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成长

2024-07-24

鼓励成长(精选八篇)

鼓励成长 篇1

一、多些表扬, 少些批评

很久之前我听了一名外籍教师的一节课, 课上的大概环节已经记不清了, 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 整堂课几乎是老师的赞扬贯穿始终的, 甚至学生回答了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 老师也不会吝啬赞美之词。 整节课老师总在说着“你太棒了! ”, 孩子们听了特别开心。 回忆起我的课堂, 这样的话并不多。 我对学生的鼓励评价语言十分单一, 只是简单的“好”、“很好”等。我们也许总在强调课堂上的效率, 恨不得把所有时间都用在讲课上。 可是我们忽略的是学生更需要鼓励, 需要赞扬,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赞美是对他们的认可。 通过表扬和赞美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

赞美是一门艺术、一种欣赏、一种享受。 当我们因为孩子们的进步而赞美他们时, 孩子们就会有种被肯定的喜悦, 并且他们会爱上这种感觉, 为了再次得到这种赞扬而努力。 但赞美也需要有度, 有时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足够了。 比如我们班有个女同学, 学习成绩不好, 上课不遵守纪律, 是每个老师心中的问题学生。 一次学校安排任务办手抄报。 我就决定给她一次展示机会, 经过她的努力, 她办的手抄报终于展出在学校的展示板上。 当她看到后飞奔着跑过来告诉我这个消息,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这么开心。 这时, 我突然觉得他们这样的所谓的“问题学生”更需要被认可、被表扬。 班会时我表扬了她, 而她挂在脸上的笑容再一次证明了赞美有多么重要。 所以现在的我正在尝试, 在教学中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批评, 也许孩子们美丽的明天正蕴藏在我们的赞美之中。

二、巧给学生“戴高帽”

这里的“戴高帽”当然不是什么阿谀奉承, 而是把一个人的优点、 专长等美好的方面夸大, 并且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从而起到鼓励、鞭策作用。 记得初一刚刚开学时, 我得知小学部的一个最难管理的学生分到了我的班, 主任都提醒我做好心理准备。 所以我们的第一次见面, 我就给他戴了一顶高帽, 而这顶帽子也让他成为我们班一个最优秀的班干部。 还记得开学的那天, 他风风火火地就往班里跑, 我拉住了他说:“太好了, 学校把你分到我的班了! ”很显然他被我的举动吓到了, 也许他认为没有老师会希望他成为自己班级的一员。 我和他说:“我听小学的老师说, 你的管理能力特别强, 学生都很听你的, 而且你很聪明, 学习也不错。 所以我特别希望你能分到我的班成为我的得力助手, 这样我就可以轻松点了。 现在我的愿望实现了! 真是太好了! ”他并没有说什么, 只是那酷酷的脸上展现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在之后的日子里, 他成为我们班的纪律班长和体育委员, 而且之后他的表现真正符合我给他戴的高帽。 正所谓“帽子有多高, 人的眼界因仰望而被‘引申’有多远……所谓‘志存高远’, 就是因为高远处有顶自己心灵中羡慕并想得到的帽子”。 当然, 高帽也不是随随便便就给学生戴的, 要戴得恰到好处。 并且戴高帽要因人而异, 不能让孩子们戴上高帽后就沾沾自喜不进反退, 所以要巧戴高帽。

三、别让学生“破罐子破摔”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 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 ”大部分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 但部分孩子缺少勇往直前的勇气, 当他们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受到教师或家长的批评时便会产生负面情绪, 对于继续克服困难产生恐惧。 因而变得不够自信, 认为自己无法成功, 从而“破罐子破摔”放弃自己。 这个时候, 如果身为教师的我们也放弃他们了, 那他们真的就会摔得粉身碎骨。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不写作业, 不听课, 上课扰乱纪律和老师顶撞, 我找他谈了很多次了可并没有什么效果。 一次我在批评他时说了句:“你要是再这样下去, 我就不管你了。 ”其实原意是想刺激他, 激发起他的斗志。 可是没想到他的表现更不好了, 他甚至与其他任课老师说:“我们班主任都不管我了, 你们也别管。 ”这时, 我才意识到老师的一句话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就是我的一句气话导致他放任了自己。 所以我又找他谈心, 了解他的难处。 并且开始每天给他布置少量作业, 找一些同学帮助他学习, 并且适当鼓励, 这样他慢慢地走上了正轨。

学生面对成长的好奇, 学习的压力, 家长的期盼, 渴望自由的多重考验, 犯错在所难免, 在学生犯错后, 我们不应当放弃他们, 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不是雪上加霜让学生破罐子破摔。 我们应该多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而不是在学生的伤口上撒盐, 让他们不断地消沉下去。

作文成长需要鼓励 篇2

投稿时间:2013年7月10日投稿内容:鼓励升学作文

班主任:贤追

成长需要鼓励

鼓励如同和煦的春风,可以温暖我们的心田;鼓励就像淋漓的夏雨,可以滋润我们的心灵;鼓励好似火红的秋叶,可以装点我们的世界;鼓励宛如晶莹的冬雪,可以净化我们的灵魂。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以使人斗志昂扬,可以让人重新找回自信。我就是在妈妈的鼓励中成长起来的。

这学期的月考。我没考好,语文竟然只考了70分,一道简单的加试题竟然都没有答上,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我沮丧极了:为什么我的学习总不在状态上?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都答错?为什么我„„

回到家里,我写完作业就把自己关到屋里发呆,看着那个刺眼的分数,我伤心到了极点,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这个时候,妈妈敲敲门走了进来。她坐在我的身边,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这次考不好没什么,只是一次小测验而已。”

小测验?这可是开学后的第一次测验!而我考成这个样子„„妈妈像是猜透了我的心思,她鼓励我说:“一次测验没考好并不能代表什么,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将来,只要你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嘛。还有期中考试呢,你仔细分析一下原因,下次你会考的更好,妈妈相信你!”

鼓励每位学生语文“成长” 篇3

【关键词】学生;“成长”;距离;语文能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我接任了七年级(2)班的语文学科教学。当面对很多同学连声调的问题都错乱时,我愕然了;当初次测评,发现近三分之二的学生不及格时,我内心受挫茫然。就这样有段时间,我在浓雾中找不清方向徘徊着,强烈的上进心使我在梦中挣扎无力惊醒。就在难以入睡的一晚上猛然被一句话振作起精神: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看着学生“成长”。是啊,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不是在这么多年的教学中一直为学生能够进步而感到幸福

吗?!我要鼓励全体同学语文“成长”。

心态调整后,发现学生们的面孔是多么质朴,天真无邪的眼神是多么可爱。

为了全体同学的语文成长,我苦思冥想好多有利于学生进步的办法:

一、缩小师生之间距离

由于之前的情绪化教学,导致师生之间关系很紧张,教师在课堂上“气冲冲”,学生们在位子上“病恹恹”。为了缓和这种水火不相容、冰火两重天的状态,我在讲桌前真诚地、郑重地向同学们道歉:“同学们,请原谅老师之前对你们怒视,作为一位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步,只有学生进步了,才发挥了老师应有的价值,无故的发怒是无知无能的表现,从现在开始,我会用实际证明,我会尽力带领大家走上进步的大道上……”说完我向同学们深深弯下腰,当我再次抬起头时,看见同学们深切的感动和写满原谅的眼神。原来教师蹲下来看学生,学生们才会用心接受你,并接受、喜爱你所带的学科。从此我们师生之间在充满情感交流的方式下学习语文,感觉很融洽,很幸福。

二、教师要成为学生们心中崇拜的语文能手

都说名师出高徒,教师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才会影响学生们对语文的景仰,抱着景仰的心情学习语文,才会有沉甸甸的成果。

(一)在教学中我经常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引领学生对文字感知,对感情基调把握,对妙词佳句体会积累。记得在学习《安塞腰鼓》时,随着我有感情地朗诵,学生们分明感受到茂腾腾的后生们的激荡生命和磅礴的力量,学生们震撼了,纷纷在课堂上展示朗

诵:“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大部分同学还边朗诵边圈划,满眼的沉浸,满脸的兴奋,整堂课充满着雄浑、激昂、粗犷、蓬勃。

(二)对有背诵、积累需要的课文,我都是身先士卒。有感情地、完整地、流利地先背诵给同学们听,《土地的誓言》中第一自然节语句,运用呼告手法,直接倾诉自己热爱、怀念、眷念故乡的感情在背诵中完全显现出来,还有美丽富饶的东北故土在有感情背诵中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听完背诵后,同学们瞠目结舌,纷纷感慨:原来背诵还可以这么精彩,于是便有跃跃欲试的。这样就更替了以前教师捧着课本纯粹检查背诵的方式——教师毫无表情盯着课本校对,学生们带着压力紧张磕巴,这样的方式无法在同样的时间里实现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理解、运用的能力。

(三)作文指导有法可行。

1.在作文指导中,为了培养基础薄弱的学生对写作的信心,让学生们感觉写作就是简单地感情流露。我常常对一个写作主题现场说稿,无论从结构还是语言、内容上把握的恰到好处。学生们在羡慕老师出口成章的同时,感觉写作文原来也可以这么简单,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都真诚清晰表达出来。只要对写作有足够信心,随着语言积累运用的锻炼,学生们的作文水平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在写作《因你而快乐》,引导同学们写篇记叙文,围绕“你”在事情中表现的语言,动作,神态……给我带来的快乐。这样就围绕主题展开了写作。

2.为了提升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的审题能力,在面对文题的时候,及时引导写作角度的多样性。例如:引导《因你而快乐》中的“你”可以确定谁是主角?可以是人物,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植物,可以是季节,可以是地球等具体可观或者抽象虚拟的东西。学生们会因为教师的引导恍然大悟,原来立意可以有这么多选择!带着敬佩心情的同时写作的思路也被打开了,再加上学生们在文路上“添枝加叶”,就这样“锦上添花”的作品诞生了。

三、合理有效地运用作业促成长

(一)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堂作业:给基础薄弱的同学布置的作业量少而且简单,以基础知识为主要练习目标;给成绩优异的同学多布置一两个相对难度高点的作业,可以涉及阅读理解的知识。例如:《狼》这篇课文在安排课堂作业的时候,A.向后进生布置的是:找出课文中所有你认为拼读、书写、理解有难度的词语、句子。然后在批改时候,单独请这些同学到办公室一一辅导其读音,书写词语、句子的意义,并及时指导其认真填写。B.向优异的同学布置的是:除语句翻译练习外,还结合补充习题中课外文言文练习。C.向中等学生布置的是:正确翻译课文中语句,难度适中。作业因人而异布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家庭作业这个环节得到适当的锻炼。

(二)作业反馈及时。在班级及时表扬作业有进步的同学,用小小的一块糖果表示奖品。这样的反馈方式,让后进生有很大的成就感,漾在嘴角的微笑流露的是“稳稳的幸福”;对于成绩优异同学的作业,如果很出色可以向后进生展览,给后进生学习的机会,如果有不足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可以更好帮助他(她)们更上一层楼。

(三)家庭作业布置征求全体同学意见(没有掌握的、需要巩固复习的、需要延伸拓展的知识点)这样作业的内容就有含金量,因为是同学们各自的呼声,这样家庭作业就真正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在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表现处于稳中求进的时候,我又灵活巧妙地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这样学生们在听觉、视觉,内心的触觉都得到满足时,学习的兴致更高了。

那时“班级面貌一片大好”!我多想高歌一曲,分享下我内心的喜悦。以前常“看到”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总觉得是空谈,但经历了、体会了、我顿悟了它的深意并深情发表感慨:“不要轻言放弃,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老师都要带着热诚引导学生成长,作为一位语文老师,要引领鼓励学生语文成长”。

鼓励,学生成长路上的加油站 篇4

由此, 笔者认为,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 更要努力提高管理班级的水平。教学有方, 教育也有方, 教学生改正错误要讲究方法, 纠正行为要讲究策略。有的学生虽然做出了不当的行为, 但他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错在什么地方, 没有觉察到哪些地方做错了;有些学生也许知道了, 但他们却不知道怎样改正, 从哪些地方入手。这时, 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教师简单粗暴的批评指责, 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甚至自暴自弃。教师要多点细心, 寻找出错误产生的原因, 多点耐心, 引导他们认清错误, 多点爱心, 让他们走上健康成长的康庄大道。鼓励, 就是这条道路上的加油站。

一、鼓励表扬是动力

动力是激发学生上进心、驱动学生走向成功的内在的无形而又强大的力量。教师空洞乏味的说教肯定不能引起学生的认同感, 不能成为学生下定决心改正错误的动力源泉, 班主任这时不应该横加指责般封堵, 而应该加以疏导, 用鼓励性的话语, 激发起他们改正错误的决心和勇气。

每个学生天生都具有积极向上的一面, 但人生之路怎么可能一直都是顺风顺水, 肯定总会有磕磕碰碰、风风雨雨。学生犯点小错误、做错点小事情, 其实也是他们在这条路上不断地尝试和摸索, 这些有时不会成为他们成长的障碍, 反而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 当学生说错了话、做错了事, 教师不应该大惊小怪, 一味地抱怨埋怨他们不听话, 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拼搏和冲刺的勇气, 严重的还可能会给他们留下心理阴影, 从此一蹶不振。一个失去上进心的人和民族都是可怕的, 所以我们应该细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 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上进心对学生一生的影响的确不可小视。古今中外无数成功人士无不具有这样一种良好的品质:我国宋代杨时立雪求道, 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理学家;俄国的居里夫人潜心研究, 最终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我国的周恩来总理小时候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其实当学生犯错的时候, 他们最需要的不是老师的批评和指责, 而是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如果我们换种思维, 变个角度, 用良好的心态以朋友般的姿态对他们给予表扬和鼓励, 尤其是用在被称为差生的学生身上, 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的班里有一个学生, 非常调皮, 每天上学时就盼着放学。一到放学时间就第一个冲出教室, 一回家就玩得不见人影, 作业也懒得做, 总得天黑才回家开始做, 字写得歪歪扭扭, 错误层出不穷。爸爸很苦恼, 骂也骂了, 打也打了, 可他顶多就三分钟的热度, 过后又恢复到老样子。后来, 爸爸没有办法, 就来到学校和我交流情况, 向我求助。从这以后, 我就经常留意他, 特别是下课期间。有一次, 我看他和一个小伙伴玩得正开心, 满头大汗的, 我走过去掏出自己的纸巾帮他擦去汗水, 一边和他有意无意地聊着:“玩得开心吗?老师刚才还看见你在玩的时候还把旁边一个摔倒的小朋友扶起来了, 你真爱帮助别人。要是你在放学后能先把作业做完再去和别的小朋友玩, 你就会玩得更高兴, 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也会更喜欢你的。”他看着我使劲地点了点头。我说:“那我们拉钩, 不许说谎哦!”果然, 从这以后, 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放学回到家总是先把作业做完再出去玩, 作业也比以前认真多了, 他的爸爸还专门到学校向我致谢。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并加以表扬和鼓励, 这样即使再顽皮再不听话的学生也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主动改正错误。

二、正面引导是关键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学生总给人一种贪玩懒惰、不求上进的感觉, 这种现象有时其实是一种假象, 并不是他们真的失去了追求进步的积极性, 而是他们想以这种方式来吸引老师的关注, 抑或是他们在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时却没有引起老师的关注, 得到老师的赞扬, 反而是犯了一点点小错却招来了老师和家长狠狠的批评, 使得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真的一无是处, 以致破罐子破摔。

其实, 学生犯点错误并不是他们故意的, 与其盯着他们的错误唠叨个不停, 不如放慢节奏、静下心来, 蹲下来和学生交流谈心, 帮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改正的方法, 效果一定会更好。我有一次借班上公开课, 由于对班上的学生还不太熟悉, 在指名朗读课文时, 我见有一个学生举手特别的积极, 就点名让他站起来读书。可是他读起书来却慢吞吞的, 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其他同学哄堂大笑, 搞得他也面红耳赤, 抓耳挠腮。这时我马上叫其他同学安静下来, 弯下腰大声对这个学生说:“老师首先要表扬你, 一是因为你发言很踊跃, 二是因为你读书很认真, 这些都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如果你再快一点, 把句子读连贯, 注意节奏, 就能读得更好!来试试!”结果这个学生第二次读得明显流畅多了, 我就问其他同学:“你们觉得他比刚才有进步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有进步!”我发现他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后来有一次听这个班的语文老师说, 从这以后这个学生就像变了个人, 读书认真多了, 成绩也慢慢上来了。

试想, 如果我当时就让他这么无声无息地坐下去, 不加以点评和引导, 这个学生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看来只有忽视学生的缺点, 放大他们的优点, 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他们才能更加积极地改正错误, 努力地学习。

三、适当奖励是良策

小学生的心理是天真而幼稚的, 他们的自尊心很容易得到满足, 他们可能会因为在学校受到老师一句简单的赞扬而开心好长一段时间。如果再为他们准备一些小小的礼物, 更能激发他们好学上进的劲头。有些老师喜欢上中高年级的课, 做中高年级的班主任, 因为他们觉得中高年级的学生年纪大些, 自控能力强些, 也就听话些, 老师可以省不少心。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低年级的小朋友更天真可爱, 只要老师花点小心思, 给他们一点“小意思”, 哪怕是一块橡皮, 一支铅笔, 甚至是一张小小的纸片, 他们也会如获至宝, 喜不自胜, 永久珍藏。

例如, 前年我刚从六年级下来任教一年级的语文, 并担任班主任, 一开始很不适应, 总拿教育六年级学生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结果你大声说话他们却比你的声音还响, 搞得我头昏脑涨, 不知所措。后来一位经常教低年级的老师向我传授了一套“秘籍”, 效果果然很好。从那以后, 我每天上课前都要准备一些小礼品———小五角星、可爱的小动物。哪些小朋友上课坐得端正、听得认真, 哪些小朋友发言积极、作业进步, 我就把一颗鲜艳的小五角星或者一个可爱的小动物贴到他们的额头上。这时他们的得意溢于言表, 他们会整天都贴在额头上, 甚至连睡觉都舍不得拿下来。其他小朋友也很羡慕, 大家都想表现得更好, 班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管理班级的工作也就轻松多了。

成长需要鼓励作文 篇5

(一)在我成长的历程中,我是一个比较胆小的女生,总是需要别人不断地鼓励。

记得小时候的一天中午,妈妈匆匆赶回来给我做饭。但是家里没有盐了,于是妈妈给了我五元钱让我到楼下小卖部去买盐。这对于胆小的我来说就相当于晴天霹雳向我打来。妈妈知道我胆小,从厨房走出来,把我抱在怀中,温声细语的对我说:“宝贝,不要怕,妈妈爸爸不可能一辈子呆在你的身边的,你总要学会长大啊!”听完妈妈的话,我的勇气似乎回来了。当我一只脚刚迈出家门时,我又缩了回来大喊道:“妈妈,我怕,我怕啊!呜呜呜-------”妈妈急忙跑出来对我说了一番鼓励的语,随后把我送出了家门。我一步步缓缓的走下楼,听到一丝风吹草动就想退缩。可是我又答应了妈妈,我只有勇敢地下楼。

到了小卖部,我拉开裤子拉链,掏出五元钱,抬起头递给阿姨说:“阿姨我要买两包盐”阿姨接过五元钱,从货架上拿出两包盐装在塑料口袋里,并从钱柜里找出一元钱递给我。我接过东西乐滋滋的对阿姨说了声:“谢谢!”就蹦蹦跳跳的往家里赶,我对自己十分满意,一路哼着小歌,就回到了家。我还没有进门,就大喊:“妈妈,我回来了,把钱和盐一起递给了妈妈。”妈妈把我抱起来,开心地对我说:“宝贝,真棒!这一元钱妈妈不要了,给你买棒棒糖吧!不过必须要你自己下楼去买才行哟!”

有过刚才的经历我开始掉以轻心,谁知摔了一跤,我立刻哇哇大哭起来。妈妈听到哭声闻讯赶了过来,看我没有什么大碍就让我自己下楼去买糖。这我可不敢了,痛哭不止,妈妈把我抱在怀中,又给我一番鼓励,在妈妈的鼓励下,我买回了糖。

从哪以后,我明白了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得到别人不断的鼓励。

成长需要鼓励作文

(二)一个眼神,传递一份温暖,找到一份自信。

——题记

那时的生活总是很单调,每天都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在一个周末,妈妈给我报了作文培训班,于是,在周末,我又要抽出一上午的时间区和同学们相处。

我始终清晰的记得那个上午。老师在讲完课后,让我们看一部纪录片,然后,即兴的说出自己的感想。那是一部关于旱情的片子,看着片子上那龟裂的土地,我也深深地认识到了水对于那里的人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看完纪录片,老师让我们谈谈自己的感悟,但,教室里始终没有人举手。

一分钟,两分钟,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就是里却始终鸦雀无声。

我很想举手,但是没有勇气。我害怕自己举手却说得不好,于是,便在心中种下了一颗不信任自己的种子。做什么事情,总是先对自己说“你不行”“你做不到”总是在做事之前给自己找失败的理由。我也不想这样,但始终不信任自己。有时候,我甚至痛恨自己的懦弱。

我觉得老师也一定对我失望极了。我不想去看老师的眼睛,却还是忍不住督了一眼,却刚好与老师的目光相对。我分明看到了老师目光里的殷切期望。

心中仿佛流动着什么,好温暖,从脚底一直暖到心头,溶解了我心中的阻碍„„终于,我鼓起勇气,举起了手。走上讲台,发表感想,赢得掌声,一起都很顺利,只源于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

成长也需要鼓励,在鼓励中找到自信,在鼓励中赢得成功。

成长需要鼓励作文

(三)忽而悠扬,似涓涓细流;忽而激昂,似浩浩波涛;忽而静缓,似一泓碧水;忽而急奔,似滔滔江海;忽而轻盈,似叮咚泉水,这悦耳动听的琴声,飘荡在我的课余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已近拿到六级证书了。现在偶尔想起我第一次考级是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呢!

八月的太阳火辣辣的。平时我是最怕热了,而今天似乎什么感觉都没有,也许是紧张的缘故吧。当广播里叫到我的名字时,我当时真有那种临阵逃脱的冲动,可看着爸妈那希望的目光,我只有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步入大厅。我坐在了靠旁边的沙发上,倾听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弹完乐曲后,心里更加诚惶诚恐了,心想,我肯定没她们弹得好,怎么办?这时,我的思想突然又转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弯,想到我平时那么用功地去练,怎么会比她们差呢?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坐在琴椅上,环顾了四周,向老师报告了我的考号,便开始了演奏,没想到还真的不错,几首歌曲弹下来还挺顺畅,我偷偷地看了老师一眼,他们都带着微笑,我知道了我弹得还不错,高高兴兴地走出了考场。

鼓励成长 篇6

一、表面冷漠,不闻不问

有些父母为了严格要求子女,在他们面前故意喜怒不形于色,还有些父母为了增强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对孩子的言行举止常常表现出不闻不问的样子。

殊不知,这样做的父母往往会使他们的孩子失去安全感和依附感,孩子们会渐渐疏远他们,不再对他们推心置腹,因为这些其实已经受到精神虐待的孩子总是害怕遭到碰壁和冷遇。

二、盲目指责,夸大错误

有些父母在批评孩子做错了事时,习惯用“总是”、“从来不”之类的字眼,对孩子的现在和过去进行不负责任、夸大其词的全盘否定。还有些父母由于望子成龙心切,爱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未成年的孩子。其实,有时孩子所做的事情,对他们那个年龄的人来说已经堪称“壮举”了,但被他们的父母用成人的眼光一衡量,就变得无足轻重、微乎其微、不值得-提了。

这样做给孩子带来的精神刺激是可想而知的,其后果是挫伤了孩子进取向上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形成胆小怕事、自卑无能的性格。

三、爱心束缚,恐吓威胁

有些父母出自对子女的爱,常用威胁、恐吓的办法来束缚他们,欲使他们免遭灾祸。

有这样一个事例,4岁的汤米做了扁桃体切除术,然而快要康复时,护士发现他变得异乎寻常的孤独离群,不肯与任何人讲话了。后来医生了解到,原来汤米的母亲为了能让儿子早日痊愈,便吓唬汤米说,如果他对陌生人讲话就会死掉。

鼓励成长 篇7

一、表扬学生的行为

教师要看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哪怕小小的进步也是学生努力的结果。有的老师面对谁都是“太棒了!”“你太聪明了!”这样的表扬如果是第一次, 会让学生觉得欢欣鼓舞。如果总是这样, 这些鼓励的话就变得意义不大而成为一种敷衍。受表扬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出色在哪里, 其他同学也不知道该向他学习什么。教师的表扬重点应该是学生的行为。如:你的作业写得比原来认真多了, 字迹也端正了;你回答问题的声音很洪亮;你解题的方法很奇特, 说明你善于动脑筋, 等等。通过表扬让学生知道:自己到底好在哪儿, 应当向他人学习什么, 从而为全班同学指明努力的方向。

二、让表扬留有余地

太廉价或过度的表扬会适得其反, 教师、家长表扬学生时不要用词过大, 把话说得太满。如:你现在是大画家了!你是数学神童、数学天才, 全年级无人可以与你相比!这样的表扬会使学生觉得自己的成绩已经到了顶峰, 到了没有必要进取的程度。表扬的目的是鼓励学生, 让他继续努力, 可这样的表扬会使学生迷失方向, 无所适从。“太好了, 你的画现在很漂亮了, 但是我觉得……”“你口算真的很神奇, 太快了, 我觉得你书写得要能再整齐些就更好了。”在表扬学生的同时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改进。

三、让表扬凸显真诚

一些不成功的表扬往往让人听起来像是敷衍, 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真诚, 显得虚假。有的家长一边盯着电视剧, 一边瞄瞄孩子的作业本, 嘴里说着的“很好”“有进步”之类的评价也就大打了折扣。如:“你的劳动作业做得认真, 我想你一定是下了好大功夫!”这是真诚的表扬。反之, “你的劳动作业完成得真棒, 全班无人与你相比呀!”则显得虚假。当女儿趁妈妈不在, 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 妈妈发现后对女儿说:“女儿长大了, 知道心疼妈妈了, 我太高兴了!”女儿听了心满意足。反之, “女儿呀, 你可真是雷锋式的好少年!”女儿瞪了妈妈一眼, “真虚假。”只有真诚地对待学生, 学生才能真诚地回馈对方。

四、表扬要及时

人在口渴时就需要喝水, 饥饿时就要吃饭, 表扬及时对学生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当学生有了进步, 教师应尽快地给予表扬鼓励, 受表扬也是一种需要。对于一些低年级学生, 公开表扬、发红旗、戴光荣花效果好。而对高年级学生, 教师在他身旁低声地称赞可能比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更令他感到愉快。但是有些带有导向性、典型性的学生行为, 教师应有意识地大张旗鼓表扬。

五、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

当同学们发言声音小、坐姿不端时, 教师应从正面引导, 以表扬为导向, 从错误中、失败中把学生引导回来。 (1) 正例:“李兵抢先发言了, 我非常欣赏他的大胆和勇敢。”反例:“全班同学都没有举手, 只剩下李兵一个人举手了。” (2) 正例:“四组的同学个个都很精神, 坐得笔直呀!”反例:“现在只有四组同学坐得好, 其他组同学都不会坐了。” (3) 正例:“今天来听课的老师很多, 但我看同学们一点也不紧张。”反例:“今天来听课的老师很多, 你们被吓得腿直哆嗦吧。”没有不喜欢进步的学生, 只有因为没有得到适当的表扬而失望的学生。没有永恒的自信, 却有源源不断产生自信的动力, 这就是表扬的力量。

六、结束语

总之, 鼓励作为一种积极强化的教育方法, 已被教师们广泛接纳和采用。它可以满足学生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 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使其勇敢地展现自己;可以指导学生的行为, 提高他们识别是非、善恶、对错的能力。一个好的教师, 应不吝啬表扬, 且表扬有度, 夸奖有理;应不随意批评学生, 且批评有方, 疏而不堵。适当的批评对学生同样起着激励作用, 让学生在表扬———批评———表扬中分辨是非, 让表扬给学生自信, 让表扬给学生快乐, 让学生在快乐中幸福健康地成长。

摘要:鼓励和表扬作为一种积极强化的教育方法, 是有技巧的。教师要善于利用它, 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表扬学生的行为;让表扬留有余地;让表扬凸显真诚;表扬要及时;在失败中寻找表扬。

关键词:小学生,鼓励,语言,表扬,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成瑶.快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2 (04) .

鼓励成长 篇8

如何让他们尽快融入集体, 健康地成长呢?这样一则故事给了我启发:美国一对夫妇总埋怨自己的孩子笨, 学习成绩不佳, 便去请教一位心理学家, 结果, 专家开了一个处方:一张笑脸, 两句鼓励, 三份关爱———须在草地、河边、阳光下全家一起享用。在日常的教学中, 何不给我们的新市民子女开一张这样的处方呢?

一、一张笑脸, 拉近距离

一位来自安徽的学生, 在临回原籍读书的时候, 对我说:“老师, 我最喜欢看见你笑, 你笑起来特别好看。”当时, 我为之一震, 没想到我留给他最深刻的印象居然是笑脸。他告诉我:“我小学时候成绩不好, 老师总是板着脸批评我, 我看见他就害怕, 哪里还能学好啊?后来, 上初中了, 我一进教室就看到你对我笑, 我当时心里就很温暖, 觉得你肯定是个好老师。所以一上你的课, 我就很轻松, 而且你经常和我们一起哈哈大笑, 经常和我们开玩笑, 我们都很喜欢你……”听了这些话, 我既开心又惭愧, 没想到一个微笑能给他这样的触动。

有人说:“老师的微笑有多少, 孩子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特别对于经常被冷落的新市民子女, 我们更不要吝惜微笑。微笑会给他们一种安全感, 一种温馨的感觉。在这种环境中, 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功, 更容易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如考试差的学生, 我们可以用微笑去鼓励下次考好;纪律差的学生, 我们用微笑机智地告诉他们怎样去遵守纪律……我们要记住一句话:冷漠是离心力, 它使学生离我们越来越远;微笑是同心力, 它不断拉近我们与学生的距离。

二、两句鼓励, 激发自信

林肯说:“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不管是谁, 都想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称赞与肯定, 尤其是自己感到孤独、气馁时, 更想得到别人的鼓励。对于那些新市民子女, 很多教师想反正他们早晚要走, 何必多花精力在他们身上呢?新市民子女本来就自卑, 得到的鼓励少之又少, 所以他们对自己越来越失望。其实很多新市民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 比如勤劳节俭、独立能力强等。所以我们要及时地鼓励, 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 使他们在师生们的肯定和表扬中树立自信心。

焦某, 一个性格偏激的新市民子女, 成绩差, 行为习惯也差, 平时很少和同学交往, 头总是低着。他跟我说同学们瞧不起他, 但他体育成绩特棒。于是学校的运动会我鼓励他积极参加, 当他纵身一跃跨过横杆的时候, 我给他拍下了这精彩的一幕, 上传在学校网站上;当他跳高得第一的时候, 我带头给他鼓掌, 他别提有多得意了, 激动地对我说:“老师, 谢谢你。”并且我还推荐他进入学校体训队。当我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 全班同学都鼓起了掌, 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 他高高地抬起了头。以后只要有进步, 我就及时鼓励他。慢慢地, 他爱和同学交往了, 也爱上课了, 虽然成绩并不是很好, 但行为习惯好多了, 班级的劳动总是主动参加, 同学们开始认可他。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性中最渴望的就是赞美和期待。”他还发现, 一个没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而当他受到激励后, 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 所以我们要学会赏识鼓励, 抓住生活中的一切机会, 捕捉每一个闪光点, 要坚信他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盏可以点亮的灯, 经常鼓励他们, 给他们信心。

三、三份关爱, 温暖心灵

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关爱。”一个经常得到教师关爱的学生, 他从中感受到关心和肯定, 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并在这种满足中形成自己的自尊心和树立自信心, 进而激发积极向上的热情, 使其认为人生有意义。

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 在很大程度上他们还需要同龄人的关心。为此, 我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在班里开展“手拉手”活动。安排本地学生和新市民子女结成学习、生活上的对子, 学习困难时多加辅导, 生活上关心冷暖等, 使新市民子女感到班集体的温暖, 逐渐消除自卑心理, 克服孤僻性格, 振作精神, 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进步的自信, 从而融入集体, 学会友爱同学, 关爱他人。

张某, 来自河南的一个单亲家庭, 和同学们的关系总是处不好, 经常吵架打架。在多次交谈后, 他跟我说, 因为没人愿意跟他玩, 他就通过经常抢大家的东西或推搡人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让同学追着他到处跑, 他就感到很快乐。听着他的话, 我心酸了, 问题原来出在这里, 孤独导致了他的暴戾, 于是以后我只要有机会就多跟他说话, 然后慢慢地带着他和大家一起玩, 其他同学看到我这样关心他, 也开始慢慢地接受他。他逐渐改掉了一些坏习惯, 开始爱帮助人了。曾经被他打过的同学也都原谅了他。在他最后回原籍读书时, 全班同学一起和他留影, 给了他美好的回忆。

如果说教师、同学的关爱是小爱, 那么学校这个大家庭也应该给予他们一个爱的氛围。对新市民子女的教育, 学校一定要有比较系统和完善可行的方案。比如建立档案, 要求各任科老师通力合作, 对他们的学习态度、思想表现、智力情况等较为突出的不良性格及情绪特征随时与班主任或德育处交流, 以获得第一手资料。除了学习上的关心和帮助外, 还可以适时地开展活动, 树立新市民子女典型进行宣传等。通过这些来自不同层面的关爱, 让这种爱最终与家庭接轨, 让他们回归家庭, 感受家庭的温暖, 以此影响和推进新市民的家庭教育。

我认为, 给予这样三份关爱, 教师的关爱、同学的友爱、学校的大爱, 一定可以温暖新市民子女的心灵, 使他们不再孤独, 不再徘徊在集体、城市的边缘。

上一篇:规模猪场的防疫重点下一篇:中美社区图书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