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督查制度

2024-07-29

古代的督查制度(精选九篇)

古代的督查制度 篇1

督查督办事关全局,需要办公室的统筹协调和相关机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努力,充分认识督查督办的重要性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一)抓督查督办就是抓落实。

推动决策落实是督查督办最直接、最重要的目标,工作部署后,关键在落实。没有有效的督办,就无法凝聚合力,就缺乏执行力,就不可能如期完成工作目标。因此需要机关各部门都认识到开展督办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接受督查,主动配合督查。

(二)抓督查督办就是抓服务。

督办是办公室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是积极参与政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工作服务的有效途径。在工作中需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工作主动性,通过督查督办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解决困难,充分发挥助手的参谋作用;通过督查督办统筹协调、凝聚合力,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通过督查督办坚定信心、提升士气,营造争先创新创优的良好氛围。

(三)抓督查督办就是抓作风。

督查督办的工作成效是对机关作风的实践检验,督查督办就是要对各种任务不落实、效率低下、敷衍塞责、被动应付的行为,真督促、实检查,动真碰硬、一抓到底;就是要对落实中理解有偏差、措施不得力的及时监督纠正,促进发扬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机关执行力。

二、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增强督查督办的针对性

督查督办不能事无巨细,否则,不仅效率低下,还会设置障碍,影响工作,因此,督查督办要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要善于抓大带小、促进全局。结合检察工作实际,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围绕地方党委和上级机关的重大决策部署抓督查。

对党委的重大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要迅速传达学习,积极组织落实,及时反馈成果,确保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保工作方向正确、与时俱进。

(二)围绕本单位的重点工作抓督查。

坚持立足全局,超前谋划,全面了解、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深入研判发展形势和工作质态,提出推进工作的意见建议。对重点任务实行项目式管理,分解任务、责任到人、跟踪落实,确保工作有计划、按步骤开展。

(三)围绕领导的批示、交办事项抓督查。

按照交必办、办必果、果必报的要求,对上级、本单位领导的批示、交办事项,及时处理、客观反馈、督办到位。

(四)围绕群众来信来访、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抓督查。

坚持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以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的办理。对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坚持事前研究、事中沟通、注重效果,提高办理满意率。

三、完善工作制度,不断提高督查督办的规范性

督查督办工作需注重制度建设,没有制度约束的督办就是空谈,就没有权威性、强制性和有效性。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按照“统一管理、归口负责”的原则,建立以办公室为职能部门、其他内设部门为责任部门的督查工作体系。制定督查督办工作制度,在单位内部形成强化抓督查督办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专人负责,形成上下联动、统一高效的督查督办网络。

(二)规范程序办理机制。

对各类督查事项,明确操作流程和期限规定,确保从督查立项、领导批示、分办、承办、催办、反馈、审核、退办、归档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强化责任落实,实施考评衔接,对下级机关的督查督办工作统一组织、加强指导、督促协调。

(三)坚持督查通报制度。

依托信息平台和其他有效载体,对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落实情况,跟踪督办催办,定期通报进展。做到督查事项有具体的工作方案,落实情况有全面的总结报告。对重要部署贯彻落实出现的困难,特别是对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及时报告,协调解决。

四、改进方式方法,努力实现督查督办的实效性

努力适应工作发展的新要求,把握督查督办工作规律,创新思路、丰富手段、改进方法,具体做到四个“结合”:

(一)督查和调研相结合。

根据工作要求,积极开展督查调研,特别是对服务大局、工作创新创优发展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以及落实难度较大的工作,进行认真督查、深入研究,形成调研成果,为领导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二)面上督查与点上抽查相结合。

对重大决策的督促检查,除要求有关部门报告贯彻执行的情况,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加强分析检查,使掌握的情况更加详实可靠,采取的措施更加务实可行,开展的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三)结果督查与过程督查相结合。

从对完成结果的通报,向注重动态掌握进展情况转变,实行跟踪督查、定期通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协助责任部门领会上级指示精神和领导意图,帮助解决问题、协调落实。

(四)通报成绩与通报不足相结合。

既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也注意克服“报喜不报忧”的做法,对工作中存在不足的单位和个人敢于较真,指出不足,督促改进,对工作不落实,造成不良影响的,强化责任追究。

摘要:督查督办是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能,有效推进上级机关和本单位各项决策部署的实施,是督查督办工作的目标。如何做好督查督办工作,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服务全局工作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实施安全生产检查督查的制度 篇2

为保障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妥善加以整改,保证经营生产和管理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单位应成立安全生产督查组、依据安全规章制度对施工项目进行安全督查。

二、每月组织不少于一次对各相关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现场督查和不定期检查。

三、督查(检查)的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3、现场消防安全设施完好情况;

4、现场工作人员是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作,有无违章现象;

5、驾驶员、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6、重大隐患和危险源整改、监控情况

7、事故处理和事故隐患整改情况;

8、安全管理工作台帐、各项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情况;

9、督查(检查)有关安全生产应该督查(检查)的有关事宜。

四、对督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及时指出,责令立即整改。

五、对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开具安全事故隐患督查通知书,立即或限期整改。督查(检查)人员、被督查(检查)单位负责人必须在事故隐患督查通知书或安全管理监督检查记录上亲笔签字。

六、被督查(检查)单位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对整改情况进行书面反馈;督查(检查)人员应当对隐患整改情况及时进行复查、验收。

简述学校小课题四字督查制度 篇3

一、小课题四字督查制度的内容

学校小课题四字督查制度即“望、闻、问、切”相结合的课题过程管理督查制度。

1. 望:实地调研, 获得感性印象

督查人员在参考小课题具体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对课题组开展的活动进行跟踪、观察, 掌握该课题研究的实际研究情况及研究效果。

课题的每个研究过程都会留下研究的印迹, 课题督查就是到现场进行调查, 跟踪课题研究过程的印迹, 观察其研究的真实情况。为保证课题督查的有效性, 我们要求课题组在每学期开学或开题论证时把课题分月活动计划报给教科室, 教科室经过整理后发到每一位课题督查人员的手中。课题督查人员根据课题研究的分月安排表对课题组进行督查。“望”的过程分为明查与暗访。明查即事先进行通知, 对课题组的研究情况进行现场调研;暗访是以不通知课题组的形式进行调研。两种方法可相机运用。一般研究学生为主的课题以暗访为主, 研究教师为主的课题多用明查。

例如, 我校2008学年小课题《利用古诗文诵读促进一年级识字教学的研究与实践》11月的研究安排是:利用拼音教学生诵读古诗, 一周一诗, 每堂语文课前利用几分钟时间指导朗读和背诵, 建立古诗文背诵个人档案;12月的研究安排是:一周一诗, 逐步脱离拼音的“拐棍”, 让生字在古诗文诵读的反复出现中进行巩固。根据该课题以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点, 课题督查人员进行暗访, 检查班级布置中是否有与课题有关的内容, 再带着问题和学生开展交流:“你们班本周诵读的的古诗是哪一首?这首诗中你认识了哪些生字?”通过现场调研, 课题组的研究过程基本就清晰了。

2. 闻:座谈交流, 倾听各种意见

通过与课题组成员面对面的交流接触, 了解来自课题组的做法及存在困难, 取得更加完整的信息, 为学校对课题组的指导提供第一手资料。

例如, 2009年上半年, 学校课题督查组组织开展小课题中期汇报与点评, 其中《利用数学作业构建小学生反思策略体系的研究》课题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措施, 其中一个重要载体是设计“小学生数学作业反思日记”, 让学生在日记中每天记载自己的作业错误, 并做好详细的订正, 分析错误的原因, 以培养学生的查错习惯和反思能力, 教给学生迁移的技艺, 指导学生掌握抓住要害的本领。但这项措施落实到学生方面时却发现, 学生没有充分利用作业的错误资源, 成了为写日记而写日记, 反思错因也停留在“看错题目”“抄错数字”等表面层次, 学生主动反思意识不够。在互评环节中, 其他与会人员认为:该课题把研究内容细化为可以操作的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 措施选择得当, 可操作性强, 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需要进一步加强。

3. 问:征求意见, 反馈问题信息

课题督查人员在调研时, 精心设计问题, 征集课题组人员的信息反馈, 以此考察课题组人员的实际研究能力和对课题研究方向的认识。在与课题组人员的问答中得到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

例如, 《合理利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错误资源》这一课题, 针对课题阶段汇报中主体性原则的表述, 督查人员提出了质疑性的问题。

原来课题组对主体性原则的表述是这样的:

主体性原则通俗地说就是“错者优先, 学生优先”。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不越俎代庖,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采取自评、他评、互评相结合的方法, 组织学生讨论, 调动集体智慧, 辨明是非, 达到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 有两种情况值得教师注意:

(1) 学生错误, 教师纠正。有时学生出错了, 教师就直接纠正错误, 表面上看用时少, 但往往收效不大。因为放弃经历错误也就意味着放弃经历复杂性。

(2) 甲同学的错误, 乙同学纠正。很多时候当某个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 教师立即命令他坐下, 接着提问其他同学, 学生回答不对老师胃口, 又命令其坐下, 直到得到教师认为正确的答案, 然后要求答对的同学说明思考过程, 最后询问答错的学生:“明白了吗?”这样出错的学生思维过程就难以呈现出来。出错的学生属于弱势群体, 课堂上可以让出错者陈述思路, 再做改进。主体性原则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对于以上的陈述, 督查人员提出了质疑问题:

(1) 主体性原则的依据是什么?

(2) 上课怎样体现主体性原则?

(3) 上课学生出现所有的错误是否都要体现主体性原则?

课题组的回答是这样的: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教师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 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有时我们会遇到纠正很多次学生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的情况, 是因为我们没有让学生经历“自我否定”的过程。所以说教师尽量避免直接纠正学生的错误, 而应鼓励并提供机会让出错的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 或者通过教师或同伴的提示, 发现错误并加以纠正。

4. 切:切准要害, 解决问题

对课题督查中获得的信息, 督查人员经过研究分析, 对课题组提出可行的修改与改进意见, 与课题组成员共同完善下阶段的研究工作计划。

例如, 2008学年小课题《高段“拼音不过关学生”的个案研究》, 针对课题组认为高段年级中“拼音不过关”学生较多, 进行个案辅导的效率亟待提高的问题, 督查组帮助一起分析原因有:学校的班额大, 外地插班借读生多, 新课改实施的“后遗症”等。并针对这些原因, 结合师生实际提出如下改进意见:一是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提高辅导的效率;二是采用课堂与课外并举, 老师和学生共管, 家庭和学校联动的策略让学生掌握学拼音的方法。督查组与课题组还共同制定了下阶段的研究任务:

(1) 借助音像教材。学习者可以不依赖别人独自地复习和巩固拼音。

(2) 找特殊的语段加快进程。找一些尽可能出现所需语音现象的段落, 让学生进行拼读, 在短短的一段拼音读物中接触到所需的读音现象, 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拼音考级。鼓励在课外多读拼音读物, 俗话说“熟能生巧”, 相信频频接触后学生的拼读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然后规定读出三篇拼音读物就算考出一级, 直至考出十级就算正式过关, 并颁发“过关奖”, 进行奖励。

二、实施课题四字督查制度的措施及意义

1. 督查人员的选择

(1) 具备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 有主持或承担市级及以上课题研究任务的经验。

(2) 领导交给的任务能准确高效完成, 有保密意识和敬业奉献精神。

一个学校的课题督查人员以3~5名为宜, 每名督查人员联系5~8个小课题进行督查和指导。

2. 课题督查的方式

对每个课题均要进行前期、中期、后期三次分散督查和一次集中督查。每次督查后填写课题督查表。

课题督查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根据课题实际进展可在“望、闻、问、切”四种方式中选取其中一种或几种进行督查。每个课题督查人员要对督查课题进行熟悉和研究, 制定详细的督查计划。

3. 实施课题四字督查制度的意义

(1) 通过实施课题督查, 我校立项的小课题均有了专人督促和指导, 避免了课题研究的盲目性和空泛性。

(2) 课题督查内容具体, 方法针对性强。“望”的方式侧重于看, “闻”的方式侧重于听, “问”的方式侧重于提问, “切”的方式侧重于解决问题。综合运用则对课题具有有效的指导和督促作用。

教学督查视导制度 篇4

教学工作检查和督查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学工作督查机制,进一步抓好各种规章制度及各项常规工作的有效落实,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特制订本制度。

一、教学工作检查主要由教研组长和学科主任实施,范围包括教师的业务学习、技能训练和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

二、检查理论学习情况。学校业务组每学期集中检查三次教师的业务学习笔记,看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鼓励教师超量完成学习任务。每学期教师业务笔记按联合校要求完成。

三、检查教师基本功训练。教师要按学期初学校制定的基本功训练计划,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完成训练任务。学校每月确定一个重点进行检查。

四、每学期初学校集中进行一次教学工作检查,主要检查教学各种计划的制定情况、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等。

五、检查备课情况。学校每月末检查一次备课,看备课是否及时认真,教案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并做好检查记录。

六、建立随堂听课制度。教研组长、学科主任、业务校长、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其他教师不少于20节。随堂听课主要检查有无违反教学常规的情况,授课质量是否合格,听课后应及时和教师交换意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七、校长每学期检查两次中层以上干部的听课记录。不定期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了解教师平时上课的情况。

八、学校每学期普遍检查学生的作业至少3次,并做好必要的记载,具体检查作业是否规范,作业量及难度是否适中,是否及时认真批改,发现问题,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改进教学工作。

九、为了解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情况,学校不定期在部分年级、部分学科进行调研座谈或质量检测,测试形式可采用书面测试、口试或操作测试;及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了解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教学的指导意见,督查指导教师的教学。学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定项评比活动,以此加强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监控。

十、教师要认真辅导后进生,做好辅导记录。学校每学期检查至少2次学生辅导记录,了解后进生的学习进步情况。

十一、每个教师在期中、期末考试后都要做好教学质量分析,业务校长在汇总全校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分析各年级每学科的教学状况,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或措施,向教师反馈,向校委会汇报。

十二、校长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教学工作督查,督查结果要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和教导处,作为改进教学工作的依据。对违反教学管理规定,造成教学事故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及管理部门有关责任。

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 篇5

到了唐代, 开始出现“退休”一词, 不过, “致仕”的说法还是一直沿用下去了。

退休制度的核心是退休年龄的界定, 各朝代对此有不同的规定。据《礼记》记载, 周朝是“大夫七十而致事”。其后历代都基本上是沿袭了这一退休年限, 如唐朝规定:“诸职官年及七十, 精力衰耗, 例行致仕。”而古时候平均寿命不长, 70岁退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本上是等于终身制了。到了明清两代, 才逐步改为60岁退休。特别是到了清朝, 低级武官的退休年龄皆根据职务大大提前了:“参将五十四, 游击五十一, 都司、守备四十八, 千总、把总四十五。”官越小退得越早。这与两宋时期文官年满七十退休, 武官则可延长十年到八十岁退休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对退休年龄有具体规定, 但也有很多例外, 因为皇上就是苍天, 圣旨就是制度。比如元朝的大天文学家郭守敬, 年逾七十后屡次申请退休, 但皇上就是不准, 结果86岁时, 卒于知太史院事任上。真的是“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了!

退休制度的另一个要件就是退休后的待遇, 这关系到退休官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尊的大问题。历朝历代对此都比较重视。

首先是政治待遇上, 据《礼记》记载:卿大夫致仕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称“庶老”, 从称谓上就可以看出对老臣的尊重。到了唐朝, 对致仕官员要举行欢送仪式。与现在发一个“光荣退休”的证书, 虽然形式不同, 但意思是一样的。三品以上官员致仕后, 仍恩准在朝廷行走, 参与国家大事。明朝的致仕官员在礼仪上依然受到尊重, 在参加宴会、祭祀等活动中, 仍享有原有职级的礼遇。

其次是经济待遇上, 退休后会优厚对待。汉代规定, 年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退休, 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魏、晋时期的退休官吏, 则干脆委任一个“顾问”之类的闲职, 供养起来;唐代是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 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 退休后可保留全薪。如名相房玄龄、宰相宋致仕时, 皇上特批均赐全禄。六品以下官员退休, 则赐给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

在中国古代, 官员主动请辞, 提前告老还乡也是退休制度所允许的。明弘治四年 (1491年) , 皇上就专门下诏:“自愿告退官员, 不分年岁, 俱令致仕。”也就是说百分之百地批准, 你尽管提前退休好了, 反正想当官的人有的是。

非正常退休, 最好的理由莫过于“告病”。告病退休称作“乞骸骨”、“乞身”等, 意思是求求您行行好, 放过我这把老骨头吧。如唐太宗时的官吏退休年龄是七十岁, 对朝廷有大贡献者还可延缓退休年龄。而开国元勋李靖, 虽是在“功德坊”凌烟阁上挂有画像的二十四功臣之一, 但因自感伤病碍身, 所以在六十四岁时“上表乞骸骨”, 恳请准许退休了。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篇6

战国时, 职掌文献史籍的御史就已有明显的监察职能。秦代开始形成制度, 之后便成为历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 这一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备。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中国, 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并创建了监察制度。中央设立御史大夫, 位列三公, 以贰丞相, 御史府为其官署, 掌握天下文书和监察。在地方上, 皇帝派御史常驻郡县, 称“监御史”, 负责监察郡内各项工作。

汉承秦制, 但较秦制更严密。在西汉, 中央仍设御史大夫作为长官, 御史中丞为副, 兼掌皇帝机要秘书和中央监察之职。在地方上, 西汉初年废监御史, 由丞相随时委派“丞相史”, 分刺诸州。汉武帝时, 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 叫州部, 每个州部设刺史1人, 为专职监察官, 以“六条问事”, 对州部内所属各郡进行监督。丞相府设司直, 掌佐丞相举不法。朝官如谏大夫加官给事中, 皆有监察劾举之权。郡一级有督邮, 代表太守, 督察县乡。

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处于封建割据的分裂状态。各朝的监察机构名目不一, 但体制与汉代相同, 亦有部分变化。魏晋时, 御史台不再隶属少府, 而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全国性的监察机构。南梁、后魏、北齐的御史台 (亦称南台) 和后周的宪台, 仍以御史中丞为主官, 北魏称御史中尉。由于监察长官权势日大, 出现了防范监察官员犯法渎职的规定。群臣犯罪, 若御史中丞失纠, 也要罢官。魏晋以后, 为防止监察机构徇私舞弊, 以发挥其监察效能, 明确规定大士族不得为御史中丞。晋以后, 御史中丞下设殿中御史、检校御史、督运御史等, 分掌内外监察之权。此时, 地方上不再设置固定的监察机构, 由朝廷不定期地派出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员。此外, 御史“闻风奏事”的制度也在这个时期形成。

隋代时, 中央的监察机构仍为御史台, 改长官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 下设治书御史2人为副;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 共12人, 专执掌外出巡察。唐代发展了隋代的监察制度, 使监察机构更趋完备。唐初, 中央设御史台, 由正三品御史大夫为台长, 设正四品御史中丞两人为辅佐。御史台称宪台, 大夫称大司宪。武则天时, 改御史台为左右肃政台。中宗后又改为左右御史台。御史台的职权是“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 以肃正朝列” (《唐六典》卷十三) 。谏官系统在唐朝也趋于完备。谏官的设置, 秦汉时已有, 魏晋南北朝时有较大发展。至唐代, 中央朝廷实行三省制, 其中门下省的主要职责是匡正政治上的得失, 以谏诤为任。门下省置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补阙、拾遗 (其中右补阙、右拾遗隶中书省) 、给事中等职, 举凡主德缺违、国家决策, 皆得谏正。其中给事中掌封驳 (即复审之意) 诏制, 权力更重。

宋代监察机构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发展而加强。中央沿袭唐制, 御史台仍设三院。地方如设通判, 与知州平列, 号称监州, 有权随时向皇帝报奏, 成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此外, 路一级的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等, 也负有监察州县的责任。为保证监察御史具有较多的从政经验, 宋代明确规定, 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 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 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 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 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 名为“辱台钱”。从此开御史滥用职权之例。御史可以直接弹劾宰相, 亦有劝谏之责。御史台还有权分派御史参与重大刑事案件的审理。

元代中央设御史台, 御史大夫秩高从一品, “非国姓 (蒙古贵族) 不以授” (《元史·太平传》) 。还在江南和陕西特设行御史台, 其组织与中央御史台相同, 作为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关。这是元代监察制度的重大发展。全国分为22道监察区, 各设肃政廉访使 (即监察御史) 常驻地方, 监察各道所属地方官吏。

明代监察制度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而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备。中央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 “主纠察内外百官之司”。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和佥都御史。下设13道监察御史, 共110人, 负责具体监察工作。监察御史虽为都御史下属, 但直接受命于皇帝, 有独立进行纠举弹劾之权。明代还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出巡之官受皇帝之命, 可兼管地方其他事务。担任总督和巡抚的官员, 其权力比一般巡按御史要大, 有“便宜从事”之权。都察院除执行监察权外, 还握有对重大案件的司法审判权。战时, 御史监军, 随同出征。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现代启示 篇7

1. 西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度

井田制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土地制度, 井田制最早出现于商代, 在周朝时得到全面的推广, 是周朝主要的土地制度, 在西周时期井田制是以周王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 是一种中央与地方分级所有的土地国有制度。

西周时期井田制下的土地国有制, 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推动了西周的农业经济发展, 恢复了由于战乱造成的农业生产力的破坏, 促进了人口的增殖。但是井田制度的实施是以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为保障的, 西周中期由于地方诸侯力量的兴起, 中央政权力量的削弱, 致使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 终于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授田制

受田制最明显的特征是:按户籍记口授田的同时按军功大小分封不同爵位和不同数量的土地, 并且土地可以买卖。受田规定“按户籍记口”作用不仅在于控制人口而且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 课之以税, 保证了国家税源的稳定和丰足。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背景下, 按“军功封地”无疑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 这也是国最后赢得战争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同时按军功分地也打破了原来的世袭特权, 形成了大批的军功地主。

受田制的实施开创了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的先河, 也为秦最终统一六国提供了制度保证, 奠定了经济基础, 但是受田制发展到后期土地买卖之风盛行, 土地兼并问题也逐渐严重起来

3. 均田制

均田制是在北魏亟需进一步发展农业、稳定政权的要求下出现的。魏孝文帝太和九年 (498) 年, “下诏均给民田”颁布均田令。北魏均田制将土地分为露田、麻田、桑田及宅地等, 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 妇人受二十亩;成年男子给桑田二十亩“初授田时, 原无桑田者, 依制受田。原有桑田者国家不予触动, 不足者可依制补足, 多余者将其抵免田和在倍之田, 仍有多余也不能充作露田。”;露田麻田均不准买卖, 桑田只能买卖定额二十亩的不足或有余部分;地广人稀的地方, 若有移民则按均田法分配土地。均田制还有关于受田和还田的规定, 如:规定了“身没”和“老免”必须还田。

北魏的均田制是在政府掌握有大量荒田的基础上实行的一种国家土地分配制度, 隋唐时期均田制有了进一步发展, 均田制的实行对于发展封建经济, 缓和阶级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均田制的施行没有解决封建土地的兼并问题, 安史之乱后均田制被废止。

4. 租佃制

宋朝建国初开始采取土地“不抑兼并”政策, 这种不抑兼并政策导致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 并致使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封建地主官僚的手中, 地主官僚成为最为主要的土地兼并者。宋代的土地买卖是相对自由的, 不论是买者或是卖者来看, 土地买卖都不受限制, 作为土地买者, 只要有钱就可以买田, 没有身份的限制, 而作为卖者只要其对土地所有权是合法的都可以出卖土地, 只是规定了亲邻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这样土地规模越来越集中在地主官僚手中, 地主官僚无法自己耕种土地, 就将土地租给佃农耕作, 期满后佃农按照规定上交地租。并可以自由决定离开或继续签订新的契约, 由此形成了租佃制。租佃制在明清两代有进一步发展, 表现为永佃权的出现。“所谓永佃权是指永久租种某块土地的权利, 这种对土地的使用权是田面权和属于土地权的土地所有权相分离且相当彻底。”

租佃制下土地所有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农民处于无产状态, 历史发展到清朝, 由于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手工工业在沿海的出现, 这些无产农民慢慢演变为中国早期的工人, 因此从历史发展来看, 租佃制无疑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一般发展规律

1. 土地制度具有时代性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则,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对于封建经济而言, 土地制度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核心, 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因此土地制度的确立和废除取决于当时生产里发展状况。我国古代土地制度, 从井田制、受田制、均田制再到后来租佃制的沿革, 无不反映特定时代封建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时代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 决定了不同的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充分反应出土地制度的时代特征。当一种土地制度不能促进封建经济发展时, 就必将为另一种土地制度所取代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生产力水平出于较低阶段时出现了井田制, 而到封建社会后期则出现了租佃制。

2. 封建经济发展伴随着土地的兼并问题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发展到中后期往往出现土地兼并现象, 而这种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跟中央集权的削弱密切相关。一个朝代发展的初期由于中央政权对地方控制力较强, 土地兼并现象较弱, 而到了中后期由于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崛起对原有的土地制度构成威胁, 他们通过土地的兼并, 土地日益集中在大地主大官僚手中, 使得他们的实力日益增强, 中央政权控制力被削弱, 权利的不平衡逐渐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内部矛盾, 甚至引发地方叛乱现象。土地兼并构成了封建经济发展的障碍, 农业生产力遭到破坏, 农民大量失地, 土地却日益集中在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 最终以农民起义或封建王朝自身的土地改革以另一种土地制度代替现有土地制度以此缓和危机。

三、中国现代土地制度改革思考

1. 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以上对古代土地制度的评述主要是为现代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一个参考, 土地制度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对土地问题的研究应该将其放在一个历史阶段上, 从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考察, 才能得出土地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 更好的指导实践。目前我国农地改革不仅应该从横向比较观察国外土地改革的一些先进经验, 也要从纵向上把握我国土地制度的历史演变规律。同时应该在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改革和完善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

十一届三中中全会后我国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土地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1) 规模经济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实现形式有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 实行的是一种分散经营, 实质是一种小农经济, 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小农经济的低效率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一方面使得中青年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 为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另一方面, 农地被大量闲置, 农村经济日益凋辟, 严重威胁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 产权不清晰导致的寻租行为的发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 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 村干部作为村集体的代表实际上享有农村土地的处分权, 因此农村土地往往成为村以权牟利的对象, 有些地方出现的房地产开发商与村干部相互勾结, 在没有经过农户同意的情况下强行占有土地, 而土地租金却大部分流入村干部手中, 导致一系列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正说明了这一点。

2. 关于土地改革的理论思考

目前我国理论界关于土地改革方向问题形成以下两种观点:

(1) 私有化

私有化论者认为应该把土地归还给农民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应该允许土地的自由流转, 这样才能解决农地利用效率损失问题, 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以通过土地出让获得土地收益。土地私有化论点是危险的, 它忽略了土地私有化可能引起的土地兼并问题, 从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一般规律可以看出土地私有化极有可能引起土地兼并运动, 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的今天, 实行土地是私有化是极有可能出现土地兼并的, 我们不难想象一旦农户需要大笔开支, 而自有积累资金无法进行支付时, 就会出现卖地现像, 而且随着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 土地观念的弱化也极易出现土地买卖行为。土地是农民最后的保障, 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期, 这种保障作用就越发明显。所以无论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还是从农户经济的弱质性角度看, 土地私有化无助于解决目前的农村土地问题

(2) 国有化

土地国有化论者认为实行土地国家所有是不违背社会主义要求的, 是与社会主义性质相适应的。土地的国家所有显然是行不通的, 具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土地国家化面临的转制成本

土地国有化面临着巨额的转制成本问题, 土地有集体所有向国家所有转变一般会采取两种方式, 一通过国家赎买的方式, 国家动用财政赎买集体土地, 但是赎买土地需要支付巨大费用, 政府财力无法支撑, 二是通过国家强制征地, 利用国家强制力实现土地由集体所有向国家所有的转化, 这种国家强制性征地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问题, 一旦激化矛盾将对社会稳定构成极大威胁。

2土地国有化面临的管理成本

土地国有化使得土地成为一项国有资产, 作为国有资产就不可避免的面临管理成本问题, 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如何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率等依然是个难题, 因此目前贸然实现土地国有化, 这些因素不得不去考虑。

3土地国有化面临的政府失灵问题

土地国有化可能面临的政府失灵问题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的失灵问题, 如果实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级土地所有, 古代土地制度演变规律就极易重演, 即一旦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控制力的下降, 地方政府就很有可能通过土地出售获得财政收入, 由此也将出现土地兼并现象, 在监督机制和法律制度不完善情况还可能因为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而造成土地的私有化。二是政府对土地的管理的低效率也同样会导致土地的闲置问题, 导致效率的损失。

四、发展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是解决我国目前土地问题的关键

无论从古代土地制度演变规律上看, 还是目前对土地制度改革方向的两种思考角度分析, 无论是施行国家土地所有制还是实行土地私有制都不能真正解决目前的土地问题。因此目前土地改革必须走即走新型农业合作社道路。新型农业合作化道路至少在三方面规避以上两种道路引发的问题:

1. 通过规模化经营, 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一个很关键的作用在于它避免了一种小农经济,

2. 防止土地兼并现象的发生, 从而维护农户利益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是促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晓雷.中国经济思想史.[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0.

[2]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12.

[3]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4]何伟民.中国土地制度的现代启示[J].新东方2009.5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的变迁 篇8

一、古代选举的含义

选举是指公民即选举人根据自己的意志和意愿, 代表选举人的利益和维护选举人的权利, 依照具有正义与合法的法定形式, 通过投票方式并按照一定的形式和程序, 选拔、推举一定数量的代表组织或机构的代表的一种行为与活动, 是公民实现自己基本权利的一种方式。在现代政治生活当中, 选举在政治活动和社会领域的政权机关、政党、社团、群众组织、企业乃至一个小群体当中都可以采用。这段对“选举”的定义主要基于现代民主政治和民主精神。但实际上, 选举是一种政治实践, 也是一个更替嬗变的发展过程与历史现象。中国古代由于统治阶级从秦至民国一直本着“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的原则。县以下的社会基层组织为“邑里制”或“井宅制”的形式, “昔黄帝始经土设井, 以塞争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 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于中, 一则不泄地气, 二则无费一家, 三则同风俗, 四则齐巧拙, 五则通财货, 六则存亡更守, 七则出入相司, 八则嫁娶相媒, 九则无有相贷, 十则疾病相救, 是以性情可得而亲, 生产可得而均。均则欺凌之路塞, 亲则斗讼之心弭。既牧之于邑, 故井为一邻, 邻三为朋, 朋三为里, 里五为邑, 邑十为都, 都十为师, 师七为州。夫始分于井则地著, 计之于州则数详, 迄乎夏殷不易其制”[1], “中国古代的选举”一词出现很早, “选”, 即拣选、挑选、选用之意, 例如《说文》:“选, ……一曰择也”, 《小尔雅·广言》:“选, 择也”;或者是“铨选”即掌权者量才向某人授予官职官位, 如《礼记·礼运》:“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2]《明史·职官志一》载:“凡选, 每岁有大选, 有急选, 有远方选, 有岁贡就教选, 间有拣选, 有举人乞恩选。”“选”亦可引申为经选择而合格, 即上选、首选之意。“举”, 指推荐、举荐、选拔、举用。但有时也指科考时参加考试或考中的意思, 如韩愈《讳辨》云:“愈与李贺书, 劝贺举进士, 贺举土有名。”

二、古代选举机制的变迁

实际上“选举”一词很早就被使用, 古代选举, 兼指选士与选官。古代文献所记载的“三代”就已存在“乡举里选”, 例如西周就有“宾兴”[3], “世卿世禄制”, 汉代“举孝廉”的“乡举里选制”、“察举征辟制”专指专制者自上而下地选取任用贤才, 《淮南子·丘略训》亦有:“故德义足以怀天下之民, 事业足以当天下之急, 选举足以得贤士之心, 谋虑足以知强弱之势, 此必胜之本也。”《淮南子·兵略》中有“选举足以得贤士之心”的记载;《汉书·鲍宣传》也有“龚胜为司直, 郡国皆慎选举”之说。以及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从隋朝大业元年 (605) 开创的“科举制”, 一直延续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 (1905) 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考察、培养、选拔和任用人才的机制, 它透视着机会平等性、选拔人才的广泛性、一切以考试为尺度的客观性、组织考试的独立性、社会的稳定性和考试内容的标准化等等, 这在当时情形下确实难能可贵, 由于“家天下”的观念和伦理道德, 使很多被委任的官吏即使不是被人民投票产生, 也能为官清廉公正。不过这种制度至少给很多平民“布衣”打开了一条通往上层社会的通道, 因此中国古代的很多地方官吏也是优秀的文学家和诗人。

秦亡两汉时期开始的官吏选任制度是察举制, 它是以推荐为主, 考试为辅, 考试与推荐相辅而行的一种选拔制度, 即根据皇帝诏令规定的科目, 按照举期分类, 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 (岁科) 与特科两大类。持续了约八百多年的察举制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的选官制度, 对当时中国古代的社会有深刻的影响。这种制度在当时的封建年代起到了选拔人才的积极作用, 不仅打破了贵族阶级垄断统治机器的局面, 也使选拔贤能与官员的范围更加广泛, 使很多布衣贫民有机会走向上流社会并为国家效劳, 为推动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也是为什么汉王朝当时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原因。

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它既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也可以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最早在东汉末期的汉献帝延康元年 (220) , 由吏部尚书陈群提出。“文帝在东宫, 深敬器焉, (中略) 及即王位, 封群昌武亭侯, 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 群所建也。”[4]陈群的九品中正制主要内容是, 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的二品现任中央官员任“中正”[5], “中正”其实就是专职品评人物的中央官员, “品”即“品状”, “品”是在籍的言行, “状”为居官的才能与政绩。中正以簿世 (谱牒家世) 、行状 (才干、道德) 、乡品 (中正鉴定) 为标准查访评定州郡人士, “九品”指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级, 用来区分人物高下, 大中正亦可推荐小中正, 但无权任免。到隋唐时期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和科举制出台, 九品中正制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九品中正制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之一的政治制度, 它上承两汉察举制, 下启隋唐之科举,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曹魏开始, 到隋唐科举制的最后确立, 存在了约四百年之久。

隋朝统一中国后, 针对九品中正制弊端, 决定采用一种新型的官员选拔制度, 这种制度通过朝廷开科取士, 读书人自由报考, “一切以呈文为去留”, 官吏的资格与任用相分离,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所以叫做科举。考取功名之后, 再由吏部通过铨选来量才授予一定的官职。这种制度由于读书人可以自由科考, 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做官的特权, 给朝廷选拔更为合格的人才提供了充足的才源。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 (605) 开始实行, 历朝历代不断改进, 到明朝时期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 直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 (1905) 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共分四级:院试 (即童生试) 、乡试、会试和殿试, 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从唐太宗开始, 经武则天、唐玄宗两朝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时期。唐朝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为常科, 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为制科。宋代还把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明代以前各地学校只是一个学习的地方, 但到了明代, 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清代的科举制度沿袭前明, 只是把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 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 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 一种叫童试 (童子开始的初试) , 一种叫岁试 (一年一考) , 一种叫科试 (三年一考) , 科考主要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

中国科举制在人类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进步性和平等性。它不仅取代了中国历史上那些原有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 给知识分子和平民百姓进入仕途, 并参与到国家管理的行列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和条件, 并由此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等杰出的人才, 并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促进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和社会多方面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各民族的融合都产生过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同时这种制度传播到了西方世界, 给他们以启迪, 并在参考中国科举制的基础上建立了西方文官制度。

三、古今选举的异同

二十四史自《旧唐书》至《明史》皆有“选举志”。但中国古代“选举”实际上是一种由朝廷通过考试来“选拔”然后“委任”学习优秀的读书人为官, 即所谓“学而优则仕”, 是自上而下的行为。现代民主国家选举基本成熟, 政治制度也更加民主、科学、规范和法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笔者在论述选举理论和制度时, 并不仅仅把这样一种制度局限于国家和政府领域, 而是认为可以是社会、集体、社团、社区、一个小群体乃至某一决策都可以采用, 因为这是最能体现民主和民意的一种良好制度, 因此在阐述时去掉了国家与政府的特定政治术语。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现代选举的区别就在于:第一, 我国古代选举是由上而下的选拔, 而不是现代的自下而上;第二, 古代选举是从少数读书人当中选择少数官吏, 而不是像现代从多数人当中选举;第三, 古代选举是官员的确定, 不能对朝代进行更替;现代的选举常常有更替政府的功能;第四, 考试内容不能自由发挥, 通常定在《四书》、《五经》之类;现代的选举是通过竞选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以获得选民的认同;第五, 我国古代的选举被监督的可能性较小, 而现代选举一切都必须在阳光下进行。

摘要:考试型选举制度等等, 这些都彰显了我国独特、完整、有机体系的古代选举制度的优越性、先进性和制度化, 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政治文明辉煌灿烂的体现, 直到今天它对当代政治民主选举制度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代选举,选举制演变,古今选举比较

参考文献

[1]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2]“与”通“举”, 即“选贤与能”, 王引之《经义述闻·礼记中》:“与, 当读为举。《大戴礼·王言篇》:‘选贤举能’是也。举、与古字通”.

[3]《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 而宾兴之。”注物犹事也, 兴犹举也。民三事教成, 乡大夫举其贤者、能者, 以饮酒之礼宾客之, 既则献其书于王矣”.

[4]《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学记》中古代大学的升级考试制度 篇9

一、古代教育规划体系的萌芽和大学升级考试制度的雏形

1. 从宏观层面制定较明确的教育目标。

《学记》关于教育目标的概括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认为统治者要想感化人民,使人民遵守现行社会秩序并成为一种习俗,必须通过教育;要建设国家、统治人民,也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把教育和政治结合起来,教育为政治服务;把教育和治国安民结合起来,即兴国安邦,这两句话高度概括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和教育的社会功能,那就是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的功能是提升一个国家民众素质的必由之路。从宏观上看,教育的社会职能主要是为建国治民和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服务。

2. 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学记》第四章记载道:“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里的“家”“党”“术”“国”是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行政区划,而“塾”“庠”“序”“学”则是设置在各级行政区划内的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学校名称。《周礼》记载:“古二十五家为闾,在塾受教。五百家为党,党分庠,以教闾塾所升者。二千五百家为遂,遂有序,以教党庠所升者。诸侯及天子国中有学,以教世子、群后之子及遂序选升之士。”此中所叙述正是《学记》所继承的塾、庠、序、学四级教育体系。《学记》主张从“家”到诸侯的国都都设有不同级别的学校,从而构成由下至上的学校系统,实施政教合一的管理职能。这一理想虽然由于当时条件限制难以完全实现,但始终是官方兴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并初步形成了我国早期的古代教育体系。这一思想在以后我国历代教育中经过逐步完善,并最终在明清时期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级别和层次的完整的教育体系,时至今日,我们也一直在沿用这一体系。

3. 制订定期考核制度并确定考核重点。

《学记》第五章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即是说,大学每年都有新生进校学习,每间隔一年就要对学生进行一次考核。《学记》将大学教育的总目标分为“小成”和“大成”两个阶段目标,对各自的时限及分期指标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即:“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如此就构成了严密而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学习满一年,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和对经典文句意思的理解。学满三年,考查学生能否严肃地对待学业,同学之间是否能够友好相处。学满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范围是否广博以及能否敬爱师长。学满七年,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见解和能否选择品学兼优的人做自己的朋友。通过考核,各方面都符合要求的就称之为小有成就。学习九年后,学生能掌握基本的概念、规律与法则,并且能够融会贯通、身体力行,树立起坚定不移的思想观点,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不会被迷惑,这就叫作大有成就,也就是大成。《学记》认为整个学制为九年,每两年为一个学习阶段,也是对学生进行考查的阶段。每一个阶段的考核要求都包括个人学业(离经、敬业、博习、论学、知类通达)和品行修养(辨志、乐群、亲师、取友、强力不反)两个方面,逐步提高,循序渐进。

二、中国古代大学几种主要的考试制度

1.“三舍法”。

在宋朝王安石的变法中,对学校教育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其中在大学实行“三舍法”无疑是整个学校教育变革的亮点。“三舍法”的具体做法是:经州县考入太学的生员,入学后每三十人为一“斋”,实行“三舍法”(外舍、内舍、上舍),出入舍为外舍生,外舍生每月考一次,称为月试或私试,年终也有一次考试,称为年试或公试。其中私试是一种平时性的学业考察,而公试则是一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只要成绩合格,平时又不违反校规,治经亦合格,就可升入内舍;内舍生一年后,如考试成绩达到“优”“平”二等,并参照日常的“行”“艺”,升入上舍;上舍生考试分为上中下三等,名列上等者则不再经科举考试而直接授予官职,这种做法实际是学校升学考试与选仕制度的有机结合。由于政府对“三舍法”的极力推广,经学教育之外的医学、算学、画学等专科性质的学校,甚至是在地方的州学和县学都不同程度地推广和实行“三舍法”,使得宋代的教育出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三舍法”中的太学生根据考试成绩,再考察平时行为表现依次升级,因而有人认为,“三舍法”是古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大学阶段的升级制度。

2. 升斋第等法。

宋朝除“三舍法”外,影响比较大的教育教学还有升斋第等法和积分法,此时“三舍法”的积分制度是最初形态和意义上的积分法,而积分法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完善则是在元代。元代中央官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国子学中实行“升斋第等法”和“积分法”。“升斋第等法”是把国子学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六个斋舍,学生按程度分别进入各个斋舍学习不同的内容,是依据其学业成绩和品德行为依次递升的方法,它是宋代“三舍法”的发展。

3. 积分法。

“积分法”是积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的方法,它始行于宋朝太学,至元朝国子学趋于完善。由于“积分法”注重学生平时的考试成绩,故具有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作用。元代的“积分法”是一种以“季”为单位的“月试”,不同民族具有一定区别。汉人的考试,每季孟月试经疑一道,仲月试经义一道,季月试策问一道,辞理俱优者为上等,准一分;理优辞平者中等,准半分。每年终,通计其年积分,至八分以上者升充高等生员,限额四十名,其中蒙古、色目人各十名、汉人二十名。积分的使用根据“员不必备,唯取实才”的原则,积满八分以上升为高等生员,充贡举,称为“及第”。明朝在元朝“积分法”的基础上对积分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明朝的国子监(相当于明朝的太学)依次分为率性、修道、诚心、正意、崇志和广业六堂,学生进入率性堂开始实施积分,以通过考试累计学分的方式决定学生能否毕业。具体做法是:积分之法,按季进行,“孟月试经义一道;仲月试论一道,诏、诰、章、表、内科一道;季月试经、史、策一道,判语二条。每试,文理俱优与一分,理优文劣者半分,文理纰缪者无分。”明朝的积分法是将学年制和学分制巧妙地结合起来的教学管理制度,将学年与学分制结合在一起的方式集两种制度的优点于一身,有利于在人才培养上达到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既可保证严格要求的实施,又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启示和广泛的借鉴价值。积分法的实施将平时考核与卒业选拔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从而把我国古代国子学、太学考试制度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符合心理学和教育学规律,是值得我们大力推广的比较理想的学生评价方式。

上一篇:大数据优化下一篇:温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