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

2024-08-22

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精选十篇)

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8例患者全部系本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间急诊患者, 其中男性72例, 女性36例, 男女比例为2∶1, 平均年龄 (65.5±4.5) 岁;所有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和酶学检查, 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1.2 发病方式

以典型心前区疼痛为首发症状50例, 占总发病率的46.3%;无痛者30例, 占27.8%, 临床表现常以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晕厥、心律失常等为首发症状;异位疼痛型28例, 占25.9%, 主要表现为心前区以外的部位疼痛, 如牙痛、咽痛、颈肩痛、胃区疼痛、上肢痛及腹痛等。

1.3 发病诱因

108例患者在发病前都有明确的诱发因素, 其中精神紧张、情绪激动44例, 占40.7%;过度劳累24例, 占22.2%;饱餐10例, 占9.2%;用力排便10例, 占9.2%;无明显诱因20例, 占18.5%。

1.4 危险因素

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12例, 占11.1%;高血压68例, 占63%;糖尿病28例, 占25.9%;血脂异常74例, 占68.5%;长期吸烟史72例, 占66.7%。

1.5 梗死部位

经心电图检查确诊, 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部位, 见表1。

1.6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分析归纳其临床特点。

2结果

2.1 临床表现

本组108例患者中, 以典型心前区疼痛为首发症状50例, 占总发病率46.3%;表现为无痛者30例, 占27.8%, 其中, 20例表现为胸闷、气促、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咳嗽、端坐呼吸等症状;10例表现为头昏、面色苍白、大汗、突然出现晕厥。经心电图检查其中4例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6例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异位疼痛型28例, 25.9%。其中10例表现为胃区疼痛痛, 恶心、呕吐, 4例表现为牙痛、10例为颈肩部疼痛、4例呈左上肢疼痛。本组死亡24例, 占22.2%。

2.2 心电图检查

本组患者100例心电图检查符合急性Q波型心肌梗死, 4例为无Q波型心肌梗死, 梗死部位以前间壁和下壁居多, 分别为30例和32例。其他心电图表现有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过早搏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度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束支阻滞等。

2.3 实验室检查

心肌酶、肌钙蛋白检查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动态演变规律。

3讨论

通过本组108例病例分析显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具有无疼痛、异位疼痛、病死率高、梗死范围广泛等特点。尤其是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者发生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更不典型[1], 根据本组不典型症状的特点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老年人急性心梗的复杂性, 要注意无痛型及异位疼痛型两种心梗的存在。无痛型心肌梗死发作时没有典型心前区疼痛症状, 只是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头昏、甚至突然晕厥等。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一是老年人多有中枢神经退行性改变, 感觉迟钝, 对痛觉敏感性降低;二是老年人长期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使局部心肌纤维变性, 神经末梢受到损害, 导致痛觉减退;三是老年人并发症比较多, 很容易掩盖疼痛, 如伴有糖尿病的患者, 其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对痛觉也不敏感, 所以临床症状也不明显。而且老年人患急性心梗的死亡率比较高, 因为老年人冠状动脉硬化程度严重、心肌退行性变、心肌储备力降低、心脏代偿能力差, 加上老年人常在心梗前已患有多种慢性疾病, 所以死亡率较高。异位疼痛型心肌梗死, 疼痛的部位不是表现在胸部而是表现在其他部位, 如牙痛、咽痛、颈肩痛、上肢痛及腹痛等。很容易导致临床上的误诊, 从而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发生异位疼痛的机制为:心脏感觉纤维进入脊髓后与由上述部位的感觉纤维共同聚合于同一脊髓神经元, 经同一传导途径上传。因而心脏痛觉冲动传入丘脑和大脑皮质后, 使患者产生牙痛、咽痛、颈肩痛、上肢疼痛及腹痛等疼痛的错觉。其中以腹痛型为多见, 因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感受器几乎都位于心脏后下壁表面, 当心肌缺血、低氧时刺激迷走神经, 反射性地作用于胃肠道, 引起症状, 这是心脏后下壁梗死时产生腹痛的原因[2]。综合以上分析, 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症状又不典型。因此在临床上针对老年人若无明显诱因地出现上述部位疼痛, 伴有胸闷、大汗、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晕厥等不该有的心血管体征时, 应高度怀疑急性心梗的可能, 及时就医[3]。常规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检查并动态观察心电图的演变规律, 不可忽视无胸痛或特殊疼痛部位与全身症状的关系, 避免误诊, 从而对老年心梗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降低死亡率[4]。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所在进修医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急诊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 观察及总结临床特点。结果: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胸痛症状者多, 本组非典型病例58例, 占53.7%;其中, 无痛型30例, 占27.8%;异位疼痛型28例, 占25.9%。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可无典型胸痛症状, 而呈无痛、异位疼痛等不典型表现。因此, 对可疑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应该及时行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 并动态观察心电图演变规律, 避免误诊, 从而有利于临床医生对老年心梗做出早诊断、早治疗, 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老年人,心肌梗死,特点

参考文献

[1]吴莺莺, 潘戈英.老年高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4例 (J) .中国临床医生, 2003, 31 (4) :36.

[2]姜以振.腹痛型急性心梗34例临床分析 (J) .实用内科学杂志, 1991, 6 (11) :95-96.

[3]丁延刚, 褚玲.急性心肌梗死误诊60例分析 (J) .社区医学杂志, 2005, 3 (2) :77.

急性心肌梗死 篇2

病因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因如下: 1.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2.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5.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6.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2临床表现

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2.少数患者无疼痛

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 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4.神志障碍 可见于高龄患者。5.全身症状

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6.胃肠道症状

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7.心律失常

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8.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9.低血压、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收缩压<8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20ml/h)。3实验室检查

1.心电图

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2.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可于发病3~6小时开始增高,CK-MB于3~4d恢复正常,肌钙蛋白于11~14天恢复正常。GOT和LDH诊断特异性差,目前已很少应用。

3.检测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

采用心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快速诊断试剂,可作为心肌梗死突发时的快速的辅助诊断,被越来越多的应用。4.其他

白细胞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4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衍变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可作出正确诊断。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者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无ST段抬高者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过去称非Q波梗死)。老年人突然心力衰竭、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也要想到本病的可能。表现不典型的常需与急腹症、肺梗死、夹层动脉瘤等鉴别。5并发症 1.心脏破裂

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2周内,好发于左心室前壁下1/3处。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弹性,心肌坏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导致心壁破裂,心室内血液进入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猝死。另外室间隔破裂,左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左心衰竭。左心室乳头肌断裂,可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急性左心衰竭。2.室壁瘤可发生在心肌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纤维化的愈合期

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压力作用下,局限性的向外膨隆而形成室壁瘤。室壁瘤可继发附壁血栓、心律不齐及心功能不全。3.附壁血栓形成

多见于左心室。由于梗死区内膜粗糙,室壁瘤处出现涡流等原因而诱发血栓形成。血栓可发生机化,少数血栓因心脏舒缩而脱落引起动脉系统栓塞。4.心律失常

多发生在发病早期,也可在发病1~2周内发生,以室性早搏多见,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导致心脏骤停、猝死。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梗死患者发病早期,多可恢复,少数需永久起搏器治疗。5.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可见于发病早期,也可于发病数天后出现,详见临床表现部分。6.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3周或数月内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反复发生,可能为机体对心肌坏死形成的自身抗原的过敏反应。6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并加强入院前处理。治疗原则为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1.监护和一般治疗

无并发症者急性期绝对卧床1~3天;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血压和呼吸,低血压、休克患者必要时监测肺毛楔入压和静脉压。低盐、低脂、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无并发症患者3天后逐步过渡到坐在床旁椅子上吃饭、大小便及室内活动。一般可在2周内出院。有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等患者卧床时间及出院时间需酌情延长。2.镇静止痛

小量吗啡静脉注射为最有效的镇痛剂,也可用杜冷丁。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者可给于地西泮(安定)口服。3.调整血容量

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前3天缓慢补液,注意出入量平衡。4.再灌注治疗,缩小梗死面积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在发病12小时内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恢复血流,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死亡。越早使冠状动脉再通,患者获益越大。“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对所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就诊后必须尽快做出诊断,并尽快做出再灌注治疗的策略。(1)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有急诊PCI条件的医院,在患者到达医院90分钟内能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的情况下,对所有发病12小时以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应进行直接PCI治疗,球囊扩张使冠状动脉再通,必要时置入支架。急性期只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处理。对心源性休克患者不论发病时间都应行直接PCI治疗。因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尽可能到有PCI条件的医院就诊。(2)溶栓治疗

如无急诊PCT治疗条件,或不能在90分钟内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时,若患者无溶栓治疗禁忌证,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进行溶栓治疗。常用溶栓剂包括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静脉注射给药。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最严重的是脑出血。溶栓治疗后仍宜转至有PCI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应进行溶栓治疗。5.药物治疗

持续胸痛患者若无低血压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所有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口服阿司匹林,置入药物支架患者应服用氯吡格雷一年,未置入支架患者可服用一月。应用rt-PA溶栓或未溶栓治疗的患者可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或肝素静脉注射3~5天。对无禁忌证的患者应给与ß阻滞剂。对无低血压的患者应给与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ACEI),对ACEI不能耐受者可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对β受体阻滞剂有禁忌证(如支气管痉挛)而患者持续有缺血或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而无心力衰竭、左室功能失调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可给予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所有患者均应给与他汀类药物。6.抗心律失常

偶发室性早搏可严密观察,不需用药;频发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时,立即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继之持续静脉点滴;效果不好时可用胺碘酮静脉注射。室速引起血压降低或发生室颤时,尽快采用直流电除颤。对缓慢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可安置临时起搏器。室上性心律失常:房性早搏不需特殊处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快心室率心房颤动可给予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美托洛尔、洋地黄制剂或胺碘酮静脉注射。对心室率快、药物治疗无效而影响血液动力学者,应直流电同步电转复。

7.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和泵衰竭的治疗

肺水肿时应吸氧,静脉注射吗啡、速尿,静脉点滴硝普钠。心源性休克可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阿拉明静脉滴注,如能维持血压,可在严密观察下加用小量硝普钠。药物反应不佳时应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支持下行直接PCI,若冠状动脉造影病变不适于PCI,应考虑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8.出院前评估及出院后生活与工作安排

出院前可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发现有症状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严重心律失常,了解心功能,从而估计预后,决定是否需血管重建治疗,并指导出院后活动量。出院后2~3个月,可酌情恢复部分工作或轻工作,以后,部分患者可恢复全天工作,但要避免过劳或过度紧张。9.家庭康复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医院度过了急性期后,对病情平稳、无并发症的患者,医生会允许其回家进行康复治疗。

(1)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保持大便通畅;坚持适度体育锻炼。(2)不要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和避免吃得过饱。在上述原则中,坚持合理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康复治疗的主要措施。因为心肌梗死后,1~2个月心肌坏死已愈合。此时促进体力恢复,增加心脏侧支循环,改善心肌功能,减少复发及危险因素,是康复治疗的目的。应做到:①选择适宜运动方式和方法 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年龄大小、个人爱好等,选择能够坚持的项目,如步行、打太极拳等。②掌握好运动量,是一个关键问题 运动量必须与医生协商决定,运动量过小,尽管比不运动好,但起不到应有作用;过大则可能有害。运动中若有心前区不适发作,应立即终止运动。③运动量增加要循序渐进 尤其出院早期运动量一定要适当,根据体力恢复情况及心功能情况逐步增加运动量。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心肌梗死后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相同,运动康复必须个体化,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应有家属陪伴进行。7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与梗死面积的大小、并发症及治疗有很大的关系。死亡大多发生在第一周内,尤其1~2小时内,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住院前死于室颤。住院后死亡原因除严重心律失常外,还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急性期住院病死率上世纪60年代在30%以上,广泛采用监护治疗后降至15%左右,近年来应用直接PCI后降至4%~6%。8预防

心肌梗死后必须做好二级预防,预防心肌梗死再发。患者应采用合理膳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心态平衡。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β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及ACEI制剂,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复查。

对公众及冠心病患者应普及有关心肌梗死知识,预防心肌梗死发生,万一发生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除上述二级预防所述各项内容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过度劳累

尤其避免搬抬过重的物品。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能诱发心肌梗死。2.放松精神

愉快生活,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3.洗澡时要特别注意

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患者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4.气候变化时要当心

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或适当防护。

5.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 心肌梗死患者约70%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

(1)既往无心绞痛的患者突然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的患者发作突然明显加重,或无诱因自发发作;

(2)心绞痛性质较以往发生改变、时间延长,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3)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或过速;(4)心绞痛发作时伴气短、呼吸困难;

(5)冠心病患者或老年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或晕厥等情况时都应想到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篇3

当病人胸痛剧烈时,保持有1名护士陪伴,允许病人表达内心感受,接受病人的行为反应如呻吟、易激怒等。向病人介绍周围环境,解释不良情绪会增加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医护人员应以一种紧张但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工作,不要表现出慌张而忙乱,以免病人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更不要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

生活与饮食护理

入院前3天内绝对卧床,根据病情进行监护。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减少干扰。协助病人在床上洗脸、翻身及大小便,做好晨晚间护理。鼓励病人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说明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是AMI的危险因素,鼓励病人戒烟。

低盐、低脂饮食,肥胖者限制热量摄入,饮食清淡易消化,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前3天给予流质,以后逐渐给予半流质或软食,少量多餐,严禁过饱或过饥。

临床护理

急性期采取半坐卧位,合并休克时采取休克卧位,急性期给予高流量持续吸氧,鼻导管法7~8L/分,必要时加面罩。吸氧是AMI治疗与护理的基本措施之一,通过高流量吸氧可提高氧分压,改善心肌氧合,有助于梗死周围缺血的氧供,缩小梗死范围,从而减少心机缺血的损伤,又可缓解心前区疼痛,症状缓解后可间断给氧2~3L/分。

迅速彻底的止痛是防止心梗面积扩大的重要一环。可给予度冷丁或吗啡,每4~6小时可重复应用,最好与阿托品合用,以避免持续疼痛促使休克的发生。烦躁不安者肌注安定,并及时询问病人疼痛及其伴随症状的变化情况,注意有无呼吸抑制,脉搏加快等不良反应,随时监测血压的变化。

静脉给药时,要注意控制输液量和滴速,一般15~30滴/分,有心衰时要15滴/分以下。

潜在并发症的护理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AMI病人极易出现的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应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尿少等表现,听诊肺部有无湿性啰音,避免情绪烦躁、饱餐、用力排便等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如发生心衰,心肌收缩力减弱,临床上常用利尿、扩血管、转换酶抑制剂药物,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部瘀血,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应用强心药物、洋地黄类药物以改善心肌缺血,但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大,护士应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后反应,同时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心律失常:在急性心梗发病早期,病人往往紧张,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易引发心律失常,如出现器质性病变时要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对该类病人应予以有效的镇静、止痛,并加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以消除紧张。保持静脉输液畅通,调好滴速,消除引起不良反应的各种因素。持续心电监护,发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或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时,应立即通知医生,使用利多卡因等药物,准备好急救药物和抢救设备如除颤器、起搏器等,随时准备抢救。

心源性休克:如病人出现心源性休克时,要严密监测心电图、血压、动脉血液气体变化、pH值及电解质等。补充血容量一般用低分子右旋糖酐,1小时后血压不回升时,在加用血管活性药如多巴胺、阿拉明及多巴酚丁胺类强心剂等,同时,还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溶栓治疗的护理

溶栓疗法在发病6小时内实施才最有效,因此,应尽量缩短病情及掌握溶栓时间,避免溶栓时间的贻误。询问病人有无溶栓禁忌证。溶栓前先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和血型,配血备用。准确迅速地配制并输注溶栓药物,观察病人用药后有无过敏反应及不良反应,一旦出血严重应立即终止治疗,紧急处理。使用溶栓药物后,应定时描记心电图、抽查心肌酶,询问病人胸痛有无缓解。

健康教育

对自我保健功能差的病人,向其讲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调整病人不良心理状态。鼓励病人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坚持用药及监测血压、心率,了解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最终让病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戒烟,戒烟是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篇4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67例, 男49例, 女18例, 年龄60岁~80岁。合并心力衰竭21例, 合并心律失常31例。经过现场抢救及其护理, 本组治愈59例, 死亡5例, 自动出院3例。

2 护理要点

2.1 一般护理

一旦确认或疑似急性心肌梗死, 应立即将患者平放送入医院治疗。立即给予氧气持续吸入, 以利于改善心肌缺氧, 缩小梗死面积。第1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 一切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帮助进行, 尽量减少患者的体力活动, 可在床上做适当的被动活动, 以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第2周患者可在床上做四肢活动;第3周可下床在室内行走, 大小便自理;第4周可准备出院。如有合并症或体弱者, 酌情延长卧床时间。

2.2 严密监护

尽快将患者安置在心电监护病房, 进行连续心电图、血压、呼吸、体温及血氧饱和度监测, 有条件时可监测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和静脉压, 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一般监护1周, 监测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专业知识, 及时发现各种病情变化并立即协同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避免猝死的发生。

2.3 缓解疼痛

剧烈的疼痛可加剧病情, 导致并发症, 应尽快解除, 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度冷丁、吗啡类、硝酸盐类及钙拮抗剂止痛。

2.4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维持血压、补充血容量、调节电解质, 随时静脉给药, 尽快消除心律失常。

2.5 注意饮食护理

为患者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 发病24 h内禁食, 急性期以流质饮食为宜, 食物中含有必需营养, 以易消化、低盐、低脂、少产气且富含纤维素的流质饮食为主, 少食多餐, 进食速度宜慢, 不宜过饱, 以避免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心肌缺血, 诱发再次心肌梗死。禁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者可给缓泻剂, 无效时应戴手套抠除大便,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提醒患者切勿用力排便或屏气, 以免加重心肌负担, 造成意外而危及生命。

2.6 加强心理护理

患者因剧烈的心前区疼痛而有濒死感, 使其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患者情绪的变化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心率加快, 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加重病情。因此必须加强心理护理, 安慰患者避免刺激, 并向患者作必要的解释, 使其消除恐惧与焦虑,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7 防止肺部感染及泌尿道感染

老年人肺的顺应性差, 肺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而减退, 要注意在心电监护下加强对卧床期间的翻身、叩背工作。在心肌梗死3 d后, 无并发症者, 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及咳痰, 痰稠不易咳出时, 可进行雾化吸入, 以增加肺活量且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注意保持室温、湿度适宜, 空气清新, 注意通风。男性老年人常因前列腺肥大而排尿困难并发尿潴留, 易引发泌尿道感染, 可采用诱导术, 膀胱区热敷、按摩、针灸等促进排尿, 必要时可在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 留置尿管应接到无菌的引流袋中, 并争取早日拔除尿管。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一般均应使用抗生素预防肺部及其他部位的感染。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演练总结 篇5

医务质控科于2016年12月6日在急诊科组织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演练培训。

亮点:在此次演练培训中无一人迟到或缺席,急诊科医务人员积极性很高,科室准备充分,态度认真严谨。对抢救流程及操作规范很熟悉。在抢救演练过程中医务人员分工明确,衔接较好。

不足:在抢救过程中如需与他科联系,护士言语应简洁明了,声音应洪亮。补钾仅口服欠妥当。如果有呕吐应予静脉补钾。心电图检查应更急速到位,医护处置应做到无缝衔接。在进行无菌操作,接触病人前应严格手消毒或洗手。分诊台应放置四测工具。备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抢救时开医嘱未及时登记到口头医嘱本。

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 篇6

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老年不典型AMl42例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2例,诊断均符合WTO诊断标准。男28例,女14例;年龄63~87岁,平均76.2岁。

结果

临床表现:42例患者中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者16例(38.09%),以头晕、恶心、呕吐、胸口胀满为主者7例(16.67%),以面色苍白、大汗为主者6例(14.29%),以气喘、心悸为主者8例(19.05%),以牙痛为主者2例(4.76%),以咽痛、咽部发紧为主者2例(4.76%),以低血压休克为主者2例(4.76%),突然晕厥者1例(2.38%)。

影响因素:有高血压者29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33例,脑梗死17例。

梗死部位:下壁21例,下壁+侧壁2例,高侧壁9例,前间壁2例,广泛前壁1例,心内膜下4例,右室2例,正后壁1例。

并发症与病死率:合并心力衰竭者16例,心源性休克2例,心律失常32例。肺炎3例。死亡5例,其中3例死于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1例死于室颤,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讨论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常无心前区疼痛,而以并发症为主要症状就诊,这与老年人多合并糖尿病及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有关;且与冠状动脉病变时间长,侧枝循环丰富,病变多见于小分支而非主支有关[1]。因此对老年人突然出现的心力衰竭而无其他原因解释或原有心衰突然加重,原有高血压而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及突然出现的心律失常、休克、晕厥等均应高度怀疑心梗的存在。

AMI时左室舒张末压升高,造成肺瘀血和间质性肺水肿,常出现咳嗽、咯痰、气喘,易误诊为慢性气管炎、慢阻肺、哮喘等,所以对咳嗽、气喘、胸闷或原有慢阻肺突然咳嗽、气喘加重,肺循环瘀血与肺部体征不符者均应考虑AMI。

迷走神经传入感受器几乎都位于心脏下壁的表面,当心肌缺血、缺氧时,迷走神经受到坏死心肌的刺激和心排血量的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常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易与上腹部消化系统疾病相混淆。尤其在老年人由于其分辨能力差,对疼痛不敏感加之内脏疾病引起的疼痛在体表的部位不精确,所以出现了一些与AMI不相符的体征,故对于消化道症状与饮食无关,与体征不符,对症治疗无效者要高度怀疑AMI。所以说对老年人突然发生的急性胃炎、胆囊炎、胆石症等急腹症,对症治疗无效,要想到AMI的可能,立即行ECG检查和血清心肌酶检测,以防误诊。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冠心病伴有胆囊炎时,胆绞痛发作可诱发AMI。

老年人因植物神经变性,敏感性和反应性差,AMI时常以异位疼痛为突出表现而胸痛不明显,常被考虑为局部疾病,对于不好解释的局部疾病如:胸背痛、偏头痛、牙痛、咽痛,应及时查体,做ECI检查和血清心肌酶学检查,避免误诊、漏诊。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AMI的发病率呈不断增高的趋势,由于AMI的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在临床上对无法解释的喘息以及其他诱发因素及并发症需高度重视,对怀疑心梗者应反复进行心电图检查及血清心肌酶学检测,以便早期确诊,及时治疗。本病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故医务工作者必须对本病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

参考文献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68例临床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共调查2005年至2010年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的患者115例, 其中老年患者 (≥60岁) 68例, 包括男性38例, 女性30例, 年龄范围60~82, 平均 (67.35±4.27) 岁;中年患者 (<60岁) 47例, 其中男性39例, 女性8例, 平均年龄为 (43.69±3.72) 岁。所有病例的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 均符合WHO规定的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且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1.2 方法

收集病史资料, 主要包括住院患者的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结果, 心电图异常结果与梗死部位, 主要并发症及复发率、病死率等相关信息。

1.3 统计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统计分析方法主要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老年组、中年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女性别比分别为0.79、0.17, 卡方检验显示两组性别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老年组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多于中年组。

2.2 临床表现

本文所述临床表现主要调查首发症状, 包括: (1) 胸痛; (2) 无痛性心肌坏死; (3) 不典型疼痛 (牙痛、胃痛、左上臂痛) ; (4) 心力衰竭; (5) 脑卒中。老年组及中年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首发症状的分布详见表。

2.3 梗死部位

心肌梗死部位主要分为: (1) 下壁; (2) 前壁、侧壁 (前间壁、广泛前壁) ; (3) 正后壁梗死右心室; (4) 非Q波型梗死; (5) 多部位梗死。老年组及中年组梗死部位的比较详见表。

2.4 主要并发症及复发率病死率

本文将主要并发症及合并症分类为: (1) 心力衰竭; (2) 心律失常; (3) 心源性休克; (4) 脑卒中; (5) 复发; (6) 死亡。具体老年组及中年组合并症、并发症、病死率的比较详见表1。

3 讨论

我院2005年至2010年115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中, 老年组女性患者 (30/68) 明显多于中年组女性患者 (8/39) , 这可能与老年女性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减弱或消失, 血压、血脂、血糖逐渐升高有关;也可能与青年组的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 (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 男性多于女性有关。因此, 绝经期后的女性要积极注意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高危疾病,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同时, 男性要避免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 加强体育锻炼,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减少心脏疾病的发生概率。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中年具有明显的差别, 中年患者具有发病凶猛的特点, 且有明显的诱因, 临床上表现为恶心、呕吐、剧烈的胸痛;而老年人由于生理特征性的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以无痛或者胸痛不典型起病者居多。本文调查6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典型胸痛者的比例仅为26.4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09%, 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1) ;且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胸痛者减少。可能原因是:神经系统功能衰退, 痛阈高, 疼痛敏感性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较多, 心脏交感神经痛觉纤维病变严重, 使疼痛减退等。另外, 由表可以看出老年组多发部位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 主要原因可能是老年人多支冠脉血管同时发生病变者较多[1]。所以无痛型急性心肌梗死常被误诊或漏诊, 故需要引起重视。医务人员对老年人群无诱因的胸痛、胸闷、憋喘, 原因不明的头痛、头晕等, 特别是有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患者, 诊断时要提高警惕意识, 及时描记心电图, 并进行心肌酶学检查, 及时诊断, 及时治疗, 预防出现严重后果[2]。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被称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三大并发症或伴发症。本文调查显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中年组, 尤其是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因为老年人患冠心病的病程长, 心肌广泛缺血缺氧, 使得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室壁顺应性降低, 心脏储备能力下降并导致传导系统损害, 所以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更容易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3]。同时, 本文调查显示老年组患者病死率为25%, 与中年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危重, 并发症、合并症多, 感染率高, 使得其病死率也较高。为降低病死率, 应该积极治疗并发症, 控制感染。

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 为提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至2010年1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其中老年68例, 小于60岁中年病例47, 对比分析两组病例临床表现, 梗死部位, 合并症、复发率及病死率。结果 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显著高于中年女性,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以无痛或者胸痛不典型起病者居多, 易多发部位梗死, 且并发症、合并症多, 病死率也明显高于中年组;结论 老年人群要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高危疾病, 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 临床应予以重视, 提高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治率, 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参考文献

[1]翟素英, 赵鸿卫, 张占科.老年急性心肌梗死58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8) :147-148.

[2]姜青文, 于守宏.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8, 17 (3) :221.

6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探讨 篇8

1 临床资料

1.1 入选条件

心肌缺血性疼痛2~4h;持续性胸痛30min以上, 含硝酸甘油无明显缓解;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 肢体导联>0.lmV, 胸导≥0.2mV, 治疗方式根据病人自身情况及特点由患者选择, 19例选择溶栓治疗, 43例选择PTCA治疗。

1.2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为2007—02~2009—10我院老年心内科收治的临床患者, 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男49例, 女13例, 年龄63~87岁, 平均74.3岁。相关病史及嗜好资料:多有烟酒史, 52例有高血压病史, 性格急躁且易怒者48例, 31例曾有精神压力过重, 23例因情绪变化引发, 15例因受凉劳累发病, 8例暴饮暴食, 无诱因者3例。梗塞部位: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9例 (14.5%) , 正后壁、下壁心肌梗塞22例 (35.5%) , 急性前壁心肌梗塞18例 (29%) , 高侧壁心肌梗塞2例 (3.2%) , 心内膜下心肌梗塞11例 (17.7%) 。急性期经心电监护心率失常发生率100%, 其中频发性室性早博50例 (80.6%) , 频发性房性早搏22例 (35.5%) , 室性心动过速13例 (21%) , 心房纤颤6例 (9.7%) , 心室纤颤8例 (12.9%)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4例 (22.6%) ,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 (4.8%) ,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 (3.2%) 。经治疗痊愈43例 (69.4%) , 好转12例 (19.4%) , 死亡7例 (11.3%) 。

2结果

本组62例病人全部给予整体护理, 患者入院即由责任护士进行初步检查和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整体护理方案, 还有监护室和导管室护士配合全程配合治疗并发症。

溶栓治疗患者入院至药物溶栓时间为15~29min, 平均 (20±1.5) min;PTCA治疗患者入院后至PTCA时间为19~37min, 平均 (25±1.5) min。后者由于所需条件高, 术前准备时间相对较长, 但两者统计学无显著差异 (P>0.05) 。62例患者冠脉再通及并发症结果见表。

两组62例病人冠脉再通率差异无显著 (P>0.05) , 总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衰、休克等危及生命事件的发生率均有显著降低。PTCA组中严重心律失常及低血压发生率增高明显 (P<0.05) ;显著低血压 (收缩压<80mmHg) 并同时发生缓慢心律失常者12例 (27.9%) , 应急起搏并用多巴胺后恢复正常。结论提示:低血压和心律失常是术中护理干预和监测的重点。这组3例死亡病例都是心源性休克和因室颤引起的。两组其余并发症无显著差异, 都未出现颅内及严重内脏出血并发症。

#P<0.01, *P<0.05, 其余P>0.05。

3 监护和护理

3.1 病情监护和心理护理

做好心电监护, 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及心电图变化, 监测患者神志、呼吸、血压、心律及是否有无其他并发症。重点监测患者室颤、心脏骤停而致死, 故需备齐备足抢救药物、除颤器和起搏器等抢救器械。

AMI起病时常表现为心绞痛症状, 使病人有濒死感, 造成心里恐慌, 易引发心律失常等。需给止痛剂和镇静剂。要及时掌握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变化, 注意加强心理疏导和安抚, 使之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 减轻恐惧心里, 让患者保持平和心态。进入监护病房, 大多患者会感到紧张, 恐惧感增强。要耐心讲解治疗知识和程序, 使之适应环境, 增强信心, 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2 一般护理

持续吸氧, 卧床休息, 增加心肌供氧量;吸氧流量要控制在2~4L/min, 疼痛消失后可降到1~3L/min, 维持2d左右;注意饮食:多食低脂、低胆固醇和清淡易消化食物, 少食多餐, 防止出现便秘, 可考虑服用缓泻剂预防。

3.3 检查患者凝血机制与血流指标

及时做好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心肌酶谱等各项指标的检查, 作为患者抗凝治疗和判断疗效的依据。若判断患者有出血倾向, 必须禁用尿激酶及肝素。

3.4 密切关注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出血倾向

使用尿激酶常伴有一些部位出血症状。因此, 要经常检察患者穿刺部位、牙龈、消化道粘膜、泌尿道、颅内等有无出血倾向, 并询问患者胸痛有无减轻及程度;定时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及出凝血时间。在药物滴完后协助医生在0.5, 1、2、4、6、8h各查l次12导联心电图, 与用药前进行对比。每日2次监视凝血酶原时间, 若超过正常2.5倍, 要马上调整抗凝药物剂量。定时对心肌酶谱进行检查, 判定血清酶峰值是否提前出现。

3.5 出院护理建议和注意事项

生活规律, 保证睡眠质量和时间, 忌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 戒烟限酒, 三餐规律, 防止感冒。寒冷地区是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疾病高发区, 要注意寒冷天气变化时老年心肌梗死疾病的复发, 要注意改变寒冷地区传统饮食习惯, 少食肉类、禽蛋和阉制类食物, 多食低脂、低胆固醇和清淡易消化食物。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可做些散步等活动量小的有氧运动, 每日1~2次, ≤30min/次, 以不感心慌、胸闷为易。督导患者长期服用抗凝剂, 并随身携带联系卡 (卡片内容:患者姓名、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PTCA时间及地点、支架型号和厂家) 。

4 讨论

4.1 患者情绪稳定平和是救治基础

因心绞痛等因素, 患者常常有紧张恐惧心里, 这种心态又导致心跳加快和去甲肾上腺素活性增加, 增加心肌耗氧量且易激惹, 致使再梗和死亡等发生率增高。因而, 保证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心态平和尤为重要。要采取有效方式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 必要时可用镇静剂和止痛剂。要正确疏导家属, 做好宣教工作配合对患者的心理安抚。注意心理护理、关心病人起居及生活, 言语优美, 举止亲善、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控制和减少探视, 保证患者休息, 促进早日康复。

4.2 整体护理的作用

当前护理模式已由生物护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等综合护理模式转变, 要遵循“以病人为中心”, 做到“无微不至, 无所不在”, 努力消除或减弱患者的忧虑、悲观、恐惧等不利心理因素, 责任护士要密切监视患者病情的进展和变化,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要加强整体护理水平。整体护理在具体工作中缩短了治疗时间[溶栓组 (20±1.5) min, PTCA组 (25±1.5) min], 减少了心衰和休克的发生率 (24.2%、8.1%) , 降低了病死率 (7.1%) , 提高了救治疗效。在实践中我们总结了整体护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越性:①积极有效的整体护理能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和, 帮助患者建立乐观心态和康复自信, 缩短了卧床救治时间, 提高恢复率。②有利于提早发现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等并发症, 做到预防和遏制病情恶化。③可以降低患者引起心衰、心脏破裂等并发症出现的机率, 提高治愈率。④可以全面了病情,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防微杜渐, 趋利避害。

4.3 早期护理干预的重点和内容

本组资料显示:由于整体护理的加强和早期护理的干预使各种并发症发病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 并发症主要以心律失常 (82.3%) 、低血压 (35.5%) 和心衰 (24.2% ) 为主。所以, 我们认为早期护理干预的重点应放在监测血压、纠正心律失常及预防心衰的发生上。责任护士要熟悉梗死部位与并发症的关系, 掌握识别心律失常类型及处理的方法, 尽可能配合患者调整好心理, 减轻并发症出现的机率, 提高治愈率。从本PTCA治疗组来看:低血压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其他并发症 (44.2%和55.8%)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确诊的先后顺序,选择2007年9月以来,我院35例年龄≥60岁的老年AMI患者作为老年组,同期收治的46例年龄<60岁的AMI患者作为对照组。老年组有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为60~85岁,平均年龄72岁。对照组有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33~59岁,平均年龄45岁。AMI的诊断符合WHO标准。

1.2 方法

调查病例组和对照组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有无胸痛、心肌梗死的部位、并发症及病死率,并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首发症状

2.1.1 胸痛

老年组和对照组中有胸痛者分别为7例(2 0.0%)、3 2例(69.6%),两组发生率间有统计学意义,÷2=19.556,P=0.000,P<0.05。

2.1.2 无胸痛时的主要表现

老年组和对照组中有心力衰竭者分别为8例(22.9%),1例(2.2%),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2=8.609,P=0.003,P<0.05。老年组和对照组中有胸闷者分别为8例(22.9%)、2例(4.3%),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2=6.293,P=0.012,P<0.05。老年组和对照组中有气短、心悸、盗汗者分别为7例(20%)、5例(10.9%),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2=1.313,P=0.252,P>0.05。老年组和对照组中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者分别为5例(14.3%)、4例(8.7%),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2=0.629,P=0.428,P>0.05。老年组和对照组中有意识障碍者分别为2例(5.7%)、1例(2.2%),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2=0.699,P=0.403,P>0.05。老年组和对照组中有休克者分别为3例(8.6%)、1例(2.2%),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2=1.733,P=0.188,P>0.05。

2.2 梗死部位

老年组和对照组中有前壁梗死者分别为9例(25.7%)、11例(23.9%),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0.035,P=0.852,P>0.05。老年组和对照组中有下壁梗死者分别为5例(14.3%)、7例(15.2%),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0.336,P=0.562,P>0.05。老年组和对照组中有心内膜梗死者分别为2例(5.7%)、3例(6.5%),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0.022,P=0.881,P>0.05。

2.3 并发症

老年组和对照组中有心力衰竭者分别为8例(22.9%)、1例(2.2%),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2=8.609,P=0.003,P<0.05。老年组和对照组中有心律失常者分别为1 7例(4 8.6%)、1 1例(23.4%),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2=5.343,P=0.021,P<0.05。老年组和对照组中有心源性休克者分别为4例(11.4%)、5例(10.9%)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2=0.006,P=0.937,P>0.05。老年组和对照组中有急性脑血管意外者分别为8例(22.9%)、2例(4.3%),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2=6.293,P=0.012,P<0.05。老年组和对照组中有肺内感染者分别为1 4例(4 0.0%)、2例(4.3%),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2=15.939,P=0.000,P<0.05。老年组和对照组中有糖尿病者分别为3例(8.6%)、3例(6.5%),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2=0.122,P=0.727,P>0.05。

2.4 病死率

病例组死亡1 0例(2 8.6%),对照组5例(1 0.9%),两组病死率间有统计学意义,÷2=4.128,P=0.042,P<0.05。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老年组胸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会趋于老化,痛觉障碍也愈加严重,所以无痛者占多数。此外,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也能掩盖胸痛。AMI无疼痛状态可分3个方面:患者无症状,做心电图时发现心肌梗死[1];患者生前身体健康,死后尸检证实曾患心肌梗死。原因有:疼痛敏感性降低;梗死可能发生在心肌“寂静区”;老年人痛觉迟钝;老年人患糖尿病者多,糖尿病性自主神经损伤使疼痛减退;AMI发生后发生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心律失常、休克、意识障碍,影响疼痛知觉。老年组无胸痛者多数表现为心力衰竭、胸闷、气短、心悸、盗汗、休克、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老年人心室舒张功能减退,使心室舒张期血流充盈阻力增高,速度降低。当发生AMI时,可使原本减退的心室舒张末期血压升高,发生肺淤血,从而使胸闷比胸痛更易表现。本研究显示老年组胸闷症状发生率多于对照组。由于AMI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和应激性胃溃疡,多在AMI早期疼痛剧烈时发生,但也有部分患者以此为主要症状。本研究显示老年组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老年组并发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者明显高于中年组,是因为老年人患冠心病的病程长,心肌广泛缺血缺氧,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室壁顺应性降低,心脏储备能力下降并导致传导系统损害,所以一旦发生AMI,更容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本资料显示老年组并发急性脑血管意外者高于对照组,在老年AMI时因心排血量减少,血压急剧下降可导致脑循环障碍,亦可引起脑血管痉挛或脑血栓形成;另外附壁脱落血栓也可栓塞脑血管。临床上常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称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三大并发症或伴发症”[2,3]。老年冠心病基础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排血量则进一步下降,继而发生心力衰竭,严重者则发生心源性休克。因此,冠心病患者突然发生心力衰竭,又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应考虑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老年AMI的症状及各种检查不典型者多,就诊及确诊较晚,所以病情多严重,病死率高。说明年龄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年龄愈高病死率愈高。本研究显示老年AMI病死率高于中年组。

参考文献

[1]季福绥,许锋,沈瑾,等.老年人感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8,17(2):4-6.

[2]陈国伟.心血管病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24-446.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98例临床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5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26例;年龄52~81岁,其中60岁以上者89例;以突发性左心衰竭为主7例,无胸痛及其他部位疼痛53例,胸闷、呼吸困难、慢性左心衰竭突然加重12例,以消化系统症状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8例,心悸、胸闷、呼吸困难8例,异位痛3例,以头昏、晕厥为首发症状者5例,2例有胸痛者症状轻微。

1.2 方法

1.2.1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

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及T波倒置,梗死型Q波形成[1],并且有规律性动态演变77例。无明显ST段抬高23例,延缓出现梗死图形7例。常规导联不显示梗死图形6例,仅ST-T变化,无Q波5例,5例下壁再梗。室性心动过速2例,频发性室性早搏15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房性早搏3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AVB)5例,Ⅱ度AVB 2例,Ⅲ度AVB 1例。

1.2.2 心肌酶谱

98例患者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除6例升高不明显外,其他均符合心肌梗死的心肌酶谱衍变过程及规律[2]。

1.2.3 梗死部位

下壁38例,广泛前壁31例,前间壁29例。右室梗死3例,前壁并高侧心梗2例。

2 结果

误诊为心律失常5例,心绞痛25例,心力衰竭12例,急性胃炎2例,消化性溃疡3例,胆囊炎2例,急性胰腺炎2例,胆石症1例,牙神经痛3例,误诊时间为12 h~5 d。所有患者经积极救治,死亡10例。其中,心原性休克5例,心力衰竭1例,心律失常3例,感染性休克1例。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

AMI由于症状不典型易漏诊或误诊,故病死率较高,这可能与梗死范围大小有关。不典型临床表现是指无心前区疼痛、胸骨后痛,或疼痛轻微而以其他症状为主要表现者。此类患者多以心力衰竭、休克、脑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入院,易漏诊。在心肌受到急性损伤时,容易发生心功能不全,因此老年人时常以胸闷、呼吸困难、肺水肿甚至休克为首发症状,加之老年人痛觉减退,且常合并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使其感觉神经功能障碍,因此许多老年患者为无痛型[3]。关于其发病机制,缺血面积小,持续时间短,引起疼痛刺激弱,未达到一定强度引起疼痛,但不能解释所有无痛者;老年人的痛阈高,痛觉减弱,冠状动脉进展缓慢,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多,老年人活动少,代谢低,对刺激反应能力差,故AMI后疼痛多不典型,常表现为胸闷、突然呼吸困难、出冷汗、低血压、休克或眩晕、乏力及无痛。如有不可解释的上腹不适、恶心、呕吐、晕厥、肺水肿等都应考虑AMI可能。

3.2 临床症状

心前区不适、紧迫感;胸闷、心悸、出冷汗;头昏、乏力,原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突发呼吸困难不能用继发感染等诱因解释者;咳嗽、气促、不能平卧;血压突然下降、头昏、出冷汗;突发肢体偏瘫或失语;肩背灼痛、声音嘶哑、牙痛、上腹痛、恶心、呕吐者;头痛者;突发心衰、休克或晕厥不能用既往疾病解释者要进行动态观察ECG[4]。

3.3 误诊原因

医生采集不详细,患者对病情叙述不清,老年人表达能力有缺陷,患者临床上可表现为意识不清,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医患沟通不充分,由于患者年龄大,机体应激反应较弱,疼痛阈值的提高使感觉迟钝,缺乏临床典型明确的胸痛症状;由于梗死区血管与神经长期缺血,使梗死区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由于长期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使的心肌纤维化与变性,使感觉神经末梢受损;引起头昏、晕厥为临床症状主要是因为有效循环心排血量降低或严重心律失常使脑部供血不足。以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为临床症状,主要是因为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感觉器多位于心脏后下壁表面,当心肌缺血低氧时可以刺激迷走神经,所以心脏后下壁梗死产生腹痛及恶心、呕吐的原因。

3.4 减少误诊

为减少误诊,提高医务人员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水平,应积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普及心肌梗死常识,提高患者尽早就诊的时间,要进一步强化医师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识,对老年人无诱因出现的疼痛、胸闷喘憋和难以解释的不适、极度虚弱出汗,以及与饮食无关的消化道症状、原因不明的头昏、血压下降或休克、晕厥、抽搐、脑卒中等,或既往有糖尿病、冠心病等高危因素的老年患者,均应高度警惕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应及时检查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等,并进行密切观察其动态变化,及时早期进行诊断、及时治疗,减少误诊和误治。

总之,提高患者对AMI的认识,丰富临床医师的经验,及时进行检查心电图、检测血清心肌酶学,密切记录观察动态变化,对AMI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玉梅.36例无痛性心肌梗塞误诊原因分析[J].中原医刊,1997,24(11):46.

[2]王瑛.老年急性心肌梗塞40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3):245-246.

[3]孙宝红.老年急性心肌梗塞30例临床分析[J].工企医刊,2008,21(1):12-13.

[4]宋玉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3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1):154.

[5]侯伦.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点[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9):74-75.

[6]方玉银,张玉华,周霄雯.老年人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6,3(11):89-90.

[7]翟素英,赵鸿卫,张占科.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58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84-85.

上一篇:篮球教学体制下一篇:音乐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