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变化

2024-07-13

主要变化(精选十篇)

主要变化 篇1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发布了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从多方数据来看,4月楼市格局发生微妙变化。一线城市楼市经历“火热”3月后,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均双收窄。二线城市迅速“接棒”成为房价上涨新阵地。4月房价环比涨幅前十位的城市中绝大多数为二线城市,其中,合肥涨势最凶,新房价格环比涨幅高达5.8%,厦门和南京的环比涨幅分别为5.3%、4.4%,位列二、三位。此前偏冷的三线城市去库存作用发酵,房价出现上涨苗头。数据显示,4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46个和47个,三线城市同比综合平均已由降转升,开始上涨。

点评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篇2

李宏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要全面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深刻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们不可能主观选择;但对其判断必须及时准确,认识超前或滞后都会干扰社会发展进步,甚至会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

过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出这一判断,主要是基于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告别贫困、跨越温饱,即将实现全面小康。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成熟定型。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发生了变化。原来的“矛盾”表述已经不能准确反映这种变化了的实际。因此,十九大报告对此提出了新的论断。

具体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发展在总体上依然处于中等水平。也就是说,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并没有根本改变。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在经济上就表现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如总体看我国落后地区以及农村发展不充分,而在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间则存在发展不平衡。甚至在东部发达地区包括一些大城市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一些高质量的医疗、教育尚属稀缺资源,高等级的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刚刚起步,有的城市还存在不少“城中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时常会出现冲突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在总体实现小康的基础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从国家发展的状况看,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难以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全面均衡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诉求。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的社会将加快转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与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此也促使我国社会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型。在多元化社会形态之下,人民需求的层次也渐趋多元,对利益均衡调整合理机制的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下我国社会矛盾处于高发期、多发期与突发期,就是一个例证。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需要渐进式解决,需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必须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用持之以恒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充分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创新为社会注入发展的活力;通过协调机制的建立缩小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通过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使城市和乡村日趋美丽;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使我国更加繁荣富强;通过扎实有效的扶贫攻坚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影响气温高低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 篇3

关键词:气温 影响 因素

气温通常指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气象上以百叶箱里距地面1.5米高度的温度为标准,由于以下因素的影响,温度的高低及变化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1.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因此各地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2. 大气环流,大气圈内空气作不同规模的运行,统称为大气环流。它是大气中热量、水汽等输送和交换的重要方式。主要是由于在高纬与低纬之间、海洋与陆地之间,因冷热不均出现气压差异,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地球上的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引导着不同性质的气团活动、锋、气旋和反气旋的产生和移动。来自高纬或内陆的气团寒冷干燥,来自低纬或海洋的气团温和湿润。一个地区在一年里受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控制,气温便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如我国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则是受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冬夏交替控制的结果。总之,从全球来讲,大气环流在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进行着大量的热量和水分输送。在经向的热量输送上,大气环流输送的热量约占80%。

3. 地形,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因此同一热量带内,海拔越高接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故出现高处不胜寒的情景。随高度的增加气温递减,平均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而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热量不易扩散,气温较高。例如在冬季时,四川盆地气温高于同一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其中地形就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4. 下垫面的性质,因为不同性质的地面其比热容大小不同,比热容小则吸热快,散热快,气温变化大。例如:陆地、沙漠。而比热容大则吸热慢,散热慢,气温变化小。例如:海洋、湖泊、森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陆地和海洋。所以陆地气温北半球一月最低七月最高,南半球与之相反。海洋气温北半球二月最低八月最高,南半球与之相反。因此陆地等温线一月向南凸出七月向北凸出,海洋等温线一月向北凸出七月向南凸出。

5. 洋流,洋流也是全球热量和水分调节的重要方式,性质不同的洋流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沿岸及所经海区的气温带来不小的影响。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因含有大量的热能,对流经的沿海地区,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水温低于周围海面,对所流经的沿海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因而在气温上,洋流可以调节高、低纬度间的温差,在盛行气流的作用下,使同纬度大陆东西岸气温显著不同,破坏了气温纬度地带性的分布。例如欧洲西部广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其中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作用影响就比较明显,而且在北冰洋沿岸的著名港口摩尔曼斯克也是在其影响下成为了终年不冻港。而受加那利寒流影响下的撒哈拉沙漠则一直延伸到大西洋沿岸。

6. 大气热力作用,大气通过吸收、反射、散射对太阳辐射有一定的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故晴朗的白天与阴天相比,由于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而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于是在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我们会感到比晴朗的夜晚气温高。

7. 昼夜长短的变化,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总是倾斜着身子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导致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并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明显。这样白昼比较长的时间里接受的太阳辐射就多。例如:当北半球为夏季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越长,接受的太阳辐射比冬季多了很多。而且虽然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但昼长小于中纬度地区,所以出现了我国南北普遍高温的现象。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研究 篇4

大多数区域的雪盖已经减少,特别是在春季。根据卫星观测,自1978年以来,北冰洋年平均海冰范围以每十年大约2.7±0.6%的速度在缩小。夏季范围的下降比冬季范围的下降要大,夏季最低下降速度约为每十年7.4±2.4%。在1961至2003年期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率为1.8[1.3至2.3]毫米/年。在1993至2003年期间,该速率有所增加,约为3.1[2.4至3.8]毫米/年。自1961年以来的观测表明,全球海洋平均温度的增加已延伸到至少3000米深度,海洋已经并且正在吸收80%以上被增添到气候系统的热量。这一变暖引起海水膨胀,并造成海平面上升。南北半球的山地冰川和积雪总体上都已退缩,冰川和冰帽的大范围减少造成了海平面上升。某些格陵兰和南极溢出冰川流速已经加快,这些溢出冰川把冰从冰盖内部排出。相应地,冰盖物质损耗的增加,已经常伴随着冰架的变薄、缩减或损耗,或浮动冰舌的损耗。冰的这种动力损耗,足够解释南极大部分的净物质损耗和格陵兰大致一半的净物质损耗。剩余的格陵兰冰损耗,是由于融化损耗超过了降雪累积。

2 积雪减少和冻土融化

1966年至2005年这一时期北半球的雪盖每个月都在减少,11月和12月除外,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其年均值以5%的速度逐步下降。根据山地雪水当量和雪深年度时间序列记录显示,全世界几个地区的积雪已经下降。多年冻土层的底部出现融化,速度范围为阿拉斯加的0.04米/年到青藏高原的0.02米/年。大部分地区的多年冻土层和季节性冻土出现了重大变化。在多年冻土区,土地的不稳定状态增大,在过去150年山区出现岩崩,北半球河冰和湖冰的总体趋势是,封冻期以每世纪延迟5.8±1.9天的平均速度推迟,而解冻期则以每世纪提前6.5±1.4天的平均速度提前解冻。

3 生态系统发生显著变化

一些春季特有现象像树叶的发芽,鸟类迁徙和产卵动植物物种的地理分布朝两极和高海拔地区推移等,已经提前出现。基于1980年代初以来的卫星观测,在许多地区春季已出现植被“返青”提前的趋势,这与最近变暖造成的生长季延长有关联。北极和南极部分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包括那些处于食物链高端的食肉类动物,以及那些存在于海冰生物群落的生态系统。海洋和淡水生物系统的变化,与升高的水温以及相关的冰盖、盐度、含氧量和环流的变化有关,这些变化包括:河流中鱼类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并提早迁徙,高纬和高山湖泊中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高纬海洋中藻类、浮游生物和鱼类的地理分布迁移并发生变化。许多生态系统的弹性到2100年可能会被前所未有的综合气候变化、相关扰动和其它全球变化驱动因子所突破。超过生态系统的弹性很可能会产生超过阈值而出现的那类反应,许多在与人类社会有关的时间尺度上是不可逆转的,诸如生物多样性因灭绝、物种生态相互作用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和干扰体系发生重大改变而带来的损失。生态系统的关键特性或者调节服务很可能会无法弥补在温室气体继续以当前的速度或高于当前的速度排放并且其它全球变化没有减缓的前提下,如土地利用变化,到2100年,陆地生物圈可能会成为净碳源,因此会扩大气候变化。

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并伴随着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物种的生态相互作用、物种的地理范围等方面,预估会出现重大变化,并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产品和服务(如水和粮食供应)方面产生显著不利的后果。当全球变暖使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C至3°C并且大气CO2相应增加时,在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实质性变化很可能会发生。主要生物群落的变化,包括新型生物群落的出现以及物种生态相互作用的变化,伴随对货物和服务的基本不利后果很可能并基本确定会超过这些温度的上升幅度。以前被忽略的海洋逐步酸化由于大气CO2的上升预计会对海洋壳体生物(如珊瑚)及其属种造成不利影响[1,2]。冻土层的甲烷排放可能会加速,当全球平均温度超过工业化前水平2°C至3°C时,到目前为止(公正采样方式)所评估的物种中大约20%至30%(各区域生物群从1%到80%不等)可能会面临日益增高的灭绝风险。

目前所评估的20%-30%的动植物物种,会在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的情况下面临灭绝的风险。一些特殊的鱼类物种与产量都会因为持续性变暖而发生区域性变化,水产业和渔业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由于加剧升温,珊瑚的适应能力更为低下,表现极为脆弱。珊瑚的白化事件和大范围死亡,会在海表温度升高约1-3℃的情况下出现的更为频繁。同时海平面升高会对海岸带湿地包括包括盐沼和红树林等受到负面影响,尤其是那些向陆地推移受到限制或缺乏沉积物的地区。

在中高纬地区,农作物生产力会在局地平均温度增加1-3℃的情况下,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取决于作物。在一些区域,农作物的生产力会因为升温超过这一幅度度而有所降低。在低纬地区,尤其是季节性干燥的区域和热带区域,局地温度即使是以1-2℃的小幅增加,预估农作物的生产力都会有所降低,这会使饥荒风险增大。在全球范围内,农作物生产潜力会在局地平均温度增加1-3℃的情况下有所增加,如超出该范围,则可能会降低。同时,由于干旱和洪涝发生频率的增加,会影响到局地农作物的产量,尤其是低纬度用以维持生计的行业。

4 威胁人类生存

到21世纪80年代,数百万以上的人口都会因为海平面上升而遭受洪涝之害。尤其是那些适应能力较低的人口稠密和低洼地区,不仅要面临着洪涝风险,还要面对热带风暴或局地海岸带沉降等方面的威胁。在亚洲和非洲的大三角洲地区,受影响的人口数量最多,其中小岛屿受影响程度最大。预估几百万人的健康状况都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对适应能力较低的人群危害更大。儿童的生长及发育会受营养不良及营养失调增加的影响;同时由于不正常气候如热浪、洪水等会造成死亡、疾病、伤害以及腹泻疾病等的增加;地面臭氧浓度关系到气候变化,它的增高会导致心肺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以及某些传染病传播媒介的空间分布发生改变。气候变化预计还会产生一些综合影响,如,疟疾在非洲的传播潜力的缩小或增大。

参考文献

[1]刘玲,丁浩.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算与分解方法评述[J].价值工程,2010,19:223-224.

[2]郭庆春,何振芳,寇立群等.气候变暖与低碳经济[J].价值工程,2010,21:7.

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变化对比分析 篇5

【关键词】新旧会计准则;变化;对比 分析

新会计准则体系已由财政部颁布, 即将在全国实施。这是我国 经济 生活中的重大事件, 在 中国 会计 发展 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新会计准则以先进、科学 的理念为指导,立足中国的实际,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 较好地处理了会计的国际化和中国特色的关系。颁布和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 结束了我国会计“制度”和“准则”两张皮的历史, 必将对我国的会计事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 影响。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 实现了广大会计工作者多年来的梦想和追求, 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新准则较旧准则在修订上,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 内容 :

一、基本准则有所变更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 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 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完善了会计一般原则。原准则第二章“一般原则”中, 具体规定了12 项会计一般原则。这些原则都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及时、有用、清晰明了等要求, 国际上一般称为“会计信息或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新准则将原基本准则第二章“一般原则”修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主要是因为基本准则中再规定“一般原则”较难解释, 与国际惯例也难以协调, 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能体现该章的内容实质。同时对原准则规定的12项原则进行了适当调整:将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会计基础在总则中进行了规定。

主要变化 篇6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在继承与革新中完成了阶段性工作,其坚持德育为先、素质教育、能力为重、与时俱进、减轻负担的工作重点,也是修订后课标的主要变化点,教育教学实施要开展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教育、社会公共利益教育、个体健全人格教育这三种基于利益取向的教育,二是关注人才培养目标下能力培养的规范性和开放性,三是在教、考、研、训分离背景下控制好课程容量和课程难度。

【关键词】课标修订 主要变化 应对策略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至此,义务教育19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告一段落。此次修订工作,总体思路明确,体现在四类行为取向上:一是巩固和发展。强调巩固和发展课程改革的成果,继续深化课改。二是坚持和吸收。力倡四个“坚持”和一个“吸收”,即坚持“三个面向”的精神,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坚持民主、科学的修订程序,吸收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三是分析和完善。允诺深入分析实验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回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承担的精神。四是应对和更新。始终以前瞻性的眼光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进行与时俱进地更新。这是一种发展的眼光。

与此同时,修订工作明确了原则与重点,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1)坚持德育为先,各学科内有机渗透;(2)坚持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3)坚持能力为重,注重知情意行结合;(4)坚持与时俱进,充实新思想和新内容;(5)坚持减轻负担,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这五个方面是课标变化的主要点,是今后教育教学要着力的方面。在此,提出一些应对性策略,以落实课标修订中的变化点。

当代国内外环境下三种利益取向的教育应对

要开展国家、民族的核心利益教育

当代中国,经济领域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决定上层建筑的体制性变化,正深刻地影响着政治、文化、教育、道德等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其中一些负面的影响正腐蚀着人心。中小学教育作为培养接班人的事业,要教育后代明确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要提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元化的国家形态、民族面貌被更大范围的国民了解和认识,并进行比较。全球化浪潮下,各民族文化被迫“面对面”,被迫“碰撞”。这种认知的进程和全球化的进程齐头并进,而且不可逆。更为关键的是,“全球化进程的实质就是对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不断整合过程”(姜淼,2004)。既然民族文化要和世界文化发生互动联系,这就意味着有优胜劣汰,如果不注意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改造和创新,就很可能被另一种文化所湮没,甚至吞噬。如果一种民族文化连自己民族的子民都不信了,那就会在“碰撞”中被击得粉碎。所以,基于国家国体、政体的认同教育,基于民族精神和特质的认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要开展社会公共利益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互联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公共利益的面越来越宽,这就要求教育要做多方面的调整。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包容,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多元文化,认识到中华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重要性。二是引导学生适应现代化,将自己塑造成明理、笃信、爱国、负责、守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公民。三是引导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按照科学发展观思考和行动,同时推动基于稳定的人类、国家、民族秩序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中,涉及“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以及“保护好我们的环境”,重点关注能源、资源、材料、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第三,要开展个体健全人格教育

从总体来看,这个世界还是一个竞争的世界,畸形的竞争心态左右着人们的行为。要避免个人利益最大化和公共利益凸显之间造成的人格分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建立民主思想、自由观念、平等法则,如何承认学生的差异并差异化地实施教学,使得每个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能健全发展,健康成长。

总之,与时代互联,和国际接轨,以中国为傲,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也培养具有健全个性的人,这是中小学教育要整体思量的,也是每一所学校要认真研究和正确实施的,还是每个学科都要加强渗透的。

关注人才培养目标下能力培养的规范性和开放性

《教育纲要》指出,“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而人才强国战略中,“能力为重”又是基本战略,这在新修订的课标中得到了强化。作为教师,要把握能力培养的“三个基本”变化,加强能力教学的规范性。

一是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比如,数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教学中就要设计出有价值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经历中发展思维,释放情感,形成数学经验,凝结基本思想。

二是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针对教师反映指导“探究学习”有困难的问题,物理学科在修订中提炼出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要素,以此明确“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物理学科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化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8个实验。

三是细化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针对长期以来教学实践中将推理能力简单化为演绎推理的做法,数学学科在修订中将之细化为“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并对这两个概念及其功能进行了阐释,使认识更全面,这就要求教学中要纠偏,并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实践推理能力中的合情推理。

在教、考、研、训分离背景下控制好课程容量和课程难度

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总体上是教学、考试、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分离体制,各把一头,互不沟通,再加上各个学科之间也是自闭门户,不相往来,致使课程容量处于超饱和状态,课程难度加大。本次修订,围绕减负进行课程“瘦身”,采取了一些措施。

在课程容量控制方面,采取了“精选内容”和“减少条目”的措施,各学科要明确删除的内容和条目,避免因为不放心而不放弃,从而加重学生负担。

在课程难度控制方面,采取了五条措施:(1)刚性处理,删除难点。对于繁难偏旧的内容,直接删除。(2)柔化处理,降低要求。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比如: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3)弹性处理,实行选学。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学”方式处理。比如,一些理科的实验,规定了必做实验,而有些难度大的、对实验要求高的列为选做。(4)梯度处理,调整学段。调整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比如语文学科,在保证高年级段写字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低年级段写字的基本量。(5)无缝处理,加强整合。加强了各学科内部以及各学科之间的整合与衔接,进一步明确了学段要求,减少了课程内容的交叉和重复,进而减少了内容总量。如历史与社会学科删除了与思想品德课程完全雷同的内容,约占原内容总量的三分之一;同时,精细化了本课程不可或缺但与思想品德课程有一定重复的内容。作为教师,集教学、备考、科研、培训于一体,则要将考试部门、教研部门、培训部门的要求和精神进行重组,梳理相关知识点和能力点,不唯内容而内容,而是把准课程目标,灵活处理教材和教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达课程目标为目的,最终考试目标也会实现。

参考文献:

①姜淼.论文化民族性及其建设[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②顾明远,石中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主要变化 篇7

一、新借款费用准则的主要变化

1. 扩大了借款费用允许资本化的资产范围

原准则规定, 借款费用可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仅限于固定资产, 即只有发生在固定资产购建过程中的借款费用, 才能够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予以资本化。而新准则规定,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新准则扩大了借款费用可予以资本化的资产范围, 不仅仅包括固定资产, 也包括生产周期长的存货和投资性房地产, 例如飞机、轮船、发电设备及房地产等。由于许多先进制造业公司的产品生产周期比较长, 生产资金占用多, 而且借款金额巨大, 对这类企业的存货而言, 借款费用已构成了其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其计入存货成本中, 在存货销售时得到补偿, 更符合配比原则。因此, 新准则的实施, 在短期内会提高这些企业的业绩。

2. 扩大了借款费用允许资本化的借款范围

新准则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借款范围除了专门借款外, 还包括了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的一般借款, 这就意味着以各种融资途径借入的借款, 只要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均可予以资本化。借款费用资本化中借款范围的扩大, 使得在固定资产建造过程中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 其一般借款的利息费用也应按照资产支出额的比例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 从而导致企业当期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增加, 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的金额减少。毫无疑问, 这将使这类企业在借款费用资本化当期利润上升, 并使企业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的相当长的期间内随着折旧的计提而利润下降。

3. 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有所差别

新旧会计准则中, 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是不变的, 即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 包括计算截至资产负债表日的累积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计算资本化率和利息资本化金额。不同的是新准则规定, 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资本化金额, 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 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如占用了一般借款的, 原准则规定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可在企业生产经营期间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超过专门借款的部分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利息中应予资本化的金额。资本化率应当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

4. 计算借款费用扣除项目不同

新借款费用准则计算借款费用扣除项目不同。原会计准则中不考虑借款费用扣除用于短期投资所获得的投资收益, 新会计准则允许借款费用扣除其用于短期投资所获得的投资收益。有些借入资金常常在发生符合条件的资产支出前, 用作临时性投资。此种境况下, 在确定本期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时, 将获得的投资收益从发生的借款费用中减去。比如说, 计算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时, 要按全部借款费用减去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

5. 折价或溢价的摊销方法和调整内容

新借款费用准则原准则对折价或溢价的摊销方法有所调整, 原规定是如果专门借款存在折价或溢价, 应当将每期应摊销的折价或溢价金额作为利息的调整额对资本化率作相应的调整。折价或溢价的摊销, 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 也可以采用直线法。新准则规定, 借款存在溢价或折价的, 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溢价金额, 调整每期利息金额。可见, 新准则取消直线法, 只允许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 这样减少了企业的会计选择, 使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所增强。

6. 辅助费用的资本化及其金额

新借款费用准则对辅助费用的资本化及其金额有所变化。原准则规定, 因安排专门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 例如, 银行借款手续费、承诺费和发行债券的手续费等, 属于在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 应当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如果辅助费用金额较小, 也可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而新准则规定, 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 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前发生的, 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予以资本化, 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成本;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发生的, 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一般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 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

二、执行新借款费用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1. 可能提高企业的会计利润

执行新借款费用准则可能提高企业的会计利润。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和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扩大将减少费用资本化当期的财务费用, 增加企业的资产价值, 进而提高当期的会计利润。新借款费用准则可予以资本化的资产范围, 不仅包括固定资产, 也包括生产周期长的存货和投资性房地产, 例如飞机、轮船、发电设备及房地产等, 这将使生产周期长的先进制造业公司受益。由于许多先进制造业公司的产品生产周期比较长, 生产资金占用多, 而且借款金额巨大, 对这类企业的存货而言, 借款费用已构成了其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其计入存货成本中, 在存货销售时得到补偿, 更符合配比原则。如2006年度, 华能国际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合并净利润为55.50亿元、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净利润则上升到68.89亿元, 其中仅“借款费用资本化”一项差异因素就高达2.2亿元。对于那些有息负债规模巨大的上市公司来讲, 如房地产公司、生产周期长的制造业公司以及资本化支出较大的公司的损益可能产生较大的正面影响, 提高公司业绩。如中国石化日前公布的2006年报显示, 执行新会计准则后, “一般性借款费用资本化”因素调增期初股东权益高达26.36亿元。因此, 新准则的实施, 在短期内会提高这些企业的业绩。

2. 更能公允地反映企业固定资产、房地产和存货等的取得成本

执行新借款费用准则更能公允地反映企业固定资产、房地产和存货等的取得成本。新准则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不仅包括专门借款, 还包括一般借款, 同时对其计算资本化金额的借款费用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企业借款不仅包括专门借款, 也包括一般借款, 而绝大多数的借款其实都是用来取得长期资产的, 它们占用了大量的资金, 形成较高的借款费用。因此, 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借款范围扩大到一般借款, 更能公允地反映企业对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的取得成本。

3. 辅助费用的会计处理更符合实际成本原则

执行新借款费用准则辅助费用的会计处理更符合实际成本原则。对于因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的会计处理新旧准则差异不是太大。主要不同点在于专门借款的辅助费用在新准则中规定可以资本化时未考虑其金额的大小不同可分别处理。这是由于专门借款的辅助费用与可予以资本化的资产购建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将其在资本化期间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成本, 更符合实际成本原则。

三、执行新借款费用准则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明确界定和强化费用资本化标准

新准则明确规定了利息资本化的开始、暂停和停止的原则, 界定了资本化期间, 即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点到停止资本化的时点的期间, 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不包括在内。新准则对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界线规定得非常清楚。

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起始条件, 准则强调了只有当同时满足“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借款费用已经发生和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这三个条件时, 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才可以开始实施资本化。而因安排专门借款发生的一次性支出的辅助费用, 一般不考虑资本化的条件, 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 如发行债券的手续费应当在实际发生时予以资本化。

设立这三个条件的意图, 在于防止假借专项借款的名义实施费用资本化和挪用专项借款费用在各会计期间应有的资本化金额, 制定了公正客观的量化公式, 有效地遏制了股份公司通过调控各期资本化金额来操纵利润。

2. 合理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

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确定更合理在《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即旧准则颁布前, 确定利息资本化金额, 通常以“专项借款×该借款利率×该借款期限”来确定, 这样计算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旧准则规定利息资本化金额按照“至当期末止购建固定资产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资本化率”来计算, 更符合国际规范, 也更合理。累计支出金额不是每笔支出的简单累加, 而是以资产支出实际占用时间在会计期间中所占的比例作为权数, 更加准确地反映出资产支出的实际使用情况。如果发生了一笔以上的专门借款而且利率不一致时, 以利息之和÷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得到的加权平均利率作为资本化率就十分必要和科学。计算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 也采用借款实际占用时间在会计期间中所占的比例作为权数, 能够反映出借款被占用的实际情况。

总之,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内容更加完善, 可操作性更强, 大大压缩了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来虚增当期利润的空间。在信息披露要求上, 新准则规定在年报、中报等财务报告中, 不仅要披露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金额, 而且要详细披露资本化利率, 有利于投资者全面了解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情况。新准则是财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新准则的实施将有助于会计信息的合理、准确, 对帮助投资者正确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将起到重要作用。

摘要:新制订的会计准则以与国际趋同为标准, 内容更加完善, 可操作性更强, 大大压缩了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来虚增当期利润的空间。使得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步伐向前迈出了实质性一步。新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 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本文就新《借款费用》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对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首先阐述了新借款费用准则的主要变化, 然后分析了执行新借款费用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最后提出执行新借款费用准则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借款费用,会计报表,资本化,会计准则

参考文献

[1]袁晓春: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中国农业会计, 2006, (10) :36~38

[2]吴正晖: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分析.时代金融, 2006, (9) :143

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篇8

新准则改变了以往中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的框架, 由经过修订的1项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 加上新发布的22项具体准则所构成。其基本准则在功能、性质、计量方法等方面均已向国际准则靠拢, 会计要素仍保留原先的六要素分类, 但在内涵上有所扩大, 在“所有者权益”要素中引入了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在具体准则方面, 新准则扩展到横跨金融、保险、农业、石油天然气等众多领域, 涵盖了存货、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等各项经济业务, 填补了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此次会计准则体系的修订和完善, 是中国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的重大改革决策, 会计改革范围之广, 程度之深都是史无前例的。

二、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分析

1. 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新准则引入并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新准则体系中的一大亮点。为了防止公允价值被滥用而出现利润操纵, 新准则规定了公允价值的使用前提, 也就是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计量”。考虑到中国市场发展的现状, 公允价值的运用有所限制, 应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采用。可见, 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的。

2.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变化。

新存货准则第14条针对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做了规定, 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相应缩小了企业选择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范围。新准则取消了对商品流通企业存货采购成本的说明条款, 明确规定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采购成本和其他行业企业一致, 均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这一变动使存货取得成本的计算口径更加简单明了。

3. 允计部分开发费用资本化。

新《无形资产》准则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新准则将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区别对待, 允许将开发支出有条件的资本化, 这将会提高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业绩, 减轻经营者在开发阶段的利润指标压力, 提高他们在研发投入上的积极性。

无形资产摊销的改变。新准则提出了确认预计净残值的标准, 提出了按照反映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摊销其价值的方法, 指出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 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改变了原准则一律“分期平均摊销”的做法, 提出了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 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的有限使用寿命内摊销, 不再强调按照法律规定年限摊销。

4. 资产减值准备规定的变化。

为了确定资产减值损失, 新准则明确规定, 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同时, 对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计量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应用指南, 实务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对于资产减值损失, 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这条规定将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尤其是对暂停上市的公司及ST公司。

针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应按单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新准则规定如果某项资产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难以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的, 则不应按照该单项资产为基础确定其可收回金额, 而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可收回金额, 然后据以确定资产的减值损失。

从总体上看, 新准则还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在新资产减值准则中, 除了这八项资产外, 还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金融资产、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7项。

5. 债务重组收益会计处理的变化。

新准则规定, “以现金清偿债务的, 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 计入当期损益;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 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计入当期损益, 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计入当期损益。”

新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 将原来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 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 对于实物抵债业务, 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现在则计入营业外收入, 体现了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会计处理的一致性。

6. 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

新准则规定, 借款费用如果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构建或者生产的, 应当予以资本化, 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构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资产可以作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并且, 如果相关资产的构建或生产占用了专门借款以外的一般借款的, 被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利息费用也允许资本化。另外, 新准则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和借款范围, 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扩大到某些存货项目中, 允许为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等生产周期较长的资产所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资本化, 计入存货价值, 而不再直接计入损益。同时, 允许资本化的借款费用, 不再限定于专门借款, 一般借款如被用于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也应当资本化。

7. 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

新准则彻底改变了原先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新准则明确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扩大了可转回差异的核算范围。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可核算所有的暂时性差异, 包括时间性差异和非时间性差异以外的能转回的差异。在这种方法下, 直接得出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能直接反映其对未来的影响。新准则提出了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的概念, 将暂时性差异界定为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按照其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 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并首次将符合条件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这也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重大突破。

8. 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 (1) 合并财务报表基本理论

和合并范围的变化。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 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变化, 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 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 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 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 只要是持续经营的, 也应纳入合并范围。 (2)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新准则将企业合并方式分为两种: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选择上, 新准则和现行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有较大的差异:国际准则仅允许使用购买法, 限制或禁止使用权益结合法, 因为使用该方法容易让企业钻空子, 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手段;但新准则允许使用权益结合法, 这是从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出发, 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的体现。

9. 金融工具准则的变化。

(1) 金融工具计量标准发生变化。新准则规定, 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 并将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 而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则按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公允价值与实际利率摊余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因素、时间价值, 从而更准确地计量各类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全面引入要求银行对客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具有较强的预见力, 改变了贷款按五级分类计提减值准备的传统做法, 采用实际利率法, 使商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更精细、更客观。 (2)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变化。新规则规定, 债务工具减值损失转回可计入当期损益, 而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 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需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不得转回。一些金融企业的年报中常常会出现大额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当期利润造成重大影响。这一规定的实施, 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将使得部分金融企业今后无法通过转回资产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 从而使财务报告更加真实。

三、新会计准则带来的主要启示

按照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要求, 各种计量属性的应用, 既增加了会计报表的相关性, 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有利于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并通过内在的驱动力促使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企业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完善各项业务流程, 以符合新准则的要求。

同时,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 将大大改善中国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进一步提高中国企业经营和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增强中国企业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交流、使用的可信度, 从而可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但会计的功能决不仅限于此, 它应和国家其他政策相配合, 体现对特定产业的政策扶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费伦苏.试析新会计准则的革新[J].中国农业会计, 2006, (9) .

主要变化 篇9

原所得税法规定,内资企业,年应纳所得税额3万元以下的,减按18%的税率征税;3万元至10万元的按27%的税率征税。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内、外资企业一律执行25%的税率。比原来内资企业执行的税率调低了8个百分点,并且对小型微利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低税率的优惠政策: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率为20%,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为15%。小型微利企业的界定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 000万元。二是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确认。

二、工资薪金支出的变化

原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支出若有劳动、税务、财政三个部门联合核定人均年工资基数的,在基数内实际支出数准予在税前列支,实际支出数超过核定数以上部分在年度清算时调整应纳税额所得额;劳动、税务、财政三个部门没有核定工资基数的企业,按规定的标准工资月人均1 600元计算,超过月人均1 600元以上的部分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在税前扣除。这一变化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工资附加费的变化

原所得税法规定,工资基数核定的单位,在核定数内按工资薪金实际支出数14%、2%、1.5%分别提取应付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没有核定工资基数的企业,按月人均标准工资1 600元提取。福利费支出和职工教育基金支在提取数内列支,实际支出数超过提取数以上部分,调整所得税应税额。2007年,取消了职工福利费提取,实际支出据实在成本中列支,所得税计税方法相同。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职工福利费实际开支,在企业实际支出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数14%内准予在税前扣除;按合理工资薪金支出的2%,并且按规定比例上交上级工会的,准予在税前列支扣除;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数在合理工资薪金支出数的2.5%内准予在税前扣除。

二者比较,变化体现在:一是工资附加费在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基数不同,原按核定的工资基数或按标准工资一定比例,新《企业所得税法》按实际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的一定比例;二是原所得税法按一定比例提取数可税前扣除,新《企业所得税法》改为按实际支出数(工会经费必须按一定比例上交上级工会的)在一定比例内可税前扣除;三是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比例提高,从原来的1.5%调高至2.5%。

四、业务招待费的变化

原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在下列规定比例范围内可据实扣除: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1 500万元及其以下的,不得超过该部分的0.5%;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超过1 5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0.3%。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换言之,当年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先按总额的40%调整应税所得额,剩余60%再与当年销售(营业)收入0.5%作比较,超过部分调整应税所得额。

五、广告与业务宣传费的变化

原所得税法对内资企业广告宣传费的扣除实行分类扣除政策:规定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支出不得超过销售(营业)收入2%,可据实扣除;但制药、食品、日化、家电、通讯、软件开发、集成电路、房地产开发和家具、建材商城等行业的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可在销售(营业)收入8%的比例内据实扣除;粮食、白糖广告费不得在税前扣除。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

二者比较,具体变化是:一是取消了分类扣除政策。即,凡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都可在当年销售(营业)收入一定比例内扣除。二是大幅度提高了税前扣除的比例。新《企业所得税法》可按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扣除,当年超过部分可准予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解决了企业广告宣传费支出税前扣除普遍不足的矛盾,有利于企业长期经营。三是新《企业所得税法》增加了授权性内容,即,授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可以规定不同于本条例所规定的扣除方法、标准等权力,使不同类型企业享受更为合理的扣除标准,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调整空间,同时,也确保今后对这项条款内容作出调整时,无需再修改此条款,确保政策的稳定性。

六、公益性捐赠支出的变化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将公益性捐赠的税前扣除的标准统一规定为企业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变化在于:一是原所得税法按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在税前列支,而新《企业所得税法》改为按年度利润总额(指企业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一定比例在税前列支。二是新《企业所得税法》将原所得税法规定的按应纳税所得额3%比例,调整为按年度利润总额12%。大大提高了企业税前列支的比例,有利于调动企业加大公益性捐赠积极性,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七、研发费用的变化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从新、老企业所得税法中可以看出,新企业所得税法较之老税法优惠得多,不仅对当年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可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而且还可按研发费用支出的50%加计扣除;对资本化的研发费用按150%摊销,有利于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使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主要变化 篇10

(一)会计核算基础

新旧制度在会计核算基础上有较大变化。旧制度“总说明”中明确“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新制度则规定“高等学校会计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基础”。这一变化意味着权责发生制核算不仅只在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方面应用,还扩大其在资产类、收入类业务中使用的范围。例如,资产类中除文物文化资产外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对高校运转过程中所耗费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成本通过分期计提折旧(摊销)的方法予以确认和计量。对于科研业务收入也可采用权责发生制予以确认,如“按照实际收到或应当收取的价款”计入科研业务收入中。其他业务收入中投资收益、固定资产出租收入确认按权责发生制,其他业务收入中未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培训收入、合作办学收入也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予以确认。会计核算基础的变化后,高校会计核算中会计科目的设置及其核算内容也将发生变化,同时对高校会计期间盈余带来重大影响。

(二)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内容及其会计科目

旧制度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五大要素,而新制度中明确地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大要素。从要素名称来看,将原来的“支出”要素改为“费用”要素,变化不明显。但从要素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来看,其核算内容有较大变化。一是基建建设投资纳入“大账”。旧制度规定:“事业单位有关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有关规定执行,不执行本制度”。而新制度要求将基建建设投资与教学科研经费共同核算,纳入高校“大账”。为适应该变化,会计科目中增加了“在建工程”、“基建工程”一级科目来核算高校基本建设所发生的实际支出,增设“基建拨款”来核算高校收到的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基本建设拨款,高校的基建贷款也纳入高校负债类的“长期借款”科目的二级科目中,同时取消了“结转自筹基建”科目。二是新增资产折耗内容。为了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合理确定教育成本,要求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折耗。为定期核算资产价值耗费,将不计折旧的文化文物资产设置“文化文物资产”单独核算,同时增设“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在费用类科目中增设“资产折耗”来核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折旧或摊销。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一变化将对高校财务实务工作尤其是首次执行新会计制度时产生重大影响。三是新增预算会计科目。为满足“既提供绩效评价需要的权责发生制的财务信息,也能提供预算管理需要的预算收支信息”需要,新制度在科目设置上采用“双轨制”,即平行设置财务会计科目与预算会计科目,来实现会计信息提供的多重性。在财务会计科目设置的基础上,新增“预算收入”、“预算支出”、“本年结余”和“累积结余”四个一级预算科目作为平行科目。其中“预算收入”对应财务会计科目中的收入类一级科目,“预算支出”对应高校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以及费用类中除“资产折耗”、“以前年度盈余调整”外的一级科目。在账务处理上,新制度明确了“可以与财务会计科目平行记录;也可以平时不作记录,在期末根据财务会计有关数据调整记录。鼓励高等学校进行预算会计科目平行记录”。四是新增公共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随着近年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工资津补贴、国有资产管理等改革政策的实施,实务中已经启用的了相应的会计科目,在新制度中再予以明确。如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缴非税收入、财政调剂收入等科目。五是会计科目其他方面的变化。一级会计科目编号由3位变为4位;取消了借出款、固定基金、经营结余、结余分配、经营收入、拨出经费、经营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等一级科目;部分一级科目核算内容并入其他一级科目中,科目名称上有所变化但核算内容不变等。

(三)财务报表的变化

旧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报表是反映高等学校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收支情况说明书等”,新制度规定“高等学校财务报表是反映高等学校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及预算执行结果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以及报表附注”。不同点为:一是名称表述上的不同,如由“会计报表”改为“财务报表”,“收入支出表”改为“收入费用表”;二是资产负债表(月报)中不再将的收入、支出要素列入;三是新增“预算收支表”和“基建投资表”;四是将收支情况说明书改为“财务报表附注”,会计信息内容更丰富。

二、新制度对高校财务状况与会计盈余的影响

(一)新制度对高校财务状况的影响

由于新制度将基建会计纳入高校财务统一核算,改变过去一个高校两个会计主体的不利局面,从而更能完整地反映高校的整体经济活动。高校基建工程支出、基建贷款均在高校资产、负债项目中予以反映,高校资产更加完整,能反映出高校因基建贷款所带来的财务风险,从而促使高校加强风险管理。另外对固定资产等根据使用情况计提折耗,能较真实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因此执行新会计制度使高校财务状况更全面、完整、真实。

(二)新制度对高校会计盈余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当期盈余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新制度对当期会计盈余的产生影响的主要在于资产折耗、部分收入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由于旧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不计折耗,因此支出中不包括资产折耗,从使事业结余偏高;而根据新制度的费用中包括资产折耗,会使费用增加,从而使当期会计盈余大大减少。另外,新会计制度中对科研经费收入等部分收入高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来确认,从而影响当期收入从而影响会计盈余。这些变化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核算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也会使高校的办学效益凸显。

三、高校执行新制度的准备工作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高等学校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属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执行新会计制度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也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执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新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工作。

(二)加强领导、部门配合

调整涉及面广,其具体业务会涉及到高校内部各相关部门;同时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对高校会计盈余的影响会凸显高校的办学效益,甚至会影响高校内部某些部门或个人的利益。因此新旧制度衔接不仅仅是由高校财务部门可以独立完成的具体实务性操作工作,它需要高校成立由高校领导、财务部门及其他相关业务部门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来领导开展具体工作,如宣传发动、制定工作日程、按日程督促检查工作等,这样才能实现新旧制度的平稳过渡。

(三)人员培训、提高素质

新制度中会计核算基础发生变化、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发生变化等,尤其是平行设置财务会计科目与预算会计科目的具体账务处理,高校财务人员日常账务中接触得比较少,甚至有些就未使用过,因此需要专门组织安排财务人员学习新制度,以尽快熟悉和掌握新的财会制度,高水平、高质量做好高校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

(四)业务准备

一是清查盘点工作。对现有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清查和盘点,完善记录,做好各项会计基础工作和执行新制度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文化文物资产的确定,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及清查盘点后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以及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的确定等等。二是基建帐务并账准备工作。对原来的单独的基建财务账目进行清理,如及时完成已完工程的峻工验收审计等工作,对在建工程项目成本、工程款等的清理,基建贷款本金、利息及其相关资料的清理等等,为并入“大账”作准备。三是会计核算软件升级工作。由于新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的编号、科目名称、核算内容、核算方法等有重大变化,现有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可能不能满足按新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的需要,因此需要及时做好会计核算软件进行更新或升级工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1998。

[2]财政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2009。

上一篇:《地下工程》教学下一篇:保险会计新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