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高科技产业

2024-06-20

闽台高科技产业(精选八篇)

闽台高科技产业 篇1

关键词: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合作现状,对策,研究综述

当今社会, 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 福建省把加强与竞争力胜过自己一筹的台湾高科技产业之间的协作、实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跨跃式”提升, 当作政府政策支持的重点。而台湾高科技产业由于岛内资源缺乏、市场容量小, 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困难重重, 因此需要尽快融入到包括福建在内的祖国大陆产业发展体系中。两地高科技产业走协同发展道路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前景将十分广阔。近些年来, 学术界研究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著述日益增多, 这些研究视角多样、方法综合, 并且紧密结合闽台宏观经济社会环境和产业政策的变化。本文主要从高科技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现状和创新合作机制的思路三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梳理, 以期为相关问题的未来研究提供借鉴。

一、关于高科技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分析高科技产业竞争力, 可参照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 但由于高科技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等特征, 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不完全适用于高科技产业, 因此需要建立一套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特有评价方法。学者们对此进行了不少的探索, 现将有代表性的观点列举如下。

高长远等针对我国高产业管理的实际, 借鉴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 从系统综合评价的角度, 运用AKP法建立了评价高科技产业的指标体系。以穆荣平为组长的高科技产业竞争力评价课题组认为, 研究高科技产业竞争力, 一要借鉴有关国家、产业、企业和产品层次的竞争力研究成果。二要分析高科技产业竞争主体的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和其他影响因素。三要寻求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点。谢章澎、朱斌运用产业投入竞争力、产业产出竞争力、产业发展环境竞争力、产业孵化能力竞争力等一系列定量指标, 综合比较福建和台湾两地的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唐建荣等借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无锡市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SWOT (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分析,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 即根据原始指标相关矩阵内部结构的特征再现指标与综合因子的关系, 进而探讨因子之间和因子内在结构及其相关关系的统计方法。江兵等从国家地位、社会经济基础结构、技术结构和生产能力四个方面建立高科技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并对28个国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仍较落后。杨本南则指出, 在高科技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评价中, 最主要的指标有二:一是产业标准的制定与核心技术。二是产业实态。他认为, 高科技产业竞争的实质是产业标准和核心技术的竞争, 因此第一个指标是最主要指标之一, 而从第二个指标看, 世界高科技产业大致可分为两种:一为“领先型”, 二为“追赶型”。

二、关于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现状的研究

在闽台产业合作层次不断提升的过程中, 高科技产业合作逐渐成为众多产业合作中的亮点, 特别是伴随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外移和福建对台高科技产业的承接, 两地的高科技产业合作将成为产业合作的主流。目前, 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上, 对其合作现状的分析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一) 现阶段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特点

李秋斌认为, 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正向纵深拓展, 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合作已由资源领域深人到技术领域, 台湾看中福建的不仅仅是纯粹的资源, 更多的是核心技术力量和优势。二是合作不再是偏向台湾, 而是建立在“利益共享”、“双赢”的基础上, 两地高科技产业互动性不断增强。三是合作的外溢性效应明显, 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了较完整的不可分离的区域性合作体系。

孙兆慧认为, 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特点集中表现为:一是由降低成本转向占有福建市场。二是投资主体由中小企业转向大型企业。

陈治人认为, 在两地的交往中, 双方按科技的各自优势、产品的附加价值、生产要素、产业科技差异, 开展了互惠互利的分工合作, 呈现出不同层次、多种多样的合作方式。

(二) 现阶段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李非、熊俊莉从组织架构的角度指出, 目前两地科技交流与高科技产业合作缺乏明确的规范协议与健全的组织架构, 但他们同时认为, 从现阶段两岸科技交流的大环境来看, 要从法制途径建立并完善这一套规范架构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两地应当通过各相关科技产业协会主导, 制定两地建制性合作产业的发展目标, 建立产业民间合作机制。

陈治人则从产业关联效应的角度指出, 台商投资未能有效带动福建省产业成长。他认为, 福建省上下游产品制造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及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原因未能与台湾企业协作配套, 两地企业没有形成密切的产品供需关系, 故台资企业对福建省相关产业前向、后向关联效应差, 未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他还从投资环境的角度指出, 福建近年来由于投资环境建设滞后, 使得对台资吸引力日益降低, 影响了闽台高科技产业的互补合作。

三、关于深化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思路对策的研究

针对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中出现的上述问题, 学者们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完善合作机制的思路对策,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营造良好互补环境, 为闽台产业合作提供强大支撑

丘勇才、林擎国提出为投资经营的台商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的建议。他们认为, 应提高招商队伍素质, 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实施“同等优先, 适当放宽”等可操作性的原则, 并在配套资金的提供、增值税的缴交返还等优惠政策上给予一定的照顾支持。同时, 在台商投资区要加快各种中介服务行业和生活服务行业的发展, 为台商提供优质的生产与生活服务。

陈治人指出, 为了保证闽台高技术产业互补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制订相应的完备的法律条文, 对其进行规范和指导。他从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加强涉台法制建设, 确实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和福建省颁布的涉台法规和政策条例。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建设, 严厉打击盗版行为, 以激发包括台资企业在内的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热情。三是约束和限制台商投资产生的负面效应, 限制台商高染企业的投资, 通过法律手段和征收污染税等税收杠杆强化台商环保意识, 并大力打击少数不法台商偷漏税、骗税及欺诈等行为。

(二) 促进闽台科技创新活动, 增强双方产业竞争力

陈治人认为, 目前闽台两地都面临市场空间狭小的问题, 因此两地企业可联合组建产品营销网络, 对市场进行预测、研究、开发、推广, 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他提出, 一方面, 台湾产品可借助福建企业在国内行销渠道, 与之组建市场联盟, 打入祖国大陆市场;另一方面, 福建企业可利用台湾企业广阔的国际市场网络及熟练的市场运作经验, 将产品销住国际市场, 增强产业外向化程度, 与世界经济接轨。

杨本南指出, 福建高科技企业技术力量落后于台湾企业, 应把技术引进作为闽台合作的重要内容。一要确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引进运行机制, 激励企业增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能力, 并通过二次创新实现后发优势。二要加强产业导向, 坚持适用技术与高新技术并举, 增加对软件引进的税收优惠, 同时减少进口硬件的优惠以增强台湾技术输入福建的吸引力。三要把对台湾技术引进与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密切结合起来, 提高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改造能力。四要通过与其他省市的内联, 增强自身技术依托, 扩大对台科技经济交流的腹地,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研发水平。

(三) 推动两地产业的紧密衔接, 形成合理产业分工格局

丘勇才、林擎国认为, 两地应充分利用产业关联效应, 注重以产业链招商, 发挥集聚经济与信息成本的优势。他们提出, 一方面, 要从台湾产业发展状况和福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出发, 重点引进互补性强、关联性大的产业, 使其能够产生强大的产业关联效应。另一方面, 要着重建立和形成大规模的协同生产体制, 通过关联性大的产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 大力实施政府诱导、企业自主配套合作的体制, 政府通过各项优惠措施, 引导两地企业自由组合, 形成上中下游一条龙产业链, 最终建立起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高科技产业群。

李秋斌则认为, 加强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合作层次, 而要挖掘蕴藏在其中的巨大潜力, 从各自拥有的优势要素基础出发, 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上合理分工。他提出, 台湾要加强作为研究基地的作用, 充分利用资源开发核心技术;福建作为生产基地, 要积极向研发端迈进。

四、结论

上述文献探讨了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对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这些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拓展了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问题研究的视野, 启发了人们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的思路。然而, 现有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与提升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水平的现实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具体来说:

第一, 对于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研究的重要性, 学术界已基本取得共识, 但目前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仍有待完善。表现在:一是已有的研究对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存在分歧。二是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和评价, 大多文献是从某一个侧面或视角进行, 缺少系统性、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和体系, 并且多是从静态的角度去考察, 缺少动态的分析和预测。三是大部分研究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本土化的研究较少, 缺少在现实意义上的理论创新。

第二, 在对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存在问题的研究中, 以下视角的分析较少:一是台资产业在地域分布上呈现不平衡性。二是福建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存在制度性障碍。三是台商在闽投资存在一系列负面效应。

第三, 对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投融资机制的研究较少。

第四, 现有文献在提出完善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机制的思路对策时, 通常是以整个高科技产业为研究对象, 没有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高科技产业, 提出不同的分工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高长远, 王宏起.高新技术产品评价系统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9 (2) .

[2]、谢章澎, 朱斌.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协同提升的思考[J].亚太经济, 2001 (4) .

[3]、杨本南.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互补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4]、李秋斌.从互补性透析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前景[J].东南学术, 2007 (5) .

[5]、孙兆慧.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国际经济合作, 2007 (1) .

[6]、陈治人.闽台高科技产业互补合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5.

[7]、李非, 熊俊莉.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与合作[J].亚太经济, 2007 (1) .

闽台高科技产业 篇2

闽台的产业间技术合作:一个博弈分析模型

技术在竞争企业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溢出效应是产业间技术合作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考虑到这一因素,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包含上游企业、下游企业以及消费需求因素在内的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并分别求出各企业在该博弈中的均衡战略.结论表明了企业的研究活动对产业内竞争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利润水平的影响,并阐明了技术的内溢出和外溢出效应在企业研发活动中的不同功能.最后,本文以闽台两地的农业合作机制为例进一步证明了溢出效应是增强产业间技术合作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

作 者:张旭华 ZHANG Xu-hua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福州,350001 刊 名: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年,卷(期): “”(1) 分类号:F121.3 关键词:博弈   技术合作   闽台   产业合作   溢出效应  

闽台高科技产业 篇3

一、闽台高科技产业互补合作的双赢分析

闽台两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可以从产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产业要素、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两地优劣势的比较, 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从而实现互惠互利。

(一) 产业发展阶段

与福建相比, 台湾地区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制造业的主体也逐渐由劳动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过渡到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经过30年的努力, 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已具相当成效, 正转向以研发为主、集中资源赚取产业链上游核心价值的阶段, 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应已经明显地体现了出来。其中半导体产业已经进入高速成长期, 电脑产业的发展则已相当成熟, 具有完整的产业分工链, 取得了多项产品排名世界第一的骄人成绩。而福建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充分发挥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是产业发展的重点, 高科技产业还处在成长期的早期阶段, 处在由下游产品生产端向上游研发端推进的阶段, 无论是产值绝对量还是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均低于台湾, 仅有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也仍没有形成配套完善的产业群, 离真正的支柱产业尚有距离。然而近些年来, 福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台湾, 表明两者差距有不断缩小的趋势。[1]

(二) 产业结构

从高科技产业的内部结构看, 台湾高科技产业以电子资讯工业所占比重为最高, 约占十大新兴工业产值的30%~40%, 其中又以半导体产业和光电产业为最, 此外, 生物科技产业和数字内容也创造较高产值;福建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心在电子信息、新能源、光机电一体化及生物医药等产业。总的来看, 两地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点相差不大, 但若对双方电子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进行比较, 则还存在较大差异。台湾的电子信息产业不断进行转型升级, 从中、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阶段逐步迈入高附加值产品生产阶段, 信息家电、液晶显示器、中央处理器等形成新的增长点。福建则偏向生产以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的附加值较低的中低端产品。

另一方面, 两地高科技产业发展均呈现内部结构不均衡的现象。台湾列入高科技产业的十大工业中, 除了电子资讯产业以及特用化学品与制药工业、精密机械与自动化外, 其它产业如高级材料、航天航空等都发展缓慢, 即使是在电子资讯产业内, 也出现诸如集成电路制造业发展快于集成电路设计业、硬件业发展快过软件业的不均衡现象。[2]福建的电子信息产业在高科技产业中也是“一业独大”, 2009年其产值约占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70%。

(三) 产业发展环境

在高科技产业发展环境方面, 福建与台湾相比, 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1.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研究的状况不尽满意;2.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完善, 企业较难获得风险资金;3.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足;4.新信息技术与生产间的结合程度欠佳, 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改造力度不够。

(四) 产业集聚效应

在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历程中, 科技园区的聚集效应令人瞩目, 目前已经形成“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云林科技园区”和“台南科技工业园区”三大产业群落。其中新竹科学园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硅谷、产值上万亿元新台币的全球第二大“IC群落”, 产业范围涵盖集成电路、通讯、计算机及周边产业、光电、精密机械和生物科技。伴随新竹园区的成长, 目前台湾IC产业已经跃居全球第四, 晶圆代工和IC封装更高居全球首位。在福建有福州、厦门两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还有4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以及国家火炬计划闽东南电子与信息产业基地。与台湾相比, 福建的产业集群还没有真正上规模、上档次, [1]但是两地科技园区的发展轨迹却呈现出互补双赢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园区的产业对接。近年来, 台湾加紧经济结构调整, 一些高精尖产业出现投资大陆的迹象, 同时福建也积极鼓励有一定优势的开发区企业主动走出去, 加强与台湾科技园区产学研的交流和合作。

(五) 产业要素

在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 不同地区之间为了获取比较利益, 相互间的合作不应仅仅局限于贸易关系, 还应当涉及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市场开拓等一系列环节。在这一过程中, 资金、人力、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产业要素。

首先, 高科技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生命周期短的产业, 没有雄厚资金作后盾是不可能支撑起整个产业发展壮大的。R&D费用投入占GDP的比重, 无论是相对值还是绝对值, 台湾都明显优于福建, 因此福建可以借助合作充分利用台湾的资金, 台资能为福建高科技产业发展助一臂之力。其次, 台湾的高科技人才比较缺乏, 影响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后劲, 而福建则十分注重对自主创新的投入, 系统整合人才多, 台湾可以通过产业合作利用福建的人才资源, 通过制定一系列培育和招揽高级科技人才的方案吸引福建人才赴台工作, 从而保证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需求。再次, 台湾注重应用技术与民生工业, 掌握国际科技动向, 应用科研能力强且商品化水平高, 但由于其长期采取代工生产策略, 从事高科技产业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 基础研究不足, 关键零组件和技术不能自己掌握, 仍受美日的牵制。而福建则科研队伍庞大、基础研究能力强、科研门类多, 自主研发能力远远超过台湾, 其高科技产业技术绝大多数来源于自有技术和国内技术, 形成了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然而福建科技与经济相互脱节的现象仍十分严重, 财务资源匮乏, 致使许多高科技成果无法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4]

总体上看, 高科技产业在福建是新兴产业, 面对国际竞争, 需通过与台方合作, 有效运用其资金、管理及市场经验来促进产业的发展。而福建拥有广阔的市场、廉价的生产要素及丰富的科研资源, 这些正是台湾高科技产业提升竞争力、突破发展局限可运用的资源。同时两地还均面临着发展科学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等亟需解决的问题, 这些都为两地高科技产业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必将取得双赢的结果。

二、制约闽台高科技产业互补合作的瓶颈

高科技产业台商赴闽投资, 与传统产业相比, 最大的特点是并未以台湾经营环境恶化作为理由, 而把重点放在降低成本、开拓福建市场商机、瞄准福建市场的发展前景和租税优惠以及运用当地人才的做法等方面, 主要考量进入福建市场以及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可能带来的长期效益。当前闽台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效应的电子产业集群;农业、生物等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扩展, 细胞学研究等一系列科研项目已经进入实质性的合作阶段。两地高科技产业合作正在向纵深拓展,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两地高科技产业互补合作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 台资产业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 福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台商在闽投资多以独资形式出现, 为了获得超额利润, 台资企业竭力避免核心技术在当地过快外溢。在闽台合资企业中, 台方往往对其技术进行严格封锁, 许多主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高精尖技术仅仅掌握在台方研发人员手中。[5]笔者对闽本地50家企业进行调查发现, 台方的技术改造与创新仅与台湾母公司发生纵向联系, 而不与福建同行业发生横向联系。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 57.5%的企业认为台资企业对当地企业生产力的影响程度为“一般”, 只有28.1%的企业认为“强”或“很强”。可见台资企业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 福建当地企业并没有真正从台资企业中吸收到先进的技术, 很难产生技术突破。

另一方面,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是制约福建产业健康发展的最主要瓶颈。目前, 福建高科技中小型企业中仅有不足30%的企业有R&D活动, 而一些国有大型高科技企业又由于所有者缺位, 创新风险和收益主体往往不直接相关, 导致企业经营管理层往往追求短期效益, 不愿投入到风险较大、时期较长的自主创新工作中。[6]

(二) 闽台科技资源由于政策限制而无法完全自由流动

目前两地科技交流缺乏明确的规范协议与健全的组织架构, 且从现阶段两地科技交流的大环境来看, 要从法制途径建立并完善这一套规范架构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长期以来, 海峡两岸的交流都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台湾地区限制闽台科技资源流动的政策较多。在投资政策上, 台湾规定台商对大陆投资的项目必须规避“大陆投资负面表列”, 事实上该表规定的禁止到大陆投资的制造业产品全部属于高科技产品。而在贸易政策上, 台湾有超过20%的产品禁止从大陆进口, 其中包括不少高科技产品, 同时高科技产品对大陆出口也受到管制。[2]

(三) 福建高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少, 难以支撑产业发展对巨额资金的需求

福建省的创业投资规模并不大, 风险资本作为一个新事物在市场中才刚刚出现, 难以支撑高科技产业发展对巨额资金的需求。目前福建省创投企业资本构成单一, 由政府创办的创投企业由于缺乏引导, 其管理者被要求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主要的考核目标, 导致创业投资对创业期高科技企业支持的力度有限。而由民间创办的创投企业则难以得到政府资金的支持。全省私营高科技产业单位大多是中小企业, 仍处于艰难的创业、发展期, 单靠有形资产实力不足以提供担保, 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又难以作为担保, 加上当前担保公司的规模十分有限, 从而导致处于创业期的高科技企业较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6]

(四) 台商投资尚存在一系列负面效应, 福建面临其它地区激烈的引资竞争

台商在闽投资不乏污染重、耗能高项目, 这对地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此外, 台商投资尚存在一些不利于合作的行为, 如一些台商重效益、轻福利, 引发劳资纠纷, 还有一些台商急功近利, 重生产、轻安全, 给投资地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

台商愈来愈重视开拓大陆市场, 在投资地域上, 台湾信息科技产业已从初期的广东东莞、深圳一带扩展到长三角, 并形成了“长三角集群”。以苏州新区为中心, 在其周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电子业上、中、下游的产业供应链。由于北京、天津等地区具有丰富的科研资源, 是大陆科技和教育发达地区之一, 因此随着台商投资北移, 环渤海湾地区也将成为台湾电子资讯业在大陆投资的一个集中地区。[4]

三、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政策调整与机制创新

基于上述分析, 闽台高科技产业的合作尚属起步阶段,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趋势下, 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科技环境, 必须把两地高科技产业的互补性进一步开发出来, 进行合理、有效地利用, 通过提高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建立起多元、动态的合作模式, 使得两地高科技产业对接与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高科技经济合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一) 进一步加强软硬环境建设, 发挥投资环境的引资效应

硬环境的建设要走向市场化, 按照市场规律和规则投资经营, 发挥其吸引台商投资的重要作用。高科技产业的竞争主要在于速度的竞争, 而速度依赖于及时、准确的信息, 新信息技术能否很好地满足高科技企业需要, 成为企业赢得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 今后硬环境建设的重点是建立起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 从而解决信息的集成、传递、控制和管理等问题, 为闽台产业发展与合作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条件。[5]

投资软环境的建设包括制定合理的产业引入政策、建设高效率运作的资金环境和高品质的工作生活环境, 增强政府的服务能力、降低入园门槛等, 重点是抓住服务体系的薄弱环节、规范政府调控经济的行为、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 [11]以着力营造有利于高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目前无论是统计监测体系, 还是法律法规体系都难以适应高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此, 其一, 福建省除了利用好国家已出台的政策外, 还要积极制定涉台经贸事务的各项政策, 充分发挥其对台招商引资的集成效应。在现有台商独资、合资等形式的基础上, 积极采用股权转让、收购兼并、产权转换等方式, 吸引台湾大企业及上市公司在福建投资建厂。其二, 参照国际成熟做法, 结合我国国情, 抓紧研究建立高科技服务业的统计目录和统计体系。其三, 完善闽台高科技服务中介组织体系的建设,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规范管理, 制定和实施行业行为规范、服务标准、违规惩戒和资质认证等行业制度, 并推行重合同、守信用、诚信经营的行业风尚和自律制度, 以实现科技中介服务业认识和服务水准的提高。

(二) 积极构建闽台高科技产业互补合作投融资平台

提升一个地区高科技产业竞争力需要大量风险资金的注入, 进一步提高高科技企业获取风险资金的容易程度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1.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台湾的风险投资一直活跃在高科技产业的舞台上, 分布在光电、半导体、电子、信息、通讯等产业, 这些创业投资也成为风险投资基金, 带动了一个个规模产业的发展。福建省完全可以借鉴台湾风险投资的做法, 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一是鼓励台湾著名的投创公司与福建金融机构合资组建创业投资公司, 利用台湾方面的资金及丰富的管理经验进行风险投资运作, 为科技合作企业的成长壮大提供资金保证。二是加强与台湾民营银行的联系, 鼓励台资银行在福建设立办事处, 进而设立分行或组建合资银行, 准许福建银行开办离岸金融业务。三是鼓励台资以境外投融资基金的方式参与风险投资, 成立科技信贷, 为科研合作机构或企业在研制、中试、投产和形成支柱产业的各个时期提供不同形式的资金扶持。

2.加快完善中小高科技企业担保体系, 特别是抓紧研究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评估、担保机制。

3.加快建立高科技产业发展基金。除了大力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事业, 为科技合作项目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提供金融支持外, 还应完善政策性创业投资引导资金考核机制, 改变单纯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考核内容的状况。鼓励省内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企业提供研究基金, 供有关高校科研使用, 其研究成果首先让提供基金的企业使用。另外, 还可以通过设立科技合作特别资金的方式, 旨在开发支持那些闽台双方科技力量能起互补作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合作项目。

(三) 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努力发展高新技术

尽管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正陆续出台, 但政策落实情况不理想。对此, 要重点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高科技企业获取高额利润以弥补其在研发中所付出的巨额投资的能力, 有赖于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在市场上的盈利能力。目前, 假冒伪劣产品较多, 软件盗版猖獗, 这与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形势是背道而驰的。对此, 应健全各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地方法规和行政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 以激发包括台资企业在内的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热情。

发展福建的高新技术, 需要利用福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条件, 借助“教育城”、“文化城”和“科技城”建设的基础, 把福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科研点。一是建设具有对台特色的高科技园区。创办高科技园区能够促进高科技企业不断繁衍和集聚, 从而形成推动型产业, 并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园区外其它产业发展。要加强火炬高科技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厦门思明软件园等对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研究, 整合双方资源优势, 形成完整的高科技产业链, 发挥区域投资的整体优势, 并主动向周边地区辐射。除此之外, 还应发挥福建软件人才优势, 以软件园区的共建为重点, 并通过互联网建立虚拟软件园区的概念, 争取更多的闽台企业合作开发产品和开拓海内外市场。二是推进产学研合作。高校院所是知识的发源地、技术创新的重镇, 在高科技产业激烈竞争的今天, 企业只有加强与院校的合作, 才能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福建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 很多企业在进行技术革新时, 仍主要依赖自身的技术资源。三是建立闽台两地信息网络, 互通高科技产业研发项目及成果, 两地项目相互咨询转让, 避免重复研究开发, 并及时洞悉产业生态要素的变化。[11]

(四) 积极推动闽台产业的优化升级, 使其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未来国际竞争取决于科技力量的强弱,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把科学技术摆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台湾高科技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已经被事实充分证明, 这将对与台湾加强高科技产业合作的福建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 福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应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作用, 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福建在不断创造条件承接台湾转移出的高科技产业的过程中, 应当充分发挥其渗透、扩散作用,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开拓、竞争能力。同时通过企业投资的连锁效应, 带动台湾岛内周边厂商一起跟进提供配套产品, 从而形成上、中, 下游完整的产业群。福建还应当成立专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将台湾高科技产业的优势移植进来, 实现技术“引进——使用——扩散”的过程。而台湾把部分产业转移到福建, 可以更好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优势产业, 增加对其基础研究的投入, 把握其核心技术和价值。台湾在加强电子资讯产业发展的同时, 要积极带动航太、高级材料、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提升高科技产业的档次。

根据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的研究报告, 未来台湾将在四个关键产业加强与祖国大陆建立分工合作模式, 即钢铁化学工业、电子通讯纺织工业、机械产业、汽车工业。这些产业与福建主导产业相通之处颇多。今后闽台产业分工合作要改变以往单一垂直分工形式, 逐步向水平分工与交叉分工转变。结合双方实际, 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 以促进双方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促使福建在市场、人才、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与台湾在制造、资本、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结合, 进而共同促进两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3]李秋斌.闽台高科技产业的比较分析与发展启示[J].亚太经济, 2007, (5) :110.

[2][7]李非, 熊俊莉.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与合作[J].亚太经济, 2007, (1) :69-70.

[4][9]孙兆慧.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国际经济合作, 2007, (1) :70.

[5][10]杨本南.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互补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26-28.

[6][8]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 2008, (4) :14-15.

闽台林业科技合作与转化路径分析 篇4

1.1 从人为阻遏到民间小范围林业合作阶段

闽台林业合作的历史悠久。在明朝甚至更早以前, 台湾隶属于福建省, 当时台湾地区的林业品种及林业科技大部分都是从福建引进。这些福建林业品种和技术为台湾日后林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人为阻隔了闽台林业的交流和合作。20世纪中叶,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地区, 国民经济跳跃发展。这为台湾地区的林业开发和技术进步提供了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较好的解决方案, 使得台湾林业产业取得长足进步。改革开放以来, 福建依靠中央的改革开放政策, 通过民间自发的联络, 在林业投资领域开始摸索着吸收来自台湾的投资。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 由于台湾当局对“三通”政策和台商投资政策的限制, 使福建与台湾之间的林业合作规模缩小, 甚至处于秘密状态。

1.2 多层次、宽领域合作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 闽台林业科技合作与交流逐渐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以林业科技交流为主, 福建地区和台湾地区的林业技术、资金合作逐渐从秘密变为公开、由单边合作发展为互利共赢、由民间推动发展到官方默许的林业合作方式。90年代初, 福建与台湾进行了多次林木品种的交流, 引进十多种优良树种, 试验示范林达100多公顷。90年代中期, 福建加强了闽台林业的合作, 成果累累。合作范围涵盖了人造板、木竹藤加工、林业科技交流等方面。进入21世纪, 海峡两岸林业合作越来越积极, 以大陆和台湾地区先后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为起点, 共同促进大陆和台湾地区林业合作, 涉及领域越来越广, 参与主体的级别、层次和合作深度也逐步加强, 从以下几方面可以佐证。

(1) 关于台湾方面的招商引资成果明显。2005年6月海峡两岸 (三明) 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设立以来, 福建加大闽台林业合作的力度。截至2013年8月, 福建省累计引进涉林台资企业455家, 实际利用台资43.2亿元。对台招商卓有成效。

(2) 技术共享的不断加强。技术交流是闽台两地林业产业合作的基本方式, 福建省多年来一直在力求实现两岸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共同进步。福建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高等院校和林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也越来越频繁。闽台技术分享逐渐加强。

(3) 闽台合作现代林业示范区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 实验区加速了发展。其中永安现代竹业合作区截至2013年已有台资企业10多家, 约1亿元的产值。明溪生物医药产业区这几年累计建设5万亩基地, 产值高达6000多万元。

(4) 展会品牌全面打响。海峡两岸林博会始创于2005年, 经过9年的发展, 已成为国家级林业专业会展之一。通过每年11月举办林博会, 截至2013年已经成功举办9届“海峡林博会”和6.18海交会等活动, 福建对台交流合作发展迅速。林博会提高了福建林业在全国的知名度, 其推进作用越来越明显, 加强了两岸的经贸合作, 促进了福建省林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1]。

2 闽台林业科技合作与转化的成效

2.1 促进了台湾优良品种和技术的不断引进

近十年来, 海峡两岸花卉、林产加工、林木种苗、林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福建引进项目, 主要包括来自宝岛的林木、花卉良种, 大力引进和推广珍稀树种、花种。截至2011年, 福建累计从台湾引进优良树种多达40多种, 包括针叶树种5个、阔叶用材树种4个、绿化树种12个、经济林树种19个。引进高达4000多种花卉栽培品种。特别是2005年6月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实验区创办以来, 福建大力引进、推广和运用台湾优良林业品种, 通过多种形式的开展两岸林业科技交流与合作, 引进台湾金线莲、超级白杨、甜柿、牛樟树、蜜雪梨、软枝乌龙茶等新品种[2,3];吸收了树种去顶矮化技术、花卉无土栽培技术、无患子生化促进技术, 适合福建山地地形的小型农机等台湾林业产业新品种、新工艺以及机具上百种。截至2013年, 闽台合作现代林业示范区共计吸收引进了“五新” (品种、技术、工艺、设备和农药) 项目327项, 推广面积达17.5万亩, 惠及林农3万多户。

2.2 现代林业先进技术的合作不断深化

当前, 台湾的林业科技水平比福建的林业科技水平高。因为有这样的差距, 给闽台林业科技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来福建从台湾累计引进的“五新”的数量是上升的, 说明了闽台林业先进技术合作是不断深化的[4]。福建明溪县引进台湾金线莲, 利用台湾先进的培育技术, 攻克了种苗繁育的难题, 将珍稀植物品种台湾金线莲大规模进行移植。目前已建立集组培、种植、生产、销售一体化的特色产业基地。在科技交流合作开发园区, 福建陆续和台湾嘉农农业发展基金会等机构签订海峡两岸农林科技系列合作协议。累计引进果树矮化、滴灌、喷枪施肥、生物肥料等林业技术多达六十多个。并且借鉴了台湾产销班的模式, 强化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另外, 福建省还依靠本地的大学及专业院校资源, 依托教育专门机构的林业研究平台, 陆续设立了以闽台地区农林业合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闽台林业研究所和林业生物工程中心等研究机构, 推动了两岸林业产业的深入交流和互利共赢, 提高了两岸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和联系性。

2.3 实现了福建本地的林业产业集群

福建省林业产业区域聚集辐射能力日渐形成。目前福建省有三大林业产业集群:南平竹木制品产业集群、三明林产加工产业集群、莆田木材加工贸易产业集群。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福建省加大了闽台林业在花卉、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林木良种、林产加工等方面的合作力度。建设了海峡两岸 (三明) 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莆田秀屿国家级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闽北木竹加工产业集聚区等3个产业集中区和高优林业合作示范园、林产品加工合作示范园、闽台植物科普示范园等6个示范园, 促进闽台林业合作对接, 培育了福建林业产业的集聚。以福建三明林产加工产业集群为例, 该集群是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集群, 依托海峡两岸 (三明) 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 以饶山纸业、沙县大亚、三和食品等企业为龙头, 实验区建设的集聚效应, 引发了三明林业涉台特色示范基地的快速发展。

2.4 加快了福建林业产业化进程

目前, 闽台两地进行的技术分享和合作, 使得大陆地区能吸收和引进台湾地区的领先技术、管理水平和优质林木、花卉品种, 客观上促进了福建地区的林业产业化进程提速, 实现了大发展大繁荣。另外, 福建通过和台商项目的合作, 陆续引进台湾大量的优良林业品种和林业机械等生产技术, 加快了福建林业产业化的进程。例如, 福建抓住闽台林业科技合作的机遇, 把南平、福州、龙岩和三明四大林业产业中心集群做大。同时, 以莆田为中心的大型木制品及家具加工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在闽台林业科技合作与转化的契机下, 漳州、厦门、泉州新的林业工业中心集群已经形成。另外还加快了以建瓯、永安为中心具有区域特色的笋竹加工产业集群, 以福州、漳州为轴心的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以厦门和泉州为中心花卉产业聚集效应已经初步形成[5]。福建通过吸收和引进台湾地区的领先技术、管理水平和优质林木、花卉品种, 形成了林业产业的深度加工和贸易外销的产业链, 促进了福建省林业产业和全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实现两岸林业发展的深度合作和互利共赢。

3 闽台林业科技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3.1 闽台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不足

影响闽台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是资金的投入不足。事实上, 闽台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少。当前主要的资金渠道来源有国家拨款、企业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国家每年对林业技术的投入大概有3亿元, 大约占林业总产值的0.05%, 这说明国家对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拨款较少。福建省获得财政资金的总额也很少, 资金拨款的不足限制了闽台林业合作对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受国际国内市场和银行信贷政策取向等方面的影响, 闽台大部分涉林台资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这种资金不足、低投入的情况致使台湾先进技术无法应用于生产[6]。另外, 台商更愿意把资金投入到苏、沪、粤地区。因为苏、沪、粤地区的工农业基础发达, 产业对接能力比福建地区强。再加上福建省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国家颁布的林业发展利好政策的落实力度不够, 引进来自台湾地区的技术、林木花卉品种和机器设备的流程复杂, 致使福建省流失大量台资。当前来闽投资的台资企业投资项目相对较少, 规模也较小。一些台商林业企业不愿增加资金和科技的投入, 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 采用以初级林产品生产为主, 主要是利用内地充足的劳动力和廉价的人力资源成本、优惠的土地政策, 从事低水平重复劳动、低附加值的粗放加工来获取利润。严重阻碍了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3.2 引进体制的问题

随着闽台林业合作力度的不断加强, 截至2013年福建省通过成功举办九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十届6.18海交会等展览会, 从台湾地区引进了大批林业科技成果。但是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地理分布的区域性。一项好的林业科技成果适用于某一个区域, 可是该成果不一定适用于其它地区。有些林业科技成果有适宜的地理分布。由于林业科技成果的这种特征, 这对闽台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了阻碍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些引进的林业科技成果是通过台资企业引进的, 这种民间的引进方式存在着随意性、风险性大、盲目性等问题。由于没有预先进行适应性和防疫性方面的试验和检测, 没有对推广区域的温度、土壤、光照等条件进行充分的预判, 结果导致了在台湾地区属于优良品种的林木花卉到了福建适应不了环境, 大面积死亡或者欠收, 影响了生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闽台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再加上没有系统性的引进的渠道, 许多台湾林业成果推广难以产生预期效果。另外, 官方从台湾引进来的部分林业科技成果虽然在试验之后进行推广, 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性、全局性的指导, 致使普通群众对经过改良农林产品缺乏热情, 制约着技术改良而带来的效益影响和成果示范影响。从这些闽台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存在问题中可以看出, 福建地区只重视短期经济效益, 自发随意、毫无规划地引进台湾林业产业技术, 而不调研技术成果是否适应福建当地气候环境, 并且对这些林业成果的驯化少、吸收少, 福建尚未建立起引种改良繁育体系。

3.3 台湾政策因素阻碍闽台合作

虽然经过国家和福建地方政府的努力, 福建成功举办了9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10届6.18海交会等展览会, 一定程度上为闽台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平台。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台湾科研人员到世界各地去引种, 并且不断地进行林业品种的改良, 通过努力研究林业科技, 获得了大量林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中国大陆许多林业企业或广大的林农, 由于无法接触到这些先进的科技成果而不能把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台湾政策因素造成科研与生产和市场之间严重的脱节, 阻碍了闽台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7]。目前在祖国大陆政府和两岸人民的努力下, 尽管闽台林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目前已经初具规模, 并且效果显著,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 比如现在就急需建立起长久有效的闽台林业科技合作的平台机制。

3.4 福建林业推广人员和林农素质低

福建省的林业推广人员和林农的素质有待提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闽台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一方面福建省林业推广人员的待遇差、工资低, 工作条件艰苦, 导致了福建专职林业推广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 很多人只是把推广林业科技作为副业。由于工作地点在偏远的山区并且工资待遇水平低, 致使大部分有科技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不愿成为专职的林业推广人员。因此, 目前福建整个林业推广队伍是不稳定的。让一支素质低、林业知识更新速度慢、缺乏创新精神的林业推广队伍去实现林业科技成果转化, 是不现实的。这严重阻碍了闽台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 林农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普遍偏低, 大部分林农没有受过林业技术的正规教育, 他们对引进的台湾先进的林业科技成果的接受和应用能力有限。林业生产的投资回收期长、经济效益不显著、经营风险较大, 目前政府没有给予相应的资金补贴, 所以目前面对陌生又新奇的林业科技成果, 大部分当地林农选择墨守成规, 不愿意冒风险, 他们无法轻易抛弃传统的林木生产方式, 缺乏采用新技术成果的积极性。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技术成果分享和技术转换合作的效率, 阻碍农林发展水平的提高。

4 提升闽台林业科技合作与转化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相关政策, 营造良好软环境

为了促进闽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需要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对有关转化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福建省政府应该充分运用闽台林业扶持政策。第一, 福建省政府应该以人为本, 对于中央出台的各种优惠台资企业的政策予以认真落实, 执行到位, 增强对台商台资的吸引力, 增强台商对福建省林业产业的投资热情, 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城市名片, 树立良好的政府主管形象。第二, 要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积极主动、廉洁高效地开展工作, 促进林业产业合理发展, 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 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 结合福建各地现状和实际需求, 制定有关的管理和优惠办法。由于三明实验区是典型的闽台合作现代林业示范区, 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把实验区纳入台商投资区序列, 为闽台林业合作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投资创业软环境。第三, 林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优惠和政府的大力扶持, 要灵活运用国家的有关政策制度, 积极推进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壮大[7]。除一般性政策外, 福建省还应该考虑并使用有关特别规定, 如国务院、国家林业局在支持海峡两岸经济交流、支持海峡两岸 (三明) 林业合作示范区建设, 放松林木采伐方面的管制, 扩大自主经营权限, 建成台商投资综合平台、提出开展林业博览会等。这些政策将很好地促进闽台地区经济交流和发展。

4.2 提高引进的科技成果质量, 按项目进行管理

林业产业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造福大众是其重要责任, 所以其技术成果有自身的排他性, 在推广和转化过程中要慎重对待。福建省引进台湾林业科技成果的渠道, 很多是以民间方式为主, 由台商企业引进的这种引进方式存在着随意性、风险性大、盲目性等问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技术推广非常重要。在推广之前要因地制宜, 对有关的生物物种、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必要的调研和预判, 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要进行规避, 合理布局、有序进行。科研部门也要努力提高技术成果的成熟度和可操作性, 做好质量把关工作, 尤其是要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 使其成为成熟有效的技术网络, 易于向社会其他地区推广。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 还要重视有关的监督检查工作, 防止走过场, 影响技术成果的转化。另外, 要加强管理, 事前有布置, 事后有检查, 确保如期完成工作任务。结合林业产业自身特点拓展新领域, 要致力于研究开发, 从而引进有价值、易转化的技术成果。在鉴定技术成果时, 要严格按程序办理, 不能弄虚作假, 使得鉴定成功的技术成果毫无使用价值。此外, 还要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 提高成果的成熟程度和可推广性。

4.3 建立多方联动的闽台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我们要建立以科研机构、高等教育机构以及民间社团协会相互参与、互相作用、共同促进的技术成果转化模式和体系, 将全社会的力量都吸引到为闽台林业技术转化服务上来,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一方面, 闽台合作应该建立一批高标准的台湾林业良种及配套技术推广示范基地。鼓励农林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林业企业与台湾农林业院校、农林试所、改良场等开展合作研究, 探索闽台林业科技联合创新、科研成果互惠共享机制。另一方面, 政府应该全力支持三明现代林业实验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台湾林业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 对林业成果进行示范推广[8]。要推进来自台湾地区的林业良种的推广应用, 应该成立有关的研发改良机构。着力扶持投资福建林业的台资公司, 对吸收和引进台湾先进林业产业生产技术或科技专利产品的, 要加大推广力度并适当奖励。

4.4 多渠道筹措资金,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力度

资金投入不足是闽台目前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关键因素, 要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 使成果转化有坚强的资金后盾。政府应该制定一些倾斜优惠政策, 加大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投资力度;完善立法和相关政策, 细化闽台林业合作的政策法规;强化执法力度, 为引进台湾林业技术营造良好的软环境。要制定关于税务、资金扶持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或法律法规, 以制度性安排, 增加台商投资的吸引力, 强化制度创新和改革, 增强政府服务职能, 出台适合福建当地基本情况和特色的扶持政策, 既是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国家林业发展大计的需要。国家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要积极作为, 加大信贷扶持力度, 降低涉农涉林企业的贷款门槛, 提高放贷额度, 减少企业运行成本和开支。同时, 国家商业保险机构, 也需要创新保险品种, 加大对林业产业生产全过程的保险力度, 尽量减少林业从业企业在遭受意外后的损失, 保证从业企业的基本生存和东山再起的机会, 降低林业产业从业人员面临的风险和压力。

政府应该允许台湾金融机构来福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创新涉农涉林行业的新型金融融资工具和产品。支持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或台商组建信用担保机构, 在三明现代林业实验区内试点中小企业之间互保。鼓励农民以土地等资本要素投资入股台资涉及农林的公司, 特别是尝试成立股份社, 互助共赢。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具有较强示范作用和影响力的产业项目, 予以政策的倾斜和贷款方面的优惠。

4.5 建立市场需求机制,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要建立有效的市场供求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 建立健全相关的市场秩序, 尤其是闽台林业技术转化方面的市场规则, 运用成熟的市场规则规范技术交易行为。这是因为有成熟有效的市场规则和体系, 才能最大限度实现闽台林业技术转化的作用, 实现劳动者的价值和林业技术的使用价值, 使得知识产权所有人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推动林业科学技术研发和转化向纵深领域发展, 推动林业科技水平, 促进林业产业大发展。同时, 作为市场主体的一种, 要实现利润最大、边际成本最小, 必须依靠技术进步, 先进的科技水平, 使得林业从业人员主动应用有关科技成果, 生产质优价廉的林业产品, 获取超额利润。同时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福建林业科技的产业化发展。合理调节林产品价格, 以市场为引导安排生产活动;改善林业从业企业的管理理念, 创建知名林业品牌, 从量的追求转变为对质的飞越;重点扶持和发展龙头企业, 示范并带动本地区的林农增收致富, 切实让农林行业尝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甜头, 提高其对林业技术水平进步的需求。

4.6 加强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方面, 政府应该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 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特别是经费、待遇和工作条件。由于从事林业科研的工作人员处于一线, 条件比较艰苦, 需要从各方面给予有关科研人员便利和照顾, 提高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 从而提高他们的科研积极性, 稳定科研人才队伍。要强化政府对林业的财政扶持力度, 逐步提高林业科研经费。这样才能稳定林业科技推广队伍, 壮大科技人员队伍。另一方面, 政府应该加强林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 要加大对农业林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和财力投入,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重视农村后备人才的储备和培养, 给予林农技术本土人才相应的补助或者奖励, 建立合理有效的林业产业技术人员的聘用、考核和奖励政策。要加强福建与台湾在培训和教育方面的沟通协作, 加强对农村的职业化教育, 共同培养能胜任林业产业化要求的技术、管理和营销人才, 提高林业推广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 (2013R0008) “基于ECFA框架下的闽台林业科技合作与转化机制研究”】

摘要:对闽台林业科技合作与转化的现状进行分析, 分析其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提出加快闽台林业科技合作与转化对策建议:完善相关政策, 营造良好软环境;提高引进的科技成果质量, 按项目进行管理;建立多方联动的闽台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多渠道筹措资金,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力度;建立市场需求机制;加强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闽台,林业科技,合作与转化,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永清, 黄金凤.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4, (3) :100-105.

[2]程瑞英.林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及其战略构想[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 22 (3) :420-421.

[3]万泉.福建省林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及创新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 2001, 28 (2) :2-5.

[4]周亚坤.基于网络的林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5:1-48.

[5]黄森慰, 张春霞, 苏时鹏.闽台林业要素差异比较与合作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07 (10) :22-26.

[6]王灿雄, 黄晓玲, 谢志忠.闽台林业产业合作的现实性及路径选择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11, 14 (6) :11-15.

[7]蔡新民.加快海峡两岸 (三明) 现代林业合作的问题思考[J].台湾农业探索, 2006, 2:13-15.

新形势下深化闽台产业对接问题研究 篇5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促使海西建设站在新的起点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正逢2010年新春之际,胡锦涛总书记莅临福建省考察,对海西建设在两岸交流交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寄予了厚望。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海峡西岸”,温家宝总理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对台交流中“先行先试”的战略地位,加强两岸双向投资和产业合作的力度。在短短的一年里,“海西建设”频频地再现于国家战略规划中。这充分体现了当前“海西建设”的战略地位,为在新时期中有力地推进海西建设提供了政策性机遇,也为加快与深化闽台产业对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面对发展的新机遇,海西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和提升经济竞争力,则应重视“闽台产业对接”的拓展与深化。本文基于实证分析就当前的新形势对深化闽台产业对接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闽台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接的可能性

经过60年的发展,台湾经济经历了经济恢复、以农养工、出口导向发展时期,现处于经济转型发展时期。台湾的产业结构不断地优化与升级:农业、工业的产值比重不断下降,服务业的产值比重日益上升,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如图1)。在农业方面,优化了农业内部结构,完善了农产品运销、管理体系及其配套设施,并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在工业方面,工业内部结构从劳动力密集型的轻工业到转型为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再发展为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并建立了以信息电子产业为支柱、以委托加工型态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在服务业方面,自1985年起台湾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工业,成为了引领经济增长的主动力。[1] 伴随着各产业对服务业的需求程度逐渐提高,台湾服务业正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数据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福建经过60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在出口增加、民营经济发展蓬勃等因素的推动下,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形成了较齐全的产业格局。但与台湾的产业结构相比,福建省的产业结构显现出较多的“滞后”:农业、工业的产值比重较大,服务业的产值比重较小,整体产业竞争力不强(如图表2);在农业方面,水平仍处于粗放型,农产品的“产供销”体系仍不健全,未能将技术要素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生产;在工业方面,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业生产值的比重较大;而服务业的发展受制于资金、技术,仍以传统性服务业为主。

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2009

根据闽台各自的产业发展水平的状况,我们可发现当前闽台的产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福建的产业结构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性,不利于海西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美国学者帕特瑞认为对外投资动机分为三类:一是市场导向型投资(Market-Oriented FDI),即为逃避东道国的贸易保护或出于占领当地市场的需要,对东道国进行投资,往往是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二是生产导向型投资(Production-Oriented FDI),即为出于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而进行的直接投资;三是贸易促进型投资(Trade-Facilitating FDI),即为配合本身的出口贸易活动,为企业的出口提供各种服务而进行的直接投资。[2] 当前台湾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对大陆的经济依存度不断升高,而且大陆的经济增长势头迅猛,根据表3和P·Patrie的理论,台湾企业不得不重视通过闽台产业对接来谋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闽台各自的产业水平的差异化并没有成为闽台经贸往来的重大制约因素,反而为拓展与深化闽台产业对接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再加上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廉、政策性鼓励、“五缘”等因素的影响下,拓展与深化闽台产业对接的可能性不断加大。

3 闽台产业对接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闽台产业对接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期就开始进行,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产业对接的领域还是产业对接的空间分布都得到较大的拓展。截至2008年底,福建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近1万项,108亿美元的台资进入福建,闽台产业对接效应进一步显现。目前闽台产业对接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①从产业对接的领域上看,主要集中在农业、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并向石化、纺织服饰、食品加工延伸。这些在闽台资企业通过带动一批产业关联企业增强闽台产业对接的规模,形成了较强的配套能力,产生了“聚集效应”。比如在农业方面,为了深化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福建先后建立了各种类型的闽台农业合作实验区。台糖、农友、天福等台湾农业知名企业纷纷落户福建,成为福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和样板。而台塑、统一、东南汽车、翔鹭等大型台资企业也已成为福建相关产业的龙头;②从产业对接的空间分布上看,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闽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了闽台产业对接的主要平台,泉州、福州、厦门、漳州和莆田5地所拥有的台资项目占全省的90%。[3]

从这几年闽台产业对接的发展现状上看,我们可以发现当前闽台产业对接存在一些问题:①闽台产业对接的项目以生产加工低端环节为主。由于市场腹地、产业聚集度、技术水平及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等因素的制约下,近十几年来福建在吸引台资入闽的竞争力不断下降,明显落后于江苏、广东(如表2),台资已向珠三角和以上海为中心,苏南、浙北为两翼的长三角扩展,逐渐地北上,进入环渤海经济圈。[4] 如何吸引资本技术集约型的高端项目入闽,将是闽台产业对接的重大问题;②一些在闽台资企业与本地产业的关联程度较低,未能与本地企业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互补、科技合作的良好关系;③闽台产业对接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过于集中在闽东南沿海地区,未能与加快闽西及闽东北的开发进行有效的结合,不利于海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 优化与深化闽台产业的对接领域,提升海西经济的竞争力

面对闽台产业对接所存在的问题,福建应积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结合福建的产业发展状况来深化与优化闽台产业的对接领域。针对“拓宽与深化闽台产业对接”问题,本文认为福建应结合自身的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强化与深化闽台在农业、机电制造业、物流业、旅游业等产业领域的对接水平。这样有助于优化海西的产业结构和提升区域竞争力。

1)在农业方面,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由于闽台自然气候接近、农作制度相通、作物品种相近,闽台农业合作的优势和潜力在伴随台湾农产品对大陆市场的经济依存度不断升高也日渐突显出来。这也是闽台农业合作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原因。虽然台湾的农业比重很小,但农业的“精化”程度很高。台湾农业注重优化内部生产结构,加大渔牧业的比重,将技术要素应用到农业生产,而且构建一套由运销体系、市场信息体系和配套设施构成的服务网络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服务。因此,深化闽台农业的对接水平,应注重以下几方面:①坚持“科技兴农”,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闽台农业合作实验区的先导作用,将技术要素应用到福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中。可以凭借清流、仙游两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深化闽台农业之间的技术交流水平;②积极推进闽台农业合作由粗放型态的种养业向农产品加工、运销及旅游休闲等领域不断拓展,以优化闽农业生产结构,培育“蓝色产业带”、“绿色产业带”和“高优农业生产带”;③以台湾农业知名企业为发展样板,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借鉴和学习其优秀的管理经验和治理结构,开发出地区特色的农产品,培育本土的品牌农业。

2)在机电方面,加强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的闽台对接力度,有利于海西打造“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台湾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其资本、技术的集约程度高。由于当前江苏、广东已在该领域强化了与台合作力度,珠三角、长三角成为了台湾机电产业在大陆投资的首选区域。所以海西应该抓住此时的机遇,突显自身独特的优势来强化闽台机电产业的对接力度:海西一方面应该有效地推动“福州、海沧、杏林、集美、泉州五个台商投资区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平台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凭借政策性优惠、土地价格较低、简化项目审批程序等优势来吸引一批台资先进机电产业落户海西。

3)在物流方面,全面提升海西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台湾物流业在快速宅配、常温与低温仓储作业、共同配送及搬运等四大服务体系具有较强的优势,为台湾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闽台经贸交往日益密切和海西经济增长势头不断增强,深化闽台物流业的对接水平显得日益迫切。一方面,海西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坚持“流通据点集中化”战略,将福州、泉州、厦门、温州、汕头与高雄、台北、基隆等重要港口统一联接,以提高港口整合力度,加快促进海西港口群的形成;另一方面,要扶持重点物流节点城市、现代物流园区,积极争取台湾大荣货运、东源物流等龙头物流企业参与到闽台物流业对接的项目中来,借鉴与学习他们的经营理念、管理结构,以培育出本土化的品牌物流企业。全面深化闽台物流业的对接水平,有利于将海西的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和物流整合成一体,增强海西经济的吸纳能力。

5 以求真务实的举措深化闽台产业对接,实现两岸“共赢”

深化闽台产业对接,具有重大的双赢的意义:对台湾而言,有利于它借助大陆经济增长快速的势头,尽快完成自身的经济转型;对海西来说,有利于其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提升自身的区域竞争力,让海西有力地发挥对台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作用。所以我们要十分重视“如何深化闽台产业对接”问题,采取求真务实的深化措施:①统一规划闽台产业对接的领域,以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晋江鞋博会、漳州花卉博览会等重大会展活动为载体,加强重点项目的对接力度,如石化、精密机械等资本、技术密集型领域;②加强调节与优化闽台产业对接的空间分布格局,将引入台资项目与闽西、闽东北等地区的比较优势相结合,鼓励台资企业到福建内地投资设厂,以促使深化闽台产业对接与推进海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③增强在闽台资企业与本地产业的相关性,让台资企业的进入有力地带动当地的就业和人均收入水平,更好地发挥“台资”在海西建设的推动作用;4、随着闽台金融合作的条件日益成熟,应该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参与闽台产业对接的力度。海西的民营经济日益发达,民营企业的管理、资本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深化闽台产业对接需要注入民营经济的活力。

海西建设不仅需要当前的发展机遇,更需要“敢拼敢赢敢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举措,才能不断深化闽台产业对接。

参考文献

[1]贺涛,等.台湾经济发展轨迹[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李保明.两岸经济关系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吴德进.大力推进闽台产业对接建设海峡海峡西岸经济区[J].福建理论学习,2006(2):13-17.

[4]冯雷.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模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黄小晶.从三方面入手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J],理论参考,2009(7).

[6]陈明森.发挥独特对台优势促进两岸制造业深度对接[J].领导文萃,2009(14).

[7]于涛,卢倩.闽台农业产业对接问题研究[J].台湾农业探索,2007(1).

[8]严正.闽台产业对接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7).

闽台高科技产业 篇6

2006年6月, 湄洲妈祖祭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各地每年有近百万的妈祖信徒前往莆田湄洲岛祖庙进行朝拜, 本文主要研究方向是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背景及SWOT分析, 为发展妈祖民俗体育产业提供理论参考, 给予未来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发展一定的帮助。

1. 闽台妈祖民俗体育的研究现状

莆田市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 每年都有诞辰、羽化升天祭典、庙会等重大节日, 在这些祭典表演里面有很多传统的妈祖民俗体育项目。妈祖民俗体育活动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三种:庙会活动、节俗活动及民间艺术活动。每年全世界前来湄洲岛进香谒祖朝拜的人很多, 祭典上各种民俗体育节目的表演逐渐成为了祭典的主角, 里面包涵了很多的妈祖民俗体育资源, 这些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在后人的精心改编下, 很好地继承了原来的祭祀精神, 而且赋予了这些体育项目各种的功能。妈祖信俗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遗, 发展民俗体育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来说是有重大意义的。随着莆田湄洲岛滨海体育旅游业的开发研究与发展, 关于妈祖民俗体育产业的研究也更进一步了, 给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

2. 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背景

2008年8月开始, 莆田学院认真研究整理了妈祖文化中的体育元素。以2009年9月30日妈祖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契机。创编了妈祖健身功、健身操、健身舞三种蕴涵丰富妈祖民俗文化的体育项目, 近年来, 在莆田湄洲岛还举办了一些体育赛事, 有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海峡两岸“妈祖杯”龙舟赛等, 但是利用湄洲岛上的妈祖文化和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出来的体育资源还不够规范科学,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等因素的需求, 发展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很多人开始了湄洲岛妈祖民俗体育的开发和研究。自2011年11月开始, 每年的妈祖诞辰和羽化升天祭典仪式由莆田学院师生来担任, 这种祭典模式结合实际开发妈祖民俗体育的情况给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带来了新的研究思路。

二、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可行性分析

传统的妈祖民俗体育活动流传到了今天, 很多已经被运用到了除庙会活动、节俗活动及民间艺术活动以外的地方, 逐渐有了朝商业化发展的趋势。2010年6月, 莆田学院体育系妈祖女子车鼓队参加了上海世博会上福建馆的节目表演, 还到福州三坊七巷等各地表演, 充分地展示了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可行性。目前, 全球妈祖信众有2亿多, 群众基础雄厚, 发展妈祖民俗体育作用, 一是促进了妈祖文化的传播;二是增进民族与社会的认同感。通过举办民俗节庆活动对国人而言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对世界华人而言增进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对外国人而言透过节庆活动增进对当地文化历史背景的认识与理解。当前, 随着妈祖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在全球尤其在台湾妈祖文化成为两岸民众精神交流的重要纽带, 如今以妈祖冠名的体育赛事在两岸的各种节庆文化活动中比比皆是, 体育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载体, 而民俗节庆体育的地域文化性, 加深了两岸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有利于海峡两岸的和谐与发展。

三、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SWOT分析

1. 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优势

(1) 资源优势。闽台妈祖民俗体育项目种类较多, 每年“元宵闹妈祖”活动中的摆棕轿、耍刀轿、冲礼花等, 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生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羽化升天”祭祀活动中的皂隶摆、妆阁、转凉伞、八佾舞等。还有一些未用在这些传统祭典上的民俗体育, 如妈祖女子车鼓、舞龙舞狮等观赏性较强的体育项目, 还有妈祖健身舞、妈祖健身操、妈祖健身功等以强身健体为主的体育项目。加上世界各种以妈祖信仰为活动的庙会活动数不胜数,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 各地的妈祖民俗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了。

(2) 地域优势。莆田市地处福建黄金海岸中部, 近年来, 高铁的开通使得福州长乐机场和厦门国际机场到莆田的时间越来越短, 莆田港口城市的发展已进一步促进了交通发展, 建成了直达湄洲岛的莆秀高速等公路, 对于全球妈祖信徒来说都可以算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 而且背靠福建东南经济区, 面向台湾海峡, 地理环境优越, 自古为福建台湾交往的重要通道。莆田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 是全球妈祖信徒前来朝圣的地方;莆田湄洲岛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 传统妈祖民俗文化保留比较完整, 莆田其他一些地方的妈祖民俗体育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2. 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劣势

(1) 研究开发少。因为, 全国民俗体育产业化问题研究比较少, 而目前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还处在理论状态, 在妈祖信徒心目中没多少影响力, 所以, 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初期要经过比较漫长的路。关于闽台妈祖文化的研究已经很多了, 在网络上搜索关于妈祖的研究文献已经超过万条, 但是没有针对性, 涉及妈祖民俗体育的论文也比较少, 有关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研究目前还没有, 所以不能构成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关于妈祖的研究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伊能嘉矩在1918年《东京帝国大学人类杂志》上发表的台湾汉人信仰之海神。就是关于妈祖的研究, 这样算来研究妈祖文化的年限还是比较久远的, 长久以来的研究都很少涉及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的话题, 都是研究挖掘妈祖传统文化的。

(2) 缺少专业人员。由于全国研究民俗体育产业化起步较晚, 目前还没有人专门研究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政府或者企业也没有足够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缺少专门研究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这个方面的专业人才, 这将导致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这个项目短时间内比较难发展, 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积累经验。

3. 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机会

(1) 政策机遇。2006年,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标志着海峡经济区建设由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2009年《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 (2009) 24号]中四次提到要充分利用妈祖文化的优势, 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国家给予了海西经济建设的大力支持, 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妈祖民俗体育的发展, 这样关于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课题也成为很多人和有关政府部门的研究对象, 这样一来给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实践发展带来了机会。

(2) 经济发展需求。据统计, 2008年共接待旅客6440多万人, 旅游收入达56亿元, 每年到湄洲岛朝拜妈祖、旅游观光的海内外游客达到100多万人次, 其中台湾游客有10万人次。当游客认同这些妈祖民俗体育产业项目的时候, 在每年来湄洲岛朝拜的时候就可以专门出资请具有闽台妈祖民俗体育特色的一些节目去表演, 例如:舞龙舞狮、妈祖舞、妈祖车鼓等等, 这样就能进一步的促进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发展, 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2010年福建省第十四届田径运动会在莆田成功举办, 打响了莆田的文化品牌, 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在开幕式的晚会上, 表演的很多节目都体现了浓厚的妈祖文化, 向游客展现了妈祖民俗体育, 这样既促进了妈祖民俗体育的宣传, 又间接推动着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发展。

4. 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威胁

(1) 莆仙文化的竞争。妈祖文化是莆田最有影响力的品牌, 是莆田文化的龙头老大, 但同时也与莆田的其他文化竞争, 例如莆田南少林文化产业、壶山玉皇文化、九鲤湖祈梦文化产业, 其中九鲤湖祈梦文化产业已经整合开发建设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样一来妈祖文化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受到这些文化产业的冲击, 这些文化产业或者其发展起来的旅游景区都将吸引很大一部分人的注意力并且占用政府支持民俗文化发展的一大部分资源, 都将会影响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发展, 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如何在众多莆田文化产业的冲击下蓬勃发展, 吸引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2) 现代体育发展的冲击。莆田市素有“田径之乡”“武术之乡”“篮球之乡”的称号。一直以来, 莆田市的现代体育产业都比较发达, 尤其是十四届省运会在莆田市的成功举办, 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现代体育产业的发展, 但是像妈祖民俗体育产业这种传统民俗体育产业的发展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 地方政府用于发展民俗体育产业的专款比较少, 导致了民俗体育发展缓慢, 近年来, 莆田湄洲岛的体育旅游开发与发展一定程度给予了民俗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 但是来自现在成熟的体育产业的冲击还是不容忽视的。

总的来说, 对妈祖民俗体育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 目前将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还没人提出这一观点和加以研究, 通过分析发展现状以及预测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如果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与湄洲岛旅游结合起来, 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的可行性比较大。两岸民众交往越来越密切, 同时妈祖文化又是两岸共同的宝贵财富, 在台湾民众普遍信仰妈祖, 很多人每年都会到湄洲岛妈祖祖庙进香, 结合整个民俗体育发展趋势和国内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 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是必须发展的, 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 将一部分体育活动商业化, 例如成立专门培训妈祖舞、妈祖功这些大众的娱乐健身教练, 到各个社区或者老人院进行这些健身培训, 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传统妈祖体育活动。其次, 成立专门的闽台妈祖民俗体育活动训练基地, 可以成立公司模式, 全球有5000多座妈祖庙, 每年都有很多的祭典仪式, 一些庆典也可以出资请这些专业的民俗体育表演队表演, 全世界有2亿多妈祖信徒, 市场潜力巨大, 所以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是可行的, 但是还需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实践, 只有理论联系实践才能真正实现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闽台妈祖体育文化进行研究, 研究提出闽台妈祖体育产业化理论, 运用现代经济管理学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 (Strength) 、劣势 (Weak ness) 、发展机遇 (Opportunity) 、威胁因素 (Threat) 4个方面。对闽台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进行分析研究, 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化,SWOT分析

参考文献

[1]吴冰, 肖熙然.妈祖文化视野中的莆田滨海体育旅游业开发研究[J].海峡科学, 2012 (8) :151-153.

[2]林顺治.妈祖文化中的民俗体育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 28 (2) :194-196.

[3]刘青健.妈祖文化视野中的莆田滨海体育旅游业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5) :128-131.

[4]林朝晖, 林德明.妈祖民俗节庆中的体育文化活动[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11, 30 (4) :35-37.

闽台高科技产业 篇7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 北承长江三角洲, 南接珠江三角洲, 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 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随着两岸关系的暖化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 创新体制机制, 积极先行先试, 加强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两岸科技人才、项目合作与产业互动, 是福建省应对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新态势, 寻求发展新跨越的重要举措。

一、创新闽台科技交流合作互动机制的背景

继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后, 福建省着眼于两岸经济互惠双赢, 构建优势独特的闽台交流合作支撑体系, 积极出台了《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及其《实施意见》、《福建省鼓励台商投资的产业指导目录》、《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等政策;率先开通了对台海上直航客滚航线、空中直航定期航班和直接通邮邮路;打造福州、厦门两点一线的对台开放格局, 形成厦门湾、闽江口、湄洲湾产业集中区;闽台金融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福州保税区率先启动对台离岸金融试点运作;以职业教育为突破口, 两岸教育开展实质性合作, 率先成批选派200名高校学生赴台学习;“投洽会”、“农博会”、“海交会”、“文博会”等交流平台载体建设更加完善, “海峡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2009年, 全省生产总值11950亿元, 比上年增长12%;财政总收入1694亿元, 增长11.7%;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全年实际利用台资按可比口径超过25亿美元, 对台贸易额达70亿美元[1]。福建省应紧抓机遇, 发挥优势, 推动闽台科技交流合作在领域拓展、方式创新和成效提高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逐步走出一条“立足海西、面向台湾、辐射全国、放眼世界”的科技交流合作发展之路。

二、近年来闽台科技交流合作取得的进展

近年来, 闽台两地建立起了涵盖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园区和高科技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合作形式不断创新, 从过去较为单一的互访和讲学发展成合作研究、共建试验基地、共同申报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 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

1. 交流互动日趋频繁

据不完全统计, 近十年来台湾先后组织各方面专家学者500多批近6000人次来闽考察交流、洽谈合作项目, 并参加在闽举办的各类学术研讨会150多场次;福建省派遣300多批近1600人次赴台交流考察或开展合作研究。福建省还成功举办了“海峡论坛”、“海西科技论坛”、“海峡两岸科技中介服务论坛”、“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高峰论坛”、“海峡两岸空间信息技术学术研讨会”、“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研讨会”等多期较高层次的科技论坛及研讨会, 闽台科技交流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2. 平台建设不断加强

福建漳浦、漳平永福、仙游、清流等4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已成为两岸农业合作的新亮点, 仅漳浦创业园目前就有70多家台资农业企业和7个台湾农民个体工商户入园发展, 总投资1.2亿多美元, 年产值超20亿元人民币;台湾学者 (泉州) 创业园、厦门台湾学者创业园吸引了众多台湾学者来闽创业;漳州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基地、龙岩新罗区闽台畜禽果蔬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的集聚效应正在显现;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闽台 (厦门) 花卉高科技园、闽台 (厦门)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厦门—台北科技产业联盟、福州生物医药企业孵化器、漳州高新技术创业孵化基地、三明金沙创业园、龙岩科技创业园以及省级重点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平台已成为对接台湾科技产业和吸引台湾科技企业的新载体。另外, 福建省还牵头组织了广东、江苏、浙江、上海、江西、安徽、湖南等八个省市科技行政部门组成海峡西岸科技协作联盟, 加强科技资源整合, 夯筑对台前沿科技交流协作平台[2]。

3. 项目带动成效显著

闽台科技产业合作发展迅速, 项目领域已涉及农业、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精密机械、水产、海洋、气象、地震及中医药等20多个学科。截至2009年上半年, 福建全省累计批准台资项目9850项 (不含第三地转投资) , 实际到资151亿美元, 约占大陆总额的25%;累计实现对台贸易628亿美元, 其中自台湾进口536亿美元[3];台商在闽投资领域不断拓宽,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投资效益不断增强, 绝大多数在闽台资企业经营良好,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稳步发展。

4. 合作方式不断创新

闽台机构间的交流合作方式不断创新。福建省农科院与台湾中兴大学签订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 内容涉及农业生物科技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等10多个方面。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大学、福建海洋研究所与台湾海洋大学签订了联合开展海峡渔业资源调查研究的协议书。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13所高职院校与朝阳科技大学等15所台湾高校和50家在大陆的台资企业联合办学, 开设42个专业, 办学规模达3000人。闽江学院的工商管理、艺术设计等4个专业领域, 开展闽台高校“分段对接”联合培养人才项目, 采取“3+1”方式, 选派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联合培养人才[4]。

三、闽台科技交流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闽台科技交流合作虽然发展很快, 但创新互动机制面临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作基础较薄弱。福建的经济总量、竞争力水平等与沿海其它省市比较还有相当距离, 区域竞争力相对薄弱。福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较弱, 科技经费投入不足, 大项目带动缺乏, 闽台科技实力差距大。二是产业配套能力不足。福建产业轻型化特征较为突出, 整体素质不高, 产业集群化程度较低, 尚未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能力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有些企业虽然在省内是大型企业, 但与全国同行业相比并不具备规模优势[5]。三是科技人才资源匮乏。当前台湾掀起高科技产业投资高潮, 对高层次科技人才需求剧增, 而福建开放型科技人才短缺, 熟悉世贸组织规则、了解国际惯例、精于国际经贸的人才很少, 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匮乏。人才市场化配置程度不高, 引进人才困难。

四、创新闽台科技交流合作互动机制的对策建议

创新闽台科技交流合作互动机制要注重项目、人才和基地相结合, 以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项目带动、技术与人才交流引进为重点, 积极持续运作, 在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成效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1. 建立健全闽台科技交流合作管理协调机制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科学地制定促进闽台科技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乃至地方性法规, 从项目安排、资金资助、税收和用地优惠、便捷服务等多个方面鼓励台商、台湾科技人员在闽创办科研开发机构、科技型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并进行二次创新等;对在闽合作或对接成功的高科技项目可优先予以支持, 对投资高科技领域的项目可实行地价优惠政策等;建立健全以省地市科技系统、省直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 以及省属科研院所和部分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管理协调体系, 加强政府对全社会闽台科技合作活动的规范和引导。

二是理顺管理机制。对福建省各系统、各部门、各单位及民间组织和机构对台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和建立闽台科技合作关系实行审批、审核或备案制度;编制各类闽台科技合作专项计划项目指南, 对项目实施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完善有关经费申请、项目评审、合同、拨款、检查、成果鉴定、成果出版等具有特色的系列管理办法;推行和完善重大科技项目对台招标的制度;将科学的评估方法引入项目组织管理, 完善合作效益的评价指标[6]。

2. 培育提升闽台科技交流合作创新平台

一是以科技展会、科技论坛为主体的交流合作创新平台。吸引台湾科技成果及其产品参加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和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展会活动, 逐步提高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的规模与影响力;积极组织福建科研成果及其产品赴台展出;努力推动到台湾设立科技展会及举办高新技术产业论坛。

二是以科技园区、科技产业基地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在巩固发展现有科技园区及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的基础上, 鼓励省内各地市创建台湾科技人才创业园或成果转化基地, 吸引台湾科技人才来闽创业。福、厦高科技园区可以相关技术产业为突破口, 吸引台湾科技界、企业界增加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和管理的投入, 更大程度参与园区建设;厦门火炬高科技园区可继续加强与台湾新竹高科技园区的合作, 力争与台湾将形成的以北、中、南三大核心科学园区为主干的高新技术带实现对接, 就福建已初步形成的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消费类电子产品、新材料、生物制品、机电一体化产品、海洋等高新技术产业与台湾相关产业进行合作研究与产品开发[7]。

三是以文献资料、大型仪器共享为目的的科技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建成标准化、系统化、开放型的信息网络, 加快推进闽台科技文献、科技信息、专家库、动植物资源和水文资源等基础性科技资源的联网共享和大型公共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适当开放省属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标准检测评价机构等, 邀请台湾科技人士与学者赴实验室进行实验、工程设计、学习技术、移转技术等合作研究, 分享研究成果。

四是以联合研发、设立研究机构等形式的科技合作研发平台。可鼓励台湾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与福建省内高校、科研院所采取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组建合作创新群体, 跨区域联合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流动站等, 培育优秀的研发合作团队;鼓励台科研机构与省内科研机构联手开展技术难题攻关, 联合承担国家及省市重大科技项目、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3. 不断深化闽台高科技重点产业对接互融

一是推进闽台高层次农业产业合作。以福州、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海峡两岸 (福建) 农业合作试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为基础, 积极推动闽台农业食品制造高新技术产业链、高能营养保健食品深加工产品链、地方特色风味即食产品产业链、闽台有机茶基地建设及茶叶加工营销一体化产业链、海洋水产精深加工产业链、畜产品综合加工产业链的形成。

二是加快闽台新兴光电子产业对接。进一步加强与台湾整体光电产业, 包括LED、光存储、光输入、光输出、光通讯、光电组件和光电应用产品等全面合作, 扩大和延长光电产业链, 使福建成为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光电产业基地。

三是推进闽台中医药产业对接。加强现代中药、速效中药和保健中药等新药产品技术的开发, 加强传统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 实现中药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四是加强闽台物流业互动。发挥福州、厦门、泉州对台直航的优势, 鼓励台湾航空企业、空港服务业等相关物流企业到福建港口、机场投资;发挥福州保税区、厦门象屿保税区区港联动, 福州保税物流中心和福州、厦门、泉州出口加工区等政策优势, 积极引进台湾物流、航运和运输服务等企业入区;鼓励闽台产业界合作投资专业物流中心, 在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城市规划建设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中心, 加快泉州闽台五金机电物流中心、漳州国际粮食物流园区建设, 发展厦门对外图书交流中心与台湾合作的大陆简体图书物流中心[8]。

4. 建立促进闽台科技人才资源共享的新机制

一是鼓励联合办学。积极创造条件, 促进闽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多形式的联合办学, 通过互聘客座教授及专家、互派科技管理人员学习培训挂职、联合培养研究生、互派优秀科技人才到校企等机构实习指导、企业或园区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等多形式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培养储备人才。

二是制定优惠政策。政府可制定相应优惠政策, 在从台湾引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任职、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待遇、住房条件、其专利和专有技术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或转让等方面给予优待;对在闽台科技合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闽台科技人员给予表彰;在来闽创业进行成果转化的台湾科技人才的生活、子女入学、就诊治病等方面给予条件优惠;维护在闽的台科技人员合法权益, 经常走访, 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促进资源共享。建立两岸科技人才信息库、科技攻关项目库和两岸人才共同培养平台, 逐步实现人才信息资源共享, 提高项目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联合培养相关人才, 共同促进科技发展的人才储备[9]。

5. 积极营造闽台科技交流合作的环境氛围

通过积极努力, 逐步建立起闽台两地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园区、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科技协会学会间的对口合作联盟或协作组织;建立以社会法人投入为主体, 以银行信贷、资本市场融资和风险投资为支撑的闽台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 将台资企业纳入中小型企业出口信用担保体系之中;建立闽台两地知识产权保护的约定例会制度, 完善区域内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协作关系, 设立案件处理中心及热线电话;建立对进入台湾科技创业园或成果转化基地的审批、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一条龙便捷办理制度, 简化办理赴台开展科技交流的手续;充分发挥海峡两岸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及有关中介组织的作用, 为闽台科技合作提供便利、快捷和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谢添实.福建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在福州隆重开幕[EB/OL].http://www.fujian.gov.cn/zwgk/zfgzdt/szfhy/201001/t20100125_190296.htm.2010-01-25

[2]李海明.海峡西岸科技协作联盟在福州成立[N].科技日报.2008-06-22.

[3]詹托荣.福建实际利用台资约占大陆总额四分之一[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tw/tw-lasq/news/2009/11-18/1969856.shtml.2009-11-18

[4]王丕志.闽台高校教育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实现突破[EB/OL].http://www.fjtv.net/news/folder84/2009/06/2009-06-0427156.html.2009-06-04

[5]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调研组.闽台科技合作渐成气象[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8 (4)

[6]余学锋.加强闽台科技合作创新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 (1)

[7]杨世缄.闽台科技与产业合作的新契机[J].福州:海峡科技与产业.2008 (3)

[8]福州保税区.福建确定闽台物流业对接重点[EB/OL].http://www.cfea.org.cn/show_news.asp?id=2848.2007-01-04

闽台高科技产业 篇8

一、福建出版印刷业发展态势及两岸出版交流分析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把印刷复制业确立为今后重点发展的九大文化产业之一。规划指出, 印刷业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产业示范基地。中央明确了印刷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必然会成为印刷业今后发展的强大动力。

印刷业是一个相当庞杂的体系。印刷产业涉及出版发行上下游产业, 内部细分行业众多。未来10年, 印刷业面临技术转型, 以油墨为基础的印刷技术会把自己的一部分市场拱手让给数字印刷技术。到2020年, 全球大约50%的印刷品要在数字印刷机上进行生产。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数字印刷技术逐步取代以油墨为基础的传统印刷技术。

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的福建省印刷业的发展与福建省经济的发展水平基本上是同步的。在全省印刷企业中, 工业总产值超过亿元的有9家, 其中1家为出版物印刷企业, 其余8家均为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 全省有3家企业取得绿色印刷环境标志认证。由于福建省印刷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 印刷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散滥现象比较严重。从布局上看, 印刷企业相对比较分散, 点多、线长、面广, 不利于印刷市场健康发展。从企业规模上看, 沿海地区 (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 等地印刷企业的规模比较大, 而山区 (南平、三明、龙岩、宁德) 等地印刷企业的规模相对比较小。从业务结构上看, 出版物印刷企业有70.9%集中在沿海地区, 而全省出版物印刷企业179家中大约有40%以上的企业业务吃不饱;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有93%集中在沿海地区, 而山区的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大约有30%以上的资质条件不符合规定要求;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有71.1%集中在沿海地区。目前虽然福建省印刷企业数量不少, 但真正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印刷企业不多。

福建印刷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企业过散、过滥。福建省现有3000多家各类印刷企业, 生产能力已严重超过了印刷市场的需求。一些印刷企业生产规模太小, 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特色不明显, 没有形成专业化, 高新技术在印刷业中的比重还很低, 拥有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和数字印刷机的印刷企业只有极少数。全省现有的印刷生产能力严重超过了印刷市场的需求, 学生减负、房地产不景气, 造成定单减少, 而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必然导致大家因“吃不饱”在拼命压低价格以吸引客户。由于无序竞争, 福建印刷市场工价偏低, 在全国印刷市场处于“价格洼地”位置。

在两岸出版交流方面, 目前大陆出版物入岛渠道零散, 内部相互压价竞争趋势明显, 导致成本高、风险大、经济效益低下, 无法形成规模, 供货品种和供货速度无法满足台湾市场的需要。据统计, 2009年大陆出版物入岛的销售码洋约为1.5亿元人民币, 仅占台湾出版物市场份额的1%, 因此, 为了深化两岸文化交流, 十分有必要在福建沿海保税区设立书刊印刷企业, 推动大陆出版物就近入台, 扩大大陆出版物在台湾地区销量;同时也可以承接台湾地区书刊出版印务。

二、闽台印刷业的互补性与对接原则

闽台一水之隔, 语言相通, 习俗相同, 血缘相亲, 地缘相近, 且台胞百分之八十祖籍福建。闽台人民自古以来密切往来, 共同创造了一脉相承, 渊源深厚的闽台文化。种种民间文化艺术流传, 盛行于闽台两地, 备受两地民众共同喜爱, 这为闽台文化交流奠定了独特的优势。

闽台两地印刷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土地资源紧缺是制约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印刷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对台湾而言, 福建土地资源丰富得多。福建目前工业用地地价与台湾相比, 相差二三十倍, 房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也比台湾低廉, 这是台湾转移一般工业的一个重要条件。福建劳动力资源丰富, 更由于祖国大陆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 大批农业富余劳动力可以向福建沿海地区转移, 源源不断地外来劳动力使福建有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台湾印刷业人工费很高, 平均每人每月收入约折合人民币9800元, 台湾印刷工人工资水平约高出福建八至十倍。低廉的工资水平是福建接受台湾印刷产业转移具备的独特优势。台湾印刷业每色令工价平均在100~120元新台币, 折合人民币25~30元;福建印刷业每色令工价平均为15元, 比台湾工价低40%~50%。彩色制版, 台湾方面8开、大16开一套四色板, 工价一般1500元新台币, 折合人民币375元;福建印刷业一套四色版平均工价为200元, 比台湾工价低46.67%。落差显著的印刷工价是福建接受台湾印刷业转移的成本优势 (参见表1) 。

资料来源:台湾地区工价参见《王仿子出版文集续编》, 154~158页。

台湾印刷业整体特点是技术好、效益高。台湾的印刷技术比较先进, 拥有世界一流的印刷设备。台湾印刷业的设备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优于福建, 数字印刷技术已经普及, 业务管理效率很高, 人均劳动生产率高于福建。台湾印刷业效率很高。台湾的红蓝印刷公司, 员工130人, 有8台海德堡四色印刷机 (包括无水胶印) , 有骑马订和无线装订两条联动生产线, 年营业额达4亿元新台币, 人均307万元 (约合人民币80万元) 。此外其他印刷公司一般营业额都达到人均300万元新台币左右, 人均创利达60万元 (约合人民币15万元) 。有这样的营业额和这样的高盈利, 台湾印刷业当然有力量经常更新设备 (更新期为5~8年) 。新设备新技术进一步带来高效率、高质量, 形成良性循环。在印刷工期上, 一本周刊, 包括排印装, 一般3天可以出版;月刊, 排印装时间是7~10天;一般图书, 排印装时间是20天。印装周期特别短的是课本和教学参考书, 采用轮转印刷和胶装联动线装订, 定稿后3天可以出书。

三、闽台印刷业对接的经济效应分析

为了探究闽台印刷产业对接的经济效应, 我们建立一个两经济体的贸易模型来分析。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经济体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来说是不同的, 即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而正是由于要素充裕程度的不同, 造成了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 即某要素充裕的经济体, 该要素的相对价格会越低。在此基础上, 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建立了两要素的经济模型。假设商品生产是两要素 (土地, 劳动) 的投入组合, 由于要素使用存在可转换性, 即有多种要素投入组合。所以商品生产选择何种要素投入组合, 即每单位产品中投入的两要素的比例取决于两要素的相对价格, 即一种要素价格的提高会减少其在投入组合中所占的比例。这样, 在两个经济体中, 具有某生产要素禀赋的经济体, 由于该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低, 所以在商品生产中会更多地使用该要素, 即在商品的投入组合中, 该要素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根据要素的边际生产率递减的规律以及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理论,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是使两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之比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假设L, T分别表示劳动与技术, MPL1, MPT1, w1, t1分别表示经济体1 (指福建, 以下同) 的劳动的边际产量, 技术的边际产量, 工资和技术的价格, 同理有MPL2, MPT2, w2, t2, 表示经济体2 (指台湾, 以下同) 的相关量。经济体1具有劳动禀赋, 即劳动的相对价格低, 经济体2则具有技术禀赋, 即技术的相对价格低, 用公式表示为:w1/t1

闽台两地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对比显著, 福建具有土地广阔、劳动力充足的优势, 台湾则有技术先进、管理手段科学的优势。因此, 闽台印刷产业的对接, 可以提高台湾优势要素即技术的边际产出, 从而提高边际收益, 也就是说, 台湾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要素价值收益。而福建的土地、劳动优势与台湾先进技术的结合, 将提高福建印刷业的生产效率, 提高印刷业的产出和产值。可以说, 两者的对接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以下再以前述理论为基础, 进一步考虑在闽台产业合作下, 产品的互相交流对整个印刷产业的影响。实际上, 产品的交流是间接的生产要素的流动, 即虽然闽台两岸经济体之间劳动难以自由流动, 但是闽台印刷产业产品的交流就是间接的福建劳动向台湾流动的过程。再以经济体1 (福建) 、经济体2 (台湾) 为例, 如下图所示:

在没有产品交流之前, 经济体1 (福建) 的劳动数量为O1L1, 经济体2 (台湾) 的劳动数量为O2L1, 其对应的边际产量分别是C、B两点对应的值, 可以看出经济体1的劳动边际产量低于经济体2。当两经济体展开合作交流, 经济体1的劳动向经济体2流入, 直到两经济体劳动边际产量相等为止。边际产量曲线MPL1, MPL2下方的面积代表产出, 经济体1产出由边际产量曲线MPL1下方L1对应的面积减少到L2, 经济体2产出则增加了其边际产量曲线MPL2下方从L1到L2相应的面积。从图中可以看出, 经济体2的收益大于经济体1的损失, 其净值等于图中三角形部分的面积ABC。

由上述分析可见, 闽台印刷产业产品的交流, 能够提高双方的总产出水平。闽台印刷产业对接可以弥补福建印刷企业的不足, 提升技术实力, 扭转市场形象, 扩大印刷企业业务量, 扩大对台出版交流规模。闽台出版及印刷产业作为一个整体, 不断加强交流合作, 能够得到更加深刻、长远的发展。

四、两岸出版交流先行先试的可行性探索

两岸ECFA签订之后, 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前所未有, 都为两岸出版交流先行先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国务院2011年出台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设立两岸教育合作试验园区, 吸引台湾高校合作办学, 进而设立两岸出版交流试验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平潭、厦门等地是两岸先试先行合作重点区域。福建省委正式作出了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决定, 提出积极探索开展两岸区域合作, 建立两岸更加紧密合作交流的区域平台, 努力把平潭建设成为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

平潭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为两岸出版业在岛上设立闽台合作印刷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空间。平潭正在建设大学城, 筹建海洋大学, 同时吸引台湾高校和内地高校到岛上办学, 大学城10多万大学生每年需要大量的教学用书, 能提供比较大的教材印数, 完全符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出版产业的运作特点, 将是岛上拟设印刷企业稳定的书刊印刷业务来源。印刷产业对接是两岸出版交流先行先试的起步, 福建的出版业需要从上游内容产业抓起, 做好高校教材产品线出版规划, 突出中高等职业教育出版特色, 借鉴台湾已有的职业教育出版成果。以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峡两岸大学城为平台, 两岸教育业将进行深度合作, 必将带动两岸教育出版业深度合作, 两岸出版业在岚设立印刷企业就地进行书刊排印, 保证供应各类教育用书, 以点带面, 由浅入深, 带动版权合作、数字出版等上游出版内容产业发展, 是两岸教育出版合作一项意义重大的项目。

平潭等地两岸出版交流试验区拟设印刷企业在满足海峡两岸大学城教学用书需求的同时, 可以用一部分产能直接承印台湾地区的华文书刊印刷业务, 并利用海运便捷通道回流台湾地区发行。随着两岸交流逐渐密切, 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逐步增强, 大陆简体书刊在台湾地区的需求也逐年增强。台湾当局对大陆图书入岛限制较少, 对报刊入岛限制也有所放松, 为出版物入台提供了较好的机遇。印刷企业承接海峡两岸出版业的书刊印刷业务, 可以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直接生产印制, 印刷品在关外通过便捷的海运方式直接运至台湾, 贸易及运输成本较大陆其他地方都更为低廉。这将为大陆出版物入岛提供更加畅通的渠道, 尽快扩大大陆图书入岛总量规模;同时, 打开大陆书业面向台湾的市场, 带动大陆出版产业链各环节对台合作交流。

福建拥有独特的对台区位优势, 在福建沿海设立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 鼓励台商设立合资出版印刷企业, 降低通关成本、运输成本, 无疑是一项重大战略步骤。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 福建贸易环境将越来越改善, 吸引台湾地区投资的区域也呈逐步扩展, 闽台两岸出版交流对接的空间将越来越广阔, 进一步提升两岸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为和平统一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志南, 严正主编.《闽台产业对接研究报告》,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2]王仿子.《王仿子出版文集续编》,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新时期教师使命下一篇:加强幼儿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