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课堂教学创新

2024-08-31

中职护理课堂教学创新(精选十篇)

中职护理课堂教学创新 篇1

关键词:基础护理,有备而教,教无定法,教有所得

1 有备而教

课前准备是上好课先决条件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1]。教师在上节课结束前必须布置好预习工作, 让学生在课前先熟悉好教学内容。护生准备主要在于对书本充分预习。一堂准备充分的课程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匪浅, 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达到最大教学功效。作为基础护理老师, 在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 适当加入自我见解, 找出重点、难点和考点, 理清提纲。同时, 翻阅大量信息材料, 准备好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病例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例, 配备与课堂内容相适合的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1.1 按年制和护生具体情况备课

由于我国护理学的变革与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的护理教学现在分了好几大层次。就我校而言, 便同时存在中专、五年制大专、自考等多种学制。根据学龄层次和学生基础不同, 护生对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也略有差别。故在备课时要考虑到这点, 针对学龄层次低的学生, 备课要更加详细、逻辑合理、导课生动、叙事活泼、投其所好;针对学龄层次高的同学, 备课则可有所侧重, 在解惑的同时着重开发护生举一反三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1.2 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备课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护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2011年新护士条例颁发以后, 考试的科目、试题的类型、以及对学生考察知识的侧重点都变化很大。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所以, 有目的性的教学对护生而言无疑像注入一针兴奋剂, 极大地提高了护生对学习兴趣和动力。也就是说, 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条例的颁布, 对基础护理的教学, 既是挑战, 更是机遇。基础护理教师要参考每年执照考试大纲, 有针对性分析考点, 让护生有备而学。

2 教无定法

2.1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各种教学方法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应用已经不胜枚举。常见有提问教学、角色扮演教学、案例讨论教学、课后作业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教学手段也层出不穷, 比如传统板书教学、教具展示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等。在基础护理教学中, 教学方法应该多样, 教学手段必须灵活, 要根据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和特点灵活选择。切忌墨守成规, 也切忌乱无章法, 最好将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机揉和在一起。不管如何应用教学目一定要明确比如理论教学主要培养是护生思维能力、判断分析能力, 而实验教学则主要培养是护生动手能力、应变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

2.2 充分发挥教师个性化教学

教师要从简单“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学生学习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2]教师间常进行各项交流和听课学习, 但对于相互间学习来说仅仅只是相互教学方法探讨, 却无法将双方个性化教学融合, 其个性化教学更会锦上添花。教师个性化教学受其形象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个性魅力所影响。教师形象魅力是指教师要有美的外部形象, 它是通过教师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等所表现出来。风度和气质是能够明显体现其内在情感、志趣、个性和精神面貌外在行为和表情等要素综合。[3]仪表上要给学生好印象不难, 关键还要体现出专业上素养。比如实验课上着装规范和整洁也会影响学生对待学习和专业态度。言谈举止体现了教师语言技巧, 也往往决定了一堂课生动与否。并能展现教师才华风度让学生敬之、爱之, 教师人格魅力主要来自于内在气质自然流露, 体现在善良关爱、宽容公正。教师学识魅力最能让学生敬服, 需要教师对知识掌控能力很强, 能随时解答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疑问。教师个性魅力因人而异, 一样的知识点有的教师逻辑明确、分析有度;有的教师表达风趣、语言生动;有的教师则思想刻板、语言乏味, 一堂课的整体风格也会因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而改变。

3 教有所得

3.1 护生所得

在一堂课结束后, 教师应当清楚: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并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4]之前所述备课和授课也并不是单一为了护生仅掌握教学内容, 更多是为了护生学完本堂课后能深化思考, 提出疑问, 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内容真正消化吸收, 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基础。总的来说, 这些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将会成为护生认识问题的基础, 但并不妨碍护生展开思索, 解决实际问题。世界在发展, 护理也需要发展, 很多理论随时可能被推翻, 无须将知识生硬塞给学生, 而是让她们有选择接受并延伸。“护生所得”便在于有了创新求学意识, 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判断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

3.2 教师所得

备课时收集信息、授课时学生质疑和授课后全新感悟都可让教师从中得出很多经验。在修缮教案的同时, 也找到自我不足加以攻克, 并对该堂课理论又有了深层次理解。可以说, 每经历一次教学, 教师便会有多一层体验, 这对护理学研究也会有很大帮助。

4 结论

作为从事基础护理理论教学教师一定要创新教学思维, 努力吸收新知识, 谨记有教无类, 不墨守成规, 立足于培养提高护生综合索

参考文献

[1]李欣赵, 华文.上好医用化学实验课心得与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712 (1) .

[2]陈建翔, 王松涛.新教育:为学习服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14, 17.

[3]黄卫东, 钟玉杰.魅力护理教学[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5, 2 (3) :280.

浅析中职外科护理课堂教学重点 篇2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重点

学校培养出来的护士应该具有“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成为一名能独立进行科学思维,采取合理的方法决策和行动,贯彻护理程序,使病人得到关心、照顾、护理、康复的合格护理人员。

在外科护理教学中,教师应当逐渐把教学的重心从知识的讲解转向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开阔,这样,护士的工作质量才能提高,才能更好地对护理对象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提出教学应抓住知识、思维、方法、精神四个重点,从而有利于突出护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 以教会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为重点

(一) 思考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教学大纲是学习与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和范围。教师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做好授课计划。外科护理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在教学中应考虑学生知识的全面性。

(二) 思考教育目标领域

教育目标领域中有三个主要的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精神运动领域。

在认知领域上,教师需要全面系统地引领学生科学地学习,把识记、理解、应用三者结合起来,对重点、难点、疑点要讲透。运用“启发、引导、解释”等教学技术,找切入点、选角度、按顺序、分层次、列要点、分析综合、演绎归纳, 引领学生对知识理解、转化和灵活应用。

在情感领域上,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学习的接受、对学习问题的反应、对护理专业和护理工作价值等的接受和反应等问题。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培养,完善学生的各种态度、价值观、鉴别力的水平。

在精神运动领域上,教师要引领学生对各种实践操作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应用设备。教师在备课时,要合理考虑讲授的难易度,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经济,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技术和服务护理人才,是教师变传统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的一个新的挑战。

(三) 思考教育的整体观

注重整体,是教师施教中的一种理念。护生将来的工作是根据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来实施整体护理的,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外科护理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能领会和掌握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征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提供个性化的整体护理,并配合医生完成各种抢救和治疗。教师在施教时,要在整个课堂贯穿整体护理的观念。

二、 以教会学生“学会思考”为重点

(一) 老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教师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从学科结构出发寻找教学途径,认识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和主要的学习方法、态度。老师要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把需要学习的内容按某种标准或关系进行整合,把相互关联的信息按体系关系进行整理。经过认真分析、综合,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记忆。

(二) 教无定法,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过程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例如,教师在展示学习的新课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新学的内容里有我已知的知识吗?是哪个系统的疾病?这个系统的疾病有什么共同的临床表现?让学生通过认真分析课题,把事物与背景区分开来。在寻找线索阶段,引导学生思考:这个病人有什么病史?体检的情况如何?通过思考,可以发现病人的问题。在确认阶段,进一步寻找资料来确认病人需要的护理内容,根据病人的需要,写出护理计划,对病人实施护理,并进行护理评价等等,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护理。

三、 以教会学生“解决问题”为重点

知识是需要灵活运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可以通过找出问题的关键词,并逐一解答。例如,学习“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这一章时,关键词为“消化性”、“溃疡”、“病人”、“护理”。“消化性”属于消化系统的疾病,学习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病人是否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呕血”等消化系统的共同症状。除此以外,我们还要考虑特殊症状,是否有潜在的并发症等。“病人”是一个需要我们用“新的医学模式”思维考虑的问题,要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考虑。我们要按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进行。在学习过程中,把问题分化得越细,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越清晰。

四、 以教会学生“提高精神境界”为重点

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贴近岗位”,使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精神意识。教师要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更好地适应病人的需要,尊重患者,富有同情心。培养他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出护理差错和事故”,“为患者提供系统的、全身心的、全程的优质服务”,“为促进人类健康而努力”等意识,这也是教书育人所要求达到的目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服务至善”的护理理念,使每一位学生都明白护理文化的新理念。

学生提高精神境界,可以通过具体的行为来达成。教师指导学生达到三定位,包括:精神定位,具有“仁爱、精诚、奉献、无私、信任、责任感”等崇高的职业情操;形象定位,具有“人性化、亲情化、优雅、和蔼、温暖、活力”等良好的形象,树立护士良好的公益形象;服务定位,具有“安全、敬业、主动、积极、热情、周到、方便、快捷、高效、详尽、全面”等全方位服务的形式。

竞争机制进一步转变了医院医疗服务理念,“质量和服务”将是护理服务的核心。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抓住知识、思维、方法和精神四个教育重点培养护生,才能培养出新一代有文化、适应行业需求的护理新人,从而有利于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兴华,黄怀宇主编.成人护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主出版社, 2005

[3]李小妹.护理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刘运国,黄健主编.卫生人员培训管理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5]郑修霞.护理教育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关文范,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附属卫校学校外科护理学教师。

中职护理课堂教学创新 篇3

药物应用护理实验是药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药物实验和动物实验。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 在药物应用护理教学中实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职护理专业中的药物应用护理是一门连接基础课和临床课的桥梁学科,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实验教学的体会。

1 确定培养目标

药物应用护理是以药理学基础理论和技能为基础, 在生理学、病理学和解剖学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护理理论, 阐述临床药物应用护理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一门学科, 是理论联系临床的桥梁学科。在对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药理学的教学上:第一,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 与就业岗位要求相符合, 为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第二, 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 强调“必需、够用”, 强化技能培养;第三, 要把握护理特色。在防病治病的过程中, 医生的治疗方案要通过护士具体执行, 但护士并不是单纯被动地执行医嘱, 而是要主动地参与到病人的诊断、治疗、康复过程中去。药物应用护理知识在临床护理和卫生保健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必须熟知药物的作用及用途, 熟练掌握给药途径和操作技能, 以配合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同时观察分析病人用药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达到药物治疗的最终目的。所以说, 药物应用护理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和纽带, 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相关。

2 优化教材内容

药物应用护理实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我们在实验内容的选取上应尽量结合临床护理及社区护理的工作实际, 侧重技能训练和用药监护2方面,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为学生顺利地从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护士在医院的职责是执行医嘱, 如果医嘱出错就会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护士在主动配合医生治疗, 正确执行医嘱的同时还要做好“三查七对”工作, 熟练掌握药物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才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实验内容可选择一些观察指标明确、容易操作的实验, 如药物剂量对家兔的影响;给药方法、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链霉素的毒性反应;药品外观检查、对变质药物的判别技能;药物剂量的准确换算、药物配伍变化;认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等与临床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实验内容。

护士直接接触的是病人, 给药后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发生都是由护士直接观察到的。因此, 培养学生对药物反应的观察能力及灵活应用药物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通过实验课, 使学生更快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3 改善教学手段

过去的教学手段是教师把实验的方法、步骤、结果都讲给学生, 学生照着实验步骤去做。这样的方法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反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近年来,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如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图片、文字、声媒教学中能够轻轻松松的学习, 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启发式教学法, 其方法是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结合实际提出不同的实验设想并予以讨论, 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归纳式教学法, 是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零乱的实验现象, 得出抽象的规律和原则, 透彻理解所学的知识的教学方法, 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讨论式教学法, 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尽量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利用现代化实验设备微机化实验操作系统, 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倡做到“5个尽量”, 即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 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 能让学生总结的尽量让学生总结, 能让学生自学的尽量让学生自学, 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在教学过程中, 适度把握教学的密度和节奏, 做到宜松则松、宜紧则紧、宜快则快、有张有弛、有静有动, 真正做到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自如。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组合。例如, “链霉素的毒性反应”、“阿托品与毛果芸香碱对家兔瞳孔的作用”等实验, 就可采取实验前讨论问题, 实验中发现问题, 实验后归纳总结问题的方式。首先, 实验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拟定几个思考题, 如链霉素药物中毒的机理, 中毒后都有哪些临床表现, 用什么药物才能消除该症状;阿托品、毛果芸香碱对瞳孔有什么作用等。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 实验方法确定后,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程序进行实验, 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仔细观察中毒的临床表现, 及时抓住那些容易消失或不易发现的现象, 养成认真、仔细、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实验结束后, 由学生归纳、比较, 写出实验报告, 总结本次实验的成功经验, 或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通过比较, 会发现每个组的实验结果相差很远, 有的组抢救动物非常成功, 有的组因抢救动物不及时或静脉注射不熟练, 未能及时给药, 错过抢救最佳时机, 导致动物死亡。通过实验, 学生深刻体会到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及时的解救措施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从而受益终身。

总之, 通过药物应用护理实验教学, 能够使学生掌握常见的药理知识, 练就过硬的操作技能,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会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 将来为解除病人的疾苦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莹.从教师做起提高高职护理专业药理课教学质量[J].中国伤残医学, 2007, 15 (4) :76.

中职护理课堂应摒弃去问题教育 篇4

中职护理教育面对的护生是-个个年轻而又鲜活的`生命,而多年一成不变的“去问题教育”课堂却让他们变得呆板且缺少创新意识.所谓“去问题教育”就是护生没有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也没有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作 者:周丽荣  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辽宁,沈阳,110034 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27(23) 分类号:G421 关键词:去问题教育   中职护理   课堂  

★ 教育叙事:两种“本能”

★ 中职教育随笔

★ 中职教育论文

★ 高端猪肉品牌打造之渠道篇

★ 教育品牌加盟协议书

★ 中职班主任教育随笔

★ 成语复习中两种应注意的形态(高三)

★ 中职艺术教育的论文

★ 中职计算机教学教育论文

中职旅游课堂创新教学学习初探 篇5

一、什么是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外来词,“创新的含义有两点:引入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即革故鼎新”与“引入”都属于创新。“现代创新之父”美籍著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于1912年提出创新论,他认为“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过程”称为创新,他不仅创造、重新组合、再次发现视为创新,而且强调“把知识引入经济系统”才算完成创新过程。这恰好与我国中职目前的教育教学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谋而合。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

在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有创新性的教师。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所谓创新性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教师。教师创新性水平高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中职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它是教师献身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只是具备较高师德的创新性教师才能充分创造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潜能,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才能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进而培养出更多的学生。

其次,中职教师要有创新性的教育观。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创新性的教育观非常重要,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再次发现、重组知识,联系社会实际、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第三,中职教师要有多元化、科学化、行业化、持续发展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对创新性的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教师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专业实际操作的能力,要有行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即被称为中职的“双师型”教师。中职教师要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有关的知识作为条件。要积累丰富的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作为应变的手段。要学习和掌握创造力的原理和方法,并有机地运用到教学中,激发、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第四,中职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艺术。这是中职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过程的核心要素,因为中职学生的学习行为较差,自控能力弱,学习习惯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教学监控能力是贯穿课堂创新教育的整个过程,这表现为:1、课前的计划创新与准备要周密和完善。2、上什么课,怎么上,理论课还是实作课,在备课时要对这堂课进行充分的构思,上哪些内容,要达到什么样效果,学生能否掌握,是否有兴趣等。3、认真备课,积极挖掘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尽量把复杂的知识问题简单化,根据职高学生基础差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适合现在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创新教育的特点

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的特点,认真深入的研究这些特点对创新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主体的个性化

创造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造欲望,人人都有创造性,人人的个性差别是不可否认的。教育必须承认这种差异,并赋予每个人自由发挥的机会和权利,让他们通过选择,在自己擅长的方向去发展,以自己独立理想和优势去超越、去突破、去创造。

(二)师生关系民主化

一个教师要懂得尊重、平等、信任,和爱护学生,民主、平等、自由、公正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教育必须参照这一价格目标,建立一种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从“客体”变为“主体,乐观而自信;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质疑;才会变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蓬勃的创造力。

(三)教育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指教师针对不同的专业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切实发展学生的潜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在创新教育中必须采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四)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综合化,实际化。

1、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不可忽视。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重在书本教学,忽略社会生产实践教学,教师要多到企业去收集企业、行业中的有关教学实践案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行业教育教学,从而达到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

2、到行业去与市场接轨。中职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生活阅历,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

(五)教学评价科学化

1、教学评价科学化是以重视个性为指导原则,从注重共性转向肯定个性,从知识测验转向多种能力测验,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向重过程评价。职高的学生理论学习记忆普遍不好,但动手能力较强,因此,对这样的学生重点要考察他的實际操作的能力,弱化对他理论学习的评价,一次考试不能决定学生的全部,特别是中职的学生尤其如此。考试制度就必须进行改革,如果考试制度不改革,实施创新教育,就难以找到突破口。通过创新教育的研究和试验,可使学生形成创新思想和行动,但这不意味着创新目标的最终实现。

2、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把考试分为专业理论课考试和专业技能课考试两大类,理论考试采用课堂笔记检查,提问考试,单元检测和半期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相应的成绩,专业技能考试着重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然后分段记分。

创新教学走进中职《基础会计》课堂 篇6

一、新课改下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1. 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会计专业是一个不断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 会计制度也在不断修订、不断变化, 这也导致不少会计教师的教学经验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一部分教师由于常年从事理论教学工作, 实践知识较为匮乏, 还有些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上讲台缺乏“实战”经验。由于这些教师在操作真实的经济活动上缺乏实践经验, 致使教学过程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而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职生影响很大, 因为中职生理论知识薄弱, 如果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对他们的学习无异于雪上加霜。

2. 教学方法滞后。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教学法皆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学生完全处于附属地位。教学中, 教师通常都是对会计的理论知识以及各种操作方法从理论层面展开阐述, 之后选取一些例题对所讲解的理论进行论证, 最后依据教参布置练习题, 让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解决虚拟实践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单向式的灌输模式, 长此以往, 刚接触该门课的高一新生就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课堂上教师更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教学创新的内涵

1. 教学理念的创新。

《基础会计》教学理念的创新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合作式、探讨性、研究性以及情境式等先进的教学理念。例如教师讲授完某一专题知识, 都可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 并写出学习心得, 在课堂上同学间进行沟通交流。此外, 对于所学内容, 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例子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 自行解决问题, 以此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最大限度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在讲解错账更正法的相关内容后, 可让学生相互查找各自的登账错误, 并指出错账的类型, 选用更正方法, 最后进行错账更正。

2. 教学方法的创新。

《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复杂性。对广大中职生而言, 既感到新鲜, 又感到晦涩难懂。因此该学科教学方法创新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两层含义:第一, 教师在教学中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一言堂教学法, 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其在温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基础会计知识;第二, 该课程的教学应保持优势学科的发展趋势, 从创新出发, 实施各种适合学生要求和会计改革要求的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理论实践结合教学法) , 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创新实施方法

1. 实施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将课程中的内容转化为多个项目, 并且围绕这些项目实施教学, 让学生全程参与的一种实践性强的教学模式。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该教学法可如下操作:教师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框架模式, 并制定项目的培养目标, 以及以项目任务为核心的单元教学内容。这种把教学单元设定为项目的教学方式突破了教材原有章节的限制, 把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成了具体形象的项目任务, 能大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培养了中职生的职业能力。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实施这一教学法必须根据任务目标创设一个具有连贯性、实践性强, 目标任务明确, 利于调动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 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筹集资金核算》时就运用了项目教学法, 创设了一个实践性强的教学情境。首先问学生:你毕业后要创办一个企业, 第一件要做什么事?学生会很快答:筹资。教师再进一步问:怎么个筹法?有几个途径?以此引出“筹集资金核算”这一主题, 这仅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第一个步骤。第二步骤则是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 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几个教学项目, 分配给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概括总结, 得出最佳的结果。具体可分为如下两个环节实施:首先按照教学目的从教学内容中分解出四个学习项目:1.筹集资金的途径;2.可以采用几种筹资形式;3.撰写会计分录, 根据会计分录填写用于记账的会计凭证;4.开展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的活动。根据这四个项目把全班同学分为四部分, 每部分的同学负责完成一个项目, 针对这四个项目, 每部分学生之间可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则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点拨, 最终师生共同完成四个项目的探究, 得出最佳结果。其次再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各投资者的所占份额的核算”的内容分解为三个项目 (以货币资金投资按实际收到的款项计入“实收资本”账户;接受实物、无形资产投资按双方协商价记入“实收资本”账户;接受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账户) , 让上述三部分同学分别探究, 其实这三个项目就是三种具有差异的账务处理方法, 如果学生能够探究清楚, 定能深刻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

2. 实施理论实践结合教学法。

《基础会计》这一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单纯的理论教学让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减。这不但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而且也违背了新课改理念。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可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实施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可如下操作:在日常教学中, 把整个班级看成一个大的企业, 把学生分成迥异不同的部门, 然后再模拟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事情让学生按照财务处理的相关程序进行操作, 让学生形成特别深刻的印象,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融为一体, 有效提升学生的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学《生产过程的核算》这一内容时, 学生往往对“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两个账户性质不能很好地理解。如运用理论实践结合法对这节内容进行操作, 教学效果则大为改观。在教学中可准备如下案例:教师可借鉴学生平时经常在实践的事情来讲解本课内容, 先设置一系列问题, 问一:班级支付一个月的饮水费120元时先记在谁的账上?学生很快回答:班费 (以班级为单位承担的费用) 。问二:学期结束后班费怎么分摊?学生答:平均分配给每个学生, 即以学生个人为单位承担的费用。问三:分配班费时选了哪个分配标准?学生答:人数。由此教师总结:“制造费用”账户相当于班费, 是以“车间”为单位发生的费用, “生产成本”账户相当于每位学生分配到的费用, 是以“产品”为单位发生的费用。每月末“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给本车间生产的产品, 增加每件产品的“生产成本”。至此学生能轻松理解“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两个账户的性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亦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公式:制造费用分配率=本月制造费用合计/分配标准之和, 并能根据计算结果编制“制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在新课改时代的今天, 会计教师应彻底抛弃传统的教学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实施与新课改理念一脉相承的创新教学法, 从而实现“教师创造性地教, 学生探索性地学”, 促进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郝文君.浅谈中职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新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5期

[2]陈东波“.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在职业高中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2010年03期

[3]和志远.浅谈如何加强财务会计教学效果[J].中国商界 (下半月) .2010 (.09)

[4]王婧.中职会计专业与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10 (.15)

中职田径教学的创新教学初探 篇7

一、关于田径运动及其创新性教学现状分析

关于田径运动的发展历程可谓源远流长, 其兴起和发展都具有很深厚的人文和体育历史文化。在很久以前, 人类的日常活动便离不开人类的一些基本形式的运动, 诸如跑跳着追赶猎物和投掷矛等多种运动方式, 田径运动就是从这些与生活相关的行为中孕育而生。而就目前来说, 田径运动主要是发展成一种竞赛的形式, 田径运动具有项目多, 运动强度大, 锻炼方式多样化等特点, 并且一般不受性别、年龄、季节、天气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约束, 这就使得田径成为中职学校中广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在我国, 田径运动是每一所学校体育教学所必须具备的课程之一, 它也是任何一所学校体育教学的基础性课程, 更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形势分析, 中职田径创新性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根据一些资料的有关调查, 很多学生对田径课程的设立存在很大的异议。在学生最喜欢的十项体育运动中, 田径运动仅仅排在第八名的位置, 有80%之多的学生对田径项目表示不感兴趣, 其中有近70%的学生认为田径项目可以被其他相关项目取代, 这个调查结果基本适用于各类学校的普遍状况, 因此, 在中职学校田径教学的改革过程中, 田径课是否能上好的关键性问题取决于学生的兴趣, 田径教学设计偏离、教学手段脱离实际情况成了最主要的问题, 如果上述两大问题不解决, 则会导致中职田径创新教学的失败, 在这个过程中, 中职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与独特的教学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二、开展中职田径创新教学核心与原则

中职学校田径教学核心内容分为三方面:一是要全面加强身体素质的发展, 这是进行体育教学的重点;二是要保证学生需要掌握田径运动相关的基本知识、技能、技巧, 以达到科学锻炼身体的目的;三是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这是完成教学的重要保证。田径教学的三个核心内容, 彼此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要正确把握三个核心内容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针对田径教学中的种种问题现象, 我们在把握田径教学核心内容时, 同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学生的兴趣性原则;二是健身强体原则;三是简单易操作原则, 这三条原则指导着中职田径教学的方向和质量, 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从兴趣性角度来说, 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的心理因素所决定的。相比起其他运动项目, 田径运动往往枯燥乏味, 缺乏趣味性, 会使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倦感, 因此在田径创新教学方面需要教师能动地创造适合田径教学的方式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田径教学任务, 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

其次, 就健身强体原则来说, 学生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同时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劲的身体素质, 这就要求学生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 而田径运动成为学生进行户外运动的首选。

最后, 就简单易操作原则来说, 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与运动量等问题, 教学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坚持贯彻简单易操作原则, 重视基本技能的学习, 而非让学生挑战高超技能, 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适应并且喜爱田径运动, 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乐趣。

三、中职田径创新教学改革的相关对策

随着体育教育事业在学生整体素质培养方面越来越完善, 中职教师的教育水平也经受着考验。要对田径教学的现状做相应的改变就要求中职教师从田径创新教学改革的相关对策入手。

(一) 把握大局, 注重细节

就目前田径运动发展现状来说, 与教育部门对相关体育项目改革把控失效, 缺乏细节性的工作态度有着密切联系。各级教育部门应把握大局, 抓住工作主脉不动摇, 将田径运动的学习纳入国家中职教育必修课程项目中去, 在坚持大的原则下, 不应使该课程偏废, 保证国家和地方都可以兼顾该课程的设置。

(二) 多举办联合大型的田径比赛

自古至今, 田径比赛都是运动和活力的象征。伴随着中国中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势头, 各高校也都在体育教育事业方面加大投资成本和力度, 规范的运动场地和专业性指导, 都为我们进一步发展田径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举办联合大型的田径比赛, 从一方面来说既可以使得学生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后得到心理和生理的放松, 又不会影响学生日常的学习, 还能让学生欣赏到高水平的田径, 大大增强学生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对培养学生欣赏田径赛事的兴趣大有裨益。

(三) 取长补短, 创立一套全新的田径教育教学方法

中职田径教学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有章法可循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 同时也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田径教学方法, 所以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对任何教学方式都不应该完全地照搬照抄, 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积极吸纳他人教学中合理的教学思路和有效的方法, 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坚持研究创立一套符合现代中职田径教育的科学教学方法。

总之, 在中职田径教学中也不要一成不变地固守自己老式的教学手段, 而要与时俱进, 认真学习国内外相关经验和手段, 根据中职的田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 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真正意义上既发展中职学生的田径特长又促进我国田径事业的蓬勃发展。

摘要:田径运动相比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来说, 以其独有的运动魅力和特点成为人们广泛喜爱的运动之一。田径运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础性课程, 当前我国中职田径创新性教学现状还存在很多问题, 我们要通过创新体育教学的方法, 通过简易操作的课程,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学生强身健体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田径教学,创新性

参考文献

[1]杨丰收.中职院校田径教学方法改革之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12) .

[2]黄小慧.提高中职体育田径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下旬) , 2013 (5) .

新形势下中职护理教学探讨 篇8

1 目前形势

1.1 护士仍存在很大缺口

按照卫生部要求, 医院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 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床位与护士比是1∶0.6。截止2011年底, 全国共有注册护士224.4万人, 医护比为1∶1.25, 床位与护士比还不到1∶0.4。由此可见, 全国注册护士仍存在很大缺口, 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推进, 社会对护士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1.2 护士从业条件

1994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凡申请护士执业者必须通过卫生部统一执业考试, 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国家级考试, 是由国家人事部、卫生部组织进行的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护生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申请护士执业注册的基本条件。

1.3 国家加快注册护士培养,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走进校园

2008年5月12日起实施的《护士条例》第七条明确指出: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教育部和卫生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课程学习, 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的毕业生均可报名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这意味着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当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可见国家正在加快注册护士培养步伐, 使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走进校园, 获得执业资格证书成为毕业生就业的必要条件。

1.4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新大纲试行

2011年最新公布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与之前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1) 考试内容的编排形式由学科转变为系统:由原来的内、外、妇、儿、护基5门学科变为现在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等20章; (2) 考试涉及学科由专科转变为全能:新增6门考试内容, 即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与护理法规、人际沟通; (3) 考试形式立体整合, 由原来的4门整合为两门, 即专业实务和专业实践; (4) 考试题型中临床病例题份量增大, 约占80%; (5) 删除了总论部分内容, 增加了新的疾病种类, 并增加了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 (6) 考试大纲的形式发生改变, 考核方式更加灵活。

1.5 中职护生特点

中职学校实行注册入学制度以来, 生源素质总体明显下降。大部分护生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学习目标不明确,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弱, 但他们好奇心强, 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 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 有较强的可塑性。

2 护理教学探讨

2.1 转变思想, 提高认识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护士执业资格证是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条件。学校不仅要重视护生毕业证的获取, 还要注重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证的取得。因为这不仅关系护生就业, 还与学校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1) 教师要加强学习, 紧跟时代步伐。要学习《护士条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以及护理相关政策法规, 全面了解国家护士管理政策法规、护士从业条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发展、现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护理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向等, 明确教师在学生“双证”取得过程中的作用。

(2) 学生是考证的主体。从护生一入学就要对其进行考证教育, 帮助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护士准入要求, 明确护士执业资格证与就业的关系, 使护生逐步树立考证意识, 树立考取执业资格证书才能就业的观念。这样护生就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从而实现毕业即能就业的目标。

2.2 分析大纲, 分解任务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规定考核的内容主要是临床工作初期的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常见的护理工作任务, 主要包括与护理工作紧密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与护理工作有关的社会医学、人文知识;疾病的种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在此基础上, 还涉及考查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甚至人际沟通、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就我国目前中职学校护理专业使用的教学大纲、教材和师资队伍而言, 教学按系统进行不可能实现。在现有条件下, 有效可行的方法就是把各系统的考点分解到各学科中, 同时注意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衔接, 不遗漏知识点。从学科而言, 仍以护基、内、外、妇、儿临床学科为主线, 以考试大纲中的重点疾病为衔接点, 贯穿人文、社会医学知识。

2.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双师型”教师是为中职教育服务的教师, 需要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丰富的实践经历和较强的专业操作能力。在目前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中, 绝大部分都是校内专任教师, 相对缺乏临床经验。学校应鼓励教师通过自学、听讲座、参加培训、定期下临床等方法,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积累实践经验。

2.4 大胆创新, 改进护理教学方法, 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以学生为本,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紧紧围绕学以致用原则, 将考试要求与日常护理教学有机结合。

(1) 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促进学生基本知识点的掌握。采用启发式、情景式、讨论式、探究式、病例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融教、学、做、用于一体,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促进学生融会贯通,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 加强实验教学。可通过增加实训课时、开放护理实验室、开展技能竞赛等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促进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还可以培养学生临床岗位能力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能力。

(3) 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让学生多接触临床病例, 以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1) 在临床课程中加大病例式教学力度,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2) 布置病例分析题作为课后作业, 鼓励学生讨论, 提高学生判断、分析能力。 (3) 在阶段考、期末考、模拟考等考试中以病例题为主, 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2.5 抓好考前冲刺关

学生临床实习结束后距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一阶段, 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全身心投入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复习中, 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个黄金期。学生参加考前辅导班, 教师先进行精讲, 系统复习各知识点, 加强归纳总结;然后再进行串讲, 抓住重点, 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同时学生要进行精练, 每次课后完成配套练习, 以巩固所学知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牢固掌握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点, 学会举一反三, 以不变应万变。

中职《中医护理》教学方法探讨 篇9

1 转变教学观念, 以育人为本, 重视培养学生情感智力

传统的教育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 忽视对学生情感的教育, 造成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习状态不主动, 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活力, 影响学习的自信心。因此, 教师应充分重视并发挥情感态度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因人施教。对于中专学生的学源结构来说, 大多来源于初中毕业生, 他们正值青春期, 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渴求知识, 但文化基础薄弱等特点, 教师不仅要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 而且还应通过情感态度这一重要手段来促进和优化中医护理教学。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 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 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 思维就会敏捷, 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强, 反之消极的情感会降低消弱学生的学习活力, 以产生烦躁、畏难情绪、学习的注意力不能集中而造成成绩下降[1]。因此, 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 关心学生, 态度友善, 目光温和, 才能达成心灵与心灵之间的默契, 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要平等的对待学生, 多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爱心, 消除顾虑与拘束, 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受到启发, 得到教育。只有师生心理上亲近了, 感情上融洽了, 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加倍努力学习, 从而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2 以精彩的导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陶行知亦说:“学生有了兴趣, 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 学与乐不可分。”要求教师在第一堂课教学中应以精彩的导言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为以后的教学铺平道路。绪论是学生对中医护理课程初步认识的第一课, 因此在讲中医学发展史时, 通过讲述世人熟知的古代医学家治病救人的故事, 让学生发现我们祖国的医学博大精深, 进而对中医知识产生好奇心。如:讲扁鹊在救治一些急性病时, 就采用了针刺、热敷等护理技术;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开创了临床辨证施护的先河, 对中药煎服法、饮食护理、急救护理等都有详细论述;华佗首创“麻沸散”全身麻醉, 施行外科手术, 并创立我国最早体育保健体操“五禽戏”;唐代的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详细论述了中医护理原则以及各科疾病的护理内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传遍世界各国, 奠定了植物学基础, 被誉为“东方医药学巨典”等等[2]。同时指出现在国际上已掀起了学习中医、中药、针灸学热潮, 做为一名中国的医护学生, 更应了解中医, 学好中医。当学生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主动地去探索、去求知, 并在学习上产生莫大的愉快和积极的情感,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 在情景模拟环境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创设模拟病房情景, 学生通过在模拟环境中学习, 运用已知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 获得角色的真实体验, 从而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教学环节中, 以教师演示讲解为辅、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的方法。在介绍腧穴定位、进针法以及晕针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后, 让学生互相之间练习点穴, 针刺操作时选取常用腧穴 (如:足三里、曲池) , 教师要手把手指导学生, 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心理;然后, 鼓励学生自身练习及相互练习, 待正确进针后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使他们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给其他学生以信心。教师要告诫学生随时注意观察,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辨证施护教学中, 首先让学生模拟病人, 教师扮演护士, 模拟从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到辨别证型, 最后施行相应护理措施。然后让学生分组, 通过扮演护士、患者不同的角色, 运用自己已知学科知识在实践中体会。最后, 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评价, 寻找角色差距, 从而达到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角色扮演, 学会了运用望、闻、问、切方法收集临床资料进行护理评估, 做出护理诊断, 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起居护理练习, 根据患者的病证特点来安置床位、调试病室光线和温度、湿度。心理护理练习, 对不同病人、不同病情作好耐心细致的情志护理工作。饮食护理练习, 根据食物的性味、病人的体质、病情进行饮食调护。在创设模拟情景的教学环境中教学, 不但激发了的学习兴趣, 还能够唤起学生的职业情感, 从而帮助学生从认识水平和情感水平成功进入护士角色, 为学生今后临床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4 灵活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 课堂教学信息量的增加, 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习本学科的基础知识, 还应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及最新进展, 应用多媒体教学缓解了拓展知识与课时数有限的矛盾[3]。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 新颖生动, 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功能, 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及记忆, 如在讲授中医望诊内容时, 对于望神、望面色、望舌象这一教学内容来说, 如果在传统的教学中, 只能是单纯讲解, 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及思维。运用多媒体教学, 将得神、失神、假神以及各种面色、舌苔与舌质的病理变化等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极大地扩展了学生形象思维的空间,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丰富的感性认识。另外, 还应适当配合挂图、模型、板书以及各种临床教具配合讲授, 让学生有思考问题和记笔记的时间, 有提出疑问与教师探讨问题的双边互动时间, 这样教学使学生感到知识记得牢, 学得扎实, 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

5 以启发式与问题式的教与学互动教学方法,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中专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身心健康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具有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渴求知识的特点。如果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学生就会感觉这样的课堂枯燥乏味, 失去求知兴趣则会产生厌学情绪,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授人以鱼, 一饭知需;授人以渔, 终身受用。”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采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善于控制教学节奏, 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理解、思考、交流、质疑, 发挥其主体作用, 营造出有利于学生教与学互动的快乐学习氛围。通过这种互动, 可以全面开发学生的智力,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境, 学生的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很快的融入教学内容中, 高效率的获取知识;同时, 也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在科学知识、情感、兴趣以及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信息交流, 从而达到了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周颖, 侯征, 马雪, 等.运用情感教育, 优化药理学实验教学[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10, 12 (4) :397.

[2]申惠鹏, 主编.中医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13.

中职政治课堂教学创新方法初探 篇10

【内容摘要】创新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职政治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但实践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针对这种情况,中职学校的政治教师们要不断地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用创新的方法激活课堂。本文以中职政治课堂教学创新方法为核心,探讨了三种举措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中职  政治  创新

根据中职政治教育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不高,大部分是因为没有考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生活和学习习惯也不好,由于成绩长期不好,所以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受到伤害。所以,教师在面对这样一批学生的时候,应当在课堂改革的同时关注同学们的心理状态和接受能力。

一、改革教学观念,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中职学校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通常不是很融洽。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对于教师的一些想法都不能完全接受,所以,长期下去就会导致教师和学生们关系进入到一种僵局。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打破僵局,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同学生相处,将传统的“一切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转换成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方式,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就可以改善师生关系。当学生体会到了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就会正确认识学习,并且开始努力学习,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措施的重点是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摒弃固有的传统思想,真正地用真心去与同学们相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一个师者、长者和朋友的作用,尽心尽力去引导学生、辅助学生、亲近学生,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同学们对教师产生了好感,自然而然对教师讲授的学科也会更加有兴趣。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不再抵触教师、惧怕教师,和教师在心灵上达到互通和共鸣,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课堂也会逐渐变得活跃起来,在一个平等融洽的课堂,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课堂的温暖,在这样一种和谐的气氛下,同学们能迅速提高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

二、改变教学模式,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学模式的一大创新就是让同学们加入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不间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们很可能早就走神或者封闭了大脑不去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效率特别低,尤其是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原本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就不集中,如果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就更是无法吸收知识。为了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教师要设计课堂环节,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比如在讲解“价值规律”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就安排同学们对市场供求关系做一定的调查和了解,然后再讲调查到的结果以小品或者舞台剧的形式在课堂中展现出来,通过小品反映出“供求不平衡导致商品价格和价值不一样”的规律。通过小品展示的过程,同学们能够深刻地理解价值规律,并且在相互的合作中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另一种教学方式就是合理运用多媒体。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也逐渐走进学校。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同学们没有机会接触到的事物直观地展示出来,并且,通过视觉、听觉的双重碰撞,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借助屏幕发挥想象力,提出很多从未有过的想法和观点。这种教学模式,相比于之前呆板的教学,多了几分生动,为课堂也增添了一丝活力,借助影音资料,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并且为他们留下更深的印象。

三、分析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处于高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属于未成年人,但是很多却已经有了部分成人的思想,但是还不够成熟,思想十分矛盾,情绪也有很大波动。他们渴望独立,却还没有能力完全独立,时刻想要摆脱家长和教师的管束。教师在管理这些学生的时候,不可以“以毒攻毒”,用一种强硬的方式试图去击败学生,这会激发同学们强烈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不服从教师的管教。所以,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分析学生的心理,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约束学生又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要想做到这些,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熟悉每个人的性格和秉性,对症下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欲速则不达,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就是这样,不能一味想去征服学生、领导学生,而是要换位思考,以同学们的视角去感受学生的感受,在情感上与学生站到一起,再共同进步。当学生觉得自己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他们能够自己决定时,很多之前被束缚的思想就会重新迸发出来,为创新学习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为了中职学校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包容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学生学习,以开放的心态去迎接学生的各种思想,使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在课堂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交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教材的基础之上,提出创新的观念。一旦改掉了之前的坏习气,教师们就会发现学生们在不停地进步,与此同时,教师也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得到进步。

上一篇:最佳工作区下一篇:食品可追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