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的主体教学

2024-07-14

初中历史课的主体教学(精选十篇)

初中历史课的主体教学 篇1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 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乐趣的课堂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 得以精神上的放松,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组织开展一些自主探究活动,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 学生就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会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初中教育阶段, 好奇心是初中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体现, 初中生对周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一旦对一个问题产生质疑, 就一定要弄个明白。因而, 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多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 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解决问题,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引导质疑, 促进思考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学生难免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当学生在问题思考之后依旧没有进展时, 学生可能会向教师求解, 这时, 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 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 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还能启发学生思维。同时,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让学生进行积极发言;在别的同学发言时, 要认真听取,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 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 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 适时地进行思想引导,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获得知识, 能力得到提升,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 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内课外, 相得益彰

在初中教育阶段, 课堂教学是实现历史教学的主要场所, 课外活动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 也是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一个平台,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既要重视课堂教学, 又要重视课外活动教学, 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课, 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 在初中历史人物教学中, 教师可以带领多读一些历史故事和典籍, 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 借鉴其中的精髓, 指引现在的学习生活, 通过这样的活动课, 不仅可以有效的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还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简单的判断能力。这样不仅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活化”到课外活动中, 还能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初中教育阶段, 初中历史教学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在实际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融入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参与者, 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历史教材内容的需要, 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 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营造一个有特色、有活力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氛围, 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作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 融合一定的初中素质教育内容, 全面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针对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进行详细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措施, 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生,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沙婷婷.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构建灵动数学课堂[J].学周刊, 2016, (34) .

[2]姜艳侠, 张浩.试论学生自我管理的实施及价值[J].祖国, 2016, (20) .

[3]许和贵.语文课, 多给学生留点时间[J].甘肃教育, 2007, (18) .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反思 篇2

本节课的内容跟上节课《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属于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寻觅社会的真谛的内容,和上节课的内容具有很紧密的关联,所以我选择了以旧课导入的方法,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然后找到一个切入点导入本课。而旧课导入的方法也是我们哲学课上的一个常用的方法。

总的看来,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教学素材多样化、广泛化、代表性强,贴近学生实际。例如在讲解人民群众为什么是历史的创造者时,运用了丰富的材料,、精神财富的图片和贴近生活的例子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帮助他们自觉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所选材料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体现时代气息。例如在讲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时,选取了当今社会热点民生问题,选取了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到基层中去关心群众基本生活。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我们的党和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是求真务实的。

三、在介绍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时,采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从中得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但本课也有三个缺陷:

一是如何把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一宏观内容具体化,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概括的高度,过渡上欠自然,较为生硬。

二是在讲解时候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时候,过多的讲了精神生活,这样不利于突出精神财富这几个字。

三是这节课学生整理的反应很热烈,也很积极配合,不过学生单独思考的时间欠少。这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地加于调整。

反思三: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作为这学期的实验课来完成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与实践中我有如下几点反思:

一、本课在教学设计上和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个优点:

其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热点案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做到以理导人,以事服人,这有效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性;

其二,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展开合作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在探究获得直接经验,提高参与能力;

其三,本课重点关注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突破,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效。

总的来说,本课在教学时基本上能做到重难点突出,知识连贯性强,基本实现教学目标。

二、不足之处:

其一: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较粗略,很多学生未能真正理解我所布置任务的内容与目的。

其二:在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三:在设置探究问题时候,如何才能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能贴近课本知识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综上所述,是这堂课的优点与不足,本人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对的自己的缺点建议改正并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促进自己的教学进步。

反思四: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反思

一、情景引入引发兴趣音乐是现实生活经过艺术加工的特殊情境,它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出美的形象,能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之中。用音乐渲染情 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教师的轻唱以及学生演唱都是引发兴趣的有效方式。如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引入中,我轻声唱起了《宰相刘罗锅》歌曲 《清官谣》中的几句歌词,: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咿呀咿儿呦,那就是定盘的星。歌声一停,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我 问:歌词中的‘秤砣’和‘定盘的星’是谁?孩子们回答说:是老百姓!我接着问:歌词中的‘老百姓’从哲学上看指的是什么,歌词反映了什么哲学道 理?你是怎样认识的?要想弄清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这一框题。这样,以歌曲情景引入,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 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引起了学生的无意注意。

二、情景再现探究新知情景再现可以把形、声、色、态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 维。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情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教学中,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人民群众是精神 财富的创造者这一观点。我用多媒体播放中山科技大学教授朱东黎创作的舞蹈《龙舟鼓》片段。

在舞蹈情景出现的同时,我相应地进行朱东黎创作的舞蹈《龙舟鼓》的采风过程的语言描述:

初中历史课的主体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情境 学生 主体地位

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材的内容与要求,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學生发展为中心、能力与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思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人文素质,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动手、动脑的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倡“少讲多练”“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考和参与的思维空间

因为学生的求知欲会随着对事物感知能力有所波动,如果事物的感知能力比较强,那么学生的求知欲也会提升,反之则会降低。根据这种情况变化,学生通常会对历史课内容较为形象的故事情节兴趣比较大,对较抽象的历史结论会不愿去学,他们对此类内容的全面分析、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这一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进行思考,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

如笔者在教授《世界历史》下册《经济全球化趋势》一课时,不去解释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而是给学生展示了两幅图:美国波音飞机生产基地示意图和德国欧宝汽车生产基地示意图。学生看完图后就会明白一个道理,一架飞机或者一辆汽车并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公司生产的,而是多国、多家公司生产完成的。然后提问:这样的一架飞机、一辆汽车生产出来后该怎么办呢?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结论是要卖出去,不仅要满足本国航空公司和汽车消费者,而且向全世界每个国家都出售这种飞机、汽车。从而使用学生理解人们经济生活中生产、销售、消费的跨国、跨地区性,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然后,以日本系类的汽车在中国有跨国公司生产日本汽车如:本田、日产系类,问学生这是否是件好事?对谁有利?激发学生去思考、讨论来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去思考:首先,对中国有利还是有弊?其次,对日本有利还是有弊?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不要先给出结论,让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寻找答案,他们才会带着及浓厚的兴趣去阅读。整堂课,学生始终都是求知欲十足地参与教学工作,没有学生无所事事。

二、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动的关系,教师应该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关注学生情感,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要求我们必须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因为他们有时并非理智支配情感,而是情感支配理智。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往往并非某个学科重要而去学习,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视其老师与同学关系的亲与疏、老师的为人品德而决定学习与不学习、喜欢与讨厌某个学科。所以,要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以性别、个性差异、学习的好差来区别对待学生,否则你就是在教学生学会用不公正、不公平的方法去对待别人的思想。在实际生活中课堂上的每位学生都期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帮助以提高他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就是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非智力因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有很大帮助的。例如,本人在上《中国历史第四册》中的《西安事变》一课时,不是按照教材编排本文的顺序按部就班的去完成教学内容,而是先问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对张学良和蒋介石两人的知识了解多少”?让学生讨论并回答回答出来,从学生最近的认知水平导入新课。然后再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再来看张学良和蒋介石的另外一个故事”,到底是什么故事,给学生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的心引到课堂上来。再交给学生第二个问题:“到底张学良和蒋介石各要干什么?”急于知道结果,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欲望,把学生引到课本上去自学阅读。再交给学生第三个问题:“结果这样”激发学生的动脑、动口意识,让学生去自由讨论、去回答学生自己解决的西安事变的发生经过。最后交给学生第四个问题:“这件事是如何解决的有什么影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将教学过程推向高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探究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采用让学生讨论、辩论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只对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的内容遇到了自己弄不懂的问题时,才进行引导纠正。如笔者在讲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农村和城市的改革》一课时,提出如下问题:

1.我国改革开放开始于什么时间?什么事件?

2.我国改革从什么地方开始?

3.农村经济结构是如何变化的?

4.我国如何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让学生自学阅读、归纳、讨论、回答,教师只对本课中的“农村经济结构变化”“政企分开”“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概念做补充、解释说明。学生自己看得懂、学得会的,教师不必讲,全权交给学生处理。在讨论问题中,可以是同组之间交流讨论,也可以是前后左右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同学之间讨论不必顾忌回答不上来、回答错误而带来的心理压力,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参与时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要想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只有从学生的自身出发,想方设法了解学生需要,创设学习情境,运用讨论和辩论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思考并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动机,引导、组织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学生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中的学生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战邦荣.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生物学教学,2000,(04):11.

初中历史课的主体教学 篇4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学生主体性地位

随着时代发展的要求, 课程改革之风席卷全球,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正在向全国推进。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新的历史课程要求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 强调学生在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锻炼能力, 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也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呢?我以自己的教学为例谈谈见解, 以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情境体验教学,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美国著名学者杜威曾指出:“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 (真实情境) 中的体验。”情境体验教学正是将情境与体验结合起来, 突出强调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置学生于丰富复杂的教学情境中, 以情境唤起学生的生命体验。在课堂上,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引导“反思”或组织“交流”等活动, 特别注重学生的入情入境, 亲历体验;特别强调学生在情境体验的基础上感悟、内化、交流、研讨学习成果, 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

1. 模拟历史情境,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如在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一节中, 有这样一个问题:“各派代表宣扬了哪些主张?”此问题若按书本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 则难理解难掌握。不妨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 我将学生分别编为“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墨家学派”、“法家学派”、“兵家”等几派, 各派的代表先阐述自家的观点。然后我提出:“昨天晚上, 我班两位同学没有把教室打扫干净, 请你们根据你们所代表的学派谈谈你们的处理方法。”有的认为应当进行教育, 下次不再犯错;有的认为随它去, 算了;有的认为我们要选出更负责的卫生委员, 督促完成;有的认为要从严处罚, 不能留情。由于各派的立场不同, 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不同, 历史情境“百家争鸣”的局面“重演”了。模拟历史情境, 记忆深刻,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从生活中感悟历史,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如在新教材《六王毕四海一》一节中,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同轨等措施在巩固统一中的意义, 我组织学生编演了一个小品《买包子》。

小品由六个同学来扮演:两个同学:卖包子, 其余四个同学买包子。买包子的四个同学手中分别拿着美元、英镑、法币、日元四种货币, 卖包子的同学持有人民币、美元、英镑、法币、日元等各种货币。在买卖包子的过程中, 双方都要进行各种货币的换算, 包子卖完后两位卖包子的同学要进行结帐分红。不一会, 他们一致得出结论:这样太麻烦, 不方便, 干脆统一用一种货币:人民币。

通过小品表演, 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题材带进历史课堂, 学会从生活中反思历史, 最终产生对历史知识的个性化的、独特的认识。

3. 直接感受, 让历史与学生亲密接触,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例如, 在学习远古时代的历史时,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尝试动手制作几件石器等生产、生活用具, 并可以亲自动手使用, 以便亲身体验古代人劳作的艰辛。

二、突破思维定势,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历史课程内容强调其真实再现, 要求客观地反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及其它事物, 因此, 历史课程的某些内容都是相对稳定的, 而且大部分历史现象的描述都是有规定性的、不容更改的。但是, 对历史的分析、认识与理解, 却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的历史事件会因人、因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认识角度和思维方式。这就构成了历史教学的开放性价值。新课程课堂教学特别强调以开放的态势来学习、理解历史并重新构建具有个性化的历史。因此, 突破思维定势便成为必然的选择。

例如, 在讲《戊戍变法》一节时, 如果教师问:“变法最终演化成一场流血事件, 谭嗣同等六人为变法献出了生命, 我们应该怎样来向谭嗣同学习?”这个问题多少流露出了某种思维定势。如果学生沿着教师的问题去思考, 那将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 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提问的:“你怎样看待谭嗣同为变法而牺牲这一行为?”这个问题一提出, 给了学生一个非常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 非常活跃。大致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赞同谭嗣同的做法, 认为他以死唤醒民众, 死得其所;第二种观点认为不可取, 他完全可以逃走, 没必要作无谓的牺牲;第三种观点认为两种做法都有道理……师生在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时, 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势, 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许多思维定势及观点来自于教师, 特别是在教师自负地“熟知”教材后, 往往形成了多年一成不变的认识观点, 因此容易将这些定势观点强加给学生, 因此教师敢于自我突破思维定势, 是让学生能够突破思维定势的前提与保证。

三、通过讨论交流,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当一个历史问题使学生产生模糊认识或者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阐述时, 教师应该把问题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由讨论, 各抒己见, 共同交流,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例如:我在完成“秦的统一和灭亡”的教学任务之后, 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怎样看待历史上的秦始皇?”问题一提出, 教室里立即引起了激烈的争议:有的同学认为秦始皇是个杰出的伟人;有的同学认为他是个暴君;还有的同学认为他有功劳也有过错。面对这种情况, 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并要求学生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史实依据 (论据) 。讨论中, 学生畅所欲言, 深入探讨, 彼此交流, 学生的思想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对秦始皇这个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开始懂得, 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 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我们要在肯定其对历史的贡献的同时, 否定其不足, 不可偏执一面。

通过讨论交流, 在思想交锋时, 学生学会了自我反思, 强化了探究意识, 提高了对事物的分辨能力, 训练了表达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四、通过合作交流,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新课程的一种教育理念是:教育要为人的一生幸福做好准备, 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 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 通过课堂内外的分工合作, 让不同的思想在合作中碰撞, 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去探索、去创新。

例如, 我在执教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历史文物仿制活动》一节时, 将全班学生按自愿组合的原则分成若干活动小组, 各组人数不定, 每组仿制一件历史文物, 可以是仿制秦武士俑、仿制甲骨文、仿制北京人头像, 等等。每组自主确定任务后, 组内学生又在小组长的领导下进行具体分工:或查阅资料, 收集信息;或购买制作材料;或负责设计与监制;或具体制作;或写总结报告。整个仿制过程都是由学生分工合作完成的。最后每个小组把各自的活动经历写成报告, 并带着自己的仿制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介绍, 互相交流, 共同评选优秀作品。在整个活动中每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体会和收获, 这对于每个人的一生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整个仿制历史文物活动的过程, 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自主完成的,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十分突出。

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 我们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但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 当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时, 教师应该在必要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 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 使学生在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锻炼能力, 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以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齐健.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

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究 篇5

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究

 

作者/蔡静

摘 要: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认识到学生存在的价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自主地构建知识结构。对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实现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主体性;历史教学;主体地位

一、主体性的概念

关于主体性的概念的看法,亚里士多德认为主体是某种特性、状态和作用的承担者,马克思主义则在认识论意义上使用主体这个概念,认为主体是认识和实践的能动的承担者。主体性教学,是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学生处于主动状态,拥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二、如何体现中学历史主体性教学的原则

“学习任何知识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运用启发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学历史主体性教学的核心是重视人,在教学中师生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合作关系。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讲授中国古代史《大变革的时代》中“商鞅变法”的内容时,我通过设置启发式的问题:“商鞅变法”的四个方面的措施,每一方面的内容“废”的是什么?“立”的又是什么?阅读内容,联系史实,思考分析。

学生甲回答:废除西周的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废井田,开阡陌)

学生乙回答: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按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军功授爵)

学生丙回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耕织)

学生丁回答:废除旧的地方制度,建立县制。(建立县制)

通过“废”与“立”的对比启发,变法实质上体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如何理解这个“向封建社会过渡”?其中“废井田,开阡陌”在《战国策》中这样描述: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史记》中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从这些史料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西周的井田制之下公田和私田之间有严格的界限,土地的所有权在国家手中。而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就是要打破公田与私田之间的界限,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军功授爵。这项变法的措施,无疑是对奴隶主贵族致命的打击。《史记》中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样,世代享受官爵俸禄的旧势力逐渐地失去官爵和田产,而依靠军功得到爵位和田宅的人来说,则成为变法取得成效的最广泛的阶级基础。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商鞅变法中明确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商鞅变法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以农业为“本”,以商业为“末”,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废除分封制,县设县令以主县政。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

分析商鞅变法内容,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变法的性质和意义。准确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感知历史,进而探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思考问题的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

2.倡导合作探究,明确任务,解决问题

中学历史主体性教学是倡导一种指导学生研究问题的教学方式,以探究学习为主要特征,强调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的能力。

例如,我在讲授中国古代史历史第10课《秦王扫六合》时,针对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以后所采取的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这一目内容,我把全班学生分为4个小组,政治组、军事组、经济组、思想组。提前布置每组去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第二天上课时各小组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政治组:

首先,确立皇帝制度。

(1)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而自称皇帝;

(2)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

其次,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1)中央官制:中央设“三公九卿”.

(2)地方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郡有郡守,县有县令,均由皇帝任免。

经济组:

首先,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即“使黔首自实田”.

其次,统一度量衡。度―计量长短,量―计量容积,衡―计量轻重。

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各国度量衡大小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然后,统一货币。

最后,统一车轨、驰道。

军事组:

筑长城:长城是由城、堡发展而来。是中国冷兵器时代的军事防御体系。战国时期,魏、赵、燕、齐等国境内均有长城。这些长城,在战争中曾经起过重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防止匈奴的南下,秦始皇下令修长城,西起临洮,东抵辽东。

思想文化组:

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国家的政权,另一方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是当时的官方文字,民间则使用更加简易的隶书。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规定了教学的内容是“法令”,教师的资格是“官吏”,设有专门担任教师的官吏。秦朝只许官府办学,又规定了统一学习的内容,严禁私学,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归纳各自收集到的信息,向全班同学介绍各自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的经历。这一过程对每位学生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分组讨论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多互动的机会。学生积极地参与了教学过程,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用情境教学法,渲染气氛,引起共鸣

情境教学法以历史教学内容为依托,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抽象的知识变成一幅有血有肉的历史画卷,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1.创设视频情境

用视频可以把学生带到特有的意境中。我在讲授中国现代史“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问题时,播放了自己剪辑的《香港回归过程的实况》的片段,短短的五分钟,记录了香港回归中英政权交接过程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加之配以饱含深情的对白,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学生受到鼓舞和感染。于是,我“趁热打铁”――“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香港在历经一百多年的沧桑岁月之后,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学生听着教师动情的讲解,学生明白香港沧桑的历史,认识到香港繁荣的今天,由此懂得香港之所以在19顺利回归,其根本原因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综合国力增强。

2.利用音乐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利用音乐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在导入新课的时候,例如,我在讲授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这一课时,选取了音乐《走进新时代》,音乐结束,我出示歌词内容片段: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出示问题:歌词中涉及了中国历史上三位领导人,其中让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两位领导人是谁呢?

大多数学生可以从已学的历史知识中得出结论:一位领导人是毛泽东。

我顺势引导,那么让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导人会是谁呢?请大家走进今天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被抓住,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老师设置的情境中来。

主体参与是建构学生主体的基本途径,主体参与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认知、情感与行为各方面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赵荣凯。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3)。

初中历史课的主体教学 篇6

关键词:学生主体;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42-01

一、引言

历史教学有着自身独特的意义,既是让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保障。在现阶段的教育体系当中,历史教学工作承担了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职责。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真正的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并且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积极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平衡师生关系,将教育者逐渐转变为引导者,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更好的对学生的全方面素质的成长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对学生主体学习意识进行培养

重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需要对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进行培养,进而更好的发挥出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特色和优势,让学生的个性和自身职位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成长。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主体性学习地位,并且减少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的依赖,逐渐的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自身具有对学生主体学习意识开发的责任,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的成长。例如,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川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6课《朋友遍天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讲解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万隆会议以及中美建交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历史,并且通过对课堂知识的学习,了解外交工作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学生逐渐的养成自主关心国家大事与时政的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的发表对国家外交工作的看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我国建交历史中一系列的事件,让学生更好的提高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提高对历史的认同。在不断的学习与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和价值,感悟主体性学习地位。

三、对学生独立探究意识进行培养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工作,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的也体现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上。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内容,没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分配教学权利,并且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无形中养成自主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习惯与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意识与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醒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且做好科学的规划。例如,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一课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我国古代青铜器“鼎”的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鼎的特点和代表的历史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一些关于鼎的成语(三足鼎立、、人声鼎沸、钟鸣鼎食、一言九鼎等)。通过让学生自主发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讲述自己实际生活中的青铜器,来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有艺术观赏价值与社会的适用价值。通过学生主动的发言和阐述,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精神与意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不断探索生活中的现象,布置合理的课后思考探究作业,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良好的体现。

四、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优秀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自我探究水平不断提高,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也是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就会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过于局限,并且总是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不利于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因此,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体现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一个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内容。在开展教学工作中,历史教师要注重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并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拓宽学生的思维宽度,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思维方法和历史知识内容。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第5课《伟大的十月革命》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机械牛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思考得无产阶级革命对我国的影响,并且通过提问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异同?与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发生?等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学生在自主的思维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散,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索,更好的得到启发。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并且认识到无产阶级发展的必然趋势,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秉承这一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学工作必须围绕学生来开展,并且重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注重对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独立探究意识以及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角色定位的转变,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的把握自身学习过程,引导和推动学生良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吴立新.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新探[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09

初中历史课的主体教学 篇7

一、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

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即使老师口才再好, 如果每节课都是老师的“独角戏”, 学生也会厌烦的。怎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呢?我进行了历史专题讨论课的尝试。比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 我安排了一节活动课, 让学生就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举行一个辩论会。那节活动课上, 同学们的表现令我惊叹。他们积极参与, 热情高昂, 立场鲜明, 论述充分, 并不乏个性色彩, 高潮迭起, 情绪热烈。原来, 给学生一个舞台, 就给了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 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 给了他们伸展心灵的空间。除了这样的辩论会, 还可以组织历史剧表演、历史歌曲比赛、历史典故故事会等等。这些灵活多样的形式, 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快乐中成长。正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空洞抽象的讲解, 使人感到枯燥、乏味, 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

二、用质疑设问, 引发兴趣

历史学科的过去性使学生感觉比较乏味, 而传统观点的误区认为历史课就是背背而已, 又使学生对其难度认识不够, 所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例如学习《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 学生已知道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建议。如何正确认识这一举措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讨论深入不下去了, 我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启发提问: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用这个建议? (从作用、历史背景来启发) “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 却要无疑。”在自主学习课堂中, 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 而其中精心设疑是关键。如:“官渡之战”中曹操胜了, 而“赤壁之战”中曹操败了, 这是为什么?通过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探究, 效果不错。除了精心设疑之外, 我还鼓励学生质疑。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在自主学习课堂中, 我依据这一理论, 大胆地鼓励学生提问题。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采用竞赛的方法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这些问题鼓励学生去质疑、去思考、去探究,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畅谈见解, 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 最后加以归纳,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让学生动起来,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课堂是学堂, 学生要学会学知识, 还要学会做人, 学会生存, 学会合作。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 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 通过课堂内互动, 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 让他们发现问题, 激励他们去探索, 去创新。例如, 对于丝绸之路的变迁和给当今的启示探讨。把全班分成小组, 每组任务明确, 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 收集信息, 最后每个小组把各自的资料、报告向全班介绍交流。因每个人会有各自体会, 这许多体会的汇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更容易理解我国现在的一些基本国策, 如西部大开发, 改革开放等。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 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而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现在的中学生最乐于接受的了。记得在讲《宁为战死鬼, 不为亡国奴》时, 我制作了一个电脑课件, 搜集了很多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图片, 并配以文字说明, 还配了若隐若现的背景音乐, 以烘托气氛。最令学生震撼的是我剪辑了电影《南京大屠杀》中的片断, 血淋淋的场面让学生无比悲愤, 很多学生甚至义愤填膺, 握紧了他们的小拳头。此时, 不用我过多讲述, 学生自然明白了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 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从而达到了本课的思想教育目标。在历史教学中利用这些课件, 能够打破时空限制, 化远为近, 化静为动, 图文声像并茂, 生动感人, 形象逼真地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 创造历史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五、从课堂到课外, 让学生回归历史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历史讲述的是过去的知识, 而学生对于遥远的历史知识常常感到很迷茫, 那么实地考察参观就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知识的距离, 学生在轻松、自如、感兴趣的条件下学到了在课堂上未涉及的知识, 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历史, 开展丰富多彩的参观活动是陶冶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充分利用本地历史遗迹、历史人物等资源, 让学生亲眼目睹历史、触摸历史、回归历史。学习历史知识不再只是局限在校内, 局限在历史课堂上, 而是走进了活生生的历史世界。学生不仅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技能, 发展了能力, 而且还陶冶了品德、美感, 了解到悠久的中国历史的过去和现在, 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献身祖国建设和建设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

初中历史课的主体教学 篇8

一、在教学方法上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教学方法各有不同, 但是笔者觉得“先学后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边学边教的模式提出来的, 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 在初中历史教学课程之中, 我们要真正的贯彻这一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 在学习商鞅变法时, 教师便可以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影视剧里已经有太多涉及到这个时期的事情的故事, 所以学生对该时期的知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 所以,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商鞅变法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然后, 让学生自己去找相关的资料, 先进行自主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遇到的不明白的地方勾画出来, 然后找教师解决。教师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反映上来的问题, 有选择性的将学生共同出现问题的地方在课堂之上讲解, 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在课堂评价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评价是对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最好的检验手段之一。传统的评价就是教师在上完课程后会写一个评价报告, 这种单一的说教评价模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 我们的评价就要改变以往的模式,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他们自身的不足, 促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历史课程的学习之中。

总而言之, 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终达到初中历史课程的优化。

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以此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历史课时,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主体性,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篇9

1.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依据“双纲” (即《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中学历史考试大纲》) , 认真钻研课本, 把课本中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章、每一节的具体要求和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告诉学生, 使其心中有数, 目标明确, 既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也便于学生检查自己学习的效果。

2.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从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 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内容, 归纳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笔者在近十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 体会到教学中通过对课本的大字与小字、文字与图表的联系贯通, 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引伸和拓展, 充分利用课本中智能因素, 对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能力大有好处。

然而, 许多学生不重视或不知道应怎样重视课本。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一些学生自认为对课本内容已经熟悉了, 于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看社会上搞来的一些复习资料上。针对这种情况, 除对学生进行反复说明外, 还利用课本上的有关内容, 编制成一些问题, 以此督促他们认真阅读课本。例如,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四节中法国和美国在西班牙内战中的态度, 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两则材料反映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对德意的侵略扩张持何态度?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说明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被颠覆的原因, 你对英法美等国的政策有什么看法?通过设计问题, 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提供的有关材料, 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 加深对课本主要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思考美国在二战前后实行“中立政策”的原因及美国是如何一步步放弃中立政策参加世界大战, 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讲完一个章节内容, 学生可能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就让学生把疑问提出来, 交给全班讨论, 教师只在一旁作点拨、引导、启迪工作。对于学生不能解决或不易解决的问题, 笔者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以答复或提示, 必要时则给予个别辅导。实践证明, 学生自己搞清楚的问题印象是很深的, 记忆也牢,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

4. 要求学生作学习总结。

每讲完一章、一单元及一本书之后, 笔者总是要求学生写学习心得小结。写小结实际上是一次重新整理与复习已学内容的过程。学生们很可能在写小结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以前没有理解的问题, 以便弥补缺陷, 并把分散在课本中的知识加以系统化, 从而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为此目的, 教师要常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带有总结性的作业, 让学生完成。如“苏联和东欧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如何确立的?东欧各国和苏联在冷战时期针对该体制的弊端进行了哪些改革?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另外在课堂上每讲一道典型例题或习题, 或评讲试题时, 也可让学生进行小结, 其内容可包括:解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多角度解题思路的方法;题目的改编、联想、引伸、拓宽等。这样做可使学生的智能得到相应提高。每次测试之后, 还要求学生对做错的题一定要改正或重做, 并且一定要求学生认真进行总结分析,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认真讲评, 然后让学生制定今后复习的计划。

5. 让学生讨论似是而非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答题过程中, 常遇到一些似是而非或有争议的问题。对此, 通过课堂讨论、查漏补缺, 就能澄清概念、明辨是非,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问题。例如, 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这一问题, 就要组织学生讨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对此, 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本, 认真分析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局限性, 进行自由讨论, 各抒己见, 然后由教师加以点拨, 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的解答, 这样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6. 让学生分析错误。

学生在认识和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过程中, 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这是学习中的正常现象, 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剖析错误、纠正错误。实践告诉我们, 剖析错例往往比正面讲解印象更深。所以, 对于错误, 特别是大部分学生易犯的典型错误, 一定要认真剖析, 让学生不仅要知其错, 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错。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历史教学 篇10

一、现代教育要求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1.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主体性是学生的内在属性,因此学生的发展就体现在主体意识觉醒和主体能力提高。教育使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创造是人的主体发展的最高表现,因此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学生,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必须开发他们的主体性。

2. 学生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

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他们的大脑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安东尼·罗宾曾写到:“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比,价值无比,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并非大多数人命里注定不能成为‘爱因斯坦’,只要发挥了足够的潜能,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都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爱因斯坦’。”

3.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创造者。”因此,只要充分调动、开发学生的主体性,他们一定能创造出活泼、多样、亮丽的世界。

二、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开发学生的主体性

由于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具有生动、形象、递进、交互、信息量大等特点,现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让学生知史、懂史,鉴古知今。我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课堂教学就是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增加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力、判断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而又恰当地使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多媒体和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开发学生主体作用。

1. 在演示型教学模式下,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历史教学内容涉及的人物、事件、情境、过程通过图片、视频、动画、音效等方式再现于课堂,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且可以立即反馈的人机交互方式。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历史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历史学科主要是研究历史事物的时间特性,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于理解的,但如果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特性,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大量的图片、图表、视频、动画将过去不可再现的部分形象化和直观化,将生硬的课本变得“活灵活现”,这样可看到、可听到、可感知到的历史情境必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2. 在网络交互探讨教学模式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核心内容。

网络交互探讨教学,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进行集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充当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学生以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进行积极主动和协作式的学习,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在网上寻找信息,寻求答案,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在评价拿破仑这节讨论课中,可采用网络教学,首先,教师提出问题:“有人说:他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有人说:他是一个英雄,改变了欧洲的历史”,“有人说:他是一个战争罪魁,是一个暴君”……上面这些说法有道理吗?请结合搜寻的相关资料和所学过的知识,说说你对拿破仑的看法。然后,教师可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计算机网络,搜寻与拿破仑有关的事迹、资料、研究成果等。在这一过程中,同组的学生相互之间可进行讨论并可随时请教教师,最终各小组经过搜集、讨论、整理得出一个结论。借助此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

三、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历史教师角色的转换

与时俱进的历史教学必然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武装,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打破了历史教学“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旧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历史教学效率,充分释放了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主体性,开拓了学生历史学习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更高要求,历史教师的角色应完成以下转换。

1. 变“教师”为“学生”,永远做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者。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历史教师应一切从“零”开始,从学生做起。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促使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并改变和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新技术,才能更好地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历史教学。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教师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在新的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势下,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知识,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更好地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地开发和释放。

2. 变教学“实施者”为课程教学内容程序的“设计者”、“开发者”。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历史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学会”,而要重视引导学生“会学”;不能只满足课本知识,而应对课本知识“创新”,以科研促教学,成为学科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大胆设疑,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你的教学中去。

3. 变“演员”为“导演”,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

要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成才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应该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如何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思考,激发学生主体性。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自己去触摸历史,他们才会记住历史,才会理解历史。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分析、处理历史信息,才能提高历史信息素质,同时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使其思想得到升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要变“演员”为“导演”。“导演”的职责是:创设学生自我教育的环境,提供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指导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

4. 变“教书匠”为“教育家”。

教师本身必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者。在现代化教学中,教师应该从繁重的传统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研究基于现代教育新技术环境下学生的认知建构,更好地创设教学情景,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开发,把发展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个性放在首位。因此教师的角色应真正由“教书匠”向“教育专家”、“学者”转换。

上一篇:回归德育下一篇:流域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