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疗法

2024-08-06

针刺疗法(精选十篇)

针刺疗法 篇1

经络的通导、运行气血,人体疾病可从经络反映出来,内病反映于外在的症状,外病入里都可以通过经络通导。如《伤寒论》中的六经传变,在正常的情况下经络的作用是运行气血,正如《内经》论经络的作用是“行血气而营阴阳”,在疾病的情况下,经络既有抗御病邪反映证候的功能;又有传导感应、调整气血的虚实作用。用针灸、按摩疗法所以能防治疾病,就是基于经络具有传导感应和调整气血虚实的功能。

经络在人体正常情况下能运行气血、协调阴阳,在疾病的情况下则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胜的虚实症候,这时运用针灸等治法以“调气”、“治神”就在于扶正祛邪,使之恢复到正常的状态,经络调整虚实功能是以它正常情况下的协调阴阳作用为基础,针灸疗法是通过适当的穴位和运用适量的刺激方法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使之“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

当针刺入穴位之时,无论是泻其有余,还是补其不足,均是一种通过局部刺激、产生感觉使之得气(酸麻胀痛),使局部穴位兴奋活跃,经络畅通则血行气通,祛邪外出。故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说法,为什么一般疼痛的疾病利用针刺疗法,通过某一些穴位针刺后痛则缓解而病自除呢?就是这个道理。祖国医学“不通则痛、痛则不通”的理论,实质即是针刺经络活血使之畅达,可以说,针刺有着疏通经络祛瘀阻的作用,气血痹阻,不通则痛,如瘀血头痛的放血疗法和针刺后的缓解,足以说明,用银针活血化瘀,疏导经络,使气血得以运行,驱邪外出,病方自愈。补法也如此,正气得扶,经络得通,阴平阳密则精气乃至,如临床中笔者治疗了大量的瘀症,均以通络活血,用银针扶正祛邪、活血化瘀,针刺施行手法的过程,即促使穴气血无阻病自离去。针刺就是一种通过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的一种疗法,针和药物活血化瘀其道理一致,疗效相同,针刺疗法也蕴育着活血化瘀。针刺相应穴位,即可止痛。针刺洽愈阑尾炎,针刺治愈三叉神经痛,这足以证明针刺是通过局部的经穴、经络传导而活血化瘀的,从而达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止痛之作用。实践中很多疾病通过针刺获效,都说明针刺疗法确实是一种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以达健身疗疾之目的有效疗法。

笔者临证中体会有些穴位,由于位置和所循行经络不同,从而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特殊影响,其主治疾病之性能大大的超出了本经所属的范围,对其他脏器经络甚至全身都产生了影响,从而这些穴位又处于血气相交接的点上,如位于四肢末端的穴位,又如人中、十宜、会阴部穴位、十二经脉的阴经和阳经都在四肢末端相交接,在急救昏厥中常用,促使阴阳血气相接正常以取疗效,如脐中关无、中极等穴,项背部督脉的大椎穴,足太阳经的风门穴,手阳明经的手臂部穴位及阳维脉穴位,均有特殊影响和功能、血会膈腧、三阳交流治三阴、肝俞可兼治眼病;肾上济于心、太溪可治疗失眠等都说明了经穴传导、血气交流、活血通络、阴阳贯通的道理。

从针刺后对人体血液的观察证明,针刺对血液中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也具有调整作用。近年来的观察证明,针刺对红细胞表面电荷密度外周血液中O2与CO2含量也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对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分类如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同样具有调整作用。研究证明,在针刺的治疗过程中对于免疫作用密切的T细胞与B细胞计数及活性呈现正常化的作用。

针刺对血小板以及其他凝血因素也具有调整作用,正因为如此,针刺对血液系统具有一定调整作用,因而有关针刺治疗血液系统之疾,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止血、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等有一定作用。针刺治疗的作用和机制,无论是针刺的镇痛作用、针刺对各系统功能的调整作用,还是针刺的免疫防御作用均是疏通经络中的气血,调理阴阳,活血化瘀,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保健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

针刺运动疗法临床应用举隅 篇2

落 枕

即斜方肌痉挛。中医俗称“伤筋”。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关于落枕的诊断依据[1]:①一般无外伤史,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②急性发病,睡眠后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疼痛加剧,严重使头部歪向病侧。③患侧常有颈肌痉挛,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等处压痛,在肌肉紧张处可触及肿块和条索状的改变。

选穴与针刺方法:①选穴:右侧落枕穴、后溪及悬钟穴。②针刺方法:施以捻转与提插相结合之手法,使局部产生强烈酸胀感,嘱患者做颈部的前后左右运动,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至快,约5分钟后疼痛即缓解,继而行针2次,20分钟后颈部活动自如,遂起针,1次治愈。

体会:落枕穴是治疗本病的经验穴,手太阳、足少阳循行于颈项侧部,悬钟穴,后溪穴分属两经腧穴,此为循经取穴,上病取下之法,针刺落枕穴,后溪穴及悬钟穴后,使疼痛立减,再令患者活动颈部,更有利于舒筋活络、疏通颈项部气血,通则不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肩周炎

即肩凝症,又称“冻结肩,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关于肩周炎的诊断依据:①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②好发年龄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③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④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⑤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⑥所有病例为初、中期患者。

选穴与针刺方法:①选穴:条口、承山、阿是穴(在肩臂运动中取最痛点)。②针刺方法:令患者正坐位,先取条口穴进针2~3寸,向承山方向透刺,施以捻转提插相结合的泻法1分钟,同时令患肩运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其次针刺阿是穴,施以提插捻转相结合的泻法,令针感向四周传导,同时医生帮助患肩运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留针20分钟。继针刺4次后,患肩疼痛消失,肩關节功能恢复正常。

体会:肩凝症以单侧或双肩关节酸重疼痛,运动受限为主症。本病属中医学“风寒湿痹”的范畴。条口透承山为治疗肩臂痛的经验穴,针刺条口透承山及阿是穴患者即感疼痛缓解,结合患肩功能运动,可改善肩关节的运动功能。

急性腰扭伤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关于急性腰扭伤的诊断依据:①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②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③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状,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选穴与针刺方法:①选穴:双侧腰痛穴,双侧后溪穴。②针刺方法:先针刺腰痛穴(腰痛穴为第4、5掌骨和2、3掌骨间下1/3处)直刺0.5寸,施雀啄泻法1分钟,其次针刺双侧后溪穴,施小幅度强捻转手法1分钟后,患者感到疼痛减轻,即令患者做前俯后仰及左右转腰运动,范围由小渐大,至出汗为度。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2次,起针后患者腰痛消失,活动自如。

体会:急性腰扭伤以活动中突然发生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腰痛穴为经外奇穴,有较强的通经止痛作用。针刺腰痛穴属远道取穴,下病上治,从而避免直接接触疼痛区。而传统针刺疗法在局部取穴,易引起局部酸麻重胀针刺感,且不能立即生效。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之腧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督脉贯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挟脊抵腰中”。针刺后溪穴配合腰部运动,能缓解筋脉拘挛强急,故收到满意疗效。

胁 痛

即岔气,常由用力强度过大、活动姿势不正、体位变换过快等原因引起胁肋部软组织急性闪扭伤。X线检查排除骨折等器质性损伤病理变化,亦不见邻近部位内脏的损伤。此类患者有一定的痛区而无明显压痛点,且活动受一定限制。

选穴与针刺方法:①扭伤穴(位于阳池与曲池连线上1/4与下3/4交点上)。②针刺方法:扭伤穴直刺1.2寸,施以提插捻转强刺激,同时令患者配合行走,做深呼吸运动,留针20~30分钟,其间行针2次,起针后疼痛消失。1次治愈。

体会:扭伤穴为经外奇穴,是经验穴,有较强的舒筋通络止痛作用,针刺扭伤穴,加以配合行走深呼吸运动治疗胁痛,以舒利少阳气机,使气血运行畅通,故胁痛得止。

针刺运动疗法是通过针刺和运动患部的协同作用,不仅提高了痛阈,增强了镇痛作用,还为患部运动提供了条件,使疼痛立刻减轻或消失,活动自如。传统针刺治后往往在患部遗留酸、麻、胀、痛、重等针感,不能立即见效。故急性软组织损伤均可选用针刺运动疗法,以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8.

三棱针刺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 篇3

1 病因病机

带状疱疹是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复发感染所致。儿童时期患水痘愈后,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当机体受到某些刺激,如发热、受冷、机械压迫、过度疲劳,使用免疫抑制剂、X线照射,患白血病及肿瘤等细胞免疫功能损害或低下时,可导致潜伏病毒激活,病毒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的皮肤细胞内增殖,在皮肤上沿着感觉神经通路发生串联的水疱疹,形似带状故名[2]。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多发生于腰腹和面部,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春秋季节多见[3]。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气血不足,外受毒邪侵袭,毒邪化火,湿热搏结,浸淫肌肤;或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热,化火生风,郁于肌肤;或因饮食失调,脾经湿热内蕴,搏于肌肤而成。

2 临床表现

常先有轻度的前驱症状,如轻度乏力、低热、纳差、食欲不振、局部淋巴结肿痛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一般情况下带状疱疹病毒只侵犯周围神经的一个节段,少部分患者可累及数个神经节段或双侧神经节段同时发病。带状疱疹病毒亦可累及内脏,引起肺炎和脑炎,甚至出现脑性瘫痪,病情较危重。

带状疱疹可引起剧烈神经痛,常出现在疹前或出疹时,疼痛如烧灼、针刺样,可阵发性加剧,使患者难以忍受。疼痛一般持续10~20天,许多患者在疱疹消退后神经痛仍然持续数月、数年。疱疹后神经痛为局限性神经根病变,局部皮肤可有触觉减退或感觉过敏。

带状疱疹病毒能侵犯人体的头面、躯干及四肢神经,引起的神经痛依据病毒侵犯部位不同而各异。临床要认真检查皮损位置,特别是四肢上的疱疹较少或只有丘疹时往往被医生忽视而寻找不出神经疼痛的原因。带状疱疹发生后不能认为只是单纯皮肤病,脑神经在其相应分布区出现皮损后,除伴剧烈神经痛外,还可合并眼炎、口腔炎;病毒由脊髓后根神经节侵入植物神经的内脏神经纤维后,可出现胃肠炎、膀胱炎等。因此,带状疱疹发生后应尽快就医治疗。

3 治疗方法

患处用75%酒精常规消毒,首先选取疱疹侵犯的相应神经节段根部用三棱针刺血,如肋间神经出现带状疱疹时,在脊柱患侧相应的华佗夹脊穴点刺出血拔罐;然后在疱疹周围局部刺血并在正常皮肤处寻找显现的浅静脉血管刺血拔罐,尽量吸出瘀血;最后确定疱疹发生部位所在经脉,刺该经脉的“合穴”。带状疱疹形成水疱时,在水疱下方根部挑破疱疹壁,让水液自然流出,用消毒棉球吸尽流出液体。刺血部位应尽量拔罐吸出粘稠、黑色的瘀血,出血量不多可刺血拔罐多次以尽其血,效果将更加显著。

4 验案举例

Susanna,女,60岁,意大利籍,公司董事。2014年11月20日初诊,主诉:右前胸部出现剧烈疼痛3天,昼夜不能安睡。现病史:1周前出现乏力、低热,2天后右胸部疼痛,不能入睡,今天返香港发现胸前多处水疱,前来就诊。体检:体温37.8℃,背部及右前乳头外侧、第3~4肋间皮肤红色,有许多成簇绿豆大小疱疹呈带状分布。诊断:带状疱疹。采取刺血疗法,在疱疹侵犯的相应神经节段根部、疱疹局部静脉血管、足阳明经下合穴“足三里”行刺血拔罐,各处均吸出粘稠、黑色瘀血,患者自述疼痛立减。隔日复诊,告知睡眠安好,已无明显疼痛;再行刺血疗法治疗后,患者喜告疼痛完全消失,嘱暂时忌食发物。

5 讨论

《素问·血气形志》中指出:“凡治病必先去气血,乃去其所苦。”带状疱疹的刺血疗法在于祛瘀泻热,驱邪外出,决血调气,畅通经络,湿热邪毒随瘀血外出,“通则不痛”,故痛止病愈。三棱针刺血疗法能缩短带状疱疹愈合时间,快捷有效地消除神经痛,对疱疹后遗留神经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治疗后不需要特别护理创面,嘱患者注意休息、重视卫生,以防皮肤感染。

摘要: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伴有剧烈的神经痛,且在疱疹平复后常遗留长期神经痛,是针刺治疗的常见病。带状疱疹的刺血疗法在于祛瘀泻热,驱邪外出,决血调气,畅通经络,湿热邪毒随瘀血外出,“通则不痛”,故痛止病愈。三棱针刺血疗法能缩短带状疱疹愈合时间,快捷有效地消除神经痛,对疱疹后遗留神经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关键词: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棱针,刺血疗法,拔罐

参考文献

[l]王峥,马雯.中国刺血疗法大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0-121.

[2]郝钰,关洪全,万红娇.医学免疫学与病源生物学[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61-262.

针刺疗法 篇4

【关键词】针刺疗法;上消化道出血;胃脘痛;血证;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33-02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较常见疾病,相当于祖国医学“胃脘痛”“血证”(吐血、便血)(诊断符合2008年上消化道出血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多因血热妄行,久瘀伤络,或脾不统血,引起吐血、便血等,皆属胃痛的常见转归。胃痛预后一般较好,实证治疗较易,邪气去则胃气安;虚实并见者则治疗难度较大,且经常反复发作。若伴有吐血、便血,量大难止,兼见大汗淋漓,四肢不温,脉微欲绝者,为气随血脱的危急之候,如不及时救治,亦可危及生命。采取西医且配合针刺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4月临床资料较为完整者234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34例均为兰州市中医院住院患者,采用单双号随机分为针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117例,男82例,女35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75岁,平均年龄52.3岁,平均住院6.7天,其中20岁以下者13例,21~30岁者30例,31~40岁者39例,41~50岁者17例,51岁以上者18例。对照组117例,男84例,女33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50.4岁;病程4~15天,平均住院12.5天,其中20岁以下者14例,21~30岁者27例,31~40岁者43例,41~50岁者18例,51岁以上者15例;所有病例均经电子胃镜或钡餐摄片检查,证实为上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伴糜烂、门脉高压所致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排除胃癌。其中胃溃疡8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0例,胃溃疡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9例,单纯慢性胃炎36例,门脉高压所致胃底静脉曲张破裂8例。均以黑色柏油样便、胃脍胀满灼痛或刺痛、纳差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程最短者仅3个月,最长者30年,1年以下者60例,1~5年者88例,6~10年者46例,10年以上者40例。出血情况:所有病人均以黑色柏油样便为主,合并呕血者58 例,大便潜血均阳性。所有病人随机分组,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案

根据病情,西药适当选用奥美拉唑、垂体后叶素、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急性出血期伴呕血者禁食,慢性出血期禁食辛辣刺激及过硬食品。针刺具体操作:(1)主穴:膈俞(双)、足三里(双)、内关(双)、公孙(双)。(2)配穴:胃热加内庭;肝火加行间;久病体虚加关元、气海。(3)操作:足三里、公孙用补法;膈俞、内关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1次/日,1~2周为l疗程。

3 疗效评价

显效为临床症状消失,饮食正常,大便潜血阴性。有效为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潜血阴性。无效为临床症状如故,甚至加重,大便潜血阳性。

4 治疗结果

治疗组所有患者均在10d 内止血,大便潜血阴转。最短者2d 即止血,最长者10d。其中2d 内止血26例,5d 内止血64例,其他患者均在6~10d内止血。对照组最短者4d止血,最长者超过15d。其中4d 内止血18例,5d 内止血43例, 6~10d内止血48d,超过10d的13例,经x2检验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5 典型病案

患者,女,72岁,2012年12月初诊,以“反复上腹胀满不适一年,突发呕血伴柏油样便3小时”人院。患者有“乙肝”病史30余年,“肝硬化”病史10年,三年前曾经因“吐血”住院治疗,坚决拒绝行内镜下治疗,故经内科保守治疗症状消失后出院。此次因进餐较硬食物后突发胃脘部胀满不适,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暗红色血,夹血块,量约600ml,排黑色柏油样3次,量约300g,遂来诊治。患者神清,精神差,表情淡漠,面色萎黄,结膜唇甲苍白,脉细弱而数,舌淡苔白腻,心界不大,心率112次/分,二尖瓣区可闻及II-III/6级收缩期杂音,肺部、腹部未见明显异常。西药常规暂禁食、抑酸、保护胃黏膜、减低门脉压、备血、输血、补液等处理。针刺选穴:膈俞(双)、足三里(双)、内关(双)、公孙(双)、行间、关元、气海。操作:足三里、公孙用补法;膈俞、内关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1次/日,2~3周为l疗程。10天后出院,嘱坚持服奥美拉唑、果胶铋、阿莫西林胶囊12周,瞩其进食高蛋白、低渣食物。

6 讨论

通过临床观察,上消化道出血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病情,西药适当选用质子泵抑制剂、止血、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的同时配合针刺治疗,其中足三里、内关和胃止呕;脾统血,公孙为脾经穴,又通冲脉,冲为血海,故可健脾止血;膈俞为血之会穴,取之理血宁血,该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确切,针灸与西医结合,治疗费用较低,也体现中医外治法简、便、廉的特点,且临床疗效较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313.

[2] 周仲瑛等.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381-389.

[3] 吴标,贾奎.针药并用治疗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30例[J].中华实用内科杂志.2006,4.

针刺疗法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60例患者均按《神经内科学》4版教材中的诊断依据确诊为周围性面瘫[1],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其中男97例,女63例;左侧面瘫76例,右侧面瘫94例;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2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和病程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取穴以阳明经和少阳经为主.局部取患侧下关、地仓、颊车、迎香、翳风、阳白、攒竹、太阳、四白、承浆、风池、牵正等穴,每次取(6~8)穴.病程在1周内的予浅刺、轻手法,1星期后予深刺、平补平泻手法.远部取四关穴(合谷、太冲)加双测曲池、手三里、外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每次取3~4组)等穴.深刺,四关穴用泻法,足三里用补法,其他穴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随着病情的好转,取穴可逐渐减少,1次/天,10次为1个疗程,治疗5个疗程统计疗效,病程之间休息(3~5)天,整个治疗期间,如达到痊愈标准即可随时停止[2]。治疗组的针刺方法同对照组,治疗组待取针后配合各项表情肌康复训练:(1)抬眉训练抬眉动作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运动,病人上提健侧与患侧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恢复;(2)闭眼训练闭眼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开始时轻轻闭眼,如不能完全闭眼,用食指的指腹沿眶下缘轻轻的按摩一下;(3)耸鼻训练耸鼻的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运动收缩来完成,在训练时应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4)示齿训练示齿动作主要靠额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收缩来完成.用冰刺激患侧面颊,嘱病人口角向两侧运动;(5)努嘴训练努嘴主要靠口轮匝肌收缩来完成.训练时,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口轮匝肌恢复后病人能够鼓腮,刷牙,或进食流口水症状随之消失;(6)鼓腮训练鼓腮训练有助于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恢复.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捏住患侧口轮匝肌进行鼓腮训练[3]。之后,治疗组再辅以进行面部推拿按摩以及热敷患侧。平时要保证生活规律、睡眠充足、戒烟少酒,防止再次受风及受潮湿,多饮水,勿急躁,保持良好心态,有利于本病的恢复。此外,治疗组面瘫患者应注意不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告诫病人多休息,要注意患部的保暖,同时注意饮食要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忌烟酒[4];指导病人掌握本病的康复技术和自护常识,并坚持治疗全程。

两组治疗方法中针刺疗法完全相同,对照组只用针刺疗法,不运用康复疗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治疗5个疗程后计算并评价其疗效。

1.3 疗效标准[5]

痊愈:主观感觉面部表情正常,眼睑闭合,鼓腮正常,双测额纹、鼻唇沟对称。显效:主观无明显不适应感,外观正常,面部只有在做表情动作时才有轻度不对称。好转:主观感觉好转,眼睑能闭合,遗留口角歪斜,但较治疗前改善.无效:感觉、症状、体征无改变。

显愈率=(显效例数+痊愈例数)/合计例数

总有效率=(好转例数+显效例数+痊愈例数)/合计例数

2 治疗结果

治疗5个疗程后统计疗效,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显愈率P<0.05,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注:*p<0.05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岁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的一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本病在我国的患病率为425.7/10万人口,各种年龄的人均可患病,中医学亦称“口眼歪斜”、“口僻”等.本病发病急速,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筋肉弛缓,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一侧表情肌瘫痪,口眼歪斜,患侧额纹消失,眉毛下垂,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嘴角歪向对侧,不能正常鼓腮吹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部分病人伴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有时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等症状。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本病属中医学之“中经络”范畴,病机为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中经络气血痹阻,筋脉失于濡养[6]。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免疫或病毒性疾病引起的神经肿胀,使面神经在经过颞骨时在狭窄的通道里受到压迫而发生缺血[7]。

对照组治疗面瘫患者已成为常见治疗方法之一,针刺疗法可起到温经通络、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体现了祖国医学在外治法上的整体观.针对疾病采用辨证施治,具有临床功效,其手段科学,疗效显著[8]。治疗组除针刺疗法外在相应的经脉上实施揉法、一指禅法、拿法等推拿手法,以及抬眉、闭眼、耸鼻、示齿、努嘴、鼓腮训练以及超短波治疗等各种康复疗法,能更好的使肌肉筋脉得以温煦濡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和吸收炎性水肿,改善营养代谢的功效,提高神经的兴奋性,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本研究结果说明针刺加康复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使受损的面神经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改善,促进面部功能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曹荣禄,黄丽萍,毕宇峰.闪罐加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4 8例[J].陕西中医,2009;30(1) :74~75

[2] 赵红达.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33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 2:56~57

[3] 虞华,鲁厚林.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2) :3227~3228

[4] 陈华勇.周围性面瘫的康复治疗及评价[J].医学信息,2009;22(2) :224~226

[5] 李开洲.针刺加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4) :3091

[6] 张丽君.穴位埋线治疗陈旧性周围性面瘫6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1) :25

[7] 柴蕊.赵建国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 :60~61

针刺疗法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60例,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而确诊。其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41~69(54.2±13.8)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研究组:

采用针刺疗法,以活血通窍、益气升阳为原则。针刺血海、足三里、气海、大椎、风池、四神聪、百会等穴位。头痛者加率谷、头维穴,心悸者加内关穴,淤血者加曲池穴。使用毫针(0.35mm×30mm)进行操作。患者坐位,局部消毒,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天1次,每次留针30min,每周5次,共治疗10次。

1.2.2 对照组:

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昆明兴中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53021499,规格为2ml:0.1g)200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临床疗效: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椎—基底动脉供血正常;好转:症状消失,椎—基底动脉供血明显改善;有效:症状减轻,椎—基底动脉供血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1.3.2 临床症状评分:

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参考相关文献进行评分[2]。轻度眩晕:间歇发作,活动不受影响,不伴视物旋转,评2分;中度眩晕:活动受影响,但能坚持工作,评4分;重度眩晕:活动明显受影响,伴有自身旋转,生活受影响,评分6分。另根据是否伴有耳鸣、失眠、健忘、恶心、呕吐、手脚麻木等,每项评1分。

1.3.3 血液流变学指标:

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仪器:北京众驰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ZL4500血流变仪。

1.3.4 平均血流速度:

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TCD检查,检测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仪器:北京欧瑞ORY 9900经颅多普勒仪。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3%、93.3%,高于对照组的20.0%、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临床症状评分

2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2周临床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 血液流变学指标

2组治疗前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检测值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检测值明显低于治疗前;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见表3。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

2.4 平均血流速度

2组治疗前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快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见表4。

3 讨 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小脑及脑干依靠椎—基底动脉供血,当椎—基底动脉发生病变时,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常出现眩晕等症状,并伴有共济失调,但多无耳鸣及听力下降。患者可因脑干及大脑缺血引起视力模糊、复视、单眼及双眼同侧视野缺损,出现黑蒙,甚至失明,头痛、面部及四肢麻木,感觉异常等[3,4]。本病与颈椎骨质病变、椎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关。治疗原则主要有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性,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代谢及对症治疗。针刺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5]。百会穴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风池穴是足少阳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等。大椎穴是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主治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等。针刺血海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针刺足三里、气海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本文针刺以上诸穴位,达到活血化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作用。与血塞通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也明显加快。2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有好转,但研究组好转更为明显。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综上所述,针刺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能够改善血液黏度、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临床症状,临床疗效确切。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血塞通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血流速度。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3%、93.3%,高于对照组的20.0%、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等方面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针刺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针刺疗法,血塞通,血液流变学,血流速度

参考文献

[1]上官稳.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4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28):5934-5935.

[2]陈怀珍,鲍远程,杨兴涛,等.晕复静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0例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2):10501051.

[3]胡继民,马国海,吴杰.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00例效果观察[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9):151-152.

[4]贾正常.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90例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9):793-795.

针刺疗法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中, 男28例, 女12例, 年龄15~35岁。体格情况:无心血管、原发性高血压病史。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钠0.1g、阿托品0.5mg。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20例, 均选择T11-T12椎间隙穿刺。向头置管3.0cm, 给予相同浓度的局麻药:1.5%利+0.23%丁+1/20万肾, 阻滞平面相对固定在T6-L1, 对照组均以杜伦 (冷) 丁0.2mg/kg、异丙呋 (非那根) 0.5mg/kg给予强化, 观察组用针刺疗法。

1.2 针刺疗法

1.2.1 穴位选择

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公孙四穴。

1.2.2 进针方法

采用直刺、斜刺, 以迅速刺入法。

1.2.3 深度和针感

当针进到一定深度时, 患者出现酸、麻、胀、重感觉, 并向四周扩散或上下放射, 甚至有触电样感觉而留针。

1.2.4 穴位的刺激方法

得针感后, 将电针仪的输出端导线接到毫针柄上, 以足三里接正极、三阴交接负极为一组 (右上下肢) , 以内关接正极、公孙接负极为一组 (左上下肢) , 然后通电刺激, 刺激参数:a电脉冲频率常用40~200赫兹, b电脉冲以间断和连续给予刺激, c刺激强度开始以小量, 以后逐渐加大, 到患者能耐受的最高程度。

手术开始后, 针刺疗法在进腹这段时间以每5分钟刺激一次, 连续2min, 这样间断刺激, 此期为诱导期;牵拉阑尾以沿盲肠、结肠带寻找阑尾到阑尾切除这阶段以连续强电流刺激, 为观察期, 主要观察其患者胸痛、恶心、呕吐等情况;关腹这阶段也同样以每5分钟刺激一次, 连续2min间断刺激, 预防和治疗观察内容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观察组仅有20% (4例) 发生了胸痛、恶心、呕吐, 同时症状也很轻微, 不需要接受辅助用药, 症状自动消除。而对照组有60% (12例) 还需要接受辅助用药, 才能消除症状。

3讨论

阑尾的感觉神经来自T12~L1, 但阑尾系膜及周围邻近组织的感觉神经为T4~T6, 因此, 术中常因牵拉出现胃脘不适、恶心、呕吐, 临床称之为牵拉反应。单靠硬膜外麻醉要想消除牵拉反应, 平面需达T4水平以上, 但过高平面又严重扰乱呼吸、循环功能, 这给麻醉、手术带来困难。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 我国就对针刺麻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不仅在理论方面阐明了许多问题, 而且在临床上也取得了许多经验, 从而使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本文根据手术的要求与中医理论体系——针刺取穴原则, 以循经取穴和辨证取穴相结合, 选择有特殊性能、有主治作用的特定穴位。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 可奏通降胃气之功, 胃气以降为顺, 故可预防和治疗胸痛、恶心、呕吐。现代临床资料表明:针刺足三里、可使胃紧张时变为弛缓, 并可解除幽门痉挛, 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胸痛、恶心、呕吐;配以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又为八脉交会穴, 通于阴维, 而手厥阴经脉下膈络三焦、阴维主一身之里, 故有宣通上、中二焦气机的作用, 具有宁心、安神、理气之功, 从而达到镇静、镇痛的目的;公孙属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 使胃气下降。加强预防和治疗恶心、呕吐;佐以三阴交也为足太阴脾经的穴, 是足三阴经交会穴, 具有调理气血, 因通者不痛, 痛者不通, 从而达到治疗腹胀、镇痛的目的。从本文观察, 用了针刺疗法不但可以预防和治疗胸痛、呕吐、恶心, 而且还对其他的并发症有防治作用, 如尿潴留也减少、肠麻痹时间明显缩短、其他的生理干扰也轻微 (减少) , 有利于患者康复。而对照组, 以静脉给强化药, 对呼吸和循环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同时还能加重和增加恶心、呕吐、尿潴留以及肠麻痹时间延长等, 对生理干扰性大, 对术后恢复不利。可见, 加用针刺疗法对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比加用辅助药有明显的优越性。

总之, (1) 针刺疗法不但能预防和治疗阑尾切除时的牵拉不适而且又能提高循环系统调节能力和增强预防、免疫系统的功能, 从而减轻减弱手术过程中休克和感染的发生。 (2) 保持患者神志清醒, 手术安全, 术中生理干扰轻微, 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的优点。 (3) 显著节省了麻药, 增加了麻醉的安全性, 起到了针刺疗法和药物相互补充, 相互为用, 有效地克服了各自的不足, 以便更加适应手术的要求, 同时又是一种既经济、简便、安全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针刺疗法 篇8

关键词:针刺,功能性胃肠疾病,研究进展,综述

功能性胃肠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以及便秘等,是一种缺乏解剖和生理学变化依据的临床症候群,有报道称[1],功能性胃肠病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高达34.6%,其就诊率高达62.1%,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痛苦,同时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费用较高,因此受到广大临床界的广泛关注[2]。现代医学对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上有一定程度的研究进展,然而并不能十分清楚的阐述其发病机制,且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有部分药物存在不良反应,应用受到限制的同时给患者治疗依从性带来较大的冲击。针刺治疗在我国传统中医药理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应用已经超过两千五百年,本文针对其应用于功能性胃肠病进行综述如下。

1 中医针灸理论和方法概述

1.1 中医针灸理论。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早对功能性胃肠病进行阐述:“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欲不下”,并将其纳入“胃脘痛”、“痞满”、“嘈杂”、“反酸”、“呕吐”、“泄泻”以及“便秘”等范畴之内,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患者先天禀赋,受后天调摄和疾病影响,此为内因;二是气候、环境等相关因素,此为外因;三是饮食起居不恰当、情志劳伤等关于社会和心理因素,此为不内外因[3]。针刺治疗作为传统中医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广为流传和应用,中医传统理论认为,人体为内在和外在组织组成的动态的机体,全身通过经络相互连接,气在经络中运行,当人体阴阳平衡时气的运行就畅通无阻,能够维持组织器官功能所必须的能量,经络上具有较为特殊的穴位点,气由此进入、聚积和传出,正常机体因需要保持平衡,经络中能量流发生不平衡则会发生不同疾病,针刺治疗的理论即为通过特定的穴位进行针刺,通过不同操作手段促进能量在机体内的流动,恢复能量平衡,从而达到功能正常应用的目的。

1.2 针灸操作方法:

传统操作方法为应用针灸针通过手法处理或电刺激完成,针灸分为多种手法,其中包括提、插、捻、转等单独应用或不同种方法的组合应用,在不同的疾病状态应用不同的针灸操作方法,因而可以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4,5,6]。针刺、艾灸、刺络放血、穴位埋线和注射等多种治疗手段都能够对穴位产生具有特异性的刺激,在发挥共同治疗作用的同时,也能够发挥各自不能够替代的特殊作用[7]。电针是通过将针灸针具连接到电脉冲发生器,通过电脉冲刺激穴位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临床研究中应用更为普遍。经皮电刺激或经皮电神经刺激是通过针灸穴位或神经区放置皮肤表面电极进行广泛的电刺激[8]。

2 针刺治疗功能性胃肠病

漆学智等[9]针对功能性肠病患者敏化穴位分布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显示,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会出现某穴位痛敏范围增大,说明穴位在病理状态下更加敏感,因此穴位的痛感程度能够反映疾病的功能增强。肠易激综合征为功能性肠胃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其中包括肠功能紊乱,腹痛以及排便习惯改变等,国内研究针对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10],治疗组选取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和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针刺双侧天枢加用电针疏密波留针30 min治疗,临床疗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齐琳婧等[11]对就诊的功能性肠病患者进行电针治疗,选取穴位为双侧曲池和上巨虚,得气后平补平泻,结果显示针刺这些穴位能够有效改善腹泻和功能性便秘等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质量,针刺穴位治疗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王军等[12]比较电针俞募配穴、合穴配穴、合募俞配穴的针刺治疗和药物治疗对功能性肠病患者的疗效,并对针灸的双向调节作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三种不同配穴方法治疗功能性肠病均有双向调节作用,且调节作用强度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

3 小结

针刺疗法 篇9

【关键词】 针刺运动疗法;隔姜灸;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又叫做“网球肘”,患者常表现为肘部及肱骨外上髁疼痛,多见于前臂经常性旋转,肘关节伸屈者。2008-10——2011-04,笔者采用针刺运动疗法配合隔姜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60例,与单纯针刺运动疗法治疗60例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纳入观察的12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病例,男54例,女66例,年龄22~56岁;病程1周~1年;按首次就诊次序编号,应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1] 长期、反复用力做手及腕劳动、前臂伸肌主动收缩和拉动牵拉,造成肘外侧慢性疼痛,并影响伸腕和前臂旋转功能。握物无力,容易掉落。Mill征阳性。肱骨外上髁部有局限性压痛。X线检查多正常。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颈椎病、臂丛神经损伤等引起的肘部疼痛及放射痛;③患有严重心、肺、肾等疾病及精神病、糖尿病者;④不能坚持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2.1.1 针刺运动疗法 患者取坐位,患肢肘关节呈半屈位,肘关节屈曲约90°,前臂中立位,尺侧着于床上,在肱骨外上髁附近找压痛点,即阿是穴。首先取曲池穴,常规消毒,以28号2寸毫针,斜向压痛点部位刺入,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令患者在桌面上做适度的肘关节屈伸活动,10min后,依次取手三里、肘髎、天井穴,用同样毫针斜向阿是穴刺入,得气后,做同样的关节屈伸活动,分别持续10min。治疗同时用TDP灯照射治疗部位。

2.1.2 隔姜灸 取直径2cm,厚0.3cm的生姜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肘部阿是穴,并将艾绒做成的艾柱置于其上点燃,待艾柱燃烧完后更换,每次做3壮。

2.2 对照组 采用单纯针刺运动治疗。取阿是穴、患侧曲池、手三里、天井,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做肘关节屈伸运动,留针20min,期间每隔5min行针1次,同时用TDP灯照射治疗部位。

2.3 疗程 两组均隔日治疗,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 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2](1)痊愈:肘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患肢活动自如;(2)显效:肘关节疼痛全部消失,活动正常;Mill征弱阳性;(3)有效:肘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前臂活动灵活,劳动时感乏力酸痛;(4)无效:患者未能坚持治疗或转他科治疗者。

3.2 結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经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肱骨外上髁炎是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起点附近的慢性损伤性炎症[3]。肱骨外上髁炎的病理改变是典型的末端病改变,其原因是由于肌肉的过度运动,早期可引起肌腱下间隙内组织的水肿,之后逐步出现纤维性渗出,并开始有血管增生及粘连形成。伸肌用力收缩时,粘连撕裂引起肉芽组织的反应性增殖,渐充满腱下间隙。间隙的容积减少,更易因机械刺激而出现外上髁炎的特有症状[4]。临床上选准治疗点十分重要,常用方法是用指腹沿经络走行滑动、按揉、移压、推动等手法寻找明显压痛点或阳性反应物。

在中医学上,属于筋痹范畴。痹证的发生主要是因局部劳损,并外感风寒,致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灵枢·五变》说:“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济生方·痹》亦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灵枢·官针》说:“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恢刺法即现代的针刺运动疗法,这种刺法是《灵枢·官针》中十二刺之一,是专对筋肉拘急痹痛的部位及其四周进行的针刺。先从旁侧刺入,得气后,令患者做关节功能活动,不断更换针刺方向,以更好地舒筋理气,使瘀血消散,气血得以通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针刺运动疗法结合隔姜艾灸对于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易于操作,可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家仁.临床各科疾病诊疗常规[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438

[2]左庆萍,袁春艳,王文兰.水针加局刺治疗网球肘82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3,21(3):79

[3]吴在德.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57-858.

[4]曲绵域,于长隆.实用运动医学[M].4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666

针刺疗法 篇10

1 针刺

1.1 中医对针刺疗法的认识

针灸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针刺和灸疗法。其中针刺法是指采用各种不同的针具刺激人体特定的部位(即穴位),用于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驱邪扶正的治疗目的[2]。针刺的手法主要有补法和泻法两种,是针对机体的有关功能或虚或实的情形,加以适当调整以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针刺补泻是应用不同的针刺手法所产生的不同针刺效果。从古到今,医生们总结了许多针刺补泻手法,常用的有呼吸补泻,提插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急徐补泻等[3]。

1.2 针刺疗法的分类

针刺疗法具有多样性,例如毫针、火针、头针、耳针、手针、足针疗法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针刺疗法逐渐与其他疗法相结合,从而创造出许多新的针法,比如针刺与药液相结合而成为水针疗法,与电刺激相结合而成为电针疗法等。

(1)毫针疗法

毫针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针具,被中医视为针刺疗法的主体。为了适应不同穴位和病情的需要,毫针的长短粗细各不相同;施治时,强调辨病症而取穴,采用与之相适应的针刺手法,以增强疗效。毫针疗法的作用主要是调理全身气血阴阳、疏经通络、扶正祛邪等,其操作方便,取效迅速可靠。据初步统计,本疗法对300多种病症具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对其中100多种病症疗效显著。

(2)火针疗法

火针法是指将特制的粗针用火烧红针尖后,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具有通经活络、温经散寒等作用。施治时既可以刺入穴位,亦可以刺入某些病变的局部(如鸡眼)。常用以治疗阴疽、瘰疬、腱鞘囊肿、及瘘管等病症。

(3)头针疗法

头针疗法是指将针刺法与现代医学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理论结合起来,在头皮特定区行针以治疗某些全身性疾病的一种方法。如运动区(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上1/5治疗对侧下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等。

(4)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是指用耳针或其他方法刺激耳廓上的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常用的针具有毫针、耳毫针、颗粒式皮内针、揿针、三棱针、环形皮内针等。通常采用耳穴针刺、耳穴电针、耳穴埋针、耳穴电兴奋、耳穴注射、耳穴温针、耳穴刺血、耳穴电离子透入等方法治病。本疗法不仅用于功能性疾患,对于部分器质性疾患亦有良好效果。

(5)手针、足针疗法

手针疗法是指用毫针刺激手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手穴有近30个,如在掌面中指第一关节横纹中点处称“小儿消化不良点”,主治小儿消化不良。足针疗法是用毫针刺激足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足穴亦有近30个,如“7号穴”位于足底后缘中点直上5寸处,主治哮喘和大脑发育不全。

(6)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通过针刺穴位和利用电刺激的综合效应施治于人体,再经由经络的传导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此法的优点在于能替代人工长时间的手法操作,比较客观的控制刺激量。此种疗法不仅广泛应用于临床,亦应用于针刺麻醉[4]。

1.3 针刺疗法的机理

针刺法是通过补泻手法,利用不同的针具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通过一定的穴位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和阴阳,从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5]。研究证实,针刺疗法对运动性疲劳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却是多途径多环节的,目前研究多集中在抗氧化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以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等方面,对于其他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6]。随着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针刺在临床康复中的优越性已为人们逐步认识并加以运用。

2 针刺疗法在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中的作用

2.1 针刺对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剧烈运动可引起机体氧化应激,使内源性自由基的产生增加,抗脂质过氧化增强,针刺疗法则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7]。罗磊等人选择了7组大鼠做力竭游泳实验,观察力竭运动后有无电针刺激下大鼠肾脏线粒体自由基代谢情况,结果发现,电针组大鼠游泳耐力时间明显长于未电针组,提示电针其肾俞穴可较明显提高自身抗过氧化能力[8]。朱梅菊等对游泳训练的小鼠针刺足三里穴,每日一次,持续20天,结果表明,针刺足三里穴能改善训练小鼠整体健康状况及运动能力,提高小鼠耐力和血浆,肝脏,肌肉中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其机理与纠正运动小鼠自由基代谢失衡有关[9]。朱兆洪等观察了针刺对肾虚小鼠多脏器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组小鼠心肌组织SOD和肝组织GSH-Px活性升高;肾组织GSH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上升;脑组织中NOS活性和NO含量降低;心肌组织中MDA含量下降,提示针刺能够改善小鼠多脏器自由基的代谢[10]。

2.2 针刺对内分泌功能调节的作用

针刺在调节内分泌、提高运动能力、消除运动性疲劳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血睾酮(T)指标可反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罗磊等观察到大鼠游泳3小时后,血T浓度减少到正常的三分之一;电针肾俞、足三里、关元穴15分钟,2小时后T值趋近正常,而未电针自然恢复的游泳大鼠血T的平均恢复时间约为15小时。增加游泳后,电针大鼠血T恢复正常值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电针组[11]。韦迪等将40名男性受试者正常对照组,风府穴组,关元穴组和肾俞穴组,均采用均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并观察针刺前后血浆T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且风府穴组>关元穴组>肾俞穴组[12]。以上实验表明,针刺具有较明显的消除疲劳,改善运动能力,防止运动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低下)的作用。

2.3 针刺对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

针刺可以反射性的引起中枢神经的应激反应,改善人体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加速机体恢复平衡状态,从而使超负荷运动造成的运动性疲劳症得以解除[13]。对强化训练1周的运动性疲劳症者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则不做任何治疗,结果针刺组与对照组在心率、肌力、血糖、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方面均有差异,证实针刺确有抗疲劳的作用。徐玉命等采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对长时间电刺激后的骨骼肌细胞静息电位进行测量,并在电刺激后进行毫针斜刺和磁提针处理,结果长时间刺激后的骨骼肌细胞静息电位大幅度下降,说明毫针和磁提针对其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4]。王文远等对强化训练一周的运动性疲劳症者进行针刺,训练后进行,取单侧胸痛穴(前臂掌侧1/3处正中神经走行区)、肩痛穴(足三里穴腓侧1~2cm下腓浅神经走区),每日一次,为期一周,对照组则不做任何处理。结果两组在心率、肌力、血糖、LDH、CK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从而证实对神经直接刺激的平衡针刺确实有抗疲劳的作用[15]。

2.4 针刺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针灸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其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陈氏等选用“足三里”和“关元”两穴,以介导机体免疫的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为指标,以实验性“阴虚”大鼠为受试对象,采用治疗方法。结果表明,针刺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且针和灸并用其效果优于单纯性治疗[16]。翟氏通过对比不同穴位艾灸对免疫调节作用发现,艾灸关元、中脘和大椎均有免疫调节作用,且以关元为佳,其机理可能是通过针灸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而实现的[17]。

3 结论与建议

针刺对运动性疲劳恢复作用的研究商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存在如下问题:

(1)针刺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为了进一步认清针刺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除了从整体、系统、器官、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继续观察针刺对机体功能影响的效应外,还应借鉴临床和实验针灸学的思路和技术,借助基因科学提供的理论和方法。

(2)不同学者实验时,受试对象的来源、疗程长短、测试指标等有待进一步标准化,从而便于观察针刺疗效,同时使不同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这需要积极摸索与建立动物和人体的各种完善的运动实验模型及其标准评价程序,并筛选适合于机能的指标。

(3)针刺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疗效有待进一步增强。这就需要观察不同穴位组合和不同针刺疗法的疗效,选择最佳的穴位组合和最佳针刺疗法来提高疗效,另外还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现代针刺仪来简化操作并提高疗效。

针刺用来消除运动性疲劳有着深厚的中医基础,并具有合理性。随着更多学者的深入研究,针刺有望成为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手段。对此我们做出如下展望:

(1)针刺疗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近十几年来针刺疗法在疲劳恢复中的应用借助于现代科技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呈现出多视角、多层次的全面发展趋势。只要把针刺与其他多种疗法相结合进行研究,积极主动的关注现代医学科技的新成果,利用新理论、新技术进一步发展针刺学术,相信必将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政府加大对中医疗法的扶持力度。中国针刺走向世界后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针刺热”,而今随着国家加大对民族医药的重视和扶持力度,针刺疗法在疲劳恢复方面的应用必将更加受到重视,中国的针刺医学在各种政策的扶持下必将向着更高层次挺进。

(3)接受人群更加广泛。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针刺疗法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与此同时传统针刺也面临机遇和挑战,我们应找出自身的薄弱环节和空白之处,不断充实现代科学知识与技能,抓住机遇,勇往直前,相信针刺疗法在疲劳恢复中一定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摘要:中医理论主要从整体观点出发对人体机能代谢进行整体调节,其优越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由于针灸疗法的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疗效显著,又无兴奋剂之嫌,因此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在此基础之上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

上一篇:文言文教学激趣方法谈下一篇: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