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奇幻小说

2024-07-08

史诗奇幻小说(精选三篇)

史诗奇幻小说 篇1

英美史诗奇幻小说的虚构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虚构, 而是一个逻辑缜密的统一整体, 有着逼人的真实感, 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一文类的空间叙事的突出特征:拟真性所致。

一、叙事空间的统一整体感

史诗奇幻小说的风格严肃, 全书格局庞大, 通常由多卷组成。无论是《魔戒》 (3卷) 还是《冰与火之歌》 (计划7卷, 2卷未完) , 虽鸿篇巨制, 但结构却严谨完整。这类文本常推翻以时间的线性叙事和因果逻辑为主的叙事常规, 以实体空间为线索, 把碎片化的局部空间和整体性空间的统一于文本叙事结构之上。通过叙事空间分节点的不断转换, 形成独特的流动轨迹, 进而汇总成一条或数条线索, 构造出文本的叙事结构。

《魔戒》的作者托尔金, 用高度缜密笔触营造了一个恢宏而又真实的“中土”, 为人类、迈雅、霍比特人、精灵、矮人、兽人和树人这些不同种族在“中土”世界上安了个家, 同时又以魔戒的护送和销毁为核心, 让各种族一起参与其中, 多条线索齐头并进, 将小说全面展开。小说并没有因多条线索的频繁切换而显得支离破碎, 相反却环环相扣、甚有整体感, 这完全是因为作者在构架整个叙事结构时依据叙事空间的变化而进行安排布局。这一点从《魔戒》的大多数章节以地志空间命名标题的特点上可以得到印证。“空间”在《冰与火之歌》的叙事结构中起到的作用更为明显。马丁以“维斯特洛大陆”为主框架展开整个故事, 小说主要叙述了一系列的宫廷斗争和魔法对抗, 分铁王宝座、北境长城、龙之女王三条主线进行, 其中还包含诸多枝节情节。文本利用叙事空间实体的变换, 不断引入大量的人物和情节, 但其着眼点始终没有离开“维斯特洛大陆”。在这片虚构的大陆上, 作者用极细腻缜密的描写勾勒出大量的虚构地理, 把这些零散的局部空间整合成一个严谨统一的体系, 即“维斯特洛大陆”体系。

在这两系列作品中, 局部空间并非杂乱无章, 其混乱和断裂的空间叙事下却隐含了一个完整统一的空间体系。相对于时间叙事, 史诗奇幻小说中的空间叙事功能要强大得多, 它可以成为构架文本叙事结构一种主要策略, 这正是史诗奇幻小说篇幅宏大而不散的魅力所在。

二、叙事空间的历时投射性

《魔戒》和《冰与火之歌》都是复杂而精密的史诗奇幻著作, 它们不仅是一部小说, 更是一部史诗。作者巧妙地利用空间的叙事功能, 为大量虚构的叙事空间赋予深厚的历史根基, 而文本中的空间性叙事实际上成为了历史上某些地志空间的投射。

托尔金的“中土世界”仿佛让人置身于一段真实的历史之中。在《魔戒》中, 作者为小说的人物编制了家谱、语言和历法, 而最为突出的是为其绘制了详尽的中土地图。托尔金笔下的“霞尔”正是他儿时的英格兰乡村, 他曾多次谈道:“霞尔就是基于英格兰乡村”, 而《魔戒》与英国中西部之间有着不可磨灭的渊源。相对于宁静的霞尔, 半兽人大军正整日整夜冶炼着兵器, 魔多整装待发的盛况好似工业革命, 这一幕幕仿佛英国历史的再现。

为了凸显这类小说的严肃与真实, 避免其奇幻色彩掩盖了“史诗性”, 哪怕是对于“魔法”的运用也是适可而止, 文本极少出现荒谬、不合逻辑的情节, 其宗旨就是为作品赋予更多的真实感, 力求达到拟真的效果。而这份真实感和可靠性更多地依赖于叙事空间的历史性投射。

在《冰与火之歌》中, 空间性叙事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其拟真性特征。被划分为七大王国的维斯特洛大陆与经历七国时代的古代英国大陆极为相似, 君临在维斯特洛大陆的位置与伦敦在英格兰的位置是基本一致的, 而文本中的北境长城实际上是哈德良长城的缩影, 这个绝境长城以外的野人正映射着罗马当年抵御的北方的盖尔人。

所以从叙事学空间理论来解读《魔戒》和《冰与火之歌》空间叙事的拟真性, 实际上正是对英美史诗奇幻这一文类的空间叙事的真实性的探讨。无论是托尔金还是马丁, 要想让读者充分相信这个庞大虚构的“第二世界”的真实存在, 势必要借助空间叙事的拟真性来发挥其“真实性”特征。

参考文献

[1]申丹, 韩加明, 王丽亚著.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 第一版.

[2]J.R.R.托尔金 (著) , 朱学恒 (译) .魔戒.译林出版社, 2013年1月1日, 第1版.

永不磨灭的奇幻小说 篇2

Eventually, the oral epic tradition, home to Homer’s注1 Iliad and Odyssey, gave way to written manuscripts, begun in Britain by the 11th century Anglo-Saxon注2 poem Beowulf. Then came printed texts, widening the audience, and finally today’s e-books.

The presentation[呈现] may have changed, but the fantasy epic still holds its appeal for young UK readers. It is a genre[体裁,流派] within which the imagination can truly run wild, taking readers to amazing places where anything can happen.

Children still delight in C.S.Lewis’ Chronicles of Narnia, written between 1949 and 1954, and buy J.K.Rowling’s Harry Potter books in their millions.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sold 11 million copies in its first 24 hours across the UK and US.) Add to that the continued success of epic trilogies[三部曲] like J.R.R.Tolkien’s Lord of the Rings and Philip Pullman’s His Dark Materials and you have all the proof you need that fantasy fiction is likely to be around for thousands more years to come.

数千年前,男孩女孩们会围坐在火堆旁,做好准备让自己迷失在充满史诗的奇幻世界中,体会失去爱人的滋味和残酷的战争,接受勇气、胆量和睚眦必报的众神们的试练考验。这些奇幻小说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从上一代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又会传给下一代人。

传统的口传史诗是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来源。最终,口口相传让步于手稿记录。这一过程始于11世纪的英国盎格鲁-撒克逊诗歌《贝奥武夫》。然后又出现了印刷文本,扩大了读者范围,最终演变成今天的电子书。

尽管呈现方式或许已经改变,但奇幻史诗对英国的年轻读者的吸引力依然不减。这是一种能让想象力真正肆意奔跑、把读者带到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的奇妙土地上的文学体裁。

孩子们依旧喜爱C.S.路易斯写于1949年到1954年间的《纳尼亚传奇》。数百万的孩子们也会购买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丛书(《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发行24小时内就在英美两国卖了1100万本。)还有取得持续成功的史诗三部曲,比如J.R.R.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和菲利普·普尔曼的《黑暗物质三部曲》,而你手上握有的所有证据,都在证明奇幻小说很可能在接下来的数千年里依然陪伴在你左右。

Word of the day: Epic (n. / a.)

An epic is traditionally a story about the adventures of a brave and legendary[传奇的] hero. Epic can also be used as an adjective to describe something heroic or extraordinary. Nowadays it is often over-used, for example, teenagers may talk about “an epic party,”meaning a party that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Activity 1 True or False

1. Tales of bravery and adventure have been popular for thousands of years.

2. Society used to pass on knowledge through telling stories.

3. The Iliad is the name of an ancient written manuscript.

4. Fantasy fiction is loved because it captures people’s imaginations.

5. 11 million British people bought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on the first day it was released.

Activity 2

Put these forms of stories in the correct order from earliest to latest.

1. written manuscripts

2. oral stories

3. e-books

4. printed texts

Activity 3

Find words in the text for the following: 1. violent battles

2.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readers

3. to really enjoy something

4. a set of three books

史诗奇幻小说 篇3

英国奇幻小说在古代时便已产生, 但作为一个文学亚类型大规模地出现则是在20世纪, 尤其是“20世纪后半期, 英语文学中最多产且在商业上获得极大成功的体裁当属奇幻小说, 《魔戒》是其中最好的代表。”[3]除了《魔戒》还有很多其他优秀作品 :1904詹姆斯·马修· 巴利的《彼得·潘》, 1997~2007年J.K罗琳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等。这不禁让我们去思考,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我们本该更加睿智和理性, 而不是痴醉于奇幻的世界。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奇幻小说风靡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社会文化心理?本文尝试探索奇幻小说这一幻想文学样式在20世纪的英国大放光彩的原因。

一、反思现代性:回归传统理想社会, 关怀平凡人

20世纪在马歇尔·伯曼 (Marshall Berman) 的现代性三个阶段中处于第三阶段, 现代化的过程扩展到了全世界, 英国尤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工业、科技的进一步飞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但这些进步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灾难和足以毁灭整个地球和一切地球生物的能量。大兴土木让人们热爱的田野和树林逐渐消失, 环境恶化、贫富悬殊、伦理危机、民族冲突、恐怖主义也层出不穷。更不用说破坏性极强的两次世界大战了, 战争的腥风血雨给人类造成了亘古未有的巨大劫难和不堪回首的记忆。这些都让人性进步的古老梦想迅速褪色, 自启蒙运动建立起的理性权威开始动摇, 现代人开始质疑、思考和反思, 开始意识到盲目崇拜科技造成的后果是令人震惊的。

在反思的过程中, 许多现代人陷入了从未有过的生存危机 :极度的精神恐慌、冷漠、疲惫、没有寄托和信仰, 正如尼采说的“上帝死了”。焦虑无助的人们开始转向理性的对立面去汲取力量和灵感, 神话类、奇幻类作品开始复兴。这些作品从叙述层面来看采用的都是非理性的叙事逻辑, 在一个虚幻的时空下遵循非理性的逻辑展开情节。内容上则都在营造一个和现实世界不一样的理想世界, 在这个理想社会中, 人也不再是唯一的中心, 技术和理性也成了嘲讽的对象。《哈利波特》中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是一个屹立在现代文明中的和谐、美好空间, 兼容性非常强, 巫师、麻瓜、精灵等都能够居住在一起, 在这里人与动物的界限变得不那么清晰。这里的人们很少使用高级现代化的交通, 他们使用的是扫帚, 即使有火车也是非常古老的蒸汽式火车, 学校里没有电视和电脑, 当哈利和朋友们需要找参考书时, 他们得从落着厚厚灰尘的书卷去找。

这种社会的描写恰好契合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人们通过构筑独特的时空架构中的社会想象来逃避现代并向往传统, 通过神话的永恒来表达对现代性的反思。

二、新的文学生产方式:各种消费因素的互动、媒体包 装和全球同步发行模式

20世纪, 资本的介入让文学成了消费品, 商业运作成了文学发展的基本模式, 其中, 通过产业化经营方式开发系列文化产品来引起或满足读者的消费欲是一种成功的运作模式。奇幻小说的畅销波及影视、游戏以及玩具产业, 几乎贯穿文化领域的整个链条。《魔戒》、《哈利波特》等奇幻小说系列出版后基本都被拍成电影, 通过传媒的包装、宣传、制作、放映, 主题网站建设刺激了越来越多的人萌发了对原著一探究竟的兴趣。全球同步发行这种新方式同样是奇幻小说风行的助推手, 这对读者造成了强烈的心理刺激果, 让全世界的人在同一时间看到 ( 消费到 ) 同一部作品, 这是一种身份与时尚的符号象征, 而奇幻小说的流行更是借助了这种时尚的力量, 把阅读变成了一种时尚, 一旦作品变成了一种全球化符号消费的产品, 它的消费者很快就会扩散开来。

三、结语

幻想是人类共通的能力, 英国也一直都有奇幻传统, 为什么在二十世纪呈现特别繁荣之势呢?综上所述, 我们知道, 是现代性和新的文学生产方式, 它们像春雨一样, 让奇幻小说这棵小树在英国的神话和哥特传统文化沃土里迅速生长起来, 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喜爱和追捧。

注释

1[1]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汇编》 (第七版)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年, 第278页。

2[2]C.N.Manlove, Modern Fantasy——Five Studie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p.1

上一篇:编目数据下一篇:多元合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