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获取

2024-08-31

知识的获取(精选十篇)

知识的获取 篇1

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 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后者对发展能力更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上充分展示思维过程, 有利于降低思维起点, 减小思维跨度, 创设思维情境, 为学生的参与、进行知识的“再创造”打下基础.

一、要充分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概念是比较抽象的, 对初中学生来说, 获得正确的数学概念, 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思维过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必须是学生借助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观察一定数量的具体事例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即通过“概念形成”的方式获得概念;或者是学生将新概念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 通过辨别新旧概念的异同, 采用分析、推理 (包括类比推理) 的方法掌握概念, 即通过“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得概念.但是, 这两种方式是相互联系的, 都要经历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

【例1】 “射线”的教学 (七年级上册)

教学要点:

(1) 揭示生活中的原型, 指出:手电筒、探照灯等射出的光束都给我们以射线的形象.

(2) 分析这种形象的特征, 强调射线是从一点向一个方向射出的, 有起点而无终点.

(3) 抽象为射线的图形, 并与“线段”相比较, 指出射线是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 这就是射线的本质特征.

(4) 让学生试着描述射线及其定义.射线概念是在线段这个概念基础上给出的.

(5) 通过识别、运用加深对射线的本质属性的理解.

实践说明:概念的本质特征有了具体形象, 就增强了概念的感性基础, 学生参与了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这一生动的制作过程, 对概念便会感到亲切, 为理解、表述、应用概念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要充分展示规律的概括过程

我们都知道, 数学中的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思想、方法都是数学规律, 它们都来源于数学问题, 又成为今后解题的依据和理论基础.这些规律虽然前人已作了揭示和总结, 但学生要掌握它, 还得退回具体问题中, 到一定的思维情境中, 重新加工、制作.

【例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教学 (九年级上册)

教学要点:

(1) 复习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和作用, 设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MN, 点M、N为作图时所作弧的交点, 垂足为C.

(2)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 发现M、N、C三个点各自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

(3) 学生猜想:是否直线上所有点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

(4)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猜想进行论证、概括、表述, 得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5) 类似地讲授这一定理的逆定理. (九年级上册)

(6) 把这两个定理结合起来, 进一步抽象、概括, 说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所有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都相等.

实践证明:教师这样讲, 教学进程自然、流畅, 思维起点得到降低, 跨度减小, 有利于学生参与, 并从中获得这些规律.

三、要充分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

问题是数学心脏.数学知识的获取、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 无一可以离开解题.而要提高解题的能力, 则必须充分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

【例3】 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问题的教学 (九年级下册)

已知圆心O到直线MN的距离是d.⊙O的半径为R, 当d、R是方程x2-7x+12=0的两根时,

(1) 判断直线MN与⊙O的位置关系;

(2) 当d、R是方程x2-4x+m=0两根时, 直线MN与⊙O相切, 求m的值.

教学要点:

(1) 教师让学生回顾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①d<R, 直线和圆相交;②d=R, 直线和圆相切;③d>R, 直线和圆相离.

(2) 让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提醒学生先画出图形, 细心观察图形与已知条件的关系.

(3) 待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教师再给予讲评.

(4) 师生共同分析:由于d、R是方程x2-7x+12=0的两根, 解之, 得两个根为x=3、x=4.由此, d=3、R=4或d=4、R=3.从而, 学生不难发现直线和圆相交或直线和圆相离.

(5) 教师结合第 (2) 题, 分析d、R是方程x2-4x+m=0两根时, 直线MN与⊙O相切, 即r=R, 即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这种题型在新课程标准是比较少见的, 但如果抓住问题的相似点进行联想就不难发现解题的途径: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因此, 这小题可作如下解:

∵方程x2-4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2-4ac=0, 而 (-4) 2-4×1×m=0,

解得m=4.

实践证明:教师这样讲, 可使观察、分析、联想、化归等思维过程成为学生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要充分展示定理发现的探索过程

德海纳特说:“所有有活力的思想都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 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而向学生预示结果或者解决方法都会阻碍学生努力研究.”可见, 揭示定理发现或发展过程, 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

【例4】“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教学 (九年级上册)

教学要点:

(1) 提问与练习

(1) 角平分线的定义是什么?

(2) 任意画∠AOB, 再画出这个角的平分线OC;

(3)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是什么?

(4) 在∠AOB的平分线OC上任取一点P, 画出点P到∠AOB两边的距离PD、PE.再在OC上任取另一点P′, 画出P′到∠AOB两边的距离P′D′、P′E′.

(2) 指导学生实验

(1) 分别度量点P、P′到∠AOB两边的距离, 并且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2) 要求学生再在∠AOB的平分线OC上任取一些不同的点, 并且按上述要求自己独立操作完成.

(3) 引导学生猜想

(1) 要求学生自己认真整理、分析数据, 写出实验结论, 并与他人交换意见、互相议论;

(2) 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 并猜想: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 指导学生论证

(1) 引导学生按照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对猜想进行严格的推理论证;

(2) 命题为真, 指出这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获取知识》的读后感 篇2

《关于获取知识》的读后感

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前面的几条建议,特别是第七条和第八条,《知识――即是目的,也是手段》与《关于获取知识》。写一写自己的读后感受。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两条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关于知识,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是拥有知识就一定有力量吗?不尽然,如果存在于你头脑中的知识只是一些字、词、句、篇,只是一些概念、公式,只是一些人名、事件,这么这些“知识”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用苏氏的话说就是“不能活动的货物”。“货物”越多,重量越重,相反你的力量就会越小。那么,如何使知识变成力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将掌握的知识使它不断地运转起来,也就是运用起来,使它不仅成为你“懂得东西”,更要使它成为你获取新的知识的手段。苏氏说: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这样,他掌握的知识越多,他学习起来就会越容易,他的思考力就会越强,以此他就会有能力去掌握更多的知识,形成一个良性地“知识长进”的过程。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苏氏在这里用“词”作为例子给我们阐述了他的作法,简而言之,就是在低年级要让学过的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发生联系,要让词成为表达他们思想、促进他们思考的一种工具,这样,原先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词”就不是一个个纯粹的符号,而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小精灵”,他们是在用词进行思考,从而有了自己的思想。正如苏氏在这条建议的最后一段所言: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淡、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记住一条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用知识去获取知识”,苏氏将这条原则说成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景),借助其他人(教材、资料、媒体、实物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主动地无意识地将已掌握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从而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在这个“获取”“建构”的过程中,“疑问”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只有学生在新旧知识联系挂钩的交接点上产生了疑问,才能激起它探究的欲望,才会动用起它过去的知识去寻求解决的途径,“这种抽取已有知识来解决疑问的办法,就是获取知识”。如何使学生产生疑问,又如何使学生在思考中获取知识呢?这里边需要很高的教育技巧,也需要老师不仅要深入了解学生,更需要深入地思考与钻研,比如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你要明白在课堂上哪些知识应该讲,哪些不应该,哪些只是点到为止;哪些知识对哪些学生应该详细讲,对哪些学生少讲或者不讲。重要的是要找到每一位学生的知识“生长点”,使他们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在自己知识的阶梯上,又迈上一阶。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 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 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妮据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 

有限的远程培训无价的知识获取 篇3

这次培训课程共11项,从《基建项目管理情况专项审计案例》、《房屋资产管理审计案例》到《贯彻执行“八项规定”审计调查方案及典型案例》、《人民银行安全保卫专项审计》;从《征信管理审计——审计重点与审计方法》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资产负债表健康审计》等等。可谓“内容全,观点新,重务实”。11个内审转型典型案例,11位老师精彩授课,我感受到的是内审转型硕果累累,感受到的是内审人一丝不苟和慎密的逻辑判断与分析,感悟最深的更是自身与转型要求的差距,判断能力的差距,思考深度的差距,分析水平的差距。一门门生动的课程,帮助我丰富了知识结构,开阔了眼界,不仅带来了最新,最先进的内部审计成果,还给我解答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许多疑惑,可谓立足全面,着眼实务,犹如黑暗之中的灯塔,指引着我在困难中坚定信心,勇往直前,从而受益一生。2014年我参加了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组织的全国性知识竞赛,在备战竞赛的那段难忘的日子,面对大量的学习内容,短期要求吸收,而且自己年龄偏大,记忆力差等困难,自己并未打退堂鼓,而是以饱满的热情站在检验学习成果的第一跑道上,努力做到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效果三落实,并注重在学习中消化吸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在全国10万参赛“中国内部审计知识竞赛”大军队伍中,我荣获二等奖。我也深深体味到“有限的远程培训,无价的知识获取”的快乐。更深切感到:学习审计知识对于自身促进管理水平提高大有裨益。

一、内审文化,代表着人民银行内部管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2011年以来,人民银行总行推进内审工作全面转型与深化发展,内部审计由传统的财务、业务合规性审计,向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以及绩效审计转变。内审工作转型的总体思路是要构建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以增值为目的的内部审计新模式。内审部门遵循国家《内部审计准则》,借鉴国际先进的内部审计方法,及时开展课题攻关,总结成功经验,形成了丰硕的转型成果。典型案例培训课程是转型成果展示,是经验推介,专业辅导,也是对人民银行内部管理规范的系统梳理。

通过学习内审转型典型案例培训课程,笔者有一个强烈感触:在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身上,蕴含着讲精神求精细创精品的浓厚氛围,体现着敢于探索创新的时代精神和敬业务实的执业风尚,走在人民银行内部管理先进文化建设最前列。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以增值为目的,是内审转型的理念,也应当是人民银行全体管理人员的共有理念。“符合国际通则,具有中国特色”不仅是内审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应当是我们央行各个领域文化建设的共同方向。

在审计实践中,很多内审人员追求着“能不能做得更好”的组织价值,这正是精益求精敬业进取精神的生动写照。在有追求的内审人员那里,原本枯燥乏味又得罪人的苦差事被转换为充满激情的创造性管理活动。武汉分行唐耀东老师讲授的《房屋资产管理审计案例》抓住当前最敏感的事项选题,全面地历史地审计分析房屋资产管理状况,做出真实性、合规性、安全性、效益性和贡献率评价,直接服务于人民银行内部治理。实行账务核对与实地查看结合,权证登记与实物测量印证,讲授的是审计方法,传递的是强烈责任感和敬业进取精神。

二、转型案例,是人民银行有效实施内控管理的经典范例

据说,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最大区别是:法官审理案件依据的不是法律条款,而是判例。案例的专业指导作用于此可见。笔者理解:将法理蕴涵于判例中昭示天下晓谕后人只是文化习惯的差异,千个师傅万个法,筷子叉子都能吃饭,在中国古代,也曾有以吏为师的提法。我们常说,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内审转型时期,总行将内审人员探索实践的成果以典型案例的形式归集,组织学习推广,必将大大加快内审工作全面转型的步伐。

远程培训课程中的典型案例从审计背景讲选题,从审计目标讲意义,从审计内容审计方法讲操作,从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讲成果,系统演示各项内部审计控制活动的全过程,都是源于各位讲授老师亲身实践的经典之作。在思路上给人启示,在方法上给人指引,往往独辟蹊径,时时胜人一筹,实践中便于借鉴。武汉分行崔健老师讲授的《征信管理审计》,系统演示了将征信管理工作合规性、绩效性“三E”目标细化为审计内容、审计关注重点的过程,介绍审计方法,讲解审计依据,提示审计视角,管理工作经验的炉火纯青令人敬仰。针对征信管理绩效不易数据化难点,以宏阔的视野收集业务量基础数据,以系统的思维设计调查问卷,最后进行十多个方面绩效评价,指出发展方向。这种以严密的逻辑思维为引领,以法规为依据,善于寻找方法途径,应然与实然对照,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使得我们有幸一窥人民银行内部管理先进文化的前沿。

三、内审规范,是人民银行内控管理要求的系统规范

在推进内审转型过程中,总行内审司既注重整体推动和规划安排,又注重充分调动各分支行大胆尝试、主动探索的积极性。通过将分支行的实践经验和转型探索成果转化为典型案例、培训课程等方式推广,进而提炼完善,形成《审计规范》。

《审计规范》是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产物,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的典范。在济南分行刘晶老师讲授的《物理环境安全审计》课程中,介绍了《中国人民银行信息技术审计规范》,我们从中可以领略总行《审计规范》的科学和实用特色:是一个包含总体要求、审计流程、检查指南和评价指南的严密完备的知识体系。在总体要求中,明确了人民银行信息技术审计的一般原则、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和程序。在审计流程中,将信息技术审计划分为组织与计划、安全技术、开发与采购、运维与外包、应用控制5个领域30个流程,指出存在的主要风险。在检查指南中,进一步细分为138个子流程,详细列示各流程的审计目标、控制活动、检查内容和典型问题。在评价指南中,明确了各流程的成熟度指标,便于对号入座进行评价。在《审计规范》指引下,即使是非专业人员也能够快速建立起信息技术管理的知识架构。笔者体会,《审计规范》的颁布,不仅是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便于审计工作有序开展,同时也是指导相关业务岗位规范管理、有效履职非常实用的教材,应当成为人民银行各层级管理人员的必备工具书。

创设美的情趣 获取更多的知识 篇4

一、利用教材插图美对学生的吸引, 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认识事物相结合, 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新教材从书的封面开始, 每一页都画着色彩斑斓的图画, 这些图画, 适合儿童特点, 引人入境, 为学生创设了美的情趣。

1. 美的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天真活泼的儿童拿到新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晴朗的天空里, 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游玩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蓝天、白云、太阳、草地上看书的学生, 拿着放大镜的小朋友在仔细地观察……自然产生一种愉快而兴奋的心情。老师就势引导:“小朋友们, 书中还有许多美丽的图画:太阳、写信的蚂蚁和蜜蜂、美丽的月亮湾……各种各样的景色、各种各样的动物, 不同动物神态的人物, 好看极了。”这样, 学生对自己的书就会爱不释手。

2. 美的插图产生美的记忆。

在教学中, 美的插图是直观美, 需要在老师的主导下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直观美加以想象了解它的内涵美, 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从中得到知识。例如13单元以“手和脑”为主体的课文《两件宝》的插图, 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在那里做手工, 老师在旁引导学生将插图和文字结合起来, 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想到自己也和插图上的小朋友一样也可以做出那么精美、令人羡慕的小制作来, 心里是多么自豪啊。培养学生思索和实践的科学探索精神, 再通过学生们亲自动手制作太阳钟, 体会动手和动脑的乐趣, 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二、利用词句美对学生的感染, 增强学生思维想象力, 加强对词句的理解

新教材不但插图美, 词句也美。在教材中充分利用教材优势, 创设学习的美好情趣, 通过读句子, 理解句子, 真正体会到词句美, 是学生进入意境, 受到美的感染, 从而使美好词句产生美好画面,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进而加深对词句的理解。例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诗, 首先映入学生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雪景图, 由学生对图的观赏自然导入学词、学句中, 图文结合,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东西, 并说出你为什么喜欢它。于是就引出了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等次, 这些词构成这幅画, 是美的机体, 通过分析理解词的美, 给写生以感染。接着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这个图案是怎样形成的?比一比看谁想的图美, 谁还想到了图中少了什么, 进而引出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马画月牙……的句子。学生通过思维想象, 在脑海里形成一幅有山有树、有冰有雪、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晶莹剔透的图画, 都感受到了自己脑海中的图画美。学词句于美的情趣中, 加深对词句的理解, 同时也对学生们进行了美的教育。

三、利用课文内容美,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读中品味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阅读目标:“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识字、学词、学句是为了更好地读文, 了解文章的内容, 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新教材中往往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和课文内容紧密相连, 把学生带入美的境界, 这是教材中的插图美;再有课文的内容美, 课文短小易懂, 读起来朗朗上口, 读完课文, 就如同看到了一幅自然景色。在教学《小母鸡种稻子》时, 首先朗读《劳动最光荣》, 让学生体会为什么“劳动最光荣”, 突出“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让学生看课文, 理解字词, 指导其正确朗读课文, 理解句子, 使学生体会到小母鸡种稻子、除草、收稻子的光荣和快乐。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看图叙述课文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使学生弄清最后小鸭、小猫、小猪为什么说明年要和小母鸡一起种稻子。在看图学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中, 让学生懂得劳动最有滋味, 劳动最光荣、最快乐。具体指导学生朗读, 要求:读出小鸭怕弯腰、小猫怕手起泡、小猪怕弄得满身土而拒绝小母鸡邀请时的语气, 读出小母鸡不怕苦、不怕累的特点, 产生对小母鸡的敬畏感。

在此基础上, 再让学生带着美的情趣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使学生在美的境界中读课文, 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为背课文奠定了基础。

四、利用音乐和学生表演来创设艺术情境, 深入体会文章内涵

音乐是一种以系统的声音旋律为媒介来塑造形象、传达情感、反映生活的艺术, 与文学有着共同之处。如《快乐的节日》是一首诗歌, 描绘的是节日快乐的场面以及孩子们高兴的心情。我选用了歌曲《快乐的节日》来创设欢乐的情境, 表现形式为播放乐曲和学生哼唱。学生对旋律比较熟悉, 对歌词比较生疏。第一次播放后, 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们这首歌的歌词就是由今天学的课文改编的。小朋友们听到这快乐的歌曲, 巴不得马上就会唱, 于是他们学习情绪高涨, 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 再教学生们哼唱这首歌, 在巩固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并获得了美的感受。利用音乐创设情境还有多种表现形式, 因课文内容而定。课文《小小的船》可采用理解课文后播放音乐《小小的船》, 让学生想象夜空的美, 有月亮、有星星, 有卫星……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达到深化巩固课文知识的目的。《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 可在范读课文的时候播放一些轻音乐, 使作者对故乡、对杨梅的爱, 在音乐的烘托下充分展现在孩子们的心中, 从而更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意境。

课堂中经常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创设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美的情境中, 学生轻松愉悦地接受新事物, 获取更多知识。

摘要:利用教材插图美对学生的吸引, 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认识事物相结合, 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美的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美的插图产生美的记忆;利用词句美对学生的感染, 增强学生思维想象力, 加强对词句的理解;利用课文内容美,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读中品味;利用文章美的意境, 辅以音乐和学生表演来创设艺术情境, 深入体会文章内涵。

培养大学生快速获取知识的案例 篇5

培养大学生快速获取知识的案例

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育基本职能之一,快速获取知识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可迁移性,适应性,因此,本文通过如何用3DSMAX9.0.制作三堆动画的案例,给出了通过英特网快速获取知识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作 者:成功 作者单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8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获取知识的能力 因特网 三维动画 3DSMAX

让课外实验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 篇6

【关键词】课外实验;感性认识;消除模糊;培养注意力; 发展个性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中,有许多可供观察的自然现象,有不少可供探索的物理技术问题,有各种各样日常生活提供的训练课题和创造活动。教材中也设置了众多的“小实验”和“实践性习题”。它们为学生课外活动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这些小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种很有效的补充形式。运用物理知识对经常发生而又不被人们注意的一些现象或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和技术的兴趣,密切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等,在物理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具体表现为:

一、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学生通过课外实验丰富感性认识,深化与活化已掌握的物理知识。课外实验与课堂教学的密切联系可以使课堂教学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延伸。例:在讲完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之后,我让学生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学生都很有兴趣,提高了对物理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动手能力。相似的方法在其他知识点也可以运用,如气体的压强教学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做课本中的小实验“纸片托杯”,来巩固对大气存在压强的知识的认识;在变阻器的教学之后,学生用铅笔芯代替做“自制滑动变阻器来控制小灯泡的亮度”的小实验,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这样通过相应的小实验,就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二、可以加深学生对表面上跟生活经验有矛盾的知识的认识

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一开始容易接受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种观点看似跟某些生活经验相符。如:用力推桌子,桌子才会运动;停止用力,运动就停止。类似这些例子,由于学生对力的认识不深,忽略了摩擦力的作用。所以就容易误解成:“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为了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可将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做的小实验。在讲新课前就要求学生利用身边器材,如:长桌面、小斜面、毛巾、玻璃板、刻度尺等,进行下面实验:让小球在同样高的斜面上自由下滑,先后分别通过毛巾、木板、玻璃,记下球在三个水平表面上通过的距离。学生得出的结论:在越光滑的表面上,小球受到的阻力越小,滑过的距离越大,就越接近匀速直线运动。假设小球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就不会受到阻力,将会永远运动下去,且速度保持不变。从而归纳出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个小实验,再结合老师的分析引导,就较容易使学生接受: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

三、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消除学生对知识的模糊认识

课外小实验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实验。如果实验取得成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掌握的知识,并消除学生对知识的模糊认识。例:在压力和压强这一节课后,由于学生对压力和压强概念认识不深,往往把两者混为一谈。为此,我设计下面小实验要求他们课后完成:将一装有半瓶水的洒瓶正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它对泡沫塑料的作用情况;再将酒瓶倒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它对泡沫塑料的作用效果。通过此实验,学生就会对在压力一定时,压强和受力面积成反比的关系,加深了理解,认清了压力和压强两者的区别。从而消除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四、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动脑能力,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学生学习物理感到困难原因之一就是不会把所学过的知识用来研究具体物理问题。身边小实验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亲切,能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例:在摩擦力教学后,让学生观察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在运动过程中摩擦力有哪些应用?哪些地方应减小摩擦?哪些地方应增大摩擦?通过学生自己亲自观察、讨论、分析、弄清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的特点,使学生能自行解决自行车因摩擦引起的各种故障。又如:在讲完电功、电功率后,可要求学生观察各种家用电器的铭牌来了解它们的额定功率;观察不同功率灯泡的灯丝粗细来比较它们电阻的大小……这样,通过多些课外观察或小实验,加强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用;避免了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五、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发展学生的个性

物理课外小实验以其小型、灵活、生动、多样等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智力等。例:在讲完电阻后。要求学生自己课后动手找一些电阻。看电阻是如何表示大小的。并选择完成得较好的同学上台演示,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同学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把本来很抽象枯燥的物理知识,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外小实验,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

学生通过课外小实验来迅速地接受新的信息,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例:在讲液化这一节课时,结合将气体液化可以使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这内容,分析我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的第三级,用到氧和氢作燃料,而这些作为燃料的氧和氢都是以液体状态装在火箭里的。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方面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还有在讲述潜水艇时,让学生课后结合课本中的小实验制作潜水艇模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潜水艇的原理等。这样就有效地开阔学生视野,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地去探索未知世界。当创造和发现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将会产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当前教育改革中强调要加强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而课外小实验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都说明课外小实验在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多观察、多动手、多思考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进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知识的获取 篇7

关键词:史籍记载,卞和,知识关联,离散,信息资源

地方历史文化名人是指出生于某一行政区域,或者非某一行政区域出生,但与某一行政区域有着重要渊源,在历史上脍炙人口或有较大历史影响力的著名人物。根据名人的特点,可以把地方历史文化名人归纳为传说中的名人、史籍记载中的名人、途经与入宦一地的名人[1]68三大类。本课题所讨论的“地方历史文化名人”特指史籍记载的名人。

卞和是襄阳地区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历史文化名人。《韩非子》、《史记》、《新序》、《战国策》、《汉书》等古籍用如椽巨笔记载了卞和负屈三献玉的典故,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名言警句、谜语故事等,从古至今,利用不同的文学体裁形式表达了对卞和爱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2]23。笔者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以理论研究、文献考索、实地考察等方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从知识关联的角度,对卞和离散的信息资源进行获取研究。

一、地方历史文化名人离散信息资源

1.关于地方历史文化名人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经过选择、组织和加工处理的有序化的各种媒介信息的集合。地方历史文化名人 (以后简称名人) 信息资源是指记录与名人相关的各种媒介信息的集合,既包括祠堂庙宇、碑林雕刻,又包括故事、传说等文化现象,这些集合共同构成了广义的名人信息资源库。史籍记载的历史文化名人随着历史的传承和发展,已然形成了自身固化的标签特征,因此其相当数量的资源都是以一个个“知识点”的方式存在于不同的载体单元和体裁单元中。

2.名人信息资源获取的范畴。在以名人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浩瀚的媒介信息里,相当数量的资源相对集中在少量专业著作中,其余数量的资源主要以知识单元为单位,高度分散在大量其他的信息资源中。名人信息资源获取针对的是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不连续的相关资源,从载体形式看,既包括纸质媒介的各种类型的文献,例如: 图书、连续出版物等,又包括非纸质媒介的各种类型的信息,比如: 数字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按出版形式主要包括:论文文献、档案等;艺术表现手法上更是丰富多元:诗歌、小说、散文、寓言故事、谜语、警言等。

3.名人信息资源获取的原则。以名人为中介主线,把分离、散布在诸多信息资源里可能被获取的众多不连续的资源都视为离散信息资源。离散信息资源获取的原则就是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充分、有序、便捷”地汲取相关资源。名人信息资源分布广泛,强调获取的“充分”是根据名人资源整合的实际需要提出的,一定的体量规模对于提高资源获取的质量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序,从接受史的角度,以朝代为时间轴对名人资源进行有序的梳理,能够提高资源获取的效率和查全率。便捷,即易操作性,有利于建立系统的获取流程和规范管理。庞大的各种媒介信息以及载体的多样化,在为信息资源获取提供丰富信息源的同时,也给信息的鉴别、选择和采集造成了困难。作为史籍记载的历史文化名人,其相关资源分布广泛又很不直观,如何才能从庞大的媒介信息中找到潜藏的与名人相关的信息资源,如何才能使获取的名人信息资源更丰富而全面?

二、基于知识关联的名人离散信息资源获取

1.关于知识单元、知识关联。知识,拥有潜在的能力,为特定目的而使用,是一个立体的存在,有着广泛的空间属性,知识和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知识组织中,我们通常以知识单元为加工单位,而知识单元是知识不同层次的、自为一组的相对独立的单位,泛指知识的任何一种相对独立的单元内容和形式[3]4。它可以是文献,也可以是文献中的部分(文献片断)或者文献中的知识点 (专指或特指部分),它还可以是超文本或超链接中的节点等。从知识形态上看,知识单元所包含、表现的,更多的是“知识点”[4]5。因此, 对名人信息资源的获取实质上就是对名人相关知识单元的获取。

知识关联是指知识单元与知识单元之间,通过某一中介为纽带,所建立起来的具备参考价值的关联关系。换言之,通过某一中介为纽带,可以将相关知识单元进行有序连接和组织。知识关联是联系知识单元,进行知识挖掘和知识发现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是普遍存在的、多重的、传递的和具有层次性的知识关系,因此知识单元之间存在很多有用的关联。在知识获取中,我们可以根据知识单元间存在的关联,通过融合分析、归纳、推理等方式,获取信息资源线索,实现知识挖掘和知识发现。

2.知识关联在名人信息资源获取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属性关 联、关键词关联、特征关联和聚类关联等方式来实现。

属性关联,通过知识单元与知识单元间同一个属性作为中介, 将知识关联起来的一种知识获取方法。在名人信息资源获取中,属性可以是同一个对象人物、也可以是对象人物的生卒年、对象人物的归属地等。属性关联表现出来的是单一的、易于发现和识别的内容,单纯的属性知识方法在进行知识单元获取时更直观、准确而且便捷,因此适合作为名人基础知识单元获取的首选步骤。在卞和信息资源获取中,卞和这一对象人物就是中介,所有与卞和相关的知识单元都是知识获取的对象和内容。例如:在CNKI文献标签输入“卞和”全文的方式,能够快速获得数据库内包含“卞和”字样的文献题录信息,通过排除内容不相关结果来获取人物的基础信息资源。

关键词关联,以关键词作为中介纽带,有相同关键词的知识单元进入获取体系。关键词是信息资源核心意思的精炼词汇,是主题内容的概括和提炼,理论上讲,有相同关键词的知识单元可以被认为是内容密切相关。通过在CNKI文献标签输入例如“:卞和”“、和氏璧”“、玉印岩”等关键词的方式,可对应获取到大量内容密切相关的核心信息资源;作为史籍记载的历史文化名人,工具书是其重要的载体媒介,通过点击首页“知识元”搜索部分的“查工具书”,登录工具书馆,在全库检索框中依次输入以上示例关键词,分别获得数条工具书相关词条记录,根据记录来源获取到包含诗、词、歌、赋、寓言、名言警句、谜语、对联等不同体裁的相关信息资源内容。

特征关联,以特征为中介纽带,通过对已获取的核心信息资源从外部特征进行关联分析,来获得较高相关度的扩展信息资源内容。通过分析刊名、责任者、机构的关联,可以发现该领域中的核心期刊、作者和机构等信息,以此类信息为目标能够进行相关研究成果的定向追踪、获取。在CNKI一站检索框输入检索词“卞和”,获得1196条结果(2014年10月21日检索),根据相关度降序排列规则, 取前5页为核心文献,综合分析这些核心文献的刊名、责任者、机构后发现研究卞和的主要团队籍贯为湖北省,主要期刊类型为地方院校学报,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文献开发、古代文学、楚文化、玉文化研究等。围绕核心文献分析关键词、参考文献,可以追踪获得其他相关性较强的名人信息资源。例如:《浅述和氏璧的历史文化地位及其旅游文化价值》一文著有“和氏璧、玉印岩、卞和、南漳县”四个关键词,分别对这个四个关键词进行追踪检索即可获得更多相关文献资源;参考文献本身具有知识承启和检索链接功能,通过对核心文献后著录的参考文献进行关照,可以甄选出与名人相关的其他信息资源。例如:《基于卞和知识单元的组织建构及内容开发》一文共著录了5篇参考文献,在通过标题审检,辅以内容概览后,最终检获包含图书、报纸、论文等不同形式的数个内容相关文献。

聚类关联,通过对大量文献中所含知识的定量分析,将与某一知识元同时出现频率高的知识元从高到低依次列出,形成以该知识元为圆心的一个知识圈,从外到内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知识关联的优点在于提供的关联是隐性的,可以为资源获取提供发散性思维[5]67。例如“,卞和”知识元的聚类知识关联示,通过对各知识元依次进行点击,可获取大量相关性很高的潜在资源内容。比如点击“用典”,关联出三篇论文文献,逐一下载获取其全文资源的同时,还可通过潜藏的信息线索进一步发现可资获取的对象资源。比如《林则徐西域诗的用典及其特色》一文中“弃璞何须惜卞和,门庭转喜雀堪罗”诗句与卞和相关,进一步利用搜索引擎检索可知诗句出自《子茂簿君自兰泉送余至凉州且赋七律四章赠行次韵奉答(一)》一诗,全诗纳入获取体系。

知识的获取 篇8

关键词:知识获取,区域创新能力,知识创新,区域经济

区域创新能力是推动区域科技发展、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之一。而知识获取作为区域创新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区域科技创新的起点, 是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资本。通过对影响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的因素分析得出弥补知识获取能力差异的可行性对策。

一、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导致区域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首先, 经济发展水平落差导致人们拥有和使用技术机会的不平等。其次, 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 而技术的发展支撑则需要资金的投入。另外, 人均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也从侧面反映了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科技水平、教育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等, 如果说这些都是一个一脉相承的体系, 那么经济发展水平则是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 区域科技水平

1.区域科技基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大力支撑。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首先就要依靠科技水平的持续上扬,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地方, 才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以期达到发展区域经济水平的目的, 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 必将进一步促进区域科技水平的提升, 最终增强一地的区域创新能力和提高创新能力排名。

2.区域科技合作水平

在充分认识到技术重要性的同时, 我们还可以对区域科技成果的合作进行分析, 来达到对知识获取水平高低的基础分析。这主要集中在对联合申请专利的比重研究上。联合申请的比例越高, 代表着区域越有可能接触较大规模的前沿技术。联合申请专利代表着区域的科技利用率程度较高。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和每万人拥有专利数也作为重要的指标反映一个地区科技水平的高低。同时, 对技术的不重视必将导致人才流失, 引进人才困难。科技合作的高水平是建立在高科技水平的基础之上, 而且会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同时要着眼于科技合作的进步。

(三) 区域对外开放度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 对外开放也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国策, 地区的开放程度高, 该区域就聚集国内或全球的生产要素, 提高区域的竞争力。同时可以吸引和利用国外的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我们所说的对外开放度主要是指对外技术开放程度, 有几个量化指标组成, 包括国外技术购买额相关指标和外国直接投资相关指标。区域国外技术购买增长率及金额主要是指我们国内各区域对引进国外技术的重视程度, 能够大规模引入国外技术的区域基本上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而经济发达地区在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如虎添翼, 经济水平必将更上一个台阶, 欠发达地区则恰恰相反。另一方面, 外国直接投资也是获取外部知识和技术的重要途径, 外国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来实现的, 跨国公司往往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其投资活动对一个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有很大影响, 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因此, 对外开放水平越高的地区, 越容易获取外部资源和外部知识, 同时也产生了对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更多需求。

(四) 区域高等教育水平

普通高等教育的普及水平, 成为衡量区域高等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每万人拥有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代表的是人口的高等教育水准。较高的高等教育水平是经济、科技发展的基础。

人才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区域的科技水平, 衡量高学历人才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科技论文数量。针对区域创新能力之下的知识获取能力研究主要指科研合作的四个指标:科技论文合著同省异单位比例、科技论文合著异省单位所占比例、科技论文合著异国单位所占比例、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自企业资金在总科技活动经费中的比重。比例越高, 说明区域对科研论文的重视程度就越高, 区域的高等教育水平就越高。高等教育水平和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地区, 企业对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倾向于投入科研活动经费。高等教育水平低, 高校科研能力差、科技水平不发达的地区, 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足, 科研合作水平低, 必将影响这一区域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教育前途, 从而在根本上阻碍其创新能力的长远发展。

(五) 区域网络基础平台建设水平

网络基础平台建设是现代信息社会进行技术合作和技术应用的物质基础, 区域网络基础平台建设水平的高低, 其数量的多寡等等都会影响到区域对人才的吸引力、区域的技术发展水平、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建立完备的网络基础平台建设是提高知识获取能力,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工作。

(六) 区域技术市场活跃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大力支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科技成果也成为市场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技术市场的活跃水平成为决定区域知识获取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

总之, 在目前纷繁复杂的社会情况下, 知识获取能力已不仅仅局限于某个领域, 影响社会的各个指标和数据都有可能对地区知识获取能力产生重大的影响。人均GDP、技术市场成交额等反映的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并成为区域知识获取水平的发展基础;专利数和申请份额等反映了地区的科技水平;区域对外开放程度的大小,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知识获取能力;教育是基础和动力, 教育水平低, 知识获取水平就不可能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高速发展需要区域网络基础平台的铺垫。这些都是影响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的关键因素, 笔者尝试从几个方面对基于知识获取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关于提高知识获取能力的对策研究

正如文献指出, 能力建设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资本”的积累过程。[1] (12) 基于知识获取的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着眼点是从影响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的因素出发, 探究如何通过提升落后区域的技术能力和机制效能, 增加获得知识获取能力的“资本”存量, 在共同、持续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增强国家整体竞争能力。

(一) 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通过加速、健康发展区域经济提升知识获取的物质基础

在区域经济总量和质量极不平衡的国内经济现实中, 经济是决定国家或区域知识获取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经济水平高低一般从区域创新研究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吸引机制两方面影响着知识获取能力的高低。由于发达地区的基础条件、生活环境、创业环境、投资环境等的优越性而吸引更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 知识获取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大增加。因此, 提升区域经济水平成为知识获取能力提高的关键所在, 本课题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区域经济来提升知识获取能力。

1.争取国家政策与体制改革机会, 尽量融入到国家、区域发展布局中

经济政策是区域获得改革机会, 转变发展模式的制度因素。[2] 1990年以来, 各地区经济在获得普遍增长的同时, 各地区发展是不平衡的, 相对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种不平衡表现在发展起点、增长速度、产业结构、消费水平、乃至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等诸多方面。在中国各地区经济竞赛中, 东部沿海地区主省几年在各方面都占据着优势, 而中部地区除了一些区域中心城市 (省市) 获得竞争优势外, 其他广大地区则在这场竞赛中似乎越来越失利 (指相对地位) 。[3] (143) 区域经济改革政策所带给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更加成为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优惠的期盼。国家已经充分注意到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别所带给整体发展的弊端, 根据邓小平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 适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部战略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

让我们来看看辽宁的改革发展历程。2003年, 中央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辽宁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历史性机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改革创新, 调整经济结构, 不断改善民生, 全力推动辽宁振兴。2005年, 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五点一线”战略, 转身掉头向大海, 重点开发建设大连长兴岛、大连花园口岸工业园、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锦州湾产业园区、丹东产业园区五个区域, 建设贯穿黄渤海沿岸的滨海公路, 促进沿海、腹地互动, 呼应辽宁中部城市群, 打通东北地区出海大通道, 构建辽宁对外开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平台。以辽中县为例, 她通过利用节点优势, 打造临海经济, 内联沈西工业走廊, 外接港口产业。营口港物流中心已落户辽中, 为沈西工业走廊配套的机械加工、泵阀、有色金属加工3个产业集群初步形成。2007年, 辽宁成为全国地区生产总值第八个超万亿元的省, 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 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4]

从辽宁改革发展的过程不难发现体制与政策改革带给区域发展的不竭动力, 各地方需要在体制改革和政策需求方面加强研究, 尽量融入到国家发展布局当中。2006年4月, 中央启动中部崛起的战略, 在《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 中央确立了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等4大城市群作为“中部崛起”的重点。在中部地区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思路上要符合中央发展观的转变, 积极寻求在试点区域中寻求经济突破。同时, 没有进入试点的都市群和城市带也需要观察改革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 吸取有益的改革经验为自身的经济发展服务。

2.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结合产业布局提高知识获取转化效率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经济发展并不仅指经济增长, 发展还包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结构转换和结构升级, 具体指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比重和就业结构比重的根本变化。[3] 中西部地区明显三次产业比重极端不合理, 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最复杂的是产业布局。同时, 世界范围内的环境生态与资源枯竭又提醒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环境的方式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在经济发展中一定要有超前意识, 以循环经济模式指导区域经济发展。[5]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要求以“减量、再用、循环” (3R) 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减少污染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6] (2)

在区域层面, 世界开展循环经济的做法主要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理论, 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 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 建立生态工业园区。[6] 欠发达地区本身资源环境比较脆弱, 经济发展的产业布局需要在起始阶段就要运用循环经济模式建立生态产业链。[7] (1-41) 围绕区域内部的生态产业链建立知识获取路径来推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健康发展。

3.确立资源补偿立法, 加大对资源型区域的支持力度

我国的经济地域结构呈现明显的资源与产业布局相脱节的特征, 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资源相对短缺, 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却资源相对丰富。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离不开中西部地区的资源性支持, 中西部地区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无疑对本区域社会发展造成恶性循环式影响, 同时还影响对发达地区的资源供应能力和知识创新成果转移的购买能力。因此, 可以通过发达地区产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进行调查, 明确其对欠发达地区产业资源的依附性, 通过确立资源补偿立法的形式, 明确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补偿义务, 以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然而, 许多地方政府为追求眼前利益, 盲目地承担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经济转型中淘汰的产业, 没有意识到自然资源的保护意义。

4.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建设有利于实现知识获取的社会文化氛围

区域开放水平直接影响到吸引和利用其它地区的知识、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 还能够通过累计效应实现知识、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与观念的转变, 创造新资源, 培养新优势。区域开放与知识获取呈现互动的关系, 好的开放水平有利于知识获取的实现, 而知识获取的反过来又促进开放水平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外商投资水平, 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资本存量、知识和技术的综合载体, 它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统计表明东部沿海开放地区不论是吸纳外商投资额度还是实际利用外资水平都占据强势地位。通过改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市场环境、政治环境以及税收、管理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形成良性的投资服务体系, 吸纳区域外投资商。对投资倾向性加强调研, 严格控制资源性外资项目, 注重提高投资产生的效益质量, 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同时, 还需要加强区域文化开放性建设, 培养政府和公民的文化接受能力。文化差异性在投资过程中的谈判与沟通往往能产生巨大影响, 要注意在投资过程中尊重投资方的文化观念, 强调文化共生性和多样性, 为投资者提供和谐的文化氛围。

(二) 改善区域高等教育, 探索企业、高校科技创新模式, 推进知识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水平是决定知识获取水平和知识创新水平的直接要素。在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指导下, 教学和科研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中改善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1.加强高等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

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需要不同形式的培养模式, 不同区域的高校面临着不同的区位环境也需要不同的培养模式。每一个经济区域都亟需按照自己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来制定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8] 国家需要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高校展开高等教育模式的试验, 而不是用一个标准衡量大学的社会效益。只要这种模式能够为国家和地方能够培养适用的研究和技术人才, 政府就需要鼓励大学有自己创新性的培养模式。[9] 在大众化与精英化高等教育并存的情况下, 既要培养高、精、尖的人才的同时还要注重大众化高等教育依然有着职业选择的社会需求, 如何解决两种矛盾探索新的高等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2.强调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与合理性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和招生两个方面。根据高等院校所属区域和部门的不同, 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平衡, 往往依据经济状况在经费、师资状况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级数, 比如:发达地区教育部直属院校、其他地区教育部直属院校;发达地区省属院校、其他地区省属院校;发达地区地方院校, 其他地区地方院校。因此, 需要加强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培养费用加强研究, 在体现高等教育质量与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公平。高等院校招生由于地域指标分布的不均衡导致的社会矛盾由来已久。发达地区特别是京、津、沪等占有大量国家范畴的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丰富的地区, 其高等学校入学率、以及就读高校的教育质量都是其他地区所不能比拟的, 如何解决这种矛盾, 加大欠发达地区优秀学子的教育问题, 也是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

3.提升大学生知识管理素质

大学生素质决定了未来知识获取能力的基础, 因此大学生需加强的不仅是知识获取技术能力的培养, 还需在全方位提升内在素质, 成为未来区域知识创新的核心。知识管理素养是在知识资本意识的统领下, 依托特定的组织文化氛围, 运用一系列的知识管理技术和手段对知识链流程实施控制、管理与引导, 实现知识创新、提升组织绩效水平的能力, 是个人或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0] 知识资本意识、时间管理素养、组织文化素养、学习素养、法制道德素养以及知识管理技术素养已经成为知识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同时, 从知识管理战略的角度看, 知识管理素养不仅是个人的基本素质。知识管理素养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进步的重要竞争力素质, 是知识创新的不竭动力。只有形成一个具有高度知识管理素养的氛围, 知识管理才能达成其真正的效力。

4.强化科技创新和科技合作, 改善知识获取的资源基础

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本身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特点, 而且能使其他生产要素都产生收益递增现象, 因而被视为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由于人才与经济水平分布极端不均衡,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科技竞争力差距巨大。在欠发达地区只有走联合科技创新的路子, 在区域内部由当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等知识密集型组织, 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内部各知识组织在资金、基础设施、知识资源等方面有着诸多联系, 形成了小范围内部的共享形式, 有利于知识获取效率的提高。有效的整合并分享区域知识资源是构建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主要目标, 依托区域科技创新系统, 各类型组织可以弥补自身的知识不足并选择成熟的知识管理解决方案, 在组织战略构建、人力资源配置、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获得有益的指导。

5.企业与高校教、学、研的互动

大学生将是未来企业知识创新的人才基础, 而博士、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渐渐成为高校科研领域的主体。高校科研需要打破传统的独立意识, 积极探索与企业科研主体联合。除了积极吸引企业对科技项目的投资外, 可以在知识产权法律约束下, 可以尝试让博士、硕士甚至较高学术素养的高年级本科生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中。这样不仅能够加强企业的科研能力, 也使高校能够掌握产业发展的动态, 有利于面向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针对性教育的发展。

(三) 完善技术市场机制, 改善知识获取的市场机制

技术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关键的保障机制, 通过技术市场这一平台加速了科技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成为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然而, 我国技术市场总体上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 存在着法律政策体系不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弱化、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投入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11]

1.推进技术市场法制建设, 适度保护知识产权

目前, 我国实际上尚没有一部专门针对技术市场的法律规章, 只能通过《科技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合同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来界定技术市场产生的法律问题。同时, 国家没有为科技主管部门明确技术市场的监管职能, 造成许多具体技术交易行为缺乏法律依据和监督, 使技术交易人的权益得不到全面保护, 增加了技术交易的风险成本。因此, 有必要通过对技术市场法律特征的研究, 制定完善的技术市场交易法律法规, 规范技术市场秩序, 最大限度地保护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技术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保障交易安全, 降低风险。激励技术商品的生产、流动和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鼓励技术转移和转化, 加速技术要素价值的市场实现。

2.技术市场运行机制的理论研究

首先, 技术市场是技术交易的平台, 属于经济主体活动的一部分, 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经济理论来探索技术市场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确定交易成本理论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技术市场运行所依据的主要理论, 运用交易成本理论, 可以对技术市场的合约结构、技术合约的履行、价格调节不能使技术市场出清的根源、技术市场与企业内部创新的规模与边界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从而达成对技术市场运行机制的深入认识。其次, 强化技术转移机制研究。加强技术市场的合约结构、技术合约的履行、价格机制的影响、技术市场与企业内部创新的规模与边界等问题的系统研究。技术商品属于知识高度集中, 成果价值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同时与风险相联系, 因此对技术价格形成、价格机制的完善及对技术市场发展的作用、技术要素定价方法、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等问题专题研究显得极为重要。第三, 技术中介的理论研究。技术中介是技术市场的主要活动者,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技术转移中介培育专业技术人才, 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规范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同时, 可以引入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技术中介组织信誉建立评估机制, 促进中介市场的繁荣和提高质量的共同发展。最后, 技术市场中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研究。现代经济社会, 风险投资成为企业, 尤其是以技术立足的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本源。风险投资看重的是投资对象潜在的技术能力和市场潜力, 因而面临很大的风险, 对于技术转移中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研究既有助于提高技术转移的速度, 也为投资者获得高收益提供机会。

3.打破地方保护意识, 整合技术资源供给机制

各类中介组织是技术市场交易平台中不可或缺的机构, 各类技术交易所、技术经纪人、技术交易网以及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孵化器等中介组织, 组成技术市场运转的物质基础。然而, 我国各省市技术市场中介组织发展极不平衡, 多数中介组织存在规模较小、功能较弱、专业化水平偏低等问题, 这种分布与区域经济水平有着相似的情况。我国正处在国家区域开发战略实施快车道, 在中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思想的指导下, 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经历着新的发展机遇期。技术市场也需要实时服务与国家经济战略调整, 通过对知识和技术转移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来推进区域科技创新进程。这就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整合、规范国内技术交易市场, 建立功能强大、技术完备、资源充分的全国性、区域性和专业性网络系统, 并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网络交易方式。

同时, 还需要实现统一技术市场名称, 因为五花八门的技术市场名称往往给技术需求人带来不便。以中国技术市场协会网站链接为例, 包括:上海技术交易、北京技术市场、网上技术市场、北方技术网、中国应用技术网、龙口网上技术市场。再以湖南省为例, 存在着湖南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网、湖南常设技术市场网等不同的技术交易市场。以及纷杂的诸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孵化器名称的技术中介,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这类技术中介名称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或者按照地域、或者按照行业来统一技术中介名称, 以减少技术需求方的困惑。

(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知识获取的获得途径

在互联网时代, 信息基础设施是知识获取途径的物质基础。国家以及各区域政府组织应针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状况, 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和政策, 以区域协调发展思想为指导, 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合理布局的长途光缆线路、微波通信线路、卫星站点、电话主线等基础设施, 充分惠及落后区域的电信化发展, 为区域创新系统提供较好的硬件基础。

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国家可以通过直接投资、政策调整、税收优惠等途径引导外埠投资主体增加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在国家推进城镇化过程中, 优先对信息基础设施布局, 鼓励企业参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优先考虑区域创新组织以及技术转移快的企业。鉴于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撑技术, 国家应该重点投资在信息技术的基础研究领域, 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同时, 还积极探索建立区域之间协作的知识资源管理系统, 通过统一友好的知识获取平台, 使区域创新交流以及技术转移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 交通通讯、银行金融、社会与组织文化、科技管理等各种服务在内的技术市场基础设施也需要完善, 才能为技术中介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支撑体系。因此, 区域政府不仅在涉及到创新能力的硬环境上下功夫, 还要在金融服务、文化建设、科技管理等软环境上做文章, 为区域创新体系构造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立体空间。

三、余论

区域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关键环节, 对于区域创新的研究涉及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环境科学以及具体的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理论。笔者仅从知识获取的角度探讨区域创新能力的构建, 从经济发展、教育科技、基础设施、技术市场等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关于提升知识获取能力的对策。希望能够供致力于区域创新实践的相关部门借鉴。为各级政府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的知识获取能力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有利于全面促进国家宏观创新体系建设。本论文还存在不足之处, 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知识获取的实证研究、加强知识获取的社会资本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展的实现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Asheim B., T.Isaksen A..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Integration of Local“Sticky”and Global“Ubiqui-tous”Knowledge[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2, 27, (1) :77-86.

[3]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展的实现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4]辽宁现象..辽宁走出老工业基地衰退的阴影.http://news.sohu.com/20080229/n255445812.shtml, 2007-01-16.

[5]Andersson M., Karlsson C..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Small&Medium-sized Regions:a Critical Review&As2sessment[J].J IBS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2 (2) .

[6]孙启宏.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6.

[7]David Doloreux, Charles Edquist, Leif Hommen.The in-stitutional and functional underpinnings of t 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f EastOGothia in Sweden[R].The DRUID Summer Conference.On Creating, Sharingand Transferring Knowledge:The Role of Geography,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2003.

[8]米红, 韩娟.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与仿真研究——基于福建的案例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06 (1) :95-98.

[9]Fumi kitagawa.Universities and regional advantage:high-er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policies in English Region[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04, 12, (6) :835-847.

[10]孙振领, 李后卿.知识管理素养:概念与内涵[J].图书与情报, 2007 (6) :16-18.

知识的获取 篇9

1 隐性知识获取基本系统反馈回路

产业组织能否获取其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性知识资源, 对产业组织能否在竞争中不断成长起着根本性的保证作用。企业作为产业组织的基本运营单位, 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 始终面临着知识稀缺的约束限制。企业的生存、发展和扩张, 需要不断创造和获取新知识, 以突破知识的稀缺性限制。因此, 企业获得技术性知识、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越多, 组织的行动能力就越强, 知识的稀缺性限制就越低。组织成员经过长期的专业化生产与协作, 积累并形成的企业专有知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组织的异质性来源于企业不同的知识积累, 和由此导致的能力的差异。企业的知识存量以及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对组织经营范围和经营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 组织知识积累的质量、数量和方向不同, 使企业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和配置资源, 这导致了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竞争优势和竞争能力。隐性知识是生产个体 (人) 或产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形成的, 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特征。由于隐性知识不能够被编码, 难以用文字、图表等方式进行明确表达, 因此难以规范、言明和模仿, 无法在公开的市场中通过交易获取。正是隐性知识的这些特征属性, 使得隐性知识成为了产业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因此, 隐性知识成为企业知识理论中, 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作用的核心因素。

隐性知识是产业组织构建核心竞争力, 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但隐性知识相比较显性知识而言具有难以编码, 不容易公开传播的特点, 它必须依靠组织中的个体接触才能进行传播和获取。因此, 对于两个组织中的隐性知识获取, 需要从微观个体接触的角度进行研究, 才能更加客观地反映组织之间隐性传播的规律。本文将隐性知识的传播者称为主体企业, 而将隐性知识的接受者称为受体企业。为方便研究, 本文先从最简单的两个企业之间的隐性知识传播着手, 将处于价值网络中的多企业间的隐性知识传播视作两个企业之间隐性知识传播效果的叠加。

假设主体企业与受体企业都分成两类, 即对某一隐性知识的掌握者和未掌握者。主体企业的总人数为N1, 主体企业的隐性知识掌握者人数占主体企业总人数的比例为M1, 主体企业中隐性知识未掌握的人数占主体企业总人数的比例为L1;受体企业的总人数为N2, 受体企业的隐性知识掌握者人数占受体企业总人数的比例为M2, 受体企业中隐性知识未掌握的人数占受体企业总人数的比例为L2。在时刻t, 受体企业中隐性知识掌握者人数为N1M1 (t) , 隐性知识未掌握人数为N1L1 (t) ;在时刻t, 受体企业中隐性知识掌握者人数为N2M2 (t) , 隐性知识未掌握人数为N2L2 (t) 。

假设在单位时间内, 主体企业中隐性知识掌握者与受体企业中隐性知识未掌握者为传播隐性知识而进行接触, 接触率为φ12。假设主体企业中参与隐性知识传播的人员, 占所有主体企业中掌握隐性知识总人数的比例为κ。因此在时刻t, 主体企业隐性知识传播人员与受体企业隐性知识学习人员的接触数目为φ12L2 (t) N1M1 (t) κ。

受体企业中已经掌握隐性知识的人群中, 由于长时间不用, 或者隐性知识掌握者对该隐性知识不感兴趣或抵制, 而使已经掌握的知识被遗忘, 假设该遗忘率为ε。因此, 对于受体企业而言, 其成员的平均学习周期为1/ε。假设主体企业的知识传播员工与受体企业的员工在平均学习周期内的接触总数为σ12, 那么

区别于传统的线性因果链分析方法, 系统动力学 (SD) 更强调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回路, 并认为正是这些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回路, 构成了系统的内部结构, 系统的整体行为也是由这些系统内部的因果关系回路组成的内部结构决定。为了直观地描述组织之间的隐性知识传播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便于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特构建如下的因果关系回路。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组织间隐性知识传播的因果关系回路包括两个基本的回路。其中一个是正反馈回路:主体企业隐性知识传播者——受体企业隐性知识掌握者——受体企业隐性知识遗忘者——受体企业隐性知识未掌握者——合作性学习——主体企业隐性知识传播者, 在这个因果关系回路中, 各因素之间全部是正向加强的关系, 因此构成了正反馈回路。另一个负反馈回路:主体企业隐性知识传播者——受体企业隐性知识掌握者——受体企业隐性知识未掌握者——合作性学习——主体企业隐性知识传播者, 这个回路中受体企业隐性知识掌握者人数越多, 那么受体企业隐性知识未掌握者就越少, 因此二者之间构成了负的因果关系, 整条回路中其他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都是正向加强的关系, 因此该回路构成了负的反馈回路, 该回路对整个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2 隐性知识获取基本模型的SD流图

流图是在因果关系回路的基础上, 为进一步区分变量的性质, 使用更加直观的符号刻画系统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明确系统的反馈形式和控制规律。流图是在因果关系图基础上对系统的更细致和深入的描述, 它不仅能清楚地反映系统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还能进一步明确系统中各种变量的性质, 进而更深入地描述系统的反馈与控制过程。流图构建是利用系统动力学对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的重要步骤, 通过流图构建以及对系统中变量的公式化操作, 使定性的概念定量化, 并对此进行更精确的计算机模拟运算。

依照图1组织间隐性知识传播的因果关系回路图, 根据系统动力学的流图绘制原则, 可将其用流图2表示。

如图2所示, 流图中有一个水平变量, 两个速率变量, 三个辅助变量和7个常量。受体企业掌握隐性知识的人数成为流图中的水平变量, 知识传播与知识遗忘成为流图中的速率变量, 主体企业知识传播者数量、受体企业中未掌握隐性知识人数、重复学习者是系统流图的三个辅助变量。其他的变量, 主体企业总人数、主体企业中隐性知识者比例、隐性知识者中参与隐性知识传播的比例、受体企业总人数、主体与受体企业之间知识传播接触率、知识遗忘率、知识遗忘者中重复学习者的比例等要素则构成了流图的七个常量。流图中需要说明的是, 隐性知识特指某一项隐性知识, 多项隐性知识的传播是单项隐性知识传播结果的叠加。

为便于用变量间的公式运算, 需要将流图中的变量采用英文字母表示, 包括前面公式 (1) 、 (2) 、 (3) 中的变量, 流图中所有变量名称规定如下:

知识传播=KT;

知识遗忘=KF;

主体企业总人数N1;

主体企业隐性知识者比例M1;

主体企业隐性知识者中参与传播的比例Κ;

主体企业知识传播者数量N1T1;

企业之间知识传播接触率φ12;

受体企业总人数N2;

受体企业掌握隐性知识人数N2M2;

受体企业未掌握隐性知识人数N2L2;

受体企业知识遗忘者中重复学习者人数RS;

受体企业知识遗忘者中重复学习者比例μ;

知识遗忘率ε。

在变量规定的基础上, 根据DYNAMO计算模拟语言的规则, 对流图进行公式化处理如下。

3 隐性知识获取基本模型的仿真结果

根据上面公式中设定的政策参数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 实验中采用月份为实验步长, 共计观察100个月的时间跨度以描述企业间的隐性知识传播过程, 实验的结果如图3所示。

从结果图3中可以看出, 在隐性知识的传播过程中, 隐性知识传播曲线经历了先快速上升后保持平稳的特征。这也验证了隐性知识传播基本模型中, 包含正负两个因果关系回路的系统特性。刚开始正反馈回路起主导作用, 因此传播曲线呈现快速上升的势头, 之后负反馈回路的调节作用开始主导整个系统, 曲线开始进入平稳状态。从图3中也可以看出, 受体企业的隐性知识接受过程, 在第15个月的时候进入平稳期, 最终受体企业的隐性知识掌握人数稳定在74人左右。

根据系统动力学的理论, 整个系统行为的影响因素来自两个方面, 即系统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参数。为进一步观察外部因素对隐性知识传播效果的影响, 我们需要就整个系统的内部结构或外部参数进行分析, 哪些因素对隐性知识的影响较为显著。

从系统中的政策参数分析, 在7个政策参数中, 除了企业之间知识传播接触率是由两个企业共同决定之外, 其他的政策参数都属于单个企业的内部可以控制的因素。比如, 隐性知识者中参与知识传播的比例, 可以由主体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受体企业的知识遗忘率, 也可以通过受体企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降低。由于本文的研究主旨主要是探讨价值网络中企业之间的创造性资产获取问题, 因此企业之间影响隐性知识的传播要素就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在此模型中, 企业之间的知识传播接触率就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因为该要素包含了企业之间的关系属性、相互重要性、相互依赖性等网络特征。由于企业不同的关系特征, 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之间进行隐性知识传播时的接触程度, 因此我们先实验一下该政策参数不同时的隐性知识传播曲线的特征。分别令φ12=0.06、φ12=0.08、φ12=0.10, 隐性知识的传播曲线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

图中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分别对应着φ12=0.00、φ12=0.10、φ12=0.08、φ12=0.06,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企业之间隐性知识传播接触率的提高, 受体企业的学习速度和学习效果都有着明显的提高。图中也对企业间接触率为0, 即φ12=0.00的情况进行了模拟, 如1号线所示, 当φ12=0.00的时候, 隐性知识无法在主体企业与受体企业之间进行传播, 也即受体企业掌握隐性知识的人数始终为零。图中的学习曲线之间的间隔宽度也同时表明, 随着企业之间接触率的提高, 受体企业的知识水平并不是呈单调线形增长的, 当达到一定接触程度后, 受体企业对隐性知识的学习速度也会逐渐放缓。但随着企业接触率的提高, 受体企业的学习成本也会逐步提高, 因此, 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 受体企业应该在接触率和学习成本之间寻找一个适当的折中水平。

4 主要创新

本文从简单的两企业着手, 进行组织间隐性知识传播基本模型的构建, 在隐性知识传播数理模型的基础上, 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 又构建了隐性知识传播的因果关系模型和SD流图。在这一过程中, 文中主要做到了如下创新:

第一、隐性知识的计量。以往的文献对于隐性知识的研究, 大都集中在规范性的定性描述方面, 很少能够进行量化的分析, 即使能够构造出数学模型, 也没有结果的输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对隐性知识的计量单位选取, 本文选取了掌握隐性知识的人数作为计量单位, 从而为本模型的构建和结果输出奠定了基础。这也为未来关于隐性知识方面的研究, 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启发。

第二、研究方法的创新。为了研究模型对企业知识学习能力的影响规律, 文章采取了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计算机仿真的方法, 观察模型对组织学习行为的作用规律。当然也可以通过计量实证的方法研究企业间的学习规律, 但计量实证的难点, 首先在于计量单位的选取和测量, 这本身的难度和工作量都非常大;其次, 更为重要的是, 企业间的知识传播过程很难用变量间的线性关系进行拟合, 这些变量之间往往是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关系。这点也可以从前面的知识传播因果关系回路图看出, 很多变量之间往往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 本模型尽管对现实中的企业作了高度抽象化, 但这种因果回路关系却是很难用变量间的线性因果关系进行回避的。

因此, 本模型尽管只研究了两个组织间的隐性知识传播过程, 但却对将来进行更多组织间的隐性知识传播, 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方法和研究视角。若能将该基本模型运用到整个产业内的多维组织层面, 那么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就会更具实践运用价值, 这对一个国家的产业组织成长将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论

知识的获取 篇10

1. 创设情境, 促成新知识的形成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如果教师不想办法, 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越发疲劳.”数学上的很多知识, 如概念、定理和公式往往都比较抽象, 概念的形成和定理、公式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情境, 把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和建构.

如在“平方差公式”一节教学中, 我首先要求计算下列各题:

针对上面的计算结果, 设计以下问题组:

问题1:以上各题都是两项式乘以两项式, 它们的积有几种情况?

问题2:为什么有的积是四项式, 而有的积是三项式或两项式?

问题3:积是两项式的这样的两个式子必须具备什么特征?

问题4:你能仿照完全平方公式用字母表示这一规律吗?

问题5:你能用面积法说明 (a+b) (a-b) =a2-b2的正确性吗?试一试.

通过计算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避免了形式化;同时设计了知识“最近发展区”——平方差公式的例子, 为类比、探究平方差公式作好铺垫.这样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心向.

2. 动手操作, 促使新知识的内化

在“轴对称的性质”一节教学中, 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组:

问题1:如图, 在纸上任意画一点A, 把纸对折, 用针在点A处穿孔, 再把纸展开, 并连接两针孔A, A′, 两针孔A, A′和线段AA′与折痕l有什么关系?

问题2:在纸上再画一点B, 同样地, 折纸、穿孔、展开, 并连接AB, A′B′, BB′, 线段AB与A′B′有什么关系?线段BB′与l有什么关系?

问题3:如果再在纸上任意画一点C, 并仿照上面进行操作, △ABC与△A′B′C′有什么关系?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让学生经历画点、折纸、扎孔的操作活动过程, 再次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并使他们清晰地观察到点A, A′和折痕之间的位置关系, 以及线段AB与A′B′、△ABC与△A′B′C′之间的关系, 从而得出结论: (1)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2) 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这些操作会加速学生对新知识的正确和快速认知, 对培养学生动手和探索的能力大有裨益.

3. 挖掘教材, 促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的过程中应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作为数学教学高层次的追求.知识、方法是知识结构的骨架与肌肉, 数学思想才是知识结构的活力与灵魂.数学教材中很多的概念、定理和例题含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 部分教师为了追求课堂容量, 完成教学任务, 往往把这些概念、定理和例题慷慨地“奉送”给学生, 而忽视了对教材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充分挖掘.应注意挖掘, 让学生在知识的普遍联系中建构,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和研究数学问题及认识世界的方法.教学中要把有思想价值的内容展示出来, 让学生参与发现和探索过程, 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4. 拓展应用, 促成知识升华

30度的视野, 只能见到眼前悠悠绿水;180度的视野, 才可见到一左一右的巍巍青山密密大林.浮在海面只见得浪花, 潜入海底方能找到珍奇.

如“多边形内角和”一节, 在拓展应用环节我设计了如下问题组:

问题1:求五角星ABCDE的五个内角的和∠A+∠B+

问题2:若将五角星ABCDE中的点A向下移到BE边上时, 五个角的和 (即∠CAD+∠B+∠C+∠D+∠E) 有无变化?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

问题3:若将问题2中的点C向上移到BD上时, 五个角的和 (即∠CAD+∠B+∠ACE+∠D+∠E) 有无变化?说明你的理由.

通过这样的问题组的探究, 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高涨, 回答问题争先恐后, 并且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也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挖掘教材, 通过巧构问题束诱导学生将思维的触角自微至宏、自近至远、自表至里、自面至体、自虚至实地看全看透, 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发现本质、核心的东西, 从零打碎敲的已知条件里推演出必然的结论, 从事物此时端倪初显时的征兆前瞻出明天发展的全新态势, 促成知识的升华.

二、构建问题组指导学生自我获取知识应注意的问题

1. 构建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 构建的问题最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要注意问题设计的诱导性, 问题提出的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3. 构建的问题要尽可能关注知识的转折点、联络点, 要尽可能揭示题目的酝酿过程, 注意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度发展,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维的灵动, 享受到思考的快乐.

摘要:指导学生自我获取知识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新课标提出的明确要求;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问题是连接师生的纽带, 我在这几年的教学中, 尝试进行构建问题组指导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上一篇:浸出工艺下一篇:网页设计视觉呈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