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空间扩散

2024-07-12

技术空间扩散(精选八篇)

技术空间扩散 篇1

1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的理论回顾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最早是由地理学家T Hagerstrand提出的[1]。他认为, 技术的采用是通过“学习”或“交流”来实现的, 所以说在技术扩散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信息的“有效流动”, 而影响信息流动的最主要阻力因素就是空间距离。他还从形式上提出了空间扩散的三个阶段:初始扩散阶段, 中期扩散阶段, 饱和阶段。T Hagerstrand开创了对技术扩散理论的空间研究, 并奠定了空间扩散理论的基础。

继T Hagerstrand之后, 区域经济学家理查森对技术空间扩散的模式进行分类, 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创新源向四周呈放射状扩散的波浪式空间扩散模型;一类是技术从创新源首先向高等级城市, 再向低等级城市扩散的等级扩散模型。在此后的研究中, 极化理论将技术空间扩散的研究对象从国家层面转向了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等级扩散。相对于前期研究的均质空间而言, 极化理论则强调了空间非均质性在技术空间扩散中的基础地位。

2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的最新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的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笔者主要从技术空间扩散的地理因素以及其他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2.1 技术扩散地理因素分析

距离是影响技术空间扩散最主要的因素, 对技术的接纳及扩散产生显著的负影响, 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降低直至消逝。

Diamond在《Guns, Germs and Steel》一书中就重点强调了技术扩散中地理因素的重要性。在书中, Diamond假设经线对技术扩散的阻碍较大, 技术更喜欢沿着纬线进行扩散, 农作物对于气候的偏好特性证实了该假设的成立[2]。而Combin, Dmitrie&Rossi-Hansberg利用CHAT数据库也论证了这一假设的有效性[2]。

地理距离对技术扩散产生显著的负影响, 技术更容易在邻近地区进行扩散。Jaffe, Trajtenberg&Henderson将专利申请作为技术扩散的指标, 比较了专利引进的地理区位和美国的专利引进情况, 发现美国的专利, 相比被外国所引用, 其实更多地被美国本土引用。Branstetter使用美国和日本企业的专利数据和研发计算了加权的R&D溢出程度, 他发现国家内部的R&D溢出效应要比国家间的R&D溢出效应强得多。Eaton, Kortum以及Jaffe, Trajtenberg对于专利和国际技术扩散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个观点。

地理距离对于技术空间扩散的影响程度有多大?Keller证实地理区位确实会影响到技术的扩散, 且技术扩散呈现地理半衰期 (half-life of technology) 特征。Per Botolf Maurseth&Bart Verspagen通过对欧洲地区的技术溢出情况研究时也发现, 两个地区距离每增加1%, 其预期溢出效应就会减少0.37%。Adams则发现公共R&D和企业R&D存在321.87 km以内的局部化影响范围。Moreno在分析技术扩散的衰减距离时发现, 欧洲175个小地区之间, 当距离超出250 km时, 它们之间的技术联系就不再显著。同样地, Bottazzi, Giovanni对1970—1995年欧洲86个地区的R&D和专利的研究也表明, 一个地区的创新活动投资的绝大部分好处都会被自身消化, 只有距离技术源方圆300 km范围之内的少数地区会获得少量的R&D外溢效应。

随着交通和信息网络的日益便捷以及外国直接投资的频繁等原因, 距离对技术扩散的负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降低直至消逝。Combin, Dmitriev&Rossi-Hansberg通过实证研究以及构建数理模型, 证实了远离技术采用领先者的地区技术扩散慢, 临近采用领先者的地区技术扩散快, 而这个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逝。Keller也发现, 地理距离对于R&D溢出效应的负影响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小。

2.2 技术空间扩散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除了空间距离因素, 技术空间扩散还要受到由空间距离、地理区位所带来的各区域产业结构、技术差距以及收入和语言等因素的影响。

在产业结构方面, 产业的趋同更有利于技术的空间扩散。E.Mansfield是以产业作为技术空间扩散载体的代表人物。他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产业创新进行比较发现, 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确实会影响其对产业技术的吸收与采纳其他区域创新成果的能力。Dalia Hakura&Florence Jaumotte研究了1970—1993年的87个国家的数据发现, 相同产业部门进口产品, 更容易吸收产品中体现的新技术, 相比产业间的贸易, 产业内的贸易更有利于技术的扩散。Maria et al.则更进一步的分析了高技术企业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空间集聚现象。邵云飞、杜晓明对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随时间和距离两个因素变化的空间扩散模型进行研究表明, 距离会影响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的扩散速率, 且空间距离与技术创新采用的企业数量呈负指数关系。

巨大的技术差距会阻碍技术扩散的形成,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直接影响到技术扩散的效果。Findlay从理论上认为, 技术差距越大, 可供落后主体利用的机会就越多, 那么技术空间扩散的效应也就会越明显, 但是这一观点并没有获得实证研究上的支持。Kokko等人在对乌拉圭FDI进行研究时发现, 本土企业要想获得技术扩散效应, 那么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的技术差距不能太大。如果技术水平差距太悬殊, 本土企业就没有能力接纳跨国企业的技术扩散并从中获益。Keller也指出, 美国制造业部门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行业在东道国的FDI投资活动, 会对该国同行业的本土企业产生更为显著的技术扩散效应。

技术空间扩散还会受到收入、语言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收入及语言的趋同性会加速技术的空间扩散。Mac Garvie研究了语言的趋同性对于技术空间扩散的影响, 发现语言的相似性会促进技术的空间扩散。而Combin等在对技术空间扩散进行回归分析时, 将收入的空间距离 (SDI) 作为解释变量引入到回归模型中。他们认为, 收入是影响体现新技术的产品和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 收入的趋同会使得对技术的需求相似, 从而有利于促进技术的扩散。

3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存在的问题

技术空间扩散为研究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视角, 是对技术扩散的进一步扩展, 是地理学与技术扩散的一个更高层次上的交叉与综合。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的兴起对技术进步的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从而完善补充了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

但是, 作为技术扩散的一个新视角, 它的产生与发展是最近几十年来的事情, 仍有待于深化和完善。技术空间扩散理论尚未形成一个独立、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对技术空间扩散的研究范式更偏向于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 而纯粹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很少。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研究的重点也集中在对理论概念性的解释上, 缺乏系统性的实证分析, 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不能很好的匹配, 使得该理论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强。同时还很缺乏对技术空间扩散更微观的层面, 如具体省份之间、县域之间的研究。

4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1) 技术创新“跟着市场走”, 明确市场和政府的职能定位。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 一方面, 要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提高市场化程度, 实现共谋型技术创新;另一方面, 鉴于创新产业初期投入大、研发风险高、技术易发展成公共产品等特点, 政府必须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投资, 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同时政府还应加强西部地区的信息网络和公路建设, 疏通技术往中西部的扩散通道。

2) 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报酬递增产业, 实现与国际的接轨。中国必须大力发展跟国际接轨的技术含量高的报酬递增产业, 如能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同时还要加快改造传统产业, 向传统产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 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一体化架构制造业, 以先进的国家标准和产业标准等提高企业技术生产活动。

3) 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源, 协调区域技术水平发展。中西部地区缺乏技术创新源, 因此传统的雁阵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必须积极培育自己的创新源, 利用当地的能源和资源优势, 发展配套的价值链高端产业, 建立先进的高科技创新基地, 全方位带动周边区域及省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agerstrand T.Innovation diffusion as a space process[M].Chicago U P, 1953.

技术空间扩散 篇2

空间-时间分数阶对流扩散方程的数值解法

本文考虑一个空间-时间分数阶对流扩散方程.这个方程是将一般的对流扩散方程中的时间一阶导数用α(0<α<1)阶导数代替,空间二阶导数用β(1<β<2)阶导数代替.本文提出了一个隐式差分格式,验证了这个格式是无条件稳定的,并证明了它的.收敛性,其收敛阶为O(ι+h).最后给出了数值例子.

作 者:覃平阳 张晓丹 Qin Pingyang Zhang Xiaodan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数力系,北京,100083 刊 名:计算数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MATHEMATICA NUMERICA SINICA 年,卷(期):2008 30(3) 分类号:O24 关键词:对流扩散方程   分数阶导数   隐式差分格式   稳定性   收敛性  

钢铁企业开放空间煤气扩散规律研究 篇3

设计原因主要包括选用材料不当;阀门、管件选型不合理;应力分析失误;系统设施布置不合理等。制造原因主要是指管子、管件 (三通、变径管等) 、阀门制造缺陷引起的事故。安装原因主要是指施工安装质量低劣和违章施工引发的事故。管理不善主要包括使用管理混乱, 无操作规程, 违章操作;不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等。管道腐蚀主要原因是:年久失修, 也有是属于管理疏忽、防腐措施不善等原因, 有的甚至因错用材料致使腐蚀速度加快。其他原因包括自然灾害, 人为破坏等。由于煤气管道多架空在厂区内, 有点高达100多米, 煤气泄漏后在开放空间的扩散和影响范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煤气扩散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煤气泄漏扩散数学模型建立前有必要认真分析一下易燃气体扩散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易燃气体泄漏大气扩散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1) 泄漏源的情况。一般情况下, 可以根据泄漏面积的大小和泄漏持续时间的长短, 将泄漏源进行分类[2,3]:①小孔泄漏, 也称为连续源。此种情况通常为煤气经较小的孔洞长时间持续泄漏, 如反应器、储罐、管道上出现小孔, 或者是阀门、法兰、机泵、转动设备等处密封失效。②大面积泄漏, 也称为瞬时源。此种情况通常是指煤气经较大孔洞在很短时间内大量泄出, 如大管径管线断裂、储罐爆裂、反应器因超压爆炸等瞬间泄漏出大量煤气。

泄漏包括:泄漏位置, 裂孔的形状、尺寸;气体压力和温度等;事故发生地点及周围的地理环境;泄漏形式是连续泄漏或是瞬时泄漏。

(2) 泄漏物质的理化性质, 如分子量、沸点、闪点、比重、密度。

(3) 环境条件, 包括大气稳定度, 风速、风向、气温以及泄漏源周围的地形地貌。大气稳定度表征湍流活动的强弱, 支配大气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能力, 大气越稳定, 气云越不易向高空消散, 而贴近地表扩散, 大气越不稳定, 空气垂直对流运动越强, 气云消散得越快;风向决定泄漏气体的扩散方向, 风速决定泄漏气体的扩散速度。大气湿度对泄漏气体的扩散也有影响, 通常情况下, 湿度大则使气体不易扩散;气温或太阳辐射强弱主要是通过影响大气垂直对流运动而对气体的扩散产生影响。

2煤气毒性范围的划分

工业场所煤气泄漏扩散后毒性浓度范围的划分, 对估计伤害范围、统计受影响的人数、做好煤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乃至事故后索赔、评估、工伤仲裁等等, 都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2,3]。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与接触一氧化碳的浓度及时间有关。有资料证明: (1) 吸入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为58.5mg/m3达到2.5小时, 碳氧血红蛋白可超过7%; (2) 一氧化碳浓度达292.5mg/m3时, 可使人产生严重的头痛、眩晕等症状, 碳氧血红蛋白可增高至25%; (3) 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170mg/m3时, 吸入超过60分钟可使人发生昏迷, 碳氧血红蛋白约高至60%; (4) 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1700mg/m3时, 数分钟内可使人致死, 碳氧血红蛋白可增高至90%。

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见表2。

关于煤气 (一氧化碳) 毒性浓度范围具体的划分如下: (1) 致死区:此区内人员如果未能及时逃离或者缺少防护设备, 则将全部遭受严重中毒, 其中半数人员可能中毒死亡。 (2) 重伤区:此区内绝大多数人员将遭受重度或中度中毒, 需住院医疗救护治疗, 极个别人员中毒至深导致死亡。 (3) 轻伤区:此区内绝大多人员有轻度中毒或吸入反应症状, 短暂医疗救护即可回复正常。 (4) 吸入反应区:此区内部分人员有吸入反应症状, 但症状反应及其轻微, 一般在脱离接触后24小时内就能完全恢复正常。

3开放空间煤气运移扩散的数学模型

3.1泄漏扩散数学模型的分析与选取

煤气泄漏事故具有突发性的特点, 在泄漏事故发生后, 为了控制事故的规模和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害, 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应急决策, 采取应急行动。这就要求数学模型要计算简便但不乏准确性, 能快速、有效地模拟出煤气泄漏后的大气扩散行为。考虑到煤气泄漏事故特殊性和为了保证模拟迅速性、准确性, 选用应用最为广泛和成熟的高斯气体扩散模型, 进行下风向P (x, y, z) 点地面浓度的计算。

3.2高斯烟羽扩散模型

高斯烟羽模型式即湍流扩散方程在有风连续点源条件下的解。对于连续源, 由于排放源持续排放, 可以认为浓度处于定常状态, 即不随时间变化, 仅仅是空间坐标的函数。这种情况下的浓度分布可通过直接求解有风时的扩散方程而得到, 如式 (1) 和式 (2) 。

有风 (u>1m/s) 时, 在无限空间连续点源的条件下, 下风向任意一点浓度为:

undefined

式中:C (x, y, z) 为下风向空间任一点 (x, y, z) 处的浓度 (mg/m3) ;Q为源强 (kg/s) ;u为10m高度平均风速 (m/s) ;H有效源高, H=H0+ΔH, ΔH为烟气抬升高度 (m) ; (σy, σz) 分别为Y (横向) 、Z (铅直) 方向的扩散参数 (m) 。

4实例分析

以湖北某钢铁企业为实例, 该企业地处武汉市东北角长江南岸, 所在地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风向明显随季节变化,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风。主要气象条件见表3。

4.1扩散参数选择

取风速为平均风速2.7m/s, 风向为北风;大气稳定度系数选取D;地面有效粗糙度Z0=0.1地势平坦开阔。

4.2煤气的泄漏速度

(1) 泄漏面积

高炉煤气管道压力15KPa, 温度623K, 一氧化碳含量18.54%。转炉管道的半径从0.17m~3.1m不等。煤气成分:H2:68.99%、CO:18.54%、N2:2.55%、CH4:0.38%、CO2:9.60%。煤气漏点位于管径d=500mm的管道上, 管道的破裂口为圆形, 直径为30mm, 则泄漏面积为:

undefined

(2) 气体分子量和密度

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g/mol) 为:

undefined

气体的标况密度:

undefined

(3) 气体流速

要计算煤气泄漏量。首先, 判断泄漏时气体的流动属于声速 (临界流undefined还是亚音速流动 (次临界流undefined, 转炉炉煤气为多种气体的混合体, 令其归类为多原子气体, k取1.29。将p=15KPa, k=1.29带入undefined, 得:

undefined, 从而判断出泄漏气体呈超声速流动。

(4) 泄漏速度

将气体泄漏系数Cd=1.00 (裂口形状为圆形) , undefined, P=15KPa, T=623K, k=1.29, A=0.0007065m2, R=8.314J/ (mol·K) , 带入式undefined, 计算出泄漏速度为:

undefined

由于未考虑煤气泄漏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利用上式计算出的泄漏速率是保守的最大可能泄漏速率。

4.3泄漏扩散模拟

由于煤气是一种多气体组分的混合气体, 不同煤气的一氧化碳的含量各有不同, 在确定三种边界浓度具体数值时, 按照一氧化碳急性中毒后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来为依据来划定一氧化碳毒害浓度范围, 我们将致死区外边界浓度值、重伤区外边界浓度值和轻伤区外边界浓度值分别设定为Cs=1170mg/m3, Cz=292.5mg/m3, Cq=58.5mg/m3。按照一氧化碳在不同煤气中的比例不同, 故将一氧化碳毒害范围的边界浓度值转化为煤气的毒害范围的边界浓度值。

4.4计算结果

通过以上的实际泄漏参数的计算可以得出, 高炉煤气管的某处发生煤气连续泄漏, 在现场风速为2.7m/s的情况下, 煤气可影响的下风向最大距离为448.3m, 考虑到全风向, 影响的再大范围是以泄漏点为圆心, 以最大轻伤半径即704.6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从煤气泄漏点至60.3m范围内为致死区域, 煤气浓度高于4677.15mg/m3, 即一氧化碳浓度高于Cs=1170mg/m3, 在此范围内的约10人若未及时离开, 则大部分的人员会死亡;距离煤气泄漏点60.3~285.2m的范围内为重伤区域, 煤气浓度高于1169.29mg/m3, 即一氧化碳浓度高于Cz=292.55mg/m3, 在此范围内约30人若未及时离开, 则大部分的人员会遭受重度伤害;距离煤气泄漏点285.2~448.3m的范围内, 煤气浓度高于233.86mg/m3, 即一氧化碳浓度高于Cq=58.5mg/m3, 在此范围内厂区和梁原店村的约300人若未及时离开, 则大部分的人员会遭受轻度伤害;大于距离泄漏点704m的区域为可吸入反应, 短时间接触对人员不会造成健康影响。大气稳定度及风速对浓度分布的影响见组图1。

由图1可知, 该案例煤气发生泄漏后, 浓度在距离泄漏源约40m处为迅速增大, 为浓度最高值。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 当其他参数不变时, 大气稳定度由B变为D时 (即大气由极不稳定变为不稳定) 扩散速度变快, 相同浓度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变大, 即危害区域增大。从图5和图6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当风速发生改变时, 等浓度曲线的覆盖范围将显著的变化。因此对煤气的泄漏扩散而言, 风速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在实际情况中泄漏区域风速对于人员伤亡, 泄漏最终后果等产生强烈影响。

5结论

根据扩散模拟结果, 可以得出大气稳定度、风速对煤气泄漏扩散的浓度影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气稳定度和风速会显著改变有害气体的扩散状态。当风速相同而大气稳定度不同时, 可以发现当大气稳定度由A逐渐变到F时, 即大气逐渐由及不稳定A变为稳定F, 扩散速度逐渐变快, 其下风向危害区域也逐渐变大, 气体最大浓度值有从小到大, 再从大到小的过程。当大气稳定度相同, 而风速不同时, 有害气体的扩散也呈现不同状态。当风速由2.7m/s变为4m/s时, 气体的最大浓度值变小, 扩散速度变快, 伤害区域变大。在风速和泄漏增大时, 煤气在开放空间扩散距离大, 影响范围广, 因此因在工作场所经常出入的区域应合理布置煤气监控点, 如煤气柜四周开阔空间人员出入口和道路, 可以让出入人员随时了解煤气浓度, 预防煤气中毒。

摘要:研究目的是探索钢铁企业开放空间煤气泄漏的扩散规律和影响范围。采用matlab模拟煤气泄漏后CO的浓度分布和扩散距离规律。通过建立煤气泄漏扩散数学模型, 对其影响煤气气扩散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煤气毒性范围的划分, 并以某钢铁企业为实例进行数值模拟和计算。模拟结果显示, 大气稳定度、风速对煤气泄漏扩散的浓度影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气稳定度和风速会显著改变有害气体的扩散状态。在风速和泄漏增大时, 煤气在开放空间扩散距离大, 影响范围广, 应合理布置煤气监控点, 预防煤气中毒。

关键词:数值模拟,钢铁企业,煤气,扩散

参考文献

[1]彭世尼.燃气安全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28~31

[2]耿丽艳.转炉煤气存储系统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J], 有色矿冶.2006, 5 (22) :18~20

[3]董希琳, 汪国华等.液化危险品储罐泄翻-扩散监测及仿真预警系统[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6 (5) , 45~48

[4]刘祖德, 杨平, 赵云胜.天然气处理厂放空火炬影响分析和模拟计算[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 (7) :23~27

[5]杜建科.毒气泄N过程及其危险区域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2, 12 (6) :55~59

[6]潘旭海, 蒋军成.危险性物质泄漏事故扩散过程模拟分析[J], 北学工业安全技术, 2001, (3) , 44~46

[7]李爱贞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论 (第一版) [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7, 7, 197~205

[8]李宗恺, 潘云仙, 孙润桥.空气污染气象学原理及应用[M].第一气象出版社.1985:173~294

[9]郝吉明, 马广大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105~110

[10]谷清, 我国大气模式计算的若干问题[J], 环境科学研究.2000, 13 (1) :40~43

技术空间扩散 篇4

饲料在海水网箱中的时空分布由于和鱼类的生长、饲料的损失、环境污染和鱼类福利等有强相关性,因此对于养殖者、养殖鱼类和环境而言均很重要。本研究给出了从水产养殖中常用的4种颗粒尺寸和3种密度的膨化颗粒鱼饲料在实验中获得的一套饲料扩散参数和沉降速率。发现颗粒尺寸与增加颗粒的扩散度呈正相关,而颗粒密度对增加颗粒的扩散并不那么重要。颗粒尺寸和颗粒密度都对颗粒的沉降速率有显著影响。将研究结果与饲料生产期间所获得的数据以及其它相关研究获得的数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颗粒饲料团的流体动力学性状相关的参数可随不同的颗粒类型而变化。该结果可用于改善海水网箱投饲模型中的颗粒运动并确定其运动参数,改进对鱼类行为、生长和饲料损失的评价。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Vol.74

摘要:<正>饲料在海水网箱中的时空分布由于和鱼类的生长、饲料的损失、环境污染和鱼类福利等有强相关性,因此对于养殖者、养殖鱼类和环境而言均很重要。本研究给出了从水产养殖中常用的4种颗粒尺寸和3种密度的膨化颗粒鱼饲料在实验中获得的一套饲料扩散参数和沉降速率。发现颗粒尺寸与增加颗粒的扩散度呈正相关,而颗粒密度对增加颗粒的扩散并不那么重要。颗粒尺寸和颗粒密度都对颗粒的沉降速率有显著影响。将研究结果与饲料生产期间所获得的数据以及其它相关研究获得的数值进行了

技术空间扩散 篇5

无障碍设计 (Barrier Free Design) 是联合国组织于1974年提出的新主张, 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 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和环境的设计, 在使用操作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 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便利。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 着力于开发人类“共用”的产品—能够应答、满足所有使用者需求的产品。

无障碍空间是对无障碍设计概念的衍生, 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 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 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 (如残疾人、老年人) 群众的使用需求, 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 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 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弱势群体由于先天或后天的灾害而导致身理、心理上的障碍, 成为社会上特殊的群体, 他们行动不便, 生活无法完全自理, 需要其他人的照顾和帮助, 社会生活中承受着身理和心理的双重痛苦, 是社会中最痛苦、最困难的生命个体。障碍空间的理想目标就是“无障碍”, 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 清除让所有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 (barrier) , 营造一个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方便的空间。

2. 无障碍空间的社会认同现状

西方国家早已意识到了无障碍空间带来的种种便利并付诸实践:盲道铺设平整, 提供轮椅专用的坡道、扶手, 有升降台的公交车, 弱势群体专用公共设施等, 弱势群体在这些国家能够尽情享受他们应有的生活空间。亚洲的新加坡也施行了专门的轮椅道巴士服务, 台湾地区在学校等各种民间团体组织中推行无障碍空间意识的宣传活动, 开展身障体验活动等, 让社会各界都有机会能到了解无障碍空间意识。

我国北京也于残奥会之际推出了无障碍公交线路、弱势群体专用公共设施, 不仅保证了残奥会的成功举办, 也为促进无障碍空间意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民众心理似乎并没有跟上无障碍空间意识本身的进步, 状况堪忧, 经常可见:

2.1

盲道“鹊巢鸠占”, 在专供视障者设计的盲道上莫名其妙地种上了树, 装上了消防水泵, 停放了车辆, 甚至摆摊设点, 视障者不仅经常发生碰撞受伤, 还必须绕行造成交通事故的隐患。

2.1

室内无电梯, 无坡道, 无扶手, 设置了轮椅跨不过的门槛台阶, 未预留专供停放轮椅的空间, 造成诸多不便。

2.3

公共场所物触觉提示系统和语音提示系统, 无弱势群体专用的卫生间、公用电话、ATM机等设施, 以至于出现视障者跌落地铁轨道, 无法生活自理等情况。

2.4

公交车底盘高, 没有升降台, 行动不便者无法正常使用公交系统。诸如此类的现状无法一一列举, 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无法正常享用各种便利设施, 给其生活带来种种的不便, 其在生理和心理上再受打击。

3. 从讯息扩散论看无障碍空间意识

扩散是指新事物、新观念等创新通过一段时间, 经由特定的渠道, 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传播的过程。扩散的过程实质就是传播的过程。美国学者罗杰斯将创新扩散的过程概括成认知、说服、决定、实施、确认五个阶段和创新者、早起采纳者、早起追随者、后期追随者、落后者五类。无障碍空间意识, 作为一种全新的观念出现, 实质上就是一种观念意识的创新。创新的扩散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也是一个困难漫长的过程。

无障碍空间意识是一种全新的观念, 贯穿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是社会人文精神的彰显, 是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体现。我国的无障碍空间意识的扩散现在仍处于早期阶段, 无障碍空间意识从设计学上的提出运用, 并为大众能广泛接受认同过程相对较长, 大众可能在认知阶段花费较多的时间, 从而影响其决策判断, 对新事物的认同难免也就相应受影响。因此无障碍空间意识的社会广泛认同甚至积极推崇将是任重道远。

4. 从讯息扩散论探讨促进无障碍空间意识的社会认同及具体建议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 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认同, 从传播扩散的角度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大众传媒促认同

大众传媒一般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具有普及率高、覆盖面广、重复性和模拟性等共性。一方面大众传媒对社会舆论、大众观念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 可促进无障碍空间意识社会认同的产生。大众传媒通过反复播出某些信息, 强化该讯息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 有意识地将有关新事物、新观念、新行为的信息提供给社会, 大量地、反复地向不特定多数人提供同一讯息, 形成人们共同人知的环境世界, 迫使人们与之相适应, 不得不承认大众传媒所提供的新事物的存在, 由此构成了无障碍空间意识得到社会认同的基础。另一方面, 大众传媒能促进无障碍空间意识社会认同的普及。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大众, 即:对无障碍空间意识形成印象, 对无障碍空间意识的增强形成印象, 对无障碍空间意识的社会评价和支持形成印象。无障碍空间意识的认同先导者也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 他们在改变调整其言语行为方式, 另外关心但还没有认同采纳的人们就受环境压力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结果就是扩大了认同的队伍。当形成了相当规模后, 又将以类似的情况继续促进认同人数的增加。

4.2 人际传播促认同

人际传播在引导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方面更具明显效果, 可以实现讯息的双向交流, 补充讯息, 澄清观点, 还可能跨越心理和社会障碍。在无障碍空间意识的的扩散过程中, 人家传播在说服阶段更为得力, 对于晚期采用者更为有效。

4.3 规划建筑管理促认同

政府的关注支持, 单位团体的贯彻配合, 大众的舆论引导等各方面的有效配合必将大大促进无障碍空间意识的社会认同。除了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 形成无形的熏陶, 也可以通过规划管理开展身障体验, 名人效应等进行积极的宣传引导。另外借助设计以改善各种产品服务和公共设施, 例如设置专门的轮椅通道, 扶手;为弱势群体设计专用的公厕、公话、ATM机;提供良好的照明和通常的行走路线以及明确的指示引导语音提示等服务。生存空间改善人人受益, 我们经常会为身处一个考虑周到、充满人性关爱的环境而感到身心愉悦, 将有助于对无障碍空间意识的认同。

5. 结语

无障碍空间意识是对弱势群体的人性化关爱, 是社会进步, 文明发展的体现, 也是方便大家、造福大众的精神彰显。我们也坚信通过促进无障碍空间意识的社会认同将会为弱势群体营造一片充满了人性关爱的美好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施拉姆, 波特, 传播学概论, 新华出版社, 1984

[2].[美]洛厄里、德弗勒,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技术空间扩散 篇6

集聚可能是大都市地区成长最主要的源泉, 正是因为集聚经济, 才推动了经济活动在城市和大都市地区的发展。关于集聚经济, 早在19世纪90年代马歇尔就开始研究, 而且这种研究一直持续到今天, 还不断产生一些新的理论。

1.1 马歇尔的集聚经济。

集聚效应是城市形成的基础, 最早进行集聚经济分析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1890) , 他在19世纪90年代提出产业集聚是由空间外部性引起的, 并认为空间集聚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 可以促进专业化的投入和服务的发展;第二, 为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人提供了集中的劳动力市场;第三, 公司可以从技术溢出中获益。集聚经济主要发生在高度城市化地区, 因此有时集聚经济被称为城市化经济 (ur-banization economies) 。

1.2. 新集聚理论。

但是, 随着上世纪70年代石油暴涨和80年代第一次全球经济萧条, 许多学者开始思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未来之路, 出现了“后福特主义” (Leborgne&Lipietz, 1988) , “灵活积累 (flexible accumulation) ” (Scott&Storper, 1986;Harvey, 1987) 等新理论思潮。其中涉及经济与空间发展关系最有影响力的是“新集聚理论 (new agglomeration theory) ”。

在新集聚理论中, MIT大学的Piore和Sabel (1984) 提出“第二次产业分离 (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 ”的观点, 借鉴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理论, 认为成熟阶段的标准化产品正在被市场需求中的异质和不确定性所破坏, 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石油价格的波动, 消费者的分化使得产品需要更加专门化和异质化, 这是原来的大批量生产所不能提供的, 因此一些公司开始走“灵活的专门化 (flexible specialization) ”发展方向。

灵活的专门化是一种持久创新的战略, 公司要适应无止境的变化而不是要控制这种变化, 这也就意味着在第一次产业分离中被边缘化的手工形式的产品的复兴。同时在空间方面, 产业垂直分工的瓦解促进了空间的集聚, 让专门化的厂商通过集聚产生规模效益, 同时地理相近减少非标准化和变化所带来的成本 (Scott, 1988) 。因此意大利中部和西北部, 西班牙的Basque地区和巴黎的高级时装地区 (Storper, 1993) 都是一种基于灵活专门化集聚所带来的繁荣。

新集聚理论和灵活的专门化理论的局限性在于过分依赖垂直分工瓦解的观点, 来解释为什么可以依靠本地的产业网络, 从集聚经济中获利, 并且引用的只是个别案例, 不能说明整体的问题。

2. 扩散 (Dispersal) :外围地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从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到一个地区的发展战略, 都希望产业和经济活动能够从发达地区往不发达地区扩散, 从而解决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借用扩散的理论, 许多地区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采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 促进条件好的地区的优先发展, 待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 通过其扩散效应, 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总结扩散效应的理论,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

2.1 谬尔达尔—赫希曼理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957年谬尔达尔 (G·Myrdal) 出版了《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 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认为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初期的差别, 会由于“累积性因果循环”而逐渐扩大, 最终形成地区性的二元结构。而劳动力, 资金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谬尔达尔称之为“回波效应”, 而这种效应会促进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当然发达地区除了有回波效应外, 还有扩散效应, 也就是当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 由于生产成本逐渐上升, 外部经济减小, 这时扩散效应就会使落后地区得到较快速的发展。但总体而言, 回波效应居于主导地位, 扩散效应相对不足。

1958年, 赫希曼 (A·Hirschman) 出版了《经济发展战略》一书, 其理论与谬尔达尔的理论并无太大的差别, 因此往往被后来的学者称为谬尔达尔—赫希曼理论。

2.2 弗里德曼和普雷维什:中心-外围理论。

1950年, 普雷维什 (R·Prebisch) 在其著名论文《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中, 首先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他认为, 世界经济是由中心和外围所组成的, 中心是发达国家, 外围是发展中国家, 中心的持续扩张, 是为了限制外围地区的发展。

1960年代, 弗里德曼 (J·Friedmann) 将中心—外围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学中。他指出, 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与外围两个系统组成的, 资源、市场、技术与环境在空间上存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 某些区域会获得比较强大的竞争优势, 会形成国家的体系的中心, 而落后地区的发展会受到抑制, 而不依赖中心, 这类地区形成了外围地区, 并认为政府的作用和人口的迁移为影响要素的流动, 从而逐渐消除中心与外围的边界, 并推动空间经济朝一体化方向发展。

2.3 产品生命周期与梯度推移理论。

胡佛 (Hoover) 和弗农 (Vernon) 通过对纽约大都市地区研究 (New York Metropolitan Region Study) 工作, 总结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production life-cycle theory) , 认为各个工业部门、工业产品、技术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中, 都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老等四个阶段。而根据所处的不同阶段, 可以划分为三个部门:兴旺部门、停滞部门、衰退部门。

处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部门对空间的要求是不同的, 兴旺部门正是发达地区, 特别是大都市地区的优势所在, 停滞部门正是中等发达地区的优势所在, 衰退部门正是落后地区的潜在优势。于是演化经济学家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空间推移概念运用到区域研究上, 产生了区域经济的“梯度推移理论”, 主要观点是无论在世界或者一国范围内, 客观上都存在经济技术梯度,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产力从高梯度发达地区向低梯度落后地区转移, 从而逐步缩小地区的差异。

3. 创新 (Innovation) :大都市地区发展的动力源泉。

3.1 演化经济学与创新。

演化经济学 (Evolutionary Economics) 已经成为当今国外经济学界最热门、最前沿的领域。1982年, Nelson和Winter合著的《经济变迁中的演化理论》出版发行, 标志着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形成。他们使用变化 (Variety) 、不确定性 (Uncertainty) 、惯例 (Routines) 、路径依赖 (Path Dependency) 、有限理性 (Bounded Rationality) 和选择 (Selection) 等概念, 来代替新古典经济学中完全理性、最优化行为和确定性。演化经济学致力于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的前提下, 关注经济发展的过程, 演化理论认为, 经济均衡只能是暂时的, 而不能是长期的。

3.2 创新环境概念。

演化经济学强调创新的重要性, 还有一些学者开始注意为什么创新会在一些地方集聚, 有很好的创新环境。别卡提尼是20世纪80年代研究“第三意大利”代表性人物, 他发现在意大利快速发展的产业如纺织业、鞋业和陶瓷业的繁荣主要是依靠灵活专门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产品的某一个阶段都表现为高度的专门化趋势 (Bianchi, 1986;Bellini, 1987) , 同时产业集聚也会造成创新在这些新产业区的集聚与发展。一些学者也认为美国加州的高新技术产业联合体也是类似于这种产业区, 产业与创新的双重集聚带来的地区的繁荣 (Saxenian, 1991;Scott, 1993) 。

此后, 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GREMI (Groupement Europeen des Milieux Innovateurs) 进一步发展了这种产业区的想法, 提出了创新环境 (innovative milieu) 和集体学习 (collective learning) 的理论, 并认为创新环境主要表现在创新阶段的孵化期。

但创新环境概念 (innovative milieu concept) 的局限性只是解释了为什么创新会在一些空间形成集聚, 没有能解释创新第一次是如何出现的, 如何塑造创新环境仍然是个没有回答的问题。

4. 集群:大都市地区产业空间的主要形式。

集群是大都市地区产业空间的主要组织形式, 对于集群理论的研究角度也是非常多元化的, 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来源于马歇尔的集聚理论。

4.1 克鲁格曼 (Krugman) 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产业集群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 克鲁格曼借鉴了马歇尔的思想, 认为促进外部规模经济的要素主要有三种:劳动力的储备、专业的供应商、专业技术知识的流通。但与马歇尔不同的是, 克鲁格曼的研究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技术的快速变化, 导致内部不规模经济和经济衰退。在此情形下, 集聚经济可以透过各种形式的水平和垂直连接来生产, 以求降低成本。因此, 克鲁格曼认为集聚性经济更具有规模和范畴经济的优势 (Martin&Sunley, 1996) 。

4.2 波特 (Porter) 的钻石理论模型。

波特主要研究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的条件, 他提出的钻石体系中每个关键性要素都是相互依赖的, 因为任何一项的效果都是建立在其他条件的配合上的。钻石体系是一个互动的体系, 它内部的每个因素都会强化和改变其他因素的表现。钻石体系也是一个双向强化的系统, 其中任何一项因素的效果必然要影响到另一项的状态。这些关键性要素主要包括如下六个方面 (Porter, 2001) 。

(1) 生产要素 (factor conditions) :主要指产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素质、技术水平, 以及原材料的品质。 (2) 需求条件 (Demand conditions) :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竞争的第二个关键性要素, 内需市场由于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力而提高了效率。 (3) 相关及资源供应产业 (Related and the Supply of Resource Industries) :价值链是由各项产业活动所构成, 这些价值活动一方面提供附加价值给顾客, 同时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4) 企业策略、结构与同业竞争 (Firm Strategy, Structure and Rivalry) :是指企业在创造、组织与管理方面的策略、文化与绩效。 (5) 政府 (Government) :政府在钻石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两面的, 一方面, 它可制造政策来影响其他的四个要素, 另一方面, 政府的政策会受到其他决定因素的影响。 (6) 机会 (Chance) :如重大发明、重大科技的突破进展、生产成本的突然提高、世界金融市场和汇率的重大变动、世界或区域需求的剧增、外国政府的政治决策、战争等。

4.3 产业集群交易成本理论。

Storper (1989) 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层级制产业组织形式与市场形式之间的形态, 主要通过产业地理集中和企业网络而形成的, 在市场和技术快速变化的情况下, 产业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生产网络可以降低成本和保障合作关系, 有利于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灵活的适应能力。本地产业间频繁的交流所产生的交易成本比那些分散的产业的交易成本低, 同时地理接近而进行的互相频繁的合作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来达到目标。

5. 集聚与扩散、创新与集群推动大都市地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集聚理论、扩散理论、创新理论和集群理论都在关注经济发展与空间地理之间的关系, 理论也是相互渗透的, 并且每一理论都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框架。但这些理论确实都在指导我们的规划实践, 并可能对我们传统的规划理论会进行修正。如在我们传统规划思想中, 认为目前的许多大城市密度过高, 并带来许多城市问题, 但经济的集聚、扩散、创新与集群理论会告诉我们, 要想保持某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就必须进一步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并保持继续创新的动力。总体来说, 集聚与扩散在大都市地区同时并存, 并通过培育创新环境, 构建产业集群来增强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产业集聚, 创造创新环境, 促进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已经成为国内外大都市地区规划主要内容。大伦敦规划 (TheLondon Plan: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Greater London) 强调进一步增加城市中心区的密度, 坚持紧凑城市 (compac city) 目标, 同时进一步推动金融产业在CBD的集聚, 推动新兴产业与知识的增长与创新, 促进伦敦外围地区创新集群的培育, 包括绿色与创意产业、信息产业等。

在纽约规划中, 历届市长, 包括朱尼安尼 (1993—2001) 、布隆伯克 (现任市长) 都在通过税收优惠、区划奖励和公益性公司来支持曼哈顿地区的开发。纽约在申办2012年的奥运举办权时把主要的奥运场馆都放在曼哈顿, 也显示了纽约想继续开发曼哈顿的决心, 总体来说, 纽约希望推动金融业与新媒体经济产业的进一步集聚并形成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 空间与产业的扩散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不仅扩散到郊区, 而且开始扩散到城市的边缘地区, 出现了一些边缘城市 (edge city) 。城市廊道 (urban corridors) 也成为空间与产业扩散的另一种主要形式。在知识经济下, 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工人居住和工作在新出现的城市廊道上, 如加利福尼亚的硅谷, 英国伦敦和布里斯托 (Bristol) 之间的M4廊道, 等等。

与西方国家的廊道相比, 亚太地区则呈现出一种城市连绵带 (conurbations) 形式, 并且规模巨大, 如印度尼西亚的Jaotabek城市连绵带人口超过了2000万, 中国包含香港、澳门的大珠三角地区的人口超过4000万, 韩国首尔—釜山 (SeoulPusan) 城市连绵带人口超过2600万。

总之, 积聚与扩散并存, 培育创新环境、构建产业集群成为当今世界大都市地区规划与实际发展的主旋律, 但集聚、扩散、创新、集群的理论还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规划师应该关注这些理论的发展动向。

摘要:经济活动为什么会在大城市地区越来越集聚, 扩散效应什么时候会出现, 创新为什么越来越重要, 它是支撑大都市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吗, 产业集群为什么会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也许我们的城市群规划和大都市地区规划已自觉不自觉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但是集聚、扩散、创新和集群后面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本文结合国内外大都市地区发展实际情况, 梳理了关于集聚、扩散、创新和集群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最新研究情况。

关键词:大都市地区,经济与空间发展,基础理论,流派

参考文献

[1]James Simmie, Innovative Cities, Spon Pres, 2001.

[2]Blair Badcock Making sense of cities:A geographicalsurvey, Oxford Uni Press, 2002.

[3]Krugman Geography and Trade, Cambridge, MIT press, 1991.

[4]Porter, 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Lon-don, Macmillan, 1990.

[5]朱英明.产业集聚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6]林德昌.博士论文:辽宁省内部发展失衡——沈阳与大连的比较研究.国立中山大学, 民国94年.

[7]陈家海.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转变.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8]杨蕙馨, 王军.高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互动发展的演化路径.科技管理研究, 2005, (2) .

[9]廖才茂.低梯度陷阱与跨梯度超越——对一个发展理论的思考.当代财经, 2002, (9) .

技术空间扩散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27例PD患者(PD组),均符合英国PD学会脑库的临床诊断标准[9]。PD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45~78岁,平均(59.5±9.5)岁; 病程1~7年,平均(3.3±1.7)年;Hoehn-Yahr分级: 1级11例,1.5级3例,2级13例;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 平均评分(24.3±7.3)分;临床表现:肢体震颤及运动迟缓15例,肢体震颤及无力10例,运动迟缓、肢体震颤及无力症状2例;伴随抑郁10例,近期记忆力下降6例,睡眠障碍2例,听力下降2例,伴有上述2种以上症状7例。PD组均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认知功能筛查,排除伴有痴呆不能配合检查的患者。

同期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3~78岁,平均(60.0±9.5)岁; 纳入标准:1年龄、性别与PD组匹配;2无神经或精神疾病,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其他脑器质性疾病;3无假牙等影响图像质量的头部金属异物;4头颅常规MRI检查未见异常。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7、0.233,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

1.2仪器与方法采用Philips Achieva 3.0T X超导型MRI扫描仪,使用正交8通道相控阵头线圈。受试者取平卧位,首先行横断位T2WI及FLAIR扫描,图像未见异常时行DTI及T1 3D TFE ref序列扫描。DTI采用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进行采集,扫描参数: TR 6530 ms,TE 81 ms, 激励次数1,b值取0、 1000 s/mm2,层厚3 mm,层间距0,层数50,采集矩阵256×256,视野(FOV)230 mm×230 mm×150mm, 扫描时间8 min 23.8 s。采用三维快速绕相梯度回波 (3D-FSPGR)序列进行全脑3D T1图像采集,扫描参数: TR shortest,TE shortest, 激励次数1, 层厚1 mm, 层间距0,层数220,FOV 250 mm×250 mm×132 mm, 扫描时间6 min 36.6 s。

1.3数据处理将DICOM格式的DTI数据转入工作站。 运用dcm2nii软件将DICOM格式转换为可供FSL分析使用的NIFTI格式。处理步骤:1预处理:使用FSLFDT(FMRIB's Diffusion toolbox)进行头动校正和涡流校正,并去除颅骨,提取脑实质,生成个体DTI各相关参数(FA、MD、AD、RD)。2图像配准:通过基于自由形变(free-form)和非线性配准算法,将FA图配准到标准模板上,再将FA图从原始空间变换到标准的蒙特利尔神经学研究所(montreal neurological institute,MNI)空间。3创建平均FA图和骨架图:利用所有配准的FA图制作平均FA模板,生成平均FA纤维骨架图,设定FA阈值为0.2,以排除周围组织的干扰。MD、RD、AD平均模板及骨架图的创建同上。 4个体投射到骨架图:将所有受试者标准化的FA图投射到该平均FA纤维束骨架图内,生成各自FA骨架。

1.4评价工具UPDRS评分量表:主要包括4个分量表: 1精神、行为和情绪;2日常生活活动;3运动检查; 4并发症。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两组年龄比较采用成组样本t检验,性别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FSL[10]基于统计参数排列的随机化(randomise)统计软件进行组间两样本配对检验,去除年龄、性别因素,对统计结果采用FWE (family-wise error) 进行校正(P<0.05);采用TFCE (threshold-free cluster enhancement)方法进行多重校正比较,以校正后P<0.05的区域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部位[11],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作为ROI,将ROI的FA、MD、RD值分别与临床UPDRS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P=0.001),取相关系数 >0.5、体素 >30的脑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将最终结果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ICBM-DTI-81模板相叠加,确定在MNI标准空间中的解剖位置[12],并以图像方式显示。

2结果

2.1两组FA值、MD值、RD值、AD值比较与对照组相比,PD组多个脑白质区域FA值降低,MD、RD值升高(P<0.05),而AD值未见明显变化(P>0.05), 见表1~3。

2.2 PD组较对照 组有差异 脑区的FA值、MD值、 RD值与UPDRS评分的相关性早期PD脑白质纤维束中FA值降低与UPDRS评分升高呈负相关的脑区为:胼胝体膝部(图1A)、体部、压部,左侧内囊前肢, 双侧前放射冠,双侧上放射冠,左丘脑后辐部,双侧扣带回,左侧上纵束(P=0.001),见表1、图2。早期PD脑白质纤维束中MD值升高与UPDRS评分升高呈正相关的脑区为:胼胝体膝部(图1B)、体部、压部, 穹窿,左侧大脑脚,双侧内囊前肢,双侧内囊后肢, 双侧前放射冠,双侧上放射冠,双侧后放射冠,双侧丘脑后辐射,双侧外囊,左穹窿,右侧上纵束,左上额枕束(P=0.001),见表2、图3。早期PD脑白质纤维束中RD值升高与UPDRS评分升高呈正相关的脑区:胼胝体膝部(图1C)、体部、压部,穹窿,左侧内囊前肢,双侧前放射冠,双侧上放射冠,双侧后放射冠,双侧丘脑后辐射,双侧外囊,双侧扣带回,左侧上纵束,右钩束(P=0.001),见表3、图4。PD组FA值降低和MD值、RD值升高与UPDRS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的脑区: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左侧内囊前肢,双侧前放射冠,双侧上放射冠,左丘脑后辐射(P=0.001)。

图2 FA 值降低与 UPDRS 评分升高具有显著相关的脑区为红色, 相关性越大,颜色越深

图3 MD 值升高与 UPDRS 评分升高具有显著相关的脑区为绿,相关性越大,颜色越深

图4 RD 值升高与 UPDRS 评分升高具有显著相关的脑区为蓝色, 相关性越大,颜色越深

3讨论

3.1 DTI的分析指标FA与髓鞘的完整性、纤维的致密性及平行性呈正相关,当髓鞘的完整性、纤维的致密性受到破坏时FA值减低;MD值越大,组织内含自由水分子越多,MD主要受RD和AD的影响;RD反映髓鞘的功能,RD增加提示髓鞘脱失或完整性破坏; AD与轴突损伤及变性相关,AD下降可能意味着轴突损失和纤维一致性的破坏[13,14]。本研究发现PD患者多个脑区发生改变,且DTI多个参数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TI多个参数(FA、MD、RA、AD)反映了PD患者脑白质结构变化的病理生理基础。PD组表现为多个脑白质区FA值下降,MD值、RD值升高,而AD值未见明显变化,提示PD脑白质改变主要以髓鞘脱失为主,而轴突变化不明显。本组PD脑白质FA、 MD、RD值发生改变的脑区整体较接近,但有部分脑区不一致,单纯RD值升高可能反映该脑区的早期改变, 即以脱髓鞘为主,FA值降低、MD、RD值升高同时存在提示除脱髓鞘损伤外,还存在白质纤维排列紊乱及疏密程度改变,可能提示病变进一步发展。

3.2 DTI分析方法及研究结果分析既往研究[15,16]证实PD存在脑白质结构的异常改变。研究主要采用勾画ROI或VBA的分析方法[17]。吴青霞等[3]采用ROI分析法发现PD组双侧钩束、后扣带束及上纵束的FA值降低,双侧后扣带束及右侧上纵束的MD值升高。 Gattellaro等[5]也采用ROI分析法发现非痴呆PD患者的细微结构异常累及胼胝体膝部、上纵束和扣带回等, 提示在PD早期,额叶和顶叶有广泛的细微结构损害。 Kendi等[18]采用DTI基于VBA的分析方法发现PD患者在额叶运动辅助区和扣带回前部FA值降低。近年来, 有学者运用TBSS技术分析PD患者脑白质结构的改变,Kim等[19]采用DTI基于TBSS分析发现有关自主运动的区域(即皮层通路、双侧放射冠、内囊和大脑脚共享的某些区域)MD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与楔前叶和缘上回毗邻的白质、双侧扣带、左钩束、穹窿、胼胝体、双侧外囊、上纵束、丘脑后辐射以及小脑上脚MD值高于对照组。Haller等[20]的DTI基于TBSS研究显示,PD白质损害主要在右额叶白质,表现为FA减少,RD和MD增加。本组PD脑白质的FA降低、MD升高的脑区多于既往采用ROI及VBA分析的结果,考虑可能与研究方法的敏感性及ROI的选择不同有关,如手动勾画ROI,主要局限于部分纤维束,且ROI的选择较主观,可能不利于研究者间的比较。但本组MD值升高的脑区与Kim等[19]采用TBSS方法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FA、MD、RD值的变化与Haller等[20]采用TBSS方法研究的结果一致。DTI基于TBSS数据处理方法为目前较新颖的数据处理技术, 其核心思想是采用“骨架化”的数据处理方式,提高了组间比较的精确度。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PD脑白质损害主要位于胼胝体、扣带回和额叶运动辅助区(双侧放射冠、内囊) 等,并以胼胝体及双侧放射冠损害为主。胼胝体主要连接运动性语言中枢、双侧视听中枢,并参与共济运动,如果胼胝体不同部位受损,相应地会出现肌力下降、 言语障碍、认知和精神障碍、假性球麻痹、共济失调症状、偏盲或听觉障碍等症状。扣带回为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主要与认知有关。放射冠是内囊到大脑皮层间放射状的白质纤维,受损时可引起运动障碍、共济失调、轻偏瘫、感觉传导通路异常。本组患者中以运动障碍及共济失调症状为主,部分患者还伴随听力及精神障碍等症状,可能是相应脑白质损害造成的功能障碍。此外,Zhang等[6]采用全脑DTI结合VBA方法研究嗅觉障碍PD患者,发现双侧小脑FA值减低, 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小脑半球可能在嗅觉障碍中起重要作用。Ibarretxe-Bilbao等[7]采用基于体素的DTI研究发现嗅觉缺失症PD患者FA值降低主要表现在直回和初级嗅觉皮层毗邻的白质。由此可见, PD患者存在多个区域脑白质结构的改变,伴随不同症状的PD患者可能出现不同脑区的异常改变。

3.3本研究的局限性受TBSS技术的限制,对FA值接近0.2的外周白质纤维不易判断其异常变化,仅适用于白质纤维束骨架的改变。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 且未对伴随不同症状的患者进行分组,需增加样本量后进一步改善。

技术扩散机制的优化 篇8

技术扩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 有利于形成有序的技术竞争, 促进整个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技术扩散可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 避免两败俱伤的恶性竞争, 建立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竞争规则。技术扩散可为创新企业开启一个更广阔的市场, 将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效益推向最大化, 带动整个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2.有利于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随着技术的扩散, 使用技术创新成果的企业越来越多, 扩大了技术创新成果应用的广泛性, 提高了行业的技术水平, 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有利于提高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和人的科技素质。通过技术扩散的不断发展, 可使人们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吸收能力不断提高, 而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增值性, 也有利于促进技术更进一步发展。

4.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在某一个技术创新创造的超额利润机会中, 当由于资源的涌入而渐渐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拉平时, 新的创新就为社会所渴求, 同时新的技术创新又将吸引资源的加速转移。技术创新不断产生, 资源流向不断调整, 社会平均创新机会、水平和频率不断提高, 使社会平均利润水平增加, 社会盈余增多, 新的投入就有了条件, 对创新的促进也就越成为可能, 可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使有限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 进而使社会经济发展的平均速度越来越快, 社会财富的积累也越来越多。

技术扩散的主要方式

根据技术空间的传递形式, 技术扩散可分为空间梯度、跳跃和双向对流三种方式。空间梯度式技术扩散, 是指以发源地为核心呈放射状向周围地区渐次转移的技术扩散过程, 空间距离远近是影响技术扩散强度的主要因素。珠江三角洲以香港为中心的技术扩散就属于这种方式。另外, 在交通通讯较落后的历史时期和地区也较为多见。跳跃式技术扩散, 是指技术从一地呈跳跃式传播到另一距离较远的地区。它的出现得益于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 主要受地区技术势能差、政治经济关系、应用开发条件, 特别是为了开辟新市场, 企业从竞争角度出发避免技术落入对手的指导思想的影响。我国台湾、韩国与北美、欧洲之间的技术转移就属于这种方式。双向对流式技术扩散, 是指技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经改造发展后又传回到开始地方的技术扩散过程。它是跳跃式技术扩散的更高一级形式, 主要发生在技术、经济、社会条件差别不大的两个地区之间。它得益于地区之间特别是跨国公司各个分公司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日本与北美、西欧间的技术扩散就属于这种方式。

影响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

1.技术及技术体系对技术扩散的影响。一项技术的扩散速度和被采纳程度主要受制于技术本身的属性。一项技术创新的采纳率与该创新的相对优势、相容性、可试验性、可观察性都成正比, 而与创新的复杂性成反比。从微观企业的角度考察, 一项技术扩散的速度也受制于这项技术本身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性、是否以较短时间收回投资、是否与企业目标相一致等。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总是与其它技术相互依存、相互协调而构成技术体系。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转移和扩散将一种技术领域中的运行结构转移到另一种技术领域中, 从而使技术具有一种组合特征和累积性。如果一项新技术不能与现有的相互关联的技术较好地兼容, 它就很难迅速地融入现有技术体系中, 也影响了技术的有效扩散。

2. 经济体制对技术扩散的影响。

经济体制决定一国或地区的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动力结构和经济结构, 从而决定了各经济组织的经营模式及其所面临的市场、政策和法律等外部环境, 这就影响了企业的技术采用行为和技术创新者的创新供给行为, 进而影响到技术扩散的速度和范围。决策权较分散的经济体制有利于技术扩散;充分的信息和通畅的传输渠道能促进技术扩散;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能调动各微观主体技术供给和采用的积极性, 从而有利于技术扩散;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利于竞争者竞相采用技术加速技术扩散;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等资源结构是技术能否有效扩散的重要条件。

3. 有效的技术和市场信息是技术扩散的重要条件。

对先进技术和市场需求信息的获取与利用直接决定了企业等微观经济体采用技术创新的决策以及采用成功与否。信息的传播需要一定的中介媒体如大众传播媒介、人际交流网络、中介扩散机构等。

4. 政策环境对技术扩散的影响。

旨在促进技术创新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的一切政府计划、法律法规、规定办法、规章制度及标准等, 都可称之为技术扩散政策。政府通过不同的技术扩散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技术创新发展。这些政策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供给为导向的技术扩散政策。政府通过提供基本知识、基本资金、风险资金、人力和技术支持等,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二是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扩散政策。对于很多需要保护的创新项目, 政府可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鼓励技术创新。三是以创造良好的技术扩散环境为基础的间接鼓励政策。主要是:税收制度, 如新产品减免税等;折旧制度, 如加快固定资产折旧、合理使用折旧基金, 使企业有能力把更多的资源用于采用技术创新上;法规制度, 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规范以调节扩散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理顺扩散渠道。

5.企业内部条件对技术扩散的影响。扩散源企业能否将技术转让出去、潜在采用企业是否采用该技术等都将影响技术扩散。一般来说, 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的企业家及其群体, 有利于技术扩散;一个经营状况好、管理水平高、技术基础好的企业群体有利于技术扩散;企业规模大、技术基础强, 能较快地吸收创新成果, 技术扩散相应也快。

技术扩散机制的优化

1.发挥企业在技术扩散中的主体作用。区域内不同地区政府通过共同制定有约束力的技术保护、技术交易政策, 鼓励企业通过融资、相互投资等这些技术扩散的重要方式, 参与科研单位的技术研究开发和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 充分利用区域技术梯度的辐射扩散和跳跃扩散规律, 加快技术在区域城市之间、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转移速度, 以降低技术开发的风险, 提高技术研究开发的效益, 提高自身技术研究开发的积极性。

2.联合建立区域技术扩散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大、中、小城市为依托的技术研究开发和协作网络, 为区域的企事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 以避免技术的重复引进和重复研究;增强国外技术吸收和再开发能力, 提高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的效益, 为区域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坚实的基础。

3.营造有利于技术扩散的政策环境。技术扩散行为能够健康有效地进行需要一个“宽松”、“舒适”的政策环境。“宽松”, 是指企业在进行技术扩散的过程中, 没有过多的政策干预和约束;“舒适”, 是指所在区域拥有有利于技术扩散的各种软、硬件设施。政府应消除技术扩散的政策障碍, 如取消技术项目审批中的不必要环节等;在融资渠道、技术引进、市场规范等方面, 制定有利于技术扩散的鼓励政策;通过建立技术服务系统的方式提高技术扩散的效率, 如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降低企业技术投入的融资成本, 拓宽企业融资的渠道;建立规范的技术市场, 为技术成果产业化提供正规的流通渠道。

4. 构建完善的技术市场中介服务体系。

使最新的市场信息迅速进入技术流通体系, 引导技术扩散的方向, 同时避免重复引进和开发;鼓励发展各类技术性的中介组织,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咨询、企业信用评估、法律服务、检测认证等中介服务体系等。

5. 培养区域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再创新能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技术空间扩散】相关文章:

空间扩散06-14

空间观测技术05-17

空间定位技术06-18

空间散装技术06-26

空间电场技术09-04

空间技术与数字技术05-06

虚拟空间技术05-09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08-29

空间目标探测技术研究04-17

空间信息技术的感想04-18

上一篇:资源规划下一篇:低合金调质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