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制种主要技术

2024-07-29

杂交水稻制种主要技术(精选九篇)

杂交水稻制种主要技术 篇1

1 科学播插, 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为获得制种高产, 就要培育多糵壮秧, 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以使植株穗齐、穗多, 籽粒饱满, 千粒重高。

(1) 为使植株早生快发, 个体和群体协调发展, 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条件下, 可以早栽插, 选择合理的栽植密度, 以获得高产奠定基础。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 父母本采取间作, 二者在光、温、水、肥方面的需求矛盾突出。因此, 要因地制宜地采用行比, 根据父母本的异交性能确定开厢大小和方式。父母本基本苗数量一般遵循优先保证父本数量、尽量扩大母本数量的原则。龙川县制种采用2期父本, 父本插小又行, 父母本行比2∶12~14, 父母本工作行26.67 cm, 父本4.65万~5.25万蔸/hm2, 母本39.0万~52.5万蔸/hm2。

(2) 科学施肥。在制种过程中, 虽然常常有不少田块禾苗长势好, 但因中后期植株贪青徒长, 致使病虫害严重, 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 造成制种产量较低。为保证母本稳健生长, 提高制种的产量和质量, 在制种过程中必须做到氮、磷、钾肥比例协调合理。如汕优428施用碳铵600 kg/hm2、钾肥412.5 kg/hm2、尿素375 kg/hm2、过钙750 kg/hm2;金优253施用碳铵825 kg/hm2、钾肥412.5 kg/hm2、过钙975 kg/hm2、尿素307.5 kg/hm2;汕优46施用碳铵600 kg/hm2、钾肥412.5 kg/hm2、尿素397.5 kg/hm2、过钙750 kg/hm2。同时为提高土壤保肥、供肥能力, 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 要重视施用养分全面、肥效长而且稳的有机肥, 尤其是砂壤土, 科学合理施用有机肥, 可以有效地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防止早衰, 为提高制种产量创造条件。

(3) 柱头外露率与结实率密切相关, 为提高制种产量, 可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 同时与改良异交性能结合, 以提高柱头外露率[3]。另外, 补施花肥期为柱头外露敏感期, 此时加强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柱头活力和柱头外露率, 提高千粒重、结实率和产量。

2 合理安排花期, 促进花期全面相遇

花期相遇通常由时差、叶差、积温差三者决定, 但是离开正常的栽培管理花期相遇是非常困难的。花期相遇程度对制种产量影响较大, 必须根据父母本的特征特性和生育状况及当地的气候条件, 科学确定播期和播差期, 并对花期进行预测和调节, 以减少花期不遇对产量的影响。

花期安全相遇要求父母本扬花期的气候有利于抽穗扬花;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有利于受精结实。一般要求日相对湿度70%~90%, 平均温度24~28℃, 无连续3 d以上的雨日, 日平均温度不得大于35℃或小于23℃。根据气象资料, 近几十年龙川县在8月20—25日之间无连续3 d的雨日, 此时抽穗扬花为最佳时期。龙川县几个主要组合父母本播期安排如表1所示。

3 科学喷施九二○, 提高异交结实率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 花期相遇是基础, 施好九二○是关键。实践证明, 九二○施用过早, 会导致倒2、3节间过度伸长, 植株过高, 拔苞不拔穗, 容易倒伏或者抽穗过早, 穗子变白, 颖花退化, 后期分蘖卡苞不出穗;施用过迟, 用量大, 成本高, 穗下节老化易伸长, 卡颈严重, 影响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 产量低。喷施九二○的次数不宜过多, 喷施间隔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一般以3 d内连续喷施3次效果最佳, 九二○在36℃下活力最强, 上午喷施, 随着气温由低到高, 叶面角质层透性增加, 对九二○吸收量加大。另外, 喷施九二○有利于父母本养花, 可以提高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 从而提高制种产量。

4 除杂保纯, 防治病虫害

种子质量包括种子的纯度和商品性, 若种子质量差, 必须降级或报废处理, 以免制种农户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4]。制种中抽穗初期是去杂的关键时期, 主要是除去混杂在亲本中的异品种, 如杂交一代种、常规种、保持系等杂株, 尤其是保持系杂株。因为保持系花粉传授到不育种, 结的谷粒仍是不育系种子, 这种不育系属早熟类型, 生长到扬花期间如无外来花粉则不结实, 造成减产,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种子纯度。

病虫害的防治对制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制种产量的提高。如抽穗前10~15 d到开花时期是柱头外露敏感期, 如出现轻微的病虫危害, 就会对异交性能产生影响, 使柱头活力、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迅速下降, 制约制种产量的提高。因此, 对重点病虫害要加强防治, 以预防为主, 尤其要保证关键时期不受病虫危害, 以大大提高种子的商品性。

摘要:从播插、花期安排、喷施九二○、除杂保纯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介绍杂交水稻制种的主要技术措施, 以为杂交水稻制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花期安排,除杂保纯

参考文献

[1]谷华中.杂交水稻抛秧制种高产技术措施[J].杂交水稻, 2002 (2) :15-16, 60.

[2]李文红, 彭兰华, 杨维山, 等.杂交水稻制种花期预测与调节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 2004 (2) :211-213.

[3]周守年, 栗云端.强化杂交水稻制种工作刍议[J].杂交水稻, 2002 (1) :26-27.

杂交水稻制种主要技术 篇2

根据Ⅲ优98亲本的特征特性,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制种实践,总结出了该组合的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作 者:许传万 胡燕祥 但芳 杨静波 吴家道 赵和平 作者单位:许传万,吴家道(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重点遗传育种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

胡燕祥,但芳,杨静波(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北京,100029)

杂交水稻制种主要技术 篇3

关键词:杂交水稻;Y两优66;制种技术

Y两优66(Y58S/R66)是信阳市狮河区申丰种子批发站与信阳华信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信阳市农业科学院联合选育的籼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2011-2012年参加豫南中籼稻区域试验2a平均比对照种II优838增产7.4%,2013年参豫南中籼稻生产试验,稻谷比对照种II优838平均增产7.2%,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4007),为了使其尽快扩大推广生产,现将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1.亲本特征特性

1.1母本Y58S 以安农S-1为不育基因供体,通过杂交、复交导人常菲22B和Lemont优质、多抗等优良性状,并累加培矮64S优良株叶形态基因,经多年系谱选择和测交筛选,育成具有广泛生态适应性的水稻光温敏不育系Y5 8s。该不育系株型松紧适中,分蘖力强,叶色浓绿,叶片挺直,其上3叶长、直、窄、凹、厚。穗形大,着粒密度适中,颖花量大。在在河南省南部稻区播始历期84d左右,主茎叶片数13-14片。

1.2父本信R66 以93-11(杨稻6号)为母本,以辅恢718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进行选育而成。信R66叶姿挺拔,株间通透性好,穗粒协调,颖花量大,生育后期转色好,扬花结实耐高、低温能力强,结实稳定,籽粒充实,且对主要病虫具有抗、耐性能。在河南省南部稻区种植R66始历期100d左右,主茎总叶片数16-17片。

2.高产制种技术

2.1根据气候条件和亲本特征特性。安排播种期 根据杂交稻制种对适宜气象因子的要求及信阳常年气象资料,花期宜安排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结合Y两优66亲本播始历期,父本安排两期,I期父本于4月20日左右播种,Ⅱ期父本于4月30日左右播种,母本Y58s在5月8日左右播种。

2.2强化秧田栽培管理措施。培育多蘖壮秧 秧田应尽早准备,冬闲时翻犁冻伐,開春后耙田深耕,3月底施农家肥15t/hm2,上水泡田,以加快上季田间落粒谷沤烂和农家肥的分解,4月初施水稻专用复合肥450kg/hm~后耙田、平田,达到泥烂、田平的要求。通过稀播达到早发快发分蘖,培育多蘖壮秧,提高移栽质量。母本秧田面积不小于本田的12%,父本秧田面积不小于本田的3%,2叶1心时施尿素50-70kg/hm2作断乳肥,使秧苗能够及时得到养分;移栽前5d施尿素50-70kg/hm2。作送嫁肥,使秧苗移栽到大田时能够早生快发、提高活蔸率,移栽前2-3d喷施1次药,防治稻蓟马等病虫害。

2.3合理安排移栽父母本密度。适时移栽 I期父本穴插2~3粒苗,Ⅱ期父本穴插3~4粒苗,I期父本与Ⅱ期父本按3:3间隔栽插。父母本行比2:(12-14),母本每穴插2~3粒苗。移栽密度,父本株行距为13.3emX33.3cm,母本株行距13.3cmx16.6cm。

2.4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协调调控双亲群体结构及发育进程 整田时1hm2追施有效含量45%的复合肥600kg作基肥,让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达到泥烂,田平的要求,确保整田质量。移栽后5-7d施尿素和氯化钾各75kg/hmz拌防草剂作返青肥。前攻后控,促进母本低位分蘖,控制无效分蘖,苗够尽早晒田,促使母本花期集中。一旦进入生殖生长,通过手剥主茎穗的方式,每间隔1-2d,观察父母本幼穗分化各个时期进展是否同步,与此同时,根据各自生长发育规律,结合施用尿素、喷施磷酸二氢钾等有效措施调控父母本发育进程,确保花期完全相遇。

2.5重点做好稻纵卷叶螟和黑粉病防治工作。提高制种产量 选用长效低毒药剂200g/L的杜邦·康宽(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于抽穗前后兑水喷雾1次,施用量300mL/hm2,防治稻纵卷叶螟。母本Y58S于始穗期和齐穗期,各用30%爱苗(15%丙环唑+15%苯醚甲环唑)兑水喷雾1次,施用量300-450mL/hm2,防治稻粒黑粉病,如果喷药后遇至阴雨天气,最好在停雨后4h内再喷1次,以便提高制种产量。其它病虫害防治可以结合田间调查和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测报及时统一进行综合防治。

2.6适时喷施“九二o”。做好人工辅助授粉 母本Y58S对“九二o”比较敏感,根据花期情况,喷施“九二o”的见穗指标以25%-30%为宜。结合田间苗架长势和天气状况,施用“九二0”600-900g/hm2,分3-4次喷施。天气状况对开花时间影响较大,注意观察每天父母本的开花散粉时间,抓住父本散粉高峰时间赶粉,开花盛期每天赶粉3次以上,高峰期2次赶粉间隔不能长于30min,尽量连续进行。

2.7严格防杂保纯,适时收割确保种子质量 Y58S异交习性好,空间隔离要求至少在300m以上,时间隔离必须相差20d以上。选择制种基地时,尽量动员自然隔离区内的的种植户都制种,做到集中连片。确有困难,则必须做好四周非制种田水稻种植户稻田抽穗扬花的错期工作。父母本移栽后,适时观察田间异株,除杂的要求是一根杂、割全兜,坚决杜绝拔穗的除杂方式。

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育秧技术 篇4

父本用种量0.7~0.8kg/667m2, 母本用种量2~3kg/667m2。父母本要求撒稀秧, 培育壮秧。父母本育秧采用的育秧方法相同, 使用肥料、管理等要相一致, 使父母本在相同环境下平衡生长, 使父母本花期相遇, 夺取高产。

父母本种子播前进行人工检杂1次, 不同种颜色、形状、颗粒大小等异品种检除干净, 可节省大田检杂、除杂, 保证种子纯度质量。

父母本播种前用咪鲜胺药剂兑水浸种24h, 杀死种子病菌, 特别是杀死恶苗病菌 (公秧) 。可加敌敌畏浸种杀死干尖线虫危害。浸种24h后用清水冲洗药剂, 水分晾干后播种 (也可催芽后播种, 出苗更整齐) 。

2 秧田整理

秧田放水浸泡4~5d, 挡糊好埂, 深抄细耙秧田, 田平泥化, 便于捞厢打沟, 厢面保水保湿, 播种后种子能吸足水分, 促使发芽, 出苗整齐。

3 秧田开厢捞沟、施用底肥

犁耙好的秧田, 田水撒干后四周捞沟, 用线拉直开厢, 长不定, 厢宽1.3~1.5m, 沟宽20~23.3cm, 深13.3~16.6cm, 易排易灌, 方便取泥压膜。

当厢面整平时, 用三元素复合肥40~50kg/667m2均匀厢面撒施, 使肥落入稀泥中, 过后用赶板来回厢面赶上几次, 把肥稀释, 防止种肥接触烧苗。

4 播种

播种时厢面无积水, 但厢面要潮湿, 播种后盖腐熟农家肥, 可把种子盖严实 (农肥不垫底) , 盖粪后要看得见农肥也吸水潮湿。用农得时兑水在粪面喷雾除草后盖膜。

5 盖膜

插拱架盖膜, 拱架与秧厢保持一定高度, 秧苗生长顶不着膜为度。盖膜时先拉紧两头膜埋入土中压实固定后, 才从秧厢两侧压膜封厢。盖膜后4~5d之内厢沟水可阴干, 之后可放厢沟水增加保湿, 但淹沟水不能过深淹上秧厢厢面。水淹上秧厢上, 湿度过大, 易造成烂秧和高温煮芽出苗不好等问题。盖膜后揭膜前要严格控制水淹上秧厢。秧厢湿度过大, 要揭膜散湿, 中午揭开, 早晚盖起, 保温散湿。

6 秧田揭膜后管理

揭膜前2~3d把秧厢两头农膜打开通风炼苗。打春后风大, 易把农膜吹走, 可不通风炼苗, 在揭膜前2~3d放水淹上厢面达到降温, 揭膜前2~3d放水淹上厢面达到降温, 揭膜当天灌深水6.6~10cm, 太阳落山后揭膜。

揭膜后厢面保持3.3~5cm水层, 3~5d后追施第1次尿素, 用量5~7.5kg/667m2, 中午秧苗无露珠时追施 (早晚秧苗有露珠不宜施用) 。栽前10~15d追施第2次尿素, 用量5~7.5kg/667m2。

7 秧田病虫害防治

播种前2~3d或秧苗立针期亩用50%丁草胺乳油75~100m L兑水30kg床面喷雾, 或水稻播种后, 当种子露白时或立针期, 每667m2用30%扫弗特乳油100m L加水喷雾, 封闭床面杂草, 对秧苗安全性前者不如后者。对出苗的稗草, 667m2用50%二氯喹林酸可湿性粉剂加水喷雾, 要按产品说明使用方法使用。秧苗二叶一心时, 用20%甲基立枯磷500倍液或康有力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立枯病, 要争取主动, 当发现有立枯病株时就防治, 大面积出现死苗再治, 就防治失时了。检查立枯病的方法是看叶尖有无吐水情况, 若叶尖不吐水, 是水稻立枯病发生的征兆。5月25日左右和6月5~10日各防1次二化螟、稻蓟马、灰飞虱即亩用杀虫双200m L加BT杀虫剂200m L混合喷雾, 达到虫、卵兼治。防治苗床蝼蛄, 可用攻夫1500倍喷雾, 兼治二化螟、蓟马、稻象甲等。水稻插秧前, 要根据本地实际, 用病害敌500倍液或远东菌星500倍液或贝姆500倍液喷雾, 防治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白叶枯病, 防止秧苗带病入大田。预防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稻瘟病、干尖线虫病、稻飞、叶蝉等为害。用叶枯唑+三环唑+敌敌畏兑水喷雾2次, 栽前5~7d喷最后1次药启栽。

秧田病虫预防做得好扎实, 可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可省工、省时、省钱, 节约成本。

8 结语

育好父母各期小秧是制种成败的关键。秧育好了, 就能按计划制种秧田面积满栽满插。俗话说:秧好一坵田好一摆。只有秧够秧好制种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下去, 最后获取高产取得丰厚的制种经济效益。

摘要:在景谷杂交水稻制育秧节令早, 父本分2期播种育秧, 母本另行单独育秧, 育秧次数多、繁杂。制种一般在每年的1月中下旬开始播种, 此期间育秧气温低, 所以采用塑料农膜育秧。开春后3月中下旬秧苗育成, 可开始父母本栽插。

杂交水稻制种轻简高效技术 篇5

“345”轻简高效技术, 即确定播期、调节花期、机械授粉三大核心技术;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去杂去劣、综合防治四大配套技术;改人工授粉为机械授粉、改偏施氮肥为平衡施肥、改随意栽插为规范栽插、改分户防治为统防统治、改人工收获为机械收获五大管理技术。

1 选准最佳播期

选准水稻制种播期很关键, 如果授粉期遇高温, 会严重影响结实, 海拔高则抽穗时间推迟, 易遭遇绵雨和低温的影响。如宣汉县筛选的制种组合深优9734、深优9798, 父本均为长生育期的品种。平均播抽天数115 d, 预计抽穗时间7月20日, 则以3月25日播种为宜;母本深97A常年播抽天数为94 d, 预计7月20日抽穗, 则播时叶差4.0~4.3之间, 播种时间根据当年气候在4月16~20日为宜, 根据以上播期连续5年获得制种高产。

2 秧田父本制作

选择排灌方便, 土质较肥的砂质壤土做秧田, 播种前做好秧厢, 厢宽1.5 m, 每公顷用农家肥15 t、复合肥375 kg作底肥, 厢面撒施7.5 kg呋喃丹以防稻蓟马和稻瘿蚊。

作厢规格。每公顷制种的秧田按父本0.05 hm2, 母本0.2 hm2备足;父本播种改变以往的撒播为定距摆播, 一期父本13.33 cm×13.33 cm, 二期父本10 cm×10 cm播后盖膜。在秧苗现针至一叶一心前, 每公顷用15%的多效唑, 父本1.5 kg、母本1.2 kg兑水600~750 kg, 搅匀后喷施, 施后24 h复水, 不漏喷, 不重喷。

肥水管理。秧田二叶一心时每公顷施尿素60 kg、钾肥60 kg, 促孽增孽。四叶一心时施壮秧长孽肥, 每公顷用尿素90 kg, 钾肥60 kg。移栽前施送嫁肥, 每公顷用尿素90 kg。秧田管水, 二叶前保持满沟水, 水不上厢, 促进1、2节位早发;二叶一心后, 结合施促蘖肥灌浅水上厢, 采用湿润—浅水—加深的灌溉方法。

病虫防治。前期主防稻蓟马, 中期主治螟虫, 后期防治稻瘿蚊与稻瘟病, 白叶枯病, 移栽前三天施“送嫁药”。

3 大田肥水管理

本田的肥水管理遵循“前发、中控、后补”的高产模式, 落实父本持续促进的原则, 使父母本持续稳健生长。在制种生产中大力推广水稻制种专用肥, 严禁偏施、重施氨肥。试验结果表明, 在大田每公顷用15 t农家肥、45 kg锌肥的情况下, 上、中、下三等田块分别施用制种专用肥375 kg、450 kg、525 kg, 于父本栽前作底肥一次施入, 父本栽后7 d施返青肥, 每公顷用75 kg尿素、油枯150~225 kg、钾肥45~60 kg、杀虫双大力剂30 kg。栽母本时每公顷用75 kg碳铵于栽前1~2 d施于母本厢面。

4 栽插最佳行比和密度

通过不同的行比试验表明, 行比以3.33 m开厢为宜, 能使母本库容量合理, 能充分利用花粉, 从而使产量最高;通过不同的密度试验表明, 母本栽插以16.67 cm×16.67 cm为宜, 其母本基本苗上林率、结实率及病虫发生率等综合性状较好, 产量最高。因此, 在生产中严格栽插密度, 大田开厢3.33 m, 父本行距33.33 cm, 窝距23.33~26.67 cm, 为便于机械操作和保证母本花粉量, 栽插时实行“围墙秧”、“断头秧”, 父本每公顷栽2.4~3万窝, 每窝有效穗35穗, 保证有效穗90万以上。母本内空3 m, 行比2∶16, 窝距为16.67 cm×16.67 cm, 每公顷栽27~30万窝, 窝平均有效穗10穗以上, 每公顷有效穗达270万以上。

5 实行机械化授粉

在明月乡6村8社开展机动喷雾器机械化授粉与人工授粉对照试验, 其结果, 人工授粉面积0.04 hm2, 机械授粉面积0.21 hm2, 试验表明实行机械化授粉不影响授粉效果, 提高了劳动效率, 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其授粉时间为父本当天始花授粉第一次, 间隔20~30 min授粉第二次后间隔30 min授粉第三次, 重点是抓住父本开花高峰期授粉。

6 预测调节花期

花期的预测和调节是水稻制种核心技术之一, 保证花期相遇是制种夺取高产的关键。虽然调准了播差期, 但农业生产受气候影响大, 易出现花期不遇的年份、组合、田块, 因此在生产中采用叶龄对照法, 生育期比较法, 叶龄余数推算法, 幼穗剥查法, 进行综合判断, 对于每一个田块都必须进行幼穗剥查, 定点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及时制定调花措施, 保证每个田块花期相遇。调节花期的措施有:前期实行肥料控制、水分控制, 中期利用化控技术进行调节, 后期利用九二○调节花期, 这就形成了一整套的花期调节控制措施, 为制种高产打下坚实基础。同时, 加强病虫害的统防统治, 充分利用机动喷雾器以村及制种组合为单位, 实行统一用药、统一防治, 在制种生产中秧田期防治病虫3次以上、大田期3次以上, 保证防治效果。

7 全程质量监控

两系温光敏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 篇6

1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环境因素要求和安全期

1.1 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表达对环境因素的要求

严格来说,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两系不育系还没有完全光敏性的核不育系, 温敏性的不育系主要有培矮64S、广占63S、Y58S等。雄性不育性的生态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 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在23.5~24.0℃之间, 气温在23.5℃以下转向可育, 24.0℃以上为不育, 23.5~24.0℃育性产生波动。在一定地区范围内, 光照长度的变化易于掌握, 而温度的变化较难掌握, 因此, 温敏型不育系在制种过程中, 生态条件的选择更加严格。

1.2 育性敏感安全期

在制种过程中, 当光温敏不育系的生长发育进入育性转换敏感时段, 此时期的外界光温条件能够保证不育基因完全表达, 不育性表现彻底, 这个时期称为育性敏感安全期。就某个不育系在某个地区而言, 其育性敏感安全期, 依不育系的生育期和该地区气候条件而定, 不同的生育期和气候因素育性敏感度不同。

温敏为主的核不育系在某一地区的育性敏感安全期的长短主要决定于本身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的高低, 育性转换起点温度越低, 育性敏感安全期越长。培矮64S、广占63S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为23.5~24.0℃, 育性敏感安全期较长。对某一地区的气候条件而言, 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4℃以上, 日最低气温稳定在20℃以上的时期越长, 温敏型不育系在该地区的育性敏感安全期也就越长。

1.3 抽穗扬花授粉安全期

杂交水稻的制种, 从生物学角度来讲, 改变了水稻的授粉方式。在制种过程中除了用栽培技术措施改良父母本的异交态势外, 更重要的是要有适宜于抽穗开花期的气候条件。该安全期的气候条件, 要求3方面符合要求;一是从母本见穗期起至授粉结束, 以晴天为主, 父母本开花时段无连续3d以上整天降雨;二是整个抽穗授粉期温、湿度适宜, 无连续3d以上日平均气温高于30℃、低于24℃的高温天气, 维持在26~27℃之间;三是田间穗层相对湿度80%~90%, 不出现连续3d以上高于95%, 低于75%的潮湿天气, 每天开花时段无干热风。

2 制种基地的选择和季节的安排

两系温光敏杂交水稻制种, 母本不育性的表达需要特定的温光条件, 要做好制种基地的选择和季节的安排, 既要考虑不育系育性敏感期的安全, 又要考虑抽穗扬花授粉期的安全, 其中以育性敏感安全期为前提条件, 即要从育性敏感期选择抽穗扬花授粉安全期来确定制种策略。

在制种基地的选择上, 必须考虑两个安全期的可靠性。两系制种若在单季稻区进行, 宜选择海拔350~450m、地势开阔、光照充足的稻区。制种基地选择好以后, 对制种田块也有要求, 山荫田、冷浸用和冷水灌溉的田块, 都不适宜两系杂交水稻的制种。

不育系育性敏感期的安全, 保证了制种成功。但是, 杂交水稻制种既要高纯度, 又要高产量。从纯度与产量的关系上分析, 在亲本纯度一定时, 制种产量越高, 杂交种子纯度越高。要使制种高产, 在父母本苗穗结构合理、花期相遇的前提下, 抽穗扬花授粉期气候条件的安全是保障。考虑到育性敏感安全期和抽穗扬花授粉安全期的有机结合, 在安排上就要合理利用气候条件和亲本的特性, 一个不育系在某个地区表现育性敏感安全的历期, 完全不育历期, 并不一定都是两系杂交水稻的制种适宜时期。相反, 一个地区最适宜的抽穗扬花授粉期, 也不一定能被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所利用, 只有在不育历期内选择能够使抽穗扬花授粉期安全系数大的某一段不育历期用于制种。

3 高产优质制种群体苗穗结构的建立

3.1 高产优质制种群体苗穗结构目标

杂交水稻制种是水稻的异交栽培, 在父母本花期花时相遇和气候条件适宜的前提下, 制种产量的高低决定于单位面积内母本的颖花量和父本的花粉量以及花粉的密度。在制种的栽培管理过程中, 使父母本生长发育协调, 群体苗穗结构合理, 是制种高产优质的基础。

培矮64S系列组合的制种, 产量3t/hm2以上群体苗穗结构为:母本有效穗375万穗/hm2左右, 每穗颖花数100朵左右, 总颖花数3.75亿朵/hm2。父本要求穗大穗多, 有效穗120万穗/hm2左右, 每穗颖花数100朵以上, 总颖花数0.12亿朵/hm2以上。父母本颖花比1∶3。在长势长相上, 母本群体以穗数为主, 个体间生长发育平衡、稳健, 群体整齐度高。父本要求分蘖多, 生长量足, 每穴有效穗30~35个, 穗大粒多, 花粉量大。

3.2 建立高产优质制种群体苗穗结构的措施

例如培矮64S系列中、晚稻组合制种群体苗穗结构的建立, 母本靠插不靠发, 父本靠插又靠发。培矮64S分蘖力强, 但分蘖成穗率低, 一般在50%以下。必须坚持靠插不靠发的原则, 保证基本苗在270万株/hm2以上。培矮64S系列组合制种, 母本用种量37.5kg/hm2, 1hm2制种的秧田面积0.3hm2, 并强调稀匀播种, 培养壮秧, 每株秧苗带分蘖3个左右。6叶龄移栽, 每穴栽3株。父母行比2∶16~18。母本移栽密度10.0cm×16.6cm或13.3cm×16.6cm, 移栽40穴/hm2左右, 每穴成活基本苗7棵左右。配组父本靠插靠发, 用量为7.5kg/hm2左右, 培育多蘖壮秧。移栽成大双行, 行距33.3cm, 株距16.6~18.0cm, 每穴栽双株, 每穴成活基本苗10棵左右, 基本苗达37.5万株/hm2以上。

要把握母本平衡稳健生长发育和父本快发、多发的原则。培矮64S在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 穗型大小适中, 叶片长度适宜, 剑叶长度28cm左右。肥力水平偏高时, 分蘖期长, 分蘖多, 成穗率低, 抽穗不整齐, 穗型差异较大, 主穗和大分蘖穗上部叶片过长, 剑叶往往超过30cm, 形成不良异交态势。同时, 土壤肥力水平中等的制种田,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 追施宜早、量少, 基肥与追肥的比例为8∶2。在保证基本苗成穗的前提下, 每穴增加3个分蘖成穗, 可以达到高产的穗数。

3.3 制种亲本异交态势的改良

3.3.1 920对异交态势的改良。

920使用的剂量与方法因亲本而异。培矮64S的异交态势较差, 主要表现在上部叶片, 尤其是剑叶长, 坚硬挺直, 抽穗卡颈严重, 颖花外露率低, 穗子不易露出叶层, 形成典型的叶下禾, 对父本的花粉传授不利。研究表明, 培矮64S苗架为中等长势长相时, 920用量不少于600g/hm2。在抽穗前 (幼穗分化第8期) 喷施920, 使倒一节间的幼嫩细胞伸长, 拉长倒一节间而解除抽穗卡颈。不育的群体整齐度较高时, 920分2次 (连续2d) 喷完, 2次的用量比例为3∶5。群体整齐度欠佳时, 920应分3次 (连续3d) 喷完, 其用量比例为2∶3∶3。每次喷施水量为405kg/hm2左右。

3.3.2 割叶对异交态势的改良。

由于对父母本实行定向培养, 920用量加大、喷施方法改进等制种技术的进步, 使不育系异交态势得到改良, 割叶在绝大多数制种基地已不再采用。但是, 在制种田肥力水平过高、禾苗生长过旺时, 割叶仍是调高穗粒外露的重要措施。有些不育系, 例如培矮64S, 上部叶片长, 剑叶长30cm以上, 而且坚韧挺拔, 在高剂量喷施920的情况下仍表现为叶下禾, 阻碍了父本花粉的传授。此时宜采用割叶措施, 通过对培矮64S进行割叶试验, 在喷920后的第2天割去剑叶的1/3~1/2, 2年试验结果发现, 割叶异交结实率分别较不割叶提高异交结实率16.08%和43.25%以上。

3.4 防杂保纯

两系杂交稻制种的实践证明, 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制种, 其主要风险是种子纯度问题。两系杂交稻种子的纯度是否达标过关, 关系到两系法杂交优势的利用前景。如果两系法杂交种子纯度不能达标过关, 两系法也就没有实际推广意义。

影响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的因素主要有:一是不育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的高低, 两系温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标准为23.5~24.0℃, 制种风险大大减少, 杂交种子纯度基本得到保证;二是不育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的整齐性, 在制种实践中发现, 两用核不育系群体中常出现少数可育株, 自交结实率可达到50%以上, 这种现象出现时由于不育系群体中存在育性转换起点温度高的个体, 起点温度往往高于24℃, 尽管在制种时, 不育系育性敏感期未出现24℃以下低温, 这些单株仍表现可育或部分可育;三是不育系后发高位分蘖穗和再生穗的自交结实现象, 这些迟发高位分蘖穗、再生穗主要着生在头季稻秆上的倒二至倒四节上, 其中以倒二节的最多, 占60%以上;四是制种基地局部冷水导致不育系不育性波动,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多以山区和丘陵区为基地, 这些基地往往有山沟冷浸水、洼田冷浸水、水库底层水、井水等, 温度一般低于24℃, 易造成制种田局部的不育系不育性波动, 而且不易发现, 给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带来隐患。

一般来说, 把握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的措施要坚持以下5个原则:一要坚持用亲本原种或良种作制种亲本, 保持杂交亲本的优良性状纯度;二要选好制种基地, 安排好制种季节;三要加强母本的定向栽培, 提高制种产量水平, 抑制迟发高位小分蘖穗发生;四要检测制种田的纯度;五要进行制种田的除杂。

参考文献

[1]张瑞祥, 李土明.高秆隐性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初步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0, 12 (3) :17-21.

[2]沈平, 刘孙旺, 管庆容.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7) :46-47.

[3]梅凯华, 周强, 王欢, 等.杂交水稻制种株形成的成因、识别技巧及质量控制[J].湖北农业科学, 2009, 48 (5) :1060-1063.

[4]甘嗣勇, 吴永志.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相遇问题浅析[J].广西农学报, 2008, 23 (6) :39-42.

[5]缪文华, 袁昌洪, 郭祥圣.气象灾害对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杂交水稻, 2009, 23 (5) :19-21.

[6]龙志宇, 周斌.永州市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气象条件分析[J].贵州气象, 2008, 32 (3) :22-23.

[7]周宗岳, 李楠, 周宁岳.一个超低临界温度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J].种子世界, 2008 (9) :35-37.

[8]马锋, 崔满星, 宋世枝, 等.豫南稻区两系法杂交水稻繁制种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1999 (10) :9-10.

杂交水稻制种主要技术 篇7

1 亲本特征特性

1.1 母本C815S的主要特征特性

C815S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强、米质较优的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株高85 cm左右, 株型较紧凑, 叶色较浓绿, 叶鞘、柱头紫色, 叶片具有长、直、窄、凹、厚的特征。分蘖力较强, 单株能成穗12穗。穗长约24 cm, 每穗总颖花数约165朵, 千粒重24 g。花粉败育以典败为主, 不育起点温度23℃。抽穗当天不开花, 抽出后第二天开始有少量颖花开放, 抽穗后第四天才开始正常开花, 花期历时12~14天。正常天气情况下开花高峰期出现在11:00-12:30, 阴雨天相应推迟, 午前花率80%以上。对九二O反应敏感。柱头总外露率高达90.5%以上。异交结实率好的可达70%以上。在我市5月中下旬播种, 8月中旬始穗, 播始历期81~85天, 主茎叶片数14.5片。

1.2 父本R396的主要特征特性

父本R396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大穗型恢复系, 农艺性状优良。茎秆粗壮, 株型松散适中, 分蘖力强, 对肥水敏感中等, 穗大粒多, 恢复力强, 花粉量大, 配合力好, 抗高温能力强, 对九二O敏感, 抽穗当天开花。正常天气情况下开花高峰期出现在11:00-12:00, 与母本开花基本同步, 花期10~12天。播始历期92~96天。

2 主要制种技术措施

2.1 选择优良基地

2006年试制基地设在郴州市5个县、市、区, 海拔均在150~350 m。经过一年试制, 近年制种基地均选择海拔在150~200 m的地块。基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和, 立秋前后即8月上旬多有大雨, 秋后即8月中旬多有午后阵雨, 连续3天阴雨天气几率极小, 湿度75%以上, 有利于制种扬花授粉, 提高异交结实率。9月上中旬天气多晴少雨, 有利于收割, 从而有效确保所生产种子的播种品质。制种区内为双季稻区或烤烟水稻连作区, 有利于隔离。均为大户制种, 能保证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2.2 科学安排播种期, 确保育性转换期安全

播种期的安排首先要确保育性转换期的安全, 同时兼顾收割期安全。根据制种基地历年气象资料, 尤其近几年的气候变化趋势, 播母本安排在5月20日前后, 始穗期在8月10日左右, 育性转换期在7月中下旬, 安全系数极高。收割期在9月10日前, 能确保寒露风来临之前收割完毕。

2.3 合理安排播差期, 确保母本比父本略早

根据双亲生长发育特性和扬花习性, 结合当地小气候情况, 理想花期是母本早穗2~3天。母本5月20日播种, 叶差2.1~2.5片叶, 时差10天左右, 父本5月10日播种。预计母本8月10日始穗, 父本8月12日始穗。

2.4 精心管理, 确保培育父强母壮的高产苗架

2.4.1 精心耕整秧田, 培育矮蘖壮秧。

选择肥力较高、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田块作秧田, 要求两犁两耙。犁田时亩施腐熟农家肥料1000~1500 kg;播种前3天亩施水稻专用肥20~30 kg, 耙匀耙平备用。亩播种量父本为15 kg, 母本为20 kg, 做到稀播匀播。重视父、母本播种后的秧苗管理。两叶一心择晴天下午亩喷多效唑60~80 g。三叶一心亩施尿素10 kg。移栽前亩施尿素7 kg、氯化钾7 kg作“送嫁肥”。5月气候多变, 秧苗两叶一心前密切关注天气情况, 遇雨天及时灌水护苗, 千方百计培育出矮壮带蘖扁蒲秧。

2.4.2 适龄早移栽, 插足基本苗。

父母本均实行插发并举。父本移栽叶龄不超过6.5片叶, 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 按小双行呈“品”字形移栽, 行距17 cm, 株距30 cm, 每穴插三四粒谷秧, 确保亩基本苗在3000株以上。母本4.5片叶开始移栽, 6.0片叶前完成, 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按2 m净宽东西向开厢, 插植规格按13.3 cm×13.3 cm, 每穴插二三粒谷秧, 确保亩基本苗12万株以上。厢南父母本间留工作行23.3 cm, 厢北父母本间距16.7 cm, 父母本行比为2:12。

2.4.3 合理施肥, 做到前促后稳。

大田施肥遵循“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 要求前期攻得起, 后期稳得住, 以基肥为主, 基肥又以有机肥为主。犁田时亩施腐熟农家肥料1000 kg。移栽前2天, 大田亩施制种专用肥30~40 kg作底肥。父本移栽稳蔸后, 于父本行间亩施制种专用肥8 kg、尿素7 kg、氯化钾7 kg作父本单施肥。母本移栽返青后每亩追施尿素8 kg, 氯化钾4 kg。父母本进入幼穗分化Ⅴ期末Ⅵ期初时, 视苗情巧施保花肥, 父本以氮肥为主, 磷、钾肥为辅;母本则以磷、钾肥为主, 氮肥为辅, 确保中后期父本不早衰, 母本不贪青。

2.4.5 科学管水, 做到浅水勤灌。

管水在“勤”字上下功夫。前期雨水丰足, 要避免长期积水而影响禾苗早生早发, 除追肥需水外, 保持干干湿湿, 以露为主。抽穗扬花期宜灌深水降温增湿, 提高结实率。后期干干湿湿, 以湿为主, 忌断水过早而影响种子饱满度。

2.4.6 病虫防治。

以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制种是高肥条件下的水稻栽培, 病虫种类繁多, 来势猛, 易暴发成灾。主要抓好稻蓟马、卷叶虫、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粒黑粉病、稻曲病等“四虫四病”的防治。根据双亲各生长发育时期易暴发的病害, 结合病虫情报, 选择对口或特效农药及时防治, 尤其要突出母本纹枯病的防治。

2.5 采取综合措施, 提高异交结实率

2.5.1 准确预测调整, 确保父母本花期全遇。

C两优396制种父母本播差不大, 但要制种花期理想相遇仍要抓好以下工作:在播母本前要根据父本播后的天气情况及父本长势长相, 预测父本在本季制种中主茎叶片数和播始历期的变化情况, 结合原定方案, 微调播差;母本播种后要平衡栽培措施, 确保父母本协调生长;进入幼穗分化后及时进行幼穗剥检, 根据具体情况, 围绕“提高异交结实率”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控。

2.5.2科学喷施九二O, 促成父母本良好的授粉态势。

科学喷施九二O是杂交水稻制种优质高产的关键。总的原则是“前轻后重, 父早略等母、母早不等父”。花期相遇良好的, 每亩喷施22 g, 分两次两天完成:母本见穗25%左右时喷施第一次, 亩用7.3 g;24 h后喷施第二次, 亩用14.7 g, 父母本同喷。花期有偏差时, 对早穗亲本每亩增喷7~10 g。

2.5.3 改善田间小气候。

C两优396在我市制种抽穗扬花期正值高温天气, 为了给双亲创造良好异交环境, 抽穗扬花期间可采取田间灌深水等措施降低田间温度, 增加田间湿度, 提高结实率。

3 严把质量关, 确保种子质量

杂交水稻制种主要技术 篇8

1 特征特性

1.1 品质优

该品种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 精米率73.6%, 整精米率60.8%, 碱消值5.2级, 蛋白质含量10.6%, 4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糙米率80.7%, 粒长6.1mm, 胶稠度44mm, 直链淀粉含量22.1%, 4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稻米外观及食味品质显著优于汕优63。

1.2 抗性强

经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2000年抗性鉴定, 高抗白叶枯病 (病级1级) , 中抗稻瘟病 (病级3级) ;2001年抗性鉴定, 抗白叶枯病 (病级3级) , 中抗稻瘟病 (病级3级) 。与汕优63相比, 抗叶尖枯病, 纹枯病轻, 抗倒性能较强。

1.3 农艺性状优良

该组合全生育期145d左右, 比汕优63长3d左右, 株高119cm左右。分蘖力强, 株型较紧凑、挺拔, 茎秆粗壮, 生长繁茂, 穗大粒多, 熟相清秀。一般有效穗255万穗/hm2左右, 每穗总粒数170粒左右, 穗长24 cm左右, 结实率85%, 千粒重27~28g。

1.4 适应性广

适合于长江流域、肥水条件中等以上地区种植。

2 栽培要点

在江苏, 一般于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 大田播种量为15.0~22.5kg/hm2。秧龄控制在30~35d。在施肥上, 重施基肥, 早施返青分蘖肥, 后期看苗补施穗肥。主要是抓前期, 施肥可采取“一炮轰”。移栽后5~6d结合化学除草, 施尿素120~150kg/hm2。后期看苗补施尿素45kg/hm2、KCl 75kg/hm2作穗肥。生育期间注意做好稻蓟马、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建议使用强氯精、浸种灵等药剂浸种。

3 制种技术

3.1 确定最佳播差期

根据高邮市往年的气候资料, 抽穗扬花期安排在8月中旬, 此时日均温在26~28℃之间, 正适合于水稻抽穗开花结实。为了确保花期相遇, 母本5月15日播种, 播始历期93d;父本播2期, 一期父本5月1日播种, 播始历期79d, 二期父本5月11日播种。父母本播差期为14d。父本在8月15~18日抽穗, 母本在8月16~17日抽穗, 母本比父本偏早1~2d, 花期相遇良好。

3.2 培育多蘖壮秧, 合理密植

培育母本多蘖壮秧, 争多穗获高产;培育父本多蘖壮秧, 可提供充足的花粉, 提高结实率。采用简化旱育秧, 大田母本播种量为450kg/hm2, 大田与本田比例为1∶8~10;大田父本播种量为150kg/hm2, 大田与本田比例为1∶40, 做到匀播、稀播。母本秧龄控制在24d、父本秧龄控制在38d左右。采用行比2∶16, 母本插足4.2万穴/hm2, 父本插足4.5~4.8万穴/hm2。

3.3 加强肥水管理

在播种前秧田施碳铵450kg/hm2、过磷酸钙450kg/hm2、呋喃丹45kg/hm2作面肥。2叶1心时施碳铵225kg/hm2作断奶肥。3叶1心施尿素180kg/hm2作分蘖肥。5~6叶若发现秧苗素质差, 可补施尿素60kg/hm2。移栽前3~4d, 施送嫁肥, 结合防虫施尿素60kg/hm2。

在父母本移栽前2~3d, 用碳铵525kg/hm2、过磷酸钙525kg/hm2、KCl 150kg/hm2作基肥。父母本移栽5~6d后, 追施分蘖肥, 施碳酸氢铵525kg/hm2;隔8~9d再施1次肥, 施尿素112.5kg/hm2。父本返青后, 偏施1次肥, 施尿素37.5kg/hm2, 加高浓复合肥60kg/hm2。抽穗期看苗施肥。

水浆管理采取寸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母本茎蘖数达到330万株/hm2时适度晒田, 以减少无效分蘖发生, 后期干干湿湿灌浆, 收割前1周断水。

3.4 及时进行花期预测, 适时施用九二○

在水稻移栽后25d左右, 每隔3d进行剥蘖镜检, 做好花期调节工作。为确保花期相遇, 要求母本比父本早抽穗1~2d或相当。由于母本对九二○敏感, 在母本见穗5%时, 对父母本喷施九二○15g/hm2;隔日割叶, 喷210g/hm2九二○于父母本, 并且父本单独喷施1次九二○, 用量60g/hm2;第3天继续喷施九二○180g/hm2。一般在上午9时至12时30分, 用塑料软管拉花, 防止籽粒脱落, 每天3~4次。

3.5 加强病虫害防治, 适时收获

加强病虫害防治与田间除杂工作。在抽穗后22d, 要抢晴天及时收获种子, 防止穗发芽, 影响种子质量。在收割、晒种、贮藏等环节防止机械混杂。

摘要:阐述了Ⅱ优98的特征特性, 介绍了Ⅱ优98栽培与制种技术, 以期为Ⅱ优98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杂交水稻制种主要技术 篇9

一、生产技术控制目标

生产出高产优质高效的合格种子:根据F优498亲本特征特性及川西北地区地理气候, 在正常气候条件下, 制种平均产量达3.75t/hm2, 种子水分≤12.5%、净度≥98%、发芽率≥80%、纯度≥96%, 制种农户亩收益3 300~3 500元 (2012~2013年物价水平) 。

二、高产制种技术

1. 亲本特性

父本蜀恢498在四川绵阳地区春播播始历期为108~110天, 主茎叶片数17.2~17.5叶。花粉量足, 散粉性好, 花粉活力强, 花期8~10天, 花时较集中 (晴天11:00~12:30) 。母本江育F32A在绵阳地区夏播播始历期58~59天, 主茎叶片数11.5~11.8叶, 株高80cm左右, 株型适中。叶片与叶鞘深绿色, 柱头黑色、颖尖紫色。开花习性好, 花时早而集中, 柱头外露率高, 异交结实率高, 谷粒细长, 秆细剑叶长。抗倒性较差, 分蘖力偏弱。

2. 制种基地选择

(1) 自然条件

制种区域需具有抽穗扬花安全的条件, 即从抽穗到授粉结束期间不能出现连续3天的雨水天气, 日最高温度不高于35℃, 日最低温度不低于21℃, 相对湿度80%~90%为宜;制种田应选择选择背风向阳, 排灌方便, 浅泥脚, 肥力中上田块;制种田应集中成片, 保证时间、空间隔离要求。

(2) 人文条件

制种基地要有一定劳动力保证, 制种户具有一定的科学种田意识;基层干部 (或制种大户) 的素质和威信较高, 制种户对制种产业积极性较高, 有利于制种技术落实与规范;社会风气好, 种子无走私串换现象。

3. 秧田管理, 培育多蘖壮秧

(1) 播期

父母本播差以时差定大小, 叶差作依据, 积温作参考, 根据亲本特性, 父母本同期抽穗或父早1~2天最佳。绵阳地区播期为父本3月30日播种, 母本5月16日左右播种, 时差为48天, 叶差为10.0叶左右。

(2) 秧田准备

每亩制种所需秧田面积:父本0.05亩, 母本0.20亩。秧田应选择通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上、泥脚浅的田块。父本2.00m开厢, 厢面1.50m, 母本 (或直播田) 3.33m开厢, 厢面2.85m, 平整无积水。秧田底肥:油枯375kg/hm2, 磷肥450kg/hm2, 钾肥45kg/hm2, 碳铵450kg/hm2 (直播田:配方肥450~600kg/hm2+碳铵150~225kg/hm2) 。

(3) 亲本准备

F32A播始历期短, 分蘖偏弱, 故每亩制种所需母本3kg (直播田3.5kg) , 父本0.5kg。催芽前, 须翻晒清选亲本种子, 提高发芽势;浸泡种子时用强氯精等消毒剂消毒, 减少病害。

(4) 培育多蘖壮秧

加强秧田管理, 培育多蘖壮秧是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技术的重要环节, 在整个制种生产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保证父本穗大粒多, 使父本花期长、花粉量足;父母本播抽期稳定, 易达到花期相遇;是母本穗齐、穗多的基础;秧苗在秧田里长势好, 抗逆性强, 保证“前发”。父本蜀恢498秧龄52天左右, 母本江育F32A秧龄23天左右, 精心管理, 长势旺盛。移栽秧田:秧苗一叶一心时用尿素40kg/hm2作为“断奶肥”, 并用900g/hm2多效唑对水450kg均匀喷施;两叶一心时施入尿素60kg/hm2作为分蘖肥;三叶一心时施入尿素80kg/hm2和钾肥30kg/hm2作为壮秧肥;移栽前5~7天施入碳酸氢铵225kg/hm2作为送嫁肥。直播田:3叶左右喷施多效唑2 400g/hm2, 4叶左右均匀密补稀, 施尿素110kg/hm2作分蘖肥即可。三叶前干湿交替管水, 三叶后关浅水, 移栽前关深水, 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4. 本田管理, 构建高产群体

(1) 栽插规格

根据亲本特性, 合理密植才能实现母本有效穗数和穗着粒数和谐增加, 从而保证制种高产。栽插规格:父母行比为2∶16, 母本要求密植, 一般栽插密度为16.7cm×16.7cm×20.0cm, 穴插苗10~12个, 亩基本苗17~19万, 有效穗17~18万 (直播田20~22万) ;父本则要求稀植, 行株距40cm×25cm, 穴插苗25~30个。

(2) 科学施肥

通过多年的观察总结, 中等苗架产量最高。施肥的原则是:施足底肥, 早施少施追肥, 巧施穗肥, 增施磷钾肥 (或水稻专用肥底肥一次清) 。父本蜀恢498对肥水敏感, 移栽后易“转叶”, 应及时施肥。父本移栽前耙田时施用碳酸氢铵225kg/hm2+过磷酸钙225kg/hm2做底肥;移栽后3~5天第一次追肥, 施用碳酸氢铵225kg/hm2+过磷酸钙225kg/hm2;移栽后10天左右第二次追肥, 施用尿素90kg/hm2;第三次根据苗情和花期遇合情况而定。母本江育F32A生育期短, 分蘖偏弱, 需肥量小, 应合理施肥。施碳酸氢铵450kg/hm2+过磷酸钙450kg/hm2 (或水稻专用肥375kg/hm2) 做底肥;移栽后一周, 根据苗情, 结合除草药可施追肥尿素10~60kg/hm2;晒水前即在倒3叶时施用钾肥75~112.5kg/hm2壮秆肥, 在幼穗分化6~7期时施尿素60kg/hm2+钾肥60kg/hm2作为穗肥。直播田使肥量壮秆肥可适当增加, 穗肥需减少。

(3) 水浆管理

浅水栽秧, 寸水活秧, 移栽后12~15天即苗数达到总苗数的85%开始排水晒田。晒田标准:根翻白, 泥开裂, 叶色褪淡, 叶片直立 (注:花期相遇情况影响晒田程度) 。复水后浅湿交替、干干湿湿管理, 开花授粉期保持田间浅水层, 收割前10天断水。

5. 花期检查和调节

(1) 花期检查

目前大田生产主要采用幼穗剥查法, 根据幼穗发育8个时期预测。6月22日开始对幼穗分化进程进行剥查, 每4~5天进行1次。花期检查要剥查到户到田块, 注重田块的分类和代表性, 剥查准确, 为调节提供依据。四期父本大母本3~4天, 父母本同时抽穗或父本提前1~2天抽穗为宜。

(2) 花期调节

根据剥查情况, 若出现花期不遇的情况, 调节宜早不宜迟, 调节措施应以促为主、促控结合。调节方法:据花期相遇情况和调节时间可适宜采取管水调节、肥料调节和激素调节 (多效唑、赤霉素、调花宝等) , 主要调节目标父本为主 (特别是肥水调节法) 。

6.“九二0”喷施与辅助授粉

(1) “九二0”喷施

母本江育F32A对“九二0”敏感, 正常田块总用量控制在240~300g/hm2 (喷施多效唑或染病虫严重田块加大“九二0”用量, 直播田减少用量) 。母本现穗15%~25%喷施第一次, 父母本同时喷施“九二0”50g/hm2+调花宝60g/hm2;次日父本蜀恢498单独喷施60g/hm2一次, 第三天父母本再同时喷施“九二0”120g/hm2;第二次父母同喷施“九二0”后, 隔1天后视母本包颈程度补施“九二0”一次 (用量不宜过重) 。“九二0”喷施解除母本包颈即可, 植株高度适中防止倒伏, 高度母本105cm左右, 父本120cm左右为宜。

(2) 辅助授粉

该组合父母开花较集中, 异交结实率高, 辅助授粉时间7~9天, 遇到下雨天, 要抓住雨停及时补授。授粉次数:初花期和尾花期2次, 盛花期3次。目前主要采取双竿赶花法和机械吹风法两种方式人工辅助授粉。双竿赶花法遵循“轻推、重摇、慢回手”的原则, 赶花时应注意别把花粉碰掉和漏赶;机械吹风法就是用机动喷雾器的风吹辅助授粉, 喷雾器喷管需改制, 注意风力大小和方向, 使其风能把花粉吹向空中有益授粉。

三、病虫害防治

1. 防治原则与策略

(1) 防治原则

病虫害防治目标既要达到防治效果, 又要减低生产成本和生态破坏。因而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在水稻制种生产中十分重要, 其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 统筹防治”。

(2) 基本策略

(1) 合理施肥, 科学管理, 培育“壮苗”的优势群体, 增强群体抵抗力。 (2) 注重种子消毒或包衣, 降低病虫感染源。 (3) 根据植保部门和生产经验, 做好植保预测, 做到稳准预测, 抓住防治的最佳时机。 (4)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农药防治, 以最少的用药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5) 制种区域内的统防统治。 (6) 种子达到国家种子检疫法规的要求。

2. 主要病害防治

(1) 坐蔸

坐蔸的形成原因较多, 绵阳地区主要以低温、缺素、地下水高和土壤毒害较为普遍, 根据坐蔸原因应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主要方法:开沟排水, 增施所缺元素, 平衡土壤理化性状, 减少土壤毒害。

(2) 稻瘟病

根据植保情报, 预防为主。苗期、移栽期、破口期和齐穗期分别施药防治, 用药:预防用75%三环唑1 500g/hm2加水600kg防治, 发病时用富士一号乳油100m L/hm2喷雾防治。

(3) 纹枯病

纹枯病防治时期在分蘖拔节期, 孕穗抽穗期普防1次, 防治部位重点在植株中下部感染区, 防治时用水要充足。用药:根据病情用5%井冈霉素150g/hm2或30%爱苗300m L/hm2喷雾1~2次。

(4) 稻粒黑粉病、稻曲病

两种病害需注重肥水等田间管理, 并在在孕穗末期至破口期用爱苗300m L/hm2统一预防, 盛花期补防1次。

3. 主要虫害防治

(1) 地下虫害

大田地下害虫选用呋喃丹防治, 效果好, 药效长, 其用量为30kg/hm2。

(2) 螟虫

根据县植保站提供的植保情报防治螟虫, 用25%杀虫双水剂3 000m L/hm2或40%毒死蜱1 500g/hm2, 对水900kg喷雾。

(3) 稻飞虱

稻飞虱需要制种区域内统一防治, 2~3龄若虫盛期 (百丛虫量达1 500~2 000头) 对稻株下部重点用药, 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喷雾有较好效果。

4. 草害防治

(1) 秧母田除草

播种后可用扫茀特喷雾于秧箱上芽前除草, 防治效果好。或在秧苗4叶后用稻杰750m L/hm2对水450kg手动喷雾。

(2) 制种田除草

制种稻田母本移栽后7~10天, 用丁卞、抛秧好浅水层毒土法除草。

(3) 鼠、鸟害

在播种后及稻种成熟后需要防鼠、鸟害, 具体方法有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药物防治。

四、质量控制

1. 隔离安全

制种区要尽量做到集中成片, 可通过时间和空间保证隔离安全。时间隔离即要求制种田与异品种抽穗期相差20天以上, 空间隔离要求制种区200m内不能种糯谷, 50m内不能种异品种 (可种父本隔离) 。

2. 亲本纯度

亲本纯度越高, 去杂难度越小, 父本母本纯度达99.5%。

3. 田间去杂

去杂工作贯穿于种子生产的全过程。秧苗期、分蘖期根据株叶型差异去杂, 注意上季落地谷的去除 (特别是直播田块) , 争取在抽穗前去除所有异型株。抽穗前后去杂是田间去杂的关键, 第一次喷施“九二0”前, 必须去除田间异型株和保持系;第二次喷施“九二0”前后各认真严格去杂去劣, 盛花期田间杂株率控制在1‰以内。收割前根据籽粒差异, 认真去杂1次, 以达到纯度要求。

4. 收贮工作

上一篇:美术史论下一篇:活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