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传统

2024-05-05

陕北传统(精选八篇)

陕北传统 篇1

神木县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位于陕西省神木县解家堡乡木瓜梁村, 距县城9 km, 神木县城至解家堡乡柏油公路途经大观园, 交通十分便利, 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大观园总占地面积500亩, 是一个以陕北民俗文化为主题, 以乡村风情为特色的园区。

大观园紧紧围绕独特的陕北黄土文化、特色农业、风土人情, 建设了品农家饭、住陕北窑洞、体验农耕、参观民间作坊等项目, 开发了陕北剪纸、土特产品加工等休闲产品, 进一步宣传了陕北文化。

二、大观园规划设计分析

1. 空间区域划分

大观园所处的环境为典型的陕北黄土高原自然地貌, 沟壑纵横。园区位置稍高, 四周是大面积未开发的原始山体, 苍劲的陕北黄土风光一览无遗 (见图1) 。

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是以陕北传统聚落文化为主题意向, 以陕北乡村风情为特色规划设计的。整个园区坐北朝南, 在确立主题、特色后, 根据具体的地形特点, 顺因地势展开, 可以划分为入口景观区、服务接待区、文化展示区、农耕体验区、沙地游乐区、拓展训练区、儿童游乐区、员工生活区等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其中, 陕北民俗展示区、农家小院体验区是大观园的核心区域。

2. 庙宇、文化广场

大观园园区内建有庙宇, 虽然规模不大, 但处在园区最高位置的一个小山头上, 四周种植松柏, 把陕北传统聚落中人们对庙宇的重视和神灵的敬畏体现了出来。庙宇旁侧, 就是民俗文化广场。文化广场是民间舞蹈和民间节事活动的载体, 游客可以在这里看到原生态的陕北大秧歌并参与到其中, 感受陕北民间艺术的粗狂强悍。

3. 道路

同陕北传统聚落一样, 园区处在高差变化较大的基地上。所以, 道路曲折蜿蜒——这也是陕北传统聚落道路特色。

大观园道路规划主次分明, 一条主要道路把各大片区联通起来, 并在一侧设置排泄洪水的明渠, 局部区域再利用台阶和较窄道路与主要道路相衔接。道路使用石板片、灰色地砖铺就, 在材质纹理上, 道路同整个园区氛围相得益彰, 传承了陕北传统聚落古朴的基调。

在园区, 举行类似陕北传统婚礼仪式时, 游客可以站在道路边, 或者附近的高地上观看活动的进行。

4. 院落与建筑

作为展示地方文化的园区,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体现人文内涵的载体。大观园中窑洞样式建筑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同时结合了自身的功能需求。窑洞客房、农家小院、陕北民俗展馆, 传承、延续了陕北传统聚落中的院落特色和建筑形式, 甚至是原汁原味地保留。

(1) 窑洞客房

阶梯式的窑洞宾馆是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形的最好反馈形式。一套标准客房包括起居室和卧室两孔串联起来的窑洞, 用砖墙围合成小巧宜人的院落, 不仅保护了客人的隐私, 也让游客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居住在陕北农家小院中的另类感觉。

部分客房没有设置床, 而是砌垒了炕, 可以让游客体会一下睡在陕北窑炕上的滋味 (见图2) 。

(2) 农家小院

农家小院是对陕北传统聚落中普通院落原汁原味的再现, 主要是对外来游客做出最真实的展示, 还原陕北传统聚落氛围及民俗文化氛围。

(3) 陕北民俗馆

陕北民俗馆在整个大观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陕北多方面的民俗文化, 包括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民间婚礼文化等等都在此展示, 这里是园区的灵魂。

陕北民俗馆沿中轴左右对称, 是以陕北“明五暗四六厢窑”最高的庭院制式为原型设计的。独立式的窑洞建筑以三个宽窄不一的院落组合, 院落之间用两道院门 (转扇) 连接, 有松有紧, 使得院落空间层次丰富。

窑洞作为民俗文化展厅, 尺度宜人, 也不用专门分割, 一孔窑洞正好是一个专题文化, 如果需要的空间大些, 则利用过洞串联起来, 形成一个整体 (见图3) 。

展馆建筑形式和装饰上还原了陕北传统窑洞民居许多传统的符号和做法, 如檐廊、挑檐、女儿墙和门窗等。局部细节上, 比如对窑洞拱形的提取, 构成了展馆主立面上的拱形小窗, 同时在质感、色彩上也是表达了对陕北传统窑居建筑的尊重。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窑洞展厅前窗使用的是白色的聚乙烯材质, 一方面模仿了传统的白色糊窗麻纸, 另一方面这种材料较纸有较强的耐久性, 采光性能也很好, 用在陕北民俗文化展馆, 可以说是对传统窑洞的创新性“传承”。

5. 景观小品

室外环境小品不仅带给人视觉上的美感, 而且更具有意味深长的意义。好的景观小品注重地方传统, 强调地域文脉饱含了记忆、想象、体验和价值等因素, 常常能够营造独特的、引人神注的意境, 使观者产生美好的联想, 成为室外环境建设中的一个情感节点。

大观园点缀室外环境的景观小品, 主要是陕北传统聚落中常见到的农耕工具, 比如风车、石磨、石碾子, 或者是一小组的生活场景片段, 增加了民俗文化意境, 同时也是园区在室外展示陕北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6. 植物

合理的选用植物不仅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也可以美化环境, 给园区带来生机。大观园园区内保留了许多原有的杨树、柳树和枣树, 完美地展示地域性和乡土性。另外根据不同的环境氛围渲染的需求, 选择栽种了不同的树种。例如, 庙宇周围山体、陕北民俗馆入口处栽植的柏树, 强调了建筑的庄严感和神圣感;而在农家院落前则种有桃树、蔬菜, 搭着花架, 一派田园风光。

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以窑洞庭院展示民居建筑文化, 以乡村趣味赛事体现乡村乐事、展现农业硕果, 以民俗文化展览记忆民间遗存, 以游乐休闲项目活跃游客生活。在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 还将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陕北的民俗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音乐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等众多文化的熏陶, 对陕北传统聚落特色做了较好的传承。

摘要:陕北民俗文化是历代陕北人心理历程的积淀, 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社会风貌、物质和精神内涵。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是以发展特色旅游为目的, 较好地传承了陕北传统聚落特色文化。

关键词:陕北民俗文化,陕北传统,聚落特色展示

参考文献

[1]侯继尧, 王军.中国窑洞[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陕北俗笑话 篇2

由于陕北多年来经济的落后和科技的不发达,人们只能消遣取乐于信天游和陕北特有的笑话,其中多含有不得体的语言,因此大部分的信天游和黄笑话向来以“口头式”流传。话之说归,人家东北独有的二人转大多也以“黄段子”供人笑纳,所以此些笑话的不文明之处,还请诸君原谅。

陕北的笑话源自民间,素来都是夸张化的民间故事,听起来半真半假,半虚半实,多用来讽刺他乡他人,是人们用来相互取笑的手段,颇具地方特色与民风。

1、传说中的榆林城儿人

传说中的榆林城的人是非常小气的,爱显摆,据说在那个很少人能吃到猪肉的年代,有家人每顿饭后都把嘴唇用猪皮搽的油油的,出来逢人便说,又吃了猪肉,还扬言明日请客。这就有人信了,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敲开主人家的门。

主人:“这么早就来了?”

客:“是啊,来吃猪肉。”

主人:“太早了,我们晌午才做饭,要不你先出去买两斤月饼,我们家有开水了,一起吃。”

客:是你请客还是我请客啊?

2、“绥米子”的人

世人皆知河南人是出了名的难打交道,若是拿来和“绥米子”的人一比,只怕也是小巫见大巫。

绥德、米脂、子州,简称“绥米子”,听说那的人是出了名的“二”。有人回家途径子州,车上人多,拥挤不堪,不知什么时候脚被人踩着了,不敢言传(早闻子州人惹不起,不敢吱声)。过不久,实在疼得受不了了,便嘻着笑脸对那人道:

“大哥,敢问你是子州人?”

“不是。”

“你的亲戚是子州的?”

“不是。”

“你在子州身过?”

“没有。”

“那日你妈的你凭甚踩老子的脚了

?”

俗话说,撞了其他地方的人也不能撞了“绥米子”的鸡。有一老板开车途径绥德碾死了一农民的鸡。

“你的鸡被我碾死了,我赔你钱吧!”

“客气啥,少陪点就行。”

“五十块你看行了吧?”

“你赔的是鸡毛还是鸡?”

“你这什么鸡?要多少钱?”

“蛋鸡,鸡生蛋,蛋生鸡,鸡又生蛋,蛋又生鸡……少说也得一千吧!”

老板一听傻了,寻思着再不赔就该涨两千了,双手把钱奉上,你算算,去捡死鸡。

“你干什了?”农民不让了。

“钱给你了,鸡我就拿走了吧”

“说句难听的话,今个是把鸡碾死了,就是把人碾死了,也干不能把死人骨什拉走么。”

话说此人也倒霉,途径米脂时又撞了米脂的鸡,所幸没有撞死,这次识相,赶忙下车给那个婆姨二百块钱。

那女人死活不要,说不用。此人感动的一塌糊涂,赶紧把钱塞回钱包。心想还是米脂的婆姨好啊。谁知那女忽来一句:“钱就不用赔了,去医院做个ct就行。”

“大姐我忙,给你五百自己去做吧!”硬塞给女人五百,急忙坐车溜了。一路惊叹: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3、陕北人给娃起名字

老以前,陕北人文化少,生的娃多,起名字随意的很,贱名好养活。有个农民生了六个娃,分别叫梳子、板凳、西瓜、尿盆、二蛋,最小的叫枕头。

一日农民晚归,见二蛋立于门外,询问怎不睡觉。二蛋道:“炕满蓝,睡不哈”,父道:“杂技睡得?”,二蛋答:“梳子在妈的脑上面了,板凳在妈的屁股底哈了,枕头妈怀里抱着了,西瓜占了半盘炕。” 父又问:“那尿盆了?” 二蛋回答:“在后窑的冷炕上了。”,父:“走,跟尿盆睡可来。”

4、陕北女出嫁关中

很多年前,陕北女出嫁关中那叫一个洋气。可惜关中人少见识,对陕北知之甚少,此有一例。

有一陕北女远嫁关中,六七年后,带儿子回陕北(且叫他小关中),小关中第一次到陕北,一路所见所闻,甚是惊奇!一路问母亲不少问题。当看到两头驴“亲热”,便问母亲:“这四个刹尼?”

“这叫驴叉驴”

又见两只公鸡迁架:“贼,这四干刹?”

“这叫鸡斗鸡。”

到了外婆家,外婆正在做油馍馍。小关中指着问:“这什么吃的?”

母亲终于被问烦了,骂了一句:“他妈的B”。

不一会,油馍馍做出来了。小关中尝了一口津津乐道:“恩,没想到,他妈的B真好吃。”

5、你膳蓝么?

在那片黄土上,人们闲的时候最喜欢谈的就是谁家的婆姨好。

某君一日回家对妻子道:“今天去了王五家,人家王五的婆姨,一见面就问我用过膳了没,没的话就在他家用,说话很有水平,你看看人家,多学着点。”

妻道:“这有何难,明日你把王五叫来,我也对他说。”

次日王五来到,女对王五说:“你膳蓝么?”

王五听的心惊胆战的:“不敢!”

陕北传统 篇3

摘要: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民间艺术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性,颇有韵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艺术家们为了突出设计的创新性,往往会将一些传统元素运用到包装中,将传统与现代包装融合起来,展现出新的魅力也更接地气,接近普通老百姓的审美。剪纸艺术以另一种独特的方式得到展现,同时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起到弘扬的作用。

关键词:陕北民间美术;包装;现代设计

一、剪纸艺术的特点及美学价值

陕北剪纸是一种普通的群众艺术,它扎根在民众之间,是一种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艺术表现形式。剪纸通常以神话传说、风土人情及花鸟鱼虫等方面进行创作,如陕北最具代表性的剪纸艺术大师高凤莲的代表作《陕北风情》系列作品,就是将农家生产劳动及民族风情为创作素材的。

剪纸的美学价值主要是托物言志方面。用最简洁的手法表达最主要的内容,重在描绘精神。所以,在视觉上最主要的是要做到醒目,托物言志的这种美学价值,主要体现了我国含蓄美的传统理念,作者的思想通过这种形式含蓄的表达的同时,装饰的形式美方面也得以体现。

二、陕北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必要性

包装本是为消费者提供方便的工具,但在包装的结构之余,如果有一定的图案做为装饰,这样便可以使包装的色彩更丰富、形象更喜人。如今,剪纸纹样是最能体现人们艺术个性和思维方式的元素,在包装设计中使用普遍。剪纸纹样来源于人民生活,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和浓重的生活气息,通俗的说就是比较接地气,因此很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并且一些传统的剪纸文化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也能够在展现设计的同时很好地弘扬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

(二)在包装设计中对剪纸艺术的色彩应用分析

从陕北的剪纸艺术发展来看,它持有着自己本身所特有的风格,在色彩上的应用也不同于其他的艺术。例如,剪纸中红色象征着平安和喜庆,因此,包装设计中,红色是最能够把感受力得到提升的颜色。不同色彩的剪纸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包装设计在运用色彩上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好的包装色彩能够促进品牌的树立和产品的销售。剪纸的色彩是意象色彩的呈现,所以在包装设计中利用剪纸的红色,能够通过产品的视觉体现文化的美感,对于传统文化特征也起到强调作用,在饱含吉祥意味的同时,也对产品视觉效果进行了强化。

(三)剪纸题材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包装设计中也对剪纸题材进行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月饼包装设计中“封侯挂印”及月饼本身的模子花纹都采用了剪纸题材,在对寓意及谐音进行处理时,能够在人们的主观情感上体现出美学的价值,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彰显我国传统文化底蕴,,给消费者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抓髻娃娃”是延安地域特有的纹样,该形象在陕北民俗文化中是驱邪消灾的象征,当然也有指女子待嫁,更是对生育男孩的一种祈盼。将此形象以剪纸形式运用在产品包装中,使得产品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其形象内涵的熏陶。例如,在喜糖包装中,抓髻娃娃的形象被使用,不仅可以丰富糖果的包装,同时也是人们的理想寄托的表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添喜糖包装的文化价值。

香烟的包装设计中也经常运用到剪纸元素,例如,延安牌香烟,是延安特有的香烟品牌,也是来延安旅游“特产”礼物的不二选择,所以该品牌和产品的包装设计也是对陕北民间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故外观包装设计上凸显地域特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有包装设计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在主体背景颜色为金色的基调下,将红色的宝塔山剪纸形象置于盒体中央,毛主席题写的“延安”两字放在右侧空白处,红色加金色喜庆又高端,既能体现陕北民俗特色,传承剪纸文化,极大引起消费者兴趣,在促进消费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影响消费者审美观念,也让陕北剪纸艺术借助外观包装设计这个平台得到更好的传承。

三、陕北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文化意义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商品想要在市场营销中取得成功,依靠商品自身的优异性是远不够的,包装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促进销售。典雅精美接地气的外观设计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也是商品获得成功的关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二十一世纪,包装行业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并将民间剪纸艺术融入到平面设计中,将商品个性鲜明,审美价值得到升华,不仅能够弘扬剪纸文化,还对商品的流通、销售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厚重的文化底蕴中汲取营养成分是现代包装设计的趋势,从剪纸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靳之林.关于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J].美术观察,1997,(02):14

[2]张毅,黄亮.浅谈民间美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咸宁学院学报,2012,(09)

陕北传统 篇4

一、传统图示的填置语言影响下的陕北剪纸中的“以图像适合图形”造型法

(一) 传统图示的填置语言

传统图示的填置语言是指把相互关联的元素或形象填置在某个架构之下, 构成相互依存的构成形式。这种架构往往以其中的某一个物象状态为造型外轮廓, 把其它的一种或几种物象按照某种形式法则填充在内, 形成统一和谐的组构关系。这种传统的填置语言形成了陕北剪纸“以图像适合图形”的艺术造型法。

(二) 陕北剪纸中的“以图像适合图形”造型法

在陕北剪纸中“以图像适合图形”的艺术造型法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团花”剪纸图形。圆形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语言中有着和谐美满的寓意, 因此往往成为图形整体的外部轮廓造型。比如“蛇盘兔”的图案 (如图1) 就是把“蛇”形成的圆形并且作为外轮廓, “兔子”填置在内, 这种“盘旋式”的剪纸图案正是运用了以图像适合图形的艺术造型法。

二、传统图示的同构语言影响下的陕北剪纸中的“复合形”造型法

(一) 传统图示的同构语言

传统图示的同构语言是指存在某种关联的元素或者形象, 因为彼此在外观、色彩、寓意、或者内涵之间存在共性, 而被以特定的方式或手法重新构建在一起, 从而形成新的图案或形式形态。其中各元素或者形象并不是简单的罗列或拼接, 而是按照特定的形式美法则组够起来的。

(二) 陕北剪纸中的“复合形”造型法

在传统的同构语言的影响下陕北剪纸艺人对具体剪纸形象及其意义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分析, 并按照独特的方法组合, 使其形成新的形象元素并指向他们想要传达的意念, 便形成了陕北极具地域特色的复合形造型法。

在陕北民间剪纸中有人面鹰、鱼、蛙、狮等剪纸图形的造型法都属于复合形造型法。他们借助形与形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重合、相互因借, 构成一种全新的形象。比如, 在《赞莲娃娃鱼》 (如图2) 中, 就是鱼与莲花、莲花和人面的复合。在一条畅游的鱼的剪纸形象的头部开出了一朵栩栩如生的莲花, 仔细观察莲花的内部造型, 又发现它变成了淳朴可爱的娃娃脸的剪纸形象。

在陕北民间的集体语言中, 鱼多暗示着多子多孙, 家门兴旺, 因为鱼本身的生育能力强、生命旺盛, 并且“鱼”字的谐音是“余”, 寄托着劳动人民渴望年年丰收、年年有余的美好夙愿。“莲”字的谐音是“连”, 象征着连年安康、幸福美满的意蕴。鱼和莲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吉祥的物象, 因此人面、鱼、莲花的复合型, 不仅不是简单的罗列、组合, 反而含有更高层次的文化内涵, 让整个作品鲜活、灵动极具创造性, 又表现了剪纸艺术家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传统图示的替代语言影响下的陕北剪纸中的“形中形”造型法

(一) 传统图示的替代语言

传统图示的替代语言是指把物象或者形态的某种元素或其中一部分用其它相互关联的元素或部分替代, 并且保持原有物象或形态的基础特征和原本性质不变的构成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 事物之间的关联或者相互作用总是按照一定的事态或法则规律, 如果不遵守这种特定的规律, 就会产生奇特、有趣甚至荒诞的感觉。而传统替代语言图形正是要运用这种荒诞和奇特的视觉印象造成让人意想不到的震惊效果, 目的是让人理解事物的内涵和深层含义。

(二) 陕北剪纸中的“形中形造型法

陕北剪纸的“形中形”造型法是在传统的替代语言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即在剪纸外轮廓内在套其他元素或者另外的物质形态。陕北剪纸艺人进行形中形造型法的时候要求替代的纹样与原本的物象在形态、色彩、寓意、或者内涵上具有关联性, 并且保持新形象的完整与和谐性。

陕北剪纸艺人胡风莲的剪纸作品《鸡头鱼》 (图3) 就是形中形造型法的应用, 在活泼、动感的鱼的形象之中加入了鸡头的剪纸纹样, 展示了吉 (鸡) 庆有余 (鱼) 的文化内涵, 打造了全新的艺术形象, 表达了艺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精神诉求。

四、结语

陕北剪纸以其颇具个性的“以图像适合图形”“复合形”“形中形”等艺术造型法分别传达了传统图示的填置、同构、替代等语言, 在特定的二维空间范围内, 按照主观意识运用某些方法或者手段安排处理植物、动物、人物等视觉形象的位置、关系, 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进行特定的改造组成艺术的整体, 使剪纸作品能有效地传达出剪纸艺人的构思意识和指向意义, 体现了中国民间艺术优秀而独特的传统图示语言。

参考文献

[1]徐艺乙.《民间剪纸》.济南市.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04.

[2]云中天.《剪纸》.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6.

[3]尚军.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装饰美.民艺之窗, 2007.1.

[4]葛雯婷.《关于中国传统思维的特征探讨》长沙市.湖南美术出社, 1997.

[5]施建平.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图形设计意蕴[J].2008.10.

[6]朱珂.陕西传统民间剪纸艺术造型的探索与研究.江南大学, 2009.

陕北结婚礼仪 文档 篇5

陕北是我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主要交融带。由于陕北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条件,使之至今保持着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结婚礼俗就是诸多文化传统中的突出代表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习俗不仅随着历史的纵向发展而改变,而且在空间横向联系中,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也总是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征。习俗具有联系传统与现实的性质,它不仅是以往已经消逝岁月的文化痕迹,也是当时、当代社会正在进行演变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弥散在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的各个角落,万象纷呈、异彩缤纷,它既表现为一定物质的、有形的、可直接感觉到的具体事物,同时又表现为观念的、无形的、只能意会和理解的抽象形式 奴隶社会时期,陕北存在“群婚”、“收继婚”、“服役婚”、“转房婚”等婚姻现象,这在有关历史资料中均有反映。进入封建社会中叶,受汉族礼教先进文化的影响,陕北地区各民族普遍进入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态(少数富有者除外),婚姻礼俗大同小异,与近世个仿。但还是较多保留了原始、愚昧的一些婚姻观念和游不知所牧民族的某些婚俗习惯。

陕北人择亲时非常注重门户,即看清其家族有无狐臭史,认为“穷不扎根臭扎根”。其次,重视人气及对方家庭社会上的威信。再次,重视生辰八字,有“男犯妻家三十六,女犯婆家一世穷”之说法。另外,还讲究妗子不做婆,即使姨姨、姑姑做婆也不好,有“姨姨做婆,刀剪相磨”、“姑姑做婆,一世不和”之说。至于同族是决不可成婚的,因鲜有近亲成亲。再加上陕北各各族杂居共处,使陕北人种优化,所以陕北人大多身高强健,仪表俊美。婚嫁无论贫富都有比较完整的聘娶程序,将中原地区古之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简约为“放话”、“定亲”、“娶亲 ”三道程序。婚仪则有繁有简,还有闹房、听房之俗。婚后还有“会亲”(相当古之“归宁”)等议程。

在经济贫困的乡间,婚聘所需财礼颇重,形成事实上的买卖婚姻,换婚现象至今时有发生,而且婚礼往往受社会落后观念的制约,大办、奢办造成不必要的靡费和负担。

民国前,男女婚事,听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而定,本人没有自主权,婚姻多属买卖性质。婚姻过程一般为择亲、提亲、订亲、商话、嫁娶、婚礼等程序。

旧时,男女自 13 岁起,父母便托人给儿女挑选对象,了解对方家庭根本(一般往上推三辈祖宗亲路,有无狐臭者、外地人、吹鼓手、轿夫和拉驴公子等),门风(一般指一家人为人处世情况,若外界影响不好,称其人气不正)、光景(主指钱、粮、家产)、人品(泛指一家人的品格,主指所择对象的品貌)、八字(指所择对象出生年、月、日、时是否“犯月”相克,有“男犯妻家三十六,女犯婆家一世穷”之说法)等情况。另外,还讲究妗子不做婆,即使姨姨、姑姑做婆也不好,有“姨姨做婆,刀剪相磨”、“姑姑做婆,一世不和”之说。至于同族是决不可成婚的,因鲜有近亲成亲。再加上陕北各各族杂居共处,使陕北人种优化,所以陕北人大多身高强健,仪表俊美。若门当户对,即约请一合适的中间人(即媒人)说合提亲。期间,男女均不知其中缘由,更不曾会面。一般是男方向女方提亲,即使女方家长相中的,也是通过媒人示意男方家长向女方提亲。此时,媒人扮演主角,对方家长领会来意后,通过亲戚朋友侧面了解其根本、门风、光景、人品、八字等情况,视其合适与否,拿出主意,通过媒人传话,媒人发现是小妨碍,必用三寸不烂之舌来说合。经媒人说合,双方家长认可,选吉日(一般为双月双日)举行订亲仪式。一般县北在男方家举行,县南在女方家举行,由男方拿出烟酒喝订亲酒,后媒人根据提前与双方家长分别议定的钱物而宣布“彩礼”及订亲衣物,并由男方家长把钱物一一交予媒人,再由媒人交予女方家长。女方也通过媒人送男方(即新女婿)鞋袜及裤带,民间称鞋为“稳根鞋”,裤带为“长命带”,以示婚姻关系能稳固、长久。男女双方到结婚年龄,男方准备结婚迎亲,由媒人传话,在结婚前几个月与双方家长商定婚嫁日期、新娘衣物及迎亲仪式等事宜,后双方均按协议筹备婚嫁之需。

嫁娶在民间,男家称“引(迎)媳妇”,女家称“出嫁女”。旧时,办喜事一般为三天。第一天,亲朋好友前来贺喜或帮忙,称“聚客”。由聘请的总管莅位主持,安排相伙(村里或来客中的亲友)干帮厨、待客等杂务。当晚吹手动乐,喜事开始。次日早饭后迎亲队伍准备出发。迎亲队伍一般由七人组成,其中有一名迎人妇女(或婶娘、或嫂子),俗称迎人婆姨。(民间讲究“姑不迎,姨不送”)。迎亲队伍中必须有一名懂礼节及能说会道的领头人,若遇女方出难题,能善于应付,巧于化解,出发前要准备携带新娘的衣服被褥、首饰银器、大馍(10个)、猪肉(1块)、离母糕(2卷)、清油(半瓶)、筷子、白面(1小包),揣怀钱、坠箱钱以及未交完的彩礼钱。一切齐备,鸣炮三声出发,吹鼓手在前奏乐,迎人婆姨居中,其余人畜随后。若逢庙宇、村庄须鸣号、吹乐而过;过河、过崾崄也得吹长号(俗称“张号”)。

事前,女家也按协议准备,办嫁妆,备酒饭,约亲朋,组织送人队伍(一般由8人组成,其中有2名妇女陪送,俗称“送人婆姨”)。“迎人的”一到,女家院内设一桌案,摆上烟酒,由管事人向迎亲领头人敬酒三杯,以示欢迎,迎亲领头人将所带之物一一摆于桌案交待,谓之“表礼”。饭后,女方家总管向迎亲领头人交待陪嫁之物,添坠箱钱、揣怀钱、油、面、筷子等各加一倍退回。一切就绪,准备起程。新娘换上嫁妆,蒙上“盖头”(用红花被面或红绸子挽结成的)上轿,迎送婆姨抢着上马,长号一鸣,吹手先行。迎送队伍以迎人婆姨为先,新娘居中,送人婆姨在后,有序而行。此时,唢呐声声入耳,摇摇摆摆、浩浩荡荡出村。若遇好事者,可摆烟酒于路旁,迎送队伍必须停止前进,吹手就地吹奏三曲,三起三落,方才放行。途中,若有两家迎送队伍同向而遇,则有“抢路”之俗。抢路时,一般双方领头人为免纷争,经协商,往往让先者用圪针条耱路,示意为后行者的新路;若相向而遇,双方新娘应互换裤带或针线包,都用圪针条耱出新路而行。进村时,速度须放慢。吹手大显身手,或吹“得胜令”,或吹“将军令”、“大摆队”等乐曲。村人围观,热闹非凡。此时,公公婆婆入洞房,夹起枕头走一圈,俗称“抱孙子”,家人应遮盖碾、磨,怕青龙白虎“冲喜”。一切就绪,专候新人进门。

迎送队伍进门后,分设专房招待,新娘需“送人的”领头人扶下马(或轿),由新郎揭“盖头”,两人一前一后踩着红毡走向洞房(俗称“帐房窑”)。在此之前,吹手须进去张号,叫“冲帐”。随即有一人手端一碗麦叶、小钱、五谷边撒边唱,谓之“撒帐”。新人入洞房后,由一小孩端水让新娘洗脸,新娘得给少许钱,以示酬谢。新娘上炕,将席四角已压之物(有针线、核桃、红枣、钱币等)收存起来,谓之“踩四角”,后静坐前炕。随后,“送人的”坐席(吃“八碗”)。新郎要敬酒施礼,送亲领头人应以钱相报,民间称之谓“折席口”。饭后举行上头仪式。由姐(夫)或姑(夫)主持,让新人背靠背坐于水桶上,将二人头发拢在一起,边梳边唱:一木梳青丝云遮月,二木梳两人喜结缘。三木梳夫妇常和气,四木梳四季保平安。新女婿好像杨宗保,新媳妇好像穆桂英。荞麦根儿,玉米芯儿,一个看见一个亲。养小子,要好的,穿长衫子戴顶子;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炕跑。天作良缘配好的,夫妻恩爱一辈子。随即,将红枣,核桃从新人头部倒下,夫妻二人争抢捡入自己衣兜。接着,主持人还要将新娘头盘成髽髻,意为结发夫妻能白头到老。随后,姐夫、姑夫老姑夫以及结拜兄弟还要闹房(俗称“骚房”)即让两个新人当众做出各种亲热动作。客人出节目,新人表演,令观者捧腹大笑。闹房毕,婆母由窗口向里撂儿女馍,盼望早日抱孙子。此晚“帐房”(洞房)灯光应彻夜不熄。

第二天清晨,小两口要吃儿女扁食,饭后举行“拜人”仪式和“亮箱”及见婆婆仪式。是日,男家发客,新娘回门,新郎带认亲礼品同去。翌日,小两口又由岳父母送回,谓之“送回面”。八日后,新娘需到娘家住七天再归,曰“对七对八”。

陕北农村结婚风俗纪实

(一)前期准备

这里的男女自17~18岁起,父母便托人给儿女挑选对象,了解对方家庭根本(一般往上推三辈祖宗亲路,有无狐臭者、外地人、吹鼓手等),门风(一般指一家人为人处世情况,若外界影响不好,称其人气不正)、光景(主指钱、粮、家产)、人品(泛指一家人的品格,主指所择对象的品貌)、八字(指所择对象出生年、月、日、时是否“犯月”相克)等情况。若门当户对,即约请一合适的中间人(即媒人)说合提亲。期间,男女均不知其中缘由,更不曾会面。一般是男方向女方提亲,即使女方家长相中的,也是通过媒人示意男方家长向女方提亲。此时,媒人扮演主角,对方家长领会来意后,通过亲戚朋友侧面了解其根本、门风、光景、人品、八字等情况,视其合适与否,拿出主意,通过媒人传话,媒人发现有小妨碍,必用三寸不烂之舌来说合。经媒人说合,双方家长认可,选吉日举行订亲仪式。由男方拿出烟酒喝订亲酒,后媒人根据提前与双方家长分别议定的钱物而宣布“彩礼”及订亲衣物,并由男方家长把钱物一一交予媒人,再由媒人交予女方家长。男女双方到结婚年龄,男方准备结婚迎亲,由媒人传话,在结婚前几个月与双方家长商定婚嫁日期(商话)、新娘衣物及迎亲仪式等事宜,后双方均按协议筹备婚嫁之需。

一家村民家,正在为明天准备嫁女儿和娶媳妇忙碌着。

下午,为了了解当地在结婚前的准备情况,一人来到这家,看到他们的亲戚正在忙碌做着准备,几个人围成一圈,正在剥蒜皮、剥葱皮。这是这家二女儿和他的亲戚正在忙绿着。

这是该家的全貌,院子里面,小鸡在悠闲地寻找食物,男人们在院子里也是谈笑风生,非常开心。女人们则在忙碌的准备着...这三位是这家的亲戚,在窑洞内正在做饭,主要是亲戚们、帮忙的朋友下午要吃饭,她们正在切土豆,准备做臊子汤。

晚上,由主家找的总管安排次日的主要工作,以及娶亲队伍的组成和帮忙的人员安排

这位就是主人,正在联系婚礼事项。看起来是非常开心的。

婚礼,男家称“引(迎)媳妇”,女家称“出嫁女”。婚礼一般为三天。第一天,亲朋好友前来贺喜或帮忙,称“聚客”。由聘请的总管莅位主持,安排相伙(村里或来客中的亲友)干帮厨、待客等杂务。当晚吹手动乐,喜事开始。

(二)结婚新郎家的准备

陕北男女结婚时,迎亲队伍十分壮观,前边有吹鼓手开道,后边有新郎擎酒相送,一行队伍浩浩荡荡踏得山沟里黄土飞扬.崖畔畔,山梁梁,到处是人观看.17日早晨8点,聘请来的乐队就开始奏乐,乐声的响起,预示着娶亲的开始。由于天气较冷,主家就会给这些乐队的人点起篝火,让他们取暖。如果招待不周的话,这些乐手就不会卖力的去吹、去敲了,那么娶亲也就不热闹了,在当地人眼里,就是说娶亲没有办好。

这位就是主家请的总管,这会正在安排人员布置彩车。这不找出来被面。总管就是主持操纵娶亲的一切事宜,对今天参与的帮忙人员的人事安排、调动,以及临时性的调整,有全权处理的大权。陕北过事情,必须要有一套强硬的帮忙班子,以总管为主,下面有礼谱账房记账收礼、保管(主管烟酒饮料等物品的发放)、大厨、小厨、洗锅刷碗的、看客的(招待来客,兼有倒酒倒水的工作)等等,这一套班子强硬,那么喜事一定能办的充满喜庆、欢乐的结果。娶亲的前一天晚上,新郎官必须彻彻底底的洗个澡,意味着清除身上晦气,告别以往的单身生活,从此就走向了成人生活。同时,洗完后,新郎官要穿上里外全部是新的衣服。新郎官刚起来就开始准备了,大冬天在院子里盛了一盆水就开始洗漱了。

这位吹气球的小男孩,就是娶亲队伍不可缺少的一位。不管是谁娶亲,队伍里必须有一个拉马娃娃,这个娃娃必须是新郎官的弟弟或者叔伯弟弟。在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娶亲都是马或者驴,那么就需要一个人来牵马,就这样产生了拉马娃娃。他参加主要是主家希望自己的孩子结婚后,也能给自己家里添加带把的男孩,也就是把好运能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在到新娘家里,新娘家还要给拉马娃娃礼钱,一般是20-50元。院子里的人都开始忙起来了,吹气球的、叠花、准备鞭炮..娶亲的人员已经开始吃饭了,这顿饭主要是为娶亲人员,主要有新郎官的叔叔、叔母、姐夫、弟弟,还有司机、乐队人员等等.女人们则在厨房了为这些即将出发的人员做着准备工

姐夫在给娶亲的车上放被褥,这些被褥到最后还是要带回来,只是后面还有一个议程。这里就不一一说明。

新郎官不去女方家,主要有新郎官的叔父带队去迎娶新娘的。新郎官终于武装好自己,穿着暂新的西装,身上披着2条红色丝绸被面。这里娶亲,新郎官的婶婶和姐夫在家里准备娶亲所需要的物品

这就是要参加娶亲的人女人代表,一位是从当地聘请的美发师,也就是穿白色外套的姑娘,另两位就是新郎官的婶婶。迎亲队伍一般由八人组成,其中有两名迎人妇女(或婶娘、或嫂子),俗称迎人婆姨(在北方,结婚的女人叫婆姨,没结婚的叫女娃娃,不管多大岁数.....)。(民间讲究“姑不迎,姨不送。”)。迎亲队伍中必须有一名懂礼节及能说会道的领头人,若遇女方出难题,能善于应付,巧于化解,出发前要准备携带新娘的衣服被褥、首饰银器,大馍、猪肉、离母糕(其实就是块大的米糕)、清油(半瓶)、筷子、白面(1小包),揣怀钱、坠箱钱以及未交完的彩礼钱。

新郎官和娶亲的女人们从家里准备妥当,走出了新房(石窑洞),准备出发了...总管宣布娶亲的队伍出发了 一切齐备,鸣炮三声出发,吹鼓手在前奏乐,迎人婆姨居中,其余人随后。若逢庙宇、村庄须鸣号、吹乐而过;过河、过桥也得吹长号(俗称“张号”)。不过在这里是从家里出来,乐手要一直吹到看不到主家的地方,就可以不吹了。

前面说了,新郎官并不是娶亲队伍的一员,他只是随同娶亲的人员一起从家里出来,在新车上坐上行驶10-20米,就下车回家等待娶亲队伍带回他的新娘。出了院子,走在大道上,乐手们吹吹打打,一路好不热闹。娶亲的车队跟随在乐手后面,缓慢的行驶...转过弯后,就看不到主家的院落,乐手们就停止了奏乐,开始乘车前行了。一到村口,乐手们又开始了吹吹打打的营生了。因为,在陕北就有这个讲究,在路上,遇到村、会等都要奏乐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这些讲究也在不断的更新。一般都是到了村口奏乐,意思是告诉新娘家,娶亲的队伍来了。这个时候,新娘家也就要有人迎上来,把娶亲的人全部迎回家,还要热情的招待的。

(三)娶亲的人到新娘家

上篇是娶亲的队伍来的村边,乐手们就开始了吹吹打打的,意思给亲家报信,我们来了。在远处,看到一顶帐篷,和许多人,那就是新娘的家里。

新娘家的人已经站在门口,准备迎接新亲戚进门。门口打着一堆篝火,烟雾腾腾的。

女方家的亲戚和村民都站在大门口迎接娶亲的队伍。

这幅刚好看到女方人家迎接娶亲的队伍。

事前,女家也按协议准备,办嫁妆,备酒饭,约亲朋,组织送人队伍(一般由8人组成,其中有2名妇女陪送,俗称“送人婆姨”)“迎人的”一到,女家院内设一桌案,摆上烟酒,由管事人向迎亲领头人敬酒三杯,以示欢迎,迎亲领头人将所带之物一一摆于桌案交待,谓之“表礼”。进入院子,新娘的嫂子端起酒杯给娶亲的女士敬酒.新娘家的总管在门口处早已经准备好2个小菜,一瓶白酒,凡是迎亲的人们,都要喝上一

杯,不会喝的也要端起来,以示礼貌。

由于天气较冷,新娘家在院子搭起了一座帐篷,这就是亲戚朋友们就餐的地方。院子内,大厨正在给娶亲的人们做饭。主要有粉汤、油糕、麻花、饸络面,来迎接新亲戚。这些就是新娘家陪得嫁妆,一台冰箱,一台洗衣机和一些被褥等。

主家正在窑洞的灶台上炸油糕

娶亲的人被迎进窑洞内,一般上炕女人是要盘腿而坐,显得庄重稳当。这两位因为年轻,没有盘腿的经验,也就随意坐下了。之后女方家就要给他们端上粉汤、油糕、麻花、饸络面。

外面的厨师们和帮忙的人们正在做粉汤这就是新娘子,在我们到之前,她还没有化妆打扮。因为化妆打扮是有男方家雇化妆师给打

扮的。

化妆是在一孔窑洞进行的,窑洞有不少家具和一些零碎,空间比较狭小。化妆师再给新娘子化妆打扮中...这张是她们二人的间隙拍摄的,窑洞内空间有限。只好凑着机会拍摄了。

乐手们再使劲的吹奏乐曲,大冷的天,个个头上冒汗...看起来这些乐手们挣钱也是不容易 亲戚朋友前来上礼钱,这里原来还有一个讲究,那就是任何人来上礼钱,都有喝一杯酒。现在这个讲究已经慢慢淡化。很多妇女来了,仅仅是礼节性的端一下杯子就放下吗,也是最主家的尊敬。

相堂:主要是给新娘家的叔叔、爷爷等长辈们称之为位家,位家在婚丧嫁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陕北人对位家是特别的尊重。这项议程,女方家总管把吹手是请来,给来参加婚礼每一位位家吹一首曲子,这位就要给一些小费,以答谢吹手。同时,吹手吹完一曲,位家人还要给吹手敬酒或者两人碰一杯酒。相堂的同时,是要喝酒的,参加的人可以敞开嗓子猜拳行令,以此赢酒行乐。给财礼:这位拿钱的是男方家的叔叔,这是两家在婚前就协商好的一项必备的议程,男方一次性拿出3.9万元的衣服钱给女方。这是两亲家在点钱验实。娶亲的负责人,也就是新郎官的叔叔,给女方家彩礼钱 化妆师再给新娘最后的补妆 新娘穿衣,这是娶亲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议程。男方的女人代表,也就是新娘的婶婶,把带来的新娘装(从里到外全新一套),要亲自给新娘子穿上的。这会的新娘子特拽,什么都不用动手,真可以说是衣来伸手了 硬衣钱:再穿衣之前,男方的婶婶要把硬衣馍馍放在新娘的腿上,再在硬衣馍馍下面压上钱(硬衣钱),也就是说,如果男方不给这个钱,新娘就不穿新娘衣。所以说这也是活动中的一项很有趣的风俗。

在新娘穿好衣服后,新娘就站起来,硬衣馍馍掉落在炕上,新娘就把这些钱全部收进自己的口袋,归自己所有勒了。给新娘佩戴新娘花这是最后打扮出来的新娘子,就等待一切就绪,准备出嫁了。

风俗:抽底,女方家为了酬谢娶亲的女方的女代表,由女方家父亲准备现金,放在一个盘子里,用馒头压住(男方家来几位女士,那就要准备几份抽底钱),在女方吃最后一顿饭的时候,由总管拿出来,按规矩来讲,馍馍和钱男方的女代表都要带上的。但现在风俗有了不少改变,一般的情况下,只拿馍馍下面的钱,而馍馍则由总管拿着放回主家。上图就是总管拿出盘子,放在女宾的席上。

娶亲的两位女宾抽掉馍馍下面的钱,装在自己的兜里。这也是女方家感谢女宾的一种方式。在后面,也就是男方家也有同样的风俗,那是回应女方家的女宾的。压箱钱:这个风俗是在双方家长在结婚前共同协商好的,在结婚这天,娶亲队伍准备出发前,由双方的主事人一起。先由女方家长给盆里放钱,男方的主事人根据女方父亲压的多少,要在这个基础上翻一番。比例说明:如果女方压100元,那么男方主事人就要压200元,以此类推。

等双方把钱压完,由总管把钱收起来,当面点清,交由新娘。这个钱就成了小两口的以后备用钱。

攒被褥:由新娘新郎家的女宾各一个,把男方带来的和女方陪嫁的被褥,用针线缝合在一起。一是为了返回途中牢靠;二是让小两口心连着心,白头偕老的意思。

这期间,男方来的姐夫就派上用场了,它主要负责娶亲过程中的苦脏累的活计。这会他就要找人,并一起把女方陪嫁的东西要办在车上,并绑扎牢靠。

梳头:在新娘临出发前,还要娶亲的女宾(男方的婶婶)帮她梳头,这也是在娘家的最后一次梳头。

盖上红盖头:红盖头是由新娘的嫂子盖的。盖头一盖,也就要出发了。

新娘子红盖头盖好之后,就有新娘的嫂子和来娶亲的女宾一起陪同走出家门。敬老酒:再出门后,由娶亲的两位女宾,给女方家的长辈敬酒,以示感谢亲家之意。

给新娘的父母敬酒。这里因拍摄角度问题,没有能拍上给她的父亲敬酒的场面只拍上给母亲敬酒的镜头。

这个议程一完,在新娘家的所有已成全部完成。也就是该开始出发了。鸣炮三响,鼓乐手开始奏乐,娶亲打道回府。

由于道路崎岖,车子都在山上停放。所以,娶亲和送女的人们,都必须步行上山到车子跟前由于道路崎岖,车子都在山上停放。所以,娶亲和送女的人们,都必须步行上山到车子跟前乐手们也必须吹打到看不到村庄后,才能停止吹打。

陕北农村结婚风俗

(六)路戏新人

在离新郎家还有一公里的地方,娶亲的车辆就被一群小伙子和大姑娘“虏着"新郎官拦住了娶亲的车队。这会的新郎官和新娘就是这群人的玩物了。因为,在陕北就有这样的风俗习惯,除了长辈以外,亲戚、朋友、同学(尤其是年轻人)这会就可以放开的玩,随意逗乐、拳打脚踢都是可以的,但不管怎样,玩也是有一个度。新郎官在两个小伙子的挟持下,一起来接新娘。陕北的风俗,娶亲时新郎官不去新娘家。新郎官在距家500-1000米处等待接新娘回家。这次他们拦在约1公里的道路上,刹那间一大帮小伙子、小姑娘围上来,起哄、逗玩新郎,强迫新郎官把新娘从车上抱下来。

在众人稍不留神,乘坐新娘的司机瞬间加油门,从众人眼皮子下面溜走了,把新郎官和几个小伙子撇在后面。这可就让一对新人少受了一些罪。但也没有走多远,又被前面的人群拦住,迫使新娘下车。

两位送亲的女宾做着新娘的保镖,但是终究寡不敌众。还是被众人强行拖走。

人群中,手持礼花弹的大姑娘、小伙子趁势将礼花弹全部对准新娘喷发。

众人强行把新娘子往新郎官身边拉,意思是让新郎官背着新娘子。这个场面各位朋友是否见过,像这样的场面,一般都是在打群架的时候才会出现,但这可不是打群架。这是新娘子、新郎官想着法子躲避众人的“凌辱”(因为,这会任何人都可以用拳头、巴掌、脚踹打这对新人,不堪众人的拳脚捶打),这个时间一对新人必须做到打不还口骂不还嘴境界。目前他们只能是忍受一切,强颜欢笑,面对这一切。

新郎终于在众人的促使下,把新娘背在背上。但是就这样也不行,在前方总有人给他们设置障碍,阻碍新人的前进方向。在众人的折腾下,二人汗流浃背,气喘嘘嘘。依旧是强颜欢笑,笑对一切。

放炮点火把:在新人即将到家之际,总管要派出两位小辈,也就是和新郎官一辈的两个年轻人,一人一边手持蒿草,点燃火把从公路边燃烧到大门口。其意思主要是避邪驱灾,因为鬼神都怕火,用火把回家的路邪气逼走,让新人走着干净的路回家。

背柴担水:也是在同时,由两位长辈把门外面的柴背上一捆,背回家。挑水的则在外面挑一担水,挑回家。其意思是这对新人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缺柴(财的谐音)不缺水,生活美美满满。这个风俗因为再回来前已经举行,所以就没有拍到。

不到一公里的路程,这对新人就走了一个半小时。这会的新人早已经是累的精疲力尽了。不管怎么总算是走到家门口了,这才是他们所庆辛的。这一切,还是在总管(村主任)大声呵斥下,几位长辈力促下,才得以让他们回家。

刚到大门口,又被一群人堵在大门了,他们又要玩耍新人。这会人多过于拥挤,也就没有拍上这一段的镜头。见谅!

新娘新郎回到家,经过稍事休息,婚礼议程就开始了。这里的议程和我们那里的还不一样,比较简单,但很有意思。下面就是主持人的讲话:

结婚庆典仪式: 众亲朋请安静,听我把这桩婚礼庆; 今遇黄道是良辰,善结良缘是吉庆;

天上降下紫微星,满园锣鼓鞭炮鸣;(鸣炮、唢呐声)

一、腊月初三喜开门,迎来喜花接来财;

添加人口又添财,新郎新娘入席台;(奏乐:纤夫的爱)

二、男婚女嫁大吉庆,了却两家父母心;

送客亲朋到院中,冷寒受冻行一程;请送客高朋到台中。(奏乐:十里送红军)

三.松柏四季绿又青,父母就是育花人;

从小到大育成人,今天又把大事成;

夫妻二人深鞠躬,感谢父母养育恩;

二十年养育恩情比海深,父母是天下最亲的人;

你们夫妻再三鞠躬,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恩;(奏乐:父亲、母亲)

四、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虽然你们夫妻二人感情深,少不了穿针引线的人;

夫妻二人深鞠躬,感谢媒公恩:(奏乐:将军令)

五、今日良辰拜花堂,鸳鸯一对配成双;

陕北八月天 篇6

是的,多少人曾描摹讴歌过陕北窑洞、窑院,但我要说,对陕北窑洞真正的感悟和理解那还只有我们陕北人。我的一位年轻的陕北诗人朋友曾热情唱到:“如今我已从豁亮的月弓窗下走出,走了很远还没有走出你的深情;我想山川是高原皱脸上展开的笑容,你是望着我的背影的母亲的眼睛——啊,陕北的窑洞!”——举世瞩目的陕北窑洞,伟大的摇篮!在这里,曾一代代诞生了像那山丹丹一样灵秀俊美的女子,一代代诞生了那像黄牛犊一样结实健壮的后生,也曾诞生了古老而悠扬的信天游歌声,新世纪摧枯拉朽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最辉煌灿烂的智慧思想呵!

陕北村舍院落,住的拉拉撒撒。一家一户都是土窑或石头、砖箍起的窑洞,窑檐一摆儿都用青石板压起,牛棚猪圈鸡窝就搭在窑畔或院墙外边。这时令,窑沿垴畔坡洼上,已开始矗起一垛垛拱形轮廊的金色的干草堆,像一幅幅康斯泰布尔笔下的风景画。窑洞两侧,挂着一串串红辣椒,黄烟叶。门桩上,交叉风晾着束束选作种子的谷穗、糜穗子,给人新颖别致的韵味。明亮精细的窗户上,贴着红艳艳的剪纸窗花,显得和谐而自然。

主人会热情厚道地招待你的。陕北人,极看重“门风”。谁家若对客人冷淡和怠慢,立刻会遭到全村人的嘲笑和斥责:门风不好。你也要随和些,随乡入俗。你快上炕,他们会腾地端上来一筛子红枣,一簸箕南瓜子或喷香的爆玉米花,你就大口吃,吃得有股粗劲厚实劲,不然他们也会说你“生分得和城里里人一样样的。”

陕北人喝烧酒,气氛热烈而又别具一格。他们喝酒要唱歌,边喝边唱,叫“唱酒曲”。

开席,要由主人先唱《请酒曲》:“有个酒曲哟唱起来,八仙桌儿当中摆,象牙筷子对撒开,银壶金盅转开来,——伊呀啊噢喂。”歌毕,传壶递饮,为宾客敬酒三巡,但哼哼唧唧、吆五唱六开始了。

一来我年轻,

二来初出门,

三来人生认不得个人,

好像那孤雁落凤群。

展不得翅,

放不开身,

叫声亲朋多担承,

担承我们年轻人初出门。

啧啧,看说得多美!浪漫而风趣,调侃而诙谐。既恭维了别人,又表现了自己,真是一箭双雕呵。

你不会唱酒曲,酒量又不大,一定有些发怵吧,不必发怵,有人会代你喝的,远道而来,大家都会担承你的。那么,你就乘兴倾听他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唱的那些一支支由远古流传下来的酒曲吧:《好汉秦琼》、《赵子龙》、《李自成》、《盖世英雄好》……在酒场上唱这些壮怀激烈的千古韵事,到底给人一种什么意味呢!呵,这些不知形成于哪年哪月的、仅仅只流传于陕北黄土地域上的酒曲呵……

陕北被誉为“腰鼓之乡”,老汉后生都会打这东西,连五六岁的猴小子也会来两下。于是,脚地下,后场掌空地,立刻成了腰鼓场。四个或八个年轻后生立即挥动鼓槌,扭动着对打起来。

上帝送黎明来,是赐给所有人的。——塞万提斯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他们不会忘记尊贵的客人的。第一个腰鼓舞姿准是“三参拜”。接下来:“凤凰三点头”,“金鸡独立”,“青龙摆尾”……一个个独具千秋的舞姿令人眼花缭乱。那完全是一种粗犷的刚劲豪放的力的造型呵!怪不得外国人连连啧叹说走向陕北,才看到地地道道的中华民族的艺术呢!而最来劲的也许是“野马分鬃”、“大过堂”几招,简直绝了!伴着“叭叭咚叭咚叭”的强烈节奏,那股虎劲、那股猛劲、那股狠劲、那股狂股、那股野劲的气势和魅力,全淋漓尽致地发泄出来了!鼓声急,槌绸飞,小伙子们腾空飞跃,胯下击鼓的一刹那,突然显得那样威武,那样雄魄!

——哦,多么舒坦、和谐、宽慰、友善的八月秋夜!普通的庄稼人,为表达自己的盛情,会在这丰收之夜兴味酣然地红火闹腾一个通宵的。

看着粗犷的腰鼓,听着自由自在的酒曲,游人呵,你尽可以领略陕北人身上所凝聚的那种古老而伟大的精神内涵,你也尽可以让你那些神奇而浪漫的想象力自由驰荡。是的,黄河流域这块远古而博大的土地啊,轩辕浩气,华夏始祖,开创江山,拓土万里,最早开拓了这片疆土呵!于是,大禹的部落,镇卧狂流,凿通了泛滥而灾难的黄河古道;偏远地黎民,斩山灭谷,修筑了气势壮阔的秦直大道。仰韶文化在这里孕育了古老悠久的信天游,粗犷的腰鼓、秧歌舞、新月形的窑洞,柔美的窗花……成熟的八月,一部神奇的书!八月完成了一幅光闪闪亮铮铮的伟大的陕北自我画像呵……

这时,也许你会突然击节惜叹:八月太快了,在陕北呆的太短了。陕北八月实在具有着另一种风土,人情;另一种重托,深邃;另一种精神,智慧和哲人的思考啊!

——哦,我的红格丹丹、黄格灿灿、绿格莹莹、紫格楚楚、蓝格瓦瓦、黑格玖玖、白格生生的五彩斑斓的陕北八月天呵!我的甜格浸浸、香格盈盈、酸格溜溜、傻格蛋蛋、巧格灵灵自由自在、富足、丰饶和温暖的乡村八月天呵……

朋友,你来吧,我的陕北的八月会厚待你的……(节选自《文苑•经典美文 2008年第10期》)

品读:这是一篇饱蘸激情、描述介绍地方特色的美文。到过陕北的人读之可重温旧情,倍感亲切;没去过黄土高原的人读后会得知识收益,心驰神往。

首先,文章以远镜头、大处落墨方式,由八月这个灿烂的收获季节引入,以白描手法简洁勾勒出乡村的傍晚、淡淡的炊烟、南飞的大雁、绕花的蜜蜂、牧归的牛铃……好一幅恬静、优美的高原图画。美好的景致,自然令人看不够、爱不够。于是作者借诗人之口,发出对家乡由衷地颂赞——智慧思想、世代传承、钟灵毓秀,感人至深。

其次,作者拉近距离,把镜头再度推进,聚焦于农家院落的内外:砖石箍起的窑洞、牛棚猪圈鸡舍,金色的干草垛简直就是风景画,丰收的农作物挂满窑洞两侧及门桩上……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然而,这并非重点,作者要向读者骄傲介绍的是人,是陕北朴实厚道、热情好客的人。他们为你唱《请酒歌》,传壶递饮、真诚相敬;邀你或代你唱酒曲、请你或帮你饮酒,让你切实感到宾至如归、亲人的盛情、客人的尊贵。

再次,听歌饮酒,仅仅是陕北人好客的一部分,陕北那充满虎劲、猛劲、狠劲、狂股、野劲,显得威武、雄魄,体现气势和魅力的腰鼓,则更让人眼花缭乱、激情澎湃,为舒坦、和谐、宽慰、友善的八月秋夜,为庄稼人表达盛情、歌颂丰收平添了诸多的喜庆。

最后,基于听歌的触动,饮酒的激发,欣赏腰鼓的感染,作者卒章遣怀、结束全文:既讴歌陕北人民千百年来伟大的开拓精神和世代相袭的承传,又指出陕北高原的特有的风土人情及精神智慧。而在结尾处,作者又以生花妙笔,连用12个叠词,发出对陕北乡村八月天的礼赞;以呼告方式,代陕北乡村八月,发出诚挚的邀请。心系陕北传统文化,一数家珍娓娓道来;寄情乡村八月习俗,抒写真意,感人至深。

思考:

1本文名为《陕北八月天》,但侧重写的并非“陕北八月的天空”;根据你的理解,谈谈“陕北八月天”所指的内容。(50字内)

答:

--------------------------------------------------------------------------------

2在第2段中,作者说“对陕北窑洞真正的感悟和理解那还只有我们陕北人”,并顺势引了朋友的诗句。请问引诗的用意何在?

答:

--------------------------------------------------------------------------------

3作者所以讴歌陕北八月,既因为这是自己的故乡,更因为它很特别。请指出它的特别之处。

答:

--------------------------------------------------------------------------------

4文章结尾说:“朋友,你来吧,我的陕北的八月会厚待你的……”请结合全文,概括出“厚待”的具体内容。

答:

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作用探讨 篇7

关键词:陕北方言,陕北民歌,作用

高亢悠长的陕北民歌从远古走来,那些历尽沧海桑田,经受千锤百炼的艺术精品,已被锻造成民族音乐殿堂中的经典,而永存于世。陕北民歌可以称其没为陕北的“身份证”,陕北民歌将陕北人性格外化,用艺术表现出来,并能内化于陕北人的无意识中,天然地从陕北人心底流露出来,是展示陕北人的最直接方式。陕北民歌真切的反应陕北人们的愿望和要求,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千回百转的历史长河之中流传至今。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历史中,陕北民歌在革命的风暴中成长,如火如荼的斗争圣湖,给陕北民歌打上了时代的鲜明烙印,陕北民歌爱憎分明、形象鲜活。历史的机遇为这片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陕北民歌开辟了新天地。陕北民歌作为陕北风土人情和,民间习俗中的重要角色,描绘和反应民俗事象。在民歌的百花园里,陕北民歌就是一直开放的最绚烂的话,一首首民歌就是一副副陕北革命根据地斗争的画面,陕北的黄土地就是千百万劳动人民歌唱的土壤。

陕北民歌就行政地牢里区划分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市二十五个区县;就民族色彩区划分,富县、宜川、黄陵、洛川、黄龙等五个县的民歌不属于陕北民歌,而属于关中民歌。陕北地区有它特有的方言,方言的应用使得陕北民歌呈现出多姿多彩之境。陕北的民歌通过陕北方言进行演唱,在此过程中书法自己的真情实感,表露人们心灵深处的意境,方言的应用可以让歌者感情自然的流露,这种自然无饰的演唱方式,使得陕北民歌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散发着这片黄土独具一格的高原气息。陕北民歌根植于这片黄土地,陕北方言的歌唱展示出黄土地的自然美。

一、陕北方言的歌词色彩

陕北方言是有一种特殊的发音韵味,主要表现是没有前鼻音,在其发音的过程中前鼻音都发成了后鼻音。比如“人”字在实际民歌演唱中发音为“仍”,“神”字在实际民歌演唱中发音为“绳”等;另外在陕北的方言发音中,声母“J、Q、X”的读音在实际发音中则发成“G、K、H”,鞋这一名词在唱词中会发成“hai”,“下”字发音唱成“ha”等。

陕北民歌在演唱的时候,发音的共鸣部位是比较靠近口腔的前方,唱出来的音效有一种“喊”的感觉蕴含其中,所以对于共鸣来讲究相对弱一些。陕北民歌在创作歌词的时候本着简明质朴的原则进行创作,是直接抒发感情的类型。歌词的元素直接取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唱词通俗易懂。例如在表达生活比较困苦的歌词就用“小米钱钱洋芋蛋,窝窝酸菜家常饭”来表述。陕北民歌的唱词还有一些是叙事性的,它常常用简明的语言来描写故事,内容十分深刻,这类的各需大多是表达主人公的真情实感,发自肺腑的心声,这些方言的唱词都增强艺术的功用。

二、陕北民歌天籁之音

陕北民歌通过唱词来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它能让人们的生活丰富起来,用艺术的语言形式来传达情谊,陕北民歌表达得不仅仅的歌词的内容,还讲究着语言的韵律。在实际的演唱中陕北民歌通过借用衬字、韵脚、叠音以及洪音来体现陕北民歌中歌词的声音美。

借用衬字在陕北民歌中的使用是比较广泛的,它可以渲染民歌的整体气氛,完善民歌的节奏与旋律。在陕北民歌当中出现较多的衬字有“哪、那个、的个”等,这些衬字是被虚化的,在实际演唱中并没有实际要表达的意义,这些衬字可以填充空缺的部分,可以帮助展现神韵气韵。

韵脚和谐在陕北民歌中也是比较重要的,把韵母相同或者是韵母相近的放在歌词的句末,借助押韵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使歌唱表现更加极致,这样能加强听觉感知的注意力,从而更加深刻的呈现歌唱时的音响效果。

叠音在陕北民歌中属于一个重要的特色,把单一的字相叠,形成双音,陕北民歌运用这种特有的节奏来促进呆板唱词的节奏感,使得民歌展示出更有亲和力的艺术魅力。陕北民歌中的叠音使用是在形容词、动词或是副词后面,期间不加任何衬字,构成一个音节繁复的多音节词,这样的唱词效果可以更加饱满的刻画音乐形象。

洪音在陕北民歌中也有出色的表现,在演唱民歌时洪音的发生需要开口度大,其发音特点是洪亮,体现出一种粗矿豪迈又欢快的情感。

三、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的旋律中大放异彩

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和它独具特色的演唱技巧,植根于陕北的特殊地理环境中,它拥有悠长的光荣历史,陕北民歌更多的注入的是革命精神,充分的展现出陕北革命根据地人民坚强不屈,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陕北方言的声调在陕北民歌旋律中产生的艺术效果是值得关注的,陕北民歌若不用当地的方言去演唱,那么韵脚就会显得不和谐,所以用带有押韵的方言来演唱是十分有必要的,方言的运用可以更加突出地方的味道。陕北方言的调值对陕北民歌的音乐声腔音调有着重要的影响,考虑到服从整个音乐旋律的走向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与音调的吻合性,陕北民歌之所以能感人,其魅力也蕴藏于此。另外,陕北地区也有地方性的土语,这些土语也应用到了陕北民歌当中,一些吆喝声、惊叹声都影响着民歌歌唱的语气,使得民歌的整体比较朴实亲切,这样就丰富了陕北民歌的地方性特色。

四、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体现

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这里的人们歌唱祖国、歌唱劳动、歌唱幸福生活,这些多样化主题的歌曲通过陕北方言的歌唱来传递音乐的特质,同时还体现了陕北方言粗犷的个性,歌词朴实无华,平铺直叙。如果陕北民歌当中缺少了陕北方言,那么地方风格将大失其色,只有用陕北方言唱出来的陕北民歌才是正宗的,无论在创作还是在演唱,都不能忽视陕北方言。

陕北方言与陕北民歌是水乳交融的,我们可以从审美的角度来审视陕北民歌,其方言在更大程度上可以扩大陕北民歌语言之美的艺术空间。从文化的角度上来透视陕北民歌,方言的从语言理解上提供了便捷,可以更真切的反应黄土地之上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文化。陕北方言包含了方言土语,方言和土语的运用增强了民歌的地方色彩,更容易图此案陕北为民俗味道。陕北民歌在演唱时是通过方言的发音来进行押韵的,不适用方言就很难道发哦韵脚的协调,因因为押韵在陕北民歌的演唱语言中体现的尤为重要,如果歌者尝试用用普通话或者其他的方言来演绎陕北民歌,那么就失去了陕北民歌的的语言风貌,会显得不伦不类。

五、结语

陕北居住文化 篇8

可是,這中间却仍然有一个无法逾越的问题即陕北高原上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决不仅仅是两千年;在未有黄土窑洞之前的那些遥远而漫长的日子里,那些操纵着石刀和石斧,从事着采集与狩猎以及简单农业经济的属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先民们,又是居住在一些什么样的居室里?

“上古穴居而野处。”《易经·系词》中的这一句话,早已被许多著名的考古发掘所证实,其中典型的一例,就是震惊中外的“北京人”的发现。据考证,在距今约50万年至23万年之间的一段十分漫长的时期内,一些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北京人”,在掌握了用火与熟食技术的前提下,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一个天然岩洞中,竟生活了近30万年的时间。这些有力的证据,使得“上古穴居而野处”这名话更加扩大了影响,以致于在许多普通人的脑海中,最终竟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以为凡属史前时期的人类,一律都居住在一些天然的洞穴里。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会。实际上,自然界是没有那么多的天然洞穴供原始人类居住的。比如在陕北高原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就一直没有找到过一个供史前人类居住的岩洞——大自然原本就没有给黄土地提供足够的洞穴,那么,在距今3——5万年前后的那些最早踏上陕北高原的“河套人”和“黄龙人”,又究竟是如何栖身的呢?

许多考古发现判断,史前人类的栖身之处并不都是在洞穴中;人类学会建造房屋的历史,也远远要比我们所想象的更长久。聪明的人类几乎是在利用天然洞穴借以藏身之后不多久,便学会和掌握了一些建造简单房屋的技巧。他们会在一些自以为比较理想的台地或山坡上,用周围的石块或吃剩的动物骨头,堆砌出一道首尾相连的呈圆形成椭圆形样式的矮墙来,且在矮墙的某一处地方,留一个缺口,以供人进出;然后在矮墙的内侧或中央,用木柱与小棍搭制成一种尖顶或支架,在支架的外部,再裹以茅草、树叶或兽皮,这样,就俨然是一个可以供早期人类居住的房屋了。而这种房层的出现,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上,差不多已有了近30万年的历史。不言而喻,在进入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后,原始人群之所以能踏上像陕北高原这样一些四季分明、昼夜温差明显、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炎热如火而又缺乏天然岩洞的北方高纬度地区,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原始人类,已比较熟练地学会和掌握了一些简单而又有效的建造房屋的本领。如果没有这样一些虽然简陋但又十分管用的草棚茅舍式房屋作保障,那么,在距今3——5万年前后的那大自然压力非常严酷的岁月里,当时的“河套人”和“黄龙人”在陕北土地上的出现便是难以想象的。这样,我们便澄清了一个事实:即后来在黄土高原上供人们长期居住的地穴式黄土窑洞,并不是像许多人所误以为的那样,是由一些早已存在在自然界的天然岩洞直接演化而来的,而是在一些早期人类房屋的基础上,通过一番艰苦漫长、复杂多变的演进和升华才脱胎出来的。

这中间的演变方式是颇有一番意味的,它大致上经历了一个从露天居,半穴居,一直到隐入地下的全穴居和水平穿入土屋的全穴居这么几个既复杂多变、又顺理成章的有趣的过程。

我们已知道,在黄土高原这样一些天然岩洞十分少见的区域内,人类最初的居住营地几乎都是露天而建的。可是,这样的露天房屋实在也有许多严重的不足,挡风不严,遮雨不实,特别是每当进入了严寒的冬季以后,人们栖身在这样的所谓房屋中,那便只能是彻夜寒颤不止,忍受着难忍的冷冻。于是,在跨进了新石器时代以后,人类的居室便发生了一次突破性的改进,原始人类将原先纯地面房屋,改造成了一种半地穴居室。原始人在预备建造房屋的地址上,先用工具挖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的10来平方米的土坑来,这土坑一般有半米至一米深,在土坑的一边留一道斜坡式小门,供人们出入,然后在土坑的周边用木柱、泥草或兽皮架设出一个中间高出地面的屋顶来。在整个龙山文化时期,当时在陕北高原上的原始先民们,普遍都居住在这种半地穴式的房屋里。那时的人们居住在这样的房屋中,其心情自然要比在此前住那种露天式茅屋草舍好得多。况且,在龙山文化的时期,我们的祖先们已普遍而熟练地掌握了那种用白石灰涂抹居室地面的技术。这一种半地穴式的10多平方米的小土坑,经用白灰泥细细地涂抹后,真是既洁白干净,又防潮美观。人们在这样的房屋中坐卧躺睡,当然舒适和安逸得多了。这种半地穴式的居室,便在那一个时期的人们中,普遍地受到了欢迎和接受,而这一时期的人类居室的遗址,由于白灰是被涂沫在距离地面一米左右的土坑的表面,又加上那时的人们多喜欢选择一些台地或山坡作居址,因此,这种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遗址,至今都不断地在陕北各地被发现。只不过今天的人们大多是将这种白灰面遗址称作所谓“米面场”,多数人只知道这一种用白灰涂过的场所,就是传说中那种上古时天上往地下飘(下)米面时接收米面的米面场,而不懂得民间传说中的米面场实际上真正是人类在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当然了,这一个关于米面场的说法倒很有趣,也很耐人寻味。只是,这一种说法的内在依据是什么呢?这恐怕就是一个遥远而永久的秘密了。和早先的茅棚草舍比起来,龙山文化时期的半地穴式居室,显然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可一旦在这种半地穴式房屋中住久了,人们照样又发现了它的一些不足与缺陷;其保暖性能仍然不能满足人体的需求,每当进入严酷的隆冬,北方的寒风呼呼吹来,人们躲在这种半人多深的土坑中,照样要忍受寒冷的侵袭,照样有一种等不到天明的饥寒交迫的感觉。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藏身之所更温暖舒适一些呢?人们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脚下黄土: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将这种半地穴式的房屋,改进成一种全穴式的洞窟呢?正是顺沿着这个思路,这一回,人们就像老鼠打洞一样,干脆将自身毫无保留地全然隐入了地下。人们先是在地面上挖一个留有台阶可以上下的竖坑,在竖坑底部再沿着水平的方向,向纵深挖一个大大的土洞,这土洞自然是一个人类早期窑洞的雏形。这样的全地穴式居室已经没有了那个用木棍与泥草架设的屋顶,只是为了更加严格的遮风与避雨,或者是为了使自己的居室多少有一些房屋的“味道”,人们才顺便在这人工洞穴的出入口,顺着供人们出入的台阶的走向,搭制了一个人字形的“阳伞”式遮盖物。人们穿过这把人字形“阳伞”,就可以在每日黄昏来临的时候,钻入自己的家中,与家人团聚,以消除一天中耕作与狩猎的疲劳。而在钻入了这种毅然隐入地下全地穴式洞窟中以后,人类果然战胜了严寒,即便是在那种北风呼啸的深夜,人们也照样可以进入异常甜美的梦乡。

然而,这种全然隐入地下的黄土洞窟,虽然有许多的长处,可同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严重的缺陷。在这种深中中的洞窟里,人们必然要过一种暗无天日的生活。况且,这样的洞窟由于隔绝了日光与深隐在地层中,定然会异常的潮闷。如何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改变得既光明磊落又暖和舒适呢?人们总结这种开挖地穴式洞窟的经验,突发奇想,大胆改革与升华,终于一举发明了造福于子孙万代的被后人们称颂不已的真正的黄土窑洞。这一回,人们的注意力由垂直方向转向了水平的方向。他们先是在一个背风向阳、依山近水的上坡上,选定一个比较理想的地址,向着山坡的纵深处,先挖出一个竖直的露天的平面来,然后再在这个平面正中间,沿水平的方向,开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洞口来,进而在进入了洞口之后,将这个水平的洞窟加大并加深,且开挖成一种上圆下方的形状,接着将洞口扩大成与洞窟内部一般的大小,最后给洞窟口安置上一副也是上圆下方的木结构门窗,这样一来,一种具有稳定意义与稳定形式的成熟的民居建筑——黄土窑洞,就真正在黄土高原上被发明出来了。这时候,历史已进入了秦汉两朝期间。这个时候中华民族的居庄建筑文化,已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在所有以砖木结构为主要特征的房屋与宫殿建筑物中,早已是门户俨然,功能俱全了。这一先进的中华民族主体建筑文化风格,也必然影响与促进陕北建筑文化发展,而有门有窗的陕北黄土窑洞在这个期间的脱颖而出,也正符合中华民族主体建筑文化发展演进的节奏。这一种巧合与必然的分寸,刚好被掌握在了一种恰到好处的程度。黄土窑洞在这一个时期的出现和被普及,也正好和这一时期铁农具的普遍使用合上了节拍。试想,如果没有铁制农具的推广和应用,人们如何能发明出这种出土最很大又必须安门上窗的黄土窑洞呢?当然了,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黄土高原上最早窑洞的出现可以上溯到夏代,但是考古学家同时又证明,在整个夏商周三代中,黄土高原上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居室,还基本上是那种和龙山文化时期相差不远的半地穴式房屋。而接下来出现在高原上的那种全然隐入地下的竖直拐弯的洞窟式居室,其流行的时间一定很短暂。它的出现开启了人类的智慧和心灵,使人们毅然从地下的居室重新迁置到了阳光的照射之下。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陕北传统】相关文章:

陕北婚俗范文05-17

陕北民歌04-13

陕北秧歌剧本04-27

陕北民间谚语06-09

陕北民俗体育06-05

陕北秧歌歌词范文05-31

陕北方言语音特点07-13

校本教材—陕北秧歌05-07

陕北写生画展前言05-11

陕北会师的论文题目05-04

上一篇:问题与优势下一篇: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