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环境

2024-06-26

IT环境(精选十篇)

IT环境 篇1

一、IT微环境的介绍

IT微环境是指每个机架中的IT设备运行所依赖的环境, 包含电力、空调、监控等关键元素, 要提高整体IT系统的可用性必须从提高IT微环境的可用性入手。在IT微环境所涉及的诸多关键元素中, 电力供应保护子系统已经被大多数用户认可和采用。但是机架中温度调节、热量管理、线缆管理等环节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没有真正为每个机架中的IT设备提供一个高度可用的运行环境。比较科学的解决办法是以机架为单元, 控制IT微环境的温度, 通过合理设置冷、热通道, 引导冷风均匀送到每个IT设备的进风处, 并将热风有效送回空调, 保证机架内的温度控制到适宜服务器工作的温度。

我们也可以把这个“IT微环境”理解成服务器内部CPU发热的内部环境。前者可称为机柜IT微环境, 而后者则可称为服务器内部IT微环境。只有保证每个IT微环境的可用性, 才能真正提高IT系统的整体的可用性。

二、传统的机房监控落后

现代机房的一个明显特点是IT设备的模块化、轻薄化、机架化, 机房内采用了越来越多的刀片式服务器和网络设备。设备中高性能的部件所占用的物理空间越来越小, 加大了冷却散热系统的工作难度, 机架内部环境威胁着IT系统的整体可用性。传统的热量控制方法是降低整个机房温度, 期望达到“冷却”服务器的作用, 与IT设备模块化、机架化的特点脱节, 仅考虑由空调本身的制冷能力, 只是对空调机的运行和机房整体环境的监控, 忽视了对IT微环境的监控, 没有考虑机柜内部IT设备的散热问题, 不能适应现代机房监控的需求。

对空调机运行的监控只能了解空调机是否在正常运行, 而空调的正常运行不能说明设备就能正常运行, 空调机出风口的温度值更不能说明机房的整体温度和机柜微环境温度, 因此对空调的监控不能代表甚至取代对IT微环境的监控。由于环境温度控制措施不当, 机房普遍存在机柜局部热点的现象。而机柜中的IT微环境的散热措施不当, 是导致服务器过热而宕机的根源所在。据APC公司对中国用户的多项调查表明, 因过热问题发生宕机现象已达到了总故障的32%。

三、以机架为单元来控制IT微环境

机房各个点的环境参数值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 即使机房大环境参数正常, IT设备所处的环境也不一定正常。机房整体环境监测的参数不能视为各机柜的IT微环境参数, 更不能体现重要设备内部IT微环境的状况。IT设备内部IT微环境的运行环境 (例如服务器内风扇转速与CPU温度等) 是最直接、最迅速影响IT设备正常运行的因素。机柜内的IT微环境是设备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物理环境, 机柜微环境参数最能体现设备所处的实际运行物理环境的情况, 所以对机柜内IT微环境的监控非常必要。有时候, 即使机房内空调运转正常, 机房整体环境参数值也在预设范围内, 但某服务器却因为某种原因出现服务器内风扇的转速不正常、CPU过热的状况。如果只监控机房大环境, 此时机房的管理人员是不会得到这种危险信息的, 整个系统就会因为该服务器潜在危机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而意外瘫痪。

由此可见, 现代机房监控的重点是采用机房监控的新技术和新理念, 加强对IT微环境的监控, 实现对从设备内部IT微环境到机柜IT微环境, 再到机房大环境这样多层次的监控。

四、IT微环境建设

与传统的机房环境监控不同, 由于整体解决方案使用户无需关注IT系统细节问题, 对提高可用性的效果明显且难度较小。站在整体可用性高度来设计IT微环境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 已成为大势所趋。

IT微环境监控系统通过分布于各个机柜的微环境监控终端, 实时获取所连接的各种传感设备的信号 (包括传感器、继电器、UPS、智能设备等输出的模拟量和开关量信号等) , 监测每个机架中的IT设备运行所依赖的环境, 包括电流、电压、功率、温度、湿度等, 根据预先设定的模拟量的上下限和开关量的报警状态, 再通过集中管控平台, 有效实现对机房的IT微环境监控。与传统的机房环境监控相配合, 建成一套完善的机房监控系统。

(一) 超温报警

新型号的品牌服务器都支持IPMI协议, 因而, 通过IPMI协议来监控CPU的温度和风扇的转速等参数已不是一件难事。被监控的设备内部、机柜、机房环境的任何一点温度, 如果高于预先设定上限或低于下限时, 都会报警。当然, 可设置时延, 当前温度持续超标时间超过时延才会报警, 避免系统干扰。如果对IT微环境的监控到位, 就能及时发现IT微环境的过热问题, 防止因为过热而发生的宕机现象。

(二) 远程报警

除了检测温度外, 如果选用相应传感设备, 还可以同时检测环境温湿度、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光照度、流体压力、气体浓度, 进行UPS监控、消防监控、漏水监控、入侵防盗等, 实现远程报警功能。

(三) 短信功能

在断电、超温等报警时, 向管理员发短信报警;管理员可通过短信实时查询当前的温度值、断电状态。

(四) 数据采集

如需要将温度数据保存到计算机上, 可选用数据采集软件。可将检测到的模拟量和开关量数据长期保存, 提供历史数据查询、数据导出、图表显示、报表生成和打印等功能。

五、结束语

IT评估与环境变化同步 篇2

企业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基于信息技术对环境所提出的挑战在组织和管理层面的解答,一个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代表着企业管理者的希望、梦想和现实。随着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逐步变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将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而绝非一次性的系统实施建设项目。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受到企业员工素质水平、资金持续投入力度、基础数据积累程度及社会环境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和优势,就要根据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修正信息系统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持续不断的评估和改进,制定相应的推进措施,使信息系统能够适应企业面对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改变,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价值最大化。

以信息化建设基础比较完善的电子电器行业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电器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经历了从来料加工、简单装备到不断提升国产化率,乃至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研发力量等一系列的发展过程。由于我国电子电器行业的发展一直和国外客户保持联系,因此,一些新的理念和信息化系统的引入和应用最早也是在电子电器行业,如BPR、MRPII、ERP、PDM等等。我国的电子电器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需要经历以下六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电器行业发展阶段分析

* 简易的装配生产阶段;

* 提高电子电器产品国产化率阶段;

* 扩大电子电器生产规模阶段;

* 提高研发能力、发展核心竞争力阶段;

* 同步开发、协同生产阶段;

* 配件模块化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其工作重点也不同,对于信息化的关注重点也不同:

* 简易的装配生产阶段:在简易装备阶段,企业的管理重点在如何进行市场扩展和如何支持企业的连续生产和发展上。这时候,企业很少使用信息化系统。

* 提高电子电器产品国产化率阶段:在提高电子电器产品国产化率阶段,企业的管理重点逐步由寻找市场、维持企业生存转为逐步提升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上。这一阶段,企业开始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并使用以财务软件为主的信息化系统来对企业进行管理。

* 扩大电子电器生产规模阶段:到了扩大电子电器生产规模阶段,也就是电子电器企业规模扩张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企业的关注重点是如何提高生产规模,突破产能瓶颈,以及提高库存周转和交货及时率。这一时期,电子电器企业开始大规模地实施以企业计划控制、资源协调为主的信息化系统。

* 提高研发能力、发展核心竞争力阶段:在电子电器企业发展的第四阶段,企业的关注点开始更加具有针对性,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时期,企业会在原有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应用,如在ERP系统实施的基础上,进行PDM系统的实施和系统集成,从而形成自己在某些关键技术上的竞争优势。

* 同步开发、协同生产阶段及配件模块化阶段:与第四阶段不同,在电子电器企业发展的第五、第六阶段,企业的关注重点开始由自身转变为关注企业的外部环境和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在这一时期,企业开始关注能为协同设计、跨地区信息传递提供支持的信息化系统。

目前我国很多电子电器行业的发展正处于由第四阶段向第五阶段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很多的电子电器企业在第三阶段——扩大生产规模阶段,已经通过实施ERP系统来扩大自身的管控能力和产能,已经进行了部分信息化系统的实施和应用。但是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电子电器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由成本控制、产能提升向提高研发能力、发展核心竞争力乃至供应链同步开发、协同生产上转移,过去的以生产计划控制为核心的ERP系统正逐步无法满足电子电器行业间同步开发、协同生产的竞争的需要。

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如何进行?是实施新系统还是评估后改进原有系统呢?似乎后者更为可行。

面对环境的变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如何进行?是重新根据环境的需要实施新的系统还是基于原有的信息系统对企业现行信息系统进行评估后改进?从企业运营风险和信息化建设风险角度考虑,似乎后者更为可行。

首先,从企业运营风险角度来看,企业面对变化的环境,本来对于市场份额的竞争压力就比较大,如果此时完全放弃原有系统,实施新的系统,企业将会面临短期的信息系统切换成本。这个成本,无论是在企业发展的时间上,还是企业市场份额的跟进上,对于目前处在快变市场环境下的企业来说,都会是非常致命的。

其次,从信息化建设风险角度考虑,企业的每一次的系统实施都无疑是一次“起死回生”。一般情况下,一个核心系统从需求开发到系统上线实施的周期少则1年,多则2~3年乃至更长,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周期越长,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也越多,实施所面临的风险也越大。

最后,从某种角度上说,企业采用新的信息化系统的能力取决于企业当前情况下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这就是“路径依赖”。因此,如果脱离了企业现在的信息系统应用情况,贸然实施一个崭新的信息化系统,对于企业而言,风险极高。

因此,面对新的环境变化,企业需要不断地对自身信息系统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并从企业业务发展需要及引进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战略出发,考察信息技术应用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

新环境下,企业信息化评估与持续改进的重点包括评估信息化应用阶段、评估与改进现有系统、规划未来的新系统实施范围等三个方面。

一般情况下,企业对于信息系统使用情况的评估重点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评估企业信息化应用阶段

具体来说,在评估企业信息化应用阶段,可以从系统应用、ROI分析、管理提升等三个方面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以此作为下一阶段工作开展的基础。

其中系统应用应根据应用效果及时对系统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 对系统应用现状进行总体评价;

* 根据应用效果,找出成绩和问题;

* 通过问题,制定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在ROI方面,企业实施管理系统后,根据企业实施管理系统后的普遍受益情况(如降低库存资金占用15%~40% 、减少10%~50%的加班工时)对企业实施系统前后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并通过这些量化的ROI分析,找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改进点。

在管理提升方面,要综合考虑企业实施管理信息系统后,是否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具体可从企业管理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 实施了管理信息系统后,是否支持了企业决策层的决策,使企业的决策建立在数据、模型模拟上;

* 是否支持了中层管理者管理幅度的扩大及管理重点地转移;

* 在执行层上,是否提高了执行层的工作效率。

通过上述评估,可以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阶段,拿企业ERP系统应用来说,一般企业的ERP使用阶段可以分为如图2所示的三种。

评估与改进现有系统

在明确了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所处阶段的基础上,企业可以根据不同阶段,企业所定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不同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如根据项目建设前期所建立的可量化的项目建设的目标和成功标准,与项目建设后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对比,通过量化指标的考核,可以准确地知道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成效,并将这些成效和企业面临新环境下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对比,找出业务发展所需的最为迫切的系统改进点,从而为企业进一步的系统功能增加和完善提供指导意见。

同时,我们在对现有系统进行评估时,经常发现企业在实际评估工作中,往往无法对现有的系统进行准确的评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 无法制定合理的评估标准;

企业对于信息系统的评估一般都是由信息部门自己完成,而信息部门又是这些信息系统的实施者和维护者,因此就会造成信息部门自己评估自己的局面,因此在一些系统评估指标的设计上,难免会有疏漏和不足。

* 主管领导对于评估结果无法做出有效判断。

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是系统的使用者,他们对于信息化系统的了解仅限于与日常工作相关的信息化系统功能、界面友好等方面,而对于系统的安全性能、可扩展性却知之甚少。因此,即便企业的信息化部门对本企业的信息系统做出了评估,面对评估报告,主管领导还是难以从中得出判断。

因此,对于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评估,可以寻求有相关评估经验的第三方进行合作,从而对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情况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企业下一步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规划未来的新系统实施范围

根据企业目前信息化系统的使用能力,规划出未来企业可以承受的新系统实施范围。在企业信息化系统能力评估方面,主要对企业信息化整体操作、使用能力进行评估。诺兰根据大量的研究,将西方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即初装阶段、扩展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标准化阶段和信息管理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对于企业整体信息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很多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失败经验表明,脱离企业实际信息能力的信息系统实施成功率极低,或者中途而废,或者仅仅应用了整个系统的某个功能。

IT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披露 篇3

1 传统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局限性

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 而信息披露则要公开提供这些财务会计信息。传统财务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就是以财务报告为主的披露形式, 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信息技术环境下, 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实时性、真实性, 显露出了诸多不足。

1.1 信息披露时效性不足

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质量要求就是及时性, 因为时机一旦错过, 信息的相关性就大大降低。上市公司依据会计准则, 一般是定期信息披露, 大多集中在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披露, 滞后期长达半年至1年, 忽视了信息的实时性。而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披露, 仍倾向于将有利于己的信息及时披露, 不利于己的信息延迟披露。

1.2 信息披露真实性不足

客观真实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也是实现会计目标的基础。有些上市公司出于某种目的, 在披露会计信息时, 有意夸大或缩小客观事实, 甚至以造假的方式来虚构利润;还有一些新上市公司为了提高股票发行价格, 筹集更多的资本, 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地提供利润预测数, 致使其利润预测数与利润实现数差距过大;部分上市公司效益下降, 却通过指标技术处理夸大业绩、粉饰报表。不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将严重影响信息使用者进行正确决策, 同时也干扰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1.3 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不足

传统财务会计信息披露中, 涉及财务信息多, 非财务信息少, 而非财务信息同样对信息使用者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财务信息而言, 不少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 对公司有利的财务信息过重披露, 而对不利于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和完整。比如:对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企业偿债能力、或有负债的具体内容、对资金投放去向、利润构成、一些重大事项等的披露不够充分和完整。

1.4 信息披露的多样性不足

传统财务会计信息披露采用手工书面报告为主的形式, 借助标准的、通用的3张报表及其附注为载体, 向有关管理部门报送, 或者通过指定的少数报刊登载的方式和手段, 严重限制了信息报送的及时性, 忽略了各种不同使用者之间在需求上和使用上的差别。

2 IT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特点

由于计算机技术, 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量普及与应用, 无论是企业内部管理者还是外部相关信息使用者, 不管财务会计信息的生成、传递还是报送, 都可以通过快捷、高效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 因此, 在IT环境下, 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又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

2.1 信息披露技术数字化和网络化

在IT环境下, 企业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 全面实施ERP系统, 财务业务处理高度协同, 使数字化管理成为可能。在连接母子公司的高速网络上, 实时传送所需的各种数字化财务会计信息、业务信息, 为上市公司全面共享、多角化生成、利用相关信息进行辅助管理和决策提供平台。对于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说, 他们也可通过公网进入指定的网站及时获取充足的相关信息, 为正确地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2.2 信息披露内容多样化

在IT环境下, 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对于财务信息, 既有年度报告又有中期报告, 既有历史信息又有预测信息, 既有定量信息又有定性信息, 既有总括信息又有明细信息, 既有实物资产数量信息又有无形资产、信息资产的价值信息, 既有公司总体信息又有分部信息, 还有公司公告、衍生金融工具、物价变动等信息。对于非财务信息, 既有公司背景、发展历程信息, 又有公司战略规划、目标、发展前景信息, 还有环保、社会责任信息。

2.3 信息披露时效及时化

在IT环境下,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 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市公司只要把需要披露的信息传送到网站上并及时更新, 特别是一些无需独立审计的自愿性披露的信息, 以及非财务的信息, 信息使用者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以最快的速度, 获取所需的最新财务会计信息, 从而增强时效性。

2.4 信息披露需求个性化

传统财务信息披露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而提供通用化的财务会计信息供用户使用, 信息使用者处于一种被动接收信息状态。在IT环境下, 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 建立起与财务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良好交互平台, 把自己的需求告诉给企业, 企业在提供通用化的、保证客观性、可比性等质量特征的财务会计信息的基础上, 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定制适合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财务会计信息。

2.5 信息披露成本效益化

在IT环境下, 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强大优势, 财务会计信息提供者可以把需要披露的信息通过一定方式制作成电子文档, 在网站公布, 或者电子邮件群发, 一次上传多次使用, 大大降低传统方式下制作、传输、发布财务会计信息的成本。一旦上传到网站上公开的信息, 就立刻被广大范围的用户加以监督, 也从一个侧面保证了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而财务信息使用者通过高度共享的网络随时随地、以最低成本获取和使用相关信息。这将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披露的成本, 同时通过提高信息的使用率, 而使用财务会计信息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2.6 信息披露安全风险化

在IT环境下, 快捷、高效、实时都是基于一定安全因素保证的。如果失去安全屏障, 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必定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 诸如人为破坏、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非法入侵、系统的漏洞、黑客攻击等, 都可能使财务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完整性、可靠性大大降低, 从而导致比传统方式下更大风险的产生。

3 IT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应对策略

3.1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 强化制度约束机制

在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中, 制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条款, 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明确披露的对象、内容和责任, 规范各方面的行为。在相应的会计准则中进一步明确披露信息规范, 使信息披露的通用性、差异性、实时性、真实性得到充分体现, 并以此指导实务工作。证券监管机构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 对虚假信息披露行为给予坚决打击和严肃惩处, 同时要发挥好中介机构对披露信息的监督作用。建立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 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治理,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从源头上控制虚假信息的产生。

3.2 完善披露内容, 提高信息披露的相关性

对于传统方式下, 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偏重于有关经营活动的财务会计数据, 特别是非经营性信息和反映经营风险程度的信息披露比较少且不够及时, 比如:偿债能力、分部信息、社会责任、预测性信息、关联交易等内容, 要进行改革和完善。在IT环境下, 要完善披露财务会计信息和非财务会计信息。在日常披露中, 要可以随时发布企业的日常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信息, 比如即时财务会计信息、重要事件、交易或事项成立或发生时的信息、重大事项公告信息等。除了财务会计信息外, 要加大对企业发展战略、市场竞争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企业的潜在市场等非货币化信息的披露。要针对不同工作性质、专业水平等应用需求层次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按需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 对披露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与用户充分交流的实时平台, 在线收集、解答、反馈信息披露中的各种问题, 努力提高披露信息的有效性。

3.3 积极推广信息新技术, 改善信息披露方式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为财务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条件。在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中, 需要不断地利用IT环境下的各项新技术, 诸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信息呈报技术等内容。

对信息披露方式, 除了传统的以纸张为介质、通过指定报刊进行披露外, 要大力提倡使用电子方式进行披露, PDF格式和HTML格式已经比较成熟, 要积极学习、借鉴引入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 (XBRL) 。在提供、披露、转换和分析财务报告及信息方面, XBRL提供了一套标准的方法, 这大大方便了报告, 并且对于披露那些投资者和监管者认为有价值的数据显得更加容易。XBRL对有关财务会计信息内容增加标签, 一旦数据被加上统一的标签, 它们就易于识别并获取。对于提供财务信息的企业来说, 运用XBRL可以提高报表编制的效率, 因为财务信息一次生成后, 就可以转换成各种类型的报告发布, 这不仅减少了数据输入错误的风险, 而且不需要多次以不同格式输入数据, 信息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信息内容, 这无疑又降低了公司编制与发布财务报告的成本。

3.4 努力培养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在IT环境下, 财会人员在思想上应树立信息价值观, 在角色上将发生改变。他们不仅要具备财务会计处理能力, 而且还要具备管理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灵活运用信息新技术的能力。具备分析和利用信息方面良好的基础, 懂得怎样收集与决策有关的数据, 并能对财务业务领域的大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使之成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在会计核算中, 要按会计规范对基础会计数据进行处理, 使之符合软件要求的有序数据;根据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要求, 面向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的需要, 主动下载与编制相关信息, 提高对企业信息系统和经济资源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这些能力的形成, 需要经过长期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和挑战, 应由学校、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共同行动, 通过教育、培训和生产实践等多种途径培养和造就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借以推动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良性发展, 从而也最大限度地为信息使用者正确决策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美红.Internet网上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趋势展望[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1) :24-30.

[2]王鑫.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披露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 2006 (12) :31-33.

[3]贾烈, 李金顺.关于网络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的构想[J].上海会计, 2002 (9) :39-41.

[4]刘瑞武.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披露技术探讨[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6 (4) :57-59.

[5]桂良军, 丛贵霞.论互联网下会计信息的披露和监管[J].江苏商论, 2005 (6) :115-117.

IT业繁荣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代价 篇4

现任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文琦曾任GTE实验室逻辑设计工程师,Intel、Wyse Tech以及ULSI公司的资深结构设计经理,ULSI市场行销副总经理。1989年,担任Symphony Labs公司总经理暨执行长。

陈文琦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系,获得硕士学位。随后,就读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获得硕士学位。几天,有朋友问我:“威盛电子这么多年一直专研低功耗技术,也在不断创造更低功耗的记录,在威盛看来,低功耗有没有一个极限?”

从理论上讲,极限这个词的含义是无限趋近,但无法触及。如果说能实现功耗为0,就是不消耗能量,还能提供动力,那当然可以称之为低功耗的极限但我们知道,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大的生态环境就是动态的平衡,要实现动力,就必须消耗能量。我们这几年来是在尽量减小能量的消耗,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能量。我很高兴看到我们这些年在低功耗技术方面的努力和领先性被大家认可,但是追求低功耗的极限并不是威盛的终极目标。

所谓的“方向”,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在我投身IC设计产业之初,很多做这行的企业都选择提升速度,让速度越快越好、当然,运算速率的提升也确实实现了PC产业初期发展的几次重大飞跃,但这些成绩都是以牺牲功耗控制为前提而取得的。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在担忧,片面追求速度而忽略散热、能耗等因素,会不会导致未来IT发展失衡?IT产品能耗越来越大,究竟会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于是,我们就开始呼吁降低功耗,并开始做低功耗的技术研究,以至于这么多年以后,威盛被业界说成是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路子。现在,在这条路上,我们是领先者,全世界都在追随我们。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只是选择并一直在坚持走我们的路。这条路并不是我们倡导IT产业要把低功耗看得比其他方面都重要,甚至一头扎进去,探究低功耗的极限。而是说,如果想要改变当时那种偏重于提升计算速度的倾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功耗降下来。因为我们在谈并在做的低功耗,不是要追求极致,而是在提倡一种“平衡”。

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白天和黑夜、男和女、水与火、阴与阳……任何一种东西都有与之对应的东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同时又相互促进,回顾东方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部充满平衡智慧的历史,同样,任何一个正常发展的系统,都会存在动态的平衡,没有了平衡,这个系统就会走向消亡,小如一个企业,中像一个产业,大到人类社会都概莫能外。

芯片产业已经发展了20多年,都只是在一个单一的维度上走,这个维度就是速率。每一代新的产品,运算速度都会较上一代有明显的提升,但是伴随而来的却是能耗的持续提升,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产品耗电量猛增,二氧化碳排放量居高不下,这些危害环境的行为越来越突出。

因此,我们提出的低功耗的“平衡”,是希望能在IT产业提升速率和性能的同时,控制功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希望能让IT产业中的企业充分重视这一点,兼顾全面,而不要在单一维度上走得更远。

当然,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近几年,中国乃至全球都将绿色环保提升到了社会议程的高度,号召所有企业,甚至每个公民都积极配合,减少碳排放,减轻对环境的压力。IT产业也在发展绿色计算,从IC芯片设计到原材料的选择,都更加注重环保。在这种情况下,IT产业和人类发展的未来方向保持了一致。

虽然,威盛在多年前对IT产业低功耗的提倡,在今天看来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也得到了社会的极大支持,但我们仍要强调,我们更希望人们多多关注“平衡”,不要单一地谈性能或者功耗。这意味着既要追求功耗的控制,又要追求性能的提升;功耗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但绝不是为了功耗控制而以牺牲性能为代价。我们的目标是在低功耗的基础上,提供从入门级到高效能的各类产品,来满足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

因此,未来,威盛并不仅仅要发展“平衡”的技术,推出“平衡”的产品,更需要从一个芯片厂商的角度出发,去努力构建一个“平衡”的产业环境,进而去促使社会发展的“平衡”,以及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

云环境下的IT服务管理研究 篇5

传统方式下, 企业需要通过硬件购置、软件外包等过程进行IT建设, 其IT服务能力一般来自于相应的软硬件供应商和IT部门, 服务参与主体较少, 相互间服务效率较低, IT部门表现为以技术为中心的职能特征。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服务专业化、资源配置动态化、需求服务自助化、可计量付费的服务模式[1], 使得企业无需前期投入, 直接根据自身需求, 从云端比较、选择和获取专业化IT服务, 同时, 这些IT服务可以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任意阶段、任意粒度的资源与任务, 由此形成了多服务供应商、多服务集成商到用户之间的云服务供应模式, 企业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由此也从以前的技术保障转向了对云服务及其供应商的管理。

1 理论背景和研究现状

ITSM (IT服务管理) 及其标准ITIL的优势不断地被业界和学界倡导和论证, 如Mauricio等[2]调查研究了491家国际公司采用ITIL模型给IT部门及整个企业带来的好处, 随着服务管理实施能力的不断提升, 正面影响越来越多。ITSM及ITIL虽然经历了多次升级, 但仍然是传统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最佳实践。而云服务管理是将云端信息技术服务传递到业务运营层的服务管理过程。Erbes等[3]针对企业基于云的多种应用服务的混合环境, 以传统的企业供应链作类比, 引入ITIL方法, 设计了由IT部门主导的云服务供应链的概念框架。Wind等人[4]对选择和采纳云服务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系列研究, 建立了面向大型企业应用的一般云服务选择和评估框架;Robert[5]认为目前将ITSM与云计算两方面结合起来的研究很少, 云环境下的ITSM及ITIL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本文主要从企业角度出发, 基于已有的一般云服务供应链模型, 分析以IT部门为云服务管理核心的必要性, 并参考ITIL的方法和工具, 构建面向企业的云服务管理模型。

2 云服务管理模式分析

2.1 基于云的服务供应链

一般情况下, 云服务供应链由客户、服务集成商、服务供应商三个主体组成。客户是服务的消费终端, 在企业中主要是业务部门;云服务供应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既包含了基础设施和网络服务供应商、独立的软件开发商以及服务组件提供商等外部供应主体, 也包括企业内部的IT技术服务部门;服务集成商则对客户需要的IT服务进行集成管理。图1是一种流程嵌入式的云服务供应链结构模型[6], 该模型描述了企业可以通过服务集成商来为自己寻找服务并对获取的服务进行整合, 但也会出现企业跨过服务集成商直接从服务供应商获取服务的情形, 这样形成了更加复杂的供应链结构, 使得服务供应链中各个主体的职能不清晰, 传统的企业IT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对供应链中云服务的有效整合和管控。

2.2 云环境下的IT服务管理模式和要素分析

2.2.1 以IT部门为核心主体的云服务管理模式

大多情况下, IT部门主要负责企业软硬件的建设运维, 企业的IT服务水平往往受制于资金、IT部门的技术能力和少数供应商的服务协议。而在云环境下, 企业可以大幅减少IT建设的投入, 同时从云端获得良好的IT服务水平。由于云服务较之其他类型的服务具有更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对企业而言,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从外部选择、获取企业需要的云服务并实现对它们的管理。Erbes J等认为, IT部门应从传统的企业IT服务开发、建设和运维者, 转变为云环境下的企业IT服务匹配、整合和管理者[3]。IT部门应实现为企业建设云服务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 其不仅要了解企业正在使用或将来需要使用的IT服务类型, 也应当掌握从云端获取相关IT服务的各种渠道信息, 包括服务供应商信息以及它们提供的IT服务信息。

图2是以IT部门为核心主体的云服务管理模式, 对于企业而言, IT服务无论其功能粒度大小、来源如何, 都需要对它们实行统一的管理。需要指出的是, 有一些从云端获取的服务, 需要“云化实施”后才能交付给客户使用, 例如企业历史应用的迁移、或者是数据的迁移, 需要内部技术部门和外部服务供应商合作完成的, 这些过程仍然可以视为一组IT服务的合作供应过程。

2.2.2 主体关联分析

云服务环境中, 服务供应商, IT部门和客户之间的E-R关系如图3所示。

一个供应商可以提供多种服务, 同样, 一种服务也可以由多个供应商同时提供。当客户产生服务需求时, IT部门将识别这些需求, 并为客户从云端匹配满足需要的服务。需要说明的是, 客户提出的服务需求往往基于非技术型的描述, 因此, IT部门应需求调研后将其识别转换为技术性指标才能进行服务匹配。另外, 由于客户提出的需求匹配到的往往不是一项服务, 而是多项服务的组合。这些服务组合也可能会涉及多个供应商, 需要它们分阶段或合作提供, 从而带来了服务交付过程中对多个服务和服务供应商的管理问题, 因此, IT部门应在交付服务中对所有参与的供应商进行监管。

2.2.3 服务流, 资金流, 信息流分析

图4分析了云服务中的信息流, 服务流和资金流在主体之间的流动关系。由于服务的无形性和易逝性, 对服务流的管控主要体现在对服务过程的管控 (依据服务合同) 和获取客户对服务的评价, 以及时改进服务质量。而对资金流的管控, 主要依赖于服务合同中规定的服务价格, 付费方式等信息, 一般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 IT部门负责就某项服务制定服务预算方案。客户需求信息是一组包括功能参数和质量指标在内的向量信息, 用于匹配符合用户需求的最优服务方案。服务级别协议和合同信息是由IT部门分别与供需双方进行协商确认的。基于上述分析, 企业对云服务进行管理, 关键是对信息流的管理。

3 基于云的IT服务管理

ITIL提出的服务级别管理是一种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实践方法, 认为通过基于客户需求 (需求拉动) 而不是当前技术可行性 (技术推动) 来提供服务[7]。将服务级别管理的思想引入企业云服务供应链的建设可以帮助规范化服务供应管理流程, 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本文以IT部门作为核心管理主体, 参考ITIL提供的部分方法、工具和流程, 对服务匹配、服务交付运营进行了研究。

3.1 服务匹配管理

3.1.1 匹配指标的建立

IT部门进行服务匹配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在云资源池中, 通过建立合理的匹配模型和有效的选择机制, 为客户筛选出满足要求的服务集。首先是准确识别用户的实际需求, 客户给出的需求描述往往是大量的非技术性语言。因此, IT部门首先是全面理解公司的业务, 就客户提出的需求从技术可行性、成本等方面做出分析考量, 并给出建议。

客户的需求可分为功能性指标和非功能性指标两种。功能性指标主要是指客户基于其业务需要所提出的IT服务请求, 例如计算, 数据处理和一些技术细节等。非功能性指标又被称为服务质量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主要是客户对服务的灵活程度, 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表1对部分云服务评估指标进行了归纳总结。其中, 服务范围主要从服务特征和优化两个角度对服务作出评价, 例如一项服务是可定制的还是预定制的模板, 伴随哪些附加的服务项, 可用性如何等。服务优化包括供应商对服务的维护周期、基于客户需求的持续开发、功能改进等方面的内容。

3.1.2 云服务匹配流程

基于客户对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的描述, IT部门应设置一定的选择机制为客户从云端匹配满足要求的服务, 图5是一个服务的匹配流程图。

匹配过程先是依据功能性需求从服务资源池中进行匹配, 进而根据客户要求的非功能性指标以及所设置的指标优先级进行质量匹配, 最后输出匹配结果。需要指出的是, IT部门对于客户提出需求的可行性应作出初步判断并提出建议, 也可以在匹配无果时和客户就该项服务需求的内容和指标进行协商修改。对于部分Saa S服务, 本文认为企业可以建立一定的服务试用机制, 从满足匹配要求的Saa S服务中进一步选择更适合企业的服务。

3.2 服务交付管理

云环境下, IT服务的交付运营是一个多供应商多服务的配合过程。因此, 对这一过程必须通过严格的服务协议规定来明确供应链各方的责任。为了协调IT部门、客户、内部供应商和外部供应商四方之间的关系, 参考ITIL服务级别协议体系, 分别定义了服务级别协议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 运营级别协议 (OLA, Operational Level Agreements) 和支持合同 (UC, Underpinning Contracts) ,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6[8]所示。

服务级别协议是IT部门和客户签订的, 定义了将要提供的一项或多项服务的服务目标和双方责任, 它也可以作为评价和调整相关IT服务的标准。而运营级别协议和支持合同是IT部门同内外部供应商签订的, 用于支持服务级别协议。签订协议时, 企业的IT部门作为服务的中间匹配者, 相对业务部门而言, 是IT服务提供者, 而相对于服务供应商, 它将代表企业, 是IT服务提供者的客户。在服务级别协议的实施过程中, IT部门应就服务级别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 并向管理层和客户提交服务级别报告。对未达标准的服务, IT部门依据协议或合同规定进行处理, 如图7所示。

3.3 云环境下的IT服务管理模型

基于上文对云服务管理中主体、供应流程、管理要素及其关联性的分析研究, 本文构建了一个面向企业的云服务管理模型, 以供企业IT部门职能转型参考, 如图8所示。

模型主要基于对信息流 (服务文档) 的管控, 以IT部门为核心, 通过设计和关联IT服务管理文档来实现对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其中, 服务级别需求是用于描述客户IT服务需求的标准化文档, 应包含客户对所需要的IT服务的详细说明, 同时应当保证和相关的业务策略保持一致。它既可以用来作为服务级别协议的一个蓝本, 用于启动一项IT服务, 也可以用来对服务进行评估。服务说明书是将服务级别需求转化为提供相应IT服务所需的技术文档 (主要用于软件的定制服务) , 同时也是监控内部和外部说明书 (即服务级别需求) 之间一致性的重要工具。服务目录是IT部门基于服务说明书开发的, 用非技术语言简要描述它能提供给客户相关服务内容。这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客户期望的作用, 简化服务匹配过程并提高客户和IT部门之间的交流效率。IT部门应负责应对服务管理过程中的服务协议、合同以及服务文档进行管控。

4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一般云服务供应链模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基于云环境下IT部门的职能转型要求, 认为IT部门应在云服务管理中的承担主导地位, 并参考ITIL方法, 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内容和办法, 最后构建了面向企业的云服务管理模型, 以供企业在新兴的云环境下定义和规划IT部门职能时参考。本文主要从企业角度研究了云服务管理涉及的关键环节和方法, 对其中如云服务功能粒度的详细划分、个性化服务选择策略、服务协议条款的设计等问题没有深入探讨, 这也是未来对云服务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Mell P, Grance T.The NIST definition of cloud computing[J].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2011, 800 (145) :1-7.

[2]Mauricio Marrone L M K.Impact of IT Service Management Frameworks on the IT Organiz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n Benefits, Challanges, and Processes[J].Business&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2011, 3 (1) :5-18.

[3]Erbes J, Motahari Nezhad H R, Graupner S.The Future of Enterprise IT in the Cloud[J].computer, 2012, 45 (5) :66-72.

[4]Wind S, Repschalaeger H, Zarnekow R.Towards a Cloud Computing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Environment for Very Large Business Applications[C]//AMCIS 2012 Proceedings, AIS Electronic Library, 2012:1-10.

[5]Heininger R.IT Service Management in a Cloud Environment:A Literature Review[J].Studies of the Chair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ische Universitt München, 2012 (23) :1-12.

[6]郭彦丽, 严建援.SaaS服务供应链的创新结构研究[J].商业时代, 2012 (11) :30-32.

[7]Jan van Bon.IT Service Management:an introduction based on ITIL[M].北京:清华大学出社, 2006:31-32.

IT环境下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 篇6

供应链上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协同、信息共享和全程优化的,随着IT技术向前发展,不断变化的IT环境对供应链协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对供应链进行协同管理必须管理供应链系统中的信息。第二,通过对供应链现实运作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改进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方法。第三,从供应链运作问题下手,利用IT手段找到问题的突破口。第四,在IT环境下建立与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

在IT环境下供应链协同管理基本思想

供应链协同管理是指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供应链中各环节企业进行的彼此协调和联合努力。各环节企业通过联合组织或协议等方式结成网络式联合体,该网络中,成员企业可动态地共享信息,紧密协作,向着共同的目标发展。在IT环境下,供应链实现协同运作,要求成员企业知识创新成果和信息共享;要求各成员企业为实现同一目标而树立共赢意识;要求合作伙伴在弹性协议、承诺和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同时,要求进行协同的成员企业进行供应链的重新整合,改变以前拼凑式的信息系统。即协同供应链应以协同决策、相互信任、创新成果共享、无缝连接的生产流程、信息自由交流以及相同战略目标为基础。

供应链协同管理具有以下指导思想:

协同供应链企业内部。这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种资源约束的协同以及业务协同、不同的业务指标之间的协同。从而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达到同步,增强各个部门之间交流与协同能力,以降低企业的成本,缩短市场响应时间而获得收益。

协同供应链企业间。供应链成员企业直到终端客户都要联系起来,共同满足和挖掘市场需求,形成企业的动态协同,统一计划与数据模式,协同产品开发、物料采购、生产、物流配送和营销等活动。其实质是为了实现企业资源最优化。

协同进化思想。它强调的是供应链成员企业协同发展、互惠互利、合作、进化以及优势互补。它是以互利和共赢为前提条件,充分考虑合作伙伴需求,协同创造价值与效益。

可见,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本质就是企业资源最优化,强调供应链成员间优势互补、合作式竞争的超系统综合。它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以协同技术为支持,始终从供应链整体出发,遵循共赢原则,使整个供应链中成员企业同步、相互信任和团结,以提高供应链柔性,最终实现供应链价值最大。

只有具备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供应链才能实现协同管理。在IT环境下,提供了新的连接合作企业的方法,同时增加了供应链企业间的可视性,减少了决策时间,增加了决策的有效性。IT环境是供应链实现协同管理关键和基础,为策略协同和战略协同提供有力的支持。供应链的协同管理运作是建立在各成员企业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协同管理优劣与效率取决于信息共享程度。因此,要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其集中管理平台必须保持前后台一致。前台网页平台直接面向相关企业也包括消费者。基于网页的企业信息门户提供企业信息,方便企业信息发布与采集,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实时传送与反馈,在在线交易、信息传输、客户服务等方面帮助用户提高效率,实现信息的个性化交流,扩展竞争空间。同时,它也集成企业业务流程,以商业流程和企业应用为核心,把不同的应用模块通过门户技术集成在一起,实现供应链协同运作。

而后台的内部经营管理体系则是实现协同管理运作的必备条件,它关系到前台所承接的业务最终能否得到很好地实现。当企业理清自己内部管理机制和生产流程后,才能提高其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同其它合作企业协同运作奠定基础。供应链的综合实力取决于完善的后台系统,因为该系统是否有效,终决定提供给下游企业或者消费者什么样的产品,决定企业盈利。在IT环境中,供应链协同管理是通过网络技术在供应链成员企业间拓展其业务活动的,虽然各企业的生产运作的表现形式各不同,但都基本体现了库存信息协同、采购协同、产品设计协同、计划协同、需求预测协同、供应商生产协同等思想。

只有实现供应链中信息运作的前后台协调,才能使供应链协同管理从线性连续性进程转化为合作体。在工作开始时,业务伙伴与客户交流更为直接,共享信息,以透明化的信息传递为基础开展协同决策,保障进度、优化库存、避免错误,实现过程自动化。最终实现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服务、最低的成本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IT环境下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特征与优势

在IT环境下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特征:在IT环境下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各个环节更加重视和依赖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它可以依赖各种信息化技术,在极短的时间支持供应链协同运作的参与者进行协同工作或交易。信息紧密藕合化和内部处理并行化,贯穿于供应链乃至信息网络,使得从产品研发到售后各环节中参与者交换信息能力大大提高。最大限度节省客户响应时间以达到让客户满意,注重交换前反馈实时信息,强调企业间业务动态集成,实现实时管时和修正误差。系统是自治、开放、透明的。在IT环境下,拓展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信息传播渠道,支持供应链协同运作伙伴的交易和协同工作。供应链协同管理是稳定、开放、松散藕合、自治的,具有可视性和透明性。目标一致,就是提高供应链竞争优势。从供应链整体最优角度出发,强调供应链企业应用集成和合作伙伴资源共享,以获得供应整体的、链持续的竞争优势为目标。跨企业业务关系整合与流程重组。关注跨组织关系管理和业务流程重组,整合信息和资源系统,协调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关系。

IT环境 篇7

贵州电网广域网由省公司、9个地区供电局及各综合单位共同组成。9个地区供电局及综合单位通过电力专网与网省公司核心网络实现互联, 各供电局分别通过光纤接入到互联网, 网络设备、服务器、PC终端上万台。

IT基础设施及应用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对贵州电网经营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IT运维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确保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果出现严重问题, 其后果完全可以设想成一个城市大面积停电一样, 使整个贵州电网的经营活动陷入混乱。实施全面、及时、有效和系统化管理是信息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有力保证, 而运用工具化的管理软件是IT经理掌握全局、运筹帷幄的重要手段之一。长期以来, 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 单位内部PC拥有量不断增加, 而贵州电网IT管理员面对这几百甚至上万的PC, 却没有一套有效的辅助性管理工具, 依然沿用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

由于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导致了贵州电网在目前日常IT运维管理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 主要包括:

无法有效保障网络安全。由于设备众多, 对于地址盗用和非法移动设备接入很难做到统一管理, 给内网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在资产管理方面, 所有IT资源的软硬件统计只能靠手工逐台登记, 没有全局观, 有时侯还需要拆开机箱。即使有人调换、安装及卸载根本无从了解, 因此, 对PC软硬件环境缺乏透明度和可把握度。此外, 对于互联网及内部网络资源的访问无法进行有效控制, 只能依赖网关或网络配置有限的能力, 无法对PC的网络行为进行约束, 为了抢占资源, 有个别人私自改动IP, 造成地址冲突;对于日常重复性最大的批量作业, 如操作系统安全补丁及大范围软件安装升级等工作, 只能逐台进行, 耗时耗力。PC出现故障, 不论故障大小, 电话支持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只好亲赴现场, 常常为一个3min可以解决的问题浪费大量时间, 也无法保证快速响应。

因此, IT管理人员为了确保计算机系统稳定运行需要付出成倍的工作量。如果贵州电网采用工具化、智能化的管理工具, 能够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降低工作压力,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升了IT系统管理效率, 为贵州电网的业务系统运行提供稳定的IT保障。

2 北塔BTIM综合管理解决方案

针对运维需求, 北塔软件在贵州电网全省采用了分布式布署、集中化管理的解决方案, 成功地在10个信息化系统布署了BTIM IT综合管理系统。贵州电网实施BTIM对其网络规范应用的管理如下:

2.1 网络管理功能

贵州电网管理人员通过通过端口利用率的实时统计, 可以采集到全网设备的使用情况, 从而根据实际情况, 规划IP地址范围, 如销售部使用A段地址, 技术部门使用B段地址, 根据不同部门分配不同的IP地址段。通过收集的IP和MAC信息进行地址分配, 可保留未分配的IP地址, 一旦有人使用保留地址将进行告警。可查询非法接入, 通过设置, 一旦有新的计算机接入也可提供告警;自动关断所连设备端口。

2.2 PC管理功能

由于全省的PC设备数目众多, 要实现统一化管理, 管理人员应用BTIM的客户端分级管理功能, 按子网、部门等方法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 使得系统管理员能够轻松自如地管理整个网络的软硬件资源, 及时洞察系统配置的变动。在IT资源的管理方面, 主要包括硬件资产管理和软件信息管理。其中硬件资产管理方面, BTIM能够自动收集网络中客户机与服务器硬件及配置的精确信息, 包括设备的CPU主频、内存、硬盘等硬件信息, 并可以生成硬件资产报表。明确了全网的硬件资源, 为IT系统建设的优化改进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在清楚掌控了硬件资源的情况下, 管理人员可以运用硬件控制功能, 控制外设的使用, 如启用或禁用软驱, 光驱, U盘, 串并口等, 同时可禁止擅自修改本机IP地址, 本地计算机静态IP同MAC地址绑定, 提供设备IP变化报警。

而软件信息管理功能方面, BTIM可以自动收集安装在每台计算机上的每种应用程序信息, 包括安装的操作系统种类、版本号以及客户端安装的软件等信息。软件安装黑白名单控制, 可制定软件安装黑白名单, 这些信息可帮助管理员找出有问题的机器, 如:安装未经许可的应用软件和未安装的问题计算机。

2.3 远程协助管理

管理人员通过BTIM系统对客户端发出监控请求, 则客户端可以向管理平台传送实时的屏幕快照信息。所有的管理员远程桌面管理请求都会通过远程控制行为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来, 供高级管理员使用, 这样可以防止远程控制功能被滥用。远程协助管理功能可以便于管理人员解决贵州电网的工作人员在终端设备使用中遇到一些问题, 提高了IT管理的服务效率, 可以有效保障日常工作的展开。

2.4 告警管理

可以对终端机的不同的IP的策略, 并对各种异常情况设置告警门限, 当符合告警条件时,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将告警信息发送到网络管理员手中, 而且BTIM的告警是具备强关联性的复合告警, 能够将众多告警中最根源的问题迅速定位, 从而便于管理人员采取措施排除相应的故障, 恢复系统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2.5 业务服务管理

在管理好贵州电网的IT资源及内网安全后, 北塔BTIM还把IT同业务系统进行了全方位的融合, 将IT部门的管理角度转变为以保障业务运行为核心, 对贵州电网的业务系统如营销系统、财务系统、物资系统等进行业务架构分析, 构建业务服务视图, 从而可以从业务相关联的业务使用人数、业务流量、业务平均无故障时间中分析相应数据, 对构成业务系统的硬件平台、软件、客户端、中间件等进行关联监控, 当业务数据发生相应变化时, 能定位到构成业务系统的哪一环节出现了问题, 管理人员可以及时解决, 恢复业务系统有序运行, 保障了电力系统业务的稳定运行, 为供电事业起到了支撑作用。

3 贵州电网高效运维信息化助推业务发展

IT环境 篇8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加速发展,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步伐必然加快。 根据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10 年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数调研报告》,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数达到48.06,总体处于由基础应用和关键应用向扩展整合与优化升级过渡阶段,中国企业整体信息化成熟度已经基本达到中等水平。 在IT基础设施建设满足IT基础应用和IT关键应用之后, 如何将IT应用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 同时IT应用本身带来的风险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伴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国家相关政策和监管部门早已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2006 年6 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指出公司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制定信息管理的内控制度;2006 年9 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指出公司的内部控制活动应包括信息系统管理, 并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2008 年5 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要求“企业应当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 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因此, 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对内部控制的自身需要以及来自外部的监管要求促使企业必须考虑和重视IT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如何实施的问题。 虽然目前从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信息技术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IT环境下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实施企业内部控制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1IT环境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

1.1 企业内部控制的IT环境

从哲学上讲,环境是一个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它与其主体相互依存,其内容随主体的不同而异。按照环境的哲学定义,IT环境是一个相对于主体而言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客体, 它与其主体相互依存,为主体提供了信息获取、存储、传输的手段和方式,根据主体需求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随着全球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无时无刻不处在一个IT环境中。 在IT环境中我们的语言、文字、行为、图像、 声音等全部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获取、传递、存储和转换等。

IT环境下企业通过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经济活动中,在生产、经营及其管理各项活动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辅以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以及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化通讯系统等手段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效和安全的改造、 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商务运营以及现金运转的电子化,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信息化过程。

信息化过程改变了企业数据存取、保存、传递的方式和生产经营模式,提高了业务运转与管理的效率、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以及信息的价值化。因此,在IT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重点和模式随之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实施、运行、维护、 评价和审计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将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实施、运行、维护、评价和审计有影响的关键要素的综合体称之为企业内部控制的IT环境。

1.2 手工环境下与IT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差异分析

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内部控制研究经历了从“方法程序观”到“系统观”,再到目前的“过程观”和“风险观”的发展,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与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 管理、技术环境的变化,“老三论”“新三论”等认识论的产生与发展,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密不可分。其中IT的产生与发展使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化,进而推动了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前进。

本文认为,IT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相对于以前手工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在IT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重点和模式随之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它们之间的区别如表1 所示。

2IT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实施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国已于2012 年1 月1 日在A股上市公司全面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极其配套指引,在IT环境下如何融合信息技术推进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是摆在各企业管理者前面的一道难题。 根据德勤2010 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显示, 约46%的企业认为缺乏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化手段是内部控制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与信息化的不断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但是信息化具有的内生风险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

我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发布后的2~3 年是上市公司或大中型企业推进和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关键时间。 根据国外的经验来看, 大型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准备时间一般都在两年或两年以上,实施内部控制规范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成本也相当高,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实际上是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需要增设专门的岗位、专门的人员,制定相应的流程,还包括聘请专业的咨询公司和开发内部控制系统等。 因此,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必然会面对诸如转化内部控制规范为实际工作的具体指导、 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将内部控制要求与公司业务流程相结合、 规划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嵌入内部控制规则、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以及控制内部控制实施的高昂成本等众多问题。

IT环境作为实施内部控制所依赖的信息条件和技术条件的综合体,主要包括网络平台、数据库平台、管理软件平台等关键要素。 其中网络是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平台,数据库是信息存储的平台,管理软件是信息利用的平台。 在IT环境下,信息资源是内部控制系统使用的最重要的资源, 信息技术则成为内部控制系统实现的载体。

本文认为, 在IT环境下实施内部控制系统需要解决以下3个问题:

2.1 信息资源规划

信息资源规划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所需要的信息,从产生、获取,到处理、存储、传输及利用进行全面规划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基础是信息,准确的信息是有效内部控制的前提条件,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也依赖于信息。 而信息反馈对内部控制来说非常重要,信息反馈是系统进行任何环节调整的前提,没有信息反馈也就很难达到系统的稳定状态。

因此信息是内部控制系统的中心,而且相对稳定,控制点经常是多变的, 而信息是较少变化的。 在IT环境下信息来源于数据,数据存储于数据库系统。 内部控制工程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通过信息资源规划,建立信息资源标准,实现企业主题数据库和数据仓库。

按照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内部监督分类进行控制信息资源规划,建立五大信息资源。

2.2 系统整合与集成

从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有机地结合成特定结构,从而具有不同于各个要素的新功能的整体。 内部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由一系列的控制点、控制线、控制面和控制体组成。

系统整合与集成,就是基于整体论将内部控制各控制点内置于信息系统中,通过信息沟通维持各控制点的关系,信息的流动就形成了控制线,控制点与控制线的有机结合,构成控制面,而控制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又形成了一个内部控制系统整体。

2.3 系统运行风险治理

在IT环境下,内部控制完全依赖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中软件、硬件、组织、安全、人员、制度等任何一个环节的不稳定都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需要建立系统运行风险治理机制, 保证系统安全、正常的运转和执行。

3IT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模型

IT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模型是指在IT环境下内部控制实施的思路、方法、步骤和过程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联系组合形成的整体,以指导企业内部控制高质量的设计、应用和有效的维护。

本文提出IT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模型如图1 所示。

首先是进行内部控制信息资源规划, 主要包括基础设施规划、信息资源规划、控制职能域规划等。基础设施是指根据企业当前业务和可预见的发展对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利用的要求,构筑由信息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库和支持软件等组成的基础环境。 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设施规划作为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的一部分,要符合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的目标和框架。 信息资源规划是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建立和维护为内部控制服务的各种主体数据库和数据仓库。 控制职能域规划是根据企业业务流程现状并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应用范围进行控制职能划分,重构和再造企业的业务流程。

其次要实现内部控制系统集成,通过分析控制职能域内和控制职能域之间的信息流动,对控制点、线、面进行有机集成,形成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体。在内部控制系统内确保各控制点、线、面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一致, 通过集成尽量减少内部控制的人为操纵,提升内部控制系统的效果。 内部控制系统集成主要实现两类集成。 第一类集成是内部控制系统内部各控制模块、控制关键点之间需要实现信息沟通,形成内部控制的合力,例如预算控制模块需要与资金控制模块、销售控制模块、采购控制模块等集成,才能达到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第二类集成是内部控制系统与企业系统的集成,将内部控制融合于企业内部管理之中,使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自然地实现了内部控制,这是内部控制工程应用的理想状态。

最后对IT环境下内部控制实施的风险通过治理来保证内部控制系统的顺利实施和运转, 以减少内部控制系统运行的风险。 决策、激励和控制是治理的三大支柱。 决策包括IT战略与架构、 IT需求管理等,激励包括IT人员的管理、激励、绩效等,控制包括IT项目控制、IT运维控制、信息安全控制、信息系统审计等。 此外,企业信息化一直都被认为是“一把手工程”,在IT环境下内部控制实施也强调需要董事长或总经理作为内控实施责任人。因此无论是从信息系统建设的角度还是内部控制实施的角度, 在IT环境下内部控制系统实施必然要作为一把手工程来部署和安排。 IT环境下内部控制系统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不断进行持续改进,定期对内部控制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诊断,不断发现和改进制约内部控制系统的各种因素,通过决策、激励和控制的持续改进活动,提高内部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应变性。

4结语

新信息环境下的IT运维管理之道 篇9

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和数据积累,企业IT逐渐进入大集中时代,“小前端、大后台”让IT运维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个背景下,企业CIO如何领导IT部门实现高效的IT运维服务,彰显IT价值?

马克华菲:借外包

快速构建IT服务管理体系

时尚服装品牌零售商马克华菲(上海)商业有限公司是典型的IT集中式管理模式。创办于2001年的马克华菲旗下拥有4大服装品牌,通过直营、经销商和电子商务3种渠道进行产品销售,目前全国拥有1200家门店。

2011年7月,马克华菲决定改变IT管理服务的被动局面,提升IT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马克华菲信息系统总监左敬东首先明确了IT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定位,无论是面对内部客户还是外部客户,IT部门都是一支以客户为导向的团队。在此基础之上,左敬东构建了IT服务团队,同时引入IT管理外包,借助成熟的管理方式迅速在企业内部搭建起一套专业化的IT服务管理体系,快速构建企业的整体IT服务能力框架,并建立起基于服务水平管理的理念。2012年3月,马克华菲7×13小时的IT服务台开始运营,各门店的IT服务由总部集中供给,为全国的门店提供IT咨询、投诉和故障处理等服务。

为了实现IT服务管理持续的改进和优化,马克华菲制定了“复盘机制”,IT部门每个月都会召集一线外包团队、二线团队和三线供应商的月度总结,对一线的数据对上个月的IT服务进行分析,并做出行动方案,最后再由一线、二线和三线的员工分别去落实执行。

左敬东介绍说,通过对每一次服务数据的收集整理驱动后续服务改进,日积月累下来,很多问题能够在发生前就被预防,或在问题初期就迅速得到解决,变被动为主动,让IT服务得以持续改进和提升。

拥有在上百家世界500强企业驻华机构IT服务经验的金道天成信息系统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勇认为,马克华菲信息系统总监左敬东的做法十分值得借鉴。“一个IT故障往往会伴随经济损失,在较规范的IT服务管理体系下,用相应的服务管理工具统计出某段时期的IT服务需求量、故障类型及比例,有了这些做支撑,就可方便找出频发故障,分析背后原因,并提前解决其根源,形成良好的IT服务管理正循环,不断降低故障发生率,实际上就等于为企业降低了业务损失,体现出IT服务管理的巨大价值。”王勇说。

美亚保险:多系统公司

的“一站式”服务

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的美亚保险,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外资财险保险公司。美亚保险在中国区有10条产品线,每个产品线都有自己的IT系统,再加上美亚保险实行IT垂直管理,除了中国区自己开发的系统,还有美国、亚太区推下来的系统,IT系统环境相对复杂。在这种服务环境下,业务部门遇到问题时,用户基本上很难自己分析出是系统、网络、打印机设备的问题还是PC的问题。鉴于此,美亚保险决定将IT服务改革优化成“一站式”管理,用户遇到问题时,只需要打一个电话、发个邮件或在网上登记一下,由IT服务人员来判断是什么问题,再去分派由谁解决。

2010年下半年,美亚决定使用IT服务管理工具来实现端到端的ITIL管理,根据美亚的系统环境特征设置实施流程,同时引入中国本土ITIL服务商,和供应商一起摸索适合美亚IT环境的ITIL。

在美亚保险中国区IT总监谢峰看来,要把IT服务战略和企业战略结合起来。借助IT运维管理的制度化,美亚把每台电脑每年花在IT服务管理上的费用降低了30%,通过ITIL工具实现集中式的IT桌面管理,大大降低了在远程地区和办公室的成本。目前,美亚保险按照内部的标准SLA解决问题率达到了92%,客户满意度能够达到95%-97%,IT服务人员从最初的每个人服务50-60个用户,到现在已经提高到每人服务近130个用户,并且效率还在不断提高。

规范的IT服务管理究竟该如何入手?中国最大的CIO实名社区ITValue 2012年8月组织的IT管理服务在线会议上,金道天成高级副总裁王勇就提出,应该先上一些比较好、见效快的流程,其次是要在关键点上控制住。“有些公司会采用轻重缓急的方法,但也有不少企业一上来就要全上,结果最后效果非常不好,浪费很大精力。”王勇说。

IT环境 篇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集团型企业正逐渐成为良性企业发展的趋势和组成社会经济的中坚力量。企业间的收购、兼并、重组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方式。集团公司管理的实质和核心内容,就是集团公司各级公司筹资关系、投资关系以及利益分配关系的协调和统一。组织关系取决于企业战略,而组织同时决定着企业流程,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决定了管理模式的采用,决定了组织制度和管理流程的设计和执行,无论从战略还是运营两个层次来看,集团公司都要经历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回收—价值增值—资金分配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因此,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核心的资金管理,会直接影响到集团的成败。

二、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利用率低企业集团各部门各自问政,而不是互补余缺,资金运用分散,企业集团未能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各部门绕开中心直接与银行进行交易或者业务往来,分别开户运营。具体而言,由于各部门运用资金的数目和时间空间上的不同,而造成资金的无效利用。例如,企业集团有的部门资金尚有盈余,而有的部门急需资金支持,如果不能互补有余的话,就会造集团企业贷款成本的提高,增加集团的债务负担的同时也降低了集团公司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各部门分别运营资金的话,资金比较分散,无法形成一种合力,如果综合运用资金的话,能够增加企业与银行的谈判技巧和筹码。

(二)资金使用监督缺位集团内部没能制定统一的资金运用规范,没能够形成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同时,由于集团不能够有力的管理资金运用,甚至不能够监督资金的去向,从而造成一些比较严重的后果,例如集团内部的缺位现象等,尤其是不负责任的股东和母公司对企业和子公司的监督不到位,甚至企业的管理层也有可能人浮于事,对企业资金的不合理甚至违法使用视而不见,从而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影响到企业后续运行。

(三)资金管理方式落后迄今为止,我国企业集团大多管理层次过多,链路过长从而造成时间和资金上的浪费,甚者可能造成信息不能有效传递,物流、资金的管理缺乏时效性,从而使得资金运用缺乏效率,在公司融资,增产,和扩展业务的时候无法进行资金的集中管理。

(四)融资管理不完善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集团企业还是停留在对分成员的项目审批阶段,项目通过以后,再由部门自我运营,独立与银行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磋商,以致一方面企业有资金盈余,一方面有些部门急需资金。如果遇到融资难,不仅会提高公司的成本,还会影响到公司的竞争力。

(五)信息科技利用率低下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企业集团如果不与时俱进,就会被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打败,在生产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企业集团面临多种多样的挑战,如果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统一的资金管理制度,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将物流、资金进行有效的整合,就无法进行全球化的成产和竞争,而这需要一个效率极高的信息系统的支持,以来分析日益巨大的数据流量。目前,企业集团内部的信息化程度还很低,公司未能构建统一的网络化信息处理系统,从而不能统一调度资金运用,无法有效监督各个部门的资金状况,影响公司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三、IT环境下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改进建议

(一)管理制度的理论性采用

(1)根据实际情况和所采用的组织架构及管理特征,灵活选择财务管理模式。不同的行业特征和不同的内部管理场景会对应该采用的最佳财务管理制度和模式,提出不同的要求。针对集权制、分权制和相融制财务管理模式,资金管理的方式、制度和流程都将有所区别,因此,对最佳于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所经营业务的特征和统一性,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内部管理、激励制度,以便做到管理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并从而影响资金管理的体系、方法、流程和管控重点。

(2)资金集中管理是集团企业资金效益最优化的最佳管理模式。目前普遍存在于我国大型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瓶颈,最主要的表现为企业内部资金沉淀,从而严重影响资金的调度、周转和统筹管理,大大降低了资金的有效循环速度和使用效率,导致财务成本的上升和资金链风险的加大。因此,坚持资金集中管控的思路,因地制宜地构建合理的资金集中管理制度,是解决此类顽症的最有效管理方式。

(3)建立健全科学的资金管理评价体系。首先,资金管理的运作模式规范与否,前提是能够有一个科学的标准来进行控制,量入为出,整体统筹;这就要求集团型企业的资金管理,需要以合理、严格的预算体系和超前计划作为基础来进行管控,同时,基于科学的预算计划体系,能否做到在执行过程中的业务流程节点控制和重大收支项目的专项控制,是整个资金计划的执行重点和难点。其次,资金管理的目标,应该为增值和加速周转,并在此前提下进行全过程的执行管控。通过有序的统筹,做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合理的支出和投放,做到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后,必须将资金同企业的实物资产管控结合进行目标管理。

(4)应做到资金管控流程的透明化。资金作为企业经营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必须做到从收到支、从筹到投的全流程透明化管控。企业的资金沉淀,是目前企业资金管理通常所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尤其突出表现在集团型企业中。建立透明、可控的管控体系,能够清晰的洞察企业可能发生资金沉淀的关键业务节点,并且通过相应的制度和手段进行控制,则能够很好的解决“收”的问题;在基于预算和计划体系执行过程中,对资金的拨付使用进行全流程的跟踪和考核评价,则能够很好的发现资金使用用途和流转速度的漏洞,从而精确资金用途和投放节奏,解决“支”的问题。做到流程的可视和全程管控,能够让精英管理者更好的把握控制企业的血液,做到长治久安,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资金这样一个杠杆,有效地促进企业的经营节奏,并且增加由此带来的财务收益。

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如何做到流程的可视化和透明化,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根据多年工作的经验和摸索,依靠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尤其是信息化这样一个全新的技术手段,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二)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资金管理流程建议

(1)资金管理系统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的整合。资金管理系统必须同企业中其他业务系统进行良好的整合,达到流程的完整和数据的共享,才能真正发挥“核心指挥系统”的功效,从而避免管控的死角和数据的误导,因而在此结合之前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对信息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提出以下整合架构建议和模型:

一是资金结算流程与结算系统的建立。资金结算流程的建立要充分考虑本企业和行业的特点,对结算中心优劣势的分析,充分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及影响,从而基于同商业银行的合作,实现集团公司同下属分、子公司的资金结算通路;资金结算系统作为实现现代化企业结算管理平台的技术保证,必须在建设之初,按照所拟定的结算模式及方案,进行充分地模拟和测试,以便发现在流程及管控规则方面在业务和系统两者间的差异;同时作为实现结算的核心服务提供方-银行,必须要保证企业自身的系统同银行结算平台的整合性和一致性;

同时,在IT系统层面,要通过技术手段,建立稳定可靠的安全防护机制,保证企业和银行资金信息通讯的安全;要建立日常需求更新升级机制和防灾应急方案,以便保证业务的稳定运转。如图1所示。

二是资金管理集中结构。如图2所示。

科学的资金集中管理结构,应该解决普遍存在的例如管理模式落后、集中度不高、存在信息孤岛等问题。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要对跨组织结构层面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整合,从而形成真实、准确、全面的筹投资及资金计划,从而实现全面分析和管控的目标。

基于业务操作层面的内、外结算,集中账户管理、票据管理和银企直联,需要对下建立统一的账务处理和数据交换平台,以便保证系统的时效性和流程严谨性;同企业内部的ERP、财务系统的对接,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数据传输和采集,避免人为的数据加工和失真;同Internet查询接口的连接,能够实现对外部信息的自由获取;同银行接口的对接,保证了结算数据的时效性。同时,对上也需要建立管理意义上的业务管控,例如信贷融资的统一管理和资金计划联动控制。通过三个层面的系统部署,从而达到资金分析与研究,对企业决策层提供决策支持的目的。

(2)信息系统应包含的内/外结算流程及分析建议。资金结算既是资金管理的源头,又是业务发生过程中的重点管控环节。从结算类型来说,作为集团结算中心,应将内部结算和外部结算作为同样的业务交易,纳入严格的管控和监测;但由于所面对主体的差异,对于具体的流程拟定上,应按照各自的特点和集团的管理重点,进行差异化设计。以下为结合之前多年的资金管理经验,对内部及外部结算流程的具体建议。

一是内部结算流程建议。如图3所示。

二是外部结算流程建议。如图4所示。

(3)信息系统应包含的资金计划管理流程建议。如图5所示,对于集团企业的资金计划管理,考虑到其内部组织和结算关系的复杂性,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预算计划管理组织和相应的完备流程;同时,充分利用信息系统进行预算计划编制的流程控制和汇总、审批。集团一般应设立有计划委员会,由计划委员会制定计划项目和计划表下发到成员单位;成员单位应充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指定格式、统一项目的计划表格进行填写,并通过信息系统提交计划到计划委员会进行汇总。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常情况下,由总部至分、子公司的预算计划下发,和由分、子公司进行填写后至集团的反馈,是一个充分进行信息核对和数据沟通的过程;一般情况下,集团的指导意见和分、子公司的具体需求,都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计划汇总与审批的流程一定是双向,并且是多次沟通的过程。

四、结论

上一篇:无线宽带技术下一篇:积极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