史文化结构看差异

体现了不同的文化接受态度。从近年来中韩两国文化输出情况看,韩国人相对更注重文化独立,中国人更多注重文化吸收。

韩国急需摆脱中国文化及西方文化对其主导,建立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最近几年我们很明显的可以看到韩国文化输出的强大,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宣传意识十分强烈。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光要看经济发展,还要看这个国家的文化发展,韩国人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对保护本国文化产生危机意识,于是面对具有韩国特色的端午祭节日,虽然最初受中国端午节影响,但现在已然已经发展为具有韩国文化的自己的节日,这一切使韩国非常重视端午祭与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中国人对待端午节却始终不够重视,现代人更多把端午节看作是休息日,吃粽子等传统越来越形式化,主要是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宣传不够。中国是多民族大国,吸收和接纳了不同的文化,加上今天的中国在全力发展经济,与世界接轨,导致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的观念里都是“月亮还是外国的圆”。当代的年轻人更愿意过洋节,比如圣诞节,虽然并没有那么多的人信奉基督教,但中国人还是愿意凑洋节的热闹,而忽视了自己国家节日的保护。中国人一味的吸收外来文化,却忽视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2、从家庭文化结构看差异

韩国人重视对传统家庭观念的传承,而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建立在国家意识之上。

因受历史、宗教文化的影响,韩国产生了独特的家庭文化观念,这种观念也影响了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韩国江陵端午祭的三大主题主要是神灵保佑、农业丰收与风调雨顺。通过这三大主题可以看出,韩国人将祭祀的主要目的放在保佑家人,以及家庭安全与收入上。这说明,韩国人更注重家庭关系的维系,个人的安危,其次才是国家的长治久安。再看中国的端午节,表现的是追念先贤与辟邪保健两大主题。证明中国人更注重对忠义精神的尊崇,其次是孝悌观念。中国人认为国家的和谐统一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舍小家顾大家。因为只有社会的安定统一才能带来家庭的安稳和谐,人们在欢度端午节是,也可以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仁爱孝悌等传统美德得到深化。

二、文化结构差异产生的影响

文化结构差异产生的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既有促进文化发展的一面,也有阻碍文化交流的一面。

1、易产生文化误读

两个国家的文化结构必然存在差异,那么在两国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就会产生文化误读,这种误读正是源自于作为文化接受者的韩国对中国文化的过滤、融合与演变,最终造成了文化差异,而这种文化误读也正是促使一个国家新的文化产生与发展的根源之一。韩国端午祭文化对中国端午节文化的过滤、接受与同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误读案例,这促使韩国产生了具有韩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并于中国传统文化相区别。这种现象就好比中国对印度佛学的接受与同化,最终产生了中国独有的禅宗文化。在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误读现象某种程度上会带来文化上的创新,有利于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这种现象,并努力了解与接受他国文化结构与我国的差异。

2、易产生文化交流误解

中韩两国文化结构上的差异同样也容易构成交流中的误解,但是误解也可以通过还原事实真相和交流沟通来化解。中国人对韩国端午祭的误解主要是中国人对两国文化结构上的差异了解不够,长久以来中国人一直将韩国视为汉学文化传承的国家,而韩国人对中国的端午节文化知之甚少,导致两国人都认为端午文化是自己的,这也是文化交流不充分的体现。中国人对韩国的端午祭文化并没有深入了解,只单纯认为端午节是中国的,传到韩国去仍然是中国的,韩国不能申报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古代的韩国属于弱小国家,承认传承中国文化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是骄傲的事情。但是当下的韩国从经济和文化上看已经成为一个有实力的国家,一些韩国人已经不愿意再承认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关系。在国际交流如此频繁的今天,这样的文化中心主义思想很容易导致两国的文化冲突,造成误解。其实,在文化交流中,每个人都应该尽量了解与尊重对方的文化,客观看待事实,消除误解。当然,面对中韩端午文化之争的问题,我们正在逐渐消除误解。

韩国人注重将外来文化与自身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韩国特色的自己的文化。这一点值得中国学习,同时也体现了文化误读的魅力,中国在文化输入方面目前做得很好,但在文化输出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有待改进,借鉴韩国的例子,重视树立本国文化品牌,将中国传统文化输出到国外,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魅力。

参考文献

[1]﹝韩﹞金惠媛.中韩文化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

[2]田景.韩国文化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05.

[3]陈廷湘,敖依昌.中国文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7.

文化的层次与文明的结构分析 篇2

文化的层次与文明的结构分析

社会文明是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有机系统.文化的结构对应着文明的结构: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应的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也有其内在结构,作为社会文明系统的子系统之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既是一个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又是“三个代表”由理论创新走向实践创新的.中介.“三大文明”的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基本目标,也是贯彻“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

作 者:林荣林 贾恒德 作者单位:海军指挥学院,政治指挥系,江苏南京,210016刊 名: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年,卷(期):19(3)分类号:G05关键词:文化 文明 政治文明 三大文明

乒乓长盛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篇3

关键词:国球;文化学;审视;长盛不衰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467-03

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其思维模式早已发展并演化为一种主要的文化心理结构,并对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均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即使对被誉为“国球”的乒乓运动的开展,也不例外。但是,目前这一相关内容的研究极为少见,为此,本文从文化学、历史学的角度探讨了乒乓长盛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应该说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的研究价值。

1乒乓“举国体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社会本位群体意识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共同的语言,因而也就有了共同的意识和共同的心理定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继而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所以,理解乒乓“举国体制”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剖析和阐释。中国是个大陆国家,几千年来人们一直依靠农业生产来维持世世代代的生活,依靠大自然赐于的风调雨顺,来保障人们的康乐生活。人与自然、宇宙和谐相处,土地是人民生活的依靠,土地无法移动,由此发展起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重农轻商和家族制度,这不仅孕育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同时也孕育了中国人的综合整体的思维模式,并成为中国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的群体价值取向[6]。季茨林先生就曾指出:“思维模式是一切文化的基础,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因而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国民性,个人只有从属于或溶解于集体,才能够获存在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何兆武先生同样也认为,“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印度的梵我一体思想,实质上都是典型的东方思想,也正是儒、道、释家这种整体思维的方式,决定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一直从团体或集体的角度来构建多种文化,并在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群体意识。[7]”正是因为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社会本位的儒家群体意识,因而在乒乓运动的开展过程中,集体主义的文化模式,必定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左右着国人乒乓价值观的选择与设定。而且乒乓运动的开展一旦与民族的荣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乒乓运动就很容易变成了一面鲜艳的爱国主义旗帜。所以,中国乒乓球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矛盾,都能在总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得到及时的妥解和化解。60年代初,胡炳权、薛伟初等选手,就曾放弃自己原有的打法,去学习日本人新发明的弧圈球,即使手臂都拉肿了,但为了能帮助主力队员去适应和战胜这种新技术,甘当铺路石也无怨无悔,为此他们被称为“走在世界冠军前面的人”。在男队面临危难之际,蔡振华同样也自觉地放弃在意大利执教的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归队,担任男队主教练,挑起打翻身仗的重担。老队员王洁也能听从祖国的召唤,解除了在国外俱乐部打球的合同,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回国参加备战第43届的训练,他说:“如果中国队能在天津夺回期韦思林杯,给我100万美元也不换。”他与年轻选手一起苦练,最后因肘伤未能参加团体赛,单项比赛也输得很惨,但他的精神十分可贵,有报道称之为“落寞英雄变动人”。所以,从乒乓运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费投入,包括运动员的选拔和培养、技战术的发明与创新,无一不显现“中国特色”的特有魅力[8]。

2项目制胜规律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刚柔相济、取法中正的中庸之道观

世界范围内乒乓球运动的开展,无不打上民族的烙印并呈现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至于形成了不同的打法和技战术风格,从表面上看,东、西方都有着类似的体育活动,然而细加分析,就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的深刻差异。在西方人看来体育是对于人的感性能力的一种挖掘与探究,完全是一种肉体的沉醉。因此,凡是能够表现人的感性能力,无论危险多大代价多高,西方人都可以设立比赛项目。为此,他们可以攀登绝壁、可以潜入海底、可以进行别出心裁的悬崖跳水和危险异常的汽车大赛,甚至可以进行并不美妙的“健美比赛"和有害无益的“赛吃运动"……。这一切,在我们看来都是那样的荒唐可笑,甚至被斥为一种“吃饱了撑的"无聊举动,然而,西方人却进行得那样一本正经,甚至严肃得有些神圣。可以说,这就是由酒神精神演变而来的一种奥林匹克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使得体育事业在整个西方文化中占有着庄严而神圣的地位,而且使得西方人的体育活动中至今仍保留着某种酒神式的迷狂。[9]相对而言,受儒、道、释主体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传统体育多以健康长寿、营养养生为终极目的,体现了最朴素的“人本主义"精神。传统的体育养生更讲求阴阳平衡的生命观,注重身体锻炼的开与阖,身体锻炼强调阴阳动静刚柔的统一,即是取法中正。这方面最典型论述就是司马光在《投壶新格》中所说的,“投壶者不使之过,亦不使之不及,所以为中也,不使之偏颇流散,所以为正也,中正,道之根柢也”。可以说,我国的传统体育均呈现出这种"中庸之道“的独特气质,在竞赛中争而有礼,劲蛮而不野,力拙而不笨,技巧娴熟而不悬浮,感情饱满而又含蓄深沉、妙趣横生,极富于艺术观赏力和感染力。[10]欧洲人的酒神精神带来了激情、张扬、喜欢表现而不失大胆、冒险的,几乎清一色的横拍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所以,观众看他们打球犹如欣赏一场激情四射,酣畅淋漓的艺术表演。这种打法(以盖亭、罗斯科夫为典型代表),他们取得过辉煌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整体打法单一,比赛中过于凶狠而不讲理,而且易受情绪影响,导致水平发挥不稳定的弱点。相对而言,受中庸之道影响的亚洲人,聪明伶俐、反应快速,具有很强的战术意识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他们采用的打法类型,多以直拍近台快攻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直、横握拍快攻结合弧圈型打法为主。亚洲选手打球能凶稳结合,充分发挥速度和前三板的优势,同时结合旋转,配合灵活多变的战术,比赛中常能控制和调动对手,掌握比赛的主动权,而且在比分落后时能咬得住,具有极其顽强的战斗作风和拼搏精神。所以,观众看亚洲人尤其是看中国运动员打球,犹如欣赏一场斗智斗勇的决斗,有时又如阅读一篇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小说,其中亦不乏引人入胜的惊险场面。[11]乒乓球属于隔网对抗的以技能为主的运动项目。由于受球的重量、球台长度、宽度、网高的限制,击球时强调旋转与落点的变化,更强调要刚柔相济、适度发力,力量的大小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快、准、狠、变和转是该项目的制胜规律,但是快、准、狠、变和转完全是建立在稳的基础上,凶稳结合才是制胜的前提和基础。应该说,乒乓球这项活动不是单纯的感性迷狂、肉体沉醉,而是感性中有理性,肉体中有精神,打乒乓球必须要讲“理”,这个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制胜规律。如果说偶然的的胜利不一定来自对事物本质深刻的把握,那么,“长盛不衰”的实践,必定同对乒乓球项目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密切相关,可以说,中国队在实践与认识的“稳合度”方面较之世界各国和地区更为接近一些,这也是中国队领先于世界诸强的主要方面。总之,乒乓运动的开展符合中国人的心理习惯和精神气质,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动静相宜、刚柔相济、取法中正的中庸之道观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3打法多样性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和而不同”思想

梁启超云:“吾中国不受外学则已,苟既受之,必能尽吸之所长以自营养,而且变其质,神其用,必造成一种我国之新文明,青青于蓝,冰寒于水。”[12]就是说,中国文化具有吸收各种异质文化并使之有机的与本土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特性。《论语·子路》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国语·郑语》中也讲“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济”。强调的就是要“和而不同”,就是说,不同的事物相配合而达到平衡叫做“和”,“和”才能产生新事物;而相同的事物加在一起,则会相互排斥、不会发展,持中达到和。[13]中国传统文化之包容性,我们可以用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遇后发生的情况为例来加以说明:本来,印度佛教与中国儒家、道家等是两种不相同的文化,但从汉到唐的几百年中,中国人一直在努力吸收和融化佛教这种异质文化;从印度佛教方面说,则一直在致力于改变着不适应中国社会要求的方面。[14]因此,在印度佛教传人中国的近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文化在许多方面受惠于印度佛教,印度佛教同样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建筑以及民间风俗习惯诸多方面;同时印度佛教又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得到了发扬光大,在隋唐形成了若干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如大台、华严、禅宗等)。然而中国文化仍然是中国文化,并未因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而失去其特色。可以说,这种文化上的交流和融汇,很好的体现了“和而不同”的这一原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多元并存的开放性和宽容性。[15]其实,在乒乓球运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和而不同”这一思想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中国首创的直板快攻早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是,即便在领先时中国乒乓球队仍不忘学习欧洲、日本的长处,因而在自己内部形成了兼容并蓄各种打法的“乒坛小世界”。为什么中国乒乓球队在历届世界大赛中常出奇兵,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初出茅庐就能一鸣惊人地把世界名手拉下马?因为他们每天都在与“瓦尔德内尔”“盖亭”“柳承敏”们对阵,他们在进行针对性的模拟训练,在磨练和研究克敌制胜的本领。可以说,在我们内部的“乒坛小世界”中,世界上五大类十几种打法基本上都有,而且还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对抗。因此,他们有了充分准备与世界名将进行较量。相反,外国运动员就很难有这么好的训练条件。可以说,学人所长,兼蓄并取也是我们乒乓球长盛不衰的一个法宝。[16]今天看来,中国乒乓球队探索和确定的“百花齐放,以我为主,采诸家之长,走自己的路”的发展方针,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百花齐放,采诸家之长”,也正是在承认“不同"——打法多样性的基础上的“和";“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所强调的也正是在维持和发展乒坛百花齐放基础上的“多样共生"局面。可以说,盛不忘衰,安必思危,乒乓球在中国枝繁叶茂,同样有它的文化底蕴在支撑。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对中国乒乓运动的开展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塑造力:“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之国民心理是乒乓长盛的一个不竭的动力源泉;社会本位的乒乓“举国体制”是乒乓长盛的一个制胜基础和前提条件;而动静相宜、刚柔相济、取法中正的中庸之道观,更是中国乒乓制胜的一个重要法宝;同样体现“和而不同”思想,兼容并蓄各种打法的“乒坛小世界”也是我们制胜的一个成功关键。不可否认,乒乓球长盛不衰是个系统工程,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国球长盛不衰有它的文化底蕴在支撑,但文化传统是国球长盛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国球长盛不衰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源渊关系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崔乐泉.中国近代体育史话 文史知识文库[M].北京:中国书局出版社,1998.

[2] 孔伟.文化的较量: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蚀. 学习时报,2002.5.

[3] 徐寅生.中国乒乓精神——纪念中国乒乓球队建队五十周年[J].线装书局,2002.

[4] 张彩珍. 革命的“小老虎”赞 中国乒乓球队的成长[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65,7.

[5]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6] 杨俊蕾.确立民族话语权: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自救之途[J].社会科学,2002,(8):69-71.

[7] 陈炎.中西不同的“民族心理结构”[N]. 搜狐文化,2005.3.10.

[8] 周立升.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5.

[9] 谢诚.论乒乓球运动的社会文化意义[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6.

[10] 赵立.东方文化与东亚民族[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11.

[11] 彭立荣.儒文化社会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

[12] 李霞.儒学与基督教对话与互补的必要性.中外文化比较, 1999,(2):12-13.

[13] 张景芬.社会资本与中国人的合作意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12-13.

论武术文化的层次结构与道家思想 篇4

1 武术文化的层次结构及其关系

每一种文化都会因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发生质和量、内容和结构的变化。中华武术文化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结构的产生、发展的过程相一致,因为,中华武术的寄附性决定了武术文化的发展,另外,武术的文化构造层次与东方文化的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武术文化是在大文化的母系统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因此,武术文化的层次结构与文化的表现形式应是相一致的。根据文化的表现形式,武术文化的层次结构可分为“物器技术层”、“制度习俗层”、“心理价值层”。

1.1 物器技术层

从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人选择文化,接受文化的传播,都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在武术文化中,也同样反映出了这一特定现象。不同的社会人群以不同的目的选择武术,其原始动力就是建立在武术的多元化功能基础上,因此,在武术文化结构中,我们又称“物器技术层”为“功能层次”,这是武术文化结构体系中最基本的、外显的层次,是武术文化的表层,表现和展开的是一种“人物关系”,即人与武术多元化功能的关系。在武术运动中,它表现为可见的人体动作形态和特定的物质,看得见、摸得着,使人一目了然,如:武术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拳法腿法、套路、技击、功法、器械、服饰等都可以纳入这个范畴。

1.2 心理价值层

这是最深层或最内层的武术文化形态,是以人的意识形态表现的、潜藏在人的头脑中的各种观念、意识和信仰等。它的形成是主体自身的文化修养、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等意识形态的综合体现。武术的深层文化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武术本身的,包括武术的本质、特性、价值、思想理论基础等;二是习武者本人的伦理观、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修养等。它表现的是一种“人天关系”。

1.3 制度习俗层

这是介于物器技术层和心理价值层之间的中间层次,也称“中间文化”,是一种以功能为表现手段、以心理为指导原则的自我实现,是以人的行为活动或语言方式表现的,摸不着但看得见或听得见,在武术运动中表现为武术套路动作的演练和实施格斗对抗的过程,以及有关武术的书籍、著作、师承的方式和武术的礼仪、习俗、戒律等,表现和展开的是一种“人人关系”。

1.4 武术文化的三层结构彼此相连,形成一个系统

其核心是深层文化即心理价值层,它处于支配地位并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武术文化形成发展的基础。武术文化结构中的其他两层文化都是在深层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深层文化则通过中层和表层文化表现出来,并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完善。

2 道家思想对武术文化的影响

著名太极拳家杨澄甫先生指出:“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多,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术”。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中国文化诸多的“文化基因”,其中中国传统哲学的烙印最为明显,而在中国武术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中,先秦诸子特别是道家思想是最主要的思想源泉。

2.1 道家思想在心理价值层面上对武术的影响

“心理价值层”是武术文化结构中的深层文化,是武术文化的核心,而道家思想对其影响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武术发自民间,其原始形态是很单纯的技击技术,但随着武术文化的累积效应和层次递增,技击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从技术内涵中产生强烈的理论升华和文化归属的内在要求和需要,而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哲学的道家流派,以其“民间性”和“包容性”迎合了武术的这种需要和要求。

道家思想对武术文化的影响,包括精神、思想、理论和观念等多个方面。从哲学角度来说,道家思想对武术文化思想的影响表现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在认识论方面,武术汲取了道家关于宇宙本源的“道论”、“气论”及“天人合一论”的观点,来解释武术的本质,并被全面吸收为武术文化思想认识论的基础。《太极拳经》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极,阴阳之母。”这无极而太极的观点,便来自道家思想。至于武术理论中关于“气”即“天人合一”的许多论述,也都是道家思想的反映。在方法论方面,中国武术汲取了道家“物极必反”、“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等思想,来作为武术技击思想的指导原则,“庄子论剑”、“越女论剑”的技击理论,都是道家思想的生动体现。太极、形意、八卦等许多拳种的理论都是来自道家思想的方法论。

道家思想的“生死论”也同样影响着武术文化思想。“生死论”思想上理论上普遍重视“重生”、“贵生”、“惜生”,在实践上致力于“养生”,在实际的目的和效果上,追求的是“长生”、“余生”。而道家的“贵生”、“长生”又决非是贪生恶死,而是求其天年,实现生命自然发展,完成生命的自然过程,合于生命的自然之道。当道家思想文化渗入和对武术文化产生影响时,这种养生观和思想对武术的文化及其结构产生了巨大的撞击,使得武术文化结构中鲜明地突出了养生价值,形成了新的武术文化体系,赋予了武术文化新的内容。

2.2 道家思想在制度习俗层对武术的影响

“制度习俗层”是武术文化结构的中层文化,是对深层文化的一种反映。它作为深层文化的媒介,起着对深层文化的传导作用,是对深层文化思想行为特征的展现。在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各种拳技,而在千变万化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理”,那就是武术的本质,而这种本质实质上就是道家之道在武术中的反映。《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形成了各拳种中阴阳、动静、刚柔、虚实等种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千变万化。在此,仅以动静这一阴阳范畴为例来阐述道家思想对武术的影响。在道家思想中认为,阴阳互根,无阴则无阳,无阳则无阴,无动则无静,无静则无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阳盛阴衰则阴发,阴盛阳衰则阳发,故静极生动,动极生静。而在武术运动中,没有只动不静的拳术,也没有只静不动的拳术,故拳谚云:“静中寓动机,动中存静意”、“能动能静,拳道之圣”、“动而不静,拳道之病”。由此可看出道家思想之阴阳学说对武术的影响,而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的莫过于武术运动中套路的演练,这种阴阳关系在套路中体现得越充分、越彻底,套路的反差对照才越强烈,从而才能使套路运动节奏更加鲜明,韵味更加十足,才能充分展现武术之美。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深层文化的思想作为理论基础,才表现出了套路演练过程中作为中层文化的节奏、韵律和神态的行为特征。

道家思想是我国思想史上一派“玄之又玄”的思辨哲学,也是一派关于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如何达到福乐人生的伦理学。道家伦理以尊道重德为其基本的价值视角和理论基础。道家思想的“自爱”、“自然”、“阴柔”、“博大”等人文精神,与中国儒家的伦理思想,共同构建了武术文化中伦理道德范畴。从“道”与“德”的角度与构建武术文化伦理道德思想主流的儒家思想形成了互补,在武术的承传方式、礼仪规范、武德内容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2.3 道家思想在物器技术层对武术的影响

“物器技术层”是武术文化结构中的表层文化,是武术文化思想的具体表现。武术的动作、招式、套路和技击应用等都属于武术的技术文化层次。由于道家思想对武术文化所起的作用是内在而非外在的、是深层的而非表层的,因此,道家的精神、观念、思想和价值对武术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是不会表现在文化表层的,但它一定会通过特定的表现形式反映在武术技术文化层次上。从武术运动技术和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道家思想和价值的鲜明印记和特征。如长拳十二型要求“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鹤,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这就是道家思想在武术长拳演练过程中的鲜明体现,表现了武术套路演练中属于表层文化的起落、转折、进退、开合、刚柔相济的形象特征。再如,内家拳法和功法都遵循这样一个运动规律,一切外在的肢体活动都由关节活动构成,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关节,它们都是以90度±45度活动范围为基准,就是说不论是一招一式的演练还是技术的发挥,都必须保持在90度±45度的最佳运动角度,这个理论正是有“河图、洛书、阴阳图”的理论演化而来的,尤其是武术体系中的八卦掌、太极拳、形意拳等内家拳技术上,更是对道家思想的完美体现。

中国武术技术体系的最终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就是道教气功与武术的结合。在技术内在结构上完成了“内功外拳”、“内外结合”、“先内后外”等的建构,使拳技练习与体能、技能等专门素质发展融为一个完整体系,从而使武术技术文化产生了质的飞跃。

3 结语

综上所述,道家思想是武术文化的重要理论和思想源泉,对武术的思想、理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武术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其层次结构也势必受到道家思想、精神、观念和理论的影响。通过道家思想对武术文化影响的研究,来调整武术文化层次结构中的不合理因素,控制传统武术中的不良成份,对武术运动中的新情况加以分析,预测武术的发展趋势,更好地充实和完善武术文化。

参考文献

[1]华桦.试论武术文化的层次结构及其关系[J].湖北体育科技,1997(2).

[2]江百龙等.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王晓毅.国学举要(道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网络层次结构研讨论文 篇5

一、NGN软交换网络的解析

近几年来,随着电信系统光通信网络的蓬勃发展和电信IP数据通信网络的快速构建,电信系统的各种业务不断承载在IP网络上,而随着NGN技术发展的如火如荼,电信系统对交换业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行政交换网也逐步向NGN软交换过渡,利用IP网统一承载话音业务、数据业务、视频业务的NGN软交换网的建成将对电信系统交换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转变。国家电网信通公司在ICT专题会议上把NGN列为建设智能电网,加速新一代ICT研究中的一个项目,华北电网、山西电信、天津电信均开始了NGN软交换网络的构建。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控制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具有实时I生要求的业务的提供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发展NGN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尽最大可能实现性能价格比的最优化。将传统的电路交换网和数据交换网相融合到分组化网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业界当前有重叠网和混合网两大过渡策略。NGN网络作为将来交换网的主要网络结构,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构架是其成功的关键。

二、电信系统NGN的层次结构

NGN可以分为接人层、媒体层、控制层和业务层四层。

1.接人层:其功能是将用户/业务连接人NGN网络。接人层为现有的通信用户提供了一个灵活的物理接口,同时也支持各种先进的接人技术。该层能提供一个有效的经济的方法来满足各类用户的接人需求。接入层中的物理实体是一系列接人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设备:接入网关(AG),提供大容量综合接人,包括数据、语音、多媒体等业务的综合接人,可用于直接连接模拟电话用户,电话用户可直接通过用户线连接至AG;综合接人设备,提供用户端数据、语音、图像等多媒体业务的综合接入功能;IP话机、软终端、无线终端等。

2.媒体层:处理所有话务的中间传输,包括处理不同媒体流之间的传输(~ITDM传输与数据包的传输),使从接入网或的语音网络来的电路交换话务能够在数据网118信息系统工程l.1.20络上传输。媒体层中的物理实体是一系列媒体转换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设备:信令网关、中继媒体网关、会话控制器(即SBC,用于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边缘控制、会话呼叫控制、会话策略控制等,实现地址转换和防火墙穿透等功能)、多媒体网关等。

3.控制层:为了实现端到端连接而提供一种对媒体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机制,功能是完成各种呼叫控制,并负责相应业务处理信息的传送。控制层中的物理实体是软交换核心系统,其主要功能如下:对各种网关的控制,指示媒体网关如何建立连接关系、信息压缩编码方式的控制、回声抑制功能控制、业务流量控制;提供基本话音业务的呼叫处理和连接控制;数据业务的处理和连接控制;提供与更高层应用的接口以及网管和计费功能。

4.业务应用层:NGN网能提供的多种增值业务是由业务层的各种应用服务器平台来完成的。业务应用层中的物理实体是各种应用服务器(AS),对于各种数据增值业务、特色的话音与数据融合的增值业务由As来完成。As提供标准的接口,可以供第三方应用业务开发商在AS上开发各种有特色的增值业务。

三、NGN承载网的QOS

对承载网QoS的研究需要从QoS的几个关键性指标着手。Qos的关键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可用性、吞吐量、时延、时延变化(包括抖动和漂移)和丢失。

1.可用性。可用性是当用户需要时网络即能工作的时间百分比。可用性主要是设备可靠性和网络存活性相结合的结果。对它起作用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包括软件稳定性以及网络演进或升级时不中断服务的能力。

2.吞吐量。吞吐量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对网上流量(或带宽)的度量。对IP网来启可以从帧中继网借用一些概念。根据应用和服务类型,服务水平协议可以规定承诺信息速率、突发信息速率和最大突发信号长度。承诺信息速率是应该予以严格保证的,对突发信息速率可以有所限定,以在容纳预定长度突发信号的同时容纳从话音到视像以及一般数据的各种服务。一般讲,吞吐量越大越好。

3.时延。时延指一项服务从网络人口到出口的`平均经过时间。许多服务,特别是话音和视像等实时服务都是高度不能容忍时延的。当时延超过200-250毫秒时,交互式会话是非常麻烦的。为了提供高质量话音和会议电视,网络设备必须能保证低的时延。产生时延的因素很多,包括分组时延、排队时延、交换时延和传播时延。传播时延是信息通过铜线、光纤或无线链路所需的时间,它是光速的函数。在任何系统中,包括同步数字系列、异步传输模式和弹性分组环路传播时延总是存在的。

4.时延变化。时延变化是指同一业务流中不同分组所呈现的时延不同。高频率的时延变化称作抖动,低频率的时延变化称作漂移。抖动主要是由于业务流中相继分组的排队等候时间不同引起的,是对服务质量影响最大的一个问题。某些业务类型,特别是话音和视频等实时业务是极不容忍抖动的。分组到达时间的差异将在话音或视频中造成断续。所有传送系统都有抖动,只要抖动落在规定容差之内就不会影响服务质量。利用缓存可以克服过量的抖动,但这将增加时延,造成其他问题。漂移是任何同步传输系统都有的一个问题。例如:在同步数字系统中是通过严格的全网分级定时来克服漂移的。在异步系统中,漂移一般不是问题。漂移会造成基群失帧,使服务质量的要求不能满足。

谈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 篇6

【关键词】内容要素 内容关系 取象表意

从作品的内容关系切入对文本的解读,这种方法笔者把它叫做深层结构分析。这种方法注意到了材料作为内容要素的存在,以及这种存在对于文意生成的作用;注意到了内容关系的路径性质——由于它源于材料的配置而取决于作者的情志,“沿波而讨源”①,便成为我们探寻作品旨归的重要线索。一般而言,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获得对于作品的较为清晰而深刻的认识;而那些真意难明,云山雾海的作品,用这种方法分析,或许得以拨云见日,深海探骊;至于某些看似矛盾,难测高深的作品,在深层结构这一维度上,亦有可能找出它的统一性,发现矛盾的底蕴。

下面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这首词因其境界的壮阔与气度的恢弘,被视作“古今豪放第一词”。而对词中何以还有“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之语,历来见仁见智。对它的解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则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上世纪九十年代版认为:“‘人生如梦’两句,貌似超脱,实是无可奈何的感叹,‘人生如梦’的思想是消极的,同前面的追慕古人的逸气豪情放在一起,说明作者思想上的矛盾。”②新世纪版认为:“‘人生如梦’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统观全词,可以说豪放中略见苍凉,而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二者并不矛盾。”③

以上解读的变化,实看不出有什么进步。无论是“消极”“矛盾”说还是“苦闷”“补充”说,都是一种猜测。虽然吾国自有“诗无达诂”“见仁见智”的古语,现代西方也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接受美学”的新说,但究竟什么才更贴近文本的原意?我们又如何与千年前的古人对话呢?让我们看看作品的内容关系吧。

这首词吟咏的对象有东去大江、雄奇赤壁、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有风流倜傥之周郎,有华发早生之苏子,还有如梦人生、幽幽江月,可谓万象奔涌,异彩纷呈。文学语言的特点就是形象,我们在作理性把握时应还其类属。其实本词吟咏的对象只有两类,即自然与人生。大江赤壁与幽幽江月这类材料(意象)是作为“自然”这个内容要素的存在,而英雄豪杰与华发苏子这类材料(意象)则是作为“人生”这个内容要素的存在。本词的内容由“自然”与“人生”两大要素组成。它的意蕴涉及到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而自然与人生又各有两端:大江赤壁属自然之壮美,幽幽江月属自然之优美;倜傥周郎算人生之英雄,华发苏子表人生之平凡。那么,这几者之间构成什么样的关系呢?根据词中的表述:“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自然无疑远远大于人生;又根据文中的描绘:“一时多少豪杰”,周郎年少得意,谈笑建功,英雄又高于常人。这样考查了文本的具体情况,我们可把本词的内容要素拟定为三项,即自然、英雄与常人。它们的等级依次递减,可表示为自然>英雄>常人,这个连续不等式近似于一个等差数列,亦可图示为一个梯级结构:

这个连续不等式(或称梯级结构)的奇妙就在于,顺着它的不同方向(或角度),会产生并不断放大截然相反的两个意义:“大”与“小”。让我们先站在“常人”这一点,采取仰视的角度,沿着从右至左的方向观察,便会产生英雄比常人伟大,而自然比英雄更其伟大的强烈感受。这在词中具体表现为向往英雄功业,而更惊叹于自然之壮丽永恒的热烈情绪,并外化为江山雄奇,英雄风流的壮美图画。然后站在自然这一点上,采取俯察的角度,沿著从左至右的方向观察,则会产生英雄比自然渺小,而常人又比英雄渺小的冷峻认识。这在词中具体表现为感叹英雄业绩不存,更笑己之华发早生的悲凉心境,并外化为千古英雄浪淘尽,人生如梦酹江月的凄美图画。当然,“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并不止于凄美,这点下文还要论及。至此,我们也就初步分析出了本词的思路流程,即对自然,英雄,常人三者关系的换向思考。仰观英雄与自然,则心胸开阔,情绪高昂,俯察平凡人生则认识冷峻,心境悲凉,但悲凉过后则是一种释然——因为人生极小,那么人生的烦恼也就极小了。

再从观物取象的角度看看文意生成的具体过程。先看观物取象的方法,无疑词中的意象不只是眼前之景,亦是心中之象,可谓“视通万里……思接千载”④。首句“大江东去”,由眼前江流滚滚想到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⑤之大江全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由波涛激荡之空间形象转到千古历史之时间流程。继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时空同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时空由古返今,空间顺序先纵后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由眼前江山想到一时豪杰,空间转向时间。周郎与苏子的描绘,时空转换灵活自然。由此可见,作者在观物取象时,不仅可以眼观六路,而且凭了思想这只慧眼,还可做到通览古今,作者之目力神思在物之上下远近、时之古往今来骋意流转,这是典型的“周流六虚”的环道观察法。这种观察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根据表达需要而随意取象。

那么取象表意的具体过程又怎样呢?首先从整体上观照,雄浑的大江是自然的具象。它既是空间的,又是时间的。空间上,它浩荡壮阔,不见首尾,滚滚滔滔,势不可挡,隐含“伟大”之意;时间上无始无终,千古流淌,含有“永恒”之意。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形之下人生就极其渺小了。所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意象组合,在于形象地表明:自然伟大,人生渺小;自然永恒,人生短暂。然后进入特定的时空:三国周郎赤壁。雄奇的赤壁,“江山如画”,成了英雄们演出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展现人生精彩的最好舞台,而尤以周郎为甚。继续进入另一特定时空:宋时黄州苏子。江流依旧,故垒已残;英雄早逝,苏子华发。最后又回到整体观照:与自然相比,“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短暂无常,一切还在自然运数!

将以上分析加以总合,本词观物取象的过程似电视摄像:长镜头—短镜头—特写镜头—特写镜头—长镜头。

首尾虽同为长镜头,但摄像的方向角度有所不同。开始是站在人生的角度,仰观自然之伟大,时间上由当前指向过去。结尾则从自然的角度俯察人生之渺小,时间上由当前指向未来。首尾两点并不在一个平面上重合,所以它不是圆形结构,而是螺旋式结构。从意蕴的层次表达所反映的认识过程看,这还是上升式螺旋:从总体上观照,自然伟大永恒,人生短暂渺小,但就某一特定时空而言,人生亦可大放异彩,就如“三国周郎赤壁”。但是周郎年轻有为,谈笑建功,苏轼华发无成,命途多舛,这平淡坎坷也是人生一境。周郎之时,群雄逐鹿,英雄用武,地利人和,天助其成;苏子之时,朋党争锋,小人逞奸,才高文好,反害其身。人生各有所遇,时空不可置换。“赤壁”乃“三国周郎”之“赤壁”,苏某为宋时被贬罪臣!明于此理,所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虽有伤感之意,却也是明于天人关系后的释然之语。

那么,如何看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呢?根据前文的含义,首先,它是明于天人关系的一种明智选择,其次,它是不同于英雄人生的另种人生形式。“江月”是自然的另种具象,“酹”,《古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洒酒于地表示祭奠或立誓。”⑥那么,“酹”这种举动,是含有敬顺与郑重之意的。“酹江月”表示悟透天人之理后的敬天适命。“酹江月”的生活还在于饮酒赏月。这是一种快意山水的诗酒人生。我们无须辩说苏轼“并未想到及时行乐”而要一味“苦闷”。“人生如梦”,除了功名追求之累,还应有一些生命享受之乐,一边饮酒,一边欣赏江水明月之美,感受清风之爽,参悟天人之理,实在高雅美妙得很!

综上所述,本词的意蕴产生于对自然与人生关系的哲理性把握,以我观物则产生仰慕的心态并造成该词豪放的格调,以物观我则产生释然的心理并造成该词旷达的特点。而豪放与旷达是有机统一的。至于本词的认识发展,则体现于取象表意的螺旋式上升,通过由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体的辩证思维过程,认识步步深入,最后参透天人之理,达到一个新的人生境界。

那么,以上的分析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呢?

第一,换向思考的思辩智慧。作者对自然人生关系的两次换向思考,启示我们对同一问题的思考,角度可以不同,方向可以相反,“换向”可以得出新的意义。此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⑦。

第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照。这又可以分为两点:首先,作者看待人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自然时空紧密联系起来的。所以,他就能把个体的人生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来观照,在自然的博大胸怀中化解自己的烦恼,最后参透天人关系,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其二,自然形式与人生形式的契合。自然之壮丽对应人生之英雄奋发,自然之秀美对应人生之平和淡雅。江流的滚滚不息与千古英雄的群象长卷构成了雄浑深沉的时空感,雄奇的赤壁与雄姿英发的周郎多么妙合无痕,而华发苏子的“一尊还酹江月”又蕴含了何等丰富而微妙的意味!除了手法之妙外,亦有其功用:壮丽之自然令人心胸廓大,精神振奋,唤起一展宏图之豪情。词中对于大江赤壁的描写即是此类;秀美之自然令人心境平和,心绪宁静,有抚平心灵伤痛,归于冷静思索的功效。词中“江月”的意象即是此类。

第三,进退两适的人生态度。词中所写的两种人生形式,作者并没有否定其一的意思。是英雄人生的奋发有为,还是平淡人生的乐天知命,還得顺天应时。如此看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又出世的”⑧。作为大学者的苏轼,广采百家,兼收并蓄,在他看来,儒道释并不矛盾,而是互为补充。智者总是站在人世的边上,相机而动,并不偏执一端,于是,这便有了二美并具的人生形式。

★作者简介:董成亮,湖南省常德桃源第二中学教师,语文教研组长。

【注释】

①(晋)陆机.《文赋》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66—83.

②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主编谭爱旭).《高级中学语文第六册(必修)》教学参考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16—117.

③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2—53.

④(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84—91.

⑤(唐)李白.《将进酒》.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朱东润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4—75.

⑥王剑引等.古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372.

⑦(宋)陆游.《游山西村》.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朱东润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85.

文化深层次结构 篇7

一、要素利用结构与收入分配差距

创造财富的要素有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矿产等资源, 就初次分配和价值形成来看, 创造新增财富的过程, 也就是分配新增财富的过程, 即各种要素的投入价格, 形成商品和服务的新增价值, 如工资、社保、利息、地租、专利价格、管理者薪酬、矿山拥有者的收益等等。另一方面, 它们的投入价格, 实际上又是对新增财富的一种分配, 其形成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初次分配格局。

但是, 不同的要素为不同的所有者所有。普通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投资者拥有的是资本;土地所有者拥有土地;技术发明者和管理者拥有知识、专利和管理才能;矿山所有者拥有未被开发的矿产。这样, 一个国家和地区, 在其发展的要素利用方面, 因模式不同, 初次分配的格局也就不同。

比如, 主要依靠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的经济模式中, 创造财富的主要要素是资本, 即厂房、机器设备、生产线、车辆等等。例如, 水电厂创造的财富是电力, 而一个水电厂用的劳动力极少, 发电和送电主要是靠大坝、水轮发电机组、输电线路、泄洪渠等资本的具体形式完成的, 在电力生产新增值的分配比率中, 大部分被投资者所得, 而劳动者所分得的比例很小。再比如, 西亚海湾许多是产油国家, 油气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很少, 创造财富的要素主要是资本与石油矿藏, 是资源密集型的发展模式。财富的初次分配获得者主要是油田、港口、管线和轮船的投资者和拥有者。可以看出这些主要不是因劳动者与资方的工资博弈机制失衡, 而是在大的发展模式上, 要素利用结构失衡导致的。

我们在考虑收入分配格局时, 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即是追求资本和资源密集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追求资本、资源、劳动等要素平衡的模式, 还是追求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一个国家过度追求资本和资源密集型的发展模式, 劳动力不能被充分利用, 在财富的创造中, 资本和资源占主导地位, 而劳动力大量地被闲置并过剩, 反映在分配格局上, 必定是资本和资源所有者分配过多, 而劳动者分配过少, 形成资本资源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这里, 我们需要对中国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中国许多地方, 热衷于招商引资, 热衷于基础设施的投入, 以资本推动增长, 在财富的创造中资本过度替代劳动, 忽视了劳动力的充分利用, 形成了程度不同的资本和资源推动型发展方式。毫无疑问, 一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在它的发展之初, 是需要资本的推动的。然而, 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劳动力转移频繁和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 在长时间中, 如果着重用资本和资源密集推动经济发展, 其结果必然使资本和资源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拉越大。因此, 转变发展的要素利用模式, 平衡资本与劳动要素的利用结构, 实际上是改善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收入初次分配的一个关键。

二、城市化速度越慢, 城乡收入差距会越大

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差距在持续拉大。1983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2∶1, 2009年拉大为3.33∶1, 幅度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 也高于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那么,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城乡差距的扩大?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率持续下降是一个客观的趋势, 谁也阻挡不了, 它要求农村人口及农业劳动力相应地向城市和非农业转移, 从而让减少了的农村人口与持续下降的农村和农业增加值相适应。从统计数据来看, 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982年的33.4%下降到了2009年的10.6%, 而农村人口的比例, 从78.87%下降为46.59%, 特别是第一产业就业比例, 只从68.1%下降到38.1%。在农村和农业财富生产比例持续快速下降的同时, 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业转移过慢, 导致相对越来越少的农业增加值被相对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所分配, 与城市和非农业人口的分配相比, 差距必然会拉大。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及21世纪初的几年中, 劳务经济, 即外出务工的农民将在城市中所得的收入带回农村, 使农村的收入有所增加。但是, 随着转移农民工教育水平的提高, 他们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以及城市生活费用的提高, 21世纪的农民工, 将自己收入的一部分带回家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这样, 用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来平衡城乡差距的作用将越来越弱。

此外, 农民土地等没有资产收益, 以及粮食等农业产品价格不高等, 也是造成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一是农村资产不能带来收益。城市的住宅和企业用地可以抵押融资, 可以出租, 甚至可以倒卖来增加资产收益。而中国农民的耕地、林地和宅地资产不能变现, 不能融资, 除了生产农业产品外, 基本不能作为资产给他们带来收入。二是宏观调控的稳定物价。改革开放30年以来, 在宏观调控上, 一直将稳定物价作为重要的目标, 但是, 要想稳定物价首先必须稳定粮价, 控制粮价的上涨。这样扭曲了工农产品价格体系, 相对低的农业产品价格向城市居民转移了一部分利益非农业产品。

三、第三产业比例越低, 劳动者分配越少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上, 第一产业的比例将持续下降, 将从原有的80%~90%, 下降到5%以下;第二产业增加值先上升, 而后稳定在30%~40%左右, 再开始下降, 最后下降到20%左右;第三产业持续上升, 从15%左右最后上升到75%左右, 甚至更高。而从就业结构看, 在第一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将从80%以上, 最终下降到5%以下;在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 最高达到35%左右, 然后下降到15%左右;而第三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 从15%左右, 最终上升到80%左右。这样就产生了两个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一是产业的生产结构与劳动力配置结构扭曲, 由于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从而形成了各个产业的收入分配差距。产业中的劳动力对应的是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 从初次分配来看, 各产业劳动力在本产业中创造财富的同时, 也分配他们所创造的财富。因此, 当产业增加值与对应就业劳动力的规模不匹配时, 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导致其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有差距。二是各个产业要素利用程度不同。宏观上, 大部分生产由资本密集型的工业提供, 而当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就业比例过低时, 整个国家财富创造向工业和资本倾斜。在GDP的资本与劳动分配比例中, 资本分得的多, 劳动分得的少, 资本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就会扩大。

从世界各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一般规律来看, 人均GDP在3500美元这个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 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的60%左右, 就业比例占65%左右。而中国200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400美元左右,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只有42.6%, 就业比例也只有34.1%, 分别与均值的偏差在20个和30个百分点。在经济学含义中, 收入分配是指, 大量在第一产业中窝积的, 以及一部分在第二产业中应当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劳动力, 本来应该被转移到服务业中却没有被转移的, 使得这部分劳动力闲置, 没有充分创造财富, 也不能对应地分配财富;财富大部分由第二产业创造, 第二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财富在很大比重上被资本所有者所分配。这样, 宏观上导致了资本所有者与劳动所有者之间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 随着工资和社保等成本的提高, 第二产业资本有机构成比例提高是一个趋势, 即工业总体上会通过技术进步和自动化生产, 用资本替代劳动力。在这样一种趋势下, 如果不能及时扩大服务业领域的生产和就业, 劳动力将会更加过剩, 失业率将会提高, 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收入分配将会更加恶化, 收入分配差距也会进一步拉大。

四、小企业相对越少, 收入分配差距会越大

产业结构分为产业比例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 前者主要是指行业和地区分布, 如产业的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等等, 后者主要是指产业的集中度, 还有特大、大、中、小和微型等企业规模结构。一个国家, 产业组织中的企业规模结构, 以及拥有千人企业数量的企业, 与这个国家的资本和劳动、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结构密切相关。

从要素和行业分布方面看, 特大和大型企业, 包括相当一部分中型企业, 多数是资本密集型企业, 大多分布在工业之中;而一部分中型企业, 相当多的小型和微型企业, 大多分布在第三产业之中。有一部分工业中的小型和微型企业为特大和大中企业进行配套生产和服务。因此, 前者是资本密集型企业, 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规律产生内在的作用;后者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或者劳动密集程度较高。在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方面, 前者资本分配的比例较大, 后者劳动分配的比例较大。

在企业规模结构中, 小型和微型企业数量一般要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5%。当一个国家拥有千人数量的企业越多时, 说明创业活跃, 企业很多, 劳动力需求较大。小型和微型企业投资者多, 中小老板多, 失业率低, 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因此, 当一个国家小型和微型企业越多, 在企业规模结构中比重越大, 中小投资者就越多, 从财富的创造和分配看, 由于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 中等收入者就越多, 因失业而贫困的人口就越少, 收入差距就会越小;反之, 收入分配差距就会越大。

从创业率和小企业数量的国内外比较看, 中国大学生毕业三年内创业的比率到现在还不到2%;而在发达国家, 这一比率为20%。如果将中国的个体户5个折合成1个, 加上注册登记的法人企业, 最乐观估计, 中国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量水平在12个左右。而发达国家这一水平为每千人45个左右, 发展中国家在20个到30个左右。因此, 创业不足, 小型和微型企业数量少, 是形成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深层次原因。

综上所述, 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如果不转变发展方式, 不从调整结构出发, 只是单纯地从低保、工资增长、提供公共服务、财政转移支付、分配体制改革等方面入手, 可能还是解决不了结构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平衡问题。

企业精益管理的层次结构 篇8

关键词:精益管理,层次结构,精益管理含义

近年来, 我国企业掀起了一轮精益管理的培训热潮, 许多企业在经过简单培训之后就宣称:自己的企业正在实施精益管理。笔者也曾经走访了一些相关企业, 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到有不少企业对精益管理的认识相当肤浅, 在精益管理的运作上也是漏洞百出。造成这些对企业精益管理认识上与实践上误区的根本原因, 就是大家对企业精益管理整体的层次结构把握不准。

所以非常有必要使大家明确精益管理的含义, 以及精益管理涉及的内部结构, 而目前在这两个方面, 学界的认识也比较模糊。本文将辨析精益管理的含义, 并提出企业精益管理整体的层次结构, 为企业实施精益管理的实践提供思考框架, 使企业在实施精益管理的过程中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一、精益管理含义

1.精益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精益管理”一词来源于外界对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上世纪六十以来优秀管理模式的描述。最先人们用“准时化的JIT生产”来总结该公司在生产管理方面的特殊优点, 后来欧美的企业管理研究人员又将这种生产管理模式称为“Lean Production”, 译成中文就称为“精益生产”。

随着各国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深入和企业实践的发展, 人们将精益思想从“Lean Production”精益生产中提炼出来, 并将其突破原来仅仅涉及的生产领域, 逐步扩大到企业其他职能管理当中去, 形成了不少以精益思想为基础的通用“精益管理”理论要点。

2.精益管理的含义

目前, 学界对精益管理的定义不少, 但几乎都是从某个或某几个侧面来阐述对精益管理的认识, 缺乏对其本质与整体的高度把握。本人认为:

首先, 精益管理是一系列有效的综合管理活动。它包括受精益思想、精益意识支配的人事组织管理、现场管理、流程管理与结果控制管理等活动。

其次, 精益管理的本质特点是精益思想贯穿始终。精益思想是与企业价值流密切相关的思维体系。

其三, 精益管理的起点并不是总像目前流行的认识那样——为了改善企业管理, 而应该是从企业管理实践未开始之前, 就应该按照精益思想来设计企业流程和运作, 当然也包括其中在过程中的持续改善。

综上所述, 本人提出精益管理的定义:

精益管理是企业树立持续追求高效、最大价值流的思想与意识而至始至终优化人事组织、运作流程、现场状态、结果控制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二、精益管理的层次结构

从本人对精益管理的定义出发, 我认为精益管理应该包括精益管理基础、精益管理优化职能、精益管理方法、精益管理的目标等四个层次。其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1.精益基础

精益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实施精益管理首先必须具备的前提, 包括精益思想和精益意识两个方面, 没有正确的精益思想为指导、没有良好的精益意识为支撑, 企业精益管理就会偏离优化的方向, 丧失前进的动力。

(1) 精益思想

精益思想体现为企业反对一切形式的浪费、波动与僵化, 持续追求高效、最大化的价值流的思维体系。

浪费是指会增加成本, 却无法增加价值的一切活动, 它包括七种类型:过度生产、等候、运送、过度加工、库存、动作、返工。波动是指任何偏离标准状态的情况, 会对交货时间和质量造成损害。例如由于员工技能差、流程中有难以控制的因素等造成。僵化是指导致企业无法满足顾客变化的需求, 而且不需要发生额外成本就能克服的一切障碍。例如由于换模转产时间长、顾客第一的意识差等引起。

价值流是企业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清晰加工线路, 以及产品从企业送达客户手中的传输过程, 它是企业为客户创造和实现产品的价值增值的流动过程。

想像有条山泉从山丘上流下来, 而山谷底下有一群口渴的人。这条山泉和企业流向顾客的价值流很相似。山泉流动的沿途可能有障碍、渗漏以及污染。我们必须保证像山泉一样的企业价值流通畅、高效、洁净, 这样流到顾客手上的价值才会保持最佳, 达到效率高、成本低、质量高的理想状态。

精益管理就是不断改善企业的价值流过程。除了接单部门、生产运作部门、销售服务部门要加强运作的精益管理之外, 其他各部门要为企业的运营流程 (价值流) 的改善服务, 他们要面向流程、面向基层、面向前台、面向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因为为流程服务是他们存在的唯一理由!

(2) 精益意识

所谓精益意识, 就是企业人员主动运用精益思想思考、观察企业的各项管理, 将企业各项管理的实际结果或可能结果与精益目标反复对照, 从而优化或改善管理的思维过程或思维状态。

精益意识也是精益管理的重要基础, 没有精益意识的企业, 在精益管理的实践中往往缺乏长久坚持的动力。

2.精益职能

精益管理主要包括对人事组织、运作现场、运作流程与结果控制等四大职能领域的持续优化。明确精益管理必须优化这些的职能以及这些职能的关系对企业管理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1) 人事组织

精益的人事组织管理, 可以为企业提供适应企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组织结构和员工队伍。因为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 也是决定性的因素, 所以, 精益的人事组织管理是企业精益管理是否能够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之一, 此职能的优化本身对其他职能的精益优化将产生重大影响, 是其他职能优化的保证。

(2) 运作现场

精益的现场管理是目前我国企业最热门的优化职能, 它主要由5S、6S现场管理方法来进行实践优化。现场管理的优化是企业实施精益管理的先导, 现场管理的优化表现出的人人参与、时时检点、持续改善等特点将企业的精益管理实践逐步引向深入。但目前我国不少企业由于认识存在问题, 在现场管理优化实践中流于形式, 缺乏引领企业精益管理不断深入的后劲。

(3) 运作流程

精益的流程管理, 是企业精益管理最重要的内容。如果不对流程持续优化, 那么要想让企业的价值流变得更高效、更洁净、更大流量, 那只能是一厢情愿。流程再造理论以前被过多地理解为是在生死存亡关头挽救企业的妙方, 但我认为, 企业流程再造应该贯彻到企业平常的管理当中, 企业人员应当在流程管理方面持续追求精益。

(4) 结果控制

精益管理要达到精益目标, 必须对企业管理的结果控制职能加强精益优化。这些结果包括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结果。TQC管理就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结果控制精益方法。

3.精益方法

精益方法是指为使精益职能达到精益目标的实践途径。精益方法层出不穷, 对它们的理解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 按照他们解决的职能内容不同, 5S、TPM、SMED是解决运作现场优化的方法, TQC主要是解决结果控制优化的方法, 战略分析、价值链分析、提案活动主要是解决流程优化的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的系列方法是解决人事组织优化的方法。

第二, 企业在选择精益方法时, 必须结合职能领域的目标来综合考虑, 进行系统组合。

第三, 精益的信息化方法, 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企业必须要掌握和运用的精益方法。每个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 或选择或开发适合企业高效运作的精益信息化方法, 该类方法对企业精益优化的各个职能领域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精益目标

精益目标处在精益管理层次结构的顶端。

精益的目标包括持续降低企业运作成本 (C) 、缩短产品或服务的交付周期 (D) 和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Q) 等三大基本指标, 达到优化企业运营状况、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除了三大基本指标之外, 企业也希望通过精益管理, 达到培养强化员工主动改进工作的自主意识、提升企业形象等文化目标。

三、对精益管理结构的四层次相互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精益管理层次结构, 分为精益基础、精益职能、精益方法、精益目标四个层次, 该四个层次有如下密切关系:

1.以精益思想、精益意识构成企业精益管理的基础, 是开展精益职能优化的前提, 是深刻理解、系统有效选择精益方法的基础, 是确立、取得精益目标的思想先导。

2.精益职能确定了精益管理涉及的、系统的优化领域, 它是精益思想贯彻领域, 是精益方法实施领域, 精益总目标在这些领域得到分解和落实。

3.精益方法是精益思想的现实体现, 是连接精益职能优化实践与精益目标之间的途径与桥梁。

4.精益目标是精益管理直接、具体的导向。

综上所述, 企业开展精益管理应该系统把握精益管理的四个层次, 才能在实践上不会偏离精益的轨道和方向, 才能使精益管理在企业扎稳根基, 为企业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文怀放.精益生产入门.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6.

[2]肖智军, 苏迎斌.无障碍推行5S.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美]约翰.德鲁等.吕奕欣等译.精益之道.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文化深层次结构 篇9

关键词:表层结构,深层结构,乔姆斯基,奈达,电力翻译

电力行业属于能源基础建设, 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 电力行业的国内外互动交流日益频繁, 电力英语的重要性随之日益凸显。

电力英语是普通英语在电力行业的变异, 属于科技英语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T) 的范畴, 以文字语言为主, 辅以行业性的数字语言和工程图学语言。[1]虽然电力英语翻译具有一定的难度, 但也是能够掌握的。英汉思维不同导致语言习惯不同, 加之电力英语存在大量行业性词汇和习语, 对于没有行业经历的译者理解起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电力英语除了具有和普通英语相同的共性之外, 又具有什么样的个性特点呢?电力英语既然属于科技英语的范畴, 那么所有科技英语所具有的共性特点也必然存在于电力英语之中, 但是电力英语作为行业英语而言, 又有着自身突出或者显著的某些特点。首先, 在词汇方面, 科技词汇和缩写词、缩略词多。比如:hydroxide (氢氧化物) 、reducer (大小头) 、megawatt (兆瓦) 、Ref (reference, 参考) 、N (negative, 负的) 、EL. (elevation, 标高) 、BTG (三大主机设备:boiler, turbine, generator锅炉、汽机、发电机) 、CFB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循环流化床) 、SVC (static VAR compensator, 静态无功补偿装置) 、CWD (control wiring diagram控制接线图) 、VWO (valve wide open, 阀门全开 (工况) ) 。其次, 在句法方面, 大量使用被动结构, 广泛使用非谓语动词, 频繁出现名词化结构。再次, 在修辞方面, 陈述句较多, 动词时态运用有限, 多以现在时态为主, 省略、倒装、割裂现象较多见。[2]

1 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理论

乔姆斯基在其转换生成语法的标准理论阶段, 首次引入了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概念。

转换生成语法大致经历了古典模式理论、标准理论、扩展的标准理论、修正的扩展标准理论、GB理论和最简方案理论等后期理论这些阶段。[3]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标准理论阶段。1965年, 乔姆斯基发表了《句法理论结构的若干问题》。其中, 乔姆斯基对转换生成语法的具体内容作了如下概括:生成语法包括句法、语义和语音三部分。语义和语音部分是解释性的, 在语句结构的反复生成中不起任何作用。句法部分由基础和转换部分组成。基础又包括范畴部分和词汇表, 基础生成深层结构。其基本过程大致如此:说话人通过一系列结构规则 (句法的基础部分) 可以生成大脑中存在的概念结构, 即深层结构。在形成了这种句子的深层结构后, 人们通过一定的语音和语义手段将句子表达出来, 就把深层结构转换成了表层结构。通过一定的转换规则, 深层结构被转换为表层结构, 表层结构通过语音部分的规则获得语音解释, 通过语法结构符号获得语义解释, 符号和语义解释之间的联系是以句法部分的循环规则为中介的。[4]

尽管乔姆斯基认为转换生成语法只适用于同一语内, 不能用于不同语言之间以及翻译之中, 但是奈达却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基础上, 将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学说引入翻译中, 构筑了自己的科学翻译理论, 对20世纪的翻译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奈达认为句子的生成既然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至表层结构, 那么, 翻译的一个重要过程应当是将原文的表层结构逆转换为深层结构, 然后再将深层结构转用译文表达出来。他提出了“逆转换”的理论, 在此转换模式的启迪下, 他提出了翻译过程的四个步骤:即分析、转换 (生成) 、重组和校验。

根据乔姆斯基的理论, 对句子意思的理解需要从表层结构进入到深层结构, 深层结构决定句子的最终语义。同时, 奈达的逆转换理论又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式, 根据个人对奈达翻译过程的理解, 可以用图1来表示这样一个转换过程。

2 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理论在电力翻译中的应用

鉴于电力英语的特点, 在电力英语翻译的过程中, 通过表层结构捕捉句子的深层结构, 准确理解源语句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以下通过实例来进行具体说明。

A.C can also be changed into D.C by a device called rectifier, which lets current flow only one way.

译文1:交流电可以被叫做整流器的装置转换为直流电, 整流器只允许电流单向流动。

译文2:整流器装置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的直流电。

分析:译文1是按照句子的表层结构直译出来的, 读起来不是十分符合目的语的规范, 而且句式有欧化的嫌疑。在学习英汉比较与翻译时, 我们提到, 英语倾向于使用被动结构, 汉语多使用主动结构。而且我们还提到电力英语的特点之一便是频繁使用被动结构, 因此在汉译时, 要充分考虑汉语习惯, 发掘句子的深层结构。仔细分析句子的深层结构, 主语是a device called rectifier, 谓语是change, 宾语是A.C, D.C是宾补, 因此句子前半部分深层结构是a device called rectifier can change A.C into D.C (整流器装置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再来看后半句, which指的是rectifier, 意思是“整流器只允许电流单向流动”, 最后我们得到:

译文2:整流器装置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的直流电。

显然, 译文2显然更符合汉语语言习惯, 以更加简洁的形式更加深刻地揭示句子的深层结构。

1) Removal of this fault is achieved by addition of an auxiliary pump.

译文1:故障的排除通过辅泵的增加实现。

译文2:通过增加一台辅泵, 就可以排除故障。

分析:例2的例句是典型的电力英语的一个特点, 频繁使用名词化结构。若不是在电力英语中, 该句可能会表达为You can remove this fault if you add an auxiliary pump。来看句子的深层结构:表面上看, of this fault是removal的定语, of an auxiliary pump是addition的定语, 但是仔细分析, remove和fault是动宾关系, add和an auxiliary pump也是动宾关系, 前面的removal of this fault和后面的addition of an auxiliary pump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因此在翻译的时候添加了逻辑词“就”。

2) The turbine drive the dynamos which generate the electricity.

译文1:涡轮机驱动用来发电的发电机。

译文2:涡轮机推动发电机发电。

分析:在例3的定语从句中, which的先行词是dynamos, 从表层结构来看, 后面的从句都是dynamos的定语, 但是通过深层结构分析, 发电机在这个句子中其实就是汉语中的“兼语”的角色, 既是drive的宾语又是generate的主语, 因此在汉译时, 应采用符合汉语结构的兼语式。

3) Best surface finish is provided by machining methods especially by grinding.[7]

译文1:最好的表面抛光是由机械方法特别磨削提供的。

译文2:用机械加工方法, 特别是磨削法, 可获得最佳表面光洁度。

分析:前面讲到, 电力英语的特点之一就是大量使用被动结构。因此, 该句的深层结构应该是这样:主语是machining methods especially grinding, 谓语是provide, 宾语是best surface finish。在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转换时, 讲到要把目的语的译文以符合目的语规范的表层结构表达出来, 显然, 相比较英语的被动结构而言, 汉语更多是使用主动结构。况且, 仔细琢磨, 句子本意并不是强调“最佳的表面光洁度是由什么提供的”这一概念, 而是“机械加工方法, 特别是磨削法, 可提供什么”这样的概念。因此, 我们采用译文2的译法。

4) Any break in the conducting path prevents the electricities flowing together:the circuit is broken.

译文1:电路中的任何断路器均能防止两种电相遇:电路断开。

译文2:电路中的任何断路器都能使电路断开, 防止两种电相遇。

分析:先来分析句子的深层结构, 源语句子是由冒号连接的。在英语中, 冒号用来连接两个并列的句子, 相当于并列连词的作用。了解了这样的深层结构, 在汉译时, 就不能直接照译英语的冒号。如译文1所示的译文是不可取的, 因为汉语的冒号是对前面提到的内容的解释说明, 是“如下所列”的意思。再者, the circuit is broken和prevents the electricities flowing together之间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因此, 汉译时要将其转译为汉语的逗号, 捋清逻辑关系后进行翻译。

5) The drum will permit the separation of steam and water, as long as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is high enough.

译文1:汽包将允许汽水分离, 只要压力差足够大。

译文2:只要压力差足够大, 汽水就会在汽包中进行分离。

分析:首先, 从表面看, the drum是permit的主语, 但深入分析发现, 相对separate而言, 却是地点状语;其次, the separation of steam and water表面上是名词短语, 中心词是the separation, 该中心词的定语是of steam and water。但从深层结构来看, 二者之间存在逻辑关系:steam and water separate...。因此, steam and water、separation、the drum之间的深层语义关系为:Steam and water separate in the drum。那么, 源语深层结构就是:Steam and water separate in the drum, as long as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is high enough.由此可以得出, 译文2的翻译是更符合源语深层结构的更好的译本。

综上所述, 我们在翻译时可能会采用分清主从法、选词用字法、增词法、省略法、转换法、正反、反正译法、长句拆译法、词序调整法等一系列技巧[8], 但无论使用哪种技巧, 其核心思想都是理解时透过表层结构把握句子的深层结构, 将源语的深层结构对等地转换为目的语的深层结构, 再将目的语的深层结构以符合目的语规范的表层结构表示出来。一言以蔽之, 必须掌握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转换, 才能准确翻译出源语的意思。

3 结束语

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理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语言间可译性的理论依据, 而且向我们揭示了翻译需要摆脱原文束缚的重要依据, 最重要的是,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万变不离其宗”的翻译精神和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傅勇林, 唐跃勤.科技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2]王泉水.科技英语翻译技巧[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3]岑鹿祥.语言学史概要[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4]吴刚.生成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7]戴文进.电类专业英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电信规制体制层次结构分析 篇10

关键词:电信,规制,层次结构模型,监督

1 我国电信规制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我国电信发展迅速, 改革实践超前于电信法的颁布, 因此, 产生了许多问题, 分析其原因, 认为目前我国电信规制体制自身有漏洞, 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 而且这些需要完善的各方面彼此有关联, 需要从系统论角度去分析。首先, 设立直属于国务院管辖的独立电信规制机构, 并出台《电信法》。其次, 在《电信法》的授权下, 明确电信规制机构的职能, 主要包括电信立法研究及管理, 负责研究立法及行规、标准, 颁发许可证, 合理分配稀有资源;运营商监控与调查, 对业内运营商经营行为进行监督, 接待违法举报并开展独立调查;辩论、听证与申诉, 建立辩论与听证机制, 为专家、媒体、消费者等各方提供一个自由发表意见的场所, 允许被处罚者申诉;另外, 电信规制机构还应包括一个专家团队包括法律专家、经济专家和电信专家, 随时提供相关专业问题及前沿问题的咨询。再次, 合理的电信规制体制应保证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电信业普遍服务的有效与公平。最后, 建立包括内部监察、媒体曝光、消费者评价、司法手段的全方位监督体系, 以保障规制机制公平和效率。

2 电信规制的ISM模型

ISM是美国J·华费尔特教授于1973年作为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有关问题的一种方法而开发的, 该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有向图模型和布尔矩阵;其特点是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要素, 最终将系统构造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ISM属于概念模型, 它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想、看法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模型。ISM模型的应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需要掌握建模技术的专家、协调人、参与者3种角色的人员共同参加;必须保证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的人进入讨论组;选择的系统要素应该合情合理;处理的对象应该是变量众多、关系复杂而结构不清晰的系统。

通过上述分析, 可得出组成电信规制体制的大要素: (1) 国务院; (2) 独立规制机构; (3) 电信法; (4) 监督体系; (5) 电信立法与管理; (6) 运营商监控与调查; (7) 专家团队; (8) 辩论; (9) 听证; (10) 裁决; (11) 电信运营商; (12) 互联互通; (13) 普遍服务。可根据要素间相关关系得到邻接矩阵:

令M1=M+I, M2= (M+I) 2, MK= (M+I) K, 当 (M+I) n= (M+I) n+1时, 得到可达矩阵M′= (M+I) n。计算得:

可以画出电信规制体系多级递阶结构。

3 模型分析

首先, 建立直属于国务院管辖的独立电信规制机构是一种必然结果, 与现有信息产业部设立的规制机构是半独立的行政机构相比, 它具有独立的用人权和一定程度的财政权, 保证了能较少受政府其他行政部门影响, 做到公正执法, 权威性提高。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产业发展政策和电信市场规制政策的冲突问题;建立全国性的电信规制机构, 并根据全国行政区划分支机构, 有利于理顺通信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分工;有证监会的模式可循, 在现阶段是最有可能的一种组织方式, 没有太多的政治压力。

其次, 电信市场要保证有效、公平的竞争, 一个完备的法制环境必不可少, 中国的《电信条例》的颁布虽然反映了中国电信业发展的法律需求, 但存在着诸多问题, 电信法规层次低;法规体系不完善以及很多条款不具体;法规和规章的滞后。只有当中国的《电信法》由人大常委会组织, 包括政府部门、电信技术专家、法律专家、律师、经济学家、电信企业和消费者代表等在内的专门工作委员会来研究起草, 并由电信法来产生电信规制机构, 并规范各种电信行政法律关系时,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和有效、公平电信竞争的出现才有一个完善的法律平台。

加强电信行业监管力度, 建立包括内部监察、媒体曝光、消费者评价、司法手段的全方位监督体系, 以保障机构的公平和效率。这种安排可杜绝“规制俘虏”、“规制腐败”以及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电信规制机构在工作中要坚持透明和制衡的原则, 电信立法与管理——运营商监控与调查——规制裁决以及听证、辩论、申诉, 这些职能要相对独立运行, 各司其职, 以保证职能机构间权利的制衡。规制裁决与听证、辩论、申诉要有一定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维护公平。而以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则是上述职能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在以上要素合理的制衡下, 许多重要问题包括机构人员任命与构成、建立严格的政府规制程序、规制政策的稳定性、公平和有效地执行规制政策等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最后, 电信运营商与互联互通以及普遍服务之间是一种强相关关系, 即他们彼此都相互影响。联系特别紧密, 因此可以把这3个要素看作一个整体。合理的互联互通与普遍服务政策是规制机构工作的重点问题, 需要结合多方意见, 由业内资深专家不断进行深度研究, 以促进电信行业健康、和谐发展为目标, 给出一系列优化解决方案。当然, 在“网运分离”的情况下, 互联互通不复存在, 企业可以选择缴纳普遍服务基金或承担普遍服务获得补贴来维持普遍服务。

4 结语

创建独立的电信监管机构是大势所趋, 电信规制机构的创建与运作要始终坚持法制、中立、透明、高效的基本原则。独立的电信规制机构是政府、竞争者、消费者、行业新进入者各方利益的平衡协调者, 最终目的是要促进电信行业健康、和谐发展。当然, 构建合理有效的电信规制机制虽然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却又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相信随着电信法的出台, 各方知法、懂法和守法的意识的增强, 媒体等社会舆论的有效监督, 以及电信规制机构的职能的真正发挥, 电信业和谐发展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张耀寰、粱雄健.我国电信管制机构的模式探索[J].当代通信, 2004-02-10

[2].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朱新煜.电信管制机构发展方向[J].通信世界, 2002-04-18

上一篇:食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下一篇:高职学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