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的信息技术

2024-07-24

高中数学的信息技术(精选十篇)

高中数学的信息技术 篇1

1 化枯燥为生动,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成功教学的标准不是看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与技能, 而是要看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其中, 主动构建, 要看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理解到了何种程度。因此, 没有兴趣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 而将学生改造成被动的接收者、知识的机械运用者, 这与现代教学需求不符, 与新课程改革相违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将数学教学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没有了教师机械枯燥的讲述与单调枯燥的数学板书, 代之以图文声像的综合呈现与多彩的大屏幕, 实现了化枯燥为生动, 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还原了教学的本质, 使得学生眼前为之一亮, 内心强烈的学习欲望爆发, 学生对所要呈现的数学知识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大大提高了教学参与度。例如, 在学习《椭圆》时, 笔者利用多媒体来动态而直观地呈现所普遍存在的椭圆现象, 如生活中常见的鸡蛋、数学中圆柱体斜切后的平面图、天文中天体的运行轨道, 所展现的画面涉及生活、自然与数学学科, 直观的画面、动态的效果大大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这些丰富的素材中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数学知识点即椭圆, 这样在笔者的精心设计与指导下便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集中在椭圆上, 由此来进行新知的学习, 比起枯燥的讲解更加富有趣味性, 更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激情, 更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 化抽象为形象, 提高学生理解水平

数学知识具有相对的抽象性, 而高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正处于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他们的认知规律就是由形象到抽象再到形象, 这是一个理解与运用结合的过程。在学习新知时, 如何将这些抽象深奥的数学概念与定理寓于形象直观的数学素材中, 让学生从中获取大量感性认知, 从而为上升为理性认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表现效果, 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传递方式转换为图文声像的综合传递, 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具有化抽象为形象的特点, 从而为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特有的功能来进行集中化、系统化处理, 让学生从大量直观材料中提炼并抽象出数学模型, 并加以实践运用, 以便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真正掌握。例如, 在学习基本初等函数时, 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弥补传统描点法做图像精确性与准确性不高的问题。通过几何画板教师可以准确地做出各种函数的图像, 带给学生直观的感知, 并为研究函数的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化静态为动态, 激活立体几何教学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以往的教学中尽管我们充分运用到了各种教学模型, 但是教学仍旧处于相对的静止状态, 并不能将图形内部的几何关系直观而动态地展现出来, 无法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 不利于学生空间立体的形成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而这正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信息技术具有化静止为动态的效果, 可以将图形内部的几何关系动态而直观地展现出来, 实现了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换, 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帮助学生形成空间立体感, 这样更能让学生有效地展开探究。例如,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向学生形象而动态地展现将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等平面图形绕一边旋转形成立体图形圆柱、圆锥、圆台;将各种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形成平面图形等。这样的动态演示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转换能力, 这样在今后的学习中不管题目多么复杂, 学生都能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口。

综上所述,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 使得数学教学更加富有活力、趣味性与艺术魅力, 更加富有成效。但是教师也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并不能代替学生的直接操作与实践活动, 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与想象, 不能代替学生的发现与探索。它只是一种技术、一种手段, 不能成为教学的全部。教师要巧妙运用, 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为教学服务, 这样才能实现二者的优化与整合, 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开发、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 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进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美娟.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C].少年智力开发报, 2012 (31) .

试论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的应用论文 篇2

摘要:高中教学是高中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一门重要学科,而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逐渐影响着现有的社会模式与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总之,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利用,使得高中数学教学有了更好的教学条件与教学环境。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应用研究

近些年,科学技术实现了指数型发展,由此提高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特别是在教育行业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新课改之后,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与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引导与培养。

一、静态图片资源收集

信息技术的应用平台是互联网,互联网以数据后台存储为工具,将数亿数据集中存放在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中。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应用下的优化,就需要教师借助互联网技术,增加教学内容的可视性与操作性,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给学生多重感官的学习刺激。高中数学教学的专业书籍有很多,其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十分繁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一味地按照书本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过程必然是枯燥无味的。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资源的时效性与丰富性是教学实施的基础。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不同的教学资源,特别是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静态图片。在现实中,也的确有海量的图片资源存储在互联网后台,高中数学教师只要通过简单的关键字搜索,便可以实现资源的收集。然后利用下载、剪辑软件,选择适合教学实践、增加教学内容的图片。除此之外,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个有心人,通过使用手机和相机等工具,积极发现与记录下生活中适合教学的.资源。从而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构建出全新的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二、视音频资源收集

为了增强课堂的可视性,除了可以使用静态图片之外,还可以使用视频、音频等类型资源。这些可用于教学的视频与音频都可以在互联网后台中找到。教师通过下载软件将这些相关类型的课外资源下载下来,进一步剪辑处理,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运用,最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在具体教学应用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当围绕教学目标和具体的课本知识,对相关的视音频素材进行收集与整理。当然,和静态图片一样,音频或视频片段的获取也可以通过教师自己动手录制。除此之外,为了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小组学习实践任务,鼓励学生主动进行音频或视频片段的开发与设计。这一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潜能,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只有这样,数学课堂上使用的教学资源才能有个性,满足学生的学习期待。

三、制作动画课件

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以传统幻灯片的展示进行教学工作。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教学手段实现了多样化的发展。为了适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交互性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传统幻灯片课件之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适时地制作动画课件,从而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在动画课件使用过程中,配合关键点的板书教学,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堂思考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四、开发全新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为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突破提供了技术支持。借用互联网技术,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搭建班级数学学习的平台,实现高中数学学习资源的共享,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与吸收。对此需求变化,授课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差异化的教学标准衡量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能力,因材施教,最终实现所带学生的集体进步与发展。在现实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授课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公共邮箱,以供班级学生的学习。在课堂前,将学习任务通过邮件方式下发到学生,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后,再将课堂上使用的课件和教学资源发到邮箱,让学生根据自身课堂学习情况开展课后复习。当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将日常自学得到的相关学习资源共享到公共邮箱,使学生在互相学习中提升学习效果,促进教学实践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成为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必经之路。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制定适合新教学模式的管理政策;授课教师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通过自身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不断强化教学方法,最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高中生也要主动树立互联网学习思维,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从以上三个主体出发,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高中数学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慈倩倩.试论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12).

高中数学课堂信息技术的运用策略 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数学课堂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思维。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注重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思想方法的把握,避免片面强调机械记忆、模仿以及复杂技巧”。数学理解是数学学习的关键,影响着学生数学情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理解是一个心理过程,数学理解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建构心理意义的过程。没有理解就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理解是对知识进行应用的前提。学生对一个数学概念或原理是否理解,表现在是否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一个概念或原理。而信息技术能够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大量的适合他们自己学习的模式,看到多样、规则和相互联系”提供了可能,使学生容易发现同一数学对象的“多元联系表示”,从而使数学对象的不同方面的特征得到显示,为学生理解数学对象的本质特征奠定基础。如:利用计算机精确作图,数形结合促进理解。“数缺形来少直观,形缺数来难入微”,数形结合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几何画板》等软件能帮助我们方便、迅速地画出精确的几何图形,并能将局部放大,动态显示,这些功能为展示数量和形状上的联系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2、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3、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例如:我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的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意义和作用。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如果只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在黑板上作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时候,总自然而然的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我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现场添加线条,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为后面的《异面直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4、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我在讲解《极限的概念》这一节内容之前,先要求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通过整理资料,提出与极限有关的实际问题,在通过我的动画课件,学生归纳出了极限的概念,同时揭示了极限的概念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的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视眼开阔,多彩多资,浩瀚无穷。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余庆菊关于信息技术参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学苑教育》2012年第10期

2.周晓尉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学习:中》2012年第5期

高中数学的信息技术 篇4

高中数学是教育的一个分支,也应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但是数学又有自已的独特性,不断地发展创新,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具有实时性。

一、信息技术数学在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现代化、信息化的数学教育模式对高中数学教学具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在数学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教育观念方面的体现明显不足。虽然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但是在传统的知识讲解、强化和继承上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融合。

目前,虽然高中数学教师拥有很丰富的教学资源,学校也都具备充足的信息技术支持,但是有些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还不够充足,很大一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操作还不够熟练,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遇到困难时,他们有时会通过沟通交流来解决困难,但是由于整体水平有限,有些困难很难或者无法得到解决,从而使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产生排斥心理。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最好的方法是找到让学生感兴趣的切人点。当学生进入多媒体课堂时,会展现出新奇的表情,好奇求知的眼神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新奇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加之正确的引导和新的教学情境,巧妙地深入学习的知识点。以信息技术为教育媒介的新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问题再现,培养创新精神。通过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和求解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学生在已经了解和认识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反思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总结经验,从而进―步在原有问题和结论上进行创新,得到深一层的结论。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3)数形结合,化静为动。高中数学的内容较为枯燥,抽象,课堂进行的方式单一,乏味。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以把枯燥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概念变成动态的图形或者模型。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结合,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所学知识的重难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动态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更加有兴趣思考和参与,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减少了不少压力和负担。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探索和发现知识中的重难点,开阔思维,增加数学学习的兴趣。

(4)引导学生探索创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是内容丰富、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静态的语言文字和图形的思考转变为动态的图像。教师可以为学生增加教学情境,多设疑问,让学生自己根据已经获取的知识来解答。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协助学生一同思考,在演示课件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从动态的图像变化中领悟探索新的数学知识。

(5)培养团结合作精神。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及时的反馈系统,可以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及时。系统的自我反馈,指出错误的所在,更加及时地让学生了解自身错误的所在,从而自己订正。这样的知错能改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反思联想的能力增强,课上同学之间的合作、课后同学之间的交流也会逐渐增多。

三、运用信息技术的建议

(1)学会并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工具。数学教学需要用到的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几何画板、Flash、Mathematica、办公软件等。教师应熟练掌握这些信息技术软件和绘图工具,保障正常的课件的制作和课堂的进行。只有教师学会并掌握了这些软件的正常使用,才能更好地使用在教学中,才能极尽所能地在各课中,将数学知识更加丰富、具体地呈现出来,并且在课堂上高效率地教授给学生。数学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可以让教学资源网络化,让学生分享更多的数学资源。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资源国际化,使更多的知识与丰富多彩的未知世界,快速地融入到了生活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提供的数学资源与环境超越了书本所能传达给学生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数学领域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应该协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来完成查阅、理解、解决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信息中的不良信息,正确及时地引导学生,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2)传统教学与信息教学相结合。传统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对传统教学反感。信息技术教学灵活、有趣味,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但是却不能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各有利弊,因此,要做到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相融合。信息技术要巧妙运用于传统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的“讲”的过程,同时又要给学生“想”的空间。高中数学知识具有知识结构感,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将整体结构形象描绘出来,让学生更好地从整体出发,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究 篇5

【摘 要】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当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师备课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学生探索和发现新知,有助于数学建模的研究。但在课堂教学中要找准使用信息技术的最佳时机,要把握好使用信息技术“量”和“度”,以便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培养学生的体验与探索、合作与交流、实践与创新技能,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数学;信息;整合;高效。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一个热点,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途径,把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带来教学观念、课程理念、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的变革,使数学教学融入现代的教育思想观念与教学艺术,使数学教学真正实现改革。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把握好时机,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一、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理念下,教师必须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的。在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 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借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有助于将过去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用语言无法描述清楚的数学问题直观生动的展示出来,还将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更巧妙新颖的呈现出来,学生一看就清楚明白,一想就豁然开朗,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例如:对于立体几何中圆柱、圆锥、球体的定义教学,计算机可以把立体图象画得栩栩如生,学生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从而解决平面立体图象与真实立体图象在视觉上的差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又例如:三角函数与其图像的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与二次函数图像之间关系等等,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充分体现了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信息技术使讲授式教学与活动式教学结合,形成优势互补,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认认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探究能力。

二、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有助于教师备课质量的提升。

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这些学习除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和各种培训外,最适合教师的也是最方便快捷的就是网络学习。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通过网络对数学知识再学习,还可以网上学习继续教育课程和进行远程教育培训学习等,网络信息确实为师生搭建了新的学习资源的平台,网络信息让课堂延伸。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网络,网络课程资源是对课本的重要补充,新课程中,许多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课题都需要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大大的减少工作量,方便了教师的备课,促进教师的备课质量的提升。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的‘三视图’”内容中写出了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建议:在Internet网上搜索“三视图”获得更多有关三视图的内容,查看有关三视图的动画效果等。通过大量的网络浏览,学生体会到分形图可以体现许多传统美学标准,以及更多超越性提升性的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获取、分析、加工更多信息的能力,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得到更好的效果。

三、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数学实验几乎不能在课堂上进行,数学中的许多内容,如概率、统计、几何、函数等的许多知识需要学生先通过实验然后总结规律,信息技术为计算机模拟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而新课程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数学学习过程应当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如 在《统计》的教学中,有一例是《性别与喜欢数学课程》,我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先让他们收集数据,课堂上指导学生将数据输入电脑,用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制成各种统计图表,分析结论,全过程由学生完成,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学生在活动中既学到了统计知识,又了解了现代社会,还培养了交流、合作能力。这种教学形式是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一种新的活动课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

四、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有助于学生探索和发现新知。

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程内容是以模块和专题的形式呈现的,某章某节内容不是弧立的,它有一个知识结构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可方便地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某个单元某一节的数学知识,还可以沟通部分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对于一些数学问题,特别是与图形有关的问题、对动态图形中某些不变量的探索等,利用数学软件展示问题情境,观察图形,分析其中的规律,或通过拖动鼠标跟踪点的轨迹等办法进行研究,容易使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例如,解析几何中椭圆、双曲线、抛物线都有一个刻划曲线形状的数值“离心率”。传统的数学教学环境中教师只是强调什么曲线其离心率在什么范围之内,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很难理解这个数值e与圆锥曲线之间的必然联系。利用数学软件《几何画板》根据圆锥曲线统一定义作出图形,将一线段的长度作为e 值,用鼠标拖动线段一端点调整e的取值,即可看到相应的曲线变化,把圆锥曲线的变化规律展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就能理解地清楚明白,豁然开朗。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五、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有助于数学建模的研究。

数学是具有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实用性于一体的一门科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要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注重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建模的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数学建模要调研、试探、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实验、操作、模拟数学模型,最后将探索的结果运用于实践。利用计算机软件能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模拟出合理的数学模型.。例如《解析几何》中椭圆性质的应用涉及到人造卫星的问题,用计算机以动画方式演示人造卫星的运行过程与地球间的位置关系,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数学建模,是广大师生共同研究的学习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综合技能。

目前, 信息技术逐步走入高中数学课堂,对课堂教学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一些教师电脑技术不高,对课件操作不熟练,仍停留在简单打字和制表的层面上,在利用教学软件和网络进行教学方面的意识淡薄。很多教师只有在上公开课、示范课或学校要求时才使用,还有大部分数学教师认为高考的压力迫使学校和教师更倾向于口授式教学,而无暇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数学自主学习和实验的机会。所以应该加强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学习,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以发挥其其作用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信息技术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信息技术教育是无法取代的,我们不能盲目的使用信息技术,用它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关键是效果,在课堂上找准使用信息技术的最佳时机,用得恰到好处,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黄金量”和“黄金度”,让信息技术确确实实地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起到促进作用,防止滥用、误用,以便更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柏永红,何昊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高中数学 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个社会变得小了,世界也变得小了,这个社会变得越发快节奏了。教育教学也不能再按着它原来的那个节奏与方法传授书本知识。这个时候,信息技术起着一个主导作用,我们的传统上课模式发生了变革,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过程及课后活动都要发生变化。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同时随着学校教育的社会化、生活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学校教育中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知识大爆炸和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必然成了高中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在高中教育的过程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数学课程内容,让教师的“教”活起来,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思想

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实现课堂改革提供了技术的保障,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设计为课堂改革提供了有利的途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变抽象的知识为具体、形象的知识。我们的教学活动要想起到较好的效果,少不了课前的准备,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要将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要考虑到。这就更需要教师能熟练把握教材,对前后知识能有全面的了解。无论对哪一堂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关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我们在重视传统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应该加一些有关信息技术的元素与血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导教育的手段和工具被引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教师不能再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教学的中心由“教”转变为“学”。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也由主导者转变为指导者、辅导者。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教材的单一形式,使教学内容以多种方式呈现,如文本、图形、图像、音频或视频等。这将改善以往僵硬的教材形式,提高教材的表现力。目前,幻灯投影教材、录音教材、电视教材和计算机教学软件等都已经在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突破预先确定、固定不变、封闭的传统教材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丰富的学习资源中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不再局限于使用一种方法。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摆脱了原来课程结构的束缚,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和灵活。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沟通

每个教师都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网站,学生可以进网站学习、作业及上交。教师会及时通过手机等设备收到学生交的作业提醒,也会及时将学生的作业通过Internet网传送回学生的作业情况,学生可以在作业中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认识。比如,对某个知识的讲解的合理性、对某道课后习题设计的科学性、对教师上课的艺术性、对自己近阶段出现的厌学或其他情况,向自己最尊敬的老师吐露,从而起到友好沟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总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不能丢弃原先传统的教学目的,要以学习为中心。

五、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时要注意的问题

1.有些多媒体课件的設计华丽、动感,精彩的画面固然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但忽视了关键内容。这样的设计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是多媒体设计的一大弊病。因此,多媒体的设计一定要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2.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内容都需要信息技术的帮助,要正确区分要与不要,要合理采用。使用常规手段,学生较容易理解接受的就不用信息技术。避免出现计算机只起到演示工具的作用搞形式主义,用计s算机代替黑板板书。

3.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信息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多媒体课件的呈现和学生的思维之间存在着一个较大“时间差”,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实际,给予学生自由、独立思考的时间。

总之,适当使用信息技术,贯彻“必要性”“平衡性”“广泛性”“实践性”“实效性”等原则,根据学习内容需要恰当的选择信息技术工具。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篇7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能够形成动态的数学知识,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知识, 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观察、分析和解决能力。高中数学的内容与图形有关的较多, 高中生的各方面能力发展还不完善, 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帮助其理解难度较大的图形问题, 运用信息技术, 能够使这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使原本静态的图形“动起来”,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如在教学立体图形三视图时, 以长方体为例, 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长方体, 让学生对长方体的直观图有所了解, 然后从这些生活物品中分离出的长方体直观图, 让学生对长方体的高、长、宽有初步的认识, 同时让学生找出屏幕上长方体的高、长、宽, 并进行三视图的绘画。此外, 还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长方体,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因此,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分析

1. 对软件进行模拟,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

高中数学的教学, 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进行创新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应用, 给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在教学空间四边形时, 假如教师单纯地在黑板上为学生展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图, 学生很容易形成空间四边形的对角线是相交的这一错误观念。教学时借助几何画板可为学生画出立体的空间四边形, 并向学生展示旋转的空间四边形。通过这种方式, 使学生对空间四边形有了形象具体的认识, 使学生的空间感得到增强, 提高了其想象力和观察力, 对异面直线的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

2. 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通常是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入本节知识的内容, 有时直接提出本节课程要学习的知识,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较强, 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这种方式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学习才会有动力, 才能主动学习, 教学中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将会降低教学的最终效果。利用信息技术, 将声音、动画和视频进行有效的结合, 为学生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 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等比数列求和”的教学过程中, 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讲述象棋发明的小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 从而引出本节要学习的等比数列求和知识, 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要学习知识的兴趣, 让学生进行思考, 国王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满足发明者提出的要求, 让学生自主研究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

三总结

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再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情况, 说明了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策略, 希望能够帮助广大的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好信息技术, 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果。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高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较强, 难度较大, 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 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信息技术,必要性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篇8

一信息技术和高中数学整合的意义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将数学中比较复杂的数学公式、原理和解题过程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刺激学生身体的各个感官, 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使课堂由原来的枯燥无味变得生动有趣, 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讲解几何知识时, 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 将图形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动态展现, 让学生清晰的观察几何图形的变化, 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先进的工具, 可以借助该工具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 凭借信息化环境展开教学,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需要的信息;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 形成有效的资源库;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1. 过分依赖计算机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老师往往不能正确把握尺寸, 过分运用计算机, 忽略了教师教授知识的主体地位, 使教师教授知识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计算机虽然可以为教学提供极大的方便, 但它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 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作用。部分老师认为计算机是比较先进的工具, 可以完全依靠计算机展开教学, 忽略了教授知识的重要性。计算机虽然可以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将枯燥的东西趣味化, 但不能将解题的思路传递给学生, 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过分依赖计算机是各个高中学校存在的问题, 亟须解决。

2. 教师不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高中老师已经认识到计算机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 并试着将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 但由于部分老师对信息技术掌握得不够熟练, 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 取得的效果不佳, 甚至不如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取得的效果好, 这也是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部分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不想转变教学模式, 或个别教师年龄大,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强等, 这些都是整合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3. 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但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并没有针对班级特点制定适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 而是千篇一律的采用同一个教学方式, 这样做, 不利于因材施教, 不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如有的学生认为需要大量的动画、图片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但有的学生则认为太生动的画面不适合数学教学, 学生往往被图片吸引, 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 应从班级特点出发, 制订最佳授课方案。

三有效整合的措施

1. 重视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 如何让学生不畏困难, 积极学习是数学老师比较头疼的事,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部分教师对此并不认可, 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 因此, 要加大宣传力度, 让各个学校的教师、学生都认识到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的重要性, 使更多的人重视该技术, 以促进两者的有效整合。

要想将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进行有效整合, 就要先转变教师的思想, 对教师加强教育和计算机技术的培养, 促使教师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培养教师动手操作的能力, 并对老师定期考核, 有利于教师不断提升计算机的水平, 进而提升教学与计算机整合的水平。

2.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动态模拟法。老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述几何图形时, 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各种柱体、台体、锥体等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时, 可以将图形制作成动画的形式, 进行分、合、转等, 老师要进行解说, 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 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观察发现法。老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 展现一些和教材相关的图片、素材等, 让学生仔细观察, 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联系和问题, 从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讨论、探究法。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 不能一味地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组织地位, 老师要设计问题, 用多媒体进行展示, 让学生去讨论、探究, 通过讨论, 同学之间分享想法, 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将信息技术引入其中, 进行有效的整合, 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讨论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 并分析了促进两者整合的措施, 希望可以为数学老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以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润贵.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发展, 2008 (5)

[2]蓝善贵.浅议如何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J].才智, 2013 (15)

[3]马琳.探究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考试周刊, 2014 (8)

高中数学中算法与信息技术的链接 篇9

1 理解算法概念, 提倡教学领悟

为了将算法教学和信息技术更好的融合, 使算法教学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这就需要对算法概念有一个清晰明了的理解。在高中数学中算法与信息技术难以融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算法的概念含糊不清。因此, 针对这一现状的解决方案就是要明确相关算法概念的阐述。在当前使用的算法教材中, 需要明确提出算法的概念, 值得指出的是, 教材中的概念并不是提供给学生记忆, 而是为了让教师在教、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教材需要对算法有一个标准的概念, 即“针对某些问题, 要有计划地执行具体的计算程序和解决方式, 同时也要确保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对于算法的操作, 人和计算机可以合作完成。有些算法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完成, 我们就可以借助计算机语言进行描述, 用机械化的方式实施, 并由确定结果的命令构成。”该定义将算法的广义解释与计算机的使用有效地结合到一起, 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了算法的概念。此外, 在阐述算法概念的过程中, 应该注重同生活实例相结合, 有利于学生亲身体会到算法的内涵, 避免其产生学而无用的思想。

2 转变教师观念, 提高教学能力

算法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通过算法思想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更在于让学生学会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 使学生具备将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 转化为可机械完成的算法能力。虽然现今的新课程改革中, 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但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其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过程中, 才能够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算法概念、算法教学的理念, 才能具备计算机操作简化计算意识、算法程序化语言表述的能力和框图绘制的能力, 将其应用于授课中, 更好地指导学生。

3 增加算法教学在计算机中的实际应用

在算法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掌握算法知识、理解算法的意义和应用。在针对具体的数学问题来组建算法时, 最为可靠、科学的方法无疑是使用计算机。教师可以在讲解了算法概念后, 给出一道算法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例如, 对于任意给出的一个大于1的整数n, 设计一个步骤或者程序判断n是否为质数。引导学生回顾质数的定义, 设计出下列步骤:

第一步:判断n是否为2, 若为2, 则n为质数;若n不为2, 则n大于2, 执行下一步。

第二步:依次检验从2到 (n-1) 中有没有n的因数, 如果有, 则n不为质数;如果没有, 则n为质数。

第三步:将这个程序输入计算机中, 让学生用实际数字检测判断一个大于1的整数是否为质数的程序正确与否。

教师应为学生进行算法检验创设更多的机会, 可以指导学生亲自上机实验。如果条件不允许学生一人一台计算机实践时, 也必须要向学生清晰明了地展示算法过程。

4 鼓励学生在其他方面应用算法

算法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与信息技术相链接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算法核心思想、掌握算法使用方法, 并灵活运用于实际中, 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本身。算法教学的初级阶段是使学生掌握算法内容, 而学会在其他相关内容中实践和使用才是重点。同时,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正确的指导, 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巩固算法知识, 并体验算法思想与实际相结合的乐趣。学校方面也需要提供机房等硬件设施, 投入师资力量以推进算法与信息技术链接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能够将数学与信息技术融会贯通。

例如, 在学习空间直线之前, 教师可以请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思考两个问题:1如何度量空间直线和直线之间的夹角;2如何定义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让学生分组, 利用计算机搜索相关资料, 并在小组讨论后形成自己的研究方案。在课堂上, 教师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教师在探究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应该扮演指导者的角色, 对学生探究结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正并引导, 指导学生以平面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关系为基础, 对计算机上构建空间直线与直线关系的模型进行思考。

5 结语

综上所述, 在高中阶段, 将数学算法与信息技术链接起来, 并使两者有机融合, 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同时对信息技术的普及有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本文从理解算法概念, 提倡教学领悟;转变教师观念, 提高教学能力;增加算法教学在计算机中的实际应用, 以及鼓励学生在其他方面应用算法等方面, 对促进高中数学中算法与信息技术链接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算法,信息技术,链接

参考文献

[1]梅华芳.浅谈高中数学算法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J].科技与教育, 2014 (3) .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的策略探究 篇10

1 利用信息技术设境激趣, 提升教学效率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主动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之中。而根据课堂教学内容, 创设教学情境, 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它能让学生在情境的带动下, 不自觉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 引入信息技术, 如用音频、视频、动画创设直观性情境, 丰富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超链接技术优化学习环境,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与信息, 扩展学生的思维。另外, 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 在课下利用BBS公告、聊天室, 构建协作情境;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 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等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不仅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 把握整合时机, 适时地引入信息技术

教师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围绕教学内容的展示、阐述等方面融入信息技术,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将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 在高中数学学习例题几何时, 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Flash动画制作技术时, 将立体结构模型与Flash动画制作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学生难以理解和缺乏空间想象的立体结构模型, 以动画的形式展现,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这节课的设计中, 笔者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难点知识, 与信息技术中相互结合, 让难点知识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笔者在教授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 就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使得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而生动, 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 利用信息技术演示了如图1所示的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 棱AA1、BB1、CC1、DD1所在直线都垂直于平面ABCD,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棱AA1、BB1、CC1、DD1之间是有什么位置关系?接着又利用了多媒体技术中的Flash技术, 演示了动态的α平面与其中垂直与α 平面的a、b两条直线, 如果直线a⊥α、b⊥α、那么直线a、b一定平行吗? (如图2)

通过这样的手段, 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 使得高中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从而大大增强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也提高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3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空间, 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是一门集逻辑性和思维性于一体的科学, 因此,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更加需要拓展空间, 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将信息技术引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随意地变换数学图形, 利用这些变换的图形,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 再让这些图形结合一些动画效果——移动、添加、删除去吸引学生进行审题、推理和想象。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有效地整合, 数学教师能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向启发性, 更好地扩展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思维, 从而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4 结语

总而言之,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整合整合迎合了新课改的精神, 极大地改善了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但是当前部分数学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阻碍了课程教学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互结合, 需要考虑到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需求, 并不能盲目地进行整合。它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要想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学的度和时机, 把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精髓, 这样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结合, 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为国家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余晓武, 公建伟.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中的困境与障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7 (3) .

[2]丁丽红.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拓展学习教学模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06.

[3]周丽军.当今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方略[J].数学学刊, 2005 (6) .

[4]冯镅.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04.

[5]李登江.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2) .

上一篇:债务融资下一篇:间戊二烯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