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扩散理论

2024-07-27

信息扩散理论(精选九篇)

信息扩散理论 篇1

干旱是云南省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干旱灾害研究涉及气象、农业、水文及社会经济等诸多学科,干旱灾害风险事件不可避免,但是通过当地的旱情历史记载和人类活动数据,利用风险分析技术,仍可以对旱灾风险加以研究,进而采取正确措施减轻旱灾损失,达到避险减灾的目的。对于云南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旱灾风险分析就十分必要。由于自然灾害风险分析要有足够长的数据资料,但现实中又很难得到足够长的数据资料。为此,黄崇福提出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灾害风险评估方法[1]。近几年一些作者陆续发表基于信息扩散原理的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的文章[2,3,4,5,6,7,8,9,10]。还有些作者采用其他方法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如,翟劭燚等[11]运用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一阶自回归模型,并生成大量的降水量随机序列作为干旱指标序列,对已经发生的历史干旱事件的重现期进行分析;陆桂华等[12]采用copula函数的区域干旱分析法对重庆2006年旱灾进行分析。以上关于灾害风险评估多采用单一指标进行分析,由于旱灾本身复杂性,采用单一指标进行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容易与实际产生误差。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背景、应用需求和研究目的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研究者对干旱的定义不同,使用的干旱指标也多种多样[6]。王劲松[13]、邹旭恺[14]等人将干旱指标归纳为气象指标、水文指标、农业指标、社会经济指标4大类。本文引用云南省1950~2009年体现农业旱灾损失的旱灾受灾面积,旱灾成灾面积,旱灾粮食损失3类指标数据,采用信息扩散理论推求3类指标联合超越概率,运用投影寻踪法得到云南旱灾综合损失指数,并分析云南省旱灾历史重现概率。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 据

选取《云南水旱灾害》(1950-1990年)、《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9年)、《云南年鉴》(1991-2007年)、《云南减灾年鉴》(1996-2003年)中的旱灾受灾面积,旱灾成灾面积,旱灾粮食损失3类旱灾损失数据,构成本研究的数据系列,云南省1950-2009旱灾成灾面积、受灾面积及旱灾粮食损失变化过程见图1所示。

1.2 方法概述

本文选取体现农业旱灾损失的3类指标数据,采用同一论域,运用正态扩散模型,得到3类指标数据在论域上的联合超越概率;再利用投影寻踪法得到3类指标的投影值,并定义投影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值为综合损失指数,最后依据综合损失指数对应的联合超越概率,分析云南省历史干旱重现概率。

1.3 模型建立

信息扩散是为了弥补样本信息不足而考虑优化利用样本模糊信息的一种集值化处理方法[15]。将观察值样本变为模糊集,即通过隶属函数将单值样本信息扩散为隶属函数模糊集信息,扩展了样本信息量,从而达到提高总体分布估计精度的目的。

S*是给定的一个样本集,含有n个样本点,每个样本点含有3个分量,该样本集为:

S*={(x1*,y1*,z1*),(x2*,y2*,z2*),,(xn*,yn*,zn*)}(1)

为了3类指标数据(x*i,y*i,z*i)(i=1,…,n)能取同一论域,将3类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公式为:

其中:x*i为第i个样本的指标数据值;maxx*与minx*分别为指标数据分量为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同理得到评价指标分量为y*,z*的归一化数值,继而得到样本集S*归一化后的集合S:

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3类指标数据取同一论域u,设uj(j=1,…,p)是u中的控制点,通常按等步长取控制点。黄崇福对不同扩散函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样本容量不大的情况下,简单正态分布要优于指数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16]。本文选取正态降落公式[17,18]将样本集携带的信息扩散到u中的所有点,计算公式为:

fuj(xi,yi,zi)简记为fj(Si),hx,hy,hz为扩散系数,反映每个样本点的信息向周围扩散的幅度。可按式(5)计算:

例如计算hx时,式中a=minxi,b=maxxi。同理得到hy,hz

通过信息扩散,就将样本集变成了以fj(Si)为隶属函数的模糊集S′,为使风险评估中每一集值样本地位均相同,需对隶属函数fj(Si)进行归一化处理,公式为:

对所有样本均进行以上处理,并计算:

式(7)的物理意义是:由样本集S经信息扩散得出,如果灾害观测值只能取uj中的一个,将Si均看做是样本代表时,观测值uj的样本个数为q(j)个,显然,q(j)不是一个整数,但一定是一个不小于0的数。式(8)中Q为各uj点上的样本数总和,理论上Q=n,但由于计算误差通常QnP(j)可作为灾情指标集Suj的概率,超越概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p(j)=q(j)Q,为样本落在uj处的频率值。由式(1)~(9)计算出在各个风险水平下的超越概率。接下来利用投影寻踪法计算3类指标的综合损失指数。

投影寻踪法的基本原理是把高维数据采用投影指标函数投影到低维空问,寻找投影指标函数达到最优(即能反映高维数据结构或特性)的投影值,投影值的具体计算步骤如文献[19],在此不再详细陈述。

根据投影值计算步骤得到各评价样本的投影值z(i)。投影值的大小反映了灾害损失特性,综合投影值越大,灾害损失就越大。为了使综合投影值z(i)落在u内,定义综合损失指数为投影值z(i)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结果,计算公式为:

式中:z*(i)为综合损失指数;minz,maxz分别为投影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信息扩散模型计算结果

根据云南省1950-2009年旱灾受灾面积,旱灾成灾面积,旱灾粮食损失3类旱灾损失数据,用式(1)~(3)计算得到归一化后的样本集S,本文取同一论域u,设uj∈[0,1](j=1,…,101),取等步长为0.01,即u={0,0.01,0.02,…,1}。由于归一化后3个指标的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一样,因此按式(5)计算得到hx=hy=hz=0.024 081。按式(4)及式(6)~(9)计算得到各个风险水平下的超越概率,详见表1。

2.2 投影寻踪计算结果

运用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法对云南省1950-2009年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粮食损失3类旱灾损失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计算得到最佳投影方向为:α¯=(0.71120.55850.4270),以及各评价样本的投影值z(i),最后用式(10)得到云南省1950-2009年旱灾综合损失指数z*(i),详见表2。

2.3 云南旱灾年份分析

根据云南省1950-2009年农业旱灾综合损失指数z*(i)的均值与标准差,划分农业旱灾损失等级[19],详见表3。

由表1可知:云南省1950-2009年60 a来,每10 a一遇的农业旱灾综合损失指数为0.59左右;每30 a一遇农业旱灾综合损失指数为0.73左右;每60 a一遇农业旱灾综合损失指数为0.94左右。

由表2可知:云南省1950-2009年农业旱灾综合损失指数映射到论域[0,1]上可得综合损失指数对应的历史重现概率。云南近几年特大旱灾发生在2003-2006年的4 a连旱以及2009秋季以来的特大干旱,对这5年的综合损失指数分析得出,2003年发生的特大干旱为11.3 a一遇;2004年的特大干旱为25a 一遇;2005年的特大干旱为136.5 a一遇;2006年的特大干旱为31 a一遇;2009年发生的特大干旱为20 a一遇,这是由于2009年云南大旱是从秋季开始一直到2010年夏季结束,本文采用的数据资料为一年统计得到,即2009年数据资料只统计到2009年结束,因此才有2009年通过本文分析得到为20 a一遇。

由表3中云南农业旱灾综合损失指数等级划分标准知:云南省一般旱灾灾害每年都有;较大旱灾灾害发生为1.1~2.3 a一遇;重大旱灾灾害发生为2.3~8.4 a一遇;特大旱灾灾害发生为8.4 a以上一遇。

3 结 语

利用1950-2009年60 a来的云南旱灾历史数据,采用信息扩散原理计算得到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粮食损失3类指标数据的联合超越概率,运用投影寻踪法计算3类指标数据的云南旱灾综合损失指数,并分析得到云南旱灾历史重现概率。进行基于以上分析可知:①云南省旱灾每10 a以上一遇的旱灾综合损失指数大于0.59;②云南省近10 a来旱灾灾害严重,旱灾农业损失巨大,特别是2005年云南省发生了一次136.5 a一遇的特大干旱;③云南省1950-2009年60 a来小旱为1~2.3 a一遇,特大干旱为8.4 a以上一遇。

信息扩散理论 篇2

基于信息扩散原理的估计理论、方法及其抗差性

介绍了适合小样本情况下估计概率密度函数的信息扩散理论,导出了参数估计的信息扩散估计法--ISE(information spread estimation).理论和实践表明,ISE 法可以在小样本情况下估计母体的概率密度函数.该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抗差性,而且具有方法简便、便于应用等优点.

作 者:王新洲 Wang Xinzhou 作者单位: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科技处,武汉市珞喻路129号,430079刊 名: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WTUSM)年,卷(期):199924(3)分类号:P207关键词:信息扩散原理 参数估计 密度函数

信息扩散理论 篇3

关键词 创新扩散理论 移动阅读 移动阅读 阅读推广

分类号 G252

Study on the Academic Library Mobile Reading Promotion Based on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Ou Xiaobo

Abstract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is a theory which studies how the innovation achievement is known during the social process and promoted in the social system. The academic library mobile reading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promotion is analyzed by this paper from relative advantage, compatibility, complexity, trialability and observability which are the five key factors. The tactics are concerning content and quality, servicing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emphasizing reading experience, developing social cooperation, enhancing propagation and exchanging.

Keywords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Mobile reading. Mobile reading. Reading Promotion.

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指出,2013年数字化阅读持续增长,首次超过半数。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移动时代的阅读。《中国移动阅读用户研究报告2014》表明,移动阅读用户年龄分布中,18~24岁人群占30.9%,仅次于25~34岁的用户群。阅读方式和阅读群体的显著变化,需要高校图书馆加强移动阅读推广工作。随着作为硬件载体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智能化,通信系统设施的优化,软件载体APP的多样化,移动阅读正在改变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成为获取信息的一种常见手段。移动阅读推广作为一项具体、实际的传播活动,就是将新的学术观点和文化思想传播和扩散给读者的过程。本文尝试将传播学经典理论移植高校图书馆建设,借鉴创新扩散理论的经验,以此作为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的有益启示和补充。

1 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研究和实践

移动阅读是指读者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等移动设备为载体,以大数据为信息源,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访问和下载书刊、资讯等资源,并在移动终端上进行查询、浏览和获取信息的阅读活动。纵观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移动阅读逐渐成为新兴的移动服务方式。在理论研究方面,移动阅读的相关研究蔚成风气。国内学者如袁曦临和黄晓斌等分别从读者移动阅读倾向、移动阅读终端和用户接受行为等方面总结移动阅读的障碍因素;曾妍、彭丽君等论述移动阅读在图书馆的可行性;汪勤峰和孙金娟等提出移动阅读服务的对策。国外学者进行了移动阅读在教学方面的研究,如Ju-Ling Shih提出移动学习模型;Abd Mutalib Embong论述把移动设备用于课程,开展移动教学的优势、限制、策略和框架[1]。

在实践应用方面,国内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2006年最先开通无线应用协议服务(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清华大学图书馆于2007年自主研发移动数字图书馆系统,支持对馆内文献资源的访问与信息服务的获取;北京大学图书馆实现各类移动终端对馆内各类数据库的统一检索和全文阅读;2012年,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改版OPAC系统,满足读者对移动阅读的需求。此后,很多高校图书馆开通了移动服务,移动阅读推广活动逐渐多样化。国外在制定在线阅读计划方面,哈佛大学图书馆与Google合作,把分散在90多个哈佛分馆的藏书数字化,并开通移动阅读服务;在开展网络学科服务方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开通学科屋,推行“口袋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在设立移动阅读体验区方面,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建立了学习共享空间[2]。

2 创新扩散理论与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

2.1 创新扩散理论的主要内容

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 Theory)是一种主要研究创新成果在社会进程中为人知晓并在社会系统中得到推广的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主要应用于考察社会各行业新事物新观念的社会普及现象,强调新事物通过特定传播渠道而为特定社会群体所接受的过程。代表人物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教授埃弗雷特·M·罗杰斯(Everett. M. Rogers)认为,创新是在使用者采用的过程中,被感知为新鲜的思想、行为和事物;创新采用是使用者对完全使用一种新兴事物的决定;罗杰斯提出创新产品推广的五个重要影响因素包括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和可观察性[3]。如果使用者认为某些创新具有很大的相对优势、相容性好、可验试性高、并不复杂、可以观察,那么这些创新的采用速度将比其他创新要快。从以往的研究情况来看,在解释创新的采用和扩散速度方面,以上五点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nlc202309041419

罗杰斯等学者提出的创新扩散模式还认为:创新扩散过程受到采用者个人特征的影响,相对于采用落后者,早期采用者富有创新精神,他们更愿意接受新鲜的思想和行为,尝试新奇的事物,也就更容易带动创新的扩散,是推广的活跃分子。创新扩散过程还受到传播渠道的影响,大众传播渠道在认知阶段较为有效地提供新信息,而人际传播渠道在劝服阶段更为有力地改变人们态度与行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是新观念传播和说服人们利用创新的最有效途径。创新扩散过程呈S形曲线,即采用人数相同时间间隔一开始上升较慢,达到临界数量后速度突然加快,一直延续至接近饱和点时速度逐渐放慢。

2.2 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接受创新扩散的条件

罗杰斯后期接受了新传播技术对社会影响的观点,越来越强调社会网络的作用,关注网络在扩散和传播以及社会变革项目中的作用,更加注重新的传播技术扩散,尤其是互联网上的扩散。作为互联网的延伸,移动阅读自问世之时起,就与传播技术、互联网、社会网络等现象紧密联系。移动阅读相对于传统阅读而言,是一种创新过程,属于一种传播途径的创新,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的成果是如何为人知晓并在社会系统中得到推广,是创新扩散研究的主要内容,影响的重要因素见表1。

表1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影响高校图书馆

移动阅读推广重要因素

2.2.1 相对优势

移动阅读具有与传统阅读相比较的优势,最终将体现为竞争优势,其相对优势越大,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竞争力就越强, 被采用的速度越快。移动阅读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的随身携带性决定阅读APP 的移动性,阅读不受时空限制,符合碎片化阅读特点,阅读变得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第二,移动阅读将各种资源以文字、照片、图片、音频、视频和动漫等形式展现,吸引大学生的阅读注意力,满足他们进行联想和探索的需求。第三,它的超链接性内容组织形式,让大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进入相关阅读,实现阅读个性化;第四,与大学生互动性强,可即时发表评论、进行分享。大学生们能够自由发表意见、交流阅读经验,满足他们表达自己思想的愿望。

2.2.2 相容性

创新产品相容性越高,意味着被采用的可能性越大。当今移动互联网站在时代科技发展的前沿,营造了“人人接纳新科技”的价值观,移动阅读这一创新符合目前社会价值取向。作为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高新科技的结合品,移动阅读被贴上“时尚”“个性”和“潮流”等标签,不会使用就会被认为跟不上时代步伐。移动阅读在问世之前,高校图书馆已经推出电子图书、电子报刊、网络新闻、学术视频和听书等一系列数字化产品服务,大学生们对数字化阅读并不陌生,在与数字化阅读的长期接触中,积累了不少阅读经验,形成特定阅读认知结构和使用习惯,这些都会使他们逐渐接受移动阅读,对移动阅读选择产生很强的影响作用。

2.2.3 复杂性

创新产品的复杂性与被采纳的比率是成反比的,简单易懂的创新一般情况下扩散速度也快得多。针对移动阅读这类新产品、新技术而言,创新如果脱离现实所允许的条件,那么它往往难以激发或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阻碍创新的扩散。事实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懂得使用移动设备的大学生数量直线上升,移动阅读资源使用率日益增长。大学生只要懂得进入高校图书馆的移动资源,按提示下载相关的应用程序,就能浏览和获取移动阅读的内容,也就是说移动阅读推广在复杂性方面不存在很大的障碍。

2.2.4 可试验性

创新扩散理论认为,一种创新试验越容易操作,那么这种创新被采纳和推广的可能性就越大。当前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资源绝大多数免收下载费用,本校学生都可使用,无IP限制,意味着大学生使用移动阅读资源只需付出一些手机流量费。如果是在配置WIFI设备的图书馆里,只要读者感兴趣就可以完全免费使用。同时读者具有极大的自由性,若在移动阅读过程中不能满足需求或者体验不满意,可以随时随地停止下载和使用。

2.2.5 可观察性

采用一项创新事物时,如果使用者反应良好,知识增长、专业钻研等效果的观察性越明显,那么创新越容易被采用和推广。目前移动阅读资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高校、图书馆、商业机构和媒体在宣传推广方面不遗余力,传播学和计算机技术领域的相关学者与专家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讨论。作为相对于传统阅读的新型阅读形式,除了大众传播外,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传播也相当活跃,移动阅读成为读者之间的谈资和研究热点,容易通过口头、文字、视频等方式告知周围同学、朋友。图书馆与大学生双方都可以及时收获移动阅读的效果以及了解、掌握阅读的变化情况,移动阅读的可观察性从中可见一斑。

3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策略

对广大高校师生而言,移动阅读普及程度远远未及传统阅读。移动阅读作为一项创新,处于发展的开始阶段,即“S”形曲线的初始阶段,其快速发展和被广大受众所接受的阶段还没有到来。结合上述五个影响因素,笔者具体分析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的策略,希望对移动阅读创新的扩散有所裨益。

3.1 关注内容质量,展示相对优势

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更多承担着纸质媒体延伸的文化功能,内容是其灵魂,是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最重要手段。在移动阅读推广中应以读者为本,研究读者,方便读者,展示相对优势,打造为读者服务的信息系统。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丰富馆藏资源。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策略有购买、租借资源提供商的移动资源以及馆藏学科信息整合加工等方式[4]。高校图书馆应延续文献中心的优势,凭借海量资源积累作为强大的内容支撑,实现馆藏文献资源从纸质图文整合到平板立体乃至超链接的跨越。

第二,强化学术内容。大学生最需要的学术性资源,是一般商业娱乐机构的移动阅读服务不能提供的。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知识点时,往往渴望得到关于该知识点更多、更深入的学术性信息,传统阅读要实现这一点基本是不可能的。图书馆移动阅读资源的制作可以通过在相关的知识点处设置目录层级的非线性链接功能,实现知识层嵌套,提供知识点查询和检索,弥补纸质书刊在这方面的薄弱功能。

nlc202309041419

第三,提供个性化阅读。不同院系背景的读者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专业课程,读者的阅读历史和行为是重要数据,图书馆考察分析出不同的阅读需求与阅读习惯,制定个性化、专业的阅读目录推送给每位大学生。根据读者“兴趣图谱”智能推荐阅读书目,让读者更高效地阅读,将成为移动阅读的亮点。

3.2 服务教学科研,实现相容性

移动阅读如果在一定程度或关键环节保持与传统阅读的相容性,将有助于读者在原有阅读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认识移动阅读。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与传统阅读的相容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移动阅读以文字为主, 其他媒体表现方式只作为附加手段加以使用,学术类阅读资源尤其如此。第二,维持纸质资源的思想深度,过度的娱乐休闲化,只会导致高校读者的反感。第三,界面设计保留与纸质图书相似的结构,有的移动资源保留封面、目录、书眉和页脚等原有设计环节,延续读者传统阅读习惯;有的采用仿纸质阅读拟物感设计,让人机交互更有人情味。

未来的移动阅读只有重点应用于科研和教学,才会得到高校和社会更大认可。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3年)指出,平板电脑是当今大学生最合适的媒介,正在成为课堂内外强大的移动学习工具。高校图书馆要为校园课堂提供合适的教学与学习内容,如增强版移动优化平台、期刊移动应用软件、交互电子书、教学课件和学生优秀作业等远程专业类移动资源,作为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的有效辅助。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提供Pad学习终端给课程师生,支持其开展电子教参等资料的移动阅读[5]。在科研方面,要了解教师们的阅读习惯,并采取最适宜交互环境的科研内容推送方式,做教师的有力助手。南京大学80%教师拥有iPad,主要用于阅读专业图书和期刊,甚至上课也用来放PPT[6]。可见,当移动阅读与教学、科研真正融合时,其推广前景变得明朗和开阔。

3.3 重视阅读体验,降低复杂性

垂直化、精细化阅读是移动平台阅读应用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大部分产品创新者意识到用户体验是产品设计的核心,例如ZAKER在开发时强调阅读效率、互动功能和用户体验;“豆瓣阅读”客户端适用于iPhone、iPad、Android、Kindle,能够调整字体、色彩、亮度和自动翻页等,提供沙龙区给用户讨论阅读感想;“鲜果读书”提供下载海量图书,用户将阅读内容分享到其他社会化媒体上,并进行评论。高校图书馆可通过以下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移动阅读的复杂性,增强阅读体验。

第一,优化操作界面。由于移动设备屏幕尺寸较小等局限性,访问界面的设计应简洁友好,导航系统清晰易用,各项功能一目了然。很多阅读软件采用Overview+Detail界面,这种技术是一种成熟的文本导航方式,有助于读者构建认知地图,改善读者的满意度和效率[7]。应在界面首页添设用户操作指南,如使用流程和相应下载软件等,帮助读者了解基本使用方法,及时解决操作中常见问题。

第二,基于用户体验设计。著名Web设计师Steve Krug在Don’t Make Me Think一书中认为,用户在移动设备频繁交互行为过程中,更倾向于两个步骤左右达到目的[8]。因此用户体验设计要求快速、简便,减少切换,缩短路径,为读者节约时间,提高阅读效率。此外,应完善阅读功能、夜间功能、离线功能和搜索功能等用户体验,使读者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置身不同场合阅读,将资源存储起来,以便日后随时调用进行深度阅读;促进折叠式屏幕、扭曲界面和高亮等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使移动阅读体验更加舒适和愉悦。

第三,提供移动阅读设备和环境。移动阅读受到无线网络和移动阅读终端限制,设立移动阅读体验区和移动设备终端外借是推广移动资源、体验阅读的有效措施。建立体验阅览室或学习共享空间,由馆员对大学生的移动阅读进行指导;针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手机持有率较高,但清晰度较高、舒适度更好的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等手持终端设备拥有率较低现象,不少高校图书馆推出移动阅读器外借服务,如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等提供iPad出借;重庆大学图书馆开展电子纸书外借服务,这些全新的阅读体验受到大学生的支持与喜爱。

3.4 开展社会合作,提高可试验性

随着移动数字资源的推进和读者需求的变化,作为知识中介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面临着严峻挑战,建立与社会各机构长效合作机制,是高校图书馆的必然选择。如五邑大学图书馆与当地中国移动公司签订校产学研合作协议,将图书馆手机阅读服务纳入移动新业务推广范围,开展利用图书馆手机阅读平台体验“手机红书包”赠送话费等活动,共同推广移动阅读。

高校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服务通常是在一定权限内实现,读者凭学生证和使用指定浏览器等才能登陆访问。要实现真正的无限制,就必须打破这种权限,凸显移动性的优势,增强用户的可试验性。移动阅读的推广不是单靠图书馆的力量就能够完全解决,应加强与内容提供商、软件开发商、平台服务商、终端制造商和网络运营商等机构之间的合作,减少读者在使用移动资源时所花费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与书生公司联手打造移动图书馆服务;上海图书馆建立与运营商社会合作模式,与方正阿帕比共建“体验式移动阅读”,共同打造读者移动阅读氛围[9]。目前学术内容提供商积极转型,进入移动阅读服务领域,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和他们联系与合作,丰富优质的学术型和专业型移动资源,使更多大学生尝试加入移动阅读行列,形成大面积阅读效应。

3.5 加强传播互动,形成可观察性

创新扩散理论认为,在创新产品知晓阶段,大众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说服人们接受和使用创新方面,人际交流更有效。通过大众传播的渠道,早期使用者完成了创新产品的接触行为,然后将自己体验性评价传达给大量的晚期接触者,如果他们传达的信息是正面的,那么后者将会缩短尝试时间而迅速转化为跟进者和全面的使用者。高校图书馆具有相当固定数量的读者,在向移动终端转移培养用户的过程中,应利用自己的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甚至是贴吧,通过图书推荐、阅读心得分享等方式来实现和他们互动。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结合,使移动阅读推广更加直接、有效和广泛,在语言上,适当利用大学生们常用的流行语言,让他们感受到移动阅读时尚和亲和力;在内容上,突出主题,清晰明了,让大学生早期采用者和意见领袖能够体察到移动阅读的优势和特色,通过他们的口碑相传和评价,影响较晚采用者,病毒式的营销传播将导致读者数量的不断增加。

nlc202309041419

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加强宣传互动,如数字移动书车巡游至校园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甚至运动场等每一个角落,由馆员现场手把手展示如何使用移动终端进行阅读;把涉及移动阅读的教育纳入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学中[10];定期为大学生举办移动阅读培训;积极加强校园网络基础建设,提高WIFI 覆盖率,为移动阅读提供网络基础。如此,通过多样化的线上线下互动活动,移动阅读带来的成果就能够很容易地被观察到,有效地刺激读者与周围伙伴们分享讨论,使潜在采用者更便捷地获得相关参考信息,从而促使移动阅读得到快速扩散。

4 结语

运用创新扩散理论,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进行了梳理,从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和可观察性这五个创新推广的重要因素进行论证,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即展示相对优势,内容为王;实现相容性,重点为教学科研服务;降低复杂性,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提高可试验性,加强与社会各方合作;形成可观察性,利用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结合进行宣传互动。相信随着信息科技和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高校图书馆对于移动阅读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入,推广活动更加深入读者工作、学习和生活。预见不远的将来,移动阅读将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助推器。

参考文献:

[ 1 ] Mutalib E A, Azelin M N, Hezlina M H, et al. E-Books as textbooks in the classroom[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47(2):1802-1809.

[ 2 ] 程文艳,张军亮,郑洪兰,等.国外高校图书馆推广阅读文化的实例及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2(5):47-50,54.

[ 3 ] 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4-15.

[ 4 ] 付跃安,黄晓斌.OverDrive图书馆移动阅读解决方案及其特点[J].图书馆杂志,2012(2):64-68.

[ 5 ] 黄琴玲,郭晶,高协,等.移动学习与嵌入式学科服务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与特色: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1):79-83,58.

[ 6 ] 李刚,宋凯,余益飞.个性与分享:移动阅读时尚的调查与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2(9):53-57,66.

[ 7 ] 司国东,赵玉,宋鸿陟.认知负荷视角下的移动阅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6):51-55.

[ 8 ] 谢湖伟,霍昀昊,聂娟.移动数字阅读发展趋势研究(一):从APP新闻阅读看移动数字阅读用户体验构建[J].出版科学,2013(6):7-12.

[ 9 ] 彭晓东,贾欢,魏群义.移动阅读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综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5):18-22.

[10] 赵乃瑄,周静珍.移动阅读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转型、创新和合作[J].图书情报工作,2012(9):48-51,74.

欧小波 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馆员。广东广州,510500。

(收稿日期:2015-02-05 编校:刘勇定)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 篇4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 是传播学中具有历史地位的重要理论。本篇论文试图理清罗杰斯理论的主要内容, 对他提出的一些关键性的概念进行解释, 试图将这个经典的理论做出自我的解释。

罗杰斯认为的“创新”指的是“个体所认为的新的事物, 包括观点, 行为, 实践, 物体等”。而“扩散”此处指的是一个传播创新的过程。当一种创新持续了一段时间后, 经由不同的方式在社会中产生影响并广为传播, 就可以说创新经过了扩散。罗杰斯认为, 在整个创新扩散过程中, 创新是主体, 传播是扩散方式, 时间是必要条件, 社会是载体, 这四点是整个过程的重点。在整个理论中, 他探讨了影响采用速度的创新特征, 受众得知关于相关创新的渠道, 影响个体态度改变的因素以及社会系统中的文化传统对个体接受创新的制约等问题。在下面的章节中, 将详细地阐述这些问题。

1 创新的特征与采用速度

罗杰斯指出, 创新的采用速度取决于创新特征。创新想要快速扩散需要几个要素。第一就是相对优势。所谓“相对优势”即“和创新前的方法相比较, 创新后的方法拥有的独特优点”, 这些优点是之前方法没有体现出来的, 但却正是创新的优越性所在。第二是相容性。顾名思义就是这项创新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和现有的价值体系, 可能应用到这项创新者的需求相契合。这是从人们所能接受的角度来说, 这项创新是否在人们所认可的文化传统之内, 又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第三是复杂性。是指这一创新投入使用后的学习成本和理解阈值。过于复杂或高端的创新对使用者的要求过高, 是十分不利于其快速扩散传播的。第四是可试性。可试性可以理解为创新的可试验性。指在一定条件要求下, 某项创新是否可以被亲自测试。如果一个创新的可试性好, 测试者可以直接通过动手来测试下这项创新, 亲自感受一番, 那么就可以评估创新带来的优点或敝处, 测试者对这一创新就会一个直观, 理性的认识。最后是可观察性。它是指创新的成果是否清晰可见, 有多大的部分是可以被人直接观察到的。而所说的成果就是指采用这项创新带来的影响。在后面的章节中, 会进一步来探讨“创新的结果”, 因为罗杰斯也认为, 对于结果的研究, 是现在扩散研究的学者忽视的领域。

罗杰斯认为, 以上五个因素均与创新的扩散速度成正比。如果一项创新, 具有很大的相对优势, 拥有良好的相容性, 简单易用, 可以试验, 成果清晰可见, 那么这项创新的扩散速度会是十分惊人的。

2 传播的渠道与创新决策过程

2.1 大众传媒与人际传媒

传播作为扩散的方式, 罗杰斯认为其渠道主要有两种, 即人际和大众两种模式。他认为, 就受众能够得知一项创新而言, 大众传媒无疑是最快速, 最有效的方式。所谓大众传媒, 即“通过大众所掌握的传媒工具, 将最初单人或少数人的信息快速批量式传播, 可以对薄弱观念的转变产生影响”, “他们能够使少数人的知识被大多数人接受”。而人际传播是另外一种渠道。它是指“通过多个人 (人数至少为2) 以谈话的形式进行直接的交流, 双方都是信息源和汇, 这一渠道的信息具有双向性和反馈性, 对个人强硬观念的改变起作用。”

2.2 创新决策过程

所谓创新决策过程, 就是当受众得知一项创新后, 选择是否采用这一创新的过程, 罗杰斯指出, 这一过程一般由五个步骤组成:第一, 对创新的第一印象;第二, 对创新所持的态度;第三, 考虑是否接纳创新;第四, 做出决策;第五, 最终确定决定。可以用认识, 说服, 思考, 决定, 确实五个词概括。而一个决策者的决定也会反过来影响其他人的决定。

2.3 传播渠道的适合性与有效性影响个体对创新的态度

罗杰斯认为, 传播渠道的适合性与有效性会影响个体决定采用还是拒绝创新。在决定是否采纳创新的不同步骤中, 在认识阶段, 大众传媒起到了主要作用;在说服阶段, 又是人际传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这里, 他又提出“相异性”和“相同性”两个概念。“这里的“异”与“同”指的是在人际传播过程中的两个或多个人在某些特征上的相异或相似程度, 比如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罗杰斯指出, “相同性”会有助于扩散。因为在人际传播中, 这样的类同会使得传播更有效。反之, “相异性”会阻碍扩散。这里与施拉姆的“共同经验范围”有些类似。施拉姆认为, 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 共同的经验范围越大, 传播将会更容易, 也更有效。罗杰斯所谓的“异”与“同”其实就是指共同经验范围的异与同, 不过换了一个说法罢了。

2.4 不同传播媒介的时间顺序与创新决策过程

通过总结和继承赛尔、考坡等学者的思想, 罗杰斯对传播渠道的时间顺序进行了一些讨论。他认为, 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创新的采纳率, 必须按照最合适的顺序提供传播渠道, 合适的时间顺序应该是:先通过大众传媒的形式在认识阶段将基本信息注入到大众的意识, 从大众逐渐过渡到个人。通过合理的顺序, 大众传媒在认识阶段为民众提供了对创新的基本认识;在说服阶段, 又有人际传播方式提供帮助。

2.5 创新思维与采纳者分类

罗杰斯提出“创新思维”这个概念。所谓“创新思维”, 是指相对于大部分人, 少部分个体和小群体在多大程度上提前采用了创新方法。他按照“创新思维”为标准, 将采纳者分为五个群体:创新者、早期采纳者、中期采纳者、晚期采纳者、迟钝者, 并且认为不同时期的采用者与他们的社会地位, 接触大众媒介的机会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晚期采用者, 一般都是不接触大众媒介的人, 只能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获知新观念, 而早期采用者, 很多都是具有媒介使用权的人, 他们通常都在人际传播中, 充当着意见领袖的角色。

3 创新的结果

如果说之前罗杰斯所研究的都是创新的特征, 扩散的过程, 那么“创新的结果”则是指一项创新在扩散开来之后, 个人或者社会系统采用或不采用所带来的影响。罗杰斯指出之前的扩散学对于结果有所研究, 但并不广泛。他认为基于三个原因, 研究创新的结果是很复杂的。首先, 创新代理人总是认为创新带来的结果是正面的, 忽视了它可能引起的负面的结果。这样的偏见导致在做访谈或问卷中的数据不够客观。其次, 采用创新带来的影响是超越时间段的, 需要研究人员长年累月地跟踪调研, 加大了研究的难度。再次, 怎样定义结果是好还是不好, 对结果到底要怎样测量, 之前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 根据文化相对主义, 同样一项创新, 同样的结果,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 就有好与不好之分。罗杰斯也认为创新结果要放在采纳者的文化背景中来判断, 与社会大系统结合起来。这样的话, 对于结果好坏的判断就更加复杂, 要放进去考虑的因素很多。

参考文献

[1]Jim Jordan, Steven Pile.社会变迁[M].蒋宜臻, 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2006.

信息扩散理论 篇5

在全业务运营和3G时代的背景下, 市场环境快速变化和竞争压力与日俱增, 给渠道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 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在降低渠道运营成本的同时保持整体运营的高效率;另一方面, 客户对企业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客户对于信息产品选择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 对渠道的及时性、便利性和不间断服务能力要求越来越明显。

网络渠道能够在有效分流实体渠道服务压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 为客户提供及时、便利、流畅的服务。目前, 相关企业网络渠道发展情况不够理想, 面临着网络渠道渗透率偏低、网络渠道分流客户效果不佳和网络渠道营销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2 创新扩散理论介绍及其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2.1 创新扩散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1962年, 埃弗雷特·罗杰斯 (Eve re tt M.Roge rs) 教授在其《创新扩散》 (Diffusionof Innovations) 一书 (第一版) 中提出了创新扩散S-曲线理论。

他认为一个创新从产生到为大众所熟知并使用可以分为知晓、劝服、决策、实施和确认五个阶段 (图1) 。

罗杰斯认为, 创新扩散总是借助一定的社会网络进行的, 在创新推广和扩散的过程中, 特别是说服人们接受和使用创新方面, 人际交流则显得更为直接有效。

2.2 创新扩散S曲线和创新使用者分类

创新被采用的速度通常遵循以实践为横轴的S型曲线 (图2) 。最初人数很少, 扩散的进程很慢, 当人数增加到居民的10%~25%时会突然加快, 曲线迅速上升, 而在接近于最大饱和点时再次慢下来。在这一过程中, 那些创新者 (约占总体使用者的2.5%) 和早期的采用者 (约占总体使用者的16%) 为后来的普及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他们的推动使所处群体的意见领袖们相信并且采用新产品。之后, 意见领袖们又向人际传播范围中的受众施加影响, 使其接受新产品。

在创新扩散过程中, 按使用时间的先后可以分为五类使用者, 在每类使用者之间都存在一条明显的裂缝, 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大多采用者之间的缝隙最为明显, 被称为“技术峡谷” (图3) , 创新只有成功跨越这条峡谷才能为大众市场所认可。

2.3 创新扩散速度的决定因素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认为创新的扩散速度取决于五个因素 (图4) , 分别是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可试性、可观察性。

2.4 创新扩散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创新采用曲线说明, 创新的传播活动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创新扩散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以下几点:

1) 帮助确定某项创新所处的传播阶段, 以便采取针对性的策略。

2) 帮助掌握创新在群体扩散中的面临的关键问题。

3) 帮助评价某项创新及其传播策略能否促进创新快速扩散。

3 网络渠道基本概念

3.1 网络渠道全景描述

目前, 网络渠道主要分为网上营业厅、掌上营业厅、短信营业厅、电话营业厅和自助终端, 用户使用网络渠道行为包括查询类行为、咨询类行为和办理类行为 (图5) 。

3.2 网络渠道的价值

较之于传统渠道, 网络渠道具有独特的价值,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其二是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

成本控制方面:网络渠道的有效利用可以分流传统渠道的压力, 一方面可以节省人力成本, 另一方面可以节省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个性化服务方面:网络渠道是虚拟化的, 在技术上有着优势, 可以通过系统化的平台建设为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对于绑定新兴客户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4 网络渠道的问题剖析

4.1 网络渠道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

本文通过一些调研发现相关企业网络渠道发展仍面临着几个关键问题:

1) 渗透率偏低:一方面由于客户主动使用网络渠道的积极性低, 目前网站渠道并不能给客户带来使用体验上的提升;另一方面, 企业现有的网络渠道营销案对渠道渗透的提升效果不理想。

2) 客户分流效果不理想:目前各企业网络渠道的业务办理量增长的重要原因是少数客户对网络渠道重复使用, 从而使得网络渠道的业务办理量很高。

3) 营销能力不足:在目前网络渠道办理的业务类型中, 以咨询、查询类业务为主。而办理类业务占比很少, 营销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纵观上述问题, 渗透率偏低和业务分流能力不足相互关联, 都是创新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障碍。而营销能力不足需要对客户网络渠道的使用过程进行分析, 确定问题的症结所在。

4.2 确定网络渠道传播的症结问题, 定位各网络渠道的发展阶段

网络渠道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方式会经历认知、说服、决策、实施和确认五个阶段, 任何一个阶段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客户的流失。

图6是调查的结果, 图中可以看到, 五个阶段中都有一定的客户流失。

1) 网站渠道:有近三成的客户知道网厅渠道, 知晓率还是较高的。但是有三分之二的客户并未对网上营业厅进行试用, 这说明在说服和决策阶段客户的流失率较高。网站渠道的保有情况较为理想, 超过65%的体验者成为习惯用户。

2) Wap渠道:从调研结果来看, w ap渠道同时面临着知晓率低、体验率低和保有率低的“三低”现状, 创新扩散的每个阶段都面临着大量的客户流失。

3) 自助终端:调研结果显示, 自助终端面临着和w ap渠道相似的问题。究其原因, 自助终端渠道的覆盖面和便利性不足, 不能随时随地为顾客提供贴心服务。

4) 电话营业厅:电话营业厅的知晓率和业务办理率都较高, 但是很多客户在使用热线服务时往往习惯性地转向人工热线, 造成人工热线的服务压力大, 不能很好地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5) 短信渠道:短信营业厅有着比较好的知晓率和体验率, 但有超过一半的体验客户不能形成使用习惯, 这说明短信渠道并不能很好地留住客户。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对各网络渠道在扩散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 (图7) 。

综上, 自助终端和wap渠道现阶段的知晓率都不够理想, 意味着该几类渠道需要长期的、大量的推广投入。

网站渠道拥有高的知晓率, 但体验率不足;短信渠道的体验率较高但很多人无法养成使用习惯。针对性地提高网站渠道的体验率和短信渠道的保留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提升渗透率, 有效分流实体渠道的服务压力。

4.3 重点问题分析

体验率不足是当前网站渠道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本文结合创新扩散速度的五个决定因素和调研的结果, 对其进行分析:

1) 相对优势:网站渠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服务的便利性。但是在使用条件上, 网站渠道必须基于电脑和网络, 这可能是体验率不高的原因。

2) 相容性:使用网厅业务意味着客户需要对自身行为进行较大调整, 这是网站渠道高知晓低体验的另一个原因。

3) 复杂性:对于懂得上网的网民而言, 网站渠道的复杂性并不高, 使用网站办理业务不会存在大的困难。

4) 可试性:可试性强调通过试验来降低不确定性。网站渠道提供的业务基本上不会给客户带来大的担心和疑虑, 具有较强的可试性。

5) 可观察性:网站渠道给客户带来的体验上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客户可以足不出户获得移动提供的各种服务。

调研结果证实了上述推论 (图8) :阻碍客户去实际体验的主要原因在于, 客户长期形成的接移动服务的行为模式不会自行改变。因此, 引导客户行为模式的改变对推广网站渠道至关重要。

相似的, 结合创新扩散理论和客户调研, 我们得到了短信渠道体验者无法养成使用习惯的原因 (图9) 。

对于短信渠道, 按照提示不断回复比较繁琐, 造成客户不愿意长期使用。而要缩短服务的时间要求客户记住常用的代码, 这也给客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同时会让客户觉得服务不够安全。

4.4 网络渠道营销困境分析

本文以网站渠道为例来分析营销困境。网站渠道的使用者中, 相当一部分行为模式限于查询话费、积分等业务, 很少去尝试其他业务。

客户对于网站渠道营销业务的购买决策更为谨慎, 他们认为选择在网上办理营销类业务有一定风险。另一方面, 客户对网络渠道的营销业务信息是否是最新的抱有怀疑。总的来看, 企业面临着一个“营销”业务的“渗透难题”。

本章讨论了网络渠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剖析了不同网络渠道在扩散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确定了提高网站渠道体验率和短信渠道的保有率两个短期提升网络渠道渗透的关键抓手, 并对目前网络渠道营销功能困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为提供网络渠道的发展策略和建议奠定了基础。

5 网络渠道发展的策略建议

创新扩散理论认为创新的传播策略是分层级的。各个网络渠道所处的阶段不一, 面对的问题各异, 宣传和发展策略也不同。

总的来说, wap和自助终端渠道面临着知晓率不高的现状, 要通过长期的大面积宣传布点来解决。电话营业厅的知晓情况和保有情况都步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 发展潜力不大。短信渠道的知晓率已经较高了, 需要针对性更强的发展策略才能在短时间有效提升其渗透率。

5.1 把握互联网社会关系网络, 发挥意见领袖影响力

网站渠道目前知晓率较高, 但是体验率不足, 主要是由于客户没有养成使用网络渠道的行为模式。这要求将渠道发展的中心从大众传播转移到人际传播方面, 用客户来影响客户的行为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 人际传播呈现了新的特点 (图10) 。

从图10我们可以看出, 不同节点的连通性不同, 有些节点在网络社会关系中处于中心位置, 是意见领袖。其言论、行为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周围的群体。利用意见领袖在网络社会里巨大的影响力可以帮助传播网站渠道。

5.2 精简客户交互流程, 降低体验后流失的客户比例

短信渠道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有效提高客户的使用感受, 降低客户试用后流失的概率。精简客户交互流程, 增强短信的引导效率是短信营业厅留住客户的主要途径。

根据客户的使用习惯, 通过一系列措施来精简客户交互流程, 降低体验后客户流失的比例。

5.3 匹配网络渠道、客户和营销活动, 构建线上线下协同营销体系

网络渠道要以对应的客户为核心, 选择合适的产品, 结合适当的营销活动。

首先, 本文使用CPC模型对客户———渠道———产品进行匹配设计 (图11) 。

在CPC的指导下, 我们进行了MPC设计 (图12) , 以合适的网络渠道为相应的客户提供最贴心的营销活动。

在MPC匹配的基础上, 将传统营销活动和网络渠道相结合, 同时构建不同网络渠道之间的协同营销体系, 结合重要活动、重要市场营销活动, 系统化推进网络渠道营销功能建设。

6 总结

网络渠道作为相关企业整体渠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实现集团低成本高效率运营的要求具有重要作用。短期促进网络渠道渗透的关键抓手在于解决网站渠道低使用率和短信渠道高流失率。对于网络渠道的营销能力, 企业要匹配不同的网络渠道和营销活动及客户, 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的营销体系, 发挥不同渠道之间的协同效应, 才能抓住有效把握客户需求, 激发客户网络渠道消费的兴趣, 促进网络渠道营销业务的发展。

摘要:深入挖掘网络渠道的服务潜力对企业低成本高效率运营的实现非常重要, 而目前网络渠道面临着有效渗透率不足、业务办理占比不高和营销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在创新扩散理论的指导下, 对各网络渠道进行深入分析, 确定各网络渠道的传播现状, 分析各网络渠道在扩散过程中遇到的症结问题, 并梳理出在短期内提高网络渠道渗透率和营销能力的关键抓手, 结合社会网络理论及实体渠道的营销策略提出了网络渠道的传播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创新扩散,网络渠道,实体渠道

参考文献

[1] (美) 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2]常向阳, 戴国海.技术创新扩散的机制及其本质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

[3]莫云清, 吴添祖, 吴婵君.基于社会网络的创新扩散研究[J].软科学, 2004.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启示 篇6

1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的理论回顾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最早是由地理学家T Hagerstrand提出的[1]。他认为, 技术的采用是通过“学习”或“交流”来实现的, 所以说在技术扩散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信息的“有效流动”, 而影响信息流动的最主要阻力因素就是空间距离。他还从形式上提出了空间扩散的三个阶段:初始扩散阶段, 中期扩散阶段, 饱和阶段。T Hagerstrand开创了对技术扩散理论的空间研究, 并奠定了空间扩散理论的基础。

继T Hagerstrand之后, 区域经济学家理查森对技术空间扩散的模式进行分类, 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创新源向四周呈放射状扩散的波浪式空间扩散模型;一类是技术从创新源首先向高等级城市, 再向低等级城市扩散的等级扩散模型。在此后的研究中, 极化理论将技术空间扩散的研究对象从国家层面转向了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等级扩散。相对于前期研究的均质空间而言, 极化理论则强调了空间非均质性在技术空间扩散中的基础地位。

2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的最新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的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笔者主要从技术空间扩散的地理因素以及其他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2.1 技术扩散地理因素分析

距离是影响技术空间扩散最主要的因素, 对技术的接纳及扩散产生显著的负影响, 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降低直至消逝。

Diamond在《Guns, Germs and Steel》一书中就重点强调了技术扩散中地理因素的重要性。在书中, Diamond假设经线对技术扩散的阻碍较大, 技术更喜欢沿着纬线进行扩散, 农作物对于气候的偏好特性证实了该假设的成立[2]。而Combin, Dmitrie&Rossi-Hansberg利用CHAT数据库也论证了这一假设的有效性[2]。

地理距离对技术扩散产生显著的负影响, 技术更容易在邻近地区进行扩散。Jaffe, Trajtenberg&Henderson将专利申请作为技术扩散的指标, 比较了专利引进的地理区位和美国的专利引进情况, 发现美国的专利, 相比被外国所引用, 其实更多地被美国本土引用。Branstetter使用美国和日本企业的专利数据和研发计算了加权的R&D溢出程度, 他发现国家内部的R&D溢出效应要比国家间的R&D溢出效应强得多。Eaton, Kortum以及Jaffe, Trajtenberg对于专利和国际技术扩散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个观点。

地理距离对于技术空间扩散的影响程度有多大?Keller证实地理区位确实会影响到技术的扩散, 且技术扩散呈现地理半衰期 (half-life of technology) 特征。Per Botolf Maurseth&Bart Verspagen通过对欧洲地区的技术溢出情况研究时也发现, 两个地区距离每增加1%, 其预期溢出效应就会减少0.37%。Adams则发现公共R&D和企业R&D存在321.87 km以内的局部化影响范围。Moreno在分析技术扩散的衰减距离时发现, 欧洲175个小地区之间, 当距离超出250 km时, 它们之间的技术联系就不再显著。同样地, Bottazzi, Giovanni对1970—1995年欧洲86个地区的R&D和专利的研究也表明, 一个地区的创新活动投资的绝大部分好处都会被自身消化, 只有距离技术源方圆300 km范围之内的少数地区会获得少量的R&D外溢效应。

随着交通和信息网络的日益便捷以及外国直接投资的频繁等原因, 距离对技术扩散的负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降低直至消逝。Combin, Dmitriev&Rossi-Hansberg通过实证研究以及构建数理模型, 证实了远离技术采用领先者的地区技术扩散慢, 临近采用领先者的地区技术扩散快, 而这个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逝。Keller也发现, 地理距离对于R&D溢出效应的负影响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小。

2.2 技术空间扩散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除了空间距离因素, 技术空间扩散还要受到由空间距离、地理区位所带来的各区域产业结构、技术差距以及收入和语言等因素的影响。

在产业结构方面, 产业的趋同更有利于技术的空间扩散。E.Mansfield是以产业作为技术空间扩散载体的代表人物。他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产业创新进行比较发现, 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确实会影响其对产业技术的吸收与采纳其他区域创新成果的能力。Dalia Hakura&Florence Jaumotte研究了1970—1993年的87个国家的数据发现, 相同产业部门进口产品, 更容易吸收产品中体现的新技术, 相比产业间的贸易, 产业内的贸易更有利于技术的扩散。Maria et al.则更进一步的分析了高技术企业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空间集聚现象。邵云飞、杜晓明对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随时间和距离两个因素变化的空间扩散模型进行研究表明, 距离会影响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的扩散速率, 且空间距离与技术创新采用的企业数量呈负指数关系。

巨大的技术差距会阻碍技术扩散的形成,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直接影响到技术扩散的效果。Findlay从理论上认为, 技术差距越大, 可供落后主体利用的机会就越多, 那么技术空间扩散的效应也就会越明显, 但是这一观点并没有获得实证研究上的支持。Kokko等人在对乌拉圭FDI进行研究时发现, 本土企业要想获得技术扩散效应, 那么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的技术差距不能太大。如果技术水平差距太悬殊, 本土企业就没有能力接纳跨国企业的技术扩散并从中获益。Keller也指出, 美国制造业部门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行业在东道国的FDI投资活动, 会对该国同行业的本土企业产生更为显著的技术扩散效应。

技术空间扩散还会受到收入、语言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收入及语言的趋同性会加速技术的空间扩散。Mac Garvie研究了语言的趋同性对于技术空间扩散的影响, 发现语言的相似性会促进技术的空间扩散。而Combin等在对技术空间扩散进行回归分析时, 将收入的空间距离 (SDI) 作为解释变量引入到回归模型中。他们认为, 收入是影响体现新技术的产品和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 收入的趋同会使得对技术的需求相似, 从而有利于促进技术的扩散。

3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存在的问题

技术空间扩散为研究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视角, 是对技术扩散的进一步扩展, 是地理学与技术扩散的一个更高层次上的交叉与综合。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的兴起对技术进步的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从而完善补充了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

但是, 作为技术扩散的一个新视角, 它的产生与发展是最近几十年来的事情, 仍有待于深化和完善。技术空间扩散理论尚未形成一个独立、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对技术空间扩散的研究范式更偏向于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 而纯粹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很少。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研究的重点也集中在对理论概念性的解释上, 缺乏系统性的实证分析, 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不能很好的匹配, 使得该理论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强。同时还很缺乏对技术空间扩散更微观的层面, 如具体省份之间、县域之间的研究。

4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1) 技术创新“跟着市场走”, 明确市场和政府的职能定位。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 一方面, 要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提高市场化程度, 实现共谋型技术创新;另一方面, 鉴于创新产业初期投入大、研发风险高、技术易发展成公共产品等特点, 政府必须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投资, 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同时政府还应加强西部地区的信息网络和公路建设, 疏通技术往中西部的扩散通道。

2) 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报酬递增产业, 实现与国际的接轨。中国必须大力发展跟国际接轨的技术含量高的报酬递增产业, 如能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同时还要加快改造传统产业, 向传统产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 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一体化架构制造业, 以先进的国家标准和产业标准等提高企业技术生产活动。

3) 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源, 协调区域技术水平发展。中西部地区缺乏技术创新源, 因此传统的雁阵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必须积极培育自己的创新源, 利用当地的能源和资源优势, 发展配套的价值链高端产业, 建立先进的高科技创新基地, 全方位带动周边区域及省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agerstrand T.Innovation diffusion as a space process[M].Chicago U P, 1953.

信息扩散理论 篇7

ERP作为一种创新的企业管理模式, 集成了企业业务流程, 提高了企业内部信息透明度, 并可实时获取和产生信息, 实现企业公共数据和信息共享, 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及时准确的多方位信息, 从而降低库存、提高生产率、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成本、增加营业收入等。ERP有诸多优势, 但成功率低、效果差, 许多企业在实施中常常遇到不少问题, 又由于本身能力限制, 最终导致实施ERP失败。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进入应用普及阶段, 但目前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仍较低, 据2月29日《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 (2007) 》和《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 (2007) 》显示:中小企业只有9%实施电子商务, 4.8%应用ERP。本文基于创新扩散理论 (DOI) , 探求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规律和新契机, 为在新经济形势下我国企业ERP的成功应用提供参考。

1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ERP创新扩散成功模型和研究的假设

本文结合既有研究成果和中国企业ERP应用现状, 并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提出了ERP扩散成功的研究模型, 如图1所示。

在图1的ERP扩散成功模型中, 包括9个ERP扩散成功影响因素, 可归纳为ERP扩散程度和ERP关键用户满意度两个层面。研究的假设如下:

1.1 创新特性的假设 (1) ERP兼容性 (H1) :

H1a:ERP与企业已有的技术系统和企业理念的兼容性将促进ERP关键用户满意度;

H1b:ERP与企业已有的技术系统和企业理念的兼容性将促进ERP的扩散广度;

H1c:ERP与企业已有的技术系统和企业理念的兼容性将促进ERP的扩散深度。

(2) ERP相对优越性 (H2) :

H2a:ERP相对优越性将促进ERP关键用户满意度;

H2b:ERP相对优越性将促进ERP的扩散广度;

H2c:ERP相对优越性将促进ERP的扩散深度。

(3) ERP复杂性 (H3) :

H3a:ERP复杂性将阻碍ERP关键用户满意度;

H3b:ERP复杂性将阻碍ERP的扩散广度;

H3c:ERP复杂性将阻碍ERP的扩散深度。

1.2 企业特性的假设

(1) 企业管理机制 (H4) :

H4a:企业管理机制越集权化、正规化将积极促进ERP关键用户满意度;

H4b:企业管理机制越集权化、正规化将积极促进ERP的扩散广度;

H4c:企业管理机制越集权化、正规化将积极促进ERP的扩散深度。

(2) 企业复杂性 (H5) :

H5a:企业复杂性将阻碍ERP关键用户满意度;

H5b:企业复杂性将阻碍ERP的扩散广度;

H5c:企业复杂性将阻碍ERP的扩散深度。

1.3 企业外部竞争压力 (H6) 的假设:

H6a:竞争压力与ERP关键用户满意度不存在联系;

H6b:竞争压力将促进ERP的扩散广度;

H6c:竞争压力将促进ERP的扩散深度。

1.4 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H7) 的假设

H7a: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将促进ERP关键用户满意度;

H7b: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将促进ERP的扩散广度;H7c: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将促进ERP的扩散深度。

1.5 业务流程重组 (H8) 的假设

H8a:业务流程重组将促进ERP关键用户满意度;

H8b:业务流程重组将促进ERP的扩散广度;

H8c:业务流程重组将促进ERP的扩散深度。

1.6 ERP实施顾问 (H9) 的假设

H9a:ERP实施顾问的能力和稳定性将促进ERP关键用户满意度;

H9b:ERP实施顾问的能力和稳定性将促进ERP的扩散广度;

H9c:ERP实施顾问的能力和稳定性将促进ERP的扩散深度。

2 研究的设计

2.1 样本的选取与资料的搜集

本文研究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ERP项目, 因此, 不管是在全企业范围内所采用的ERP, 还是在各个部门内采用的, 都是要研究的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ERP项目经理和IT专家, 因为这些人对ERP在企业中的扩散有比较全面、准确的见解。

由于调查研究时间的限制, 为了提高回答率,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便捷样本, 通过厦门市一家ERP供应商的帮助, 在福建随机抽取100家已经实施ERP的企业进行调研, 主要通过实地调查、E-mail、邮寄、传真等多种方式, 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 历时4个月, 收回87份, 经过判别, 其中63份有效问卷作为研究的最终样本, 有效反馈率为63%。其中19份错填或漏填太多, 另有5份企业仅实施了一个ERP模块, 因此总共剔除了24份不合格问卷。

2.2 变量的定义与问卷设计

(1) 因变量。在目前的IT扩散研究中, 学者们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研究扩散程度, Delone and Mclean (1992) [1]发现系统使用率和用户满意度是采用最频繁的两个衡量标准, 而且Premkumar (1994) [2]和Kwon&Zmud (1987) [3]同样认为这两个衡量标准是信息系统创新扩散过程中最重要的两方面。因此本文也采用系统使用率作为ERP扩散的一个衡量标准。根据Kosnik[4]和Rai[5]在1990年分别进行的IT研究, 系统的使用率由“广度”和“深度”两个指标来衡量, 同时本文还把系统关键用户的满意度作为ERP扩散的另一个衡量标准, 而且Premkumar (1994) [2]指出用户满意度通常是由系统的利益相关者, 即高层领导、部门经理和最终用户满意度来衡量。综上本文采用员工对ERP系统满意度 (Q35) 、部门经理对ERP系统满意度 (Q36) 、高层管理者对ERP系统满意度 (Q37) 、ERP系统应用模块数和启用站点数5个指标评价ERP扩散成功的程度。

(2) 自变量。主要包括九个方面: (1) ERP兼容性, 本研究借鉴Ramamurthy&Premkumar (1994) [2]的量表, 设计了硬件兼容性 (Q1) 、软件兼容性 (Q2) 和操作习惯等兼容性 (Q3) 予以测量; (2) ERP简单性 (复杂性) , 借鉴Moore&Goes (1991) [6]的量表, 设计了流程清晰易懂 (Q4) 、方便获取信息 (Q5) 、学习简单 (Q6) 和操作简单 (Q7) 四项进行测量; (3) ERP相对优越性, 借鉴Deloitte (1999) [7]和Laughlin (1999) [8]的量表, 设计了库存的降低 (Q8) 、生产能力提高 (Q9) 、人员减少 (Q10)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Q11) 、改善交货周期 (Q12) 、提高资金管理力度 (Q13) 、采购成本降低 (Q14) 七项指标来测量; (4) 企业管理机制, 借鉴Khandwalla (1997) [9]的量表, 设计了壁垒森严的交流渠道 (Q15) 、严格的程序和规章制度 (Q16) 、风险业务活动的避免机制 (Q17) 、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办事 (Q18) 、严格的职位等级性 (Q19) 、明确的工作岗位职责 (Q20) 和义务和复杂的信息控制系统 (Q21) 来测量; (5) 企业复杂性, 通过参与ERP实施的站点数来测量; (6) 竞争压力, 借鉴Thong (1999) [10]的量表, 设计了外部竞争压力驱使 (Q22) 、内部经营业绩驱使 (Q23) 和自身忧患意识驱使 (Q24) 来测量。 (7) 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设计了高层的亲力支持 (Q25) 、充足资源支持 (Q26) 、与本企业竞争战略紧密结合 (Q27) 和中层管理者 (Q28) 的支持来测量; (8) 业务流程再造通过是否花精力进行企业流程重组 (Q29) 和 (Q30) 来测量; (9) 实施顾问的作用, 通过实施顾问的专业能力 (Q31) 、行业经验 (Q32) 、稳定性 (Q33) 和培训能力来衡量 (Q34) 。

3 研究结果

3.1 变量效度和信度分析

本文在进行效度分析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 通过正交转轴后进行主成分分析, 选取因子载荷值大于0.5的指标, 并根据因子矩阵来解释因子含义, 如表1所列。

从因子结果来看, 问卷中关于用户满意度的题项共有3个, 因子分析过程中全部归入一个因子当中, 没有删除任何题项。因变量构面中, 测量“ERP兼容性”、“ERP简单性”、“竞争压力”、“高层管理者支持”、“业务流程重组”和“实施顾问”的各项题分别全部落在相应因子上;测量“ERP相对优越性”的7个题目有5个落在因子4上, 而另外两个落在因子1上, 考虑到Q12“减少交货周期”可以由Q10“提高产能”和Q11“提高工作效率”来体现, 故删去Q12, 而Q14“降低了采购成本”可以由Q13“提高资金管理力度”体现, 故删去Q14;测量“企业管理机制”的7个题目有5个落在因子3上, 而Q17“绝对避免有风险的业务活动”和Q18“任何业务情况下, 都要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办事”可以由Q16、Q19、Q20共同体现, 因此删去这两个题目。上述结果表明, 本文开发的测量工具基本满足收敛效度的要求, 只是在测量“ERP相对优越性”和“企业管理机制”上的有些问题, 需要进行修改。

3.2 变量相关性分析

变量相关性分析的目的用来初步检验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 以及自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本文对这些变量采用两两之间相关分析, 根据Gaski (1986) [11]介绍的方法, 如果每对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变量的Cronbachα系数, 则认为量表具有区别效度。分析结果表明九个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其中任何一个的Cronbachα系数, 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表明量表满足区别效度要求。

3.3 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李怀祖 (2004) [12]的观点, 在自变量间相关系数小于0.8时, 可以不考虑多元共线性问题。

本研究的9个自变量之间虽然有些有相关关系, 但相关系数均没有超过0.8, 因此作者认进入逐步多元回归的方程中的各自变量间没有多种共线性问题存在。由表2可知逐步多元回归的Sig.F Change均小于0.01, 该模型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且三个模型的调整后R2为0.917、0.389和0.588, 表示这三个模型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注:***代表Sig.F Change<=0.001;**代表Sig.F Change<=0.01;*代表Sig.F Change<=0.1。

(1) ERP关键用户满意度。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ERP简单性、ERP相对优越性、竞争压力、实施顾问和高层管理者支持这五个变量对因变量“ERP关键用户满意度”的解释能力 (R2) 在增强;而且, 这种变化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Sig.F Change<=0.001) 。由此证明了:除了竞争压力对ERP系统实施的成功起反向阻碍作用外, 其他的4个假设的影响因素对ERP系统实施的成功都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实施顾问、ERP相对优越性、竞争压力、ERP简单性和高层管理者支持这五个变量对因变量“ERP关键用户满意度”的联合解释量达91.7% (Adjusted R Square=0.917) , 其中“实施顾问”的单独解释量最大, 达51.7%, 其次为“ERP相对优越性”变量, 其解释量为24.77%。而九个变量的联合解释量为92.1%, 可见余下的四个变量虽然对“ERP关键用户满意度”有影响, 但是作用没有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的这五个变量那么明显。

(2) ERP扩散广度。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ERP简单性和高层管理者支持这两个自变量对因变量“ERP扩散广度”的解释能力 (R2) 在增强, 而且这种变化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 (Sig.F Change<=0.001) 。其联合解释量达38.9% (Adjusted R Square=0.389) , 其中“ERP简单性”的单独解释量最大, 达27.2%, 其次为“高层管理者支持”变量, 其解释量为13.6%。而九个变量的联合解释量为40.2%, 可见剩余的七个变量虽然对“ERP扩散广度”有影响, 但是作用没有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的2个变量那么明显。同样排除了共线性的影响, 由此证明了:ERP简单性和高层管理者支持对ERP扩散广度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 ERP扩散深度。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企业复杂性、ERP相对优越性和企业管理机制三个变量对因变量“ERP扩散深度”的解释能力 (R2) 在增强, 而且这种变化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 (Sig.F Change<=0.001) 。其联合解释量达58.8% (Adjusted R Square=0.588) , 其中“企业复杂性”的单独解释量最大, 达49.4%, 其次为“ERP相对优越性”变量, 其解释量为8.2%。而九个变量的联合解释量为59.0% (见表2) , 可见剩余的六个变量虽然对“ERP扩散深度”有影响, 但是作用没有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的3个变量那么明显。同样排除了共线性的影响, 由此证明了:除企业管理机制对ERP扩散深度起阻碍作用外, 企业复杂性和ERP相对优越性对ERP扩散深度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主要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ERP扩散的影响因素如下:

(1) ERP相对优越性、ERP复杂性、高层管理者支持、实施顾问和竞争压力这五个变量是ERP关键用户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除了ERP复杂性和竞争压力对ERP关键用户满意度起反向阻碍作用外, 其它三个变量起积极促进作用, 其中ERP相对优越性的作用最为突出。

(2) ERP相对优越性、企业复杂性和企业管理机制三个变量是ERP扩散深度的关键影响因素。ERP相对优越性和企业复杂性对ERP扩散深度起积极促进作用, 而企业管理机制起阻碍作用, 其中企业复杂性对ERP扩散深度的影响最大。

(3) 只有ERP复杂性和高层管理者支持这两个变量是ERP扩散广度的关键影响因素。ERP复杂性对ERP扩散广度起阻碍作用, 高层管理者支持起积极促进作用, 其中ERP复杂性对ERP扩散广度的影响最大。

4.2 提高企业ERP扩散成功率的若干建议

根据实证研究结论, 作者对中国企业ERP实施扩散的管理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1) 本文研究表明, ERP的相对优越性对于促进ERP扩散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 一方面实践者应积极与企业员工沟通, 让他们了解到所采用的ERP比企业现行的运作模式的优越性, 让员工认识到采用ERP的重要性, 即它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库存降低、生产能力提高、采购管理和周期得到改善、采购成本降低等, 并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提高企业竞争力, 而且也能够通过培训学习, 使员工获取先进知识, 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从而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 有助于ERP在企业中的扩散。另一方面, ERP供应商也应更加优化ERP软件本身, 吸收国内外成功企业管理经验和模式, 使其真正反映“最佳业务实践”, 才能真正发挥出优势, 同时优化操作界面和流程, 使其操作尽可能易于被采用者掌握。

(2) 实践者无法控制ERP的应用与企业已有的软件和硬件的兼容性。只能调整企业的操作习惯等, 使之与ERP所带来的变化相协调, 从而以促进企业向ERP的顺利转型。实践者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 如培训等帮助人们适应转变, 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变革, 减少企业内部对ERP的抵制作用, 促进ERP在企业中尽可能地扩散。

(3) 高层管理者支持不仅有助于提高ERP关键用户满意度, 而且也积极促进ERP在企业中的扩散广度。ERP系统的应用是一项投资大、风险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企业的众多部门、人员、资金、时间及技术等方面, 是关系到企业全局的问题, 只有高层管理者的充分理解、支持、参与, 保证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 协调ERP应用过程中部门间的冲突, 动员全体员工参与, 加强员工间的合作统一思想, ERP扩散才能成功。因此, ERP在企业中的实施扩散必须得到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支持, 在ERP项目开始之前, ERP-实施人员就应该与高层积极沟通, 摆明得到高层管理者支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在实施扩散过程中应保持和高层的沟通, 让高层时刻清楚项目实施进度情况, 以更好的得到高层管理者的全力支持。

信息扩散理论 篇8

电动汽车[1,2,3,4]充电负荷的计算是研究电动汽车对电网影响及电动汽车作为储能单元参与电力市场辅助应用的前提[5,6]。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分为2种方法: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统计学建模方法;基于大量电动汽车充电实际物理过程的物理学建模方法。前者是在建立诸如起始充电时间、起始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等概率分布的基础上,考虑充电功率、电动汽车数量及电池容量等影响因素,运用蒙特卡洛数学试验累加每辆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得到总体充电负荷。后者是在探究大量电动汽车并网充电动态物理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描述该动态物理过程的数学方程来计算充电负荷,该方法能反映不同连续时刻充电负荷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使电动汽车代理商(位于电网与电动汽车之间的代理机构,它能对大量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进行优化调度与控制,还能为电网提供诸如调频、调峰、旋转备用等辅助性服务,实现电网与用户的双赢)能准确预测由大量电动汽车以直接负荷控制方式聚合成的“虚拟发电厂”的宏观响应特性,这对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辅助性服务有重要影响。

对于充电负荷的统计学建模方法,不同文献对上述影响总体充电负荷因素的处理方法不同[7,8,9,10,11]。对起始SOC,文献[7-10]假设起始SOC为给定值,文献[11]则考虑不同驾驶行为的起始SOC;对充电时间,文献[7]假设充电时段固定,文献[8]假设起始充电时间固定,文献[9,11]基于实际统计数据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分布,文献[10]研究了在不同电价、电网控制与不控制等多个场景电动汽车的不同充电时间;文献[12]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实地调研讨论了未来主要电动汽车车型对应的充电方式和充电时间,提出了更为完整的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计算方法。

鉴于深入探究大量电动汽车充电的实际物理过程对电动汽车参与电力市场辅助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学中扩散理论的电动汽车负荷模型,即扩散负荷模型。该模型可统筹兼顾充电功率、电动汽车数量、起始SOC、起始充电时间、电池容量等影响总体充电负荷的关键因素,并以电动汽车并网速率为随机扰动变量。为方便应用,该模型将充电功率分为基准功率和可控功率。结合大量实际统计数据,本文分别运用扩散负荷状态空间模型及蒙特卡洛负荷模型对私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计算对比,以验证扩散负荷模型的有效性。

1 电动汽车扩散负荷模型

某一时刻大量电动汽车的总体充电负荷取决于该时刻每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及并网电动汽车数量。假设相同型号的电动汽车电池容量及充电功率相同,并且充电功率分为基准功率和可控功率,分别表示为Pb和Pmaxu(t)。其中,u(t)为调度中心向并网电动汽车发送的广域控制信号,-1≤u(t)≤1,所有并网电动汽车均能同步接收到该信号并通过智能充电系统实时调整可控充电功率;Pmax为最大可控充电功率。基准功率保证电动汽车正常用电需求,可控功率将用来参与电力市场辅助应用。

1.1 电动汽车扩散负荷模型建立

在V2G背景下,大量电动汽车并网充电的动态物理过程,可以描述为以电动汽车并网速率为随机扰动变量的大量充电负荷从低SOC向高SOC动态扩散的物理过程。该充电负荷建模思路来自于空调、热水器等热力负荷建模过程[13,14]。大量电动汽车并网充电的动态扩散过程可由图1来描述。

图中,x表示蓄电池的储能;w(x,t)=∂W(x,t)/∂x,在扩散负荷模型中,它作为随机扰动变量,W(x,t)表示t时刻原始储能小于等于x的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速率;Q(x,t)=∂S(x,t)/∂x称为并网电动汽车数量集中度,S(x,t)表示t时刻储能水平小于等于x的电动汽车数量。电动汽车扩散速率就是瞬时充电功率,即Pb+Pmaxu(t)=d x/d t。图中波浪阴影面积与右斜线阴影面积之和为t时刻电动汽车并网速率;横线阴影面积为t时刻电网中电动汽车总数量;左斜线阴影部分面积为不能被利用的电池容量。

为推导描述该扩散过程的数学方程,并求出t时刻电动汽车总体充电负荷,特取两部分能量微元对该扩散过程进行细致研究,如图2所示。

图2中,从t-d t到t时刻,能量微元1、2中的电动汽车电量将分别增加dx,故能量微元1、2中数量为Q(x-dx,t-dt)dx和Q(x,t-dt)dx的电动汽车将扩散到能量微元3、4中;在此过程中将有数量为w(x-d x,t-d t)d x d t和w(x,t-d t)d x d t的电动汽车分别接入能量微元1、2中一起参与扩散;在该微小扩散过程完毕之后,能量微元3、4中的电动汽车数量将为Q(x,t)dx和Q(x+dx,t)dx。故可得如下方程:

于是:

将式(2)两端除以dxdt,整理可得:

考虑到对式(3)取极限可得:

式(3)反映了大量电动汽车由低SOC向高SOC充电时的动态物理扩散过程,它是一个一阶偏微分线性扩散方程。在边界xmin和xmax处没有上述扩散过程发生,故式(3)的边界条件为:

假设相同型号电动汽车充电功率相同,则t时刻并网电动汽车总体充电功率为:

式(4)—(6)便是本文提出的电动汽车扩散负荷模型。该模型将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分为基准功率和可控功率。基准功率保证电动汽车正常用电需求;可控功率可用来参与电力市场辅助性服务,如参与AGC应用、平抑新能源间歇性等。

1.2 电动汽车扩散负荷状态空间模型

为方便数值计算,需要将电动汽车扩散负荷模型进行离散化得到电动汽车扩散负荷状态空间模型。将蓄电池容量K等分,每份能量块为Δx,即KΔx=xmax-xmin,对式(4)和式(6)进行离散化处理并考虑式(5),可得电动汽车扩散负荷状态空间模型为:

其中,qi(t)=Qi(iΔx,t)Δx表示t时刻第i个能量块中电动汽车数量,Wi(t)=w(iΔx,t)Δx表示t时刻进入第i个能量块的电动汽车速率。

2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计算

文献[12]结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08年)》预测未来电动汽车中私家电动汽车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另外,公交车、公务车和出租车通常具有固定的行驶特性和停放场所,其充电负荷需求也可预计为较为固定的模式,而私家车在行驶里程和用户充电行为上都更具随机性和灵活性[15],其充电地点和充电类型也更为复杂。因此,本节取100000辆私家电动汽车作为研究对象。私家车充电地点及充电类型如图3所示,其中第1类充电类型无充电时长限制,充电过程持续到电池充满;第2类充电类型有充电时长限制,充电时段结束时无论是否充满均停止充电。

2.1 蒙特卡洛负荷模型

对第1类充电行为,假设车辆希望离开时充满电,计算得出充电需求,基于充电方式、充电需求计算充电所需时长。在满足所需时长约束下,缩小起始充电时间抽样范围,按制定的概率分布抽取起始充电时间。对第2类充电行为,在给定的起始充电时间范围内,抽取起始充电时间,计算充电限制时长。根据随机抽取的起始SOC和给定的目标SOC,计算满足充电需求所需充电时长。实际充电时间为充电所需时长与充电限制时长中较小值。

2.2 扩散负荷模型

为能应用扩散负荷状态空间模型计算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必须构建出任意t时刻电动汽车的并网速率向量W(t)。

对第1类充电行为,W(t)的确定算法如图4所示。假设计划参与并网的电动汽车总数量为N,起始SOC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SOC(x),起始充电时间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bt(t),电动汽车蓄电池容量为L,充电效率为η,则起始SOC在[x,x+d x]的电动汽车并网数量为NfSOC(x)d x。为保证充电结束时用户充满电,该部分电动汽车的并网时间不能迟于即该部分电动汽车的并网时间只能落在图4中时间轴的深色区域中。因此,需要引入限定函数res(x,t),其表达式为:

故在[t,t+dt]时间段,起始SOC在[x,x+d x]区间的并网电动汽车的数量为:

从而任意t时刻电动汽车的并网速率向量W(t)中元素Wi(t)表达式如下:

其中为扩散状态空间模型中最后一个能量块中电动汽车数量,即已充满电的电动汽车数量,该部分电动汽车需要离开电网。

对第2类充电行为,由于引入充电时长限制,并网电动汽车脱离电网原因有:充电时间超过时长限制;电池已充满;充电时段已结束。为能运用扩散负荷状态空间模型计算该类型充电行为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作如下合理假设:

a.扩散负荷状态空间模型的电池容量为获得电量的平均值;

b.所有电动汽车的起始SOC为最小值;

c.离开电网时充满电。

在此3个假设下,第2类充电行为便转化为第1类充电行为,因不需考虑起始SOC对电动汽车并网速率的影响,W(t)的构建更为简单,如式(11)所示:

2.3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计算结果

假设私家车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方式为常规慢充方式,充电电压为320 V,电池额定容量为100 A·h。充电负荷计算以天为单位,时间间隔精确到30 s。对2类充电行为,扩散状态空间模型中电池容量分别为32 k W·h和4 k W·h,K都取1000。考虑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充电特性,充电过程中基准充电功率将随电池的SOC变化而变化。典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基准充电功率变化规律如下[16]:SOC<0.15时,基准充电功率从零近似线性增加到额定充电功率;0.150.9时,基准充电功率线性减至零。本文假设基准充电功率按上述规律变化,额定充电功率为4 k W。对2类充电行为,可控充电功率都为零,即假设电网不控制用户充电行为。私家车充电负荷预测参数设置见表1[9]。工作日和周末充电负荷的计算结果分别见图5和图6。为方便对比分析,用蒙特卡洛模型计算的私家车工作日和周末充电负荷曲线如图7所示。

由图5—7可知,由于工作日和周末私家车用车习惯不同,其充电负荷呈现不同的特性。私家车在工作日充电地点主要集中在单位停车场及居民区停车场,充电时间主要集中在07:30—17:00和19:00至次日07:00。考虑到起始充电容量分布及起始充电时间分布,私家车工作日充电负荷主要集中在08:00—14:00和19:00至次日02:00,而在10:00和21:30呈现2次负荷高峰,分别约24 MW和76 MW。私家车周末充电负荷主要集中在20:00至次日06:00在01:00呈现负荷高峰,约30 MW。14:00—20:00充电负荷很小且不足5 MW。本文所建扩散负荷模型与蒙特卡洛模型具有相同的准确度。

3 结论

信息扩散理论 篇9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 截止2015 年6 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6.68 亿,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 亿。 手机终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沟通交流和信息传播的工具。 互动广告萌发于WEB2.0 时代的社会化媒体平台, 发展于移动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由于具有紧密联系用户、 及时传播的优点, 移动互联网+ 互动广告的结合具有能够快速吸引用户注意力和趣味性强等特点。 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 是普及率最高的, 成为移动互联网互动广告发展和传播的主要阵地, 手机互动广告也成为移动互联网互动广告最主要的分支。 手机互动广告特指以手机为移动终端、 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互动广告形式。 现阶段, 手机互动广告的主要形式有LBS互动广告、 游戏广告和手机富媒体交互广告等, 可使用重力感应、触屏交互、LBS定位、声音交互、双屏互动等形式实现广告信息的传播和互动。 尼尔森移动报告显示, 手机使用者对移动广告记忆率高达89%, 通过移动广告产生的转化率是网站广告的5.3 倍。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 本文创新性地将创新扩散理论应用到手机互动广告上, 通过构建新的模型来研究手机互动广告扩散的关键影响因素。 一方面能够扩大创新扩散理论的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使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另一方面通过调查和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手机互动广告, 能够对移动互联网广告营销给予一定的指导。

二、模型的构建与假设的提出

( 一) 模型的构建

1.TAM技术接受模型

Davis在1986 年提出来的TAM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技术接受模型是目前用来解释个体对新技术或者新产品接受行为影响因素的主流模型和重要方法, 如图1 所示, 这个模型表明使用态度和行为意向共同受到感知有用性 (PU, Perceived Usefulness) 和感知易用性 (PEOU, Perceived Ease of Use) 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中感知易用性也会对感知有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 作为描述个体特征的外部变量也会对这两个因素产生影响。

2.IDT创新扩散理论

Rogers在1983 年提出创新扩散理论 (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 他认为人们是否采用新事物是由其性质决定的, Rogers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影响新事物扩散的五个主要特征———可试性、可察性、相容性、复杂性及优越性, 如图2 所示。

可试性 ( Testability) :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可以在用户正式决定使用之前进行低成本、 小范围实验或者实施的程度。可察性 (Observability) :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被潜在采用者接受以后能够感受到的效用和结果, 以及将这样的效用和结果通过口头、 文字、 图画或其他方式告知他人的程度。 相容性 (Compatibility) :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相对于旧技术或老产品所存在的价值观、经验需求的一致程度;除此之外, 相容性还包括创新技术或产品能否有效地匹配潜在使用者现有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 复杂性 (Complexity) :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被潜在用户理解和使用时所面临的困难程度。 优越性 ( Relative Advantage) :一项新技术或者新产品相对于旧技术或者老产品所呈现出来的优势程度, 它一般表现为经济收益、有效性的增加、不舒服感的下降、时间的节约或者是其他的收益。

3.拓展的创新扩散模型

根据图1 技术接受模型 (TAM) 和图2 创新扩散理论 (IDT) 的相关理论及其研究成果发现, TAM和IDT有一定的相似性, 存在融合的可能。 技术接受模型的感知有用性与创新扩散理论的优越性相互对应, 技术接受模型的感知易用性与创新扩散模型中的复杂性正好是描述系统使用难易程度的正反面, 异曲同工。 基于此, 本文将技术接受模型引入创新扩散理论中, 得到创新扩散理论的拓展模型, 并用此新模型作为研究的基础。

( 二) 假设的提出

根据对手机互动广告功能和特征的研究, 发现手机互动广告本身就属于一种新事物, 因此特别适合使用拓展的创新扩散模型来进行研究。 下面将根据其具体的特征和相关理论提出模型假设。

手机互动广告的可试性表现在手机互动广告采用免费使用方式,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使用手机互动广告是不用支付任何费用的; 手机互动广告对人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事物, 猎奇的心态会促使人们试用手机互动广告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手机互动广告。“ 可试性较高的新事物能够有效降低潜在采用者对于该事物的风险预期和相应的不确定性, 有效地减少使用者可能需要承担的经济、精神上的损失, 更容易被接受 ( Rogers, 1983) ”。

H1: 手机互动广告的可试性与用户对手机互动广告的使用意愿正相关。

手机互动广告展示的位置均容易到达用户。 Zaltman等学者在1973 年指出:“ 如果新事物带来的结果能够很容易地被观察到, 就能够有效地刺激采用者身边的家人、亲戚、朋友、邻居、同事讨论, 使潜在采用者更便捷地获得帮助评估的参考信息, 从而促使该项创新能够在相应的社会结构中得到快速扩散。 ”

H2: 手机互动广告的可察性与人们对手机互动广告的使用意愿正相关。

手机互动广告在设计和开发的时, 需要充分考虑终端的适配性, 保证不同终端的用户均能顺利参与。

H3: 手机互动广告的相容性与人们对手机互动广告的使用意愿正相关。

1990 年Marshall证明:“ 创新的复杂性是影响用户采用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复杂的创新往往需要较长学习过程, 采用者难以把握, 其扩散速度必受影响。 反之, 如果一件新事物使用方法越简单, 扩散速度越快”。

H4: 手机互动广告的感知易用性与人们对手机互动广告的使用意愿正相关。

1989 年Davis对TAM模型提出假设:“ 感知易用性会对感知有用性产生影响, 使用越简单的东西,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得到的满足感就越强烈。 ”

H5: 手机互动广告的感知易用性与手机互动广告的感知有用性正相关。

手机互动广告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娱乐性、利益性和互动性。 娱乐性是指广告能够让参与的用户产生娱乐感, 利益性是指互动广告中常常通过利益和优惠等方式吸引用户参与和传播, 互动性是手机互动广告区别于其他广告的重要特点, 用户不再是广告沉默的受众, 可以参与广告互动。

H6: 手机互动广告的娱乐性与手机互动广告的感知有用性正相关。

H7: 手机互动广告的利益性与手机互动广告的感知有用性正相关。

H8: 手机互动广告的互动性与手机互动广告的感知有用性正相关。

Taylor和Tod于1995 年指出:“ 一旦产品具有相对优势, 那么它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更有可能被采用。 ”

H9: 手机互动广告的感知有用性与人们对手机互动广告的使用意愿正相关。

此外, TAM理论认为, 用户的感知有用性不但对使用意愿有正向的影响, 同时也会直接影响用户接受新事物的行为, 例如在实际工作中, 有时用户对某项新技术的接受态度是负向的, 但是由于新技术是切实对工作有帮助的, 用户确实是有此需求的, 用户还是很可能会产生使用行为。

H10:手机互动广告的感知有用性与人们对手机互动广告的使用行为正相关。

Agarwal在1999 年提出:“ 由用户的使用意向可以推测出其使用新事物的实际行为”。 也就是说用户对某项新事物的使用行为会受到其使用态度的影响。 一般而言, 使用意愿越强烈, 使用行为发生的概率越大。

H11: 手机互动广告使用者的使用意愿与其使用行为正相关。

三、实证研究

( 一) 变量定义和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变量包括手机互动广告的可试性、可察性、相容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 ( 娱乐性、利益性和互动性) 以及用户的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 每个变量结合手机互动广告的具体情况设计多个问题, 问卷采用里克特七分量表, 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七个指标对问题进行衡量, 1. 完全不同意, 2.不同意, 3.有点不同意, 4.不确定, 5.有点同意, 6.同意, 7.非常同意。 在完成原始问卷设计之后, 先后咨询了对手机互动广告有研究的教授和参与过手机互动广告的同学, 并根据各方的意见对问卷的格式和指标进行了修正, 以合理性、逻辑性、内容完备性、言简意赅性为原则进行结构设计, 最后形成最终的问卷。

该实证研究中总计涉及8 个外生变量, 包括:可试性、可察性、相容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利益性、娱乐性、互动性以及使用意愿。 包含24 个外生显变量, 分别是:3 个衡量可试性的外生显变量TR1, TR2, TR3;3 个衡量可察性的外生显变量OB1, OB2, OB3;3 个衡量相容性的外生变量CO1, CO2, CO3;3 个衡量感知易用性的外生显变量PEOU1, PEOU2, PEOU3;3 个衡量安全性的外生显变量PU1.1, PU1.2, PU1.3;3个衡量隐私性的外生显变量PU2.1, PU2.2, PU2.3;3 个衡量互动性的外生显变量PU3.1, PU3.2, PU3.3;3 个衡量使用意愿的外生显变量IN1, IN2, IN3。 研究中还包含一个内生变量, 即用户使用行为, 影响这个内生变量的是AC1, AC2, AC3。

( 二) 数据收集和样本特征描述

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人们使用接纳手机互动广告因素, 所以目标研究人群为智能手机用户。 在问卷调查网站发布问题, 通过在移动社交平台中传播问卷链接方式搜集问卷。 从2015 年9 月10 日到2015 月10 日11 日, 收回问卷478 份, 处理其中的无效问卷, 得到有效问卷436 份, 有效问卷占87.2%, 因此本研究以此436 份有效问卷进行相关性研究。 在436 份有效问卷中, 男性样本占65.3%, 女性样本占34.7%, 男性比例大于女性比例。

( 三) 信度与效度分析

由于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 因此调查问卷的质量对于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本研究的科学性及价值性, 需要先对问卷结果进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信度分析是指对测量工具的模型数据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的过程。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 不同的问题都是反映手机互动广告这个共同的对象, 因此有必要对内容一致性进行衡量。Hairetal于1998 年提出:“ 测量内容一致性最常用的指标Cronbach’s α 系数如果在0.9 以上, 则认为信度甚佳, 在0.8以上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在0.7 以上, 则问卷应该进行较大的修改但是仍有价值, 但是如果在0.7 以下, 则问卷的价值就很低了。 ”本研究采用这种当前学术界中广泛使用的测量信度的Cronbach’s α 系数。 效度分析是衡量量表和其所针对的测量特征有效性的方法。 效度的高低可以反映测量结果的优劣与否。 通常的研究中, 采用对因数的分析检验问卷的效度高低, 若有某一指标的因子负荷低于0.45, 则将该指标删除。

结果显示, 各变量模块的Cronbach’s α 值都是大于0.8的, 说明问卷的测试效果的信度是可以接受的。 并且在统计上高度显著 ( df>30;t>2) , 其表明本研究各衡量语句在其所衡量的变量上具有较高的会聚性, 各建构具有很高程度的收敛效度, 构造变量衡量的收敛度较好。 从以上的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中, 发现本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都十分可靠。

( 四) 整体模型的拟合性检验

采用如下指标衡量测量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情况:X2/df、常规拟合度 ( NFI) 、非常规拟合度 ( NNFI) 、比较拟合指数 ( CFI) 、拟合优度 ( GFI) 、调整拟合优度 (AGFI) 、近似误差均方根 ( RMSEA) 、标准化残差均方根 ( SRMR) 。 经检验, 各类指标拟合值均达到建议值, 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模型在整体上具有很好的拟合效果, 可以用于检验假设。

( 五) 假设检验分析

结构模型主要是检查模型结果与所提出的模型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即检验在概念化阶段所提出的理论假设关系是否受到资料分析结果的支持。 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关系, 主要以标准化系数来呈现, 系数越大表示在因果关系中的重要性越高。 根据值和影响方向来表示各自变量、中间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表2 是本研究所提的假设关系的验证结果。

下图所示的是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 包含各个因子间的完全标准化路径系数及p值。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手机互动广告的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娱乐性、利益性、互动性、相容性以及使用意愿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对手机互动广告的使用行为。 而可察性和可试性则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根据各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 本研究将各个变量对用户使用行为直接影响效果和间接影响效果计算出来, 如表3所示。 根据对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效果对各影响因子变量进行排序, 依次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娱乐性、使用意愿、利益性、互动性和相容性。

注:NA 表示本研究中的变量对人们使用行为没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四、研究发现及结论

通过运用结构方程的定量分析方法, 本文得出:按照各影响因子变量对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效果大小, 可以将7个影响因子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重要因子, 包括感知有用性 ( 0.73) ; 第二类为次重要因子, 包括感知易用性 ( 0.57) 、娱乐性 ( 0.52) 、 利益性 ( 0.48) ; 第三类为弱影响因子, 包括互动性 ( 0.32) 和相容性 ( 0.14) 。

感知有用性对用户接纳手机互动广告影响最大, 而在影响感知有用性的变量中, 娱乐性和利益性的影响效果最大。 因此在移动互联网营销活动中采用手机互动广告时, 需要考虑互动形式的娱乐趣味性和利益性。 比如, 可以丰富手机互动广告的形式, 采用游戏互动等方式, 同时可配合优惠活动、参与礼物和奖品等。

以上研究发现与结论对通过手机互动广告进行营销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俞坤.基于UTAUT模型的移动互联网广告的用户接受模型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 2012.

[2]陶涛.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广告用户采纳及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 2015.

[3]刘超, 王君祥, 宋海荣.创新扩散模型的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05) :125-127.

[4]Zhonghua, Pan Tianjiao Lu Yingjun Deng."The Analysis of Promoting Cloud Computing in Libraries:Analysis[3]Based-on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Theory."Journal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6 (2012) :005.

[5]冯丽云, 孟繁荣, 姬秀菊.消费者行为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6]郝晓鸣, 赵靳秋.从农村互联网的推广看创新扩散理论的适用性[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07, (06) .

[7]丁士海, 韩之俊.基于创新扩散的耐用品品牌扩散模型探析[J].软科学, 2009, 23 (3) :127-133.

[8]Agarwal R, Prasad J.Ar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germane to the acceptance of new information

[9]Pedersen P E.Instrumentality challenged:the adoption of a mobile parking service[M]//Mobile Communications.Springer London, 2005:373-388.

[10]易余胤, 盛昭瀚.新产品市场扩散的演化分析[J].预测, 2003, 22 (2)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信息扩散理论】相关文章:

信息扩散08-09

扩散理论07-08

对流扩散05-22

扩散处理05-24

扩散效应05-25

空间扩散06-14

扩散方程06-22

行为扩散07-18

扩散模拟07-19

扩散性能08-15

上一篇:边坡加固技术下一篇:土地市场供给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