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

2024-07-19

科技特派员(精选十篇)

科技特派员 篇1

一、具有先进的现代理念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思想特征

1. 统筹城乡发展理念。

所谓城乡统筹发展是指在城乡发展过程中, 要兼顾二者的平衡, 实现共同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设计原则。1998年, 南平市推进的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活动就是基于中国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出现的三农问题的困局设定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 中国三农问题日渐突出。农民收入增长多年徘徊不前, 城乡差距逐步加大, 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和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南平市同全国一样, 农业发展步履维艰。以粮为主的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大量的粗放型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农产品“价低、难卖”, 比较效益越来越低,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农民增收幅度持续下滑, 局部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特别严重的是基层干部和科技人员纷纷外流, 导致农村人才匮乏。如何破解三农难题,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南平市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活动首要解决的问题。在各地的实践创造中, 科技特派员带着科技成果、生产项目和资金等到农村经济发展第一线创业服务, 办企业、建基地、搞园区、做示范, 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各地政府在财政、金融、科技、土地、信息资源等多方面出台的加大向农村投入的政策措施, 引导科技人员与农民和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结成利益共同体, 调动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积极性, 促进城乡资源融合, 生产要素结合, 有助于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公平分享发展成果。

2. 创新驱动理念。

所谓创新驱动就是要敢于打破常规,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动力机制。科技特派员创新模式既是创新驱动的过程, 也是创新驱动的成果。在创新驱动机制下, 调动了各级组织管理部门和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 在实践中进行了丰富的创造。如浙江创造了发达地区农业科技扶贫的模式, 宁夏创造了欠发达地区创业行动的服务模式, 辽宁创造了科技特派团服务模式, 重庆推出了双十百千工程;各部门间互相支持, 协调合作, 创新了金融服务模式、信息服务模式等;科技特派员的创造力得到了进一步的迸发, 在土地转让制度、利益共同体构建方面推陈出新, 通过领办创办协办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 与农民、专业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创造了科技中介服务型、技术资金入股型、企业有偿聘用型、独资创办科技实体型、科技项目承包型等各具特色的创业和服务模式。

3. 工业化理念。

所谓工业化理念就是通过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 运用现代工业生产的模式、方法发展农业, 实施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信息化的时代。工业化理念对于打破传统一家一户的小农户生产, 统筹安排生产要素, 确保质量品质, 提高农业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科技特派员创新模式吸收了工业化的先进理念, 在创建中关注产业链发展, 用工业化思维引领农业的发展。内蒙古呼伦贝尔鹤声薯业是鲁能大雁能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作为科技特派员服务的重点企业, 该公司在“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指导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铃薯产业循环经济链, 发育成为国内马铃薯行业较大规模的种植加工一体的马铃薯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 鹤声公司产业化基地3万亩, 带动基地10万亩, 年产脱毒种薯30万吨, 年产马铃薯脱毒苗200万株, 试管薯500万粒, 微型薯1 500万粒, 脱毒种薯4万吨, 鲜薯及加工马铃薯6万吨, 加工马铃薯精淀粉1万吨, 形成了马铃薯品种引进、选育、组培、扩繁、推广、销售、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铃薯产业循环经济链。

4. 系统思维理念。

系统思维就是通过考虑综合因素, 运用联系的观点、系统的原理安排科技特派员制度。任何一项制度都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运用系统思维统筹安排。在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设计实施过程中, 合理运用了系统思维的理念。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新生事物, 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 如国家指导与地方创造的关系问题;科技、金融、信息化、政策等的衔接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考虑社会各方面的因素, 需要协调各部门的关系, 需要统筹考虑各方的利益。以国家层面为例, 2009年, 科技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教育部、中宣部、国家林业局、共青团中央、中国银监会等八部委共同制定颁布了《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 (国科发农[2009]242号) 。该《意见》明确系统地界定了新时期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实施原则等问题, 提出了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组织实施, 以及充分发挥地方作用, 鼓励基层创新等问题, 为全面提升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 大力推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此外, 科技部还与国家林业局、共青团中央等部门积极沟通协调, 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活动。

5. 信息化理念。

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张来武在“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和长效机制探索”项目总结表彰暨成果展示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世界在信息化时代是不平等的, 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在信息时代是不平等的, 真正的平等就必须让贫困地区的新一代进入互联网, 进入农村信息化”。可以说, 当代社会城乡发展格局已定、城乡差距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的社会现象, 只有通过互联网, 在网络的世界里可以资源共享、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 实现所谓的“城乡统筹”。科技特派员创新模式的设计者把信息化作为突破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 非常重视信息化网络的建设和运用, 把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了事关农业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高度。宁夏成功的引入了信息科技特派员制度, 政府筹措资金2 000万元为每个行政村安装了信息化的终端设备, 农民可以看互联网电影电视, 在家里与专家即时交流沟通, 有效地解决了信息化服务的难题。宁夏的科技信息化和信息化科技特派员是合理运用信息化的创新举措。

二、突出科技的带动作用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核心特征

科技特派员行动的核心是科技先行, 突出科技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 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倍增效应。科技特派员制度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 而且将成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实现路径选择。

1. 科技特派员制度加速了科技成果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带动。

长期以来, 由于各种原因, 中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一直处于缓慢推进状态。20世纪60年代以水稻杂交种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革命和20世纪80年代以地膜覆盖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白色革命, 都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然而, 到2010年中国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大约为51%, 与发达国家80%的贡献率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下乡服务中, 科技特派员带着科技成果进入农业企业、农民家庭, 有的甚至从事农业一线生产, 直接把科学技术成果带到农业生产一线应用于农业活动, 加速了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过程, 提高了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以科技特派员支持项目为例, 2008年国家和地方共支持科技特派员13 900项科研项目;2009年为22 476项, 国家和地方共支持项目资金达到84 656万元。2009年科技特派员共引进农林动植物新品种3.49万个, 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3.57万项。黑龙江铁力市2008年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到63%, 比2006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 163元, 比2006年增收了1 577.3元。

2. 科技特派员制度实现了科技人员与对农民的直接带动。

在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下, 科技人员与农民“两张皮”, 很难有效的对接, 科学技术下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科技人员下乡服务、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很好的实现了科技人员、科学技术与农民的直接带动。截至2009年底, 11万余名科技特派员或在下乡服务中直接走进田间地头, 手把手的指导农民进行生产, 把科技直接传送到农民手中, 用现代知识武装农民;或直接创业, 带动身边群众发展;或通过信息平台, 随时解答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据统计, 全国科技特派员平均每年下乡服务130天左右, 天数最长的达360天。

3. 科技特派员制度实现了现代物质装备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带动。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用现代物质装备的农业是高效的农业。在中国, 由于传统体制机制的制约因素, 农业现代化装备技术手段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 一大批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 实现了现代物质装备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带动, 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诺基亚等公司积极参与到科技特派员工作中来, 创建手机信息平台, 利用现代信息装备和技术为农民服务。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刘道荣在建立水禽良繁体系与品种改良中, 购置箱体式孵化机, 修建现代水禽孵化厅250m2, 购置箱体式孵化机8台, 同时配置水帘降温设施, 实现水禽自动孵化, 具有省时、省力和提高整齐度与孵化率的效果, 使水禽年孵化量从1998年的10多万羽达到现在的年出孵水禽雏苗150万羽的水平。

三、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目标特征

在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过程中, 各地围绕特色产业构建相关产业链, 有效培育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科技部2010年在全国认定了“科技特派员食用菌产业创业链”等73个科技特派员创业链为第一批科技特派员创业链。科技特派员结合所在区域农业产业特点, 帮助所在地区组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信息服务站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组织, 组织实施了数万个具有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的农业产业化项目, 培育了一批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建立了一大批示范户、示范村、示范园区, 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体系建设。

辽宁省实施了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组、科技特派员和农民技术员培养的科技特派行动。全省科技特派团派驻团队数量达到207个。特派团分别派驻到具有一定特色产业基础的县、乡, 开展“一县一业”和“一乡一品”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特派团围绕派驻县农业特色产业, 以技术为支撑, 从产前、产中、产后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服务, 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重庆市武隆县通过宣传和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以高山中药材产业为核心, 构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 中药材产业建成集中成片的核心区示范基地500亩, 二级示范基地43 000亩, 引进国内外中药材专家3~5人 (市级科技特派员) , 培训中药材种植与管理高级技术人才30人 (县级科技特派员) , 培训技术骨干100人 (乡镇科技特派员) , 培训中药材技术能手500人 (村级科技特派员) , 各类应用人才50 000人次 (主要是广大种植户) 。到2010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 产值2.5亿元, 农民收入1.5亿元, 人均增收390元, 建成川续断、玄参、青蒿、半夏等优质道地药材基地, 使2.85万户117 000农民直接受益, 解决42 300人脱贫, 提供直接就业岗位250个, 间接就业岗位5 000个左右。

四、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发展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组织特征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创业服务中, 科技特派员按照市场机制, 通过明晰产权, 在科技特派员、农民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企业之间进行合理分工, 合理配置土地、资金、技术及管理等资源, 建立“利益共享”、“创业带动”、“土地经营”、“技物配套”、“成果转化”等模式,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动农业发展。

“利益共享”模式本着“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 在对农民用工、土地资源、科技成果应用、企业资金、管理、市场营销等要素科学评估的前提下, 组织科技特派员与农民、企业签订科技合作协议, 形成“明晰产权、分工合作、公平分配”的机制, 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实现成果共同分享。主要形式包括“科技特派员+农民”、“科技特派员+企业”、“科技特派员+协会+农民”、“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民”等等。“创业带动”模式利用自身技术、资金等优势, 以独资或股份的形式投资农业开发领域, 兴办经济实体, 亲自担当企业法人代表或根据股金多少和个人能力表现, 在企业内部占有相应的股份, 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或“按股获利、按股负亏”的共享机制。

“土地经营”模式通过转包农民承包土地、吸纳农民承包地入股等形式, 把农民经营的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 统一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 进行适度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这既扩大了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的功能, 又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土地经营效应, 增加农民和科技特派员收益。如黑龙江省绥化农科所科技特派员姜士波, 2004年带着大豆良种繁育项目到北林区聚宝村组建“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大豆生产由原来的“统分结合”管理转向“全程统一”管理。目前会员发展到247名, 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发展到4 700亩, 户均增收万元以上。再如科技特派员张德山, 2008年共吸纳土地700亩, 实行返租倒包经营, 科技特派员个人年增收入10万元以上。

“技物配套”模式借助农村合作组织或自身优势, 在村镇建立技术指导站和农用物资销售点, 全程实行技术指导、物资供应和农产品营销服务结合。科技特派员在农民、物资供应商、农产品营销企业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农民从生产和销售中获利, 科技特派员从销售返点中创收。

“成果转化”模式利用自有或购买持有的知识产权, 从事专项农业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 并通过科技成果转让或转化增值的方法取得经济回报。“技术承包”模式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 与农民和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 以承包服务费和技术股份红利等形式获得经济回报, 进而激发科技服务的热情。如青海省81名科技特派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方式与农牧民群众、专业户等签订合同, 22 529户农户享受到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湟中县科技特派员芦永清以《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项目为切入点, 以农畜产品营销协会做平台, 在全县16个村引种优质洋芋, 与1 200户农户签订2 800亩合同, 提供田间管理技术指导, 负责产品收购。秋收时节销售收入达350万元, 农民增收260万元。实现了科技特派员与农民群众的“双赢”, 并建立起长效合作机制。

五、培养现代农民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人文特征

农民是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要实现三农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关键在于农民现代化。2006年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提出了“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的战略目标, 强调“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对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基本要求。为了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重要措施之一。

科技特派员 篇2

行动的实施意见

科技特派员工作源于基层探索、群众需要、实践创新,是科技服务“三农”的有效形式。根据国家科技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农业部等八部门《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实施意见》(国科发农字[2009]242号)以及江西省科技厅、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农业厅等八部门《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实施意见》(赣科发[2009]8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围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山江湖”大开发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探索建立依靠科学技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增加农民收入。按照“以人为本、突出创业、强化服务、政府引导”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培育发展新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与科技服务组织为重点,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政策引导支持为保障,全面推进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企业开展创业创新服务,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县

—1—(区)域农村经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主要目标

用三年时间,鼓励、支持和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到农村基层去创新和创业服务,逐步形成以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农林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广大乡土人才全面参与的农村科技创业和基层科技创新服务网络,为创业者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提高优势特色产品的品位和档次,打造知名品牌,以名牌优势占领市场。

1、引进、示范、推广、嫁接50个新品种、100项新技术和100项科技成果;

2、培育和壮大20个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3、培养200名科技创业型人才和200名科技致富带头人;

4、在已经建立了利益共同体的创业者和企业中,培育100家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造就500名技术人才和1000名新型的劳动者。

通过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实施,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科技支撑体系,推进农业信息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进程,促进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主要任务

1、转化推广一批科技成果

鼓励、支持、组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技人才、离退休

—2— 技术专家和大中专毕业生,投身于农业生产第一线,转化、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发挥技术优势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

2、培育提升一批产业(企业)坚持市场导向,实现科技特派员和乡镇主导产业需求之间的最佳对接,培育、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协同发展地方产业。

3、建立一套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依托科技特派员的技术专长,建立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技术服务,发展订单农业,建立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4、培养锻炼一批科技创业型人才

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市场运行机制,营造积极的科技特派员创业氛围,鼓励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培育一批新型科技创业型人才。

5、带领一方农民致富

通过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服务工作,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推动产业改造、升级和创新,促进农村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致富一方农民。

三、实施原则

1、富民为本的原则

科技特派员要积极把先进实用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入农村和企业,送到千家万户,通过科技服务带领广大农民增产增收致富。

2、典型示范的原则

通过建立示范点、实施示范项目、扶持示范户、树立示范典

—3— 型等方式,坚持示范带动,分类指导,经验推广,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科技创业服务的原则

突出科技人员到农村科技创业,在创业中强化科技服务功能,推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增收致富、就业创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科技服务。

4、项目带动的原则

科技特派员利用自己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按照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产业的要求,优先承担示范推广项目,以具有市场潜力和特色优势的科技项目为载体,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服务模式

1、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模式

科技特派员以合伙人或股份制等方式,出资创办、领办、承包农村企业、园区基地或其他经济实体,从中获得报酬。

2、有偿技术服务模式

科技特派员与农民或企业签订技术、信息服务协议,通过技术服务、技术入股等形式获得合法报酬。

3、资金入股模式

科技特派员通过投资参股,与农民、农村企业合作创办经济实体,按股分红。

4、无偿技术服务模式

科技特派员无偿为农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农民致富

—4— 和企业发展。

5、土地流转模式

科技特派员通过流转的方式获得土地经营权,组织农民科学种养。

五、运行机制

(一)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

坚持自愿申报、双向选择和组织审批的原则。每两年根据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和群众的需求,精选一批科技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下派到农村或农业企业开展科技创业活动。2010-2012年,市级选派30-100名优秀科技人员。涉农县(区)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鼓励、支持、组织一批有“一技之长”的科技人才进村入企为创业者服务。

1、选聘对象

南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或者其它事业单位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在编人员;享受国务院津贴、省政府津贴和市管拔尖人才的涉农专家(含离退休、身体健康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农村乡土拔尖人才、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

2、选派去向

科技特派员的派驻必须根据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的需要统一合理安排。主要派向:一是农村具有规模的种、养、加工专业大户;二是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及特色科技示范基地;三是在建、续建的科技项目。

3、选派形式

—5— 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实行供需见面确定、招聘、引进、行政选派等形式精选。科技特派员必须自己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由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科特办)安排供需双方见面洽谈,双向选择,统筹安排。

4、服务期限

科技特派员服务期限由科技特派员与服务单位双方根据目标任务商定,原则上2-3年一轮,可采用定期或不定期(节假期兼职)驻点指导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根据实际需求,可连续选派。

5、选派要求

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事业心和责任感强,有吃苦耐劳和开拓创业精神,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二)建立管理与考核制度

科技特派员的管理与考核。由市科特办和派出单位负责进行管理和考核,对科技特派员的考核结果报送市科特办备案。

市科特办要会同派出单位,采取跟踪检查和不定期回访的形式对科技特派员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检查结果作为年终工作评定表彰和是否续派的依据。

科技特派员下派工作期满后,由市科特办、派出单位和驻点单位联合对其创业服务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并做出考核结论,考核结果进入个人工作档案,作为职称评聘、评先选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6—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科特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南昌市科技局、南昌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南昌市财政局、南昌市农业局、南昌市林业局、南昌市委农工部、南昌市委宣部、共青团南昌市委等部门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市科特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

市科特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市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服务工作的协调和组织领导。要通过各成员单位协调运作和各部门的紧密配合,使科技特派员工作真正形成市、县、乡(镇、场)、村四级纵向联动和各部门横向联动的长效机制。各地分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要集中精力抓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服务工作,确保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服务的各项工作和政策落到实处。

(二)优惠政策

1、从南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或者其它市属事业单位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原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称、待遇(工资、福利、奖金)、编制在派出期间给予保留(原单位不得顶编),身份不变,正常参加调资,对于作出突出贡献的,优先晋升职称。属专业技术系列的:晋升上一级中级及以下的职称时,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及任职条件;晋升中、高级职称时,需提供选派期间的工作业绩报告,作为参评的重要条件,报省职改办审核,组织专项评审;科技特派员工作一年后,可向市人事职改部门申报。在下派期间

—7— 由市科特办年中、年终根据工作和考核情况给予一定的交通费、生活费补助等。

2、科技特派员可以通过创办园区、基地、中心、协会、公司等形式,直接面向农民服务,取得收入;也可采取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租赁经营等形式与驻点联结起来,建立利益共同体,取得收入。科技特派员创业取得收入为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

3、对科技特派员的创业项目,各有关部门应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市有关部门应积极争取省级项目资金的支持。

4、科研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的,可将科研项目带到创业点进行研究,并开展与研究密切相关的创业工作,缩短科研成果转化的周期。科技部门应根据成果的实用价值,将研究项目优先列入科技支撑项目予以支持。

5、鼓励尚未就业的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取得收入,实现自身价值。在担任科技特派员期间,成绩突出者,可在录用国家工作人员时给予适当照顾。

(三)经费投入

从2010年起,市财政每年从“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中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市级科技特派员补助补贴、培训、考核评估、表彰奖励、经验交流、科技特派员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和科技特派员开展相关工作。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另行制定。对科技特派员服务突出的科技项目要优先予以立项支持和资金扶持,保障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奖惩制度

—8— 科技特派员在创业服务期间成绩表现突出,给予表彰奖励。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团队以及科技特派员工作组织管理机构等将予以表彰奖励。每年开展一次优秀科技特派员评选和表彰奖励活动,进行以奖代补,或者以项目代奖励等多种形式的表彰奖励。给想干事的人提供舞台,给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更大的支持,给干成事、表现突出的人更多的实惠。

对不履行科技特派员职责的人员,可随时解聘,同时,取消其职称评聘及各类评先选优的资格,并扣回已发的各种待遇;对科技特派员在下派期间无视工作纪律,造成重大损失者,视情节追究其责任。

(五)加大宣传力度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将科技特派员工作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通过举办讲座、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宣传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的典型经验、典型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的良好氛围。

科技特派员的“上市经” 篇3

对奥地利农机专家施泰格而言,来到中国是一个新奇的体验。去年11月秋收过后,在北京通州国际种业公司(以下简称为“通州种业园”)的田间,他戴着手套,身着灰绿卫衣制服和牛仔裤,在一台绿色新型小区播种机前不断摆弄,原来,他正在教农机服务队的成员如何使用这台新装备。周围学员都聚精会神地看着,不久后他们将作为这台机器的操作员在田间地头作业。“小区播种机由一整套设备组成,我们有一个团队负责指导和维护。”施泰格说,“作为团队一员,我很荣幸到中国为大家提供服务。”

引入先进的农机设备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奥地利的小区播种机又是如何与中国结缘的呢?

70余万名科技特派员“带着农民赚”

种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农业科技水平,我国虽是种业大国,但良种繁育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为了缩小这一差距,2011年7月,科技部与北京市共同建立了通州种业园,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一城两区百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州种业园确定的发展模式为:将种业企业聚集,并让科研院所促进企业发展。

要想让企业聚集绝非划出一块地那么简单,更不要说嫁接科研院所的服务了,“重要的是要有一套配套服务体系和措施,以便更好地服务园区中的企业。”通州种业园总经理王铭堂说。

经过5年发展,如今,已有250余家国内外科研院所和企业进入园区。对于这些入驻的企业单位而言,有很多田间作业的农机需求是共通的,自家配备费用高,向外租用又不规范,何不自己组建一个呢?种业园农机队应运而生,但很快又遇到了新问题:相较于大田生产,园区更侧重种业研发,往往是模块化播种、管理、观察和记录,其对播种的精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小区播种机技术,而国内的设备还达不到要求,怎么办?

其实,我国从1978年起便引入了奥地利的小区播种机技术,而奥地利正是全球最早实现小区条播机械化作业的国家之一。通州种业园很快想到了奥地利朋友,“施泰格所在的团队是我们公司特聘的。”王铭堂笑着说,“他们也算我们的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外国人也能当吗?自1999年3月,福建省南平市出现首批科技特派员以来,科技特派员制度经宁夏等西北五省区试点而后在全国推广。无论是南平模式,还是宁夏模式,科技特派员制度始终遵守双向选择、利益共享的原则,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原本由行政力量推动的改革,其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施泰格来到了通州种业园。教完理论课后,他就让队员坐到播种机上实地操作,他则站在一旁的泥地中,聚精会神地看着队员操作,全然不顾牛仔裤上的泥土。“我们会在农闲时邀请他们来进行指导,每年两次,虽然来的专家不同,但都非常敬业负责。”王铭堂介绍道。在通州种业园,还有很多科技特派员,他们不仅向农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也与其他科研人员合作研发,优秀的代表还会给远道而来的参观人员讲解技术要点。

目前,在我国,像施泰格这样的科技特派员还有很多。今年5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等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介绍说,目前70余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基层一线,带动6000多万农民开展创新创业,“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对其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组织实施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徐南平强调,该“意见”的出台,是首次在国家层面对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和谋篇布局。

“‘意见’抓住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核心,将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快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有着多年相关研究经验的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张雨分析道,“这也有助于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人、科技成果和资金融合在一起。”

农业农村领域也需要“众创空间”

作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农机队仅是通州种业园高端科技物业服务体系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它们的服务领域还包括低成本办公空间、互联网物联网接入、试验用地、安全保卫等等;它们还致力于构建高水平共性技术和高效率农业技术成果转移服务体系;同时,对于创新创业,园区还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各种创业指导服务。

正是以这样一套服务体系为核心构建的“农科汇星创天地”(以下简称为“农科汇”),在今年9月份成功入选了由北京市科委遴选的首批“星创天地”名单,而这正是“意见”中强调要打造的农业农村领域的众创空间。“星创天地是科技特派员的创业舞台。”徐南平强调,“要为他们营造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农村科技创业环境。”那么,通州种业园的农科汇星创天地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农科汇”依通州种业园的发展模式而设计,既然要汇聚尽量多的优秀企业和科研单位,人才少不了。“农科汇”非常注重人才平台的建设,不仅成立了北京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还打造了四家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以及两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有了制度和人才,农科汇自然成为了香饽饽。“目前‘农科汇’已经汇集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单位60余家。”王铭堂自豪地说道。北京神州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神州绿鹏公司)就是入孵的企业之一。以航天工程育种为技术核心的神州绿鹏公司占地400亩,借助园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了研发中心、组培工厂和育苗、种植栽培试验大棚等设施,重点培育了航椒系列、航茄系列、航豇等优质航天品种。

实际上,神州绿鹏公司凭借其在航天育种方面的优势也入选了北京市科委首批星创天地名单,而他们的主攻领域是“航天新农”。“航天新农由我公司专业人员组成技术推广队和技术服务资源队,重点开展新品种推广、技术支持、培训等工作。”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此外,我们还会通过提供多种硬件设施和专业技术服务等方式大力扶持优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大户、创业者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

nlc202309091024

除了神州绿鹏公司,“农科汇”还引入了创建“互联网+农业+高科技”模式的北京天辰云农场有限公司、拥有全系腐植酸功能性肥料的上市公司北京澳佳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以‘农科汇’为平台,园区内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将土地转租给企业,同时还可继续受雇于企业,增加劳动收入,仅这一项就带动了3000多人就业。”王铭堂说,“此外,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也对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了支撑服务作用。”未来,“农科汇”将以打造京津冀农业农村“双创”重要承接平台为目标,进一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和科技特派员一样,目前,星创天地也已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在陕西,柞水县星创天地的一个普通花卉公司,通过指导农民种花带动了170个贫困户脱贫致富;佳县的武子生通过修建枣树技术大幅增加了当地的枣树产量,帮助很多以枣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10月12日,科技部公布了第一批638家星创天地备案名单,涵盖了除西藏和广西的所有省级行政单位,其中诸如江苏省、山东省、四川省等农业大省的星创天地数量更是达到了60多个。徐南平称,星创天地是“意见”的重点之一,“我们希望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区),甚至一些发达的乡镇建设更多的星创天地。”

“1986年,我国开始实施‘星火计划’,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通过科技成果在农村的转移转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张雨分析道,“星创天地作为‘双创’时代背景下对星火计划的传承和发扬,它是新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完善的服务和支撑体系,将进一步促进农村领域的创新创业。”

科技特派员制度如何与市场接轨?

随着第一批星创天地备案名单的公布,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国的深入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如何让制度真正落地?

“人是最具活力的因素。”在张雨看来,首先要让科技特派员的保障和激励机制落到实处。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目的是排除各种困难让科研成果落到农村,然而,如果在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的同时,科技特派员本身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那可持续性就会大打折扣。“科技特派员关注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除了待遇,归属感更为重要,这就牵涉到职称、岗位、影响力等各种因素。”张雨分析道。

对此,“意见”中对科技特派员的选派政策有了明确的规定,对开展公益服务和科技创业的科技特派员,保障其5年的待遇、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权益。此外,“意见”中对诸如技术入股、财政资金、金融融资、吸引社会资本等支持机制做了规定。“这些保障机制落到实处,科技特派员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而且也能吸引年轻人加入。”张雨介绍道,“再加上一定的激励机制,干劲就来了。”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核心是政府驱动,市场调节。”张雨强调,“制度的落地还要尊重市场规律。”比如核桃种植,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强,基于双向选择的原则,科技特派员通过技术指导帮助农户增产,农户因此增收致富,就形成了很好的互动。“这背后就是市场调节在起作用,星创天地开展的创新创业更要遵循市场规律。”

与市场接轨就意味着拥抱风险,对于创新创业尤其如此,这恰恰印证了“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徐南平强调,“如果不愿意承担风险,就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我们必须要有风险意识,而且必须要做。创业很有可能失败,但没有关系,尤其是年轻人,我一直鼓励他们,失败本身就是很重要的财富。”

“制度不是孤零零的。”张雨进一步分析道,“科技特派员制度尤其如此,需要有一整套相关的制度体系,这就涉及到财政、农业、教育、国土资源、司法、国际合作等各部门的协调推动。”多方参与、共同推进不仅能规避科技特派员面临的诸多风险,也能保障政策链的传递。“政策链对科技特派员的全国推广非常重要,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县乡,如果中间某一个环节脱节,政策落地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张雨强调。

此外,科技特派员改变了科研院所与农民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了农民的生产力,因此,对于科技特派员的主体界定也非常关键。为此,张雨建议设计科技特派员的统一标识,构建科技特派员的准入门槛标准,并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科技特派员也是我国人才体系的一部分,未来可以再进一步制订其人才计划,以帮助其更好的发展。”

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实践与思考 篇4

1 认真做好科技特派员项目的实施工作

1.1 为种植户改良品种

大部分种植户的桂花为八月桂, 就是桂花中的金桂、银桂, 还有大量的四季桂小苗。建议改种一部分开红花的丹桂, 目前该品种很受市场欢迎, 价格是普通桂花的2倍以上。种植户也同意并采纳。

1.2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

由于湖南省农科院在高桥镇建设了一个逾200 hm2的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在笔者的争取和建议下, 湖南省农科院为园林花卉学科在高桥建设几个花卉资源圃。经过1年多的努力, 建设茶花资源圃2 hm2, 先后在全国各地引进茶花资源品种65个;观赏竹资源圃0.67 hm2, 引种栽植48个不同品种;移植农科院园艺所引种并繁殖的规格5~10 cm杆径的梅花1 500株到高桥建设梅花资源圃;另外还建有1个桃花资源圃, 占地0.67 hm2, 引种品种30个。这4个专类资源圃在省内均为首次建设。资源圃虽然是建设在农科院园艺所的基地内, 但是基地的位置在高桥镇, 距离合新桥村众鑫花木合作社也只有几千米。对当地的花卉苗木种植户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起到资源共享。

1.3 挖掘当地的特色苗木发展之路

经过调查, 当地的老树油茶资源较多, 由于老化和品种淘汰, 大部分被遗弃。利用这一优势可以打造出特色产业, 把油茶老树桩改造嫁接为高档茶花品种, 制作成盆景和大树桩景, 3~5年价值就会成倍增长, 每株卖价万元以上。

1.4 技术培训

苗木合作社的成员虽然都在一个村, 但地块分散, 很难集中到村部会议室培训。笔者利用白天他们进行生产的时间, 有计划地到田里进行现场培训, 现场教授一些比较实用的技术。如发展大规格绿化苗木、半乔木、彩色植物、藤本植物等主导产品的间种、套种、立体高效繁育, 如桂花树、栾树、造型罗汉松地里和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树苗相互套种。套种的底层一、二、三年生的苗木就能及时卖掉或者移栽, 这样同树种间套种的立体种植模式, 年收入都在9万元/hm2以上, 行情好时, 年收入可达到12万元/hm2甚至在15万元/hm2以上。利用不同习性的树种套种, 如采取移栽樟树套种杜鹃、红继木。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不同花木品种的生态、生长习性, 使这些花木互惠互利, 实现长效与短效结合, 年收入都在7.5万元/hm2以上, 比一块地繁育单一品种增收在2.25万元/hm2以上, 而且风险也比较小。

1.5 帮助合作社的农户销售

一是利用在省农科院高桥基地搞建设的机会, 有意定向向合作社的农户预定并采购苗木, 帮助销售。二是高桥镇的苗木种植在长沙周边不是很出名, 种植的面积远远比不上长沙县跳马乡、黄兴镇等苗木种植大户, 所以没有购买者主动上门。针对这个问题, 采取苗木合作社的农户主动到花卉苗木市场找销售大户或者园林公司, 为他们定向生产提供更加质优价廉的苗木, 也可由科技特派员帮助寻找购买者。

1.6 团队服务

利用科技特派员本身是科研院所、高校老师、专业人士的优势特点, 经常带领同事、科研团队成员一起去驻点。发挥团队优势, 服务好合作社成员, 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2 发展思路

2.1 理清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思路

做好群众思想转变工作, 加强技术培训, 采取政府引导, 企业带动, 技术协会服务, 向花木产业大村奋斗[4,5]。

2.2 制定长远发展目标, 突出工作重点

与长沙县政府关于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谋划花卉苗木产业发展, 一定要高度重视行业聚集效应, 将花卉苗木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来发展, 作为两型社会龙头产业来发展, 作为长沙县现代农业的典范和品牌来发展。在各级部门争取资金、种苗、农药、化肥等物资和技术的支持。

2.3 加强村级产业发展的领导, 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

成立花卉苗木产业领导小组, 组织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连片种植、规模发展”的思路, 建立各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作用, 把政府、技术部门、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有机结合起来[6,7]。按照政府引导、政策协调、企业带动、合作社促动、科技推动的工作格局, 加大对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积极支持和服务花卉苗木产业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宪宝.泗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科技, 2011 (6) :22-24.

[2]邱美琴, 李朝灿, 林铭沥, 等.科技特派员创业体系构建与服务模式探讨[J].农学学报, 2012 (7) :72-78.

[3]张鸿, 王自鹏, 彭建华, 等.强化“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J].农业科技管理, 2012 (3) :64-66, 76.

[4]蒙绍荣, 周叶林, 韦丹辉, 等.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工作中的服务模式——以广西玉林市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 2009 (9) :15-16.

[5]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J].中国农村科技, 2007 (11) :16-21.

[6]万钢.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J].科学与管理, 2007 (6) :4-7.

科技特派员总结 篇5

在今年,我很荣幸再次选为科技特派员,在过去的一年内,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严格按照科技特派员的要求,全力履行科技特派员的职责,强化科技服务意识。认真负责地开展各项科技服务工作。现将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积极开展调研。

我被派往XX进行科技服务,XX党委高度重视,将我分到农业科的多元增收办公室,协助XX开展好相关服务工作。为收集团里的第一手资料,以便更好地开展科技帮扶工作,我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了相关领导对该地区的总体现状的介绍,通过接触农户,深入牧民家中,反复与当地的干部和农户座谈交流,对各个村的畜牧业产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开展的工作

1、为了认真开展好科技服务工作,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了我的科技服务工作,促进畜牧业生产,扶持职工群众发展畜牧业,强化科技上门服务能力。年初在本人的组织下结合xx实际与有意向发展畜牧业的职工签订了科技服务责任书,明确了目标。以点带面,认真、落实科技政策,加大了畜牧业科技含量。

2、树立典型,全方面辐射。在抓好 科技工作的基础上,我们不断加强了辐射带动作用,主要对养殖户进行科技服务30余户,深入连队进行科技服务120余次,挽回经济损失5万余元。重点扶持了2户养殖户,目前xx养殖户发展羊200余只,主要指导他们如何饲养牲畜,从饲养、饲喂和防疫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xx养殖户养殖奶牛10头。通过科技示范点和科技带头人逐步带领职工群众实现科技致富。

3、边学边做,开展好多元增收工作。多元增收就是通过各种形式使职工群众增收,我通过我所学的专业,积极引导职工发展畜牧业,给予他们一定的技术服务,同时我也学习了其他方面的知识,给职工群众带来更多的增收方式和方法。

4、协助兽医站开展相关工作。一是协助兽医站迎接 检查工作;二是指导他们制作执法文书和分析案件的能力,目前办理执法案件3起;三是对养殖合作社中羊只进行科技服务,从制作青储、饲养饲喂、疫病防治等事项。

5、其他方面工作。能够按时上下班,参加春耕春播、棉花测产、植树活动、义务劳动、维稳值班等工作

三、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深刻体会

1、典型引路是科技特派员在新形势下搞好工作的最好方法。科技特派员深入连队指导技术工作,光靠动员、说服往往难以奏效,最好的办法是典型引路,因为群众最讲实惠,只有看得见,摸得着,他们才会真动心去干。

2、科技特派员工作离不开xx的大力支持。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只有得到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科技特派员的才能是否得到发挥,技术能否变成效益,取决于基层领导的支持程度和群众的接受程度。

科技特派员 篇6

《方案》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农村创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立足服务 “三农”,围绕农村、农民实际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强化科技与金融结合,积极培育农村创新创业主体,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要坚持市场导向,实现增效增收。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家在整合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的关键作用。着力培育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主体,提升创办、领办、协办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大致富带动效应。要加强纵横联动,实施分类指导。加强省、市、县的上下联动,强化部门间的统筹协调、融合联动,探索符合地域特色的有效路径。对公益服务、农村创新创业等不同类型科技特派员实行分类指导,完善保障措施和激励政策,提升创业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坚持政府引导,推动社会参与。推进政府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强化政策制定、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公共服务等职能。发挥各级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吸引金融、保险、社会闲散资金等共同参与,优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环境。

《方案》指出,要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强化农村科技服务。按照 “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重点围绕粮食作物、畜禽乳蛋、中药材和长白山绿色生态资源等吉林省农业特色资源,积极打造省、市、县三级 “星创天地”(农业农村领域的众创空间),创新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新模式,共建新农村科技发展示范园区和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促进先进适用技术与农村创新创业相结合。到2020年,全省各县(市、区)新建具有县域特色的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星创天地”2~3个。大力支持法人科技特派员利用自身技术、资金、人才、管理、市场优势,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培育 “产供销一体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新型涉农企业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拓展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新功能。到2020年,全省各县(市、区)培育新型涉农企业3~5个。完善农村科技 “12396”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下简称12396)。在语音、短信服务的基础上,开展12396微信服务,在大型涉农企业、农村集贸市场和居民聚集区等场所建立12396触摸屏,开发“吉林12396”手机APP(应用程序)客户端,拓宽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新领域。到2020年,实现全省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全覆盖。

二是推动农村创新创业。支持科技特派员特别是法人科技特派员,重点围绕粮食产业、养殖产业、特色产业等领域,创办、领办、协办各类涉农企业,建设一批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区,打造一批具有区域资源特色的、从原料到餐桌的食品深加工企业,推动农村加工企业向产业集群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价值增值和全产业链健康发展。推动科技特派员的农业科技服务与农村创新创业、农民生产生活有机结合,培育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农产品流通经营新主体,形成区域特色,打造 “互联网+”农民生产生活综合服务平台,拓展新兴物联网市场。鼓励科技特派员特别是法人科技特派员,重点围绕粮食、畜产品和长白山特色生态食品等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和利益机制,对全省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生产加工、市场流通与服务等进行整合,发展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的农业 “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落实全省精准扶贫部署。大力支持科技特派员深入贫困地区,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通过政策倾斜和优先支持,鼓励科技特派员带技术、资金进乡入村。以扶贫项目为纽带,实现引领、示范、推广、培训相结合,开展创业式扶贫和智力扶贫。积极推动法人科技特派员到贫困地区,有针对性地领办、创办、协办企业,与农民结成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推动开发式扶贫和造血式扶贫,实现脱贫致富。

四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发挥各级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加快科技、人才、管理、信息、资本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强化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中的主体地位,整合社会各方力量,调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积极性。立足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提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科技特派员提供有效的条件支撑。围绕农业特色资源优势,引导和支持各类科技创新主体落实 “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农业系列高端产品,实施农产品走出去战略。重点在粮食、畜牧、特产、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取得一批新型适用技术成果,形成系列化、标准化的农业技术成果包,为科技特派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到2020年,实现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占本级科技经费支出比例达到30%以上。

《方案》对科技特派员的选派、管理与政策支持提出指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省市县乡(镇)四级农技推广机构、科技型企业和物化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是科技特派员和法人科技特派员的主要来源。参与农村科技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离退休技术人员、农村青年、农村妇女等是科技特派员的新生力量。各地要强化传帮带,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经纪人、乡土人才、农民技术员培养和发展成为当地不走的科技特派员。到2020年,全省各级各类科技特派员要达到2万人,其中,省级科技特派员达到1万人,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分别达到5000人,实现全省各乡(镇)、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本级科技特派员的培训工作。各地要强化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建设,提高科技特派员的创新创业和服务能力。围绕农村农业需求,重点加强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市场信息与物流、“互联网+”技术与应用、新技术新技能开发等培训。到2020年,各市(州)、县(市、区)新增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1~2个。

科技特派员制度助推重庆新农村建设 篇7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制度,助推,新农村建设

科技特派员制度于1999年由福建省南平市首创, 它是以满足“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增效”的科技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引导为辅, 以科技人员利益、个人价值实现为导向, 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建立利益共同体, 使科技特派员与农民供求有机结合而形成自下而上的创新型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制度。

重庆市于2004年实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 开展了“十、百、千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 即组织10名科技领域首席专家、100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000名区县科技特派员, 开展形式多样的针对性服务。该项工作实施三年以来, 通过将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先进的生产要素导入农村, 激活了农村科技要素, 促进了农村科技进步、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科技体制改革等, 在探索城乡统筹、推进政府公共资源应用于农村及培育农业技术服务市场发育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 大大推动了重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创新措施, 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

(一) 实行“双向选择”, 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重庆市科技特派员选拔坚持“双向选择、组织推荐、择优选派”的原则, 采取个人报名或单位推荐、双向选择、组织考察、层层把关的方法, 主要围绕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畜禽养殖业、林业、优质果品、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的研究开发进行择优选拔。同时, 注意校地结合, 实施高位嫁接, 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农民需要什么就选派什么样的人, 科技特派员有什么本事, 就在什么地方发挥作用, 因材施用, 这给科技特派员搭建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二) 通过典型示范引路, 着力培养先进生产力

过去科技下乡服务重在扶贫扶弱, 科技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科技特派员选择与吸收科技能力较强的农村专业大户、强村、重镇、龙头企业, 采取“贴身”式服务, 把实施项目运作和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培育结合起来抓, 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 也培育了农村的先进生产力代表。

(三) 实现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

科技特派员带着技术、资金、信息、项目到农村去,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在有条件的地方, 与农民建立起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技术协会等利益共同体;有的直接投资办起了企业, 鼓励农民以自己的劳动参股, 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格局。这便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风险, 激发了其参与利益共同体的积极性。

(四) 实施资源整合, 开放运行

试点区县都极力通过引进区外科技特派员、借助外力注入来激活内在活力, 拉动本区域内的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工作。通过市、区县两级科技特派员的示范、拉动, 一方面体现了重心下移, 在基层构筑一个素质相对较高的人才群体;另一方面起到了在创新服务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服务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服务事业中凝聚人才的目的。

(五) 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方式

在实施科技特派员下农村服务过程中, 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1、科技普及。

科技特派员采取远程答疑、现场咨询、办班培训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科学技术的普及, 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2、实地指导。

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实用型种植、养殖技术, 培养乡土技术能人。

3、基地示范。

依托各类高新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化基地、科技示范村的建设, 示范、引导广大农民走出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项目带动。

结合在建、续建的科技项目, 带动有实力的企业介入农业产业化开发和骨干项目建设, 集成各方资源为地方的经济建设作贡献。

5、订单推动。

根据驻点乡、村的实际情况,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配合乡、村干部开展“外引内联”活动, 以“订单农业”为突破口和着力点, 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6、龙头牵引。

依托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 带动农业生产基地,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民增收。

7、成果转化。

把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示范推广新成果、新技术, 有效地推动以科技为先导的农村经济增长。

8、股份合作。

以技术作股, 实施“高位嫁接”, 与乡镇企业、产业化基地、专业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达到共同致富的双赢目标。

9、决策咨询。

对区县科技项目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找出影响、制约项目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关键技术及因素, 为区县科技项目发展与开发提供思路与政策建议。

二、成效显著, 助推新农村建设

三年来, 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创新创业、艰苦奋斗, 推动了重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一) 转变了农民的陈旧观念, 提高了综合素质

科技特派员在下农村实施创业服务行动中, 通过言传身教, 将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的农民。他们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示范, 不仅教给了农民群众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知识, 还向他们传授了其他科学文化知识, 转变了其陈旧的思想观念, 提高了综合素质。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支农活动, 在农民思想中建立起了科学的理念, 摆脱了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缚。例如, 梁平县种植柚树历史已逾百年, 目前全县种植柚树540万株, 面积约10万亩。但因品系繁杂良莠不齐, 一直没有规模效益。但当地农民却坚守自己的那几种柚树品种, 不想去引进新的柚树品种。自从市级科技特派员、重庆市果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文泽富来到该县后, 在县科委牵头下, 他会同县有关果树技术人员一道研制出劣杂梁平柚的改换思路和工作计划, 即在现阶段逐步改换虎蜜柚的前提下, 通过梁平柚擂台比赛等形式发掘梁平柚的优良单株, 并逐步扶持培育而形成梁平柚新系, 以此提高梁平柚经济价值, 发挥梁平柚的规模种植效益。为此, 他常常利用在专家大院的工作时间, 深入梁平柚产业带广为宣传, 增强果农种植信心和主动性, 动员果农种植新的柚树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不懈的努力, 终于调动起当地果农的积极性。果农也在文泽富的带领下, 转变了观念, 提高了认识, 增强了发展果树产业的信心。

(二) 加强了农村适用技术的培训

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的重要任务之一, 就是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和农村适用技术的培训, 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2007年, 科技特派员下农村共举办各类培训班、现场会3259次, 发送各类适用技术资料近145.9万份, 接受群众咨询37.5万人次。培育了一批乡土农民技术员, 并逐渐成为一支“科教兴农”的生力军。科技特派员开展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科普宣传活动, 受到了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 使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日渐浓厚, 从而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

(三) 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建立, 使广大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加快了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科技特派员下农村示范活动, 帮助农民学科技、用科技, 在科技与农村、农民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使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农村得到推广应用。如巴南区引进推广了种养业新品种26个, 引进推广新技术13项。“中优177”优质稻、“渝豆一号”优质大豆、“巴县9号”无性茶苗、“渝太I系”猪、“表波”、“鲈鱼”、“醉香含笑”、“银叶女贞”等新品种都得到了推广应用, 并用“蒸青绿茶自动生产线”工艺自主开发了重庆特有的“清心乌龙”品牌茶。

(四) 探索了科技服务的创新机制, 创造了多种科技创业模式

通过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的实施, 密切了科技特派员与业主、农户的有机结合, 促进了以“业主+农户+专业协会”为载体, 以科技特派员的技术为支撑的特色产业创新机制的逐步形成。在下农村行动中, 各区县的科技特派员根据当地农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以创新的思维创造多种创业模式。在形式上, 有科技特派员租用农民承包地建设科技示范园的形式;有科技特派员以技术入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形式;有在村镇统一规划建设的科技园区里, 采用资金入股, 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形式;也有科技特派员组建公司、中心, 以企业运作方式为农村服务的形式。如梁平县科协副主席、高级农艺师黎万刚同志利用所学知识, 帮助企业解决了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如扦插育苗技术、甜茶快繁技术、无公害茶园的规划、开辟有机肥源等, 并也以自己的技术贡献与蟠龙茶业公司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这些模式和典型都抓住了创新创业和建立利益共同体这个关键, 成为以建立新型产业化思维模式, 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雏形企业。

(五) 促进了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培育了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 直接将科技触角延伸到村到户, 将科技送到农民手中, 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缩短了科技与农村、农民的“空间距离”, 使科技与生产要素直接结合, 改变了生产方式, 农民获得了实惠。如在万州区天城分水镇实施的“5000亩晚熟李子丰产示范片”项目, 通过组建科技服务站, 帮助当地建立李子合作社并实行由科技特派员直接指导, 合作社统一实施, 向社员提供产供销全方位服务的方式, 促进了当地李子的增产增收, 李子产业社员户平获纯收入5824元。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还紧密围绕区域农村特色产业发展, 有力地推动了试点区县农村经济发展。重庆四面山花椒公司已完成50万亩花椒基地的建设任务, 正在建设300—5000亩的花椒示范基地和120亩的花椒品种资源库, 并通过生物技术完成对江津花椒二代品种的选育, 正在进行小批量育苗试验。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 引导广大的农业科技人员到农业战线, 将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带到农村, 送给农民, 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增长。

科技特派员制度源于群众的需要、基层的探索和实践的创新, 是自发形成并在政府的推动下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科技人员与农民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相信在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助推下, 重庆的新农村建设定会早日取得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张雨, 高峰.中国科技成果[J].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与发展现状, 2007 (3)

[2]王琪萍.福建农业[J].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破解”三农”问题, 2008 (2)

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调查 篇8

一、选派企业科技特派员的制度流程

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是在广东省人民政府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科技引领企业的尝试, 是在“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的重要创新型举措, 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自2008年实施以来, 在政府的催化指导下, 通过高校、企业的共同努力, 在帮助企业解决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创造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促进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 推动学科建设和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国家科技部作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领导、组织和推动者, 是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设计者。但是, 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是一个牵扯巨大的科研体制改革, 其涉及复杂的人事制度、收入问题、学校工作量问题等业务, 已经超出了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范围, 某些问题甚至涉及到了有关法律层面的问题, 如特派员劳务费税务问题、原工作单位职称评定等。所以, 国家科技部门作为该体制的顶层设计者, 在法规层面还缺少一定的权威性, 需要在国家层面上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组成更系统的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机构。

特派员工作的测评分为中期考核和任职期满考核。其中, 在企业任职期满的考核由省科技厅产学研办、企业等负责组织实施。主要考核特派员工作成绩, 包括创造的效益, 特派员助理的日常工作情况也属于特派员的考核范围。考核最终成绩送原派出单位, 并报送国家教育部、科技部等单位相关部门或企业主管相关部门备档。中期考核由地级以上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来实施, 考核情况报省部产学研办、省院合作办备档。文件规定对派驻时间为一年的企业特派员, 统一进行任职期满考核。

(一) 企业科技特派员的条件。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是根据广东省产业升级的发展需求, 从国内外科研院校、科研院所中双向选择优秀科研人员, 派驻到广东省内有科研需求的高新区企业、专业镇、民营科技园区、产业转移园区等合作开展产学研工作。

(二) 企业科技特派员的选拔。申报特派员应满足以下条件: (1) 高校有志向从事一线科研的中青年教师、科技人员; (2) 拥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 (副研究员) 、高级职称; (3) 对相关产业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 研发能力突出, 并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 (4) 对企业科研创新有强烈的愿望和兴趣, 立志参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特派员派驻企业的时间应至少1年以上, 派驻的时间和形式由企业、派出原单位、特派员三方共同协定。合同履行满后经三方共同协商, 可向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领导小组办公室 (以下简称“省部产学研办”) 、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以下简称“省院合作办”) 申请延期或回原单位。延期的特派员将纳入当年度特派员统一管理。

(三) 企业科技特派员的职能

1、充分了解市场需求, 帮助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制定发展战略。在行业领域发展的趋势下, 特派员要在充分了解企业技术需求的前提下, 对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信息以及国内外行业动态情况进行分析, 掌握其技术前沿的发展态势, 对资源的布局以及研究需要重点攻克的关键性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 协助企业做好发展战略的布局。

2、通过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协作, 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科技特派员的纽带桥梁作用, 通过市场存在的技术需求来制定发展战略, 在国内外整合优势对口科技资源, 从而促成市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无缝对接, 形成真正的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3、高校老师参与企业的研发, 了解市场生产和新工艺或产品研发中的技术难题, 通过解决一线实际问题, 提升对口企业科研竞争力。充分用好原派出单位的科研人才等优势资源, 积极投入企业的科研开发工作。重点分析市场的技术需求, 发现产业中共性重大技术难题, 集中整合优势科技资源, 通过组建创新联盟团队, 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

4、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的创新平台上, 使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让企业重视建设研发机构, 增加研发投入, 例如通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工程研究中心、第三方检测服务中心、产学研示范合作基地等研发平台或产业化基地, 申报政府的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国家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分中心或联合建设国家级或省部级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 使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对接能力不断提升。

5、创新企业研发能力, 共同培养企业人才。通过政府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联合建立研发平台、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以及鼓励企业在高校开办企业奖学金等形式, 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为企业定向培养和吸引高层次科研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同时, 真正为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积累生产一线工作经验, 了解市场科研需求。

6、通过发挥产学研示范效应, 创新完善技术体系。促进企业改革以知识产权为主导的创新管理制度, 努力把企业培养成产业技术创新的领头羊。发挥企业特派员的优秀示范效应, 通过深入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 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联盟来提升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从而加快建设以市场为引领、企业为载体、产学研结合的驱动创新体系。

二、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效果

自从省部共建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实施以来, 广州医科大学作为广州市的市属医学类院校, 积极参与该行动计划, 截至2015年12月, 学校共有38位老师成功申报了科技特派员, 包括肿瘤、心血管、呼吸科、神经内科、生物材料等各领域。通过回访统计, 科技特派员在企业开展产学研的几种合作方式如下:

(一) 技术派。熟悉行业内最顶尖的科研前沿, 擅长通过最实用最经济的技术方法解决工厂中遇到的生产问题, 或者具备领带团队研发该领域有市场前景的产品的潜力, 在企业的生产一线或研发部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技术优势。

(二) 政策派。深入了解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和鼓励政策, 并有很好的申报科研项目和组织科研项目开展及结题的经验, 通过产学研的合作方式最大限度为企业争取到政府的资助。例如,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加计扣除、中小创新基金及产学研类项目申报等。

(三) 市场派。这类科技特派员往往具备技术派的优势, 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 对该领域的市场了如指掌, 运用自己的高校科研资源与行业内的企业家们结为产学研联盟, 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来开拓新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销售市场有很强的影响力, 这类专家很容易将成果产业化。

(四) 共赢派。希望利用自己与企业合作的契机来解决学校学生开展试验、实习和就业的问题, 通过挂牌产学研合作基地或联合研发中心, 让自己的研究生或博士到企业的一线或研发部工作, 深入了解企业需求, 并通过技术捆绑来达到产学研的三方共赢。

三、讨论及建议

学校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以来, 合作的横向课题逐年增加, 该计划的实施为产学研的重大专项提供了强有力的培育支撑, 提高了学校青年科研工作者与企业及市场的对接能力, 促进了广东省的医疗科技资源与学校之间的双向流动, 学校正在为广东省医疗产业的转型升级添砖加瓦。学校也通过深化人事制度、内部管理体制、科研体制、附属医院管理体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一系列积极的改革, 增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推进广州医科大学早日建成综合实力和水平位居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前列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仲伟俊, 梅姝娥, 谢园园.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9.8.

[2]朱仲邃.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地方高校办学体制创新[J].中国高校科技, 2013.3.

[3]郭晓丽, 何云峰, 王秀丽.产学研合作视域下的地方农业高校定位[J].高等农业教育, 2013.2.

科技特派员 篇9

1 济南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现状

早在2010年, 济南市就根据国家科技部等八部门《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 (国科发农[2009]242号) 启动了科技特派员工作, 济南市科技局、济南市财政局还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通知》 (济科发[2010]8号文) 。同时, 为加强和规范科技特派员工作, 增强县 (市) 区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实效, 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作用, 济南市科技局还制定了《济南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办法 (暂行) 》, 规定了科技特派员的选派、领导、管理和考核等一系列内容。

据了解, 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以来, 我市市、县两级累计安排特派员财政专项资金700余万元, 带动社会投资2亿多元。其中济南市认定的市中老家农场、槐荫黄河湾公园、长清伟农庄园、平阴禾宝中药材等18个特派员示范基地投资已超过1亿元, 通过特派员的创业和服务吸引了大量人才和技术聚集于此。在科技特派员的服务领域不断延伸的同时, 使农业实用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普及, 使当地农民实现了新的增收。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我市目前所指的科技特派员实际上是农业科技特派员, 其工作目标是“实施一个项目、熟化一项技术、创建一个基地、致富一方农民”, 而关于企业科技特派员则还未涉及。

我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为促进我市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我们建议应尽快组织实施济南市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

2 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的意义

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有三大重要意义:第一, 通过引导驻济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 架起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创新资源与济南市企业、产业、区域合作的桥梁, 切实解决企业各类技术问题;第二, 理顺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把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工作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不仅创新了学科建设思路, 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而且明确了科研院所对科技人员的培养目标;第三, 进一步深化了产学研合作, 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3 企业科技特派员的主要工作任务

3.1 摸清企业技术需求, 协助制定企业技术发展战略

根据技术和行业发展的趋势, 特派员在充分摸清企业技术需求基础上, 收集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信息以及国内外市场动态信息, 掌握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和资源布局, 分析和研究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 协助企业制定技术发展战略。

3.2 协助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充分发挥特派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和技术发展战略, 面向国内外寻找优势科技资源, 努力促成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有效对接和结合, 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3.3 参与企业研发, 解决企业生产和新产品研发中的技术问题, 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

充分利用派出单位的科研、教育、人才等优势条件, 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工作。充分分析企业的技术需求, 研究产业重大共性技术问题, 整合产业和科技优势资源, 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 开展联合攻关。

3.4 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帮助企业建设研发机构, 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检测服务中心、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等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基地, 争取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国家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分中心或联合建设国家级或省部级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 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

3.5 优化企业研发团队, 联合培养人才

通过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联合研发平台、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以及推动企业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奖教金等形式, 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为企业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有生产一线工作经验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

3.6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推动企业完善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知识、技术管理制度, 把企业培育成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高科技企业。发挥特派员所驻企业的典型示范效应, 加快提升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和水平, 带动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4 实施济南市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的对策建议

4.1 尽快制定济南市企业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

根据科技部、教育部、国资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等国家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 (国科发政[2009]131号) , 尽快制定出台符合济南市实际的企业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

4.2 成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指导小组

由市委组织部、科技局、教育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指导小组”, 负责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的指导和协调。

4.3 理顺工作机制, 确保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顺利实施

首先, 各级科技部门应主动关心特派员的工作和生活, 督促驻点企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通过本级科技计划优先支持特派员及其驻点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其次, 派出单位要认真选派合适人员担任特派员, 为特派员完成派驻任务积极创造条件。要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 确保派出的特派员原职务、工资、福利、待遇、岗位不变, 工资、职务晋升和岗位变动享有与原单位在职人员同等待遇。第三, 驻点企业应积极创造特派员开展工作的便利条件, 认真履行协议的承诺, 把特派员及其团队作为企业创新资源, 加快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4.4 严肃特派员工作考核

建始县科技特派员工作实践与成效 篇10

1 把好政策保障关, 当好“服务员”

创优环境, 强化保障, 是确保科技特派员安心服务、专心服务的关键。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作为落实“科教兴县”战略的重要举措, 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领导小组, 确保此项工作常抓不懈, 顺利开展。二是制定配套政策。研究制定了《建始县开展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实施方案》, 明确了科技特派员的选派条件、组织管理、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规定科技特派员在下派期间原职务、工资、福利、奖金、编制完全保留, 不影响正常的晋级、调资和职称评定;允许科技特派员以货币、实物、技术等方式投资, 与龙头企业、村组、专业大户建立利益共同体, 可以从经营效益中取得合法收益。三是强化项目经费保障。县科技局每年安排适量的工作经费, 对科技特派员给予一定的补助。并将相关科技项目向科技特派员倾斜, 大力扶持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推广, 近年来累计集并各类项目资金2 200万元, 扶持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了油菜稀植免耕技术推广、魔芋生产及产业化示范、畜牧规模养殖等项目。四是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推荐优秀科技特派员优先评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优先提拔重用;对派出单位在年度考核时适度增加优秀指标。县财政还安排5万元资金对业绩突出的科技特派员给予重奖, 充分调动了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2 把好选派考核关, 当好“管理员”

选派好科技特派员, 是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首要环节。在具体实践中, 重点建立健全了3大机制:一是选派机制。紧紧围绕烟叶、魔芋、畜牧、药材、林果、蔬菜等六大农业支柱产业, 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 采取推荐与自我申请相结合的方式, 以直接驻村、联系专业大户和企业、领办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 有计划地从县政府的涉农技术部门和乡镇转制事业单位中择优选派科技特派员。二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采取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自我评价和民主鉴定、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目标考核机制, 确保科技特派员工作落实到单位、到站点、到项目。三是建立健全培训交流机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和内部交流相结合的培训交流机制, 定期聘请专家对科技特派员进行集中培训, 适时组织科技特派员到兄弟县市进行学习考察, 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科技服务的能力。

3 把好典型示范关, 当好“引导员”

坚持突出典型示范, 积极引导科技特派员不断探索为企业农民服务的模式, 创新与企业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实现了支柱产业、企业农民和科技特派员多方共赢的目标。一是技术服务型。如科技特派员李开荣及由他带领组建的技术服务小组被县内3家大型生猪养殖场聘请, 常年开展技术服务, 按比例提成服务费, 4年多时间养殖企业共出栏生猪7万多头, 实现总产值1.6亿多元, 提取技术服务费16万多元, 实现了企业与科技特派员的共赢, 带动了全县生猪产业的发展。二是承包经营型。如科技特派员张代军租赁承包土地, 建立果药高效栽培示范园13.33hm2, 辐射发展甜柿基地333.33hm2, 实现了果农与科技特派员的共赢, 推动了全县甜柿产业的发展。三是研发推广型。如科技特派员苏志平, 自主研发油菜稀植免耕新技术, 可增收4 500元/hm2。自2007年以来, 全县示范推广1 446.67hm2以上, 每年累计增产2 230t, 农民增收650万元。四是领办企业型。如科技特派员洪家玉, 创办了金璐食品有限公司, 组建了3个魔芋专业合作社, 建立了2支专业化技术队伍, 发展社员840户, 建基地200.00hm2, 促进产区2 135户芋农增收致富, 社员纯增收754.7万元, 形成了“科技特派员+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全国优秀特派员冉农平, 创办了建始农泰产业有限公司, 并成立了专业协会, 建基地2 000.00hm2, 形成了“科技特派员+企业+专业协会+基地+农户”模式。

4 把好宣传推介关, 当好“宣传员”

上一篇:素质拓展训练体育教学下一篇:三甘醇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