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景观规划

2024-08-04

建筑景观规划(精选十篇)

建筑景观规划 篇1

关键词:场地,项目功能,规划设计景现,适应性

对一块场地, 都有理想的用途;对每一种用途, 都有一块理想的场地。

在建筑设计, 景观设计或工程设计中, 人们追求的是项目的成功, 是使建议的功能与场地之间的“联姻”, 使这一对相配。在人类所有的努力中, 成功的项目总是那些经过了最佳规划和设计的项目。但许多项目功能实际上偏离甚至与规划的用途相抵触, 如正对于干道交通的学校;紧邻路边, 道路视距为零的餐馆;没有足够停车空间的购物中心;坐落于飞机着陆跑道末端的新建住房等等, 每一项目都注定要失败, 其失败根源在于选址与既定用途不合。

西格弗里德·吉迪翁 (Siegfried Giedion) 说:“对于任一类型的规划, 我们的认识都须超越事物实际存在的现状。要做规划, 我们必须通晓过去和预见未来, 这不是在倡导预言, 而是对世界广泛了解的一种需求。”众所周知, 那些看来自然和谐的规划产物是与它们场地相适应的结果, 我们必须确定最适合我们要求的景观特征, 包括天然和和人造的, 然后搜寻出能够满足要求的场地, 一个理想的场地可以通过最小的变动, 最大程度地满足项目的要求。

1 场地规划。

场地规划必须是由土地未来的所有者对整个场地和空间的组织, 以使所有者对其达到最佳利用。这意味着一个整合的概念:建筑物、工程结构、开放空间以及自然材料等一起进行规划。

1.1 场地分析。

在项目进行研究和改进的同时, 我们最首要关注的是对场地及周围环境的透彻理解。随着环境和土地利用伦理观念的形成与深入, 土地规划与景观规划已不是在有限的尺度和有限的目标上进行, 而是从对项目场地周围区域的调查人手, 对紧挨着的邻接区及其与待开发场地的相互联系作更深入的研究, 最后对项目场地本身进行分析, 从而获得一个完整的理解。

因此, 我们在所有景观里寻找两种宝贵的东西:一个是景观的乡土特质的表现, 另一个是人类可居住价值的最大开发。

1.2 概念规划。

用途的种子———功能的细胞一旦明智地应用于一块乐于接受的场地, 将和谐地适应于自然的和规划的环境, 并得以有机地茁壮成长。概念规划则正是一个将建议用途、构筑物与场地统一和整合的过程。如果同时考虑建筑与景观的建设, 那么脱离一方去构思另一方都是不可能的。这种构思工作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工程师抑或其他人等不同知识领域的专家集合到一起, 来取得统一的表达。优秀设计以对构思、时空、材料和技术的简明直接的表达、及精制的三维直观形式为视觉特征。实际上, 使用者会根据他们自己对规划元素的感受来进行“再创新”, 从而产生令人满意的体验。

2 场地开发。

场地规划阶段的产物是概念规划, 这其实是对所有和谐的适应关系的一种图示———分区和建筑, 所有这些土地利用都与场地的地形相适应。这一规划构思经业主或其他决策者们的批准后, 就成为准备具体场地开发施工图和详细说明书的参考和指导。

2.1 场地--构筑物的规划。

如果承认项目或构筑物与整个场地相和谐的话, 那么设计的表达也与不同场地的不同景观相适应。不同的建筑场地有其特有的设计特征。如城市场地、乡村场地、陡坡地、平地甚至山地、旷野、森林、溪畔、田园、池塘、岛屿、港湾、文化区、工业园等等, 在给定的场地进行开发或建筑物设计, 首先推断出总的设计特点是很有益处的, 其次再来研究它与环境的各方面的关系。

2.1.1 外向和内向规划序列。

每一功能都必须从最内的发生点考虑至场外终点。如我们规划一条运垃圾的线路:从厨房到服务区域, 再到垃圾车, 再到街上———所有的一切都隐含着方便性。餐桌与窗户及窗外的景色的联系容纳并美化着地界以内的景色, 直到界外的景致。另一方面, 每一要素或分区的设计都应以满足源于场地内部功能要求为目的。

2.1.2 规划构思的扩展———收缩。

大多数场地规划的问题只有通过扩大考虑范围直到远远超出于场地之外, 以及将每一问题压缩到为人类所体验的且不能再细化的细节的程度, 才能得以全面解决。因为尽管将一个物体或要素与其相关的所有要素一起评价才是正确的, 但也不能否认事物只有在单独地、深入地, 且在运动中进行体验, 才能被充分认识和理解。

2.1.3 卫星式规划和整体规划。

既然总体构筑物与整个场地相协调, 那么构筑物的每一要素或区域也必须经过考虑与相关场地和谐一致。如一所小学里, 我们将幼儿园、室外活动场所、花园及人口大门作为整体进行规划。每一要素连带它的扩展区域都作为一个整体的规划复合体来考虑, 这样示意图中的总体方案就很像一个由太阳、行星及各卫星构成的太阳系。同时因为场地上引入某一构筑物会使景观特征发生某些改变, 规划师必须控制这些改变, 使其适应于场地, 通过对它的构思创造出一个能优于原先景观的新景观, 从而使构筑物与场地融洽和谐, 这就是整体规划的魅力。

场地———构筑物规划的形成阶段是对合理开发进度和最佳关系进行探寻的过程。

2.2 场地———建筑的统一。

可见建立适应性的场地———项目关系非常的重要, 现在让我们分析其他的可以实现场地———建筑的统一的一些措施。

2.2.1 设计构筑物元素来利用和强调地形。

例如, 一座灯塔充当凸出的海岬的延伸;古代的要塞或城堡以建筑的形式延伸了山岭或丘陵峻峭的山峰;现代的市政设施如:水塔、发射塔和接收塔耸起于地形高处, 并成为它们高度的继续等等。这样一种场地的应用, 使建筑从各自的场地中汲取原生的力量, 充盈了饱含活力的特性, 并使这种力量源于场地又归于场地并因此发扬光大。

2.2.2 对场地区域及场地要素的建筑化的处理, 使建筑和场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修剪齐整的行道树和绿篱、规整的水面、造型精确的堤岸和台地, 所有这些都扩展了设计控制的范围。许多法国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庄园处理得非常建筑化, 以至于墙到墙之间的整体场地成为一个气度恢宏的、内外空间一体的庞大的组合体, 使建筑和场地得到了统一。毫无例外, 规划师们都充分领会了场地自然要素———植物、地形、水体所固有的特质, 并给以设计上的表达, 将两者高度融合。

2.2.3 对建筑或其他规划要素的分散使场地景观特征融人景观。

如通过公共区域———如天井、阶梯、庭院的相互结合而加深联系。通过使房间或区域朝向某些景观特征, 譬如朝向远景或视域, 景观与建筑的联系可更为密切。一个花园的景色可看作是一幅壁画, 富于变化, 多彩多姿, 且将房间视觉面积一直扩展至花园边界或远景的尽头。延伸了房间的空间, 使场地与建筑融为一体, 同时, 人与自然完全融合, 让享受自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种从人工到自然有意识的过渡具有重大的设计意义。

3 场地———景观规划。

精心构思的规划远不止把计划运用到地块上, 即在地界范围内把要求的用途在地块中落实下来, 而不考虑有关景观问题和可能性的规划只能实现场地的一小部分的潜能, 更糟的是, 它引发的阻力, 其中一些阻力常常变得很顽固, 以至偏离了原来规划的用途, 这样的规划项目注定是失败的。同样, 使设计的成分被动地适应场地也不会产生优秀的规划, 这往往成为一种平庸的妥协。而构思巧妙的项目产生于一种整体设计过程, 这个过程中会创造新的景观。组成部分与场地有意识的联系起来, 以产生一种双方在动态作用中都能提供的最佳期境界。这种统一则可以用我国的“阴阳学说”来解释, 犹如两个相生相克的元素, 又同时构成一个完整而平衡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建筑景观规划 篇2

① 宜与居住区配套建设; ② 应选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无污染、无噪声干扰及交通危险安全地段; ③ 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 00 m ;

④ 应有便利、安全的人行系统,其出入口不应开向城市交通干道。大门外应留有足够的人、车停留空间;

⑤ 幼儿园应有足够的室外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 /2 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之外。)中小学校

② 宜与居住区配套建设;

② 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无污染的安全地段。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等场所毗邻与公共娱乐场所、网吧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0 m ;

③ 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 0 0m,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 0 0 0 m ;

④ 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用地及广场用地。有条件时宜预留发展用地;

⑤ 学校主要教室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同侧边缘路轨的距离不应小于3 0 O m ;与高速路、地上轨道交通或的城市主干道的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 0 m。当小于8 0 m 时需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等措施;

⑥ 中小学校应设有足够的运动场地,小学需设6 0 m 直跑道和2 o 0 m 环形跑道。中学需设置10 O m 直跑道和2 0 0 m 环形跑道及篮、排、足球活动场地。有条件的宜设置4 0 0 m 环形跑道;

⑦ 各类教室的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最小允许距离应为2 5 m ; ⑧ 学校校门不宜开向城镇主干道,主要出入口临街时,校门外应布置缓冲场地。如一般其入口和城市道路之间应有10 m 以上足够的缓冲距离,便于临时停车及人员集散。3)高等院校

① 新建普通高等院校规划用地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共同制定的相关规定执行(见本措施第一部分附录2); ② 高等院校用地分为校舍建筑用地、体育设施用地、专用绿地; 实验、实习各类用地,按学校自然规模(学生人数)确定; 应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③ 注重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新学科的建设留有一定的空间; ④ 改建普通高等院校应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

⑤ 新建普通高等院校规划应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整体化趋势,注意相关科系的相对集中,便于形成网络化联系及设备共享;

⑥ 重视校园的社会开放功能,增加多种教育方式的可能性及充分发挥各类设施的潜能; ⑦ 校内道路应至少有两处以上与不同方向的城市道路衔接。4)综合医院

① 综合医院规模根据床位数量确定;

② 综合医院应保证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交通方便,并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 ③ 基地内应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晰,主体建筑需满足日照和自然通风; ④ 太平间如独立设置时宜设于隐蔽处,并与周围建筑及设施有适当隔离; ⑤ 职工住宅不宜建在医院基地内,如用地毗连应分隔,另设出入口;

⑥ 医院基地内应留有足够的机动车停车用地。停车场出人口远离城市道路交叉口。5)体育建筑

① 体育中心规划,由于是多个体育场馆组成,项目多、占地面积较大,应考虑统一规划,分项实施; ② 大型体育建筑应注重交通与出入口布置,出入口不宜少于2 处,并以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

③ 体育建筑观众总出入口的有效宽度按其容纳人数不宜小于0.15m/100人确定; 室外安全疏散指标,集散场地不得小于0 .2 m。/l0 0 人;

④ 大型体育建筑应注意其交通组织,疏散道路应避免机动车和人流的相互干扰; 其疏散宽度不宜小于室外安全疏散指标;

⑤ 大型体育场馆应考虑多功能使用要求,及其设备、器材的出入等要求; ⑥ 基地内应考虑机动车停车用地,如基地内不能满足要求,可在临近基地的地区设置,但贵宾、运动员、工作人员的专用停车场宜设在基地内。)老年人设施(包括: 老年居住建筑及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服务中心、托老所等)① 老年人设施宜靠近居住人口集中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捷并距医院或其他医疗建筑交通方便的地段;

② 老年人居住建筑应处于阳光充足、朝向、通风良好、卫生、无污染及噪声环境中;

居住区内的老年人设施,宜靠近生活服务设施,并应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并与庭院绿地结合

老年人设施宜在室外留有适当的空间,其出人口处有不小于1 . 5 0 × 1.5 0 m 可供轮椅回旋的面积,⑤ 其室内外高差不宜大于0 .40 m ,并应设置缓坡;

⑥ 老年人设施应为老年人提供室外活动及游憩空间,并应结合绿地选择在向阳、避风处; ⑦ 在非居住区内建设的老年人设施绿地率不应低于4 0 %,集中绿地面积不低于2 m。/人;

老年人设施场地坡度不应大于3 %,在步行道中设台阶时应设轮椅坡道及扶手; ⑨

老年人活动场地附近应设置便于老年人使用的公共卫生间。

⑩ 2 .1 .1 0 总平面图中建筑物、构筑物定位一般应以测量地形图坐标定位,其中建筑物一般宜以轴线定位,圆形与弧线的建筑物应标注圆心坐标及半径。建筑物以相对尺寸定位时,建筑物以外墙面(含外保温层)之间距离标注尺寸; 以相对坐标系统定位时,需注明原点位置与坐标网角度及坐标网格尺寸或与测量坐标网的关系。道路、管线以中心线定位。,2 建筑、建筑突出物与用地红线的规定 . 2 . 1 用地红线: 规划主管部门批准的各类工程项目的用地界限;道路红线: 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各类城市道路路幅(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界限;绿线: 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蓝线: 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江、河、湖、水库、水渠、湿地等地表水体保护的控制的界限;紫线: 国家和各级政府确定的历史建筑、历史文物保护范围界限;黄线: 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基础设施的用地界限。. 2 . 2 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退后用地红线、道路红线、绿线、兰线、紫线、黄线一定距离后的建筑基底位置不能超过的界限,退让距离及各类控制线管理规定应按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执行。. 2 . 3 临街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排风口、出人口、集水井、采光井等)、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挡土桩、挡土墙、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2 . 2 . 4 地下建筑物距离用地红线宜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坪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0 .7倍,为保证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的实施,其距离最小不得小于5 m。旧区或用地紧张的特殊地区需考虑开挖时的施工设备用地及地下管网铺设最小不得小于3 m。2 . 2 . 5 符合下述条件的建筑突出物允许突出道路红线上空(图2 . 2 . 5)。1 有人行道时 无人行道时

图2 . 2 . 5 允许突出道路红线上空的建筑突出物 注: B 为人行道宽度。. 2 . 6 建筑物沿街地面首层设置骑楼时,骑楼净高不应小于3 . 6 m,步行道最窄处净宽不应小于3 . O m,骑楼地面应与人行道地面相平,无人行道时应高出道路边界O . 1 ~ O . 2 m。并应有防撞和安全措施,见图 2 . 2 . 6 .. 3 建筑高度计算 . 3 . 1 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要风景区及有净空高度限制的机场、航线、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等地区内建筑高度系指建筑物最高点,包括楼梯间、电梯间、水箱间、天线、避雷针等。. 3 . 2 在上条所指地区以外的一般地区,其建筑高度:平顶房屋按建筑外墙散水处至屋面面层计算,如有女儿墙,按女儿墙顶点高度计算; 坡屋顶房屋建筑按外墙散水处至建筑屋檐和屋脊平均高度计算。坡屋顶不同坡度计算按当地规定执行。屋顶上的附属物如电梯间、楼梯间、水箱、烟囱等其面积不超过 屋顶面积2 5 %,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3 . 3 特殊体形、屋顶有特殊变化的建筑及构筑物,或建筑物地面四角高度不同时其建筑高度计算应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2 . 4 建筑间距。4 . 1 总平面设计中,建筑间距应符合防火、日照、采光、通风、卫生、防视线干扰、防噪声等有关规定。2 . 4 . 2 日照间距 1 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应按所在气候分区日照间距系数要求确定建筑间距如所在地有主管部门规定的日照间距系数,则可按当地规定执行.2 居住建筑间距除以日照系数控制间距外还应以日影图进行检验。但不宜仅依靠日影图确定建筑间距,以免建筑间距过小影响建筑通风、场地道路、环境绿化以及管线布置的合理性。3 居住建筑日照标准应符合表2 . 4 . 2 规定,旧区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日照lh 标准。. 4。3 住宅正面间距可按日照标准确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也可采用表2 . 4 . 3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 4 . 5 进行日照间距计算时,应考虑室外地坪高程变化对建筑计算高度的影响,计算方法见图2 . 4 . 5 . 4 . 6 住宅套型应具备的日照条件是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即指卧室、起居室的使用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居室的日照标准。. 4 . 7 居住建筑底层为商店或非居住建筑时,住宅间距计算按当地有关规定执行。. 4 . 8 有日照要求的公共建筑

1托儿所、幼儿园: 生活用房应满足底层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小于3 h 的标准。

2小学、中学: 教学建筑中普通教室应满足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小于2 h 的日照标准。3医院、疗养院: 病房楼应满足冬至日不小于2 h 的日照标准。4老年人居住建筑: 不应低于冬至日2 h 的日照标准。2 . 5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 5 . 1 总用地面积系指用地红线坐标范围内的用地面积。如总用地面积内含有代征城市道路用地、代征城市绿化用地或其他不可建设用地时,总用地应减去上述不可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以可规划用地面积作为总用地面积计算各项技术指标。. 5 . 2 道路用地面积系指建设用地范围内主要道路用地。居住区用地平衡中道路用地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居住区级道路按红线宽度计,小区路及组团路按路面宽计算,车行道旁设有人行道时计人道路用地面积,不包括宅前路用地面积。. 5 . 3 大型公共建筑建设用地内广场可单独列项计算面积,居住区内人口及公共空间的广场面积可计人道路用地,属于环境绿化设计的铺装面积不计人道路用地面积。2 . 5 . 4 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可单独列入用地平衡表内,如计人道路用地面积时需在备注中说明。. 5 . 5 公共绿地应为公共活动空间。居住区公共绿地最小规模1 . 0 0 h a,居住小区绿地0 . 4 h a ; 组团绿地0 . 0 4 h a,且有大于1/3 的绿地面积在建筑日照阴影范围之外。带状公共绿地的宽度应大于8 .O m,面积不小于0 , 0 4 h a。. 5 . 6 基地内公共绿地面积包括人工水景面积,不包括江、河、湖、海、水库等归属于城市水域的面积。. 5 . 7 绿地率系指建设用地的总绿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比率。总绿地面积包括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绿地与宅旁绿地; 以及满足当地植物种植覆土要求的地下、半地下建筑的顶部绿地,可计入绿地面积。宅旁绿地从距建筑外墙1 . 5 m 以外开始计算; 院落式组团绿地从距组团道路1 . O m 以外开始计算;图2 . 5 . 7 种植乔木停车场示意图. 5。8 地上建筑屋顶绿化面积根据各地有关部门规定计算,墙面垂直绿化面积不计入绿地面积。. 5 . 9 容积率系指建设用地内的总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计算容积率时,总建筑面积中是否包括地下、半地下建筑面积及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定,根据所在城市规划部门的规定计算。. 5 . 1 0 用地面积单位以公顷(h a)计,其他长度、面积、尺寸、标高均以m 计。2 . 5 . 1 1 居住区、居住小区技术经济指标表见表2 . 5 . 1 1。表2 . 5 . 1 1 居住区、居住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 6 . 4 学校、托幼临城市道路一侧时,宜设5 — 1 0 m 植树木的防护隔离带以减少噪声。. 6 . 5 居住区住宅建筑应避免视线干扰,有效保障私密性的措施。窗对窗、窗对阳台防视线干扰距离一般不宜小于1 8 m。. 6 . 6 住宅区应避免光污染,不应设置霓虹灯和强烈灯光广告,并应有效防止镜面玻璃幕墙等产生的 光污染的措施。. 6 . 7 城市避震疏散场所(空问): 应设有保障生命线(即含应急照明、避难空间通风换气系统、应急水源、食品备用库、应急厕所等)的系统,并符合国家有关避震(灾)疏散场所的相关规定 竖向设计(了解掌握)3 . 1 一般规定 . 1 . 1 竖向设计的内容包括: 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合理选择、设计场地的地面形式; 依据不同的自然地形坡度,场地的地面形式可分别处理成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2 确定场地坡度、控制点高程、地面形式。制定合理利用、储存和收集雨水的方案。在干旱、贫水地区,竖向设计应做到使雨水就地渗入地下,或使雨水便于收集储存和利用。制定合理排除地面和路面雨水的方案。在降雨量大、洪涝多发地区,为减少排放至市政管网及江、河、湖、海的雨水量,竖向设计可考虑雨水就地收集与利用,以利于排洪调蓄。5 合理组织场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结合道路设计和景观设计,提出合理的竖向设计条件与要求。3 . 1 . 2 竖向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石方、挡土墙、护坡和建筑基础工程量,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各项工程建设场地的高程要求以及工程管线适宜的埋设深度。3 场地地面排水及防洪、排涝的要求。4 车行、人行及无障碍设计的技术要求。场地设计高程与周围相应的现状高程(如周围的道路标高、市政管线接口标高等)及规划控制高程之间,有合理的衔接。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建筑物与场地之间(包括建筑散水、硬质和软质场地)、建筑物与道路停车场、广场之间,关系合理。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建设场地及周围场地的环境景观。3 . 1 . 3 不同类型场地竖向设计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场地的设计高程,应依据相应的现状高程(如城市道路标高、基地附近原有水系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洪水位、临海地区的海潮防护标高、周围市政管线接口标高等)进行竖向设计。2 地形平坦的场地,首先依据周边控制高程,确定室外地坪设计标高及建筑室内地坪标高。3 地形复杂的场地,首先对场地地形进行分析,确定地形不同分类(如陡坡、中坡、缓坡等),以及各类用地的不同功能(如建筑用地、道路、绿地等),进行场地竖向设计,确定各地形高程与周边控制高程的联系。4 大型公共建筑群依据周边控制高程,确定不同性质建筑的室内外标高,并进行场地竖向设计。. 1 . 4 场地竖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措施。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对起控制作用的、城市规划设计条件给定的坐标及高程不得任意改动,水准高程系统换算应符合表3 . 1 . 4 的规定。2 当场地周围市政排水管线埋深浅时,场地设计标高须根据地下排水管线标高,采用最小纵坡和最小埋深反推确定。占地面积不大、且地形平坦者,可只定出建筑物室内地坪设计标高、建筑物室外四角及场地内部道路交叉点标高。占地面积大、或地形起伏复杂的场地应做竖向布置,且尽量减少土石方量,做到填挖方接近平衡。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设计:)按照符合地下空间利用、地上建筑布置、结构和基础处理的设计要求,确定各个建筑单体的不同室内地坪设计标高。)场地平缓时,与同一地下空间相连的不同建筑单体宜按同一室内地坪设计标高进行设计。3)地形起伏时,与同一地下空间相连的不同建筑单体宜按不同室内地坪设计标高进行设计。对于长年雨水贫乏地区,合理利用和收集地面雨水,有效控制场地内不可渗透地表的面积,设置阻水措施,减缓径流速度,增强雨水下渗,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并安排储存和处理设施。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竖向设计: 1)设置雨水下渗设施,使场地雨水就近下渗。但须结合场地和土质情况,保证雨水下渗设施不影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正常使用。2)利用绿地,使雨水就地下渗。使路面设计标高高于绿地地面标高0 . 0 5 ~ 0 . 1 m,并确保雨水顺畅流人绿地。)设置无硬化铺装的浅沟或洼地,使雨水就地下渗。但集水深度不宜超过0 . 3 m。4)采用渗水路面构造,铺装渗水材料(如渗水砖等)或渗水路肩(如干铺的碎石、卵石、渗水砖等),使雨水就地下渗。)采用道路渗水立缘石,使路面雨水从侧面就地下渗。)设置雨水收集储存和处理设施,使屋面和场地雨水就近收集储存以便再利用。采用地下管网,将雨水收集到储水设施。)通过合理的场地坡度,使雨水流向雨水收集设施(如蓄水池等)。8)利用人工或景观水体,将雨水就地储存。对于长年雨水丰沛地区,合理排除场地和路面雨水。场地内应设有排除地面水和路面水至城市排水系统的设施,设有雨水利用设施的场地,也应设有雨水排水设施,排水方式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地形特点确定。1)场地内应采用雨水管(暗沟)排除地面水,但透水铺装地面的雨水排除设施宜采用明沟。2)当采用暗沟排水时,应根据排水流量计算确定断面形式及大小,沟底坡度宜在0.4 % 以上。3)在埋设雨水管(暗沟)极不经济的陡坎、岩石地段,或山坡冲刷严重、管沟易堵塞的地段,可采用明沟排水。)当采用明沟排水时,应根据排水流量计算确定断面形式及大小,沟底坡度宜在O . 2 % 以上。5)当排水明沟直接排入江河时,其出口标高不得低于正常水位,且宜在洪水位以上; 当排入市政管道时,应不得低于市政管道管顶标高。6)如需设置急流槽,则应合理计算流速、流量和断面,使急流槽的坡度控制在O . 7 5 % ~ 1 . 5 0 % 的范围内。7)处理好不同底面标高的排水暗沟与明沟之间的竖向连接。8)当场地平坦、平整坡度难以满足场地最小自流排水坡度要求时,宜采用加密雨水井的方式排除地面水。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或等于城市设计防洪、防涝标高; 沿海或受洪水泛滥威胁地区,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设计洪水位标高O . 5 一1 .O m,否则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8 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场地设计标高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 . 2 m 以上。1 0 场地设计标高与住宅建筑首层地面标高之间的高差宜为0 . 15 m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易下沉软地基地区应适当加大其高差,多层建筑的室内地坪应高出室外地坪0 ,45 m。3 . 2 各类场地的适用坡度。2 . 1 场地的适用坡度,可按以下几种情况考虑: 1 场地的地面坡度不应小于O . 2 %。当自然地形坡度小于5 % 时,应采用平坡式布置。当地面坡度大于8 % 时,宜采用台阶式,台阶的高度宜为1 .5 ~ 3 .0 m ,台阶之间应设挡土墙或护坡连接。采用混合式布置时,台阶的划分应与场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质相协调。2 .3 场地的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 .2 % ;坡度小于0 . 2 % 时,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2 .4 室外运动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全场外侧应设有漏水盖板排水沟。(如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排水坡度及排水方式如下: 足球场:场地排水坡度0 .3 % ~ O.8 %。天然草坪的坡度宜为不大于0 .5 % ;人工场地:有渗水设施的坡度宜不大于0 .3 %,无渗水设施的坡度宜不大于0 .8 %。场地排水沟位置及排水坡度见图3 . 2 . 4 一l . 2 . 5 湿陷性黄土地区,场地的设计坡度,在建筑物周围6 m 以内不宜小于2 .0 %,当为不透水地面时,可适当减小;在建筑物周围6 m 外不宜小于0 . 5 %。在采用雨水明沟或路面排水时,其纵坡不应小于0 .5 %。3 . 3 山地地形各类坡度的划分及竖向设计处理 . 3 . 1 结合地形特点,合理加以利用。配合建筑群体布置和单体设计,控制合理的场地坡度。同时,应少开挖土石方,做好场地的护坡及挡土墙。3 . 3。2 山地地形坡度划分及竖向处理,见表3 . 3 . 2。表3.3.3山地地形坡度利用. 3 . 4 山地可采用边沟或排(截)水明沟组织场地地面雨水排除。不同坡度不同处理手法的经济性。. 4 场地平整及土石方量计算。4 . 1 场地平整应根据场地的适合坡度和确定的地面形式进行。. 4 . 2 应本着满足使用要求、节省土石方和防护工程量的原则,确定平整方案。3 . 4 . 3 土石方平衡应遵循“ 就近合理平衡” 的原则,根据建设时序,分工程、分阶段地充分利用周围 . 5 各类土壤土石方量的换算系数(自然状态、压实状态)3 . 5 . 1 不同类型的土壤,经开挖、回填、压实,其体积会发生变化,土石方量计算须依据不同的可松性系数进行。见表3 . 5 . 1 . 6 标高注法 . 6 . 1 竖向设计标注有等高线和标高两种方法。通常采用标高法,所注标高宜为绝对标高; 如标注相对标高,则应注明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的换算关系。当地形复杂且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等高线法,所绘等高线为设计等高线,并注明等高线标高及等高距。3 . 6 . 2 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管沟等应标注下列部位的标高: 1 建筑物室内地坪,标注建筑图中± 0 .O 0 处的标高,对不同高度的地坪,分别标注其标高。建筑物室外散水,标注建筑物四周转角处或对称两角处的室外地坪标高。3 构筑物标注其有代表性的标高,并用文字注明标高所指的位置。4 铁路标注轨顶标高。5 道路标注路面中心或变坡点标高。挡土墙标注墙顶和墙脚标高,路堤、边坡标注坡顶和坡脚标高,排水沟标注沟顶和沟底标高。场地平整标注其控制位置标高,铺砌场地标注其铺砌面标高。3 .6 .3 水系、水体的标高注法: 自然水系、水体应标注常年水位标高和水底标高。2 人工水系、水体应标注设计水面标高和设计水底标高。道路及停车场 . 1 一般规定 . 1 . 1 道路系统应有利于各类用地的功能分区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功能的合理布局,并有利于雨水排泄,便于管线敷设。. 1 . 2 居住区道路系统应保障内外联系通畅、安全,避免迂回,便于消防车、救护车、货物、垃圾运输和居民小汽车通行。. 1 . 3 居住小区内道路应人车有序,主要道路至少有两个出人口(可以是两个方向也可是同一方向)。居住区规模较大时,应有两个方向与外界道路相连接。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 5 0 m。. 1 . 4 居住小区内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大于l2 0 m ; 应设置不小于12 m × l2 m 回车场。回车场型式见图 . 1 . 5 基地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连接的方位应符合当地主管部门提供的城市规划条件,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与城市道路交接时平面交角不宜小于7 5。距相邻城市干道交叉口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起不小于7 0 m,图4 . 1 .5。3 基地出人口与城市道路成角度连接时,与城市道路交叉口距离可按当地规划部的规定执行。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 m(此数为规范中规定的数据),若有条件最好考虑3 0 m。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 5 m(此数为规范中规定的数据),若有条件最好考虑3 0 m。距学校、公园、儿童及残疾人等使用的建筑出入口不小于2 0 m。距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口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 1 . 6 人员密集建筑,如电影院、剧场、文化娱乐中心、会堂、博览建筑、商业中心等应至少有一面直接临城市道路,并应有足够宽度的空地,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

42234 · 1 山区道路布置要求 山区道路应合理利用地形,防止水土流失和塌方、滑坡,并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对挖方做护坡处理。山区道路主干道宜沿等高线布置,设在平缓坡地或谷地,道路纵坡应力求均匀,不应采用极限或接近极限坡度,更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加短距离缓坡的纵坡线性。3 山区道路宜将车行道与人行道分开设置自成系统。居住区的一般道路应满足自行车行驶要求,自行车行驶坡度宜在3 % 以下,坡度达到3 % 时连续行驶距离应小于5 O m。4 · 4 · 2 山区可根据不同地形采取不同标高的道路横断面以节约土石方。如图4 . 4 . 2 所示

. 5 停车场 . 5 . 1 机动车停车场 地面停车场地应平整、坚实、防滑,并满足排水要求,应有遮阳树木,且宜以植草砖铺设。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用地面积以小型车计算,停车场宜设置在行车方便、距建筑外墙面需大约6m.4.5,1机动车停车场 地面停车场地应平整、坚实、防滑,并满足排水要求,应有遮阳树木,且宜以植草砖铺设。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用地面积以小型车计算,停车场宜设置在行车方便、距建筑外墙面需大约6米尽量不影响居民生活安静和不影响景观环境地段。

3.机动车停车场用地面积按当量小汽车计算,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为25-30平方米。停车位尺寸为2.5*5.0米计算划分(地面尺寸划分),摩托车每个车位为2.5*2.7平方米。

5停车场的停车方式,根据地形条件以占地面积小、疏散方便、保证安全为原则,主要停车方式有平行式、斜列式和垂直式三种。其之间最小距离以小型汽车为例,机动车停车场的停车方式见图 . 5 . 1 — 1。汽车与汽车、墙、柱、护栏之问最小净距,见本措施第二部分表3 . 4 . 1 3。7 机动车停车场,少于等于5 0 辆的停车场可设一个出入口,其宽度采用双车道; 5 1 ~ 3 0 0 辆的停车场应设两个出入口; 大于3 0 0 辆的停车场出入口应分开设置,其宽度不小于7 m ; 停车数大于5 0 0 辆时,应设置不少于3 个双车道的出入口。停车场车位宜分组布置,每组停车数量不宜超过5 0 辆,组与组之间距离不小于6 m。9 停车场出入口应符合行车视点要求,并应右转出人车道。1 0 停车场坡度不应超过0 . 5 %,以免发生溜滑。需设置残疾人停车位的停车场,应有明显指示标志,其位置应靠近建筑物出入口处,残疾人停车位与相邻车位之间留有轮椅通道,其宽度不小于1.2 m。1 2 为公共建筑服务的停车场,当停车数大于5 O 辆时,应在主体建筑人流出入口附近设置专用的出租车候客车道。1 3 大中型公共建筑及住宅停车位标准参数以小型车为计算标准,见表4。5 . 1 — 2。1 4 室外机械式立体停车,可节省用地,提高停车容量。可参考国标图集0 8 J9 2 7 — 2 《机械式汽车库建筑构造》。)室外机械立体停车多为简易型,在露天存放车辆或设简易雨棚; 2)简易型立体停车,见图4 . 5 . 1 — 2 ;)升降横移式及垂直循环式,见图4 . 5 . 1 — 3、图4 . 5 . 1 — 4 ; 4)室外停车数量超过10 个机械停车装置,与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 m。

. 5 . 2 自行车、摩托车停放 1 自行车停放每个车位按1.5-1.8平米。,摩托车每个车位按2.5--2.7平米。计算 2 自行车停车场和机动车停车场应分别设置,机动车与自行车交通不应交叉,并应与城市道路顺向衔接。自行车停放宜分段设置,每段长度15 ~ 2 0 m,每段应设一个出入口,其宽度不小于3 m。当车位数量在3 0 0 辆以上时,其出入口不应少于2 个,出入口净宽不宜小于2 . 0 m。5 自行车停车方式以出入方便为原则,停放方式有垂直式、斜列式,其用地面积如图4 . 5 . 2 — 1 所示 自行车推行坡道的坡度见本措施第二部分第8 . 4 . 2 条。4 . 5 . 3 停车库出人口 住区内坡道式地下、半地下车库地面出入口位置与基地外部道路连接顺畅,与基地内车行、人行路网无交叉干扰。宜按照车辆管理“ 右行右出” 的原则确定出入口位置,尽量减少交叉。机动车停车库出人口的坡道终点面向城市道路时,其与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距离不应小于7.5 m。平行城市道路或与城市道路斜交时,应后退基地的出入口不小于5 m。基地机动车出入口应有良好的视线,在距出人口2 m 处作视点的1 2 0。范围内至边线外7 . 5 m 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见图4 . 5 . 3。4 停车库出入口与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地道、桥梁或隧道等引道口距离应大于5 0 m ; 地下车库的车辆出入口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 m ; 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人口不应小于2 0 m。当基地道路坡度大于8 % 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坡道出口距基地道路的交叉口或高架路的起坡点不应小于7.5 m ; 坡道与道路垂直时,出人口与道路红线应保持不小于7 . 5 O m 安全距离。汽车库地面出入口的宽度,小型和微型车直线单行不宜小于3 . 5 m,直线双行不宜小于7 . 0 m .曲线单行不宜小于5 . 0 m,曲线双行不宜小于10 . 0 m

5广场、商业步行区及室外活动运动场 . 1 广场 . 1 . 1 广场设计应按其使用功能确定广场类型,如交通集散、集会、纪念、游憩等,面积不宜过大。. 1 . 2 广场应满足人们活动功能要求,与周边环境、空间、景观相融合,并合理解决广场与周边交通的联系。. 1 . 3 交通集散广场,供旅客上、下车的停车点距离出入口不宜大于5 0 m,允许车辆短暂停留但不能长时间存放,机动车停车场应设置在集散广场外围。5 . 1 . 4 广场的尺度宜根据其功能、规模、周边围合建筑的尺度而定。5 . 1 . 5 广场地面铺装应考虑防滑,并采用渗水构造,材料宜选用渗水且环保的材料。5 . 1 . 6 广场内应根据其不同功能进行景观设计及设置服务设施,如售货亭、电话亭、标识、公厕、休息座椅、垃圾箱。. 1 . 7 广场周边宜种植高大乔木,根据广场不同类型适当布置集中成片绿地,绿地面积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 5 %。. 1 . 8 广场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城市广场无障碍设计宜与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连接。5 . 2 商业步行区。2 . 1 商业步行区的道路应满足送货车、清扫车和消防车通行的要求,道路宽度可采用lO ~ l5 m,每5 0 0 m 宜提供一处可供人们停留休憩的室外空间或配置小型广场。

.2 .2 商业步行区的紧急安全疏散出口间隔距离不得大于16 0 m。. 2 . 3 商业步行区距城市次干路的距离不宜大于2 0 0 m,步行出口距公共交通站的距离不宜大于10 0 m。.2 . 4 商业步行区附近应有相应规模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其距步行区进出口距离不宜大于100 m。. 2 . 5 商业步行区如上空设有顶盖时,净高不宜小于5 . 5 m,并应符合建筑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 2 . 6 商业步行区垃圾存放间、转运站及公厕宜设在建筑物内或临次要道路。5 . 2 . 7 商业步行区应进行无障碍设计。5 . 3 室外活动和运动场地 . 3 . 1 室外活动、健身、游戏等场地必须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并应避免干扰周边环境。. 3 . 2 居住区室外活动场地和运动场地应与城市道路有5 ~ l0 m 隔离带,并为居民日常体育锻炼提供方便。. 3 . 3 室外活动场地,需采用适宜的环保铺装材料,宜采用渗水砖,便于场地渗水或排水的构造。1 设置健身器材,供成年人健身活动场地应独立设置,健身器材应选用有专业资质生产的合格产品,器材布置应考虑运动时的安全距离。

建筑景观规划 篇3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建筑空间;景观环境;协调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环境的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度成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新追求。城市居住区规划、建筑及景观设计三者之间的组合理论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上,居住环境是一个三维空间,而人则是空间的体验者。居住区的功能性、交通的便利性;建筑的朝向、空间的布局;区域景观的设计、区域绿化等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物质基础。在实际中,居住区的规划、建筑以及景观组合的协调,最主要的基本要素是三者的组合结构、组合形态和组合序列。判断协调性的成功与否,要对三者的统一性、协调性作出判断。

1 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协调性

城市居住区在规划设计上保持整体布局疏松适度,景观排序均匀,交通设置合理,建筑朝向科学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布局。在一个新建筑群规划一开始就要考虑到建筑空间与景观空间,建筑空间与交通、朝向的关系,以及建筑高度与景观的设计空间感。

2 住宅建筑的协调性

如何解决建筑群在满足整体景观设计的同时,还能兼顾不同楼盘、不同户型采光问题,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在独立房屋的设计中,一般我们会选择坐北朝南的朝向建房,在建筑群的住宅的建筑中,我们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建筑与建筑在间距中布局景观空间,增大自然舒适度,在建筑的空间布局上一线贯穿,高低错落、此起彼伏弥补,更好的增加建筑的采光。

3 景观设计的协调性

建筑群的布局和环境景观设计在城市居住区的规划中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景观的设计要遵循建筑群布局特点,建筑群高低错落节奏变化强烈的,景观设计的空间感相对也会比较明显,景观设计中选择的元素相对复杂多样,更加富有美感和韵律。在高层建筑的景观设计中应该特别注意景观在空间比例与高层建筑的关系,景观设计时可以考虑引入花园流水园林模式,在高层建筑石阶旁种植果树、杨柳、木棉等开花结果的植物,但要与高层建筑形成一定的距离,保证底层住户的采光。

4 空间整合

4.1 结构优化

4.1.1 尊重城市居住区规划

建筑群及景观设计要以居住区整体规划为基础,就如愈孔坚所编写的《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一文中提出的,居住区规划是大尺度上对空间进行设计,而居住区内空间的层次及景观是小尺度的空间设计。

4.1.2 空间骨架

在楼盘进行社区规划时,一般都需要一条明确的直线或者弧线作为空间的结构骨架,为的是能够让建筑在空间中显得主次分明。尤其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空间结构的骨架往往做成环路,这样能够对楼盘进行准确定位,使建筑结构设计简洁、明了。

4.2 空间形态的优化

4.2.1 依托城市设计

建筑和景观是在城市设计的基础上相互渗透,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街道把城市和建筑空间串联在一起,将建筑和景观融入城市之中,从而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4.2.2 多样化的组合方式

建筑群和城市从行列式、周边式、点式、混合式四种空间组合方式来展开研究。

(1)错接组合,可以增强建筑空间和景观环境的协调性,景观环境的光影错落感,形成富有变化的室外空间。

(2)环抱组合,建筑单元之间通过旋转布局,景观环境的光影关系变的柔和,建筑空间的韵律发生弧线排序,给直线排列的建筑空间注入了柔和弧线,空间关系变的生动跳跃,使建筑群更具年轻时尚气质。也加强了景观和建筑的协调统一感。

(3)钝角组合,相对直角垂直相交的冷漠表情,钝角形成缓和的角度,形成的空间更加人性化空间,视觉更加开阔舒適。

(4)界面融合组合,地面景观环境与墙面的结合体现了建筑空间与景观环境的整合性。例如,景观环境用爬藤植物建立圆柱与地面的关系,并延伸至地面景观环境,互为统一相互依存,界面融合过程中,肩负着完善套型平面和立面的设计。套型的平面曲折,便形成立面三维的凹凸起伏关系,自然形成灰空间和利于立体植被的建筑空间。

4.3 空间序列的优化

建筑在社区部局时,尝试运用富有表现力的空间序列模式进行整体空间优化,在布局上保持空间疏密适度、布局连贯、虚实退让的空间节奏。断续式序列,将建筑和景观环境同步富有节奏的多样动态排序,增强了建筑空间和景观环境的协调性;起伏式序列,建筑空间由低到高形成“起伏状”景观环境节奏变化鲜明,形成突出的立体空间感;反复序列,建筑在空间范围内反复交替排序,在环境景观空间上有规律的分布效果。建筑空间排序上没有固定的规律,但在整体节奏和韵律上和谐统一,形成富有变化的节奏,赋予住宅区灵动人文气息,使空间和景观更好融合在一起。

5 结 语

当人们对建筑要求不在只是遮风挡雨,精神层面的需求更加丰富时,建筑空间和景观空间与城市居民区的和谐规划,就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空间组合是永恒的话题,空间的核心是人的实际空间体验,和谐的空间组合始终是坚实的物质基础,是获取美好体验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谈张相文故居建筑及景观规划创作 篇4

本文以江苏省泗阳县张相文故居的建筑及景观规划设计 (项目已建成) 为例, 对名人故居纪念性建筑的重建, 以及环境和建筑形态精神意义创建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旨在赋予纪念性建筑更多的精神内涵, 对当今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 项目简介

1.1 张相文及时代意义

张相文字蔚西, 号沌谷, 江苏泗阳县众兴镇城乡社区要武居委会人。他自清光绪26年 (1900年) 起, 即从事地理学的教学、研究和著述工作, 推动我国地理学发展达二三十年之久, 为我国第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革新中国地理学的先驱、教育家, 曾在上海南洋公学、北京大学等长期任教。

1) 教学与研究。

张相文编著的《初等地理教科书》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 使中国的地理知识得到第一次大普及。其代表作《地文学》, 将生物地理列入自然地理学中, 使得无机自然与有机自然联系起来, 在世界地学史上是一种可贵的创举。同时他还著有《最新地质学教科书》, 后期并办了《地学杂志》, 将我国旧地学逐步推向新地学方向发展。张先生注重实地考察, 曾多次到淮河中下游考察。他提出的要防止水土流失, 最好采取植树造林的生物措施与建造大小闸坝和水库的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 直至今日仍被视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途径。

2) 爱国主义精神。

张相文对我国地理学的发展作了上述一些重大贡献, 其动力主要在于他受高尚品德的激励。他在南洋公学任教时, 与思想进步的章太炎、蔡元培、邹容等结为挚友。后在北大任教时, 编篡了秋瑾、徐锡麟等烈士详尽、真实可靠的传记, 是研究我国民主革命运动史的宝贵资料。同时他对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 抱着同情、关怀和支持的态度。

1.2 故居所处地理及人文环境

江苏省泗阳县, 古称“桃源”, 始建于周而定于秦, 在漫漫数千年的文明史, 留下了众多的遗物和遗迹, 如桃源故城、黄河故道、新石器时代遗址、商周遗址、大型汉遗址等, 不仅彰显着泗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而且铭记着泗阳饱经沧桑的社会文明历程, 使当地具有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文环境。

张相文故居地处泗阳县西南的众兴镇, 原址环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 绿化氛围良好, 小桥流水, 绿荫环抱, 乡村田园气息浓郁。

2 纪念主题的定位

根据泗阳县有关部门确定的规划目标, 在张相文原故居所在地进行统一的整体规划设计, 力求将其建成一处集参观、瞻仰、研究、购物、游憩为一体的综合职能的旅游景点。

经过现场考察和历史资料的论证, 故居景区规划设计的出发点最终定位采用一种建筑与景观互补的设计方法, 对“历史记忆”进行陈述, 通过历史环境和建筑形态的重建与恢复, 用实证的方式全面展示一个著名地理学家的成长过程和非凡的经历, 以弘扬张相文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为科学奋斗一生的精神, 塑造展现张相文一生学术思想精髓的文化型景, 构建具有浓郁泗阳地方风情的本土化人文景观, 形成传播地理学科普知识的实景式园林景观。

明确项目建设意义的基础上, 拟从两个方面突出纪念的特色:

1) 历史感:以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历史为主线, 贯穿于规划、建筑设计之中, 使得“历史记忆”的陈述能够清晰地被参观者所“听到”和领悟;

2) 地方特色:从当地传统民居中汲取设计主题和设计元素, 用一种“类似性”的拼贴手法, 利用当地所共知的元素进行再构成, 赋予设计作品新的意义。

3 建筑及景观规划设计

整个景区以风貌展示、人文纪念及游览接待为主体功能, 结合接待中心、张相文故居、地文学陈列馆三处重要节点, 梳理功能及空间, 形成“三核两轴”的基本空间结构。

3.1 功能分区及交通组织

功能分区:根据上述设计定位, 故居规划集游览接待、风貌展示、地文陈列等多元功能于一体, 其中接待中心以接待服务、会议、办公及适量商业为主要功能;地文学陈列馆以人文展示及陈列为主体功能;张相文故居及风貌区则以人物生活场景演绎及地方特色民俗风貌展示为主体功能。

交通组织:为了顺应园区游览序列, 交通组织规划强调对游览路线的合理引导, 总体上形成各功能节点紧密结合的环形游览线路, 使现行游览空间与各节点停留空间有机结合。同时, 采用人车分流、集中停车的交通组织模式, 优化游览区管理。

3.2 单体建筑设计

单体建筑设计的创作汲取地方建筑文脉和地域风格, 采用江南民居常用的院落方式, 同时结合现代建筑的功能需求, 赋予纪念性建筑象征意义。

1) 接待中心。

接待中心建筑分为四个功能体块, 满足会议、商业两个主要功能需求。入口设票务和管理用房, 会议入口结合北侧停车场, 将主要办公和会议厅结合为一体放置。商业布置在沿街两侧, 实现最大的商业界面。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基本观念是“聚气”, 因而建筑空间布局借鉴古民居中“四水归堂”的布局形式, 同时为了避免简单的空间组织, 并且符合现代建筑的功能需求, 建筑设计通过空间轴线的转折和平移获得层层深入的院落空间。

建筑平面设计采取将三个形式、功能各异的四合院落的串接作为组织平面的设计依据, 通过形体减法而生成的三个形态空间迥异的院落, 分别对应着整个基地的三个形象中心:广场、水苑、古桥, 形成空间上的对位, 使整个规划在视线上蕴含某种联系, 三个建筑实体和院落空间相互渗透, 在人们穿行过程中, 这些空间被串联为整体, 随着视线的不断变幻带给人感官上的愉悦 (见图1) 。

设计将传统建筑中的街巷比例、尺度、转折、对位等关系运用其中, 通过这些创作手段在新建建筑和传统建筑之间, 确定了一种相似或相同的关系, 表现出两者之间的同构关系, 同时使参观者对现代和传统之间的同构关系产生共鸣, 达到纪念的目的。

建筑外观立面设计形式简洁, 取自当地传统建筑之意, 延续了传统民居建筑丰富而有韵味的屋顶肌理。建筑深灰色屋面与白色夯土墙相配, 大气沉稳。坡屋顶形式纵横交错, 在继承传统建筑屋顶的基础上, 突破了中国传统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

2) 故居和历史风貌区。

张相文故居和历史风貌区是全景点的纪念高潮, 设计力求还原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外观形式, 灰色屋面和白色夯土墙成为本区的色彩主基调 (见图2) 。

张相文故居作为主体建筑, 建筑平面参考原故居的平面功能分区, 四面围合成的院落成为建筑的空间核心, 尺度、比例因循传统民居“四水归堂”建筑, 大气、开放的形态同样吻合了固有建筑的功能形态。建筑外观尊重传统民居式样, 将一些能够体现传统记忆的炮楼、特色门窗和雕饰等细部设计作为建筑符号也运用其中, 形成古朴的民居形象, 创造出名人故居的场所精神。

风貌区的其他三栋合院建筑紧邻主体建筑布置, 成为“群星捧月”之态。材质和装饰等细部与张相文故居一脉相承, 使得风貌区形成一种完整的建筑形象。三栋合院在外观形象统一的前提下, 采用不同的院落围合形态, 在游览路线的串接下, 形成统一整体, 实现不同的感官享受, 层层深入的庭院设计也表达了对传统院落式故居的回忆。

3) 地文学陈列馆。

地文学陈列馆是展现张相文先生在近代地理学方面贡献的重要展示空间, 大量连续的交流、交通、休闲、展示空间成为建筑内部循环的主体成分。设计采用传统合院的意向和展览类建筑的文化意蕴, 结合现代建筑的处理手法, 获得具有传统意味的建筑形式和空间序列, 白色的墙面和深灰色的瓦顶回应了传统建筑外观形式, 与景区中其他建筑遥相呼应 (见图3) 。

地文学陈列馆所处基地较为开阔, 总平面设计中“院落”特征很明显, 建筑的功能布置较为自由, 采用直角空间、线形序列设计。建筑入口的序厅是展示空间的起点, 两侧的展览厅环绕贯穿两层的宽敞光厅。建筑的后侧设置办公、管理等辅助部分。在功能和形式的限制下尽量增加非功能性空间的层次, 增加视线贯穿和交换的密度, 通高空间、大面积景观窗, 以及屋顶采光顶等建筑元素成为空间功能主体, 创造出尽可能多的感官兴奋区域。

其次, 建筑主体一、二层为完整矩形体块, 为避免单调, 设计施以减法处理, 以创造出室内流线的节奏和二级“院落” (小尺度的内部院子) 。建筑整体具有两个明显的院落, 一个室内, 一个室外;一个是功能空间的主体, 一个是视线和休憩的场所, 两个不同属性、不同尺度的院落并置, 为建筑空间增添了韵味。

3.3 景观设计

围绕主体建筑, 景观分区形成入口展示区、地形地貌微缩模型室外展示区和故居风貌区, 三大分区间用景观视线加以贯穿。

景观设计采用隐喻的手法, 将张相文先生提出近代物理中“五界”理论融入环境景观之中———星界、陆界、气界、水界、生物界, 以此来进一步点名纪念的主题, 激发人们的情感, 通过知识展示、文化渗透、感官体验等使参观者感知、了解张相文地理学知识思想的深邃与博大, 强化纪念效果。

星界———时空广场, 入口广场以交错的椭圆形铺地纹样隐喻浩瀚宇宙的流转运行, 中心绿地设置古铜色“星球”雕塑, 入口建筑浮雕墙以“星空”为主题, 展示星界无穷魅力, 同时烘托出纪念张相文地学思想的环境氛围。

陆界———地质田园, 结合当地现有田园景观, 塑造地质田园概念, 以典型地质形态的户外微观模型为特色, 表达陆界概念;展示内容有秦岭淮河地貌, 微型喀斯特地貌, 风化岩地貌模型, 生物岩地貌和地质切片, 在营造独特景观的同时又融入自然物理知识。

气界———雾林漫步, 借助雾喷泉形成“雾森林”, 通过水雾弥漫的树林, 使人感到气体的存在及流动, 如同置身仙境, 放松身心。

水界———涟漪微波, 通过代表泗阳地理特色的水体形态形成水景主题区, 利用泗阳陆域和成子湖湖域形状为水面和湿地浅水区, 形成微波涟漪、梳野天成的意境。

生物界———活力森林, 以多样性高的森林景观来体现无机世界中有机生物界的勃勃生气, 形成动静相济、刚柔互补的有机世界, 将张相文近代物理学思想内涵充分展现。

4 结语

名人故居的修建与保护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工程, 代表了当地的人文特色和历史文脉, 是我们的文化根源。在本项工程的创作中, 我们力求建筑与景观互补, 形成地理学科普实景式园林和本土化人文景观。

摘要:通过对张相文故居的建筑及景观规划创作实践的论述, 在名人故居的整体环境和建筑形态精神意义创建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旨在赋予纪念性建筑更多的精神内涵, 形成具有独特地域人文特色的红色旅游景区。

关键词:名人故居,历史,地理学,保护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宏.形式的意义与意义的形式[J].新建筑, 1997 (2) :37-39.

城市夜间景观与夜间景观规划 篇5

1.夜间景观是城市自然科学文化与社会科学文化的集中体现夜晚的城市通过各种照明手段对城市夜间景观进行二次审美创造,为市民提供适于休闲、娱乐、购物及交往的人工照明环境。现代城市夜间景观环境不仅仅包括高质量的城市照明体系,它更与城市居民的活动体系交融在一起。

城市景观是城市夜间景观的基础,为其创作提供了表现空间、表现主题和景观依托。城市景观分析通过景观分类与景观元分析来确定城市夜间景观规划的对象。城市景观按照不同属性分为自然景观集、人文景观集和构筑物景观集三个子集。

城市景观分类景观元自然景观集 城市绿地、山体、水体、公园等文化、民俗、政治、经济和历史景观的内容与特色,如舞龙灯、除夕夜、元宵观灯、中秋赏月等。所以在城市夜间景观规划组织人文景观时, 可与当地节日的民间习俗联系起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夜生活”场景。

2.城市夜间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思想的具体贯彻城市夜间景观规划设计是规划师在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经济历史社会和区域发展的前提下,对城市夜间环境提出总体的及分区的宏观意向构思,并人文景观集 提出详细要求和限定条件。城市夜间景观规划的任等文化生活形态务,是采用系统化方法,从宏观上确定和部署城市景主要建筑(构筑)实体、基面、城市构筑物景观集观骨架及重点景观地带,处理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开敞空间、大型桥梁、景观小品经过以上的分析,在城市夜间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突出城市夜间景观的特色的关系,指导城市灯光景观的有序发展。从微观上解决城市灯光景点的分布,景点之间的关系、主次景点的确立、特征主题和人文活动的引入等问题,对艺术、技术、经济等因素进行综合限定。规划目的,一 自然景观特色是引导,二是约束。

规划整体景观,打造花园城市 篇6

关键词:珠三角;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广州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3-0000-00

收稿日期:2011-10-10

修回日期:2012-02-20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生态压力日益加剧,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保护环境”“人类与自然共存”成为人类的共识。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城市绿地系统对维护城市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1]。

广州上一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突出了“青山绿地工程”和“绿色亚运”主题,赢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等多项殊荣。而广州下一个目标应该是什么?显然不应还停留在新建公园、道路,增加绿量和绿道网络上,而应把广州纳入珠三角城市群区域的整体景观中进行设计,使之成为珠三角城市群区域整体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1.广州城市绿地整体规划的背景与困惑

1.1背景

“两个亚运”的成功举办大大提升了广州的城市品质。后亚运时代,广州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引广州往国家中心城市方向发展,努力成为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同时兼顾“低碳广州、智慧广州、幸福广州”的目标(以下称“三个广州”);另一方面,“十二五”开局后,,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型升级,广州城市规模、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及时对上版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修编,使之与现今的发展战略相适应就显得尤为重要。

1.2困惑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优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借着亚运会等重大项目的契机,广州采取了众多绿化措施,加大了对城市的建设力度,近几来,广州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花园城市”等荣誉称号。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与国际大都市,广州的整体绿化品质与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存在问题主要有:绿地结构布局不够合理、绿量不够、后期管理不到位等。因此,广州城市绿地建设必须改变原有的城市绿化思维,宏观上统一谋划,中观上科学布局,微观上精益求精,才能突破目前的困境,实现质的飞跃。

1.2.1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体系有待完善

长期以来,绿地系统受“碳氧平衡”理论的误导,缺乏对绿地数量和分布进行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研究;绿地规划布局、植物选择缺乏必要理论指导。因此,必须结合生态园林、大地景观规划、地植物学、景观生态、3S技术等理论技术相关理论来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规划理论[2],不断提高绿地系统的综合服务功能。

1.2.2传统城市绿地绿量需要充实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因此,如何有效增加绿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对城郊结合部的绿地进行布局等是成为了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点。

1.2.3传统规划方法有待创新

城市绿地的规划一直沿用传统方法,缺少对新方法的实践应用,这非常不利于城市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要顺应不同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创新的大趋势,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方法和成果,如运筹学、生态学等学科及3S技术、数学模型等手段,不断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法 [3]。

2.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

2.1主要理论框架

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主要包括:生态学理论、城市规划理论、3S技术理论、大地景观规划理论、开敞空间优先理论、地植物学理论。

2.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

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融合生态学、3S技术等多种学科技术的研究成果,满足管理者、决策者及公众的不同需求,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王浩先生总结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具备八大特点[4]:

①规划理性化;②布局多元化;③结构系统化; ④空间开放化;⑤绿化森林化;⑥景观人文化;⑦水景生态化;⑧设施人性化。

2.3主要技术路线与方法

通过3S技术调查与绿地资源本底调查,然后经景观格局分析找出绿地布局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布局、规划目标、指标体系、分类规划和植物布置等研究专题。

3.广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建议

3.1现状及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广州围绕建设“山、水、城、田、海”生态城市和“适宜人居住、适宜人创业发展”城市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青山绿地”“蓝天碧水”等城市生态工程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到2011年,广州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建城区绿地率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绿地网络体系。广州上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较好地解决了绿地布局问题,基本构建了绿地系统的基本骨架,奠定了绿地升级提质的良好基础。但也必须承认,广州绿地系统目前确实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宏观上,整体绿化水平不高,各指标均与国际大都市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人均公共面积;中观上,各绿地类型布局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且需要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绿化建设最薄弱地带进行规划修建;微观上,需关注立交桥、屋顶绿化以及垂直绿化等特色空间的建设。

3.2修编的目的及意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纲要》为指导,将广州放在珠三角城市群中重新定位景观功能、格局:以广州现有绿地为基础,进一步优化绿地结构布局,注重发挥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从珠三角(广佛肇)一体化角度整合和织补城市边缘,重点建设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绿地、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统筹城乡,让森林拥抱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提升城市载体的生态基质。把广州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生态园林城市。

3.3修编的理念

3.3.1绿色织补

绿色织补城市景观理念以景观生态学景观异质性为基础,在珠三角一体化趋势下应作为绿地升级的核心理念。具体做法是:结合绿道、景观林带进行建设,从区域整体角度实现点、线、面,带、网、环立体绿化。

3.3.2宜居环境 绿地系统规划

以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为出发点,通过布置不同功能的绿地类型打造宜居环境。例如:在景观环境中选择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进行造景。

3.3.3休闲健康

将休闲、健康的理念融入绿地系统规划,合理布置绿地类型,增加必要的休闲、娱乐、运动设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例如:公园、风景名胜区、楼盘、休闲山庄、高尔夫球度假区等地方布局疏林草坪,最好选择香化、美化树种,可以让人放松心情。

3.3.4“四绿”理念

“四绿”即“绿道、”“绿心”“、绿量”、 “绿网”。以广州绿道为基础,不断完善绿地网络体系,合理布局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城市湿地、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 “绿心”。加强屋顶花园、高架桥等垂直绿化,增加城市总体开放空间和城市特殊空间“绿量”。以完善城市结合部绿地布局和提升绿地景观质量为重点,构建珠三角城乡一体的 “绿网”。

3.3.5地植物理念

遵循地带性特征和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充分利用广州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乔木当家,乔灌草立体搭配,提高城市绿地景观多样性和绿地系统的稳定性。遵从“生态位” 、“互惠共生(园林五行)” “物种多样性”准则,植物造景,模拟自然群落,提升城市自然度。

3.3.6大地景观三层次理念

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按汪菊渊先生提出的大地景观三层次——“大地景观——城市森林和园林——城市内绿地系统”进行合理布局[5]。具体到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则可表现为“市域——建成区——城市森林和园林”三层次。

3.4修编遵循的原则

3.4.1五规合一原则

在《纲要》指导下,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林业规划结合起来,统一协调、科学布局,提高绿地系统规划的可操作性。

3.4.2城乡一体原则

以“城市中心?——副中心——城镇——村”为发展轴,按照“北部森林——中心城市绿地——南北湿地大地景观”梯次合理布局绿地类型,构建城乡一体的绿地网络体系。

3.4.3 科学性、前瞻性原则

着眼三世广州园林,天人合一,传承创新,要在保留地域文化特色和借鉴现代园林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根据广州的城市定位和未来发展需要科学、长远地布局绿地系统,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3.4.4 整体优化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按照“整体结构优化,局部精心营造”的原则,把广州放在珠三角范围内构建整体的城市绿地系统。

3.5 修编战略

3.5.1 四个角度

1)珠三角一体化(广佛肇、广佛)角度

“珠三角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广、佛、肇要成为标杆和示范,修编要应从区域整体景观角度安排景观格局,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持生态过程的连续性。

2)产业转型升级角度

紧抓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低碳生活、“两型社会”、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建设相结合,打造魅力广州。

3)民生优先的角度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建设幸福广州。

4)绿地系统角度

统筹城乡环境、城市内绿地、城市森林建设,以生态、绿色理念为指导,以现代文明、科学技术与岭南文化为支撑,打造智慧广州。

3.5.2 大地景观三层次

区域景观分三层次,从大到小分别是:珠三角——广佛肇——广州;广州北部——中心区——南部湿地;大地景观——城市森林和园林——城市内绿地系统。把握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中观到微观来布局广州绿地系统。

3.5.3 六大体系

1)城乡一体的公园体系

建立并完善以城市公园和城郊森林公园为主的城乡一体的公园体系,以满足人们休闲度假需求。

2)景观绿地网络体系

由景观绿色斑块、绿色廊道和景观节点组成城市景观绿地网络体系,形成多功能的立体有机景观生态体系。

3)河流湿地体系

以建设主要河流林带和保护临海湿地为核心,不断完善景观功能,突出生态功能。

4)防火避险体系

制定森林公园防火和避险机制,提高防火避险能力。

5)生态旅游与休闲服务体系

不断加强以森林公园为核心的生态旅游景点建设,努力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打造旅游精品,构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与休闲服务体系。

6)数字园林与科学管理体系

运用现代科技(如3S技术)搭建园林数字平台和科学管理体系,满足城市绿化管理需要。

3.6 修编的重点

自上一版规划实施以来,北部绿地质量提升,南部绿地数量增加,布局更加均匀合理,基本上解决了广州城市绿地北多南少的问题,但还未完善,此次规划修编便是对上版的深化和升级,根据城市发展需要重点保护北部生态屏障,提升中部园林品质,完善南部湿地功能。重点树立“北部森林生态”“南部湿地生态”两极生态品牌,以绿道串联城市公园与森林公园,打造“景观项链+景观生态谷”系统,实现整体景观生态化,局部景观个性化,线性景观网络化[6]。

3.6.1保护北部生态屏障

北部山区的绿地主要是山地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是广州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和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北部山区绿地秉承“保护性开发”的理念,不断加大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改造力度,合理有序地开发森林旅游,以河流滨水绿带、道路景观廊道为纽带,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为核心,构建以山地森林为主体的绿地生态网络系统。具体做法,可效仿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设立广州北部特大型国家森林公园或生态特区,并可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3.6.2提升完善中部城市园林

以建成区绿地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以城市主干道、滨水廊道为主的绿地网络体系,提升城市公园、广场绿地、居住区、小游园等绿地斑块的绿化品质,提高植物多样性,构建乔灌草立体复合结构群落,提高城市绿量,突出城市文化特色。

3.6.3完善南部湿地功能

广州南部拥有大片的湿地资源,应在现有湿地公园的基础,进一步增加湿地公园面积和数量,完善观赏、游憩、休闲、运动等相关配套设施,提高湿地公园等级和品质,完善绿道网络体系,最终构建起以绿道网络为骨架,湿地公园为核心,郊野公园、小游园等为补充的南部湿地公园系统(图1)。

3.7修编的专业技术支撑

3.7.1多学科团队

建议建立以生态学、城市规划学、植物学、园林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为主的多学科团队,并聘请国内外专家设立多个专家组,已经充分发动和依靠社会广泛参与,集思广益,强调科研团队和规划团队相结合、管理部门和公众参与相结合、专家指导与领导意见相结合的团队理念。

3.7.2综合性平台

建议搭建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性应用平台,设置城市绿地规划、施工、植物配置、后期管理、病虫害监测等功能模块,提高城市绿化管理水平和效率。向城市绿化的数字化、可视化方向发展。

3.7.3专题研究

为了使城市绿地布局更加合理,应积极开展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专题和绿化植物研究题。

3.8 修编保证机制

为确保规划得到的贯彻落实,建议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市相关部门组成的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顾问咨询团队,指导规划修编,修编初步成果广泛征求民意,吸收民间智慧。修编成果经专家论证后按程序报批,由市政府制定实施意见,市人大负责监督实施。

4. 结语

城市想要实现要可持续发展,提升的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城市绿化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和软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绿地系统规划修编是在广州后亚运时期、“三个广州”及“十二五”开局要求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广州城市绿化建设向更高层次、高品位花园城市发展的必要。本文通过分析梳理现代绿地系统规划现状与趋势,指出现代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在理论、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解决升级的种种难题。

参考文献

[1] 马锦义.论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和分类[J].中国园林,2002,18.

[2] 王静霞. 新世纪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展望[J]. 城市规划, 2002, (02).

[3] 冯晓华. 3S技术与建立重庆市渝中区环境信息系统的思考[J].重庆环境科学, 2001, (06) .

[4] 王浩 .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M]. 中国林业出版社 ,37-43.

[5] 汪菊渊 .城市生态与城市绿地系统[J].中国园林,1987,(01).

建筑景观规划 篇7

1.1 建筑景观规划与实践脱节, 可操作性不强, 对实践的实质指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建筑规划和现实是2张皮, 有“代沟”, 建筑规划是美好的, 但美好的建筑规划不能转化成实质性。具体表现在: (1) 建筑规划不完整, 如一些专项规划、建设要素配置规划、特色园区发展规划等方面还是空白, 根本无法指导实践。 (2) 建筑规划不科学, 部分规划对资源环境、区位环境因素考虑不够, 与国家宏观调控布局脱节, 规划不是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察赋、发展优势因地制宜来制定, 缺乏科学性、差异性, 构成同质发展, 重复建设。 (3) 建筑规划不具体, 大而粗, 广而泛, 部分建筑规划对未来不确定因素认识不足。同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也存在不按规划思路、路径发展的现象, 使建筑规划和实践脱节。

1.2 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缺乏对人的需求思考, 盲目追求他人设计风格, 造成建筑景观千篇一律。

有些设计师因缺乏建筑、园林、景观、环境的综合知识, 往往设计漏洞百出。比如建筑与植物的配置问题, 不仅要考虑到所选植物的高度不能遮挡建筑门窗的采光问题, 同时也应注意建筑色彩与植物的搭配协调问题, 当植物在建筑背面时, 还应考虑到植物的耐阴习性。

1.3 对自然环境保护不足, 破坏严重。

土地和植被在城市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中破坏严重, 没有做到充分尊重自然和建筑景观的生态设计。一些设计的材料在现实施工中不可取, 浪费大量人力、财力从外地调运材料, 不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没有在设计中科学体现, 如太阳能利用, 天然冷源的利用, 自然的采光、通风、降湿等。

2 城市建筑景观规划发展策略

2.1 系统规划, 重视总图设计

明确系统规划要求、理念设计及用地情况等基本概况, 创造和谐地适应于自然的规划环境。建筑总平面图的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和前提, 无论场地面积大小, 都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建筑朝向、间距、退让距离、道路布置、植物搭配、排水情况、土方添挖量是否经济合理以及有关管线平面是否整齐、合理且经济等因素, 进行总体设计。

2.2 建筑景观规划应以人为本, 兼顾与周边园林环境相协调

要体现对使用者的关心, 不管建筑如何进行设计、处理, 最终都应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 也就是作为人类每日起居、生活、工作的微观环境。要有和谐美的创意, 建筑景观应与城市的关系及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景观和谐。以人为本的理念还应体现在方案中对细节的考虑上, 诸如建筑旁边桌椅、庭院灯等的设置;建筑旁多层次绿化系统的建立, 净化小环境, 改善小气候;利用自然的方法创造适宜的温度、安静环境, 保证舒适感等。建筑景观设计应当充分地因地制宜, 考虑到场地地形等因素, 在立意、选址、布局过程中, 做到与自然环境充分的融合。

2.3 建筑景观规划应生态优先, 注重可持续发展

要尊重自然环境, 优化设计, 节约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创造出美好的人居环境, 这是建筑景观设计研究的重点。保护土地和植被, 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 确保一定的绿化彼盖率, 在建筑内外创造田园般的舒适环境。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环境材料, 形成当代乡土建筑。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 建筑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节约资源、减少建筑以及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形响, 使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有足够的面积以备将来发展。

2.4 加强设计师的技能培养, 提高综合素质

建筑景观设计师不应当仅仅有扎实的设计基础和功底, 还应对环境、园林、植物、生态学、景观学、艺术美学等学科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多学科的渗透互补, 增强城市建筑景观规划的宏观调控能力。同时设计师还应加强自身职业素质的涵养, 在设计中时刻遵循生态优先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原则, 科学设计。建筑景观一旦脱离了人性的需要, 忽视人的精神、需要, 都使城市建筑景观变得机械、冷漠, 也不符合现代人居环境的要求。要营造出有利于建筑景观生存和发展的氛围, 好的建筑景观必须要有优秀文化传统和高度文明衬托和保护, 对那些不利于建筑景观的保护和规划设计的因素应予以剔除, 从而增强环境及建筑景观的吸引力和精神活力。所以设计师肩上职责和重任不容忽视, 应当时刻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 结语

建筑景观设计, 涉及建筑、景观、园林等众学科, 是一门古老而科学的设计艺术, 完善和发展建筑景观的规划设计这门科学, 勤于总结归纳并敢于面对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存在问题并进行科学修正, 使之朝着有利于人居环境、建筑景观和社会文化的方向和谐发展, 更加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进步, 同时也促进建筑景观行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从建筑景观规划与实践脱节, 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对人的换位思考等方面分析了建筑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使之朝着有利于人居环境、建筑景观和社会文化的方向和谐发展。

关键词:建筑景观,规划设计,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黄卫.略谈生态建筑[J].世界建筑, 1998 (1)

建筑景观规划 篇8

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为“附属和简单布置阶段”, 即规划和建筑设计后简单进行布置, 满足最基本的使用功能, 是硬质空间和软质空间简单的罗列或摆布, 是风格、艺术、美感模糊的阶段。第二阶段为“拿来主义、复制|阶段”, 逐渐摆脱基本需要的取向, 开始出现不同形式的模拟, 进而达到风格的体现, 而此时在一些规划单位出现了景观设计专业人员, 来配合完成规划成果, 潜意识中认识到规划空间和景观的空间结合的问题, 但也仅限于增加规划产品的新颖和独特而已。第三个阶段即“改变和创新阶段”, 随着外来景观设计的影响及住区品质的要求, 开始出现独立的以景观设计为主的设计机构, 并针对住区园林景观进行专属服务。

二、小区规划、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问题

1. 设计顺序

目前绝大多数住宅小区设计依然是由甲方、策划单位、规划设计完成场地规划, 然后由建筑师完成具体的建筑设计, 在上述两项工作完成后, 由景观设计在已定的空间布局内展开设计, 如硬质空间和软质空间的优化组合、高差的处理、规范满足等。

2. 问题积累

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 现阶段规划和建筑设计时, 设计师更多关注本专业内容, 不同的出发点和专业背景致使考虑问题的思路不同, 再加之配合的分离, 不能将场地特点发挥到最佳。至此, 设计链条的不科学性导致资金上的浪费、工程上的风险、品质上的遗憾。

(1) 住区的空间布局

在规划阶段, 规划设计师在充分考虑其专业要求的情况下形成了如此的平面布局, 在使用过程中其交通可达性非常强, 美观效果却大打折扣, 但在景观设计的参与下其空间美感可大大增强 (如图1) 。

(2) 场地竖向与景观美观效果

在高差复杂的宗地内, 规划和建筑更多的是采用挡墙的方式来解决场地高差, 且不说形式单一, 与周边元素结合薄弱, 稍有考虑不周还会导致空间的不完整, 场地、建筑、园林景观分离, 整体不够协调统一。

(3) 出地面构筑物与景观场地

在车库顶板上通常有地下人防出口、采光井或通风口出现, 而往往这些出地面构筑物占据着景观最为重要的核心位置, 如果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规划和景观要素, 采取恰当的方式会使场地空间更易于处理。

(4) 车库顶板荷载与景观效果

车库顶板荷载决定了景观构件的体量、形式, 覆土厚度, 植物规格, 植物密度, 甚至景观布局, 如果单一追求景观最大化又对投资产生直接的挑战。现在很多住区往往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上述因素, 也就对荷载没有明确的交待, 而在后期的景观设计中为了出现较好的景观效果, 建造大型构筑物、做地形、栽植大乔木, 追求表面视觉效果而留下了安全隐患。

上述问题只是简单列举, 在整个链条中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很多, 三者的分离使现场的问题层出不穷, 使开发者遗憾于产品不足、资金浪费, 使设计者疲于技术难题、图纸修改, 而现场则留下了诸多问题。

三、综合化设计的必要性

美国城市规划师伊·沙里宁曾说“通常做设计是要把它置于一栋房子中, 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 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由此应该看到规划、建筑、园林景观综合化设计的重要性, 实现三者深入的沟通、互补, 在技术层段上可以解决众多问题。

1. 场地、美学和专业的需要

尽管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在学科上三者都致力于环境和谐, 空间组织, 美学追求, 功能使用, 最终达到人们对事物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享受。

规划过程中需要在前期赋予场地最基本的功能及要素, 考虑场地内外的关系, 建筑与周边空间的关系, 各种界面, 空间体量、文脉特征等等。建筑则在规划的土地上形成对外的展示, 是住区环境空间中标明自己特点的重要载体, 但它所形成的群体效果和景观、规划密不可分, 而建筑的风格又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 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 三者之间在分合之间不断碰撞, 是场地的需要, 美学的需要, 更是专业的需要。三者之间如果脱离势必造成场地的分离, 语言无法对话, 美学和生态丢失, 更像是拼凑, 各自彰显自己的特点, 却出现群体的迷失。

2. 工程建设的需要

在工程建设中, 会产生大量的交集, 消防通道与景观空间的融合、植物栽植与建筑地下管网的矛盾、荷载安全与景观效果、各种管井位置与空间美化、高差竖向等。

3. 建议

(1) 开发者建立综合一体化设计的操作思维

开发单位在住区建设和设计过程中扮演着组织者和参与者的重要角色, 因此能否实现综合化设计完全取决于开发单位的思维和操作模式, 如果能够实现综合化设计, 对于开发者而言, 在后期能够有效地避免资金浪费, 住区的综合效果会获得更大的收益, 实为共赢举措。

(2) 规划建筑有下位意识, 景观有上位思想

规划、建筑与景观的不协调往往会带来环境使用上的问题。就设计者而言, 设计师需要建立建筑景观综合一体化的观点和方法来弥合支离破碎的环境片断, 规划、建筑的下位不是向景观妥协, 而是建立专业完整的思维模式, 而景观的上位并不是干扰规划和建筑设计, 而是在恰当的时间点介入给出建议, 提出思想, 在实现技术无缝对接时整合资源、优化场地, “上下交错”之间共同形成场地精神和物质能量。

四、结语

未来的地产发展越来越精细化, 规划、建筑、景观密切配合也会成为必然, 在经济刺激和市场激烈的竞争下, 独善其身地考虑专业内的做法有悖于各自学科的本身, 更有悖于现今多元融合发展的趋势, 但作为将文化、生态、建筑、美学、社会等学科作为设计支撑的综合化设计, 必将成为未来市场及设计行业讨论和执行的核心, 综合一体化的思维和可行的方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著, 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M].华夏出版社, 2001.

建筑景观规划 篇9

丹东至庄河高速公路于2005年10月建成通车,全长136.5km。全线在K80+750处设置一处综合性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大孤山服务区。服务区占地面积为140亩,建筑面积为4458m2,建筑密度为4.78%,绿化率为29.07%。服务区内设有综合楼、加油站、汽修间等建筑物。

2 服务区总体规划设计

2.1 选址的确定

服务区设置位置的选址原则为:服务区间距平均50~60km,主线平曲线半径不小于1500m,主线纵断不大于2%,场区占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基本农田。K80+750处,距路线起点的距离为80km,距路线的终点距离为56km,间距基本可以满足为车辆及司乘人员提供服务功能的要求。该路段的主线为直线段,主线纵断为0.5%,左侧场地为荒山,右侧为旱田。符合服务区选址的基本原则,确定将大孤山服务区设于此处。

2.2 场区规划

场区的规划以尽可能地满足人与车的服务为前提,采取人车分流的原则。场区分为大型车停车区、大客车停车区、小型车停车区。大型车采用平行方式布置有利于大型车的进出,提高停车场的使用效率,大客车采用顺进顺出有利于大客车的快进快出。各区域之间以绿化相分隔,绿化间隔的距离符合未来布置停车场的要求,为发展留有余地。同时将人流较大的大客车及小型车停车区靠近综合楼广场,便于服务和管理,尽显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由于南侧场区为挖方段,所以在平面布置上按照地形特征依山就势,将场区分为三级台地布设。第一级设置为大型车及大客车停车区,第二级设置为小型车停车区,第三级设置为综合楼广场区。进行了三级布设后,使得场地功能分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同时大大地减少了挖方量,降低了工程造价。

南北两侧服务区设置地下通道,方便两侧工作人员的行走要求。防止工作人员跨越高速公路通过带来安全隐患,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2.3 建筑物的布设

建筑物的布设原则,考虑人与车的合理方便使用。汽修间设置在场区入口的后侧,便于维修车辆的进出。服务区的最大客流来源于小型车及大客车的司乘人员,所以将服务区综合楼设置在小型车及大客车停车区的侧面,方便了绝大多数人员的入厕、购物与就餐需求。加油站设置于场区的出口侧,有利于车辆的加油,避免了入口加油方式带来的因车辆排队,导致入口处车辆堵塞到高速公路主线上而造成交通事故隐患的出现。

2.4 停车位的设计

为了使场区环境更加优美,打破了以往停车位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做法。服务区的大客车停车位及小型车停车位采用彩色高强砖配合草坪砖的铺地方式,丰富了停车位做法,美化了场区环境。

3 服务区建筑设计

3.1 建筑形式个性化、服务功能齐全化

大孤山服务区要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服务性建筑,首先要为司乘人员提供入厕、休息、就餐、购物等齐全、方便的服务项目。其次设计中要做到功能流线组织设计合理,满足使用方便要求;要适应现代化生活标准,使公用设施设置达到较高的先进水平,满足使用舒适要求。同时在服务区建筑群体个性塑造方面,要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建筑单体造型要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

3.1.1 服务功能齐全

主要体现在服务区设计的以下两个方面:

(1)设计齐全的服务内容:为车辆提供停车、加油、加水、维修、配件等服务;为人员提供休息、入厕、餐饮、购物、住宿、电话、问讯等服务。

(2)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室外坡道、残疾人厕所、儿童用洗手盆小便斗等设施,设置舒适、温馨的室内外环境。

3.1.2 建筑风格舒展自然

大孤山服务区建筑外型设计首先是材料的应用。材料的运用新颖,把建筑的外立面、室内装修凸显得非常精美,现代感十足。同时也运用了很多常用的材料,用的比较多的有外墙磁砖、涂料,铝复合板等。经过反复推敲后用在建筑上,注重材质的对比,形成一种美的体现,不同材料不同的色彩变化,色彩的搭配准确,使建筑立面气氛活跃而不沉闷,再加上天然材料或仿天然材料的运用,使建筑与环境自然融合。服务区建筑群采用欧美山地式建筑风格,大孤山服务区的建筑风格:采用自然的大屋顶风格,以丰富的坡屋面亲近自然。墙面为天然石材和木材,整体上比例、尺度、体量协调、自然、亲切。

3.1.3 服务区综合楼的功能设计

服务设施最主要的建筑单体是综合楼,其功能实际上是和旅馆一样的,应满足旅客休息、饮食、娱乐等方面的需要,但同旅馆相比又有所不同,即旅客的流动性更大,范围也更广,消费水平也多种多样。早期的综合楼设计中,对这些情况估计不足,客房、餐饮、售买品种及标准单一。客房内仅有床铺和必要的卧具,厕所也大都是公用的。

通过对服务区的使用者进行的调查表明,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司乘人员要求已经由经济转为舒适。因此在设计中,考虑不同层次旅客的需要,通过设计手段,为住宿、餐饮、售买等服务项目提供更为灵活更为有效的商业空间,为服务区实现多种经营、针对不同层次的使用者进行服务提供了可能,如住宿方面分为普通客房和标准间客房,超市方面加大了经营场所面积等等。

3.1.4 室内装饰设计的和谐统一

服务区的室内装修设计遵循了以下四个设计原则:

(1)整体统一性:室内风格为室外建筑风格的延续,室内和室外环境及各空间相融合。室内外都采用大量的原木色的木制构件,形成了服务区统一的风格特色,自然、大方、朴实。

(2)创新性:创造新颖的不雷同的室内空间,综合楼门厅、餐厅、公厕的设计创造了特点鲜明、独特的室内空间。

(3)实用性:针对服务区人流量大、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选用耐用的建筑装饰材料、注重细节的设计,如公厕的门充分考虑了人流大和一些人可能不用手开门的特点,在门的下部设不锈钢踢脚板等实用的、人性化的装置;又如餐厅根据人流大的特点,交通人流影响就餐的进行,为解决矛盾设置了就餐隔断等等。

(4)自然性:设计选材以自然、环保为原则。

3.2 场区功能合理化、环境优美化

大孤山服务区专门进行了绿化和景观设计,绿化设计注重场区的起伏变化、植物搭配、点面结合,很好的烘托了场区的气氛、美化了环境。加强了综合楼前区的景观设计,该区域是服务区内顾客住留的主要户外活动场地,设计中平面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多种铺装方式,明确各种材质地面平面上的定位,小空间环境的划分;树池、花坛、休息座椅的设置为必不可少的细部、人性化设计。配以绿化、园路创造丰富多彩的综合楼前广场景观。在场区的景观设计中还特别强调竖向构件的设计,在广场或场区的适当位置设置指导标识,场区标识牌统一设计。通过设置各种小品及旗杆、广告灯箱等功能构件来点缀丰富场区的景观气氛。同时做好锅炉房烟囱、地下泵房出地面单体的美化景观处理。

场区环境优美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场区的亮化,因此场区设计强调了亮化设计,布设了高杆灯、路灯、景观灯、照树灯、墙面屋面投光灯等,共同创造绚丽的夜光效果。

服务区的设计着重强调了商业气氛的渲染,通过建筑物屋檐、墙面、入口处、门窗上的指示和标识,通过综合楼前广场上的小品、指示标识和宣传广告,通过夜晚丰富的灯光效果,烘托和创造浓郁的商业气氛。

4 结语

高速公路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进行服务区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服务区的选址、规划、平面布置以及建筑形式、服务功能、景观设计等内容。大孤山服务区建设的顺利完工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服务区初步运营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孤山服务区很好地满足了高速公路使用者的需要,为高速公路司乘人员提供了齐全的服务项目。

摘要:总结了服务区的总体规划与建筑景观设计的特点,介绍了服务区的选址、规划、平面布置、建筑形式、服务功能以及景观设计等内容,目的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建筑景观规划 篇10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文化缺失,价值观混乱的年代,城市面貌也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丧失特色,千城一面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中央强调“要同步保护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大自然,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建设思路意义重大。

根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的新型城镇化和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展宜居环境建设的精神,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福建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试行)》,导则对景观风貌规划的框架及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范,有序的指导了福建省景观风貌规划编制的推进,对试点各地市景观风貌特色的彰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各地市稳步推进规划编制的背景下,各家规划单位针对这一领域都做出了不同的探索和研究,编制成果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由于《导则》框架及内容的制定需基于普适性原则,但是针对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各类城镇,如何在符合《导则》要求基础上,形成一套既能契合自身特点有效指导地方景观风貌塑造,又具有一定技术方法“探索”与“尝试”,乃至对《导则》的进一步完善能起到反馈作用,是我们在具体项目实践中应该重点研究和努力的方向之一。

下面以《连城县城景观风貌专项规划》[2]为例对景观风貌规划如何塑造特色进行详细探析:

2项目概况

福建连城县城位于闽西客家大本营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冠豸山脚下,地域文化鲜明,景观敏感度高,同时连城也是福建省2014年20个“三边三节点”省级重点项目所在市(县)之一,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在新的城市发展形势下,结合自有的山水资源特色,连城提出了要建设成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山水呼应、城景交融”的国际山水旅游城市的目标。

2.1认知连城

2.1.1盆地城镇。连城四周环山,西侧是平缓绵延的一道山屏,东侧是雄秀的连绵起伏的冠豸山十里画廊,中间是开阔平缓的盆地,文川河在山前蜿蜒绕城而过,属于闽西地区典型的盆地城镇特征。

2.1.2城景相依。冠豸山主峰与县城边界仅1.5公里,在山上可鸟瞰全城,在城内高层楼顶可全览十里画廊美景,属国内少有的城景相依的格局。

2.1.3周边资源丰富。伫立于县城东侧的冠豸山与武夷山一起被人并称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连城还拥有培田民居、雕版印刷、连城方言、姑田游大龙等重要的客家文化资源,被授予“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的称号。

2.1.4县城风貌是短板。近年来县城整体空间尺度控制较好,冠豸山前的局部建设也初见成效,但随着传统客家建筑的消逝,新建建筑风格表现出不确定性,总体建设风貌地域辨识度较差,特色不足。

2.2系统营造

总体系统框架形成从总体定位、主题形象、总体结构的宏观把控,到县域310平方公里大尺度望山看水的构建,再到县城自身31平方公里城市风貌的营造,最后落实到以特控区及近中期重要“三边三节点”项目为重点的特控图则(图1)。

3方法探析

在总体的系统营造基础上,笔者认为在景观风貌规划的特色塑造中可重点强调以下四个方法的运用。

3.1强调关键问题的重点解答。坚持目标和问题的双重导向,针对连城景观风貌最关键的眺望体系、高度控制、建筑风貌、文化挖掘四大问题,提出符合连城县情的解答。

3.1.1“城景相依”格局下的眺望体系探索。基于连城县城与冠豸山城景相依的特征,以“构建城景交融的国际山水旅游城市”为目标导向,围绕“看什么?在哪看?怎么看?”,构建一套完整的连城城景交融的眺望体系。规划通过“观景点+观景线+观景面”多样化的观景视点体系,以及“借景入街+大疏大密+高度借景”的多元眺望手法,为市民提供更多可舒服驻足欣赏冠豸山的场所。

3.1.2“重点受控,适度发展”思路下的建筑高度指引。在城市高度指引上,规划提出从以往机场净空影响下的“能建多高”,到“需要建多高”的思路转变,通过高度分区控制和具体高层、低层分布指引,引导城市建筑高度在绿心以东重点受控,绿心以西适度发展,新城莲北大道高层集中设置。

3.1.3“闽西客家”地域背景下的建筑风貌特色研究。从县城风貌是短板的问题导向出发,重点研究在客家迁徙文化影响下,连城传统民居在色彩上传承了北方四合院青砖灰瓦的灰调子,形制上也保留了四合院的中轴对称布局。因此规划提出,城市色彩上以淡雅明快的“雅灰”作为连城总基调,特控区推荐“传统与现代结合,以灰白为主导色,棕褐为辅调色,具有连城地方风格的现代中式建筑”,以彰显连城的闽西客家地域特色。

3.1.4“城市文化灵性缺失”下的主题节点策划。根据城区内部空间特质,在文川河沿岸策划老城记忆、山城对话、耕读传家三个主题节点,赋予连城记忆以文化点睛式的主题内涵提升。

3.2强调对标的优秀案例借鉴。选择贴合连城特点的国内外优秀对标城市案例,针对性地提出适合连城的景观风貌规划理念与景观营造手法。

规划紧扣连城“城景相依”、“盆地城镇”的特点,选择瑞士因特拉肯、桂林阳朔两个案例。因特拉肯与其背后的阿尔卑斯少女峰,和连城有着相似的城景相依格局,桂林阳朔与其四周林立的山丘则形成较好的城景交融格局。本次规划分别从借景手法、第五立面、城市高度、天际线、山前空间、水岸空间等方面进行学习和运用。

3.3强调直观的空间模型校核。连城小县城的尺度规模特点,适合通过城市设计及空间模型的运用,对城市高度、眺望视廊等特控图则的控制指引进行科学合理的校核(图2)。

规划选取四大特控片区进行示范性城市设计,并在空间模型基础上,对风貌规划与之相关的三边三节点空间、眺望视廊、高度控制、天际线塑造等内容进行反馈,形成相对科学合理和更具可操作性的指引要点,并在特控图则中引予以落实。

3.4强调更高站位的规划反馈。弥补总规层面未能深入的研究,注重从总体风貌营造的更高站位,对相关规划提出反馈。

规划定位上,建议将原先的“闽西重要交通枢纽,旅游度假城市”,优化为“福建旅游枢纽门户,具有国际潜力的旅游休闲城市”,强调其旅游枢纽的地位和级别;总体布局上,建议新增中央公园南段,在总体空间格局上打通南北绿廊;规划路网上,在外围形成环状放射路网,最大限度保留老城空间肌理的完整性;建筑高度上,建议除已建或已批待建的小高层项目外,调整原控规中绿心局部地块限高,形成中部以低层为主,外围以多层为主的总格局。

4实施效果

4.1规划理念及手法在当地取得共识。规划提出的“重点受控,适度发展”的高度指引、“老城记忆节点”的策划,“借景入街”“大疏大密”等眺望手法的引入,已经在城市管理者及公众中形成良好的影响。当地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有所提升,对冠豸山前的寸土寸金,也取得了从“能建多高”到“需要建多高”的共识,这对连城打造“具有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休闲浪漫小城”具有深远的意义。

4.2规划设计成果在下一层次规划设计中得到深化。在该规划指导下,县城景观风貌相关的规划与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如《连城西城文教卫生综合服务区意向设计》、《连城县高速出口至江林大道路段道路景观整合提升规划》等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已与本成果进行对接,《老城记忆节点前期策划》正在积极推进中,高速出口至江林大道道路景观工程已完成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

5结语

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在福建省铺开刚两年多,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希望本文能为这方面的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也希望连城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强化一山一水一城一客的特质,向着“宜居宜游、城景交融具有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休闲浪漫小城”努力,日趋美丽!

参考文献

[1]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试行)[Z].2013.

上一篇:氯化聚乙烯下一篇:体育“双师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