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支作用机理

2024-07-17

初支作用机理(精选七篇)

初支作用机理 篇1

第一, 会计“环境场”概述。会计“环境场”, 是指影响会计工作的各种内外因素的总和, 也就是会计周围所处的各种条件与状况。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个体, 是会计系统中充满活性的细胞。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都处于一定的会计环境中, 受到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客观环境所处状态不同, 发展变化路途不同, 导致世界范围内各国会计各异, 使得会计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会计环境直接作用于会计人员, 制约着会计信息的质量, 影响着会计的发展方向。不同发展阶段的会计有不同的会计环境, 不同阶段的会计条件孕育了不同的会计人员。各国会计所处的“环境场”差异, 导致了在国际会计方面不同的会计模式。因此, 会计人员也只有适应其所处的会计环境, 并为所处的会计环境服务, 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从会计产生的历史来看, 会计是会计环境发展变化到了一定阶段的产物;从会计的发展来看, 会计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会计环境变化的结果。所以, 认识会计要充分认识会计所处的客观环境, 把握客观环境与会计个体所处的时代性、交融性与动态性。

第二, 会计“环境场”作用机理。会计系统整体能量作为一种“大于部分之和”的能量, 不是会计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 而是通过环境调节和个体互动而形成的综合作用。因素一是会计人员潜在能量的表面化;因素二是会计个体能量围绕会计目标和会计任务的有效化。这是会计个体能量转化为会计整体能量的两个基本环节, 即一方面是如何使会计个体的潜能成为会计系统可利用的力量, 另一方面是如何把会计个体的力量引导到会计目标和会计任务的轨道上来。会计系统中引导、调动和协调会计个体能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会计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二是会计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上述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 就是会计系统整体力量的形成过程。这种形成过程和相互作用, 导致了四种情况A、B、C、D。在情况A下, 会计环境中的激励系统和领导的工作风格等作用于个人, 使得会计人员的潜在能量在较高程度上成为会计系统可利用的力量。在情况B下, 在相关的会计环境中, 通过有效的分工协调安排, 计划和内部控制等程序, 以及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活动, 使会计个人的努力尽可能的围绕会计系统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发挥作用。会计个体力量成为会计系统能量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在情况C下, 是指由于受周围其他人的工作精神感染, 或者由于相互比较、竞争的作用, 导致个人焕发出更大的能量, 使个人潜能表面化, 促使会计系统产生更大的合力。在情况D下, 在个人相互之间的接触、影响、作用过程中, 所形成的默契、配合、理解和沟通, 客观上对会计个体行为起到调节作用, 使会计工作更加有效。上述四种情况中, 是由于会计系统在“环境场”作用下所形成的新能量, 在这个“环境场”中, 涉及到会计环境和环境中的个体, 会计系统的合力是依靠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种协调和调节的过程机制主要包括:会计环境与会计个体的一体化;会计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会计系统的活力。

第三, “环境场”作用机制给予的启示。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存在适度矛盾和不平衡的会计“环境场”, 对个体会计行为和会计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刺激作用。“环境场”内存在的各种挑战和压力、矛盾和不平衡, 在一定范围内对个体有巨大的调动和刺激力量, 能促进会计个体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从而形成会计系统的一体化合力。因此, 一方面, 要实施各种有效的手段, 创造和维持调动会计个体能量的“环境场”, 在必要的阶段, 当原有的体系、因素和方法逐步失去效果时, 要创造新的会计模式, 激发会计个体的内在能量;另一方面, 会计个体对“环境场”的反作用也在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着。不能忽略二者的互动研究, 只有把握会计研究过程中的环境观, 深刻理解会计环境与会计个体的互动机制, 才能取得会计创新和发展。

区域软实力及作用机理分析 篇2

关键词:软实力,区域软实力,价值认同

“软实力 (Soft Power) ”一词由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美国前国防部部长助理约瑟夫·奈 (1990, 2002, 2004) 提出、补充、扩展和完善。此后, “软实力”理论风靡全球, 受到世界各国政要、专家学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 软实力理论内涵进一步丰富, 其应用范围也从宏观领域延伸至微观领域, 区域软实力逐渐成为区域管理的热门话题, 软实力竞争亦已成为区域竞争和发展的一种基本形态。

一、区域软实力概念

区域软实力这一概念虽然提出较早, 但最初都缺少一个明确的定义。对这个概念较权威的界定来自于马庆国等 (2007) 的定义:区域软实力指“在区域竞争中, 建立在区域文化, 政府公共服务 (服务制度和服务行为) 、人力素质 (居民素质) 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区域政府公信力、区域社会凝聚力、特色文化的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对区域外吸引力等力量的总和。这种‘软’的力量能够吸引区域外的生产与消费要素, 协调本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运作, 提升本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品位, 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 提高区域竞争力, 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 (2008) 则认为:“区域软实力是指一个地区通过直接诉诸心灵──或者说精神──的方式, 发展、动员和发挥区域内外的心智能力的作用来达到区域的社会和经济目标的能力”。这样说来, 区域软实力实际上包括两部分, 其一是区域征服、占领外部心灵的能力;其二便是区域内部的心智潜力。周晓宏 (2007) 认为区域综合实力是指一个区域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在内的全部实力和对外影响力, 如果把其中的物质力量称之为该区域生存和发展所必须拥有的硬实力, 那么区域在生存和发展中所逐渐积累起来的各种精神力量、文化力量和对外影响力则称之为区域的软实力。

结合上述分析和借鉴国内外学者的论述, 我们认为, 区域软实力主要指在一个国家内, 某一个区域在文化力、制度力和居民素质力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区域内外行为体的感召力、凝聚力、创造力与吸引力。其中, 文化是观念前提, 制度是支撑和保障, 人力素质是关键和核心。具体来说, 区域软实力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区域软实力的非政治性, 即区域所指的范围是限于一国之内, 它排除了国家软实力中的政治发展的因素, 而强调实现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目标。二是区域软实力的客观性, 即区域软实力虽然不像硬实力那样可以直接进行量化分析, 但它作为一种文化力、制度力和素质力, 同样客观存在并能够被直接感知,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区域软实力来源途径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从来源途径来看, 它源于一个区域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政府公信力、人力素质等多种渠道。同时, 区域软实力还可以划分为不同层次, 如城市软实力、企业软实力、居民个人软实力等。

二、区域软实力要素构成

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 (2008) 认为, 区域软实力的载体主要包括区域文化、公共管理、人口素质。周晓宏等 (2007) 的观点与此类似, 认为区域文化、公共服务和人力素质是构成区域软实力的主要要素。吴光芸等 (2009) 人则在上述三个要素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政府公信力这一要素。姜运仓 (2010) 则在列出政府管理和服务、区域文化、人力资源三个要素的基础上, 单列出区域形象这一指标, 并添加了生活环境这一要素。另有一些学者进一步明确地将区域软实力构成要素界定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

国内学者对区域软实力构成要素的理解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总体上来说呈现出的特点是对构成区域软实力要素多元性的肯定。研究者对区域软实力的理解, 已超出约瑟夫·奈最初对国家软实力构成要素的阐述。除了核心要素──文化、价值观以外, 增添了区域公共服务、人力素质等新要素。这既是对奈国家软实力理论的超越, 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软实力理论的“中国化”和“区域化”。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从资源观和行为观角度出发, 我们认为, 区域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可以概括为两部分:一是区域资源禀赋结构, 二是区域运用和创造资源的行为能力。具体来说, 从资源禀赋的时间结构来看, 可划分为历史性、现实性和未来性三类。历史性资源禀赋包括区域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 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核心要素。现实性资源禀赋主要包括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区域文化、区域形象等多因素。未来性资源禀赋主要取决于历史性和现实性资源禀赋, 其核心要素是区域创新能力, 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从资源禀赋的空间结构来看, 可划分为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两类。从国家层面来看, 主要指国家制定的有利于促进该区域发展的特殊政策等。从地方层面来看, 按照“管理无边界”的管理理念, 指本区域可利用的其它相关区域的资源禀赋, 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互补的倍增和扩张效应。在这些资源禀赋中, 文化是内在基础, 制度是文化的外化与固化, 又是区域进一步发展和体现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两者共同决定了软实力的性质、潜能, 及其转化为硬实力的可能性。因此, 区域文化和制度是区域软实力的核心要素。

三、区域软实力作用机理分析

区域主体通过对资源的占用和获得, 只是获得了潜在的区域软实力;只有通过行为能力的运用, 才能把潜在的软实力转换成现实软实力。这个转换过程就是通过各种理念的传播及行为的影响, 获得价值认同, 达到预期行为的过程。如图1所示。

(一) 区域通过对内对外两种途径增强区域软实力

从图1可以看出, 区域主体在获取与占有区域特定的资源禀赋后, 通过对内对外两种渠道增强区域软实力。其中, 区域对内软实力, 主要表现为利用区域内部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 区域内民众对现有制度的认同和维护, 从而激发区域内民众的创造激情和提升、实现他们创造潜力的能力。区域对外软实力主要指区域间的, 即以吸引、感化和道理说服的途径来争取区域对象的能力。一般来说, 对内软实力是基础,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转化为对外软实力;同时, 对外软实力的提升, 又可以促进对内软实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者呈正向变动关系。而在区域竞争中, 一般更多关注的是对外软实力建设, 未能充分重视对内软实力发展, 从而不利于区域软实力的长远健康地发展。但仅关注于对内软实力的提高, 而忽略对外软实力的发展, 也是与区域经济日益竞争合作化的方向不相吻合的。因此, 置身于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大环境下, 区域在发展中一定要克服软实力建设中非此即彼的机械思维方式, 积极促进区域内外软实力建设的协同推进。

(二) 区域潜在软实力经过转换才能表现为现实的软实力

区域文化、政府公信力、区域形象、居民素质等是形成区域软实力的资源禀赋, 但如果不经过观念的传播和行为的影响, 没有客体的认知认同, 就只能是潜在的软实力。必须把潜在软实力转换成现实软实力, 才能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而这种转换过程中, 一方面主体必须增强对潜在软实力的认知和把握能力, 充分挖掘资源禀赋中的优势, 提炼出本区域核心文化观念和制度精神等, 另一方面, 要通过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互动过程, 主动传播区域理念、价值观、制度精神等软性资源, 分享区域软实力资源, 从而引致不同客体的认同, 达到预期行为, 实现区域潜在软实力向现实软实力转换。

(三) 区域软实力转换、渗透于硬实力中, 并通过硬实力的提升来增强区域软实力

软实力和硬实力是构成区域综合实力的两个方面, 具有同质性。硬实力主要源于有形的物质力量, 而软实力则侧重于精神文化和制度因素, 二者又具有差异性。但两者互为支撑、相互转换。硬实力是软实力的物质基础和支撑, 严格意义上讲, 纯粹的软实力是不存在的, 其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载体;但软实力具有明显补充、增强和转换为硬实力的功效, 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硬实力发挥作用的路径。因此, 进一步提升我国区域软实力水平, 必须把握软实力和硬实力关系特征, 促进区域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协调发展, 实现二者相互扶持、相得益彰的优态互补发展。

(四) 区域主体的系统传播, 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 是区域软实力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

政府是区域软实力的行为主体, 信息传播的发起者。如何使区域处于良好的生态环境, 使区域内外的利益相关者对区域发展产生正向评价, 产生区域主体预期的行为, 从而促进区域健康与持续的发展, 这取决于区域主体依据客体对各种信息的认知处理规律进行传播与互动。主体通过系统规划与塑造、传播信息给区域客体公众, 即内外利益相关者的过程, 也是意念的传达过程、有目的的施加过程、意义的建构过程。在利益相关者认知、了解的基础上, 形成对区域的价值认同, 并在条件成熟时作出有利于区域主体的行为。因而系统的传播促成并强化区域软实力。

(五) 区域软实力的作用过程就是获取价值认同的过程

从软实力形成过程可以看出, 区域软实力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得到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认同。而奈关于软实力的定义就是指通过吸引他人相信或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发挥作用, 认为他人对软实力的承认是其使用前提之一,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价值认同。而价值认同, 从行为过程来看, 是个体对自身的价值观念或价值结构获得重新定位和调整, 从结果来看, 是不同主体间对某种价值观念的认可和共享。因此, 区域软实力就是获取利益相关者价值认同的能力, 其作用过程则表现为区域主体通过理念的传播、行为的影响, 以及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在互动中不断对各自的价值观念重新定位和调整, 进而达到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即价值认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将区域理念与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关联起来, 使价值认同和实践选择能够满足其利益需求, 进而增强其实现价值认同、产生预期行为的积极性。

四、结论

“区域软实力”是约瑟夫·奈“国家软实力”概念在区域竞争与发展层面上的应用与延伸, 已成为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软实力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行为观和资源观的结合。与强调动态结果的行为观视角不同, 区域软实力不仅重视结果, 认为实力就是迫使对方做出自己不愿意做的行为的能力, 还重视其拥有的资源禀赋基础及实力形成的过程;与仅强调静态能力的资源观视角不同, 区域软实力不仅是对特定资源的占有, 还强调只有将资源恰当地使用并发挥出好的功效才构成实力, 也就是说把资源禀赋带来的潜在实力通过行为转化为现实的实力。

区域软实力的作用过程就是获取价值认同的过程, 以区域软实力与硬实力的优态互补发展为基础, 强调区域主体与内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性。在实现价值认同的过程中, 既有区域理念向利益相关者的单向传播, 也有利益相关者的反向反馈, 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不断对各自的价值观念重新定位和调整, 进而达到对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 并不断提高价值认同的内容和层次, 从而提升软实力作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M].郑志国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2.

[2]马庆国, 楼阳生.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3]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之三-区域软实力[DB/OL].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6968196.html.

[4]周晓宏, 王小毅.区域软实力及其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技术经济, 2007, 6.

[5]吴光芸, 唐兵.论区域软实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经济探讨, 2009, 6.

安全标语的文化作用机理研究 篇3

组织文化是组织生命的基因,是现代组织管理的关键要素[1]。同样,组织安全文化也是如此,它是保障组织安全、和谐发展的根本对策,已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新型的安全管理方式[2]。文献[3 - 4]指出,安全制度和文化是安全管理的两种重要手段。安全标语是安全文化载体的最直接表现,是人们一种喜闻乐见的一种安全宣传教育形式,已广泛融入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层面的安全文化建设之中,它是当前绝大多数组织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首选手段。

目前学界关于安全标语的理论研究不多见,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 张永明等[5]指出将心理学知识运用至安全标语创作,可拉近安全标语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文献[6]从安全管理学视角,阐述了安全标语的安全管理功能及目视管理模型。另外,研究发现,人作为标语的直接作用对象,通过标语的刺激、警示、感染、规范等作用,对于营造组织文化氛围具有重要作用[7,8]。安全标语作为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等表现形式之一,本应具有重要的安全文化价值。但现有的研究成果的研究层次都比较浅显,视角都比较狭窄,且均未从安全文化学的高度来阐明安全标语的安全文化内涵,以及安全标语的文化效用及作用机理,严重限制了安全标语应用的效度、深度和广度。

鉴于此,为深入挖掘安全标语的安全文化价值,并探索基于安全标语建设组织安全文化的理论依据、思路和方法,笔者从安全文化学视角,分析安全标语的安全文化内涵,并对安全标语的安全文化效用、文化力释放机理,以及基于安全标语建设组织安全文化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剖析,以期为实现安全标语的安全文化效用和提升组织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起到促进和支撑作用。

1 安全标语的安全文化内涵

1. 1 概念界定

关于安全标语的概念,文献[6]运用“属+ 种差”的方法,从安全管理学视阈对安全标语下了定义。为了更好地挖掘安全标语的安全文化内涵,笔者从安全文化学角度,尝试对安全标语进行重新定义。

一般来说,安全文化分为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4 个层面[9]。经搜集整理发现,安全标语大体反映组织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的主题和内容,直观来看其是一种安全物质文化,实则其内容集组织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行为准则等于一体,渗透、贯穿于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之中。

因此,从安全文化学视角,可将安全标语的概念界定为: 采用简洁明确、通俗易懂的语言归纳并表达的体现组织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通过导向、警示、感染和规范等功能来提升组织安全文化水平,以促进和保障组织安全文化落地为设置目的的一种组织安全物质文化表现形式。

1. 2 安全标语的安全文化价值分析

安全文化如同其他任何社会现象一样,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属性。而安全标语作为安全文化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它也具有重要的安全文化价值。基于安全标语的定义,笔者认为安全标语的主要安全文化价值分两方面:

1) 从表层看,安全标语对营造组织安全文化氛围具有重要作用。安全标语是一种“看得见”的安全文化,即它可把非安全物质文化实现可视化。换言之,安全标语为安全“隐文化”显化提供了途径。另外,语言和文字本身又是一种重要的“显文化”形式,且安全标语也反映了审美文化。正是通过上述安全“显文化”和审美文化对受众的熏陶,就会在受众群体中形成一种“久视入目、耳濡目染、舒适温馨、潜移默化”的安全文化氛围,这种良好的组织安全文化氛围正是保障组织安全发展的不竭动力。

2) 从深层看,安全标语是使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直接、重要途径。由于上述安全“隐文化”的隐蔽性,对于普通组织成员来说,总有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这就是当前建设组织安全文化所面对的重要难题之一。研究表明,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10],因此,让组织成员能够直观感知安全文化是建设组织安全文化的前提,即是实现安全文化精神升华的基本条件,进而对组织成员的安全意愿、意识、态度及行为产生影响。总而言之,安全标语为组织安全文化落地提供了路径。

1. 3 基于安全标语的安全文化传播机理分析

由Richard Dawkins[11]提出的模因论可知,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文化传播是文化模因的自我复制过程。换言之,模因论是指思想、观念等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相互学习散播开来并相传下去的,它阐明了文化的传递机制。

所谓文化模因,包括知识、观念、习惯甚至标语口号、谚语等[11]。由此可知,安全标语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模因,而且其内容又包含了丰富的安全观念、知识等,其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文化模因。因此,模因论也是以安全标语为载体传播安全文化的主要基础。

2 安全标语文化力的内涵及作用效应

2. 1 内涵解释

安全文化力是指当组织安全文化形成时,在它的周围就会激发出安全文化场,具有思想和行为的组织成员在其中活动都会受到组织安全文化场的作用,这种作用即为安全文化力[12]。受此启发,笔者认为从安全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安全标语的效用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安全文化力对受众的作用结果,换言之,安全标语是通过其释放出的安全文化力来发挥作用的。把安全标语在作用过程所表现出的安全文化力称之为安全标语文化力。

2. 2 作用效应分析

2. 2. 1 安全标语信息的传递原理

在安全标语信息传递过程中,受众所处环境直接影响受众的情绪,同时,受众的心理紧张程度随着接受的视觉刺激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知觉心理学[13],从受众的视觉认知特征出发,分析特定环境下受众对安全标语信息的处理过程,如图1 所示。

2. 2. 2 安全标语文化力的释放机理及强度

由言语行为理论[14]可知,说话者讲的每句话语都是为了完成某种言语行为,即说话者在听话者身上想要达到的效果,因此,任何言语行为都具有效力。从语用学的角度看,安全标语也是一种旨在让受众接受的言语行为,也具有其效力。若从安全文化学的角度看,安全标语效力就是安全标语文化力。

笔者认为,安全标语文化力的释放包含两方面:

1) 受众个体的作用力。由安全标语信息传递原理可知,若要使安全标语对某个受众个体的思想、行为等产生影响,必须要经过“关注→理解→接受”的认知过程。换言之,安全标语文化力对每个受众个体的作用强度可用关注力、理解力和接受力3 个力的合力来衡量,它是安全标语文化力作用的内在表现,可把它称之为安全标语文化内驱力。需要指出的是,安全标语文化内驱力是以上3 个力同时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即可把安全标语文化内驱力理解为以上3 个力的积事件。另外,根据拓扑心理学[15],一个人的个人认知行为取决于个人和其所在环境的相互作用,即若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个体的认知行为( 关注、理解、接受) 仅由个体属性所决定。因此,安全标语文化内驱力的基本公式可表示为:

式中: f内驱力为安全标语文化内驱力; φ 环境影响系数; f1、f2和f3分别为关注力、理解力和接受力; r为安全标语与受众间的物理距离,即受众触及到安全标语的难易程度,如受众触及安全标语传播媒体的难易程度,难度越大,对应的r值则越大。

2) 受众群体动力的助推。文献[6]指出,标语的受众是一个群体,其功能的发挥所依赖的是群体彼此影响、相互感染及彼此模仿的心理特征,即羊群效应,这有利于主流价值观的塑造和形成。因此,从受众群体的角度看,安全标语效用的发挥正是借助这种受众群体动力所推动的,它决定着安全标语文化的作用范围,这是安全标语文化力的外在表现,则把它称之为安全标语文化外驱力,其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如群体的规范、内聚力、士气、地位等。

综上所述可知,对于一个受众群体来说,安全标语文化力是安全标语文化总内驱力和外驱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安全标语文化总内驱力和外驱力的合力,可表示为:

式中: F为安全标语文化力; F内驱力为安全标语文化总内驱力; F外驱力为安全标语文化外驱力。

若假设特定受众群体中各个体所处的环境均是相同的,即 φ 均相同,根据式( 1) ,可将安全文化总内驱力表示为:

式中: fi内驱力为第i个受众个体的安全标语文化内驱力; m为受众总人数; f1i、f2i、f3i、ri分别为第i个受众个体的关注力、理解力、接受力及安全标语与其之间的物理距离。

由此,笔者建立安全标语文化力的释放模型,见图2。

2. 2. 3 安全标语文化力的核心效用

文献[1]指出,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念,而文化本身的发展又受特定价值观念和目标的引领,因此,价值观念的培育和践行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有鉴于此,安全价值观、理念的孕育和落地也应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尽管安全标语的内容涵盖组织安全价值观、理念、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等,但从建设安全文化的要点看,它的核心功能是宣贯组织安全价值观和理念,其他功能仅对建设组织安全文化发挥辅助性作用。换言之,安全标语作为组织安全价值观、理念的传播媒介,它的最重要作用就是让组织安全价值观、理念落地扎根,进而让组织成员认同组织安全价值观、理念,这是安全标语文化力的核心效用。

2. 3 安全标语与组织安全文化的关系解析

基于安全标语文化力的作用效应,构建安全标语与组织安全文化的“自行车”关系模型,见图3。

该“自行车”关系模型内涵极其丰富,具体内涵解释如下:

1) 把柄掌控自行车的行驶方向,由组织安全价值理念,即安全标语的核心内容构成,表明组织安全价值理念决定了组织安全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方向。

2) 前、后轮是保证自行车行驶的最核心构件,由安全标语文化力释放的4 个关键环节( 关注、理解、接受和感染) 构成,表明安全标语文化力释放是安全标语促进组织安全文化建设的最重要基础。需要说明的是,安全标语文化外驱力主要是因受众群体间的互相感染而产生的,则其释放的关键环节是感染。

3) 座垫是骑车人所处位置,被受众所占据,表明受众是安全标语文化力的释放主体。

4) 脚踏是骑车人脚蹬施加力的构件,由安全标语展现载体和传播渠道构成,表明安全标语展现载体和传播渠道是安全标语文化力释放的硬件条件。

5) 后座是自行车驮运物品的构件,组织安全文化处在此位置,表明安全标语可促进组织安全文化水平提升。

6) 自行车是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前进的。前轮与地面产生的静摩擦力方向与自行车前进方向相反,相当于组织安全文化建设阻力; 而后轮与地面产生的静摩擦力方向与自行车前进方向一致,相当于安全标语文化力,推动自行车向前运动,表明安全标语文化力对组织安全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3 基于安全标语的组织安全文化建设原理及方法

3. 1 设置的重要理论基础

安全标语是安全哲学、安全文化、安全实践、安全经验和安全规律等的精华所在,因此,安全科学理论是安全标语的根基和灵魂所在。参考吴超教授[16]提出的5类一级安全科学原理,以及对应的25 条二级核心安全科学原理中涉及安全标语理论的上述10 条二级安全科学原理,并扼要阐明它们与安全标语之间的关系。

笔者从安全标语的本质、内容、展现载体和应用4方面来阐述安全标语的安全科学理论基础,各方面所涉及的重要二级安全科学原理,如图4 所示。

具体解释如下:

1) 安全信息是安全系统的精髓,安全信息系统原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安全信息流[16]。而安全标语集安全理念、知识、价值观、规律等于一体,它就是安全信息的载体。因此,安全标语是一种特殊的安全信息,其的传播体现了安全信息的流动,即安全标语的本质是一种安全信息流。

2) 内容是安全标语的核心。①安全标语内容具有丰富的安全科学内涵,从受众角度看,主要涉及安全人性、安全心理学原理,从所表达涉及自然科学知识的角度看,它又是以灾害物理、灾害化学、毒理学和安全法律法规原理等为基础的; ②安全标语的内容和应用范围十分宽广,这是由安全多样性原理、安全局部和谐原理所决定的。

3) 安全人机系统原理强调人- 机的协调性[16],这就要求安全标语展现载体的选择和设置要符合这一原理。如展现载体的设置要考虑背景及字体颜色、类型和大小等,展现载体形式的选择( 如横幅、宣传栏、电子屏、宣传册、短信、网络等) 要符合受众特点。

4) 安全标语作为一种视觉安全文化,赋予了人的安全道德,具有强大的宣传教育作用,因此,安全文化原理、安全伦理道德原理、安全教育学原理可为安全标语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另外,安全经济原理强调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16],而恰恰安全标语就是一种投资很少却效果极佳的安全宣传、教育及安全文化建设手段。

3. 2 设置的核心准则

文献[17]表明,组织安全文化的建设应以安全人性的“Y理论”假设是为依据,其功能是引导员工的积极安全人性,进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愿。所谓安全人性的“Y理论”假设,是对安全人性的积极看法,强调人的是安全人性优点,即为了个人和组织安全,人具有主动、自控的一面,即一般情况下人都具有很强的生理安全欲和安全责任心,并尽其最大努力来确保个人和组织安全[17]。另外,文献[17]指出,人都希望得到快乐、尊重、赞扬、祝福或避害趋安等。

因此,安全标语内容应以安全人性的“Y理论”假设和人性需求为设置的核心准则,把肯定积极安全人性、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作为安全标语内容设置的基本出发点,尽可能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创作方法,以适应组织成员的人性、心理及文化需求,增加安全标语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避免对立式的说教或恐吓,使组织成员想看爱看,进而提高其安全意识并规范其行为,突出安全标语的熏陶、引领等作用。

3. 3 基于安全标语的组织安全文化体系的建立

文献[6]根据安全标语的内容,将安全标语分为安全意义型、安全策略型和安全知识型三大类,其中,安全意义型侧重阐述安全的价值和重要性; 安全策略型侧重阐述保障组织或个人安全的安全科学原理和方法; 安全知识型侧重阐述安全知识和技能等。根据安全标语的分类,构建基于安全标语的“四位一体”组织安全文化体系,如图5 所示。

由图5 可知,所谓“四位一体”组织安全文化体系,即“要安全、会安全、能安全、想安全”组织安全文化体系,阐明了以安全标语为载体建设组织安全文化的机理和过程,具体解释如下:

1) 组织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组织成员,即安全标语受众,并通过安全标语对受众“目( 视觉感知) 、心( 理解与接受) 、脑( 思考与判断) 、行( 行为表现) ”的相互作用,实施安全标语文化力。

2) “要安全”是以安全意义型安全标语为支撑的,此类安全标语可以让受众明白了安全为了谁,从而让受众知晓并承担自己的安全责任,并按“责任→意愿→意识”的转化方向,提高受众的安全意识。

3) “会安全”是以安全策略型安全标语为支撑的,此类安全标语告知了受众重要的安全科学理论,按“理论→方法→实践”的转化方向,受众把先进安全科学理论运用至实践。

4) “能安全”是以安全知识型安全标语为支撑的,此类安全标语教会了受众安全知识和技能,按“知识→技能→应用”的转化方向,受众把掌握的安全技能运用至个人日常工作、生活。

5) “想安全”是以安全标语营造的安全氛围为支撑的,受众身处此种环境,按“氛围→刺激→思考”的转化方向,可以激发受众时时处处思考、注意安全问题。

6) 在基于安全标语的组织安全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按“粗放松散→标语引领→标语规范→自我管控”过渡阶段,最终达到了受众( 组织成员) 的自主管理、自我控制的效果,即达到了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目的。

4 结论

1) 从安全文化学角度界定的安全标语概念,指出安全标语是集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于一体的安全物质文化表现形式,表明促进和保障组织安全文化落地是安全标语设置的最终目的。

2) 安全标语是通过安全标语文化力来发挥作用的,安全标语文化力是安全标语文化总内驱力和外驱力的合力,其核心效用是保证组织安全价值观、理念落地扎根,进而使组织成员认同组织安全价值观、理念。

3) 构建的安全标语与组织安全文化的“自行车”关系模型揭示了安全标语对于组织安全文化建设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初支作用机理 篇4

环境中微生物分布广泛, 对各种材料的破坏无处不在, 同时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引起的各种疾病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近些年国内外对纳米银无机抗菌材料有较多研究, 在医疗、卫生、工业制品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纳米银材料一般为纳米级粉体材料, 制备方法按原理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纳米银颗粒可呈球形、立方形、杆状等多种形状, 还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制成管状、丝状、多面体、薄膜等[1,2]。

很多学者研究了纳米银的各种制备技术, 还有学者研究了纳米银颗粒的尺寸、形貌对抗菌作用的影响[3,4,5], 以及纳米银的毒性及生物安全性[6,7], 也有学者从医学生物学角度研究了纳米银的抗菌作用机理[8,9]。现有研究都是针对纳米银粉体颗粒的各项性能, 在实际应用纳米银材料时, 有时为降低成本将化学法合成的纳米银溶胶直接应用到制品中, 以达到增加制品抗菌功能的目的, 而针对纳米银溶胶材料与细菌的作用情况的研究尚鲜见报道。本实验就纳米银溶胶与大肠杆菌作用效果、作用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从材料角度探讨纳米银的抗菌机理。

1 实验

1.1 实验材料

1.1.1 纳米银溶胶

纳米银溶胶为上海上星公司产, 标称银含量1%, 标称粒度60~80nm, 编号为ZSN。

1.1.2 抑菌实验用材料

大肠杆菌购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 营养琼脂等材料购自北京双旋培养基厂。

1.1.3 其他实验用材料

所用试剂为分析纯, 均购自国家化学试剂公司。

1.2 实验方法及仪器

1.2.1 纳米银溶胶粒度和形貌测试

样品粒度采用两种方法测试, 一种是采用英国Marlvern公司生产的Mastersizer2000MU型激光粒度仪 (即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 进行测试;另一种是采用美国FEI公司生产的Quanta 250FEG型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样品的粒度和形貌。

1.2.2 纳米银溶胶与大肠杆菌作用实验

(1) 最小抑菌浓度 (MIC) 值测量

参照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2002版) 》中的实验方法。在无菌操作条件下, 将样品加入灭菌生理盐水中, 逐级稀释, 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2 mg/mL、0.4 mg/mL、2 mg/mL、5mg/mL、50mg/mL的溶液。分别取1mL不同质量浓度的受试液加入平皿内, 再取1mL含菌量约为104 cfu/mL或105 cfu/mL菌悬液接种于含受试液的平皿中。将在45~50℃水浴中的掺有显色剂TTC的营养琼脂培养基30mL加入平皿内, 边加边摇晃平板, 使受试液、菌悬液和培养基充分混匀, 自然光下放置1h, 待平板凝固后将其放置到37℃恒温培养箱中, 倒置培养24h后观察结果。菌落生长被完全抑制的最低抗菌液浓度为该样品对受试菌的MIC值。

(2) OD600值测量

OD600指的是某种溶液在600nm波长处的吸光值。在600nm下形状规则的 (近似球形) 微生物菌株 (干重) 和吸光度有线性关系, OD600是追踪液体培养物中微生物生长的标准方法。在配制的质量浓度为0.04 mg/mL、0.2 mg/mL、5mg/mL、50 mg/mL的纳米银溶胶悬浮液中加入18mL营养肉汤NB, 再加入2mL浓度为107 cfu/mL的大肠杆菌, 三角瓶中总溶液量40mL, 同时在36mL营养肉汤NB中加入4mL浓度为107 cfu/mL的大肠杆菌作为对照样。营养肉汤NB是在1000mL蒸馏水中加3g牛肉膏、10g蛋白胨、5g氯化钠混合溶解得到。抗菌材料与大肠杆菌的混合液放入37℃、150r/min恒温摇床振荡器中振荡培养。大肠杆菌浓度变化用UV-2802H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OD600, 每2h测试一次, 连续测试24h。

1.2.3 纳米银溶胶悬液及与菌作用不同时间后Ag+的溶出量实验分析

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纳米银溶胶悬液2份, 一份直接测试配制后10min、1h、2h、4h、6h、24h的Ag+溶出量;另一份中加入108 cfu/mL大肠杆菌菌悬液, 测试与菌作用1h、3h、5h、24h后Ag+溶出量的变化。采用加拿大AURORA公司产AI1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利用原子吸收火焰法测试Ag+的溶出量。

1.2.4 纳米银溶胶与大肠杆菌作用观察

实验仪器: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H-765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样品前处理:取1mL质量浓度为10mg/mL的纳米银溶胶滴到长有66个菌株的大肠杆菌琼脂平板上, 用L棒混均, 作用1h;然后从平板上吸出混合液并用3mL生理盐水冲洗平板, 吸到离心管中, 5000r/min离心分离5min;然后吸出上清液, 加入2%多聚甲醛+2.5%戊二醛的固定液, 混合均匀后倒入1.5mL离心管中, 5000r/min离心分离5min;将离心好的样品管放入4℃冰箱冷冻2h, 然后取出用PBS缓冲液浸泡10min, 冲洗3次。用负染法观测菌形貌变化时, 将样品滴到PARAFILM膜上, 再将有膜的铜网扣在样品上2min, 然后将铜网放入培养皿中晾干, 再将铜网扣在醋酸双氧铀染液液滴上染色5min, 晾干后镜检, 用TEM观察纳米银颗粒与大肠杆菌的作用形貌。用切片法观测菌体内部变化时, 对固定好的样品进行包埋聚合、半薄切片、超薄切片, 再用1%醋酸双氧铀和柠檬酸铅染色, 即可上机观测菌体剖面形貌。

2 结果与讨论

2.1 纳米银溶胶粒度测试

采用激光粒度仪测试的纳米银溶胶粒度分布情况及与厂家提供数据的对比见表1。

表1的结果是采用激光粒度仪法3次测试的平均值, 不在厂家的标称粒度范围内。随后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观测了纳米银溶胶样品的颗粒尺寸及形貌, 具体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 纳米银溶胶干后形成的纳米凝胶颗粒形状不是很规整, 多为类球状, 颗粒有大有小, 多数在100~200nm, 也有很多几十纳米的小颗粒, 这与用激光粒度仪分析测试结果类似。对照片中心点进行能谱分析, 测到材料主要元素的原子分数:C 74.92%、Cl 9.90%、Cu 5.85%、Ag 9.32%, 说明该样品是有机物化学合成的纳米银凝胶颗粒。

2.2 纳米银溶胶与大肠杆菌作用

2.2.1 最小抑菌浓度 (MIC) 值

测试了纳米银溶胶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两个代表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值, 具体结果见表2。

实验结果是3次实验的统计值, 纳米银溶胶对两种菌的MIC值均能达到0.2mg/mL。

2.2.2 OD600值

对质量浓度为0.04 mg/mL、0.2 mg/mL、5 mg/mL、50mg/mL的纳米银溶胶材料悬浮液进行不同时间大肠杆菌OD600值实验测试, 具体测试结果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 对照曲线是纯大肠杆菌悬液OD600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这条曲线与细菌生长曲线基本一致, 细菌新接种到一个有限的环境中, 要经历适应新环境的延滞期、细胞分裂速度快的对数生长期、生长速率降低的稳定期和死亡期4个阶段, 对照曲线反映了测试菌在45h内经历了延滞期、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3个阶段。

从图2还可以看出, 质量浓度为0.04mg/mL的样品溶液对大肠杆菌抗菌作用弱, 0.2mg/mL质量浓度以上的溶液OD600值都很低, 且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2h后细菌进入生长期, OD600值应该随菌悬液浊度增加而升高, 但0.2mg/mL浓度以上的3条曲线都没有升高且趋于低值平衡, 说明所测悬浮液中细菌已很少生长, 样品在2h内已杀死或抑制了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M.Raffi等[10]用惰性气体冷凝法合成的纳米银颗粒 (20~100μg/mL 5个浓度) 与104 cfu/mL的大肠杆菌菌液作用不同时间, 测试OD600值的变化, 得到其OD600值在10h内变化不超过0.1, 24h内变化不超过0.2。

2.3 纳米银溶胶悬液及与菌作用不同时间后Ag+的溶出量

为了考察纳米银溶胶与细菌作用过程, 测试了纳米银溶胶悬浮液中Ag的溶出量随时间的变化, 以及与108 cfu/mL大肠杆菌悬液作用不同时间后Ag+溶出量的变化。为减小实验误差, 每组实验进行了2次, 测试结果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 第1次实验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浓度20%的纳米银溶胶悬液2支, 1支直接测试得到的Ag含量很高, 1h时的测试值达到254mg/L, 3h和5h的测试值有增加, 但24h的值降低, 变化曲线是ZSN-1;另1支与108cfu/mL大肠杆菌悬液3mL混合作用后, 第1个点即1h的值与不加菌的值相近, 后面的3个点测试值更高, 而且是持续升高的趋势, 变化曲线是ZSN+E.coli-1, 比纯样品的测试值高出至少1倍, 这个结果与文献结果正好相反。Patricia Lalueza等[11]也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试了沸石载银抗菌剂不同时间Ag+溶出量, 以及沸石载银抗菌剂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混合作用后的Ag+溶出量变化, 结果发现沸石载银抗菌剂及加菌样品随时间延长Ag+溶出量增多, 加菌后的Ag+溶出量都低于纯样品;他们认为加菌后细菌有效地从介质中接受了Ag+, 或者正好相反, 细菌的存在阻碍了Ag+的释放, 因此加菌后Ag+溶出量低。为了考察本研究实验的准确性, 又进行了第2次实验, 考虑Ag含量太高在仪器检测临界线会影响准确性, 因此第2次实验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浓度10%的纳米银溶胶, 其他条件不变。测试得到纯样品的Ag元素变化曲线ZSN-2与第1次实验曲线趋势一致, 加菌后的Ag含量变化曲线ZSN+E.coli-2也和第1次的类似, 都是加菌后的Ag含量随时间延长不断升高, 且远高于未加菌的样品。从数据上看, 在3h和5h的两组测试值有很好的倍数对应关系, 24h时纯样品的Ag含量都降低到同一区域, 笔者认为这是由于纳米银溶胶配制成10%或20%的稀释液, 成为不稳定化合物体系, 24h后体系达到平衡。加菌后Ag含量升高, 笔者认为原溶胶中是Ag与有机物的一种络合物, 当带负电荷的菌悬液进入后, 吸引带正电荷的Ag+更多地从络合物中出来, 以及促进纳米银颗粒的形成, 在火焰燃烧捕获元素过程中更易被捕获, 因此测到的Ag含量要高于纯样品的Ag含量。文献[12]报道, 纳米银对菌的高活性归因于其在溶液中溶解释放Ag0和Ag+, 也就是说在溶液中Ag含量是多种形态银的总合, 因此加菌后Ag含量增多。

2.4 纳米银溶胶与大肠杆菌作用

纳米银材料对细菌有很好的杀抑作用已得到很多研究成果的证实。为研究纳米银溶胶与大肠杆菌的作用过程及形貌, 本实验将纳米银溶胶与大肠杆菌菌株混合作用1h, 然后采用负染法制样, 用TEM观察, 观察到的纯大肠杆菌、纳米银溶胶与大肠杆菌作用后的形貌如图4和图5所示。

图4是纯大肠杆菌负染法的TEM照片, 可以看到清晰的大肠杆菌的形貌。图4 (a) 、 (b) 中的标尺是1μm, 可以看出大肠杆菌一个菌株的大小为0.4μm× (1~1.5) μm, 菌株形貌很规整, 边壁清晰分明, 图4 (c) 是放大8万倍的照片, 可以看到清晰的大肠杆菌的鞭毛, 没有菌株的部分较干净, 杂物少。

图5是纳米银溶胶与大肠杆菌活菌落作用1h后制样拍摄的TEM照片, 与图4有明显的差别。图5的3张图对应图4的3张图的放大倍数, 电镜下观察几乎所有观测到的大肠杆菌细胞壁都变成模糊状态, 完全没有纯菌的清晰菌壁状态, 且菌体以外部分杂物很多, 还有很多白色的小液泡存在。图5 (a) 的左上方一小片非菌体形貌的模糊状物和图5 (c) 中大肠杆菌菌体旁边紧挨着的一片模糊状物, 判断应是大肠杆菌破损溶解、胞内物质流出的状态。从图4和图5中可以充分观测到纳米银作用后的细菌形貌发生的变化。郑志刚等[10]将银纳米颗粒与大肠杆菌作用0.5h, 用TEM观测到大肠杆菌的破损形态。通过切片法制样, TEM观测纳米银溶胶与大肠杆菌作用后, 大肠杆菌内部的变化, 结果如图6和图7所示。从图6可以看出, 实验用大肠杆菌细胞完好, 细胞壁、细胞核、鞭毛都很规整, 清晰可见。图7是纳米银溶胶样品与大肠杆菌作用3h后的样品切片照片, 可以看到多数菌体发生了空泡变性, 虽然没有看到纳米银颗粒进入细菌细胞内的状态, 但能确定菌细胞特别是细胞核质受到纳米银颗粒的攻击而产生空泡变性, 使细菌细胞死亡, 这与文献[10, 13, 14]的结论一致。整体切片上细菌量没有细菌对照切片上的细菌量多, 说明样品已将大量细菌杀灭破散。

电镜等可视化手段表明, 纳米颗粒到达细菌表面后往往引起细胞膜产生形貌上的变化。Sondi L等[15]发现AgNP作用的E.coli细胞膜出现许多凹陷, 且大量的AgNP嵌入细菌的细胞膜, 颗粒引起了细胞完整性或渗透屏障的破坏直至膜的透化。由于细菌细胞膜在营养物的吸收、分泌物的释放、物质代谢和能量产生以及细胞的生长分裂等多个生命的基本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功能的破坏会同时造成内容物大量泄漏。膜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会导致能量合成受阻, 这可能是AgNP等材料干扰膜蛋白等的合成、加工和正确组装, 以致大量膜蛋白的前体在细胞质中积累的直接原因。纳米颗粒表面分子或结构对细菌膜的破坏是杀菌抑菌的主要机制。另外纳米颗粒表面对细菌表面电荷的中和作用会干扰膜电势, 影响细胞对一些离子和极性分子的吸收, 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纳米颗粒穿过细胞膜的过程, 目前较为合理的推测是, 纳米颗粒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时, 使磷脂膜由规则的、连续的凝胶相或液晶相变为倒六角相等空洞结构, 甚至大面积破裂, 纳米颗粒在静电作用等的牵引下或以布朗运动方式进入胞内[16]。

3 结论

(1) 实验所选纳米银溶胶样品粒度在100~200nm;通过最小抑菌浓度方法 (MIC) 和OD600值实验, 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两种菌的MIC值均能达到0.2mg/mL, 抑菌效果显著。

(2)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试得到纳米银溶胶与大肠杆菌悬液混合后, Ag的溶出量24h内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且高于纯纳米银溶胶的Ag溶出量, 分析认为带负电荷的菌悬液吸引带正电荷的Ag+更多地从络合物中解离, 在火焰燃烧捕获元素过程中更易被捕获。

生物钾肥的作用机理与正确施用 篇5

1 作用机理

(1) 钾细菌和矿物接触后产生一系列酶, 破坏矿物质结晶结构, 具有强大的活化土壤中钾、磷、镁、铁、硅等元素能力, 从而释放养分。

(2) 钾细菌和岩石矿物质表面接触后进行离子交换, 将钾素释放出来, 并能分泌有机酸, 将难溶性钾、磷转化为水溶性钾、磷。

(3) 钾细菌还能分泌出刺激作物生长的生理活性物, 增强作物抗旱、抗寒能力, 并对一些植物病害如小麦锈病、油菜菌核病有一定抑制作用。

2 特点

(1) 生物钾为好气性肥料, 菌株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 对营养条件要求较低, 在贫瘠土壤中能发挥作用。

(2) 生物钾是一种有生命的菌肥, 存放和施用过程中不能暴晒, 要随配随用;不能与除草剂、杀菌剂如硫酸铜、多菌灵等接触或混用, 也不能与强碱性肥料如草木灰、石灰等接触或混用。施用生物钾肥的田块仍然要增施有机肥料, 合理排灌, 中耕松土, 创造适合生物钾肥菌株生长繁殖的环境, 以利发挥肥效。

3 使用方法

生物钾可用作基肥、拌种、蘸根和追肥, 以基肥施用效果最好。基肥或追肥均宜浅施, 施后覆土, 这与其好气性特点有关。

3.1 基肥:

作基肥时, 每亩用生物钾肥2~4 kg, 拌上20~30 kg土杂肥, 在犁后耙前撒施。

3.2 拌种:

拌种时将生物钾肥加上3~5倍水拌入种子, 或将种子喷湿再拌肥, 随拌随播。

3.3 蘸秧:

用于蘸秧根时, 先将生物钾肥、泥土和水制成泥糊, 蘸根后立即栽插。

3.4 追肥:

每亩用3~5 kg, 穴施、条施在根部。

4 施用注意事项

4.1 注意土壤条件:

生物钾肥在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丰富的壤质土地上施用效果好, 太瘠薄的沙土地和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土壤不宜施用, 在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100 mg/kg的缺钾土壤施用增产效果最好。

4.2 注意水利条件:

有灌溉条件的水浇地施用生物钾肥增产效果明显。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土地, 生物钾肥中的细菌活体不能正常生长繁殖, 转化分解土壤钾、磷的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 效果不明显。试验证明, 在高水肥、高氮磷的田块使用生物钾肥, 能平衡氮、磷、钾的供应, 农作物增产幅度大。

4.3 施用作物:

优先施用于上下茬复种、喜钾作物上。

4.4 存放和使用:

存放和使用生物钾肥时不能在阳光下暴晒, 拌种要在室内或棚内进行, 拌好菌剂的种子应在阴凉处晾干, 而不能晒干。施用时要当天拌种当天播完。

4.5 追肥施用:

生物钾肥用于追肥可以与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硫酸钾、氯化钾等化肥混合使用, 但是要现混现用, 不宜存放。切不可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以免杀死菌体细胞, 影响肥效。

4.6 注意早施:

因为生物钾肥施入土壤以后, 细菌从定居、繁殖到从土壤矿物中分解释放出钾、磷需要一个过程, 为了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这个过程, 并且从作物幼苗期就能提供钾、磷养分, 所以必须注意早施。据试验, 在整地以前基施、拌种、蘸根、移苗时施用效果较好。如果是追肥, 宜在苗期早追;施用越晚, 效果越差。

4.7 近施:

也就是要把生物钾肥施在根周围, 越近越好。

4.8 施匀:

浅析隧道偏压初支变形处理方案 篇6

石川隧道位于祁门县境内,石川村西部所在的一个山体上,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其中左线长504m,右线长625m,最大埋深为92.30m,隧道纵坡为-1.3%,隧道平面呈缓和弧线形展布,平曲线半径R=1260.0m,总体走向屯溪端为290°,景德镇端为300°。隧道设计净宽×高为10.25m×5.0m,计时速度80km/h。景德镇端里程为K43+835~K43+940,其中K43+853~K43+940为亚粘土层,碎石含量约15%,粒径1~2cm,土质不均,呈散体状结构,极不稳定,围岩级别为V级。洞室无支护或支护不及时易坍塌。K43+835~K43+853,为强风化板岩,呈碎石、碎块状碎裂结构,岩体完整性差,围岩级别Ⅳ级。其中产状为200°∠86°、187°∠13°的两组节理其走向与洞轴线交角较小(3~10°),近于平行,对进口段洞室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拱部及侧壁不稳,无支护易坍塌。加之洞口段山体陡峻,自然边坡坡度>50°,沿坡面松散亚粘土层易形成工程滑体。

2 设计情况介绍

隧道所处地形相对较复杂,景德镇端右线洞口段浅埋偏压。洞口处于偏压地形条件时不能强求正断面进洞或左右洞在同一桩号处进洞;为了确保施工与运营安全,设计上考虑提前进洞甚至在人工覆盖层的保护下进洞,并适当加长明洞等;采用超前大管棚、地表加固等辅助措施进洞,贯彻“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按施工图设计K43+838~K43+885段超前支护采用双层小导管,K43+885~K43+925段采用超前大管棚洞身衬砌型式为SV-1型,洞外在由屯溪端至景德镇端左侧回填土K43+877~K43+927采用10%水泥土回填,K43+927~K43+938采用碎石土回填。

右线K43+700~720,K43+770~790段洞身浅埋偏压,对洞身浅埋偏压段采用地表注浆加固,并以超前小导管支护为辅助措施,并加强初期支护;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并配筋。

3 施工过程及情况介绍

在K43+850~K43+922的施工过程中上导坑开挖按照新奥法施工,在按照设计要求做好超前支护的情况下,欲裂爆破,保留核心土,采用机械开挖。在二衬施工到K43+850后隧道洞身出现了变形,洞身初期衬砌发现有裂缝,发现后马上暂停了施工。

4 出现问题及采取的处理措施

现场技术人员在洞内巡视时发现洞身初期衬砌出现变形,衬砌混凝土开裂,局部工字钢出现变形,后经测量在K43+850~K43+922段隧道左右两侧以及拱顶出现严重变形;隧道有些地方出现横向裂纹,宽度最大达5cm。由监控量测所得最大变形情况如图1。

在接到现场技术人员反馈后,项目部及时作出暂停掌子面施工,并封闭掌子面,洞身内采用工字钢和管棚钢管焊接,连接成整体对洞身内K43+850~K43+922段临时支撑(如图2),缓解阻止本段变形。

5 出现问题原因分析

K43+850~K43+922段工程地质复杂,此段短隧道属于偏压(如图3)、浅埋隧道;其中隧道最小埋深为3m,一侧原始山体最大埋深达到23m。围岩类型差,山体植被发育良好。设计回填土方量较小,不能使洞身两侧平衡,原设计设计回填土方量只有3137.7m3,而在回填土的另一边原始山体约为2.9万方,回填土明显达不到洞身稳定要求。洞身局部工字钢间距不均匀,最大达到60cm,加上二次衬砌跟进不及时,导致围岩及初期支护整体失稳。又由于地下开挖规模越大,边坡应力场改变的就越大,在边坡和坡脚引起应力集中也越剧烈,边坡的稳定性降低也就越大。开挖隧道时下导坑局部里程采用全幅开挖,没有过多的考虑围岩复杂的类型,也有施工方法不恰当的因素而导致了隧道初支大变形。

6 建议处理方案

(1)暂时停止洞内开挖及邻近段落相关施工,采取临时加固措施。采用I20a工字钢作为临时横撑将拱架基础焊连形成临时仰拱、采用Φ108钢管作为斜撑在山体侧形成支撑。内部支撑基本稳定后,再进行增加回填土施工(如图4)。

(2)洞外在原设计回填土基础上增加回填方量,增加至1.2万方,使回填体能满足平衡填土需要。建议回填土顺山势进行回填,以使其与环境相协调并满足排水需要,坡脚处设置片石混凝土挡土墙,基础埋置深度须满足防冲刷要求,墙身高度根据回填土方量计算得知,坡面防护可采用拱形骨架护坡防护(具体做法参照路堤边坡防护)。

(3)K43+861~K43+927段洞身采用径向注浆加固已扰动的围岩。注浆管可采用Φ42×4小导管,可按1m×1.2m(环向×纵向)梅花形布置,注浆浆液可采用1:1水泥浆(加速凝剂),注浆压力0.2MPa,注浆管长度可按以下选用:右侧(山体侧)60°范围及边墙部位6m、拱顶60°范围3m、左侧60°范围及边墙部位4.5m。拱架未侵限段落,注浆小导管须直接与拱架焊连;否则,应预留接头与更换后的拱架焊连。

(4)拆除侵限拱架时须自下而上、逐节逐段进行,对新更换的钢拱架,每榀钢拱架在墙角上1m及拱脚各采用2根长度4.5m的超前小导管锁住,并在仰拱部位间隔一米打入1根长度为4.5m的超前小导管,通过在中空锚杆注浆,利用浆液固结岩体,连同围岩一起形成一固结拱体。

施工前承包人须制定专项方案经监理组审批后实施并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质量、安全等管理工作。

(5)下导坑开挖须采用跳槽开挖,单侧进尺不得大于2榀拱架间距并左右错开;每完成5m时即进行仰拱施工。

(6)采用4.5m长Φ42×4小导管对仰拱基础进行注浆加固,小导管可按1m×1.2m(环向×纵向)梅花形布置并与仰拱初期支护拱架焊连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锚固力。K43+861~K43+927段拱架锁脚锚杆全部采用4.5m长Φ42×4小导管并注浆以提高拱脚承载力。

(7)K43+922~K43+927段洞身开挖采用CD法开挖并增设双层小导管超前。

(8)二次衬砌混凝土工程须及时施作,并加强监控量测工作,监控量测项目及频率须符合规范要求。

(9)换拱段及未开挖段开挖预留沉降量在原设计基础上增加5cm。身将变形的工字钢拆除,安装新的工字钢。采用I20a工字钢钢拱架、工字钢间距60cm,Φ25钢筋纵向连接,环向间距为100cm。拆除工字钢时两榀两榀的拆除更换(如图5),二衬紧跟,达到一板二衬时暂停更换,施工二次衬砌。如此循环施工,将变形段完全处理。

7 施工安全措施

(1)成立安全组织机构,认真开展针对隧道围岩不稳定、前后工序衔接紧密、施工风险大等工程特点,从多层次、多方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施工生产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之目的。

(2)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施工人员须经健康检查、用电、安装、爬升、电焊及简单机械操作等安全作业培训且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作业。

(3)认真分析地质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突水、小型垮塌、冒顶、掉块掉物等情况予以重视,并制定相应性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所有的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配件及个人劳保用品等必须检查,确保完好和安全使用。

(4)为确保初支周围土体和结构物稳定,在处理段周围布设观测点,派专人负责观测周围的变化,发现较大的变形须立即停止施工,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5)施工场内的一切电源、电器的安装和拆卸,必须由持证电工专管,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电器安装后经验收合格才准接通电源使用。

(6)现场拆除或换拱而搭设的脚手架须安全可靠,需经专职安全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

8 结束语

数年来,隧道进出口段因地质条件和地形原因产生变形屡见不鲜,不同的地形条件,产生的变形不同,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地质条件而言,均是在复杂的地形和应力状态作用下,软弱围岩产生的缓慢塑性变形引起初支变形侵线,这就要求在开挖前提前分析好偏压详细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和施工方案,加大监测频率,二次衬砌紧跟,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和后期运营安全。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隧道偏压导致初支变形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案。

新型让压锚杆作用机理研究 篇7

1 新型让压锚杆简介

传统的让压锚杆构造形式如图1所示,分为杆体做成波浪形(图1(a))和具有锚头位置处设置让压管的形式(图1(b)).研发的新型压力分散型让压锚杆作用原理如图2所示[6],让压装置位于锚索端部,新型让压锚杆的变形特征曲线如图3所示,当受力达到让压力时,让压装置内部产生变形,让压方式与传统让压锚杆有本质的不同.

新型的让压锚杆能够应对2个层面的问题.首先能够实现让压,满足大变形工程的变形需要;其次,实现了让压与压力分散相结合,降低了锚杆对锚固体产生的压力,降低了锚固体受压过大失效的可能性.

通过与传统让压锚杆以及压力分散型锚索进行对比,分析新型让压锚杆的优势:

(1)与传统让压锚杆不同在于:可实现大的让压量,让压量可以达到30 cm以上;可进行压力分散型的布置,避免普通让压锚杆施加预应力后,对锚头端部位置处的锚固体产生过大压力的问题;让压装置位于锚头端部位置,对张拉设备无特殊要求,张拉设备与普通锚索张拉的设备相同.

(2)与压力分散性锚索的区别:具有让压装置,在锚索构造上有一定的不同;受力特性使其可适用于产生大变形的岩土工程;利用让压装置替代了普通承压板,材料性能更加可靠有效.

2 让压锚杆的受力形式分析

让压锚杆的受力具有分阶段性,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由于锚杆刚刚张拉完成,让压装置还未起作用,受力与普通压力分散型锚索基本相同,对于软岩大变形工程来说这段受力过程历时较短;第2阶段,随着岩体变形的增大,锚杆的让压装置开始产生让压量,这是让压锚杆的主要作用阶段,该阶段让压锚杆的让压量不断增加,但锚索受力保持不变;第3阶段,当让压锚杆的让压量全部完成,让压锚杆又恢复到普通压力分散型锚索的状态,一般来说第3阶段只在实验室中存在,实际工程中应尽量避免.以下对让压锚杆的作用机理3阶段作进一步分析研究.

2.1 让压前受力分析

为了研究压力分散型让压锚杆的载荷传递机理,首先分析压力集中型锚索载荷的传递,然后通过叠加的形式得到压力分散型让压锚杆的传力机理.以让压装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沿锚固体轴线方向取一微段进行受力分析,如图4所示.计算过程中需要如下假设条件[6,7,8,9,10,11,12,13,14]:

(1)让压装置附近的锚固体与岩土体为线弹性;

(2)锚固体与岩土体交界面满足库伦准则;

(3)半径为a的锚固体截面应力分布均匀.

建立力学平衡方程[11,12]

根据库伦准则可以得出锚固体与岩土体交界面关系式

根据胡克定律得出

由弹性力学问题中无穷平面上圆孔受均布内压σ作用时的位移解为

在锚固体与岩土体交界面位置处,r=a.

利用积分公式

代入初始微分方程公式

并结合初始条件,z=0时,,可得出

其中,,E和µ为锚固体弹性模量与泊松比,E1和µ1为岩土体弹性模量与泊松比.

剪应力表达式为

轴力表达式为

很多情况下,由于黏聚力数值很小,所以并不考虑锚固体与岩土体之间的黏聚力,而是将二者之间的接触受力关系简化为库伦摩擦,即取c=0,此时有

通过叠加的形式得到压力分散型让压锚杆的传力机理公式如下

这里n为让压装置的数量;zi是第i个让压装置的位置距,如z1=0.

2.2 让压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随着岩体变形的增大,让压锚杆受力随之增加.当让压锚杆受力达到让压力FR时,让压装置开始起作用,此时还要做一定的假设分析,假定让压装置同时起作用,产生的让压量相同.此时锚固体受力不再变化,剪应力与轴力表达形式如式(12)所示.

2.3 让压后的受力分析

该阶段让压装置的让压量达到极限,让压锚杆的受力又恢复到与普通压力分散型锚索受力相同的状态,锚固体受力如式(13)所示.

3 试验研究

3.1 室内试验

让压锚杆的让压量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的不同而变化,新型让压锚杆相比于传统让压锚杆可以达到更大的让压量.以让压量30 cm的让压锚杆的作用机理进行室内试验研究,结果如图5所示.

试验分3组进行,3组试验结果基本相同.第1阶段受力为弹性变形阶段,当达到让压力159 kN,155 kN,160 kN时,让压装置开始起作用,产生位移,试验结果显示让压锚杆的让压距离能够达到30 cm,而受力也基本稳定.限于试验加载设备,未能对让压完成后的受力进行进一步分析.

3.2 现场试验

现场试验采用的让压量30 cm的锚杆长度为35 m,让压装置的位置分布于35 m,32 m,29 m三处,试验结果如图6所示.得出的让压力的平均值为185.3 kN,现场得出的让压力要大于室内试验,这种原因是由于现场的复杂环境产生的摩擦造成的,室内试验中锚杆与锚固体的摩擦接触要比现场试验小得多.结合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结果来看,新型让压锚杆可以适用于大变形工程.

4 结论

(1)文章介绍的新型让压锚杆的让压装置位于锚杆端部,能够在实现让压的同时将锚固体压力分散,这是该类锚杆同其他让压锚杆的不同之处;

(2)将让压锚杆的受力作用机理分为3个阶段——让压前、让压过程中、让压后受力分析,这是该类锚杆同普通压力分散型锚索的主要区别之处;

上一篇:Excel服务器下一篇:转角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