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习能力

2024-05-19

地理学习能力(精选十篇)

地理学习能力 篇1

一、关注差异, 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

学习是一个情感与认知相结合的活动, 情感和认知是学习者不可分割的部分, 是彼此融合在一起的, 学习不能脱离学习者的情绪而独立进行。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下降, 学习能力不足, 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容忽视。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 而一些学生性格较为文静、内向,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对分数较为敏感, 加上自然地理学科难度大, 因此导致他们的思想负担加重、学习兴趣淡化、成绩下降。所以教师要多关注这一类学生的思想和学习, 经常同他们平等交谈, 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制订学习计划、消除紧张心理, 鼓励他们“敢问”“会问”,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对自然地理的学习更要多鼓励、少指责, 帮助他们弃掉沉重的思想包袱, 轻松愉快地投入到自然地理的学习中来。有了积极、安全的心态, 他们学习自然地理的热情就会高涨, 个性思维就会活跃, 创造的潜能就能开发出来。

二、注重基础,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能力是知识的反映。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考试更重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部分学生受生理、心理等因素影响, 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相对要差一些, 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也慢一些。因此, 这些学生在自然地理的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要想使他们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 课前预习习惯。课前要认真阅读教材, 对不理解的可以标上符号, 也可以先与同学讨论, 或请教教师, 养成发现问题、动脑思考的好习惯。第二, 课堂上要有全神贯注听讲、积极发言、认真记笔记的习惯。第三, 课后要有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复习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的内容。只有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学习心态, 才能保证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提高。

三、务实求新, 提高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的能力

新课程地理高考考试大纲更加注重学生高层次能力的开发, 如读图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教材能看懂、上课能听懂、笔记记了一大本, 就是考试不会做题, 成绩提不高。”这是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学习自然地理共同的“心声”。有些学生在解答自然地理习题时思维简单且技能、技巧要求低, 速度和时间没有严格的要求, 也不太注重课后的理解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他们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综合、升华, 不断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

(1) 空间思维能力。在自然地理的学习过程中, 空间思维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以空间概念为基础, 通过空间想象, 运用思维规律和方法, 从而获得有关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结构和空间运动等概念的思维活动。有人称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 是因为自然地理中有很多知识点有理科特性, 解题时要用“数学思维”。如理解地球运动中“自传和公转的关系”“太阳周日视运动”等知识点时要求学生有类似学习几何的空间思维能力, 而部分学生的这种学习能力较为欠缺。所以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如, “经度”“纬度”的教学可采用数学中“二面角”“线面角”的教学方式, 边板图边分析, 既有助于他们理解, 也提高了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2) 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地理图像是地理学科特有的知识载体, 是地理学科的基本表达方式。特别是近几年高考文综试卷, 地理学科可以说是“无图不成题”, 一题多图, 一图多题, 图像丰富而新颖。自然地理学的图像更以信息简明、准确、丰富为特点, 使图像成为考查学生地理知识、思维和能力的有效载体。而很多学生在平时学习自然地理知识时不善于读图、用图, 有时阅读了也提炼不出有效信息。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从强调读图入手, 帮助他们增强读图意识。课堂上教师要多用图, 用图导入新课, 用图突破重难点, 用图总结课题、串连有关地理知识点, 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有了读图、用图的好习惯, 他们就能从地图中发现知识、获取信息、提高技能。掌握常规地理图像的读图技能是读图、析图的基础, 储备丰富的地理图像语言是读图、析图的关键。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 用好地理图像这一学科语言, 在地理图像上再现知识、活化知识, 并掌握常规图像的阅读技能, 才能有效地提升地理图像的判读与综合分析能力, 才能使他们学习自然地理的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3) 创造性思维能力。从本质上说, 创造性思维是在实践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利用人脑有意识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深入研究和认识事物的具体细节, 以获得并完善对事物的理性认识, 并充分利用人脑下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能力, 发挥想象、直觉、幻想、灵感等思维形式的作用, 对已有的理性认识作进一步分解组合, 以获得突破传统理论的新发现和新发明, 最后再运用逻辑思维等其他思维形式以及通过实践来验证并扩展新认识的过程。创造性思维是人类一种本能的思维状态, 每人都有, 只是程度有所差异而已。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是可以培养的, 所以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对现代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自然地理学习过程中, 有些学生善于直接推理, 思维方式单一, 创新能力较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引导, 帮助他们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打破思维定式、注重多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如, 讲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时, 可以让学生从图上去理解“两地纬差”等于“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 而不一定要套用公式, 还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去分析某一时刻任意纬线上“两地太阳高度差”与“两地经度差”的关系。通过这种教学方式, 使学生的思维不只停留在“死记硬背”阶段, 而是善于迁移而求变, 敢于质疑而求真, 从而培养他们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独创性和应变性。有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些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就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很多学生学习刻苦, 做题认真、严谨, 如果在学习自然地理时有着良好的学习心态、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较高的学习热情, 他们一定可以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1.蚌埠市怀远县包集中学,

地理学习能力 篇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人类正步入信息化社会。学会学习,培养能力,成为学习中日益重要的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阐述元认知理论、元学习理论和能力,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对学生元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些初浅的探讨。

一、元认知的基本内容

元认知(mdtacogition)是最近一二十年才开始出现的最新研究课题。弗拉维尔最早进行元记忆的研究,后来于1978年提出元认知这一术语。弗拉维尔指出:元认知是“以认知过程与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也就是说,元认知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自我调节。

二、元学习理论

元学习是元认知研究的带动下,最近在学习心理学领域出现的一个崭新课题。传统的学习理论研究人学到了什么和如何去学习,而元学习则研究人是如何意识和控制自己学习的。元学习理论相信人是积极主动的机体,人能够计划未来,监视现在,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

正因为人有元学习的潜力,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元学习能力是十分可行的。元学习能力包括如下几种能力:会激励自己勤奋学习;会确立学习目标;善于选择能达到目标的最恰当的.学习方式方法;善于检测达标情况,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善于总结自己达到目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三、中学地理教学中元学习能力的培养

元认知理论对中学地理教学一个新的启示:即教师要善于系统地传授地理学习的各种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元学习能力,从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元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帮助学习自我激励从序言课开始,教师就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确认学习地理的价值(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涉及信息量很多的知识就是地理),并坚定他们学好地理的信念。

2.学会确立学习目标无目标的行为,是盲目的行为;无目标的学习,是一种偶然学习,而不是有意义的学习。解决问题时,目标不明确,只能是“尝试错误”式的行为,而不能达到“顿悟”水平。因而在学习地理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有意”让学生把握教材内容中:哪些是泛泛了解(许多例子和解释性的句子);哪些是必须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如气旋、反气旋等);哪些需要记忆(如地名、重要的地理数据等);哪些学会初步运用(如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哪些要综合运用与创造性运用(如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等)。

3.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帮助学生学会确立学习目标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选择达到目标最恰当的学习方法:(1)对于应该“了解”的知识,应采用“提要”方法去加以筛选和浓缩,使知识更凝炼。如对内蒙古高原一段文字的叙述“提炼”出四个字――坦荡开阔。(2)对于要“理解”的知识,可将它们与自己熟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结合具体的例子去理解它们。如太阳高度角与获得热量多少,可和生活中手电筒直射与斜射光的明暗来理解。(3)对于要“记忆”的知识,可以采取一系列“记忆术”来提高记忆效果。如谐音串联法、歌谣口诀法、形象直观记忆法等。(4)为了初步学会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运用,就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并多读图、用图、绘图。(5)为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就要采取各种适当的“纲要法”来组织所学知识,善于前后联系,综合分析。

4.善于在检测目标的基础上采取调控措施在地理学习中,要善于运用所确定的目标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下一步学习。例如:若发现知识上“预备度”不足,就要查漏补缺;如果熟练度不够,就要补充练习;如果“知识面”不够,就要博览群书;如果策略上效果不佳,

强化地理三基,提升地理能力 篇3

一、基本数据

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高考考试模式的变革,地理试题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地理数据,地理数据已成为地理综合试题中最主要的命题资料和依据。地理数据可直接作为试题的背景资料,也可以用图表的形式出现,或者用图表来表达题目所给的或计算得出的地理数据。

地理数据体现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特征,在现行中学地理教材中呈现给学生大量的数据资料,地理数据是地理学科的血脉和骨肉,离开地理数据,地理学科将无法存在。对那些能够表述地理特征的基本数据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速度、黄赤交角的度数、主要气候类型划分的指标等,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不能含糊。

对策:1.总结记忆规律,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提高记忆效率,如秦岭淮河一线,若把北纬35度、古诗“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月O°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结合起来,则学生就能掌握该线南北的干湿状况、农业生产类型

2.通过数据对比,有助于学生理解该区域和事物的属性。若将南京、开普敦的气温、降水资料放在一起。学生可从中知道两者均位于亚热带,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3.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等方法,使静的数据动起来。若将天山、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雪线高度自然带的分布的数据进行对比,学生就能自我消化雪线随季节的移动,自然带南北坡的高度上的差异,山地牧场随季节的变换。

二、基本概念和原理

首先,要求学生尝试掌握概念和原理,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表述简明扼要、科学、严密。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传统教法中,解决地理概念很多是靠语言讲,挂图、板图也无法跳出静的框框。通过投影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像演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观念。

其次,在应用中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单纯的理论学习可能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但一旦与实践结合,灰色的理论就会变得鲜活。例如在复习“日界线”时,引用趣事:孕妇乘海轮穿越1800经线航行,在两侧各得一子,谁大谁小有几种情况;一人如何连续过两次生日等。多切入一些生活中的案例,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课本上有例子的要求学生再举出类似的例子,没有例子的老师补充一些典型的例子,或要求学生自己举出例子。

再次,多角度、多视点地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增加灵活性。复习不能采用简单重复,千篇一律方式进行,否则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大脑易于疲劳,效率不高,不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掌握。因此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变式处理。虽形变,但其核心内容和解题方法不同,我们要把握其实质和内涵。

三、基本地图

地图是高考题中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读图与析图能力是高考检测学生地理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训练读图、析图,提高读图、析图能力的基本方法有:

1.图文有机结合。将地理课本中的知识点放在基本图形上,以图作为载体,图文结合。课本上基本地图下面有的设置了问题,但还可以提取有用信息,多设置几个问题。有的图下面没有设置问题,我们可以把隐含的基本信息挖掘出来,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养成“左图右文”的学习习惯,便于学生的课后复习。

2.构建心灵地图。多读多看,特别是在识记一些图表的时候,不要孤立地记,要与人类活动相结合,如物产图和交通图在记忆时要与农业、工业区位因素条件相结合。第二,在识图的时候每天拿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来看,巩固记忆。每天十分钟读图识图填图,注意对前一段时间学习的知识进行保温。在复习时要注意复习的方法,在看区域图的时候,要把区域内各种地理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因为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比较密切。

3.活用应变。在熟练掌握基本地图的基础上,学会一图多用的基本变式。进行图图转换,可把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平面图转化为立体图,局部图转换成整体图,表格转换成曲线图,扇形图与柱状图的转换。

地理学习能力 篇4

一、设计学案,自主学习

在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以知识为线索,编写自学提纲与反馈练习,再通过导学案的形式展现出来,要求学依案自学。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则会主动归纳与整理知识,寻找知识点的联系,有方向性的、有针对性的自主复习,认真听课,而不是被动听讲。如复习第三章《天气和气候》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导学案,引导学生先独立自主的复习。

二、优选例题,质疑探究

在复习教学中,例题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围绕教学重难点或者学习疑点来优选典型性、探究性、启发性的例题,诱导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使其在思维碰撞中点燃智慧火花,增强复习学习效果。如复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时,教师可优选例题,引导学生探究与交流。

例如:①请在下图中用斜线画出AC两点的夜半球,标出A、B、C、D的日期与节气,注明公转与自转的方向。

②填表回答: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上的A、B、C、D及其附近位置时,下表中列出的对应地区形成的相关地理现象是否正确?讲明原因。

首先,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后,全班交流。而后教师讲解,分析考查目的,指导学生解题思路与方法,使其学会方法迁移,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考查目的:①该题主要考查了同学们对地球自转与公转基本概念的把握情况,知识点是不是落实到图上。②考查了学生对地球公转中四季更替规律与太阳高度变化的运用情况,联系实际,考查了学生分析、判断与解释地理现象以及答问的能力。③该题需要学生有着较高的空间观念,考查了地理现象或事物的空间结构、空间联系、空间分布等情况。(2)解题思路:第一,读图,了解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ABCD及其附近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以及此时各地的季节状况。第二,弄清南北极、北京、华北与我国的位置,特别是纬度位置,了解在公转轨道上的ABCD及其附近位置时,5个地点的相应季节状况。第三,通过分析表格中5种地理现象,判断是否正确后,运用准确科学、条理清晰的语言说明原因。

三、梳理归纳,构建系统

在初中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可整理归纳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重点问题,加以梳理与归类,然后适当拓展,帮助学生发掘知识规律,形成知识系统,增强复习效果。另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利用图式、表格等形式来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图。如复习第三章《天气和气候》时,教师可利用图表形式板书该章节的知识总结构,要求学生根据知识总结构具体补充,构建知识系统。

比如,影响气温与降水的因素。

四、变式训练,拓展提高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还可根据教学重难点进行变式训练。即围绕某一知识点,适当拓展、迁移、创新、加深,帮助学生解决看似明白、但一做题变出现错误的问题。变式习题既可以变化数目,也可以变化题型,还可变化提问方法等,比如,一题多画、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以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使其把握知识本质,透彻理解知识。同时,通过变式训练,还可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把握知识内涵与外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利用地理案例学习地理原理论文 篇5

编辑部请我就教师们提出的“如何利用地理案例学习地理原理”的问题谈点看法。这个问题属于“如何利用……达到……教学目的”的问题类型,思考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了解和把握要使用或要“利用”的那种方法、技术、工具等的特性。因此,要讨论“如何利用地理案例学习地理原理”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分析地理案例的特性入手,根据这些特性设计教学来达到学习地理原理的目的。

首先,案例的文体大都是描述式或叙述式的,含有较多的细节,因此文字量较一般地理教材上的课文要多。较多的细节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并有足够的资料去分析、解释事件的发展,也是为了引发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之间的讨论。虽然文字较多,但比较理想的案例应该是有趣且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的。

其次,作为学习某个特定地理原理的案例,它一定是以相应的知识作为基础的,但这种原理性知识不会以一种显性的方式直接出现在案例中,也就是说,案例中不会出现对相关概念的解释和对相关原理的陈述,它只是“含有”或“蕴涵”。这一点也是与传统教材“正文”的表述风格十分不同的地方。

第三,案例是一种“情境化”的学习材料。“情境化”除了含有“真实”“综合”的`意义外,还含有“问题”的意义。常说的“创设学习情境”,并不仅指创设一个特殊的、生活化的、有趣味的学习空间或气氛,更重要的是指提供一种“自然”生成问题的可能。理想的案例在编写时,就已经被编者做这样的“情境化”处理了。

最后,案例是独特的。案例一定是在描述相对完整和独立的事件,如果把两个相关性不大的事件放在一起描述,一般不作为“案例”对待。正因为案例是独特的,所以案例为学生提供的视野也是有局限的。

根据案例的这些特性,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何比较好地呈现案例?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案例的呈现可以有提供打印文本、利用电子文稿演示、播放视频材料、制作网页等,甚至可以请当事人来现场讲述。不论哪种呈现方式,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尽量充分地接触案例提供的事实并感受相应的学习情境。

第二个问题:如何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因为案例的材料比较具体,信息量也比较大,地理原理又是隐含其中的,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案例的使用掌握地理原理,就看教师设计的“问题”如何了。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提问题,以引发学生以一个“地理学家”的身份对案例进行深度思考,例如,“案例情境涉及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哪些是最关键的?”或者“此案例涉及了哪些地理要素?”这类问题属于诊断性问题。再如,“案例中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案例主角采取这种解决方法的动机是什么?”这类问题可以归为资料获取性问题。还可以这样问“如果你是案例的主角,你会采用什么不同的措施?为什么?结果可能是什么?”“此案例和什么地理原理(或观念、方法)有关?”这就是行动性或推理性问题。如果学生在分析案例前已经学习过相应或类似的地理原理,还可以让学生将案例中的实际问题与这些原理进行比较。

但讨论的问题并不一定都由教师提出。在开始利用案例学习时,问题可以由教师设计,随着学习的进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逐渐增强,可以让学生就案例自发地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第三个问题:如何组织好讨论?典型的案例学习包含针对案例进行讨论的过程。讨论的形式方面的目的是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对案例的分析中。它的实质性目的则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争辩、互相启发,逐步厘清对地理原理的理解并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即所谓的“真理越辩越明”。所以,理想的讨论包含对有“争议”问题的辩论。我听过一些说明是“案例教学”的课,有学生分组讨论的,但更多的时间是教师带着学生分析案例,例如,展示一张地图,问学生某个企业为什么会这样分布等等,然后就有几个学生回答。一个问题解决后,教师再呈现下一个问题。不能做到充分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可能有多种原因,例如,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先阅读和分析案例;教师担心学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选择的案例问题情境不明显;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等。

讨论中和讨论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将案例中的具体材料提升到地理原理的高度来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案例与原理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四个问题:如何进行拓展学习?因为案例是独特的、具体的,因而是有局限的,所以以掌握地理原理为目的的案例学习要有拓展学习或称后续学习,即,让学生有机会使用一个蕴涵同样地理原理的新案例学习,以保证他们能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经学过的地理原理,并增强学习的效果。可以在第一次案例学习结束后再布置专门的拓展学习,并在两次学习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以便学生消化学到的原理知识、有时间仔细阅读新的案例并与课堂使用过的案例进行比较。同时使用几个案例学习也可以说是一种拓展的方式。拓展学习就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自己提出问题为主了。

地理学习能力 篇6

笔者在执教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采用“做中学”“做中教”,安排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大胆让学生去开展探究活动,借助教材的语言情景,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局面,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动态组合中给各类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各自发展的学、思、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学、思、做的各种活动中学习知识、感受生活、积淀体验、陶冶情操、培养个性。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更是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社会、培养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我们在做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课题编号:D/2013/02/100)“教学做合一理念下教学变革的课例研究”时,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做”,让学生和教师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师生角色互换,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现在我们通过一节课堂实录来分析。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论是多姿多彩的陆地,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你听说过台湾与大陆有过亲密接触、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的地理事实吗?日前,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省东山县博物馆考古人员,从水下考古地挖掘到了100多件与台湾有关的哺乳类动物化石。近些年来,台湾渔民先后在台湾海峡捕捞作业时拖网拖上来的有3000多件陆生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哺乳动物化石有剑齿象、亚洲象、古菱齿象、熊、中国犀、马、猪、四不象鹿、斑鹿、山羊等。至此,近年来在台湾海峡已通过海底考古挖掘收集了哺乳类动物化石达3100多件。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的地理事实,就说明了地球自形成以来,海陆变迁就一直在不断地发生,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这些史实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究空间)。

一、沧海桑田(实例展示,动画演示,实验探究)

1.展示图片

2.提出问题

谁能解释这些现象?你能推断出什么变化?(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海陆是不断变迁的。

3.模拟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探讨并总结出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展示荷兰的围海造田图片,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海陆变迁,然后通过模拟实验二进行验证。

让学生再举几个人类活动的例子。

以上是地表形态的缓慢变化,那么地表形态的剧烈变化有哪些呢?

学生猜测,教师适时展示课件:火山和地震。

承转:海洋变为陆地,陆地变为海洋,海陆是不断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是固定不变的?二十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走南闯北,问题导引

南极洲大陆地处极地,被称为“冰雪大陆”,但科学家在南极厚厚的冰层下面发现很多种矿产资源,其中最丰富的是铁和煤。对南极洲上发现大量煤的事实,你想到了什么?

2.动画展示,体验假说

教师简介“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及其内容”。你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教师展示Flash动画“穿越时空”:现在的海陆分布是这样的,两亿年前的大陆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跟随时光倒流,追溯到两亿年前的地球吧。

3.观察预测,寻觅证据

学生先预测,然后分组寻找证据证实大陆是否会漂移。动手把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看看是否能拼合成一个整体,小组代表用剪好的南美洲和非洲地图,演示并分析,最后教师点评指导。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

第一,激发动机,让学生的心“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时刻把握学生心中涌动着的求知火焰,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迅速出击,使其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

第二,操作感知,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要学会已有的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收集、加工知识,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和生产知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与联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学生的心动、情溢之际,我们要让学生及时动手,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自然地理中包含许多自然规律和原理,我们无法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去发现、验证这些规律和原理,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小实验再现或部分再现某些真实场景,如大气的热力环流、水循环、水体富营养化、自流井原理,火山、地震等,因此与物理化学实验不同的是,地理实验是模拟实验,只要能正确说明地理事实就可以了,不要强求数据的精确度。

第三,设问激活,让学生的脑“动”起来。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质疑问难是探究学习的一种好方式,也是陶行知先生一贯的治学思想。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通过设问激活、激励学生敢问,勤问,问到底,尤其是在思考问题转折处、发现规律的关键点,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常常能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导火索”。陶行知曾经写过一首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把学生的嘴解放了,学生的天性就活泼起来了,思维也得到了激发。

第四,给予机会,让学生的口“动”起来。让学生动口的关键是教师给予机会,学生敢问、乐问、会问、善问。为此,一要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和感情融洽的师生氛围。二要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思维的浪花。三要在质疑的方法和技巧上加以指导,让学生学会联系实际质疑、寻找矛盾生疑、寻根问源质疑、异同关联质疑。四要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教会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

因此,从上面的课堂实录中,我们不难领会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有着深刻影响力,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中,课堂是初中学生的创新教育启蒙的重要阵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地渗透科学探究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回顾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审视新课程的先进理念,两者竟是那么相似,使人不得不惊叹先生的伟大。我们要进一步挖掘陶行知先生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新课程的实践与思考之中。

曹列文,中学地理高级教师,无锡市名教师,全国青少年地理科技大赛科技先进校长,于2007年8月开始担任无锡市玉祁初级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近年来,他曾有20余篇论文及专著发表或获奖。

他带领学校在内涵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牢牢抓住学陶特色,实施特色发展、差异发展,打出学校的教育品牌。在他的领导下,学校实现了人和学校同步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高效率、轻负担”的办学效果,并争取早日实现“地方名校”的办学目标。

他倡导最好的管理是柔性的管理、感动的管理、自觉的管理,教育管理要契合教师这一知识分子群体的心理特点,积极创造条件,广泛搭建舞台,唤醒他们的职业道德感,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以让老师们开心地工作、幸福地生活为管理宗旨,带领全体师生共同创造教育美好的明天!

地理学习能力 篇7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创设情境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渐进教学佳境之中,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下的地理课堂,一改传统地理课堂的模式,是开放的、活跃的。不同情境的设定,可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轻松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课堂情境的设定方式有很多,具体讲可以运用以下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一、运用游戏创设情境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在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学生要有充分的参与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究,亲身经历,合作交流,游戏是非常适用的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从而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在这种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在同伙伴嬉戏玩耍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书本中的内容,同时还能收获书本以外的知识。例如我在教授《中国行政区划》时,组织了一个拼图游戏。我在课前准备好《中国行政区》拼图,课上将学生进行分组,游戏时,每组同学派出四名同学参加游戏。四位同学各有分工,第一位同学负责黑板板书,第二位同学负责选择拼块并考查第三位同学所选省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第四位同学负责将所选拼块放到图中相应位置,其他各组同学负责监督,并准备参加游戏。最后,评一评看哪组失误最少,得分最高。这种让学生用游戏来巩固知识,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的教学,不但能增长学生的知识,而且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记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运用游戏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游戏的可行性。要充分考虑到游戏是否有危险性,是否有充分的教学资源开展游戏,时间是否充足,课时安排是否合理。有的游戏需要借助道具,如果资源不够就不能顺利进行。二是教师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教师是否有必要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时教师的作用是什么?这些要求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充分考虑,否则学生只是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无意义的玩耍,不能在游戏时掌握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二、运用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学情境模式中最为常见的手段和方式。

例如在教授《世界的地形》一节时,教学的引入就可采用以下问题:“大家知道杜甫《望岳》有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谁能解释以下这两句诗的含义?他是登上哪座山而写的《望岳》?那么,有谁知道这座山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米?崂山呢?那么,海拔高度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通过提出以上问题就可顺利导入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而且可以使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使学生在一步步解决问题时学习知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准确把握教材,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并注意引导学生对每个小题的结果进行有机整合,掌握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应注意不要把问题设计得过于细小琐碎,将系统内容分解得支离破碎,否则既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又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三、运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通过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适合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方法,故事中的人、事、物、境、情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生动的故事内容,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往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方。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授《认识地球》一节课时是用这样的故事引入的:两支军队正在激战,一名士兵突然转头就跑,长官大声质问:“为什么撤退?”士兵回答:“报告长官,地球是球形的,我从地球的另外一面绕到敌人后面去偷袭!”学生听后哈哈大笑,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然后教师继续提问:“地球真的是球形吗?如何证明地球是球形的?”逐渐引出课题,步步深入。运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易被学生接受,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通过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四、运用多媒体网络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技术,是将经验和实践具体体现的最好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对于情境创设、思维方法的展开和过程体验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世界的聚落》的教学中,布置学生通过网络资料、报刊、杂志等自己去查询,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再通过教师的课堂多媒体呈现,学生就能很轻松地获取有关聚落演化的基本知识。这样的教学既能增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又能使教师的教学目标很容易实现。

以上几种教学情境是从教学手段和方式的角度来划分的,在教学中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和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兴趣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俞国良主编.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

[2]吴重光主编.教学心理.广东教育出版社.

[3]骆伯巍主编.教学心理学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

在地理微概念学习中培养地理素养 篇8

对地理微概念的实质性理解,是地理学习的重要目标。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地理微概念的感知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认识和渗透微概念,即定义辨析、实际地理现象观察比较、高考试题运用分析,从而全方位地把握地理概念的实质。比如,“太阳辐射”和“日照”是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万物生长和农业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也是地理知识考查中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分步解决。

第一,了解基本概念。“太阳辐射”是太阳向宇宙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只有极少部分,而且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太阳高度(纬度)、天气状况、地势、日照时间、下垫面等;“日照”是太阳的光照情况,包括强弱和时长,主要受昼长(纬度)、地势、天气状况的影响。

第二,挖掘微概念的深层意义。借助“大气热量的传递图”(见图1)和“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见图2),并设置几个问题,从而达到对本概念的深层次理解。

1. 为什么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以后会明显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怎样的影响?举实例说明。

2. 中国太阳辐射能的分布多少是否随纬度而变化?哪里最多,哪里最少,为什么?

3. 太阳辐射和日照的主要差异有哪些?

第三,高考试题应用分析。

1.南疆地区成为我国重要长绒棉生产基地的最有利自然区位条件是什么?(夏季光照强,光照时间长,光热充足。本题强调光照)

2.云南物种丰富的气候原因是什么?(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降水充足,水热配合好。本题强调太阳辐射)

通过以上定义辨析、实际地理现象观察比较、高考试题运用分析的三步操作,学生从微概念的本质出发,借助地理专业图表,找到了概念的落脚点;同时,通过生活中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加深了对地理概念的感悟;再通过高考试题的演练,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学会了分析和应用。

二、从地理微概念中形成地理概念系统

理解了地理微概念的实质后,可以通过归类整理,分大类和小类、相似概念和差异概念、延伸概念和核心概念等,逐步构建微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概念系统。比如以下这组与“城市”有关的地理概念:聚落、城镇、城市中心区、中心商务区、城市区位、城市化标志、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城市级别、城市带、城市分布、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地域形态、城乡规划、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热岛、城市雨岛、城市新区、卫星城等。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以上介绍的方法从单个概念的认识和区分开始,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主题的概念群。我们也可以建立一个以“农业”为主题的概念群,比如农业地域、农事活动、耕作制度、复种指数、熟制、农业区位、农业布局、优势条件、农作物、农产品、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种植业、林业、渔业、产量、产值、农业结构、种植结构、城郊农业、农副产品、初级产品、农业经济、农业地区专门化、农业现代化、农业分类、农业旅游、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农业环境问题、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等。

从上述建立的一个个概念群开始,从内在联系的思维角度出发,再建立相应的概念链,逐步形成深入庞大的概念体系,从而建立以核心地理概念为基础的理论知识系统,了解地理概念的内涵。比如以城市为主题的概念链:城市的形成—城市区位—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化—城市规划—城市环境问题;以农业为主题的概念链:农业分类—农业区位—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农业环境问题。

通过以上概念链的建立,使学生对单个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从而清晰地构建起地理系统知识的框架体系。

也可以收集积累一些近年新接触的地理概念,比如季节性冻土、河流封冻日、桃始花日、生态足迹(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产面积的总和)、绿色GDP[指从GDP(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后的数值]、人口负担系数、人口红利、PM2.5、绿色指数等级、海油陆采、城市湿地、飞地经济、蓝色经济、清洁生产、蓝藻暴发等。以上这些地理新概念一部分是由旧概念衍生而成,一部分是对一些地理新生事物的描述,如果注重积累,就能引导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由浅入深,由书本走向生活,由日常走向前沿,由单一走向全面。

三、明确地理微概念间的地理思维

引导学生建立微概念基础之上的地理思维,是掌握地理概念辐射下的地理现象、地理原理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分析地理问题应具备的基本地理能力。

例如,2012年高考地理浙江卷第11题。

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α,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若H等于α,则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

A.21.5°至68.5°B.11.5°至68.5°

C.21.5°至78.5°D.11.5°至45°

首先,建立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的地理思维或图像。

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时刻某地的太阳高度,即当地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随直射点而变化,离直射点越近越大。

具体计算: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

本题中提供的信息有:

条件1:直射点纬度变化范围为23.5°S~23.5°N。

条件2:直射点与当地纬度的关系为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α=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即H=90°-α,由于H=α,可得到α=45°

最后根据条件1,当地纬度=45°+23.5°,则当地纬度的变化范围为:21.5°至68.5°。

其次,了解正午太阳高度延伸出的其他地理概念和实际意义。

延伸概念:直射点、太阳高度、等太阳高度线、太阳辐射、太阳方位、影长和方位等。

实际意义:计算楼间距、计算影子长、正午太阳的方位及影子方向的变化、房屋朝向、太阳能的利用、向阳坡的形成、雪线、年轮变化等。

最后,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图表表达。日照图、太阳视运动图、直射点与当地关系图、太阳能板安装图、楼房间距图、等太阳高度线图等,从图表中剖析太阳高度的基本内涵,比较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表达方法。部分相关图表如图3~6所示。

当我们从正午太阳高度的基本概念出发,挖掘了它的延伸意义和地理实质以及相关的地理图表后,已经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对它的理解从单一概念走向复杂概念体系,从文字规律总结走向图表表达,从简单思维表述走向多样思维构建,从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地理思维空间。将这些概念融会贯通,只要知道其中的几个已知条件,就能清晰地求得未知条件,这种源于地理概念基础上的思维,是最扎实、最准确的地理思维,这种思维能力无疑能帮助学生准确而快速地解答地理题目,并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四、地理微概念学习下折射的地理素养

当我们对地理知识进行了概念化的梳理后,在我们的地理学习中就已经具备了进行地理思维和地理表达的最基本条件,因为所有的地理观点、地理语言或地理图表都是因为某个地理微概念而形成的。比如,因为有了“交通”这个概念,我们就会思考交通运输方式、运输安全、运输线路的规划等;有了“正午太阳高度”这个概念,我们学会了一句地理语言“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为有了“大气垂直分层”这个概念,我们有了一幅“大气垂直分层图表”,延伸出了下垫面、等压线、气温、气压、气压中心、大气垂直运动、大气水平运动、等温线等系列概念的再运用,有了“季风环流图”“城市与郊区环流图”“垂直方向气温变化图和气压变化图”等图表的再现。以上这些都促使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在微概念基础上做了纵向和横向的跨越和渗透,可以说有了地理微概念的学习,才让学生真正学会了地理知识,而且他们的地理知识系统会越来越坚固,越来越厚重,并能在此基础上更科学地分析一些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地理观点,真正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素养,即学会从地理视角出发观察问题,运用地理语言来表达观点,剖析地理图表来研究问题,再运用综合思维来解决地理问题。

比如,为了研究太阳方位与影子的关系,笔者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布置了以下地理活动。

1. 请画出一幅学校平面图,并标明方位,观察某日太阳的运行情况,并标出该日日出、正午、日落的方位。

2. 找到学校的梧桐树景观大道,拍一幅该日正午时的照片,记录梧桐树影的方位和长短,相隔半个月再拍摄一次,写出太阳方位与影子方位和长短的关系。

通过以上地理活动,学生把地表方位、太阳方位、影子变化这些微概念和生活中的实际场景进行了联系、观察和分析,并能做出简单准确的判断,让地理学科散发出独有的地理魅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和研究地理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地理思维。

随着地理微概念的不断积累,地理思维的不断锻炼,地理素养的不断提升,当学生遇到一些当地生活中常见的地理问题,比如诸暨大唐袜业的产业特色、山下湖珍珠生态农业的发展优势、枫桥香榧生长的特殊条件时,学生会习惯性地从自己掌握的一些基本地理概念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选择回避。同时,在试卷上碰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时,也能静下心来认真对待。比如,当问到浙江主要的农业灾害有哪些,舟山群岛的开发对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有何意义,学生会先抓住一些基本概念:农业、灾害、岛屿、海洋,然后延伸出一些概念,比如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灾害分布、农业分布、农业类型、防灾措施;海岛资源、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港口分布、海陆交通、海岛旅游、海洋生态等,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建立必要的思维链,清晰地做出自己的回答。

学生若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充分说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科学素养,比如包括:掌握一些地理术语、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因果关系、地理特征、地理规律等内容的地理科学知识;具有一些核心地理技能,比如提出地理问题、收集地理问题、整理地理问题、分析地理问题、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相应能力,比如空间定位能力、区域差异的比较与概括能力、空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地理过程的简单预测与合理想象能力等;运用一些常用的地理科学方法,如地理观察、区位比较、地理实验等。同时,也折射出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比如全球意识、尊重自然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国家意识等。

小议如何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 篇9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具有内在兴趣,这是最好不过的动机。”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对新知识产生求知欲,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就需要教师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内在潜力挖掘出来。比如,在讲到“大气运动”时,笔者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并讲解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建议学生从网上搜集关于大气运动的资料,然后制作一段动画,再绘制一幅科幻图来丰富整个课堂。最后由学生小组共同评选出最为优秀的作品。在积极愉快、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主动去丰富自己,享受收获知识的乐趣。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这就是“寓教于乐”的最佳体现,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二、进行学法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地理新课程的着眼点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放弃过去以满堂灌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出发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或互助解疑,并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习惯。在指导学法时,善于欣赏学生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善于换位思考,提倡研究性学习,由教师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比如在学习中国地理时,让学生在小组活动时介绍自己的家乡,坚持学用结合、情境结合、图文结合、文理结合、读思结合等,促进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教师可以把中国地形、气候、河流、人口及工农业的分布等内容,在地图上标注出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记忆。

三、地理教学中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

研究表明,我们大脑中储存的知识大部分是来自视觉和听觉,而占最高比例的是与视觉有关的 “图形信息”,地理知识更是如此。因此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可以提供和大脑中储存的知识一致或相近的地理图像,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与学生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处于“共振状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获得地理技能必不可少的材料和工具,相对语言和文字来说也具有更大的信息量和直观性。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笔者深感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尽量做到因材施图、因图施教。在平时课堂上指导学生首先要掌握读图方法和思维技巧,学会分析图像,即图文转换、以图释文;学会分清主次、研读材料、质疑解疑;在自主学习时,学会对所给材料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在体验中学习,掌握各种学习技巧和解题方法,从而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结合实际,加强理解记忆

按照新课程要求,在学习地理时,要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重要原理,一定要理解透彻,把握这些原理或规律的本质,而不能只重表象。要结合身边的具体例子来掌握教材中的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基本知识。如在讲到“我国的气候”时,就让学生结合我们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学习。学生把学到的基本原理、规律等应用于实践中,对于相关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了分析和理解。这种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激烈,效果极好。教师还可以通过时事新闻获得地理信息,时事地理是高考热点和重点。我们要把国际和国内的时事新闻和热点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进行阐述和解释,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所长,互为补充。教师要联系身边的例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和归纳,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而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摘要:当前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地理教学和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来加强理解记忆。

地理学习能力 篇10

一、地理课堂资料的运用

地理与生活、历史、时事休戚相关, 地理故事生动形象, 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 因此对世界上不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 可以结合地理课堂教学, 使它成为学生注意的焦点。将学习地理与生活、当前形势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生活类的有“暖气为什么安装在近地面”, 实事类的有地震灾害、“嫦娥”登月、天宫一号等。还可以引用历史故事, 如讲寒潮这个知识点时引用:1949年10月2日称“台风”的德军大举侵略前苏联。苏军派出一支西伯利亚军队 (为什么派西伯利亚军队) 作战, “台风”完全失败。这样故事的讲述与教材巧妙地统一起来。

二、地理课堂互动机制的运用

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方法有很多种, 这里只列举典型的趣味实验机制、竞赛机制。如领着学生做实验会提高学生的兴趣, 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 如用实验模拟温室郊应中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的这个环节。具体做法:两个盆, 其中一个盛有土壤, 另一个空着, 将两支温度计放入盆中然后用塑料膜盖住玻璃盆。过一段时间, 观察温度计, 发现有土壤的盆中气温高于无土壤的盆中气温。

青少年具有易动、争强好胜的特点, 这促使他们乐于抢先回答问题。在教学中, 将竞赛形式巧妙地引进课堂教学中, 适时利用竞赛促使学生快速思考, 抢先回答, 寓教于乐。竞赛的具体做法如下:全班学生分组, 教师命题, 各组代表抢答或分组必答, 依据答题情况得分, 在黑板上公布。

三、地理教学语言的运用

地理学是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可现实的地理教材中有关的地理原理、空间分布、地理成因等知识却比较抽象枯燥, 给学生留下枯燥乏味的印象。如果教师认真备课积累, 就不难发现, 许多诗词谚语歌谣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如果在地理课堂中穿插一些诗词谚语, 诗化地理课堂, 就可以使地理知识形象生动, 既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 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其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 效果不言而喻。如:反映地球运动的:“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毛泽东, 《送瘟神》) 反映了地球自转周期约为一天, 且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 即八万里;“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 《水调歌头》) 反映了月相有周期性的变化;谚语“大二小三儿, 月亮露边儿”和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暮江吟》) 说明了农历每月初三的月相为峨嵋月。反映天气、气候的: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辐射最贫乏区, 因此有“蜀犬吠日”的成语。因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 《大林寺桃花》) 反映了因海拔高度不同引起水热状况变化而导致自然景观存在垂直分布的规律。民谣“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描绘的是我国的横断山区的自然景观, 是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的形象写照。

四、地理“三板”的运用

“三板”体现了教师的基本功和素质水平, 是地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就是简单精练的板书呈现和挥笔即来的板图、板画能力, 因为读图能力、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一起构成地理学科能力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 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

好的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做到生动鲜明, 重点突出, 具有目的性。板书的内容要突出, 布局要合理, 具有计划性。板书要确切、精当, 具有启发性。板书形式要灵活、多样, 具有趣味性。板书要字迹工整, 绘画规范, 具有示范性。教师板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 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绘图、语言表述习惯。

地理图像, 作为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 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直观性的特点。由于教学挂图及地图册等大多是综合性的地图, 包括的地理事物复杂而且范围广。学生在这样的综合地图上寻找某一地理事物的难度较大。“板图”则可以用最简单的笔法, 把教学中需要表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从复杂的原图中“提炼”出来, 使所要表达的内容一目了然。所以“板图”和其他各类地图相比较, 具有具体、形象、简便、省时的特点。例如:教师一笔就准确地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 又或者让复杂图形几何化, 让学生容易记, 还会增强学生的崇拜心理, 更好地接受知识。如:在讲黄河时, 在《中国地形图》、《中国水系图》、《黄河水系图》及《中国政区图》上, 虽然都绘有黄河, 但除了绘有黄河的干流之外, 还有支流、流域界线、省区界线等许多“线条”, 学生在这样的图上看黄河及其流向的特点是很不容易的。利用“板图”, 老师只需一笔就画出黄河干流图, 学生一眼就看出黄河干流的流向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再添上两笔, 就把黄河的两条大的支流勾勒出来。假如再用上几句顺口溜:“黄河‘几’道湾, (源于) 巴颜喀拉山, 青川宁甘陕, 内蒙晋豫鲁, 五千六百里, 注入渤海湾。”这样更形象、生动, 便于记忆。

五、地理教学科技的运用

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中, 对地理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需要老师具备相关的技术和创意。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局部地区的动态变化显得无能为力。比如, 地球的运动本身就十分抽象, 要让学生搞清地球运动的特点和意义比较困难, 往往难以理解。用课件动态模拟就比较直观, 而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各省市、自治区的形状、位置、行政中心、简称, 可以用课件提供一些散乱摆放的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图, 学生用鼠标点击, 拖动各个部件到屏幕上一确定位置, 位置正确则连接, 同时给予表扬, 错误则返回原处, 并给予提示。经过多次尝试, 学生轻松地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空间相对位置的知识。

多媒体教学非常适合地理学科的特点, 在地理课堂上, 让学生接触尽量多的地理资料,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同样的素材, 可以通过网络从教学资料中心获取。

上一篇:磁场发射线圈下一篇:高职汇编语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