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择英语教学法

2024-09-06

怎样选择英语教学法(精选十篇)

怎样选择英语教学法 篇1

一、思想性原则

例句的选择应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使学生能够从中受到启示和鼓舞。例如, 在教学sail一词时, 笔者便选择了下面这个例句:Life without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 pass. (生活没有目标犹如航行没有指南针。) 讲startwith这个短语时, 笔者选用了《老子》中的一句名言:The longest journey starts with a single step.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又如讲where引导的地点状语, 选择了W 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 事竟成) 这一谚语。这样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了启示, 不仅记住了例句, 而且会受到例句所蕴含的思想的熏陶, 达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二、时效性原则

时效性是指把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一些事件融合到所学的知识中, 使同学们感到新鲜有趣。例如在讲with的复合结构时, 正赶上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 美国面临严重的金融危机, 笔者便适时地选择了这样一个例句:W ith a lot of problem s to settle, O bam a, the newlyelected A m erican presidentis facing a greatchallenge. (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奥巴马, 这位新当选的美国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 同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句:W ith a lot of problem s settled, Chinese leaders are highly thoughtof. (很多问题得到了解决, 中国领导人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 然后再举几个例子, 如W ith a lotofwork to do, I can'tgo to the m ovie with you./W ith his hands tied, he was broughtin.然后请同学试着总结, 最后笔者总结:在with复合结构中, 不定式表示将来的动作, 过去分词表示被动或完成的动作。

三、情景化原则

情景化原则就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句来化解难点、激发学习兴趣的原则。例如有一天上课要讲should have done的用法, 碰巧一个学生迟到了, 我就用X ing K ai, you should have com e early! (邢凯, 你本来应该早点来!) 代替了我原来准备的例句:Y ou should have worked hard. (你本来应该努力学习。)

在解释be afraid to do和be afraid ofdoing的用法时, 举了下面两个例子:She is afraid to wake her deskm ate up.和She is afraid ofwaking her deskm ate up.前句意为“她不敢叫醒她同桌”, 可能是因为她同桌很凶, 所以不敢叫醒他, 体现同桌间“紧张”的关系。后句意为“她担心吵醒她同桌”, 可能是因为同桌病了, 她想让他多睡一会儿, 体现同桌间“友好”的关系。又如, 学习V-ing形式作主语时, 我发现有一位同学在美滋滋地照镜子, 笔者便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个句子:Looking into the m irror can't m ake us beautiful;only knowledge can m ake us full and rich. (照镜子不会使我们漂亮, 只有知识能使我们更加充实与富有。) 然后请一名同学翻译, 那个照镜子的同学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 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样, 不仅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行为, 而且把英语知识形象具体化了。

四、典型性原则

所选择的例句要精炼, 具有典型性, 句子不一定很复杂, 但寥寥几个词也值得反复琢磨、细细品位。例如, 在讲blam e的用法时, 笔者举了下面这个例句:Tom rather than you is to blam e. (是汤姆而不是你应该受责备。) 仅仅七个词却体现多重知识, be to blam e译为受责备, rather than意思是“而不是”, 连接并列主语时采取“就远原则”。

讲charge为要价、收费的含义时, 笔者选择了收费站附近路牌上的一句话Stop to be charged at the place300 m eters ahead.不仅轻而易举地使学生记住了charge的含义, 而且通过这一例句向学生渗透了不定式被动式的用法和stop to do (停下来去做某事) 的含义。

怎样选择英语教学法 篇2

Q:中小学生学不好英语的原因是什么呢?

A:这是一个常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也许你有点觉得老生常谈了。很多新学员和家长见到我基本都会问。其实,我觉的学好英语最基本的要素是:兴趣,方法和环境。很多人都认为,英语学习环境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仔细想想,现在的中小学生家长又有多少能够给孩子创造真正全英文的英语环境呢?(这个比例应该不足全北京中小学生的1%吧?)所以我通常会把“环境”放在英语学习的最后一位,这是锦上添花的部分。我觉得学好英语首先是要从“兴趣”出发。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建议小孩子应该从3,4 岁开始学习英语。这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大多数是从游戏和儿歌开始的,逐步培养了孩子的兴趣,先让孩子喜欢,觉得英语并不是负担。当孩子到了小学对学习英语的初步思路和方法已经掌握了,这样就会事半功倍。说到方法,我觉得这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找到适合孩子自己的方法。这需要家长的配合,与老师共同努力,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习惯,摸索出适合自己孩子的学习方法。我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小男孩,二年级,在班里的成绩一直最后几名吧,不仅仅是英语,语文数学都不是很好,家长怕孩子小,压力大,也不敢多说什么。一般这样的情况,已经是公认的差生了,不好教。所以孩子妈妈一开始找到我的时候都没有带孩子来,因为她怕我见到孩子,觉得不好管,不收他家孩子。(这是她后来告诉我的,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他见到我就一直说,老师您得多费心,这孩子其实很聪明。后来,我们开始上课,我发现这个孩子真的很聪明,读过很多课外书,就是很懒,老师说的任何作业他都不做的,一对一的课程,都不听讲,我的第一节课像是对牛弹琴。但是他喜欢玩电脑游戏(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植物大战僵尸),所以我们一开始的课程被我转移到了学校附近的一个小花园,我们开始了“植物寻宝之旅”。这激发了孩子极大的兴趣,并且他认为英语课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课,他开始回家带她妈妈玩英语课上的内容。总算让孩子开始感兴趣了,渐渐的家长和学校的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越来越多,看似孩子有了很大进步。但是问题又来了,中小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就是背单词,这孩子也不例外,背单词的难度大大影响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就开始利用自然拼读发的延伸帮助孩子学习,大概经过3个月左右的学习,这个孩子不但可以背好学校学的单词,更能够自己写出很多没有学过的单词。基本上学校课内的单词他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了。从这个经验中,我也总结到了,针对聪明且有点懒惰的学生,我们就要帮他找到偷懒,走捷径的方法。现在这个孩子的语数英的综合成绩都在提高,孩子也渐渐找到了在学习中征服,战胜困难的乐趣。所以,我们说,老师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孩子兴趣的最大支持。当孩子方法和兴趣都具备的时候,英语的环境就是锦上添花了。好的英语环境,完整的学习时间是英语学习很重要的一个因素。Q: 怎样判断一个学生的英语程度?

A: 通常我们会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个方面是学校和社会的考试成绩。大多数学生这两个方面都不是太平衡的,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了,毕竟,学习最终是为了用嘛。

Q:怎样选择英语培训班?

A:简单的说,我觉的选择英语培训班课程,家长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考虑:

1.周末综合提高,假期逐项攻破。就是说平时周末的时候要选择综合提高的课程,假期针对弱项逐项攻克。比如,暑假利用整块的时间提高口语的听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可以有足够的时间体验全英文的语言环境。当然,有考试任务的学生,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准备考试。

2.选择综合性教材,不要迷信某一个热门考试的教材。因为目前中小学招生政策每一年各个学校都不一样,建议家长针对孩子的英语能力提高,不要针对某一个考试去学习突击,以免自己孩子升学的时候,招生条件有变,与重点学校失之交臂。

3.教材一定要有延续性,不要总变换教材和机构。现在市场上的培训机构大多使用牛津,朗文,或剑桥等教材,这些教材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知识点都很类似,只是呈现的形式不同,所以尽量把一个教材学完整,选择机构自编教材时要慎重。

4.班级人数和老师的教学方法,学习氛围也很重要,市场上的教材成体系的只有那么几种,而培训学校那么多,为什么有的孩子学的好,有的不好,真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么?其实不然,很多时候在于老师用什么样的方法教,孩子的吸收程度有多少。Q:学校英语教学是怎样和英语培训班相辅相成,配合学习的呢?

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做好例句的选择 篇3

关键词:思想性;时效性;情景化;典型性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深刻体会到例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好的例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规律和特点并运用自如。下面是笔者在选择例句时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思想性原则

例句的选择应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使学生能够从中受到启示和鼓舞。例如,在教学sail一词时,笔者便选择了下面这个例句:Life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没有目标犹如航行没有指南针。)讲start with这个短语时,笔者选用了《老子》中的一句名言:The longest journey starts with a single step.(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如讲where引导的地点状语,选择了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这一谚语。这样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了启示,不仅记住了例句,而且会受到例句所蕴含的思想的熏陶,达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二、时效性原则

时效性是指把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一些事件融合到所学的知识中,使同学们感到新鲜有趣。例如在讲with的复合结构时,正赶上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美国面临严重的金融危机,笔者便适时地选择了这样一个例句:With a lot of problems to settle,Obama,the newly- elected American president is facing a great challenge.(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奥巴马,这位新当选的美国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句:With a lot of problems settled,Chinese leaders are highly thought of.(很多问题得到了解决,中国领导人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然后再举几个例子,如With a lot of work to do,I can't go to the movie with you./With his hands tied,he was brought in.然后请同学试着总结,最后笔者总结:在with复合结构中,不定式表示将来的动作,过去分词表示被动或完成的动作。

三、情景化原则

情景化原则就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句来化解难点、激发学习兴趣的原则。例如有一天上课要讲should have done的用法,碰巧一个学生迟到了,我就用Xing Kai,you should have come early!(邢凯,你本来应该早点来!)代替了我原来准备的例句:You should have worked hard.(你本来应该努力学习。)

在解释be afraid to do和be afraid of doing的用法时,举了下面两个例子:She is afraid to wake her deskmate up.和She is afraid of waking her deskmate up.前句意为“她不敢叫醒她同桌”,可能是因为她同桌很凶,所以不敢叫醒他,体现同桌间“紧张”的关系。后句意为“她担心吵醒她同桌”,可能是因为同桌病了,她想让他多睡一会儿,体现同桌间“友好”的关系。又如,学习V-ing形式作主语时,我发现有一位同学在美滋滋地照镜子,笔者便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个句子:Looking into the mirror can't make us beautiful;only knowledge can make us full and rich.(照镜子不会使我们漂亮,只有知识能使我们更加充实与富有。)然后请一名同学翻译,那个照镜子的同学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样,不仅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行为,而且把英语知识形象具体化了。

四、典型性原则

所选择的例句要精炼,具有典型性,句子不一定很复杂,但寥寥几个词也值得反复琢磨、细细品位。例如,在讲blame的用法时,笔者举了下面这个例句:Tom rather than you is to blame.(是汤姆而不是你应该受责备。)仅仅七个词却体现多重知识,be to blame译为受责备,rather than意思是“而不是”,连接并列主语时采取“就远原则”。

讲charge为要价、收费的含义时,笔者选择了收费站附近路牌上的一句话Stop to be charged at the place 300 meters ahead.不仅轻而易举地使学生记住了charge的含义,而且通过这一例句向学生渗透了不定式被动式的用法和stop to do(停下来去做某事)的含义。

怎样选择英语教学法 篇4

一、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意志倾向性,指对某种事物所抱有的积极态度和特殊倾向。这种态度和倾向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发展起来的,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研究、创新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故事、材料和问题为思路”来进行教学设计的直接目的就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材料)创设特定的情境,搭建问题的载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维。而怎样的故事才能使学生感兴趣?笔者认为:

一是故事要有生动的情节。跌宕起伏、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以情激情、以情生情、以情动情的境界。如张元先生引导学生“神入”唐太宗的一则小故事:“……虬髯客见了李渊和李建成,心里很高兴,认为不是自己的对手,但一见到世民,脸色大变,知道天下没有了。”该故事寥寥数语,却通过“虬髯客”瞬间的表情和心理变化将李世民的形象、气质烘托出来,并引发学生的想象和疑问: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是故事要有鲜为人知的细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是对未知的又感兴趣的事物。如果我们选择的故事是学生早已耳熟能详的,则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件(人物)中挖掘学生不熟悉的细节。通过细节的描述,一方面着眼于让学生理解史实发生的具体场面和情势,另一方面则让学生通过故事情境获得具体的情感体验。如赵士详老师在《评说“秦始皇”的教学设计》中为刻画秦始皇选用了这样一个细节:“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有一次临幸梁山宫,从山上望见丞相的坐车和随从众多,很不高兴,太监把这事告诉丞相,丞相便减少车和卫队,秦始皇很生气,说:‘一定是当时在场的人泄漏了我的话。’审问结果,没有人肯认罪,于是他下令杀了当时在场的所有随从。”通过该故事的讲述,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秦始皇多疑和残忍的性格特点,更通过秦始皇草菅人命的细节,让学生理解专制统治下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神圣不可侵犯的特征。

二、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特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历史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证据意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选择的故事必须符合历史事实,要杜绝脱离现实的虚构故事,因为“离开了真实,史学就没有价值,就不成为科学”。

而从历史学的本质属性看,客观真实的历史无法重现,历史的完整真相也无法复原,我们面对的不可能是客观真实,而只是反映、揭示历史发展的各种载体。那么,何谓“真实”?笔者认为:

首先,选用的故事要以规范的史料和研究成果为基础,符合时代精神和社会特征,不能没有根据地随意创造。如张元先生讲隋唐史时,把隋炀帝刻画为“浪子的形象”——风流倜傥,骄横自负。他做这些描述是有史实依据的,为佐证其观点,他引用了《资治通鉴》中的几段史料:“引镜自照,顾谓萧后曰:好头颈,谁当斫之!”“帝自负才,每骄天下之士,尝谓侍臣曰:天下皆谓朕承藉绪余而有四海,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天子矣。”“帝临朝凝重,发言降诏,辞义可见。”

其次,是虚构的故事情景要符合史实。虽然“虚拟情景”和“人造材料”能否进入课堂还有争论,但笔者认为建立在史实情景基础上的故事还是可以运用的。因为无论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编制虚拟故事,还是挖掘文学作品中的虚拟故事的教学价值,都是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个新尝试、新探索。这不但有助于丰富历史课程资源的内涵外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如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个虚构人物,但这一人物是辛亥革命时期庞大的社会群体的真实写照,所以阿Q作为社会最底层且没有觉悟的农民形象在当时有广泛的代表性。可见文学作品也有显著的史料价值,从历史意义上看,虽然不具有真实性,但它却揭示了特定时期人们的态度和情感,反映了特定的历史背景。但我们在采用虚拟故事时要特别慎重,因为历史虚拟情景是“以史实基础特征为架构的再现,并非可以脱离基本史实进行虚构”。

怎样才能做到我们选择的故事真实?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甄别能力。教师要加强史学修养,多阅读,多积累,多查证,牢牢树立历史实证意识,尽量避免从“野史”“趣闻”“传奇”及经过艺术加工的影视片中去寻找、选择故事,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历史教学的本质特征,否则就要成“戏说”历史了。

三、针对性原则

选择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我们选择故事的主要目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以故事为思路,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引领学生实现思维的深刻化,同时通过故事让学生“神入”特殊的历史人物、特定的历史情境,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我们在选择故事时除了要考虑其趣味性和真实性,更要注重其针对性。

第一,要针对“思维过程”。历史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学习历史更重要的是‘思’,教学中所选的史料(故事)要暗藏‘思考’的玄机,也就是‘想象’的目的,……要有思维价值,这对培养学生的史学意识与思维能力至为重要。”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孔子也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选择的故事要针对学生思维的特点,找准学生思维的切入点,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创立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维,且达到思维的深刻性。如管靖、刘文、罗金永等老师在初中八年级(下)第9课《改革开放》的教学设计中,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弊端”时设计了这样两则故事:一则是“沈阳有个冶炼厂和机械厂,两个厂之间只有一墙之隔,冶炼厂生产铜,机械厂生产电缆需要铜,但是冶炼厂属于冶金部,机械厂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长期都是冶炼厂生产的铜被调往外地,而机械厂则由一机部负责从外地买进铜。由于工厂都是按指令完成生产计划,并不考虑成本,一墙之隔的两个企业从未想过相互交易。”另一则是“海尔电器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工人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十点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笔者认为这两个故事选择得很好,它们首先找准了学生思维的切入点: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而且国有企业在建国初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为什么还要改?改什么?其次,选择的故事要有典型意义并有启发性,很容易引导学生得到这样的结论:国有企业由于政府管得太死,缺乏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同时,分配制度上吃大锅饭,影响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再次,尤其重要的是,为下面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了铺垫,从而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第二,要针对“情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积极情感对认知活动有促进作用。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特卡金认为,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深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淡。他主张教学中的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如果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虽然也能使学生学到知识与技巧,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可能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而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又不同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课,它是要求学生内心体验的过程,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可操作性和确定性相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潜隐性、不确定性和随机生成性。情感教育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和借助于受教育者的主观体验。所以,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明确要培养学生怎样的情感,并考虑选择怎样的故事让学生去体验、领悟和反思。那么,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哪些情感呢?笔者认为有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等,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这些目标选择有启迪意义的故事。如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李时珍埋头27个春秋完成《本草纲目》、曹雪芹逆境下创作《红楼梦》等故事可激励学生的意志品质,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故事可启迪学生塑造公而忘私的精神。所以,我们在以故事为思路引领学生思维的同时,要恰到好处地运用故事去启迪学生。如冯荣国、陈康衡两位老师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教学设计中,为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后爱国人士兴办实业的原因时所讲述的“张骞弃官从商”的故事就选择得很好:一方面,通过这个典型事例,使学生理解张骞等人转变的普遍原因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此故事有效地启迪了学生:什么是爱国主义?特定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有何特殊的表现?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故事在历史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体验历史,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但不同的故事则会有不同的功效。选择怎样的故事不仅是教学技巧的反映,更是教学智慧和历史修养的体现。在探索中,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实践,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才能更圆满地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德民.故事选择与意义生成[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5).

[2]葛剑雄.历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何成刚,陈伟壁,沈为慧.于非事实中觅出事实[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5).

[4]朱汉国.历史(七年级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赵士祥.“神入”历史人物的教学艺术[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2).

小学语文怎样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篇5

一、根据语文根本任务选择教学内容

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在什么地方呢?它是教和学的内容载体,它肩负的责任不仅是让学生获取信息,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语言传递信息。叶圣陶先生说:“国文科的目的,说起来很多,可是最重要的只有两个,就是阅读的学习和写作的学习。这两种学习,彼此的关系很密切,都非从形式的探究着手不可。”可见,对我们语文学科而言,学习一篇课文是如何表达的,而不是它表达了什么,学习言语形式比了解课文内容更为本质,更为关键,更为主要。

对小学生来说,学语文首先是学语言――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理解,主要是对课文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理解,即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运用语言文字而不是那样运用语言文字,学习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我们说,语文教学最核心的内容是学习语言表达,训练语言表达。那么,学哪些言语形式呢?言语形式,具体包括词语和句子的形式、段落的结构、文章的布局谋篇。

言语形式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二是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形式的知识;三是体会语言形式对内容表达所起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就各学段语言形式的教学分别提出了要求:第一学段:“阅读中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优美”“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需要主意的是,“哪些优美的语言形式”“哪些基本的表达方法”“哪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关键词句、标点、节奏、声调在表情达意中的哪些具体作用”等等,课程标准并没有具体提出,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具体课文提出语言形式方面的具体要求。如《猴王出世》是一篇略读课文,选自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二、依照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段经典的话,道出了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的真谛:“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着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着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关注地地方,就是学生在预习时“理解不了的”“揣摩不出的”。

三、依照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目标,旨在达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扣教学目标,而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还得注意几点:

(1)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教学内容少而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红楼梦》第九十一回贾宝玉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他说的是爱情要专一,而我们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准则。如果上课东抓一下西摸一把,看起来什么都有了,结果却是什么也没有学会。小学的一节课只有40分钟,一个班的学生大多有四五十人,要让学生学得比较透彻,有两三个“点”就足够了。

(2)“整合”是上佳的选择。如果每篇课文都从上述四个方面去选择教学内容,各自为政,互不相干,那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定多而凌乱。好在许多优秀的作品,既是语言学习的范本,也是人文熏陶的上品,而且两者不能分割。不少课文,语言习得和人文熏陶的结合处是教学的重点,也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我们要尽可能选择这样的内容,通过研读赏析,实现语言习得、形象再现、情感熏陶、表达方法学习等的一举多得。(3)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互动。在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范围内,一篇具体的课文,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目标确定应当是一个反复互动的过程:根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选定教学内容后修改教学目标,不断考虑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内容选择的适切性,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要体现语文本位

李海林教授曾在《言语教学论》一书中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言语智慧教学。”的确,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既要着眼于文本的“原生价值”,即文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信息价值”;又要根据课程目标、单元学习提示语、课后习题等挖掘“选文”在教材体系中所蕴含的“教学价值”,倾力于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品味、运用,让学生掌握“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扎实地形成语文素养。

比如,有位老师在执教《最大的“书”》时,不仅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写什么”,理解“为什么说岩石像一本书”,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还积极引导学生聚焦于“言语形式”,在阅读中学词语、学句子、学标点。尤其是教学问句时,在内容上层层推进,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先是紧扣“刨根问底”一词,找出川川说的话;再是听读问句,听出问的味道,明确读好问句的方法;接着是练习读出问的味道;最后教师就岩石的知识让学生“刨根问底”了一番,并感悟吸收课文的表达方式,尝试写问句。这位老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立足于语文的根,充分挖掘了内隐在教材深处的“教学价值”,教法上一改从“内容――意义”的固定套路,从容地引领着学生穿行在串串闪光的语言珍珠里,享受着学习文本语言表达的美妙与快乐。

二、要关注学生本体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教师“教了什么”与学生实际“学了什么”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的现象,这里固然有教学方法的问题,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没有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只是老师自身的“一厢情愿”。因此,我们选择教学内容时,也要从儿童视角出发,遴选出最契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比如《小桥流水人家》一文,作者谢冰莹在篇首就花了好些笔墨描绘家乡的垂柳。柳树自古以来就是别离诗词渲染离情别绪的主要意象,显然此文中的柳也蕴蓄着作者深深的离思。但是假若我们在教学中呈现介绍柳树意象知识的内容,小学生会觉得艰涩、乏味,毕竟这与他们的认识水平相差甚远。我们该如何安排此处的教学内容呢,且看有位老师的教学片段: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垂柳已变成一位――

生(脱口而出):姑娘。

师:能描述这位美丽的姑娘吗?

生:她仿佛正在舞蹈,那舞姿婀娜,柔美。

生:风儿吹散了她的长发,她正以清清的小溪为镜子,轻柔地梳理着。

师:读着读着,垂柳又变成什么?

生:她仿佛成了一位顽童,与流水尽情嬉戏。

生:她仿佛就是一位小画家,画笔一挥,粼粼波纹跃然纸上。

这样的教学内容源于文本,又立足于儿童的视角,激起了学生们表达的欲望,他们放飞着想象的翅膀,诉说着心中的感触,与文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当学生们充分地感悟了家乡“景美”、“事趣”、“人和”之后,教师考虑到学生对作者谢冰莹并不熟知,而作者“有家难回”的坎坷经历对深入理解文本的意蕴却有着重要的价值,于是就安排了认识作者的教学内容。浪迹天涯的断肠人――谢冰莹心系故园的言行叩击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诗情画意的《小桥流水人家》也自然地显现了所蕴含着的深深的离绪与愁思。

三、要追求简约丰满

王荣生教授曾说:“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也是语文课‘好课’的底线之一。”的确,若是教学内容繁琐、零碎,学生便会疲于奔命地跟着教师的提问跑,语文教学便会陷入“高耗低效”的怪圈。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潜心解读文本,读出文本的内在逻辑结构,设计出能辐射全文的教学主线,使教学内容呈块状结构,从根本上摆脱冗余的情节分析和繁琐的提问应答,让学生充实地、自主地、舒展地生活在课堂上。

比如有位教师在执教《夸父追日》时,以“巨人”一词作为辐射全文的切入口,将文本进行适度整合,凸显出文本的主干,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结构:先是寻找课文中散落的语言,组合成“形体的巨人”;再走进夸父的内心世界,感受“思想的巨人”的风采;最后通过研读夸父英勇顽强地追日之旅,领略“行动的巨人”的魅力。这样的教学内容“少”而“精”,且层次清晰,使课堂变得疏密有致。

精选教学内容时,落点除了可以放在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外,还可以放在“阅读方法”层面上,把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看作是方法运用的自然结果。比如,阅读写景的古诗词时,我们就可以安排这三个板块的教学内容:一是读通“诗语”,二是读懂“景语”,三是读透“情语”。我们若是潜心去解读文本,读透教材编排体系,一定能选择出凝练集中、内蕴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实现一种充满活力和灵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

3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

一、以语文教材为根据

语文教材的呈现方式是教材编撰策略的具体体现。而教材编撰策略目标即为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真正落地。因此,语文教师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必须以语文教材为根据,与教材编撰策略有较高的切合度。

1.1注重教材的言语形式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源于教材中的言语形式。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就得做自己的“本职”工作,而附加在文本上的品德教育价值、科普教育价值,政治教育价值等要相应弱化。如小学四年级的《生命 生命》一文,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对顽强生命力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教学中,教师当然要让学生体悟这种生命哲学,但是如果语文课只是停留于此,就变成了品德教育课。教师应该进一步挖掘文本,作者为什么会从“种子”、“飞蛾”等小事物联想到生命的伟大;文本背后的作者在写作时是一种怎样的情绪状态;文章段落的组织对习作有什么指导作用等。语文教学内容,就是透过文质兼美,意蕴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学习言语形式的,从而培养学生阅读方法、习作技巧,获得审美体验等。因此,言语形式是文本真正核心价值所在。

1.2依据教材的学段要求

以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为例,我们会发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审美三部分要求呈螺旋形分布在每个学段。低年级位于螺旋底端,它的教学内容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起点,语文知识在教学内容中占的比例稍大,随着学生个体成长,教学内容的重心会逐步偏向语文能力和审美的培养。教材的难度要求,也会随着学段的升高,呈现梯度变化。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对精读课的要求是: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疑问难。(6)开展合作学习。(7)组织好全班交流。”]

到四年级下册时精读课的要求就变成:

“(1)指导朗读、默读。……(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着重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3)精读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课后习题、文中泡泡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对比两个阶段的精读课要求,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不仅有关联性,而且由易到难,上下承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它的涵盖量非常大,相同的文学体裁在各个年级段重复出现,一堂课的承载量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就要根据教材的学段要求进行取舍,围绕具体的学习目标,逐一渗透到课堂之中。

1.3 依据教材选文的特色

目前,语文教材的编写形式是“文选型”的[5]。编入教材的选文特色不一,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也不尽相同。教师在处理教材选文时,一定要抓住选文特色,集中教学内容,从一个切入点展开教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想要”的结果就是什么都“要不了”。有些选文属于优秀文学名篇,

二、以学生学情为基点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亲历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过程,并获得最终的生成结果[5]。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不仅来源于教材本身,还来源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教材内容的改造和加工。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使预设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的主观转化。

2.1 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知识能力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仅要考虑整个班级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还要注意到班级内部学生的能力差异。有些教学内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就是“炒冷饭”,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却还有难度。选择怎样的教学内容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起点,需要教师做细致的分析。对于学生都懂的内容不要重复讲解,对于学生不懂的内容,需要考虑是否属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教师的辅助引导,学生能否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另外,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难度预设上,需要有梯度的呈现,以满足不同能力基础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学有所得。

布置预习任务是很多语文老师都会运用的教学手段。有经验的教师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一方式分析学生课前的学习状态和知识能力储备,为选择教学内容提供切实的依据。

2.2 教学内容动态调整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行为、心理变化具有不可预设性。课堂教学活动受学生影响,存在诸多不可预料的情况。因此,语文教学内容是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语文教师在备课阶段预设的教学内容是基于对学生情况的静态分析,而课堂的即时调整则是对课堂的动态把握。只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修正、调整和补充,才能使其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认知。本人在教学《井底之蛙》一课时,意图引导学生讨论青蛙与小鸟三次对话的讨论。

但是,一位学生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青蛙为什么天天待在井里不出来。”这个问题是我在教学设计时没有预设到的问题,却很有意义。顺着学生的思路,我马上抛出下面的问题:“是呀,青蛙为什么从来不跳出井呢?”同学们从这个切入点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有些说“小青蛙从小就在井里长大,他从来不知道有外面的世界。”有些说“小青蛙担心去外面有危险。”

有些说“小青蛙喜欢井里面的环境,有食物也有水,还冬暖夏凉。”学生们的想象丰富有趣,我又接着问:“如果青蛙跳出去后发现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美丽,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们又展开很多联想,如“小青蛙会和小鸟成为好朋友,一起去探险”、“小青蛙会说外面的空气真清新,花朵真漂亮”等等。学生们的想象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这个寓言故事的小道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要自大。在课堂中,像这样的思想小火花时常出现。教师应该要抓住好的契机进行引导,而不能拽着教学设计按部就班。

需要强调的是,动态调整需要把握一个适当的原则,而不能被学生的随意牵引,将课堂陷入无意义的争论之中。如一个教师在教小学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时,同学们从“化石”中引发讨论,讨论目前化石的种类,年代等等。这位教师没有把讨论及时制止,于是这语文课就变成了科学课。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等同于课堂无作为。语文课的重心需要时刻围绕文本的核心价值。动态的调整需要适度,也需要正确的引导。

4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技巧

一、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选择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入研究理解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部分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多媒体电教设备的运用让原本“沉闷”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电教设备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代化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部分语文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等电教设备,甚至直接用多媒体电教代替传统教学,PPT课件代替教师黑板板书和口头讲解,殊不知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容易形式大于实质,分散教与学注意力,教学重点模糊,进而导致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入研究理解。

2、对小学生这一特殊年龄段群体缺乏认识

小学语文就其本质来讲,其实就是儿童语文。小学生尚处于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养成的起步时期,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素材选择与把握时,除了注重考虑内容内涵的简单化通俗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选择还应尽量贴近现代儿童心理特征。与成人文学不同,受小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学习理解力差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对作品美学、文学价值探讨不深,因此教师应更多选取贴近现实生活、画面感丰富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便于学生发挥想象力理解文本,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熟读背诵,加深印象。

二、内容选择把握策略

1、紧跟大纲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素材进行甄选时,首先应该参照语文教学课程大纲,根据大纲对教学目标的要求来对本学期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和设计。只有紧跟大纲要求,才能保证教学内容方向的正确性和规范性。新课程标准实验教学不是粗放式教学,它依然是有计划地有目标地展开教学,任何脱离大纲和违背大纲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如人教版大纲对小学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作出如下阐述:“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从这条要求不难看出,大纲对小学第二学段学生语文学习要求重点关注文本中的关键字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把握时,就应把生字词作为教学重点。

大纲作为引导教学内容的风向标,为教师教学内容选择把握打开了新思路。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9课《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关键生字词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课本中的“喝水”、“口渴”“瓶子”、“石头”、“到处”等词。

对学生提出问题:①这五个词分别是什么结构,他们的偏旁部首分别是什么?②以“到处”为例,你想到了什么?你能用这个词造句吗?③这几个词在文中分别是什么意思?你能找到同义词代替它们吗?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高度集中注意力,展开想象,认真体会,在新旧知识交互联系的过程中对生字词印象深刻,教学效果显著。

2、深入解读文本

文本,其本意指的就是语文之本。具体来讲,就是教材、课文。文本是教师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托。教师要准确选择把握教学内容,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是关键。很难想象一位对教材文本不熟悉的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任何脱离了文本的教学都是盲目的、不成系统的。经多年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越深入,课堂教学品质就越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知识也越丰富。

还是以人教版《乌鸦喝水》课堂教学为例,如果在备课时教师未能对文本内容深入解读,只停留于文字表面,就很容易肤浅地将这篇课文教学的主题定位为“智慧的力量”,事实上,这篇寓言故事之所以被安排在小学一年级的教材中,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鼓励学生遇到困难不退缩,独立思考想办法坚持下去,困难就能够迎刃而解。

基于小学生学习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教师不能够对文本深入解读,整个教学就是肤浅的,不成功的。

3、价值导向是原则

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小学生的启蒙导师,对学生日后阅读情趣、人文素养的形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历史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对文本所隐含的价值导向是否符合时代背景,是否符合道德要求做出准确判断。尽可能选择健康的、积极的、有思想的文本作为教学内容,摒弃消极的、阴暗的、假大空的文本。

4、正确认识小学生

怎样选择英语教学法 篇6

体育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有利于教学,更是实现课程价值、体现课程理念和性质,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需 要 , 是实施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与时俱进,与世界教育潮流同步的需要,是发挥地方教育、教师优质资源,创新发展体育教育的需要。

1 体育教学内容要为学生而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源于生活

生活实际是体育教学不竭的源泉。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的不断化 , 各种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不断涌现。只要善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能创新出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选择上要体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要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的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等方面,并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体现新课 标理念,做到科学化、系统化地选择与安排。

2 对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法

2.1延用、改造传统的教学内容,使动作方法多样化。传统教学内容是体育工作者几代人实践总结出的结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 大的成果.课程改革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内容,要以传统的教材为框架,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取舍、优化、组合,改变过去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项技术动作或提高某项身体素质而教学的教学思想 。

2.2延伸、拓展现有教学内容的,使学练内容活化。延伸和拓展现有的教学内容是指学生从一的技能、技巧学习向提高综合运动能力和实生活所需要的能力的方向发展。如投掷内容从一的右上手投延伸到左上手投,拓展到实际生活 中所应用的一些方法:单手下投、飘投、抛投,双手向前、向后、向上抛投等。

2.3联想、创新现有的教学内容的,使创新教育具体化。沒有联想,就没有发现和创新。体育学以“技艺性”为主,技艺思维以求异思维为主,联想动作变化,创编新的方法。如跳高时直线助跑、斜线助跑、弧线助跑,跨越式、剪式、俯卧式、背越式;联想动物形态模仿其典型特征, 如从羚羊跑的动作联想到跑的方法;联想生活实际模拟实效动作,如跌倒后的滚动;联想相关知识,迁移、运用、体验,如掷纸飞机等。在利用现有教材内容教学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动脑运用联想,扩大教学效益,发展扩散性求异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学生自己见过或超越现有能力的动作方法,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2.4开发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 发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也是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对一些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可以直接引入运用,如踢毽子、打陀螺、跳房子、滚铁环等 ; 对一些基本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改编后再运用,如跳竹杠等。把这些教学内容引进课堂,不仅有利于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时代文化注入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中再回归社会。

开发一些民间通俗教学内容,如利用空的饮料瓶、易拉罐、塑料袋、课桌凳、自行车废旧轮胎、旧报纸等易于收集的家庭生活用品来创编的内容。如空的饮料瓶装上水或沙可以做投掷物,装上五颜六色的水可以做标志物用,旧报纸可以做成纸棒、纸球、纸飞机等做投掷练习,利用这些简易、安全、实用的器材资源,一物多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3 把音乐带入体育课堂,提髙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运动场地是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师要布置得赏心悦目,才能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新的感受,喜欢上好 体育课。同时,把音乐带进体育课堂,随着教师讲解示范 的同时,播放轻音乐,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也播放儿童 快乐曲,这样除了增加课堂的愉悦气氛外,还能减轻学 生运动的疲劳感。针对体育活动的单调乏味,教师一定 要创设欢乐轻松的教学氛围,才能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 性,让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实现寓教于乐,提髙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4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欢乐愉快是小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没有快 乐的体育课将会扼杀少年儿童的天性。在小学体育教学 中,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十分喜欢有兴趣的体育游戏活 动,这也是小学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但是,如果经常做同 —种游戏,小学生会感到乏味和厌倦。所以,要掌握儿童 好奇心和好胜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注意设计富有趣味性 的游戏。如“投掷”运动游戏,可利用垒球作“炮弹”,设计 模拟“敌人”的目标。让学生对准目标投掷,让学生奋勇 歼“敌”,训练结束后要进行总结“战绩”。让学生在参加 这种“战斗”性游戏的活动中,始终保持了髙昂的学习情 绪,既寓教于乐,也发展了学生的上肢力量,学生学会了 投掷的技能,同时也提髙了教学质量。

5 运用激励教学法,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

在“快乐体育”的教学实践中,要明确“乐教”只是手 段,“乐学”才是目的。在体育教学中的耐力锻炼项目,最 适宜采用激励法。因为耐力锻炼是最单调、也极易疲劳 的运动,如果教师只简单地要求强制性耐力锻炼,肯定 会失败的。所以,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锻炼的场地,如: 铺设垫子作“草地”,架一条有一定高度的橡皮筋作“钢 丝网”,用实心球作“地球”,用白粉划两条有一定间隔距 离的横线作“水沟”或“战壕”。让学生进行爬、钻、绕、跨 等动作的练习,尽管此项锻炼的运动强度大,使学生累 得满头大汗,但是,学生的兴趣盎然,从而磨炼

怎样进行初中英语趣味教学 篇7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笔者认为, 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做中学, 学中用, 从而激发兴趣, 学的主动, 提高效率。由于教师的素质不相同, 教学对象不同, 使用教材不同, 因而进行趣味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趣味教学所探讨的这些方面和所要追求的效果是相同的。本文愿就此谈点拙见, 以期引起同仁的兴趣, 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来推动中学英语教学。

一、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 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 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 肯下大气力, 花大功夫学这门课, 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 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 由于逆反心理, 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

所以, 教师要深入学生, 和学生打成一片, 了解学生的兴趣, 爱好, 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 时时处处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 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 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 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 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 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 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 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 感情融洽, 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总是教师“一言堂”, 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 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 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 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 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 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而言, 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 从而导致“两极分化”, 教学质量不佳。

课堂环境如何,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 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 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 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 仪表要洒脱, 精神要保满, 表情要轻松愉快, 目光要亲切, 态度要和蔼, 举止要大方、文雅, 谈吐要简洁, 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 书法要规范、漂亮, 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为了淡化传统教学给人们的印象。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

课前, 可根据教学内容, 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 一则谚语, 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 自由演讲, 自由谈, 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 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

英语有一则谚语说, “良好的开端, 就是成功了一半。”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 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教学中, 不能课本搬家, 大声念一遍, 小声念一遍, 就算进行了教学。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 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 没有没情景的语言, 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 学得才有趣, 掌握才准确。教师讲解节忌繁、杂、重 (即繁琐、杂乱、重复) 。要精讲, 长则生厌。要变讲为提问, 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而不是旁观者, 学中用, 用中学。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兴趣。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 不同水平, 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 要由不同水平, 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 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 热情倍增。一旦学生出了差错, 不要埋怨训斥、责怪, 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 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 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 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放一遍课文录音, 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 唱一首歌曲等。总之, 一堂课, 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充满情趣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个好的方法, 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保持学生的兴趣, 巩固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如初学、巩固、和复习, 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 不断地探索, 不断地追求。在教学中, 这应该是教师大有作为的地方。

比如教字母吧, 26个字母说起来很简单, 但真正教得快、教得准、教得好, 让学生学得有趣味, 也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这样做的。有人照本宣科, 每次几个字母, 依次教完就过去了。可有人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 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 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而好, 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反应灵敏能力, 集体观念。两种做法, 两种效果, 前者索然无味, 后者乐融融。开始教单词, 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 比如教Foot ball, 我们指着足球:“What’s this?”“It’s a football.”football、football再重复一下, 足球的音形意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 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 football, 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在教思维。如果进行词汇复习, 我们可进行“Guess”, 比如, 复习bell, football, pen, book, car, jeep等名词。

四、课内外相结合

外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 向45分钟要质量。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 我们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但这种话动, 不应是课内教学的继续, 也不应是无组织的放任自流。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 不同层次, 不同水平, 不同爱好的同学, 进行适当地组织。比如, 有目地的培养骨干, 开展英语游戏、开演唱会、朗诵会, 讲演比赛, 识词默写比赛, 作文比赛, 听力比赛, 等等, 既可各班进行, 也可同年级、全校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 巩固课内学的知识, 创造英语的气氛, 培养学生学英语兴趣, 使课内外结合, 相得益彰。

以上几方面只是简单地勾划了趣味教学所涉及的一些方面, 如何在这些方面或更多的方面进行探讨, 我认为那是大手笔, 非本人能力所及, 这里只想“抛砖引玉”能得到同行的赐教不胜荣幸。

摘要: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保持它, 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正是趣味教学考虑的出发点。

怎样选择英语教学法 篇8

一、语法翻译法, 是外语教学里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法, 它的优点是:在外语教学里创造了翻译的教学形式;在外语教学里利用文法, 利用学生的理解力, 以提高外语教学效果。着重阅读, 着重学习原文或原文文学名著。翻译法也有许多缺点:忽视口语教学, 没有抓住语言的本质, 忽视了语音和语调的教学, 学生口语差, 过分强调翻译的作用, 忽视了语言的其他操练作用, 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交际的能力, 过分强调语法在教学里的作用, 强调死记硬背, 教学方式单一, 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直接法也叫自然法, 是古典语法翻译法的对立面。强调直接学习外语和直接应用外语, 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外语工具;强调口语和语音教学, 抓住了外语教学的本质。注重实践练习, 培养语言习惯。通过句型教学, 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有计划地学习实用语法, 发挥语法在教学里的作用; 采用各种直观才具, 广泛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较为生动地进行教学, 大大提高了外语教学的质量, 丰富了外语教学的内容。

三、听说法, 它把语言结构分析的研究成功运用到外语教学中来, 使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过程的安排具有科学的依据, 这对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 加速外语教学的过程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但它过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 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 存在流于“造作”的语言倾向。

四、视听法, 它发扬了直接法和听说法的长处, 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声、光、电的现代化教学技术设备;使语言与形象紧密结合, 在情景中整体感知外语的声音和结构, 但它过于重视语言形式, 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过分强调整体结构, 忽视语言分析讲解的训练。

五、认知法, 是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首先提出的, 是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而产生的。它主张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 语言的习得是掌握规则, 而不是形成习惯, 提倡用演绎法讲授语法, 它以认识心理作为其理论基础, 使外语教学法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 但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外语教学法体系还是不够完善的, 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加以充实, 在提倡认知法时切勿重犯语法的老毛病。

六、功能法, 它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 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体系。其最大优点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确定学习目标, 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培养学生掌握交际能力, 但也存在缺少语言功能项目的标准, 范围及其教学顺序的科学依据, 语言形态和结构难以和功能项目协调一致的缺点。以上是现行的主要外语教学法的流派, 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从指导思想到编排体系已不属于语法翻译法的范畴, 课本重视语言形式。这套教材体现了新的教学思想, 教学目的的通过听, 说, 读, 写的训练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大纲要求在具体交际目的的语境中进行英语教学。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那种封闭式的, 沉闷的课堂教学, 采用启发式, 实行生动活泼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的方法, 则是教英语的最好方法。教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课前准备, 唤起学生学英语的欲望。在上课前, 先让学生唱唱歌, 振奋一下精神, 或者给学生放英语歌曲录音。用英汉对译的方式讲讲每节课的教学要求及目的或值日生用简单流利的英语报告当天情况。这样可以用优美的歌声, 教师流利的英语表达, 使学生心情舒畅, 产生强烈的学入愿望。课堂上采用情景教学,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情景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实物, 图片等创造情景进行教学。具体的, 直观的形象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等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 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表演, 这样可使学生在半真实的情景中理解, 运用语言不仅使学生情绪高涨, 而且印象深刻, 知识掌握的扎实牢固。

利用电教手段, 如录音机, 幻灯, 投影仪等来激发学生兴趣。要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之一就是爱表现自己, 自我意识强, 所以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多提问, 多回答, 多说, 多练, 再给他们适当的鼓励。必要的情况下进行小组或个人评比, 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开展英语课堂游戏, 寓教于乐。要结合教学内容强化知识和技能训练, 可以在课上穿插游戏, 如猜谜语, 编顺口溜, 进行单词会话接力赛, 书法, 会话比赛等, 使学生在活泼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教师教学艺术发挥方面也是保证质量的重要一环。大纲强调英语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要尽可能使用目标语言的好典范。教师不单单是作 为传输知识的桥梁, 媒介或载体为学生所接受, 而且是作为学问家为学生所效仿的。教师功底深厚, 学生就信服, 教师就具有可信性, 示范性和吸引力。相反教师发音不准, 口语结巴, 常出错误, 知识面窄, 即便是具有较强外部动机的学生, 其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极大的损坏。流利清楚的口语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切不可忽视口语的效应。教师课堂教学要有适应性和灵活性。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而选择或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 因材施教是要体现适应性, 体现学生的不同经历, 年龄, 期望等情况的不同。

高职英语教学怎样以学生为主 篇9

一、教学形式应该多种多样,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只采取某一种形式进行, 使整个课堂单调而枯燥, 学生完全提不起兴趣。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 教师应尽量使教学形式多样, 在多种多样教学形式的使用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

(一) 利用音频、图片、动画等形式来进行引导学生学习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仅仅是教师对着课本向学生进行讲解, 唯一的辅助形式只有板书, 显得呆板, 容易使学生疲惫而提不起兴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口头教学的基础上利用音频、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辅助教学, 使英语教学生动有趣, 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 在课堂上创造一些交际活动

在课堂上创造一些交际活动, 比如讨论、对话、角色扮演、模仿、滑稽短剧、即兴表演、辩论等形式, 不仅有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更促进了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在英语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 努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这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加以实现。英语教师要做到情景教学, 利用情景并创设情景。例如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并提问相关问题,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并在讨论之后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通过这些课堂讨论, 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全身心融入课堂。除此之外,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 英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 选择几个学生模拟其中人物对话, 让学生身临其境, 有助于把语言知识变成语言能力。

二、有针对地进行分层教学

高职院校的学生有来自一般高中的, 也有来自其他职业院校的, 英语基础不平衡, 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鉴于此, 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 要进行分层次教学, 也就是区别对待不同英语基础学生。在充分了解学生英语基础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 将他们区分层次, 分别对他们运用不同的教法因材施教, 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如在课堂提问中, 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深入提问, 比如提问句型之类的问题, 甚至对他们进行发散性提问;而对于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 可以先进行简单的单词提问, 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而且能够使他们在简单的回答问题中找到自信, 更好地投入下一轮学习中去。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 由此为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 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更新教学手段, 打造精彩纷呈的英语课堂。1.利用插图、挂图、实物、简笔画等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利用多媒体将文本、图形、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结合在一起, 使课堂教学立体化、色彩化、趣味化。3.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利用视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语言资源, 把鲜活、自然的语言素材带到课堂。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 教师要实现由语言素材提供者到语言环境和资源的组织者、语言学习的激励者的转变。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 定能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并进而掌握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迅速有效地从网络探索信息、选择信息、管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四、积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

在课堂教学之余, 英语教师要适当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 如建立英语协会, 在此基础上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口语比赛等活动。不仅如此,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到附近的景区和事业单位等地方进行社会实践, 在社会实践中运用自己所学到的英语知识,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巩固理论。通过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活动, 可以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这样, 学生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学习地位, 主动积极地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在实实在在的活动中, 真正理解并应用所学英语知识, 不仅有了英语实际的体验, 而且摆脱了以往的“哑巴”英语, 为之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五、总结

通过介绍了以上四个方面的英语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发挥主动能动性, 课堂上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分层教学的推行使学生间两极分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实践英语课堂活动的开展,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他们在活动中不仅体会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而且将课堂上学的知识与实践加以结合, 真正将知识转化成有用的工具。

摘要: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了高职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学生为主

参考文献

[1]王志敏.基于学生主体模式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2 (12) .[1]王志敏.基于学生主体模式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2 (12) .

英语教学怎样转化学困生 篇10

一、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 并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成为学困生都有其不同的原因, 但是他们也具有进取心和上进心, 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作为老师要全面掌握他们的情况,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各个突破。班里曾有一个叫李航的男生, 爸爸和妈妈离婚了, 他比较自卑, 性格内向, 不与同学交流。我主动给予他母爱般的温暖, 与他谈心, 嘘寒问暖, 逐渐让他打开心扉, 融入到班集体之中。从此他性格活泼了, 成绩也显著提高了。李航毕业之后对我非常感激, 时常问候。还有一些孩子之所以成绩下降是因为父母工作太忙, 无暇顾及, 我把他们与成绩较好的学生结对子, 互帮互助, 以优秀生带学困生, 并利用周末为他们辅导英语。他们有了学习的信心, 成绩自然上升很快。家长感激不尽, 我也很有成就感。总之, 不把学困生当包袱, 不轻视他们, 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二、一定做到理解, 尊重, 宽容

英语成绩的好坏不仅有智力因素, 还包括非智力因素, 这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兴趣, 态度和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教态, 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 不用伤自尊的语言大声呵斥学困生, 不急躁, 不迁怒, 尤其不能向家长告状。要和家长取得共识, 双教双管。因为这些学困生在班里遭冷眼, 也容易受到家长的训斥, 久而久之, 会给他们一种压抑感, 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些情况, 我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接近他们, 用鼓励的方式栽培他们。一次, 我看见班里一个叫王晓阳的学生在抄好学生的作业本, 我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不但没责备他, 还把班里学习最好的同学的作业给他看, 并叮嘱他:一抄, 二读, 三背。第二天上课, 我有意识的叫他口头复述一遍, 王晓阳竟然完整的回答出来, 我及时表扬并肯定了他的做法, 让他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此, 他上课积极回答问题, 成绩上升也很快。初中生毕竟是十二三岁的孩子, 可塑性很强。老师一个理解的笑容, 一句尊重的话语, 一个欣赏的眼神都有可能给孩子巨大的动力, 温暖一个幼小的心灵, 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所以,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广施师爱。

三、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学困生一般纪律性较差, 注意力不太集中, 因此我在授课时倍加关注他们, 在他们走神儿的时候提示一下;有搞小动作的警示一下。备课时将教材分成难易部分, 尽量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为了激发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可在课堂上做英语游戏, 猜谜语, 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创设一些联系生活的语言情境, 增加语言的真实感及使用感。课堂气氛活跃, 也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在课堂提问时我也把问题分难易两部分, 根据学习程度不同来回答不同的问题。这样既能检测授课内容又能照顾学困生, 一举两得。英语教学中, 词汇记忆是至关重要的一关, 我认为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他们会学。如:记忆单词指导学生采用加减法 (some-something) , 替换法 (come-home) , 词形转换法 (read-reading work-working use-useful) , 这样一来, 记忆单词既不枯燥, 又能温故而知新。只要我们工夫做到了, 学困生是一定能腾飞的。

四、一定要做好学习困难生的课下预习和复习工作

预习, 是学习新课的重要一关。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会事半功倍的。我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帮助他们复习音标、掌握单词的拼写规律, 纠正他们的错误发音。熟悉每一个单词的词形, 词性和词义。让他们试读课文, 做好翻译工作。只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积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这是一件让学生受益终生的事情。

上一篇:外语规划下一篇:新媒体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