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师生互动平台

2024-07-10

网络师生互动平台(精选十篇)

网络师生互动平台 篇1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 一幕很典型的教学情境是:教师讲完课后问:“同学们有没有问题了?有问题的请举手。”但往往没人举手。那是不是真的没有疑问呢?不一定, 可能没想到要提的问题, 可能太内向、不敢表明不理解的地方, 可能想看书后补充有关的疑问, 当然也不排除确实没问题, 但在做作业过程中才遇到。这样教师并没有有效接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 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即使有个别同学提问题, 也缺乏共性。由此可见, 在传统教学中, 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 缺乏沟通互动。这种教学方式, 往往构建了学生认真听课、记笔记的学习模式, 却不利于有问题及时表达, 不利于学生掌握内容, 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运用, 不利于学生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我们应更重视这一主体的能动性, 改善教学环境,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有效地反馈教学信息,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而信息时代下的互联网络正不断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其互动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一、网络教学平台下师生互动的手段

1.提供在线多媒体课程教学、在线练习等人机互动功能, 让学生随时随地享受网上学习的乐趣, 随时掌握学习进度, 并进行调整。

2.使用聊天室、公告板、讨论区等工具进行师生的沟通。互联网上QQ、MSN等聊天方式大行其道, 就是网络互动所带来的典型效果。网络虚拟空间使人们的内在潜能与发散思维得以解放, 现实中较内向的人在网上可能会表现得相当活跃, 若能将这种潜能与思维有效地激发并进行反馈, 对教学将是一种很大的促进和提升。

学生面对计算机工具, 可能不知道彼此的身份, 都是平等在线学习主体, 都能畅所欲言, 有效交流沟通, 师生间反馈效果好。大家就某一论题进行讨论, 或对某一问题进行回答, 可提出自己的见解, 还可将有关的作品或素材供大家参考。没有了传统课堂上教师严厉的目光和严肃的气氛, 大家激烈思辨, 可以带来信息的传导和有效的反馈。

教师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师角色, 而是教学互动中的引导者、教学秩序的有效监督者, 同时又是互动讨论中的聆听者和积极参与者。在互动讨论时, 不仅可以以教师的身份进行引导与启发, 对讨论内容进行监督, 而且可以通过改变网络ID地址的方式变为学生身份, 与学生展开平等亲切的对话, 进而利用网上教学平台对师生间的互动内容进行整理分析, 并反馈到教学应用上, 增强教学效果。

二、网络教学平台下师生互动的优点

1.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传统教学方式,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强调在45分钟的课堂上发挥作用, 课外则以课堂作业形式进行反馈, 教学内容多, 不容易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学效果。而网络教学模式, 传递的是随时随地受教育的概念, 同时学生在课后作业与复习过程中若遇到疑难问题就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反馈到网上, 这样可得到相关同学的在线回应, 即使没有及时的在线回应, 但由于问题资源长期在线积累的结果, 也可以在网上查询到相应解答。另外, 教师可以随时搜集并分析问题、作出指导, 增强课堂教学的反馈效果。

2.突破了受教育对象的限制

透过网络使不同地域的人们都平等互动地接受教育, 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身有残疾的学生们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在家学习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 在线接受教学的人们不论年龄、种族与肤色都可通过网络接受多种形式的教学, 而在线学习的人数也突破了因课堂空间所局限的数量, 使教学过程从教室延伸到全社会, 从而有利于构建完整意义上的终身教育体系。

3.是对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的拓展

学生在家里、在课外还可以接受网上教学, 除对课堂上未能熟悉的内容可以在课外及时补充并作知识的深化外, 还可以通过网上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展课外知识,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4.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常规的教育, 使很多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 不利于主动理解。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教育有利于改革旧的教学模式, 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育, 如进行多媒体教学、视频同步教学、电子教鞭及在线讨论探索式教学、在线实时分析等互动式的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 使广大学生乐于学、乐于问、乐于进行钻研,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理解所学的观点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互动教学模式有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 应用搜索引擎可以定期更新相关网上资源。学生可以搜索相关知识的素材, 如个人作品、教案、论文、各类素材等, 通过长期对某一内容的反复教学, 将使网上的教学支撑平台不断积累资源素材, 使资源滚动增长, 教学资源不断更新, 从而更有助于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从网上获取所需。

例如, 我们可以通过视频形式进行教学, 将知识内容及其操作分章节播出, 声音及文字讲稿与视频同步, 提供相应文字教程来学习, 实现有声有色的同步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帐号密码形式随时注册, 进入网络学堂, 开展在线学习, 到在线讨论区就相关论题参与讨论, 并可以在答疑中心发表意见, 提出疑问, 查询有相关论题的讨论与解答和有关教学内容的相应资源, 如相关教案、论文及其他在线学员的作品等, 通过参考学习深化认识, 课后学生们可以到在线作业区查看相应作业, 进行相应的创作, 完成后可以通过教研中心的上载区将完成的作品上载以供在线交流。而教师则可参与学生们的在线讨论来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 并可定期搜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对典型内容可以作出解答, 同时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及问题资源的分析调整相应在线教学内容及在线组题内容的设计, 并对该学生作出恰当的网上评价, 由此实现互动循环的网上教学。

网络师生互动平台 篇2

【摘要】本文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教学观为理论基础,通过不同的教学实例,探讨了网络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以紧跟时代步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 小学数学 互动教学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所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然而学生自身存在各自的差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因人施教。而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新的内涵,以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生命力。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学习资源能最大范围内共享,技术、信息、课程和人力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本文重点探讨网络环境下根据学生的自身因素提供了最佳的网络学习模式。

一、利用网络平台,创设丰富教学情景

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现代教育理论,其核心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建构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情景,建构主义强调创设真实情景,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而网络拉近了课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与联系。学生在网络上,可以收集到大量的资料(包括文本、图片与视音频等),可以自主地收集到大量的原始资料和第一手的信息,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去探求知识,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与意义的主动建构,同时对于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也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以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建构全方位的学习情境。

二、利用网络平台,自主选择探索方法

我们利用网络,可以做到由教师广播信息(即把信息传输给各机),充分发挥其演示的功能。在演示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参与交互,这样更便于教师启发谈话,引导学习。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使用,即由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自学或相互讨论、合作探索。如“圆的面积”的教学,我们设计了“概念”、“猜想”、“转化”、“推导”等模块,设置按钮,供教师和学生选择使用。使用时,各机可因人而异有快有慢、有跳跃有重复地进行。学生坐在计算机面前,觉得自己是主人,没有拘束并带有一定的趣味。他们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学习,对某些感兴趣的内容或觉得没理解的地方随意选择,多次学习思考,直到自己感到满意为止。课堂上学生有着更独立的思维空间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自主精神得到体现。上课时学生的兴趣很浓,思维积极,教室里呈现出一片生动、活泼的气氛。学生活动时,教师又能适时反馈各机的信息,以便及时点拨、辅导,调控教学过程,学生在需要帮助时,还可以向老师提问,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并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三、利用网络平台,多边协作学习方式

教师除了给学生一些操作上和技术上的必要指导外,还要适时组织学生通过在线论坛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评价。这种讨论可以是生对生,也可以是师生互动;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讨论、促进会话,组织协调好师生间、生生间多边共同协作学习。在这种协作环境中,生生间双向流动的信息流主要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用自己的语言独自内化而组织形成的“学生语言”,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经历和感受,准确地展示自己学习中的思维过程,及时总结和归纳探究结果,实现知识的有序内化和意义建构的优化。对于那些“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想法,只要是合理的,便要及时鼓励,对于不合理的,要帮助学生认识其不合理的地方,引导学生寻找出合理的方法。

四、利用网络平台,练习评价多样形式

适时进行练习评价,有利于新知的巩固、迁移与发展。练习不局限于网络,应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圆的认识》,我结合教材中的练习题,本着典型性、综合性、启发性的思路,设计了15道在线测试题。一方面,学生通过在线测试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哪一方面的知识还欠缺,及时查漏补缺。为便于制作,这15道在线测试题都是选择题。本课中还有些知识需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我将其设置在各知识点中,以“动动手,做一做”的形式出现,如“找圆心”,“测量圆的直半径”,“画一画(圆)”等。让学生在浏览完相关主题后,立即动手做一做,既巩固了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评价方式除采用计算机智能评价外,教师可以通过语言、遥控辅导等对学生自主探究中的表现进行实时评价,学生间也可以通过在线论坛进行互评。

五、利用网络平台,自主整理复习格式

数学单元知识的复习整理,或阶段性的复习整理活动,是学生建构的重要阶段,但传统的复习往往是教师以讲为主,学生学习方式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利用网络优势,在课前把整理复习的内容、达成的目标知识点和练习制成教师个人网页,学生复习时可上教师个人网页或指定的网站,自主地进入有关模块,自己整理复习或练习。对一些疑难的问题,学生可用电子邮件发给教师,教师收到后及时指导。这样可以解决某些学生怕质疑、怕单独面对教师的心理障碍,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递进,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在探索与交流中获取成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在教学课堂教学中,只有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参与的过程,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智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谢幼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祝智庭: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模式?D?D理论框架与案例研究

网络师生互动平台 篇3

关键词:网络自主探究 师生互动 教学设计

一、基于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

师生互动网络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优势和特点,设计自主学习化学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搜集大量信息素材,制作成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多媒体课件、网页,以及把它们组织成一个系统,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它,让学生去探索、去讨论,在自主学习中解决有关问题;并借助计算机通过“人——机”交互或 “人——人”交互,及时进行师生间的交流和反馈。教学模式设计如下图所示:

二、基于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的具体设计我们以高一化学第四章第一节氯气的网络教学设计为例加以说明。

1.教学目标分析。要求学生首先明确教学目标,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即意义建构的对象(通常是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2.创设情境,设疑激趣。我们可以从生产生活实际入手,提出问题,明确学习任务,确定学习目标,介绍可以利用的资源,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在《氯气》一节中可以从氯气作为化学武器在二战中的使用、漂白粉的使用、氯气泄漏导致中毒事件等入手创设情境。这些都是学习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动力。

3.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先浏览“学习目标”、“学法指导”网页,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然后学生自主浏览网页、自主探索,教师利用教学平台监控辅导、师生对话或巡堂指导。

4.交流讨论。如在《氯气》中,主要设计了讨论题并放在“问题探究”网页。其问题有:a、氯水为什么呈现黄绿色?b、氯气跟水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c、氯气可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布条褪色,这个事实说明了什么? d、氯气跟金属反应有什么规律?e、市售的漂白粉和漂白精的有效成分是什么?f、漂白粉的生产原理、漂白原理又是什么?漂白粉为什么具有漂白、消毒作用?g、实验室用哪些物质制取氯气?想一想,还可选用哪些物质替代反应物?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用哪些主要仪器?h、用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作用能制得氯气?若用含4摩尔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在标准状态下能生成多少升氯气?学生根据小组讨论所形成的共识进行组际交流、思维碰撞、集体性评价;教师归纳总结,帮助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5.实验探究。由于氯气有毒,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在课堂上操作实验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们利用Flash制作了《氯气与铜反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氯气与氢气光照爆炸》、《氯水光照分解》、《次氯酸的漂白性》、《实验室制取氯气》、《氯气工业制法》等逼真的电脑模拟实验。但对于现象好、没有毒性、安全性强的实验,要让学生分组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各组可上台交流实验方案以及实验成果,同学进行自评和互评。

6.达标检测。在网页上主要设计一些与本节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相关的选择题,可采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检测的目的是供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用。测试完后,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通过计算机统计立即显示出来,对每道题的答错人数、错选什么选项也能很快显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讲评。另一种检测的目的是供学生自我检查学习情况用,试题可以不变,但测试方式有变化,答完一题,对或错的情况马上可显示出来,答错了显示出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7.总结创新。教师最后进行总结,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达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合作精神;激发学生进行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意识。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基于网络环境下,应以探究、合作、启发、讲授、自学、讨论、网络等方式和手段,提供适合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条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学习,创建新的课堂模式,让师生互动起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参考文献

[1]黄瓅 王涛涛 基于Internet的化学学习模式与化学网络资源的利用[J].大学化学,2003,03。

[2]孟祥林 网络环境下师生角色定位与教学行为博弈[J].开放教育研究,2003,03。

[3]周衍安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网络化学习模式探析[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S1。

构建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 篇4

为了实现课堂上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营造务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笔者依托课题, 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 盯住课堂教学抓教研, 抓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抓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抓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追求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生成智慧为基础、以焕发生机为目标的课堂新理念, 建立网络互动课堂模式。

在课堂实践中研究的任务、目标

(1) 学习方式转变:一是学会利用资源的学习, 即利用资源进行情境探究的学习;二是学会自主发现的学习, 即借助资源开展自主发现、探索性的学习;三是学会协作的学习, 即利用网络的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四是学会创作实践的学习, 即使用信息工具进行创新性、实践性的解决问题的学习。 (2) 教学方式转变:运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 组织相关的信息资源, 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 把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切入点, 使教师在课堂中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3) 学习模式创新:根据各学科的特点,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探索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 进而构建系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建立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

通过互动式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明确初中交互式课堂教学的外显特征:民主、和谐的课堂人际氛围;师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往互动;信息交流充分、畅通。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中, 主要通过以下形式进行师生互动。

(1) 教师通过教师机 (或通过联机大屏幕) 。

(2) 教师机巡查, 即屏幕监视、遥控辅导。

(3) 教师机调控学生机之间的一对一、一对多交流讨论, 进行协作学习。

在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的构建研究进程中, 使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发挥最大优势。依托网络, 师生互动, 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 (课外辅导) , 校内学习延伸到家庭学习, 学科课程延伸到活动课程 (综合活动实践) , 国家课程学习延伸到校本课程。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中, 教师、学生、媒体之间的关系如下。

学生—媒体:学生利用各种在线资源进行学习。

学生—教师:学生能及时获得教师的指导, 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 以便能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使教学活动达到最佳效果。

学生—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是两个学生之间的对话。

互动网络学习模式的体现

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下四种模式。

模式一:基于网络课堂的“情境—探究”

1.“情境创设”模式

2.“问题探究”模式

模式二:互动式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合作创新”

模式三:互动式课堂教学“情感互动”

模式四:互动式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动机培养”

以上不同模式的实践证明: (1) 学生受益。网络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 提高了学习兴趣。 (2) 教师受益。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学科教学研究的有力推动者, 让新课改理念成为学校校本教研发展的方向, 从而全面带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 形成了网络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实践成果体现为: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变“教师主宰”为“教师引导”, 变“重简单的结论”为“重知识发生发展过程”,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 变“学生模仿”为“学生探究”。

网络师生互动平台 篇5

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孟令平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方式的转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就是要改变学生单一的、被动式的学习方式,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师生的交流与合作。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构建高效课堂平台?本文从营造和谐课堂氛围、重视课堂情感交流、发挥教学机智等几个方面,就如何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师生互动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在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而教学过程是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科书为主要认知对象的,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从教学过程的定义可以看出新时期各学科教学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即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师生的相互作用。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教师作为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更应该转变观念,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大胆放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积极实现师生互动,构建高效课堂平台。

那么,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效率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觉得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师生互动提供保障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是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保证。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实现高效的课堂互动,还必须为学生创设师生互动的最佳氛围,通过创设一种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来陶冶感染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自主发展。否则,就会出现学生厌学、怕学,课堂上不敢发言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原有的知识、经历和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要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为学生提供多种表达自己想法和质疑的机会,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1

为此,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下足功夫备好课,不但要备课本知识,更主要的是“备学生”,要“深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前沿阵地,这样,在课堂上,就可以做到与学生“零距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在讲授数学归纳法时,很多教师都喜欢用“多米诺骨牌”的例子来讲解。“多米诺骨牌”的事例当然很典型,但是学生并不是很熟悉,若采用另一个类似的例子—“学校停车处整齐摆放的一排自行车”,效果也一样好。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举出更多类似的例子,并拿来讨论,哪些符合数学归纳法的条件。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为师生互动提供了轻松的平台。

二、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让学生乐于与教师的互动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适时地加以引导。

首先,师生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情感场”。要尊重、爱护、体贴学生,富有激情,这样,学生对于所传授的知识就认真领会,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共鸣。

其次,教师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场”的作用。课堂上鼓励的眼神、赞扬的话语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学生的思维一旦和教师协调,乐于与教师互动,那么你讲上一句,他便知下一句,这便是师生互动的很高的境界了。

再次,教师的情感必须有感染力。波利亚指出:当你讲授一个很熟悉的证明时,你要摆出一副兴奋的样子,要装出有很多点子,当你证明完时,你还要表示惊奇和得意。数学课堂上难免有难以理解的概念、复杂的公式、抽象的符号、以及难懂的逻辑推理。因此,教师除了以口、手、耳、目来相传、示范、模仿传递信息外,还必须根据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困难,审时度势、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自己拥有的教学艺术,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和交流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此时此刻,学生感觉到学习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他们就会乐意地参与课堂教学中去,课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给师生互动提供发挥的空间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尴尬:本来准备好好的一节课,却突然被一个学生的不同意见或突如其来的问题而打乱。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是不予理睬,继续按计划进行,还是停下来,与学生们一块探讨呢?

教师在知识结构和经验上肯定超过学生,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经验导致了思维定势,但学生的思路却不受任何限制,很多奇思妙想往往会给我们以震撼!要想捕捉这绚丽多彩的思想火花,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学机智,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些也是师生互动的绝妙时机。可能因为这些“插曲”,准备好的内容没能按计划完成,但由于师生互动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效果肯定比原计划的要好。

比如,在一次评讲课中,出现了始料未及的“插曲”,由此展开的讨论,又一次把课堂的互动气氛推向了高潮。

题目是这样的:

已知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1,0)作抛物线不垂直于对称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K点坐标为(-1,0),求证:∠AKB是锐角。

在备课时,我准备的方法是设出A、B两点的坐标,利用韦达定理及KA,KB的坐标,证明这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大于0,从而证明∠AKB的余弦值为正,从而证明∠AKB是锐角。刚讲解完毕,就有同学表示有不同意见。

学生1:因为K点坐标已知,设出A、B两点坐标后,直线KA、KB的斜率就知道了,这样可以利用到角公式,计算出∠AKB的正切值,利用这角的正切值为正,就可证明。

这种方法突破常规,与直线的到角公式巧妙联系,我马上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时,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学生2,好像也有话要说,果然,他的解法引来一阵赞叹和进一步的讨论。

学生2:我用的是几何法,不知是否适用于解析几何?(我示意他讲下去,并根据他的说法在黑板上画出对应的图形)因为K点坐标为(-1,0),这让我想到了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作出抛物线的准线,K点恰在线上,设线段AB的中点为M,以M为圆心,AB长为直径作圆M,则可以证明这个圆与准线相切,由于AB不垂直于对称轴,所以切点一定不是K,也就是说,K点一定在圆外,所以这个角小于圆周角90度,所以,就可以证明。

我马上把这种方法复述一遍后,反问学生:“你们认为学生2的解法有没有道理?”于是,课堂的讨论气氛马上热烈起来,简短的讨论后,纷纷表示这个解法是

对的。

说实话,我也被这种无懈可击、简洁流畅的方法所折服。马上对这位同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宣布“此种解法属于学生2!”同学们立刻对他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不过,有的学生又提出了异议:为什么以AB为直径作圆M,这个圆就与准线相切?我马上意识到这又是一个与学生讨论的好题材。接着,和学生们一道在黑板上完成了证明。证明后,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不是抛物线,而是椭圆或双曲线,以过焦点的弦为直径的圆与对应准线相切吗?如果不是,位置关系有如何?

学生们马上动起手来,讨论更加热烈,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若是椭圆,相交;若是双曲线,相离。

其实,充满教学机智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升华,理应成为教师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也只有拥有丰富的教学机智的教师,才能让课堂成为真正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

四、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全员有效互动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的师生互动仅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尤其是成绩优异、发言积极的学生的互动。这样的互动是需要的,但不应该是我们所提倡的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的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

追求成功是学生的一种现实体验,每一个学生都有这种追求,不管他在学业是先进还是落后。教师要尊重、热爱、信赖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要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学习较差的同学,更要多一份关爱。可能,教师的一句鼓励的和赞赏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因此,教师在组织师生互动时,必须关注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尽量引导不同层面的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从而有利于调动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建立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努力改善课堂交往的形式,从根本上改变那种以教师自己的优势去迫使学生服从的状况。我们可以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实施全员、积极的评价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平台。我们也应该在师生互动的反思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驾驭高效课堂的能力,从而实现师生双方在互动中主体的积极建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屠新跃

2.顾泠沅

网络师生互动平台 篇6

关键词:主动参与; 师生互动; 高效教学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的三大理念。它要求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就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课堂教学中,学生能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就能使学生处在快乐的状态下从事学习活动,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并进而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析“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平台的构建。

一、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是求知欲的起点。只有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适用新教材,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过程中,有如下心得体会。

1. 导入要好。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法。精彩的导入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欲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形形色色的生物”一节内容中,有一知识“生物的特征”。笔者通过学生熟知的古诗导入新的教学,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宿州古符离作了著名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生命特征呢?除此之外,生物的生命特征还表现在那些方面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这样通过古诗灵活导入新课,提高了学习兴趣,调动了积极性。

导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教师可利用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模型、实物、图片等媒体,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习兴趣;利用紧扣新授内容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熟知的生物形象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2.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正确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

现代教育技术正以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为学生提供直观材料,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凝聚,课堂形成热烈的教学氛围,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快,主动参与,从而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内容中,细胞分裂比较抽象,教师如果只用语言讲解细胞分裂过程,该知识就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对该部分知识就会失去兴趣,而且学生还不易理解掌握,如果用多媒体课件把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观察、比较、分析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异同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

通过试验、演示等教学方法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教师的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间信息交流的最基本手段。

笔者认为,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的语言首先要具有生动性,教师的语言既要通俗易懂,又要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其次,教师语言的启发性,教师传授知识应该是“渗”而不是“灌”,教师的语言如果含蓄幽默,富有启发性,学生就会心情愉悦,思维敏捷,兴趣浓厚;最后,教师语言的情感性,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然,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学科,教学语言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特殊性。例如,在生物教学中就必须要结合生物学的特点,充分得展现生物学语言特有的艺术魅力,使生物课堂充满活力,飘逸着乐趣,让学生在艺术享受中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二、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生物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 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新课标追求的目标是形成民主、平等、情感交融、互动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变“权威型”的师生关系为“伙伴型”“合作型”的师生关系。

2.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

3.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如果教师还在一字一句地“讲”,事无巨细地“灌”,一遍又一遍地“浇”,学生只能成为永远不会自由飞翔和主动觅食的幼雏。只有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师生互动、教学高效。

4. 自由学习的空间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就要留给学生主动活动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提问、发表不同意见。只有给学生充足的学习自由,学生才能在自我探究、主动合作、相互促进中,体会到独立学习、自由求知的乐趣。

三、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合理的赏识学生,对学生要多表扬,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进行情感激励。例如,凡是发现老师错误(教师可有意出错让学生评价,锻炼批判性思维)或提出新见解的学生当众表扬,即使观点错误的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其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给出现成结论,而是展现思维过程,提出多种方法甚至错误答案,让学生在讨论、争辩中悟出道理,体验“发现”原理的成功感;其三,通过试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探究,获得探究的乐趣与成功的体验。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关怀代替处罚;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师生互动,创建高效教学,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 主编 《生物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 第11、50页

2. 刘晓明 主编 《科学备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2008.6

网络师生互动平台 篇7

1 人体寄生虫学网络师生互动方式

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 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我国南方是寄生虫病的高发地区, 加强对这些地区学生的寄生虫学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该学科是一门桥梁学科, 既有基础学科的理论, 又有临床学科的诊断治疗, 加之寄生虫种类繁多, 生活活动史复杂, 学生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这些知识有一定困难。如何通过网络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08年教研室建立了“南方医科大学寄生虫学网络师生互动平台”, 开展了师生网络答疑教学实践。互动方式包括QQ群的建立及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网络师生互动模块的建立。

2 人体寄生虫学网络师生互动内容

基于以上2种互动平台, 互动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疑难解答论坛。包括学生就课堂所学内容提出问题, 教师给予相应解答。 (2) 作业与自我检测题库。包括自我检测题与总复习题等。 (3) 课外兴趣小组。如对课外兴趣小组的任务分布、行动指南等。另外, 互动内容还包括问题教学法的实施[1]。如课前设置问题, 通过学生解答情况调整相应教学内容, 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而且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备课。总之, 网络师生互动平台的作用包括:课前提示学生预习的重点、难点, 教师要调整的内容;课后解决课堂上学生没弄明白以及未及时解决的问题。

3 人体寄生虫学网络师生互动效果

将2008级本科病原生物系学生分为对照组 (156人) 和实验组 (164人) , 对照组为没有参加网络师生互动的学生, 实验组为参加网络师生互动的学生。2组实验考试总成绩见表1。由表1可知, 2组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 经t检验,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

2组理论考试成绩见表2。由表2可知, 2组成绩呈正态分布, 经t检验, 有显著性差异 (P<0.001) , 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

传统教育观认为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 即传授礼仪道德, 继承知识。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 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继承知识, 缺乏创新精神[2]。而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 由“以教为中心”变为“以学为中心”,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教学模式, 能从根本上转变教师角色, 使其变讲授者为指导者;转变学生地位, 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由逻辑分析讲授的过程转变为通过发现、探究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事实证明, 网络师生互动平台的建立和使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网络师生互动平台,人体寄生虫学,教学

参考文献

[1]丁大鹏, 马文丽, 吴清华.问题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9, 11 (1) :65~66.

网络师生互动平台 篇8

网络公开课 (open course) , 又称网络开放课程, 该方式教学可追溯至1969年英国成立的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副语言、身体语言、物体语言和环境语言是教学环境中的基本和重要的因素。在英语网络公开课中, 这些语言对于同样也是师生互动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英语网络公开课中影响师生互动的副语言

在大学英语网络公开课中, 英语一般代替普通话成为教学用语。但英语课堂用语使用的口语与普通话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既是组织教学的工具, 其本身又是教学的内容。教师的这种言语行为对于英语网络公开课的顺利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田式国, 2001) 。通过调查研究, 本文总结出在使用英语作为课堂用语时, 教师应该注意的副语言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语音、语调与节奏、音量和语速。

(一) 语音和语调

语音语调具有多项功能, 人们通过声音来感知目的语, 学习目的语。语音语调可以表达情绪和态度, 这一功能被称为“态度功能”;语音语调可以用来突出需要强调的单词和音节, 这个功能被称为“强调功能”;语音语调的停顿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分辨语法、句法结构, 这个功能被称为“语法功能” (Roach, 1983) 。具体到语音这一因素, 英语教师的语音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 不论是正确或错误的语音, 学生都会刻意或在不经意中模仿, 而错误的语音一旦形成则不易纠正。因此, 教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语音, 力求准确、规范、地道、流畅;而语调的变化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怀疑、肯定、激动等众多情感的变化, 语气不同, 语调不同, 所引起的效果也就大不相同 (邹为诚等, 2008) 。因此, 在网络公开课授课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音调的变化, 避免使用单一音调。讲课时教师的语调要有变化, 要高低错落有致, 有起伏有波澜, 富有音韵感。

(二) 节奏、音量和语速

英语是一种节奏感很强的语言, 发音的重点在于对单词重音和句子重音的掌握。教师对英语节奏掌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英语网络公开课授课时, 教师要保持恰当的节奏。所谓“恰当”, 指的是这种节奏要适合一般学生的听课心理, 该紧张时则紧张, 该舒缓时则舒缓, 紧张与舒缓交替出现 (杨燮君, 2004) 。网络公开课中, 学生所处的视频录制环境会使学生更加紧张, 因此, 教师要适当增加舒缓的节奏, 使学生处于较舒适的听课状态。

三、英语网络公开课中教师的身体语言

在英语教学中, 体态语, 也称为身体语言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体态语的种类大致可分为眼神交流、手势、面部表情、身体距离。其中, 眼神交流及手势表情在网络公开课教学中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眼神交流在教学中可以帮助教师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在网络授课过程中, 如果教师能够以亲切的目光感染和调动学生, 必然能够唤起他们对学习的欲望和对英语表达的自信心, 使学生无论是在回答问题, 还是参与各种课堂活动时都能更加投入, 更加敢于表达自己。同时, 在网络上观看公开课视频的学习者也能受到课堂气氛的渲染,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出现语言错误, 手势和表情都能够传递信息, 辅助学生对单词或者语句的理解。恰当地运用手势和表情也能有效的管理网络英语公开课的教学, 控制和调节课堂教学。在网络英语公开课教学中, 教师应建立起自己的独特的手势和表情, 逐渐使学生理解和接受, 这对于在授课中与学生互动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英语网络公开课中教师的物体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 物体语言即教师的仪表, 主要包括指教师的容貌打扮、服饰装束等。教师的仪表对教学具有重要影响。在网络公开课中, 由于其面对的受众范围更广, 教师的仪表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仪表并非仅仅指长相或者着装, 也包括了教师的举止动作, 譬如如何站立, 如何走动等。这些都整体地体现了一个教师的形象。而由教师仪表反映出来教师的人格特征和形象特征无疑会给学生造成不同的心理暗示, 从而影响网络公开课课堂教学的开展。在网络公开课的教学中, 教师得体的着装标准是朴素、整洁、得体, 适合自己的年龄和教育对象。同时, 教师端庄的举止、文雅的谈吐及和蔼的态度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个性的魅力和良好修养。

五、英语网络公开课中教师的环境语言

就课堂教学而言, 环境语言主要指的是教师的活动范围, 即教师在教室中的位置和走动。教师本人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地调整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 而不应该一成不变的站在前面, 或者不停地在教室中走动。例如, 在学生做小组讨论时, 教师可以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 坐在椅子上倾听他们的交流表达, 而不必离学生太近, 介入学生的讨论。即便在教室中走动, 教师最好也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 在网络公开课中,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有的录制设备只为教师在教室的讲台位置固定一个机位和话筒。同时, 教师的走动也会使录制中录入非教学的噪音, 影响整体的录制效果。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尽量避免走动, 避免录制过程中的漏拍和噪音。教师的位置和走动也要结合实际录制的条件而改变。

三、结语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英语网络公开课的背景下, 教师的行为中影响师生互动的主要因素。根据研究调查, 本文主要关注了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即教师副语言、身体语言、物体语言和环境语言。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 笔者希望能够引起网络公开课教师对此类因素的重视, 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 从而提升英语网络公开课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田式国.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杨燮君.中学英语实用课堂教学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网络师生互动平台 篇9

一、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对师生互动关系的优化

英语口语教学的特点是实践性, 要使得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沟通交际环境中流利地得体地说英语。但是, 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一直囿于通过对教师的语言模仿和学生的反复操练的形式来进行, 学生将英语语言的学习印象化合教条化起来, 在具备了相应的书面英语能力后, 口语英语表达能力却很差, 在具体语境中不能符合英语文化的特点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表达, 已有研究者将这种问题概括为“口语僵化”。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 从教材内容的组织看, 涉及到文化习俗、伦理道德、信息技术科学教育、社会焦点的内容浓缩其中, 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自主学习软件, 以网络在线学习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这种新内容新模式下优化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关系, 具体体现为:

其一, 师生互动的主次关系变位, 从以教师为互动主导, 变位为以学生为互动主导。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平台在线自主学习模式下, 学生的学习活动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 进入到自主学习状态, 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观赏和揣摩所要学习的内容, 通过自己的思辨考量来增添口语知识, 经过自主思考所习得的知识和能力会更扎实, 如该教材中每册中talking point、listeningin之后的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部分以及presentation skills无不体现出培养学生综合逻辑推理、辩驳思维能力, 这样的编排确实能够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中的互动身份自然变化到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状态。

其二, 师生互动的需求关系变位, 学生的需要左右教师的指导活动。语言的本质属性是思维, 思维在学生学习认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平台在线自主学习模式下, 学生在自主探知的学习环境下, 自主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 “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思想”从中产生, 这其中有能够思考清楚的, 也有思考不明白的, 能够思考清楚的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收获, 思考不明白的, 需要求取教师的指导, 教师的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的作用必须即使跟上, 师生互动关系在这里所呈现出的是一种“需求关系”, 而不是教师通学生曾经的“一边倒教学”和“硬性灌输”的互动关系。可以说,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提出了新要求, 打破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控制权, 甚至于霸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选择, 寻求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内容、互动时间, 师生的互动是为学生学习的需求服务的。

其三, 师生互动的秩序变位, 不再沿袭课堂授课的时间和空间秩序, 形成了开放性的秩序。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延寻教师的备课方案和教师完成授课的秩序进行的, 教师和学生在谈求知识的互动中被时间和空间所制约, 互动的信息量也被实践和空间所制约。例如, 教师可以超前与学生互动, 也即针对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 在学生听课前和学生互动, 版主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 分层分阶段的对不同程度、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进行听课指导, 帮助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 对于那些英语底子比较好的学生就多布置一些拓展训练类的内容, 对于那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建议他们多听一些基础类的内容;教师可以滞后与学生互动, 在学生网上学习产生问题后, 能即使给于学生以问题破解性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还可以体现在对教学软件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到互联网空间筛选有益于学生学习的信息补充到课件中。师生互动秩序的变位更体现于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培养者所应该发挥的作用。

二、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对师生互动关系的优化依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师生互动关系是在保障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呈现的。束定芳先生曾阐述:“自主学习在外语学习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态度, 学习者自愿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能力, 学习者应该有大量机会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没有外部环境就无法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利用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平台在线自主学习软件学习所要调动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所要培养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在上文已经交代, 但是, 根据束定芳先生的阐述, 学生自主学习态度和能力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撑, 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自主学习态度和能力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撑者就是任课教师, 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和积极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在提供给学生的互动关系上, 要给予到位, 要保证质量, 这就为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性标准和新要求。

要求教师解放思想, 迅速实现互动关系的变位。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是对教师传统教学经验的冲击, 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必须解放思想, 对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扬弃”, 要求教师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路径和积累新经验。不要形而上学地任凭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自己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旁观者, 要能够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 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也即由原来的课堂主讲人变为了参与者, 学生不再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聆听者, 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投入探知过程。要求教师站在与学生对等的地位, 参与学习过程与同学们共同学习, 共同探讨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因为随着网络触觉的不断延伸和不断普及, 各类知识借助这一载体的传递速度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 就算老师, 也会有不知道的、解决不了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可能学生通过其他的途径已经学习到如何解决。因此, 教师不许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能够与同学逐渐形成默契的配合。

摘要: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的师生互动, 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以语言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及预设模块的优化设置为基础, 通过学生全方位的主动参与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具象于这种教学模式的网络平台在线自主学习软件所营造的教学环境, 可见师生互动的优化是建立在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促学的基础上的, 寻求最佳互动效果是达成最佳教学目的的必然因素。

如何构建师生情感促进师生互动 篇10

1. 转变教师角色体现学生主题地位。

长期以来, 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和课堂教学, 学生一般被要求严格听从教师的安排, 他们要听从教师的指令, 允许做什么, 不允许做什么, 课堂上规规矩矩。在教学中, 教师更要求学生接受和执行自己的言行, 一旦遭到拒绝会倾向于用各种方式达到目的。这样就激化了师生之间情绪, 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难以得到保证, 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难以建立。而英语教学是语言的交流互动, 更是如此。

2. 平等的师生关系唤醒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要使之有效地进行, 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师生之间互相理解, 人际关系和谐。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地位,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 对学生持肯定、接纳的态度, 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 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而学生则对教师表现为尊重、信任, 积极配合教学。教师对学生要有信心和耐心, 尤其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善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3. 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 要吃透大纲、教材, 把握重点、难点,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 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 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 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 教学效果较差, 所以要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 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当然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 即从教师到学生, 从学生到教师, 从学生到学生, 从个体到群体, 从群体到个体等。小组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比较有利的模式, 但并不排斥其它活动形式。

二、重视师生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 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亲其师, 信其道”, 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姿态, 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 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 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增添他们的勇气, 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 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 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 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育内容, 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缺乏情感交流和支持是当前师生互动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这固然有外部客观环境, 如长期传统文化的影响, 但教师自身对积极情感支持作用的重视不够和不善于利用情感支持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要正确表露自己的情感, 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 通过以情感情, 以情染情, 优化学生的心境。教师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 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 都要尽力克制和调控, 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上。反之, 教师把自身的不快和怒火发泄在学生身上, 势必给学生造成难以言状的心理压力, 被动消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三、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在互动中保持关注也是构建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

现在班级人数较多, 教师忙于教学, 比较注重那些思维活跃、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 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或学习后进生关注较少, 这个情况应引起教师的注意。对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 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 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课堂上多给他们开口的机会, 提高他们说英语的勇气。对因心理障碍造成口语表达较差的学生, 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让他们从简单的英语说起, 由易到难;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和表扬, 使他们获得成就感, 产生上进的动力。教师对一些学习上比较困难、从不或很少提问的学生, 要充分予以关注, 分析和了解其原因, 不能漠视。如果漠视这些后进生, 不仅会打击他们的主动性和进取心, 还会引起他们对教师的不满和对优秀学生的排斥, 他们变得既不愿意与教师交流, 也不愿和别的同学交流。教育心理学认为, 学习后进生同样有进取心, 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 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 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 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 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 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 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 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

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我们重视并善于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 那么就能充分发挥这一教学策略的有效作用, 就有利于我们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摘要: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互动的教与学的活动。这个互动活动要求双方共同积极完成, 任一方的消极被动都不能达到有效地教学效果, 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英语语言教学更是如此。只有构件师生情感才能促进师生互动, 才能取得预定的教学效果, 实现教学目标。

上一篇:建构主义的金融市场学下一篇:理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