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罗威夫人》

2024-07-26

《达罗威夫人》(精选三篇)

《达罗威夫人》 篇1

关键词:《达洛维夫人》,生与死,死亡本能,防卫机制,顿悟

生与死的关系以及选择问题是人们一直关注和讨论的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无论是哲学家还是文学家,都不可避免地在他们的研究和作品中涉及这一主题。弗吉尼亚·沃尔夫就是一个热衷生死主题的作家,她的很多作品都涉及到这个问题。

一、“死亡本能”与“防卫机制”理论

弗洛伊德于1920年提出了“死亡本能”这一术语,他提出人的内心是由两股相互抗衡的驱动力支配的:生的本能(Eros)和死的愿望(Thanatos)。Eros旨在提升人体内在一致性和凝聚力,提高人的生产力和创造力;Thanatos则是以自毁和毁坏这种力量为目的而存在的。两种力量相互冲突,使人的内心处于一种动态的活力之中,成为人类矛盾情绪、二元性以及各种冲突不和的来源。人类有一种本能,使之把死亡看作最终的、渴望的目标。自我毁灭的本能不仅存在于每一个大大小小的生物体内,而且活跃在所有有机体的每个细胞中。

弗洛伊德之后又提出了“压抑理论”。由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联系,自我夹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受到两者持续不断的压迫。一旦自我被压制过头了,这种摩擦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焦虑的产生。弗洛伊德提出了“防卫机制”一词,它的目的就是要保护自我或内心不受焦虑和社会制裁的干扰,或在人们无法处理的情况下提供一个避难所。

1、Septimus的死—自杀

死亡本能的毁灭性力量首先是从战争体现出来的。Septimus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他回到英国,身心俱损。他逃过了战场上的死亡,却最终逃不过社会对他的压迫。所有的统治阶级都把自己当成进步的改革家,就连虚情假意的Hugh Whitbread都在想,“至少有一两个小小的改革是归功于他的;公共避难所的改善是一个;保护诺福克的猫头鹰又算一个。”然而,在这种关心大众、服务社会的幌子下,是控制欲和追逐权力的驱使。Sir William对Septimus的“治疗”就是社会体制病态的一种征兆。Sir William代表的阶级所带来的毁灭性力量是最糟糕的:他对权利和控制的欲望、对自己权威的膨胀以及社会赋予他的权利导致了“灵魂的毁灭”和Septimus的死亡。

压抑和孤独一直侵蚀着Septimus的内心,他依靠回忆和幻想来对抗它们,一旦意识到那只是徒劳的时候,他选择了死亡。Septimus的自杀可以看作他对压抑的一种防卫。通过自杀,他公然违抗使他生活痛苦不堪的那个人和社会,不再允许他们控制和摆布自己;他并没有丧失灵魂的自主权以及个人的价值,得到了最终的解放。

2、Clarissa的生—顿悟

在小说中,Clarissa不断重复着莎士比亚《辛白林》中的一句话,“Fear no more the heat O’the sun/Nor the furious winter’s rages.”它出自一首挽歌,告诫人们,死亡作为痛苦生活的解脱,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Clarissa一直纠结于生死的意义,她对这些句子如此痴迷,似乎意识到了只有在死亡中才能摆脱痛苦、获得安宁,尽管她对生活是如此地热爱。

Clarissa一整天都在为自己的宴会做准备。在晚宴上,Septimus自杀的消息传到这里,给了她深深地震撼。她陷入沉思,开始想这个陌生的男子。这时那些句子最后一次进入她的脑海,她意识到自己与Septimus以及死亡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亲密关系。“她莫名其妙地感觉自己和那个自杀了的年轻人非常像,甚至为他自杀而感到高兴。”时钟的敲打声像是一鸣警钟一样打开她的心扉,使她从沉思中清醒过来,意识到当下这个时刻。她好像突然顿悟了一样,笑着对自己说,“我要回到我的宴会上去。”如果Septimus选择死是一种防卫,Clarissa选择活着也是一种自我防卫。他们生存的社会看似正常却处处充满危机,剥夺人的个性成为社会的潜规则。但是无论Septimus还是Clarissa,他们都不接受这种所谓的“真相”,试图逃离这个虚伪的世界,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同的是,Septimus是通过反抗他的医生、纵身跃过窗户而完成的;而Clarissa将继续生存在人们为她建筑的世界里,进行不断地斗争。

二、生与死的抉择

沃尔夫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死亡和生死抉择的问题,《达洛维夫人》也许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很多评论家都在讨论为何沃尔夫的作品中会有这么多的死亡。除了受沃尔夫自己的精神状态影响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性。人是感性的动物,往往会从他人的经历中体验自己所不曾有过的感受,并对自己的观点和选择产生影响。对于死亡也是如此。Septimus选择自杀,做了Clarissa一直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他的死成为Clarissa顿悟的契机,宣告了Clarissa纠结于生命意义的结束。她不再犹疑,明白了死亡不过是每个人可以预见而又无法逃脱的最终命运,死亡也是一种自由,对于死亡的恐惧就转化成对它的敬畏;生命才是未知的、值得人们憧憬和期待的。当人们离死亡越近,就愈发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在电影《时时刻刻》中,沃尔夫的丈夫曾问她,为什么在即将完成的作品《达洛维夫人》中她坚持要让某个人死掉呢。

三、结论

透过《达洛维夫人》这部小说,沃尔夫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有机系统,将生命与死亡巧妙地连接起来使之达到内在的平衡。沃尔夫善于思考死亡,书写与记录死亡,是为了使人明白生命的意义。对她来说,正是死亡创造出生命的意义;没有死亡,也就没有什么值得珍惜和盼望的了。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它实现了生命的整个过程。既然死亡不可避免,人就应该大方地接受它,甚至勇敢地拥抱它。

参考文献

[1]Cunningham,Michael.The Hours[M].London:Harper,1998.

[2]Freud,Sigmund.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M].Xi’an: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of Shanxi Province,2005.

[3]Woolf,Virginia.Mrs.Dalloway[M].New York:Random House,1925.

[4]伍厚恺.弗吉尼亚·沃尔夫——存在的瞬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达罗威夫人》 篇2

不知是否是因为退居幕后的缘故,2009年,卡斯特罗终于大大方方地携妻亮相,导致各国媒体“受宠若惊”,因为素来谨慎的卡翁终于不在公众面前别扭地同妻子假扮陌生人了。于是就在神秘的伊朗“第一夫人”揭开面纱之后,更加神秘的古巴前“第一夫人”又走到了镜头前,由此也撩开了卡斯特罗一生中的传奇爱情。

低调朴素的“第一夫人”

面对镜头而不失常态,一身体闲装扮而绝无矫饰,恰到好处的注视从容淡定,这便是前古巴“第一夫人”达莉亚·索托留给世人最初也最深刻的印象。

现年64岁的达莉亚比卡斯特罗小20岁,是个举止优雅的美人,年轻时曾在特立尼达岛的中央城市从事教育工作。1961年的一次扫盲活动让地邂逅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菲德尔·卡斯特罗。温柔体贴的达莉亚很快就引起了这位铁汉的注意,而后者出类拔萃的领导气质也令达莉亚芳心大动,很快便坠入情网。此后多年他们都维持着没有一纸婚书的情侣关系,直到1980年才举行了秘密婚礼。有人说,卡斯特罗之所以迟迟不肯将与达莉亚的关系合法化,是出于对陪伴在他身边长达21年之久的“革命情人”塞莉亚·桑切斯的尊重。外界的猜测只换来达莉亚心平气和的缄默,对她而言,爱上卡斯特罗的理由再单纯不过,那就是他值得被爱。

40多年来,达莉亚像所有平凡的主妇一样亲自操持家务,悉心服侍丈夫的生活起居,并为这位叱咤风云的铁血领导人生育了5个优秀的儿子,她的贤惠与柔韧为古巴人民营造了温馨家庭的典范。她既不随丈夫出席社交活动,也不四处抛金洒银,甚至几十年来都没有在媒体上露过一次面,由此给人的印象显得神秘莫测,这种深居简出的作风得到了丈夫首肯。卡斯特罗本人在公众面前也对私生活闭口不谈,不允许媒体曝光他家人的照片。因为中情局和一众古巴流亡分子曾一度醉心于对卡斯特罗进行恶性“骚扰”,他在神话般躲过600多次暗杀后,深深体会到低调就是王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达莉亚的“国母”形象是不完整的,在诸多隆重庄严的外交场合,人们都无缘一睹她的风韵,这时她的职责通常由卡斯特罗的弟弟劳尔的妻子维尔玛代为履行。直到近几年,达莉亚才偶尔与丈夫一同出现在公共场合,并小心翼翼地与之保持着距离。

“大胡子”的枪炮与玫瑰

或许是卡斯特罗的魅力太难招架,即使蓄上满脸大胡子,敌人的枪炮与情人的玫瑰依然源源不断地向他输送一腔深情。作为古巴当之无愧的革命领袖,卡斯特罗饱经战火洗礼的传奇人生共遭遇不下627起暗杀,拥有过至少三任妻子,一个情人、一位红颜知己和一名鲜为人知的未婚妻。

1926年8月13日,古巴巴连奥特省马亚里市富有的庄园主安赫尔·卡斯特罗度过了一个紧张的夏日,他万万想不到怀中这名哇哇啼哭的婴孩将在半个世纪后成为统治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1945年,19岁的卡斯特罗进入哈瓦那大学攻读法律,才思敏捷、胸怀大志且极富反抗精神。堂堂仪表加上优越出身,不费吹灰之力就为他赢得了姑娘们的青睐,其中一位名叫米尔塔的漂亮女孩幸运地成为他的初恋。文史专业赋予的浪漫情怀和热恋中人雷打不动的固执己见使得米尔塔无视父母阻挠,毅然在1948年同爱人结为连理,井在婚后第二年生下儿子费德利托。

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拉美战火连绵,各革命党派百家争鸣。米尔塔的哥哥与卡斯特罗存在严重政治分歧,米尔塔夹在两人中间左右为难,时常独守空闺的她甚至不知丈夫暗地为这段婚姻拉响了警报。

1952年底,卡斯特罗邂逅了当时已为人妻的娜蒂雷韦尔塔,他们在书信中谈论政治与文学,也享受偷情和背叛。直到1953年卡斯特罗被捕入狱,一封本该寄给娜蒂的情书阴差阳错地飞到了米尔塔手中,开场白的一句“亲爱的娜蒂,我在黑暗的牢房里向你问好”彻底砸碎了米尔塔最后的幻想。1955年,卡斯特罗被赦出狱,娜蒂站在欢迎人群中高呼“菲德尔”,但是她的高兴比预想的还要短,因为尽管米尔塔与卡斯特罗离了婚,但他却揣着崭新的结婚证书跑去墨西哥组建游击队,独守空闺的人居然变成了雷韦尔塔自己!心高气傲的她迅速与卡斯特罗分道扬镳,带着他们的女儿阿丽娜另嫁他人。

之后,卡斯特罗迎来一生中最危险也最荡气回肠的爱情。相恋7个月就忽然失踪的19岁德籍情人玛丽塔再次回到他身边时已是美国中情局的特工,而她此行的唯一目的就是除掉卡斯特罗。如此戏剧性的悲情故事自然逃不过电影公司的“法眼”,2000年,德国某制片公司据此拍摄了题为《我与卡斯特罗》的纪录片。电影里的玛丽塔被中情局用大量麻药打掉肚子里七个月大的胎儿,在忍受了洗脑、射击、爆破等暗杀训练后她拎着装有剧毒药丸的箱子站在久违的爱人面前。一句“你这次来是否为了杀我?”动摇了她的意志,毒药被扔进马桶,任务不了了之。几天后,爱情至上的玛丽塔悲壮地回到美国接受中情局惨无人道的惩罚,再没有与爱人相见过。

接替玛丽塔来到卡斯特罗身边的是年长他5岁的塞莉亚桑切斯。她是他革命时代的女友,秘书兼智囊。21年的亲密合作与姐姐般的呵护为她赢得了卡斯特罗的绝对信任。1979年塞莉亚因肺癌过世,虽然第二年卡斯特罗就娶了现任妻子达莉亚,但他决定终生怀念这位深受古巴人民爱戴的红颜知己。

不知出于何故,“伊莎贝尔古斯托蒂”这个名字被卡斯特罗亲手从他史诗般的罗曼史中抹去。如果不是2005年古斯托蒂的自传《爱情将赦免我》,这段扑朔迷离的情事将永远蜷缩于历史的阴影中。这位流亡墨西哥的西班牙共和党人的女儿,在一次探监过程中与卡斯特罗相识。面对出狱第二天就登门求婚的卡斯特罗,古斯托蒂不无犹豫,并在婚礼前几小时含泪赶跑了她的新郎。她听从了格瓦拉和劳尔·卡斯特罗的建议:“为了革命事业,让他成为一个自由人吧。”

就是这样,深爱卡斯特罗的女人们被他致命的魅力吸引,然后灰心离去;她们苦恼于他的多情,却又终生对他恋恋不忘,只好一遍遍地安慰自己:谁叫他永恒的爱人是古巴。

爱情细水长流

夫妇之爱,多为箪食瓢饮的情分,达莉亚深谙此道,20年如一日地守护着古巴人民亲爱的“大胡子”,在老卡卸甲归田的那一天,终于他们的爱情发出了地久天长的声响。

存在主义视角下重读《达洛维夫人》 篇3

二十世纪初期, 现代主义小说在英国萌芽之时, 以亨利·詹姆斯为首的现代主义作家对英国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手法做出了强烈的反抗与批判, 到了二十年代,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斗争更是如火如荼, 而伍尔夫也成了一名竭力批判英国小说小说形式的现代先锋派作家。伍尔夫在其文本《现代小说》中提出外部世界远没有人物内心世界更为实在, 永恒和真实。对外部世界的过分雕琢往往会忽视人物的这一更加变幻莫测, 永恒存在的精神世界。外部世界的一切变化都必定会投射到人物内心世界中, 而外部世界尚未展示出的深层次形象, 人类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也会触及到。伍尔夫深受乔伊斯的意识流创作技巧的影响, 并将意识流对时间的自由把握揭示出小说的主题。柏格森的“抽象时间”这一新的时间概念对伍尔夫的创作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心理时间的无限延伸和自由流动性是客观物理时间的单一性和线条性的鲜明对比。伍尔夫在发掘人物内心世界时从个体人物的自由意识出发, 将人物的思绪无限倒退, 停止或者是无限前进。这种抽象心理时间的运用大大地突破了物理时间对人物创造的限制。

伍尔夫于1925年发表的《达洛维夫人》实现了其创作手法的成功转型, 奠定了其心理小说的基础。伍尔夫也坦言, 她终于找到了她要来意表现生活的那种特殊方式。《达洛维夫人》表现了外部时间与人物内心时间的冲突和对立。伍尔夫在小说中竭力想表现出人物的最真实的一面, 立足与人物的心理世界, 所以小说虽然用较大的篇幅描写达洛维夫人和塞普蒂默斯的生活及内心世界, 但读者对出现的其他人物的一生都有一定的把握, 使得小说似乎出现了多个主要人物。以个人内心的角度来自由的穿梭于时间和刻画外部环境, 这种个人化色彩体现了存在主义自由学说的特点。同时小说总刻画了彼特·沃尔什反抗传统, 追求自我的这一形象, 又与存在主义“绝对自由”的核心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合。在下面的篇章中, 笔者将从彼特·沃尔什的人物出发。论述彼特·沃尔什的自我选择与绝对承担中的体现的存在主义“英雄”品质。

二、关于选择与自由

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围绕着选择与自由, 存在主义者认为“存在先于本质”, 这一观点不仅否定了“上帝造人, 人具有原罪”的对人的本质进行贬低的观点, 同时也否定了“人是万物的主人”这一人道主义傲慢论的观点。他们认为, 人作为一个存在最初是不具有任何意义或者是本质的, 是在不同的环境中, 在特殊的境遇中, 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及行动来赋予个人的本质。存在主义者认为, 人作为一种“自为的存在”, 他的主观性推动他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 什么都不是”。在选择的过程中, 可以不受他人, 社会的道德, 准则和制度的制约。人不外由自己创造的东西, 人的本质也是由人自由“选择”和“创造”的。这种自由选择的论点也赋予了存在主义另一称呼:自由学说。这也是为什么萨特强调, 他的存在主义也是一种人道主义。

读者最开始对彼特·沃尔什这一人物的认识是从达洛维夫人的回忆与介绍中, 彼特·沃尔什的“比起花椰菜来, 我更喜欢人”以及“他感兴趣的是世界的状况, 瓦格纳的音乐和蒲伯的诗歌, 人的性格, 还有她自己灵魂中的缺点。”这一句话就隐射了其对作为自由个体的人的关注。萨特在他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就明确提出, “人确实是一个拥有主观生命的规划, 而不是一种苔藓或是一种真菌, 或者是一颗花椰菜, ”萨特强调的人的主观性无非是指人超越物体而存在的尊严, 一种能够决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自由。彼特·沃尔什这一人物是以达洛维夫人, 休·华特布莱德, 布鲁顿夫人为代表的拥护英国王室和绝对权威的社会的对立面。他指责克拉丽莎为“完美的女主人”。在父权社会中, 女性角色限定与家庭之中, 相夫教子, 包容, 妥协和无私。这种天使只有作为妻子和女主人的第二性的角色, 而没有一个独立人的思想。在当时女性的这种角色分工在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已根深蒂固, 但是彼特·沃尔什却对这种“完美的女主人”提出了鄙视和反抗。他的这种选择无疑是与当时英国主流传统女性角色定位背道而驰的, 他看到了当时婚姻生活中女性的附庸地位。他认为克拉丽莎聪明, 有自己的见解, 但在婚姻中却要通过理查德的眼中去看待事物。而克拉丽莎对上层社会的向往和肯定使得他与克拉丽莎的分开是必然的。

存在主义者认为, 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人在做出选择时是绝对自由的, 独立的做出选择。小说中提到彼特在与克拉丽莎分手后正是独自做出去往印度的决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像他这样在爱着……他独自作出的那些决定——他, 彼特·沃尔什;”如今已到老年的彼特在面对如今的生活境遇时, 他依然保留着年轻时那种不顾他人的冒险精神, 文中有几处彼特自己的内心独白清楚的向读者表明了他那不受约束的态度。比如“他一点不老, 也丝毫没有干瘪僵化。至于说别人怎么议论他, ……他根本不在乎, 一点也不在乎。”以及“他是一个冒险家, ……不顾那一切该死的礼节要求, ”伍尔夫用讽刺的语言描述邦德大街上人们对轿车内高贵王室的盲目爱戴和对权利的象征的无条件皈依。行人根本就没看清车中的大人物真正的身份, 但却众口一词的, 毫不犹豫的怀着对大英帝国的热爱与自豪对其表示绝对的忠诚。而彼特·沃尔什却是一个十足的例外。比如他对休的批评和嘲笑, 称其是给王室贵族擦皮鞋的人物。小说中一群少年给将军鲜花场景的描写更是突出了彼特对统治者的强权欲望的反对。少年脸上的严肃和眼中的崇敬都是颂扬着责任感, 忠诚和对英国的热爱, “他们不停地稳步前进, 越过了他, 越过了所有的人, ……那些伟大军人的壮观的黑色身影耸立着瞻望远方, ……但是彼特·沃尔什一点也不想要这种目光。”彼特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些将军实际上是贪婪的王权和统治阶级的牺牲品, 是对至高无上的权威的妥协和克制, 眼中只剩下了庄严和凝重, 却失去了一个作为自由人的人性的光辉。而彼特不屑这样庄严的目光, 他追求的自由也绝对不会妥协于这样的王权之下, 所以他才会发出“可怜的戈登”这样的感慨。

三、关于孤独与自由

存在主义者认为孤独与绝望是人们生活的最核心的常态。这也是“可怕的自由”的一个表现形式。既然个人是绝对自由的, 做出的选择不受他人约束, 不受他们影响, 独自行动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孤独。而存在主义另外的一个观点“他人即使地狱”也带来了这种孤独与绝望。“我”与“他人”并不是相互认识的关系, “他人”是一种打破以我们为中心的世界的另一个“自为的存在”。那么“我”与“他们”在做出自由选择的同时必然会造成“我”与“他人”的冲突, 而这种冲突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和压迫感, 这种人与人, 人与社会的“异化”现象就是存在主义者认为的人的孤独和绝望。

彼特·沃尔什在不顾他人, 不顾社会做出自由选择的同时, 必然会产生这种孤独感和焦虑感。小说中多次提到他的“独自”, 以及将他喻为“孤独的旅人”。他与克拉丽莎这个圈子的人的背道而驰显然会遭到他们的不理解与嘲笑。当他时隔三十年回到英国去见克拉丽莎, 告诉他恋爱了这个事实时, 克拉丽莎的不解与恼怒是那么的显而易见。比如文中提到“……真愚蠢!彼特一辈子都像这样被愚弄;……使她恼怒的是他那份愚蠢的不顾传统习俗的表现, ……”他知道自己的选择面临的将是克拉丽莎和达洛维以及所有的人的反对, 他认识到自己的压力, 所以当他决心与他们一击高下的时候, 这种孤独感却将他淹没了。“……他想, 一面手指沿刀刃滑动, 面对的是克拉丽莎和达洛维以及其他所有的人;……他突然被从空中抛下来的那些无法控制的力量所压倒, 泪如泉涌, 哭了起来;”这种让彼特自己都感到意外夫人感情的突然迸发我们完全有理由可以理解为彼特在面对他们的不理解, 面对这种孤独的处境做出的一种情感的发泄。当布鲁顿夫人提出彼特这个人之后, 他们心中有扬起来得意的感觉, 因为他们眼中的彼特是失败的。伍尔夫在小说中对此处有精确的表述“……这使大家都有那么点得意。他回来了, 备受打击, 一无所成地回到了他们安全的岸上。”他们认为的这种缺陷真是彼特坚持的绝对自由。他们的选择与彼特的选择很明显是冲突的, 而这种冲突使得彼特处在与他们完全相对立的孤独的处境。这种孤独与绝望正是存在主义者认为的人们在世界中的最核心的生活常态。

四、关于绝对承担与自由

存在主义者认为的绝对自由是是以承担道德的责任为前提的, 所谓“绝对承担下的自由”, 人们在有选择自由之后, 还必须对其所做的选择付出绝对的责任。这种矛盾之所在似乎使得人们的绝对自由在社会中难以实现, 但笔者认为, 若是人们在自由选择之后愿意接受随之而来的责任, 并且心无怨言, 依然坚持自己之前所做出的选择, 那么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不受任何外在影响的自由。笔者认为, 彼特·沃尔什坚持的自由正是这种“绝对承担下的自由”。

小说中克拉丽莎对彼特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没变, 一点都没变, 这种一如既往的坚持就隐射出了彼特经过三十年的与社会的斗争, 尽管如今一无所成, 依然没有改变当初的选择, 而这是一种承担。比如文中有一处彼特的独白可以支持这种观点“他曾被牛津大学开除——不错。他曾是个社会主义者, 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个失败者——不错。然而, 他想到, 文明的未来掌握在那样的青年人手中;想三十年前的他那样的青年人手中;……未来掌握在那样的年轻人手中。”彼特·沃尔什已经53岁, 头发花白, 然而回到英国后, 依然得需要理查德为他找一份教拉丁文的工作, 他与黛西结婚后生活会如预见中的那样拮据, 但彼特并没有表现出对这种生活的无奈或者是后悔, 他, 满足与生活本身。“生活本身, 它的每一时刻, 每一点滴, 此时, 此地, 现在, 在阳光下, 在摄政公园, 就足够了。”。

五、结语

伍尔夫对《达洛维夫人》人物内心世界的处理, 以及用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对抗无不体现了存在主义立足于人, 重新给人赋予自由的特点。并且通过从彼特·沃尔什的内心出发, 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最为真实的人物, 这种真实的人物也能反映出一个最为真实的社会和生活。彼特·沃尔什对自由的坚持, 在自由选择之下的孤独与绝望的处境以及坚强的承担起选择之后的责任。这一切都符合存在主义对自由人的诠释。因此, 笔者认为彼特·沃尔什不失为未存在主义冲锋陷阵的存在主义“英雄”。

参考文献

[1]郑超群, 《<达洛维夫人>中时间的不同表现形式》, 长江大学学报, 12

[2]王小姣, 《伍尔夫作品<达洛维夫人>中的存在主义倾向》, 外国文学

[3]《达洛维夫人》, 弗吉尼亚·伍尔夫 (著) , 王家湘 (译) , 译林出版社, 2001.9

[4]吴峰, 阮碧波, 《浅议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 湘潮, 2011.12

[5]叶雁, 《存在·自由·他人——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及其文学践行》, 文艺理论

[6]陈妍, 张清东《当代英国文学与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主题模式》,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7

上一篇:接入方式下一篇:古诗词教学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