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利益诉求

2024-08-27

教师利益诉求(精选十篇)

教师利益诉求 篇1

民办高校教师作为我国民办高校最基层的社会群体, 作为推动民办高校发展的动力, 他们也有自己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方面利益需求, 而当他们的合理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时, 他们可能会通过各种活动方式来使自己的利益愿望和利益要求得以表达, 这也就是所谓的民办高校教师利益诉求。

“以人文本”的内涵是以人为中心, 尊重人, 信任人, 关心人。把“以人为本”理念运用到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中, 就是“以教师为本”, 尊重教师, 关心教师, 从教师的需求出发, 关注教师的利益诉求, 调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激情, 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潜能和实现教师的个人和社会价值。在民办高校中, 对专兼职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 充分尊重专兼职教师的诉求, 采取务实的管理措施, 完善专兼职教师的福利待遇, 为专兼职教师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在为他们创造雄厚的物质生活环境的同时, 也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 尊重他们的工作成就, 认可他们的工作价值, 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通过对民办专兼职教师的人性关怀, 使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保障, 充分调动他们的教学科研激情和热情, 增加他们的归宿感和满意度, 在不断地满足中得到发展, 这样他们也会真心实意地而不是阳奉阴违地应付日常教学工作, 也就会殚精竭虑地而不是偷懒倦怠地敷衍学校科研发展工作。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文系承担江西科技学院校级课题“民办高校教师利益诉求研究”而取得的成果。

为了解和把握民办高校教师利益诉求现状与问题, 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调查, 主要调查对象为江西科技学院的专兼职教师。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200, 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为180效率为90%, 调查运用了数据归纳分析方法, 使用Excel进行统计归纳分析。

(一) 调查对象结构

本次受调查对象结构构成如下: (1) 性别结构:男性占52%, 女性占48%; (2) 年龄结构:20-30岁占51%, 31-45岁占39%, 46-60岁占10%; (3) 婚姻状况:已婚占68.5%, 未婚占31.5%; (4) 职称结构:助教占31.6%, 讲师占67.4%, 副教授占1%; (5) 学历结构:本科占20.6%, 硕士研究生占78.4%, 博士研究生占1%; (6) 年收入结构:30000以下占6.7%, 30001-40000占36.8%, 40001-50000占52.2%, 50001-80000占3.3%, 80001以上占1%。

(二) 高校教师目前利益诉求的现状

课题组从收入满意度、晋升难易度、福利保障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工作压力、教师职业发展满意度、归属感认同度、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等方面调查高校青年教师的利益诉求现状。不同年龄、性别、职称的民办高校教师的利益诉求现状不同。

(1) 性别与利益诉求。学校利益的关注度最高, 其次是院系利益和个人利益, 而学生利益的关注度较低。女性教师最关注学生利益, 男性教师更关注学校利益和个人利益。

(2) 年龄与利益需求。青年民办高校教师最关注于学校利益, 同时自身利益的关注度位居第二, 而中老年民办高校教师对学校利益的关注度较低, 自身利益的关注度占的最高。

(3) 职称与利益诉求。对于助教和讲师而言, 教师职业发展利益排在第一位, 这也与以后的职业生涯的升迁有关;而对于副教授和教授而言, 家人的利益就相对重要些, 这与教师的生活重心转移有关。

(三) 高校教师利益诉求数据分析

(1) 学校利益。最关注校内管理的占30.3%, 学术氛围占22.5%, 科研管理制度占16.8%, 教学水平占12.4%, 尊师重教氛围占18.0%。由以上数据可知, 整体来看, 校内管理是大家最重视的。

(2) 个人利益。最关注学校福利待遇的占51.7%, 职称评聘占11.2%, 人文环境占14.6%, 工作环境占5.6%, 师生关系占16.9%。

(3) 家庭利益。关注父母赡养压力的占6.7%, 关注配偶前途的占6.7%, 关注子女入学的占27.0%。

二、结论

本课题的调查对象涉及氛围较广泛, 各类型的教师人数所占比例较均匀, 所以这次调查数据和结果较有代表性。由上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民办高校教师的利益诉求现状需引起重视, 满意程度为一般; (2) 福利待遇及校内管理是影响民办高校教师利益诉求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绝大部分教师把福利待遇放在首位。 (3) 不同性别、年龄段、职称的专兼职教师的利益诉求状况不同, 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分别改善他们的现状。

摘要: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利益诉求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后发现:民办高校教师的利益诉求呈现多样化特点, 自我实现方面的利益是影响民办高校教师利益诉求状况的重要因素,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的专兼职教师的利益诉求状况和倾向均不同。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利益诉求,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马晓娜.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与分析—制度的视角[J].化工高等教育, 2010 (1) :1-4.

[2]曾五一, 黄炳艺.调查问卷可信度和有效度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5 (11) :11-15.

教师利益诉求 篇2

工作状况一是教学和行政工作任务繁重、晋升职称难。就以笔者接触最多的辅导员来说,大多数高校辅导员配置比例远远未达到教育部的要求,不少人已经出现工作“倦怠”的状态,此外,专任教师还面临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的问题;近年来,在严控比例的职称评定中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在云南某高校调查结果显示:该校40岁以下的教师中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占到的人数比为85%。二是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和工作指导。大学青年教师很多是非师范院校出身,对自身的岗位角色认知不足,缺乏一定的引导和职业规划,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难免会有失落。在云南某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6.31%的教师有明确的职业规划,26.33%的教师有些考虑但没具体行动或者根本就没有想过。

利益诉求情况一是渠道有限,形式单一。在对青年教师利益诉求反映渠道的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76%的老师会选择校领导接待日,100%的老师会选择教代会,5%的老师会选择媒体舆论,10%的老师会选择沉默。在调查中有少部分老师因利益诉求表达不畅,很容易导致积怨,虽然学校已经建立了利益诉求渠道,但还是有部分老师不是太了解。二是诉求解决效果不明显。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类似的诉求每年都在反映,可是真正能够解决的不多,或者学校给出的解释并不能让其信服。青年教师对利益诉求解决的结果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有50%认为一般,有35%表示不太满意或者不满意。

原因分析

保障培养机制不健全一是工资改革不健全,主要表现在:①专任教师需要完成一定的课时量与科研任务才能全额获取绩效工资,否则还会发生倒扣现象;②高学历的价值未能充分体现,相同学历的人在其他企业或机构工作,其收入远远超出在高校工作;③收入与职称挂钩,青年教师除了拼命做科研评职称以外,还要在既定课时量的基础上完成超课时才能增加个人收入。二是住房保障措施不到位。据调查,云南许多高校近年来新进的老师都没有机会参与到学校的集资建房中,面对高额的房价,青年教师压力倍增,希望校方能够积极与学校周边楼盘的开发商合作团购价格适宜的住宅。

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不健全根据相关调查,青年教师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工作指导交流以及有效的学习进修机会少,大部分的培训只停留在表面阶段,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不多,培养不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此外,推行“导师制”效果不佳,导师和青年教师的各自职责履行不严,缺乏有约束性的监督考核机制。

激励考核机制不健全从目前来看,青年教师唯有评上更高一级的职称才会被认可,导致一些热爱教学并在教学中表现优秀的教师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转移到科研中,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一味追求科研而不把教学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总有一天会引起学生和家长的不满,大学也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此外,一定的物质奖励是对他们的鼓励和鞭策,如果这个群体的社会待遇得不到提高,就会出现转行到其他高薪行业以及调离边疆省份高校的情况。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建议及对策

双因素理论分析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指工作本身的内部因素;二是保健因素,指环境、条件等外部因素。将双因素理论运用于本论文,首先在于对存在的各因素进行性质划分,明确划分出保健与激励因素;其次,双因素理论在青年教师生活、工作及利益诉求中的运用,确保保健因素的实现,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

保健因素具有能满足职工的物质需要,预防职工产生不满情绪,维护工作现状的作用。此类因素关系到青年教师的基本生存、生活,在对青年教师的管理中要消除教师的不满情绪,重视处理好保健因素,解决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才能让青年教师安心在各自的岗位上踏实工作。而激励因素以工作为中心,能满足青年教师的成就感、价值观,关系到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发展。从两类因素的关系来看,保健因素起到基础保障作用,类似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低层次,而激励因素关乎个人价值的实现,属于马斯洛的上层。

改善青年教师生活、工作及利益诉求的对策建议一是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确保保健因素的顺利实现。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增加学校收入来源。这可以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的做法推行“低职高聘”。比如,一个只有“讲师”职称的老师,如果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成果已经达到了“副教授”的考核标准,就可以去竞聘副教授的岗位。该措施调动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一部分想干事并且能干成事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还可以发挥专业特色,发展相关附属产业,增加学校收入。二是积极与开发商合作,为青年教工争取价格适宜的团购房。校方应该积极利用自身的品牌效应寻求合适的开发商合作。进一步深化与开发商合作力度,让团体购房做得更加实惠、有吸引力,有效地解决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三是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①工作繁忙,家庭任务重,无暇参加体育锻炼;②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熬夜、饮食不规律、玩手机成为部分青年教师的生活常态,体育锻炼不受到重视;③没有形成范围广、有影响力的体育活动组织,教师参加运动没有凝聚力。为此,要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议学校相关部门定期聘请专家、学者等有关人士为青年教工开展心理讲座,学校心理中心设立教师心理咨询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一是建立多元化的.职称岗位晋升体系。除传统职称评定办法外,上面还提到了“低职高聘”;此外,针对青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学校应给予热爱教学、擅长教学的青年教师岗位职称晋升通道,推行“教学型副教授、教授”岗位聘用办法,这对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鼓励长期从事大量教学工作的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及教学研究工作中起到积极的鼓励作用。

二是做好青年教师职业规划指导工作。学校不仅要设立专门的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室,聘请该领域专家作为职业规划师,帮助青年教师认清自我,了解外部的工作世界,找出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途径;而且要定期举行相关讲座,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同时了解该领域最新、最实用的理念和方法;此外,要建立本学院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帮扶关系,监督指导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偏离发展目标的情况。

三是推行“导师制”,提高青年教师业务能力,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在指导过程中导师用自己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出色的教学技能对青年教师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其尽快适应工作、热爱本职工作、建立职业感。“导师制”的运行还需要建立监督考核机制,从制度上约定双方的职责,保障制度的顺利进行,从青年教师的德、能、勤、绩出发制定考核标准,对考核优秀的青年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让“导师制”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是完善培训进修考核体系,扩宽交流渠道,促进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首先,合理建立教师职前、职后培养体系,人事处与青年教师所在学院、导师共同制定符合专业背景教师的培养方案,定期考核教师培训、进修情况,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相挂钩;其次,培训方案要尽可能与青年教师的最新需求相符,提高培训、进修层次,以此激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性;最后,扩宽渠道,提供青年教师到相关兄弟院校、行业机构交流访问的机会,了解自身不足以及本专业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为下一步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完善青年教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一是畅通渠道,形式多样建立表达机制。高校相关职能部门,比如校工会、人事处等应该担负起保障青年教师利益诉求渠道通畅的任务,除常规的表达渠道外,还应定期了解青年教师的意见,通过个人访谈、座谈会等形式来及时了解青年教师最新诉求,整理上报,并将处理意见向青年教师反馈。二是落实校领导与青年教师谈话制度。一方面,让校领导了解青年教师生活、工作的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想办法加以解决,为学校下一步的工作提供方向;另一方面,校领导根据自身的阅历和学校发展的方向对青年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同时解释某些利益诉求无法实现的各种客观原因,以得到青年教师的理解。三是建立利益诉求结果反馈机制。学校应有专门机构,针对不能解决的诉求问题详细做出原因分析报告,定期召集有相关诉求的教师举行结果反馈解答会,除阐述分析报告外,还要面对面解释诉求教师一系列的疑惑,做到消除误解和偏见,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

参考文献

[1]别雪君,高芸,吴冰.高校青年教师利益诉求现状的调研与分析[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12).

[2]王延华.双因素理论在教师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管理,(2).

大连完善职工利益诉求代理制度 篇3

2006年,该市总工会建立起“职工利益诉求代理制度”,构筑起4级诉求代理网络,即职工有利益诉求由各级工会“代为上访”解决。

为提高维权实效,筑牢维权第一道防线,2005年大连市总工会建立起基层工会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专业律师为基层工会担任法律顾问,使工会维权工作由被动的“事后救助”转向“事前防范”。截至目前,该市381名律师志愿者成为3981家基层工会法律顾问,参与劳动争议调解6.8万人次,排除劳动争议隐患1700余件。

2007年5月,该市又建立起由市总工会牵头,市信访办、市政府行政投诉中心、市人社局政策咨询中心、市公安局等10个部门“热线”参与的“大连市职工热线工作联系制度”。这项制度规定,11个部门都要关注职工诉求热线反映的问题,相互通报职工热线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共同协商解决涉及职工利益的事项。市总工会还建立起突发事件应急调处制度,全市区、县、乡镇(街)、企业各级工会组织共推选了100名职工代表作为市总工会直接联系的劳动关系预测、预警、预报信息员,并成立了市总工会应急调处工作小组,确保发生群体事件时工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第一时间参与调处。

在协调劳动关系上做到主动介入,实现调处矛盾关口前移,有效避免了劳动关系矛盾的蔓延、升级和转化。2011年上半年,江华晨等40名农民工来到大连市总工会,反映他们在为某酒店完成装饰改造施工后工资得不到兑现。经调查,此案主要是因工程协议没有完全执行引发的矛盾,如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则环节多,时间长,极易引发大的矛盾。于是,市总工会决定实施诉求代理,一方面积极疏导来访农民工的情绪,一方面反复与涉事单位约谈、沟通,在劳动监察等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共同努力下,在工会监督下,这些农民工顺利地拿到了被拖欠的40万元劳务费。 (辽宁 顾威 陈利民)

谈政府如何应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篇4

一、政府要转变传统观念

在我们过去的观念中, 对利益冲突有几个明显的认识上的误区:第一, 不承认利益冲突的合法性, 甚至对利益冲突作一种负面的道德评价, 以为利益冲突是一种自私的表现。第二, 过多地从政治角度来理解利益冲突, 很容易将之与反对政府甚至社会动乱联系起来。结果往往是忽略了建立能够容纳利益冲突和利益表达机制的种种制度安排。而实际上, 在一般情况下, 利益的表达和博弈是一种比较温和的社会互动方式, 是正常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即使某些严重利益冲突导致了社会的动荡, 实质上导致冲突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表达, 而是对立的利益本身, 甚至有时恰恰是因为缺乏有效的表达渠道。因此, 我们尤其需要一种务实的、理性的对待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的态度。利益表达要求日增, 制度手段明显缺乏, 由此提出的对社会的挑战是:社会的制度和结构能不能容纳这种利益表达, 以及如何为这种利益表达设立相应的制度安排。一句话, 我们要承认社会利益高度分化的现实, 承认不同的社会群体追求自己利益的合法性, 并就不同群体的利益表达做出制度性的安排, 使各种利益表达在有序中进行。

二、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利益表达环境

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过程中, 良好的表达环境的营造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应当为公民的利益表达创设良好的体制环境和社会氛围, 在社会上造成一种民主的平等协商的气氛, 形成一种人人都能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局面。有了良好的利益表达环境公民才会积极地表达, 而公民的表达不仅需要有完备的利益表达规范, 而且还需要参与型的政治文化。由于长期以来小农经济在社会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的等级化体系等诸多因素, 促使中国传统社会的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生长出政治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 他们对政治存在严重的恐惧心理和冷漠感。因此, 良好的利益表达环境是公民利益表达的基本要素。要营造良好的利益表达环境, 政府应加强宣传的力度, 普及民主、平等、法制等现代政治意识, 引导公民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和责任, 形成独立的人格, 积极主动地进行利益表达。

三、政府要积极回应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

政府系统对不同群体的利益表达保持足够的回应性是其保持稳定和谐的前提。现阶段我国存在着利益表达效能的不平衡性问题, 据以具体表现为来自于上级领导或组织、同级部门的“内输入”的效能远高于“外输入”的效能, 政府内部强势“衙门”的利益表达效能远高于弱势“衙门”的利益表达效能, 社会强势群体的表达效能远高于普通成员的表达效能。社会强势群体表达的政策诉求往往能得到充分的回应, 被及时进行利益综合并反映到政策内容中, 而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在表达之后则存在着回应不足的问题。以信访为例, 与庞大的信访量相比, 不仅信访立案几率非常低, 而且信访解决率更低。因此, 必须强化政府官员对公众利益的责任感, 通过完善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公众利益的高效回应, 尤其是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有效回应性。

四、政府要建立利益表达的保障体系

(一) 要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解决保障制度

为促进群众诉求问题的解决, 党政机关应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拓展工作思路, 提高解决问题的工作效能, 认真受理群众的诉求。建立完善群众诉求收集、处置、反馈的工作链条, 提高解决群众诉求的效率和水平。

(二) 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保障制度

为了群众的诉求能解决, 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信访等部门的职能作用, 形成有效的督察激励机制, 加强对群众诉求受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保证群众的愿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三) 要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保障制度

法律服务部门、法律援助机构、司法部门要充分发挥作用, 积极引导群众走依法维权的路子, 通过司法调解、行政仲裁、开庭审理等途径解决合理诉求。同时, 注意调动社团、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在反映诉求、公开监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 要建立责任追究保障制度

对因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违法行政以及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 侵害群众合法权益, 致使群众投诉居高不下的, 或对群众合理诉求推诿扯皮、不认真解决的, 或重复投诉、激化矛盾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严格追究责任。从而把群众诉求表达纳入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政治理念意识的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利益诉求意识越来越强。同时, 政府在应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利益诉求时却显现出不足。如何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是当前和今后我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政府,应对,利益诉求

参考文献

[1]孙立平.建立利益表达机制化解社会矛盾[J].经济观察报, 2005, 11, 13.

教师利益诉求 篇5

关注群众利益诉求 破解征地拆迁难题

因征地和拆迁问题引发的群众的利益诉求,正在成为困扰丰镇市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瓶颈之一,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广大群众强烈希望能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一、当前征地和拆迁群众利益诉求的主要特点

(一)从诉求的形式看,以信访为主,而且层级、总量和规模都呈上升趋势。与以往相比,群众反映利益诉求的渠道逐步趋于以信访为主,而且现阶段无论层级、总量还是规模都呈上升均势。一方面,大多数群众认为市、县、乡联系相对紧密,官官相卫,不利于诉求的解决。有的即使全部按政策解决到位了,也怀疑有折扣、有截留,更倾向到省或中央机构反映诉求。另一方面,层次、规模的逐渐上升,是由其客观影响相对较大的实际所决定的。随着网络影响的扩大,通过网上反映利益诉求也有增长趋势。

(二)从诉求的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对补偿标准不满意、利益分配不公和要求惩处腐败等方面。普遍认为现行的补偿标准过低,没有充分考虑到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因素,对土地作为群众生活、生存保障的重要性估计不足。利益分配不公的诉求,主要集中在同村不同价、同地同物不同价方面。比如综合区片地价的实施,按地类的等级实行补偿,同村不同类的地,补偿标准就不同。同一块地,又因被征的时间不同,获取的补偿也不同。对于腐败问题的反映,多数是以征地拆迁为机会,反映村组干部涉地或者经济问题,以引起上级关注。

(三)从诉求的对象看,以相对弱势的群体为主。在农村,主要是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民。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本钱,是能够活下去的支撑。一旦失地,对未来生存和生活的担忧前所未有。在城市区,主要是一些打工没人要、经营无门路、办厂缺本钱、生活少保障的贫困户。经济条件较差,生活质量不高,居所是他们拥有的最现实、最宝贵的财富,征地拆迁带来的恐惧同样极大。

(四)从诉求解决的效果看,群众的不满意度越来越大。最关键的问题在群众对补偿的预期无法得到满足,也有个别基层信访工作者作风和态度的影响,导致群众不满意。这样,就出现了“群众不信任基层—到上级部门—批转基层办理—群众不信任基层”的怪圈,群众解决诉求的成本加大,时间拉长,不满意度也越来越大。

二、当前征地和拆迁群众利益诉求局面形成的原因

(一)最根本的原因是群众的诉求没有得到合理解决

群众的所有利益诉求,不管是在县本级,还是到更高层级,其出发点都在于对未来生活保障的高度担忧。土地被征用后,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政策规定的补偿标准偏低,农民因自身条件所限,在征地后又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多数人会产生“没有土地生活就没了保障”的恐慌。这种恐慌有对未来生活成本加大、生活水平下降的恐慌,有对“一次性赔偿用不了多长时间”的恐慌,有对物价不断上涨、钱不顶钱用的现实的恐慌,更多的是对养老问题的恐慌。而且到目前为止,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直缺乏具体的政策依据。现在多数地方采取的纳入低保、协调就业等政策,因为不存在比农民失地前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可能性而缺乏吸引力。

同样,城镇居民的担心与恐惧也是在于对现实生活水平下降,对未来处境的恐惧。所以,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问题一直高度重视和关注,但广大群众仍然无法消除利益受损的不平衡,无法消除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必然产生反映利益诉求的内在要求。

(二)基层工作存在薄弱环节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1.对群众的利益诉求考虑不够充分。对于征地拆迁工作,特别是国家、省市的重点工程项目,或者是上级统一部署的阶段性重点工作,比如高速路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司法系统建设、旧城改造等,相关部门把“上级”和“重点工作”做为挡箭牌,以“时间紧,任务重”为理由,不愿意深入群众,认真做好宣传、疏导工作,对群众的利益诉求关注不够、解释不透、反映不及时。这样,就导致群众对补偿工作不信任、有怨言,产生对抗情绪。

2.部门合作出现脱节,导致群众利益受损。因为征地拆迁工作涉及部门多、政策规定多,而且情况复杂,需要所有关联部门齐心协力才能使群众利益得到较好的保障。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个别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截留、挪用群众补偿资金,导致群众的利益受损,给整个工作带来被动。有的单位,因为不是牵头单位而放松对工作的要求,参与协调的工作人员政策不熟悉、工作主动性差,全凭牵头单位推推动动,甚至故意“踢皮球”,使补偿方案出现漏洞,工作链出现脱节,导致群众利益受损,而且诉求解决的难度加大,使矛盾积存、恶化。

3.个别基层信访工作人员存在畏难情绪。因为所有的征地拆迁都涉及“个人问题”,而且涉及人员多、情况复杂、影响深远,问题处理起来难度较大,所以一些工作人员不愿管、无力管。个别工作人员既怕得罪群众,又怕得罪相关部门,就采取简单的工作方法,推诿应付。有的能躲就躲,能拖就拖,不解决,不上报;有的实行责任转嫁,让群众到相关部门咨询或者反映;有的干脆说自己不是领导,不敢表态,让群众直接找领导。久而久之,群众认为到基层反映诉求根本没用,以后干脆直接找领导或者到更高层级反映。

4.基层无法及时解决群众的部分利益诉求。随着分工的进一步细化,部门规定越来越多,相应的规章也越来越细。作为基层信访人员,对涉及群众利益诉求的政策规定存在很多盲区,在初次接待中对群众“诉求能不能解决”、“多长时间能解决”等问题无法给予肯定的答复。如果到信访人员提供的职能部门反映诉求遭到拒绝,群众就会彻底失去在基层解决诉求的信心,并将诉求无法得到解决的原因归结于没有见到更大的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重要的是,以后这些群众及其周围的群众根本不愿意再到基层信访部门反映问题,或者只是去简单履行一个程序,一旦诉求没有得到当场解决,直接到上一级部门反映。

因为各种因素的作用,目前不少群众对基层信访工作持否定态度,对在基层解决利益诉求失去信心和耐心。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每一项征地拆迁工作开始初期,就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诉求,扎扎实实的落到实处,不留隐患,不留后遗症。

(三)一些非正常因素为群众到高层级部门反映利益诉求起到了助推作用。

1.对信访工作的不断强化趋势给群众一些信号误导。通过到高层级反映诉求,一些令人痛心的冤假错案得到了解决,并在现实中起到了较强的示范效应,在相当程度上,对到高层级部门反映诉求、对面见上级领导反

映诉求起到了导向作用,并以连锁反应的方式吸引了更多的有利益诉求的意愿者加入、模仿。

2.“特事特办”给部分群众一些信号误导。对于一些重点工作或中心工作,相关部门为急于完成任务而对个别利益诉求特事特办,尤其是对一些超出政策规定的诉求不按原则处理,过分满足要求,对少数人存在认知偏执的利益诉求起到了助推作用。

四、影响群众利益诉求及时解决的难点

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随着基层相关部门责任的进一步明确、工作人员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一定能够得到及时、合理、满意的解决。目前最主要的是又好又快的解决现阶段的群众利益诉求问题,尽快消除基层信访无用、官官相卫等认识误区,同时,尽快引导群众走依法维权道路,促进相关部门提升依法执政水平。就更好的解决群众的利益诉求来说,目前还存在以下三个难点:

(一)经济发展与稳定工作的统筹协调。基层具有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范围广、人员少等特点,而行政工作被放在了首位,再加之领导干部的提拔作用和现行的政绩考核机制问题,部分领导将思想放在了如何抓经济、促发展上,淡化了基层信访工作的重要性。虽然信访工作实行了一票否决,各级领导也日益重视,但目前最主要的工作方法还是“有访接访”,处臵群众利益诉求的方法单一,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二)群众意愿与政策规定的一致性。一是大部分征地拆迁群众希望不是一次性买断,而是实现长期收益,使未来的生活有更强、更有力、更好的保障。现行的补偿政策没有依据,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二是农地转化成工业用地或城镇用地后,市值上升空间巨大,有时达到几倍、几十倍,群众心理不平衡。三是当前政策补偿标准考虑的只是农地资源的经济价值部分,但这仅仅是土地总价值中的很小一部分,做为生产要素的升值空间和社会保障价值确实没有体现在内,从而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利益。

(三)现行法规个别规定的冲突。一是中央规定,异地信访案件,由案发地负责解决问题,户口所在地负责稳定。这一规定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很大。案发地不解决问题,群众的利益诉求就不会停止。二是信访考核内部规定的逐级上访考核制度与国家信访条例没有规定百姓不能越级上访的矛盾,使基层产生“怕越级上访”的心理,促使百姓更加偏重于越级表达利益诉求。

(四)依法行政工作与现实存在的不和谐。一是对于上级限时、过急、要求特办的个别事项,一边催进度,一边催稳定。二是有些问题,法院已经判决生效,但因为当事人对判决结果不满意而再次表达利益诉求,领导指示“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做好稳控”,不变通解决无法稳控,变通解决则与依法行政的规定相悖。

社会管理中公民利益诉求机制的建构 篇6

一、公民利益诉求机制在社会管理中的意义

1. 公民利益诉求机制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社会关系的协调, 而利益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在转型时期, 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都在发展变化, 利益主体多元化, 利益需求多样化, 不同阶层, 不同行业, 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增加。利益关系的日趋复杂需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 而实现统筹协调的制度保障就是利益协调机制。

为此,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社会管理创新重点之一就是:“进一步加强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公民权益的机制, 形成科学构建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

2. 公民利益诉求机制是整个利益协调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是一个系统, 包括了利益诉求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利益引导机制等。其中利益诉求机制又包涵了利益表达机制和问题回应机制, 它不仅是社会利益协调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还是社会利益协调前提和基础, 一个社会的政治体系对社会利益变动和冲突的疏导与协调能力的强弱, 关键要看利益表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程度。

3. 公民利益诉求机制的核心是社会的公平正义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与社会利益密切相关,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质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这是社会管理的宗旨, 也是公民利益诉求要达到的目的, 因而要将利益诉求表达和利益协调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中心环节来抓, 并引导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为目标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二、当前利益协调中公民诉求机制的异化现象

1. 制度化的“民意盲区”与“结构断层”现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公民利益诉求表达的根本渠道, 公民通过直接和间接选举人大代表或者被选举为人大代表, 参与了国家政治活动, 并通过人大代表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大代表大会制度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以保证公民利益诉求表达权益的完全实现。一是群众对部分人大代表候选人不了解, 存在“盲选”的可能性, 而这样可能导致没有一些能力不足、责任感不强的候选人成为人大代表, 最终不能充分代表公民行使好自己的权利;二是间接选举提升了官员代表的比例, 不能确保人大代表和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的权利授受关系, 人民代表的民意性相应减弱;三是人民代表的兼职制度, 造成人民代表无法集中精神致力于解决公民最关心的切身问题。

信访制度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 也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利益表达和权利维护的制度。然而在转型时期, 信访制度出现了上下两端的断层现象, 引发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 信访部门没有实权, 只有指导、协调、督导和建议的职能, 其处理信访事件的权力有限。但信访案件却是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责任重大, 要面对的是纷繁复杂、难以预料的各种事件, 而其职能主要是上传下达, 并不能实现问题的直接解决。公民利益的维护效率不高, 难以真正实现公民利益诉求的表达。其次, 信访的各个部门按照“分级负责, 归口管理”的原则处理在一定职责范围内的事务, 但对于如何界定每个部门的职责没有确实统一的标准, 所以各部门在面对棘手的信访工作时便相互推诿, 公民的利益诉求无从找到出口。

2. 非制度化的“群体诉求”现象

当利益诉求的制度化渠道受阻, 超越制度范围的非制度化诉求就会出现。一类是以利益受损群体为主体的群众事件。近年来, 群体性事件持续高发, 参与人数增多, 规模和影响力扩大, 日益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就其实质而言, 群体性事件是一种非制度化利益表达行为, 其根本原因是相关弱势群体不能通过正常途径维护自己的利益, 而被迫采取的非常行为。中央政法委的调查指出, “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干部群众观念极为淡薄, 置群众利益和疾苦于不顾, 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现象严重, 违法行政, 执法不公, 对群众通过正常途径和渠道反映的问题, 置若罔闻, 一味弄权谋私, 能解决、该解决的问题不及时解决。群众对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苦不堪言, 忍无可忍, 只有采取‘闹’的办法表达诉求, 争取利益。”

3. 泛制度化的“利益倾斜”与“利益挤压”现象

机制问题有时并非完全出在制度本身, 制度配套和制度执行往往影响甚至决定了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 这种从更广范围来看制度就是泛制度化。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 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日趋凸显, 但作为处理社会问题, 进行社会管理所制定的某些相关政策并没有与时俱进, 有些甚至趋向功利化, 它秉承“大多数人谋取大多数利益的原则”, 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或个人利益为基础来实现绝大多数人利益。例如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公共政策一度因强调公共利益而忽视私人利益, 而公共利益的界定又过于宽泛, 形成了以维护公共利益的名义侵害私人利益的“利益倾斜”现象。

同时, 在政策执行中又出现了的“利益挤压”现象。处于社会上层的利益群体掌握了更为丰富的社会资源, 赢得了更多的在政治、经济上的机会和权利以及社会影响力。这类利益群体对利益诉求表达的意识比较强烈, 他们通过自身的社会资源整合与重组, 获得了宽阔的利益诉求表达空间, 而其他利益群体则拥有较为狭隘的利益诉求表达空间, 于是形成“利益挤压”现象, 导致一部分利益群体的诉求空间被压缩。一些农民工为了表达讨要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不惜采用自残的极端手段, 就是因为缺乏一定的利益诉求空间和渠道。

三、构建科学有效的公民利益诉求机制的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问题分析可见, 利益诉求机制的核心是相关的制度, 但制度功能的实现还有赖于法律体系乃至于制度文化的形成, 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公民利益诉求保障系统与运行体系。

1. 从制度建设入手保障利益诉求主渠道的畅通

构建科学有效的公民利益诉求机制首先是要完善利益诉求的制度化, 尤其是畅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信访制度等公民利益诉求主渠道。作为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除了保证国家权力要体现人民意志外, 还要保证人民的利益诉求能够真正进人大、受重视、被采纳。针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民意盲区”现象, 要从人大代表选举的民意体现、人大代表工作的公民监督、人大代表任职的职业化、人大代表职权的民意职责等方面来加强其民意代表性。以人大代表职权的民意职责为例, 目前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人大代表九种会内职权, 八种会外职权, 却没有明确的民意收集、反映职权。应该增加人大代表的民意反映权, 促使人大代表把注意力下移, 花大力气调查、收集、整理、反映公民的利益诉求。

对于信访制度则要填补“结构断层”, 贯通上下, 切实落实信访制度“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的作用, 并把维护信访人的建议权、申诉权以及其他合法权益作为信访制度的基础和前提。要充分发挥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和行政监督功能, 即发挥信访作为一种使不当行政行为及时得到更正的纠错机制并监督行政行为合理合法地进行, 就必须要强化信访工作的沟通力、协调力、监督力, 尤其是整合力, 在“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基础上实现“分级要互通, 归口要协调”。

2. 从制度拓展出发实现利益诉求多元渠道的形成

针对当前非制度化的“群体诉求”现象越演越烈的趋势, 仅靠人大、政府的主渠道是不够的, 尤其是社会管理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必须依靠社会组织才能有效拓宽利益诉求的多元渠道。在农村, 要重视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疏通“泄洪道”。村民自治组织是农村基层社会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的承担者, 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促进农村社会管理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和谐稳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 健全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群众自治组织, 进一步理顺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与村党组织之间的关系, 把农村社会组织建设成农民利益诉求的传递者, 利益渠道的承担者, 基本利益的维护者。在城市要完善城市社区组织建设, 多建“蓄水池”。要培育、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使其成为社会的“安全阀”。目前,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因此要坚持培育、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首先要加快社会组织自治化的进程, 减少政府对社会能做的事情进行干预, 逐步退出微观社会领域, 给予社会组织更宽阔的发展空间, 逐步消除社会组织中所具有的官方色彩;其次政府提供社会组织发展所必须的资源要素, 特别资金的供给;最后是建立健全法律、规章和制度, 对社会组织进行规范、监督和管理, 为社会组织快速而健康的成长提供法律保障。

3. 从制度保障角度建立利益诉求表达的法律体系

对于泛制度化的“利益挤压”现象以及无视甚至打压公民正当利益诉求的违规、违法行为, 还需要相关法律体系作为利益诉求基本保障。虽然公民利益诉求在中国有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规定, 但现行法律体系还存在公民利益诉求维护的法律层次偏低, 利益诉求表达程序规定不细, 利益诉求表达主体权利义务不明等问题。为此, 首先, 要提高公民利益诉求维护的法律层次, 把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等上升为法律, 增强公民利益诉求表达维护的权威性;其次, 应当明确规定利益诉求的主体、范围、程序、方式, 将公民利益诉求表达纳入到法治化的轨道, 使社会公众能够依法行使自己的利益诉求表达权;最后, 健全法律关于公民利益诉求的司法救济机制。当公民利益诉求表达受到非法阻碍, 社会公众可以享有通过司法程序进行救济的权利。

4. 从制度空间着力建立利益诉求的网络平台

在信息时代, 公民利益诉求机制已经才现实社会延伸到网络社会。网络可以通过强大的整合功能, 把不同地缘、业缘、血缘的群众凝聚起来, 形成一个能代表部分成员共同利益的群体。这些群体通过理性的利益表达方式, 向政府及社会发声。一旦相当多的人对某一事件形成倾向性的意识后, 大众舆论出现了, 最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事实上, 网络利益诉求已经出现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鉴于网络能让更多的利益主体参与到利益诉求的机制中来, 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渠道和平台, 通过网上评议、网上听证、网上调查、网上信访等多种互动交流业务, 倾听公众的呼声和诉求, 切实解决人民关注的问题。

5. 从制度文化布局树立正确的利益诉求观

社会管理中的公民利益诉求机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还要从制度文化方面树立正确的利益诉求观念。由于社会公众的素质参差不齐, 利益诉求的合理性不尽相同, 利益诉求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 存在着利益诉求主体的引导、规范问题, 但另一方面, 个别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对公民反映的情况置若罔闻或是敷衍了事, 相关部门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 也是公民利益诉求得不到落实的主要原因。为此, 首先要在政府及其公务员中树立服务观, 即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形成“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 把维护群众利益落实到具体的公民利益诉求工作中;其次要树立全局观, 即认识到公民利益诉求关系到社会管理、社会稳定的大局, 把烦琐的走访、座谈、信访等工作纳入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大事业中;最后要树立责任观, 即建立公民利益诉求的责任意识, 秉公办事、依法办事, 让公民利益得保障, 让整个社会更和谐。

参考文献

[1]王中汝.中国现行利益表达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 2004, (5) .

[2]徐道稳.社会政策过程中的利益表达[J].学术论坛, 2006, (7) .

[3]王春福.构建和谐社会与完善利益表达机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6, (3) .

[4]郝继明“.无缝隙政府”与和谐社会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构建[J].学习与实践, 2007, (4) .

[5]江琼.论和谐社会视阈下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J].领导科学, 2010, (2) .

教师利益诉求 篇7

关键词:网络舆论,法律缺失,法律规制

一、网络舆论发展态势及特征

网络舆论产生是由网络话题引发, 在网民共同关注下转化为议题, 当议题形成了共识, 在“意见领袖”的带领下, 触发网民通过BBS、微博、博客或者即时通讯工具就该信息或事件进行评论而形成网络舆论。具体而言, 网络舆论呈现出以下一些新的发展态势与特征。

(一) 网络舆论形成迅速

网络舆论传播加快了舆论形成的速度, 往往反应速度要超过传统媒体。对这些突发性的重大事件, 网络舆论会在第一时间把有关事件的文字、图片甚至是视频发布到网上, 并对事件进行追踪报道, 捕捉最近动态, 甚至进行人肉搜索, 迅速吸引网民眼球。正是这种即时性, 使得网络舆论的形成与表达更加便捷, 更容易激起强烈的公众情绪。同时通过网络对突发事件关注的热度指数, 也清晰显示公众对不同事件的关注焦点选择。

(二) 网络舆论内容多元

网络舆论内容多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话题多元。网络舆情的话题不仅局限于我国的国内政策、外交政策、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件和涉及网民自身利益的问题, 同时也涉及到国外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二是载体多元。论坛贴吧、QQ、MSN、博客、微信等都是网络舆论发表信息的载体。三是形式多元。网络舆情不仅表现为简单的图文信息, 而且还包含了许多音像视频内容。网络舆论的多元性, 在充分表达民意的基础上, 也监督着政府行为, 政府官员的任何一项不恰当的行政行为都有可能成为网民“口诛笔伐”的对象。

(三) 网络舆论方式互动

网络舆论传播的媒介均为可以交互使用的平台。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相比, 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在于, 网络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式的信息传播通道。网络舆论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网络公共空间内部的网民之间的互动。“网民可以把网络上的某个话题进行无障碍的多维互动, 这种多维互动可以是一个网站的内部网民之间的互动, 还可以是不同网站之间网民的联动。”在这种互动交流的过程中, “意见领袖”的情绪会带动诸多网民而引起话题的逐渐升级, 往往由此引发网络舆论危机的产生。二是网络公共空间内部的网络媒体与网民之间的互动。网络媒体与网民之间的互动通常是在媒体发布信息的评论栏里实现的。网民针对媒体发布的新闻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媒体则通过网民发表的观点来了解他们对信息的反应。三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传统媒体既可以与网络媒体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 对网络新闻进行求证、追踪和挖掘, 最终让事件真相大白, 又可以借助网络媒体进一步扩大网民热议的话题, 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促使政府政策的变更和敏感问题的解决。

(四) 网络舆论影响扩大

舆论环境对人们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的影响愈益显著。很多网络话语一时间得到网民关注, 往往是由于事件的当事人、政府部门未及时予以回应或处理不当, 舆论则愈加迅速传播而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当负面舆论大大高于正面舆论, 几乎涵盖了整个网络声音的时候, 一个普通的网络舆论即会演变成一场网络舆论危机。当负面网络舆论达到一定的临界点后, 网络表现出的隐性的舆论压力则会转变为现实生活中显性的抗争行为。这些行为在对政府的公众形象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 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甚至是引起社会震荡, 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网络舆论有效引导的法律缺失

网络舆论危机的出现究其根源在于面对汹涌的网络舆论我国现有的规制网络舆论的法制建设已经滞后, 已经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突出表现为:

第一, 对网络舆论引导者缺乏法律规制。公共突发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是由不同的主体在引导网络舆论的, 如公共突发事件刚刚发生, 是公共突发事件的当事人、发布人在引导网络舆论的方向;随着相关信息逐渐披露, 网民更加关心公共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和处理结果, 这时, 政府、网络舆论意见领袖和媒体才开始共同承担网络舆论引导责任。在公共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中, 只有各个引导主体各尽其职, 密切配合, 才能获得良好的引导效果;反之, 不真实的舆论引导或越位引导舆论, 都将损害网络舆论的合法性基础。

第二, 对网络舆论解读者缺乏法律规制。随着网络的普及, 一方面是信息过量, 受众面对海量信息无所适从, 另一方面是信息稀缺, 受众难以便捷地寻找所需要的信息, 于是, 媒体对信息的解读和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当媒体和受众过度关注某件或某类公共突发事件时, 极易逾越法律界限, 导致网络舆论引导的合法性基础受到侵蚀。如从对腐败官员贪污腐败行为的披露演变为对个人隐私的曝光, 从对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的关心演变为连续聚焦跳楼细节, 就超越了法律界限。

第三, 对网络舆论管理主体缺乏法律规制。网络媒介有着一系列管理主体。我国法律没有详细划分各类网络管理主体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分别规定其权利与义务, 致使管理主体只享有权利, 而不承担相应的义务。对于政府职能部门, 只规定对公共突发事件处置不当的行政责任, 却没有规定不能有效控制网络舆论, 导致舆论危机、群体性事件发生应承担的责任。造成政府职能部门对不利于自己的网络舆论故意不作为。对有些网络管理主体, 如网络接入服务商、网络内容服务商虽然规定了权利与义务, 但规定得比较概括, 可操作性不强, 致使其逃避应尽的义务。

第四, 对网络舆论监督缺乏法律规制。我国《宪法》第35条明确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宪法的规定清晰而明确, 但缺乏相应配套的下位法, 不能在司法实践中得以适用。我国既无宪法法院, 又无常规的违宪审查机制与组织。所以, 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权, 在现实司法活动中往往难以落实。”在行使网络舆论监督权过程中, 一方面, 记者、网民被地方政府动用警力抓捕、通缉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 无辜的公民遭受人肉搜索, 却因谁主张谁举证、网络服务商不为普通公民提供证据的义务以及电子证据不作为法定证据等原因, 致使公民人身权得不到法律应有的保护。

三、构建科学的网络舆论规制法律体系

正是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 才会导致网络舆论发展为舆论危机, 才会导致政府管理的缺失, 才会造成当事人权益的损害。因此, 依法建立科学的网络舆论规制法律体系, 才会从根本上解决网络舆论引发的种种问题。

第一, 建立网络主体舆论引导责任机制。从当前网络舆论引导所遇到的问题看, 必须加强对以下三个网络主体的法治规范:一是规范网民引导网络舆论的责任。网络已经成为现时代民众重要的表达渠道, 是反映问题、发表言论的重要形式, 必须依法保护公众的网上舆论权。但是, 网民发帖、引导舆论方向必须在法律范围内实施, 如不尊重事实、凭空捏造、肆意诽谤, 泄漏国家秘密, 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尤其是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网络推手, 如果经查实网络推手故意主导个别事件和局部事件突破地区、行业限制, 发展成网络群体性事件, 影响了社会稳定, 必须依法准就法律责任。二是规范网络接入服务商引导网络舆论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相关规定虽然赋予了基础电信企业作为网络服务接入服务商对网络内容服务商的监管责任, 但是这些基础电信企业普遍放弃监管或降低监管标准, 没有从技术上及时采取措施封堵或删除那些容易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网络信息。究其原因, 是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接入服务商没有规定监管不力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 必须从法律法规上明确网络接入服务商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失职承担的法律责任。三是规范网络内容服务商引导网络舆论的责任。一些网络内容服务商在利益的驱使下, 以网络海量信息和传播自由为借口, 放弃监管和引导网络舆论的责任, 任由个别话题变成网络群体性事件。因此, 要明确网络内容服务商引导网络舆论的法律责任, 确定过错责任, 确保网络群体性事件在网站环节被及时发现和有效引导。

第二, 建立政府网络舆论引导、问责机制。任何一场网络舆论危机的产生, 都是始于网络言语而归于舆论危机。在这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 政府的处置能力是经受严峻考验的。在网络舆论发展的任一阶段都要用制度约束、监督政府的执政行为。当网络舆论出现时, 政府要在24小时内作出回应, 运用好政府门户网站, 及时将法定应该公开的相关信息向公众公开, 及时对网民关注的问题进行回应, 以此建立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与沟通。当网络舆论进入爆发期, 网络上有关地方政府的负面信息占主导, 谣言四起的时期。政府首先要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 运用技术手段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同时, 要积极利用主流网络争夺话语权, 把事情的真相还原于公众, 将一边倒的负面舆论、公众非理性的泄愤迅速转化为对事件本身的还原和事件本质解决之道的理性思考。积极引导舆论发展的方向, 建构政府与公众良好的对话与沟通机制, 重塑政府的形象, 提高政府公信力。

教师利益诉求 篇8

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 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通过合作, 使学校与企业的信息、资源得到共享, 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 让学生所学知识在企业得到应用和实践, 让学校通过企业的反馈, 能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校企合作是一种“多赢”的教学模式。然而, 当前普遍的校企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距离我们的期望值还很远, 主要表现在:

1.1 学校对合作认识有偏差。

部分学校把校企合作简单理解为借助企业的设备和场地作为学校进行实践教学, 弥补学校教学设备的不足, 并在此基础上推销自己学校的学生。学校方面很少考虑企业的利益诉求, 很少考虑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或通过强化自身的优势来为企业提供不同的服务, 学校的着眼点只是把校企合作当作解决顶岗实习和就业的渠道, 缺乏长久合作的诚意和动力。

1.2 企业在合作中得不到利益保障。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没有获得相应的利益也不愿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一些企业认为校企合作不能给其带来直接利益,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事情, 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有的企业为了不愿承担各种风险, 不愿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有的企业虽然愿意接纳学生实习, 但只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 只提供没有技术含量的岗位, 对有技术含量的岗位则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学生参与。

1.3 行业组织在校企合作中没有法律权利和地位。

在《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教职成[2011]6号) 中强调要充分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 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但是法律并没有赋予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间的中介组织进入职教运作的相应的权力和地位, 这使得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1.4 政府的指导和协调作用不到位。

尽管国家出台有相应的文件指导校企合作, 鼓励工学结合, 但目前缺乏明确表达校企合作中各方责、权、利的可操作性的、具体的政策法规和实施规则, 也没有真正建立起合作各方的利益平衡机制, 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没有足够的驱动力, 也没有约束力。

2 构建利益共同体是实现长期校企合作的重要条件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 高技能的形成必然需要相应的场地、设备, 通过一些项目的反复训练、技术应用才能形成。目前, 以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师资和设备条件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显然是不现实的, 走校企合作之路成了必然的选择。但是, 要企业参与高职教育, 企业必然会考虑自身的利益诉求是否得到满足。如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符合企业需求, 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否具有服务企业的能力, 学生的素质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 学校是否能提供高品质的服务等。实质上, 校企合作是一种对等的利益交换关系, 双方的利益诉求都得到满足, 这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因此, 找到双方在合作中的利益博弈制衡点, 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构建利益共同体, 是实现长期校企合作的重要条件。

3 多方利益诉求分析

3.1 学校利益诉求

高职院校希望利用行业企业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等优势和人才质量标准, 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 以便培养的学生符合技能型人才市场的需求, 解决专业建设与企业对接的问题;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场地及技术力量改善办学条件, 解决学生实习、实践教学的场所, 完成实践性教学, 减轻资金压力, 同时通过合作解决师资队伍专业成长的问题。

3.2 企业利益诉求

企业的经济组织属性决定了其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前提一定是在校企合作中投资成本得到补偿, 企业希望在财政、税收和政策上得到政府的支持, 在人力资源上得到院校提供的优秀学生, 在职工培训上得到院校提供的培训服务, 在技术上得到院校的支持与合作等。

3.3 行业利益诉求

在校企合作中, 行业组织的利益诉求是利用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 制定行业人才质量标准, 培养本行业需要的人才, 促进本行业企业的发展。

3.4 学生诉求

学生希望通过在企业的实践获得知识并掌握技能, 了解企业的文化、环境和管理, 通过生产实践使自己能够适应社会、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 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能够实现人生价值并得到尊重。

3.5 政府诉求

政府既是高职教育的推动者也是购买者, 地方政府通过高职教育获得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提升劳动者素质, 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4 校企合作策略探讨

“校企合作不仅是一种育人模式, 更是一个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资源再配置、利益再分配的过程。”校企合作策略的关键在于发挥各方的优势, 合理配置资源, 满足各方利益诉求, 保证校企合作能长期运转。

4.1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念

学校要树立“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促合作”的观念, 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首先, 学校的专业设置要为区域经济和企业服务。例如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轨道交通类专业服务于南宁、广州等铁路局、地方铁路公司、南宁地铁等;电子、自控、汽车、数控专业等服务于广西柳州汽车城建设、工程机械企业等。其次, 课程选择要为岗位服务。例如柳州铁道学院的通信技术专业, 课程选择分两个方向, 一个面向于铁路企业岗位而开设的列车无线调度通信、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数字调度通信系统、铁路专用通信等课程;一个面向电信运营商开设的交换技术与设备、通信线路与综合布线、电信市场营销与业务、传输系统组建与维护、通信工程勘察与设计等课程。再次, 学、训体系要为就业服务, 相同行业不同区域, 也会有其不同的设备、不同的产品特征, 学校教学体系和实训体系需要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调整。

企业要树立“以支持促合作, 以合作求利益”的观念。企业可提供相应的旧设备支持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教师更新知识, 支持教师队伍的提高;提供真实工作岗位支持学生的专业化发展能力的提高。

4.2 教学实训体系服务于企业

在合作过程中, 学校必须了解企业的产品特征, 即使是同一行业的企业, 其产品特征也是不同的。以汽车产业为例, 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产品是以整机或市场需求量大的产品为主导产品, 其产品技术含量较高, 生产组织规模化, 设备先进;而民营企业的产品以零部件为主, 大多是为国有企业的整机产品配套, 其主导产品大多是轴类、套类、箱体 (壳体) 类、叉架类、齿轮类、冲压件类、车架车身 (结构件) 类、钣金类、弹簧类、五金类、液压附件类产品。作为学校相应专业的教学, 必须了解企业的产品构成, 才能有的放矢研究专业发展方向, 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相应素质和职业技能, 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实现无缝对接。

4.3 健全的校企合作制度

要健全企业调研交流制度, 建立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动态, 及时了解用人部门的意见, 以便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提高主动服务行业企业的意识。

要健全师资互聘制度。人才培养关键在师资, 教师的知识更新、技能水平、对企业的了解深度、对人才技术和素质的准确把握等均要求教师与企业有深度的良好沟通。

健全顶岗实习制度。技能型人才的成长普遍遵循实践成才、师带徒传承隐性经验、岗位实践掌握默会知识等渐进成才规律。学生的技能形成源自于训练, 尤其是顶岗实习, 没有企业的支持, 学生就失去了技术技能真实训练的基础, 要培养高技能的人才无异于一句空话。

要健全利益保障制度。健全的利益保护机制是对双方合法利益的保护, 当一方利益受损时, 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得到补偿, 双方的利益得到保障是长期深入合作的基础。校企双方必须建立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利益诉求平台, 让校企双方各自的利益诉求通过规范化的、公开的渠道, 传达至对方的决策机构。

4.4 构建政府主导的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光靠学校和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 因为双方的属性不同, 互相没有约束与被约束关系, 合作中会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需要第三方来审视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症结, 同时进行协调和平衡。政府作为职业教育的推动者和购买者, 无疑是协调校企合作的最佳人选。政府可以发挥信息、政策、制度资源等优势, 平衡企业与学校的利益, 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并享受职业教育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果。

5 结语

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课程改革, 有利于“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 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和综合办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企业降低培训成本, 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虽然校企合作的直接执行者是学校和企业, 但这种模式要顺利推进, 必须要有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生等多个方面的积极参与, 发挥各自的资源、信息、人才优势, 校企合作才会实现多赢。

参考文献

[1]胡邦曜, 郭健.探索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3 (7) .

[2]王振洪.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校企利益诉求的有效载体[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8) .

教师利益诉求 篇9

一、市场化进程中的社会转型

1、市场化带来的利益诉求多元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出现了剧烈的社会分层分化。以利益竞争为导向的市场化改革, 客观上形成全社会的利益多元化主体:个人、企业、非政府组织等。2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内部开始分化。比如工人, 可细化为国有企业工人、三资企业工人、乡镇企业工人、下岗工人和失业工人。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新的利益群体, 在我国出现了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一大批新的利益群体。我们看到, 在市场化的进程中由于利益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 在社会阶层的形成中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多元不断强化。

2、市场化带来的收入差距的分化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在竞争中, 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不可避免, 必然会出现优势行业和劣势行业之间的物质利益矛盾及企业破产所引发的大量经济纠纷和矛盾。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不公平竞争, 权力寻租, 大量的非市场因素扭曲了市场机制的发挥。在市场经济中, 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势在必行, 但城市及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极化效应和回程效应明显, 由此也加大了城乡间、地区间发展差距和不平衡。2008年2月28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报显示, 2007年尽管农产品价格上升较快, 但是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仍快于农民, 即农民从农产品价格上升获得的好处不明显, 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达到3.32∶1。

3、市场化带来价值观念冲击

经济市场化必然使多元利益主体产生复杂多样的思想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随着社会化环境变化发生了深刻变化, 其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伴随着对外开放, 西方社会的思想观念大量流入我国, 给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 人们的开放意识增强。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国家减少对社会成员的全面控制, 也为社会成员思想观念的多元化提供了外在条件。但不容忽视的是思想意识多元化造成了多元价值观和认识混乱, 反映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就是道德观念的缺失, 人们的普遍感觉是社会道德滑坡, 传统的道德伦理被人们抛弃。基于思想意识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多元价值观冲突已成为当前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产生和转化的思想基础。

4、利益分化带来的巨大心理落差

以利益导向竞争为动力的市场机制固然会使整个社会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传统稳定的社会机构被打破, 人们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 一些利益受损的群体的社会身份也在不断的边缘化。利益的巨大差异, 社会地位巨大反差。面对当前社会贫富差距已经过大的情况, 民间日益增长的仇富心理是就是心理上的不适应。在城市中农民工二代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城市底层和边缘化的身份, 使他们难以享受城市的福利, 也是他们难以真正融入城市, 面对繁华的城市, 心理上带来的是失落和迷茫。

二、市场化过程中利益分化的趋势及影响

在市场化的过程中, 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活力显著增强, 网络信息的影响日益广泛, 同时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 人民内部矛盾处于多发时期, 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对市场化带来的利益分化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1、利益分化的趋势在强化

市场也不是万能的, 市场也有失效的地方, 市场机制的运行必须有完善的法治和社会保障体系与之相配套。其缺陷之一就是导致社会阶层分化, 因为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社会应当向每个人提供相等的机会。然而即使如此, 由于人们的能力及努力程度不同, 最终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况且市场经济具有“马太效应”, 能干的人机会越来越多, 不能干的人机会越来越少。更为重要的因素是法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 没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市场经济就成为不法分子的冒险乐园, 没有社会保障体系, 导致大量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难以保障。一些困难家庭的就会因病致贫、因学致贫, 而难以摆脱困境。而占有社会优势资源的群体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和机会, 这些单靠市场自身难以有效克服。

2、利益分化影响社会结构的稳定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是一个依附于单位的超强稳定体, 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不大, 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分化不是十分明显, 社会各个阶层地位上平等, 这种具有平均主义色彩的社会结构具有稳定的特性。当下, 中国社会正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 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 社会利益结构也随之分化、重组, 新的利益群体和阶层逐步形成。3在这样的阶层分化过程中, 传统的稳定的社会结构也被打破, 人们从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 旧的社会组织体系逐步瓦解, 而新的社会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 转型期的社会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3、利益分化隐含巨大的社会风险

市场经济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是生产关系领域的变化, 各种生产要素不再有国家垄断, 而被不同的所有者占有, 形成不同的利益诉求群体,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纵向利益群体分化向横向的利益群体分化转变, 从而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利益结构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这种变化对利益诉求和社会秩序的建立必然产生影响。4利益分化不同社会阶层必然要求有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反映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 如果诉求表达渠道不通畅, 势必会把大量的矛盾隐藏起来, 而得不到及时的化解, 成为潜伏的社会稳定隐患。最近发生的贵州翁安、云南孟连群体性事件, 都是利益诉求渠道不畅, 农民利益受损最后演化为群体事件。

4、利益诉求表达与社会组织发展滞后的矛盾

利益的平衡需要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建立利益搏弈均衡机制。通过利益诉求的有效表达来缓解因利益分化带来的社会不稳定隐患。当前中国利益表达组织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不平衡, 主要表现为弱势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组织滞后, 强势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组织发展迅速, 呈现出弱者组织化程度低、自主性越弱而强者组织化程度高、自主性越强的状况。5由于缺少不同社会阶层代言的社会组织, 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表达缺失, 大量的上访就是就是正常利益诉求无效后的无奈选择, 无序、过度参与成为当下社会群体维权模式, 对政府的权威和社会秩序形成挑战。

三、利益分化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建立

经过30年的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 同时这一体制还不完善, 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体制创新任务艰巨, 深化改革必然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6利益分化是社会势力参与政治的原动力, 并促使政治体制在利益分化的基础上得到发展。7利益表达既要充分挖掘现有的政治资源, 同时培育公民社会, 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推动下, 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多元化社会的转变。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进一步落实,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 另一方面是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1、善于倾听民意, 发挥政党整合社会利益诉求机制。

立党为共、执政为民是党的宗旨的体现,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必须整合社会资源, 特别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扩大党的执政资源, 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从利益诉求表达来看, 执政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整合社会利益, 平衡社会各个阶层利益关系。党的基层组织必须把反映民意作为党的重要工作来落实, 要建立民意收集制度, 要扩大党内民主, 逐步推行党代表任期制, 反映民意、代表民意、整合民意, 把人民利益化为执政党的纲领政策, 发挥党的政治优势。

2、完善人大代表制度, 发挥人大代

表代议功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掌握着立法权、人事任免权、财政预算决定权, 是代议制民主的重要载体。公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 委托人大代表行使自己的权利, 人大代表是他们利益的代言人, 但是人大代表在选举和行使权利的过程中, 没有真正担负起公民利益诉求表达主渠道的功能, 甚至是代表与人民之间的脱离。

3、发挥政协功能, 完善利益诉求表达平衡机制。

政协在利益诉求表达上是对选举民主的重要补充, 体现的社会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协商。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在利益诉求沟通、表达和整合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选举民主会在一定成程度上造成少数人利益不能兼顾, 选举虽然能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 但是并不能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进行充分的协商沟通。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 有助于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充分沟通, 相互之间容易达成谅解和共识。

4、培育公民社会, 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大力扶持和培育公民社会。民间组织在个人与国家之间起到了巨大的缓冲和中介作用, 它们不但促进了社会整合和群体间的认同, 而且使国家与社会能够密切沟通, 容易使人们对一些重要事项达成合意和共识。政府部门应通过不断调整自身的定位来积极影响社会进程, 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培育公民和第三部门的自治能力, 实现在政府有效治理基础上的多元治理结构。

5、培育现代公民, 鼓励合法有序参与。

培育公民成熟健全的权利意识。培育公民权利意识的关键点在于提高公民的义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在实现自我权利的同时尊重其他人的权利, 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遵守社会法律道德规范, 在个体权利得到保障的同时履行一个公民对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杰:《改革开放以来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论析》, 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5期, 第38页。1刘杰:《改革开放以来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论析》, 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5期, 第38页。

教师利益诉求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为核心医院的医疗联合体成员医院(包括仁怀市人民医院、大方县人民医院、德江县人民医院、思南县人民医院、绥阳县人民医院,凤冈县人民医院6个县级医院及长石镇乡镇卫生院,共7个成员医院)的209名员工为调查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进行深度访谈及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5年10月20日~2016年1月20日。

1.2 调查问卷设计及实施

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结合深度访谈收集资料,设计成员医院员工对医联体的利益诉求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对医联体的熟悉度、对医联体的利益诉求等内容。利益诉求问卷设计采用Liker 5分量表,共包括16个结构化问题,正向评分,即员工对某一利益诉求非常期望,则选择5;对某一利益诉求的期望程度为一般,则选择3;对某一利益诉求完全无期望,则选择1,以此类推。调查方法采用集体及个人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

1.3 数据收集和处理

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采用双盲法录入Liker 5分量表中的数据,运用SPSS 19.0软件对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其利益诉求数据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再进行因子分析,并对员工利益诉求因子的均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收集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70份,实际收回233份,回收率为86.3%(233/270),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209份,有效回收率为89.6%(209/270)。

2.2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总共调查员工209名,其中,女112名,男97名,调查对象主要有以下4个特征:①接受调查的员工中84.7%(177/209)年龄在39岁以下;②学历以本科和专科为主;③所调查员工中以医生为主,达70.8%(148/209);④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初级职称者居多。

2.3 对医联体的知晓程度

调查对象对医疗联合体的了解程度总体良好,有39.7%(83/209)的调查对象表示很熟悉或熟悉,42.1%(88/209)的表示一般熟悉,不熟悉或非常不熟悉的仅占18.2%(38/209)。

2.4 成员医院员工对医联体利益诉求得分情况

员工对“合理的工作时间”的诉求得分最高,对“院务公开”等利益诉求得分较低。调查对象对医疗联合体的利益诉求各项得分见表1。

2.5 成员医院员工对医联体利益诉求的因子分析

2.5.1 KMO检验及Bartlett球形检验

对有效调查数据进行KMO检验以及Bartlett球形检验,以判断该数据是否适于因子分析[4]。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335.792,P<0.0001),拒绝单位相关阵的原假设,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该因子模型适宜。样本充分性的测试系数KMO为0.837,说明该数据符合因子分析的条件,可以对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2.5.2 因子分析及结果

对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以特征根值大于1的主成分数目为因子数目,提出因子,并用最大方差旋转法(varimax)进行因子旋转,从16个结构性题目中共提取出4个因子来描述成员医院员工对医联体的利益诉求内容,其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0.48%,说明本研究所提取出的4个因子已经包含了16个问题中的绝大部分信息。计算其克朗巴哈(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952、0.996、0.986、0.986,信度分析表明,成员医院员工对医联体的利益诉求问卷设计的内部一致性获得通过。见表2。

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6个问题都分别在其对应的某个因子上有较高的因子载荷量,其中问题1、2、3、4、5、6在因子1上具有较高的载荷值,主要反映成员医院员工对医联体工作待遇及环境的诉求,可以将其命名为工作待遇及环境诉求因子;问题13、14、15、16在因子2上具有较高的载荷值,反映成员医院员工对医联体能够民主管理的利益诉求,因此将其命名为民主管理期望因子;问题9、10、11归为因子3,主要反映成员医院员工对个人在医联体中的提升发展期望,命名为个人提升发展期望因子;问题7、8、12归为因子4,主要反映成员医院员工对与其他成员医院同事合作中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归属感的诉求,因此将其命名为归属感期望因子。将这4个因子根据其对应问题在该因子上的载荷值进行赋值,从而生成4个新的变量Yi(i=1,2,3,4)。赋值方法为对每个因子所包括的问题的得分进行加权平均,权重根据相应的因子载荷值计算,计算公式例如个人提升发展期望因子Y3=(0.968×问题10得分+0.965×问题9得分+0.958×问题11得分)/(0.968+0.965+0.958),以此类推,对其余3个因子进行赋值,对其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3。

2.5.3 结果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成员医院员工对这4个因子均有一定的诉求,按照其关注程度依次为工作待遇及环境诉求因子、个人提升发展期望因子、归属感期望因子、民主管理期望因子,其均值分别为4.3617、3.8565、3.5511、2.4330。在统计学中仅用均值大小判断各个均值之间的差异并不科学[5],可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一步判断利益诉求均值之差与0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见表4。

3 讨论

有学者[6]认为,政策、利益、管理是保证医联体顺利推进的三大要素,其中利益因素是医联体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医疗资源整合的有关文献中强调组成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7],共同推动医联体的和谐稳定发展。成员医院员工作为医联体的重要利益相关主体,只有让其获得医联体组建及运行中的合理利益,才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实现医联体的可持续发展[8]。本研究通过分析成员医院员工对构建医疗联合体的利益诉求,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和建议:

注:均值越大,表明员工对该利益诉求越强烈

3.1 医联体应开展协同服务,建立有效的补偿激励机制

薪酬不仅能满足员工的基本生存需求,而且也是对员工工作绩效和所做贡献的认可和尊重。良好的薪酬体系可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并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9]。本研究结果显示,成员医院员工对工资待遇及工作环境的利益诉求明显高于其他利益诉求,这与祖国强等[10]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医联体中成员医院为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由于其医疗技术水平有限,总体经营效益较低,加之有偿服务补偿不足,缺乏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导致员工工作收入相对较低,医院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为提高成员医院员工参与积极性,核心医院与成员医院间应该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把医疗合作中较多的经济利益让渡给成员医院,增强其参与的动力。同时,帮助成员医院提升其服务能力,实现社会分工和医联体内的双向转诊,共同为患者服务[11,12],从而提升经济效益以增加可支配收入,保障员工合理的薪酬。此外,医联体应该制订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将各级成员医院员工的薪资与福利和联合体整体业绩挂钩,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政府作为医改的主要推动力量,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对当前的补偿激励机制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医保的主导性作用,有利于促进成员医院与核心医院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平衡机制和长期有效的补偿激励机制[13]。

3.2 搭建医联体内部培训平台,为成员医院员工提供个人提升与发展的空间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成员医院员工对医联体在构建过程中提供个人提升与发展的空间的诉求得分为3.86分,仅次于对工资待遇和环境的诉求。成员医院员工以本科生和专科生为主,其医疗、教学、科研水平与核心医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严重制约了其职称的晋升。而工作中的培训和学习是员工提升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并会带来诸如薪酬、工作内容和管理权力等方面的变化[14]。因此,医疗联合体内核心医院应该向成员医院员工提供进修、技能培训等多项支持,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以及学科的自身特点,通过学术交流与讲座、专家指导与培训以及基本技能操作考试等方式搭建医联体内部培训平台[15]。不仅能够满足成员医院员工个人提升与发展的利益诉求,提高其参与积极性还能有效促进成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3.3 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成员医院员工对医联体的归属感

融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和谐工作氛围的重要条件之一[16]。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成员医院员工对归属感的诉求得分为3.55分,仅比对个人提升发展的诉求均值低0.31分。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成员医院员工表示希望医联体能够形成一个融洽的工作团体,与其他成员医院员工相互配合、良好协作。也有部分员工表示医联体将不同层级的医院联系在一起,由于各个医院间的人力资源结构、科室配置、医院文化等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不同医院员工在合作中出现意见分歧,担心在和上级医院合作中丧失自主权,与以往对县级综合医院决策者的调查结果相似[17]。为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可以组建联合体理事会,成员为各成员医院的负责人,定期举行例会,加强不同医院员工间的沟通交流,为防止在转诊过程中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等现象,可以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统一标准,明确各级医院员工职责范围。此外,加强医联体内部文化整合[18],建立适合医联体发展的集团文化,有利于增强不同医院员工间的凝聚力,增强其对医联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医联体的和谐稳定发展。

3.4 加强民主管理,促进医联体的和谐稳定发展

民主管理是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有效调和剂[19]。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成员医院员工对“民主管理”的利益诉求均值为2.43分,表明其对于医联体的民主管理有一定的诉求。医联体将不同的医疗机构组合在一起,成为利益和责任共同体,良好的民主管理,有利于让医联体全体员工主动参与医联体的管理、决策和监督,充分调动各医院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协调医联体各方利益关系。因此,医联体在构建过程中应该重视民主管理,促进医联体的和谐稳定发展。医联体可以按照实际工作需要,成立医联体院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增加医联体工作的透明度、扩大员工的知情权和参与度。此外,组建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重视各成员医院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对其关心关注的问题及时沟通处理,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民主管理氛围[20]。

摘要:目的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调查医疗联合体成员医院员工的利益诉求,为医联体的有效运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深度访谈及问卷调查了解医联体7个成员医院209名员工的利益诉求,使用因子分析和配对t检验对有效数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成员医院员工对医联体的利益诉求可以归纳成4个因子,按照其关注程度依次为工作待遇及环境诉求因子、个人提升发展期望因子、归属感期望因子、民主管理期望因子。结论 满足医联体成员医院员工工资待遇及工作环境诉求,为其提供个人发展空间,增加其归属感,实施民主管理有利于提高医联体的运行效率。

上一篇:高速铁路路基下一篇:密码学与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