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想象与真实

2024-06-03

新闻的想象与真实(精选十篇)

新闻的想象与真实 篇1

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不妨先解读一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文课程标准》, 对于中小学生作文, 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就站在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课标的表达, 强调了真实, 阐明了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活这一基点。

其实, 作文的真实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材料的真实, 二是表情达意的真实。材料的真实是说所写的材料与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一致, 表情达意的真实就是作文中的“情”“意”与心中所想一致。两种真实是有区别的。从课标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 课标不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虚构, 而且还侧重于强调表情达意的真实。笔者认为其理由是:因为合理的符合生活逻辑和儿童思维的逻辑的虚构是创造艺术真实的重要方法, 是让艺术真实更具美的魅力和感染力的一次重要内容, 课标这段阐述的实质是: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 老老实实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写自己熟悉的事物, 写有意义的生活。不要心口不一, 说空话, 讲大话, 写自己也不知其义的话, 无病呻吟。教师在教学中为使作文内容具体生动, 应当在要求写人写事的材料来于客观生活的同时, 还应让学生在观察生活, 综合分析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虚构, 因为想象虚构是写作技巧, 所以不存在不允许的问题, 而是技巧匠完善与否的问题, 换言之, 为力求表达真情实感, 应完善想象虚构艺术技巧。

当然, 运用想象虚构技巧对中小学生而言, 需要一个由易到难, 从简到繁, 从生疏到娴熟的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掌握的过程。因而, 学生运用想虚构技巧时往往不尽人意, 斧凿痕迹明显, 有时甚至弄巧成拙。这种现象是不为怪的, 我们切不可由此而因噎废食不去想象虚构。其实, 这种现象也正是我们教者要花大气力研究和实践的领域。

要写出真情实感, 当然最好是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但真实的生活是有限的, 小学生多数时间被限制在学校这个狭小的空间里, 生活阅历比成人少得多, 他们可写的生活素材因此受到极大限制。如果不允许他们在写作文时进行想象虚构, 就容易导致出现无事无物可写的现象。一味追求单纯的真实, 原原本本呆板地写人叙事, 也不得利于调动学生作文兴趣。没有想象就没有多彩的生活, 也不会有美丽多彩的人生。要求学生作文句句朴实真言, 字字实录, 从儿童心理角度讲, 这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想象与虚构世界的滋润的, 《猫和老鼠》《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动画片是少年儿童的最爱, 多数动画故事通过大胆的想象, 独特的虚构故事, 吸引着儿童, 启迪着智慧。作文就是提供给学生一个想象空间, 激发他们虚构创造的欲望, 满足他们表达情感体验快乐的需要。因此不可片面强求学生作文的真实, 而且应该打开学生思路, 鼓励大胆想象, 合理的虚构创造。国家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能力……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然而一味追求材料真实, 无视学生的心理需求, 否定想象虚构的简单教学, 不可能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能力, 只能把学生变得越来越傻。更谈不上通过作文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这样教学必然导致学生作文空洞无物, 枯涩乏味, 无病呻吟。更无法谈及有创意地表达, 这样只能把作文逼进死胡同, 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成为奢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在第一学段即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安排了看图说话, 看图写话 (例如一年级上册的“小兔运南瓜”和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我会写”) 。这是最初步的作文训练。那些图上的内容很难就是每个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或是亲眼所见, 亲耳所闻的真人真事。

在二到四学段课文中规定的某些写作训练, 学生不运用想象虚构也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例如六年级上册《穷人》课后练笔续写;五年级下册《再见了, 亲人》课后小练笔描写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的一件事……诸如此类的小练笔, 必须进行想象虚构是显而易见的。细读教材还不难发现, 就是一些写实性的习作这也离不开适当的想象虚构。如:四年级上册积累园地七要求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 要求写得清楚具体, 写完后还可编成短剧演一演。且不说写别人成长的故事, 对他人的观察了解毕竟是有限的, 其时其境, 写者无从经历, 无法耳闻目睹, 就是写自己的成长故事, 也会因历时已久而无法完全还原生活的原貌。要将故事写得生动具体, 就要能真实地再现人物的面貌, 神态, 动作。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 鲜活逼真, 这就必须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运用虚构技法了。

《新闻真实与社会真实》学习心得 篇2

媒体责任与社会责任》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马江老师关于《新闻真实与社会真实 媒体责任与社会责任》的课程,我觉得主要应该把握2个关键词:真实、责任。关于真实,主要是新闻要以真实客观的描述表达真实发生的社会事件,杜绝虚假新闻。传统媒体有可能在信息源的提供上出现问题,需要网络媒体在转载使用稿件时及时、准确的做出甄别和判断。对于某些敏感信息、新闻,及时关注网民和读者对此的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新闻源的转载范围,一定要严格把关,不要超范围转载。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的要求是新闻工作最本质、最基础、最核心的要求。坚持新闻真实,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因此,要全面落实新闻报道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原则,坚守新闻真实的生命线,坚决治理虚假报道问题,确保新闻信息来源真实可靠,确保新闻真实准确无误,杜绝虚假报道的产生传播,教育引导全体新闻从业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从而提高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维护新闻工作的崇高社会声誉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确保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防范和杜绝虚假新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训、把关、奖惩、回读监督、技术手段、沟通渠道机制。

关于责任,则是在新闻真实的基础上,传递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一种舆论导向。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必然反映公众心声,代表公众良知,引领社会风尚,维护社会秩序,滋润社会关系,推动社会进步。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是媒体的生存之道,也是媒体长远发展之道。

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高度、深度、速度、广度。及时传递信息,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及时反馈信息,传达社会民意。及时报道公益事件,形成和谐社会风尚。坚持真实报道,建设媒介公信力。控制色情暴力,创造纯净的信息空间。实现数字时代版权的合理合法。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共同彰显社会价值。

XXX

记忆,想象与“真实再现” 篇3

关键词真实真实感真实再现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和魅力所在。一旦一部片子以纪录片的形式出现,观众在收看它时就有了某种期待或心理定势,即:相信并希望片中内容真实可信。这里的“真实”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纪录片的纪录客体必须是客观存在和真实发生,另一方面也指向纪录片本身带给观众的真实感受。前者是纪录片的真实性,后者则是纪录片的真实感。真实性与真实感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有了真实性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有真实感。营造真实感,光有尊重真实的主观愿望还不够,更要有行之有效的表现手段。

“真实再现”又称“情景再现”,是纪录片创作者借鉴故事片手法,以影像手段搬演那些曾经存在和发生过的人与事的表现方式和技法。现在,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不仅为创作者所熟知和运用,更是得到广大观众的普遍认可。目前活跃在电视荧屏之上的许多纪录片栏目《讲述》、《天网》、《探索发现》还有《故宫》《圆明园》等大型历史纪录片等都对这种手法进行了较多的发挥和运用。“真实再现”弥补了题材本身影像资料的匮乏,增强了作品的视听感染力。而且使历史题材纪录片中涉及的一些故事性情节有了表现的可能,也正是在真实再现手法出现之后,观众才可以在纪录片中“看到”历史事件的“真实发生”。

使用真实再现手法拍摄的影像本身是虚拟的,那么这种虚拟的影像作为纪录片的构成元素是怎样被观众解读的?那些优秀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又是如何引起观众的真实共鸣的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验证一件事是否真实发生的方式通常是:何时何地何人为证。在纪录片里也一样,人证、物证、史证等真实性元素通常是情景再现之前的重要铺垫。大多数纪录片在“真实再现”的同时会不厌其烦地介绍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与之相关的场景、物件以及与事件相关的真实人物,使虚拟的情景再现获得真实性元素的支持,以强调它取材干我们周围的现实世界。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从而在观众中建立信任,形成真实感。比如:一度热播的系列纪录片《故宫》中,几乎每一集都从一个真实再现的历史故事开始,而这些故事无不连缀着故宫的一砖、一瓦、一座现存的建筑、一件珍贵的文物以及一段确凿的史料记载。

在众多的真实性元素中,人是最有份量和最有说服力的元素。事件的当事人、见证者、一些历史事件的研究者作为事件的叙述者,与真实再现的场面交替出现,他们的现身说法,更加有效地兑现了对真实的承诺。对叙述者的信任,使得观众在阅读“真实再现”的影像时有了一种自我暗示——他是这样说的,事实曾经如此。现在很多电视纪录片栏目,如央视的《讲述》《探索发现》等都是采用当事人或权威人士叙述加“真实再现”的方式来追述过去的发生和曾经有过的历史事实。在当事人的引领下,观众会自觉地进八“真实再现”所设定的情境中,跟随片子展开回忆与想象。

纪录片的“真实再现”是基于当事人对往事的记忆或者后人对史料、遗迹的想象去再现曾经的存在和发生。所以,营造“真实再现”真实感最为关键的要素在于:“再现”是否符合观众的心理真实,是否符合记忆和想象本身的特质,能否激发起观众的联想与共鸣。

首先看对当事人回忆的“真实再现”。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再现以往知觉过的、现在不在场的事物的能力,即记忆能力。那些鲜明、生动和深刻的形象会保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成为记忆意象。回想一下我们记忆中的故乡、儿时的伙伴以及嬉戏的场景,就不难发现。记忆意象不是知觉形象本身,记忆意象无论多么深刻,都不如知觉形象那么清晰。与知觉形象相比,记忆意象往往是模糊的,不完整的,碎片化和情境化的,它更像是“闭上眼睛看到的画面”。我们在纪录片中以“真实再现”还原当事人的记忆时,也要充分考虑记忆的这些特征。人们对他人记忆的信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对记忆的合理描述,再现的影像越接近于人的记忆意象,就越让观众感觉真实可信。

对于史料记载的想象性再现与对于记忆的再现有类似之处。央视大型人物纪录片《记忆》系列中,《阿炳1950》的创作者在初次接触阿炳这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时,手中的资料只有阿炳良民证上的一张照片和当年留下的六首曲子。阿炳如何生活如何在街头卖艺求生对于创作者和观众都是一种想象。在这种情况下,编导把阿炳的生活用情景再现的手法进行了影像化处理:在历史的无锡街景中,一个戴旧毡帽的削瘦的背影,弯着腰孤零零地拉着二胡,凄凄的乐曲声飘散在古老的街巷里——这个人就是阿炳。几乎所有观众都自己做出了判断。一个连面容都看不清的虚化的背影何以让观众有了关于阿炳的想象呢?这段再现的成功之处恰恰在于它的简洁与空灵。它的“神似”应和了观众已有的心理定势,有效调动了观众的想象力,从而产生了真实的共鸣。

中西方许多艺术形式都追求对于读者(或观众)想象力的充分调动,如西方的哑剧与中国的戏曲,演员两手空空地上台表演。观众却能够随之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戏剧化情境当中。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就认为。一个戴面具的演员演罗马人比一个不带面具的人来演更能引发观众的真实感,因为观众可以把自己对于罗马人的想象加入那张空灵的面具。形象的空灵化和简洁化,反而更能够承载想象。正如德国近代美学大师让·保罗所说:“想象力能使一切片段的事物变为完全的整体,使缺陷的世界变为完满的世界。“真实苒现”再现的并非完整清晰的故事情节,但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再现形象进行想象性修补。是观众自己的想象力把碎片化的情境编织到一起。因此,“真实再现”要为观众的想象力留有空间和余地。再现的影像太具体太实在反倒会阻塞了观众的想象力,如果再现的影像与观众的心理定势发生冲突,还会给人虚假的印象。简洁、含蓄的影像更能激发观众的想象。正是因此,纪录片《共产党宣言》才能仅用喧哗的大厅中两只酒杯的特写就恰切地描摹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初次相见,《故宫》第五集《家国春秋》中湖面上泛起的涟漪等几个简单镜头就准确渲染了珍妃溺水身亡的悲凉情境。

同样是搬演,纪录片的“真实再现”和一般的故事片在表现意图和处理手法上是有很大不同的。“真实再现”的场景多做虚化、模糊处理,人物常以背影,投影、剪影的形式出现,多用局部特写和大全景之类的情绪性景别,同时还会注意规避写实性较强的同期声及人物对白,这些都是在有意制造间离效果,以含蓄和空灵唤起观众对事实真相的想象。使观众的思绪在片子设定的追忆、猜想中游走,引发观众对于再现情境的认同和共鸣。

新闻的想象与真实 篇4

2014年7月22日,澎湃新闻发刊词《我心澎湃如昨》在媒体人朋友圈的壮观刷屏,宣告传统媒体走进客户端时代。如今,手机新闻客户端已经走过两年,早已进入“战国时代”。2015年更是新闻客户端的爆发年,年底大批客户端争相上线。从澎湃与界面开始,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转型求生存的班车已经越来越少。创业维艰,转型难度相差无几,尤其是在一个被技术颠覆的行业。但潮流涌动,大多数传统媒体也只有顺势向前。《北京日报》2016年2月24日报道,国内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已达231个。

二、不可避免的同质化现象

安装了多个新闻客户端的用户常常有这样的烦恼:重要新闻一出现,手机里的客户端纷纷弹出推送。在面对不实消息时,客户端的推送也是“异口同声”——误报“九江地震”消息事件当中,就有数家客户端集体中招,摆了乌龙。

在主打新闻聚合的情况下,如今的新闻客户端无论在用户界面和内容上都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

澎湃甫一问世,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生产原创内容。作为一款传统媒体机构完成媒介融合任务的实验性项目,依然有着强烈的传统内容生产者的烙印。

《重庆晨报》的上游新闻客户端上线之初就宣称将“依托原有报纸的优势采编力量,回归新闻本质,专注原创新闻”。

纵览各家口号,“原创内容”“资讯分发”“定制”等关键词大同小异。虽然都在强调绝非纸媒的平移,但一套操作流程看下来,除了相同内容的新闻,能提供的服务也大同小异。随着加入新闻客户端争夺的传统媒体越来越多,读者的“脸盲症”也越来越厉害。

三、“拼速度”是第一要务

2016年1月4日,澎湃新闻客户端送新闻称,江西九江浔阳区发生6.9级地震。十几分钟后,澎湃新闻网发布消息称,此前澎湃客户端推送新闻称,江西九江浔阳区发生6.9级地震,此信息为地震台网自动后台录入信息,后经编辑人工核实,此信息不实,向各位用户致歉。很明显,这是一条客户端自动抓取的新闻,未经人工编辑核实自动发动出去的。新闻客户端采用自动抓取新闻的功能,为的就是在重大、突发新闻事件中,第一时间发布消息,抢占新闻市场先机。

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的崛起,让很多媒体人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速度成为了新闻市场竞争的一把杀手锏,竞争的第一要务就是“拼速度”。

的确,时效性是决定新闻价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也是新闻和历史、新闻和文学的区别所在。新闻时效性要求获取新闻的内容新、速度快。明日黄花的事件不能称之为新闻,因为它不再具备新闻“新”的特点。

速度快是新闻时效性的另一大特点,这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尤为显著。一条重大新闻发生后,新闻发布的时间节点不再是以天计、以时计,而是以分计,甚至以秒计。只有你比其他新闻客户端先一步将新闻推送出去,哪怕仅仅是快1分钟甚至十几秒钟,也可能在速度的战役中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新闻的社会价值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小,及时发布才能将新闻的社会价值最大化。美国《纽约时报》的前副主编罗伯特·赖斯特曾经说过:“最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莫过于几个小时以前发生的新闻”。

四、真实才会有市场

我们强调新闻的时效性,但不能唯快是好,绝不能为了“快”而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如果说时效性决定了一条新闻的价值,那么真实性就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直接影响着新闻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如果因为抢发新闻导致失实报道,丢失了公众的信任,对于新闻客户端来说就是失去市场,没有了赖以发展的基础。在“九江地震”新闻失实事件中,作为新闻客户端代表的澎湃新闻公信力将受到一次重创。

新闻的真实性还事关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一条失实报道或一条虚假新闻通过客户端快速传播误导读者,造成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往往要大于传统媒体。

五、结语

新闻有两翼,一翼是时效性,一翼是真实性,两者缺一不可。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生力军,新闻客户端在快速传播新闻的同时,如何确保其真实性,在读者中树立公信力,要求从业人员树立求真务实的新闻作风,从平时的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到现场去

在第一时间到第一现场去获取第一手资料是每一条新闻“出世”的理想状态,也是最能保证新闻真实性的最好方法。此外,移动互联网时代还给了传统报业一个超越广播和电视的契机。各报业集团均在打造融媒体和全媒体,利用客户端等新媒介参与到重大事件和时政新闻的报道中。

(二)怀疑一切

对于从其他信息渠道获得的信息,应该本着“怀疑一切”的精神进行判断和分析,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进行核实。对于一些没有得到证实的重要消息,不要“抢”发,必须将新闻来源核查清楚后,再进行报道。

(三)保持客观

新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不能让自己主观的想法和情绪影响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在新闻客户端选发和推送新闻时,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评判一条新闻的价值。读者很容易看出新闻中的褒贬,从而影响其对客户端的信任度。

(四)忙而不乱

有过新媒体从业经历的人都知道,新闻客户端可以说是24小时全年无休的媒体。新闻事件发生后,能否第一时间发送出去,也成为评判新闻客户端编辑工作是否合格的最重要指标。高效、快速运转的编辑们每天都是在和时间赛跑。编辑工作越是高强度,就要越仔细,尽量避免错发误发。

参考文献

[1]陈海军.快起来与新起来——关于新闻时效性的几点思考[J].军事记者,2006(06):12-16.

浅谈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与细节 篇5

【关键词】新闻摄影 真实性 细节

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方面,新闻摄影有价值大的,有价值小的,也有没价值的,但都是新闻。新闻摄影有多次出现的,有的仅仅获得一次普利策新闻摄影获奖作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出现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要做好新闻摄影必须把握好其中的运行规律。其中注意真实性与细节对新闻摄影至关重要。

一、传统新闻摄影真实性细节的评价标准

一般人认为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构图是确定并组织元素以产生和谐照片的过程。其中摄影记者只有通过结构明确、光线协调、色调和谐、情节生动的构图,拍摄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新闻照片,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联想,取得激动人心的效果。新闻照片上再现的是新闻事实的视觉形象。强有力的感人形象是传递信息和情感的主要手段。就一张内容重要的新闻照片来说,如果没有生动有力的形象表现,就会给人以平淡之感。所以在传统新闻摄影中真实性与细节要求,只是通过色彩、光线等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二、新时期决定新闻摄影真实性与细节的关键因素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传媒现代化,数字网络化的迅速崛起与广泛应用,使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进入“读图时代”的报刊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立于不败之地,新闻图片无疑占据了重要一席。今天数字技术早已渗透到了书籍、杂志、报纸、广播電视这些传统新闻媒体之中,伴随着信息生产、复制、传播、接收、反馈的全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摄影工具变得越来越先进。技术已不再是限制摄影记者的主要因素。比如说数字技术令新闻摄影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令新闻摄影的操作难度降低。在数字时代,摄影记者按下快门仅仅意味着获取这张新闻图片的开始,图片的曝光、色温、明暗对比度、裁剪都可以通过特定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后期调整。新时期决定新闻摄影真实性与细节的关键因素有:

(一)政治素质

作为我国特定国情舆论工具之一的新闻摄影记者,不管你是党报记者还是晚报记者或是其他报纸的记者,首先要为政治服务,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这样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及时地报道党和国家所发生的大事和各方面的新闻事件。

(二)扎实基本功

新闻摄影记者必须练就一身硬功夫,才能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轻松自如,迅速准确地完成拍摄任务。有时要能凭手的感觉和自身积累的经验调节照相机的每一挡快门与光圈组合,不取景构图拍摄、慢门手持拍摄基本保证画面清晰,熟悉各种光线并能进行准确曝光的技术;精通各种照相机附件的使用技巧,熟悉暗房的全部操作程序,能独立完成照片后期制作。数码摄影的普及使用,要求新闻摄影记者不仅要了解数码成像原理,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还要熟悉电脑操作及相应的图像编辑软件,实现数码图像网上传递,提高新闻图片的使用时效性。

(三)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就是为了忠诚于职业而做的种种努力。新闻摄影的现场形象纪实性,意味着摄影记者与被摄事件是处于同一时空当中,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刻,新闻摄影记者都担负着记录人类历史的重托,深入到战争的发生地区,穿行于自然灾害现场,周旋于政治暴力中心。记者的职业正成为当今世界最危险的职业之一。很难想象一个缺乏职业精神的新闻摄影记者会不畏艰辛、锲而不舍,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去拍摄。

(四)主体意识

新闻摄影是以图像来感染人、影响人,从而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没有艺术性的图像,不论新闻价值多么高,都不能打动读者心灵,引起读者共鸣。没有艺术性的新闻摄影图片,发挥不出传播新闻信息的作用。一幅好的新闻图片胜过千言万语,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在摄影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审美知识和观点,认真对待每一幅新闻图片,要在每次按快门前,仔细地衡量用光、构图和拍摄角度等,力求使每幅作品达到完美,以一种艺术创作的精神,对待每一次的拍摄。

(五)职业道德意识

新闻记者不仅要有高超的职业技能,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感。一个人的名利、地位、金钱甚至是家庭都可以失去,这些都可以重新获得,唯有人格不能失去,道德不能失去。道德文章不分家,一个优秀的摄影记者不论在何时何地,都需要保持一种高尚的品德,心中有“浩然正气”,才能实现人格层次的自我超越,才能拍摄出高品位、高格调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许林. 新闻摄影细节真实性浅谈[J]. 新闻实践, 2009(10) .

[2]于培新. 追寻新闻摄影的本质[J]. 中国记者, 2001(03) .

[3]王文利. 新闻摄影的瞬间[J]. 新闻爱好者, 2001(01).

新闻的想象与真实 篇6

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与客观实际之间的准确度。新闻是通过传播媒介传播的关于客观实际的一种信息, 所以它必须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 它必须具有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根本属性,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陆定一同志曾说过:“新闻, 我是天天看的, 看了几十年了。看来看去, 想来想去, 我还是认为, 新闻一定要真实。技巧是要的, 但主要的是真实。”[1]

新闻的真实性, 其内涵具有两个层次:

第一, 新闻事实完全真实。这是对新闻中全部事实的要求。新闻中既有具体的事实, 也有概括性事实。新闻中具体事实必须真实, 在客观现实中确有其人, 实有其事。概括性事实也必须真实, 对事实的表现、类型、特点等做出的归纳、总结、说明等, 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是实事求是, 而不是以偏概全的。

第二, 个体真实与总体真实的统一。新闻报道的事实本身完全真实, 而且这个事实和这类事实的总体基本一致, 做到从事实的类的总体上和相互联系上去把握事实, 通过一件一件个别事实去反映事实总体的全貌。

第三, 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就是把新闻事实的社会内容挖掘出来, 表现出来, 从而展示客观世界的时代真相。这是新闻真实性的最高层次的要求, 不是每篇报道都能做到的。新闻报道有三大形式:动态报道、深度报道和评述性报道。在这三大报道形式中, 动态性报道由于受时间的限制、事件的深度与广度的影响, 一般只能回答“是什么”, 而难以回答“为什么”, 也就是只能回答“现象真实”, 而难以回答“本质真实”。而深度报道、评述性报道则可以全面、及时地反映事件的全过程, 将事物完整地揭示出来。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从大量事实中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进行报道, 并充分挖掘事实固有的意义, 遵循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二、文学真实性的定义及其内涵解析

文学的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符合社会生活 (包括现象和本质) 所达到的程度。

文学真实性, 其内涵具有两个层次:

第一, 生活真实, 是指一切客观存在着的自然形态的生活。客观存在的生活不以人的主观为转移。

第二, 艺术真实, 是指作家在生活基础上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能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杜勃罗留波夫说过:“艺术家所创造出来的形象, 是实际人生中各种事实的集中表现。”[2]文学艺术家创造艺术真实的过程, 是一种概括、提高的过程。艺术的真实, 应该比生活中实有的事实更有组织、更集中、更理想和更典型。艺术真实是比现实生活中所实际存在的现象更提高了一级的东西。

三、新闻与文学的真实性的区别

我们分析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的真实性的定义及其内涵, 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是:

第一, 两个概念中强调的主体不同。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与客观实际之间的准确度。这个定义中的主体词是“事实”。事实和客观实际相符合就真实。事实和客观实际不符合, 就不真实, 即新闻失实。文学的真实性是指作品的艺术形象符合社会生活 (包括现象和本质) 达到的程度。这个定义中的主体词是“艺术形象”。艺术形象符合社会生活达到的程度, 文学作品就真实。艺术形象不符合社会生活达到的程度, 文学作品就不真实。

第二, 两个概念的层次结构及侧重点不同。新闻的真实性具有三个层次:一是新闻事实完全真实。二是个体真实与总体真实的统一。三是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其中, 第一、二层次是新闻真实性所必须具备的, 第三层次则是新闻真实性的最高要求。不是每篇报道都能做到的。文学真实性具有两个层次:一是生活真实。二是艺术真实。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来源, 艺术真实比生活真实更集中、更典型。在文学真实性的两个层次中, 更强调艺术真实。

第三, 衡量新闻真实性与文学真实性的标准不同。衡量新闻是不是真实的标准是客观实际, 即客观存在的事实。新闻报道中的事实, 是根据现实中的事实陈述出来的, 判断新闻报道是不是真实, 只能用客观中的事实去衡量。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的唯一尺度。衡量文学作品是不是真实, 关键在于分析艺术形象是否符合社会生活 (包括现象和本质) 。作家取材于生活, 但塑造出来的形象比现实生活中的更高。没有人会因为在生活中找不到作家写的形象, 而去指责作家造假, 指责作品不真实。相反, 作家塑造的形象越集中、越典型, 人们感到作品揭示的生活越真实。

可见, 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的真实性有着根本区别。穆青同志在《谈谈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 就具体、生动、深刻地说明了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区别。穆青同志认为, 新闻不能有任何虚构, 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是真实的, 新闻作品中所写的人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 是有通讯地址的, 读者可以和他们通信, 甚至可以亲自去访问他们;文学可以而且必须虚构, 它所写的人物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加以概括、集中而塑造出来的, 它所写的人物是没有通讯地址的。

四、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意义

明确了新闻真实性与文学真实性的区别, 有利于新闻工作者及广大网民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的今天, 在人人都可以充当传播者的时代, 普通民众享受着传播技术带来的便利, 从传统的受众及舆论引导对象变成了积极表达意见、传播信息的主体。

第一, 只有坚持新闻真实性, 才能保证新闻取信于受众。受众的信任是新闻赖以生存的条件, 而受众只会相信真实的新闻, 拒绝假报道。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指出, “上当受骗, 对真相一无所知, 在自己的心灵上一直保留着假象——这是任何人都最不愿意最深恶痛绝的。”[3]

第二,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才能正确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在现代社会, 新闻是最大的信息策源地。重要的舆论问题, 大都是由新闻媒介提供推出的。所谓新闻一出, 舆论哗然。能产生推动或阻碍历史发展的重要变革的舆论, 几乎全由新闻媒介直接推出, 或者新闻媒介参与推出。在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说, 现代社会里, 是新闻决定舆论, 新闻直接从根本上决定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决定舆论的品质、形态和强度。因此, 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才能保证正确地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 否则, 就会导致误导, 引起严重的社会后果。

第三,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就是对历史负责。真实也是历史对新闻的要求。把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出来记载下来, 就是记录历史, 就是不可更改的历史记录。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作为时代的记录, 新闻必须绝对忠实于事实, 以对历史负责, 对后代人负责。

第四, 坚持新闻真实性, 遵守法律法规。为规范大众传播的信息真实性, 制裁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 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 《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 报纸开展新闻报道必须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不得刊载虚假、失实报道;报纸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因损害的客体不同而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则对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的处理作了规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 对互联网的传播内容进行了限制性规定。新闻工作者和广大网民应知法守法,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是法律法规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陆定一.新闻必须完全真实, 陆定一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2]杜勃罗留波夫.杜勃罗留波夫选集 (1)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62.

[3]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4]穆青.谈谈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A].穆青论新闻[C].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

[6]蔡铭泽.新闻学概论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8.

[7]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2.

新闻的想象与真实 篇7

关键词:新闻采访,讲述真实,客观真实

新闻采访中的真实性分为两种,一种是讲述真实,一种是客观真实。一般而言,新闻采访要求的是客观真实,但是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以被采访对象的阐述作为真实依据。通过问答形式,根据被采访者的口述,在其中找到新闻的论点,这样一来,新闻中的客观真实就有可能会被讲述真实所覆盖。

1 新闻采访中的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

探讨新闻采访中的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之前,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新闻采访的方式。采访本身与沟通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在采访过程中,其新闻的真实性往往取决于被采访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记者所获得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从被采访者的口中得到的,被采访者将自己的行为或者想法讲述出来,很大部分都带着自己的主观想法,而记者采访而来的内容也就是新闻采访中的讲述真实了。在新闻采访中,所谓的客观真实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一种自然状态。在采访过程中,被采访者口述的内容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将之理解为客观真实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被采访者那得到的讲述真实可能与客观真实相符,也可能背道而驰。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讲述真实又是依附于客观真实的。讲述真实并不一定完全依赖于客观真实,也可能是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或者是歪曲的。当然,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进行歪曲并不一定是被采访者有意为之的,很多情况下都是无意识中进行的。当采访涉及到被采访者自身利益的时候,被采访者所讲述的讲述真实就可能与客观真实相反。再者,被采访者也对其采访的有用性持怀疑的态度。一些长期的社会问题总是被采访、被问及,但是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长此以往,被采访者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认为说与不说,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根本没有什么影响。我们虽然不能否认两者之间相符的内容,但是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之间的距离却是不能忽视的。

另一方面,在新闻采访中,除了从被采访者处获得信息外,另一部分则是取决于采访者的主观观察及客观分析。通过被采访者的讲述,记者利用自己对事件真实性的了解以及自己的洞察力,从中摘取真实的部分。不过这一部分的材料也存在着一定的舆论影响,虽然最后定论的内容可能已经非常接近客观真实,但是我们仍不能保证两者结合之后的内容与客观真实不会存在扭曲。

2 对于新闻采访中的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所提出的建议

在新闻采访中,若是想要被采访者的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保持一致,首先就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让被采访者“愿意”回答,一个问题是让被采访者“可以”回答。这样一来,被采访者的讲述真实将与客观真实完全统一。

在采访中,经常遇到被采访者“不愿意”说的问题,我们若是想要解决这种问题,首先,要了解为什么“不愿意”说,分析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从自身角度出发,我们被采访时,采访我们的记者其实就是陌生人,对于陌生人我们当然没有什么可说的,若是朋友的话,则会知无不言了。所以,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在采访之前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我们的被采访者。从被采访者的工作方面、生活方面以及爱好方面进行多方面了解。这样,即使采访过程中出现冷场现象,我们仍然有话题可聊。另外,在采访时,一定要注意进行语言艺术的加工,适当运用一些代入感比较强的语言,这样可以缩短两个人之间的距离,采访者才会愿意和你聊,从而也就解决了采访时被采访者“不愿意”说的问题。

其次,面临“不可以”回答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白什么问题是我们被采访者“不可以”说的问题,经过归类之后,对这些问题进行艺术加工再询问被采访者,降低他们的排斥性。在采访过程中,最大的忌讳就是在一开场的时候就提出被采访者“不可以”回答的问题,对于一些涉及到被采访者隐私或者比较敏感的问题时,我们要将这些问题的次序打乱,使其与生活中的例子相融合,引导被采访者来回答这些问题;若是一开场就问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势必会导致采访失败。

3 结语

新闻采访虽然是一种工作类型,但是其所体现的意义极其深远,且新闻采访所包含的领域也非常广阔。不仅我们的生活起居包含到其中,时事政治、社会经济、国际重大事件都是其所属的范围内。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一个虚假的新闻内容影响的不仅仅是这个采访工作的成功与否,更是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社会安定以及经济发展。所以,对于新闻采访的真实性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在新闻采访的发展进程中,坚持不懈地对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的统一性进行研究与探索,不断加强新闻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陈涛.新闻采访中的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性探讨[J].技术创新,2013(10)

浅谈客观真实与新闻真实 篇8

本文讨论的客观真实指的是新闻传播者所报道的事实, 必须与客观上实际存在过的事实相一致, 要求新闻传播者的主观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客观真实理论的持有者认为, 根据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世界是可知的, 客观事物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 所以, 通过采访等新闻活动就一定可以得到客观事实真相。所谓新闻真实是指新闻传播者在新闻活动中, 对新闻事实的认定应当符合新闻规范, 达到规范可以认可是真实的程度。这种观点的持有者认为, 就唯物主义认识论看来,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发生的事实是不能短期内被完全认识的。客观真实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新闻传播者只能做到新闻真实。

客观真实观重点强调认识的客观性和事物的可认知性, 在这一思想指引下, 新闻传播者就会尽可能地去调查新闻事实的客观真相, 以实现新闻准确传播信息, 引领舆论的基本功能。这也是新闻活动最高最终的目标。新闻真实更多地反映了新闻活动的特殊性。作为一种复述过程, 新闻传播者是以描述客观真实为目标的。但在具体新闻活动中, 新闻传播者却只能以客观真实理念指导下的更合乎情理的认知结果作为传播和评述的依据。新闻真实观不否定新闻传播者认定的新闻事实正确反映客观事实的可能, 但认为, 在具体传播与评述时, 要求新闻传播者必须如实反映客观真实却是不现实的。

在具体的新闻活动中, 新闻报道和新闻传播所描述和传播的内容, 首先, 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内容必须是由他人所提供或者记者自己所亲历目击的新闻信息或者新闻事件, 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等要素必须准确。其次, 必须具有新闻价值。至于陈述人陈述和经历人叙述的内容是否真实, 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有时候是难以确定的, 反映的仅是新闻传播者对所传递信息客观真实性的认知的程度、态度和立场。但事件内容具备了新闻要素, 就具有新闻传播的价值, 就可以进行新闻传播。第三, 必须符合制度规范。这些制度规范包括采访、组稿、编辑、播发等新闻活动中关于新闻传播者思想、业务、纪律、作风的所有要求。

而事实上, 因为新闻就是以传播客观事实为目的的, 大部分事物真相还是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获得的。新闻传播者必须对依据信息进行真假鉴定, 这既是新闻传播的价值所在, 也是新闻传播的责任所在。即使是那些超出新闻传播者认识能力的事物、现象和问题, 对其真实性也要进行判断并表明态度和立场, 这也是新闻传播的职业道德要求。当部分新闻事实由于记者和传播机构的能力和权利的限制, 难以确定是否与客观事实、客观真实相符, 甚至有时候不是客观真实的, 但这也同样体现出了新闻传播在人类社会中的真实面貌。

客观真实是新闻发布者的信仰和追求的终极目标, 而新闻真实是现实可以得到的结果。在理想环境中, 新闻真实和客观真实是统一的, 客观真实观所得到的客观真实与新闻真实观所得到的新闻真实是一样的, 只是得出结论的理论依据不同而已。但在有先决条件的现实环境里, 往往就会产生重大分歧。而新闻活动的偶然性、可变因素、主观因素, 使新闻发布者所得到的事实失去了根本的客观性。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是经过新闻发布者和传播者重塑了的新事实, 这种新事实因为不可避免地渗透参与者的主观意志, 是仅具报道意义的事实, 因此仅属于新闻真实。

新闻本身所要追求的对社会舆论的有效引导, 而如果片面追求新闻真实, 舍弃客观真实, 那么, 对同一个新闻事实, 不同的新闻发布者和传播者就可能产生不同的结论, 必然引起社会舆论的混乱, 进而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 新闻的客观真实, 尽管只是一种理念, 但绝对不能丧失。在理论上, 当客观真实与新闻真实发生冲突时, 新闻真实必须让位于客观真实。同样, 如果一味地追求客观真实, 那么可能就只有新闻活动, 而没有新闻报道, 因为人的认知能力只能无比接近, 但不能穷尽事实真相。所以, 新闻真实也是不能缺少的。

新闻真实的引入把新闻真实性的理论要求和理想, 与新闻传播的产品所具有的属性区别开来。从实践上来看, 因为新闻真实是现实可以得到的结论, 所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制定一个统一的新闻规范提供了新的思路。就受众而言, 新闻真实的引入, 把新闻产品定位于“参考消息”, 有利于养成他们对新闻传播的科学态度。

浅析“把关人”与新闻真实的关系 篇9

一、从新闻作品真实的层面看:“把关”决定着新闻真实“真”多少

“把关人”在进行把关的过程中, 必须坚持“新闻真实”这一基本原则, 这个基本原则作为新闻的生命不能违背, 然而媒介组织“经营目标”与“宣传目标”的实现会影响“新闻真实”的程度, 这是一个“度”的问题, 就要看“把关人”如何把握了。

首先, 在“把关”过程上, “把关”活动具有组织性。“把关人”不只是简单地像怀特提出的“把关”模式那样对新闻信息进行简单的取舍, 在“把关人”把关的这一过程中, 他们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第一, 处于媒介组织自身的特性和利益决定着媒介要对入选的“信息”进行符合自己立场与方针进行“一次加工”, 也就是语言符号的加工, 这一过程包括记者采写到编辑采编。这就像是一块璞玉, 经过制作者的精雕细琢使之形成了有所倾向、有所用途的方向。第二, 新闻传者由于自身的个人偏好、表达水平以及媒介再现等主观因素, 也会对“新闻信息”增添主观因素, 原本的新闻信息进行雕琢后, 有了不同于其本身的针对性和方向性。因此, 在这个语言符号的加工过程中, “新闻作品”与“真相本身”全貌分离就是一个必然了。

其次, 在“把关”的实质上, 这是从媒介组织的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为出发点的, 而“把关”标准中重要的市场标准是由媒介组织的经营目标决定的, 但又由于媒介组织的“规范”要素, 所以媒介组织同样注重其社会效益, 这一部分带有一定的引导舆论、宣传公益的效果。但是,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并不总是平衡的, 他们之间的不平衡使得很多媒介组织难以正确且恰当地把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度”, 从而容易产生“扭曲”新闻真实的现象。例如, 2006年北京发生的“纸”包子的假新闻, 就是为了博得受众眼球, 不惜一切代价来满足受众的一些猎奇心理, 这虽然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在这一过程就完全背离了“把关”的新闻真实性原则, 丧失了新闻的社会效益。

最后, 新闻真实追求的“细节真实”使得我们新闻真实很难真正存在, 在“把关”这一瓶颈中, 通过关口的新闻信息虽然不能是“事实真相”的所有再现, 但必须符合“真实”这一基本原则。但是, 由于“把关人”的思想初衷和选择标准不同, 加之媒介组织的复杂情况变化, “把关”很难实现新闻的真正真实。因此, “把关”是新闻真实的前提, 通过把关新闻真实性可以被实现, 而新闻真实的真正实现取决于把关中“把关人”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等因素。

二、从受众获取事实真相的层面:“把关”促进“新闻真实”的可靠

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 新媒体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中得以诞生, 受众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 受众的知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受众对于新闻的“把关”作用也在不断强化, 这就大大提高了新闻真实的可靠性, 促进了新闻真实原则的进一步坚守。

首先, 在受众验证“把关”方面, 受众“把关”促进了新闻真实的可靠性。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受众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 在这个过程中, 受众接受信息所相信的新闻真实往往是需要通过其他多种途径进行多方印证而做出判断的。如此一来, 媒介组织的“把关”作用逐渐弱化, 受众的“二次把关”作用相对上升, 当受众在对一个新闻事件的证实判断中会进行再次传播的时候, 新闻真实的可靠性得以验证, 这大大促进了新闻真实性的发生。

其次, 在受众采取相信并采取一定行动的行为方面, 受众相信和采取行动也是一种变相“把关”, 促进了新闻信息的真实可靠。一则新闻消息, 比如厦门BRT纵火事件, 如果受众相信这则新闻的真实性, 并采取一定的行动, 那么新闻的真实性会在行动中得以证实, 新闻的真实可靠性会再一次得到验证。而如果受众不相信这则新闻是真实的, 那么这则新闻就不会作为焦点与舆论放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谈话中, 也就是不会在所谓的“拟态环境”中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采取行动了, 新闻的真实性大大受到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 这篇新闻的“把关”就失去了意义, 受众的变相把关作用得以凸显。

三、从社会发展的层面:“把关”与“新闻真实”共同引导社会舆论

从社会发展的层面上看, 新闻“把关”与新闻“真实”共同引导社会舆论, 共同成为新闻传媒的重要传播力量。健康的舆论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 新闻媒体在引导社会舆论上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任, 而新闻媒体在引导舆论的过程中新闻“把关”与新闻“真实”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只有做好了这两个方面, 才能发挥好新闻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

从小的方面说,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新闻报道, 都应该遵循“真实”的原则, 做好新闻“把关”, 是核实新闻的信源、事情经过、各方面态度是否正确健康的关键环节, 是确保呈现在受众面前的信息经得起事实的推敲的不可忽视的环节。从大的方面说, 只有真实的新闻信息才能够经得起大众推敲, 才能被实践所检验, 也才会在社会中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 促进良好信息的传播, 也才能通过反馈与交流帮助社会在和谐舆论中奔向小康。

媒介信息的传播、受众的解读、受众的信息反馈, 共同构成了信息传播的循环模式。在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过程中, 媒介把关主要通过聚焦效应、报道强度等手法来给受众展示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一般情况下, 受众在接触到信息时, 很容易被传播的内容所影响, 主要包括信息的形式、观点、角度等等。因此, 大众媒介组织能够在拟态环境中通过议程设置来引导社会舆论, 把握社会思想脉动, 带动广大受众去关注一些焦点问题, 从而发挥好大众媒介的舆论引导作用。结合中国的现有国情, 大众媒介组织应该利用好“把关”作用, 传播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 不发布反党反政府的言论, 引导好社会舆论, 树立健康文明的新风气, 从而维护社会与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新闻“把关”与“新闻真实”紧密相连, 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 且共同引导社会舆论。大众媒介组织应该重视二者关系的平衡, 在具体的新闻传播工作中坚持新闻真实原则, 发挥好“把关”的积极作用, 引导好社会舆论, 促进社会舆论的和谐, 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黄楠.新媒体环境下“把关人”理论的变异与危机管理[D].复旦大学, 2008.

[2]范佳明.网络传播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与重组[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尹韵公.试论新闻的真实性原则[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06 (05) .

[4]高华.新闻的真实性与不失实新闻剖析[J].新闻窗, 2004 (03) .

媒介组织“把关”与“新闻真实性” 篇10

关键词:微博加V;媒介把关;网络;新闻真实性

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讲到,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怀特的新闻把关模式则说明: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并且,"把关"活动存在着很强的组织性。

媒介组织,即大众传播中的传者,如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是从事信息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机构,由于其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具有稳定性,掌握着有限的公共传播资源,在大众传播的传受关系中居于强势地位。但媒介组织又是一个功利组织与规范组织的混合体,其行走的脚步就自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在网络时代,媒介组织则戴着更为多样的镣铐,进行着艰难的把关。此种语境下的新闻真实也就必然会与媒介组织的把关之间存在广泛的合谋,远不是单纯的新闻价值选择,而是受到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制约。

有着民意广场之谓的微博,一方面为公众提供了多样发声的渠道,但同时也挑战着新闻真实性,而一场又一场加V大战的掀起更是将微博的认证把关问题提上了议程。对大众而言,在话语权贫瘠的时代,微博成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加V"也就意味着掌握了话语权,不但可以满足虚荣心,还可以满足为自己牟利的需要。

以新浪微博为例,娱乐、时尚、生活、体育等13个领域的个人用户,以及政府部门、媒体、学校等7类机构用户可以申请加V认证。个人用户申请加V的要求是,"微博账号需有头像、绑定手机、粉丝数100、关注数50"。如果是机构用户,还需要填写相应的公函。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下,新浪微博还会要求用户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新浪微博在身份认证有关说明中就清楚地写着:"微博使用实名,且为最被公众熟知的姓名或称谓;确保提供准确详实的身份说明介绍;确保提供确切可验证的即时联系方式,如邮箱、单位和个人电话;提供身份及工作证明的扫描件,证明系本人申请。"此外,還需要用户提交所在单位的证明。证明上都有本人的姓名和相片,而且要加盖单位公章。这样的话,想要冒名顶替就很难。如果证实某个用户确实是假冒的,会根据具体的情节作进一步的处理,最严重的就是删掉这个账号。 被新浪微博加V,意味着新浪验证了"该账号的真实性"。

新闻真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闻真实,是一般意义的真实,即新闻报道的事件或状况,必须是事实真相。而广泛意义上的新闻真实则存在多种分析视角,包括明显的真实与潜在的真实、暂时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预期的真实与非预期的真实、微观的真实与宏观的真实、直接的真实间接的真实等等。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并不是对现实的"镜子式"反映,而是根据一定的新闻立场和新闻价值标准对各种事实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现实世界以其意义的一种重构或者"建构"。

第一,大众媒介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微博加V的背后是对公众身份进行的一道价值选择,这也就在新闻源的地方对其真实性蒙上了一层薄纱。第二,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介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的方针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无疑,新浪微博加V本身就是对公众阶层进行的有色选择,在此语境下,草根们要想逆袭精英也就要更费周张了。这就在话语主体上对新闻真实性提出的挑战。话语主体的不平衡肯定会影响新闻的整体平衡与真实。第三,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然也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在媒介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下,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这也就启示我们,有着更多公共资源的微博必须更应该加强自律,这才能在更大程度上的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真实与否更与整个公共文化生态紧密相连。哈贝马斯曾在《公共领域的结构变迁》里讲述了人们艰难争取公共领域的过程,进而构成了一种他所说的"公共性"原则。这意味着,个人见解可以通过公民的理性-批判争论而形成舆论,它对所有人开放,并独立于文化支配之外。但是,这种公共原则在资本主义社会从未完全实现,因为国家权力的扩张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发展,尤其是大众传播的商业化和舆论技术的出现,限制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了公共领域的性质和特征。

从前一方面来看,曾经作为理性-批判争论场所的公共领域,逐渐蜕变为一个文化消费的领域,即当控制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力的市场法则渗入公共领域时,理性-批判论证也就逐渐被消费所取代,公共交流网络也就消解为个人接受行为,不过这种接受方式却是整齐划一的。如此一来,公共领域原有的批判潜能便被消解了,它被融入了资本主义的现存制度。而反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文化消费,我们也不难窥见媒介生态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受到市场法则的浸淫,从而在某种程度地在把关上丧失了理性批判的立场。

媒介组织更多地掌握着舆论管理新技术,而这些新技术又往往会被被用来赋予公共权威以某种魅力和特权,重新被封建化了。公共性已经被转化为管理化的统一原则。结果是公众便成为一种被管理的资源,他们从被公众讨论和决策的过程中排除去了,而一些利益集团的政治主张要求则同时又被合法化了。此时的媒介把关是有悖于其争取公共领域话语权的初衷。

根据《舆论》,在新闻报道上,李普曼认为由于"固定的成见"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得歪曲的报道和虚构的报道比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要容易得多。"新闻和真实并不是一回事,必须清楚地加以区分。"读者们与报刊之间的临时和单方面的关系是我们文化的一种异常现象。报刊不是一种纯粹的和单纯的企业,原因之一就是这种产品的售价经常低于成本,但主要是因为社会用一种伦理的尺度来衡量报刊,而用另一种伦理尺度去衡量商业或者制造业。

微博虚假"加V"实则是诚信缺失的一个缩影。在微博广场,还有真正的新闻真实性而言吗?微博"加V"在话语权贫瘠的时代却颇具有迷惑性,一旦造假者凭借虚假信息成功"加V",除了公众的利益会受到损害外,微博这一公共平台的公信力也将损耗殆尽。就此而言,我们有必要及时从源头上遏制虚假"加V"乱象,具体说,一方面需要运营商封堵认证漏洞,把关者以高度的责任心防堵身份信息造假,另一方面,要完善诚信机制,以法律的手段来惩罚身份造假的行为,从而约束申请者、运营商和把关者。而要想维护网络新闻真实性,不仅需要相应的立法作保证,还需要从各个环节加强对网络新闻的把关,更需要网络新闻业的自律和权威网络新闻网站的建立。

参考文献:

[1]杨伟龙,林纪新.非实名制背景下微博对新闻事实的影响[J].东南传播,2011,(7).

[2]徐磊.从新浪微博辟谣看自媒体时代虚拟社会管理[J].网络传播,2011,(5).

上一篇:“走心”设计下一篇:读写同行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