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2024-09-04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精选十篇)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篇1

第一, 眼睛要瞄准“工”。“工”即是企业环境、真实生产、工作环境, 学生能够从事胜任生产一线工作才达到了培养要求, 才实现了培养目标。胜任生产一线工作的涵义应该是完整全面的, 而不能是孤立片面的:不仅仅是具有生产知识、技术技能, 还要具有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试想, 一个技能很高的学生, 素质不高, 没有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工作不认真, 能够生产出什么优质产品:一个缺乏诚信品质、遵纪守法意识的学生, 能够成为企业信赖的优秀员工吗。

第二, 眼睛要瞄准“学”, 弄清楚“学”的涵义, 这个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了, 传统意义上学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学既是手段, 也是目的。

学是为了学, 学生为学习而学习。学习的目的模糊, 视野短浅, 学习动力不足。学不能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不能是手段目的的重叠, 应该将之分解, 学只是手段, 不是目的, 学只是中间环节而并非最终环节, 并非结束。这就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三, 眼睛要瞄准“结合”, 学只是手段, 手段要为目的服务。如果手段不和目的结合, 就手段而言手段, “学”的意义就显现不出来。学生就不清楚“学”的作用、目的和意义, 为“学”而“学”, 缺乏积极性。一定要学用结合, 就是工学结合, 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工引导学。试想, 学生根本不明白“学”是干什么用的, 何谈学习的兴趣呢。工学结合, 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工引导学, 把学习与生产环境紧密结合起来, 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 这是学习的革命性意义, 是学习的实质所在。

这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意义上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他们的根本区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 传统学校把掌握知识作为学生培养目标, 工学结合把掌握技能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从学生的培养根本手段来看, 传统学校把掌握理论作为学生培养根本手段, 工学结合把善于实践作为学生培养根本手段;从学生的培养场所来看, 传统学校把学校作为学生培养场所, 工学结合把学校和企业一同作为学生培养场所, 实现学校和企业培养学生一体化。

2 工学人才培养方案一体化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精神,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要明确培养目标, 加强素质教育, 强化职业道德。要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为指导,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高职办学指导思想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工学一体化之路。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工学一体化, 充分利用企业的项目、人才、技术、设备、资金、企业文化, 实施对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充分反映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实现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体系要以培养企业 (岗位群) 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 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更好的落实“订单式”培养。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教学计划要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学时不少于总学时50%, 同时, 务必充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要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进入企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 适应真实工作过程、真实工作任务要求, 完成岗位工作任务, 按时、按质、按量生产出合格甚至优质产品, 达到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考核评价模式, 让学生由“会笔试”转向“会做事”。考试是一根指挥棒, 引领着学生的学习方向, “学校怎么考, 学生就会怎么去学”, 有些学生“会笔试”不会“做事”, 考生笔试可以得高分, 理论考试得高分, 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却很差, 出现“高分低能”现象;有些学生实践能力很强, 但考试成绩平平, 这就反映了传统考试方法的弊端, 说明传统考试方法是匹配一般本科学历教育的。因此, 必须采取具有职业教育特色、侧重实践教学的考核模式和教育评价标准。实行“双证书”制度。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求有学历证书, 而且要求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综合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围绕培养目标, 建设结构合理、双师素质、双师型、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业教师要安排到企业顶岗实践, 积累实际工作经历,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提高双师素质。学校要积极引进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教师, 或者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以改善高职学院师资队伍的结构, 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3 帮助学生做好学生与职业人两个角色

学生在学校读书, 还是一个受教育者, 学校对他的要求是有限的, 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都是有限的。但是, 作为职业人, 走上了社会、进入了企业, 他首先一个特点就要具备独立性, 他要在思想上、经济上、行为上能够自理、自立, 不再依赖父母、老师。第二个特点是他有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职业、工作, 他已经不是单纯的学生了, 这是最根本的。

这是与学生最实质、最根本的区别。他已经由一个消费者、学生转变为一个工作者、生产者、劳动者, 能够为社会提供生产和服务, 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相应的, 他的劳动为社会所承认, 领得他的劳动所得、他的劳动报酬。第三个特点是职业人应该有明显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学生, 是来学习的。既然是学生, 就可以不怕犯错误, 换句话说就是不用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职业人则应该有明确的责任意识。第四个特点是职业人应该具有合作精神。因为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 就有分工与合作, 就必须具有合作精神, 这是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因此, 学生应该积极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4 充分发挥两支教师队伍的作用, 加强两支教师队伍的建设

工学结合的过程, 就是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两支队伍结合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一方面, 从学校专业教师来看, 学校专业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 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 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 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专业教师要教育学生做事, 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质。因此, 要面向未来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 着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能够使学院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同时也为工学深层次合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 安排没有企业经历的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积累实际工作经历,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专业教师贴近工学结合, 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有利于对学生的实际生产的教育引导。同时, 专业教师要教育学生做人,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教师要防止和克服教书和育人“两张皮”、“相脱节”的现象, 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本领。

5 结语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实践摸索和理论探讨阶段, 还很不完善, 需要我们从实践上积极努力和理论上大胆探索, 使这一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定型, 推动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教高[2006]16号.

[2]戴士弘,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G], 中发[2004]16号.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篇2

高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的思考

文章阐述了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分析了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析解决思路,促进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

作 者:白靖琨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制药与生物工程系,山东淄博,255000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关键词:高职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浅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篇3

【关键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现状;订单式

工学结合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指中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配置、技术支持、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先学习一段时间的基础知识和进行一定的技能训练,然后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习一段时间,形成了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能否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加强中职教育内涵建设、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和关键因素。

一、工学结合的现状

(1)职业院校的“没条件”。很多学校由于资金问题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上。想让学生学练结合,却没有资金条件,只能是纸上谈兵,而且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也是有限的。(2)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也是一个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中学校是“主办方”,企业是“协办方”,协办方的积极性除了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如免税政策、减税政策等,予以鼓励外,主办方有责任设法予以调动。这就要从减轻企业负担这个方面出发,学校要做到“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至少要到达双赢的目标方可。

二、工学结合各要素间关系

(1)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模式,是需要学校的来完成的,因此学校又成了实施工学结合的主体。工学结合的成功与否,学校是要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的。一方面,学校要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联系合作的企业,设计合理的工学结合方案,尽可能的得到企业与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企业还要加大资金投入,构建模拟实验室,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总的来说,学校在工学结合中是要在人事、财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上全面的投入,方可为工学结合创造可行的条件。(2)工学结合就是要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人才,没有企业的支持与合作,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企业又成为了工学结合不可缺少的主体。要求企业在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有义务承担起引导学校按照行业发展的要求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社会责任,为工学结合创造良好的条件、氛围和环境,增加工学结合岗位,配强配足兼职教师,服务和回报社会。(3)工学结合如果没有社会各界及政府的支持,也将是寸步难行的。从那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实践来看,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亚政府就规定了行业和企业参与TAFE学院办学的全过程,直接参与学校的管理,并支持实训基地建设,负责教学质量评估等;日本的“官学产”教育也要求政府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企业的教育责任与义务,政府在工学结合中就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产学相结合的一种“高层次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学生、学校、企业和政府四个主体。其中,企业与学校是一种合作的关系,企业与学生是一种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学生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教育和管理。想要工学结合起到真正的作用,就得要求各个要素精诚合作,寻求共同目标,实现共同的利益,达到“多赢”。

三、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1)“双循环工学交替”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最常见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进企业学习一般要遵循“工学交替”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学校(理论)-工厂(实践)-学校(理论)-工厂(实践)”“双循环工学交替”和“学校教育教学+企业顶岗实践”培养模式。(2)“校企全程合作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要求学校在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对学生进行培养,企业也要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学校在按照企业要求培养学生的同时,企业要做到“联合培养、共同考核、双向选择、企业使用”的“一条龙”式校企全程合作培养模式。(3)“订单式”、“定制式”合作培养模式。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可以在外接一些企业的生产、设计任务,让学生进行实习锻炼。例如,本校的装潢设计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就由老师带领学生接一些活来做。数控专业也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企业加工一些简单的零件。当然,采用这个模式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得生产能力,否则企业也就不会愿意合作。

工学结合是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中职教育面临的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是中职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需要我们同心同德、不懈努力,大胆探索,共同寻求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 考 文 献

[1]楼一峰.《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新理念、策略和模式》.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篇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江苏省教育厅[2008]1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也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路和目标;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对外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社会急需大量能熟练使用英语进行沟通和实务操作的复合型涉外人才。如何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达到这一要求,如何培养出经济发展需求的商务人才是目前商务英语专业面临的巨大挑战。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从2008年开始启动了商务英语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工作,笔者根据近几年商务英语专业改革的实践,认为“工学结合”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商务人才方面有较强的可行性。

1“工学结合”的内涵和意义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工学结合”教育能有效地把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融教、学、做与一体。要实现“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首先要确定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科学分析职业岗位,建立工学结合一体化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工学结合”模式有利于培养社会需求的既拥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又精通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通过对人才市场需求状况、毕业生就业状况、在校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明确商务英语专业定位。将企业专家请进校园,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去年邀请了10多位行业专家召开了商务英语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专业研讨会,通过对各岗位工作的性质、任务及任职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商务英语专业岗位、相应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讨论研究了“工学结合”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1 以能力为目标制订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把学生培养为能力强、素质高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就必须以能力为目标制订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为拓宽学生的基础能力,夯实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我们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以我国商贸一线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语言交际能力(动口能力)+商务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确定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注重课程和实训项目的综合化建设,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制定融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认证于一体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参加相关资格证书的考试,如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跟单员资格证书、英语口语口译资格证书等,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

2.2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构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必须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商务沟通能力和商务操作能力,课程体系构架要体现“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通过走访调研十几家外贸企业和几十位毕业生,我们对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结构进行了分析,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商议确定了商务英语专业就业领域分为涉外商务和涉外文秘两大类,主要就业岗位群为:商务翻译、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商务接待、公共秘书、经理助理等。然后分析了各职业岗位,制订了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课、基础课、专业课老三段的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求设置了语言交际能力模块、商务操作技能模块、综合实训模块和职业知识拓展模块,使语言与商务知识、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与巩固发展。

2.3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优化课程设计,整合教学内容

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体系为线索的课程结构,把知识学科本位转变为职业能力本位。紧紧围绕商务知识这一主线,根据工作过程和实际任务,整合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国际商务活动、熟悉国际商务规则。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在对外贸业务相关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发的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标准和相关岗位标准,我们编写了《外贸函电》这本教材,该教材内容突出了对商务函电应用能力的训练,根据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的需要选取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兼顾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学习情景的设计上,根据外贸业务员岗位标准要求,以相应的工作任务为中心,把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个教材以CIF方式下出口业务中外贸业务员所使用的函电为主线,以“Item Presentation-Instructors Demonstration-Language Focus-Competence PracticeKnowledge Extension”这种方式来安排每个学习情景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程设计能有效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2.4 以教学质量为抓手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现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商务方面的主干课程推行双语教学,以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突出商务知识与商务技能、英语应用技能的培养,以适应初级商务翻译、外贸业务等岗位群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推行项目教学法、案件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和模拟仿真教学法等。模拟仿真教学法主要用于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其目的是通过对真实场景中人物语言、表达方式等模拟,训练学生在商务活动中的表达能力、语言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任务教学法将商务活动中的问题设计成不同的任务,使学生的学习重点集中在解决商务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上,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解《外贸函电》“Offer”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一封来自澳大利亚客户的询盘信,向担任外贸业务员的学生提出三个任务,任务一: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the letter from the Australian customer;任务二:To discuss main points on making an offer;任务三:To write a letter of making an offer。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最后让学生写出报盘发给老师审核。这种教学方法既让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掌握了实用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2.5 以技能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商务技能的训练,把英语知识与商务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融语言技能和商务技能为一体。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改革原有的实践教学。一年级强化听说技能,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二年级加强口笔译和进出口业务能力的训练,通过商务英语口语和进出口业务的实训,学生可以把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语言实践能力和商务知识。三年级开展专业综合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把商务英语口语、单证制作、函电写作技能等综合起来,将各项独立的技能训练融为一体,体现商务技能的整体化和系统化,专业综合实训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下,全面提高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社会服务能力。

2.6 以能力为核心探索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及评估体系

改变传统的一张试卷测试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模式,以能力为核心建立多元化的知识考核、能力考核和岗位技术考核的评价机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教学评估内容应多元化,包括知识水平、操作技能、交际能力、职业素养等。教学评价方法应多元化,可采用课堂讨论、英语辩论、商务英语演讲、商务专题调研等方法,可以和英语能力证书、商务职业资格证书和企业顶岗实习挂钩。评估主体也应多元化,可以是专任教师、企业专家、学生团体、英语能力认证机构、商务类职业证书认证机构等,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的评估。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蒋景东.服务经济导向下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竞争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1,(7).

[3]吴翠华.工学结合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与实现途径[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3(3).

[4]黑玉清.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营销,2012,(1).

高职物流管理工学结合模式人才培养 篇5

摘要:利用“工学结合”的模式教学方式能够培养新一批的高职物流管理人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通过该教学模式能够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以“学中用,用中学”为教学核心,同时能够把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工作过程中,在政府部门,企业,高职院校的共同支持下,使得学校教育和工作经验能够有机结合。本文针对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高职物流管理的教育,以期最大效率化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新时代的高职物流管理人才。

中职学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篇6

工学结合也叫半工半读,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并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企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可通过开发、利用学校内部的各种资源,发挥学校的自身优势,依据校内不同的专业开办不同的公司,将专业与公司捆绑在一起,并利用校内的实验室模拟实习场所,建立工学结合基地;二是由学校与社会上的优质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校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使学校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岗位实践交替进行。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企业创造一定的产值,得到企业的一定报酬。这种培养模式,能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与企业的工作岗位直接结合,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

一、中职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1.合作企业难寻

目前,大多数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员工的技术要求不高,多从社会上招聘能胜任工作的员工。某些企业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意愿不大,由于多方面原因不愿意接纳中职生实习。另外,国家政策对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支持力度不大。这些原因造成企业配合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2.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滞后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大多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没有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没有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更没有体现职业教育以发展技能为主的本质。其中,多数强调学科本位,重理论轻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另外,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少,教师理论教学有余而实验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单一,造成学生技能水平不高,不利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

3.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及管理难度大

学校实行工学结合后,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上课,一半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由学校及企业共同教育及管理。这使得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实习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增多,难度加大。如何改革和创新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及管理办法,适应工学结合开展,是学校面临的一大难题。

4.学生的评价体系不适应实施工学结合过程

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评价体系一般是将学生的平时成绩及期考成绩各按一定的比例计算相加,最后得到总评成绩,且更多考虑理论成绩。然而,中职学校实施工学结合模式后,这样的评价体系滞后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存在问题的建议

1.强化政府在中职教育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上的重要责任

政府要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政策倾斜,增加地方财政对中职教育的投入,为中职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秩序,维护中职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企业和中职学校联合办学,形成多元办学途径,促进职业学校与产业部门及企业共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向新阶段。

2.以提高实践能力为主,调整课程体系

在专业课程设置时,要对社会及行业的发展需求进行分析,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以能力为本位,更多安排技能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加强实践教学,保证学生学有所长,促进“双证书”制度的落实,以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制定工学结合教学计划时,要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主导思想;充分发挥和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寻求企业对专业教学在资金、设备、场地、师资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支持,坚持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实施;各个实践环节结合不同教学阶段的专业内容,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每个教学阶段都要紧跟企业生产实际的发展和变化,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拓宽师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上的能工巧匠参与到职教师资队伍中来。实训教师可以从工厂、公司的高级职员中选聘,采取专兼职结合策略,使职业教育与社会、科技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校企合作中形成较稳定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要根据“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动态组合”和“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原则,实现从注重学历为主向注重理论及实践经验兼备的真才实学过渡,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有职业教育特色、适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4.建立适应工学结合的评价体系

传统评价方式看重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以学校及教师的评价为主。评价体系以理论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标准,对理论学习不好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造成打击,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单纯由学校及教师的评价也难以体现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因此,在课程改革的同时,评价体系也要进行相应改革。建立双重的评价体系,即将传统的评价体系与工学结合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相结合,学校评价及企业评价相结合,对每一位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的表现、想法、工作过程以及期中和期末“两考”的情况等方面做出综合的评价。

5.把德育工作始终放在职业教育首位

在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要与企业形成合力,多渠道把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搞好。通过德育课教学、其他课程教学、实训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指导、班主任工作和学校与企业的管理服务工作、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家庭与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把德育课程和实践教学、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选派企业优秀员工到学校担任班主任工作,培养学生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理念和正确的劳动意识、就业观念,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实际能力。

6.完善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加强学生实习管理

为确保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健康开展,学校要选择资质较高的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到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遵纪守法和社会声誉好的企事业单位开展工学结合活动。校企双方要就工学结合事宜,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学生工学结合期间双方的管理责任。学校与企业双方要安排稳定的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管理,共同研究制订工学结合计划和管理办法。另外,要遵守国家有关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生产安全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学生工学结合的内容、场合、方式,避免学生在生产、服务中受到身心伤害;加强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做好学生工学结合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学生支付合理报酬,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篇7

1.1 核心是校企合作

株洲是京广、浙赣和湘黔3条铁路干线交汇的我国南方交通枢纽, 株洲火车站是全国五大客货运输特级站之一, 株洲北站是江南最大的货运编组站, 这些铁路站场既是学院毕业生成长进步的地方, 也是学院在校学生实习实训的场所。我院毕业的30多位铁路厅局级领导、上千站段领导、广铁集团车辆、机务系统中70%以上的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车务系统中50%以上的运输管理人员, 都是我院开展校企合作的宝贵人脉。

1.2 精髓是实践教学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完成这一艰巨、光荣的历史使命, 只有坚持工学结合办学思路, 打造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正如学院精辟概括的:“要以就业为导向, 加强专业建设;以能力为本位,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以技能为中心,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职业道德为核心,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从中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必须实施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的精髓是实践教学。

1.3 实质是就业导向

我系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把工学结合做为重头戏, 分成四个层次:

1.3.1 刚入校的新学生进行1~2周的下厂实习, 在企业开展职业、现场、企业文化和认知实习教育, 为学好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1.3.2 把部分专业课的内容提前到第一学期。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开设专业平台课, 理论课讲后,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操动手能力训练。培养基本职业技能动手能力和机车车辆结构的认知方法, 学会机车车辆维修工装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1.3.3 在上述基础上,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 在工学结合中进行就业为导向的专项技能训练, 学生毕业时就能掌握一项精湛技术。

1.3.4 在上岗前的学期中与相关企业合作进行针对学生上岗的专项作业训练, 考取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 深入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实习。

学生通过以就业导向为实质的工学结合, 打造成为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

2 工学结合落到实处

2.1 围绕经济发展转

在调研的基础上, 学院明确指出工学结合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转, 确立了机车车辆专业在区域经济 (长株潭轨道交通枢纽) 发展中的合理定位。即除服务于国家铁路运输经济命脉外, 在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中要占据主导地位。

2.2 围绕行业发展转

学院因铁路而生、倚铁路而长、伴铁路而兴, 有着深厚的铁路行业背景, 是因火车拖来株洲新城而建立的行业职业学校, 学校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为铁路培养专门人才的宗旨。

2.3 围绕市场变化转

2.3.1 实施教学计划和环节中, 不搞“一刀切”和“终身制”。

积极地适应行业或企业, 结合行业的发展变化和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而不能让行业、企业来适应学校。既要解决行业、企业所需, 又能创新半工半读, 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

2.3.2 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由学院和相关企业共同制订、实施。

企业直接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计划的针对性, 又可使企业把接纳学生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直接列入企业的安排日程之中。工学结合围绕市场变化转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学生, 特别是贫困地区学生的经济困难。绝大部分的企业对参与实习的学生都给予一定的生活费或提供食宿条件, 我校机车车辆专业的学生在实习期间企业付给学生的生活费每月500~1000元, 对表现突出的学生, 企业还会提高待遇标准, 有的企业还免费送出去参加技术培训。

2.3.3 开展铁路员工培训和科研服务, 建立与铁路行业交往的良好信誉。

学院是铁道部确定的铁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铁路员工培训基地、广州铁路 (集团) 公司授牌的“广铁集团人才培养基地”, 为搞好铁路员工的培养, 学院成立有专司员工培训的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适应行业、企业培训的需求, 为铁道部开展铁道机车车辆和铁路运输大中专复员军人岗前培训, 组织开展广铁集团在职人员能力提升, 为铁道部和广铁集团客运处、机务处、车辆处、物资处、多元中心等部门开展“量体裁衣”式的职工培训, 开设列车调度员培训班、运输系统新技术培训班、铁道运输调度系统培训班、车站值班员技师培训班、发电车乘务员预备技师考评培训班、机务人员铁路行车安全知识培训班、车站值班员资格认证培训班、车辆货车系统运用管理干部培训班、车辆系统关键岗位人员培训班等。另外, 学院作为铁路特有工程技能鉴定站, 每年都在培训的基础上, 开展铁路特有工种技能鉴定。学院长期与铁路合作开展员工培训和技能鉴定, 增进了学院与铁路间的互信, 目前学院已经作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人才培养基地, 纳入到集团公司的人才培养工程之中。

3 切实做到“真诚、真心、真正”

3.1 真诚地依靠行业企业

要做好工学结合, 必须在互动中真诚地依靠行业企业。今年, 以我院为龙头, 与南方铁路局建立了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 聘请运输站段长担任二级学院院长, 聘请百名技师进课堂, 选派百名优秀教师下现场锻炼。没有铁路行业的大力支持, 就没有学院的今天。

3.2 真心地投入资金感情

满怀对学生、学生家长、社会负责的感情, 敢于、善于投入相关资金。

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强调:

3.2.1 无长不稳

实训基地的建设应符合高职教育中学历班教学模式的长期培养要求, 才能保证高职改革教学模式工作稳定运转。

3.2.2 无短不活

实训基地要扩大共享范围, 在短训上提高利用率,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举;服务企业、自我造血“双赢”。

3.2.3 无内不强

必须有一定规模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 才能在社会上易于实现与企业的强强联合;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3.2.4 无外不实

必须有牢固的校外实训基地, 把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落到实处;求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就业工作的实效。

3.3 真正地改革教学模式

学院提出“经营学院、服务学生、突出特色、开拓创新”的办学方针, 在工学结合中改革教学模式, 打造“零距离”上岗高职人才。

从五个方面入手探索改革教学模式:

3.3.1 总体教学计划突出宏观的“2+1”模式, 即“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专业一技之长”;基础理论够用就行, 技能实训学精为止。

3.3.2 理论课要点和内容, 围绕实训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设置, 深度和广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必需、够用”为原则。

3.3.3 实训教学方法采用“现场导入式”。项目来自企业现场实际的作业内容。授课时在创设的企业生产实际的氛围中充分利用实例教学, 既能够使学生有成就感, 又能达到“零距离”上岗的教学要求。

3.3.4坚持“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能力为主线”, 努力打造学生动手、参与和创造能力。按项目实际要求, 定出实训的操作规范标准、工具使用和完成时间,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指定的实训项目。

论“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篇8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 该模式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高职教育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千万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成为职业教育的主流模式, 主要原因在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 以职业为导向, 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 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 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既要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学习各种以理论知识, 又要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 从而给学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利益:一是工学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可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在实践中学生可发现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 从而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就以准员工身份与社会人员接触, 可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增强与他人共事的能力;四是通过工学结合可为学生提供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在工作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从事职业工作, 可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 开阔视野;在工作过程中可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 变得更加成熟;五是有助于学生就业选择, 在实训实习中, 可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

从理论上看, 高职教育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在具体实践中, 各高职院校应根据所处的区域条件与教学环境, 选择具体的工学结合实现路径。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此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学院位于湖北省东部, 是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黄冈农业学校和省部级重点中专黄冈财贸学校、黄冈机电工程学校三校合并, 于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的一所综合性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现开设园林技术、畜牧兽医、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工商企业管理、文秘、护理等51个专业。专业门类多, 涉猎领域广。学院作为服务于黄冈市及大别山地区的一所高职院校, 专业开设门类齐全, 有利于满足区域内人才需求多样性的需要。但专业门类多, 各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特点不同, 在学院层面就不能以一个过于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统一要求, 而只能在一个中观层面结合实际提出一个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指导全院推进工学结合。各专业在学院指导下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和成长特点, 形成各具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十余年的实践探索中, 学院不断改革创新, 探索适合学院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 逐步形成了“双境培养、双师共教、双证融通”的“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 并使这两种环境有机融合, 形成“双环境”来培养人才;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求校内教师具备“双师”素质, 同时引聘校外兼职教师, 形成“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对学生, 要求不但要取得学历证书, 同时也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并将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融入教学过程, 对证施教。通过实施“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取得了实效。

双境培养:教室与车间合一

工学结合工作对于学院不同层面要求不一样。学院层面应打造校企合作平台, 为工学结合奠定基础。因此, 学院实施“校县对接、校企合作、三赢共进”的办学模式。学院与区域内的11个县、市、区对接, 围绕县域经济特点和产业布局, 结合学校专业结构和人才资源状况, 寻求合作的切入点, 与县、市、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 在产业规划、经济结构调整咨询、人力资源供给、技术支持、人员培养、学生实训实习就业、教师锻炼等方面进行合作, 促进校县共同发展。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处, 推进全院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双方合作内容非常广泛, 包括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 课程建设, 师资 (员工) 培训, 技能鉴定,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实训实习组织, 订单培养, 毕业生就业, 教师实践锻炼, 师资互聘, 教育教学评价, 资金、设备、场地、技术等资产投入, 技术研发与服务, 宣传推广企业产品或服务等。全面开展共建专业、共同培养人才、合作就业等工作。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328家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如位于黄冈市区的湖北彤鑫发动机有限公司, 拥有数控加工中心30台, 学院与其合作, 每年向公司提供固定实训经费和一定的实训耗损补贴;公司提供学生住宿, 安排专人负责学生实训。学院数控技术及其他机械类专业累计有两千六百多名学生进行了数控技术实训, 体验了真实的工作过程,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院与正大集团合作, 订单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正大集团每年为每位订单生提供1000元助学金, 与学院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集团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 学院畜牧专业教师受聘到集团担任技术顾问, 实现校企双赢。通过学院与区域内的县、市、区对接, 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 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平台。学院将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相结合,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 学院加强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增强了校外基地教学功能。加强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力求校内基地生产化。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搬进工厂、公司、农场、茶场、养殖场, 增强了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功能, 使车间成为教室, 构建了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双环境”。除教学实习外, 还组织学生到农场、茶场、养殖场及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每届学生顶岗实习半年。在顶岗实习期间, 校企共同设计方案, 结合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设计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 充分利用企业真实环境, 校企共同实施教学。

双师执教:教师与“师傅”合一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由什么样的教师来教直接影响到能否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学院充分利用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 (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组成) 来培养学生。对于校内专任教师, 努力提高其“双师”素质。从近两年开始, 新进专业教师要求有企业工作经历。学院每年安排近二百名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 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挂职锻炼。出台政策要求一名教师要联系一家企业, 承担一个企业合作项目。在教师考核评价、职称评聘中, 将教师下企业锻炼和为企业服务情况作为重要指标。通过几年的努力, 专业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0%。同时, 学院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学院现聘有兼职教师260多名, 主要担任学生实训课程的教学和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为了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学院专门针对兼职教师举办教学技能培训班;学院实行专兼教师结对帮扶互助制, 保障兼职教师待遇, 使兼职教师能用心从教。在学生实训实习期间, 实行双导师制, 要求专任教师实现向师傅身份的转变, 同时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在学生培养过程中, 偏重于理论知识学习的课程主要由校内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执教, 偏重于实践操作类课程, 主要由校外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执教, 双师执教, 共同育人。

双证融通:学生与“员工”合一

学院实行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 实施对证施教、对岗施教, 做到双证融通。学院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设有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158号) 、建设职业技能鉴定站 (17001238号) 等职业技能鉴定站点,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6%。在获取双证书的过程中, 一是将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内容融入课程开设和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使课程学习与考证培训结合起来;二是加大技能训练力度, 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 在真实产品生产过程中, 训练学习实际操作技能, 实现学生与“员工”身份合一。

在校企合作平台上, 通过实施“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了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得到全面提升。近三年来, 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中有145人次获得112项大奖, 其中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检测与维修等项目二等奖3项, 高职高专生物技术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和两个单项一等奖, 第九届“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家用吸尘机器人比赛一等奖, 第四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二等奖等。高素质、高技能、高就业力促进了学生就业, 我院毕业生连续八届就业率超过98%,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0%以上, 特别赞誉我院毕业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品质和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2) :34-36.

[2]黄斌.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的探究[J].教育探索, 2008, (3) :79-80.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篇9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 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的, 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 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多年来, 职业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有效形式, 如“订单式”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2+1”合作教育模式等等。

1.“订单式”培养模式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签订用人合同, 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 双方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全过程, 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和生产实践, 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 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用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这种办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整个培养期间根据教学需要, 安排学生多次到企业实习、或顶岗工作, 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这种模式适用于理论技术要求比较高, 实训时间要求长的专业。

3.“2+1”合作培养模式

这是一种双向参与、分段培养的教育模式, 即在三年教学中, 两年在校内, 一年在企业进行。校内教学以理论为主, 并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时间以顶岗实习为主, 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 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 并在学校、企业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模式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1. 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 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筑平台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能, 具体地说就是为所依托的区域行业企业服务。高职院校因企业的生存发展而生存发展, 没有行业企业需求, 高职院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没有行业企业的支撑, 高职院校也无法按照企业和行业的人才需求来实施人才培养工作;没有企业和行业的参与, 更无从谈起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实践。因此, 要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必须和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 把学校融人行业企业之中, 把行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学院, 使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操作, 才能真正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 贯穿“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 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 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如何制定一个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尤为重要。人才培养方案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学院和专业的“宪法”, 是学院建设特别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而要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就必须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

(1) 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 科学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 必须根据企业提出的学生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 明确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是什么, 岗位能力要求是什么, 岗位核心能力是什么。要做到这一点, 培养方案的制定就必须由企业人员参加, 学院以企业人员为主, 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岗位能力分解, 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 对应的基本岗位能力, 岗位核心能力, 从而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2) 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 明确核心课程,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学院按照“干什么, 学什么;缺什么, 补什么;要什么, 给什么”的原则, 遵循行业规律、高职教育规律、学生自身成长规律, 确定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支撑课程及这些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在此基础上, 重构理论教学体系, 夯实实践教学体系, 职业素质教育融于其中, 进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3) 在确定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高职教育规律特点和企业的要求, 设计课程模块。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的要求, 针对学生的共性和不同的个性特点, 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重心, 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重点。按照职业素质、岗位能力、岗位能力拓展以及学生岗位能力提升的不同要求, 学院设计出基础知识能力、专业知识能力、职业素质教育、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等若干个课程模块。在课程模块中不同的专业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二级单元模块,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所拟定的未来就业方向来选择相应学习内容。

(4) 改革考核方式方法。为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应逐步确立了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考核方式方法。即取消了过去传统的考试、考查两种考核方式, 建议建立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结业测试等若干种新的工学结合的考核方式方法。并且在考核方式方法中尽量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或以行业企业评价为主。

(5) 按照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 学院应要求所有的专业都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结合理论教学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模拟仿真训练, 达到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操作的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 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 设计足够的时间来保证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 保证有1年左右的顶岗实习。由于确定了企业参与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和与企业共同定岗位、定能力、定课程、定模块、定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式, 才能实实在在地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而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 达到企业满意, 学生接受, 老师认可, 社会肯定。

3. 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学院已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以学院老师为中心, 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而且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始终把工学结合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

第一, 在教学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要求每个专业在每一门课程中都要贯穿生产任务和工作过程, 都要在课程设计上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求把各个教学单元分解为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实训教学、理论老师讲授、企业人员讲授等环节, 并填写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表。从而达到真正解决“教什么, 谁来教, 在哪教, 怎么教”的问题。

第二, 在公共课程的教学中尝试按照工学结合的思想对课程教学进行设计。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常识》课程过程中可以做有益的探讨。一是以创新理念为先导———建立模块化教学体系, 设计“重点讲授, 自学辅助, 德技互溶, 实践强化”的教学理念, 把课程设计为5个模块 (3+2) , 3个教学模块为理论教学模块、自学模块、专题教育模块, 2个实践模块是公益劳动模块、社会义工模块。二是以素质教育工程为平台, 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常识》课的教学工作, 将素质教育活动制度化、常规化。可以开展“父母供我上大学, 我到大学做什么”专题教育活动,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使学生懂得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可以开展以做现代职业人为核心的“大学生修身工程”活动, 使学生做到思想进取、学习勤奋、情趣高雅、行为文明, 体魄健康,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三是以德育基地为依托———强化实践教学效果, 课程不仅在课堂上讲, 在学院里讲, 也拿到现场上讲, 到社会上讲。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是以现代教学手段为载体, 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如在自学模块中, 要求学生在网上查询并归纳、整理相关资料, 教师和学生真正实现了网上指导、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网上答疑、网上批改。同时结合专题教育活动, 组织全院所有班级召开电子班会, 用信息化手段使教学和学生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预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三, 推行“双师制”授课制度。所谓“双师制”授课, 是将一门课程拆解成若干单元, 有些单元由学院教师讲授, 有些单元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讲授。这种“双师制”授课制度不仅要求在专业课程实行, 在公共课程当中也完全可以实行。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提高认识, 解放思想,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做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董润萍]

摘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多年来, 职业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有效形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2+1”合作教育模式等。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做到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 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筑平台;贯穿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 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 篇10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培养目标问题;二是“怎样培养符合培养目标的合格人才”,即培养方式和手段问题。

高职教育是不同于本科教育的一种类型。从培养目标来讲,要加强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从合作主体来讲,要加强校企合作,突出校企双主体;从功能拓展来讲,要强化社会服务。对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解决培养方式和手段的问题。其基本内涵是,工学结合的关键是校企合作;灵魂是实践教学;实质是就业导向。

工学结合强调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的一致性,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完成职业化的基本训练。其中校企合作是实现工学结合的关键,是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保证。工学结合在宏观管理层面主要是校企合作机制和实训基地建设,在本质上是力图使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相一致。本文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形式和手段出发,分析当前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和困难。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推进工学结合的过程中,经过校企双方积极探讨和不懈努力,先后采取了“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前校后厂”、“2+1”等多种方式,同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提升了办学特色。

1. 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是学校与企业根据实际岗位需求,签订合作协议,由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组织教学、选拔学生、考核上岗等一系列活动,学生毕业后将被安排到该企业就业的一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机电系自2004年来,先后与百得电动工具、胜利精密、劳士领公司等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在合作办学中,增设与合作企业所议定的教学内容,由来自校企双方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共同实施教学,内容和手段贴近企业需求。

2. 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是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企业顶岗实习交替进行。从2004年起,我院机电系组织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数百位学生分批前往艾默生(苏州)有限公司、华伟纳公司等著名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实习期满后返回学校,继续进行计划中课程的学习。工学交替模式使得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和生产现场中学到了生产技能,领略了企业文化,经历了学生角色和“准员工”角色的相互转换,促进了他们在返校后的继续学习时对所学专业内容的理解和深化,也认识到学习对于今后具体工作的重要性。

3. 前校后厂

前校后厂是将企业引入学校的一种形式。通过校内企业建立真实实训基地,可以更加便捷地在教学过程中推进“教学工厂化”和“工厂教学化”。自

2004年以来,我院机电系先后引入苏州精技机电有限公司、苏州瑞思机电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教学和生产合作,学生以多种方式进入企业顶岗,教师参与研发和项目实施,实现了校企双赢。

4.“2+1”模式

“2+1”模式是学生前两年在校内进行学习与训练,第三年进入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习,并过渡到就业。2004年以来,我院机电系与苏州工业园区和新区多家企业开展了“2+1”模式的校企合作。这种模式使企业每年都可以从对口学校获得定量的、不间断的实习生源和技能人才。对学生来说,将顶岗实习与“预就业”结合起来,摆脱了找工作时缺乏实践经验的尴尬,能够较为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过渡。对学校来说,由于与企业保持了良好的“2+1”模式的合作关系,促进了校企合作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

1. 工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工学结合的实践中,我们收获很大,但在对多所高职院校的调研后,我们发现还存在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1)政策层面的缺位。现阶段我们缺乏法律和制度上推进工学结合的保障,而仅仅处于相对柔性的鼓励性政策层面,缺乏刚性的制度保证。校企合作往往处于民间状态,且不同院校发展极不平衡,存在随意性较大的普遍问题。

(2)院校认识的错位。很多院校仅把工学结合当作预就业的一条途径,没有把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的形式当作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部分来考虑,也未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致使实质性投入比较欠缺。

(3)学校和企业的异位。由于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社会系统,在长远利益上两者虽具有一致性,但从现实来看,企业以效益至上,以追求最大利益为目标。企业对高等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尽管不太满意,但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却不高,“校热企冷”是当前很多工学结合的真实写照。

2. 阻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因素

(1)课程改革推进缓慢。高职院校当前的很多课程从形式上是改革了,但本质上毫无变化或变化甚小。课程开发脱离企业实际,更与岗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没有做到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的一致,教学评价的方式更做不到多元化和多维度。所以,高职教育的课程还很难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匹配。

(2)实训和顶岗实习形式重于实质。选择和安排好实训环节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灵魂。将顶岗实习与专业培养高度结合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做好此

高职教育

环节才能真正体现学习与工作的对应。但很多高职院校只追求“技能证书”的数量和保证实习岗位的充足,很少会探究实践教学与真实企业要求的贴合度,很少关注学生顶岗实习与专业发展的吻合度,导致这些环节更多只是形式上的存在,未发挥实质性作用。

(3)师资队伍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教学需要不匹配。高职教育真正需要的是“双师素质”教师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而建设高水平的稳定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只有在密切产学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实施与完成。目前,由于很多院校自身基础薄弱且校企双方缺乏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不少院校“双师素质”教师数量和质量都不足,又缺少来自企业的支持,理想中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滞后,造成师资队伍与教学需要难以适应。

四、解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瓶颈的几点思考

1. 提高认识,有选择地进行“校企合作”

学校和企业是工学结合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作为学校,提高自身认识是基础,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企业之间的差别,选对企业比多选企业更为重要,“校热企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 全面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源自企业需求的专业架构,按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开发是落实工学结合的重要举措。要认识到工作内容和学习任务统一的重要性,逐步做对、做实,最终才能做好。

3. 重视走出去,请进来,打造优良的师资队伍

“双师素质”教师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专业规划再好,课程建设再精都必须有一支队伍去落实,单纯依赖学校和教师自身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企业有真实的环境,有强大的实践技术力量,我们要将教师送出去,把技术人员请进来,互相促进才能共同提高。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瓶颈也不是一日之功。高职院校要努力探索高职教学改革的道路,使得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上一篇:货款结算问题下一篇:财政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