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调研

2024-07-02

体质调研(精选五篇)

体质调研 篇1

1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监测体系概述

目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监测体系由每5年1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和每2年1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组成。

1.1 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制度

在1979年国家体委、教育部和卫生部对我国16个省市近20万汉族大中小学生进行体质调查的基础上,1985年我国建立了每5年1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制度。2010年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覆盖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中小学,调查对象为汉族7~22岁学生和少数民族7~18岁学生。检测分为室内体检和户外体能测试2个部分,包括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运动素质、健康状况4类指标[2,3,4,5,6]。

1.2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

2002年教育部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2年对7~22岁在校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监测,并向社会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由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组成。检测项目包括: 身高、体重、胸围、坐高、皮褶厚度等体格发育指标;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握力、肺活量等生理机能指标;握力、台阶试验、50 m跑、立定跳远、1 min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等反映速度、爆发力、肌力、耐力等运动素质指标;基本涵盖视力、龋齿等学生常见病的健康指标。

1.3 体质调研监测的重要性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监测体系在学校体育卫生宏观管理和制定健康问题干预策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7]。

通过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和监测,可以分析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及时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学校体育卫生的科学研究、工作评价和决策制定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通过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常见病的流行与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干预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政策建议。

在生长发育方面,“生长长期变化”是历次调研监测的重点观察内容,每次都有重要发现。2000年体质调研数据表明,我国学生整体身高增速迅猛,潜力巨大,但贫困乡村群体相对落后;不同群体的青春期发育水平都出现提前趋势,但幅度随社会经济状况而依次递减;缺乏优良蛋白质、寄生虫病、学习负担重和体育锻炼不足是阻碍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据此,政府及时采取了如营养午餐、学生奶、大豆行动计划、为中小学生减负、加强体育锻炼等干预措施。

在生理功能、运动素质和健康方面,1995年起我国学生的生理机能水平从线性上升转趋停滞,衍生指标“肺活量/身高”和“握力/体重”等呈现下降趋势;多数运动素质指标不增反减,以综合反映循环、呼吸、运动功能的耐力跑成绩的降幅较大;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急剧上升,成为我国城市学生常见病的防治重点。针对上述问题,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要“通过5 a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目前已初显成效[8]。2002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并于2007年正式实施。2008年12月上海市政府网站首次公布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样检测结果,2008年学生近视检出率11~12岁为47.77%,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5.75%;13~15岁为66.32%,下降了1.79%;16~18岁为75.83%,上升了0.13%;反映身体机能耐力素质的肺活量指标上升,11~18岁男、女学生均值分别为3 446和2 563 mL,分别平均提高364 mL和341 mL;反映速度素质的50 m跑成绩,女生平均9.25 s,提高了0.21 s[9]。

2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和存在问题

对迄今已公布的5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1985-2005年)以及4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2002-2008年)的分析表明[10,11,12],反映我国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的身高、体重和胸围一直呈增长趋势,并处于“生长发育长期趋势”的快速增长阶段[13],与2000年相比,2005年7~18岁城市男、女生、乡村男、女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0.70,0.31,1.00和0.69 cm;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52,0.82,1.32和0.92 kg;胸围分别平均增长0.24,0.14,0.26和0.16 cm;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进一步下降,重度营养不良基本消灭;反映生理功能的肺活量和身体素质的速度(50 m跑)、爆发力(立定跳远)、力量(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耐力(50 m×8往返跑和800 m,1 000 m跑)等指标总体情况没有明显增长或存在下降趋势,其中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 a下降,耐力素质连续20 a下降;在健康指标方面,龋齿、血红蛋白和粪蛔虫卵3项明显好转,但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和肥胖学生比例迅速增加,1985年我国青少年儿童超重率在0.65%~2.23%之间,肥胖率在城市男女生组低于0.5%,乡村男女生组几乎没有;1995年学生超重和肥胖率呈现成倍增长趋势;1995-2005年间,我国城市青少年儿童进入了肥胖快速流行早期。

2.1 身体功能和运动能力下降

反映速度、爆发力、力量和耐力素质水平的指标,除50 m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在1985-1995年间有所提高外,整体在1995-2005年间全面呈现出下降趋势[2,3,4,5,6]。与2000年相比,2005年7~18岁汉族城男、城女、乡男、乡女的肺活量水平分别平均下降285,303,237和259 mL;速度素质(50 m跑)分别平均下降0.1,0.1,0.1和0.2 s;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分别平均下降3.7,3.9,3.2和4.1 cm;在力量素质方面,13~18岁中学城乡男生引体向上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和1.4次;7~18岁城乡女生1 min仰卧起坐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7和3.1次;在耐力素质方面,13~18岁城乡男生1 000 m跑成绩平均下降12.4和13.8 s;13~18岁城乡女生800 m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0.3和12.6 s。

2.2 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

2005年我国城乡学生中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迅速增加,7~22岁城市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25%和11.39%,城市女生分别为8.72%和5.01%,乡村男生分别为8.20%和5.07%,乡村女生分别为4.61%和2.63%[6]。

2.3 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

与2000年相比,2005年各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均上升[6],小学生为31.67%(城市39.72%,农村23.44%),初中生为58.07%(城市68.08%,农村47.90%),高中生为76.02%(城市80.98%,农村71.08%),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8.5%,8.7%和3.5%。其中城市小学生近视率增长较快,平均增长幅度为13.49%,高于乡村学生的7.77%(P<0.05)。同期上海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小学生为42.5%,初中生为73.9%,高中生为81.1%。

3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3.1 生活方式改变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我国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1)出行方式: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传统短途交通方式,被各种公共交通和私家车取而代之,许多城市学生失去上学和放学回家时步行或自行车等经常性的身体活动机会。(2)课余活动方式:电视、计算机普及直接导致了学生课余活动量的减少,产生了由“动”到“静”的变化。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间用于上网聊天、网络游戏、看电视和听音乐,只有少于1/3的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参加打球跑步等体育活动。

3.2 体育锻炼时间不足

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学校和家庭存在重智育轻体育倾向,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导致睡眠不足和缺乏体育锻炼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和社区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运动时间难以保证。主要表现为:(1)学业负担过重。2005年对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10万余名学生和5千余名体育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 h,其中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60.4%的学生没有体育锻炼习惯,28.9%的学生自称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6]。王人卫等[9]对上海市11 05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反映学习任务重、睡眠不足、缺乏体育锻炼时间,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平均每晚睡眠时间分别为9,8和7.3 h;每晚学习时间较长,从9岁的2.18 h到18岁的3.74 h,其中18.22%的中学生和6.49%小学生每晚平均学习时间超过4 h。(2)学校体育缺位:学校体育主要包括课间操、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升学压力经常使得体育课被随意占用;学校体育运动器械短缺降低学校体育课密度;学校体育教学落后,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参加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上海市调查数据显示,53%的学生不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21.87%的学生除体育课外不参加任何课外体育锻炼。

3.3 营养失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改善,中小学生能量、脂肪摄入过量、食物结构不尽合理、营养科学知识滞后、不良饮食习惯等众多因素也都加剧了近年来我国学生机能素质下降和肥胖检出率的升高[14]。

4 提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体育卫生工作的重点[14]。2010年上海市开始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启动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化、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是“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体育考试的实施,形成政府监督、专业部门指导服务、学校重视、家长配合的学生体质健康干预和服务机制”。具体举措如下:(1)完善体育测试制度。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以及体育考试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如实记入《成长记录册》;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将体育测试与评价按一定比例计入中考成绩总分;适时开展高中体育会考,成绩作为高校招收新生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2)建设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在上海市级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建设数据库和研究中心,实现测定、预防、干预工作的联动;各区县建立体质健康监测中心,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并为体质健康状况不良的青少年学生提供健康建议和运动处方;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等身体指标的分析研究,试点开展学生健康实验室建设。(3)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本系统内进行公告并提出干预建议。(4)实施中小学生每年体检以及健康体检资料台帐管理制度:对小学新生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跟随本人至中学毕业;对在校学生按照卫生部《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和上海市相关要求,每年进行一次常规健康体检,个体体检结果向学生本人反馈并保存在其健康档案中。

4.1 加强学校体育卫生

要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保障学生体育教学课时,保证学生休息睡眠和体育活动时间。如上海市从2007学年起推迟了中小学生上学时间,让学生每天可以多睡1 h。

要建设高素质的体育卫生教师队伍,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 h”。如上海市近年实施了“三课两操两活动”,即各年级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时、2节体育活动课时,每天安排广播操或健身操(不少于1遍)、眼保健操(不少于2遍)。

要加强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报告书制度、公告制度和新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加大投入建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加强学校体育安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养成自觉锻炼习惯,改变“以静代动”的生活方式。

4.2 实施健康综合干预

关于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分析报告 篇2

一、体检问题分析

在体检过程中发现有近视,踽齿,心律不齐等常见病和健康隐患,希望学校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好学生健康体检反馈指导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以确保学生在校院内健康地成长。

体检结果显示: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有所提升,身高,体重,营养均达标,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缺乏户外体育运动锻炼。这次体检结果也为学校下个阶段学生健康教育和常见病的预防工作提供了依据。具体体检情况统计:参加此次体检的学生共150人,发现视力近视学生18人,其中一年级0人,二年级1人,三年级1人,四年级2人,五年级7人,六年级7人;龉齿学生41人。(具体名单见体检表)。

二、防治措施

(一)视力的防治,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将预防工作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好预防近视知识的宣传普及,勤作眼保健操,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缩短近距离学习时间,还可以做望远活动,5m以外远处眺望。每日3-4次,每次8分钟至10分钟;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定期检查视力,了解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早期发现视力开始下降的学生,控制近视眼的发生发展。

(二)肺活量偏低说明学生体育锻炼不够,耐力性活动、长跑活动减少造成学生的耐力素质及肺功能下降,以后多进行锻炼,多在户外做运动,增强体质。

(三)龉齿疾患:我国学生的龉齿发病率与世界水平比较并不高 但是有了蛀牙不及时窝沟封闭的问题突出,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但相比去年齿疾病患者相对减少,要加强健康教育,向学生传授越病牙周疾病的危害、预防等口腔保健知识,采取干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养成一天刷三次牙、饭后三分钟刷牙、每次至少刷牙三分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有利于及早发现郎齿采取治疗措施。

三、结论

南宁市卫校学生体质调研结果分析 篇3

[关键词]南宁市卫生学校中职学生体质调研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114

本课题通过对2010年与2015年南宁市卫生学校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的对比分析,深入了解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为我校体育课、体育活动的改革发展献计献策,更为我校体育卫生工作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实际行动落实国家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坚持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让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数据资料的来源

数据资料来源于2010年体育教学组组成的调研组对于南宁市卫生学校学生的调查结果;2015年体育教学组组成的调研组对于南宁市卫生学校学生的调查数据统计整理结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南宁市卫生学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且全部发育健全、身体健康能从事各项体育锻炼活动。2010年随机抽取城男198人,乡男197人,城女200人,乡女198人,共793人。2015年随机抽取城男104名,乡男101名,城女103名,乡女102名,共410人。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在2015年调研中,向我院各系共发出410份调查问卷,回收390份,全部为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1%。 问卷内容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調研问卷》一致。

(2)文献资料法

在撰写该文前,查阅国家颁布的相关《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的文件;在中国知网查找并阅读大量有关体质健康研究方面的论文;阅读相关体育统计的书籍,为该文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

(3)数理统计法

对2010年和2015年调研所获得的基本数据用SPSS17.0(中文+英文版)进行分类统计;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以及对调查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4)比较分析法

通过2010年和2015年所获得的基本数据,以均数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均数间的差异。

三、结果与分析

1.身体形态发育状况对比分析

(1)身高

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身高虽然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但它与营养、体育锻炼等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从表1可以看出,6年来,该校学生平均身高有一定的增长,男生增长水平不明显(P>0.05),城男、乡男分别只有0.41cm和0.07cm;城女增长的幅度比较大,增长了1cm,而乡女的增长水平有最显著的差异(P<0.05),增长了1.20cm。

(2)体重

体重表示身体的重量,它反映人体营养状况和肌肉发达程度,内脏重量发育和充实的程度,是测量健康和体质的重要指标。从表1可知,6年间,城男、乡男、城女、乡女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城女和乡女增长的幅度较大,分别是1.12kg和1.41kg,但增长水平并不显著(P>0.05)。

(3)胸围

胸围反映胸廓的大小及胸部肌肉的发育情况,也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表1可以发现,6年期间,该校学生的胸围均有良好的增长态势,除城女的增长不明显以外(P>0.05),只增了0.84cm,其他都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乡村学生对比城市学生增长较为明显。

(4)克托莱指数

它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表示每厘米身高的体重,作为一个相对体重或等长体重来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人体的密度。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匀称度的重要复合指标。用相对体重值反映人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故又称营养指数。由表1可以知道,6年间,该学校学生的克托莱指数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差异均不显著(P>0.05),乡女的增长指数最高,但仅仅0.71(kg/cm)。这表明,该校学生的营养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从表1中得知,6年以来,该学校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状况有良好趋势,各项身体发育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表2可得知,目前该校学生的营养水平具有一定的保障,为学生的形态发育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同时反映出,城市学生与乡村学生的营养水平距离正处于逐渐拉近的状态,乡村女生各项指标增长最为明显。

2.身体素质水平状况对比分析

(1)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主要是测量向前跳跃时下肢肌肉的爆发力,它是评价下肢爆发力的指标。从表3可以看出,该校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出现下滑现象,城男城女较为严重,分别下降了7.11cm和6.28cm,差异显著(P<0.01)。乡男乡女分别下降0.71cm和1.17cm,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这些现象表明:学生的下肢肌肉力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男引体向上/女1min仰卧起坐

男生引体向上主要反映相对于自身体重的上臂屈肌群的动力性力量耐力的指标,而1min仰卧起坐主要是反映女生腰腹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的指标。从表3得知,城男的引体向上下降幅度较大,平均下降了1.69次,差异性显著(P<0.01),乡男也下降了0.32次,但差异不显著(P>0.05);城女乡女的一分钟仰卧起坐同样出现下滑现象,但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数据表明,男生的上臂屈肌群的动力性力量耐力,女生的腰腹肌力都呈现滑坡状态。

(3)坐位体前屈

坐位体前屈反映的是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主要反映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的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弹性及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从表3可知,乡男、城女、乡女的坐位体前屈均有接近3cm的下降,且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城男也有2.01cm的下降,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性(P>0.05)。这充分表明,该校学生的身体柔韧素质整体处于下降水平。

6年间,该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上出现滑坡现象,多项素质指标有显著差异性。美国科学院医学研究所本月5日发表报告说,一个人如果想保持健康,必须每天至少锻炼一个小时,这比美国政府1996年建议的锻炼时间增加了一倍。从表4得知,该学校高达84.6%的学生平均每天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少于半小时的比例都达到了39.5%,远远达不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学生不积极锻炼,锻炼时间少,是导致身体素质在6年间有不同程度下滑的重要原因。

综合以上不难看出,6年以来该校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呈良好的状况,营养水平得到一定的改善。从调研中可发现城乡学生在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广西“十五”期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结果,也是我校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为提高学生体质水平而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取得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存在不足的地方: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水平呈滑坡现象。这充分表明我校的体育卫生工作还存在一定缺陷,这也值得深思和关注。

四、结语

体质健康调研是为了掌握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和发展变化趋势,为制订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科学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经过本课题对比分析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后,坚信定能制订出完善的方案预防学生各项身体指标的负增长再现,定能阻止身体素质的滑坡现象,使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学生的体质更好。

[参考文献]

[1]柳孟利.贵州大学少数民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的比较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10(7).

[2]黄柳倩.1991~2005年玉林师范学院19~22岁汉族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J].体育科技, 2007(4).

[3]新华.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美国国家科学院最新报告[N].人民政协报,2002(9):B03.

体质调研 篇4

通过对河南安阳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找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今后高校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2.1 文献资料调研

查阅了部分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并在互联网、河南师范大学和安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查阅、收集了有关论文10余篇。

2.2 实地面访调查

在学院教务处、部分院系的有关人员的协助下,与有经验的负责2006年学生体质测试的教师进行了座谈,并随机与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

2.3 问卷调查

在院系有关人员的协助下,于2006年7月1日,对安阳师范学院16个普系学生发放问卷1000份(外语系100份,其它系各为60份),回收939份,回收率93.90%,有效问卷男子424份、女子489份,共913份,有效收回率97.23%。

2.4 问卷检验

问卷的设计严格按照问卷设计原则,对所设的问题通过“特尔非法”进行筛选,并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效度(结构效度为85%、内容效度为81%)经专家检验合格;回收的问卷经专家信度检验(采用裂半法估算R= 0.87、P<0.01)合格,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能够满足本研究的需要。

2.5 体质健康标准样本

对全院17430名参加2006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学生的原始数据进行了随机抽样,取得男生413名、女生480名共893份作为样本。

2.6 数理统计

对调查问卷根据需要编制了计算机程序,采用一般的统计方法进行了统计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对体质健康测试的认识

统计显示:86.09%的学生对学院组织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重视和比较重视,这一数字反映出安阳师范学院普系大学生对自身体质健康的意识普遍较强(见表1)。

(总人数913人,其中男生424人、女生489人)

3.2 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及项目(见表2、表3)

注:总人数913,总选择人次1460,单项平均值292,总项目05。

3.3 大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见表4)。

注:总人数913,总选择人次1300,单项平均值185.71,总项目07。

课外体育活动在我校开展的不好。首先时间上不能保证,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大学每周至少两次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课外活动时间(含体育课)。统计调查,有86.61%的学生都没有达到活动要求的时间;31.76%的学生都认为,无人组织和要求参加课外体育活动;69.35%的大学生都以个人形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25.63%的大学生认为场地、器材不能保证和满足其活动的需要;22.56%的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没有兴趣。

3.4 学生形态发育情况

2006年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正常体重的比例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一方面与身体生长发育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学习压力逐渐降低有关。

“肥胖”比例在各年龄组均保持男生10%左右、女生3.5%左右,与2004年全国体质检测这个方面的比例大致保持一致[1]。其中男生超重的比例低于肥胖的比例,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女生超重率和肥胖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逐步递减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女生对于保持身材的关注存在着关系。(见表5、表6)

3.5 学生总体得分比例与设计比例的比较

从表7、表8可以看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设计比例是:不及格率2%、及格率23%、良好率50%、优秀率25%。而我院学生的整体良好率和优秀率都低于设计标准,不及格人数较多。分析原因,一种可能是当初设计的标准太高;另一种可能是因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根据1999年测得的数据制定的,说明在这7年来,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在进一步下降。

(优秀86分以上、良好76分~85分、及格60分~75分、不及格59分以下)

3.6 项目得分比例与设计比例的比较

优秀率除了握力体重指数高于设计比例(男生高出10.35%、女生高出11.46%),其它4项都低于设计比例。良好率立定跳远男生高出7.87%、女生高出3.75%,其它4项全部低于设计比例。及格率4项高于设计比例,立定跳远男生低7.50%、女生低3.62%。不及格率除男生握力体重指数低于设计比例0.06%外,其它项目都高于设计比例。(见表9、表10)

(对单项指标的各等级进行加权,采用百分制综合评价等级)

对表7、表9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单项的优秀率高(最低是立定跳远男生为20.58%、女生为20.42%),总体优秀率低(男生仅为16.22%、女生仅为18.54%、总体仅为17.47%),说明学生在某个单项上可以达到优秀的多,但是,由于存在弱项,一加总分,就得不了优秀了。这也说明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不均衡,某些项目水平很高,某些项目却很差。

4 结论

1.我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能保证一小时,体育活动以球类、体操(健美操、舞蹈、交谊舞)、武术为主。

2.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紧张、无人组织和要求、场地器材不好。

3.我校的体育工作总体是好的,学生体质较好,合格率以上达96.53%。

4.87.12%的学生对学院组织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重视和比较重视。

5.13.81%男生和10.41%女生不是营养不良就是肥胖。良好率和优秀率低于设计比例,不及格和及格的学生比例高于设计比例。一种可能是当初设计的标准太高;另一种可能是在这7年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在进一步下降。

6.单项的优秀率高,总体的优秀率低。说明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不均衡,某些项目水平很高,某些项目却很差。同时,在单项方面,优秀的人数多,不及格的人数多,呈现一种两极分化的特点,这可能与当初设计的标准较高存在一定关系。

7.女生的优秀率均高于男生,不及格率均低于男生。这可能同男女生测试标准差异有关,同时,女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步递减的趋势,这是否与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了对于保持身材的关注存在一定关系需要进一步分析。

5 建议

1.加大体育活动经费的投入,必须在制度上确保体育维持经费占学校总事业费的1%以上,来补充学校场地、器材缺乏和体育活动经费的不足,同时建议大学四年都开设体育课。

2.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健康体育的教学改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价值观,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3.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场地设施,从教学内容入手,制定全面而详细的教学计划,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尤其是要加强耐力跑、球类和健身类等活动内容。

4.在教学形式上,要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地、自觉地投入到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中来,从而逐步建立起参与锻炼的良好习惯,进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5.加强家校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以便家长能够积极地、有针对性地配合学校工作,以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健康成长。

6.建议在以后的体质测试中,配合新课标的要求,对教学目标的各种领域的达成都进行全面的测试,使教师在教学中有否注意实现多个方面的目标,有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都得以进行验证,力争做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测试,以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7.对部分肥胖学生,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管力度,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安阳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参加2006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与过去相比,除了学生形态发育、握力水平、营养状况有所提高和改善外,学生的速度、爆发力、耐力等体能素质及肺活量均有所下降,肥胖比例也有所增加,学生的测试优秀率也远远低于设计水平。文章最后还就其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建议及对策,为高校提高学生体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

参考文献

[1]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J].中国学校体育,2006(5):10-15.

[2]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4.

[3]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一版).

[4]王则珊.试论体育兴趣、爱好与效果[J].体育科学,1992,(4):12-13.

[5]曲宗湖.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骆秉全.对北京市全民健身现状及其对策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7,17(4):23-26.

体质调研 篇5

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积极响应武汉团市委关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的决定,秉承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教育理念,为西部山区的孩子带去山外的精彩,帮助农村留守学生、贫困家庭提高文化水平,为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服务;同时开展贫困地区教育调研工作,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献计献策;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建微机室,帮助他们打开一扇窗,传播新的知识,拓展新的视野。从而使他们能够清晰的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增强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本次活动旨在关注西部山区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希望通过丰富的暑期生活,为他们带去知识与快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活动时间

2012年7月7日--7月28日

三、活动主题

红色关怀、爱心同行;科教下乡、体验生活

四、活动地点

湖北省恩施市崔坝民族中学及周围乡村

五、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1、响应党中央关于大学生“三下乡”的号召,在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之际,秉承我校志愿精神传统,与爱同路,支教西部,献身教育;

2、红色传递,普及红色知识,加深对党史等知识了解;

3、加深对社会的认知,特别是对农村教育的认识;

4、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及服务意识,提高素质和修养,锻炼同学们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意志;

5、以支教中学为平台,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六、预期实践成果

1、主要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及当地教育现状;

3、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4、通过相关的考察调研,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收集相关数据为今后的课题和论文做支撑。

七、活动内容安排

队伍名称:江汉大学体育学院“携手”支教队 队伍人数:10-15人

指导:钱建龙(教授)、郑李辉(团省委组织部)带队:李品林

(一)前期准备工作

1、与当地中学及教育局联系,寻求其支持;

2、了解当地风俗习惯以及学校需要的教育物资;

1).通过书籍、网络等方式查阅恩施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习惯,充分尊重少数民俗的各种习俗与禁忌。

2).与崔坝民族中学负责人取得联系,反馈学校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支援,并分类整理。

3).与校团委、学院汇报情况,请求得到学校、学院的支持。

3、确定志愿者和负责人员名单。

1).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宣传此次支教活动,主要以各班级为单位(6月上旬),在班长处领表报名(6月底结束)。

2).支教人员筛选分为两步:一是通过报名表进行初步筛选,二是通过面试确定最终名单。

3).培训及分组

请学校相关教师及有志愿经历的学生做宣讲,对志愿者进行课程、礼仪、突

发事件的处理、宣传摄影等相关培训,选出队长及副队长各一名,并将志愿者分为教学组,生活组及活动组。

(二)活动内容及具体安排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支教、下乡调研

1、崔坝民族中学支教活动(主要活动): 7月7日-7月28日

1)启程

出发时间:7月9日下午

乘车路线:去程(江汉大学——崔坝民族中学)

注意事项:出发前召集所有人员一起开会,强调途中纪律及安全等问题。2)到达目得地后(7月9日或者10日)

①基地揭牌仪式

A、下车后举旗前进,进入学校,亲切问好,并捐赠物品;

B、升旗仪式,由当地学校安排,展示学校精神风貌,与学生共同陶冶爱国情操;

C、“江汉大学体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D、钱教授讲座。

②捐建微机房

将捐赠的20台电脑设备安装,并调试正常运作

③支教团队成员与学生互动交流

安排支教成员演讲:主题包括我的学习生涯,我怎么学习?怎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的?(演讲结束后自由提问环节)

7月9日-27日:

A、按计划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如英语、计算机、课外作业等课程辅导。第一步:备课

首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的、授课内容、教学时间等,在制定时要注意根据目标对象的具体情况增加相应措施,使计划适应实际需要,根据计划需求对队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包括教育心理学、心理调整方法等等。

其次,组织准备教学相关材料。教学过程中讲授具体学科知识(如物理、化学等)时,所需的课件和讲义要组织队员提前准备好,在需要时发给同学,以便于同学上课理解吸收所学内容。

第二步:授课

按照计划完成课程讲授,并进行相关心理辅导。

B、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如体育游戏,教武术,太极拳,健美操等,丰富和活跃学校文体氛围;

2、下乡调研:7月10日--7月27日周末及课余时间

① 关于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及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为在校留守学生做身体健康测试,收集数据,并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发放以及现场填写回收问卷。

② 关于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生活方式调查研究

走访部分中小学,发放并填写问卷。

③ 关于现代进程中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

A、走访崔坝镇滚龙坝民俗文化村并做相关记录; B、看望当地老人,听他们讲故事;

C、与村干部约谈,了解村庄各个时期的社会状况及文化风俗习惯。要求:提前准备访谈提纲、做好谈话记录

3、返程:7月28日

(三)后期总结工作

1、支教活动总结报告,详述支教活动内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取得的经验等;

2、实践心得体会感想,总结在支教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3、整理相关调查资料和问卷,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论文;

4、支教日志,包括小队日志和个人日志。同时将电子版上传至网站。对整个社会实践活动做书面总结:以电子稿的形式,图文并茂,对本次的经验与不足作详细分析;

5、各类资料汇编成册,将成果报学院、学校相关部门。

八、紧急情况解决方案

1、如遇到队员有水土不服,自行服药后症状并无减轻者,由队员陪同前往医院就医。若大部分队员出现水土不服,自行服药后症状并无减轻时,应启动应急预案,并停止支教活动,由其余队员陪同前往医院就医。若全队出现严重呕吐,怀疑食物中毒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由领队向当地学校领导求助,辅助全队就医,并报警。

2、如出现有队员突发疾病重病,队中准备的药品无法解决时,应由一名副队长及一到两名队员陪同,前往就医。若在当地无法治疗,应由两名队员陪同返回武汉就医,并与该队员家长取得联系并告知情况。

3、若有队员外出与队伍失去联络超过8小时,队长组织队员分成小队,在当地居民得带领之下,外出寻找。若超过24小时,及时报警。

4、如发现团队成员有轻度中暑情况,后勤组应及时提供避暑药物。

5、如发现成员有轻度晕车情况,后勤组及时提供晕车药物及凉水等相关物品。

6、如遇打架或有人滋事情况则应及时报警,避免发生正面冲突。

江汉大学体育学院团委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体质调研】相关文章:

体质06-16

体质课程07-01

国民体质07-26

体质分析07-28

体质指标07-30

体质因素08-10

民族体质08-15

体质养生09-13

学生体质分析05-03

中国学生体质08-15

上一篇:可拓评价理论下一篇:教学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