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研究

2024-08-30

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研究(精选五篇)

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研究 篇1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自然观为外在对象的机械自然观, 将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结合, 实现了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基本观点主要包括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与此同时从实践的角度指出人的实践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揭示了人与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明确了人们不可能对自然界无所作为, 要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

1. 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 人是自然界、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人的各种实践活动离不开自然界。在《反杜林论》中, 恩格斯指出:“我们统治世界, 绝不会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一样, 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一样, 相反地,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的”[2]。人是在自然界产生之后才出现的, 自然界不是人类的奴隶, 人类也不是自然界的统治者。人类的生产、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 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是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自然乃是人类的母亲, 人类社会离开自然界的不断演化和发展, 就没有人以及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为了使人及人类社会获得更好的发展的前景就必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 人靠自然界生存和发展

自然界自身的发展是人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环境, 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在一定意识支配下从事于各种实践活动的高级动物, 为此人们必须了解自然界的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自然界, 就它的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类靠自然界生活。”至此, 他们把自然界看作是与人的身体一样有价值的东西。自然界不仅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的来源, 而且为人类的生命的存在提供了空气、阳光、水源、土壤、动物以及植物这些作为人类的生命存在不可或缺的东西。

我们应该认识到自然界为人类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甚至是精神生活提供了前提, 促进了社会的整体地向前发展,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员, 而不是外在的征服者;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而不是单纯的改造对象。

3. 在实践的基础上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不是为所欲为的, 在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恩格斯在论述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 常常把第一步的结果又取消了。”[3]可见, 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越是严重, 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就越是严厉。

(二) 社会制度的变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出路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合理的社会关系, 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极端化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资本家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生产, 就此激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 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变得紧张, 甚至有时失去控制, 威胁人类的生存。

1.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存在异化, 劳动者在为资本家创造财富的同时, 却给自己带来了灾难, 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的物质变换。由于这种异化劳动的存在, 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两者之间对立起来。就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所说的:“劳动越是有力, 劳动者越是无力;劳动越是机智, 劳动者越是愚钝, 并且越是成为自然界的奴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 人与自然的关系遭到扭曲,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 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根本出路在于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变革资本主义制度。

2. 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出路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万恶之源, 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就要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 使异化的劳动转变为劳动的本真, 劳动者向人的本质回归。马克思认为:“要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 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4]

资本主义制度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变革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才能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环, 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由之路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都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性功能, 它大大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 在生产活动中人们利用各种实践活动获得科学知识, 改进生产方式, 改造生产工具, 使科技成为自己延伸了的机体的一部分, 从而改造着自然环境。在社会化大生产中,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 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才使得生产方式发生很大变化, 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促进人类的发展。

2. 科学技术影响着生产关系的变革

马克思指出:“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 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这里的工艺革命指的就是工具的革命, 也就是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提高社会整体的生产能力,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 在生产关系不变的情况下, 势必导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为了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加速社会进步, 就必须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解决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马克思看来,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也就是说, 科学技术生产力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过程中最终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促进新的社会制度的出现。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在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状况下, 人们逐渐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以往我们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把自然作为我们人类的征服对象, 认为我们要主宰自然、战胜自然、征服自然, 向大自然进军, 在取得相对胜利之后, 自然界对人类进行了严重的惩罚。我们的这些观念使得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的存在物”, 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基础上辨证统一的。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必须转变理念,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这提醒我们:违背自然规律, 就会导致严重的生态失衡, 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为此, 我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就必须增强生态危机意识,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二) 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展开, 以及人口的不断膨胀, 生产、生活的排泄物数量越来越大, 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科学的进步, 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 提供了废物利用的可能性, 进而对废弃物进行再加工和再利用。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 去发现和揭示那些有用性, 并发现和采用新的“绿化”的生产工具、改进和革新工艺的方法, 这样有效减少生产中的废弃物的产生, 从而降低或减少对于自然环境的污染。

然而科技又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 又造成了资源供给的日益短缺, 这也是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症结所在, 也使得本来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要使科学技术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发展高水平的绿色科学技术, 合理利用科学技术, 为经济发展提供技能手段, 同时又为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能手段。

(三) 把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和公众参与结合起来

需要指出的是, 要认清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紧迫性, 我们的发展要和自然相协调, 需要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实现人与自然友好相处,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不断降低在发展中产生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和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方面。

第一, 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政策的制定, 加快形成可持续的体制机制。“制度的缺失和体制机制的不合理, 使得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缓慢, 必须花大力气消除制度性障碍”。[5]完善规划, 加强监管, 建立并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并加强立法, 严格执法,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上法治化道路。

第二, 引导公众积极参与, 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作用。尽管政府是推动环保事业的主导力量, 但是政府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 手段也是有限的, 要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引导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全过程参与。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公共性质极强的事业, 要全民动员, 共同行动, 全社会必须齐心协力解决社会建设过程中带来的各种生态问题。“要大力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 促进生态公民的养成”。[6]同时, 重视国民的环境教育和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让公众对环保的广泛参与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强大的正能量。

结语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准备, 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值得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不断加强对其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应当进一步挖掘和阐释其生态文明思想, 用其来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但也应从中看到与当今时代的不符之处, 比如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中去探讨, 去解决, 从而更好地利用科技为人类的永续发展服务, 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实际中我们深化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规律,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认识到在实践中仍有许多难题需要我们去破解,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需要一代、一代的不断努力, 我们相信经过努力奋斗, 山清水秀的好河山一定会重现。

摘要:在当代, 我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严峻形势, 人们希望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寻求解决途径, 从而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将科学技术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推动力, 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参与结合起来, 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从而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人与自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449.

[3]马克思.经济学手稿[M], 马克斯恩格斯全集, 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475-572.

[4]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8, 67.

[5]刘楠楠.马克思生态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理论新探, 2007, 11:218-219.

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研究 篇2

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生态思想浅析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体系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这种生态思想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生态思想首先体现在人与自然发生关系过程的物质交换过程,其次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再次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作 者:禹规娥    袁群莉    YU Gui-e    YUAN Qun-li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广州,510642 期 刊: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Journal: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7(1) 分类号: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    生态思想    物质交换   

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研究 篇3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文本阐释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思想家们所试图揭示的一个重点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已有一些哲学家们对此做过多种多样的解释,有些虽未必科学,但也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提供了理论借鉴,比如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自然观以及李比希和达尔文的生态思想都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提供了理论素养。在批判地继承前人自然观和生态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破解生态危机的正确途径,形成了他们的生态思想体系。

(一)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统一体

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反复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关系。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提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其次,人类的生存只需来自于自然界。人类虽然可以通过劳动创造财富,但是没有自然界提供物質基础,什么也创造不出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除了通过繁殖再生产自身以外,并没有创造任何物质”“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因此,必须树立对自然界怀有“感恩之情”的理念。

最后,人与自然之间要进行和谐的物质变换。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均处于自然环境当中,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活动时,一定要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双向物质交换”,只有如此,方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不能一味地强调向自然界索取生存之需,一味地强调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恩格斯特别注重人对自然的态度,他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报复我们。”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是造成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发现,在自然经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怎么紧张,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在逐利目的的驱动下,资本必然会不择手段地掠夺资源,进而也会破坏环境,引发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自然界成为资本逐利的牺牲品,导致人与自然的异化。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 “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他们关注到很多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产生的生态问题,诸如英国河流污染状况、曼彻斯特周围的工业城市上空弥漫的煤烟、西班牙农场主焚烧古巴山坡上的森林等,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生态问题看,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危机的制度归因的判定是十分正确的,时至今日,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态发展向度是破解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既然资本主义制度是反生态的,那么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为此,需要对我们目前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也就是说,只有以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才能真正消除。马克思认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认为未来社会具有生态文明发展向度,其依据在于:一是未来社会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人们能够理性地对待自然;二是未来社会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劳动引发的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可能性;三是共产主义社会具备“人与自然和解以及人同自身的和解”的制度条件。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科学性已经被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所证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快速推进,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困扰,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成果。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摈弃传统自然观,树立生态自然观

传统自然观在对自然界认识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全听命于自然,这种认识的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对自然界有着某种天然的恐惧和敬畏,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很难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二是对自然边界有着过于乐观的认识,认为自然界的物质财富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生态容量是无边界的,这样的认识导致人类在开发自然资源方面无法克制自身的冲动,最终酿成生态危机的悲剧。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属于生态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既看到自然界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的客观性,也认为人能够能动地面对自然,带着自己的目的和需要而改造自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为我们科学地认识自然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走出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认识误区,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人类进入工业化時代以来,在对待自然的理念方面,“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主流,该理念认为,人与自然不是平等关系,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不过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而已。在“人类中心主义”理念支配下,人类几乎以贪婪的方式开发使用大自然,虽然从自然界获取了财富,却埋下了生态危机的祸根。面对生态危机,西方生态主义思想家们主张以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价值尺度,这固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如果把握不好尺度,有可能走入“自然中心主义”的误区。“自然中心主义”强调尊重自然的原始性,拒斥工业化,是一种浪漫主义的主张,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同样也是不可取的。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这种理念也一度主宰了我们的发展方式,使我们也面临生态问题的考问。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科学理念,在解决我国发展与生态之间的难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超越传统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藩篱,建立绿色发展和消费观念

资本主义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是建立在工具理性和个人利益至上基础之上的,它虽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生态问题。工业革命以来,这种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逐渐居于支配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也带有明显的印记,对财富贪婪地追求以及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享乐主义生存方式正在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态环境。针对生态困境,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生态文明观,摈弃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绿色发展和消费观念,走科学发展之路。这种新的生态文明观对推动人类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彰显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当代魅力。

【本文系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14-ZD-076)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视阈下的生态和谐思想 篇4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与生态和谐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非常丰富,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的,辩证的,人类借助自然这个载体从事实践活动,即劳动,并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但是,自然有其自身的生态系统,有着自己客观规律性,人类必须在自然规律的制约下劳动,尊重客观自然规律,不然的话就会造成自然生态危机,自然就会报复人类。

(一)人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首先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联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还告诫我们,“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也说过,“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4]正是从这个角度说,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同自然界“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自然生态系统是人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和首要条件,只有自然生态和谐发展,人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才能最终实现生态和谐。

(二)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和反作用

恩格斯指出,人们只看到“在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却忽视了“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结果”[5]。因此,要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活动就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所允许的限度,否则就会如马克思所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恩格斯还曾经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以美索不达米亚的沙漠化为例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7]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规律制约,不能超越自然经济文化等发展客体的制约,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和客体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才能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理想目标。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命题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一百多年前,提出了一个独具慧眼的命题,“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8]所谓两个和解,也就是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既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又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共同达到一种生态和谐状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两个和解是人类的历史使命。人类要为此而奋斗。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求解这个命题的呢?他们认为,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统一是达到两个和解的条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非常深刻地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9]这说明的正是人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统一。这种统一完成了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命题的求解。

在这里,马克思将自然—人—社会看作一个统一的系统,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去把握自然环境问题,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将自然、人、社会割裂开来的弊端。我们从中可以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和人与人的矛盾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不能抛开社会关系来认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的力量”。[10]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之关系的思想与生态和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11],并由此阐发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理论,对理解当代生态和谐有着深刻的意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其中,生产力代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从经济运行的层次来讲的;而生产关系则是在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从经济制度的层次来讲的。按照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同时,反过来讲,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会促进生态和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理论表明,任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是辩证统一体,在一定的秩序和规划中,发挥着各自的职能。其中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影响决定着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所以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在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了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12]恩格斯也认为,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13]

三、马克思、恩格斯“劳动异化”理论与生态和谐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桥梁是劳动,劳动是中介于自然与社会交错关系中的人类活动,它从事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结果的角度看就是生产劳动或生产活动,即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具体实践活动则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是否能够和谐相处。而劳动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即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生产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劳动性质的不同,进而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即:生态和谐与否,不仅仅与生产力有关,由于劳动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所以也与生产关系有关,因而,生产方式是决定生态是否和谐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所批判的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劳动的异化,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出现。而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的性质则完全改变,“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还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着,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力量同他相对抗。”[14]马克思将这种“对立”现象归之为“异化”,即劳动本身产生了异化。一旦“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15]即在异化劳动中,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16]

同时马克思认为,文明并不一定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对抗过程”,人类完全有可能在与自然的和谐中求得进步和发展。人类文明之所以同自然生态发生“对抗”,无法“和解”,其原因在于资本家追求高额利润,不顾一切地掠夺自然。“生产上利用的自然物质,如土地、海洋、矿山、森林等等,不是资本的价值要素。只要提高原有劳动力的紧张程度,不增加预付货币资本,就可以从外延方面或内涵方面,加强对这种自然物质的利用。”[17]

恩格斯指出,“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一个厂主或商人在卖出他所制造的或买进的商品时,只要获得普通的利润,他就满意了,而不再关心商品和买主以后将是怎样的。人们看待这些行为的自然影响也是这样。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作为肥料足够为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代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18]

由此可以看出,劳动异化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想消除劳动异化,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四、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思想与生态和谐

马克思还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9]“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20]正是这种永恒的必然性,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永恒的支点。人类为了生存必须进行生产劳动。人类通过劳动,一方面从自然界获得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另一方面又把消费中不需要的废弃物返回自然,从而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循环。

恩格斯早期经济思想研究综述 篇5

1. 国外研究动态

(1)国外西方“马克思学”恩格斯研究阶段。在恩格斯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恩格斯研究只是“马克思一恩格斯问题”的附属物,没有专著来进行教科书式、规范的表述,而主要是出现在争辩学者相互的论战性著作中,学者的普遍主张是恩格斯和马克思的思想不存在根本性差异。根据张亮教授在《西方马克思学的恩格斯探究:一个批判的评价》一文中分析,20世纪下半叶,西方“马克思学”的恩格斯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970~1980年、1981~1991年、1992年至今。

20世纪70年代作为“恩格斯研究”的第一个阶段,研究不够深入,但是研究恩格斯的专著较以前明显增多,并且提出了“马克思一恩格斯对立论”的结论。接下来的10年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西方学者仍坚持“对立论”,但稍有理性的主张从文献中对马恩两人之间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整理,取得的成果表现为和“对立论”不一样的声音开始出现。1992年至今,属于第三阶段。随着冷战的结束,政治格局的变化对西方“马克思学”的恩格斯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致论”成为多数学者的共识。

(2)国外对恩格斯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国外,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一股早期马克思发现、研究而试图找出一个别样的马克思,并与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的思潮之后,又有一些人开始了对早期恩格斯的挖掘,跟前者一样,也要找出一个既与马克思主义对立,又迥然不同于早期马克思的所谓早期恩格斯。最早系统地制造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的是保尔·巴尔特。俄国“民粹派”人物切尔诺夫在1907年出版的《哲学和社会学论文集》中认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思想与恩格斯的思想完全不同,说恩格斯所代表的是最粗陋的唯物主义的独断主义。

2. 国内研究动态及其内容

总体上说,我国学界对恩格斯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于西方“马克思学”中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的研究;关于恩格斯经济思想的研究;关于恩格斯对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贡献的研究等。我国学者关于恩格斯经济思想研究也是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1985年,商德文、李善明等人在恩格斯逝世90周年时候,编著《恩格斯经济思想研究》一书,该书较全面地阐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卓越贡献。阐明了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阶段的特殊作用。著作还论述了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创立阶段参加创作和编纂《资本论》的活动和理论贡献,以及恩格斯晚年从广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作了经济论证。

3. 文献评析

西方“马克思学”的恩格斯研究改变了传统的“马克思一恩格斯”考察顺序,把恩格斯置于研究的首要位置,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盲目“看马不见恩”的研究传统和“马克思是天才,恩格斯是能手”的传统观点,推动学界深入研究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思想观点、理论成就和学术影响,有利于拓宽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研究的视界。

4. 恩格斯早期经济思想对于当代经济发展的启示

具体而言,对于我国发展新型经济模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协调经济发展,通过规模经济,提高经济发展竞争力都有积极作用。尽管恩格斯在早期的经济思想中没有指出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却为后来的马克思理论提供了研究基础。所以它同样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当时社会的进一步向前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上一篇:语文水平差异下一篇:企业费用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