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成果

2024-08-28

农业成果(精选十篇)

农业成果 篇1

目前, 造成抚顺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因素显然是多方面的, 破解难题的途经和方法也无疑是多方面的,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归纳出不同的原因和对策。作为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生产力, 使抚顺市广大农民致富、农村发展、农业增收确实应该提到政府工作日程中, 作为政府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

1 目前抚顺市农业科技成果尚不能很快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原因

科研机构面向现代农业和高新农业的研发能力不强, 切合市场需求的成果不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作为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之一, 随着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和高新农业发展, 一方面由于单位性质、机制的不完备和传统观念的制约, 自身的科研行为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许多成果停留在发表论文、小试成功、审定 (备案) 阶段, 还是一种不能实际应用于农村栽培大户或农业企业中的技术, 被鉴定“首创”、“领先”之后便保存起来;另一方面, 倡导科研单位自己搞成果产业化的做法, 往往因单位自身资金、技术、场地、经营能力、单位性质等方面原因半途而废, 结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政府等相关部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资金相对不足, 加剧了科技市场供需之间的矛盾。每年有限的财政经费分散在不同行业和科技计划的众多项目中。抚顺市本身属工业城市, 每年农业与工业产值相比处于劣势地位。一方面科研单位成果在档案室“睡大觉”;另一方面农民急需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 这种状况必然会使科技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科技资源浪费增大, 无法有效使科技成果最快转化为生产力, 使农民得实惠。

企业创新能力和有效需求不足, 没能真正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据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 规模工业企业的科技机构设置率仅11.1%;规模工业企业开展了科技活动的仅占14.4%;开展了研发活动的仅占7.6%。此外, 来源于国家、部门和地方计划项目的科技成果仍然是主要的成果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目前科技成果产生的直接动因主要还是政府科技计划, 而不是企业需求。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市场需求目前还不够成熟, 许多企业对新技术和新成果不甚敏感, 眼睛只盯着比较成熟的现有技术上, 不愿为成果的转化承担过程性风险, 甚至不少企业还提不出自身发展的下一步技术需求和产品更新换代的方向。更多的中小企业则是技术力量薄弱, 生产条件落后, 投资资金不足, 无力为成果的转化承担风险, 因而在接受科技成果时经常困难重重。

2 促进抚顺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以科技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行为, 建立有利于成果转化的保障机制

当前面临的许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 是科研人员无力解决、科研单位无法解决、企业也难以解决的。而在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 政府都有着无法替代的资源动员能力, 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的推进上政府也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有关研究表明, 科技成果从研发、生产到市场化、产业化过程的不同阶段, 政府与市场、市场因素与非市场因素有着不同意义的作用。因此, 目前有必要重新审视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的职能以及发挥这些职能的方式, 重构政府与企业、科研院所以及中介机构的关系。

政府在市场机制下的转化促进作用, 应是以宏观调控、创造条件、提供服务为主, 以多种方式示范、引导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要注意协调政府各部门、各计划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为主要的:一是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二是鼓励和扶持原始创新;三是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四是着眼于促进经济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机制的形成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建立, 制定配套政策, 加强政府以科技需求为导向的行为, 强化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

2.2 正确引导, 促使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真正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最终取决于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整个社会需求的拉动, 尤其是作为成果转化主体的企业的拉动。 从政府角度看, 一是要通过产业导向政策、科技进步政策、创业投资政策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引导企业切实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激发企业对科技成果应用的内在需求, 改善经营者短期行为。 二是要力促企业以产权制度的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使产权关系由模糊走向明晰, 使产权结构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 使产权流转的凝固化走向产权转让的市场化。三是要力促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开发能力, 引导和扶持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 建立企业科技投入制度, 充分发挥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 建立健全科研单位的中试基地和企业的技术依托单位;建立企业科技人才的吸引、培养和使用制度等。从企业角度看, 则要特别强化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企业要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 就不能仅仅限于被动地做科技成果的吸纳方, 必须敢于挑战风险, 把握市场先机, 积极主动地开展研发和转化运用, 积极主动地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成为科技成果的生产方乃至转让方,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

3 结论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篇2

2006年2月发布的《农业部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遵循“突出重点、择优支持、规范管理、强化监督”的原则,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简称“科教司”)、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简称“中心”)和项目单位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负责项目实施工作。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加速农业、林业、水利等科技成果(以下简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国家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以下简称转化资金)。为加强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提高转化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转化资金的来源为中央财政拨款,由科技部、财政部共同管理。

第三条转化资金是一种政府引导性资金,通过吸引地方、企业、科技开发机构和金融机构等渠道的资金投入,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进入生产的前期性开发,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有效支撑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新型农业科技投入保障体系。

第四条转化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当按照国家扶持和保护农业、加强农业科技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遵守有关财务规章制度,遵循“诚实申请、公正受理、择优支持、科学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能

第五条科技部负责制定和发布转化资金支持重点和项目指南,审议转化资金运作的重大事项,批准转化资金的工作计划,审定转化资金支持项目,会同财政部下达项目预算,并对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财政部负责审批转化资金预决算,参与审议转化资金支持重点、项目指南、工作计划及资金运作的重大事项,参与审定转化资金支持项目,联合科技部下达项目预算,对转化资金运作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条科技部、财政部会同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以下简称有关部门)成立转化资金工作协调小组。科技部和财政部分别为正副组长单位,农业部、水利部和国家林业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参与审定项目指南、推荐专家和协调重大事项等工作。

第八条科技部和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聘请具有一定权威的技术、经济、管理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对转化资金支持重点和项目指南提出咨询意见。

第三章支持方向和重点

第九条转化资金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地域性强、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围绕《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实施,支持有望达到批量生产和应用前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区域试验与示范、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为农业生产大面积应用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

第十条转化资金的支持重点:

(一)动植物新品种(或品系)及良种选育、繁育技术成果转化;

(二)农副产品贮藏加工及增值技术成果转化;

(三)集约化、规模化种养殖技术成果转化;

(四)农业环境保护、防沙治沙、水土保持技术成果转化;

(五)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成果转化;

(六)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成果转化。

第十一条转化资金不支持已经成熟配套,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支持有知识产权纠纷的项目,不支持低水平重复项目。

第四章支持对象和支持方式

第十二条转化资金支持对象主要为农业科技型企业。

转化资金鼓励产学研结合,鼓励科技成果的持有单位以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成果转化和市场竞争,鼓励科研机构和大学通过创办企业的方式申报转化资金项目。以服务于农业、农村,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主、公益性强的转化资金项目,可由科研单位和大学承担。

第十三条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项目承担单位的特点,转化资金分别以贷款贴息、无偿资助、资本金注入方式给予支持:

(一)贷款贴息:对已具备一定产业化能力,具有市场前景,有望形成一定规模、取得一定效益,并已落实银行贷款的转化资金项目,采取贷款贴息方式给予支持。转化资金贴息金额原则上不超过第一年到位贷款所应支付银行利息的总额,并视不同情况予以贴息。

(二)无偿资助:对具有较大社会和生态效益,或不易直接取得市场回报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资金项目,采取无偿资助方式给予支持。转化资金资助总额一般不超过200万元,重大项目不超过300万元。

申请无偿资助的转化资金项目,申请单位应匹配一定的自筹资金。

(三)资本金注入:主要用于支持有较高技术水平和后续创新能力,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及行业技术进步有较大促进作用,有望形成新兴产业的项目。

有关资本金注入项目的申请、立项及管理、参照科技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本金投入的有关规定。

第十四条对申请贷款贴息和无偿资助的转化资金项目,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二年。第五章项目申报与审批

第十五条科技部、财政部每年向社会公开发布转化资金项目指南,提出支持重点及申报要求。

第十六条申报转化资金项目的单位应具有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依法登记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产权清晰,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并具备一定的农业科技开发业绩。

第十七条转化资金支持的科技成果来源包括:国家或国务院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省(区、市)]农业科技计划所形成的科技成果,以及企业、科研单位自主研究开发形成的农业科技成果。

第十八条转化资金支持的科技成果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农业、农村经济和农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二)有较大推广应用潜力或良好市场开发前景;

(三)技术水平高,核心知识产权归申报单位所有;或者属于已经引进吸收但需中试国产化、以利于掌握其核心技术的技术成果;

(四)科技成果必须经省(区、市)或国家有关专门机构认定或审定。

第十九条凡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填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书》并编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国务院有关部门或省(区、市)科技厅(科委)。

第二十条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或省(区、市)科技厅根据转化资金项目指南,组织项目申报,并对项目申报单位的资格、项目的先进性、真实性以及转化可行性等进行审核,在申报书上签署推荐意见后,报送科技部。

第二十一条科技部将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审查不合格的项目,当年不得再次申报。

第二十二条对形式审查合格的项目,科技部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经评审认定合格的项目,纳入科技部项目库管理。同时,提出当年安排项目建议清单,由协调小组进行认定。

第二十三条评审专家由科技部、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和地方推荐,并由科技部、财政部聘任。

第二十四条经认定的项目由科技部、财政部审核批准,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第二十五条经批准的项目将根据科技部科技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由科技部主管单位同项目承担单位签定项目合同。

第六章项目管理与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科技部根据实际需要,编列转化资金项目管理费预算,经财政部核批后,由科技部负责具体管理和使用。项目管理费主要用于组织项目、开展项目评审、进行监督检查等工作发生的支出。

第二十七条批准立项的项目,其项目经费的拨付,按照国家财政资金拨付的有关要求,直接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

第二十八条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政策和财务规章制度,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和使用经费。单位财务部门要加强监督和管理,转化资金要与其他资金来源统筹安排,并单独设帐核算。不得将转化资金用于金融性融资、股票、期货及捐赠等支出。

第二十九条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对项目运行实行跟踪管理,科技部、财政部组织专家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结果可以向社会公开发布。

第三十条科技部依据项目合同,对项目执行情况实行监督。各有关单位要自觉接受和积极配合监督工作,接受监督检查。对监理、评估不合格的项目,可采取缓拨、减拨、停拨后续资金或中止项目合同等措施。第三十一条因项目承担方原因造成的合同中止,项目承担单位须立即进行财务清算,交回转化资金余额,并提交审计意见。

第三十二条项目完成后,科技部将组织进行项目验收和绩效考评。凡未通过验收的项目,科技部、财政部将视情况予以通报,除不可抗拒因素导致项目未能通过验收的情况外,该项目承担单位今后不得申报转化资金项目。

第三十三条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固定资产及知识产权,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第三十四条科技部受理社会对转化资金项目有关问题的异议,并对有较大异议的项目进行调查,会同财政部提出处理意见。对弄虚作假、玩忽职守、以权谋私的行为,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七章附则

农业成果 篇3

余欣荣指出,伴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发展方向和世界产业格局重构的重要推动力量。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物联网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农业物联网迎来了难得历史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发展农业物联网,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于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准确把握农业物联网的人机物一体化、生命体数字化、应用体系社会化、发展路径“三全”化的四个特征,树立系统设计、突出重点,政府引领、企业经营,需求导向、实用高效,左右协同、上下联动,重视安全、重在持续的五个理念,推动农业物联网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余欣荣强调,在推进农业物联网发展过程中,要敢于担当、勇于超越、找准方向、扭住不放,在攻坚克难中创新发展。一是加强理论创新,尽快构建起符合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律、适合中国国情农情的农业物联网理论体系。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强化自主创新,着力突破农业物联网核心芯片、软件等共性技术,着力突破智能传感器、大数据处理、服务集成、行业应用软件等关键技术,建立健全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三是加强应用创新,大力开展规模化应用示范,继续抓好农业物联网工程的实施,力争在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四是加强机制创新,鼓励支持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和电信运营、信息服务、系统集成等相关企业参与到农业物联网工作中来,加快形成政企合作、市场化运行的推进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 篇4

一、改革农业科研管理体制,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

为建立适应我国经济现状的农业科技体制, 农业特色院校和相关科研单位应提升科研实力, 精简在编科研人员, 强化对外交流, 加大与兄弟单位的交流合作, 定期开展科研研讨会等;同时集中力量促进农业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加大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物力、人力投入, 定期对中介服务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还应进一步加强农业主导型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专院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提高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建设农业科研基地, 从而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经济性。

二、加大农业科技成果保护力度, 强化法制观念

依法保护科技成果不但能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潜力, 创造出更多农业科技成果,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而且能够确保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有法律保障, 有条不紊地前进。一是开展法律讲堂进农村的活动, 向大众宣传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政策, 不断修订、补充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农业主导型企业及相关单位机构定期开展员工法律知识培训的同时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二是加大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各种不端行为, 依法保护农业科研人员的利益, 确保农业科技成果的依法有序转化并安全推广到农村。

三、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负责农业科技信息的上传下达, 将科技成果加工组装推广到农户手中, 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应优化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制, 收集农户关于科技成果的需求, 向科研机构传达农户需求, 科研机构生产出农业科技成果后向农户传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信息, 中介通过农民反馈评估农业科技成果, 根据农户的最新需求预测农业市场走向, 协调农业科研单位与涉农企业之间的关系, 后期跟踪科技成果的应用情况, 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纠纷, 为农户提供相关的资金借贷等服务。

四、调整农业科技钻研重点, 改革农业科技投资立项方式

农业科研机构应适时改变研究目标, 从注重科技成果数量转变到注重成果质量, 从注重科技成果回报率到注重科技成果的实用性。提高农业高校农业生产技术, 重视符合可持续发展型的技术开发。改变过去单一的政府投资方式, 逐步向政府投入带动机构投入, 个人和社会团体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方式转变。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发展高校农业的角度确定农业科研目标, 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选定科研项目负责人, 确保农业科研项目顺利进行。

五、建立完善的科技市场体系, 保证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运行

农业科研院所应时刻关注市场动态, 研究市场规律, 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逐步建立规范化的农业科技市场, 完善科技市场体系, 解决现今市场体系的相关问题, 充分促使农民最大限度地应用科技成果, 享受科技成果带来的利益,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农业科技成果研发单位要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将转化速度快的科技成果于第一时间推向市场;对于研发周期长、投入资金多、推广难度大的科技成果, 采取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办法, 集中力量将科技成果应用到市场, 使农户第一时间应用科技成果。

六、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委员会, 开展宏观战略研究

科技成果的转化离不开专家学者的指导建议, 农业部门应设立“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咨询委员会”, 财政部门加大财物投入, 高薪聘请业界权威专家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出谋划策, 权威专家紧密围绕当下农业发展局势, 以国家农业发展重点和优势产业为依据, 与农业科研机构专业人员商讨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规划纲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规划纲要坚持高效、实用、新颖的原则, 紧密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当下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 对准农业发展重点, 早日实现绿色农业。

七、推进农科教与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 加速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前政府组织各行各业专家评估此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项目的回报率等, 预测此科技成果的市场前景、农户满意度等, 而后通过公开招标竞争确定合作伙伴, 促使农业高校、涉农企业包括政府机构合作完成成果转化任务。农业主导型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和各级政府等为科技成果的有序转化出台相应鼓励优惠政策, 制定并完善相应激励机制, 对参与成果转化工作的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 使个人付出得到相应回报, 从而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良性循环, 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发展。

八、鼓励科技成果产业化国际合作,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 农业领域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全球化的竞争和合作。首先, 在各部门各自努力的前提下, 涉外机构为农业科研部门和农业高校等相关单位提供国际农业协会的最新动态, 发布全球最新农业科技成果信息, 随时准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从而为农业科研单位提供吸收发达国家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机会, 完善农业装备, 创新农业技术,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其次, 高薪聘请掌握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华侨回国兴办涉农企业, 为中国的农业大事贡献一份力量。再次, 国内农技企业与海外先进农机企业强强联合, 在农业资源丰富地区合资兴办农业科技企业, 海外先进企业的引进可确保国内农机企业接触国际消息, 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国际知名度。

参考文献

[1]王敬华, 钟春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 (02) .

[2]辛翔飞, 王济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综述[J].农业科技管理, 2011 (03) .

[3]潘冬梅, 李仁刚, 刘春全.加强科技平台建设,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

[4]岳福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 2011 (05) .

[5]刘文超, 赵增锋, 杨海芬, 田东良.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微观主体因素分析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08) .

[6]吕令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探析[J].农业科技通讯, 2009 (04) .

[7]王治中.农业推广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 2004 (05) .

[8]莫小香, 孔令孜, 覃泽林.浅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 (10) .

[9]陈势, 郑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作物研究, 2007 (04) .

[10]高山, 范兴奎, 肖扬书, 夏文胜.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J].农业科技管理, 2007 (01) .

[11]谭华, 刘学文.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 2009 (09) .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方式研究 篇5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中存在着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 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真正运用于生产,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很少。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这说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现代农业的科技推广不是靠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说教,而是通过示范使农民购买作为科技载体的产品(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以及把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民依靠多项新技术新产品组装生产,实现高产高效低成本,其中政府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开展农技培训,优化科技成果的转化

开展农技培训,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农技培训中心建设,各市县要组建一定数量的培训中心,让这些培训中心成为培训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大学校;二是开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等活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把科技致富能手组织起来,组成科技致富大王讲师团到各地进行科技致富宣传,使农民在亲身体验、现身说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广绿色证书制度,通过培训合格后取得农民技术员职称,使这些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培育和选用良种、防治病虫害及技术咨询的带头人;四是实行农民职业规范化教育,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实行3+1体制的普通中学和各类技术培训中心为阵地,对农民进行较系统的培训,使农民职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五是结合实施星火计划培训人才,优先考虑星火计划的实施,按计划要求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进行技术组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效益

技术组装重点是从2个方面入手。一是围绕粮食(水稻、大豆、玉米)、畜牧(牛、猪)、水产(中小水面)、优势特产资源和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使其形成规模效益。例如在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围绕水稻、大豆、玉米三大优势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耕作方法、病虫害防治)开展系列攻关,取得像水稻大棚盘育、水稻育苗床土调酸综合技术、盐碱地种稻技术、大豆综合丰产技术、玉米早熟丰产综合技术、玉米抗旱保苗技术、玉米大面积机械化综合高产技术和赤眼蜂、黑光灯防治玉米暝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耕作栽培技术以及与病虫害防治的配套技术。二是合理组装,全力组织推广。把各单项技术组装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大力推广。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

在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中,重点抓“三区”建设。一是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主要产粮区和城市郊区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有代表性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与之相配套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对园区的科技培训,大力转化推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强化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二是重点建设几个星火技术密集区。星火技术密集区是科技成果推广的基地,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吉林省梨树县,自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以来,连续几年实施了以转化推广玉米丰产、耐密型玉米高产、工业应用的良种玉米栽培、米麦间作及长白杂交瘦肉型新猪种、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养猪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星火计划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把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和农业生态区结合在一起、健全技术体系与技术经济体系。结果显示:示范区内农民纯收入比辐射圈内的农民同期年平均增长60%;示范区内粮食每年增长1 749kg/hm2,比全省同期增产1 050 kg/hm2,提高了60%以上 切实加强基础建设,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

基础建设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建立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形成以省为主渠道,以市为重点,以乡为骨干,以村为基础,以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和以农业站、畜牧站、园艺特产站、农机站、林业站、经营站、水利站等为主体的横向网络的农技推广组织体系。②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成果推广的全程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促进科技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例如,为了转化肉食鸡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这项科技成果,在养鸡的重点乡成立科技服务公司,对养鸡行业进行全过程服务,做到“七统一到户”,即统一贷款到户、统一送雏到户、统一送料到户、统一培训到户、统一防疫到户、统一回收到户、统一结算到户。③抓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建设、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大力宣传科技成果等4个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尽快送到农民那里。④从3个渠道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一是以农业科技人员为核心建立农业专业研究会和农民技术协会;二是采取“四包一挂”的形式,即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赔尝实行责权利挂钩;三是以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骨干组成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到农村去搞技术讲座,现场传播技术知识。有效行使政府职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5.1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意识

要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作为,地方各级政府要坚持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总识。一是成立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领导小组,二是建立科技进步工作的考核制度,三是积极选派科技副职。

5.2制定优惠政策

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科研、推广单位投身于农村科技事业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要结合本省本地情况制定各种政策文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5.3增加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

让广大农民共享农业现代化成果 篇6

见到戴振秋时,他一直咳嗽不停。“刚从北京赶回来,不适应那边的环境,身体有点不适。”戴振秋的一番话,缓和了我们的采访气氛。说起参加“两会”,戴振秋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能作为阳江市农业生产经营这一领域的代表参加‘两会’,是我的荣幸,也说明自己在这几年里所做的农业方面的事情得到了一定的认可,这对于我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作为人民的代表,我们就应该关注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我是从事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方面的工作的,因此,我自然也就着重关注农业了。”戴振秋如是说。

据了解,这次参加“两会”,戴振秋的议案,正是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问题。戴振秋说,“两会”闭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国梦”的真正含义。“在我看来,‘中国梦’不光是国家实现繁荣富强,还包含着亿万老百姓的富裕和幸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让亿万农民实现致富,只有农民的梦想实现了,‘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阳江市羽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饲料生产、鹅鸭种苗孵化、鹅鸭养殖、屠宰、肉食品加工、水洗羽绒及羽绒服生产,进出口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元化企业集团。作为这样一个处在革命老区市的农业集团的董事长,戴振秋每天都与农产品打交道,与广大农村农民交流,他深知农民的不容易。正是出于对农业的热爱和对农民致富难问题的关心,戴振秋在参加在“两会”期间提出了这方面的议案,而这一提案正是基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来的。

谈到农民合作社,戴振秋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农业龙头企业的壮大和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将有利于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戴振秋认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帮助农民实现致富的良好途径,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广大农民从中受益,最好的方式就是积极促进农民合作社做大做强,促进农业龙头企业上市,扩大经营规模,扩大影响力。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将改善“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能大力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淘汰或合并规模较小、亏本盈利的粗放型经营主体,推动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此外,农业龙头企业的上市,将有利于规范运作资源整合。

“在资本市场、投资者、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下,农业企业自律能力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良好健康发展,这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戴振秋说。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许多地区已经发展起来,实现先富,但不少革命老区的农民,还挣扎在贫困线边缘,他们有地,但没技术,这该怎么办?戴振秋对此作了回答,“先富带动后富是一个科学决策,但如果农民还用传统方式耕种那两亩地是富裕不起来的,必须改变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使大部分农民洗脚上田,通过加入农民合作社等集约化经营主体来提高收益,实现收入多元化。”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作为“重点关注”对象,这使戴振秋感到十分兴奋,“中央那么重视,说明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这种方式是有优势的,是能够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戴振秋表示,国家仅仅提倡发展农民合作社还不够,还应该给符合标准的农民合作社开通“绿色通道”,扫清农民合作社产品销售中的障碍,促使农民合作社实现农产品产、供、销链条式发展。

采访中,戴振秋还提到了食品安全性问题。“要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农产品生产的第一环节建立‘可控’机制。”戴振秋认为,一方面应该督促农业生产主体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测机制,做到经营主体本身对产品“可控”;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强法律监督,对农产品安全的标准进行硬性要求,实现宏观调控。

农业成果 篇7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让躺在实验室、锁在保险箱里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科技生产力, 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的驱动力和科技支撑, 今年农业部将推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 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由中国农学会、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广州农科院等18家单位发起成立了“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联盟”, 同时起草完成了《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联盟章程》。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在5月底批复同意在中国农学会评价处加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中心”的牌子。在平台建设方面, 完成了平台建设招标并全面开展了平台设计工作, 编制完成了“平台”数据库上传资料内容和格式标准, 启动了涉农企业、交易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等部分“平台”数据库内容收集整理工作。“平台”于今年底上线试运行。

农业科研单位成果转化路径探索 篇8

一、调整组织结构, 形成“公益性研究所+农区所+工程中心+科技型企业”科研构架

长期以来, 在计划经济中形成的专业所、农区所科研开发捆绑在一起, 且所与所之间研究内容存在低水平重复, 农业科研工作适应不了变化的形势。为此该院从2002年起进行了内部改革。在改革中通过剥离经营性资产, 分别成立公益性研究所和科技型企业, 同时搭建工程研究中心平台, 全院形成“公益性研究所+农区所+工程中心+科技型企业”体系构架。公益性研究所主要围绕农业生产的需要, 开展公益性科学研究, 解决生产中的重大共性技术难题;农区所主要为地方农业生产服务, 解决区域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工程研究中心, 主要是承接上游的研究, 进一步熟化、孵化相关技术;科技型企业主要是面向农业生产进行成果转化。从而形成科研—孵化—转化—产业化的新格局。事实证明, 这种新型组织构架的建立, 有利于科技创新, 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 加速了科技成果产业化。

二、以知识权为纽带, 密切科研与企业的联系, 着力解决科研、产业两张皮的问题

建立科技与经济、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新机制是科研体制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之一。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 江苏省农科院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知识产权权益为纽带的科研事业和科技产业的新型链接关系。如兽医所的成果转让给院属企业南京天邦公司, 每年可从公司获得不少于250万元的研发经费, 使研究所的研究经费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大幅度增长, 同时, 兽医所也按照企业和市场需求开展科研工作, 不断增加技术储备,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出资500万元购买院内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水稻新品种Ⅱ优084经营权。我院育成的超级稻两优培九通过几家企业的运作, 累计推广超亿亩, 知识产权收益已达3 000万元, 成为全国知识产权收益最大的农作物品种。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新型链接关系有力地推动了科研与经济的更紧密结合, 为科研成果的产出、推广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经济支撑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也为科技产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坚强而持续的技术保证。

三、把研发机构建到企业和乡村, 直接转化科技成果

2007年, 江苏省农科院畜牧所、兽医所与常州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江苏省农科院立华家禽研究所, 开始了联办企业研发机构的尝试。研究所既是江苏省农科院设立的家禽学科方面的专门研究机构, 又是常州立华畜禽公司的研发中心, 是研究所与企业的新型合作方式。研究所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下设营养研究室、生产技术研究室、禽病研究室、育种研究室, 现有研究人员20人, 其中博士3人, 硕士8人;围绕企业实际生产需要和江苏省家禽产业发展所需解决的问题, 开展家禽品种选育、饲料营养与养殖技术、禽病防治及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2008年立华家禽研究所仅研制饲料配方一项, 就为公司带来了600万元的经济效益。今年, 该院又与东台市成立了江苏省农科院 (东台) 高效农业研究中心, 与兴化市成立了江苏省农科院 (兴化) 果蔬研发中心, 把研发机构直接建到了乡村。

四、调整科研方向, 加快新兴学科建设, 科技创新工作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近年来, 在多方争取下, 江苏省设立了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省农科院和省财政厅共同编写项目指南, 承担着农业科研方向的调整指导职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围绕高效农业发展主要从四个方面寻找农业科技创新的突破口:一是从农业功能拓展上寻找创新点;二是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上寻找创新点;三是从现代高效农业的技术需求上寻找创新点;四是从农业生产关键技术障碍上寻找创新点。同时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 调整科研结构, 加快新兴学科建设, 该院在加强粮棉油等大宗作物传统优势学科研究的基础上, 重点建设循环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高效园艺、规模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五大新兴学科, 目前江苏省农科院已在循环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两大学科形成了新的优势, 满足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五、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科学基地, 为科研试验、技术示范、产业服务搭建平台

试验基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随着南京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江苏省农科院原有农业科研试验地的功能逐步丧失。从2005年起, 该院决定在院外建设具有科技创新、产业带动、观光培训等多功能高标准试验基地。经过实地考察和反复论证, 选定在溧水白马镇建设植物科学基地, 在六合金磁山建设动物科学基地。

溧水植物科学基地, 占地1 218亩, 注重发挥周边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 综合运用先进的农业科研设施条件, 建成全国一流的农业科学试验场所, 并辐射周边广大农村。六合动物基地建设占地3 360亩, 以循环农业为突破口, 以产业升级为方向,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示范。经过两年多的建设, 两大试验基地已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 对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同时, 该院还投资1亿多元建成紫金生态园, 占地约100亩, 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包括生态主题餐厅、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既是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 也是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 同时还是农业科普、旅游观光的一大景点。

六、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工作,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从2006年起, 江苏省农科院科技服务工作思路作了重大调整, 确立以通过技术集成, 生产一个优势产品, 形成一个产业, 从而达到农民致富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开展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重点实施科技帮扶整村推进项目。以帮扶苏北为重点, 与省有关扶贫单位相配合, 选择经济薄弱村, 转化我院自主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 发展专业特色村, 带动地方产业发展, 今年的帮扶村预计达到50个。二是积极开展高效农业技术示范项目。以自主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集成应用为重点, 构建高效农业创新模式, 以农业园区为载体, 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共建示范基地。目前已在海门、句容、邗江等地建立了一批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今年高效农业示范基地预计达到30多个。由经作所研究的“抗虫杂交棉地膜精播稀植技术”, 在灌云县和东辛农场2个万亩示范片应用, 棉田平均增产幅度达39%。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在宝应县泾河镇实施的千亩“超高茬麦田套稻”高产高效示范方连续多年亩产突破700公斤。资环所研究的养殖肥水农田回用技术, 解决了沼液的低成本贮存和农田安全使用技术难题, 在宜兴等地示范成效明显。三是助推大学生村官创业。根据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的非农学专业背景和缺乏创业资金等实际情况, 该院既给予他们技术上手把手的指导, 也无偿提供种苗、肥料、大棚等生产资料的扶持, 同时, 还安排了20万元的项目启动资金。大学生村官通过在创业示范园学习实践, 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再把所学习的技术带到各自服务的村, 带动和指导服务村农民发展高效农业。

七、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加强对贫困农民的素质教育和技术普及

建立农村科技远程教育平台。该院争取科技部、省科技厅支持, 建成江苏省现代农村科技远程教育平台, 在当前大规模实施农民培训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该平台利用江苏省拥有的卫星主站优势, 通过亚洲3S卫星传送江苏农村远程教育中心制作的课件, 向各培训站点实行“7×5×8”的信息服务, 即每周7天, 每天5小时, 每天传送8个课件。仅今年上半年以来, 已连续传送1 400个课件频次, 960个小时的节目。信息传输系统信号稳定, 速度快。全省远程教育分中心总数达到10个, 乡、镇、村级辐射培训基地达120余个。去年以来, 利用远程平台培训农民100万人次。

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推广应用的对策 篇9

1 农民应用科技成果存在的问题

(1) 投资收益率低, 农民缺乏应用新技术、新成果的内在动力。由于种植粮食作物效益较低, 有些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到生产中, 没有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 农民觉得不划算;有的则认为种植粮食作物, 辛辛苦苦一年下来, 扣除成本费用后, 所剩无几, 生产效益太低, 不如出外打工挣钱来得快, 因此缺乏应用新技术的内在动力。

(2)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资金投入困难, 影响新技术推广。以通江县为例, 70%以上的农户仍在沿袭着传统的水稻-油菜或小麦-玉米的种植方式。加之近年来粮食价格持续低迷,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改善生产条件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只能望“技术”兴叹。

(3)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 农业新技术普及和应用困难。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多数农民认识不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 缺乏学习和应用科技成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之农业生产效益低于其它行业, 文化程度较高的农业劳动力大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 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三八六○部队”, 使得科技知识的普及和应用更加困难。

(4) 农业生产条件差, 农产品生产成本高, 加大了农民应用科技成果的风险。一方面人多地少, 生产不成规模, 而且农户的土地一般零星分散, 大型农业机械和先进科学技术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即使能够采用农业机械, 也因生产规模小而效益不高;另一方面, 我国农业生产设施较差, 部分新技术受生产条件的限制, 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5) 经济实力不足, 难以承担应用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农业作为弱势产业, 农业新技术应用所需要的高投入和运用新技术所获得的收益, 受自然、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存在较大的风险, 而农民承受风险的能力不强, 不敢采用新技术。

(6) 群众嫌“麻烦”, 不愿采用新技术。通江县是有名的银耳之乡, 采用新技术种植银耳的效益是大田作物的5~10倍, 各级党政和农技部门积极倡导并大力推广, 同时给予相应的奖补政策, 但还是有相当部分农户不习惯、怕麻烦, 不愿种植, 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7) 农民不能及时得到准确有效的信息和优质配套的技术服务。一是基层科技推广部门由于“条块结合, 以条为主”的管理方式, 出现了“该管的管不了, 能管的不知情”的局面, 在完成基层政府制定的科技兴农计划中, 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二是受编制限制, 专业人才引进困难, 难以满足农民对日益扩大的农业科学知识、科技信息和科技服务需要。三是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对现代科学技术了解不够, 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知之甚少。

2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的对策

(1) 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环境, 为农民应用先进科技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一是要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 要坚持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的方针, 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逐步提高固定资产、预算内资金和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比重, 积极吸引外资从事农业开发和建设。二是要建立农业技术开发、技术储备、技术推广的财政补贴制度, 支持农民引用新品种、新技术, 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的经济效益。

(2)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一是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视, 统筹安排推广经费, 确保科技投入落到实处, 增加科研、试验、示范、引进推广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二是建立并完善农技推广网络, 实现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相结合, 重视和引导农民组建民间技术推广组织。三是建立一支思想、业务、作风过硬的农技推广服务队伍。

(3)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一是要以成人教育为突破口, 结合生产实际, 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着力培养一批科技致富能手, 要经常组织农民进行学习、交流、参观等活动, 开阔视野, 转变观念。二是要搞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通过多种形式, 传播科技信息、科技知识以及科技成果, 逐步引导农民增加对新技术、新成果应用的投入。三是农技推广部门应搞好咨询服务、送科技下乡, 培养科技推广示范户, 让农民学有榜样, 赶有目标, 通过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得到实惠,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的自觉性。

农业成果 篇10

1 建构长效链条

链条农技推广, 把农技成果设定成彼此衔接的桥梁, 形成顺畅链条。这类链条串联着农业公司、区域内的农户、各类科研主体。长效链条整合了多类节点, 串联成长效的协同配合机制。

具体而言, 公司承接了某一农技项目, 它被归类为承包主体。农技推广机构及这样的龙头企业要拟定推广协议, 公司担负风险。在这之后, 公司及农户再去拟定合同, 公司应能供应成套的农技成果, 农户着手来培植或养殖。公司定期去查验种植状态, 保障农户依据设定好的要求来养殖牲畜、培植田间作物, 顺利推广成果。查验出来的合格农技产品, 公司会统购包销, 这就缩减了链条之中的潜藏风险, 增添共有收益。

推广步骤中, 企业还要紧密配合着区域内的院校、对应科研机构。科研机构供应着技术层级的指引及支撑;公司投入金额, 协助它们来研发。龙头企业购进培植起来的农作物, 历经初始加工、后期质量查验, 通过物流把它们运送给区域内的农贸市场。如果资金足够, 公司还可建构自带的推广终端。例如:建构连锁店以此来衔接消费群体;依托规模运作来获取最优的利润。各方获取最适宜的利润, 维持长久配合。

2 增加交易平台

新颖模式之中, 农技成果吸引着更广的农户、区域农业公司、区域科研主体。三方协力建构了互动必备的这类平台, 依托中介来增添利润。平台有着彼此衔接的推广价值, 支撑了推广农技。

依托交易平台, 农技成果被变换为市场框架中的可接纳方式, 直接面对农户。转化步骤中, 企业协调了多样的流程, 它熟化了初始的技术, 整合多方力量。熟化农技成果, 以备后续的长久转让。公司及区段内的科研院所彼此协力, 规避了转化进展之中的弊病及漏洞。测试得到的多样成果应能顺畅通过这一步骤, 把积淀下来的最佳成果变更为体系化这样的真实生产能力, 显示成果价值。

院所测试了某一成果以后, 公司把转化得来的新农技运用于平日农业, 然后予以转让。这就拓展了生产线, 有利于发觉新颖的作物及动物类别、建构更广基地, 收获综合成效。这类模式虽潜藏着更高危险, 初始投入金额也偏多, 但它带有高层级的借鉴价值, 拓展市场空间, 培育着强烈需求。

3 园区供应支撑

示范推广之中的园区推广常常依托市场的向导, 支撑自主创新。它依托了基本政策这样的支持, 建构科技园区并把它们设定成载体。推广新颖农技, 向农户宣传这一农技独有的特性及优势。这类推广着力于建构长效情形下的土地流转, 让园区变得更为规模化, 显示出独有的特性, 增添亮点品牌。园区培训农户, 拓展了农技覆盖到的总体范畴, 传递了必备的农技信息、相关市场信息。

园区推广示范这样的途径整合了农技公司、区域科研高校、专门推广部门。在政府指引下, 公司参与平日内的常规经营, 融汇了科研动力。园区整合了城区及乡村的珍贵资源, 有序拓展售卖市场, 维持了周转之中的资金安全。在示范园区之中, 农户可观察到将被推广的新颖农技, 增添推广信心。经营路径密切衔接着科技特性的农技中心, 真正贴近客户, 供应了市场架构内的最佳服务。大规模推广时, 品牌原有的知名度被快速提升, 普及推广成果。最近几年, 财政扶持之下建构起来的农技园区超出了300个, 获取优良实效。

但与此同时, 也不可忽略这一模式潜藏的弊病。例如:某些园区没能适当去规划, 布局不够适宜;严重重复建设, 盲目助推精尖农技的推广, 忽略了真实情形下的农户要求。还有些园区没能配有先进的平日管理机制, 注重显示业绩, 忽略总体成效。今后建设中, 应紧密结合着区域特有的现存实际, 发挥园区多层级的示范及指引价值, 采用新颖成果。

4 结语

推广农技成果适宜采用新颖的链条方式, 有序串联起公司、中小型农户、下游销售主体。唯有这样, 才能推动长效态势下的彼此协作, 确保推广顺利。推广链条之中, 应当辨别出未来潜藏着的风险, 着力予以避免。依据双赢这样的总体思路来消解彼此矛盾, 增添共同收益。

参考文献

[1]揭筱纹, 程君凤.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优化探索[J].农村经济, 2009 (02) :90-94.

[2]徐彬, 里昕, 揭筱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多链联动新模式探索[J].甘肃农业, 2008 (09) :41-43.

[3]徐彬, 段晓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绩效实证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 2011 (03) :1188-1190.

上一篇:公路工程资料管理下一篇:企业反窃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