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困惑

2024-08-06

道德困惑(精选三篇)

道德困惑 篇1

一、网络游戏带来的道德问题

(一) 性别歧视。

在现实社会中, 男女平等是有法律保障的。但是仅仅从性别的角度来看, 不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 女性仍然处于弱势地位, 受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 男权文化仍然是社会的强势文化, 男权社会占据统治地位, 男女平等仍然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在网络游戏世界里也是这样, 性别歧视难以避免。首先, 很多网络游戏都会将女性作为卖点。无论是配角还是主角, 女性通常会是一个被厂家利用的, 吸引男性玩家的赚钱的噱头。游戏中的女性长相漂亮、生的妩媚, 同时拥有魔鬼般的身材, 是具有很大的诱惑力的。就这些就可以让众多玩家为之着迷, 为之上瘾。其次, 在现实世界的网络游戏宣传中, 女性经常会是网络游戏的代言人, 也与游戏中一样, 形象多为性感, 妩媚, 衣着时尚暴露。这些正是男性文化的体现, 也是为了吸引众多的男性游戏玩家。最后, 当女性以玩家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来, 虽然有专门为女性玩家设计的游戏, 但内容多是化妆、时装、占卜和人格测试这类女生感兴趣的活动。

(二) 色情泛滥。

色情和毒品泛滥对遍布在我们这个地球各个角落的网络游戏的使用者都是威胁。因为色情信息在有些国家是合法的, 网络的无国界性使得在这些国家合法的色情信息服务, 能够无障碍的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由于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不同, 色情信息的泛滥对我国的危害更加严重。

(三) 暴力充斥。

暴力游戏是一种非理性的, 宣传绑架、凶杀、喋血、斗殴、和战争等恐怖内容, 让人逐渐丧失同情心, 变得如同斗鸡一般好斗,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一种网络游戏。跟据有关数据显示, 在网络上比较流行的游戏, 有一大半涉及暴力。网络游戏中的暴力镜头和暴力手段, 虽然不至于立即将网络当中的暴力转变为玩家的行为暴力, 也不至于使接触暴力游戏的玩家全部走上暴力犯罪的道路, 但是, 在暴力文化的影响下。玩家, 尤其是心智还不成熟的青少年的文化心理一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价值观念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 人格形态也会发生难以预知的畸变, 这将不可避免的诱发玩家, 尤其是青少年心理上的暴力倾向。而现实生活中, 我们确实也能够看到一些经常参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习惯使用暴力解决问题。

二、网络游戏带来的道德问题对于道德建设的消极影响

(一) 道德认知冲突。

随着现代社会道德危机的出现, 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使得各种各样的道德信息不断刺激着人们已有的道德认知结构, 势必打破人们原有的平衡, 人们必须通过顺应来获取新的平衡, 从而促进道德认知的发展。网络游戏世界是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虚拟世界, 他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制度, 道德规范, 为了到达吸引更多参与者的盈利的目的, 部分游戏会设计出完全在现实世界中体验不到的行为, 色情、暴力等因素就是明显的标志。玩家在网络世界中可以体验到在现实世界中难以体验到的新鲜刺激, 面对这种新鲜刺激, 玩家和容易沉溺其中。由于许多网络游戏的规则与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在网络游戏中形成的认知与原有的道德认知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而使玩家获得道德不平衡的状态。这种道德不平衡状态如果没有外力的介入, 将会使玩家尤其是青少年道德认知出现问题。

(二) 道德情感冷漠。

道德冷漠是是一个道德心理学上的概念, 它是指人们彼此之间在道德关系上的疏远和人们在道德情感上的麻木, 从而导致在面对道德问题的时候意识不到道德的召唤, 这是一种善的匮乏。网络游戏世界构建了一种崭新的人际交往方式, 但是具有亲和感的面对面的传统交往方式也由此变得越来越少。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玩家通过网络游戏的交流, 使得他们的交往减少了实在的、面对面的感性的现实的切磋和交流, 多的是长期的人机“对话”。这种人机交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远离, 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冷漠。有研究显示, 经常上网, 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的人群中, 道德冷漠现象的群体发生率很高。这是由于网络游戏尤其是角色扮演型的网络游戏具有高度的仿真性, 娱乐性, 从而吸引玩家沉醉在虚拟游戏的世界中不能自拔, 原本在现实世界中进行的情感体验被虚拟社会的生活所取代。因此, 道德易感性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进行培养的。

(三) 道德弱化。

在网络游戏中, 每个人都是可以匿名存在的, 大家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 也没有受到他人和社会指责的困扰, 于是乎就比较容易产生偏离道德规范的行为。比如, 使用外挂等投机取巧的方式, 或者游戏管理员徇私舞弊破坏了游戏的公平竞争, 使得一些人轻易获得钱财、装备、经验等一些正常玩家需要花很多精力才能得到的东西。有些人甚至能够轻易盗取别人的账号、密码, 非法获得别人的虚拟财产。有些人盲目的羡慕他人可以轻易获得的这一切, 仿效去做, 就已经违背了显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

网络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 也带给了我们这样那样的问题, 对于青年学生而言, 很多人都接触过网络游戏, 不乏有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的, 我们只有了解网络游戏的危害, 才能帮助他们远离网络游戏, 远离因网络游戏而产生的道德问题。

摘要:网络游戏是随着网络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游戏模式, 随着网络的普及而迅速蔓延, 就像很多新兴事物一样, 网络游戏在占据我们生活的同时, 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网络游戏对道德的影响是最大的。

关键词:网络,网络游戏,道德

参考文献

[1]周平.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 2009.

[2]王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调查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 2010.

[3]何岸.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创新研究[D].江南大学, 2010.

[4]刘燕.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5]刘芳.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 2011.

论现代中国道德教育的困惑 篇2

2003-3-24 16:24:40山东省荷泽师范专科学校 张忠华

一、道德教育观念的困惑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德育究竟是什么,至今人们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概括起来在我国对德育通常有以下几种理解:一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二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三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四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这四种理解都是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德育仅指道德教育。这是第五种理解。道德教育包括的内容之多,真是个“大德育”。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践的第一线,他们大多数没有德育理论的功底,理论上的困惑使他们在实践中茫然就不足为怪了。

由于对道德教育概念的模糊,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更是一个难解之迷。有人认为“德育的实质是育德,是培养人的品德,是将社会思想道德、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的品德,是促进人的品德社会性发展”;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命质量的提升”;有人认为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还有的学者认为“信仰:德育的真正意蕴”“德育实质即信仰及信仰教育”。如此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二、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困惑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突出特点是一元化、理想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同时又缺乏层次性,忽视教育对象的个别异性,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在德育中过分强调按照社会规范的需要来确定培养规格和设计培养过程,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人在“德”发展中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把学生“德”的素质培养局限在一个狭窄的空间中,学生主体精神的弘扬受到一定抑制,再加上目标统一,缺乏层次,没有选择自由度,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比较符合社会共性道德规范要求,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批判精神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被忽略。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大锅饭”、“平均主义”的产品分配方式,也影响到教育界,从而产生了教育上的“平均教育”模式,甚至忌谈个性。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恰与知识经济、创新教育目标相悖,与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人才的目标相悖。

社会的变革引起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道德教育模式就要变化,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两个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仍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就势必造成道德教育的困惑。适应21世纪知识经是社会的道德教育,其价值取向是:生活化、个性化和社会化。即首先是有生活能力的人,再到有个性的人,最后是社会需要的人。这种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出这样的几个特点:一是强调学生品德培养的统一性和独特性相结合。二是突出了对学生的主体性精神的培养。其三,德育目标充分体现个体发展水平的层次性,学生的个体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决定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应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不能过高、理想化,也不能迁就学生。其四,道德教育应有适应性、超越性和创造性价值取向。不可否认德育既有为社会培育适应性人才,并为社会服务,具有工具价值的一面,但从本质上讲,德育应是一种人的主体性活动,是一种以发展人、提升人为宗旨的活动,德育不仅应根据现行社会需要来设计教育活动,还应根据人的发展要求、未来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因为教育的周期长。德育不仅要求学生从前人那里去继承传统美德,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强调开拓未来的新质,真正实现发展人、提升人、创造人。

三、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困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历史,又是人类优秀历史文化不断继承发展的历史。道德教育更是如此。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国家,在传统文化中,传统道德经历千百年的积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把传统道德的精华现代化,做到“古为今用”,又是当代道德教育的一个难题。

传统道德是祖先给我科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发扬光大。这是因为传统道德教育是架起一座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桥梁。通过传统道德教育,使青少年学生继承、发展和延续我国优秀的道德传统,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的源和动力。同时,还可通过传统道德的展示,为学生提供一种深邃的价值体系和人生启迪,引导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传统道德的内容很多,主要有爱国、反抗外族侵略、反对民族压迫、心忧天下、持操守节、勤劳俭朴、勤奋好学、修身养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区分义利、提倡忠孝、刚正不阿、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办事公道、尊老爱幼等等。传统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有:立志乐道、自省自克、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等。然而,我们所弘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剔除糟粕后的精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再也不存在丝毫的封建阶级的烙印,它并不是我们无需加工的现成快餐。相反,它仍然需要联系实际,在内容上进行积极的转换,把传统道德现代化,以此当作我们时代精神的源头,发展我们的时代精神,但目前这项工作我们做得还不够。

四、道德教育内容的困惑

由于对道德教育含义和本质认识的分歧,造成道德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根据对《教育学》和《德育原理》教材和著作有关德育内容部分的初步统计,涉及到的道德教育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五爱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情操教育;人格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国力国情教育;科学无神论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和方法论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等二十多项。真可谓名目繁多,目不暇接。但各项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这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五、道德教育实施的困惑

在道德教育实施方法上,我国以说明教育法和说理教育法为主,实际上是强制灌输。灌输教育法指向性十分明显,其基本前提是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价值观等方面是一元的,它是一定社会、阶级培养人的手段。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人们价值观念的一元化逐步让位于多元化,传统的说服、灌输方法不能满足学生价值取向多元的需要,这种方法在教育中很难使学生做到心服、口服。再加上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的不一致性,教师说的与社会上人们做的不是完全相符,中小学生在道德两难中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道德教育实效差就不难理解。

浅析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道德困惑 篇3

关键词:法治化;法律;道德困惑

法律与道德,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两种主要方式,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互相吸收各自的一些内容并在功能上进行互补,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它们又互相借鉴。道德和法律的调控范围有许多地方是相同的,而且它们在很大程度上的价值取向存在一致性,这样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道德和法律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它们都是惩恶扬善。因此,道德和法律是可以相互转换、相互为用的。在这种错误思想的主导下,在法治化的社会中,一旦法律与道德在调整社会关系时出现分歧甚至与以往处理结果背道,人们往往会产生这样的观念:道德失衡,甚至是道德在滑坡。

用道德的滑坡来形容当今社会道德现象,我觉得是有些偏颇,用道德失衡可能更确切(虽然社会上确实存在道德败坏的现象)。道德失衡可以理解为道德在与法律的较量中处于下风,失去了以往的强势地位从而显示出来的一种不平衡。道德和法律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两种主要手段,是有着各自的特点,相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时期的道德困惑,有着诸多原因。

一、历史原因形成的道德权威性的弱化

1.中国古代形成的德主刑辅观念

道德,在中国古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统治者进行阶级统治,思想控制的重要工具。早在西周开始,“礼”就成为当时社会的法律规范:“大到国家建制,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在礼的规范之下。”“对体现‘礼’的精神和原则的行为规范的任何触犯,都将受到刑法制裁,即所谓‘出礼则入刑’。”[1]由此可知从“周公制礼”开始,道德就与阶级统治合二为一。法律,在中国古代一直是与道德紧密相连,但从来都是依附于道德。统治者将道德规范化,以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对于违反伦理道德和纲常的种种言行作为法律约束的对象,甚至给予严厉的打击。在适用法律时,统治者们多使用儒家经典的章句对法进行解释,同时,有些章句也成了统治者进行定罪和量刑的依据,甚至成为法条。如“同居相为隐”、“亲亲得相首匿”(家人、亲戚犯罪,可以隐瞒不告官,不以犯罪论处)。在这种德主刑辅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道德权威性自然是不容侵犯,否则将受到法律的严惩。道德即法这一现象培养出了一种特殊的法律道德观念:法由道德而生,自然是应该全力的维护这种道德。

2.现代法治观念下的道德地位在弱化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发展,我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治体系与过去的体制完全不同,法治成为当今社会治理的主题词。作为社会规范的主要手段,法已从过去从属于道德的规范中脱离出来而独立发挥作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无明令禁止的行为不违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办事”等这些法律思想与过去的道德观念有了很大区别。随着法治观念的不断深入和加强,过去以道德规范为主来处理社会关系的方式已经改变,人们越来越多的是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处理社会关系。在日常的行为过程中,人们首先会考虑到法律会怎么处理,而不是考虑道德和社会舆论会怎么样。在这样的环境转换过程中,道德的权威性在减弱,或者说是道德的社会约束力减弱。这样自然会形成一种社会现象:法律积极地参与社会关系的调整或规范,而道德的步伐却落后于法律,法律与道德在调整社会关系时扮演的社会角色发生了互换。

二、道德与法律的价值在社会实现中存在区别

法律和道德在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法律与道德之间虽然有着共同价值取向­既维护社会正义,但是,两者在维护社会公正和正义的方式上存在不同,并且它们对于社会公正和社会正义的评判也存在着差别。“善”和“恶”是道德的核心内容,它基本的价值判断就是:“善”就是道德,“恶”就是不道德。“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与恶,即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等。”[2]而法律却不是这样,现代法学理论认为,从本体上看“权利以及相应的义务是法的核心内容,全部法律问题都可直接或间接地归于权利及义务问题”[3]。也就是说,法律的目的在于保护人的合法权利不受外来侵害,并要求其他人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在这个条件下,法律基本价值判断就是:没有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并且履行了法定义务的行为是合法的;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或者没有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是非法的。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核心内容还是从基本的价值判断,道德和法律应当属于两个不同的意义范畴,它们存在的价值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的。同时,法律与道德在各自的约束机制上又有着不同:道德是“主体的内在本性要求,是其内在良心、善、知、仁、勇等自律规范,它直接源于人的个体的内在心声,它作为个人价值行为的自我协调和自我规范,可称之为‘个人自律道德’”[4]。马克思曾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5]而法律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国家机器这种外在约束力才使得法律在社会中得以实行和遵守。法律着重于塑造和形成“理性、原则性和合理化,接受外在规范”,是属于一种他律性的规范。正是由于这样的区别存在,法律和道德在对某些社会行为进行调整的时候会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合法的不一定就是道德的,非法的不一定就是不道德,反过来也是这样。由于人的道德自律性减弱,法律他律性的加强,社会中不道德的但却合法的行为就越来越多,也就增加了人们诸多的道德困惑的感慨。

三、社会转型时期道德的价值观念尚须逐步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使我国进入到了一个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是一个新的思想的形成期,是一个新的文化的再铸期,是一个新的价值观念形成和发展期。多元化是这个时期的一大特点:主体的多元化、价值的多元化、观念的多元化等等。我国现代法制理念及其价值观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法制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特点,具有着自己的一套成熟的价值理念。而传统的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它与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经济基础相适应,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短暂的几十年里,还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成熟的价值理论体系。面对当今多元的世界,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应该有所转化。例如,传统的道德观念在过去,因为深受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社会追求的是奉献——“道德的功能在于调节和解决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当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道德要求个人利益作出一定牺牲,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6]人们应该为了整体利益而应当放弃个人利益,“舍小家为大家”,把整体的利益摆得高高在上,而个人利益却认为是微利而以忽视。而现代法制思想追求的是公平、公正和正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发展,个人利益逐步得到重视。国家颁布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把个人利益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予以保护。特别是《物权法》的颁布,使过去屡屡以国家利益之名侵占个人利益的情况得以改观。在当今国家大兴基础建设而征占个人土地,各地出现的所谓“钉子户”现象就是很好的例证:公民不再只是简单牺牲自己的利益,他们在权衡国家与个人的利益之时依据法律提出自己合理利益诉求:对于这一现象,国家也改变了过去的强势姿态,依据法律与公民协商解决这种利益冲突。因此,在社会主义转型时期我们应该逐步形成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念体系,与法制体系相结合,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道德与法律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二者在维护阶级统治,维护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上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法治化逐步深入的当今社会,虽然出现一些道德失衡的现象而使人们产生对道德的困惑,但我认为那是法治化深入的必然现象。不过,作为多元的社会,对于法律与道德这两种社会调控手段不能孰轻孰重,而应该同等的予以重视,正如江泽民同志高屋建瓴指出的:“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萧伯符.中国法制史[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18

[2]、[6]张曙光.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42

[3]文正邦.论法的本原、本质和本体[A].张文显,李步云.法理学论丛:第二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91.

[4]刘云林.道德法律化:一种需要加以辨析的立法主张[J].求实200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5.

作者简介: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道德困惑】相关文章: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08-08

论现代中国道德教育的困惑09-15

发展困惑05-20

写作困惑07-18

解决困惑07-28

职业困惑08-20

创业困惑09-11

就业困惑09-13

青年教师困惑05-26

训心得困惑04-08

上一篇:过程校验仪下一篇:观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