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改革

2024-07-26

市场经济改革(精选十篇)

市场经济改革 篇1

纠正政府在市场运行中的过度干预

近年来居民消费率逐步下降, 主因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在急剧下降, 其次是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 相当一部分人因担心社会保障的不稳定, 有积蓄却不敢消费。

在农村, 主要是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本应全部归属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 绝大部分被政府与企业所获。2001年~2010年, 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由0.13万亿元增长到2.7万亿元, 增长了19.9倍。但农民通过征地拆迁补助和失地补助两项, 仅获得土地出

宏观经济/要情分析

危机后全球主要经济体

的结构调整和需求萎缩还将持续

让收入的37%。2010年, 辽宁、浙江、河南三省征地补偿费占土地收入的比重, 分别低到不可想像的10.37%、2.91%和12.99%。

在城市, 居民收入增长慢的主因, 是薪酬收入偏低、财产收入在下降。过去几年快速发展的传统制造业, 资本有机构成高。国企垄断问题严重, 分红制度又不健全, 且资源税等要素价格便宜, 刺激了第二产业的不断扩大。而能促进就业、普遍提高劳动者薪酬水平的劳动密集型经济、服务经济的发展, 在各种行政管制及扭曲制度下受到明显抑制。要扭转此局面, 问题直指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国企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重要的产业结构调整等。

过去几年, 各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大幅增加, 并以此为杠杆, 高倍撬动了金融资源, 加快了第二产业投资。特别是垄断性央企, 更有条件以独占的优势, 积累大量利润和巨额资本, 撬动巨额的信贷资金, 并实施多元化经营, 形成了产业结构的重大扭曲。而对民营投资服务经济的限制过多、门槛过高, 资金难以进入。利率、汇率、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的滞后, 再遇上前几年不可忽视的外部需求繁荣的刺激, 一拍即合, 助推了垄断性、资源性企业更有条件以较低的成本加快扩张。要想彻底扭转此局面, 应直指税收改革、国退民进、落实新非公36条、利率汇率资源等要素价格的改革。

要纠正扭曲的结构, 仅靠经济体自身的运行解决不了, 必须要纠正政府在市场运行中的过度干预, 要重新讨论政府在市场运行中的合理边界问题。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启动了国内经济结构的重大战略性调整, 有利于恢复世界经济的再平衡。而全球经济的恢复和健康发展, 也会促进中国经济收窄“结构失衡”的缺口。

土地出让金减少倒逼财税体制大改革

在全国城乡, 应尽快出台以“提低、控高、扩中”为主要内容的缩小收入差距改革方案。方案应包括:第一, 未来八年中,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城镇居民最低养老标准、贫困救助线等。第二, 逐年缩小城乡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水平差距的量化目标。第三, 为解决居民预防性储蓄而制定全面、逐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的社会保障量化目标。这必然会造成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由此, 可进一步倒逼财税部门通盘考虑财税体制的改革, 制定中长期改革预算。为了解决因长期负利率而形成的居民财产损失, 也倒逼金融部门制订利率逐年市场化的改革方案。

在农村, 要想真正提高农民收入, 必须依法改革土地征地制度, 把土地级差收入和长期增值收益真正归还给农民。实际上只是在农村经营性用地、宅基地“确权、登记、领证”的基础上, 真正回归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两大原则。改革政府垄断经营土地制度, 允许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出租、出让、入股、信托等多种方式进入市场。国家应强调“合法补偿”, 而不是“公平补偿”。

财政可在规范、统一契税、房产税等税种改革基础上, 形成合理的房产税制度增加财政收入。需要引起警觉的是, 今后若土地长期增值收益真正回归农民后, 中国经济马上会暴露更突出的问题, 一是土地出让金的骤然减少, 使原城镇化建设计划中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捉襟见肘。目前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中, 土地出让金仅占20%, 绝大部分资金是通过土地抵押从银行融资, 占70%~80%。若土地出让金减少, 不仅会影响地方城市建设, 还将严重影响农村的教育、农业、水利建设等。绝大多数的地方财政将难以生存。最终必将会要求中央与地方财力和事权的重新划分。

如果此时中央政府需统筹考虑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中新增的财政支出以及多年累积的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化解等因素, 国家财政必然难以维持下去, 会不得不倒逼财税体制进行大改革, 打破因循守旧, 制定中长期的改革预算。当财税改革进行到一定的地步, 现实严峻的收支缺口困境决定, 会从国企进一步提高分红比例和出售部分国企股权为内容的“国退民进”改革中寻找出路。

土地征地制度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地方政府, 因此在着手这项改革的同时, 在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财力和事权关系上, 必须有相应配套的财税改革。伴随改革的推行, 全国农民将新增千万亿元的收入, 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民及进城变成市民的农民工, 在其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制度安排与内容标准上, 应配合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财税改革, 准备政策预案。

用政府资源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在我国下一轮的改革中, 涉及面最广、情况最复杂、历时最长、最需要在短期急处理, 中期有安排, 长期有预期的改革, 是财税体制大改革。特别是在全国地方财政自给率下降到55%左右的情况下, 要改革土地征地制度, 任务相当严峻。

政府应该认真研究1994年“分税制”以来的经验与教训, 适度提高地方政府收入比重, 合理测算中长期国家财政的收支缺口及动态变化, 全面制订中长期财税体制渐进改革方案, 并在上述各项改革的动态过程中, 及时修正方案。未来的国家财政出现相当大的收支缺口难以避免, 而要真正解决此问题, 最有可能实施的制度调整是动用政府手中掌握的现存资源, 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后形成。

我们应达成的共识是:逐步并适当降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纵观世界各国, 一国经济是否健康运行, 要靠法律法规制度是否健全, 宏观调控政策是否得当。今天强调“国退民进”, 丝毫不影响加强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只是对“重要和关键”之外的行业与领域, 应该有计划地“退”。

市场经济下企业统计改革探讨论文 篇2

关键词:企业统计;计划经济;统计主体;改革;探讨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企业统计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但是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统计资料的来源相对比较单一,很多企业基本上都是公用同一个渠道去获取信息,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对企业的约束,这也会间接对企业统计造成很大的影响。

1市场经济对企业统计的影响

1.1企业统计工作职能的改变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企业统计只是注重考核国家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因此当时主要的职能只有检查和监督,其统计工作也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规定的报表,这时对统计职能的使用还不是特别的全面,像统计的能动作用就没有得到发挥,现如今更是难以满足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管理需求,所以说要及时创建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符合企业发展指标的体系,将企业的统计职能转变为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1.2拓展了企业统计的范围

传统的企业统计工作都是以企业内部统计和事后的统计为主,将企业统计的空间控制在企业内部,有利于企业内部经营成果的分析,而将企业统计的时间控制在计划经济发生之后,这时已经发生的企业经济活动就会对企业的内部经营情况进行考核,但是这样一来,企业就缺少了有效的横向对比,企业只是掌握了内部的信息,对企业外部的信息都没有一个详细的记录,这样就没有办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将视野放在整个市场上,要改变传统的企业统计观念,以大信息量作为企业统计的宗旨,积极的去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多增加企业外部的环境统计。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要在扩大空间范围的同时,还要进一步超越原有的时间界限,不能够让企业的统计始终处于事后统计的现象上,应该做到的是企业在遇到事情之前有预测、在事情发生的过程中有监测、在事情发生之后有总结的一种统计模式,从而形成一个对企业发展有效的统计信息系统。

1.3企业统计资料来源的改革

市场经济改革 篇3

我们从百姓投资兴业的第一道门改起,以改革工商登记为切入点,通过工商系统的自我革命、主动放权,带动相关部门审批制的改革,减少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激发群众创造力和市场经济的内在活力,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

简政放权,不是一放了之,必须做到放管并重,在放活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是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对此,工商系统积极创新监管理念、监管机制和监管方法,切实加强市场监管。特别是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积极推动企业信用信息监管,通过建立经营异常名录、企业黑名单等制度,努力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让信用创造财富。

通过商事制度改革,成功促进新设立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新设立公司的便捷程度、新设立公司的数量多少,是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自2014年3月1日改革实施到2015年5月底,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691.1万户,同比增长16.3%。世界银行《2015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的营商便利度排名,由前年的第96位,上升到去年的第90位。特别是“开办企业”专项排名,由151位上升至128位,提升了23位。

市场经济下企业统计改革的探讨 篇4

1 市场经济对企业统计的影响

1.1 企业统计工作职能的改变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企业统计只是注重考核国家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因此当时主要的职能只有检查和监督,其统计工作也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规定的报表,这时对统计职能的使用还不是特别的全面,像统计的能动作用就没有得到发挥,现如今更是难以满足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管理需求,所以说要及时创建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符合企业发展指标的体系,将企业的统计职能转变为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1.2 拓展了企业统计的范围

传统的企业统计工作都是以企业内部统计和事后的统计为主,将企业统计的空间控制在企业内部,有利于企业内部经营成果的分析,而将企业统计的时间控制在计划经济发生之后,这时已经发生的企业经济活动就会对企业的内部经营情况进行考核,但是这样一来,企业就缺少了有效的横向对比,企业只是掌握了内部的信息,对企业外部的信息都没有一个详细的记录,这样就没有办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将视野放在整个市场上,要改变传统的企业统计观念,以大信息量作为企业统计的宗旨,积极的去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多增加企业外部的环境统计。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要在扩大空间范围的同时,还要进一步超越原有的时间界限,不能够让企业的统计始终处于事后统计的现象上,应该做到的是企业在遇到事情之前有预测、在事情发生的过程中有监测、在事情发生之后有总结的一种统计模式,从而形成一个对企业发展有效的统计信息系统。

1.3 企业统计资料来源的改革

首先,我们要加强调查资料的来源,尽量多利用一些间接的统计信息,还可以通过一些民间机构去获取统计信息,因为这些民间机构所掌握的信息是最杂的,同时也是最全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就可以找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有效信息,其实企业的统计工作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现代企业统计,一定要打破传统统计制度的限制,摆脱过去的消极观念,积极发挥统计工作的潜在能力,让其真正的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市场经济下企业统计改革中观念的改变

2.1 加强对企业统计的关注程度

在市场经济下,我们的企业管理者要与企业的统计人员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统计的关注程度,将企业统计纳入到重点发展项目当中,之前传统的统计人员认为,绝大多数管理者都不太重视企业统计工作,之所以会让我们的企业统计工作人员有这样的一种想法,主要是现实导致的,企业统计自身没能够满足企业全面性的发展需求,企业统计的作用只是作为计划经济中的附属品,也就导致自身的统计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说,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常常就会忽视这一部门。像这样的一种想法在当前的企业发展中还算是好的,最起码企业统计部门还是发挥了一点作用的,更严重的是一部分企业统计工作人员认为,反正企业管理者也不重视这一部门,对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也就逐渐变得大意草率了,而企业的管理人员则认为,反正统计出来的信息都是草率之中整理出来的,对企业的发展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也就更加的不重视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企业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根本就发挥不出来什么作用。

2.2 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企业的统计工作改革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而统计的方法和统计的手段也在逐渐的更新,统计工作的不断更新要求我们的统计工作人员要具备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超强的分析能力,此外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也就要求我们的企业要不断招收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化人才加入到企业统计队伍当中,这样不仅为企业增加了新鲜的血液,更重要的是使企业的统计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3 加强企业统计人员的市场理念

企业的发展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进行的,因此要求我们的企业工作人员也要具备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要知道企业的发展越好,工作人员的干劲儿才会越足,因此要求我们的企业统计人员在收集相关统计信息的时候,要站在市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紧抓市场这一范围,仔细分析竞争对手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以及相关的营销策略,在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查之后,才能够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准确的、科学的统计信息。

3 协调好企业统计与官方统计之间的关系

3.1 确定企业统计和官方统计之间的独立性

自从政企分开之后,企业逐渐成为了独立的经济实体,所有的经济行为也不再受政府的指挥,企业的目标也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从此以后企业统计不再附属于政府,使得官方统计和企业统计逐渐形成了两个独立的体系。

3.2 确定企业统计与官方统计之间的关系

虽然我们说官方统计和企业统计是两个独立的体系,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二者并没有彻底的进行分离,也就是说其主体暂时还没有完全的分开。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样的一种存在形式其实是存在其滞后性的,有的时候还会导致一部分统计信息失真,从而影响到最终的统计工作质量。

4 结语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统计目标和统计主体如果不相同的话,那么最终企业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而作为传统的官方统计,当它在收集相关统计信息的时候,还是会不自觉的去依赖企业报表,基于此种情况,我们要让官方统计多依靠自己的统计力量和民间的统计力量,这样一来所获得统计信息就可以直接对政府负责,而且还能够从根本上杜绝虚报假报等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官方统计的质量。而企业统计则要摆脱的是官方统计的限制,在最快的时间内创建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统计行为,如果其他的企业或者是某一个部门运用了企业的统计信息,一旦出现了问题,本企业是不会承担任何责任的,我国的企业统计算算也走过了半个世纪,在这半个世纪的发展当中,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较为完整的企业统计模式,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的去发展企业经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还需要我们去努力、去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旭光,刘祖法.如何编制好企业统计技术的质量体系文件[C]//如何在质量体系中有效应用统计技术方法征文选,2000.

[2]吴启富.统计与会计比较分析[C]//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2001.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之路 篇5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之路”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94110202班 200704112057 齐绍杰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之路

经过1978年开始的30多年的努力,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最为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国有企业微观经济基础再造的任务已经初步实现,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成为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竞争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有经济继续有力地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全面回顾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认真总结其中的基本经验,对于今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背景

传统国有企业在政府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是无权、无利、无债的政府的“附属物”。

(一)传统国有企业体制特点

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方面,国家对国营企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计划管理方面,国家制定 指令性计划决定国营企业 各项经济活动;在投资管理方面,国家对国有企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权高度集中;在财务管理方面,国家对国营企业实行“统收统支”和“大锅饭”财务收支管理制度;在生产品进入流通方面,国家 对国营企业产品和原材料“统购包销”进行分配和定价的统一管理:在劳动工资管理方面,国家对国营企业用工进行统一分配。

(二)传统国有企业体制弊端

传统国有企业体制的建立的过程是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形成的过程。这种经济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微观经济运行的唯一模式。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发挥了其集中体制的积极作用。但是进入正常经济运行后,传统国有企业体制的弊端也就暴露无余。主要表现在:

1.企业不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不可能直接管理企业,应当由国家授权出资人表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但是在传统的国有企业体制中,国有企业管理主体分散,出资人不到位。没有统一的国有企业出资人代表,过夜企业的管理是“九龙治水”,效率低下,重复建设惊人,国有资产损失严重。

2.国有企业不是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没有积极性

在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中,以及在传统的国有企业体制中,国有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是国民经济的生产车间,而不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对政府“等、靠、要”政府对国营企业管得过多、过细、过死,导致传统国有企业没有活力,体制运行产生消极后果:一方面资源极大浪费,另一方面产品严重短缺。

3.国有企业员工端“铁饭碗”、持平均主义“大锅饭”,没有积极性

在传统国有企业体制中,企业从领导人员到普通员工的收入与自己的工作效率基本没关系,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办法是长期吃“大锅饭”,而且保持了几十年一贯制的低收入。国有企业职高的创造力受到很大压抑,人力资源效益比较低下。

4.统购包销和短缺经济替代了市场和市场竞争,使国有企业无市场竞争了 改革开放前不承认市场竞争,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与传统国有企业体制相结合,导致国有企业远离市场,缺乏发展动力,没有竞争力。

二.改革历程

(一)探索期(1978-1992)

1978年12月,具有深远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决定证实吹响全国国有企业改革这一伟大历史 进程的号角。从1978年到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由浅入深,从点到面,经历了长期的不懈探索。

1.扩权让利阶段(1978-1981)

197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选择了重庆钢铁公司等6户大方国营工业企业,在全国率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主权”的试点。试点的主要内容是,逐户核定去也的利润指标,规定当年的增产征收目标,允许企业在年终完成计划以后提留少量的利润作为企业的基金,并允许企业给职工发放少量奖金。1979年1月又将6户增加到100户。

2.经济责任制阶段(1981-1983)

1981年初,山东省等地以首钢为代表的企业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实行了利润包干的经济责任制,从“扩权”到“定责”深化了“企业扩权”之后,全国各地陆续实行一些不同的包干方法。这些包干办法同扩发企业自主权一起,逐渐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3.两步利改税(调整企业与国家分配关系)阶段(1983-1987)

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改在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理顺国家和企业的关系,1983年开始进行“利税改”的第一步改革,即实行利税并存的制度。1983年2月28日,国务院转批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改革“利改税”办法。具体做法是:国营企业保留原来的工商税,把相当于基数利润的部分改为所得税,烦忧盈利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按55%的税率计征所得税,所得税后的利润,一小部分上缴国家,一定三年不变。剩余部分按照国家核定的留利平留给企业。小型国有企业则实行利润按8级超额累进税率缴纳所得税,与企业自负盈亏。1984年9月19日进行了利税改的第二步。

5.承包经营责任制(促进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阶段(1987-1992)

从1987年开始,全国掀起了第一次承包热潮。承包的主要形式有:(1)“双保一挂”,即报上交税利、保批准的改革项目,工资总额与实现利税挂钩;(2)上交利税递增包干;(3)上交丽人基数包干,超收分成;(4)行业投入产出包干等。承包制的基本特征是: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出多留、歉收自补。

(二).国有企业改革突破期(1992-2002)

1.确立目标:宏观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微观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2-1993)

1992年7月国务院明确了企业转化经营机制的目标,机企业应当适应市场要求,陈伟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从此,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突破期。

2.试点突破: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阶段(1993-1998)

19936年,各地结合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以理顺企业产权关系为核心,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新的企业组织制度试点。1995年开始,国务院正式确立全国100家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内容主要有:(1)完善企业法人制度;(2)确定试点企业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地位;(3)确定企业的公司组织形式;(4)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司内部组织管理机构;(5)改革企业劳动人事工作制度;(6)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试点实验表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有成效的。

3.全面推行:大中型企业“脱困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阶段(1998-2002)

面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面临的严峻形势,1998年3月新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进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过三年的努力,国有资本继续向重点行业、大中型重点企业聚焦,国有经济在石油、石化、电力、电信、冶金、有色金属、铁路、军工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展迅速,促进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而在机械、电子等一般竞争性领域,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较快,国有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所有制结构 出现积极变化。

(三)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期(2002-2008)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后,以出资人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化和完善阶段。此阶段特点是:企业层面完善公司制、股份制,建立一套现代化产权制度;从宏观层面建立一套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之力层面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1.完善股份制和建立现代产权制度阶段(2002-200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权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远化,重要的企业有国家控股。按照现代企业的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2.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建立和全面推行的阶段(2003-2008)

从中央层面来看,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进行一下具体工作:(1)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标准管理;(2)完善中央企业考评体系;(3)启动中央企业人事制度改革;(4)实行外部懂事占多数的新的董事会制度试点工作和中央企业经营预算制度。

3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和不断完善阶段(2002-今)

随着改革的深入,理论界逐渐达成共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可以考虑分为四个层次,即:一是出资人机构为三级国资委;二是懂事与 董事会及所属的委员会;三是监事及监事会;四是以总经理(CEO)为首的搞管理层。国语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是在上述四个层面形成既协调又相互制衡、权责利一致的高效领导体制。包括:(1)董事会科学的决策机制;(2)监事会对董事会和高管层、董事会对高管层有效的监督机制;懂事会对高管层合理的激励机制。

三.国有企业改革成果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一次成功的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公有制经济比重的下降,计划经济下公有制经济占绝对多数的单一所有制结构,迅速转变为市场经济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竞争的多元所有制结构。从本质上来讲, 三十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就是解决了以上三类市场失灵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2.国有企业改革使得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保证了经济发展的稳定运行。

3.国有企业改革有效增强了中国经济总体的国际竞争力。

1明确并初步学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2、刺激了供给增加和买方市场的形成。

3、产品和企业的分化加快,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脱颖而出。

4、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企业家

不论理论和政策上采取了何种“说法”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从开始实际上就是“市场导向”的。改革之初,企业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按什么价格出售无法自主决定,国家计划“管得过多,统得过死”,被当成是企业体制的一大弊端而需要改变,因而要求企业“面对市场组织生产”。企业首先进入的是商品市场,在商品市场中则首先进入的是消费品市场。决非偶然的是,价格改革构成了80年代经济改革的重点,首先得以放开的是大多数消费品价格,尔后通过“双轨制”的调放结合,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放开了大多数投资品价格。中国国有企业首先经受了商品市场的竞争洗礼,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明确并初步学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2、刺激了供给增加和买方市场的形成。

3、产品和企业的分化加快,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脱颖而出。

基于市场经济的会计教学改革分析 篇6

摘 要 市场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相配套的工作流程和人员素质以及技能都需要相一致,对于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会计工作也是如此,因此为了满足新时代企业和社会的要求,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不仅需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还需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养,本文将秉承这一原则,对现阶段的会计教学提出新的方法。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会计教学 改革

一、引言

以往的会计教学都是围绕课本的理论知识,和鼓励学生多考取一些证书来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水平,对于操作或是实践锻炼的情况比较少,导致学生进入企业或是社会后能力不强,还需要人带领,另外还呈现了基本素质不高的现象,严重对会计的就业前景造成了影响,所以基于市场经济对会计的教学进行改革变得尤为重要。

二、现阶段会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虽然会计教学的理论体系比较完善,给学生灌输的基本知识也很全面,但是对于会计这门课程而言,操作性和实践性比较强,所以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难免会出现一些弊端,让学生感到理论知识还是比较空乏的概念,学起来积极性也不高等,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学理念上来看,高职院校是以实践性教学为主,大学主要是培养学术性人才为主,但是现阶段的情况是不管当初是以哪种理念进行人才的培养,都已经普遍成为了知识灌输性,缺乏真正实践培养的教学。首先从教学的基础设施来看,教材的选取,相配套的实验室或是电脑软件等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教材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或是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太少了,理论性偏强,而教学的实践设备年代比较久,比如会计常用的财务软件,在实际的企业中已经更新很多代了,但在学校实验室中还是比较老的那种,因此造成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的操作不接轨。其次从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来看,现在学校都在进行扩招,学生的数量都在增加,但是教学质量却还是保持原状或是有所退步,原因在于学校和教师从思想观念上还没有从理论教学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转变,学校按照教育局的规定,教师按照学校的规定,将该安排,该教育的内容都完成就是达到了目的,没有一定创新或是站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在思考问题。最后从实习环节的重视程度来看,与企业的联系还是有点少,导致了虽然每年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比较多,但是企业还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有很大部分的原因需要归结于学校实践教学环节。

(2)从教师的教学状态来说,缺少了对教学的反思。虽然每个进入高校教学的教师都是能力比较强,知识储备量很丰富的人,但在对教学和学生的负责任程度来看,还是有部分教师有敷衍的心态,而且还有很多教师上完课并没有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琢磨,比如为什么学生不愿意听这门课程或是为什么课堂效率不高等问题,而是将教学质量差归结于学生的心态不正确,不喜欢学习或是高校本身等方面,并没有从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考察和分析问题。

(3)从学生的学习心态来说,需要教师指引和修正的方面还有很多。我国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很多学生都习惯被教师管着,指引着,一旦任由他们自主的学习,效果就比较不高,而大学就是具有教师的约束和束缚少的特点,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采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的水平是高校和教师需要重视和加强改进的地方。

三、基于市场经济的环境对会计教学效果进行提升的对策建议

时代在进步,知识储备量和个人的能力水平也都在进步,而通过分析却发现会计教学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和实践型的人才成为了教学的重点方向,而本文将围绕培养实践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这两方面来进行阐述。

1.改革会计教学的实践性培养方式

(1)完善教学相配套的基本设施。首先是师资力量,高校中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真正在企业中得到实践和锻炼的教师数量却比较少,因此高校要以建立一支水平较高的教师为首要的条件,让教师能在平时的理论教学中,将实践中的事情融入进去,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的意识。其次是会计能力培养的软件和实训室等设施齐全,由于会计操作能力的提高不是单纯依靠理论知识支撑的,而是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指导凭证如何填写,如何审核和核对账目、凭证等,这些都需要训练才能熟悉,对财务软件的使用,尤其是目前电算化操作的普遍性,以及对软件使用的频繁性等都促使学生要对财务软件加强使用,同时也要求高校及时对软件进行更新,从而让学生能真正跟随时代的潮流。最后是教材选取方面,要选择跟实际情况比较贴近且运用比较多的知识点作为教材内容,或是按照实际会计流程进行编排的教材,以满足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的要求。

(2)转变教学方式和加强对会计教师的反思工作,以提高教学效率。思想是行为的指导,教师应该将培养全方位的人才作为教学的重点,首先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方法,比如如何区分和填写借贷凭证,可以采用演示法,或是实践法,对于刚开始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部分,可以采用趣味教学的方式,降低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增加校内实践教学的环节,多准备会计的实践资料,比如空白的发票或是凭证,让学生学会填写,也可以根据会计流程进行小组分组操作的方式,不要总围绕理论知识死记硬背的。再次是每隔一段时间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是自己的能力造成了会计学生的成绩不佳,还是在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或是自己在引导学生方面存在缺陷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都要积极处理,采用经验总结或是向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得出解决途径。最后是改革以往的评估方式,剔除必须要记住的知识点外,采用发散性思维或是灵活处理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最主要的还是以掌握到学生的实践水平为目的,从而根据结果进行下一步的教学策略。

(3)加强与校外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培养优秀的学生就是为了满足企业的要求,如果在学习阶段就能进入到企业,真正了解到工作的氛围以及熟悉流程,不仅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培养,而且也能对他们今后的学习重点指明方向,因此学校要多与校外企业进行联系沟通,建立稳定的长期的友好关系,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极好的机会。

2.改革会计教学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式

会计工作涉及到企业的财务,如果学生的道德素质不高,很容易出现违背职业道德的情况,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会计专业教学而言格外重要。首先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正确思想进行引导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一旦出现思想偏差的现象,要及时给与纠正;其次是在学生即将进入社会的时候,进行强化式的职业道德培训,让学生有遵守相关规定的意识;最后是在校园营造素质培养的氛围,比如让学生能看见宣传的事迹以及标语等,起到间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四、结语

从现阶段会计教学的情况可以看出,在取得进步的同时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围绕培养实践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这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包含了完善教学相配套的基本设施、转变教学方式和加强对会计教师的反思工作,以提高教学效率、加强与校外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以及素质培养的方式来对会计教学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安红梅.高职会计点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国城市经济.2010(5):62.

[2]丁江贤.市场经济体制下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9):79-81.

市场经济改革 篇7

演讲高屋建瓴,深入透彻,饱含着厉以宁教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思考和对未来改革的紧迫感。对于中国宏观经济之前、现在和将来所面临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清晰的陈述,向学界指明了在此背景下的宏观经济改革应该把握的原则和方向。本刊将此次演讲全文刊载,与读者分享。

01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在中国,多年以来形成了投资冲动怪圈。地方政府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提高GDP,才能使得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改善,使就业问题得到缓解。地方政府有了增加投资、扩大信贷的强烈需要,但结果是:经济虽然上去了,通货膨胀随之而来,致使物价上涨太快。于是,中央又不得已采取紧缩政策,通过紧缩财政和信贷,经济增速放慢,而这又引致地方财政收入、就业受到影响,就呼吁增加投资。如此循环反复,结果给经济带来了一种大起大落、大升大降的现象,这就是投资冲动的怪圈。

现在中国经济的情况跟这个怪圈都有关系。比如产能过剩,情况相当严重,产能过剩必然造成资源浪费。所以,中国当前最需要做的就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这告诉我们:GDP总量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便经济增速低一点,但是整个经济状态是好的。

结构比总量更重要。举一个例子,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GDP世界第一,远超出英国,但是经济结构不行。在1840年时,英国工业革命从1770年算起已有70年,工业化进展到了一定程度,英国GDP结构符合当时技术进步潮流。中国GDP总量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从结构上说,中国比英国差很远。

今天,虽然我们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但是日本的高新技术产品占GDP的比重比中国要大得多。所以,当前我们的改革着重是结构问题。

另一个重要的结构是人力资源结构。1840年,中国人口总量比英国多得多,但人口结构跟英国不一样。当时,英国普及了小学教育,建立了大量的中学,又建立了很多新的高等学校,每年培养出大量的工程师、技术专家和科学院的知识分子,还包括近代的经济管理人才、金融人才,这是英国当时的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结构。而中国虽然人口多,但大多数是文盲,少数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目的是为了考科举,很少人懂得近代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和金融。

同样,我们跟日本相比,人力资源总量比它大10倍。但是在人力资源结构上,日本大学毕业生在全人口中的比重较中国大,日本的工人队伍中,熟练技工人数比重也比中国大。这都表明了结构问题的重要性。

怎么提高经济质量呢?一是优化结构。优化结构是没有止境的,因为技术在发展,客观形势在变化。另外,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反映对低碳经济的要求越来越大,这是全世界的趋势。同时,人民生活水平要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提高,这也是表明经济增长的质量。

二是技术创新。当前,中国虽然讲技术创新重要,但实际情况是,实体经济距离世界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中国的制造业能真正自主创新的仍然很少,大部分仍然是依赖外国的技术。这就表明,自主创新少,经济增长质量不够。当前中国的主要问题就是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我们的经济增长才能质量提高,我们的结构才能够随之优化。

02宏观调控不能替代改革

经济如同一个人的健康情况,要身体健康,打针吃药是必要的,但处于辅助地位,主要是靠身体内部机制的完善。经济亦是如此,经济能够顺利地发展、解决结构问题,主要靠机制的完善。

宏观经济调控好比是外来的力量。近几年来,中国经济情况中出现了一种现象——宏观调控在实际中比它应该起的作用还要大。这就造成了“宏观调控依赖症”,什么事情都要宏观经济调控。经济发生通货膨胀,宏观调控;经济增长率下降,宏观调控。

而且,宏观调控的依赖性容易产生误导:既然宏观调控这么灵,还要改革干什么?实际上,这耽误了改革。

改革是解决机制问题,宏观调控作为外来的一种力量,是对经济的干预。所以,绝对不要因为宏观调控有点成效就频繁利用,而结果对经济造成大升大降、大起大落,在投资怪圈中摆脱不开。若不依靠改革来健全内在机制,那么越拖到后来,代价会越大,难度越大。所以,在宏观调控问题上,一定要以改革为主,不能依赖宏观调控。

现在,经济学界中有两种观点争论。一种观点是,从去年开始,我们经济增长率在滑坡,所以国外“唱衰”中国经济的人说,中国经济将会从此一蹶不振。

这个观点不对。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今年中国维持7%至8%的增长率是没有问题的。7%的增速,是一个中等偏上的速度。再想回到过去每年10%以上的增长,现在是不可能的。因为付出的代价多大,10%的增长率,环境承受得了吗?结构调整得了吗?在原有的基础上加码,结果产能过剩的现象会不断地出现。

另一种观点是当前要加大投资促使经济增长,防止滑坡。加大投资想过经济增长质量吗?如果再增加几万亿投资,中国经济的后遗症将越来越大,使得中国经济长期不能摆脱这个阴影。

投资是要增加,但今后应着重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的投资增大;二是民营经济投资力度加大;三是基础设施环境工程的投资要加大。这些是为中国经济增长准备后劲的。

投资固然重要,但应该考虑到中国的大局,当前绝不能够又来一个几万亿投资,这样对中国经济长远是没有好处的,实际上会使中国经济卷入到一个贻患无穷的地步。

中国的宏观调控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能够照搬国外的增长模式。中国是一个双重转型的国家。第一种转型叫发展转型,为发展经济学所研究的,一个经济体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现代化社会的转型;中国还有第二个转型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到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来说,这两个转型是重叠一起的,全世界没有先例。

在中国的双重转型中,中国经济有自身的特点。现在有观点认为货币流通量要控制。这是货币学派的一个观点,是根据国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而提出来的,但对中国不适应。

在双重转型下,原先中国农民被排除在市场经济以外,跟货币经济接触很少,但是现在广大农民都卷入到市场中间。农民的很多生产生活品要通过货币进行,卷入到市场经济中来了,所以货币流通量要增大。

中国的货币流通渠道环节太多,加上农民的加入,速度是相对慢的。跟西方国家不一样,西方的农民卷入市场是100年前就完成的。这对中国来说,货币流通量必然比西方经济学家所计算出的货币需求量要大。因此,中国的货币流通量应该根据国情来考虑。

因为融资难,在已有货币不够的情况下企业当中流行的一句话叫做“现金为王”,现金就全流到超正常储备中去了,造成了一方面M1、M2数量很大,另一方面感觉经济生活中现金是不足的。若不根据中国的情况来判断、制定政策,就一定会出乱。这个问题表明我们的宏观调控需要跟市场化结合在一起。

宏观调控绝不是万能的,更不是能替代改革。有人说,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是“小政府、大市场”,这个说法有道理,但是不准确。“小政府”意味着政府管理事情少更好,但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用大小来衡量,不是一个范围的问题。

还有一个说法是“强政府、强市场”,中国将来是“双强”体制。这个说法也不准确。“强市场”就是市场发挥作用,“强政府”意思是好像政府一定处处管到,这也不一定对。比如家用电器,政府不管它,它就起来了。管得越多,产能过剩越过。

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有效的政府、有效的市场”。政府不在于大小,主要是政府做政府应该做的事,效率要高。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市场还有很多地方是管不到的。有效的政府加上有效的市场,两者都要讲效率,都要有效,政府做政府该做的事情,市场做市场可以做的事情,这样就行了。

03土地确权学习林权改革

土地确权是当前改革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在全国大概有50个县正在试点,实际上数量可能还要更多,几年内将陆续推广。

为什么土地确权这么重要?必须从中国经济的非均衡谈起。非均衡分两类:第一类是市场不完善条件下的非均衡,西方国家的非均衡属于这一类;中国的非均衡属于第二类非均衡,即市场不完善再加上缺乏市场主体的非均衡。

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市场主体。企业不是真正的企业,没生产主体,产权是不明确的。所以中国的改革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产权改革,让产权明确,让产权界定,让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中国的改革不能从放开价格着手,价格不是改革的突破口,而是最终的成果。改革好了,最后的价格一定根据市场规律而制定的。中国搞股份制改革,就是让国有企业首先成为产权明确的市场主体,最好的办法是股份制。

中国的计划经济两大支柱,第一个支柱是国有企业体制,第二个支柱是城乡二元结构,两者支撑了计划经济。前30年的改革着重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把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变成了股份制企业,变成了上市公司,这个任务进行得比较顺利。但是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一直没动。

中国产权改革继续进行,农村也要进行产权改革。农村的集体所有制是空的,讲起来挺好,实际上包括乡镇企业在计划体制下,没有多少真正属于集体,而是由干部掌握、操作,跟广大农民没关系,直到“文革”以后取消人民公社,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

中国仍然存在第二类非均衡障碍,国有企业体制改了,农村体制还没改。怎么改?一定要谈到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总结福建、江西的集体林权制度试点的经验,进行全国推广。

尽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晚了20多年,但中央根据试点的经验,有三个重要的突破:一、承包期延长到70年不变。林权制度改革定了70年不变,农民一算,70年后我孙子都长大了,于是放心了,爷爷种树让孙子来砍,全国农村的积极性加大;二、林地可以抵押。这是一个大的突破,一抵押林区经济就活了;三、林权承包落实到户,一竿子插到底。林权证发到每个农户手上,承包跟产权一块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农民的积极性全调动起来了,现在造林成风,大量劳动力开展林下经济,种蘑菇、木耳,还有林下养鸡,都富了。林权可以抵押,钱又活了,落实到户,积极性来了。

所以,土地确权要把林权改革的经验落实到农田的承包中。农田承包主要有三权三证,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上盖的房子的产权。全国政协在农村调查时农民说,城里的土地是国有的,他们祖传的房子有房产证,新购买的商品房有房产证,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祖传的房子没有房产证,盖得再高、再好,也没产权证。

去年十八大以后的11月下旬,我带着全国政协调查组在浙江杭州、嘉兴、湖州三个市做调查,那里的土地确权工作几年前就开始了,已告一段落了。到那里看,农民兴高采烈,和当年的土改一样,因为产权已经落实到户了。跟农民开座谈会,农民说最大的好处是财产有保障了,土地确权了,有证了。谁再想圈占我的土地,不行,我可以告他。谁要想把我的房子拆了,那没跟我商量,可以告他,产权得到了保障,土地流转就加快了。我们问,为什么土地流转加快了?他说,我到外地去打工了,我的土地入股了。还有的说土地出租了。

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城乡收入差别明显的缩小了。在嘉兴市做调查,市委调查报告说,在土地确权以前,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比是3.1:1,土地确权后,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之比已经变为1.9:1。

为什么呢?农民说“首先,土地确权以后,农户更放心了。扩大了养殖业,扩大了种植业,家庭农场就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家庭农场,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就提高了。二是土地流转加快了,农民心里也放心了,于是进城打工,土地就转包给别人,出租给别人,或者是入股了,他收入增加了,进城去打工了。”嘉兴市平湖市是一个县级市,农民把宅基地房子都拆掉,盖了4层楼高的新房。我们问农民,你住得了那么大吗?他说家里没那么多人,我自己住两层,剩下的租出去,有了房租收入。这个情况应该说是很值得庆幸的,因为多年以来农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产,没有财产性收入。

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土地确权要重新丈量土地,发现土地多出了20%。原因是:第一,当初开始承包制的时候,土地质量有好有坏,好地一亩算一亩,坏地两亩折合一亩,经过30年,农民把坏地变好地了;第二,在当初承包的时候,土地是小块的,用牛耕田,田埂不算面积,田埂两边被遮住太阳的地方不算面积。现在农民用拖拉机了,土地面积扩大了,田埂取消了,没有田埂两边被太阳遮住的地方,所以土地就多了;第三,当初承包时候要交农业税,为了少交农业税都少报。现在没有农业税,少报自己吃亏,土地出租,钱少了,土地入股,,股就少了。而且也不敢多报,刚丈完,大家都知道。所以这样一来,土地面积多了20%左右。

假定全国都开展了土地确权,可能中国土地会多出20%左右,甚至还要多。我们在甘肃、内蒙古考察,他们说这里当年承包的时候,坏地三亩顶一亩。

土地确权证明了,家庭农场在这个基础上起来了,每一个家庭农场就是一个小微企业,重在经营。浙江的经验看得很清楚,三种人是将来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力:第一,家庭农场主,他们受过培训;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三,民营企业带技术下乡,带资本下乡。改造土壤,把沙地改成良田,沙退人进。

在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徐闻县的土地很贫瘠,没有大河,靠水库、台风,所以有时候产量很低。跟农民谈判:“你这一亩地产多少粮食,值多少钱?几百块钱。现在你别种了,把田租给我种。我每亩地一年付几百块钱给你。”农民想“不要我种,我还一年有几百块钱。”他说:“你愿意出去打工,我租金照样付给你,你不愿意出去打工,就留在我这里,根据你的技术水平,根据你的出勤天数,每个月发工资给你,你给我当合同工。”农民说:“这个好啊。”于是土地就连成片了。企业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种出来,徐闻城外,上万亩的地,一望无际挂一个大牌子,连地名都改了,叫“菠萝的海”。

04收入分配初次分配更重要

这是中国一个重大的问题,改革的重点应当放在初次分配,不要把二次分配作为重点。二次分配也重要,但是初次分配更重要。

有四点理由:

一、农民必须有产权,有产权才有积极性,才有财产性收入。

二、受雇方跟雇佣方必须有对等地位的谈判。今天中国初次分配不行,因为出来打工的农民是单个的,城里的人也是单个的。而雇佣他们的是大企业,农民出来打工,城里人出来打工,都是弱者。而雇他们的大企业是强势,谈判地位是不均等的。而工资水平制定由强者说了算,这就是初次分配的问题。所以这个要改,如果这个不改,始终是强者和弱者处在不平等的地位上。

三、农民出售自己的蔬菜、水果,牧民出售奶制品或者是牛羊肉。他们也是弱势,采购商是强势,由他来定价格。在西方国家有农会,或者叫农民协会,以及力量强的联社,中国也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联社组织。

四、教育制度要改革。中国的人均教育经费城乡是不平等的。农民人均教育经费和义务教育,校舍比城里差,师资比城里的弱,设备也不如城里,农民接受义务教育的学习质量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不正确的现象,就是职业世袭制。农民工的孩子还是农民工,他的孙子将来也可能还是农民工。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收入初次分配就有问题。教育体制要改革,要加大农村的教育经费。好学校办在城里,农村的孩子到城里来,学校免费让他住,这样就可以解决。

二次分配也重要,在于社会保障体制、城乡一体化,这是二次分配最重要的地方。二次分配最大的问题,城乡社会保障体制,城乡一律平等,这个很重要。

中央文件说“适当的时候推出遗产税”,从长远来说是可以的,但不容易。实行遗产税的第一条,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家庭财产登记制度,这需要准备相当长的时间。中国跟西方国家不一样,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已经200年了。中国不一样,中国老人没什么钱,计划经济下生活了一辈子。中国的管理者40多岁,50岁的也有,他不知道死了会收多少税,转移了怎么办?因为很多地方是不收遗产税的。香港原来收,后来就取消了。税率多少?门槛多少?都必须研究得清清楚楚。

而且这当中不要造成两个恶果:一个是资本外流;二是人生前不投资了,就挥霍、浪费。这样都不利于经济。中国需要培育中产阶级,要把分配结构搞成橄榄形的,两头小、中间大。中产阶级不是根据收入水平定的,根据多年经验,中产阶级三个条件:第一当然是有稳定的职业,稳定的收入;第二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平;第三是要有一定的道德情操。这样的话,中国更多的中等收入比重,在全国人口中就会越来越多。

05城镇化老城区+新城区+新社区

城镇化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体制,这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改革之一。主要的问题在农民的市民化,农民市民化实际上就是让农民和他的家属都融入城镇社会。中国的国情是地少人多,如果中国要做到农民融入城镇社会,现在的城市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的城镇化率现在有两个数字:第一个数字是国家统计局的,城市居民大概是占到51%左右。实际上这个数字不准,因为这个算法是将常住城市的人口都包括在内,而很多农民工是常住城市,也计算在城镇居民中,但是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

我们现在这种城乡二元体制是形成于1958年户口制度改革。当时户口分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两种,农民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不能离开农村的人。改革开放之后,尽管城乡二元体制放松了,但是没有改变。现在出问题了,上海的问题表现得比较明显,因为上海从农民工进城以后,原来二十多岁的农民工,现在都已经四十多岁了,成为上海各工厂的技术骨干,但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他们的孩子不能够在公立学校上学,医疗保障等等也跟城里人不一样。

上海遇到的问题是,浙江各个市县工业也发展起来了,急需骨干工人,就到上海挖,给城市户口,吸引了骨干工人向浙江转移,上海开始紧张。因为这批人一走,上海的制造业优势丧失了。所以上海加快了农民市民化,采取了积分制,千方百计将这些人留在上海。但若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骨干工人迟早还是要流走。

另有一个问题值得考虑,中国的城市能容纳多少人?如果51%是常住人口,但是实际上城镇化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多。假定中国将来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20年以后或者是30年以后,中国的人口可能达14亿多。80%意味着有12亿人住在城里。现在,按照常住人口来计算,51%的城镇化率,城镇居住人口是6亿多,还要增加五六亿人进城。

这些人进城之后城里会成为什么样?有那么多的土地盖房子吗?有那么多供人们使用的城市设施吗?

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中国国情的城镇化等于“老城区+新城区+新社区”三部分所组成。老城区就是现在的城区,重在改造。城里造成污染的企业要往外迁,城里棚户区拆迁,贫民窟式的街道房子要拆迁,这样的话让老城区改造成为适合人居住的居住区、商业区、服务区,这就是老城区的任务。

新城区在远郊,或者是一些镇的周围,主要是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物流园区,它是城市发展自己支柱产业的地方,是新兴产业的落脚地。新城区最大的特点是工业进园区,好处一是节约能源,各种设施都可以充分利用;二是污染源集中,便于治理;三是企业相聚在一起,交流机会多,商业机会也多;四是政府可以加强服务。

但是“老城区+新城区”,容纳仍然有限,所以中国的特色就是“新社区”。新社区的出发点就是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很多地方已经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居民的村子给迁移一下,盖上楼房,节约地出来。这样一来,就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将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起点,把它建设成为新社区。

新社区有五个方面需要做工作:第一,园林化;第二,要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包括垃圾回收和使用、清洁生产、污染清理等等;第三,公共服务到位;第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第五,建立社区的管委会,以代替现在的村委会。

新社区是城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免人过多地涌入老城区、新城区,现在全国正在推广,叫“就地城镇化”。这对中国来说,对世界的城镇化历史是伟大的创造。

城镇化过程中,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让孩子能够融入城镇社会,和城镇的孩子们一样进公立学校,或者是进比较好的学校,这是农民的希望。其次是看病。再其次是养老。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解决。

城镇化过程中,也有两个问题需要研究。第一个问题,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建设经费从哪儿来?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现在遇到两大困难,一是土地财政路已经走到尽头了,再也没有地可卖了;第二,要进行城镇化,地方债务问题不能再无止境地增加。无止境地增加只会造成将来更大的泡沫,城市也会破产的。

澳大利亚、新西兰是城镇化比较晚的发达国家,他们的方式是以城市为主体,发行公共建设投资基金券。公共建设投资基金券以具体项目为主,比如说城镇发展需要自来水厂,需要增设一个发电厂,建立地下交通干线、修地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全部公开,这些基金券的利息比银行存款高、比国库券高,购买之后不仅仅有利息,将来如果好的话还可以分红。年年有新增的项目,有新发的公共投资基金券,资金就不断地进来,甚至连廉租房都是采用这样的形式。这样的建设方式,可供中国参考。

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将新社区放在里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是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了,已经是改成社区了,前面就不要加农村,这就是城镇。老百姓迁到这里去,不会感到跟城市有隔阂。

我们在湖北调查,就发现农民即使迁到老城区、新城区,他还是融入不到社会,特别是一些老人都不愿意去,因为周围人不熟悉。“就近城镇化”,新社区就是城镇的一部分,户口市民化,周围也都是熟人,老人也感觉到生活有乐趣了。

中国的城镇化,实际上是造城运动,就是将原来是农村的改成新农村,然后改成新社区,再一部分改成新城镇,造城镇,这就是解决中国城镇化的主要路径。

城镇化还有一个难题,就是怎样让城镇居民有房子可住?居民有房子可住,现在的政策是不行的。第一,现在城市土地招标只能抬高地价,不断地出现新地王,土地成本高了,房子将来的价钱就一定高。应当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来建房,就是在同等技术标准、质量的情况下,谁报价最低就采购谁的。一块地先有人大、政协代表参加定出最合理的价格,在上面要建设什么样标准的房子先公布,谁报价最低。每一个企业就会考虑怎样降低成本,而不能够像现在这样,土地价格越炒越高,这样的话城市住房可以解决。

而且,房地产政策应当是不限购,只限转卖。所有这些,都应该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予以解决。此外,给穷人住的房子,不应该建得很远,应该就近建。楼可以高一些,但是要方便群众,城市住房问题才能解决。新社区发展起来之后,新社区就是城镇,这样的话新城镇将来也会发展起来。

06国资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国有企业在最近20年之内,的确有很大的进展,但是改革并未到尽头。国有资产改革应该有两个层次的改革:一个层次是国有资产配置机制的改革,或者是配置体制的改革。国资委下面不要去管具体的企业,国资委下面成立若干个行业性或者是综合性的投资基金公司,任务就是管国有资产的配置。20世纪30年代之后,出现了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假定投入不变,不同的方式来配置资源,然后进行对比,看谁配置效率最高。资产不断地重组、调整,是为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在经济学里引起了两个变化。第一个变化,过去长期认为在企业中搞人事组织工作的、搞宣传工作的、搞行政管理工作的,都列为非生产人员。资源配置效率出来之后,做人事组织工作的,从事的是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就是提高了效率。做宣传工作的,是调动每一个投入者的积极性,提高了效率。行政管理人员是将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更好地组合在一起,产生更多的效率。

国有资本最大的问题是配置不当,该发展的新兴产业进行大量的国有资本投入,不重要的或者是市场可以解决的、民营企业可以解决的,退出来,专门从事国有资产的最优配置。

至于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应当成为自主经营的国有企业,控股问题由法人治理结构定了之后,它控股多少,相应的董事参加。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一家独大,这样董事会就不是一个声音、一个面孔,就会有争论,而争论有利于效率提高。

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企业,中国的面貌就会改变。国有企业都是独立自主的企业,由法人治理结构来管理,这样中国的改革就会有进一步发展的希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看到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应当是竞争对手,同时也是合作伙伴。没有民营企业,光靠国有企业,你不可能一枝独秀,国进民退、国退民进,这些都不是我们的政策目标,我们的政策目标是双赢,双赢对国企、民营都一样,这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点,在国际市场上,将来国内市场也一样,不分哪一个产品是中国国企的产品、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产品,都是中国产品、都是中国制造、都是中国品牌。这样的话,国企、民企最后达到共赢的格局。

07民企转型首在产权意识

民营企业当前需要转型。第一,要有产权意识。产权意识对民营企业非常重要,要知道保护自己的产权,要知道民营企业靠产权清晰为主,产权清楚,才能保护自己的产权。民营企业在转型中,首先就是要产权清晰,产权要界定清楚。民营企业规模大的,同样应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各得其所、各在其位。家族制在企业成立之初起过作用,因为家长往往是一个能人,家长具有凝聚力,但是这个时间不会太长,一旦企业走向正规之后,就应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其中最大的问题也涉及到接班人的问题。趋势上讲,亲属可以有股份,但不一定要选为接班人。接班人要有能力,能够保证企业按照法律法规来经营、来发展。

民营企业要重视自主创新,要重视产业升级。比如说产品设计,原材料的选择自主权,节能减排,节约原材料,营销方式等都可以有新的变化,还有管理的创新。任何企业都不要忘记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问题。

在这个方面中国的民营企业转型要做到两点,第一,除了注意生产之外,还要注意营销,要注意产后的服务。只有生产、营销、产前产后服务做得更好,企业才有钱赚。第二是要抱团,资金的融通方面可以有办法内部协调。

中国民营企业抱团出去,这是非常有用的,都是属于民营企业的转型。要破除传统的小业主意识,小业主意识有害于中国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

08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可避免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是世界银行2007年报告中提出来的。报告说,拉丁美洲如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国家,东南亚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在中等收入的道路上前进时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停留在中等收入阶段。

世界银行这个观点对吗?真正的陷阱是在任何收入阶段都会有,而全世界最普遍的是低收入陷阱。低收入陷阱,很多国家人均GDP在1000美元,顶多2000美元上下就徘徊不前了。

过了中等收入陷阱,难道从此就一帆风顺了吗?不可能。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希腊,希腊当初越过12000美元时,12000美元是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之间的界限,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时,世界银行打电报过去祝贺,后来到了2万多美元时,希腊经济停滞、下降了,高收入一样也会有陷阱。再如日本,到4万美元人均GDP时就长期停滞不前,停留在4万美元左右。

世界银行提出的这几个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至少有三个原因。第一,存在着发展的制度陷阱。这些国家当初在前期发展的时候就应该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如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当时拉丁美洲国家都是大地产制度,当初应该给解决而因害怕没有解决,现在越到后来越难动,这就充分证明了改革阻力越拖就越大,拖的时间越长就越难改。

第二是社会危机陷阱。土地问题没有解决,贫富差别就难以解决。拉美国家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都提出过办法,但是都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因为大地主对无论哪一种方案都不同意,结果社会处于绝望的状态,没有精力来发展经济,社会危机陷阱就此形成。

第三个是技术陷阱。这些国家也知道技术不突破、不创新,没有办法使经济进一步发展,可是人才都外流了,拉丁美洲国家派到美国学习的,后来自己考取美国、英国大学的专家也不回来了。而且他们对于资本市场认识也不足,仍然将房地产看作是第一财产,技术创新谁都不感兴趣,也没有人搞了,这样就造成了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不但要防止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且即使今后进入高收入阶段,也要防止出现停滞状态。中国现在的改革,包括土地的确权、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镇化,还有国有企业改革、民营企业转型,都表明了中国完全可以避免陷入这种陷阱,包括今后进入高收入阶段,也可以避免。

《华盛顿邮报》2010年9月份登了一篇很长的通讯报道,用了一个很吸引人的标题,叫《美国究竟应该害怕中国什么?》。文章说,害怕的不是中国GDP的增长,认为中国GDP的增长不足担心。文章从中关村谈起,中关村有一些咖啡店,其中一个咖啡店在北京大学南面不远。这个咖啡店有几十张桌子,每天都挤满了人,每张桌子都有三五个人在那儿喝咖啡,这些人是名牌大学的博士生、博士后、年轻教员,还有就是科研单位的一些年轻研究人员,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家,他们在那里喝咖啡,谈的是创意、创新、创业、专利这些东西。这让记者想起来30年前比尔·盖茨跟乔布斯都是大学城咖啡店的座上客,中国这些力量不可阻挡。文章登出不久,德国《镜报》记者也发来文章,说在中国有这种咖啡店的不只是北京中关村,上海、西安都有,广东也有,只是没有被我们发现而已。这些代表了中国的希望,中国的希望在加以突破,我们需要一个创新时代。创新的动力在广大年轻人中间。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报改革 篇8

所谓商品性, 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就是买卖关系。其实, 报纸的商品性是早已有之的, 长期以来所以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这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官办、官订的缘故。既然商品性是报纸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显著特点, 那么, 它就为报纸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

报纸的商品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报纸的商品性体现在报纸广告中。今天, 我们无论翻开什么报纸, 党报、晚报、还是专业报, 铺天盖地的广告无处不在。在西方发达国家, 广告内容约占报纸版面的70%左右。我国的广告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报纸由过去的几百家发展到几万家, 近年来, 各家报纸又呈大规模扩版之势。当然, 内容的丰富是毋庸置疑的, 但在相当程度上也适应了广告发展的需要, 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报纸的商品性体现在流通过程中。报纸做为一种特殊商品, 其使用价值在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但其产品要到达读者手中, 一般也需通过买卖关系。最浅显的道理是, 你要看报, 你就要花钱订报或买报。

三是报纸的商品性还体现在报业管理中。过去我国的报社, 大多属于国家事业单位, 靠政府拨款养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报社, 特别是各级党报, 虽然隶属关系和承担的任务没有改变, 但大多已经成为独立的经营实体, 报社实际上就是生产精神产品的企业。

值得指出的是,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时至今日, 人们对报纸的商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有些同志虽然有一定的认识, 但却躲躲闪闪, 不愿承认。原因就在于他们对报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认识还存在着种种误区。

误区之一:报纸不是商品, 特别是党报更不是商品。有的同志可能会说, 党报就不受价值规律的支配, 不少党报就是赔钱发行的。这种理由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党报即使赔钱, 靠政府补贴, 但不等于它不计算成本。事实上, 政府补贴并非上策, 只不过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实行的一种权宜之计, 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从长远来看, 它最终要接受市场的调节, 要按照其自身的价值去进行交换。因为报社内部要进行经济核算, 近年来, 报纸的价格、其中包括党报的价格也多次上调, 不是很能够说明问题吗?

误区之二:一说报纸是商品, 似乎就显得“低级”了。商品本身是有区别的, 有优质品、有一般品, 也有伪劣品, 报纸亦然。商品的优劣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品格和能力, 而并非商品自身的问题。一张报纸办得如何, 体现的是办报人的思想、品格和业务水平等, 并非报纸本身有什么天然区别。劣质报纸只能说明办报人素质不高, 而不是因其是商品才劣质的。

误区之三:报纸是党的宣传工具, 就不能迎合读者。对商品来说, 用户就是上帝, 对报纸来说, 读者就是上帝。一张报纸如果没有读者, 其作用就无法体现, 报纸也难以生存。因此, 办报不仅要考虑读者, 而且必须把读者是否认可、是否喜爱放到首位。

误区之四:党报不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其实不然。订阅党报, 对于党组织来说, 具有强制性;对于党员来说, 也有义务性;但对于普通群众来说, 则只有自由选择性, 办得好就订, 办得不好就不订, 这是天经地义的, 即使对于党组织或者党员, 也不能完全排除自由选择性, 事实上也并非所有的党组织和党员都订都看党报。客观地说, 他们现在已经在选择, 今后还会进一步选择, 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报纸的商品性不断增强。那么, 商品性的增强又必然反作用于报纸, 对报纸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是竞争观念的影响。竞争是商品生产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从总体上说, 竞争是好事, 竞争就意味着优胜劣汰, 竞争可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 报纸的竞争日趋激烈, 其中包括人才的竞争、采编手段的竞争、印刷技术的竞争以及发行的竞争等。现在, 各家报纸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人才的竞争上, 一方面在人才的选择上严格把关, 另一方面是下功夫培养自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创造自己的名专栏、名牌产品等。这种竞争确实有利于报纸质量的提高, 客观上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二是效益观念的影响。效益是商品生产的中心环节。但效益有两种, 一种是经济效益, 一种是社会效益。从经济效益来说, 它可以促使我们加强管理, 讲究科学, 降低成本, 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但是, 对于报纸来说, 社会效益始终是第一位的。经济效益虽然也很重要, 也不能忽视, 但经济效益必须服从于社会效益。

三是利润观念的影响。利润是商品生产的直接动力。利大大干, 利小小干, 无利不干, 这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遵循的一般规律。对于报纸来说, 在内容管理和经营上可以吸收其合理成分, 但在报纸宣传上却绝不能有这种思想, 否则就会导致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现象的发生。事实上, 这种现象已经在新闻界有所表现。

浅析张维迎的市场经济改革 篇9

关键词:张维迎,市场经济,中国改革,意义

一、绪论

张维迎认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个人自由、私有产权和企业家精神。只有这三者得到重视和发展, 经济的发展才会水到渠成。人类最近200年的高速发展和中国最近30余年的经济奇迹, 都是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无论是西方社会从封建庄园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还是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都是漫长、反复的过程。市场经济的选择不是领导人个人决策的结果, 而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康庄大道。

二、市场经济理论

市场经济所在的时代, 人类财富的创造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根据美国伯克利大学经济学家德隆的研究, 人类97%的财富, 是在过去250年, 即0.01%的时间里创造的。”这个证据有力的证明市场经济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重大。

张维迎认为市场经济主要特征之一是, 竞争为他人创造价值。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边提出一个概念:“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这支指挥棒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中, 每一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 但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使你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 为别人创造的价值比你主观上想要为社会做贡献时创造的价值更大。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一个规律, 他看不见, 摸不着, 但的确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如果两个企业进行竞争, 我们说某一个企业更有优势的时候, 意味着这个企业能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企业之间的竞争, 是为消费者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剩余价值的产生关键靠创新。市场竞争不是简单的价格竞争, 而是看谁更有能力生产新的产品;谁更有能力开拓新的市场, 发现新的原材料, 采用新的组织形态, 为消费者创造更高的价值。企业和市场的出现, 分工的细化,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 让我们在过去几百年中, 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财富。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 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用更大,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更远。

张维迎认为, 市场经济特征之二是, 专业化的分工合作。如果两个人一块做事, 比单独做的事加起来更多, 即合作可以创造价值, 这是经济学中的一条基本原理。这种组织形式在今天的跨国公司中很普遍。既有正式的管理组织结构, 还有基于兴趣、爱好、工作习惯等形成的非正式团队, 都有力的证明分工合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分工专业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推动技术进步, 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他认为, 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还必须有一双“隐形的眼睛”, 来监督个人和组织在市场中的表现。所以, 无论是企业家, 还是个人, 建立良好的声誉至关重要。比如一个优秀的品牌代表着企业的责任和产品的质量。如, 苹果代表着手机产品的高质量、优秀设计、良好的用户体验以及优秀的售后服务。一个优秀的品牌企业, 则是用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面前立了一个军令状, 承诺说, 你买我的东西, 出了问题我会负责。因此, 市场经济是一种责任制度, 每一个企业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一, 应对不确定性。正如一本书中所言, 黑天鹅事件的发生是人们对不确定性事件的形象说法。第二, 推动社会的创新。创新是企业家的责任, 不是技术专家的责任, 技术专家只是在发明, 创新是把发明变成一个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东西。创新是“创造性的毁灭”, 比如现在用的挂式电视机, 是对过去台式电视机的毁灭。每一种新产品, 都是对原来一种产品的毁灭。中国的家电市场发展很好, 是因为政府的宏观干预较少。鼓励民营企业的进入一些电信, 钢铁, 石油等行业是一个较为明智的选择, 可以有效增强这些行业的市场活力, 提高企业竞争力, 推动企业不断创新。这些做法在发达国家已经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起来。在美国, 如著名的反托拉斯法就是其中的一例, 美国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的分拆就是最好的佐证。

产权制度的完善也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政府要充分保护企业和个人的私有权利, 如此, 每个人才会运用自己的能力, 进行生产与分工, 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整个社会才能进步。关于产权保护对穷人致富的意义, 秘鲁经济学家索托在《资本的秘密》一书中给出了经典的证明。落后国家的普通人贫困的原因在于, 这些国家缺少能把资产变成资本的制度。要使穷人富裕起来, 第一要务是清晰地界定产权, 让穷人的资产可以变成资本。解决贫困的有效办法还是靠市场, 因为市场经济最大的受益者是普通人。比如现在的交通出行, 每个人都可以有代步工具如飞机、火车、汽车、地铁等等。新产品技术的出现都是如此。市场经济最大的受益者是普通大众。目前, 市场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国有经济部门最少的地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最低的地区, 大多是我国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

中国的未来发展和经济改革需要我们坚定对市场经济的信心, 不断推进改革, 完善资本和产品市场体系。

在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制度下, 企业追求利润、为客户创造价值以及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基本一致的。利润的重要源泉是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许多大型企业争相树立品牌, 是因为品牌提供了消费者和厂家之间的信任。许多消费者愿意多花钱, 买名牌产品, 就是降低了搜寻信息的时间和成本, 节省了交易成本, 厂家获得的那一部分, 成为品牌溢价。我们现在每天需要购买很多消费品, 不需要事先去了解每一件产品的详细信息, 这就是市场机制的奇妙之处。

因此, 一个国家的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必须靠市场经济和利润机制引导。那些资源浪费严重, 经济上贫穷落后的国家大多是产权制度不清晰、价格机制被扭曲的国家, 如朝鲜, 古巴等。在一个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的竞争性市场上, 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给社会带来的好处, 比他直接追求社会的好处, 效果还要大、还要好。社会责任是有价值的, 因为制度不可能是完美的。缺乏的好制度, 责任的考核与落实就成为一句空话。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在于, 在诚信守信的基础上, 通过满足消费者效用的最大化, 赚取利润, 同时给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 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张维迎认为, 基于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 所有制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 企业的竞争行为受到所有权结构的约束。在现实中, 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 适当的政府干预可以使市场竞争趋近经济最优的配制效率。国有企业改革始于决策权的下放, 经理人的自主权程度是衡量市场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标准, 提高经理人自主性和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大势所趋。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表明, 市场竞争行为不可能独立于所有权结构。没有所有制的根本性变革, 充分竞争是无法实现的。市场的效率不仅在于现有企业的行为, 还依赖于新企业的进入壁垒与无效率企业的退出壁垒。进入和退出过程决定是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动态机制。对进入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应当设置进入壁垒, 因为自由的市场准入可能导致重复建设或过度竞争。自改革开始以来, 许多准入限制已被逐渐废止, 大量企业都已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决策权。结果, 过度准入和重复建设恶化了。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 中国很多产业都容纳了过多小型的“原子”企业, 没有占支配地位的主导者。就企业数量而言, 中国经济或许是竞争最激烈的经济。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许多发展中国家比, 中国多数产业的集中度要低的多。

张维迎认为, 国有经济中普遍存在的过度准入与重复建设现象植根于国有制的本性。在所有人管理的经济中, 经理人同时占有现金流与控制权收益。当市场存在自由准入时, 决定企业的市场均衡数量的条件是:边际企业的总价值等于零。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经济里, 现金流和控制权收益被赋予不同人, 均衡条件则更为复杂, 需要根据激励方案与权利分配而定。

市场是交易与经济活动的协调装置。信任是市场经济高效发展的必要保证。造成信任很难建立的主要原因是交易双方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和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的道德风险行为。正如阿克罗夫所证明的,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失效。完全信息假设是新古典市场经济学的缺陷, 但决不是市场机制自身的缺陷。我们要充分认识到, 市场经济不仅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还是一只观察和监管代理人行为的“隐形的眼睛”即声誉机制。在特定情形下政府支持的法律体系对使代理人遵守承诺是必要的, 以市场为基础的声誉维持着活动的诚实。在竞争市场中生存的企业和个人必须建立值得信任的声誉, 否则市场会将其逐出。在市场经济中, 对企业而言, 声誉与品牌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与竞争优势。正如斯密所言, 诚实是最好的商业政策。

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离不开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的相关配套的法律体系。只有自由价格体系这只“看不见的手”与声誉机制这只“隐形的眼睛”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市场经济平稳运行。

三、结论

中国30年经济奇迹的原因, 不是政府的高度干预和国有企业主导下的经济模式, 而是市场经济选择的结果, 减少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降低国有企业的比重, 给民营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只有如此, 中国企业家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研发和创新, 企业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才能真正实现转型, 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在不远的未来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市场的逻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2]张维迎.什么改变中国[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2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改革 篇10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此经济体制下应该建立不同于传统的报账型模式的与现有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模式, 特别是由于企业会计的主要工作是为了国家的编制计划提供有用的数据, 而且要在企业自主经营, 盈利以及风险都需要自己承担的情况下, 对企业的收支进行核算, 这就使得会计改革的必要性得以凸显, 只有掌握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实施会计改革, 才能适应当今市场的要求, 使得企业作为执行和利益的主体部分, 在会计改革的实施下得以快速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当前会计模式存在的弊端

1. 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管理体制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会计人员的管理方面, 会计人员的管理不仅是会计管理形成的基础, 也是人这一要素在此工作中的重要性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与此同时, 也使得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凾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对投资主体的认识不够明确和深刻, 经营者并没能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案, 并且由此而引发了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现象, 随着这种现象的逐渐频繁的出现, 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主要表现为会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并不健全, 特别是由于会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并未达到要求, 缺乏一定的工作基础, 使得在一些单位中出现了违法犯罪的现象, 如挪用公款或是挥霍浪费等。此外, 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也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大大降低, 会计信息的秩序也也出现了混乱。会计管理机制的不健全还极易导致企业的预算外的管理杂乱无章, 出现乱收款等贪污腐败违法问题。在行政管理方面, 多头管理的现象使得各个机构虽然职责分明, 却容易在执行的过程中造成职能的重复, 使得各部门的职责混淆不清。在另一方面, 多头管理也很容易造成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之间的责任推诿和利益的争夺, 极易使得事务所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 对财政部门的形象产生不良的影响。另外, 外行领导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领导者不懂得行业职业规范, 造成了乱指挥的现象, 极大的降低了管理的效果, 而资质割裂作为行业管理的主要弊端, 使得注册会计师行业以及其相近产业如税务咨询、资产评估等被错误的人为分割, 阻碍了政府的职能转换能力以及行业的发展。

2. 会计监督体制的弊端

会计内部监督体制的缺失是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完善的重要成因, 或是即使有的单位设立了相应的监督部门, 却并未起到监督的实效, 使得已有的制度形同虚设, 制度的执行力较差, 甚至可能因此而导致会计工作的秩序混乱或是出现会计人员或是领导者玩忽职守或是徇私舞弊的现象。此外, 由于利益的趋势, 使得一些企业单位的负责人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铤而走险, 利用自身的职权便利指使或是授权给会计人员或是会计机构, 使得会计人员做出了违法违规的事情, 如伪造账本、持假证、违章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等等, 使得会计的工作管理完全掌握在管理当局的手中, 而由于这种情况, 使得监督管理的职能不能独立行使, 对会计的正常工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共存的制度, 这就使得作为企业来说, 其经营权以及财产权是分离的, 由此带来的矛盾主要是由于会计监督部门听从于国家的相关财政部门以及企业相关的领导等多方面的命令, 且要根据来自于不同方面的指令对会计任务进行处理。另外, 已有的财务秩序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受到了冲击,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计监督的权威性。在建国初期, 我国会计监督的内容较为广泛, 不仅包括企业及事业单位的各项收支是否合法合规、财务分配以及利税上交等方面。而现有的国家的审计监督体系以及财务监督体系等使得会计监督的范围被缩小, 监督体制的权威性也被削弱。

3. 法律法规方面的弊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会计行业所实行的法律法规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 是现行会计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缺失问题, 作为现代会计制度的基本特征, 对于会计实务的每一项行为和事项都要予以规范, 并且要受到统一目标的约束。而纵观我国目前的会计制度, 不难发现,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有所缺失。首先, 在会计规范体系当中并不包括现代会计分支;其次, 一些企业并没有注意到完整的内部核算制度的重要性, 缺乏完善的审核办法。导致企业的账目出现问题。与会计相关法规之间的协调性较差, 存在着会计法规与其他法规中的相关条款不衔接的现象。不同法规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同, 易出现会计人员钻法律漏洞的现象。这种协调性差还表现在不同层次之间的会计法规出现重复或者是相互抵触的现象, 这是由于在我国拥有立法权的部门数量较多, 并且彼此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和协调, 或是由于受自身的利益所驱使, 沟通协调更是难以实现。此外, 对于同一会计法规的有关内容的不统一甚至自相矛盾也是会计法规的重要弊端之一。在立法方面, 立法的盲目性则可能使得所制定的法律不合理, 从而影响到会计领域的立法, 使得相应的法律制度根本没有办法实行或是无法可依的情况出现。另外, 会计信息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其真实性, 而我国虚假会计信息出现越发频繁, 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而与披露虚假信息的法律责任的承担问题有关的法律法规却并不完善。同时, 我国会计准则规范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对于一些估值方法如公允价值等的引入较晚, 缺乏相应的经验等都是我国当前法律法规的问题所在。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改革

1. 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要实现会计管理机制的改革, 首先, 在会计人员的管理方面, 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对会计人员进行专门的监督和管理。政府应该结合当前经济条件下, 事业单位以及行政单位的不同特点有选择的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并且要求政府要立足于加强会计管理的角度, 设置各级会计管理机构的管理权限, 对于人事权、处罚权等权利进行合理分配, 充分发挥会计管理机构的职能, 保证会计人员核算等工作的准确性。另外, 在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方面, 要通过严格完善的考试制度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合理考查, 对于会计任职资格证的持有与否进行严格的审查, 并且可以通过报告以及考核制对会计人员的责任落实以及职能分配情况进行确定, 保证会计人员的良好的素质水平。在行政管理方面, 要明确各部门的具体职能, 同时要避免出现形式化的审查, 另外, 要注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法律所规定的企业所具有的一切的合法权利都与其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相对应, 这就是为什么企业的一切行为必须以法律法规为准则, 使得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谓现代企业制度, 即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分开管理,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对责任和权力进行合理的分配等。并且要通过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以及设立更为合理有效的奖惩机制等来规范公司的相应财务行为。此外, 还要对明确公司各级人员的职责, 对单位内部的会计审核形式进行确定, 同时要赋予企业人员一定的监督权, 实现单位人员之间的内部牵制, 并且设立内部审查制度, 通过自我约束以及他人和企业相应制度的约束来规范各级人员的行为, 通过这种方式对可能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 保证财务的真实性。

2. 会计监督体制的改革

要实行会计监督体制的改革, 首先就要健全内部的会计监督, 同时还要加强外部监督, 特别要注意会计职业的道德观念建设。针对当前我国一些企业会计监督不力的现象而言, 问题主要在于对内部监督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 而仅凭口头上的强调监督并不能起到实际的作用, 只有通过加强社会以及政府的审计和监督, 即加强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才能有效的提高会计监督力度。另外, 我国的财政、税务以及保险经营等不能应该对会计监督实行全面的调控, 对各相关单位的材料进行合理的监督检查, 通过群众以及外部监督的合作来优化会计工作环境。另外, 就单位的负责人而言, 正因其在会计责任重占有主体地位, 更应该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监督, 应适当加强其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保证其对会计机构以及人员的行为负责, 明确其会计监督的职能。与此同时, 还要求单位负责人能够对有关的法律法规有所理解和掌握, 对于管理工作和相应的业务也要熟悉掌握。由于会计人员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会计输出有着直接的影响, 所以其自身的素质水平是否达标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方面, 更是对会计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 只有保证了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和谨慎性, 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输出。

3. 会计法律法规的改革

针对当前我国会计法律法规存在的诸多弊端,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 要注意增强会计准则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其次, 还要对其他法律当中一些科学合理的会计规范进行吸收, 对于冗余的会计法律规范采取取消的方式。针对立法权持有的部门繁多、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内部机构沟通不足的问题, 可以采取对于较为繁琐的会计规范逐步削弱或是取消的措施, 对于会计行政监督等有关行政责任的问题, 意义对于业务规则的制定等问题都委托会计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处理。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应该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的观念, 通过对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经验的学习和引进, 改善我国的立法水平, 构建更为科学、合理和稳定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另外, 在对于虚假信息的责任追究方面, 要加强其力度, 对于会计违法的民事和刑事责任都要落实, 对于任何人、任何以职位之便等方式、在会计执业的过程中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的行为, 都要依据有关法律进行严格的处罚。另外在先进的估值方法等的引进方面, 要结合当前我国会计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 取其精华。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实施会计改革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势所趋, 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且逐步完善的新形势下,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通过实施改革来促进生产以及经济的发展, 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模式的各个方面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处理和解决。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改革的步伐也大大加快, 特别是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弊端, 如管理、监督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 更要针对实际情况, 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加强国家以及单位内部的监督管理, 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 从各个方面实施会计改革, 使得会计师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市场经济,会计改革

参考文献

[1]杜方.基于市场经济要求下强化会计监督的重要性探究[J].现代商业, 2012.02.

上一篇:水资源配置管理下一篇:与时俱进的平衡计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