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反思

2024-07-26

英语教学反思(精选十篇)

英语教学反思 篇1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教学目标是影响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全面,教师应多思考“我为什么做我所做的”。教师要根据整节课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反思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教材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通过该节课的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可行,要做到:1.反思是否以总体课程目标为指导,以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全面综合设计教学目标。2.反思是否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适时调整教学目标。

二、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根据教学目标开发、利用学习资源,使之符合学生的经验、情趣和认知规律等。反思能否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进程以及突发事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2.反思能否按照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他们设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他们从不同方面领略成功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对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应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表扬、鼓励和关怀。

三、对教学结构的反思

1. 反思教学结构是否按照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划分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根据教学过程中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可分为: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各阶段有其独特的功能,既紧密联系,又互相渗透。

2.反思教学结构上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取向,是否把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有效统一。两种学习形态将认知与情感、指导与非指导、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动与受动、外部物质活动与内部意识活动、个体与群体等诸因素加以协调、平衡,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认识与发展的过程。部分学生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探讨式地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层层深入,学习用英语介绍学校。其他学生在他们的带动下,积极举手,尽量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反思是否结合教学实践选择和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达到艺术水平。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通过对教学过程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在具体分析学科知识结构及学生认识特点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要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开拓创新,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使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学生建立起对课堂教学艺术的审美观,能客观地向教师提出学习过程需要教师有效指导的地方,利于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

四、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1. 反思是否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规律和原则,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可接受水平,教师本身的素养和学校提供的条件等。

2. 反思能否根据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通过反思,能有机地把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发挥其最大效用,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等英语学习能力。

3. 反思教法与学法是否统一,是否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学中,教师可引导个别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分别扮演对话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增强真情实感。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找朋友”,合作学习,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自由选择空间扩大了,参与面进一步扩大。

五、对教学管理的反思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管理手段是否得当,是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可通过竞争机制实现。教学过程中引入竞赛机制要努力创设成功的阶梯目标,要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为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创造不同层次成功体验的机会,采取小步走、高密度、多变化、勤鼓励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在用中学,学中用,在反复的实践中稳步提高,把学与用有效地结合起来。

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反思 篇2

邵庄小学 吴子昂

作为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倘若仅满足于对单词、句型的概念化的解释和程序化的分析,而不求助于情景的感染和形象的描述,就会使课堂语言平淡、气氛沉闷,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中。那么,学生原有的兴趣和想学好英语的良好愿望就会很快丧失殆尽。所以我们应该多多吸收直接教学法的长处,重视情景教学。在40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外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外语的时间又有多少?有多少学生的家庭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父母懂外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我们尽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的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英语中有这么一句谚语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始终让学生在宽松,庄重,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进行语言的学习,表演,竞争和相互评价,为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现象而努力。许多英语老师或许都有此感叹: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似乎总有那么一段距离,好像很难做到“言行一致”!其实在不少英语课时上,只要我们教师用一些心思,想一些点子,找到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相似的切入口,完全可以体现任务型教学的真实性,实用性和功能性。孩子虽然年龄相对小,缺乏知识和经验,抽象思维不够发达,但形象思维占优势,具体的、直观的形象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教学时,我通常采用的直观情景有实物、图片、头饰、玩具、简笔画。如在教学习用品pen、pencil、book、ruler等单词时,直观的实物出示尤为重要,只有通过直观的演示与比较,学生才会迅速领会掌握;如教水果类单词apple、pear、banana、melon等时,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如在教动词sing、dance、draw、write等时,利用简笔画进行教学,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注意力马上被吸引,有关的英文单词几分钟内就能说出。这样排除了母语作为中介,从而促进学生逐步利用母语的心译过程。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或采用测验及非测验形式,平时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回答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改进的诚绩,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某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如有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测验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反思性教学与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理解、特点、目的、实施;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2-0013-02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标志着我们的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为我们师生共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一空间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如何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都是很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在关于评价改革中,它强调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基于这样的理念,针对我县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行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开展反思性教学研究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促使我们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学习和探讨。

一、对反思性教学的理解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是用课程标准对自己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不断回顾和检验,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的涵盖量很大,例如,教学设计中的目标设定是否合理,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合理,目标达成是否合理等等。同时它研究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即学习方式的改变,它更强调教师如何“学会教学”,即教学方式的改变,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角色及行为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而学者型教师除了具有专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力外,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和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不可奢望仅靠职前师范教育就可获得这些特征,而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掌握科学研究的本领。

二、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

反思性教学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的教学,而是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主动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并据此及时调整原教学方案,组织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反思型教师在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之后,不仅想知道自己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有关原因等进行反思,因此总是喜欢问“为什么”,这种追问的习惯,往往促使反思型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所以它是一种千方百计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

2.反思性教学以“两个学会”为目标。

学会教学其含义与学会学习有类似之处,即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不仅学习教学的技术,还要学习、提高教学伦理水平。由于反思性教学的这“两个学会”目标,因此,它可使教师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将自己培养成学者型教师。

3.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

道德感的重要方面之一是责任感,这是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行为的前提,也就是说,道德感欠缺的教师,除非因教学上的失误和迫于外界压力,否则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性教学理论看来,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似乎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更为重要,因此,反思性教学既注意教师教学的技术问题,又把教学伦理与道德问题摆上重要日程。

三、反思性教学的目的

反思性教学旨在帮助教师以审慎的方式教学,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变成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行家,而这一切都正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素质。

四、反思性教学的实施

新课程的先进理念赋予了我们新的管理内容,要求我们改变自己的管理方式与行为。对反思性教学优势的认同,为我们的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我们深入探讨反思性教学的操作思路和方法。

1.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

我们组织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帮助他们了解新课程各学科、各学段的不同培养目标,从不同的培养目标中体味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角色、教育教学行为的潜在变化要求。让教师们明白理念、角色、行为的变化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寻求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则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有效途径。

2.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反思性教学的理论。

我们首先学习了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的《反思性教学》的理论文章,了解了反思性教学的来源、兴起、定义、特点、目标、意义等;又组织教师们购买了美国作家写的《批判反思型教师ABC》等理论书籍。目的是让教师们不但了解反思性教学理论,而且内化吸收,从而变成教师的内在需求。

3.找准进行反思性教学的突破口。

一、二年级的数学课,按照教材编写意图是不要求教师书写教案的,它只是在教师用书中留有一定的空间,让教师依据自己的理解与教学实际做适当的填写,这无疑为教师们减轻了书写教案的负担,也为教师们提供了自主发挥的广阔空间,但是,它同时也存在着一种弊端:原来备课中的小结不见了。新课程又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而这样的角色定位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创造。而教学反思正是使教师总结、反思、改进、创造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决定以书写教学反思作为我们实施反思性教学的突破口。

4.设计书写教学反思的文本。

结合我县教学的实际情况,初始阶段我们是这样设计教学反思的:首先让教师对本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填写在文本的“问题集锦”中;然后选出本周课堂教学的一个教学流程,简单地填写在“教学流程设计”中;第三部分是让教师先取自己本周课堂教学中最精彩的片段写在“精彩回眸”中;第四部分是反思一周中教学存在问题的环节;第五部分是理论结合实践,谈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5.在实际的学习与运用中不断调整、充实。

以上五部分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这样的教学反思还缺少教师自我的、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内容。它对教师的自我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于是,我们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评价与反馈的内容。

6.结合培训内容,进一步弄清反思性教学的现实意义。

通过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我们进一步明白了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且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因为它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7.为教师的自主发展创设条件。

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运行,我们发现,我们设计的教学反思文本的要求存在着目标均衡、分散的弊端,致使教师们的反思没有集中的关注点,问题的收集零散无序,难以归并、提炼,不利优化教学和指导区域教学的方向、方针和策略等等。此外,在教学反思书写中,教师们感到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所规定的格式也不利于教师的自我发挥。鉴此,我们及时调整了现有文本要求,即取消教师们必填写的具体的版块,而是建议重点从教学思路、结构、流程、问题设计、学情效果及反馈等进行反思,还可对关注点、课堂教学情境、困惑等进行描述分析,倡导教师自行设计或发挥,给大家提供了充分自主创造的空间。

总之,对于反思性教学和教学反思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已经历了从陌生到初步了解的过程,在继续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还将产生困惑甚至盲点,但是,有我们对反思性教学和教学反思的正确认识与执着追求,相信它会为我县的课程改革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于“教学反思”的再反思 篇4

经验的积累与知识能力的更新, 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 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还应该有对“反思”的“再反思”, 反思后的再学习, 学习后的再反思, 循序渐进, 量变引起质变, 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对以后的教学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 它能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有利于克服教学的单向性, 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 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

为了写好教学反思之再反思, 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再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多数处于实践的研究层面, 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己的特长, 找准“再反思”的落脚点。首先, 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 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 教学组织是否有序, 激励奖惩是否得法, 课堂氛围是否和谐, 通过一番自我“再反思”明确自己“再反思”的目标、方向;其次, “再反思”要结合实际教育资源, 如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 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 “再反思”才能实事求是, 才能因地制宜。

二、注意“再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 每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 但“再反思”不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者一个教学细节, 而是为了更好地改进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 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活力。因此, 要做好“再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子系统组成, 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 只有进行“系统”的再反思、再实践, 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 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

三、注意“再反思”的“实践性”

新课标是一种理念, 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 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反映出对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 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 才能探寻到根源, 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再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 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四、注意“再反思”的“发展性”

传统的教学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要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 教师需要对教学不断学习、探索和改进。在探索中求发展, 在运行中找规律, 把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运行中形成的规律, 通过“再反思”后课堂教学的实践, 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风格和发展方向。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把握了“再反思”的注意点, 下面就教学反思后的再反思谈几点意见:

1. 再反思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趣味性、典型性与层次性。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能力是在一个接一个的情境创设中突显的, 为了使学生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成果, 所设计的情境必须是典型的、有趣的和具有层次性的,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而这些在经历了教学实践后, 当然就有了更深的改进, 就变得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条理性。

2. 再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结果, 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学生奇思妙想的引导与探究。教学时, 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学生往往会迸发出许多思维的火花———新颖的观点, 巧妙的构思, 多样的解法, 问题的延伸, 也会产生一些认识的错误, 这些往往又是教师始料未及的突发性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要珍惜, 利用这些思维的火花及认识的错误, 因势利导加以探究, 从科学性、严谨性及学科的意义等方面再反思, 然后加以整理记录, 使以后的教学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3. 再反思教学方法和师生情感交流方式是否合理、得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节课的成功与否, 取决于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 也取决于师生情感交流是否顺畅, 关键是看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能否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 是否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 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 这些若在教学反思后再反思, 教师便能总结成功因素, 分析失败原因, 坚持优良的或改进不当的教法和情感交流方式。

4. 再反思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 发挥育人的功能, 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 在合作中学, 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通过“再反思”, 才能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 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目标的反思》教学反思 篇5

新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定位为“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形式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上述的三个目标层次。

对“教学反思”的反思 篇6

一、教学反思的现状

时下,许多教师的教学反思存在一些通病,出现以下几种状况。

“完成任务”型。一些教育管理者将教学反思作为一种目标和任务强加在教师身上,量化考核,与奖惩挂钩。有些教育管理者为了便于操作和管理,或应付上级检查,展示本单位教师在课改中取得的成就,对相关反思文章的篇数、字数甚至格式都作了明确要求,这样就导致教师缺乏真情实感的投入,没有基于实际问题的思索,为任务而反思,穷于应付。有的教师在反思中说得情真意切,找原因、寻策略、觅途径,头头是道,但完全是移植别人的东西,东拼西凑而成,没有个性,也没有自己的思考。

“无关痛痒”型。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的教学反思都这样开始:“通过这堂课的教学,绝大多数同学已经掌握了……,但仍有部分同学没有掌握……”这类反思,教师只是在简单罗列问题或现象,没有反思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欠缺或者不足。还有很多教学反思游离于自身教学实践之外,对改善教学行为毫无意义,更无法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自我封闭”型。一些教师认为,教学反思是自己个人的事情,不愿与他人共享,表现在行动上就是自我封闭和独自冥思苦想。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的教学反思是开放性的,要面向专家、同行、学生全方位地开放。排斥与专家、同行、学生的合作交流,不愿与他人共享的封闭式反思,研究问题时就会显得视域狭窄,层次肤浅,不够深入。

二、教学反思思些啥

只有明晰了反思内容,才能增加教学智慧。一堂课可能成为成功的经验,也有可能成为失败的教训。教师将教学感受及时记录下来,可能成为最有价值的第一手教学研究资料。教学反思,我个人认为,应当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1)课前反思要思些啥?

课前反思应从教学理念上、预设过程中进行反思,从而不断充实完善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思:教学理念。思想决定高度,理念决定方向。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就要多反思教学是否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思我们教师是否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探究、去体验、去解决,反思课堂教学是否营造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反思教学中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体现了学生的自主、互动和创新精神。

二思:备课过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包括:研究课标,读懂教材,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预设教学过程,编写教学方案。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钻研教材是备课最重要的一环。教学这法那法,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备课的关键。备课要做到把教材读“厚”,也需要做到把教材读“薄”。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要反思备课内容“厚薄”的取舍,反思备课是否备了学生、是否备了教材等环节,以便于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三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靠的是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文本的解读,靠的是理念的支撑。设计是蓝图,设计的完备与否,需要在实践中去调整,或者通过反思去矫正。在经历了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这样一个循环又螺旋上升的过程之后,教学设计就会越来越完美,课堂教学就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2)课后反思要思些啥?

课后反思,“思”什么?经历教学实践后,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

一思:“特色”是什么?教学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教学评价诸多要素之中: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特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材处理上,看教材特点的把握,知识联系的沟通;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思:“精彩”在哪里?精彩的教学片段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应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等。

三思:“偶得”有哪些?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的意外的收获。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付;面对学生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等等。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

四思:“缺失”在何处?在遗憾中反思收获最大。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对教学之中“缺失”之处进行认真回顾、梳理,并对其作出深刻反思,找出形成的原因,探究解决的策略,才能形成教学经验。即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那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等。总之,我们教师应对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经常进行反思,寻找差距,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五思:“效果”又如何?每一节课教学之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之后,应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为今后再教这一内容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

初三英语教学反思 篇7

一.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1、初三英语生词多, 课文长而且难, 听、说、读、写要求高。

学生在学习中将会碰到许多困难, 比如:单词记不住 (不能写或不能读) , 语法知识点不能准确运用等。我就根据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授课的效率,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爱好。比如, 学单词successs时, 就同时教动词succeed、形容词Successful和副词successfully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转换 (中考题型) 例如They succeed in fishing today’s task.=They are successful in fishing today’stask.=They finish today’s task successfully;学习语法现在完成时, 学生最容易理解成一般过去时, 如:你看过这部电影吗?译成:Did you see the movie?我就问学生, 这里面有过去的具体时间吗?学生答:没有, 我就解释:这句话没有具体的过去时间, 不能用一般过去时, 问你看过这部电影没有, 若你看过, 你就知道电影的内容, 否则就不知道, 强调的是结果而不是动作发生的时间, 所以应用现在完成时, 即Have you seen the movie?

2、英语学习切不可盲目, 周密有效的计划。

对于初三学生, 尤其是英语学科比较差的学生学习英语显得很急躁, 表现在单词难记, 易忘, 学习成绩提高很慢, 有时成绩还可能下降, 这时学生很容易放弃, 因此, 我们老师要给学生明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 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目标的实施, 要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 应留意思想教育与知识教学互相渗透, 寓思想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 如:向学生讲述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的外语人才, 我们只有学好了英语, 才能更好的了解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让学生熟悉学英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努力学好英语。

二、英语基础是学习的关键

常言道:万丈高楼从地起, 对于英语学习基础至关重要, 对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更应加强这一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一点呢?请看下面就知道:

1、找出不足, 查漏补缺。

初三学生学英语, 查漏补缺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日常交际用语和语法上。语音和词汇的补漏工作应穿插在教学单词的时候进行。在教新词的过程中及时讲解有关的语言知识和单词辩音, 及时归纳所学过的单词;在复习时要善于触类旁通, 形成语音类、单词串, 力争使没有把握的语音、词汇逐一巩固, 例如下面这些单词:fall.fell fallen, feel felt felt, lie lay lain lying (躺下, 位于) , lie lied lied lying (撒谎) , lay laid laid laying (下蛋) ;同义词学生是最难掌握和应用, speak say talk tell, spend take cost buy pay (花费) 。日常交际用语的补漏要融汇于“四会”的语言运用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技能, 要不断提高英语的日常交际能力, 力争做到听、说、读、写运用自如。

2、立足课本, 夯实基础。

我们知道, 初三英语学习主要是以深化基础知识为主。我想, 在学习中要分阶段学习, 在第一阶段要以大纲为标准, 以课本为依据, 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 每一单元、每一话题、每一部分都要细致地学习, 力求基础, 全面。所谓基础, 是指学习要抓住“三基”, 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解题方法。所谓全面, 一是指学习要全面覆盖所学知识, 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 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防止“片面追求高分”现象, 绝不能冷落“差生”。

三、强化练习, 综合提高

通过对所学知识查漏补缺后, 学生的基础知识已比较全面、系统、完整。但是对于重点内容还要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练习, 以便于进一步突出重点。同时要强化易错点, 为达到这一目的, 教师要选取高质量的模拟练习题进行练习, 然后进行讲评。那么, 如何讲评呢?在讲评练习或试卷之前应该认真地查看、分析, 找出学生的错点, 并在课堂上讲评时抓住这些错点, 帮助学生弄清出错的原因, 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同时, 讲评不能就题论题, 而是应该抓住试题中的典型题目, 讲清原理, 归纳方法, 总结规律, 并对典型题目进行引申、推广。要做好这一点, 需要留意以下两方面:

1、以课本为主, 资料为辅。

那种迷信资料而放弃课本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 那种排斥资料中所提供的先进信息的做法是固步自封的。无庸质疑, 课本是基础, 而好的资料则是加深课本、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任何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 但资料可以突出课本的重要内容, 可以提供课本中所不具有的先进理念和与时俱进的信息。因此, 无论是开始复习的夯实基础阶段, 还是构建知识网络、归纳基本方法及技巧阶段, 都要在立足于课本的基础上进行。但同时, 也要精选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资料, 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

2、讲练结合, 练重于讲。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篇8

一、注意高一年级与初中的衔接过渡

高一新学期伊始, 我们通过入学考试了解学生的大致水平, 及时给学生弥补初中的知识缺漏。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从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帮助学生系统复习, 尽快使学生适应了高中英语教学。具体做法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尽可能用英语授课, 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根据高考要求, 从高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后还加强了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二、高中英语教学要始终贯彻交际性原则, 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1. 建立“课前五分钟会话”, 培养课堂交际氛围。

如一进课堂笔者就说:“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It’s fine today, isn’t it?/How are you today?”星期一上课笔者就问:“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in the weekend?”学生会作出不同的回答, 引出更多的对话, 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2. 尽量坚持让学生作duty report。

这一做法在一些学校初中就经常采用, 然而到了高中笔者仍然坚持让学生继续做, 实践证明duty report是锻炼学生开口的好方法。

3. 适当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

针对近期所学内容, 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讨论排练, 然后再在课堂上表演。

4. 定期举办英语课外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开口参与交际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只有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 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笔者的具体做法是: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用各种方法掌握英语基本知识的能力、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另外, 自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学生课外大量的独立阅读, 于是高一我们就要求学生人人尽量买英汉词典作为工具书, 让他们勤查词典。

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教学效果, 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笔者的做法是把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上课时有目的地讲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识和趣事。课后笔者还常和学生交流接触, 了解学生的需要, 这样就极大地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 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

通过如上举措, 本学期不少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取得了进步, 也增强了信心。但是这半年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在进行Speaking教学时学生不太乐意开口;还有就是对于学困生成绩的提高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五、认真抓好常规教学工作

1. 备课方面:

笔者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合作集体备课, 发挥群体优势, 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 重点解决怎样教会学生, 突出教法。每堂研讨课突出一个主题, 如解决学生的听力问题。虽然我们的尝试可能非常幼稚, 但我们在努力。尽量摈弃老的、不符合潮流的教法。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后写好教后感, 不断总结得失, 尽量抽出时间彼此听课, 总结闪光点, 指出不足。我们英语备课组, 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 使高中英语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

2. 上课方面:

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篇9

一、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一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充分感受英语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二是不放过每一次表扬学生的机会, 让他们时刻能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三是积极创设各种英语学习情境, 认真开展各类英语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 提升兴趣。如组织开展英语角、英语小表演、英语单词竞赛、小翻译比赛、英语诗歌朗诵等活动。四要进一步密切师生关系。教师应深入学生之中,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和学习困难, 知道学生所思所想, 研究学生学习心理, 走进学生心灵, 急学生所急, 想学生所想, 激励为主, 诲人不倦, 进一步和谐师生关系, 让学生接纳你、喜欢你, 让学生因你而努力学好这门学科, 真正“亲其师, 信其道”。

二、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英语课程标准》已明确了学习策略的定义, 即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为和步骤。由此可见, 学习策略并不等同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学习策略除了包含学习方法和技巧外, 还包含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认识、对学习过程的调控等。

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 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每个中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英语就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学习策略, 但这些策略中有些是科学的, 有些是不科学的;有的在这个阶段有效, 在其他阶段效果就不明显;有的是从别的学科引用来的, 并不能完全地运用于英语学科。因此, 要想学好英语, 只有通过教师在学习策略上手把手地指导加上学生自己不断地摸索、改进、学习, 才能掌握一套正确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 适用于各个不同学期的学习策略。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在英语课程实施中, 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 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因“材”施教, 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 无视学生的差异, 采取“一刀切, 齐步走”的要求, 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妨碍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 造成了“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 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的局面, 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传统的班级授课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它有优越性, 也有局限性。只有正视学生的差异, 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才能克服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弊端。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 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 中间大;能力的充分发挥也有早有晚, 有人早熟也有大器晚成;能力的结构上也有差异, 在英语上的表现就是有的长于阅读, 有的长于记忆, 还有的善于语法。当然他们肯定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例如, 听力能力差, 汉译英不会翻译, 阅读能力不强等。若是针对这些缺陷, 我们想方设法来给这些同学提供一些方法的话, 那么效果肯定会非常的好。因此我们应当因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 对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要以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也要能让其答对一些相对容易的问题,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认识自身的价值, 品尝学习成功的喜悦, 使他们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更出色, 也使他们彻底解决他们吃力的部分。

四、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

多媒体可以提供生动直观的形象和视野效果, 刺激学生的感官, 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走进教师所设计的情境画面中,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学习What are these/those?这一句型, 我利用电脑课件, 找了许多有关水果及交通工具的图片, 有单数的, 有复数的、让同学们看一看、比一比。在比较的过程中, 区别“What is this/that”和“What are these/those?”的不同点及不同的用法。然后让学生反复不断地操练, 掌握这两个句型的用法。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利用教室里的实物, 让组长发问, 其他同学回答,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知识, 轻松地掌握了这一课的对话。诸如此类运用多媒体辅助情境教学似乎没有“苦”, 学生却能很好地掌握对话内容, 因此, 以后要多用多媒体教学, 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英语课堂教学中, 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 树立自信, 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可采用测验及非测验形式, 平时重视形成性评价, 对学生回答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某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 如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 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测验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 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 减少客观题, 增加主观题, 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 明确努力方向。

在初中上课还有一个关键点便是如何把握课堂的纪律问题。初中的课堂不能过分沉闷, 初中学生还未脱离儿童的特性, 枯燥单调的讲解一定会使他们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 这样必然导致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但是45分钟的课堂时间也不能完全用于游戏活动, 过多的活动也会使他们过度兴奋, 从而使课堂纪律产生混乱。所以, 我们应当把握好尺度, 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

反思初中英语教学 篇10

一、学生自主性不足

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中, 要求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根据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做出变化, 教师要视学生为教学的主体, 教师只是授课者, 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指引一个方向或者是传授些具体可行的方法。要求自己把课堂归还学生, 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中来, 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 发现自己的优点, 扬长补短, 主动学习, 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清楚的认识当今时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 而学生是否也相应的发展着呢?事实上却不是如此。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主体地位, 只有自己主动的学习, 成绩和个人自身的素质才能够得到综合性的提高, 很多学生对学习抱有应付性心态。还有些学生迫于考试和老师的压力, 对英语的态度比较冷漠, 只是应付,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 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 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反正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试想一下, 与传统的教学角色相比, 教学主体的易位带来的是学生对教学的错误认识, 若果学生在教学中不能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地位, 那么, 就单单针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而言, 还不如在教师的压力下更好。

二、学习兴趣不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授英语课, 如果有一个好的引入, 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如何使学生感兴趣呢, 利用实物, 引发兴趣、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新旧联系, 启发兴趣、利用图画, 诱导兴趣、开张活动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如何尽快将学生带进英语之门, 并取得大面积的收获, 历来是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门槛”。经历几十年教学实践, 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中学生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 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就会自觉地去学习。然而,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是很足。教师往往也无能无力, 那么如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成为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这对于整个教学水平的提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方法性指导不足

目前, 全国中初中正在积极开展教育改革, 努力探索和实施素质教育。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许多未来学家认为, 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当今社会, 科技高速发展,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 就必须不断学习。作为一名初中的英语教师, 要认识到今天的教育形势和教育的环境。教师在教学的环节中, 不可能手把手的去教授学生。因而,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 而在教学生学”。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科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教会学生学”作为已任, 通过学法指导, 使学生学会学习。就们掌握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强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 开发学生学习潜能,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他们自学英语的能力。因此, 教师必须积极研究科学的、适用的学好英语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教授、指导学习策略和方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 这样, 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英语教学水平。

四、课堂效率不高

在西部农村地区, 英语课堂效率一直是教学的一大阴影。教学的根本, 不仅是把外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当前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轨。当今英语教学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培养其交际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然而, 在教学实践中, 由于教师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 没有有效地调动好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没有建构好良好的师生关系, 或者是在在具体的教学中存在相关的缺陷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当然, 也不能全怪教师, 毕竟教学时教师和学生相互互动的一个过程, 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也是导致课堂效率底下的原因。

上一篇:硬笔书写下一篇:展示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