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名商标淡化问题

2024-07-12

驰名商标淡化问题(精选七篇)

驰名商标淡化问题 篇1

一、驰名商标淡化概述

(一) 驰名商标淡化的概念

驰名商标是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1995年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将驰名商标淡化定义为:“减少、削弱驰名商标对其商品或服务的识别性和显著性能力的行为, 不管在驰名商标所有人与他人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或者存在混淆和误解或者欺骗的可能性。”这也是目前较为权威的定义。

(二) 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性质

1. 侵权行为。

我国在《商标法》中有相关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 在同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为商标的侵权行为。

2. 不正当竞争行为。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 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 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驰名商标淡化行为违反了市场交易中的诚实信用和公平竞争原则, 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3. 损害消费者信赖利益的行为。

驰名商标的商品在消费者的心中建立起了较高的声誉, 而商标淡化的商品或服务往往是不及驰名商标的, 这样就会让消费者产生了混淆和误认, 失去对驰名商标的信赖, 损害了消费者的信赖利益。

二、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表现形式

(一) 退化

退化是指本来只与特定商品或服务联系的商标被用在其他商品或服务上, 从而降低了该商标的显著性, 导致驰名商标所标识的商品与特定生产者的联系淡化。

(二) 丑化

丑化是指未经商标权人同意将与其驰名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用于对驰名商标的良好形象和信誉有不良影响的商品或服务上, 以降低驰名商标的良好形象和信誉的行为。

(三) 间接曲解

间接曲解是指将驰名商标误解为有关的商品通用名称而失去原有的识别性。退化和丑化只是一定程度上对商标的显著性和识别性的削弱, 间接曲解是商标识别性完全的丧失, 对商标的伤害是最大的。

(四) 抢注他人的驰名商标为域名

域名具有唯一性, 一旦抢注驰名商标原所有人将不能再次注册, 再者说, 消费者在网站上搜索看到的不是驰名商标的商品或信息, 将降低对驰名商标的信任度。

(五) 将他人的驰名商标作为商品装潢

不法者把驰名商标的商品装潢或与驰名商标类似的装潢使用在自己的产品上, 使消费者误认误购, 对驰名商标的产品失去信任。

(六) 反向假冒

商品的销售者或生产者低价购进他人已注册的商品, 再换上自己或别人的注册商标 (一般是驰名商标) , 然后高价售出的行为。这种行为对驰名商标的侵害是巨大的。

三、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认定

如何判断一行为是商标淡化行为, 是否承担相应责任, 这就要求对驰名商标的淡化行为进行认定, 对淡化行为的认定有以下几点:

1.商标淡化行为的对象是驰名商标。

2.行为人的行为以营利为目的。对商标的合理性使用则不为侵权。

3.驰名商标为注册商标。国际基本精神规定已注册的驰名商标受到一定程度的特殊保护, 未注册的商标需要更高的保护。但我国要求的是注册商标。

4.行为人的主观状态不影响行为的认定。行为人只要实施淡化行为就一定存在过错, 主观状态不影响认定。

四、我国驰名商标淡化的救济措施

(一) 事前救济

1. 从商标权人的角度。

商标权人可以注册联合商标, 如在相同的商品上注册几个近似的商标等, 对驰名商标进行保护。

2. 从立法的角度。

将驰名商标保护制度列入商标法中, 扩大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 完善相应立法。

(二) 事后救济

1. 责令停止侵害。

我国《商标法》中关于侵权行为成立的相关处罚, 也可适用于商标淡化行为中。

2. 赔偿损失。

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金额赔偿上在补偿商标权人的实际损失的同时还要对驰名商标的信誉的损害进行补偿。

3. 消除影响。

为驰名商标恢复信誉是必要的, 侵权人在进行赔偿的同时还应以公开的方式恢复驰名商标的商业信誉, 消除影响。

4. 承担相应的行政及刑事责任。

对于较为严重的商标淡化行为, 行为人要承担行政或刑事责任, 以对其他人产生威慑力, 从另一角度说也是一种救济方式。

五、对我国驰名商标淡化问题的思考

(一) 淡化行为存在的原因

1. 我国对此研究起步的较晚, 对其研究还不够完善和全面, 这就使淡化行为有机会进入市场。

2. 驰名商标保护制度不健全相关立法不完善。我国目前还没有系统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 对于驰名商标的保护也只是散见于相关法律中。

3. 司法方面。司法机关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意识不强, 在法律的运用中也不够灵活, 对驰名商标保护的力度不够。

4. 企业自身的疏漏也是淡化行为一直存在的原因之一, 企业由于管理不当自身就会对驰名商标进行淡化。

(二) 解决措施

1. 完善制度。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 完善相关立法。

2. 改善司法。要加强司法者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意识, 提高司法人员的业务技能。

3. 企业在注重经济利益和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对自身的管理和维护, 避免自身的行为对驰名商标的淡化。

4. 树立正确的意识也是缓解商标淡化的一个举措, 加强市场行为者的维权意识, 树立公平竞争意识也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黄晖.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2]李永明.知识产权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3]侯竞博.驰名商标淡化问题及反淡化保护[J].法制与社会, 2007 (5)

[4]李永明.知识产权法案例研究[M].宁波: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

驰名商标的反淡化问题研究 篇2

一、驰名商标淡化的认识

商标淡化的对象是驰名商标, 驰名商标比一般商标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 并且对其进行保护的要求也比较高, 各个国家的法律规定有所不同, 并不一定全部采用驰名商标这一概念, 但是很多理论都强调给予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将与驰名商标相同或相近的商标使用在不相同或不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是驰名商标淡化的行为表现, 主要包括对驰名商标的弱化和丑化两种形式, 这两种形式均会使他人对驰名商标产生不应有的甚至负面的联想, 从而淡化该驰名商标的形象。[1]从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初衷和在实践中运用的效果来看, 都是为了禁止人们在与驰名商标所标识的商品或服务毫不相干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之相同或相近的商标。

驰名商标淡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削弱驰名商标的显著性。值得一提的是, 商标淡化行为和传统的商标混淆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淡化行为并不是利用商标的显著性将商标所指代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混淆, 而是直接削弱驰名商标的显著性, 也就是将驰名商标和其所代表的商品或服务进行人为的区别开。比如, 将Microsoft用于饼干、饮料等一些毫不相干的商品上, 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会引起混淆, 但是这种意识会逐渐淡化驰名商标和其所标识的商品或服务之间的联系, 大大降低驰名商标的显著性。

二、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 混淆理论严重阻碍对驰名商标的保护

商标是用来识别商品来源的, 消费者能够通过商标来区分不同制造商的相同产品, 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商标所有权人的商标, 否则, 将构成侵权。我国以混淆理论为基础建立的商标法律保护制度对商标权保护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 在经济全球化大浪潮的冲击下, 驰名商标的声誉、显著性等受到了多种新形式的侵害, 在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方面, 传统的混淆理论已显得力不从心。[2]所以, 我国商标法应该尽快确立驰名商标淡化理论, 将其作为对驰名商标进行跨类保护的理论基础。驰名商标淡化理论起源于美国, 1996年颁布的《联邦商标反淡化法》正式引入了反淡化原则。德国《商标法》也规定, 驰名商标如果存在被其他商标淡化或不当利用的可能, 则可以不考虑其所用商品或服务是否相同而享受特别的保护。此举不仅提高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而且对企业快速占领国际市场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有鉴于此, 我国要想拥有更高质量的驰名商标,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就必须彻底摆脱混淆理论的束缚,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制度。

(二) 驰名商标的保护立法不够系统

我国《商标法》在第二次修改时增加了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规定, 但从第13条的规定可以看出, 要相对对驰名商标进行跨类保护, 其前提是“误导公众”, 也就是说只有在构成了混淆时, 才能适用该条款。这也说明了该规定是建立在混淆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而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足以使相关公众认为被诉商标与驰名商标具有相当程度的联系, 而减弱驰名商标的显著性、贬损驰名商标的市场声誉, 或者不正当利用驰名商标的市场声誉的, 属于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误导公众, 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3]这一司法解释明显地扩大了“误导公众”的字面含义, 将弱化、丑化驰名商标的行为也纳入到其范围之内, 实际上是以司法解释的方式引入了驰名商标保护的淡化理论。[4]值得关注的是, 上海市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第一次作出了明确规定, 《上海市著名商标认定与保护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明确规定禁止他人以各种方式淡化、丑化、贬低上海市著名商标行为。但是, 作为地方性法规, 没有上位法的支持, 其合法性也就无从谈起。

(三) 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过于狭窄

我国《商标法》将驰名商标的保护以注册和非注册两种形式区别对待, 从现有立法的规定可以看出, 我国对驰名商标的跨类保护仅限于已获准注册的驰名商标, 对于未在我国注册的驰名商标, 法律只是允许商标权人具有竞争商品上非授权使用的保护, 并没有赋予其与注册驰名商标同等的法律地位。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而且对驰名商标进行反淡化保护的基础是因为其是驰名商标, 而驰名商标的认定却并不以其是否注册为必要。因此, 对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不予保护的做法不妥, 应当在立法中扩大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范围。

三、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立法的建议

(一) 明确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首先, 对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概念作出明确界定是对此种行为进行有力规制的前提。中国商标法律法规至今没有明确使用“淡化”一词, [5]在未来修改《商标法》的过程中, 可以直接使用“淡化”一词。关于“淡化”的概念, 可以借鉴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 (FTDA) 的有关规定, “减少、削弱驰名商标对其商品或服务的识别性和显著性能力的行为, 不管在驰名商标所有人与他人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或者存在混淆或欺骗的可能性”。[6]

其次, 明确列举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表现形式。弱化和丑化是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两种基本形式。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在广告中不当使用驰名商标宣传自己的商品; (2) 在非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似的商标, 如将“华为”商标用作猪饲料的商标, 将“保时捷”用作家具的商标; (3) 将他人的驰名商标用于商品的包装、装潢; (4) 在网络域名中不当使用他人的驰名商标, 如将“联想LENOVO”抢注为自己的域名 (www.LENOVO.com) 。

(二) 突破混淆理论, 确立认定标准

如前所述, 我国《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实际上是建立在混淆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但是, 商标淡化理论认为, 只要淡化行为削弱或减少了驰名商标的显著性和识别性就构成侵权, 并不一定要达到使公众混淆的地步才能损害驰名商标所有权人的利益。所以, 摆脱混淆理论的桎梏, 以商标淡化理论作为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基础, 是未来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制度的第一步。

“可能淡化说”和“实际淡化说”是目前存在的对于驰名商标淡化的认定标准。我国在未来修改相关法律时宜采取“可能淡化说”。首先, 淡化行为往往不易被发觉, 美国国会的一份立法报告中陈述:“淡化是一种感染, 如果任其发展, 最后必然会破坏商标的广告价值”。[7]所以, 当淡化行为已经发生但还未造成实际损害的时候就应该予以制止, 从而消除产生权利人利益损害的危险。其次, 相对于“实际淡化说”, “可能淡化说”会大大降低权利人的举证难度, 使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三) 扩大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范围

根据现行《商标法》规定, 跨类保护的对象仅限于注册驰名商标, 对于未注册驰名商标只能在相同或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进行保护。这样的规定显然与商标淡化理论的精神相违背, 不利于实现对驰名商标的全面、有效保护。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关键在于是否减少和削弱了驰名商标的显著性和识别性, 破坏驰名商标和商品或服务间的唯一联系, 是否注册并不是构成反淡化保护的前提条件。从国际范围来看, 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立法并不以注册作为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必要条件, 《巴黎公约》和TRIPS协议也没有类似的规定, 因此,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范围应当涵盖未注册的驰名商标, 这也是我国相关立法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此外, 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对驰名商标侵权的救济措施。停止侵害、损害赔偿和刑事责任是对传统商标侵权救济的主要手段, 而鉴于驰名商标潜在的损害难以计算, 对淡化驰名商标的侵权行为, 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禁令性救济, 即法院对被告发布禁令, 禁止被告继续使用侵权的驰名商标。如美国、德国等都采取这种法律补救措施而不采用损害赔偿。[8]对于被告人的既得利益不予追究, 商标所有权人的利益损害得不到补偿, 这显然有失公平。结合我国国情, 驰名商标的淡化行为作为商标侵权行为, 其救济措施应当不仅拘限于传统的司法保护, 还应辅以必要的行政措施加以保护, 譬如罚款、整顿等。这样, 驰名商标淡化的法律后果既包含一定的“补偿”性, 又包含一定的“惩罚”性, 就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驰名商标淡化侵权行为的发生。[9]

参考文献

[1]黄晖.《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年版, 第125页.

[2]李强.“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理论研究”.来源于法制网, 网址:http://www.legaldaily.com.cn/bm/content/2010-04/21/conte nt_2120336.htm?node=20740, 2014年7月9日访问.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第2款.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网站, 网址:http://www.court.gov.cn/qwfb/sfjs/201002/t20100209_1039.htm.

[4]张冬梅, 孙英伟.“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 2015年第5期, 第92页.

[5]安青虎.《驰名商标和中国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年版, 第566页.

[6][美]苏珊?瑟拉德.“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的立法与实践”[J].张今译.《外国法译评》, 1998年第4期, 第1页.

[7]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年版, 第355页.

[8]刘刈.“论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J].《甘肃社会科学》, 2002年第2期, 第93页.

驰名商标淡化问题 篇3

一、驰名商标淡化的界定

(一)驰名商标的内涵

驰名商标(well-known trademark)是世界通行的法律概念,最早见于《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我国于1996年发布了《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将驰名商标定义为“在广大公众中享有较高声誉并且有较高知名度的商标”,我国将驰名商标定义为“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注册商标。”根据上述界定,认定驰名商标一般需要考虑两个主要因素:1)要具有较高的声誉,相关的公众对该商标所标识的商品或服务有较高的社会评价,如在质量、售后服务和社会贡献等方面;2)为相关的公众所熟知。

(二)驰名商标保护的淡化理论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Frank Schechter于1927年提出商标淡化理论后,《巴黎公约》和《TRIPS协议》等国际条约都吸收了其理论成果。商标保护的基础理论大致有三种,即混淆理论、联想理论和淡化理论。混淆理论建立在保护消费者利益、防止商标权人商誉被不正当利用和维持市场公平竞争等传统商标理论基础上。比如其他商标与驰名商标的名称类似或者相同,会误导消费者对于该商品或服务的认识,消费者会误认为该商品是驰名商标所有人推出的新产品或服务,进而对驰名商标的利益造成侵犯。联想理论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其保护范围局限于保护驰名商标不受类似或者同种商品或服务的侵害。淡化理论关注的是驰名商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不被淡化。商标保护的淡化理论综合了混淆理论和联想理论的优点,与混淆理论相比,淡化理论在保护驰名商标的范围上有了明显的扩大,与联想理论相比,淡化理论保护突破了类似、相同的限制,因此淡化理论为驰名商标提供全面的保护奠定良好的基础。驰名商标淡化是淡化驰名商标显著性和识别性的行为,对于不类似、不相同的商品或服务,如果淡化了驰名商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就构成侵权。

二、驰名商标淡化的表现形式

借鉴美国、英国和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司法理论与实践,通常认为,驰名商标与其代表的特定商品或服务之间独特的联系被淡化,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弱化”,商标弱化是较为典型的一种淡化形式,如在其他商品或服务上对驰名商标的使用,造成消费者对驰名商标的认识越来越模糊;2)“丑化”,商标丑化是指在不相混淆的前提下,使用相似或相同的商标,使得商标使用和商标形象完全不合,如在不良环境中使用著名商标或将著名商标使用在质量低劣的商品或普通商品上从而损害了商标的声誉;3)“退化”,商标退化是最严重的淡化形式。商标如果发生退化,就不再具有区分功能,而且会彻底丧失识别性,如Esclator、Aspirin等过去全都是商标,但可能由于过度的成功或者保护不力,这些商标如今都变成了商品的通用名称。淡化对驰名商标的侵害产生损害结果是渐进的,因此驰名商标权人不易发现,司法机关一般也不会给予足够重视。

三、国外驰名商标反淡化模式和制度设计

当前,驰名商标淡化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被视为是侵权行为,美国、英国和德国都通过立法和判例确立,不断完善了商标淡化的理论和法律制度。

(一)美国的《联邦商标反淡化法》与《商标淡化修正法案》

199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全美统一的《联邦商标反淡化法》(FIDA),为驰名商标的所有人提供全国性的统一有效的反淡化保护,并于2006年对FIDA进行了修正,修正要点如下:1)将“对商标识别性实际损害发生时才能获得法律救济”改为“可能导致已为驰名的商标发生淡化即可寻求救济”;2)明确承认并定义了“模糊”和“污损”两种淡化类型;3)后天获得识别性的驰名商标与先天固有识别性的驰名商标均是保护客体;4)严格认定驰名商标的要件;5)明确未注册商标外观淡化保护的举证标准;6)增列了针对淡化之诉的抗辩理由。

(二)英国《商标法》及司法实践

英国虽有商标淡化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但对于商标反淡化还局限在已经注册的驰名商标。英国1994年制订的商标法,具体规定了商标被淡化要同时满足以下三项条件:1)在先商标必须足够著名;2)在后商标的使用无正当理由;3)在后商标获得了不当利益或损害了在先商标的显著性。不过对于未注册的商标,英国法律实践的保护态度就不够清晰了。在知识产权的案件中,把商标淡化看作商标假冒行为造成的损害之一,而商标假冒行为的要件之一是造成消费者的混淆,这与商标淡化是完全矛盾的。

(三)德国《商标法》

德国直到1995年修订商标法以后才正式确立商标淡化理论,之前主要依赖其民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诚实信用及公序良俗原则对淡化行为进行调整。德国新商标法对商标淡化的对象,与英国不同,包括了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同时将商业标志也纳入了反淡化保护的范围,并且在第15条第三款规定了三个限制性条件。

四、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对策

目前,我国企业与消费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同时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的有关商标淡化和反淡化的概念,也没有专门制订反商标淡化的法律法规,由商标等知识产权问题造成的经济纠纷、企业信誉毁损的现象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重视驰名商标的淡化问题,提出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对策,对于完善商标等知识产权法律的体系和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增强企业和消费者对驰名商标反淡化的保护意识。我国企业和消费者对于驰名商标的淡化问题认识还不够深刻,保护意识还不强。不断增强企业和消费者的商标法律保护意识,是有效防止驰名商标被淡化的重要途径。拥有驰名商标的企业或所有权人,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驰名商标被淡化,如注册防御商标防止商标淡化,尽可能将商标与厂商名称统一,慎重许可他人使用驰名商标。

2、制定商标反淡化法。作为《巴黎公约》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相应的法律制度应与国际公约接轨。当前,我国在商标反淡化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已取得一定的经验,国外成功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可以为我国商标反淡化立法提供借鉴与参考。因此,可以对现行的《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加以修订,比如设立专门章节对商标反淡化加以规定,也可尝试单独设立一部《商标反淡化保护法》对驰名商标进行保护。

3、严格行政保护及其他法律辅佐。行政保护可以针对一段时间、特定市场的特殊现象提供及时的保护依据。正常的市场秩序的建立,一方面需要严格的行政保护,另一方面还要有其他相关的法律辅佐,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问题加以具体规定,实施切实有效的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可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出发,对于利用驰名商标标识商品或进行宣传的过程中损害消费者的行为,加以规范或管制,对驰名商标进行保护,减少淡化行为的发生。

4、加强驰名商标反淡化的执法力度。驰名商标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声誉要得到更好的维护,一方面要加强商标反淡化的立法,另一方面要健全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建设,明确职能,加大执法力度。同时,要强化市场主体的维权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对执法行为进行严格监督,以防止商标淡化侵权行为的继续。

5、建立驰名商标科学的评价制度。驰名商标的评定,是其反淡化保护的前提。建立驰名商标科学的评价制度,驰名商标的认定应引进民间测评、社会调查机构等第三方中介机构,保证评价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同时应定期进行复查,保证评价的时效性与流动性。

参考文献

[1]、黄晖.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M].法律出版社,2002

[2]、李明德.知识产权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鄂齐.我国驰名商标的困境与出路[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01)

驰名商标淡化研究 篇4

1 驰名商标淡化理论产生的基础

1.1 商标功能变迁的需要

现代市场经济,商品竞争逐渐发展转变为商标的竞争,这种竞争趋势促进了商标功能的变化,使得商标的功能从单纯的识别功能向表彰功能扩张,导致传统的商标混淆理论向淡化理论发展。传统的商标混淆理论是一切商标权保护制度的理论依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标逐渐从识别手段发展为一种信誉的象征,它往往代表了企业的商誉和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本身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市场经济中,有些经营者所使用的标记虽然不会使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来源产生混淆,但是会使公众联想到商标权人的商标,并将商标权人商品或服务的良好信誉转移至行为人的商品或服务上。这种行为对商标权人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损害一旦发生,将很难完全弥补。这种行为显然已经超出了传统商标权的保护范围,但是事实上会给消费者和商标权人的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害,也会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面对这种情形日益严重的局面,传统商标法保护范围和商标侵权的理论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作为对传统商标权的扩张,商标淡化理论应运而生。淡化侵权理论产生的依据为:驰名商标的所有人完全有正当理由继续维持他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取得的商标的独特地位,任何可能危及他的商标的独创性和显著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广告效应的行为都应当禁止。保护的目的不在于避免任何形式的混淆,而是为了使积累的资产免受侵害。

1.2 利益平衡的需要

“知识产权法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它是一个在知识产权人、知识产权使用人、与权利人存在竞争关系的主体,以及社会公众之间寻求‘利益平衡支点’的法律规范体系[2]。”商标法中,商标权人的利益与竞争厂商的利益是直接对抗的——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竞争者不得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以保障商标权人的利益,这就使得商标法必须在商标权人和竞争厂商之间进行利益的衡量,确保两者之间实现利益平衡[3]。传统商标侵权理论也是建立在这种利益平衡机制上的。但是,淡化行为却破坏了这种平衡机制。因为驰名商标所内涵的价值是与商标权人对使用该商标的产品和服务的投入程度正比的,该投入不仅仅是有形的金钱和劳动力的投入,也是无形的经营策略和对消费者的关注程度等的投入。但是,对淡化者来说,却可以从商标权人已经建立起来的商标信誉中获得利益,这种“搭便车”的行为,对商标权人来说是不公的;对市场竞争者来说,淡化行为人使用已有良好商誉的驰名商标用于自己的产品,就有可能凭借消费者将他的产品与商标权人的产品通过联系而提升自己产品的价值,这种行为也使得淡化行为人更容易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取胜,并因此损害了其他竞争者的利益。对消费者来说,淡化行为使消费者误以为淡化行为人的商品或服务与所侵犯的驰名商标所标志的商品或服务具有同样的品质和来源,损害了消费者及一般公众的利益。因此,为了维护利益平衡的格局,必须建立驰名商标淡化侵权制度。

2 驰名商标淡化的认定标准

美国国会1995年通过的《联邦商标反淡化法》(FTDA)要求驰名商标人寻求反淡化保护时,应当证明:(1)该商标必须为驰名商标;(2)该商标必须具有显著性;(3)他人必须商业性地使用了该商标;(4)使用行为必须发生在该驰名商标后;(5)该使用行为造成了驰名商标显著性的实际淡化[4]。

参考美国FTDA的规定以及我国有关学者的观点、相关法律的规定,判断淡化侵权的标准。

2.1 被淡化的对象是驰名商标

普通商标由于没有多少知名度,他人将与注册商标人相同或相似的商标用于既不相同也不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一般来讲是不会在商品来源上造成混淆的,不会损害到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对淡化侵权人来说,不能依靠被淡化的商标的知名度就意味着不能通过“搭便车”的方式获得利润和财富,也不值得实施淡化行为。所以普通商标无所谓淡化问题。对未注册驰名商标,根据《巴黎公约》等国际条约的规定以及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商标所有人依然享有对未注册的驰名商标的合法权利,包括不被淡化。

2.2 淡化产生损害后果

虽然驰名商标淡化作为侵害商标权的一种形态,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但它却具有和一般民事侵权责任不同的构成要件,它并不要求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对驰名商标已经造成实际淡化为要件,淡化间接地、逐渐削弱驰名商标的识别性,对驰名商标内在价值慢慢侵蚀,使驰名商标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慢慢被削弱,并逐渐损害驰名商标的价值,所以只要是因非商标权利人的淡化行为使驰名商标所有权人的商标专有权和驰名商标所承载的商誉受到侵害,即可认定淡化产生损害后果。

2.3 侵权人的主观过错推定责任

认定淡化行为采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行为人实施了淡化行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可推定其主观上有过错,而不论其实施淡化行为时主观上是否具有利用他人驰名商标的企图。即使商标使用人对与驰名商标近似的商标的使用是出于善意的,即他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该驰名商标的存在而使用,但是在客观上却带来了该驰名商标被淡化的可能性。如果仅仅因为行为人是善意就不构成侵权,则驰名商标权人花费了大量资金和精力创造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财产的价值就可能被贬损,这有违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也不符合知识产权的财产价值理论[5]。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容许驰名商标所有人依据驰名商标淡化侵权的原理进行救济。

2.4 侵权人客观上商业性地使用了某一驰名商标或标识

一般来说,淡化行为应是以商业目的为前提的,在政治、公益活动中使用驰名商标为淡化的例外,比如在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公益广告中涉及到某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的香烟,则不属于对驰名商标的淡化。以下几种情况应当被排除在驰名商标淡化侵权之外:合理使用、非商业性的使用、各种形式的新闻报道或新闻评论中的使用。

3 驰名商标淡化的表现形式

根据驰名商标淡化侵权的认定标准,参照国内外的司法实践和理论,淡化驰名商标包括以下两种典型情况。

3.1 弱化

弱化(Blurring),也称暗化,主要是指本来只与特定的商品或服务联系的商标由于被使用在其他商品或服务上,例如KODAK被用在自行车上,从而降低了该商标的绝对显著性,模糊了该商标与商品或服务间唯一特定的联系,进而对该商标所承载的商誉造成损失。弱化是一个逐渐稀释和冲淡的过程,最初存在的商品与商标之间的唯一联想,由于其他人在其他商品上对该商标的使用,会变得越来越模糊,最终会使驰名商标丧失显著性和识别性。

退化(Genericide或Degenerency),是指由于商标使用不当,商标演变为商品的通用名称而失去识别功能。退化实质上是商标弱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例如,美国的JEEP本来是汽车商标,却成为了汽车的通用名称。 为了使商标所有人更好地避免退化,不少国家的商标法都规定商标所有人享有字典订正权,即如果某一商标被作为商品或服务的通用名称收入字典、百科全书或参考读物甚至电子数据库,即使是一种非商业性使用,商标所有人也有权要求出版人立即或至少再版时注明该标记为注册商标[6]。

3.2 玷污

玷污(Tarnishement),也称丑化,是指将与一个驰名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使用在不洁或有伤风化的背景下,如将商标与色情、毒品相联系,或将高档商品的商标使用在低档或大众商品上,这种对他人商标的歪曲、损毁性地使用,不仅降低了该商标的价值,甚至还对这种价值进行了污损。

最典型的玷污的案例是德国法院审理的案件,原告是一家香水厂,其商标“4711”系驰名商标。被告是一家污水清理公司,在其臭气熏天的卡车车厢上使用了原告的驰名商标,而该卡车又是专门用来运输排污物的。尽管法院查明,被告使用的实际上是它的电话号码,但案件审理的结果依然是禁止被告在该车上使用原告的驰名商标“4711”,因为该使用必将玷污原告的驰名商标[7]。

在实践中,商标淡化有着多种多样的操作方式。

(1)将他人的驰名商标仍作为商标使用,只是使用在不相同、不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例如,将家用电器“西门子”商标作为自己生产的家具的商标。

(2)将他人的驰名商标作为自己商标的一部分。例如把“新奇正”作为自己食品的商标。

(3)将他人的驰名商标作为自己企业名称的组成部分。例如将“海尔”商标用作自己家政服务公司的名称。

(4)将他人的驰名商标作为域名使用。例如将手表商标“OMEGA”抢注为自己的域名(www.OMEGA.com)。

(5)将他人的驰名商标作为商品的装潢使用。

(6)将他人的驰名商标作为商品或服务的通用名称使用。例如将Google作为动词收录到《韦氏大词典》,解释为“使用搜索引擎Google查询、收集信息等”,有可能使Google成为行业通用名称或是替代成为检索这个词[8]。如果“Google”商标所有人置之不理,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就会认为Google就使搜索引擎,这样, Google就成了该所处领域的商品或服务的通用名称,它作为商标所具有的显著性、识别性就不复存在了。公众所熟知的吉普(Jeep)、阿司匹林(Aspirin)、氟利昂(Freon)等本来都是国外的注册商品,由于使用和管理不当以及保护不周,演变成了同类产品的通用名称,从而失去了商标的标识功能。

(7)在广告中利用他人的驰名商标宣传自己的商品。在广告中利用他人的驰名商标宣传自己的商品,也是一种驰名商标淡化行为。

(8)导致不便引起淡化。美国Panavision International,L.P.v.Toeppen一案中,被告注册的域名所标示的网上仅有一副伊利诺州巴纳市的照片,法院认为原告的潜在消费者键入后无法找到原告的页面,而是被迫在成千上万的网站中苦苦寻觅,最终会变得愤怒、沮丧或相信原告的主页不存在而离开,这将会淡化原告的价值。这就是因不便导致的淡化[9]。

(9)自我淡化。驰名商标自我淡化,是指驰名商标被其所有人使用在不相同或不相类似的商品上的行为。即驰名商标被其所有人使用在被认定机构认定为驰名商标的商品以外的商品上的行为[10]。实践中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浙江的纳爱斯公司将“洗涤用品类”的驰名商标“雕”牌扩展到牙膏制品的宣传广告中;广东“格兰仕”将其驰名商标从微波炉移植到空调上。驰名商标所有人自己“搭便车”,轻而易举地占有市场,也是排挤同类营业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背离了驰名商标的法律制度的宗旨,构成对驰名商标滥用,应当受到法律的禁止。我国法律实践对此做出了合理的判定。

总之,在商标功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驰名商标淡化制度既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又避免了将驰名商标神圣化、绝对化,并维持了商标权人的商标专有权和以消费者利益及竞争者利益为核心的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

摘要:驰名商标因其巨大的商誉和商业价值,常常成为被侵犯的对象,传统的商标理论或法律不足以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驰名商标淡化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商标侵权认定原则,加大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通过对驰名商标淡化的认定标准和表现形式的考察,从商标功能变迁和利益平横两个方面阐述了驰名商标淡化理论产生的基础。

关键词:驰名商标,淡化,利益平衡

参考文献

[1]井涛,陆周莉.论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J].法学,1998(5):25.

[2]杨明.知识产权与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利益衡量[EB/OL].民商法律网竞争法专题http://www.civillaw.com.cn/wenzhang/default.asp id=1709,2007-03-20.

[3]冯晓青.商标权扩张及其利益平衡机制探讨[J].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6(8):41.

[4]张广良.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90.

[5]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0:22.

[6]从蒙牛“酸酸乳”案件谈未注册商标之保护[EB/OL].中国商标网.http://www.shangbiao.net.cn/articlev-iew/2007-3-27/article_view_126.htm,2007-03-20.

[7]黄晖.商标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63.

[8]浦超勇.网络环境下的驰名商标淡化及其对策[J].经济工作,2005(6):2.

[9]付吉元.驰名商标保护中的新问题[EB/OL].http://www.chinaue.com/html/2005-12/20051242212157242.htm,2007-06-18.

驰名商标反淡化的国际化保护 篇5

淡化是指对于他人驰名商标的商业性使用,削减了该“驰名商标”指示和区别有关商品或服务的能力。这里的商业性使用是指在非竞争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他人的驰名商标。由于商标反淡化保护考虑的主要是商标所有人的利益,这又决定了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只能适用于驰名商标,如果扩大商标淡化的适用就会造成限制竞争的后果。在驰名商标的保护方面,除了商标法“混淆可能性”的标准,又多了一个“淡化”的标准。这样,借助于反淡化保护,驰名商标的保护但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有关商标保护的主要国际协定包括《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和TRIPs协议。另外,《联合建议》也在国际层面上为驰名商标的保护提供了指导方针。美国是WIPO以及《巴黎公约》的成员,也是TRIPs协议的签署者。

二、《巴黎公约》中没有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问题的规定

《巴黎公约》只对驰名商品商标进行保护,不保护服务商标,并且此种保护局限于相同或类似商品领域。因此当其他类型的商业投资(比如保险服务)使用麦当劳的商标时,麦当劳餐馆不能以模仿世界驰名商标为名提出抗议。同样麦当劳餐馆也不能对用麦当劳商标卖啤酒的啤酒厂提起诉讼。另外,《巴黎公约》并没有为商标的“驰名”提供一个认定的标准。这就给各缔约国法院和权威机构一个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同时,《巴黎公约》扩展了驰名商标所有人的权利的地域范围。在《巴黎公约》项下,一个驰名商标的所有人,在一国是否从事商业以及是否有信誉都不在考虑之列。《巴黎公约》成员方以外国家的公民只要永久居住或与成员方建立足够的商业联系也有权获得在任何成员方中的权利保护。因此,麦当劳公司即使在还没有在特定国家使用其商标的情况下也可以援引《巴黎公约》第六条,制止其他卖汉堡的餐馆使用麦当劳商标。对于刚刚将业务扩展到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这一保护尤为重要。

三、TRIPs协议中有关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问题的规定

TRIPs协议的第十六条第三项规定,《巴黎公约》的1967年文本原则上适用于与使用注册商标所标识的商品或服务不相类似的商品或服务。前提条件是将有关商标使用于不相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将会暗示这些商品或服务与注册商标所有人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而且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利益可能因此种使用而受损。TRIPs协议不仅保护驰名的商品商标,还保护驰名的服务商标。TRIPs协议制止在非竞争性商品或服务上使用已经注册的驰名商标,这也就是有关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问题的规定。TRIPs协议的第十六条中的“商标所有人的利益可能受损”与美国1996年的FTDA的反淡化规定很相似,与“兰哈姆法”第四十三条第三款也很相似。三、《联合建议》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问题的规定1999年9月,《联合建议》在巴黎联盟会议上正式通过。它是一套驰名商标保护的指导方针,其中第四条第一款是涉及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问题的规定。它规定凡将前述商标或其他商业标记使用、申请注册或已注册于同使用驰名商标之商品或服务不相类似之商品或服务上,且满足如下三个条件之一者,亦被认为与驰名商标发生冲突:其一,使用于不相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将暗示驰名商标所有人与有关商品或服务的关联;其二,使用于不相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将有可能损害驰名商标之显著性;其三,使用于不相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将不合理的利用驰名商标之优势,或以其他方式损害该驰名商标所有人之利益。《联合建议》中值得注意的是判定在后使用人的商标是否淡化驰名商标是不以“经济损害”为先决条件。只要在后使用人从驰名商标的区别性特征中不正当的受益,即可以认定构成了淡化。正如下文所述,美国的反淡化保护理论在商标权的执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美国以外的一些国家的实践

意大利没有对驰名商标进行反淡化保护。以色列虽然没有单独的反淡化法案, 在实践中法院往往采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来对驰名商标进行反淡化保护。2004年7月1日《新加坡商标法法案》的修正案正式生效。新加坡修正该法案的目的是为了遵守其在《美国与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项下的义务, 并确实有效的落实《联合建议》规定的义务。新加坡政府在这次修订中增加了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的规定。法案中规定, “如果一个商标对于相关公众来说是驰名的, 那么商标的所有人就应该享受更高标准的保护。驰名商标的所有人可以限制第三方‘用不正当的方式导致淡化’的行为和‘不合理的利用’驰名商标的显著性的行为。”法国的知识产权法典也对商标淡化行为进行了规定。法国在法律中还进一步明确了存在于相同或者相类似的商品上的传统侵权行为与存在于不相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的商标淡化行为的区别。

参考文献

[1]、魏振瀛著:《民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

[2]邵津著:《国际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3]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研究 (第四卷) 》, 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第1版

[4]叶京生著:《美国知识产权案例于评注》,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1版

驰名商标淡化问题 篇6

一、直接引入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理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 商标权保护理论由混淆理论发展到了成熟的反淡化保护理论。反淡化保护理论的成熟是适应国际上保护驰名商标的需要的。随着知识产权国际化的进程日益加强, 对驰名商标进行反淡化保护已经成为国际趋势。一些国际性条约, 比如《巴黎公约》、TRIPS协议及《联合建议》都对驰名商标进行了特殊保护, 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对这些国际性条约是不能回避的, 必须要加强对相关条约的研究, 也必须要加强对驰名商标的保护, 反淡化保护就是对驰名商标所提供的非常重要的保护方式, 所以,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理论就显得很重要。世界各国也通过各种方式对本国的驰名商标进行保护, 比如美国制定了《联邦商标反淡化法》, 对商标提供了全面的反淡化保护, 日本和希腊等国家或者修改本国法律或者通过不正当竞争法来对驰名商标提供反淡化保护。而在我国, 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还是限于传统的混淆理论, 对驰名商标所提供的保护是有限的, 不利于壮大民族品牌, 所以, 应该将反淡化保护理论引入我国法律中。

另外, 从我国《商标法》本身情况来看, 只对注册的驰名商标提供了保护, 而对未注册的驰名商标提供的保护显然不如注册的驰名商标周到, 这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并不是好的结论, 而且, 我国商标法中并没有将反淡化保护理论明确体现出来, 有关商标反淡化保护的规定只是散见在层级不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中, 比如我国商标法律体系中并未直接使用“淡化”一词, 而只是在《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第六条即“他人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擅自使用与当事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容易导致混淆的;他人在不相同或者不类似的商品上擅自使用与当事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容易误导公众, 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在《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中也有所体现, 但是, 从这些条款的用词上看, 这些规定只是拘泥于防止“混淆”, 而不是反淡化的真正体现, 这就使得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显得杂乱无章, 保护程度不一。

二、改变现有立法模式, 将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纳入《商标法》之中

对于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 世界上有单独立法模式, 以美国为代表;有不正当竞争法模式, 以希腊为代表;有商标法立法模式, 以英国和德国为代表。比较三种立法模式, 虽然单独立法模式对驰名商标能提供最全面的保护, 而且保护程度最高, 但是, 这种模式并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国情。首先, 我国现阶段对于驰名商标淡化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许多问题只是仿照国外成例, 没有针对本国国情阐述相应的理论, 难以为立法提供理论基础;实践中我国对于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认识还不能统一, 处理方式也有异同, 不能为立法提供现实基础。其次, 我国现阶段要发展经济, 壮大民族实力, 民族品牌就是不可或缺的, 而我国已经加入WTO, 越来越多的世界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在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的短兵相接的竞争中, 国内品牌的实力并不足以保证抗衡,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完全采用驰名商标淡化单独立法的模式, 只会削弱品牌的实力, 不利于国内经济的整体发展。所以, 在我国还不能采用单独立法的模式。

采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模式同样有其局限性。因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 并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而商标淡化法律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驰名商标的显著性和其上负载的商誉, 二者目的不能相互替代, 也决定了法律之间不能互为相用。所以, 采用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体例也不能符合我国现状。驰名商标是商标的一种, 符合《商标法》的保护对象的要求, 应该被纳入到法律的保护之中, 而反淡化保护作为驰名商标保护方式不可或缺的一种, 也应该在《商标法》中加以特殊规定。

综合上述论述, 可以看出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立法应该采用纳入《商标法》体系的做法。这样就可以完善驰名商标的保护体系, 也可以表现出我国承担国际义务的决心, 更好地向国际习惯靠拢。

三、结论

为了给驰名商标提供反淡化保护, 笔者认为, 在我国商标立法的价值取向方面, 应该在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经验的前提下, 在研究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 适应形势需要, 突破传统商标权的理论范畴, 引入驰名商标淡化理论, 并将驰名商标淡化行为认定为特殊侵权行为, 其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损害事实, 主观方面不需要过错的存在;在立法模式方面, 应该改变现有立法模式, 将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纳入商标法之中;在具体制度方面, 包括驰名商标认定制度具体化, 规定驰名商标淡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将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具体对象由注册的驰名商标扩展到未注册的驰名商标, 建立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制度, 明确驰名商标淡化侵权的法律责任, 加重行为人的经济惩罚, 明确反淡化诉讼时效, 合理分配原告和被告的举证责任和证明范围, 引入字典订正权。

参考文献

[1]李向辉: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问题[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2005

[2]冯晓青杨利华:知识产权法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论商标反淡化在我国的适用 篇7

商标淡化, 根据美国1996年《联邦商标反淡化法》 (Federal Trademark Anti-Dilution Act) 的界定, 指“减少、削弱驰名商标对其商品或服务的识别性和显著性能力的行为, 不管在驰名商标所有人与他人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或者存在混淆、误解或欺骗的可能性。”商标淡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三种形式:弱化、丑化、退化。

1.1 弱化

弱化也称为冲淡或暗化, 是商标淡化最常见的形式, 指无权使用人将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用于与驰名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不同或不相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 从而使该驰名商标与其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之间的特定联系削弱的行为。例如, 将KODAK用在自行车上, 将“老爷车”商标用于汽车, 这些都冲淡了该商标在本行业已经建立起来的商誉, 导致其商业价值的贬值。

1.2 丑化

所谓丑化, 是指无权使用人将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用于对该驰名商标的良好声誉产生贬低、玷污作用的商品或服务上的行为。丑化常常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不洁或有伤风化的背景下使用驰名商标。例如, 在美国化学公司诉安纳赛尔-布希案中, 美国法院认为被告在杀虫剂上使用“WHER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BUG”, 玷污了原告注册使用于啤酒上的标语“WHER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BUD”。另一种情况是将驰名商标使用在普通商品上, 这种做法损害了驰名商标高品位、高质量的声誉和形象。

1.3 退化

所谓退化, 是指由于权利人对驰名商标的不当使用或他人以间接的方式将驰名商标曲解为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的通用名称的行为。退化使消费者将驰名商标误认做有关商品的通用名称, 从而使驰名商标不再具有识别功能。如“优盘”这个词最初是由朗科公司于199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利用USB作为接口、闪存作为存储介质的闪盘后, 申请了“优盘”注册商标, 有效期为2001年1月21日至2011年1月21日。但长期以来, 由于管理不当, 许多同业经营者、计算机从业人员、消费者都把“优盘”作为一种计算机移动存储器的商品通用名称加以使用。从“优盘”牌闪盘到以优盘取代闪盘的称呼变化的过程, 也是朗科公司“优盘”商标显著性逐渐退化的过程。

2 商标淡化行为的法律评价

我国法律没有对商标淡化作出明确的界定, 学术界也尚未有统一的见解。但通过借鉴国外相关立法和理论以及对商标反淡化理论进行深入的考察, 我们可以对其法律性质作出以下的初步评价。

2.1 商标淡化是一种侵害商标权的行为

传统的商标保护主要针对商标的识别功能, 将商标权局限在注册商品或服务, 第三人只有在相同或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他人商标, 才构成对商标权的侵犯。但商标一旦变得驰名以后, 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大增, 以至于将它用到不相同或不类似的商品上, 也会使消费者发生误认或者联想。因此, 在不相同或不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记, 是一种侵害商标权的行为。

2.2 商标淡化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凡逾越正当竞争之领域, 或违反商业诚实习惯之行为, 均得以不正当竞争名之。”商标淡化作为对商标识别性、显著性的削弱、玷污行为, 不恰当地利用了他人商标的知名度和声誉, 这一“搭便车”的行为, 也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种。

2.3 商标淡化是一种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利益, 致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在商标淡化中, 淡化行为人无法定或约定的根据, 利用他人驰名商标所承载的商誉取得利益, 且淡化行为人的得利与驰名商标权利人所蒙受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所以, 商标淡化行为也是一种不当得利。

3 国外对商标淡化的立法规制

商标淡化行为自其产生以来, 越来越引起各国的关注, 国际上也十分重视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从立法发展来看, 反淡化理论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加强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已成为各国法律的发展趋势。

3.1 国际条约对商标反淡化的相关规定

国际上对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经过了几个里程碑式的法律文本:《巴黎公约》开创了对驰名商标特别立法的先河, TRIPS协议可谓是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国际条约之肇始。《巴黎公约》第6条之2中规定:驰名商标都应受到各成员国的特别保护, 包括可以阻止他人注册, 申请撤销他人以恶意取得的商标注册或禁止使用之。TRIPS协议在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上前进了一大步, 其第16条第3款规定:“巴黎公约1967年文本, 原则上适用于与注册商标所标示的商品或服务不类似的商品或服务, 只要一旦在不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该商标, 即会暗示该商品或服务与注册商标所有人存在某种联系, 从而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利益可能因此受损。”此规定将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附条件地扩大到“不相类似的商品上”, 同时规定驰名的服务商标也适用这些规定。这标志着反淡化保护制度在国际法层面上的正式确立。

3.2 英美法系国家对对商标反淡化的相关规定

1947年, 美国马萨诸塞州制定了第一个商标反淡化法, 其他各州纷纷效仿, 为保证法律的统一性, 1995年底, 美国国会通过全美统一的商标反淡化法律——《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 该法的生效意味着反淡化理论被正式引入联邦法律。在美国影响下, 英美法系其他一些国家如英国、加拿大也纷纷将商标反淡化的相关规定引入自己的法律制度中。

3.3 大陆法系国家对对对商标反淡化的相关规定

大陆法系国家也非常重视对商标反淡化理论的研究和立法。德国在其商标法修订之前, 都是以判例的形式给予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 德国1995年修订的《商标和其他标志保护法 (商标法) 》才正式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反淡化理论。法国的《知识产权法典》、日本的《不正当竞争防止法》都有商标反淡化的相关规定。

4 我国商标反淡化的相关立法及不足

2001年前, 从狭义的法律层面而言, 我国的《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 对商标淡化行为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只是在一些地方性法规或行政规章中, 涉及到了商标反淡化的精神或内容。如上海市1996年颁布的《上海市著名商标认定与保护暂行办法》第22条第3款第一次使用了“淡化”概念。然而, 上述有关立法毕竟都体现于行政规章或地方性法规, 其法律效力有限。为顺应“入世”的需要, 也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驰名商标, 在2001年10月21日修订的《商标法》中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定, 其中也体现了商标反淡化的相关问题, 其第13条第2款规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 误导公众, 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这一规定表明中国《商标法》正式将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纳入规制,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有完善的商标反淡化立法, 我国的商标反淡化立法仍存在许多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

4.1 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空白

我国的商标反淡化立法中没有任何关于商标淡化行为的法律概念、行为方式、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等的具体规定, 而法律概念、行为方式、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等是一种法律制度最核心的内容。它们的缺失会严重影响该制度在实践中的具体运行。另外, 我国对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处理仅停留于不予注册和禁止使用的层面, 并没有将驰名商标的淡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正式列入《商标法》, 这就会影响实践中对淡化侵权行为的处理。

4.2 对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仍未突破传统混淆理论的影响

对擅自使用已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 只有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情况下才能被禁止注册或使用。也就是说, 如果没有误导或损害, 就不能驳回注册或禁止使用。可见, 现行法律对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仍未突破传统的混淆理论的束缚, 不能给予驰名商标以适当的保护。

5 完善我国商标反淡化立法的建议

在我国经济生活中, 已经大量出现利用淡化手段侵犯他人商标权的案件, 而且可以预测, 今后此类淡化侵权案件会越来越多, 所以, 我国相关立法必须对这一现象作出反应。笔者认为, 我国完善商标反淡化相关立法是非常必要的,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5.1 界定商标淡化的法律概念

商标淡化的概念在我国理论界众说纷纭, 至今仍没有被普遍接受的统一概念, 立法上也没有一部法律对其进行界定。地方性法规尽管使用了商标“淡化”的概念, 但该法将丑化、贬低与淡化并列使用, 实际上与商标淡化理论所探讨的“淡化”概念有所出入。商标淡化理论所言的“淡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包括了弱化、丑化、退化等多种的淡化行为。因而, 为了防止歧义、造成混乱, 我国应在立法层面上明确对商标淡化的概念的界定。

5.2 确定商标淡化的行为方式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立法, 规定弱化、丑化、退化三种基本的商标淡化行为表现方式, 同时可以进行适当扩展。笔者认为, 我国立法所应确定的淡化行为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种:

(1) 在非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他人驰名商标或相似商标;

(2) 将他人的驰名商标作为通用名称使用;

(3) 将他人驰名商标列入商号中使用;

(4) 将他人驰名商标用于产品外包装;

(5) 将他人的驰名商标作为域名注册。

5.3 完善相关法律救济渠道

法律救济也应是反淡化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修订后的《商标法》由于未将商标淡化列入特殊侵权行为, 故对商标淡化行为只采取禁止注册和禁止使用的法律救济, 被淡化商标的所有人未能得到经济上的赔偿, 这不利于保护驰名商标所有人。因此, 要完善商标反淡化立法, 必须将商标淡化视为一种特殊的商标侵权行为, 规定被淡化的商标权人在发现自己被侵权的情况下, 有权请求法院禁止他人“淡化行为”的继续, 并有权要求法院根据被告因淡化行为的获利和原告因被淡化所造成的损失以及诉讼费用等, 合理确定金钱赔偿的数额。

摘要:随着现实生活中商标淡化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 完善对商标的反淡化保护显得尤为必要。运用历史的、比较的、实证的研究方法等, 深入细致地探讨了商标反淡化理论在我国的适用问题, 并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实际, 提出了完善我国商标反淡化相关立法的建议。

关键词:商标,淡化,反淡化

参考文献

[1] (美) 苏姗.瑟拉德.张今译, 张保国校.外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的立法与实践[J].国法译评, 1998, (4) .

[2]黄晖.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3]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最佳剂量下一篇:英语习语的特点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