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玉米产量措施

2024-07-09

提高玉米产量措施(精选十篇)

提高玉米产量措施 篇1

种子田宜选择合理轮作、精耕细作、土质肥沃、地力均匀、光照充足且排水方便的地块, 空间隔离达到300m以上。

2提高亲本质量与播种质量

a.提高亲本质量 必须把好亲本准入关, 选择优良的自交系。应将父母本种子质量控制在纯度98%、净度99%、芽率90%以上。播前进行选种, 去除虫食粒、霉粒、破损粒、异形粒。如播前用药剂拌种, 质量更佳。

b.提高播种质量 首先, 应做到适时早播、合理密植, 一般以地表5~10cm耕层稳定在8℃时播种比较适宜。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播期为5月5~10日, 公顷保苗7.5万株左右。其次, 根据制种父本花粉量大小、散粉期的长短来确定父母本行的比例, 适当增加母本行, 一般要达到1∶6, 以提高制种产量。并做到父母本不错行、漏行、串行, 以提高播种质量。

3加强田间管理

制种田的整个生育期, 必须狠抓一个“早”字, 做到早铲、早趟、早定苗、早追肥, 促进幼苗早发快长。同时要注意父母本管理要一视同仁, 保证父本雄穗的发育, 使其有充足的花粉, 提高授粉质量, 以提高结实率。

4严把去杂、去劣关

对于制种田的父母本严格进行去杂、去劣, 是提高制种纯度的一项重要工作。去杂应遵循去杂去尽、去杂务早的原则。第1次在苗期, 结合间苗、定苗进行, 根据株高、叶色、叶型、叶鞘颜色等特征去掉特异大杂株, 弱小苗、病苗、白化苗;第2次在出蓼前, 彻底去除杂株, 将叶色明显较深、茎秆粗壮高大的植株砍掉, 做到植株高矮一致、整齐, 色泽深浅一致;第3次在脱粒前, 根据穗型、粒型、粒色、轴色等特征去掉杂穗, 同时去掉病穗。

5带叶摸包去雄

带叶摸包去雄是将母本的雄穗在开花之前, 即雄穗还未发育成熟时拔掉。具体做法如下, 以雄穗顶露苞叶、能摸到穗基部为期, 用母指和食指尽量往心叶伸, 拔除雄穗。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因去雄不及时而造成的跑粉自交机率, 从而提高种子纯度, 同时还可以节约养分使果穗形成早, 提高结实率, 增加产量。带叶摸苞去雄以不超过2片叶为宜, 要去雄及时、彻底, 不漏残枝, 从而提高种子纯度。

6人工辅助授粉

在无风天气里, 在腋下夹一根棒, 一端伸向父本行, 在垄沟里尽量往前走, 这样这根棒会将每株父本均授粉一遍, 可提高父本散粉量, 增加母本结实率。边行或地头往往授粉不好, 可折几根父本蓼进行人工授粉。

7及时割除父本行

在母本授完粉的条件下, 应在1周内及时把父本全部砍掉, 可以节水、节肥, 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 促进母本株养分的吸收。同时光照充足、通风良好, 有利于母本果穗形成与早熟, 并有效地控制了杂交种子人为混杂, 提高了种子质量和产量。

8扒皮晾晒, 加速脱水

在母本成熟后, 将母本穗扒开, 从上到下一直扒到底部。然后, 将果穗上部的玉米秆掰掉, 进行晾晒。扒皮在3~5d完成, 促进种子早脱水, 这样就保证了种子收获后水分迅速降至安全水, 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9安全贮运

提高玉米质量和产量越来越重要 篇2

年初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在哈尔滨联合举行了玉米病虫害防治新农药示范项目启动了仪式,该项目计划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和陕西八个省的玉米种植区,通过防治玉米病虫害新农药效试验示范,明确其效果及应用技术,建立和完善玉米病虫害药剂防治技术,保障玉米的高产和优质。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2012年玉米种植面积月2800万公顷,产量达到1亿5000万吨。目前,我国玉米的平均产量为每5.4吨,元低于美国没公顷9.28吨的平均产量。随着对玉米作为食物、饲料和生物燃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提高玉米质量和产量变得越来越重要。该项目负责人、全国农机推广中心副处长介绍说,病虫危害是限制玉米高产、稳产的因素之一。目前使用农药仍是控制玉米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中玉米包衣便是重中之重,为什么玉米种子要二次包衣,负责人做出以下解说: 玉米二次包衣让玉米苗齐苗壮、长势好、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控制病害、基本没有蚜虫危害、和玉米粗缩病毒病。目前拌有益种衣剂是玉米高产稳产的第一选择。使用拌有益,杀虫防病管一季。

提高玉米产量的技术措施 篇3

我市属生态多样性地区,不同生态区域适宜品种差异较大。根据生态特点,将我市划分为玉米种植四大生态区域,在不同生态区域内筛选出不同的适宜品种,辅之以优化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实现粮食增产。适宜品种主要指标:丰产、优质、抗病、熟期适宜。主要栽培技术:玉米宽窄行倒茬平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定向栽培技术,玉米不同品种间、混种高产栽培技术,微肥种子处理增产增效技术,玉米高效施肥技术,玉米病虫害物防治技术、玉米矮化栽培技术、玉米机械化栽培技术等。

一、玉米宽窄行倒茬平作保护性耕作技术

玉米宽窄行倒茬平作是一种新式保护性耕作技术。该项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加深耕层、增加蓄水保墒能力,从而提高出苗率,培育壮苗。我市十年九春旱,昌图西北部地处科尔沁草原南缘属风沙地带,传统的玉米耕作方式,使土壤耕层变浅,硬化、沙化、盐化程度逐年加重,引起沙尘天气,污染环境。采用玉米宽窄行倒茬平作技术可减少土壤耕作面积,保留部分作物秸秆和根茬,减少土壤风蚀、水蚀,使耕地得到有效保护,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一项技术先进的玉米种植方法。

二、玉米定向栽培技术

玉米定向栽培能够建立高产高效的群体结构,这种栽培方式,实现了人工控制玉米叶片生长方向,通过调整玉米的叶片方向、开张角度、穗位以上节间长度,使玉米叶片合理分布,提高光能利用率。通過对玉米群体内部的光路进行合理调控,提高中、下部叶片的光照强度和单株的截光水平,使群体的中、下部通透性更好,减慢叶片衰老速度,有利于提高种植密度达到提高光能利用率和种植密度来提高玉米群体增产的目的。

三、玉米不同品种间、混种高产栽培技术

通过对生育期相近但株型不同、品质不同的玉米品种进行间、混种,不同品种间种效果优于混种。混种比清种增产9%、间种比清种增产15%。玉米单交种辽单43、辽单136和辽单526不同行比混播产生花粉直感效应明显具有增产作用。另外,由于不同品种的花期在时间上有所差异,与清种相比,延长了玉米花丝的接粉时间,因此果穗秃尖现象明显减轻。

四、微肥种子处理增产增效技术

用微量元素锌、锰、硼等肥料进行浸种、拌种、作种肥,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浸种比对照增产5.8%、拌种增产6.5%、做种肥增产7.4%。浸种和拌种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种子的出苗率,确保苗齐、苗全、苗壮;作种肥增加幼苗的生长速率。

五、玉米高效施肥技术

玉米测土施肥、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精准施肥,均采用平衡法,即根据目标产量、土壤养分测定值和土壤养分校正系数确定氮、磷、钾肥的投入量。氮磷钾配比施用,可以延缓玉米衰老。在高产施肥条件下,适宜的氮磷钾肥用量有利于提高玉米叶面积指数、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光合特性。能够提高生育后期叶片保护酶活性,降低膜质氧化程度,在不同程度上延缓玉米叶片衰老,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叶片光合产物向籽粒转移,从而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六、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长期监测表明,我市玉米螟和丝黑穗病发生偏重,采用赤眼蜂生物防治技术效果显著,即能保护玉米质量,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玉米丝黑穗病防治以立克锈和黑穗净防效较高,效果分别为73.5%和66%。

七、玉米矮化栽培技术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 篇4

1 选用质量达标的亲本

高质量的亲本种子是生产高质量杂交玉米种子的前提, 亲本种子质量的好与差, 直接影响到杂交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1.1 制种组合的母本产量高

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本的丰产性, 选高产自交系做母本可以提高制种产量。

1.2 制种组合的父本花期长, 花粉多, 纯度高

选择花期长、花粉多、纯度高的自交系做父本, 可以扩大父母行比, 增加母本密度, 提高制种产量。否则或者缩小父母本行比, 或者导致供粉不足, 授粉不良, 都会降低制种产量。

1.3 选择纯度好、发芽率高、生活力强的自交系制种

亲本发芽率不高、生活力弱不能保证制种田苗全、苗齐苗壮, 会严重影响制种产量。

2 严格选地, 确保安全隔离

选择地面平整、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耕作方便、有灌溉条件、隔离条件好的地块做制种基地。同时, 选择的制种基地要能够满足制种组合所需的有效积温。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 应根据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当的隔离方法。制种田空间隔离要保证在300 m以上, 才能达到安全隔离的目的。如果有高秆作物或林带丘陵等屏障物, 可适当缩小隔离区。如果上风头大面积种植其它玉米, 则隔离距离还应加大。采用时间隔离, 一般春播要在30~40天, 夏播15~20天。总之, 不论采用哪种隔离形式, 在花期前都必须反复检查, 在制种田周围的其他地块不能有落生的玉米作物;在制种田方圆4 000 m内禁止放蜂, 以防传粉。

3 确定播期, 做好播种前种子处理工作

播种期的确定, 是玉米杂交制种的关键。播期确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杂交玉米制种工作的成败。杂交制种播期的确定在实际中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制种具体播期确定。一般以播种土壤5~10cm地温稳定在10℃为宜。由于地区之间以及品种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 实际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地确定播种时间。

二是播种时父母本错期的确定。摸清父母本的生育特征和生长规律, 是搞好错期播种, 确保花期相遇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花粉较花丝的寿命短, 花粉在田间条件下仅存活几个小时, 而花丝可存活六七天以上。所以, 要吻合于“宁可母本等父本, 不要父本等母本, 一般以母本吐丝比父本散粉期早1~3天”这一原则。为安全起见, 还可在制种田的边角地带适当种植少量父本作为采粉区, 供人工授粉时采用。建议采粉区与制种区的搭配比例为1∶20, 或制种田四周设父本为保护行, 既起保护作用, 又可供人工采粉。

播种前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4%的速保利拌种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和黑粉病, 也可用种衣剂或甲胺磷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4 种植规范, 行比适当

提高播种质量, 规格播种, 是制种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的基本要求。种植规范, 行比适当。玉米制种田父母本比例一般为1∶4, 在花粉充足的情况下可提高为1∶6。父本行宽不能小于母本行宽, 避免出现母欺父现象, 致使父本不能正常生长, 导致少粉、缺粉, 不能正常授粉。根据亲本的株高、叶形来确定制种田密度。

5 加强田间管理, 严格去杂去雄

5.1 严格去杂

根据制种父母本的特征特性, 严格去掉异型株。在幼苗期, 结合间、定苗去除杂株, 不宜一次定苗。

在拔节期至开花前, 根据亲本的长势、株高、叶形、叶色和叶鞘等特征, 组织专人严格去杂三四次, 直到整齐一致、无杂株为止。

花期结合母本去雄还要注意去掉父本行雄穗性状或花丝不同的变异株。收获后要根据果穗穗型、粒型、粒色、穗轴色等进一步挑除异杂穗。

5.2 加强花期预测

花期预测可采用以下简易方法:在大喇叭口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父母本植株, 剥开心叶观测还有多少未出叶片, 只要父本未出叶片数比母本多一二片, 可预测为花期相遇。如预测花期相遇不良, 可采取以下补救措施:

(1) 父本偏早时母本提前带叶去雄、剪苞叶或撕裂父本上部叶片, 深耕锄断部分根系。

(2) 母本吐丝过早, 必要时剪掉部分花丝。

5.3 母本去雄

玉米制种田母本去雄超前、干净、彻底是保证种子纯度的关键环节, 必须做到风雨无阻, 并把抽掉的雄穗带出田外深埋。

(1) 超前:就是在玉米制种田母本雄穗未露出之前, 摸苞 (或扒苞) 去雄, 也可带一二片叶去雄, 严防自交。

(2) 干净:就是将母本雄穗全部抽出, 不遗漏分枝小穗, 对于雄穗易留小枝小穗的组合必须严格检查, 及时处理。

(3) 彻底:就是在去雄结束前要全面清垄, 将小株、小穗全部清除掉, 经检查二三遍确保无一母本雄穗后抽雄才告结束。

5.4 人工授粉, 提高结实率

据实践经验, 人工授粉能大幅度地提高制种产量。就单个果穗而言, 一般授粉3次 (隔一二天授一次) , 就基本无秃尖。大田制种对授粉不良的边角地段也应人工授粉二三次。如父本植株偏矮且花粉量少, 自然授粉难度大, 人工授粉次数须增加为三四次。

5.5 砍除父本

授粉结束后砍除父本, 一是有利于通风透光, 增强母本的边际优势, 对提高制种产量有一定效果;二是有效避免田间收获时父母本果穗混杂, 从而保证种子纯度。

6 收获晾晒

防治玉米病虫害 提高玉米亩产量 篇5

一、玉米常见病虫害:

玉米常见病虫害有30多种,主要有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等。虫害有玉米螟、地老虎、蝼蛄、红蜘蛛等。

(一)玉米大斑病:防治方法有:①种植杭病品种。②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原。③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④化学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于玉米雄花期喷1~2次,每隔10~15天喷1次。

(二)玉米小斑病:防治方法有:①推广种植抗病高产品种,可有效减轻小斑病的发生为害。②加强栽培管理,在拔节及抽穗期追施复合肥,促进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③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100~120倍液喷雾。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三)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方法有:①种植抗病品种。②及时摘除病瘤或拔除病株,收获后清洁田园,减少初浸染源,重病区避免连作,实行轮作。③精耕细作,适期播种,促使种子芽早,出土快,减少发病。④药剂防治,用种子量0.5%的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0.8%的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0.2%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量0.3%的12.5%的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进行药剂拌种。

(四)玉米锈病:防治方法有:①种植抗病品种,一般早熟品种罗感染,马齿型品种较抗病,且注意选用多抗或兼抗当地几种主要病害的杂交种。②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促使健状生长,提高抗病能力。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用0.2度石硫合剂均匀喷雾。发病严重时,间隔15天再喷1次。

二、虫害的防治:

(一)苗期:以防治玉米蚜、蛀茎夜蛾、旋心虫、缺锌症为主。①结合间定苗拔除田间杂草,及时将杂草、病株集中烧毁,减少虫源。加强水肥管理,促进幼苗早发。②用40%乐果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蚜兼治灰飞虱。③局部发生蛀茎夜蛾、旋心虫的地块,用40%乐果乳油500倍液或90%敌百虫300倍液或50%敌敌畏400倍液灌根。④每667平方米用0.2%~0.3%硫酸锌溶液25~30千克在3~5叶期叶面喷雾防治缺锌症,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二)心叶期和穗期:以防治玉米螟、黏虫、纹枯病、叶斑病为主,兼治条螟、玉米蚜、蓟马。①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②大喇叭口期用杀螟灵1号颗粒剂或1%1605颗粒剂、0.3%辛硫磷颗粒剂防治玉米螟。③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敌敌畏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黏虫。④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纹枯病和叶斑病,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对病部喷雾或涂茎防治纹枯病。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 篇6

1.1 选择优质自交系

选择高纯度的自交系亲本是提高杂交玉米制种纯度的根本措施之一。繁殖自交系亲本种子的原种要严格按照“三圃制”或“二圃制”要求进行。自交系亲本种子要有一定的储备, 一般采用一次繁殖、分批使用的方法, 要求亲本种子的纯度在99%以上, 种衣剂净度在98%以上, 发芽率在85%以上。

1.2 选地隔离

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 天然杂交率达95%以上, 极易发生生物学混杂。应根据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当的隔离方法。制种田空间隔离要保证在500m以上, 才能达到安全隔离的目的。如果有高秆作物或林带丘陵等障碍物, 可适当缩小隔离区。

1.3 严格去杂去劣

凡不符合父母本典型性状的植株 (穗) 均为杂株 (穗) , 要彻底去掉。去杂一般分苗期、散粉前、脱粒前三次进行, 应遵循去杂务尽, 去杂务早的原则。苗期去杂主要根据幼苗叶形、叶色、叶鞘颜色、叶缘太小、茸毛等特征特性, 在定苗时彻底去杂一次, 同时拔除长势过旺的大苗或过弱的细苗。第二次去杂在抽雄散粉前结合第一次去雄进行, 主要根据叶色、叶片宽窄大小、植株长相高矮、雄穗大小、穗位的高低进行。也可在去雄时根据雄穗分枝、花药颜色、花丝颜色进行去杂。第三次去杂是在收获后脱粒前根据穗型、粒型、粒色、轴色等本品种的特征特性逐穗进行穗选, 确保种子纯度达到规定要求。

1.4 摸苞去雄

玉米杂交种生产田人工去雄是保证杂交种子质量的最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去雄工作的质量, 保证种子纯度, 近年来, 一般采取超前摸苞带叶去雄技术。母本去雄是保证种子纯度的关键技术环节, 应在母本雄穗散粉前及时、干净、彻底地去雄。要求带叶 (一二片叶) 摸苞去雄, 即母本的雄穗开花之前, 用拇指和食指尽量伸进心叶后带一二片叶拔除雄穗。这样可有效地控制因抽雄不及时散粉而造成的自交几率, 提高制种纯度, 也可以节约养分, 利于雌穗发育, 提高结实率, 要求每天去雄一遍。

实践证明, 带一二片叶摸苞带叶去雄, 既可降低植株自身养分的小号, 不影响叶片光合率, 又可防止随抽随散粉, 还可调节花期, 一般可使母本早吐丝两天。去雄要做到全面彻底, 包括制种田边角地、零散地和若小株去雄, 同时防止将雄穗拔断。将抽雄穗全部带出田外挖坑深埋, 以免人为造成花粉自交结实。

2 提高杂交玉米种子的产量

在提高杂交玉米种的产量上, 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对其造成影响, 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所指的具体内容包含, 农户在制种的过程中, 其内在的积极性和后期对杂交玉米的管理上。农户在制种的过程中, 关系到农户对制种的业务水平和农户的工作态度, 后期种植的管理水平上, 直接关系到前期制种工作的成本。要想提高杂交玉米种的产量, 必须选择制种积极性高, 制种知识富足的农户进行制种, 同时在管理上应该有新颖的管理方式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客观因素的具体内容指的是, 在杂交玉米的种植中, 要有优良的土壤条件, 要有适宜的气候条件, 要有充足的光照条件, 要有充足的水利资源条件。满足以上条件, 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必要条件。

2.1 制种田选择

在种植杂交玉米时, 土壤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我们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同时适合种子生长的土地为宜。同时, 我们要在达到种子隔离区的规定外, 对温度进行适当的调控, 以满足玉米生长后期的脱水环节。

2.2 种子处理

对杂交玉米进行种子的处理。其过程为, 第一, 要进行种子的认真筛选, 不可随意用种子, 筛选要求是将明显的杂粒挑出;第二, 将挑选出的种子进行包衣。包衣制剂进行的同时, 要保证其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

2.3 适时播种

对杂交玉米进行适时的播种, 适时播种同时要满足几个条件:其一,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播种;其二, 要根据当地的耕作方式和耕作制度播种;其三, 要根据预测播种的天气预报播种。播种的内容要求是, 土壤的干湿度要适合, 播种的深度和厚度要适合, 播种后要保证播整苗。

2.4 科学施肥

在对杂交玉米进行施肥的过程中, 要尊重科学施肥、有效施肥的原则, 不能盲目施肥, 多施肥或者少施肥。具体的标准为, 第一次施肥控制在667 m2的面积施复合肥约55 kg左右、尿素约17 kg左右、磷肥8 kg左右。在第二次施肥中, 同样大小的面积只需要再补加施尿素约为5 kg即可, 二次施肥的作用是防止后期的生长过程中, 缺少营养。同时在施肥的过程中, 要与灌溉相结合, 这样才能保证种子吸收充足的养分。

2.5 调整花期

在判断父母本的花期是否能够相遇的问题上, 我们在排除人为干预的情况下, 父母本在自然的生长过程中, 除了自然因素外, 可能会遇到来自于外本的环境影响, 由此产生花期不遇的情况。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可以采取下面的解决方式, 首先, 我们应该对该杂交种, 结合以前的配制方式和经验方法, 提出相应方案, 由此产生判断其父母本是不是在同一个时期进行播种。在此过程中, 我们可以掌握父母本的花期的时间先后, 同时对父母本的生长形态过程是否存在差异也能有所了解。另一种方案是, 我们也可以再杂交种子的花期上进行人工的干预, 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花期进行适当的调整。其方法遵循父本的吐丝时间比母本的晚1到2天即可。

2.6 适时采取

在采取时, 要选择恰当的时间, 更要在采取后, 对其进行妥善的保存和晾干, 以防其发霉发臭, 与此同时也要做好虫害的预防工作。在采取的过程中, 要看叶子是不是已经枯黄, 还要看籽是不是已经成熟, 满足以上两点, 才可以对其进行采取。采取完之后, 要对果穗进行通风处理, 将其晾干, 这样可以防止果穗霉烂。

参考文献

[1]韦贞国, 尚庆蓉.棉花受精选择性及其在杂交制种上利用的可能性[J].湖北农业科学, 2013 (6) .

[2]丁犁平.不同授粉条件对辣椒人工杂交结实率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 2014 (4) .

[3]赵则胜.兴单号玉米杂交种简介[J].贵州农业科学, 2013 (2) .

提高玉米产量措施 篇7

种子质量主要包括种子的纯度, 净度, 发芽率, 水分等四大指标, 其中纯度一项尤为重要, 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 其他三项决定着种子的商品价值。

1.1 提高原种和生产用亲本种子的纯度

只有提高原种及亲本种子的纯度, 才能保证杂交种子的纯度。首先是通过供种单位了解所用亲本种子的代数和亲本性状, 保证亲本生产去杂彻底。一般情况下, 亲本生产分三次去杂, 第一次在苗期至拔节期, 砍掉杂形株, 杂株;第二次在拔节至开花期前, 砍掉异形株, 杂株;第三次收获后穗选, 把杂穗、劣穗彻底去除后方可脱粒。另外, 在播种前必须对所用亲本进行检验, 检验的内容有种子的四大指标, 同时还要对种子的真实性进行检查, 确保合格的种子和该杂交种所用亲本种子下地, 从源头上保证生产杂交种子的质量。

1.2 严格控制制种田隔离区

严防外来花粉的侵入而影响杂交种子生产的质量, 《杂交玉米种子生产操作技术规程》规定, 杂交制种区隔离区设置为300 m以上, 原种生产田空间隔离为500 m以上, 生产糯玉米、甜玉米等空间隔离要求400 m以上;时间隔离要求花期相距40天以上。

1.3 人工去雄及时彻底, 减少自交率

玉米杂交种生产田人工去雄是保证杂交种子质量的最大关键环节, 而且这一环节出现问题带来的危害是不可挽救的。为了提高去雄工作的质量, 保证种子纯度, 近年来, 制种单位多采用“超前摸苞带叶去雄”技术, 在种子田中, 母本雄蕊尚未抽出, 摸上去有鼓包的感觉时, 用手握住植株顶部叶片, 带一二片叶将雄穗连根拔除, 放入随身的袋中, 埋入事先挖好的坑内, 切忌随地乱扔, 以免花粉后熟后散粉而影响种子质量。

1.4 去除父本行, 增加通风透光

授粉结束后, 适时割除父本行和母本行中的小苗和弱苗, 是保证玉米种子纯度, 提高产量和增加商品品质的一项有力措施。割除父本行一是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 避免后期父本与母本争肥争水, 充分发挥边际效应, 有利于提高粒重, 增加产量;二是有利于防止收获时父本混入母本而降低杂交种子纯度。

1.5 自然晾晒降低水分, 减少生产成本

在自然晾晒不能达到合格的水分含量时, 适当的方法强制降水尤为重要。强制降水是解决那些生育期相对偏长, 收获时很难降到合格水分的品种。这些品种收获后, 因水分偏高容易受冻或伤热而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可采用田间扒皮晾晒、高茬晾晒、去掉穗上部植株茎秆和秋后拿大草方法。

2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的技术措施

2.1 提高播种质量

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无盐碱、适合玉米生长的土地, 干旱地区要有水浇条件, 除隔离区要求外, 玉米制种田还需要有充足的积温以满足玉米生长和后期脱水需要。一般来说, 要求种子生产田所在地要具有高出所生产的杂交种成熟的积温300℃以上, 但不宜超过800℃, 以减少种子田早衰的可能性。

2.2 肥料深施, 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施用

春肥冬施, 冬翻前将农家肥和70%的化肥撒入田中深翻, 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30%的化肥做追肥用, 这样可以使无机肥肥效短、释放快和有机肥肥效长、释放慢特点得到互补, 保证玉米全生育期不脱肥。

2.3 精选种子, 种子包衣

把小粒种子和颜色淡的种子选出, 减少弱苗。同时, 还要把种子当中典型杂粒挑出。用种衣剂对种子包衣处理, 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 预防苗期病虫。

2.4 适期播种

要求在地温稳定通过8℃以上播种, 这样可以避免粉籽, 降低病虫发生几率, 做到种子田苗全, 苗齐, 苗壮。

2.5 调整父母本花期, 提高结实率

玉米制种花期能否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 也是决定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父母本花期能否相遇, 除受人为因素影响外, 双亲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外来亲本对地理环境的改变不适应等都有可能导致花期不遇。为此, 首先要育种者了解该杂交种父母本是否同期播种, 需要错期的父母错期时间以及播错期亲本时二者的生长形态差异;其次, 要在杂交玉米制种田观察生长发育状况时对花期进行预测, 发现问题应采用可行的办法进行花期调控。花期调控的原则是以母本吐丝比父本散粉早1~2天为宜, 即通常所说的“宁可母等父, 不可父等母”。

2.5.1 常用的花期预测方法:有未出叶片计算法和雄穗大小比较法两种。

(1) 未出叶片计算法。在制种田里, 根据双亲的总叶片数, 选择有代表性的父母本各3~5个点, 每点各选典型株5~10株, 定期调查父母本的叶片数, 具体做法是:每隔5片叶做一次标叶, 整个生育期内做三次标叶即可, 比如第5片、10片、15片叶。一般来说, 父母本叶片数不同的组合, 开花前母本未出叶片数要比父本的未出叶片数少l.5~2.0片叶为宜, 这是花期相遇的良好标志;父母本叶片数相同的组合, 开花前以父本未展开叶比母本多1~2片叶为宜, 此时一般3天左右长出1片叶, 即父本比母本晚5~6天, 而母本从抽雄到吐丝一般要5~6天。花丝生命力为7~8天, 吐丝后3~6天接受花粉能力最强, 结实率最高。

(2) 雌穗大小比较法。拔节孕穗期, 在制种田选择有代表性的样点, 每点取有代表性的父母本植株3~5株, 小心拔去叶片, 检查幼穗大小。如果母本的幼穗分化早于父本的一个时期, 即预示花期良好, 否则就有花期不遇的可能。

2.5.2 常用的花期调控方法:

(1) 错期试验法。对一个新组合大量制种之前, 应选择地力均匀的地块进行错期播种调节试验, 通过试验确定这一组合花期相遇的最佳错期时间。

(2) 苗期调节法。制种田父母本花期是否相遇, 在苗期就要及早预测, 及时调节, 保证花期万无一失。可采用“促慢控快法”, 对生长缓慢的亲本采取早定苗、留大苗、适当稀留苗、早施肥、早中耕提高地温等办法。

(3) 父本分期播种法。不论是错期还是同期播种的玉米组合, 均可采取父本分期播种法, 以延长父本散粉期, 达到提高结实率的目的。具体方法有父本分期播种、种子处理、定苗时留大小苗等。

2.6 合理增加母本株数, 引进保护地栽培技术

观察父本的散粉能力和母本的结实能力, 结合往年的生产经验, 合理增加母本行比例。生产上常用的父母本比例为1:4、1:5或l:6, 可以尝试1:7, 以增加母本株数10%以上。

积极引进推广地膜覆盖制种技术。通过地膜覆盖, 不仅安全系数高, 而且可以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的商品性。

2.7 人工辅助授粉

适期收获玉米提高品质产量 篇8

与人工收获相比, 农业机械化的籽粒收获的效益十分明显。人工收获1亩地的玉米至少需要2个劳动力 (1亩=1/15hm2, 下同) , 以现在的劳动力平均成本, 每亩地需要260~300元。人工收获玉米之后还要进行晾晒和脱粒, 这样下来, 每亩地的收获总成本大概在350元以上。而采用机械化直接进行籽粒收获, 亩成本在80元左右, 如果再加上一部分籽粒烘干, 每亩地的总成本在200元左右, 比人工收获减少150元或以上, 相当于10%~12%产量的额外收入, 并且能够大量节约日益紧张的劳动力, 比较效益十分明显。而且,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 这一比较效益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但是, 并不是能够进行籽粒收获演示的品种都是适合做籽粒收获的品种。因为, 在某些年、某些地区可以勉强进行籽粒收获不代表其这个品种有稳定和广泛适用于籽粒收获的特性。真正适合进行籽粒收获品种必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生育期短

比现在目前市场主栽品种郑单958、先玉335等早熟5~7d, 确保玉米在正常收获时期水分含量在25%左右, 硬粒型和半马齿型玉米可以放宽到28%左右。如果在收获时水分含量过高, 则在收获和脱粒过程中会打碎玉米籽粒, 因而造成产量的损失。

后期抗倒伏能力强

过去中国的育种界注重玉米的前期的抗倒伏能力, 而对后期玉米抗倒伏能力的重视不足。因为一些后期的倒伏对于人工收获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所以中国的玉米品种在熟期前后的抗倒伏能力普遍较弱, 无法适应机械化收获的要求。在机械化收获的条件下, 倒伏的玉米会造成直接的产量损失, 所以, 以前后期倒伏的次要矛盾在机械化收获的条件下上升为主要矛盾。

脱水速度快

玉米的脱水速度指的是在玉米籽粒成熟 (黑层出现) 之后的脱水速度, 而不是成熟时的水分含量。由于玉米种质资源的差异, 在玉米正常成熟后, 籽粒脱水速度的差异非常大。过去由于人工收获玉米穗子和晾晒, 脱水速度不是育种家考察的项目, 也并没有列入育种目标, 所以, 目前市场上中国自育的主栽品种的脱水速度普遍较慢, 不太够适应机械化收获的要求。随着机械化收获的发展和逐渐普及, 玉米品种脱水速度的指标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核心指标之一。

更加适宜密植

密植作为增加粮食产量的手段早已经被育种家所认识。但是, 随着种植密度加大, 则会大大增加人工收获的劳动时间、强度和成本, 即便能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也不太容易被一线从事生产的农民所接受。实现了机械化籽粒收获, 密植品种在生产操作中的障碍将被消除。

玉米的籽粒收获这一新趋势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而引发的, 是一个玉米产业内自我改造的系统工程。除了玉米品种的根本性变革外, 配套机械、设施和产业发展, 商业流程和产业政策也要随之进行调整:

1籽粒收获机械。西方发达国家在近半个世纪之前就基本完成的机械化收获籽粒的升级。籽粒收获机械的水平不仅仅要求能够直接收获籽粒, 而且也要在破损率、落籽率、收获速度、无障碍工作时间、后勤服务和保障系统等方面达到具备“后发优势”的较高水平。

2秸秆处理机械。在收获籽粒的同时, 也应该同时具备处理秸秆的多种能力, 或粉碎直接还田, 或打包用作生物燃料, 或收获作为黄储饲料等。这样, 即获得多重收益空间, 也有利于解决日益突出的环保问题。

3配套产业能力。其中最主要就是籽粒烘干塔和钢板仓。25%左右的籽粒在收获后无法直接进仓储存, 必须经过一道烘干程序。目前我国的烘干塔技术和设备都比较成熟, 每套烘干塔所需的投资金额也很有限。烘干和仓储能力和布局应该和玉米产区的布局和产量相匹配。

4粮食收储流程和政策。现在每年国储粮开库都是在年底前后。过去由于多数是人工收棒子, 然后晾晒和脱粒, 这个开库时间对于粮食收购影响不大。但是在机械化收获籽粒和烘干的条件下, 第一批新粮在10月上旬就可以上市, 如果国储粮库没有开始收储, 会造成新粮的大批积压, 产业陷入停顿造成巨大损失, 也会给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来伤害。所以, 为了适应正在快速发展的机械化籽粒收获的新趋势, 国储粮食的开库时间应该大大提前。

总之, 玉米的籽粒收获绝对不是简单的育种特点的调整, 而是产业发展方向的改变。这种改变需要全产业链各个环节、配套产业的方方面面、以及产业政策和行政措施的调整、改变、配合和支持。

玉米最佳收获期的确定

正确掌握玉米的收获期, 是增加粒重, 减少损失, 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生产环节。玉米适时晚收可亩增产50多kg以上。

1看玉米生长特征, 确定玉米最佳收获期:玉米的成熟期需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3个阶段。因玉米与其他作物不同, 籽粒着生在果穗上, 成熟后不易脱落, 可以在植株上完成后熟作用。因此, 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获期。

如果乳熟期就过早收获, 这时植株中的大量营养物质正向籽粒中输送积累, 籽粒中尚有45%~70%的水份, 此时收获的玉米晾晒会费工费时, 晒干后千粒重大大降低。据试验, 乳熟期收获一般可减产20%~30%, 而且品质明显下降。完熟期后如果不收获, 这时玉米茎秆的支撑力降低, 植株易倒折, 倒伏后果穗接触地面引起需变, 而且也易遭受鸟虫危害, 使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玉米是否进入完熟期, 在其植株正常成熟情况下, 可以从外观特征上看: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 基部叶片干枯, 果穗黄叶呈黄白色而松散, 籽粒乳线消失, 黑层出现, 变硬, 并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色泽。

2推算时间, 确定玉米晚收期:一般情况下, 按玉米生育期延长10d左右进行收获为宜。例如:郑单958生育期96d, 可在正常播种之日起土壤能够正常出苗计算生育期, 延长10d左右, 106d左右进行收获。如播种时间在6月1日, 可在9月17日左右进行收获。

3收获后及时进行扒皮晾晒:收获后不要进行堆垛, 在棵上扒皮收获或带皮掰棒后拉运回家, 利用人工及时进行扒皮晾晒。亦可推广新型玉米扒皮机进行扒皮, 可节省大量人工。

提高辽西地区玉米产量的途径 篇9

一、播前准备与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 冬前深翻25~30厘米, 深耕后土壤物理性得到改善, 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 有利于养分分解和转化, 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 从而加速了土壤的培肥和熟化过程, 死土变活土, 生土变熟土。深耕使土壤总孔隙度增加, 充分接纳秋冬季雨雪, 利于蓄水透水, 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开春及早耙耱, 精细整地, 使土壤松软、平整、通透性好, 提高保水保肥性能。

二、播种

1. 种子选择

选用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高产、耐密抗倒、株型紧凑、中早熟、结实性好、籽粒灌浆速度快的杂交种。选用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无虫损、无破粒的发芽率高的包衣种子。最好精量播种。

2. 配方施肥

玉米对氮的需要量比其他任何元素要多, 氮是组成蛋白质、酶和叶绿素的重要成分, 对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玉米需要的磷比氮少得多, 但对玉米发育却很重要, 磷可使玉米植株内氮素和糖分的转化良好, 结实饱满。钾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转, 使机械组织发育良好, 厚角组织发达, 提高抗倒伏的能力。硼元素可以显著提高植株生长素的含量及其氧化酶的活性, 并加速果穗的形成。锌元素可以使开花期以后呼吸作用减弱, 利于干物质积累。根据目标产量实行测土配方施肥, 一般亩产量为800~850㎏的田块, 施有机肥4000~5000千克、纯氮25千克、纯磷12千克、纯钾8千克、锌肥1.5千克、硼肥1.0千克。氮肥的20%和40%用于玉米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

3. 适期播种

当土壤5~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时即可播种。地膜覆盖栽培于4月20日~4月30日播种。采用行距40厘米, 株距23~25厘米, 选用宽幅80厘米、厚度为0.008毫米的地膜。

4. 合理密植

玉米产量由亩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组成, 合理密植就是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光、水、气、热和养分, 协调群体与个体间的矛盾, 在群体最大发展的前提下, 保证个体健壮地生长发育, 达到穗多、穗大、粒重, 提高产量。合理密植是夺取玉米高产的基础。若种植紧凑型品种一般每亩留苗4000~4500株为宜。

三、田间管理

1. 及时放苗、定苗

适时破空放苗, 做到放绿不放黄。苗放出后及时用土封孔。

在幼苗3~4叶期统一间苗, 在5~6叶期进行定苗, 并且按照去除弱苗、小苗、病苗的原则, 每穴留一株健壮苗。

2. 合理排灌水

玉米所需要的水分, 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是靠降水供给, 但辽西地区十年九旱, 有灌溉条件的, 应及时灌水弥补降水的不足, 但个别年份降水较多, 为防止产生水涝, 也应做好排涝工作。正确掌握玉米的灌溉技术, 保证适时、适量地满足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 达到经济用水, 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手段。

3. 追施拔节肥, 主攻穗肥

玉米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追施氮肥总量的20%和40%, 拔节期玉米施尿素15千克/亩, 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5千克/亩, 灌浆期遇雨追施碳酸氢铵25千克/亩, 主攻穗肥。

4. 病虫害防治

加强玉米螟、粘虫、大斑病、小斑病及病毒病的防治, 减轻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四、适时收获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 篇10

【关键词】玉米;制种;产量;质量;关键技术

1 制种区与隔离选择

玉米制种区最好选择在土壤肥沃、肥力均匀、光热充裕、昼夜温差大、有水灌溉、便于排涝、旱涝保收的耕地。隔离最理想的是选用自然屏障隔离(高秆作物隔离150m以上)和空间隔离(300m以上),特殊情况下可选用时间隔离(一般情况下,大面积玉米制种不选择)。时间隔离要求玉米制种区与隔离带内种植的其他玉米品种播种期错开35~45d(春播错期45d,夏播错期35d),隔离选择的目的是防止其他玉米外来花粉的串粉混杂,提高玉米制种质量。

2 制种组合选择

制种组合选择最好是高产、便于制种的组合。主要要求有:(1)双亲生育期基本一致(母本吐丝盛期与父本散粉盛期相一致)的组合,便于花期调节;(2)在株高选择上,母本株高略比父本矮,选择父本花粉量大的组合,以便母本授粉结实,提高制种产量;(3)在血缘选择上,最好是热带血缘×温带血缘或温带血缘×热带血缘的组合,利用远缘杂交优势,生产出的种子供大田生产使用,F1代高产量;(4)在花期调节上,最好选择父母本同期播种调节花期的组合,其次才选择母本播种后一周播父本调节花期的组合,特殊情况下才选择母本播后10~15d播父本调节花期的组合。

3 种植方式选择

最好选择机耕、机耙规范化宽窄行垄作,在受机械条件限制的地方可采用牛犁耙,人工拉线起垄规范化宽窄行垄作。种植规格:大行距90cm,小行距30~40cm,株距15cm,单垄种双行留单株的栽培模式。

4 播种节令选择

选择制种地方最佳播种节令进行播种,保证父母本正常生育与成熟。

5 父母本种植行比选择

根据父本花粉量大小进行选择。父本花粉量大的组合采用1:6的父母本行比;父本花粉量小的组合采用1:4的父母本行。杜绝只追求产量不求质量的“寡妇田”。

6 加强田间管理

(1)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增施底肥,巧施苗肥,重施穗肥,补施粒肥”为原则。底肥每667㎡施农家肥1.5~2t,玉米专用三元复合肥40kg;追肥根据父母本生长及叶片数情况进行灵活巧施,同时对父母本适当促控,利用追肥调节好双亲花期相遇。一般苗肥(5~7叶期)每667㎡追尿素15~20kg,穗肥(大喇叭口期) 每667㎡追尿素25~30kg,粒肥(母本去雄结束时) 每667㎡追尿素10~15kg。

(2)病虫草鼠害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针对病虫草鼠害,应到农资公司购进对应农药进行及时预防。

(3)水的管理:一是浇透出苗水,保证苗全、苗齐、苗壮;二是“干旱”季节,视墒情,浇足“保苗水”;三是“雨水”季节做好排涝。

(4)出苗后及时进行去杂、去劣及间苗、定苗,保证个体与群体生长发育协调一致。对自然灾害及时施救,遇到风灾倒伏,及时进行人工扶正;遇到冰雹灾及时追施尿素,提苗促长。

总之,在田间管理中要趋利避害,促进父母本稳定生长发育,巧妙用好肥水,务必调节好父母本花期,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多收种子。

7 去杂去劣

在父母本抽雄前进行多次去杂去劣,根据父母本典型特征特性及时拔除田间父母本中的雜株、劣株、怀疑株、畸形株,确保种子质量。

8 母本去雄

采用母本摸苞超前去雄技术,做到风雨无阻,去雄及时、干净、彻底。

9 统一安排好父本采粉园区

在制种区内安排一定面积的父本采粉园区,采取分期分批播父本的方法,最大限度延长父本散粉时间,以解决父母本花期不遇或父本花粉量少的问题,组织制种户采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10 统一收购果穗

上一篇:大树移植的技术下一篇:成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