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问题

2024-07-26

中国教育问题(精选十篇)

中国教育问题 篇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家财力极大增加, 同时对教育和科研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这种投入当然是为了未来的发展, 因为教育和科研的发展是中国能否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关键。

政府的投入已经产生了一系列积极的效应, 但总体上来说, 中国在世界知识产业链上仍然处于低端, 这与中国教育的一贯模式具有很大的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说, 中国的教育机构没有承担起其“社会责任”, 后果当然不仅仅是对学生本身, 而且也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教育不仅仅是要培养人才、而且是要培养有用的人才, 而中国的人才是通过一系列全国性的标准化考试选拔出来的, 这种考试从小学开始, 中小学生通常早上7点半上课, 要学习到晚上11点, 他们往往在进大学前就要选定未来的学习方向和专业, 而且选择的是最有希望考上名牌学校的专业, 即使不是他们最喜欢的专业也在所不惜。

这是个人功利性的教育现状, 使得大多数中国人有读写能力或有个人专业的学习经历, 但并不能表示具有独立的工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这也是我国和发达国家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明显差距的原因。发达国家的教育从小开始, 对每一个孩子都倾注了悉心的个人关怀, 使孩子们从童年就可以融入社会, 对社会和自己的发展有个切实的基础和认识, 这也是人才培育和国家长期发展的关键之一。

以加拿大为例, 他们如何使学习能力不尽相同的孩子共同学习?加拿大的学校都有一般老师、助理老师和资源老师的综合搭配来负责每个年级的具体教学, 所有教育系统都设有4个不同教育需求水平。助理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教育需求水平给他们分配时间, 还有特别小组为每个学生评估身体和心理方面的教育需求水平。资源教师是负责为每个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量身制定教育计划。例如, 加拿大一名11岁的孩子先天脑瘫, 由于丧失了70%的活动能力, 他只能坐在轮椅上, 助理教师就会在他上学的时间内形影不离。这个例子说明, 对教学的投资并不仅仅是单一地多上课、多扩大教学规模, 而是对学生个体身体和心理发展提供适宜的教育需求。

再来看看中国大学毕业生的现状。中国大学的工科毕业生人数堪与美国大学相比, 但两国大学的教育质量相差甚远。一位中国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在美国大学进行博士面试时, 在很短时间内圆满地解出了面试问题。教授对他通过一个很长的公式得出了答案非常惊讶, 问他怎么能够记住这么复杂的公式。回答是充分准备的结果, 而面试的结果是不录取, 因为解决方法是技术工人式的死记硬背, 而不是工程师的直觉和方法。我们一贯的学习方法就是翻翻课本, 看看那些熟悉的公式, 就能说出我学过些什么,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技术工人型思维方式, 基本上都是在把公式生吞活剥。中国的教育部门在兴建学校、扩大规模、重量不重质的教师业绩评估方面投入很多, 但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不一样, 教育关乎百年人才大计, 不当的教育制度自然影响其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

二、中国教育改革应对措施

中国的教育改革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

1. 教育改革必须去除官职化

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学校校长都是没有行政级别的, 学校重视的应该是教育质量、人才培养、学术声望和社会尊重, 学校最应该追求的是知识的传播、文化的底蕴和专业的精神, 而不是比拼学校达到了何种行政上的级别, 以及校长行政级别的高低。

2. 在国家控制的教育体制之外建立另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 为社会转型提供人才知识。

国家可以有自己的教育体系, 有自己的公办学校, 按照国家制定的模式继续运作, 但国家也要允许他人办教育, 允许有不同教育方法和教育规则的存在和表现, 允许别人另办一套, 允许自由竞争。从根本上来说, 垄断教育是一种知识的垄断, 任何人、任何机构都不能有知识的垄断权, 包括对教材的自主权, 国家可以有国家颁定的教材, 但学校可以有选择权, 学校可以选择更优于国家颁定教材之外的更适应自己教学的材料。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的存在和比拼, 促使教育更加多样化、更有活力和新意。

3. 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更新极速、技术突飞

猛进的时代, 各种生产方式不断转化, 那么, 上大学的理念及目标也需要重新定位: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适应这个社会, 掌握知识技术迅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转型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型, 随之适应各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转换, 不拘泥于文凭, 而重在思维养成和技术培养。这需要整个社会和各学校以及高校清晰的自身分析和梳理, 对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及时调整和适应, 跟上时代的步伐, 去虚无化而重实用化, 实现学校人才知识和时代市场需要的对接。

美国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就开始做自己的研究。他从图书馆找资料, 写了一篇有关蓝鲸的论文。共有三页, 第一页是封页, 上面画着一条张牙摆尾的蓝鲸, 嘴里还画了一群慌张逃亡的小虾, 论文的内容很简单:介绍蓝鲸吃什么、怎么吃东西以及蓝鲸的非凡之处。二年级的小学生能够独立的找资料、阅读材料、整理材料, 并且“研究”写成报告。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西方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 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 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知识。而我们中国学校, 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采取的是初级阶段打基础, 高级阶段做学问的相互脱节的两个阶段战略。因此, 中国的教育需要调节教育战略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适应世界的发展需要。

三、结语

中国的教育问题 篇2

中国的教育问题

1.人们渴望科学文化教育与较低升学率远远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矛盾。改革开发20多年来,中国人们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步入了小康社会。当基本的生存问题解决后,人们必然将视线关注到发展问题上。如何使自己获得很好的发展呢,只有接受教育。因此,受教育问题是基本解决物质需要后,首先摆在中国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前的最基本的精神需求。之所以很多家长不惜花数万、十几万、几十万把孩子送到高升学率的初、高中,目的正在于此。然而较低的升学率根本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一方面,伴随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希望得到科学、文化教育的愿望日益强烈;另一方面,当前的较低升学率、相对教学规模较小。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而由此导致了许多严重的不良后果。

其一,导致青少年犯罪。由于升学率较低,人们为子女在选择学校时,当然会尽可能选择升学率较高的学校。这也就客观上导致了一个标准的出现即升学率的高与低是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有了升学率,学校便有了名誉、地位、以及在当前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之下他们发展所急需的、家长所给予助学金(实际是买分费或借读费);没有升学率,学校便没名誉、没地位、在财政投入普遍不足的情况下,没有家长助学金,他们日常的教学活动都难以维持。这更加造成了学校根本不是以教书育人、培育人才而是将提高升学率作为他们一切工作的中心和出发点。为了升学率,他们逼迫差生退学;为了升学率,他们诱使或强迫学生“分流”,剥夺学生参加升学考试权利;为了升学率,他们大大延长学习时间。很多农村高中早5点起来开始一天的学习了,晚上到11点才能休息;为了升学率,老师打骂学生。任课老师是学生成绩的直接负责人,因此学校必然将老师的去留、福利与教学业绩挂钩。在较高的升学压力下,当老师看到总是某位或某些同学成绩较低以至于拖累全班成绩影响自己的饭碗的时候,便对学生大打出手了!很多学生长时间生活在这种高强度受压抑甚至受殴打、受屈辱的环境下,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其脆弱且对社会充满排斥感加之青少年年幼无知,一旦发生矛盾极易导致暴力冲突而走向犯罪道路.在我国普通的刑事案件中,每10件中大约有7件为青少年所为。据调查,80%的高中生心理有问题。而我国每年都有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而出现自杀的案件。此外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也是逐年下降。青少年问题在本质上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脱离了贫困的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要同当前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矛盾日益激化且迟迟得不到解决,使夹在两者之间的青少年成了最大的牺牲品。

浅谈中国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问题 篇3

关键词:教育投资 中国义务教育 教育投资负担 经费管理体制 教育差距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教育,具有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等性质。义务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属于公共产品范畴,根据公共产品的特点和利益获得原则,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应主要由政府负担。[1]

一、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我国地方中小学基础教育经费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直接下拨县级;基础教育的管理权属于地方,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为确保地方教育投资,除了地方不断增加教育投资外,地方机动财力中应有适当比例用于教育,县以下乡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基础教育,地方征收的教育附加费也主要用于地方义务教育及学前教育。

在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方面,我国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做出了努力,但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投资总量不足,教育不公问题,教育师资力量不均,教育基础设施无法普及等问题。

(一)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不足

尽管我国教育投资比例不断增长,但在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仍无法满足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明显,甚至在中部部分地區的公立学校也有发生[2]。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不足的原因有:

1.教育投资总量不足

2.我国教育投资的结构不合理

教育投资在各级教育中的分配结构不合理,高等教育所占比例高于中小教育及学前教育等基础教育,目前尽管教育投资比重不断向义务教育倾斜,但是高等教育经费所占比重仍偏高。

3.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急剧增长

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增长,尤其是农村免收学杂费书本费政策的实施,使中小学人数急剧增多,导致人均义务教育经费减少,学校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增长的学生人数和教学需求。

(二)义务教育投资分配不均,发展不平衡

首先,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分配不均,导致义务教育的基础设施配备出现区域性差异。基本设施无法得到全面的建立和普及,西部地区、偏远山区及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硬件设施差,部分教学楼宿舍楼是危房建筑,政府和学校无力更改现状。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学设施配备齐全,教学环境堪称一流。

其次,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分配不均,导致义务教育的师资配备不合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人才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很少有人愿意奔赴西北等边远贫困地区支教或就业,因为大城市的发展空间大,发达地区学校薪资福利条件好,其原因归根是教育资金的差异。

最后,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投资分配不均,导致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出现差别,使社会无法协调发展,教育无法平衡发展,出现恶性循环。

(三)义务教育投资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我国有限的义务教育投资资金不足,使用效益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加剧了教育经费的短缺,无法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更有甚者,公款私用现象在某些学校时有发生。原因如下:

1.中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重逐年下降,学校机构冗杂,超编现象严重,占用大量人员经费开支,造成教育经费严重浪费。

2.学校布局不合理,规模效益较差,在农村较普遍。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3],县、乡(镇)、村三级办学,农村一般以村为单位设小学,造成小学多规模小,班额不足等现象,教学能力不够,师资力量不足,设施无法充分使用,办学规模效益也无从谈起。

3.教育资金使用透明度低,导致公款私用现象出现,学校人员为私用资金巧立名目,纳入资金使用账目中。

二、解决措施及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资。

1.制定明确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目标。中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求教育投资到位,中国应尽快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

2.完善与教育投资相关的法规建设。首先,应尽早制定“教育投入法”,使教育经费的筹集、负担、分配、使用都有法可依,职责分明,推进教育财政决策的民主法制化。其次,设立保障法规执行的监督检查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保证教育财政法规切实执行。

(二)建立合理规范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首先,中央政府的支持责任确保全国公民基本的受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的获得与公平性。重点支持特殊地区贫困地区,提供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其次,省级政府依靠财力和中央的转移支付,在省内进行以各地区基础教育经费均等化为目的的转移支付,加速建立农村地区规范化、平稳化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

(三)优化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加快教育投资途径多元化

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渠道,促进多元化教育经费渠道的开发,加快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弥补教育经费总量不足,如发行教育债券彩票,实行教育股份制办学体制改革,发展教育投资基金,扩大鼓励教育捐助等。

(四)加强义务教育投资经费使用明细的透明度,真正提高使用效益。

(五)加强农村地区“合点并校”政策的落实和实施

用以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合理有效地利用教育资金经费和师资力量,避免合点并校过程中出现弊端,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其贯彻落实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国家文化素养的好坏。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家各级政府及社会有责任和义务克服各种问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义务教育过程中的不足进行修正,解决义务教育的投资问题,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优化教育投资分配格局,提高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使我国尽快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促进中国的教育现代化,缩小与世界教育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武汉大学,尤少忠.关于中国教育投资不足问题的思考[J].经济评论,2011年06期

当代中国设计教育问题众家谈 篇4

李沙/纪晓静(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1998年,为了改革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适应性,改变此前高等学校存在的本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的状况,原国家教委(今教育部)颁布了1998年版本科专业目录。自从1999级本科招生开始,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设计、染织艺术、陶瓷艺术、服装设计等多个不同的设计专业均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艺术设计”这个文学(艺术类)目录下的二级学科。

以通识教育作为我国高校基本教育模式,其积极意义不容置疑。特别是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其主导思想即增强大学毕业生的适应性,培养“通才”。然而,艺术设计领域各方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专业性差异。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工艺美术等等不同专业间的差异性远大于共性,若强行将其混为一谈,试图培养涵盖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以及展示设计的“通才”,是无从下手的。其结果,必然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成体系,极难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

在各高校设计教育的实践中,单一的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实难将差异甚大的不同方向教学内容,诸如环艺、平面、服装、陶艺、新媒体等统一在同一个培养模式之下。由此给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带来了困惑,甚至可以说,1998年版的本科专业目录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带入茫然状态。在这个所谓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下,毕业生的培养质量非但未得到提高,而且以艺术设计专业名义的毕业生严重缺乏社会适应性和专业针对性。因专业范围过于宽泛,在目前国际金融海啸的大背景下,毕业生更难找到相应的生存空间,这不能不说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悲哀。

因此,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教育”非常重要。我们建议,在强调人文素质等通识教育的同时,各院校应该充分结合艺术设计的专业特色,进一步加强专业教育,按不同专业方向分别制定特征明确的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与此同时,我们建议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重新对艺术设计的专业设置进行审核,尽快将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新媒体设计等专业方向升格为正式的二级学科,从而真正解决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根本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教材建设之忧思

丘星星(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专业的发展需要配套的教材,而在高新技术不断升级的今天,艺术设计专业教材的标准,就应该与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行业技术发展保持一致,这就需要负责教材编写的教师应该具备相关专业从业技术实践的知识与行业经验。以自我标榜的心态进行教材编写的方式,是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一种表现。这种教材的主要病兆,是编写者为“学院”出身,缺乏实战中的动手能力,较少或完全不直接参与行业的实践过程,从没有过市场调查的经历,缺少第一手的田野资料。编写者缺失行业从业流程规范的体验,不了解硬件技术量化指标,缺乏创作意识,没有足够的能力将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体现在教材编写中。这尤其体现在技术等关键环节,使得“新编”教材常常是纸上谈兵,或是有“教”无“材”,不知所云,学生学而无用,毕业后面对行业紧缺岗位时力不从心,进而导致行业用人单位对设计教育产生种种不满。

与此同时,近十年艺术设计类教材可谓之形形色色,花样百出,品种有增无减。不少冠以“系列教材”的出版物,体例大相径庭,各单行本的图文品质与设计风格甚至可以相差几个时代,连教学方法的解说都有矛盾之处。更有甚者,很多设计专业教材编写也受到美术教育中的“名家”思潮的影响,有一些教材堂而皇之地将编者的尊姓大名冠之于标题之前,如“×××包装设计教程”。然而,一个成功的专业教程,至少需要若干届毕业生经过行业就业的检验,同时还应该是一个专业教学小组(团队),才能充分体现出一个专业教程的全部价值。倘若教材的编写者不熟悉专业技术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那么,他又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解决专业技术问题呢?编者自己不具备解决专业教材问题的能力,又如何向学生实施“能力教育”?充其量,这类教材只能神侃“理想化”的“观念”,让学生脑子里装满“超现实”的各种观念,以及对就业岗位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

近十年,艺术设计类教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已成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一大顽疾,为出版而编“教材”,完全违背了“教材”的真正意义。教材是可供学生之用的学习材料以及相关的各类技术性信息,这是一个浅显的定义。然而,不少教材绝非以学生为本,而是仅为出版而写,其驱动因素不外乎几种:为本学科升级评鉴的硬件指标而作;为个人晋升职称评定指标而作;更有甚者,为出版商牟取暴利而作。这些非出于职业热情而出炉的“教材”,直接的受害者仍是学生。

大凡有良知的教师,深知一部好教材,应该是对教学工作的长期关注的爱心体现,应从学生的视角,时刻关注社会需求,了解行业人才量化标准的可变因素,综合考虑各学年生源的素质共性(包括学生对行业发展认识反应程度)。同时每部教材的编写还应有行业专业技术人士参与,并及时注意相关期刊杂志对行业发展评论的热点问题,还有必要理解其他专业的思考方式,了解其与之相关专业的困难,针对行业发展需求,给出一套解决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应对问题的有效方案。只有为学生量身定做的教材,才可能实现“能力”教育的行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有效指导学生走出就业困境。

设计教育的地缘差异

汪燕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对于中国设计教育的批评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十年“大跃进”式的学科成长必然伴随各种质疑和责难。从9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设计教育开始了其尾随经济发展的急速扩张,90年代末开始重视质量工程和学科建设,以此来解决急速扩张而带来的问题。然而,在质量工程和学科建设还未真正见效之时,网络时代又全面到来,原本在大工业情态下还没健全起来的设计学科又遭遇了新的难题和困境。因此,短短的十年学科发展中,我们看到不断进行的改革和建设总是滞后在增容裂变的学科发展之后,疲惫不堪。

然而,无论设计的涵义如何变化,设计的服务对象永远是具体的城市和地域。因此全球化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另一个关键词的思考:地缘性(Georelation)。而地缘的事实是最容易在设计教育中被忽视的部分,无论我们利用与否,承认与否,因地理和空间因素而形成的地缘区别是存在的事实,我们的行为必然会受到这个事实的影响、局限和恩惠。地缘的事实,也是造成了我们今天设计教育和设计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前提。不同的地域传统,不同的地方资本和地方政策,就会造就不一样的设计产业的样态。比如奥运会和世博会的举办对于北京和上海是设计产业的好机会,但对大多数中国西部城市的设计发展而言,其实隔靴搔痒,并无意义。再比如,一个在西部可以很好推行(包括做预算)的原创设计项目,在北京不一定会被官方的各种课题或奖项认可。就像设计的话语权力依然在西方而不在中国一样,中国的设计话语也永远在个别的城市而不在一般城镇,强势的话语总是会将自我的价值推行为一种普世的标准,就像我们曾经将包豪斯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一样,在今天的中国,北京的学院,深圳的公司,上海的市场,这些定语的背后中也彰示着中国设计的一种潜在权力。

十年的学科发展之路,在构建所谓“科学体系”的名目下,设计的地缘性和个性被共性严重消解。大家开设同样的课程,不考虑师资的事实,不考虑地缘的事实。不同的地缘首先带来的是独特的原创性,任何文化最根本的价值都在其独特的原创性。因此,地缘的差异其实也是形成我们多元原创力的前提,这种原创性是网络化和全球化都不能给予的,它深藏在个体和其生存的世界的复杂关系中。我们看到在不同的地缘关系中,都有由人、地缘和行为建构出的独特的设计生态,设计教育应该首先面对各自不同的设计生态。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篇5

单一形式和内容、呆板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中国人失去了吸纳、鉴别多元文化和思想的机会,失去了站到人类文明成果巨人肩膀上继续创新的可能。失去思想自由和可能的民族正在走向思想真空与文化沙漠。我们曾经拥有光耀千古的灿烂古文明,我们正在成为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

二、应试教育摧毁中华民族科技创新的根基

应试教育的典型特点是死记硬背,是刻板地继承人类文明的成果。须知:人类文明是阔步前行的,再高效率的亦步亦趋(跟踪发展),也只能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头检粪渣。应试教育把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成果视为真理,而真理是永无止境的。应试教育束缚了人的头脑,根绝了中华民族科技创新的源泉。

三、教育日趋功利化,传统文化断了根

教育功利化趋势日趋显著,英语、计算机、钢琴、汽车等考证成为学生追逐的热点,中国语言和中国传统文化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传统文化薪火传承的链条已经断裂。没有了中国文化,我们还是中国人吗?

四、义务教育不义务,农村教育遭重创

在2005年国家宣布在2007年国家宣布“全国农村将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和2008年国家宣布“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前,中国是世界上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收取书本费、杂费等费用的10个国家之一。义务教育不义务,在三农问题严重的中国,子女教育成为农村教庭沉重的负担。再由于县乡村三级摊派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和这两年免除农业税的浪潮,乡村财政几乎被釜底抽薪,农村教育经费随之成为无源之水。许多农村学校关门大吉、许多农民子弟无学可上(很多是有学上也上不起)。九亿农民在国民中所占的比例之大,足以决定性地影响着中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谁说中国的国民素质正在不断提高,这不明摆着是在走下坡路吗?

五、素质教育不素质,教师成了替罪羊

素质教育的口号不知道喊了多少年了,先后开展素质教育试点的学校和地区,也逐渐醒悟过来了,什么素质教育?升学率升不上去,谁都饶不了你。大环境不变,小气候兴不起风浪,只能自找苦吃。素质教育试点重返应试教育轨道已经不新鲜了。不过有一点确实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最终都要汇集在教师身上。君不见现在的教师从学生进校门到放学回家都得死盯着学生,学生是苦了累了,可老师过的又是什么日子啊?现在的教育不仅是在摧残学生,同样也在摧残教师啊?可在很大程度上,教师却成了教育失败的替罪羊,有那么简单吗?

六、教师地位日衰微,谁人甘心三斗粮

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中国自古及今都如此而已。只是现在的教师地位更加不济。

有人看到深圳教师的工资很高,就以为地跨东西南北、人分城镇乡村、地域贫富有别的960万平方公里上的老师都成为了高收入阶层了,实际上在经济发达地区教师收入也只处于一般水平,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工资拖欠问题一直就没有真正得到解决,拖欠教师工资与拖欠民工工资已经成为贫困地区并行不悖的两大亮丽风景。

现在有多少人愿意当教师?长期以来,师范生都是一些家庭困难或者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的必然选择,教师找对象现在也成了问题(农村教师更是如此),教师这个行当处于社会负向选择的涡流中,有人把现在的教师称为“臭老九十九”,以示与“臭老九”曾经拥有的“崇高地位”作比较。

七、浮夸造假成一统,检查评比浪推浪

中国教育界曾盛行各种检查评比,而且一浪高过一浪,级别也一个比一个高。从卫生评比、校园绿化、治安评估、德育评比到教学评估,而且这些评比多数和学校的经济命脉挂钩,在评比中得不到好成绩,就意味着失去一个方面的发展资源。再加上中国文化的劣根性(见利忘义),在中国教育部门出现了整系统、整建制的造假运动,不但学校领导亲自上正指挥,大张旗鼓地叫嚣“谁砸了学校的饭碗,我就要砸谁的饭碗”,所有教师集体参与,并且组织学生帮忙,真是通过造假实践培养学生的好机会。

八、教育内容大缺位,生活教育放一旁

教育应该向人们传递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粗略地划分两大类:一是生活方面的知识与经验;二是工作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前者有助于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后者有利于增强人们从社会中获取资源的能力。而我们的教育内容正好缺失了“生活教育”这一半。所以,我们的许多学生能够考试考高分,却不知道如何安排日常的衣食住行。社会上有些人在工作上很有成就,就是不能摆不平家庭关系,调整不好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最终走向了自毁。生活教育的缺失使我们都成了不会生活、不会享受生活,而以生活为负担或痛苦的人。我们活着难道不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吗?

九、专业教育使人成机器,摧残人性没商量

通识教育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自19世纪后期以来的一个重要传统,几乎所有大学都有详尽的通识教育计划。而我国高等教育基本沿用前苏联的专业教育模式。这种教育内容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某一学科的专业训练,学生毕业之后虽然也能够从事相应的专业研究,或者谋得相应的职业,成为社会生产大机器中的一个零件。至于作为人的生命是否需要关爱、身体健康是否需要保障都不在教育视野之内。中国教育摧残人性没商量。

十、教育管理瞎指挥,教育公平成妄想

中国的教育管理部门是强势管理部门,学校的各种资源都掌握在教育部门的手里,再加上我国教育多年来一直存在着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现象,中国教育行业的乱象也就不言而喻了。而教育公平,对于中国普通百姓而言则只能是一个妄想!别的不讲,不同地区高考分数线的天差地别,就足以说明一切!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若干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关系到几代人发展的大问题,中国现在虽然是教育大国,但还远不是教育强国。教育问题已成为中国当代突出的社会问题,教育的现状非常不容乐观,人民群众对当前教育不满意的地方很多,问题涉及到各个层面,有些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期发展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亟待解决。我认为,当前教育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应试教育实质未变,甚至变本加利

问题分析:

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我国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但10年过去了,素质教育现状仍然堪忧。目前的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由于必须面对中考和高考,许多学校虽然形式上在搞素质教育,但实质上仍不同程度地受到考试的束缚,或明或暗在搞应试教育。某些地方的应试教育的甚至更加变本加厉,学生的考试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由于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素质教育所推崇的让学生个性能力自由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似乎遥遥无期。

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以下简称评价制度)没有根本改变,如今以考试分数、升学率为主的评价指标仍然是许多地方教育部门对学校进行考核的主要指标(硬性指标)。如果评价制度不变,素质教育在现实中还会让位于比较实际的可量化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变成口号和空谈!

解决建议:

本人认为,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评价制度是素质教育不能推行的根本症结所在。从根本上解决素质教育问题,必须彻底改变现有的评价制度,采取新的评价制度,让评价制度更加科学化、多元化、符合教育自身的规律,而且可操作性要强,避免流于形式。

因此建议:由教育部牵头联合地方教育部门成立专门研究和推进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的部门,集思广益,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推进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的改革,这一工作应该提上日程,而且刻不容缓!

二、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教育目的发生扭曲,忽视德育教育

问题分析: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教师的作用除了传授知识还有责无旁贷的育人责任,前副总理李岚清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目前我们的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教育方向严重偏离了素质培养这一根本教育目的,特别是忽视了德育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做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目前我们的教育对德育的重视远远不够,导致培养的学生往往智商很高,但人文道德素养低下,近几年在教育界频发的很多恶性事件与此有很大关系。另外培养的学生只会考试,眼高手低,实践创新能力低下,与国外学生相比差距比较大,这是个老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1、各级学校行政化、官僚化倾向严重 许多教育官员和学校负责人根本不懂教育,管理方式简单、粗放、违背教育和教学基本规律。学校作为教育场所,也经常受到行政方面的过多干扰,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主性,最终导致学校管理人员和老师变得被动、官僚化、丧失了应有的教育创新活力,无法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直接造成了教育界一些不良之风、“潜规则”(如走后门托关系、择校风)盛行和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的滋生。

2、应试教育扭曲了教育的目的和方向 应试教育现在可以说是积重难返,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在中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导下很多学校和老师把提高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教育目标,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的培养。

3、教师群体的道德素质整体在下降一些老师受功利浮躁的社会大环境影响,放松了对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求,变得更加急功近利,把教学作为谋利手段,利用课外时间大肆从事有偿家教和其他经济性活动,损害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良好社会形象。

4、“考试经济”大行其道,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巨大阻力有中国特色的“考试经济”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庞大的上千亿规模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完全是围绕应试教育而建立起来了,与现有的应试教育制度形成了牢固的利益结合体,而且日益向规模化、资本化方向发展,其利益关系牵涉到方方面面,错综复杂,其触角已经延伸到了每一个学校和家庭,给教育改革带来重重阻力。“考试经济”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给家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同时每年大量印刷的内容几乎重复的考试辅导资料,浪费了大量资源和财力,劳财伤民。

解决建议:

教育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多方入手来解决才行。这么多年的教育改革实验证明,单靠国家管理部门自上而下利用行政或法律手段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的,还有赖于身在教育第一线的包括教师在内的各阶层人士的自上而下的不懈探索和努力求索,要问计于民,取智于民,教育的伟大智慧在人民群众中。

1、减少教育的行政干扰

道家的老子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他强调要按照事物的自身规律办事,减少不必要的外力干扰。治国如此,治教育同样需如此。教育是育人的事业,一定要以育人为本,学校要避免过多的行政性干扰,少掺杂一些的功利因素,恢复校园应有的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加强人文教育。

2、依靠教育家办教育

要想把教育事业做好,就要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放思想,开放学校办学自主权,尊重教育自身规律,依靠教育家来兴办教育。温家宝总理提出的“鼓励教育家办学”是非常有远见的思想!我们国家当前和未来需要一大批以教育为终生志业、献身教育事业、淡泊名利的优秀教育家来发展教育,国内外大量成功的教育实践也表明:由教育家来兴办教育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们能始终能把“教育质量”摆在首位。特别要鼓励和支持优秀教育家兴办私立学校(建议今后将“民办学校”改称为“私立学校”以与国际接轨!),促进私立学校长足发展,与公立学校形成良性的竞争,允许这些优秀的私立学校进行大胆的教育改革实践,私立学校探索的一些好的办学经验反过来又可以带动公立学校的发展。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由教育家通过企业家慈善捐助或社会慈善机构出资的方式投资兴办教育,一方面,保证学校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另一方面,由教育家进行具体教学管理,由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家和社会贤达人事组成董事会参与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并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督,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健康持久发展。

3、加强师德建设,建设人文校园,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中国教育投资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篇6

关键词:中国 教育投资结构 收益率 困境

众所周知,“教育投资”属于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投资以教育为资金投入受体,以增进劳動者的知识技能以及智力水平、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为基本标的,进而实现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高的社会收益最终目标。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也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与此同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我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要顺利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就必须深入调研中国教育投资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科学调控教育投资分布比例,既要使教育投资与教育产出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本文主要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着眼于中国教育投资结构的现状及问题,通过对该问题的原因分析和结果分析,探索实现教育投资结构均衡的可能出路。

所谓教育投资结构,是指教育投资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分配比例,包括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之间以及在中等、高等教育各专业之间的分配比例。由于我国主要是由政府来提供教育经费,所以本文所讨论的投资主体即为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首先,我们通过以下数据了解我国教育投资结构的基本现状:

在这张描述性表格里,我主要选取了两个指标来判断我国教育投资结构。其一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各类学校之间的分配。由于高校的运营成本高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单一的经费比较无法断定教育投资的政策指向性,因而我添加了各类学校数目比重这个指标,并且用“经费比重/学校数目比重”这一比值来衡量政策的倾斜程度。通过数据对比,我们发现高等学校在这一数据上处于绝对突出的地位,是中学或中等职业学校的15倍,而比小学更是高出60倍之多。显然,单纯依靠运营成本之间的差异已经不能对此作出解释。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相对于初中等教育而言,中国教育投资偏重于高等教育。

理论上说,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我们需要考虑投资的成本和收益。教育结构效益的基本理论前提之一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初等教育、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递减。因此,大多数国家都是优先发展初等和中等教育,普及初等和中等教育后,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而我国在投资收益率更高的初等中等教育尚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过于偏重发展高等教育,这是不合理的。而从成本出发进行分析时,由于简单的教育费用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等国情联系紧密,不便于进行国际比较。因此,我采取了生均教育经费开支和生均经费指数,来分析我国的教育投资结构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的相对成本。

上表中生均经费开支表示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各国对教育的评价和投入水平,反映了每个在校生占用或耗费的教育资源的程度。而生均经费指数(生均经费支出/人均GNP)较好地测定和比较教育投资效益的高低。由于生均经费开支与人均收人呈正相关,因而将投人与人均收人挂钩,采用相对投人量,可以消除在人均收人相差较大国家间进行比较所产生的扭曲现象。显而易见,这一比率越低,说明效益越高,反之亦然。世界上人口较多的国家的统计表明,政府财政支出的生均教育经费指数一般为:小学0.08一0.16;中学0.15- 0.22;大学0.2一0.7。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各阶段教育的生均教育经费指数都高于世界水平,换言之,效益低于世界水平。下面,我们通过表2来观察我国与世界一般水平的差距:

由表2可知,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大学的相对成本最高,而初等教育的相对成本最低。综上所述,根据“成本-收益”理论,我国目前的教育投资结构走的是一条整体收益率偏低而相对成本偏高的道路。

从我国教育投资机构带来的现实结果来说,我们也能看出其中的问题。首先,我国经济尚欠发达,无法提供足够多的高等人才市场就业岗位。但始于1999年的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供给过剩,直接导致了“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即严重缺乏的就业机会,使社会对学历的消费越来越高,原来高中生能做的工作用人单位却要求本科生来做,本科生能完成的工作研究生也在做,究其实质,这种现象既是一种人才浪费,又是教育投资不合理的必然结果。长此以往,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都将持续走低,将造成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浪费。

其次,我国技术工人面临严重缺口,普通工人素质较低。在亚洲15个国家工业效能的排名中,中国总得分仅略高于最后一名的孟加拉国。我国机械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电子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1/18、日本的1/13;我国平均每个劳动者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西方发达国家的2%—4%。每年企业发生的事故,60%是因为职工岗位意识不强,劳动技能不高造成的。国有企业约有20%的员工人力资本的存量低于“临界点”,30%的员工的人力资本存量的产出与人力资本成本正处于“平衡点”附近。而与工人人力资本存量低这一现实相对应的,就是我国对于职业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到,我国政府对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院校投入之和只有对高等本科院校投入的一半左右,在各类教育经费总和中仅占十四分之一到十二分之一。而美国1963年通过的《职业教育法》(Vocational Education Act)中规定,总拨款至少1/3必须用于中等以上职业教育及设备。显然我国过度重视发展大学教育,而在职业教育方面投入则远远不足。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我国教育投资结构严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高校过度发展、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投入不足以及职业教育发展受限。这些因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技术工人短缺、国家工业效能低等社会发展问题。为了使我国人力资本投入合理化,我国政府应当扭转这一投资结构,增加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投资的比重,完善职业教育,实现社会收益率的最大化。

注释:

[1]数据来自《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7-2010。

参考文献:

[1]厉以宁.教育经济学[M].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2]王善迈,孙玉萍.50个国家三级教育投资结构变动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6期

[3]科恩.教育经济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版

[4]曲恒昌.试论我国初等教育的投资效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5]贾汇亮,刘清华.我国教育投资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与教育公平[J].教育探索,2003年,第12期

[6]刘立峰.我国各类教育投资结构现状及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

[7]孙绪平.优化教育投资结构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效率[J].管理科学,2005年,第3期

[8]方芳.教育投资的均衡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9]庄贇.我国公共教育投资分配结构的统计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1期

[10]龙荣昌,郑志坚.浅谈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1]洪河.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现状时弊分析及改进思考[J].华章,2009年,第13期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

[13]《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7-2010》,2010年

中国音乐教育地位问题思考 篇7

在古代希腊, 柏拉图提出“七艺”, 前三类是初级学科, 包括:文法、修辞、逻辑;后四类是高级学科, 包括: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 既“四术” (或“四艺”) , 是完成博雅教育的重要学科。

由此, 我们可以认识到,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 音乐, 作为一门培养人内心修为、维持社会安定和谐的学科, 自古以来受到高度的重视。

然而, 我国在近代以来音乐的发展受到巨大冲击, 音乐教育的师资、生源等各个方面遭受沉重打击。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改革开放的发展, 中国的社会与经济蓬勃发展。但是, 历史遗留下来的音乐教育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音乐的发展。

在上个世纪末, 各个学校渐渐恢复和新建音乐系, 可是被很多人又钻了空子。为了应试, 为了学历, 造就了“艺考热”洪流。正是这样, 一度红火的“艺考热”把音乐学习者的地位抛入深渊。即使是现在, 执着的音乐学习者还是经常受到某些人的白眼。

首先, 社会真正要公平认识每一个专业。对于不是音乐这一行当的人们来讲, 应该懂得和学会尊重任何行当和任何职业的任何人。许多音乐学习者都是自幼学习, 在不能耽误文化学习的情况下, 每日艰苦练琴, 学习许多相关专业知识。学好音乐, 不得不学习音乐理论, 不得不懂得听音练耳, 也不得不了解音乐审美的品质等等。一系列的学科知识才能真正支持起一门专业的学习。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而言, 音乐学习者需要在文化课的学习环境中, 认真完成功课, 同时, 还需要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和专业相关学科, 可以说一直要“一心二用”。他们为了他们的爱好牺牲了童年游戏的光景, 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孤独行进在并不那么光辉的道路。他们不会惋惜, 因为选择了自己的挚爱, 他们也不会遗憾, 因为他们付出过别人不知道的时间和精力, 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其次, 我们也要承认的是, 任何人嘲讽和蔑视都有原因的。在学校里, 音乐课程作为非主科课程, 一直得不到大家重视。这也是所有音乐从事者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 如何证明自己的价值, 如何证明音乐的价值, 如果得到社会的承认, 怎样扩大受众群体却不失艺术价值?从校园的教育角度出发, 音乐教育者不能对自己的懒惰听之任之, 我们必须探索音乐教育理论的价值, 并以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自小就认识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再者, 正是艺术审美的独特性, 音乐的考试应该加强公平、公正和公开, 让学生和家长得到满意的答案。许多学生想通过“艺考”获取捷径, 进入理想的学校。对于考官, 一定要严把关, 公正评判, 严肃考风考纪, 不能让一些投机者得逞, 择优录取, 树立行风。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 音乐的个性强烈, 每个表演者又有着各自特性, 因此音乐从事者很多处于单独行动, 个体唯上。这正显露了一个弊端, 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抵不过一个团队。对于音乐的领悟, 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 每个表演者和音乐教育者都有着自己的审美观。我们崇拜个体的才干, 却忽略每个个体背后的团队支撑, 个体想独立达到某种境界几乎难上加难。如今闻名遐迩的钢琴家郎朗, 虽有非凡的技术和通透的音乐, 如果没有签约世界最大的古典音乐公司DG公司进行宣传和制作, 估计还是默默无闻的。对于音乐教育者而言, 团队意识应该贯穿教育活动的始终。在校园的音乐课程中, 如何适应学生群体, 如何培养未来音乐欣赏和音乐人的团队。音乐教育是音乐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音乐教育者应该充分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 并且还要补充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 先从本身达到融会贯通, 利用好学科支持, 然后再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实践和交流, 在交流的团队中弥补不足, 推陈出新。这样, 好的音乐教育就形成了个体与团队的完美结合, 为音乐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自然, 建立背后支撑的团队不是由我们掌握主动, 若是每个个体重新组合, 形成“作品观”, 那么, 新的作品型团队就诞生了。无论是对于当代人审美, 还是符合现代化群众化音乐的趋势, 我们如果塑造成完整作品, 作品根据情节、时代等诸多因素进行组织, 以某条线索作为贯穿, 那么这部作品将把个体完美统一, 让每个个体发挥潜能的同时又为整体的闪光做出努力。以整体的形式, 可以很好的获得舞台, 可以更轻松的征服观众;对于音乐教育者而言, 更易吸引学生兴趣, 引起家长的重视, 以此带动整个社会对音乐团队的关注和欣赏, 提高学科的价值, 抬升了音乐的社会地位。

音乐的发展联系到我们每个人。人们都认识到, 音乐是灵魂的艺术, 它直接的表现我们内心的世界, 直接与人的精神相互对接, 甚至, 它可以使我们通灵, 与上帝和命运进行对话。虽然它有着至高无上的精神领导地位, 但是, 他也时时刻刻陪伴着我们, 亲切又温馨。音乐的产生便是来自于生活, 我们为什么还有回避生活中带来的这纯洁灵魂的曙光呢?音乐, 呈献给我们一个不同的世界, 丰富我们的生活, 升华我们的精神。人人拥有音乐, 它属于这个世界的所有生命。

摘要:自古以来, 音乐的社会地位一直很高。而如今, 中国的音乐教育却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能够重振音乐事业、建设和谐社会, 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能够完成这些任务;面临着如此多的问题, 我们应该建立一种观念, 回归音乐作为灵魂艺术的目标。

关键词: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 (美) 艾伯利斯等著, 音乐教育原理[M].刘沛, 任恺译/-05-01/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

浅谈中国的社会教育问题 篇8

一、目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首先是社会生活中人伦秩序关系有些混乱, 不少人放纵无度, 妄自尊大, 自我膨胀的奇谈怪论不一而是。他们对上级领导可以蔑视, 对国家领导人没有尊重之意, 对父母可以不孝, 对天对地没有敬畏之心。全然不知孝为何物……。

其次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道德观念沦丧:巧取豪夺。坑蒙拐骗偷, 被认为是正常所得, 吃喝嫖赌抽被认为是正当消费, 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其三是不少人思想空虚, 精神无依, 失去信仰, 迷失了生活得方向和人生的目标。有的人把生命的意义定位于金钱, 有的人无所事事得过且过, 不求进取。

中国的大学也越办越多。可为什么教育失败。人伦道德下滑?问题的根子究竟在哪里呢?

二、传统教育的中国特色文化

静下心来, 认真思考我们的教育问题。我们的教育方针有问题吗?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总在教育孩子:为祖国为人民, 这无疑是正确的, 我们的教育力度有问题吗?无论政策、宣传、报纸、广播、电影电视学校乃至幼儿园, 总之以一贯之。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回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佛、道、儒三教合一, 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色。

(1) 道学明太极阴阳之理, 识天、地、人三道一理相通

老子的道学思想是形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中国从远古流传至今的太极图, 高度凝聚了道学理论的核心。他在“道德经”描述“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他用简洁的语言告诉世人, 道学是从研究天地自然运行规律进而研究人类的, 其中描述的天地之道与人类关系, 以及实现人类自我身心和谐是国家社会安定的学问。道学研究百姓的日常饮食起居, 婚丧嫁娶, 建房修造, 疾病防治, 修政治国, 军事谋略, 行兵打仗等, 可谓无所不及, 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姜子牙, 张良, 徐茂公, 诸葛亮, 刘伯温, 等传奇人物之所以能够成为治国贤臣的根本原因, 是因为他们都是道学高人。由此可见, 中国道学铸就中华民族精神之魂。

(2) 佛道同源而分流, 重天人作用之因果规律

中国的佛教是从远古的道学中分离产生的。佛学研究者更偏重于对人类意识行为与天地自然规律间所形成的因果作用规律的研究。人类生存于天地自然规律之中, 应该对天地自然规律敬畏和顺应。他们从顺逆的吉凶结果中总结经验教训, 逐步形成了因果报应理论。

这种因果报应理论, 把人类生命的富贵贫贱, 疾病与灾祸与个人祖上的善德厚薄, 孝义品行联系起来。佛学的因果轮回谈, 在民间广为流传, 具有一股无形的震慑力, 对教人安分守己, 稳定社会, 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印度传入中国的大乘佛法典中。释迦牟尼更强调因果定律, 并明确提出了人人皆有善根, 人人皆可成佛的众生平等观念, 使佛法教育的核心突出了至善人性就是佛性的观念。

(3) 中国儒学察人性、崇孝道、重人伦、遵道化

以孔子为首的中国儒家先贤, 明天理, 察人情, 方有人伦纲常之论。孔子在周游列国宣传复周主张失败, 但他通过体察民情, 领悟到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史是从最基础的家族开始的。在诸多的人类社会关系和责任中, 人类最根本的联系在家庭, 最主要的关系在亲情。所以中国儒家提出:“德以人为本, 善为德之本, 孝为善之本”。在《弟子规》《三字经》里, 都透出了孝的文化特点。“修身齐国治天下”是把个人修养问题上升到治理好国家的一个非常的高度, 一个治心、治人、治国的系统工程。所以, 对比中国现代教育, 缺失的就是人性、德仁教育, 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教育, 以及人的能力教育等问题。

二、中国现代教育需要重视的几点教育缺憾

(1) 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

人类生命起源于天地之间, 作为自然物种的人类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尽皆知, 天地自然可造物于无形, 亦可毁物于瞬间, 让你不能选择。人与自然存在着客观必然的联系, 具有内在的规律, 那么研究自然与人的关系, 顺应自然, 尊重自然规律无疑可以成为现代教育的内容

(2) 人性教育

激发人类的善良本性, 是社会教育的首要任务。人性之道适于孝, 因为一个人对父母的孝心, 发于天性之爱, 感恩之心, 仁慈至善, 动物尚有反哺之义, 何况是人?因此, 激发人之善性首先应激发其对父母的孝顺之心,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 首先是父母赋予了自己的生命、抚养自己长大, 所以, 父母就是你的第一恩人, 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爱自己的父母是人生的回报, 是天理所致。因此, 激发孩子的孝道正是符合了人的天性的自然规律。人性教育, 孝道为先。只有首先具备了孝的人, 才谈得上深入一步的仁德。

(3) 仁德教育

德者, 发于人的善良本性, 对社会他人奉献的褒奖称谓。德, 是一种爱的付出, 是一种无条件的给予, 是真正人性的自然流露。所以是人类最珍贵的东西。人有自然性, 也有社会性, 更有高于一切动物的善良人性和聪慧的创造力。因此人类不仅应具有动物的天性之爱, 更需要有博爱众生的仁德之善。人类的无穷智慧科学的快速发展, 既可以造福人类, 也可以毁灭人类。如果人类仅限于动物的层次: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弱肉强食, 残酷竞争。那么人类科学高度发展的明天, 也许就会成为人类的末日。因此, 仁德教育, 尤为重要。

(4) 能力教育

人性仁德教育固然重要, 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就是加强对青年人的教育。能够认清善, 视透恶, 找到恶的弱点打败恶, 扬善必要惩恶, 是年轻人个个善良正直。同时又是一个会战斗的斗士, 现代教育才算真正达到了目的。

要让年青一代人具有惩恶扬善能力, 就要让他们较早的知道人类丑恶的一面。要让他们知道蛇会咬人, 狼会吃人, 人也会吃人, 要教育他们怎样识破骗子和骗术, 怎样揭穿恶人的阴谋诡计, 怎样辨明小人的阿谀奉承。教会他们怎样攻击敌人, 怎样保护自己, 这样才算达到了现代教育的效果。我们只有使青年人成为聪明的人, 成为有经验的人, 成为有才能的人。

中国服装教育现存问题之我见 篇9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服装企业大多数是在来料加工的初级生产阶段, 如今, 这种局面发生了变化, 订单减少了, 再加上国外名牌产品的不断涌入, 使竞争更加激烈。产品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 因而很多有发展眼光的企业正在抓紧技术改造,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越来越重视服装专业人才的作用, 他们大量吸纳服装院校的各类毕业生, 甚至不惜花高薪聘请有实力的设计师、管理人才等, 不断进行产品结构重组, 近二十年服装业行业经历了品牌经营、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和资源经营四个阶段之后, 已经由集团化管理向股份制管理的跨跃, 形成了大规模服装生产能力, 急需大量服装人才的加入, 同时对我国的服装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服装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服装教育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如今, 在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专业与课程设置形成了一定的体系, 为服装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 多年以来一直存在服装教育与企业需求不协调的现象, 服装院校毕业生得不到企业的认可, 学历与能力不成正比, 服装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我国服装教育应该在吸收国外先进服装教育理念, 结合我国的服装行业发展需求, 对现行服装教育培养模式进行相应调整, 以使服装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级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符合服装行业的需求, 使服装教育与服装设计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培养出服装行业真正紧缺的人才。

三、服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服装教育过于强调艺术性, 工程技术环节薄弱

90年代之前, 我国服装毕业生大部分重创意轻实用, 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薄弱, 往往除了会画效果图, 对如何打版、缝制, 如何销售知之甚少, 很难完承担独立设计任务。究其主要原因, 这是由于许多院校初期的服装教学大部分是由美术教师担任,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 难免强调美术基本功和服装画的描绘技法, 对于服装设计理论和实践操作往往不够深入, 更难以让学生领会艺术与技术的内在联系。同时, 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缺乏足够的认识, 从而轻视打版、缝制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对于学生对专业技能有所偏颇的现象, 教师应该对学生在专业认识上给予正确引导,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了解服装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了解服装流行趋势, 知道自己毕业后在服装行业要从事的工作性质, 能够很好把握自己的职业定位。当然, 如今也有些院校服装教学强调动手能力, 加大服装的制图、剪裁、工艺缝制等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 教学上有了较大改进, 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 对于怎样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水平, 怎样协调服装设计中艺术与技术问题, 仍然是教学中长期困扰的问题, 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对服装工艺技术的重视并不等于就是抓住了专业教学的本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服装专业实质上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是艺术性与技术性的高度结合, 在强调艺术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技术的重要性。

(二) 在课程设置方面绘画基础教学比重过多

我国服装教育从课程的课时数来看, 专业课比重小, 公共课比重大, 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程课时数较多, 市场类、实践类、产业类课程课时数严重不足。以四年制本科教育为例, 学生接触专业基础课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 大四处于实习和毕业创作阶段, 这样算下来, 服装院校大学生真正接触专业学习的时间实际上只有一年半, 这样的课程设置和时间分配比例, 从服装教育的角度上看十分不合理。而且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艺术设计课程仍采用绘画基础的教学模式, 与专业课程没有任何联系与沟通, 造成艺术基础训练和专业学习实践环节脱节, 造成时间上的极大浪费, 从而导致学生学习专业课时间相对减少, 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很难对服装工艺、制作、市场营销、流行预测、面料性能等专业知识做到很好的掌握, 极大地影响了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对专业学习不够全面深入, 未来就业前景更加茫然, 很难适应企业需求。

(三) 专业口径有待进一步拓宽

随着服装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目前的服装人才市场上, 急需大量服装打版师和既懂设计又懂得市场营销的服装营销人才。面对这些机会, 服装毕业生很难胜任这些职位, 出现了毕业生专业面过窄,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学校专业选修科目开设的太少, 从而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踏入社会后专业面较窄, 专业适应能力不够, 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 很好地应对市场经济的要求。另外, 学校里的课程教学对工艺结构设计和市场营销等课程的教学深度不够, 我国的服装教育课程主要定位在时装设计领域, 而且课程设置的结构及内容相对死板, 不够灵活。相比之下, 国外的服装教育教学将服装设计与商业销售结合起来, 涉及时装界的各个领域:课程包括产业管理、时装设计、工艺制作、市场营销、时尚买手等, 教学基本达到多元化, 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国的服装教育要多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适当增加选修课程, 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取长补短, 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四) 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服装教育专业是改革开放后开始创办的, 所以, 在过去, 几乎没有院校培养的专业服装设计人才, 服装教育专业教师多半是由其他相关专业人才担任, 例如美术、染整、纺织等专业方面的人才。这些教师对服装设计专业知识了解的相对有限, 对于服装工艺知识更是了解不多, 在教学中抓不住服装设计专业的本质, 过于追求服装的表面设计, 割裂了服装外观与结构工艺的高度统一性, 甚至有一些老师对结构和工艺一窍不通, 只会教时装画, 导致所教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根本无法进行工艺制作, 不具备可操作性, 使设计与工艺严重脱节。另外, 有一些年轻的专业教师是从服装院校毕业的, 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 社会实践经验比较缺乏。当然, 教师队伍里, 也有小部分教师实践经验相对扎实, 做过几场时装秀, 也曾经在服装企业里担任设计总监或设计师, 对服装行业了解得相对全面, 但这些教师人数很少, 绝大部分教师离真正的服装市场还有一定的距离。还有部分教师以前是在企业担任设计师或工艺师, 他们所掌握的服装知识多由师徒传授, 对传统工艺比较熟练, 但技术比较刻板, 缺乏现代服装基础知识, 综合文化素养也不高, 综上所述, 服装教育中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服装教育不能真正贴近市场, 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四、解决方案和具体措施

(一) 充分发挥校企结合的最大优势

服装教育要想培养服装市场所需要的人才, 必须加强院校与企业间的合作, 充分发挥校企结合的最大优势。这种与企业密切结合的教学方法, 使企业和学校实现双赢, 通过这种方法与企业联合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众所周知, 服装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实践经验极强的行业, 服装教育应该保持与产业和公司密切合作的良好关系, 让企业设计课题走入课堂, 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服装行业中前沿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使产学研进一步融合, 通过校企联合, 整合课程设置, 使服装教育与行业生产实际相吻合, 改变现在各个学科独立教学与行业脱节的现状, 成为行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使服装教育走在行业前沿, 共同推进服装业的发展。

(二) 切实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学校的兴衰存亡, 要建立健全专业教师的报酬等级制度, 实施同一职称不同工资等级制度, 对于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实施奖励,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要废除职务、工资级别的终身制, 实施淘汰制, 强化专业教师的危机感。同时, 鼓励年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学习企业的实践经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将服装行业内的经验传授给学生, 拉近社会与校园的距离。另外, 可以将服装行业内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优秀技工请进来, 他们是企业里有多年经验的高素质设计师或制板师, 有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工作经验, 也许他们没有很高的学历, 这个限制使他们无法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 我们可以改变思路, 邀请他们走进校园进行短期讲学, 与学生对话, 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服装行业的信息, 这对于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就业面是大有益处的。

(三) 深化服装教育改革

由于服装产品本身的特点就是时尚性, 时效性, 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因此服装教育也要立足现在、不断创新。服装教育的创新重在制度和实践创新, 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把社会和企业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另外, 要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将专业课程进行整合, 形成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技能课模块、专业实践课模块三个部分。学生在统一修完专业基础模块的课程内容后, 可以自主选择不同方向的学习内容, 加大学生选课的自主性,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受用终身,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开导同学多进行开放性、发散性思维, 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开拓精神, 将设计与工艺结合起来, 将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不断提高美学修养的同时应注意吸收相邻学科的营养, 互相取长补短, 为以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我国服装教育发展, 不在于我们是否能培养出国际大师, 而在于能否培养出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如今, 服装教育面临自身存在的问题, 只有以服装行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 从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教学观念、师资建设等方面出发, 改革完善服装教育中不合理环节, 创新教学观念, 从而提高服装人才的培养质量, 加强校企合作, 疏通专业体系的内部密联系, 才能提高服装教学效果, 使服装教育顺应服装行业的发展, 为服装行业培养出更优秀的设计人才。

服装教育要想培养服装市场所需要的人才, 必须加强院校与企业间的合作, 充分发挥校企结合的最大优势。这种与企业密切结合的教学方法, 使企业和学校实现双赢, 通过这种方法与企业联合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

随着服装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目前的服装人才市场上, 急需大量服装打版师和既懂设计又懂得市场营销的服装营销人才。面对这些机会, 服装毕业生很难胜任这些职位, 出现了毕业生专业面过窄,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学校专业选修科目开设的太少, 从而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踏入社会后专业面较窄, 专业适应能力不够, 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 很好地应对市场经济的要求。

我国服装教育发展, 不在于我们是否能培养出国际大师, 而在于能否培养出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

摘要:近年来, 中国服装教育发展迅猛, 与此同时, 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露,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服装教育的现状, 服装教育存在的问题, 以及国内服装教育与服装行业需求存在的差距, 从服装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指出我国服装高等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服装教育的课程体系, 师资建设、教育理念等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在此基础上, 具体提出了改革中国服装教育的举措和方法

关键词:中国服装教育,现存问题,校企结合,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邓跃青.现代服装设计[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3.

[2]陈莹.对服装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思考[J].原载于《服装科技》, 1999 (6) .

[3]吴卫刚.中小型服装企业中外之比较[J].原载于《服装科技》, 1999 (2) .

[4]吴卫刚.服装美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 (6) .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篇10

1.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

(1) 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有研究表明, 城乡差异是造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性的重要因素。有些贫困家庭子女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就渐渐失去了就学机会, 或者放弃了继续求学的努力。在我国高校仍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的人才选拔标准时, 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就已经大大减少了。

(2) 区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1]。转型后教育分级管理, 权力下放到地方。然而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 区域财政支出能力不同, 各地区受教育机会、质量存在不公平。

(3) 不同学校之间竞争不公平导致的学生受教育过程不公平。为了早出人才,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我国在教育资源配置时采取了向重点学校倾斜的政策。重点大学的师资、设备等各方面的条件都要优于一般的学校, 导致不同高校之间的竞争在起点上就是不平等的。

(4) 学校教育内的教育不公平。在目前我国仍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中, 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甚少, 即使有, 也往往表现出这样两种倾向:教师对前排学生往往具有较高的互动频率;教师对成绩好、社会地位高的学生关注较高。

2.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客观上我国经济整体发展不均衡致使高等教育投资不平衡, 影响教育公平实现。经济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支出能力, 因此, 城乡收入的差距就决定了农村对教育的投资量远远低于城市, 农村学生所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低于城市学生, 加深教育机会的不公。地区间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又会进一步拉大经济发展的差距。

(2) 主观上国家教育投资不足, 制约着教育公平的发展。高等教育属非义务教育, 其经费一般有国家、社会、家庭分担,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此多彼少的关系。高等教育的经费实际上是有国家和家庭承担, 其中家庭承担了大部分, 这就大大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3) 各阶层的经济地位悬殊。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杨东平教授在其研究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性别差距是影响我国教育不平衡的主要因素[2], 同时, 阶层差距也正在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拥有更多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者的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更占优势。重点学校、重点班的享受者大多是优势阶层的子女社会阶层的差距已经影响到高等教育公平。

(4) 教育制度在实践中的不公平[3]。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表面公正中, 不能忽略其隐含着的深层次的实质性不公正, 其结果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

(5) 教育政策实践中的不公平。从教育政策设计因素分析, 其负面效应影响不容忽视。如各级教育中设置“重点学校”, 以及在各地进行的“示范学校”、“窗口学校”建设, 人为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 校际间的差距是教育机构内部资源配置失衡的重要反映。

3. 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建议对策

(1) 稳步推进经济建设, 提高政府投资能力。首先, 高等教育公平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我国是个教育大国, 但教育的投入有限, 必然无法实现人人享有高等教育的机会。只有大力发展经济, 增加我国教育投入量, 才能使更多的人能够到高等教育的机会。

(2) 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的发展, 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力基础[4]。促进和维护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至关重要。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看, 保证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制度。把教育投资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投资, 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

(4) 推进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改革教育费用制度, 建立合理的收费标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高校收费是很不规范的, 主要表现在学校分等级, 收费却平均化。一般院校的学费与重点高校的学费相差无几, 不同专业的学费也没拉开档次。因而建立正规、合理的高等学校收费标准, 实行不同层次和不同教育质量的高校与专业实行不同的学标准是专家学者们的普遍看法。

(5) 保证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尽管目前高校布局不均衡的现状也有其合理存在的一面 (例如落后地区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相对较差等) , 但是, 既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其对高等教育公平产生影响[5], 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弥补这一因素造成的不公平。进一步完善各种多元化办学形式。通过多种形式发展教育, 才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满足社会需求实现教育公平

摘要: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从社会科学角度进行了剖析, 并且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与构想。首先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重点对当前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表现进行阐述, 然后对其表现进行分析提出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出现的原因。针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化进程,高等教育,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陈中原.中国教育平等初探[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一版.

[2]冯建军.制度化教育中的公正:难为与能为[M].教育科学研究, 2007 (2) .

[3]高书国杨哓明.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1版.

[4]李莉.转型国家教育公平研究-问题、根源和措施[J].比较教育研究, 2007 (2) .

上一篇:高中生学习下一篇:苏武牧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