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父母

2024-07-17

儿童父母(精选十篇)

儿童父母 篇1

关键词:孤独性障碍,双亲,个性,精神卫生,儿童保健服务

个性及心理特征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而孤独症儿童父母其个性可能有较明显的趋向性特点(冷淡、离群、冷酷)[1]。这种不良个性特征本身就会影响其社会生活的顺利进行。由于孤独症(Autism)儿童主要症状表现是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2],并且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差,实际治疗所需长期高强度的康复训练,给儿童家长造成了很大物质、精神负担,加剧了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压力,导致其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影响,情况令人担忧。本次研究旨在比较孤独症儿童父母个性特征与正常儿童父母之间的差异,关注并减少孤独症患儿父母心理问题的发生,预防由于父母个性问题而导致的孤独症儿童养育环境的不良因素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病例组:收集2007年4月至2008年7月之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童发育行为研究中心进行行为训练的患者67例,上述患儿均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至少副高以上职称的精神科医生或儿科医生诊断,符合美国DSM-IV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以这些儿童的父母作为病例组的调查对象(其中65名患儿父亲、64名患儿母亲参与了本次调查)。患儿平均年龄为(4.45±1.26)岁。对照组:在普通幼儿园儿童中,将经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精神状况检查未发现有躯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发育延迟的67名正常儿童为入组对象。根据儿童年龄、性别、父母文化、职业因素进行匹配。要求与病例组儿童年龄相差不超过3个月,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基本接近,将该儿童的父母纳入对照组(其中有56名对照组儿童父亲、62名对照组儿童母亲参与了本次调查)。对照组儿童的平均年龄为(4.52±1.32)岁,与病例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构成与病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1.2 方法

1.2.1 父母个性特征评定

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 EPQ)成人版进行个性测试与评价[3],共88个项目,4个维度。测试后按EPQ手册分别计算精神质(Psychoticism, P),内外向(Extrovision-Introvision, E),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 N),掩饰(Lie, L)各维度粗分,然后根据其年龄和性别的常模转换为T分,按T分分界值(43.3,56.7)将内-外向E维度分为内向型、中间型、外向型3种个性类型,将情绪稳定性N维度分为稳定型、中间型、不稳定型3种个性类型,分别进行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父母个性特征的分组判定。

1.2.2 质量控制

病例组儿童由2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儿科或精神科医师依据美国DSM-IV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且结合孤独症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的得分情况。病例组家长问卷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指导填写;对照组家长问卷由幼儿园统一召开家长会,集中指导填写。

1.2.3 统计分析方法

所有资料统一编号,利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数据双份录入,并利用VisalFoxpro 6.0软件进行双份检核,确保数据准确性。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病例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父母个性测试各量表分均值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病例组儿童父亲的内-外向、情绪稳定性、精神质、掩饰性4个维度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E维度、L维度均分低于对照组, N维度、P维度均分高于对照组;病例组儿童母亲的情绪稳定性、精神质、掩饰性3个维度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维度、P维度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均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病例组与对照组儿童父母E,N维度各类型的分布比较

由表2可知,病例组与对照组儿童父亲的情绪稳定性维度中稳定型、中间型、不稳定型3种类型的构成有很大差别,病例组的稳定型少于对照组,而不稳定型多于对照组(χ2=8.84,P=0.01)。内外向维度的3种类型构成中,病例组的内向性格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2,P=0.28)。病例组与对照组儿童母亲的情绪稳定性维度中稳定型、中间型、不稳定型3种类型的构成有很大差别,病例组的稳定型少于对照组,不稳定型多于对照组(χ2=9.72,P=0.01)。内外向维度的3种类型构成中,病例组的内向型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5,P=0.15)。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3 讨论

儿童孤独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它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所致的一种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近年大量的研究使孤独症的遗传基础已得到普遍的认同, 与此同时, 孤独症亲代的精神状况的研究也成为孤独症主要表型研究的一部分,开始日益受到关注。Bishop等[4]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父母的人格表现出较多的焦虑、冲动、孤僻、退缩、过度敏感等特质,且这些特别的人格特征可以聚集出现在孤独症的家族成员中,其中一些特质可能体现出孤独症的易患性。

本结果显示,孤独症儿童父亲较正常儿童父亲的个性更内向倾向,情绪不稳定、精神质得分高,与刘漪等[5]、郭海燕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但在内外向分型各类型分析时,孤独症儿童父亲的内向性格所占的比例虽然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某些研究结果[7,8]一致。考虑可能是样本量带来的影响,应继续扩大样本深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孤独症儿童父母同时还表现出了情绪不稳定、精神质的个性特征。孤独症儿童父母亲明显不同的个性所体现的生物学特征,也印证了遗传学上关于孤独症病因的探索[9],佐证了儿童孤独症发病是有家族因素影响的。有报道显示,情绪不稳定型(N分较高) 的母亲对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差,孕期及产后容易产生抑郁、沮丧症状[10]。结合本次研究中孤独症儿童母亲情绪稳定性差的个性类型,是否情绪不稳定的母亲围产期的心理变化对胎儿的生长形成了与孤独症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孤独症儿童父母个性的不良特征表现,还预示着这样的负性性格特征在营造教育环境中埋下了隐患。有研究证明,遗传主要决定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因素则决定了人格的后天发展[11]。父母的个性不但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气质类型,而且还会通过对孩子的期望、态度等产生间接影响[12]。提示孤独症儿童的父母需注意克服自身可能出现的不良的、激进的个性特点,改善教育方式,调整健康的应对疾病和儿童康复治疗的心态,创造自然和谐的家庭氛围,才能让父母在保证孤独症儿童康复的同时,创造良好心理健康环境,并减少在环境因素上对孤独症儿童造成的伤害。

留守儿童父母一封信 篇2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你们的工作顺利吗?身体好吗?爸爸妈妈,女儿现在很想你们。请你们不要担心,这里有姐姐(志愿者——编者注)陪我们,我们玩得很开心。我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生活过得不错。我的学习不错,我们还学了兔子舞,还学了健美操。我现在还长高了一点点。我现在是一个不错的女孩,这是老师说的。请不用担心我。我知道你们打工很辛苦,我知道你们打工是为了我读书。我吃的饱,穿的暖,请爸爸妈妈不要担心。我希望你们能早点回来,可是我知道现在路上在堵车,你们回不来,请你们不用担心我。

女儿:邱玉婷

儿童口吃,始于父母的“误解” 篇3

为什么年幼儿童容易说话结巴呢?因为幼儿时期,儿童说话时的口腔肌肉运动能力还没有达到随心所欲、应用自如的程度,他们的语言能力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当他们遇到异常兴奋的事情、从事特别感兴趣的活动或处于新奇的环境之中時,小脑袋中一下子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想法,却又一时无从说起,这时便会出现说话结结巴巴的现象,我们把此看做是儿童在正常发育阶段容易出现的一个现象,称之为"生理性口吃"。

然而,生理性的口吃在人为的因素下可以转变成病理性的口吃。20世纪中叶,一位名叫温德尔·约翰的学者提出了口吃起因的重要理论,即"误解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一般是孩子的父母)将儿童正常发育阶段的说话不流利说成是口吃,那么,孩子就有可能变成真正的口吃病。由于父母的 "错误诊断",孩子开始尽量避免说话结结巴巴。他们越是想这样做,说话就会越不流利,这又进一步导致父母对他们更多的关注甚至责备,孩子就会出现更多的不流利的表达,于是产生了恶性循环。久而久之,真正的口吃就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了。难怪有的专家说"口吃不是始于儿童的嘴巴,而是始于父母的耳朵"。

谈父母离异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篇4

夫妇离异后, 双方内心虽然仍重视疼爱其子女, 但由于各自要为生计而忙碌, 对已有失落的子女, 往往是疏于照顾, 或由于接触少, 隔阂大;或由于不善于表达内心的感情, 常使子女误认为父母不爱自己, 这势必加重其因父母离异所造成的不平衡心理。

目前的家庭多数是独生子女。对一个正常的普通家庭来说, 孩子成为家庭的宠儿, 父母对孩子的生活、教育各方面都会给予最好的照顾。相比之下, 单亲家庭的子女, 得不到的便显得更多。这些单亲儿童的心理敏感性较强, 只要教师或同伴一不小心说溜了嘴, 或言辞不当, 非常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不平衡。

笔者从事教育工作多年, 曾对许多单亲儿童做过调查。遭遇父母离异的儿童, 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情绪及反应。学前儿童会变得焦虑不安、粘人、夜尿、恶梦, 甚至有退化行为;而学龄儿童, 主要反映在学校行为, 如成绩退步、上课不专心、其他退缩、哭泣、易怒、打架、失眠、孤僻、腹痛或头疼等身心症状也会表现;青少年则产生认同危机, 容易表现极端, 有的甚至会加速他们脱离家庭的想法。这个时期的孩子,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 常常会出现偷窃等不良行为, 而且在人际关系上也会显得较退缩。他们因家庭破碎而遭受的痛苦及受的不良影响更是既深且远。

有关专家曾对单亲儿童做过跟踪调查, 其结果表明, 父母离异给儿童造成的影响, 有些会持续到成年, 甚至整个一生, 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生活态度及方式。可见, 家庭生活结构对下一代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然而, 随着社会的开放, 人们越来越能够接受离婚的观念, 有道是“合则来, 不合则去”, 以离婚作为解决不愉快婚姻关系的途径, 近来越来越普遍。一些儿童专家也认为夫妇两人不要“为了孩子的缘故”而勉强生活在一起, 因为父母的貌合神离和同床异梦对孩子来说, 其伤害性才是最大的。

父母的离异虽然对孩子影响很大, 但这毕竟是一个非常无奈的情况。既然离了婚, 不管是谁对谁错, 已经是不重要了, 应该如何来维持目前稳定的生活而不偏离正常轨道, 以“平常心”来教导孩子, 才是重点。如果父母双方都能保持冷静, 至少表面上很友善, 双方都没有像世界末日一样, 孩子是比较容易逃过情绪上的劫难的。因此, 尽一切努力让孩子知道, 目前发生的事并不可怕, 向他保证, 父母离异并不是孩子做错了什么, 并且要对他说, 他的父亲 (或母亲) 将来还是他的父亲 (或母亲) , 而且让他知道父母亲仍是爱他的, 他将来还是可以经常见到爸爸 (或妈妈) 的。

夫妇双方要尽量克制自己, 不要说对方的坏话, 尽量用冷静和理所当然的态度, 向孩子解释说, 人们在结婚时都希望白头偕老, 共度一生, 可往往事与愿违。这并不表示两个人中有一个是坏人, 也不表示有一个不爱他们的孩子。要向孩子一再强调, 他不会失去爸爸 (或妈妈) 的。我班曾有一位小女孩, 父母离异后, 她跟妈妈在一起过, 虽然她爸爸已经再婚, 可她仍然每周末去看望爸爸和奶奶, 爸爸和奶奶都非常疼爱她。这样, 孩子就不会因父母离异而失去父爱 (或母爱) 。孩子觉得离去的父母仍可以找到, 这至少可以减少孩子那种心灵上的失落感。专家认为, 孩子越小, 就越容易从父母离异的创伤中平复过来, 而且也较容易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不过, 往往有些单亲父母, 因为孩子不跟自己过, 一旦有机会跟孩子见面, 便以过度的溺爱来补偿孩子的失落感。其实物质上的补偿还不如多一点感情交流来得更有意义。物质的供给, 例如, 买玩具、故事书等, 应将它做为一个情感交流的媒介物, 利用这些教具和孩子一起玩, 一起学习, 这样才不致使之偏颇。

离异后的夫妇, 还应该及时与学校教师保持联系, 多给孩子精神支持。教师还应以教导劝说的方式, 让孩子尽量体谅父母的苦心,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让他们了解, 只要自己努力, 绝对不比其他人差。

留守儿童致父母一封信 篇5

您好!我们是湖北经济学院大学生素质培养班的学生,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首先向您问候一声:辛苦了。为了使家里的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更好一些,您离开亲人、离开家乡,一个人在外打拼。您用您的双手美化着城市,您用您的双手为孩子们努力去打造一个美好的天空。但是,孩子们留在了家里,他们有了另外一个名字“留守儿童”,相信您也不希望如此,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您也不愿意离开孩子们,因为不管在哪,孩子始终是您心中的牵挂,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是您的心头之重。其实,作为大学生,我们也关注着留守儿童的.成长,虽然我们能做的还不是很多,但是我们也想尽自己的能力为孩子们做些什么。20xx年的暑假,我们团队12人去贵州支教的经历,让我离留守儿童更近了一些,看见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我深深的被感动。

作为一名也是从小乡镇出来的大学生,我想从我的角度和您说说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留守在家的孩子们都很幼小,他们需要爸爸妈妈的关心与呵护,虽然您不能时常陪在他们身边,但是请在工作之余还是能抽出时间和孩子们说说心里话,关心一下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状况。虽然您可能觉得偶尔的一个电话、一封信,对孩子们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孩子们是多么的渴望这期待已久的关怀。读小学的我,也离开爸爸妈妈生活过一段时间,是爷爷奶奶在照顾我。那时,我会很努力的学习,因为爸爸会时常给我打电话,关心我的学习状态,鼓励我考试考好了,回家时就会给我买好吃的。因为有所期待,所以会更加努力,即使爸爸妈妈不在我身边,我都相信他们始终爱着我,我不能让爸爸妈妈失望。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得爸爸送给我的四个字“天道酬勤”。所以,麻烦您每周至少和孩子们通一次电话,关心一下他们的生活、学习,让孩子们有安全感,告诉孩子您始终爱着他们。当然,也希望您能多和老师、孩子的监护人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沟通,共同商讨一下孩子的问题,毕竟,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很重要,只有两者相互融合,才会给孩子一个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

XXX

儿童对父母的“依赖性行为” 篇6

正常情况下,婴儿首先与母亲在情感上发生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对建立儿童早期的安全感十分重要,是其情绪正常分化的前提条件,也是逐步适应社会环境所必需的过程。国内资料表明,过度依赖的状况在儿童群体中占到21%左右,女孩多见,甚至可持续到成年期。

教育不当及不良和不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导致儿童过度依赖的主要原因。过度依赖的产生主要是父母的过度照料、过度关注、过多的关爱、保护,无条件地满足一切要求所致。具体表现为父母对儿童生活起居给与过度的关注与照料,所有活动和生活均由父母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

过度关照和照料的父母本身可能存在养育焦虑,生怕孩子生病或出什么事情,往往忐忑不宁地关注着孩子,一有风吹草动便显得紧张不安。父母的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会潜移默化地投射到孩子身上,最终孩子逐渐受其影响变得敏感和依赖。另外,情感或心理忽略也可导致儿童过度依赖。当婴幼儿正常情感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恰当地满足,或父母养育情感投入不足(如无时间关照或母亲情感抑郁),或简单粗暴地拒绝儿童等,使儿童心理由依赖到独立的发展受到影响,结果是儿童产生过度寻求依赖的行为,或表现过分纠缠父母。

1~3岁是儿童产生过度依赖的高发年龄段,这个时期的父母若对儿童的依赖过于冷漠、苛刻或忽略,则易形成所谓早期情感剥夺,继而使儿童产生过度依赖行为。儿童受到挫折和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必要的支持和正确的指导,就会产生自卑、缺乏自信,而依赖成人帮助,如此恶性循环也会产生过分依赖。

儿童的依赖性行为主要表现在身体上的依赖和心理上的依赖,过分寻求与关系亲密的成人身体接触,儿童常表现为喜欢与父母身体接触,经常让父母抱着,或紧紧依偎在母亲身旁,一刻也不愿意分离,不肯自己去玩或找小朋友一起玩。短暂的分离也会哭闹不止。要求父母经常看着他,照料他,去幼儿园或学校时纠缠父母而不愿离开。平时凡事必须由父母代替包办,做事一定要大人陪伴,同他交谈,关注他的活动,睡觉时需要父母陪伴。年龄稍大也不能独立完成该做或能做的事情。这类儿童长到青春期后可能性格内向怯懦,行为拘谨而缺乏自信,做事不计后果。

因此,对儿童的依赖行为从幼儿时期就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如从很小就要鼓励孩子自己选择吃的、穿的、玩的东西,培养独立意识。及时、积极地对儿童的过度依赖行为进行纠正。父母除了满足儿童必要的情感需求外,还应给予他们充分独立探究周边事物的机会。时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接受、赞同和支持,要用语言、表情和爱抚传达给孩子这方面的信息,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对过度依赖的孩子,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有些事情要放手让他自己做,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先让孩子从简单易行的事情做起,一旦完成则及时给予言语、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与强化,逐渐消除其过度依赖的行为。

儿童父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 2 0例被试儿童均来自2 00 8年3-1 2月在嘉祥县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患儿, 经儿童行为量表测查, 符合儿童行为障碍诊断标准。120例中男76例, 女44例;年龄4~14岁, 其中7~14岁80例 (66.7%) ;病程1个月至2年, 其中<6个月4 6例 (38.3%) , 0.5~1年40例 (3 3.3%) , >1年3 4例 (2 8.3%) 。全部患儿智力正常, 学习成绩优良30例 (25.0%) , 成绩中等42例 (35.0%) , 成绩差48例 (40.0%) 。起病前个性:敏感好胜27例 (22.5%) , 胆小内向46例 (38.3%) , 脆弱孤僻内向47例 (39.2%) 。家庭环境:父母其中一方或双方均为干部84例 (70.0%) , 群众36例 (30.0%) ;父母离异36例 (30.0%) ;所有患儿的父母均无心理障碍。

1.2 对照组的选取

选取与观察组在年龄、性别以及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在校正常儿童120例。两组儿童在人口学资料比较上差别不明显。

1.3 调查工具

问卷调查按知情同意原则, 所有被试者均完成各量表的测查, 收回问卷, 保证资料的真实性。

1.3.1家庭环境量表 (FES-CV) 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MBU) [1]

(1) FES-CV包含90个是非题, 分10个分量表, 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社会和环境特征, 按选择的答案评分, 回答“是”评1分, 回答“否”评2分。 (2) EMBU为用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 共81个项目, 涉及父母15种教养行为, 让受试者对幼年时父母的教养方式分别进行评定, 按从不、偶尔、经常、总是4个等级评分, 分别计1、2、3、4分。所有测试均在统一指导语下, 由受试者笔答所有项目。对不能理解的条目和句子, 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做具体指导, 但不能做任何启示性的暗示。

1.3.2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 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配对检验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F E S-C V评分结果比较 (表1)

(分, ±s)

由表1可见, 观察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组织性3项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矛盾性及控制性2项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5项两组差别不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E M B U评分结果比较 (表2)

(分, ±s)

由表2可见, 观察组患者父亲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余各项因子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r)

(r)

2.3 家庭环境与行为障碍的相关性 (表3)

由表3可见, 亲密度、情感表达与行为障碍呈负相关, 矛盾性、组织性和控制性与行为障碍呈正相关。

2.4 父母养育方式与行为障碍的相关性 (表4)

由表4可见, 情感温暖理解与行为障碍呈负相关, 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行为障碍呈正相关。

3 讨论

综合分析以上结果, 笔者认为影响儿童行为障碍的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家庭结构

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以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占多数, 部分是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三代同堂的联合家庭, 以及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据王玉凤等[2]报道, 联合家庭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低, 核心家庭次之, 单亲家庭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单亲家庭不论是父母病逝还是离婚, 都会给儿童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 由于无法得到完整的家庭的爱, 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恐惧或忧郁心理, 进而出现行为问题。

3.2 父母个体因素

父母健康状况差、患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 (尤其是母亲抑郁) 、父亲酗酒、性格内向、家庭成员违法是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父母的文化素质是决定其教养态度、教养方法最关键的因素。父母职业为个体劳动者、工人等, 其孩子发生行为问题明显多于父母从事科技文教工作的儿童。

3.3 家庭教育

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父母对儿童教育态度不一致, 儿童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父母教育态度的分歧使儿童处于矛盾的环境中而无所适从, 久之会导致儿童心理行为的异常。

3.4 家庭养育类型

儿童行为问题与婴幼儿期养育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孩子出生后采取母乳喂养的儿童, 通过母亲的抚摸和语言交流进行皮肤接触, 对儿童日后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丧失母性哺乳将给婴幼儿的心身发育带来深刻的影响, 如形成病态人格、冷漠、孤僻等。婴幼儿期寄养的儿童常会表现一定程度的行为问题和情绪紊乱, 如焦虑、恐惧、害怕、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攻击性、不良的学习习惯等。

3.5 家庭气氛

家庭稳定, 家庭气氛轻松愉快, 亲子关系密切, 对儿童的个性塑造和心理行为的发展会产生积极作用。不良家庭气氛是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3]。亲子关系差, 父母对子女缺乏理解, 子女对父母满意感差, 会使子女的行为异常程度提高。父母与儿童缺乏感情上的交流, 会使儿童情感日久趋于冷淡, 双方容易产生隔阂, 情感破裂, 甚至对抗, 是儿童不良行为的诱因。

3.6 家长的期望水平

父母对儿童适宜的期望是儿童成功的动力, 期望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妥当的。如果父母不考虑儿童的实际能力, 要求过高, 会使儿童经常处于过大的学习压力之下, 容易发生情绪和行为障碍。反之, 如果父母对儿童关心不够, 期望过低, 久而久之, 会使儿童对学习失去兴趣, 缺乏上进心和求知欲, 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向东, 汪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134-141.

[2]王玉凤, 任桂英, 顾伯美.不同时期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14 (1) :51-53.

浅议儿童成长中的父母角色错位 篇8

父母角色属于天赋的角色, 是指有子女的社会成员在家庭中承担对未成年人抚养教育职责的固有的社会角色。父母角色表明了个体在家庭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反映了社会和家庭成员对其的期待和要求, 规定了其与社会地位相适应的行为模式。相较于其他角色, 父母角色具有其独特性和重要性。

1 父母角色特点

1.1 不可转移性

父母角色是不可转移的天赋性角色。父母与子女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从生命萌芽的时候起, 就确定了父母的角色身份, 父母对子女来说是唯一的, 其自然属性无法改变, 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代。

1.2 连续性

天赋的角色不像职业角色那样可以下班、可以退休, 父母角色需要一个人一生一世去扮演。当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时, 父母的角色就随之形成了, 此时想退出父母这一角色已是不可能, 这也意味着父母的角色功能将会一直持续到其生命的终点。

1.3 相互性

父母与孩子的角色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父母既是教育者, 要求父母要严格而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行为, 并以此来教育子女;父母又是被教育者, 要求父母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不断挖掘孩子的优点和潜能, 并与其进行积极的互动, 从而使自己的角色职能更加完善。

1.4 深刻性

父母参与子女教育的早期性、潜移默化性, 对人的一生发展影响最大、最深刻。父母的角色行为在子女身上会打上深深的烙印, 在个体扮演的各种角色中, 父母角色对他人影响之大, 其作用之持久, 往往要超过其他角色。

2 父母角色的错位表现及危害

父母角色学习以及角色扮演直接影响着角色行为的实施, 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但是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够完美地表现和行使自己的角色行为, 部分家长对父母角色的扮演仍处于一种自发的、盲目的非理性状态, 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承受着许多矛盾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化, 必将搅乱他们幼嫩的心智。

2.1 角色意识模糊

从孩子的孕育到长大成人,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任务和挑战, 而有的父母却认为父母不像每一种职业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 孩子一出生自己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爸爸和妈妈, 没有

有的父母对“家庭教育”的诠释就是“家庭学习”, 把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孩子的“拐杖”、老师的“助教”。他们对人才标准理解片面, 把孩子考高分、上大学作为成材的唯一标准, 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学习;同时, 不少父母还存在着补偿心理作用, 把孩子通过学习好得到高学历当作对自己没有得到的和失去的东西的补偿。这些对父母角色的错误认知, 必将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留下遗憾。

2.3 角色行为偏颇

父母角色行为偏颇包括两个类型:一种是对孩子的需求无不服从, 由于当前我国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 这些独生子女家长溺爱娇宠孩子, 一味地满足、顺从、迁就, 天长日久则养成孩子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任性心理。另一种是父母自我中心, 无视子女的独立性、个体性, 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生存、发展规律和需求, 相反是把自己的愿望当成孩子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 使孩子逐渐失去正常的思想、判断, 从而慢慢丧失自信和自我意识。

3 合格父母角色的定位

要履行好父母角色就必须进行角色学习, 建立明确的父母角色意识, 了解与父母角色相关的权利、义务和角色规范, 强化角色责任感, 并能够伴随着子女成长阶段的变化而适宜调整, 建立起正确的角色行为体系。具体而言, 合格的父母角色应定位为:

3.1 环境创造者

儿童的发展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 一个充满和睦、平等、相互关心和爱护氛围的成长环境, 对儿童的心理及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反之, 一个不安定, 充满争吵、专制的成长环境, 会对儿童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使儿童没有安全感、幸福感。因此, 父母首先要当好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环境工程师, 给孩子创设宽松、民主、和睦、温馨的生活环境, 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安定、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家庭饮食起居等有规律, 生活有节奏感;父母之间及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和睦, 感情融洽;尊重孩子, 不打骂、体罚孩子。这种健康、民主的家庭生活、和谐融洽的家庭气氛会使孩子感到自由和舒畅, 对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言行好榜样

儿童时期是开始形成个性、品德的重要时期, 孩子在父母的教育影响下, 逐渐掌握行为规则和对人对事, 好与坏、美与丑的评价, 这些好坏的判断均来自于父母的标准。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 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 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对完善孩子的人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做好儿童言行的榜样, 就是要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 处处以身作则, 以自己榜样的力量去影响诱导孩子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 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 互相提示, 互相交流, 努力树立良好形象, 给孩子以健康、积极的影响。这种无声的潜意识教育方法, 在儿童的幼小心灵中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往往比有声的教育作用更大。

3.3 知心朋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包括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父母要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 像知心朋友一样关心孩子, 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父母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要做到信任孩子, 相信孩子有巨大的学习和发展潜力,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观察、操作、体验, 让他们产生对环境和自身的控制感, 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增强自信;要做到和孩子平等相处, 给予孩子自由和尊重, 在孩子面前勇于承认错误、暴露情感弱点, 支持并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以平等的心态关注孩子的想法与创意、失败与成功。当父母向孩子真正敞开心扉时, 孩子也会投入父母的怀抱, 在这种互动中家庭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3.4 成长引路者

每个儿童的成长方向、速度和进程各不相同, 父母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和能力, 做好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引路者。一是要帮助孩子正确建立各种观念。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态度、看法, 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启发和引导,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要适时给孩子鼓劲加油, 给孩子前进的动力。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新问题, 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时, 父母要鼓励孩子, 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消除失败产生的恐惧心理。父母的及时鼓励可以有效地消除孩子的负面心理, 激发孩子的上进动力,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三是父母要善于发现和激发孩子的优点和潜能, 及时地把孩子的优点和潜能放大, 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而不是压制孩子的特质发展, 也不是强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

参考文献

[1]齐欣.父母角色及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和作用[J].小学时代, 2010, 3.

[2]陈竞芳.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定位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

[3]关颖.合格家长的角色定位与指导策略[J].教育导刊, 2007, 7.

儿童父母 篇9

家庭功能执行的有效性与家庭结构、父母的婚姻状态、经济收入有关[9], 更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心理特质有关。本研究选择了父母自我分化作为研究变量, 希望通过揭示父母自我分化与家庭功能及儿童问题行为间的关系, 为儿童问题行为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来自郑州、开封和商丘3所小学6~12岁儿童的父母。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方式进行, 共发放问卷446份, 经筛选获有效问卷412份, 有效率为92.38%。412名儿童中的年级构成比一~五年级依次为34.5%, 32.0%, 12.1%, 11.7%和9.7%;性别构成比男、女分别是55.95%和45.05%。父母的年龄在28~52岁之间, 平均 (36.10±3.40) 岁。412位父母中, 男、女构成比分别为38.3%和61.7%;父母职业构成比分别是事业单位人员23.1%, 企业职员28.2%, 农民6.3%及个体经营者42.4%;父母婚姻状况构成比分别是夫妻同住85.9%, 两地分居8.5%, 其他 (离婚、丧偶、再婚) 5.6%;父母的学历构成比分别是本科及以上学历14.6%, 高中、中专及大专学历69.2%, 初中及以下学历16.2%;父母一方月收入最高在2 000元以下的占70.6%, 2 000~4 000元的占24.3%, 4 000元以上的占5.1%。

1.2 调查工具

1.2.1 自我分化量表修订版[10]

量表有46个项目, 包含情绪反应、自我立场、情感阻断和人际融合4个因子, 用于评估成年人的自我分化水平。其中情绪反应用于评估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自我立场用于评估面对压力时的理性分析与独立判断能力;情感阻断用于评估体验亲密关系的能力;人际融合用于评价在亲密关系中的卷入程度。量表采用1 (根本不符合我) ~6 (完全符合我) 点评分制, 得分越高, 自我分化水平越高。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 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1~0.89之间。

为评估中国文化背景下父母的自我分化水平, 本研究把英文版译成了中文, 并修改了某些措辞及词语组合顺序以符合中文语言习惯, 但翻译后的项目含义、项目数量、因子结构、项目与因子的归属关系、计分规则均无改变。本研究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 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0.82之间。

1.2.2 家庭功能量表[11]

原量表有44个项目, 包含家庭凝聚力、冲突性、情感涉入、情感表达、沟通、问题解决、独立性与家庭责任8个因子, 采用1 (几乎没有) ~5 (几乎都有) 点计分制, 得分越高表示程度越强或越深。原量表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7~0.89之间。因为量表是台湾版, 本研究在使用时先进行了试测, 试测过后依据项目分析结果和实际需要删除了其中的2, 7, 9, 22, 25, 31, 33, 36和39共9个项目, 因问题解决因子的项目删除过多, 因此去掉该因子, 并把其原有的6和16并入独立性因子, 试测后的量表保留35个项目, 包含除问题解决因子外的另外7个因子。为分析需要, 在数据处理中把情感涉入和冲突性因子合为消极因子 (7个项目) ;把家庭凝聚力、情感表达、沟通、独立性与家庭责任合为积极因子 (28个项目) 。本研究中该量表消极因子和积极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0.59和0.86。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 7个因子结构解释数据总变异的50.49%。

1.2.3 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 (父母卷) [12]

共48个项目。量表从儿童品行行为、学习障碍、心神障碍、情绪障碍、冲动-多动及多动指数几个方面对儿童问题行为作出评估。量表采用0~3的4点计分制, 得分越高, 则儿童问题行为越严重。本研究中量表的总体信度α系数为0.92, 各部分的信度系数为0.40~0.82。

1.2.4 自编基本信息调查表

包括儿童的性别、年级, 儿童父母 (填表人) 的性别、年龄、学历、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及职业信息等。

1.3 施测程序

测评于2011年11-12月进行, 为了保证量表的回收率, 测评在教师的协助下, 于开家长会时进行。在测评开始前向家长介绍测评的意义, 并承诺在研究结束后, 有针对性地给予教育方面的指导。所有测评在1个月内完成。量表回收后分2次对量表进行了筛查, 初次筛查在数据录入之前, 对填答遗漏项目过多、有明显虚假的量表予以剔除;再次筛查在数据录入之后, 剔除项目填答具有明显规律的量表, 最终保留412份有效量表进入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Pearson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父母自我分化、家庭功能与儿童问题行为得分的相关性

父母自我分化的平均得分为 (163.0±22.6) 分, 家庭功能积极与消极因子得分分别为 (105.9±15.5) 和 (13.2±4.0) , 儿童行为量表平均得分为 (20.1±12.8) 。表1显示, 家庭功能的消极因子与家庭功能积极因子呈显著负相关, 与自我分化总分及其因子呈显著负相关, 与儿童行为量表总分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自我分化各因子及总分与家庭功能积极因子呈正相关, 与儿童行为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

注:*P<0.05, **P<0.01。

2.2 父母自我分化对家庭功能及儿童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

由表2可知, 父母自我分化各维度对儿童问题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即父母自我分化各维度得分越高, 儿童的问题行为水平越低。父母自我分化各因子对家庭功能的消极因子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对积极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2.3 家庭功能在自我分化和儿童问题行为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本研究采用三步回归分析探讨家庭功能在父母自我分化和儿童问题行为间的中介效应。由表3可见, 家庭功能的积极因子在父母自我分化与儿童问题行为间的中介效应存在, 间接效应值占总效应的9.48%, sobel检验结果表明中介作用显著 (Z=-2.43, P=0.015) , 说明父母自我分化不但直接作用于儿童问题行为,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家庭功能的积极因子间接影响儿童问题行为的发展水平。

注:*P<0.05, **P<0.01。

3 讨论

研究表明, 父母自我分化对家庭功能的消极因子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对积极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Hyejeong等[13]以美国人和韩国人为对象的研究发现, 两种文化背景下家庭功能和自我分化均有显著关联。安芹等[14]研究也发现, 家庭功能与自我分化显著正相关。主要是因为父母的自我分化水平影响着父母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与问题解决策略。父母作为家庭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 其关系认知和问题解决策略会潜移默化地上升为家庭规则, 成为家庭系统的运作模式, 进而影响着家庭功能执行。

结果显示, 父母自我分化对儿童问题行为有直接的负向预测作用, 父母自我分化水平高则儿童的问题行为少或程度弱, 与Skowron[15]的研究一致。可能是因为儿童在与父母交往中逐渐习得了父母的情绪管理与自我规划模式, 习得了父母的压力应对策略与人际关系认知模式。高自我分化父母富有理性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对亲子关系的合理认知与建构提升了儿童对环境与关系的正确认知, 有助于儿童自我分化水平提高, 从而降低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概率。本研究还显示, 家庭功能的积极因子在父母自我分化和儿童问题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为分母自我分化越高, 越容易在家庭成员间构建顺畅的、透明的沟通环境, 其成员愿意承担责任, 同时又能自由地表达自我。良好的家庭功能让生活于其中的儿童体验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和支持, 从而对问题行为的发生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儿童父母 篇10

流动儿童指跟随父母离开家乡到父母务工城市生活和学习的7岁至15周岁之间的少年儿童。流动是一个充斥着竞争和压力的复杂过程,语言、文化及环境的地域差异等,使流动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研究。有研究表明,随着对流动儿童不同角度研究的逐步深入,流动儿童逐渐暴露出孤独、自卑和学习困难等心理问题[1],这些心理问题导致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相比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 如社交退缩、攻击性和违纪问题等[2]。

父母教养方式指父母对待子女时通常使用的抚养教育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抚养教育行为的特征概括[3]。有研究以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为被试,调查分析他们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情况, 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在惩罚与严厉因子上的得分高于非流动儿童, 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上的得分低于非流动儿童[4],表明与非流动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父母多采用消极的教养方式。自尊是个体对自己所持的肯定或否定态度,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自我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评价[5]。自尊对个体的情感、社会适应性、认知及品德发展等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6],因此,自尊对个体维持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2.结果与分析

2.1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

流动儿童总体自尊得分为27.85±3.79,最低得分14,最高得分39。男生与女生的自尊水平差异不显著;独生子女的自尊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的自尊水平,但差异不显著。

2.2流动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

母亲更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理解,父亲倾向于扮演严父的角色,在管教孩子时,更多地采取严厉惩罚的手段。在拒绝与否认因子上,母亲更多地拒绝孩子,较少给予孩子肯定。而在偏爱被试上,父亲与母亲的得分一致,表明孩子认为父母同样疼爱自己。

父母对待子女, 在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上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男生受到父母的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会更多。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在父母偏爱被试、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与否认和母亲过干涉与过保护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其他因子上不存在年级差异。三年级与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相比,年级小的受到父母的干涉和保护更多,且差异显著;同样,父母对于较年幼的子女更偏爱。

2.3父母教养方式与流动儿童自尊的相关性

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与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偏爱与自尊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而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与自尊不存在显著相关。

3.讨论

3.1流动儿童自尊发展状况

流动儿童的自尊状况良好, 可能是流动儿童离开家乡来到城市,在适应陌生的学校生活的过程中会面临如学业、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等问题,在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时,会提高自身社会能力,增强自信心;或者为了展示他们有能力适应现在生活,从而表现出更高的自尊水平。拥有较高自尊水平的孩子会相信自己具备的能力和肯定自我价值, 从而在生活或学习中积极主动,相较那些低自尊孩子会感受到更多快乐和满足。

3.2流动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成长的首要因素。大部分城乡流动人口在流动地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往往较差,且缺乏当地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等[7],这些人群忙于改善生活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 或者他们本身就缺乏在亲子教育问题上的正确理念。长期频繁地使用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两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将使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而否定自己,降低自信心,同时缺乏安全感,最终导致低自尊一个能常常感受到家庭温暖和被理解的孩子, 其自尊水平比感受不到家庭温暖或者不受重视、不被理解的孩子高一些。

3.3父母教养方式与流动儿童自尊有关

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可以促进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而消极的教养方式则不利于孩子的自尊发展。父母往往会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当孩子出现需要时采取拒绝手段,让孩子在充满期待时受到打击而挫败,使自尊心受到伤害;否认行为会使孩子认为自己毫无价值, 让孩子在面对问题解决或抵抗挫折时缺乏信心,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解决和克服,这些无价值感和无能力感,使孩子渐渐失去自信心或采取防御形式过度追求自尊,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真正的心理健康不仅是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或疾病, 还要更多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8]。让孩子体验成功或者降低抱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尊, 父母应该让孩子尝试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用鼓励的态度让孩子独立完成可以做到的事情。父母应重视并养成积极的养育理念,了解孩子所在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以平等的姿态感受孩子的想法。当孩子感受到父母传递给自己的温暖情感,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尊重时,这样的孩子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为一个高自尊的人。

摘要:本文主要了解流动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及二者相关程度,为父母教养子女提供有效依据和指导。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尊量表(SES),对某流动人口子女学校3~6年级的262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与是否是独生子女之间的自尊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与性别之间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自尊水平与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呈显著负相关,偏爱与自尊呈正相关。流动儿童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父母应该重视儿童的自尊需要,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关注和支持孩子。

上一篇:外窗节能改造下一篇:速度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