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技术优势

2024-08-19

关键技术优势(精选九篇)

关键技术优势 篇1

1 杂交亲本种群的选优与提纯

“选优”就是通过选择使亲本种群原有的优良、高产基因的频率尽可能增大。“提纯”就是通过选择和近交, 使得亲本种群在主要性状上的基因型频率尽可能增加, 个体间差异尽可能减小。提纯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选优, 因为亲本种群愈纯, 杂交双方基因频率之差才能愈大, 不以纯繁为基础的单纯杂交的做法是错误的。纯繁和杂交是整个杂交优势利用过程中两个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互为基础、不可互相替代的过程。

2 杂交亲本的选择

2.1 母本的选择

2.1.1 应选择在本地区数量多、适应性强的品种或品系作为母本, 因为母本需要的数量大, 种畜来源问题很重要, 适应性强的容易在本地区基层推广。

2.1.2 应选择繁殖力高、母性好、泌乳力强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 这关系着杂种后代在胚胎期和哺乳期的成活和发育, 因而影响杂种优势的表现, 同时与杂种生产成本的降低也有直接关系。

2.1.3 母本的体型不要太大, 体型太大浪费饲粮, 增加饲养成本。

2.2 父本的选择

应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品质好、与杂交要求类型相同的品种或品系作为父本。适应性与种畜来源问题, 可放在次要地位考虑, 因为父本饲养数量较少, 花费不大。

3 杂交效果的预估

3.1 种群间差异大的, 杂种优势也往往较大。一般说来, 分布地区距离较远、来源差别较大、类型及特长不同的种群间杂交, 可以获得较大的杂种优势。

3.2 长期与外界隔绝的种群间杂交, 一般可获得较大的杂种优势。隔绝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理交通上的隔绝;另一种是繁育方法上的隔绝。

3.3 遗传力较低, 在近交时衰退比较严重的性状, 杂种优势也较大。因为控制这一类性状的基因, 其非加性效应较大, 杂交后随着杂合子频率的加大, 群体均值也就有较大的提高。

3.4 主要经济性状变异系数小的种群, 杂交效果较好。因为群体的整齐度,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成员基因型的纯合性。

4 配合力测定

配合力是种群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 也就是杂交效果的好坏与大小。

4.1 配合力测定方法

配合力测定的公式为:杂种优势率=[ (杂交一代平均值-亲本平均值) /亲本平均值]×l100%。

4.2配合力测定注意事项

每次试验必须有杂交所涉及的全部亲本的纯繁组作对照;注意试验组与对照组各自群体的代表性, 尽量减少取样误差;配合力测定应在与推广地区相仿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

5 杂交组合的方式

5.1 二元杂交

又称简单杂交, 是利用2个品种或品系的公、母猪进行杂交, 杂种后代全部作为商品育肥猪。此法简单易行, 筛选杂交组合时, 只需一次配合力测定;能获得全部的后代杂种优势, 后代适应性较强。

5.2 三元杂交

是从二元杂交所得的杂种一代中, 选留优良的个体作母本, 再与另一品种的公猪进行杂交。第l次杂交所用的公猪品种称为第一父本, 第2次杂交所用的公猪称为第二父本。此法能获得全部的后代杂种优势和母系杂种优势, 既能使杂种母猪在繁殖性能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又能充分利用第一和第二父本在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方面的优势。

5.3 二元轮回杂交

是在杂交一代中选择优秀母本, 逐代分别与母系品种及另一个品种的纯种公猪轮流交配。可永远保持l个杂交母本和2个纯种父本交配。由于母猪和商品猪本身都是杂种, 均应显现杂种优势。而且方式比较简单, 只要饲养2个品种的少量公猪, 及时补充生产群杂种小母猪即可, 不必进行亲本品种纯繁, 只要能解决2个品种公猪的来源问题即可。

5.4 四元杂交

又称双杂交, 是以2个二元杂交为基础, 由其中一个二元杂交后代中的公猪作父本, 另一个二元杂交后代的母猪作母本, 再进行一次简单杂交, 所得四元杂种猪全部作为商品肥育用。后代能集本身、母系和父系的杂种优势于一体, 具有最高的杂种优势率。

6 饲养管理

关键技术优势 篇2

狠抓关键环节 全力打造湘桂边界经济强镇

---麦岭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2011年重点工作

近年来,我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实施“1234”工作思路(即围绕把麦岭镇建设成为湘桂边界区域性中心城镇这一目标,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平安建设工作,狠抓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烤烟、果蔬、瘦肉型猪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四大产业)和“13520”农民增收工程(即动员每个农户建设1座沼气池,种植水果5亩,烤烟5亩,优质蔬菜5亩,年出栏瘦肉型猪20头),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先后荣获2005-2007年自治区平安建设集体二等功、2006贺州市经济发展进步乡(镇)、2008贺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先进集体”、2008贺州市经济发展“10佳乡(镇)”、2009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06年以来连续四年获得县双文明考评一等奖。

2006年以来工作回顾

1、财税收入逐年大幅增长。全镇财政收入由05年167万元增长到06年308万元、07年400万元、08年612.57万元、09年的805万元,同比增长了84.4%、30.1%、54.5%、31.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05年2035元增长到06年2389元、07年2770元、08年3225元、2009年的3710元,同比增长了13.7%、16.5%、16.8%、15.2%。

2、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以麦岭生态种养长廊列入全县“三农”工作思路为契机,全力打造“长廊经济”。通过长廊示范带动,全镇烤烟、水果、瘦肉型猪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迅速。烤烟产业,通过采取抓宣传、抓培训、抓服务,强化大垌面大户示范、强化资金投入、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的“三抓三强化”措施,促进了烤烟产业的提质增效,目前全镇已收购烤烟近2万担,进一步巩固了烤烟大镇地位;水果产业,通过促进土地流转和给予果农苗木补贴等政策、资金扶持,全镇新增水果种殖面积5000多亩,其中100亩连片种植示范点6个,打造了水流、长春等脐橙种植基地。瘦肉型猪养殖产业,在金旺和新贵两个年产12万头的种猪场带动下,通过强化水、电、路、资金、技术服务,全镇瘦肉型猪养殖产业发展迅速,今年1-8月份,全镇新增200头以上养殖大户60户,正在建设的10户,意向养殖户55户,预计两年内全镇将实现年出栏商品猪20万头,实现产值2亿元。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麦峰食品厂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暂露头角,在“二00九海峡两岸农产品交易会”上,“麦峰牌”系列产品荣获“特色食品”称号。

3、招商引资引及项目建设取得突破。06年以来,全镇共引进项目43个,总投资68000万元,投资5亿元的长春风力发电场、集镇供水等项目前期进展顺利,朝麦公路、麦石公路等各类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完成;永贺高速公路(麦岭段)贯穿麦岭境内,为麦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征地工作;投资2000多万元的现代烟草单元建设项目前期按要求推进,育苗场和密集型烤房项目征地工作正有序开展;由广西贺州嘉润臵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500万元种植面积2500亩的小田万亩大果油茶林种植基地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种植;广东老板黄连军投资4500万的长春大果山楂种植基地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路通、树坑掘挖工作;红岩采石场项目增资615万元进行技改;麦峰食品厂原料基地建设和厂房扩建工程成效显著,目前已建成圣女果种植基地400亩。

4、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森林之城、田园都市”目标,深入开展“种大树、大种树”活动和“城乡清洁工程”。按期调整修编了小城镇规划,启动了麦岭休闲广

场项目前期建设工作,筹集资金40万元解决了圩镇路灯、街灯亮化以及卫生、排水等问题,城镇环境卫生状况。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全力打造了长广、上块、塘口湾、村头岗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筹集资金近200万元修建设了长广综合楼,实施上块村道硬化、塘口湾水渠维修、长广村道硬化以及村头岗村容改造等“一事一议”项目。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争取项目和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大力改善镇、村两级饮水、道路、农村危房改造、集镇路灯、排污等,实施了一批烟水配套、烤炉群建设项目和长春水库等除险加固工程,全镇通行政村水泥路覆盖率达100%,通自然村村道硬化达40%以上。

5、信访维稳和民族团结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迈进。深入开展“四大活动”,注重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加强了镇综治办、各村特派员、调解员队伍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维护了与湖南江永县、迥龙圩管理区及县内相邻乡镇的边界稳定;筹集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全镇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2010年全镇参合农民20177人,参合率达到92.36%以上,连续四年全县乡镇排名第一;按照“四优,一满意”标准要求,投入90多万元完善镇、村计生服务所建设,大力开展诚信计生,接受了自治区代表国家计生委的评估验收,获得自治区评估组的高度肯定,为我县计生创国优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麦岭镇自然灾害频发。面对2007年的特大旱灾、2008年全市最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及时组织党员干部抗灾救灾和组织群众生产自救,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点。在抗击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当中,麦岭镇荣获了自治区民政系统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6、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始终把“抓制度抓党建、抓党建促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主旋律,坚持基层党建工作“走创新之路,让党委有品牌,支部有特色”为目标,以“三抓三建”为载体,全面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一是抓班子建设强组织,建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堡垒。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坚持把理论业务学习作为基础工作来抓,镇党委坚持每周一全体干部例会学习,领导班子每月一次集中学习,做到了学习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党组织建设年和工作落实等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进一步明晰了发展思路。自治区巡回检查组和市、县学习实践办的有关领导参加了我镇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召开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我镇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市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二阶段总结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二是抓党员“双带”作用发挥,建特色产业强镇。通过发挥党员带头土地流转、带头科学种养、带头联系帮扶“三带头”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为推进烤烟、水果、瘦肉型猪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作好表率,进一步探索“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协会)+产业+基地+农户”模式,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成立了长和、三益水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打造了麦岭生态种养长态“党群共建示范带”,通过对水果种殖大户提供了业务培训、资金扶持等相关的配套服务,为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提供技术和信息,带动了全镇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财政和农民“双增收”。三是抓机制建设,建高素质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把机制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之中,不断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大力实施党员“优化工程”。2006年以来,全镇共发展党员157名,其中35岁以下98名,占新发展党员的62.9%;高中以上学历103名,占新发展党员的65.6%;从退伍军人、“两强”党员中培养成村组干部139名;深化党务公开。探索了一条发挥党代表作用深化党务公开的有效途径,以“搭建五个平台,完善五项制度”为载体,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实施镇村党组织和党员“两结对”活动,每个镇直机关党支部帮扶1个村,镇直机关党员联系1-2 户群众,村党员每人联系3-5户群众。通过结对帮扶,帮助发展种养230多户,为民办实事110件。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成立了麦岭镇政务服务中心,进驻了民政、劳保、财政、农业服务等8个单位;深入开展“农事村办”工作,成立了镇农事

办理服务中心,在偏远的高桥、长春两个村设立了两个“农事村办”服务站,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惠及周边群众6000多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困难,有的还相当尖锐。一是支柱税源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运转、保稳定、保发展的压力较大,对各项建设事业投入有限;二是工业发展还不够快,没有形成工业支柱产业及规模工业;三是农业投入仍然不足,基础薄弱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四是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一些隐性矛盾逐步突显,维稳工作压力很大;五是党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职能转变、作风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地方。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更是麦岭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2011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为确保全面完成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任务,我们务必坚定信心,发扬团结拼搏精神,真抓实干,扎实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打造生态种养长廊,做强产业强镇文章。依托新贵和金旺两个瘦肉型猪繁育基地,以猪-沼-果(烟、菜)生态种养模式,重点打造村黄至长春生态种养长廊,大力发展烤烟、水果、瘦肉型猪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四大特色农业产业。一是烤烟产业,做到“三抓三强化”,即抓宣传、抓培训、抓服务,强化大垌面大户示范、强化资金投入、强化服务技术,力争使麦岭烤烟生产在质量和效益方面有新的突破。努力抓好烤烟管理、烘烤和收购工作,巩固和发展这一传统优势产业。二是水果产业,以林权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和林种结构调整,促进水果产业发展,在生态种养长廊沿线村委的村头岗、塘口湾、长广、新山贵发展100亩以

上脐橙连片种植示范点5个,全年新增脐橙种植面积3000亩以上,新增水果种植面积6000亩以上。三是瘦肉型猪养殖产业,力争年内全镇新增200头以上大户100户,两年内实现年出栏商品猪20万头以上,实现产值2个亿,打造广西瘦肉型猪繁育和养殖大镇。四是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做大做强麦峰食品厂、日富公司、万宝林等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支持麦峰花生厂发展为规上工业企业,全力申报贺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年内实现税收100万元。同时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抓好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扩面提质。

(二)推动产业聚集,力求招商引资再取新突破。紧抓西部大开发和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土地、交通、地缘优势以及广东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落户麦岭,力争引进超500万元项目6个以上。继续抓好新贵、金旺猪场建设的后续工作,突出抓好现代烟草单元化建设项目、育苗工场和烤烟炉群项目以及永贺高速公路项目麦岭段征地拆迁、麦石公路建设、长春风力发电场项目前期工作,以项目建设促进我镇软硬环境的提升和经济社会提速发展。

(三)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五个一批”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围绕“四保”目标,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做好 等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烤烟、脐橙、瘦肉型猪、蔬菜基地建设,培植一批产业村,实现“一村一品”、“几村一品”;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控,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年内新增龙头企业2家,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37%;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 亩,粮食总产达 吨以上;林改外业勘界和均山到户率完成99%以上。

(四)加快城乡风貌改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年内完成麦岭镇现代小城镇规划调整和前期工作;大力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加快麦岭休闲广场、经济适用房、镇文化中心、街道水泥路、集镇饮水工程等项目的建设;全面完成麦岭集中供水工程;大力实施农

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农村合作医疗工程、农村弱势群体工程、沼气池建设工程等;继续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在巩固长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村头岗、塘口湾、上块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以点带面推进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

(五)狠抓财源建设,促进增收节支。全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不断巩固和壮大税源基础,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促进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和财政增长、农业增收,在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集中有限财力,办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民计民生的大事。

(六)着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统筹社会经济发展。

1、扎实推进“平安麦岭”建设。积极开展“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不断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和预警体系;继续开展“大排查、大走访、大宣讲”等三大活动,认真做好“四大纠纷”以及加快农村治安综治网络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关键在乎像是否在用优势做事 篇3

陈宏是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专业比较冷门——图书馆管理学,再加上没有工作经验,因此工作找得很不理想,最后无奈之下进了一家公司做业务员。

公司是做板材生意的,客户很重要。公司里业务员的薪水相差很大,有的业务员一个月拿几万块钱的提成,可也有像陈宏这样连生活费都成问题的员工。刚进去的时候,陈宏还信心满满,可是三个月过去了,他连一个客户都没有谈成,心情十分沮丧。

终于一件事让陈宏彻底崩溃了。一家马上要和公司签约的客户突然告知陈宏,他们已经选定另一家供应商了!晴天霹雳!要知道,为了这个单子,陈宏已经奔波了一个多月。他失望地躺在床上,双眼无神。

陈宏考虑再三,觉得自己不适合干业务员这一行,决定辞职,第二天便向主管递交了辞呈。主管也是业务员出身,问陈宏为什么辞职,陈宏把经历说了一遍,主管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你先别辞职,今天我去拜访一下这个客户,如果这单我拿不下来,你再辞职,行吗?”

陈宏心想,人家都确定供应商了,你去拜访有什么用?但是自己也没有什么急事,在公司呆一天也行,于是陈宏答应了主管。主管带了几块样品就出发了,陈宏百无聊赖地在公司呆着和同事聊天。

不到三个小时,主管回来了,陈宏忙上前询问结果。主管什么也没有说,只从包里拿出了一张订单一一正是那家公司的订单。陈宏和同事们都很惊讶:已经没有希望的订单,主管是怎么拿下来的?

主管从包里拿出样品,然后在大家的疑惑声中说了一句:“这个订单我是砸出来的。”大家仍不解其意。主管说道:“很简单,那家公司也和我说有供应商了,还拿出了样品给我看。但我什么话也没有说,我只是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一我拿起我们的样品砸向他们的样品,他们的样品碎了,所以我就顺利地拿回了这张订单。”

同事们都明白,做板材质量好是第一位的,客户肯定会选择质量好的,所以主管能顺利拿下订单也就不足为奇了。可是同事们还是很纳闷儿:主管怎么能断定碎的一定会是对手的样品呢,要是自己带的样品碎了,那可怎么收场?

主管笑道:“田忌赛马的故事,你们听说过吧!我们都知道,对于板材来说,最坚硬的部分莫过于它的角,而最脆弱的部分则是它的中心面,我用我们样品的角砸向对手板材的中心面,所以顺利地砸碎了对手的样品。”同事们听后都深感佩服。

主管又对陈宏说道:“其实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我们用自己最脆弱的地方去和别人最强的地方比,肯定是要输的;如果我们用自己最强的地方去和别人最脆弱的地方比呢?”

陈宏考虑再三,从主管那儿拿回了辞职信。三个月后,陈宏获得了公司当季的最佳业务员奖。

[心灵导航]

在成功心理学看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成功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有400多种优势。这些优势本身的数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则是将你的生活、工作和事业发展都建立在你的优势之上,这样你就会成功。

在《飞向成功》一书中,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小兔子被送进了动物学校,它最喜欢跑步课,并且总是得第一;最不喜欢的则是游泳课,一上游泳课它就非常痛苦。但是免爸爸和兔妈妈要求小兔子什么都学,不允许它有所放弃。小兔子只好每天垂头丧气地到学校上学,老师问它是不是在为游泳太差而烦恼,小兔子点点头,盼望得到老师的帮助。老师说,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你的跑步是强项但是游泳是弱项,这样好了,你以后不用上跑步课了,可以专心练习游泳……

如果你本来没有某种优势,但是却一再地坚持和不放弃,希望将你的弱势变成优势,这是可悲的,因为这是不可能的,而且代价也是巨大的。

是兔子就去跑,是鸭子就去游泳!

大文豪马克·吐温曾经经商。第一次他从事打字机的投资,因受人欺骗,赔进去19万美元;第二次办出版公司,因为是外行不懂经营,又赔了近10万美元。不仅自己多年用心血换来的经费赔了个精光,还欠了一屁股债。马克,吐温的妻子奥莉姬深知丈夫没有经商的本事,却有文学上的天赋,便帮助他鼓起勇气,振作精神,重走创作之路。终于,马克一吐温很快摆脱了失败的前痛,在文学创作上建立了辉煌的业绩。

人生的诀窍就是发现自己的优势经营自己的长处。把自己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经营出有声有色的人生,就像马克,吐温孜孜不倦写作一样。

在工作中,是什么阻挡了你的进步?阻挡你进步的有可能就是你坚信不疑的事。这么多年来,我们大多数人逐渐走人了3个误区:(1)在成长的过程中,人的个性会不断改变。(2)在最弱的方面才会取得最大的进步。(3)一个优秀的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愿意做任何事。这些误区已先人为主、根深蒂固,就像一双无形的手在左右着我们,成为了我们的核心假设,并且我们还会非常开心地把它们传达给我们的孩子、学生、员工。但真相却是:(1)在成长过程中,人的个性不会改变,你的价值观、技能、自我意识以及你的一些行为会变,但你个性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却永远不会变。(2)在最强的方面才会取得最大的进步,在你的优势方面,你才会最有求知欲,最具创造力,也最乐于学习新事物。(3)大多数时候,一个优秀的队员会主动要求发挥自己的优势,伟大的团队成员不是“多面手”,整个团队成为了“多面手”,恰恰是因为每个人只精于某一个方面。

走出误区,是正视并珍视自身优势的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细致寻找那些与优势挂钩的标志,发现、阐明、确认自己的优势。

优势由三大基本要素构成:才能、技能和知识。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技能和知识是后天习得的,定义这三种要素非常有用:首先,它让你知道,在你的优势中,哪些方面是可以习得的,哪些不能。其次,它让你知道。在你的优势中,哪些是可以通用的(即你的才能),哪些方面是要根据情境而定的(即你的技能和知识)。然而,要找出是哪些事打造出了你的优势,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普通的才能标签上,而应该密切留意哪些事让你有特别的感觉。如果你做的是发挥自身优势的事,你会有这样的感觉:在做之前,你对此事充满了期待;在做的过程中,你会感到很充实,很高效,你的求知欲很强,非常专注;做完之后,你会感觉很有成就感和真实感。这些感觉其实就是优势的四大标志一一成功、直觉、成长和需求,带给我们的最直接反应。将这四个标志合为一体,“优势”最简单、最有用的定义也就出现了:你的优势是指那些让你感到自己很强大的事。

PTN的关键技术及优势 篇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通信已进入3G时代,其显著特征就是IP业务的爆炸增长。在IP化主导业务中,传送网将继续发挥其可靠高效的传送特性,并向新的分组传输网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转化。PTN技术无疑是继ATM试图一统网络世界失败后,目前最有可能实现网络统一的技术。它是IP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之间的一个层面,满足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要求,以分组业务为核心,支持多业务提供,具有高可用性和可靠性、便捷的OAM和网管、可扩展及较高的安全性等特性[1]。

1 PTN实现协议

PTN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各种粗细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目前,分组传送网的实现方法主要有T-MPLS和PBT两种,当前发展趋势是T-MPLS技术。PTN各种技术演进如图1所示。

1.1 T-MPLS(传送多协议标签)

T-MPLS(Transport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是基于ITU-T G.805的传输网络结构,主要改进包括:消除IP控制层简化MPLS,增加传输网络需要的OAM和管理功能,解决了传统SDH在以分组交换为主的网络环境下暴露出的效率低下的缺点。

(1)T-MPLS与 MPLS比较

T-MPLS是MPLS 的简化,为了支持面向连接的端到端OAM模型,删除了许多无连接的特性(如PHP和ECMP),增加了ITU-T传送风格的保护倒换和OAM功能[2]。T-MPLS在传送网络中将客户信号映射成MPLS帧,利用MPLS机制(如标签交换)进行转发,采用集中的网络管理配置, 或基于RFC3473 的ASON/GMPLS 控制面,将2个单向的LSP 绑定为一个双向的LSP,提供双向连接。在MPLS中的LSP聚合虽然能够增加网络的可扩展性,但是增加了OAM和性能监测的复杂度,因此T-MPLS 不支持LSP 的聚合。

(2)T-MPLS架构

T-MPLS网络分为3 个平面:传送平面、管理平面、控制平面,其功能分别为:

①传送平面:根据T-MPLS标签进行分组转发,提供端到端的双向或单向数据传送,并可传送控制信息和网络管理信息,监测连接状态(如故障和信号质量),提供OAM 和保护恢复功能。

②管理平面:执行传送平面、控制平面以及整个系统的管理功能,提供这些平面之间的协调操作,具有性能管理、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

③控制平面:独立于服务层和客户层,采用ASON/GMPLS 协议,具有维护和拆除端到端连接、选择合适路由、网络发生故障时执行保护和恢复功能、发布链路状态信息及自动发现拓扑和资源等功能。

(3)T-MPLS生存性

T-MPLS的生存性是分组传送网的另一个主要特征, 其主要由基于传送平面的保护倒换技术和基于控制平面的恢复技术来实现。基于传送平面的保护技术有路径保护、子网连接保护、环网保护;基于控制平面的恢复是指在控制平面的参与下,当错误发生后重新计算保护路径,或在错误发生前预计算保护路径。

1.2 PBT(Provider Backbone Transport)

PBT是在IEEE802.1ah-PBB(MAC in MAC)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展,它建立在已有的以太网标准之上,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可以基于现有以太网交换机实现。PBT 具有面向连接的特征,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或控制协议进行连接配置,可以实现快速保护倒换、OAM、QoS、流量工程等电信级传送网络功能。其主要特征是关闭了MAC 地址学习、广播、生成树协议等传统功能,避免了广播包的泛滥。

1.3 T-MPLS与PBT的比较

T-MPLS和PBT技术皆结合了以太网和MPLS的优点,是一种扁片化、可运营、低成本的融合网络架构,都提供类似SDH的性能和可靠性及标准的面向连接隧道,区别主要体现在数据转发、保护、OAM的实现方式不同。

T-MPLS着眼于解决IP/MPLS的复杂性,增加了传送网的保护倒换和OAM特性,在运营级承载方面具备较大优势;PBT着眼于解决以太网的缺点,在设备数据业务承载上成本相对较低。标准方面,T-MPLS走在前列,而PBT标准化工作开展较晚。应用方面,由于PBT存在N平方问题,需要大量连接,加上只能环形组网,缺少公平性算法,不太适合流量大、突发性强的宽带业务。相对而言,T-MPLS具有丰富的标准、完善的产业链和良好的互通性,得到了大多业内专家和设备生产商的认可。基于此,T-MPLS成为当前PTN的主流技术,也是我国通信技术发展的重点。

2 PTN关键技术

PTN作为具有分组和传送双重属性的综合传送网技术,目前已成为3G/LTE时代IP化移动回传网的主流解决方案[3]。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以下各项关键技术的支撑,其核心技术如图2所示。

2.1 全业务支撑

尽管3G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的TDM业务仍是通信业务的主体,所以PTN必须具备多业务承载能力。端到端伪线仿真(PWE3)技术即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而出现的。PTN采用PWE3的电路仿真技术来适配所有类型的客户业务,包括以太网、TDM和ATM等,并为之提供端到端的、专线级别的传输管道。

PWE3的技术实质是将业务数据用特殊的电路仿真报文头进行封装,在特殊报文头中携带该业务数据的帧格式信息、告警信息、信令信息以及同步定时信息等基本业务属性,以达到业务仿真的目的[3]。

2.2 分组交叉技术

PTN融合数据、电路和光层传输功能于一体,可以实现分组交叉连接以及对各种业务的统计复用。通用交换结构采用“量子交换”理论,将业务流分割成“信息量子”(一种比特块),信息量子可以从一个源实体被交换到另一个或多个目的实体。

PTN使用统一的通用交换平台来简化网络,有效的解决了多业务平台的融合问题,将业务处理和业务交换相分离,把与技术相关的各种业务处理功能放置在不同的线卡上,而与技术无关的业务交换功能置于通用交换板上。其最内层的通道可以承载ATM,IP/MPLS,Ethernet 和TDM业务,外层的通道提供伪线和隧道类传送管道。该技术实现了全业务的接入和承载,运营商也可以根据不同业务需求,通过更换不同线卡来灵活配置业务的容量。

2.3 QoS技术

传统的SDH网络,为业务提供的是独占的刚性传输管道,虽然保证了可靠性,但对业务的传输来说是种浪费,如高实时性的语音业务和普通上网业务,两者对网络的传输要求就截然不同。而PTN则可以感知业务特性并提供恰到好处的服务质量QoS,做到按需分配。

2.4 层次化OAM及保护

PTN的可操作管理OAM机制基本继承了SDH思想,通过为段层、隧道层、伪线层提供层次化的告警、性能管理来支持层次化OAM,可实现对PTN网络故障的快速定位,并可检测网络性能,包括丢包率、时延等。

PTN支持全面的接入链路保护、网络级保护及设备级保护[4]。OAM与保护在应用上密不可分,通过OAM机制实现的快速、及时的故障检测是实现电信级保护的前提。与PTN保护机制相关的OAM分为3种类型:告警相关OAM、性能相关OAM和通信信道OAM。

2.5 同步技术

现实的PTN网络将存有大量的TDM业务,而TDM业务对同步要求很高,因此PTN需要考虑网络的时钟和时间的同步需求。PTN区别于以往分组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同步技术。PTN在支持TDM over Ethernet业务时,在网络出口必须提供TDM码流定时信息的重建机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界提出了CES,TOP,同步以太网等时钟处理技术。分组同步目前存在两种思路:一是基于现有传送网技术的分组网同步;另一种是全分组化网络的同步。而建立同步分组网的定时分配方式也有两种:基于物理层及基于分组包的定时分配。

3 PTN的技术优势及应用

3.1 PTN的技术优势

在网络融合大背景下,全业务网络时代即将来临,各运营商的建网模式将逐渐统一,而PTN在其中将发挥关键的角色。与其他现有网络相比,PTN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首先,PTN兼容性强,成本低。它具有强大的兼容性,具有兼容以太网,ATM,SDH,PDH,PPP/HDLC,帧中继等各种技术的统一传送平台,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现有网络,降低组网成本。此外,对现有网络高投资、建设难度大的部分进行改造,如中国移动TD-SCDMA基站的GPS天线模块,在PTN 网络中,采用基于IEEE1588v2时间同步技术,避免了安装GPS困难问题,节省了成本,便于维护[5]。其次PTN资源共享,效率高。3G时代的数据业务迅猛增加,传统的传输网已经很难适应。而PTN设备针对分组业务流的突发性,采用统计复用的方法进行传送,在保证各优先级业务的CIR(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前提下,对空闲带宽按照优先级和EIR(Excess Information Rate)进行合理的分配,既能满足高优先级业务的性能要求,又能尽可能的充分共享未用带宽,解决了TDM交换时代带宽无法共享,无法有效支持突发性业务的根本缺陷。再次,PTN流量明确,保护强。它的业务流量和流向都比较明确,有定点规则,不像城域内互联网的需求,是路由型的。在保护方面,PTN支持1+1和1∶1线性保护,能够根据自动保护倒换(APS)条件启动1∶1子网连接( SNC) 路径保护,支持Wrapping和Steering环网保护,采用基于折回等机制,根据段层的缺陷监视或APS协议信息传送执行业务的保护,实现与SDH相同的<50ms的保护效果;同时在标准中也定义了基于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的智能保护与恢复功能,提高抗多点故障的能力及不同级别安全要求。

3.2 PTN的应用

在大量3G回传业务和网络IP化需求推动下,各大运营商对PTN技术和应用的需求也日益明显,为了满足网络需求和应用的发展,2009年中国3G牌照发放,目前我国《分组传送网(PTN)总体技术要求》已经征求意见,预计在今年9月份送审。

虽然PTN技术的标准化工作还未完成,但由于国内外无线回传市场的需求迫切,目前市场上已有一系列PTN产品。在国外,到目前为止,全球启动移动IP基站接入传送的运营商约60多个,其中Vodafone集团、Telefonica集团、法国电信、美洲移动AM、俄罗斯Vimplecom、乌克兰电信部、香港数码通等都在积极探索PTN的试点和商用运用;国内的华为、中兴、烽火、上海贝尔等公司的T-MPLS产品已经经过多个运营商的测试,大部分产品已获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设备入网许可证。

组网应用上,中国移动在经过了2008年实验室测试和2009年上半年的八省市试点测试后,已明确基于MPLS-TP的PTN网络演进和建设方向,2009年10月份启动PTN集采工作(主要的PTN设备厂商均有参加),2010年初开始了PTN网络建设,后续将基于移动回传网络实现向全业务网络的演进。中国电信的PTN相关企业标准目前也已制定完成,实验室测试已经开展,相关的试点应用也纳入议事日程。中国联通在2009年已针对现网MSTP实施3G承载的优化改造,同时也关注PTN技术和标准的进展情况,在2009年第四季度开展了PTN的实验室相关测试,后续随着WCDMA数据业务推广逐步向分组化承载技术演进,对PTN技术的关注和应用将进一步加强。

总的来说,PTN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技术、产业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为产业化应用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TN在国内下一阶段的发展上,主要的应用场景仍将定位于基站回传网络和集团大客户专线传送上,其中标准方面,将制定完成网络的总体技术要求,来指导网络应用和设备开发,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PTN标准进展;应用方面,中国的PTN建设会逐步开展,针对PTN的特殊性将开展网络运维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并进一步做好测试和试点工作,为下一步应用打好基础。

4 结束语

PTN是面向下一代通信网络的新型传送网技术,具有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智能化OAM和网管,可扩展及安全性等,提供了一种扁平化、可运行、低成本的网络架构,是在业务转型和网络融合期顺应时代发展的网络建设和发展方向。作为PTN的关键技术,T-MPLS的快速发展,可以为分组传送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是我国未来信息化建设需要重点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徐荣,任磊,邓春胜.分组传送技术与测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朱京,刘昭伟,雷学义,等.PTN—信息通信基础承载网络的演进与变革[J].电力系统通信,2009,30(198):52-59.

[3]郭中华.从3G无线网络看IP化回传网络需求[J].信息通信技术,2009,3:69-74.

[4]张成良,荆瑞泉.PTN技术发展趋势和组网应用[J].邮电设计技术,2010,3:1-4.

关键技术优势 篇5

网络RTK就是在一定区域内建立多个 (一般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参考站, 对该地区构成网状覆盖, 并以这些参考站中的一个或多个为基准, 计算和发播改正信息, 对该地区内的卫星定位用户进行实时改正的定位方式, 又称为多参考站RTK。与常规 (即单参考站) RTK相比, 该方法的主要优点为覆盖面广, 定位精度高, 可靠性高, 可实时提供厘米级定位。

网络RTK的基本思想是:在一定区域内, 多种系统误差, 如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和轨道误差等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因此根据多个参考站的已知误差用一定的算法可以推算或消除该区域内任何一处流动站的未知误差, 此过程一般也是基于双差组合的, 然后再解算整周模糊度, 得到高精度的实时RTK定位结果。

2 网络RTK的基本原理

网络RTK是由参考站网、数据处理中心和数据通信线路组成的。参考站上应配备双频全波长GPS接收机, 该接收机最好能同时提供精确的双频伪距观测值。参考站的站坐标应精确已知, 其坐标可采用长时间GPS静态相对定位等方法来确定。此外, 这些站还应配备数据通信设备及气象仪器等。参考站应按规定的采样率进行连续观测, 并通过数据通信链实时将观测资料传送给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根据流动站送来的近似坐标 (可根据伪距法单点定位求得) 判断出该站位于由哪三个参考站所组成的三角形内, 然后根据这三个参考站的观测资料求出流动站处所受到的系统误差, 并播发给流动用户来进行修正以获得精确的结果。必要时可将上述过程迭代一次。参考站与数据处理中心间的数据通信可采用数字数据网DON或无线通信等方法进行, 流动站和数据处理中心间的双向数据通信则可通过移动电活GSM、GPRS、CDMA等方式进行。

3 MAX (主辅站) 技术

3.1 主辅站技术原理

主辅站技术 (MAX) 是由瑞士徕卡测量系统有限公司基于“主辅站概念”推出的新一代参考站技术。主辅站技术的基本概念就是从参考站网以高度压缩的形式, 将所有相关的、代表整周未知数水平的观测数据, 如弥散性的和非弥散性的差分改正数, 作为网络的改正数据播发给流动站。它是RTCM3.0版网络RTK信息的基础。

主辅站技术的基本要求就是将参考站的相位距离简化为一个公共的整周未知数水平。如果相对于某一个卫星与接收机“对”而言, 相位距离的整周未知数已经被消去, 或被平差过, 那么当组成双差时, 整周未知数就被消除了, 此时, 我们就可以说两个参考站具有一个公共的整周未知数水平。网络处理软件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网络中 (或子网络中) 所有参考站相位距离的整周未知数归算到一个公共的水平。一旦此项任务得以完成, 接着就有可能为每一对卫星—接收机, 以及每一个频率分别计算出弥散性的和非弥散性的误差。

3.2 主辅站技术优势

徕卡主辅站技术采用最新国际标准RTCMV3.O格式, 支持单向和双向通讯, 克服以前方法的缺点 (如误差模拟不完善, 仅仅使用三个最近的参考站的信息生成网络改正数据, 需要双向通讯, 数据量大且不标准等问题) , 将成为网络RTK的标准, 可以使用单向通讯, 为用户带来更大的好处。另外, 参考站和流动站设备的兼容性好。由于Spider进行全面的系统误差模拟, 无网的大小限制, 可用于全球、区域和地方应用, 没有网中台站的数量限制, 对流动用户的数量也不限制。

徕卡公司基于“主辅站概念”新一代参考站网软件采用最新国际标准, 软件结构灵活, 功能强大, 模块化设计, 可以为大型、小型、简单及复杂的参考站网的需要进行软件定制。它采用最新MAX专利技术的“主辅站方案”, 大大减少了数据负荷, 支持单向通讯, 主参考站不需要最近的站, 因此如主站出现问题, 另一个辅站可自动成为主站, 徕卡主辅站技术提供的RTCMV3.0MAC网络数据是相对于真实的参考站, 而不是虚拟的。

用户可直接接收徕卡参考站网的网络RTK数据, 兼容性强, 杰出的可靠性和性能, 而且具备可扩展性。另外, SPider利用RTK代理服务器和访问路由器, 采用中心化的RTK服务机制, 大大增强了系统和用户的安全性。

4 VRS (虚拟参考站) 技术研究

4.1 VRS工作原理

VRS的出现, 得益于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实际上, VRS系统已不仅仅是GPS的产品, 而是集Internet技术、无线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和GPS定位技术为一体的定位系统。

VRS技术是通过与流动站相邻的几个参考站 (典型的是三个) 之间的基线计算各项误差, 采用一定的算法来消除或大幅削弱这些偏差项所造成的影响。数据处理中心根据流动站送来的近似坐标 (可据伪距法单点定位求得) 判断出该站位于由哪三个参考站所组成的三角形内, 然后根据三角形插值方法建立一个对应于流动站点位的虚拟参考站 (VRS) , 将这个虚拟参考站的改正数信息传输给流动站, 流动站结合自身的观测值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精确点位, 有必要时可将上述过程迭代一次。

服务区内每一个流动站对应着一个不同的VRS参考站, 由于VRS参考站发送的是正常格式的RTCM信息, 因而流动站并不需要知道参考站所用的参数模型。参考站需要根据流动站点位建立相应的局部改正数模型, 所以流动站必须通过服EA格式把它的点位信息发送给中央控制站, 即流动站需要配备类似GSM移动电话的双向数据通讯装置。VRS技术的代表软件为GPS N e t w o r k。

4.2 V R S技术在理论上的优势及不足

(1) 优势:系统在DGPS、准实时定位及事后差分处理的服务半径上与单参考站没有任何差别, 但是在RTK作业半径方面应该可以得到较大距离的延伸。只要无线电通信或其他数据传输手段能够保证, 那么RTK的作业半径也有可能达到30km以上未来的潜力甚至可以更大。虚拟参考站技术的另一个显著优点就是它的成果的可靠性、信号可利用性和精度水平在系统的有效覆盖范围内大致均匀, 同离开最近参考站的距离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2) 不足:其缺陷是电离层、对流层的影响只能借助改正模型来修正, 改正效果受外界影响较大;不能消除或者只能借助其他方法去消除轨道误差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莉, 齐维君, 方爱平, 等.数字水准仪误差源及检定方法初探[J].测绘通报, 2005 (9) .

[2]高星伟, 刘经南, 李毓麟.网络RTK的轨道误差分析与消除[J].测绘科学, 2005 (2) .

关键技术优势 篇6

万盛区全区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抛秧技术比常规技术可增产稻谷7.9%~10%以上, 节省秧母田75%以上, 省肥25%以上, 省水50%, 省工省力提高工效5~7倍以上, 每667 m2增收60~70元。该技术已列入全区“丰收计划”和各镇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为了全面普及推广该项新技术, 根据实践特将水稻塑盘旱育抛秧及关键栽培技术阐述如下。

1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生长优势

1.1 秧苗在苗期表现为“生长抑制型”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秧苗在苗床期, 首先是秧苗地上部分在干旱管理和化学控苗作用下, 其株高一般比水育秧苗低30%~40%, 叶龄减少0.5~1.0片;其次是地下部分秧苗根系在秧盘孔内受到限制而“倦缩式”生长, 秧苗生长受到严格控制, 从而表现出“生长抑制型”生长优势。目的在于培育出不仅矮、健、壮, 而且重心集中于根团, 能满足抛栽所需的秧苗。

1.2 移栽后返青成活快, 生长顺利

由于旱秧秧苗素质高, 特别是根系发达, 活力旺盛, 新根多, 移栽后走根成活快, 没有地膜水秧移栽后存在那样明显的返青期, 栽后一般不发生根腐和坐篼。这一优势已被广大农户所认可并接受。

1.3 分蘖力强, 有效增加亩穗数

旱秧栽后走根快, 不黄叶不换叶, 大大减少了体内营养物的消耗, 利于低节位分蘖的早生快发, 其亩有效穗数、穗粒数、穗实粒数等分别比地膜水秧增加0.7万穗、5.5粒、3粒。

2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关键技术措施

2.1 选好床地, 规范做床

必须选择地势平垣向阳、土层深厚的熟地、管理方便的菜园地、冬闲田土等土质肥沃偏酸的地块作苗床。

按1.8 m宽开厢、净厢面1.4 m、厢面达到平整、土细、无杂草的要求。然后用1 kg壮秧剂拌1 kg尿素和10 kg过筛细土, 均匀撒在12~15 m2厢面上, 用耙梳按2 cm深度耙几遍, 浇足水待播种。

2.2 坚持种子处理, 使用壮秧剂

种子处理有拌种、浸种等, 种子处理具有保护种子抗御土传病害及有害动物危害, 并且使种子获得足够的营养促进发芽、生长、有利于标准化种子种植推广。

亩用过筛的肥沃疏松的干壤土60~70 kg (忌用石骨子或沙土) , 加入具有调酸、消毒、化控、营养作用的水稻多功能壮秧剂1 kg (抛秧专用) , 混拌均匀后堆沤一天备用。

2.3 定量播种, 适期早播

根据生产需要, 定量播种, 培育小、中、大苗壮秧。实行“三秧”配套。小苗秧:亩播种量30 kg, 秧本田比例1∶30, 叶龄3叶左右, 秧龄30 d, 适宜冬水 (闲) 田、绿肥田和蔬菜田;中苗秧:亩播种15~20 kg秧田比例为1∶ (15~20) , 叶龄3.5~5.5叶, 秧龄40 d, 适宜绿肥田、蔬菜田和油菜田;大苗秧:亩播种8~10 kg, 秧、本田比例为1∶ (8~10) , 叶龄5.5~7叶, 秧龄55 d左右适宜麦 (油) 两熟的两季田和迟栽望天田。播种后用细土覆盖种0.5~1 cm厚, 再用敌克松50 g对水50 kg喷于厢面, 并保证有足够的水分, 采取双层膜覆盖方法。

将混有壮秧剂的营养土装入盘的育秧孔内垫底至2/3处, 用播种器或手工播2粒“粉嘴谷”, 上面用未混多功能壮秧剂的营养土将每个育秧孔填满, 盘面上多余泥土要清除干净。摆盘后用木板将盘往下压, 使之尽量与苗床接触。然后喷清水至旱床边出现浸水为止, 平铺一层微膜保温保湿, 再搭架盖第二层膜。

2.4 加强苗床管理, 控高促蘖

出苗前盖严膜, 膜内温度控制在35℃以内, 立针后揭去第一层膜;1叶1心期膜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2叶1心期开始炼苗, 膜内温度不超过25℃, 以后逐渐降低, 直至全揭膜。炼苗要循序渐进, 防止高温烧苗, 遇寒潮要盖膜护苗。盖膜期在床土发白或秧苗出现卷叶时, 早晚要揭膜喷水。1叶1心至2叶1心期, 每10 m2撒施70~100 g尿素和1 kg壮秧剂, 然后喷清水使肥入土。

为了便于移栽, 提高秧苗素质, 在1叶1心期用15%多效唑粉剂2 g对水1 kg喷雾, 促分蘖矮化秧苗。培育大苗秧在3叶期再喷一次, 将秧苗高度控制在25 cm以内。

2.5 提高立苗率, 减少浮秧

带土带药起秧移栽, 提高立苗率、减少浮秧, 降低施约成本。

3 常见旱育秧死苗原因及防治

3.1 旱育秧死苗原因

(1) 没有按技术规程育秧:凡烂秧死苗严重的农户, 基本没有对种子和苗床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苗床底水不足, 种子未盖土或盖土太少等。

(2) 秧苗期田间管理不善:主要体现在苗床失水死苗, 高温烧苗, 炼苗不当。育苗期间随着气温升高, 土壤水分蒸发量大, 容易造成苗床失水干裂, 加上部分群众管理跟不上, 使苗床长时间处于干旱状态, 造成干旱死苗;有的农户在高温天气不及时揭膜通风降温, 造成高温烧苗;在高温天气条件下, 揭膜时间把握不好, 中午才揭膜, 造成秧苗骤然失水, 影响秧苗正常生长, 甚至青枯死苗。

(3) 病虫害造成死苗: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绵霉菌、腐霉菌、立枯病菌和稻种本身带有病菌的危害而造成死苗;土壤缺素导致黄化、白化、中毒等死苗。

(4) 其它原因:谷粒饱满度不好, 催芽播种后出苗不整齐、长势弱, 加上管理跟不上, 烂种死苗现象较为突出。

3.2 旱育秧死苗防治

(1) 提高苗床质量, 严格进行种子、土壤消毒。床土要保水、保肥、向阳、土细无杂草、水分足够、厢面平整, 并且用壮秧剂处理。播种后必须均匀盖种, 盖种的土壤要进一步用敌克松消毒。种子要进行晒种、清水选种、药剂浸种等技术处理措施。

(2) 加强苗期管理。防止失水干旱死苗, 发现床土发白要在早晚喷洒清水, 补充土壤水分;防止高温烧苗, 出苗后遇晴天, 实行上午10时左右揭膜下午5时后盖膜保温;适时炼苗, 秧苗在1.5~2叶后就开始炼苗, 炼苗的方法是先揭两头, 然后是白天揭膜夜晚盖膜, 直至全天揭膜适应自然气候, 炼出壮苗;在1叶1心期再次用壮秧剂预防立枯病。

关键技术优势 篇7

解决制革行业污染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先进的工艺和材料实现制革清洁化生产;而应对制革“贸易壁垒”就需要提高皮化行业的生产水平, 生产出完全符合各项法令法规的环保产品。德赛尔作为国内众多皮化生产企业之一, 一直致力于制革清洁化和环保皮化产品方面的研究, 并在行业中应用推广初见成效, 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据介绍, 德赛尔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近期在制革清洁化及节能减排方面推出了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一、保毛脱毛, 少灰膨胀工艺

此工艺使用极少量石灰保毛脱毛, 后期使用浸灰酶德赛贝LG、膨胀剂德赛精POU对纤维进行膨胀, 与常规脱毛浸灰工艺相比, 此工艺能够减少硫化物60%以上, 减少悬浮物70%以上, 减少总氮量95%左右, 降低COD 80%以上, 减少BOD 70%以上, 猪皮生产能减少50%左右用水, 牛皮节约25%左右用水, 脱灰工序中节约40%左右脱灰剂用量。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治污费用和能耗费用, 对环境友好有很大的帮助。

二、无氨脱灰软化工艺

通过在脱灰软化工序中使用无铵脱灰剂德赛精TM、无铵软化酶德赛贝U5, 使废水中氨氮量大量减少, 很大程度缓解污水中氨氮处理压力, 有的甚至可以达到直接排放标准。

三、低铬高吸收技术

此工艺和常规工艺的操作基本保持一致, 使用独有的铬交联剂德赛坦AR, 最大程度地提高了铬的吸收率, 可以减少主鞣铬粉用量30%~50%, 收缩温度与常规铬鞣相当, 主鞣废液铬含量降低50%~80%, 后期废水处理压力减小。成品丰满度好、颜色浅淡。

四、高效的复鞣、染色、加脂技术

此工艺通过使用高吸收复鞣剂德赛坦NHK提高复鞣材料吸收率, 使得复鞣废水中固体悬浮物降低约90%、油脂含量降低80%、COD降低约20%、色度降低30%左右, 从而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节约复鞣材料使用使生产成本降低。据悉, 在推广清洁化工艺和节能减排技术的同时, 德赛尔的优势产品和拳头产品得到市场广泛认可, 客户得到满意的回报。这些产品包括:

1、德赛贝系列产品。

典型代表如软化酶德赛贝B2/B5、德赛贝U2/U5, 以其优异的得革率、成品部位差小、皮面舒展和使用安全性得到市场很高的评价, 很多客户都主动向其它客户推荐。

2、德赛宝系列产品。

德赛宝SO是一种多功能合成加脂剂, 以其优异的耐黄变性能和良好的柔软性和耐迁移性在国内很多市场能看见它的身影, 是生产沙发、鞋面、服装革等产品客户首选产品之一。德赛宝QL是以卵磷脂为主与天然油混合型加脂剂。以其优异的柔软性能和优异的性价比, 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追捧。德赛宝LQ-5是高分子烃类合成加脂剂, 因其优异的耐电解质性能, 沿海大型牛皮厂几乎都在使用。

3、德赛精SHN。

对油脂有极强的分散乳化性能, 在四川猪皮厂几乎家家都在使用。

4、德赛精SMO。

作为常见的自动提碱剂系列之一, 又独具特色性能, 使用安全、提碱缓和及蓝皮均匀性好, 在众多自动提碱剂中脱颖而出。

5、德赛坦DC。

脂肪醛预鞣剂, 是现在市场上在售的同类产品中极少数能够达到环保要求的醛类产品之一。使用脂肪醛DC不会影响皮坯颜色, 成品丰满度好, 三方权威机构检查甲醛含量合格。

6、德赛坦ME。

浓缩的液体三聚氰胺。以其高含量、高性价比、优异使用性能在产品推出市场后很快被认可。

7、德赛坦CR。

液体铬丹宁。是市场上少有几种含铬液体丹宁之一, 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和皮板柔软度与丰满度, 在牛皮市场应用广泛。

8、德赛坦RST。

是丙烯酸树脂中独具特色的一支, 小分子丙烯酸RST具有优异的耐电解质性能, 鞣制皮板具有良好的丰满度和特殊的弹性手感, 在市场上使用很广泛, 特别是用于牛皮鞋面革特色更突出。

9、德赛精XP。

猪皮拔毛助剂, 是现在市场上独一无二的产品, 颠覆传统拔毛助剂思路, 此拔毛剂使用后猪皮拔毛伤可减少到最低程度, 几乎不会因拔毛操作导致松面。

1 0、德赛精S80。

六价铬去除剂。是一种高效的六价铬还原剂和抑制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的特殊保护剂。可将皮坯已经产生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 也可以保护成品因为储存等因素而产生六价铬。此产品操作简单, 效果明显, 现目前还没有客户反应使用S80后六价铬仍超标。

链接

四川德赛尔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始创于1995年, 是一家生产精细化学品的专业公司, 主要研发和生产皮革化学品, 以科学和技术著称, 主要产品已形成助剂、加脂剂、复鞣剂、酶制剂和染料五大系列, 百余品种, 工艺质量在同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甚至领先于国外同类产品。公司拥有国内及国际最新、最先进的分析设备、实验设备和生产设备, 并建有设施完善的产品开发和应用实验室, 所有设施参照国际标准部署和建造, 具备完成产品的小试、中试和规模生产的能力。已成为具有相当竞争力的皮革化学品公司之一。

德赛尔现拥有120多名员工, 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占70%以上。由院士、教授、博士后、博士、高级工程师组成的43人的研发团队, 成就了德赛尔在业界的领先地位。其中从事产品基础研究的21人, 从事产品应用开发研究的22人。

德赛尔在全国各制革片区均设有办事处、分公司或经销商, 产品和营销网络覆盖大陆主要制革区域, 以及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截止2009年, 公司年度销售额为1.9亿元, 年创税利2000万元以上。

德赛尔在行业内率先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项认证。

德赛尔运用科学和人才的力量不断推动技术的进步, 并已获得具有世界竞争优势而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

德赛尔注重产品定位和技术创新, 致力于为客户研发国内和国际领先的优质产品, 尤其是环保、清洁的新型功能化皮革化学品。

作为一家国际化的化学品公司, 德赛尔一直致力于发展国际战略合作伙伴, 现已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英国北安普顿大学、美国环保协会、西班牙TEXCUR公司、四川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等机构长期技术合作, 着重研发功能化、清洁化、环保型的皮革化学品和生产工艺, 并已取得大量成果, 产品已广泛使用在各个生产环节中。

德赛尔现已成为全国具有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技术研发中心和最具应用能力的产品开发研究中心。!!!!

可持续发展是德赛尔长期坚持的信念, 并一直将对环境保护的考虑贯彻到开发、生产、使用产品的每一个环节中, 德赛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符合国际对“低碳经济”的倡导。

2010年,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与德赛尔实行战略合作, 在全国首次首家试点, 实施“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战略措施, 开展“绿动工厂”行动。“绿动工厂、服务行业、回报社会”是这一行动的主旨。“绿动工厂”的行为和结果, 将为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贡献具体的数据和范本, 并使之成为行业清洁化模式的典范。

关键技术优势 篇8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的精神, 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优势出口生物资源产品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项目针对我国生物资源产品的发展现状, 从制约我国优势出口生物资源产品的关键技术问题和面临的主要挑战入手, 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优势出口生物资源产品进行清洁生产工程技术与质量升级的综合研究, 把循环经济和全程质量管理的理念贯穿于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强化生产过程的质量和环境管理, 从所研究产品生产的环境管理、原料质量管理、产品加工过程管理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实现全程质量控制的清洁生产, 制订所研究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借鉴国外先进标准, 制订具有国际认同性和等效性的所研究产品的企业标准, 并提出部分产品的行业标准;提升我国部分生物资源产品的清洁生产工程技术水平, 示范带动我国生物资源产品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从而提高我国相关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为我国生物资源产品出口的可持续性增长提供技术支撑。

二、申请内容

课题1:达托霉素发酵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

课题2:奥利司他发酵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

三、实施期限

本项目实施年限为3年, 从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

四、申请管理

1.本项目由商务部具体组织实施。

2.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 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公开发布指南的课题将通过评审择优选择并落实优势承担单位。

五、申请资格

(一) 申报单位的条件和要求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 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等, 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 不接受个人申请。

2.鼓励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课题。每个课题的联合申请方原则上不超过5个法人单位。

3.课题申报必须以某一课题整体研究内容为申请单元。联合申请各方须签订共同申请协议, 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课题牵头申请单位对联合申请各方的申报资格进行审核。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 (科委、科技局) 或商务厅 (商务局)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或所属部门科技 (科教) 司审定后, 进行申报。

4.申报单位经费须专款专用, 设立单独账簿, 独立核算, 并保证配套资金及时到位, 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5.成果查新证明须由有资质的国家或部省级查新单位出具。

(二) 申请负责人的条件和要求

1.课题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 并有固定单位 (不包括在站博士后) , 年龄不超过57周岁 (截止到2008年1月) , 无不良科研行为, 从事相关研究或技术开发五年以上。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 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

2.所有课题申请人均不得参与两项以上本项目课题的申报, 且只能主持申报一项本项目课题。课题申报单位 (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 和主要申报人, 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课题负责人同期只能主持一项国家主要科技计划 (包括863计划、973计划、支撑计划等) 课题, 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同期参与承担的国家主要科技计划课题数 (含负责主持的课题数) 不得超过两项。

3.事业单位 (含研究机构) 专职管理人员参与课题研究时间低于工作时间60%的均不得主持本项目课题申报。政府机构公务员不得参加课题申请。

经专家形式审查, 申请单位或申请负责人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 不参与专家评审。

六、申请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1. 申请文件编写:用中文编写, 要求语言精炼, 数据真实、可靠。

2. 文件规格:一律用A4纸, 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并装订成册, 申请文件一式20份, 正本1份, 副本19份, 同时附电子版。一旦正本和副本不符, 则以正本为准。申请书按统一格式编写。

3. 课题预算申报书须单独装订, 与相关申报材料一并提交。编制要求参照《关于2006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课题) 预算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科财函[2006]12号) 。

4. 申请书及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 (或委托授权人) 签字并加盖公章, 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 封皮上写明申请课题、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联系人及注明“不准提前启封”字样, 并加盖单位公章。

5. 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 申报单位须根据《课题申请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

七、课题管理

1. 经专家评审、择优选定课题承担单位, 按项目管理要求与科技部签订“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务书。

2. 按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对课题承担单位进行管理, 国拨经费根据课题进展情况按年度分批拨付到承担单位。

关键技术优势 篇9

20 世纪初期,熊彼特(J.A.Schumpeter)从经济学视角向我们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起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函数。创新的概念在他看来主要涵盖以下5 个方面的内容:(1)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2)掠夺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采用一种新的产品;(5)实现一种新的工业形式。这五项内容涵盖了企业的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等三方面层次内容。

从熊彼特研究开始,很多学者渐渐对于创新问题研究重视起来,关于创新的概念也是从各自研究的角度加以自身的理解。自此学术界对创新的研究进入百花齐放阶段。如德鲁克就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等。具体可以归纳为3 种视角理论:(1)创新者视角,它把创新看做是开发一种新事物的过程;(2)使用者视角,它把创新看做是新事物自身所建立起的应用性过程;(3)接受者视角,它把创新看做是新事物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创新是一种新的发明创造或理念被一个企业或相关的环境所发觉、发现、接受、反馈和应用,并且能够转化为具有经济和实用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过程。因此,创新不仅包括对原有事物的改进,还应包含丰富的创新性,而且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后者是占绝大部分的。

二、竞争优势及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一)竞争优势概念

自从著名经济学家张伯伦在1939 年开创性地提出竞争优势这一词语之后,申德尔和霍夫(Schendell & Horfer)就把它引入到战略管理中,把战略管理和竞争优势放在一起加以研究。近几十年的发展,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也在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范围发展,从一开始的暂时性竞争优势的获取转向持久竞争优势的获取。总结理论界的研究结果,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两类。

1.竞争优势外生论。这一理论主要倾向于竞争优势来源在于具体企业所存在的产业和行业,行业结构形态决定了企业的能力以及为自身所能够做出的贡献,进而决定该企业在其所在的行业乃至整个产业大环境里的经济表现和该企业所存在和依赖的竞争优势问题。

自从20 世纪80 年代之后,该领域大多数学者便开始从战略以及战略管理的高度对竞争优势的产生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美国学者安德鲁斯(Andrews)在其著作《企业的战略概念》中便尝试提出,战略及战略资源和能力是企业的内部优、劣势和企业的外部机会、威胁之间是相互平衡、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我们在多数著作中看到的SWOT概念构架。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Porter)教授依次通过他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3 部著作建立起有关产业结构内外部分析的详细战略框架,提出著名的决定市场的五种基本力量模型和战略三步法:即定位(Position)、匹配(Fit)、权衡(Trade off),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肯尼尔·安德鲁斯的理论观点。波特指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为其客户(消费者)所创造的超过其自身成本的价值”。同行业内外部的产业价值链的不同是企业在竞争优势方面的关键来源所在。正是通过比其所在行业环境里的竞争对手来彰显更具经济性和更能够出色和完美地开展和执行企业的重要战略层面活动,企业才得到战略性的成果并进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

然而,外部环境总是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市场竞争加剧不断,企业自身的外部环境更加变化莫测。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企业要想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不能依靠其所在的外部环境,还应该从自身内部挖掘更多的机会。于是,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就自然而然地开始对企业内部自身提升和改造加以研究。

2.竞争优势内生论。这一理论主要倾向于认为,企业的发展肯定会受到来自外部产业和市场环境的左右,但这并非企业绩效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企业竞争优势更多因其内部的资源、知识和能力的整合和优化。罗曼尔特(Richard Rumelt)则认为,“如果企业无法有效模仿或复制出优势企业拥有或产生的特殊能力,那么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的效率差异状态将会永久不断地持续下去”,从而开拓了关于从企业内部和内生资源的视角出发来认识和研究企业之间绩效和竞争优势差别的先河。

(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SCA)含义

管理学家德鲁克(Drucker)这样说过:“未来对于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他希望企业不但能够在短时间内或某个时间点上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大的有关超倍收益方面的优势,还能够长期抵挡住竞争者对企业自身竞争优势的不断腐蚀和复制,以此来保护或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即企业不仅仅是现在和当下的胜利者,更会是以后和未来的胜利者。

关于持续竞争优势的理解和认识应从两个维度来看。持续这个词本来就包括两层含义。(1)持续是相对于时间维度而言的,表示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所保持和维持的状态。当企业的某种或特殊竞争优势不能够或不易被现在和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竞争对手所模仿和复制时,我们就说该企业在某一或某些方面获得了持续竞争优势。(2)持续还应该是一个不断保护机制和维持过程的状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持续创新,同时又能够动态地推动和维护竞争优势,可以说这才是竞争优势得以持续的真正秘诀。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持续竞争优势(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SCA)是指在各种各样的市场环境中,即不论企业是在稳定、动荡还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企业将自身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能力和发展战略等各种企业资源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学习等方式来创造和开发属于企业自身潜在的市场机会,并不断通过创新和变革来获取自身发展的内外动力和优势所在,以原有竞争优势为出发点,不断发展新的、更深层次的竞争优势。

三、创新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

(一)创新的基本要素

环境的变化可以是渐进式的,还可以是激进式的。企业不仅要能成功地进行针对渐进和缓慢下环境的渐进式创新,还必须能够应付激进环境下的激进式创新。创新发展过程主要由三个基本性要素组成:资源、方式、远见。

远见是创新的基点,是创新真正成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所在。如苹果公司在个人电脑市场上的成功就来自它的远见卓识。资源则是战略化为行动的强有力保障,是企业获得所有新竞争优势的物质载体。这里的资源主要包括企业战略资源、企业各种能力(如学习能力、研发能力等)。企业想要不断推陈出新,需要各种资源,而该资源最主要的特点是:出奇制胜的策略、赶超竞争对手的方法、灵敏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在激烈多变的竞争环境里,在卓越远见和核心资源的基础上,企业主要是通过改变企业市场竞争规则或者是采取同时或者一连串的竞争行动。其中,改变企业市场竞争规则就是在市场制造突变性和间歇性行为,这样就可以将竞争对手置于被动状态。企业所在行业夹杂着一些传统和不成文的规则,正是这些规则成就企业具有的竞争优势,而规范一旦改变,则其相应的竞争优势就会不复存在,这时较早掌握市场新规则的企业就会获得空前的竞争优势。

(二)创新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

1.创新与竞争优势的动态互补模式。竞争优势将是企业持续追求的主题,但是企业每一方面的竞争优势往往都是在原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加以改善和完善的结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可持续发展下去。

2.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保护——建立企业创新机能机制。企业的高绩效根源就在于不懈地打破所处市场的竞争态势,如微软持续更新和改造计算机操作系统来牢牢握住市场领导权。技术创新应该是企业建立信心并在机制中能否领先的最重要的因素。广告战、价格战固然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或利润,但这并未从根本上提升与其他企业的优势差距,相反,有时会起到负面作用,像增加自身成本、固化企业向其他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管理人本化、资源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凸显的市场经济下,企业要想基业长青,就不能仅仅守住现有竞争优势,还需要不断创新,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创新在竞争优势获取方面的作用是首当其冲的,只有创新才能使企业形成持续竞争优势。因此,需要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系统,以创新作为先导,不断研究和发现能够形成竞争优势的因素,在竞争的各个层面上形成一个和谐的竞争战略。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王江,金占明.隐含经验类知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泉[J].南开管理评论,2004,(5).

[3]Fiol.C.Revisiting an Identity-based View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J].Marlene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1,(6):691-699.

[4]Prahalad,C.K.&Gary Hame: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关键技术优势】相关文章:

共性关键技术06-17

关键技术突破07-05

处理关键技术08-16

安全关键技术09-14

增压钻井关键技术09-11

牧草种植关键技术04-27

云计算关键技术05-07

物联网关键技术05-14

关键网络技术06-05

LTE关键技术06-06

上一篇:SOPC技术下一篇:慈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