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学

2024-07-11

思政教学(精选十篇)

思政教学 篇1

一、“大思政”教育的意义

“大思政”教育理念就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课程融入到教学管理之中, 一同构建出高校“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新教育模式。“大思政”教育理念将教学的本身划分成校内课堂、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个大类, 三级联动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达到教育方式、教育主体的改变。“大思政”的教育模式应当引入时代性的话题, 并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培养, 打破传统思想政治古板的形象, 注重教育理念的方式的创新, 运用网站、多媒体等信息工具创新课堂的教学形式。最后, “大思政”的教育理念应当注重正能量教育的感染性, 注重学生品德的培育, 避免学生进入社会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1]

二、高校思政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思政课不受关注

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律基础的普及是我国高校思想认识的重点, 但我国许多高校出现了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 与其他专业课相比, 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出勤率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原因是高校思政教育大多以是宏观讲述为主, 微观的探讨极少。而且高校思想政治课受到社会功利风气的影响, 学校从学生就业的角度来设立课程体系, 对思政课的经费、设备投入较少。

(二) 高校思政课形式大于内容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课, 大多流于形式, 甚至没有相应的实践环节。部分高校仅仅设置了思政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 没有实践教学内容。忽视实践教学使得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流于形式或根本就没有开展过。这极大降低了理论教学的效果, 甚至在部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都是合班上大课, 老师很难与众多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

(三) 教育主体的认识不清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依旧不清晰, 学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也只是流于形式, 没有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当中去。学生思政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 不仅需要学校多个部门的有效合作, 同时也需要大学生自主参与思政课的实践活动。[2]

三、“大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的改革方法

(一) 加强师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关注

明确思想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的教学任务, 组建一只由思政课老师带领, 由学生干部和党团干部组成的教师团队, 对高校思想政治建设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探讨。将校内课程和课外事件结合, 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融入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关注度, 形成“大思政”教育新模式, 从而实现学校和学生对思政课的有效关注, 加大吸引力。

(二) 加强思政课的实践环节

“大思政”教育的核心意义是实践性, “大思政”教育理念要求从实践出发,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强调让学生直接或间接接触社会, 丰富主观体验, 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如此, 既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生思想的脱节, 又解决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师资与学工团队的发展问题, 为思政课拓展课外课堂, 提供了有力的实践基础。

(三)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主体性教育的理念是传统教育理念的改革催化剂,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就是改变学生在教育中被动接受的地位, 提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性, 转变老师一味的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 应当进行相关的思考、并独立判断, 进而养成逻辑推理、探究学习的习惯。这样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思政素养的养成, 不仅要用心读书, 还应该关心时事, 关注国家发展, 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四、结语

“大思政”观念下, 思政课的改革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配合, 这也是我国高校思政课创新的必要条件。在改革中,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老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完善课外实践并且结合当下时事进行探讨, 使得学生真正认识到思政课的意义。高校思政课的变革需要从发展的世情、国情出发, 变革高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 这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 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楠.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探微[J].科技资讯, 2015 (34) :208-209.

学科教学思政 篇2

一、对复试概况的把握

山师是一所相对传统的学校,这一点可以从初试的考题和招生方式看出。它在复试时也延续了这一传统,这就是说:只要你能够进入复试,那么你的考研成功率可以达到80%甚至90%.(其中的差别主要是由你的初试名次和复试发挥决定的)我们有事实为证,05年有45人进入文艺学和美学复试,最终录取40人,5人中有二人是提前调剂到外校,一人放弃。也就是说只有2人是被复试卡掉的,而这两人在45人的名单中处于43和45位。你可以对照自己的名次看看,你在一个什么位置,对于复试的结果,其实在我们走进复试考场时,自己也就估算的差不多了。

但是,记得“阴沟里翻大船”。复试是如此的循规蹈矩,但是绝对不是走走过场,因为有面试的缘故,中间充满了很大的偶然性,必须要拿出和初试一样的精神来认真对待。我们假设一共录取30人的话,进入复试的有35名,也就是说,最危险的是25到35名这10个人,他们的取否是绝对偶然和正常的。如果你在这10名中,你就要充分做好心理和行动准备,一方面积极准备复试科目,一方面做好调剂准备。

是不是25名以前的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你说呢?肯定不是。如果你在一个比较靠前的名次却因为大意和不重视导致复试失常,(在山师文学院历史上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连你自己也不会原谅的。因此,我觉得无论你初试的成绩如何是第1还是第51.现在要把大家都放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上,进行最后的争取。

二、关于复试流程介绍

山师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英语笔试、英语面试、政审、体检5大方面。政审体检就不说了,你跟着大家走就好了。英语笔试包括笔试和听力,笔试题型和研究生初试题型一样,听力题型和4、6级相似。专业课笔试各个专业都是出一到两个大题,2到3个小时间。专业课笔试的出题主要是考察综合能力和发散思维,希望在基础知识掌握牢靠的基础上,看到个人的独特见解。你不用担心,笔者当年的文艺学笔试题目是“谈谈你对„文学就是人学‟的看法”,总之一定会让你一定有话说,而且易于发挥。

考中文的同学都清楚,考研初试拼的是英语,而到了复试你一定要把重点放到专业课上。尤其是专业课面试,因为面试时间一般10到15分钟,里短短时间里,考察的不仅是你的基础知识,更考察你的语言表达和临场发挥能力。对于一些平时性格内向,喜欢自己作题练习和考试的同学,(尤其是女同学),更要重视起来。因为这是你第一次和导师面对面交流,而且一般是导师组考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小会议室里,一次走进2个学生,一个椭圆的会议桌。你自己坐一头,四面有10多个老谋深算的导师,旁边还有一个针对你讲话的书记员。不知你有什么感受,反正笔者当年是第2个进去面试,进去之后有点蒙,坐下之后就开始抖。

一会老师拿来一摞纸,让你抽一张。我随便拿了一张,上面有3个题。题目和初试一样跑不出指定书目的范围,不难。你可以稍微一想,但一旦开始回答就不要停顿,更不要结巴。如果真的不会,千万别瞎编(想蒙导师,你我功力还欠),坦白地说:“对不起,老师,这个题我不会。”然后请求“我能换一道吗?”(一般不会拒绝你)。其实,只要你认真想想,所有的题目都是让你有话说的。哪怕我们的要点掌握的不全,但是,只要知道30%我们心 里就应该有底了,仔细回忆和联系一下书本,想到答案的50%就可以开口讲,然后边讲边思考,加上自己的发挥,只要答到70~80%,那么就很OK了。

再强调一吓:复试的重点是在专业课,专业课的重点在于面试,面试的重点不在于知识的考察,而在于对你个人作风、气质、语言表达和临场发挥能里的考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同样一道题,你结结巴巴,吭吭哧哧,拖拖拉拉,倒是把要点说到了90%,可以比起从容冷静、不拘要点,简洁明了地说出70%甚至只有60%,你觉得导师会给谁高分呢?

三、英语面试介绍

大家看网上的复试说明已经很清楚了,我想说的就是,一切都没有你想象的严格和正规。本身的复试名额决定的复试不是从大数中选少数,而是淘汰极少数,放进大多数。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英语口语被卡。但是作为准备,我建议你可以从以下几点把握:

1、多背诵。尤其是对于“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个人简介”“你入学后应该如何学习这门课”这样的出现几率高的问题,一定要达到烂熟于心。

还有一个技巧――如果真的碰上了你准备好的题目,你一定要,一定要,记住:沉住气,慢慢地给他背出来,把时间在这道题上能耗多少,就耗多少。因为每个人的面试时间有限,你在这道题上“耽误”的时间多了,后面的题目很可能就被忽略,甚至是草草结束。

2、多准备一点专业词汇。现在可以看看学术杂志,它们前面的目录都有英汉对照,你可以一多记几个和你专业相关的单词,查查字典,记记发音。

3、坦诚相对。和专业课一样,会就是会,听不懂就是听不懂,实在不行,夹上几句汉语也没关系,但是别瞎蒙,别含糊。老师其实很明白咱们的英语口语水平,不会为难你的。但是你的态度一定要谦虚。

四、到底要不要找导师

我的回答是,可以找。但是至于怎么找,我的看法是,你现在就可以给你心仪的或是刚刚查到的导师家打电话,但是,注意:我们联系的目的,不是想套题,更不是走后门,而是和老师开始接触。

很多人问我“山师黑不黑?”“要不要给导师送礼?”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甚至我在参加复试的时候也犹豫过。但是,现在,如果你听了我以上的介绍,觉得我的话有道理,够实在,值得相信的话,那么,你听好:打消送礼的念头。该考上的一定会考上,考不上的你花多少钱也没用。

确实,在实际中一定会有走后门的人,但是你可以想想,导师会缺你这点钱吗?你和他素为相识,就为了现在这个纯功利的目的,他答应你吗?很多事情往往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事情的重点而自作聪明,弄巧成拙。

当然,如果你以前和导师就有接触,甚至能扯上关系,你也可以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去拜访一下,带点小礼物也可以,但是千万不能太夸张。说句不好听的,现在就是敏感期,他就是想受贿,也会有顾忌,你说呢?至于我们这种底层出身,仅仅是从网上才知道导师电话的人,想都不要想这些事了,全力准备复试的科目,这才是正题。

我说过,可以打电话给导师,但是目的就只是让导师认识你这个人,在复试的时候心理有点印象就够了。你首先要报上你的姓名,专业,分数,以请教的方式咨询一下如何准备复试,语气要谦虚,谨慎。根据导师的态度确定通话的时间。不谈敏感问题,不问傻问题。你别指望从他们嘴中套出复试的题,还是那句话,让他知道有你这么个人就好了。你也可以把与导师通话当成是一个锻炼的机会,联系一下如何与导师交流,不至于在面试时太紧张。

思政教学 篇3

关键词:习近平系列讲话;思政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平台,思政教师的能力强弱直接决定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罚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1]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及时告诫,“本领恐慌”的问题在党内相当一个范围、相当一个时期都是存在的。”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政治理论教师必须把增强“本领意识”,克服“本领恐慌”的问题放在重要位置。[2]思政课堂在内容、形式、过程和方法等方面,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政治鉴别能力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完善自身的理论武装,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在千变万化的新形势下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中所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3]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需要系统学习和掌握,否则就谈不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创新有效的教育方法,提升课堂驾驭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努力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弘扬起来并传播出去。思政课堂效果如何取决于教学的方法是否恰当。随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与传播方式的变化和当代话语体系的更新,思政课堂的教学方法还用老思路、老套路,现在未必有效,也应随之改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存在教育内容实效性不强、话语传播方式陈旧、运用现新型载体能力不够、驾驭课堂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能力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增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学会运用网络、微信、QQ、手机等新新媒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多媒体制作技术的学习,提高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水平,尽可能地在课件中运用音像、图片、动画、视频等手段,让学生看、想、听、说并用,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3、学法守法遵法用法,坚定法制思维能力

2015年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了阐述。“四个全面”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当前,大学生内心还缺少对法制规则的应有敬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上更多停留在基本的法律知识的传播上,忽视对大学生法治意识和信仰的养成教育。因此,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思想政治基础课的高校教师自身要形成理性、自觉的学法守法遵纪和护法精神,坚定法制思维,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把这种法制思维渗透给当代的大学生。

4、廓清迷雾去伪存真,增进媒介素养能力

媒介素养能力,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介中各种舆情时所表现出的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和选择能力。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伴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各种媒介上的舆情必然会越来越丰富和自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彭波认为,“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由展示向推送、分享转变,使网络舆论传播主体日趋多元化,舆论表达方式更为多样,舆论传播更为开放……” 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例,从以前的谈心谈话和同学、朋友和家庭的侧面了解到网站、QQ、BBS、微博、facebook、微信等等,舆情搜集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在当今媒体爆炸的时代,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基础理论课的教师必须提升廓清迷雾去伪存真的舆情研判媒介素养能力,提升对舆情的分析、筛选、鉴别、评价和引导的能力,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有效干预指导和传递信息,做好思政课堂话语传播的引导工作。

5、用真情引导学生,强化以情动人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座谈会上说:“好老师应该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4]思想政治基础课课堂上光靠文字是不行的。它与语气、文字和行动密切相联。高校思政教师要学会在教学过程用真情、真诚、真心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要素,利用课堂教学与学生达到情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情动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充满感情和激情的教学会让学生自身产生更多更深的感悟,也更能打动学生。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果。

6、革新思政话语体系,加强语言感染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以及加强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发表的“讲话,包括大量的批示、演讲、访谈和信件等”等的话语特点是善用短、实、新文风抒发情怀,这是革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传播的典型范例。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之所以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话语体系跟不上时代发展过于陈旧,语言没什么感染力,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感觉教师是对他们进行一种灌输和说教。而网络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大量流行话语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非常具有吸引力,这值得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基础课教师深刻的反思。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基础课教师要深入研究紧跟时代发展的特色话语,革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运用能触动学生心灵的话语来进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争赋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更多的亲和力、影响力以及感染力,从而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方面的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乌申斯基.乌申斯基语录[J].人民教育,1982,(09).

[2]顾海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新起点[M].教学与研究,2014.(09).

[3]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72/201001/xxgk_80380.html

高校思政课教学艺术研究 篇4

大学生健康成长极为重要, 它直接关乎高校教育成果, 直接关乎各类社会目标的实现。进入新时期以来, 高等教育面对的青年群体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尤其是90后群体进入高校, 他们较之以前的大学生有着诸多的新表现, 有着诸多新的负担与困惑。总体来看, 大学生群体积极向上、不懈追求, 乐观活泼, 前途光明。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许多令人担忧的非主流问题, 造成当今大学生的成长困局, 并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这已是“客观存在, 我们不承认、不正视不行”。这些给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少难题, 而高校思政课作为连接学生和老师的纽带, 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艺术不可缺少。

一、巧妙的转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 都是来源于实践, 从实践中不断吸取真理的营养, 大学生是潮流的代表, 因此, 思政课老师要注重结合校园文化把书本语言转变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 把握好前面和后面两个层次上的语言转换技巧。首先, 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对文件、讲话、教材语言中的核心要素充分吸收和消化, 然后, 再通过多种多样合理的方式将自己吸收的内容转化为大学生喜欢和愿意接受的课堂语言和教学内容。这两个过程是缺一不可的, 如果在前一个过程中, 对文件、会话等教学语言没有深入领会和贯彻, 那么就会产生“消化不良”学生也不会喜欢, 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如果后一个过程不能做到贴近学生, 那么学生也会索然无味, 得听且听。

二、教学实践与时代特征相适应

目前, 一些高校, 特别是一本和二本学校, 课堂上依然是以教师为主, 整堂课都是教师讲授理论, 学生被动接受, 教师讲的津津有味,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提不起学习兴趣, 教与学严重脱节。究其原因, 很多学生觉得这一类课程都很浅显易懂, 自学也能学好, 因此学生缺乏积极性, 上课容易走神或者干脆旷课。而且大多数高校思政课, 基本都是重视理论教学, 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实践锻炼部分并没有显示出来, 导致实践成了走过场、走形式, 最终还是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

因此,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一元化, 被二元甚至多元的想法所动摇。“坚持指导元化, 不会妨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上, 我们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并不是单照搬它的现成结论, 用它代替具体的科学用它剪裁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而是强调要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同时,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 在观察和阐释历史事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人层面时就要准备好多手理论储备和事实论据。坚持正面的立场充分利用各种例证和数据来说明事实的确凿性, 同时, 要充分运用合理联想的方式。中国的论辩术中一直都有“善譬”的传统, 对比与举例永远是一对说服效果的强力催化剂。

三、把教学过程社会化

马克思说过, 人的根本属性就是人的社会性。学生上大学的目的就是希望学有所成、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谋求幸福人生。人的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 而不是单纯封闭在象牙塔内大彻大悟。所以说大学不是世外桃源, 大学是个小社会, 大学是大社会的缩影。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 连接地气, 走进社区、农村、厂矿企业, 理论学习必须和社稷民生相结合。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社会各领域参加社会实践, 进行社会调研, 关注民生诉求。学院设立社会实践奖, 对社会实践做得好的学生颁发奖品和获奖证书, 鼓励同学参加社会实践。实现课堂内外并重, 理论实践融通。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法。今天的大学讲台, 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 尽管绝大多数老师都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此教学法, 但是制作PPT的水平却参差不齐。在教学中, 良好的PPT能给人爽心悦目的感觉, 恰当地运用图片、表格、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 学生一看便一目了然, 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 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 能够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方式,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而言, 就是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教与学互动的过程, 充分激发教师教学的激情和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互动教学既有师生之间的互动, 也有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上课前要充分准备互动环节的设计。比如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也可以对一些问题师生共同探索;也可以是学生之间通过课前搜集资料, 在课堂讨论并得出初步的结论, 然后老师进行指导或点评, 得出最后结论。讨论交流既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 也是一个激发学生灵感与创造力的过程, 还是一个检查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过程。

(3)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以学生为主, 通过让学生分析、讨论各种案例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增加相应的实践知识。通过案例讨论得出的某些结论, 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解决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 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五、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要深入调查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 深入学生,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依靠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对于一些有普遍性的思想问题可以组织相应的专题讲座来解决。思政老师, 可以参与学生工作, 担任任课班级班主任, 或者学生党章学习小组指导老师等, 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 从而可以有效的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 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 在新的形势下, 加强课堂教学以培养适应国家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高校思政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讲授中应该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迅速适应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 才能拥有更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才能更好的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早日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9:13.

[2]龚文庠.说服学——攻心的学问[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4:85-87.

[3]张耀灿, 曹清燕.“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内涵和价值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 (4) :41-43.

[4]范益民.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状况的分析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 :133-135.

思政课实践教学 篇5

为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我院思政部对思政课进行了教学模式上的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任务引领”下的“师生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思修》课安排课外实践8学时,课内实践6学时,《毛概》课安排课外实践12学时,课内实践8学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实践活动,使思政课“活”了起来。

1、为传播道德好声音,凝聚道德正能量,为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思修》课开展了“道德漫画展”活动。在学生中征集了六百余幅作品,精选出部分优秀漫画作品进行展出。通过本次活动也在学生中展开了一次自我教育,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道德自觉和道德意识,让同学们的中国梦闪烁着更加耀眼的道德光辉!

2、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理念,在实践中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法律修养,做到自觉学法、知法、守法、敬法、护法,《思修》课模拟法庭审判的课堂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并展出了学生自己制作的有关法律知识的手抄报的部分优秀作品,让法律真正走近学生,从而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3、为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毛概》课开展了“喜看家乡新变化”、“我最关心的改革”等系列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亲身感受改革给家乡带来的显著变化,并把这种变化通过手机摄影的形式表现出来。本次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利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机摄影的形式,得到学生们的积极响应。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认同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自觉地肩负起新时期大学生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4、《毛概》课开展了“读红色经典 品百味人生” 读书交流活动。通过品读这些红色经典书籍,不仅使同学们了解了中国抗战历程的种种艰辛,也让伟大的革命精神大放光芒,一度在同学中掀起了红色经典读书热。

5、《毛概》课开展了“谈谈我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自学汇报活动。学生通过模拟教学,展示他们小老师的风采,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提升素质的平台,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既可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6、《毛概》课开展了国史知识问卷考试。为了迎接祖国的生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国庆来临之际,我们进行了国史知识问卷考试,通过问卷考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理论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好的了解我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也同时懂得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7、《毛概》课开展了“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主题演讲活动。学生们富有激情的演讲,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演讲中加深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解。

8、《毛概》课开展了“青山处处埋忠骨”寻找抗日烈士遗迹,参观本溪市人民英雄纪念碑活动。

9、《毛概》课开展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有奖竞猜网上答题活动。

10、为帮助大学生了解毛泽东的革命历程,认识毛泽东在毛泽东思想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毛概》课组织观看了纪录片《走近毛泽东》的课内实践活动。

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创新研究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理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6-0227-02

近年来,我们注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和成绩,涌现出了一批深受大学生喜欢的先进教师典型,但在许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大部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不佳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中宣部、教育部提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号召。由此问题倒逼反推,就要求思政教师进行多维度、多渠道的教学改革。如果我们比较分析这些教改成果就会发现,改革多集中于方式、方法层面,特别是新媒体手段的应用,很少触及教学理念的革新。传统的思政教学理念一般认为,思政教育要进课堂、进实践和进头脑,关键是进头脑。从上到下“进”的理念往往单方面强调“教”,即从教材到学生头脑的“单向输入”,让思想政治理论像士兵占领阵地一样,强制性地“入脑入心”,较少考虑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兴趣感受与内心需求,殊不知,该理念正是传统思政教育“灌输式”教学的思想根源,也是目前表面上繁花锦簇眼花缭乱、究其实质依然是“灌输式”教学的思想根源,更是很多学校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的深层次原因。理念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效果,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的思政教育呼唤着从教学方法的革新上升到教学理念的革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一个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结合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发现将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和“供求关系”模型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重新认识思政理论、转变思政教育理念、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共产品”的三个特征:效用上具有不可分割性、受益具有非排他性和人为消费的非竞争性[1],因此,思政理论可以被视为一种体现国家意志的、由政府部门供给、非私人生产的“公共产品”。不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现代经济学,供求关系都是分析众多经济现象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型。特别是新古典学派,不但把传统的“供给决定论”和“需求决定论”改造成为“均衡价值论”,还以量化分析描述供求关系,使得这一模型成为西方经济学“万能”的分析工具。马克思在论及“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时指出:“要给需求和供给这两个概念下一般的定义,真正的困难在于:它们好像只是同义反复”,[2]208在讨论市场与生产的关系时,他又进一步指出:“需求决定供给,反过来供给决定需求,生产决定市场,市场决定生产。”[2]213我们不用再引用更多的论断来描述“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供给是为了满足需求的供给(不是从资本所有者的角度),需求是立足于供给的需求。在这个意义上,供给分为两种:产品能满足社会需求称为“有效供给”;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即使凝结了人类的一般劳动,也是“无效供给”。

首先,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佳的问题可以用“公共产品”的“供求关系”模型进行解释:思政理论由于其特殊性,在高等教育中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目前四门思政主干课是全国在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假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类别由必修改为选修,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有选择的自由,就像在自由市场消费者自主选择购买商品一样,稍有经验的教师就可以预测,选修的群体不会很庞大,这就是经济学所说的“市场失灵”。另一方面,目前思政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公共产品”的角度来说为“强制供给”,如果有学生认为该“公共产品”没有或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就会导致“消极消费”,即学生迫于必修课成绩必须合格的压力虽然“消费”了,但内心并不认同或低值认同该产品的实际价值,基于此种心理作用,谋求以最低付出应对该产品的“无效供给”。学习态度表现为不买教材和教辅参考书籍、逃课(绝大多数教师需要靠点名维持出勤率)、在课堂上睡觉、身在曹营心在汉——做其他课程作业、使用笔记本上网、玩手机、聊天等等,学习目的表现为考试只求及格,不计分数高低,所谓“政府失灵”。举例来说,相对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不是科学”而言,多数大学生更关注晚上宿舍能不能上网。调查表明,持此种心理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

其次,应用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理论,我们也很容易解释大学生普遍对于思政课兴趣不大的原因。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对于某一产品的消费量和消费者心理满足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每增加一单位的消费量考察由此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相应变化。正如人从饥饿状态开始进食直到吃饱,这一过程中对食物的需求会先增加后减少一样,刚开始消费第一单位产品时,人的满足欲望最强,随着消费单位的不断增加,满足欲望也随之降低,呈现出一种满足程度递减的趋势,当满足欲望趋近于零但继续增加消费单位时,反而会抑制欲求,导致满足程度的负增长。以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例,大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已经系统地接受了近現代史教育(初中教材分为上、下两册,17万字;高中教材也分上、下两册,45万字),因此对这一特定时间段的史和论已有一个基本的掌握。虽然有资深学者一再强调:大学阶段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即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但相信中学教师也会在教学中贯彻这一指导思想,而不是局限于具体史实),和中学阶段相比各有侧重,但大学生们是否愿意为了资深学者们说的那一小部分不同内容而多课时重复学习大部分的相同内容?资深学者在不断深入挖掘理论的时候如鱼得水,是否考虑到了青年学子从初中到大学学习同一段历史进程十余年的心态变化和兴趣保持度?同样是大学必修课,《纲要》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特》)也有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但课程所涉及的1840年以来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脉络是基本吻合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理论成果都是必讲的,对大学生而言,应该说很多授课内容是相同或相似的,这也就解释了当下热火朝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什么搞一个活动(例如参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可以很好地体现《纲要》与《毛特》两门课的大纲要求了;从教师角度而言,讲解《毛特》能离开中国近现代史吗?讲《纲要》能不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吗?利用“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就能很自然地解释,为什么到了大学阶段学生们觉得这个新增加的“一单位”的“公共产品”会造成满足程度衰减了。

“公共产品”理论和“供求关系”模型告诉我们:不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产品在市场上就会出现“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边际效用递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的具体表现为实效性不佳、接受度较低、无效供给和公共资源的高成本消耗。因此,思想政治理论作为“公共产品”,必须充分考虑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需求,既要保证“供给”,又要满足“需求”,这是我们应该树立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那么,思政课应如何顾及大学生的需求呢?以《纲要》为例,对于还没有进行《纲要》课程学习的大学生群体,要调查其教学期待,了解他们在经过初、高中近现代史的学习后,到底在头脑中留下了什么,积淀了什么,已有学习对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他们树立了什么样的历史观,中学近现代史教育的成果是什么,对这门课程还有哪些未来预期等等;还要调查修完《纲要》课程的学生,要调查其需求满足度,了解在通过该门课程后,相对于中学历史教育有哪些收获,得到了哪些新知识、新观点,教师是否满足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需求,是否对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是否对学生感兴趣的史实进行了讲述,对教材有哪些建议,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什么意见,对课时、授课条件、考核等相关因素有何看法,如何看待《纲要》与《毛特》两门课程的关系等等。只有长期问卷调查每届学生学前和学后的需求满足度才能将思想政治理论的“供给”与“需求”结合起来。

总之,思政课教师作为党中央和大学生之间思想上的“联系人”,应该着力寻找和把握国家统一“供给”的教材内容和当代大学生内心“需求”的“结合点”,通过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教学设计,不仅体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又能符合青年学子的兴趣感受和内心需求,避免“市场失灵”,摆脱“政府失灵”,使思想政治理论这一“公共产品”变成实实在在的“有效供给”,真正提高实效性,让该类课程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吕新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供求关系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4):65-6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思政教学 篇7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各高校不断探索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途径, 虽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效果并不明显。长期以来, 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瓶颈, 究其原因, 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着严重缺失的现象, 部分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被被“边缘化”、被“虚化”, 这与国家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所要求的效果大相径庭。通过查阅大量期刊文献, 结合实际情况发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实际效果的低效性相矛盾, 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第一, 部分高校领导和教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的认识存在不足, 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第二, 由于思政课理论性较强的特点, 在本身就不受广大学生喜欢的前提下, 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 使得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导致受教育者主体的严重缺失;第三, 当前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大部分都是从一个“校门”进入另一个“校门”, 自身的实践经验匮乏, 很难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四, 高校的不重视, 思政课教师认识的偏差以及教育主体的缺失, 导致实践教学活动越来越流于形式;第五, 部分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没有纳入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存在不规范等现象。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的原因

第一, 从学校的层面看, 高校的一些管理者只是重视与大学生就业关系密切的专业课, 往往忽视了公共课, 尤其是思政公共课, 并认为思政课只是一门政治宣传性质的课程, 那么, 如果思政课只是与学校的政治任务有关, 而不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当然就不需要校按照学科发展规律的要求去进一步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质量了。

第二, 从教师的层面看, 虽然教师是完成思政课实践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 但由于学校规定的思政课教师课堂授课的工作量一般都很大, 基本上没有多少时间来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再者, 由于高校的管理者往往对思政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方法有很多限制, 以是否造成教学事故作为考核教师的首要标准, 教师创造性发挥的余地很小, 那么, 即使某些教师有指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也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师探索实践教学的主动性。

第三, 从学生的层面看, 由于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大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与就业有关的课程上, 他们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课以及英语、计算机等应用性较强课程的学习上, 而往往对于从长远看更重要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政治观的思政课却缺乏学习的动力。

三、构建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 思政课教学必须借助校园文化建设这一载体开展实践活动。我院思政部、团委、学生处共同举办多姿多彩的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开展“身在校园, 心系国家”、“树诚信道德、扬和谐校风”、“中国梦”等演讲比赛、普法教育、感恩教育、亚运志愿者及社会服务志愿者等一系列活动。

(二)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拓宽学生视野。

1.“请进来”———举办“工商讲坛”

为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时事, 提高对现代社会动向的认知度。我院开辟了“工商讲坛”拓宽学生的视野。结合国际时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实际举办相关讲座。近年来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到我院作报告近30场。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黄宗良教授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专题报告;北京大学唐士其教授的“中国模式不是星光大道”专题报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客座教授张吉刚的“拨开聪明的雾障、走出人性的漩涡”专题报告等。

2.“走出去”———向社会教育延伸

思政课只有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才能把政治理论、道德规则、法律规范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我院调动社会资源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洪秀全故居、8734部队、广州第二劳教所、狮岭镇皮革皮具城等, 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召开实践教学成果汇报会。同学们把自己的收获制作成PPT, 图文并茂地展示自己的参观学习成果, 互相交流自己的体会。这些参观活动对他们心灵的影响之深, 此效果绝非课堂说教可以达到。

从学生多方面的反馈信息来看, 上述教学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在学生座谈会上同学们反映:第二课堂让枯燥的理论课变得鲜活起来, 使思政课不再是空洞说教, 在实践活动中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综合上述, 第二课堂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舞台, 是构建新形势下实践育人的教学运行机制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杨金艳.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究[D].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2]蔡克勇, 冯向东.大学第二课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转换研究 篇8

1 思政课教学范式转换内涵

“范式” (paradigm) 教育理论体系由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提出, 他在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主张:范式是常规科学研究中, 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研究传统”、“理论框架”, 是科学的“模型”和具体运用的“范例”, 无论实际上还是逻辑上, 都很接近于“科学共同体”这个词, 在内容上包括一系列学科概念、原则体系、逻辑前提、推理形式、语言表述等。范式论虽然基予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 对自然科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同时也对研究思政课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其一, 构成某一相对独立理论系统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其二, 掌握这一理论系统的共同成员所共有的信念, 即“某一特定时代的特定科学共同体所支持的信念”。①其三, 指导和联系理论体系与心理认识的自然观的存在。在科学研究中所运用的观点和方法, 体现于那些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科学经典之中, “都在一段时间内为以后几代实践者们暗暗规定了一个研究领域的合理问题和方法”。②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既要重视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重视对思政课教学发展的动态模式的研究, 更要重视社会转型时期思政课教学范式转换研究。

“思政课教学范式”, 指的是对思政课教学领域存在的现象所持有的观点、思维方式及思维框架的总称, 其核心问题是思维方式。思政课思维方式指的是, 在教学体系共同体内, 教学工作者对理论研究和共同关注的问题持有的信念, 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基本框架, 指明教学发展应有的内在结构、逻辑体系和价值导向, 提供特有工具——方法论系统, 充分彰显思政课发展的内在动力, 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思政课的整体——实践共同体。

“思政课教学范式转换”, 指的是对思政课内在结构、逻辑体系、价值导向和研究方法进行整体性改变的一种革命过程, 它既继承传统而又超越传统, 进而成为新的系统。立足生活、立足人本, 通过洞察思政课教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 创造出符合思政课教学发展规律的新范式, 实现从“抽象的理论”的研究范式, 向“现实的人”的研究范式转换;由片面、守旧、封闭的文本教育范式, 向全面、创新、和谐的对象主体教育范式的根本转换。

2 传统思政课教学范式的困境

在传统思政课教学范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本应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却常常陷于软弱无力和过度僵化的境地。

(1) 凸显社会本位的教育, 造成人本精神缺失。一味强调工具性、知识性和灌输性, 从“社会需要论”的研究范式出发, 进行思政课教学, 遮蔽了人的主体性, 以致于违背了课程设置的初衷和目标, 无法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 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使得对象主体失去获得趋同社会期望的内在动力, 进而忽视甚至排斥思想政治理论课。

(2) 单调刻板的教学, 无法调动学习积极性。新生代大学生已经都是“90后”, 他们成长在中国深入进行改革开放的过程, 在多元思潮和文化的影响下, 形成具有平等意识、独立意识、开放意识等新的特质。这就要求教育者以宽广胸怀和仁爱之心, 真正做到用心去倾听、理解、回应大学生的心声和疑惑,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切实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人本教学体系, 让学生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 追求完美的人生。

3 思政课教学范式转换的途径

全球化浪潮下, 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和文化的多样化, 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强烈的冲击;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多重压力。思政课教学取得实效的根本出路只有与时俱进, 不断改革创新。实现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统一, 成为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必然要求。教育者必须真正理解个人与社会, 以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在强调社会价值的同时, 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 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和谐发展。

3.1 教学范式转换的指导思想

首先, 确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科学的信念。思政课教学的首要工作是, 找准正确的教学定位, 让教学内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方法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其次, 始终坚持思政课教学大纲, 坚持课程标准的出发点不动摇。在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 统一到新课程方案上来, 统一到新教材基本精神上来”的前提下, 深入钻研教材, 深刻领会课程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教材的编写主旨, 明确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问题和理论难点问题, 为实现转换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 随着人学社会思潮研究的发展趋势, 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学转换的出发点和归宿, 要以人为本。“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 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在思政课教学范式的转换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是新形势下思政课改革的必然要求, 也是教学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3.2 实现“文本范式”向“中介范式”转换

“文本范式”指传统思政课教学以教材为基础, 实行填鸭式或灌输式教学, 习惯于“你说我听”、“你教我学”。在这种教学范式中, 不仅视“教材文本”为思政课教学的核心与全部, 而且会出现“教材主宰课程”的现象。虽内在结构完备统一, 内在逻辑严密, 内在价值导向体现基本原则性、普遍适用性, 方法单一性。却严重忽视了教学的建构性、生成性、情境性、多元性, 导致本应生动活泼、有趣多样的思政课堂, 出现乏味可陈、刻板无趣的局面。

“中介范式”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构建课堂话语体系。“理论是灰色的, 生活之树常青”, 要让“灰色”变得鲜亮起来, 让教学内容“活”起来, 让课堂气氛“活”起来, 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把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调动起来。需要教学工作者转换传统教学的“文本范式”。在向“中介范式”转换的过程中, 首先要坚持教材的基本结构、基本原则和政治方向, 同时也要注重审时度势, 根据时代特点和对象主体情况, 适当改变原有的部分结构, 包括结构层次、结构顺序、结构内核等方面;科学地适当改变内在逻辑的侧重点;在坚持文本基本价值导向的基础上, 注重语言表达的通俗化和个性化, 通过活泼的语言、典型的案例、生动的论证、多元的情境进行教学, 实现文本体系向课堂话语体系转换。

3.3 实现“中介范式”向“对象主体范式”转换

“对象主体范式”指受众的主体建构, 即教育的对象完成将文本的理论体系、教学工作者的话语体系进行自觉接受、主动加工、自主构建的过程。通过理性的整理、分析、总结, 内化为属于自己的一套完整知识理论体系, 和自主自觉践行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取向。

思政课的基本任务是帮助教育对象主体发现、追求与建构积极的生命意义。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思政课的教学就必须回归到主体的个体生命本身, 回到个体生命本身的特性、所处的生存环境和当下状态, 回到个体生命的经验和体验、具体而现实的活动之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自己思维的此岸性。”③因此,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只有不断实践, 人们才能对事物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 从片面到比较全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方式和过程, 是“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的实质, 在于作为对象主体的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入心、践行”的过程。在大学生身上体现的这种思想与行为的统一、内化与外化的统一, 就是大学生主体性的充分表现。所以, 思政课教学必须既要注重创新发展科学理论知识、发挥主体自觉吸收的积极性, 也要科学地拓展课外实践教学方式方法, 积极推动对象主体教学范式转换。

自中宣部、教育部05方案实施以来, 党中央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 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改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的科研工作条件, 奠定了课程改革和教学范式转换基础和信心。可以预见, 随着思政课教学范式转换的进展, 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将会提升到新的高度, 使课程切实服务于大学生的全面科学发展, 做到“可教、可感、可亲、可近、可行”, 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注释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 胡新和,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9.

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初探 篇9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思政课在高职院校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是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课程,然而目前思政课教学却存在不少问题急需改革。

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教学对象研究不够,教学缺乏针对性

高职学校与普通高等学校虽然同属于高等教育序列,但是每年招收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很多思政课教师采用一般的教学方式,没有对高职生源进行充分调研,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行为特点、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从而不能有效地因材施教。

2.思政课与专业的结合不密切

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背景与高职课程设置的专业距离较大,而且绝大多数思政课教师没有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和顶岗实习的教学经验,对高职专业、行业的特点以及工作岗位的情形认识不足,所以教师很难做到以实际岗位从业人员的要求去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道德水准及法律素养。二是必须使用统编教材,因而就不可能充分考虑到学校各个专业的特殊性问题,教学内容无法很好地体现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结合。

3.教学改革不充分,教学实效性有待提高

虽然近年来高职思政课教师一直尝试教学改革,但是仍存在教学理念模式陈旧、教学内容贴合性差、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要求及考核方式不科学等问题,以致于思政课受欢迎程度不高,教学实效性较差,不少学生只是为了拿学分而上课。

高职思政课的改革途径

1.加强对高职生源现状的研究,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的一个教育原则,强调的是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状况,给予不同的教育。据有关研究显示近年来高职生源呈现出以下特点:不足方面,高职生源数量持续下滑,文化基础水平下降、离散度加大,学习习惯越来越差;但高职生仍然具有胸怀理想、动手能力强、文娱体育特长突出、课外活动积极等优点。思政课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这些优缺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针对文化基础差的问题,教师应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素材;针对离散度加大的问题可以尝试分层、分组教学;针对学习习惯差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学习纪律管理,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各种方法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其理想模糊,教师应帮助他们树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现步骤;结合其动手能力强、课外活动积极的特点,教师可加大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其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结合其文娱特长突出的特点,教师应该拓宽思政课教学的途径——教学活动不局限于45分钟的课堂,可通过演讲、朗诵、歌唱、辩论赛等文娱活动实施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加强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思政课的教学设计要针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在遵循统编教材的大前提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他们的职业岗位群,选取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提升有重要帮助的教学内容,教材内容不足时进行必要的拓展;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积极进行高职专业的相关学习,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学院也应积极打造思政课等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定岗体验机制及毕业生追踪调研及反馈机制,努力实现思政课教师了解行业背景、专业特点及岗位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政课提升专业学生思想素质、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核心作用。

3.全方位进行教学改革,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用的课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为了贯彻中央精神、解决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满足学生需求,思政课应该进行全方位改革:

(1)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师应树立“我的课堂我作主”的教学理念,这里的“我”是学生而非教师。思政课课堂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汲取“翻转课堂”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基本教学模式为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共同深化,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主题,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教授、讨论、辩论等形式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良性的多维互动中探究和获取新认识,建构正确的判断和理念。

(2)教学内容方面,做到“三贴近”—贴近专业、贴近学生、贴近社会。《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出大学生对于思政课教学内容改革的最新要求(图1)。由此,高职思政课不仅要贴近高职生源特点及专业设置,同时要密切联系实际、回应热点问题,即要贴近社会。对此一是要把握党和国家最新政策方针和教育要求,注重在教学中贯彻执行;二是要关注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全面看待、科学认识;三是要关注学生身边发生的、与他们关系密切的问题,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及时化解。贴近专业,才能体现高职思政课的属性,才能做好公共课服务于专业课的目标;贴近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思政课对学生有用的价值;贴近社会,是因为思政课不是建筑于空中楼阁之上,我们不能让学生沉浸在乌托邦里,必须使他们看到社会的是与非、善与恶,这样才不会在其离开学校时被现实击败。

(3)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满足学生需求。《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出大学生对于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最新要求(图2)。报告显示半成以上学生期待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实践教学,近三成学生对师生互动提出要求。由此,思政课教师除了坚持以往的多媒体教学与案例教学法外,应着力在思政课教学的趣味性上下工夫,调研获取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和感兴趣的内容,把枯燥的课堂打造为妙趣横生的享受。同时在课堂内外实施实践教学,增加实践课的课时比重,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以开放的心态与学生相处,加强与学生的课上课下联系沟通。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4)利用最新传媒技术,打造第二课堂。目前高职学校基本是3年学制,更有不少学校实施2+1 (2年理论学习,1年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能分配给思政课的课时量非常有限,基本上是大一、大二学生每周一次90分钟的课。思政课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校园网资源,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微信、QQ、微博、贴吧等新媒体拓展思政课教学平台,实现时时处处教书育人。并且新媒体平台更有课堂教学不能实现的个别辅导、个性关怀、私密对话、信息更新快、传送及时的优点,能更快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5)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现更科学、更准确的评价。目前思政课的考核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期末成绩为准,二是期末成绩加平时成绩。相比较而言后者更好,但是现实情况是思政课是公共基础课且师资有限,往往一个教师要承担6个以上甚至10个以上班级的教学任务,很难实现平时成绩的精细化与准确化,加之思政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有限,很难实现评价的充分性与客观性。笔者认为,思政课考核应该实习多元主体加权评价制,即在以思政课教师评价为主的情况下,加入辅导员评价、其他任课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及同学互评,最后综合得分。对于该评价机制实施过程存在的困难学校应从制度、设备及经费方面全面统筹规划,最终使对学生的评价更科学、更准确。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我们思政课教师应具有职业使命感与荣誉感,认识到自己任重而道远,不断探索和加强思政课的改革,使思政课成为高职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用的课程。

参考文献

[1]王军福:《高职生源变化情况调研分析——以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新西部》2015年第14期。

[2]张梦:《基于高职专业特点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3]史菊红:《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高校思政课新型教学方式简析 篇10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学,多媒体,翻转课堂,慕课

1.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随着近代信息传媒技术的发展,中国传统课程教学方法持续不断地发生变化,首先体现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正在使传统教学方式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因为传统教学工具,黑板、黑板擦、粉笔具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在课堂上板书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但是,如果采用PPT、投影机、录音和录像设备,情况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事前做好的PPT在课堂上放映,节省很多时间,使课堂教学更连贯。另外,录音录像设备可以使课堂教学过程保留下来,那些在课堂上没有全部掌握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视频继续复习巩固。多媒体技术能够做到图文并茂、绘声绘色,使课堂教学更生动、形象。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起,多媒体技术开始进入课堂,至90年代,已经在高校得到普遍应用。

多媒体教学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媒体教学能够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地展示出来,有时候,用语言难以阐释的内容,通过图像或者动漫的形式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因为语言与逻辑基本属于同一范畴,在希腊文中统称为logos,即逻各斯,然而图像的使用则是一种非逻辑的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量大的优势。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案和讲义通常很难集中全体的智慧。然而,引入多媒体技术手段之后,同一门课程可以由全校乃至校外聘请的专家共同打造,无论是教案和讲义制作,都可以充分利用音频、视频、PPT等技术手段,将大量信息以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在课堂上呈献给学生。

事实上,多媒体的不当使用,尤其是视频资料的无限制播放,会导致学生主动性降低。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大师尼尔·波兹曼在其经典著作《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出,形式对内容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传媒手段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思维。当文字是主要的信息载体和传媒时,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手段。然而,电视则是通过一系列画面展示一个主题。两者之间有重大区别,阅读时人们需要理解、分析、判断、回想,然而,观看视频影像则仅仅需要辨认即可。也就是说,阅读时人具有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严重受损。因此,波兹曼坚决反对将电视引入教学,在他看来“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1)。

多媒体教学本身的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这一点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多媒体教学亦然。一方面,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具有快捷性和信息量大的优点。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越发完备,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愈发减少。老师在课前的任务增加,但在课堂教学中反而任务减轻,原来的口头授课可能变为播放多媒体并置身其外进行旁观。在此过程中,学生却在接受庞大信息的轰炸,一旦跟不上多媒体的播放速度,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可以说,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是老师一人进行知识灌输,而多媒体的不当使用,不仅没有促成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反而导致教师和机器“人机共灌”的情况。多媒体信息量大的优点沦为一种缺陷,这就要求老师们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时候,更注意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进行互动,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状态。

2. 翻转课堂的尝试

无论是教师进行灌输,还是“人机共灌”,两者均可归入“填鸭式”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在于剥夺学生批判思考、独立思想的能力。传统灌输式教学法基本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近乎是被动接受的容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人进行讲授,学生的任务则是跟随教师的思路前进。由于缺乏参与性、主动性,学生学习热情和效果都大打折扣。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老师在讲课中绝对不可能出现走神、打瞌睡的情形,但是,即便是最用功的学生,也有心不在焉的时候。由此可见,是否拥有主动性和参与的机会导致学习效果出现巨大差异。当然,也有论者认为“填鸭式”教学与“放鸭式”教学各有优劣,应该辩证地看待。所谓的辩证观点认为,填鸭式教学与放鸭式教学各有利弊,要根据中国学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性格特征区别对待。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因此对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应该有保留地接受,不能完全照搬。

共产主义的实现恰好在于每个人的个性自由且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对于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点,无须有任何的犹豫和迟疑,万不可继续千篇一律的教学,备课一次,讲一辈子,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则擅长亦步亦趋,缺乏创新精神。

同样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翻转课堂的模式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师生互动缺乏的弊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翻转课堂的由来和内涵。翻转课堂,英文即Flipping Classroom,有时又被人们译为“颠倒课堂”。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传播,近年来,翻转课堂成为全球教育界瞩目的热点,不少媒体视之为影响教学技术革新的重大事件。“翻转课堂的起源应归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2)。大约在2007年,这两位老师对于课堂上出现的一件事情颇为忧心,即有些居住地较远的学生和一些生病的学生,不能及时到课堂上聆听讲座。如何让这些缺课的学生赶得上课程的进度而不至于被落下呢?后来,老师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讲课的内容、视频、音频和PPT全部制作成完整的视频课件上传在网上,那些缺课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学习。随着这种做法的恒常化,老师们发现可以将这种做法变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课堂讲授,课后学生复习,变为学生课前观看视频教程,课堂上进行复习训练和答疑。这种思路上的转化,完全扭转了传统课堂教学程式,故而被称为翻转课堂。由于学生课前学习了视频课程,课堂教学具有更大目的性、针对性,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得到很大增强。

翻转课堂在国外教学实验中普遍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翻转课堂的问卷调查显示:82.9%的学生比较喜欢或非常喜欢,88%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88.9%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学习信心,88%的学生认为知识要点更易理解,99.6%的学生认为能够帮助自己做好笔记,63%的学生认为作业完成质量更好,17%的学生认为增加了学业负担,100%的教师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并表示愿意在下学期继续参加项目实验”(3)。翻转课堂的成功,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得课堂授课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即便进行了预习,也是浮光掠影,效果不大。但在翻转课堂的情况下,学生需要在上课前完整学习全部教学内容,课堂上与老师进行的是面对面互动交流,课前所学知识将内化为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明显增强。

3. 慕课时代的来临

“慕课”是英文首字母所写MOOC的音译,MOOC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online courses)的意思。慕课自2008年出现以来,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迅速占领一席之地。

与多媒体教学和翻转课堂相比,慕课具有更多优势。第一,慕课是一个国际性的教学平台,世界各个国家的学习者,均可不受语言、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网上学习。第二,慕课规模庞大。普通教师最多容纳几百人,而慕课的课程可以在互联网上供成千上万人同时学习。第三,慕课教学效果显著。根据心理学研究,通常人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十几分钟,而慕课的课程可以恰当调整,不至于因课堂教学实践过于冗长而使学生失去兴趣。第四,慕课的学习成绩评定方式灵活多样。在线小测验可以随时检验学习效果,学生可以在网上互评作业,教师也可以在网上随时答疑。因此,学生的最终成绩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由一次性期末考试决定。

将慕课的教学模式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慕课与多媒体教学的不同在于,慕课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课程传播方式更为多样化。另外,慕课不同于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实质是将预习的工作做到极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课后答疑的活动。而慕课则实现了学习与答疑互动同时进行,何时有疑问,就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直接同老师和同学交流。其次,慕课给予了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这种自由使得零碎的时间得以利用,使得半工半读的学分银行的设想从理论变为现实。慕课给地方高校带来挑战与冲击的同时,也带来巨大机遇。这种挑战在于由于知名高校在名师和国家资助方面的优势,能够快速开发慕课课程,占据领先地位,使得地方高校开设的相同门类课程的必要性受到质疑。但地方高校只要积极参与慕课建设和应用,就能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并不影响教学效果。

但是,慕课在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受到下述条件的制约。第一,建设慕课所需经费颇高,普通高校存在财政之虞。第二,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养成被动接受的习惯,对于自主学习缺乏积极性。第三,慕课对于传统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具有颠覆性作用,中国高等教育需要时间才能接纳并充分利用它。

注释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公司,2015:106

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

上一篇:班主任沟通技巧下一篇:高中历史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