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设计

2024-07-19

屏幕设计(精选十篇)

屏幕设计 篇1

手机具有移动性、即时性、互动性、多元性、精准性、扩散性、用户控制性、广泛性、自媒体性、私密性等的特点[1], 使得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手机独特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不仅带动了手机产业的发展, 也给整个媒体传播的形式与内容、需求与市场、组织与机制等带来诸多层面的深层变革。根据工信部发布的统计公报, 我国手机用户已超过11.12亿户, 每100人中拥有手机者达到82.6人, 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通过手机贴膜, 可使手机焕然一新、光亮夺目, 不仅可以起到旧机翻新的效果, 而且还可以防水、防止灰尘进入键盘、屏幕, 起到保护的作用, 因而手机的普及也使大众对手机贴膜的需求和要求日渐提高。然而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手机贴膜机存在着体积过大、操作复杂等问题, 很难满足个体经营户和DIY爱好者的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手机屏幕贴膜机的优化设计。

1 传统手机贴膜机

随着触摸屏手机的普及, 手机贴膜已经拥有十分可观的市场, 传统的人工手机贴膜费时费力, 市场需求促进科技的进步, 手机贴膜机应运而生。

1.1 专用手机贴膜机

如Pure Tek Roll-On, 这种手机贴膜机, 操作简单, 贴膜速度快, 手机膜定位精度高, 且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但是这种手机贴膜机灵活性比较差, 只能为某一特定型号的手机贴膜, 而现在触屏手机型号多达万种, 对手机贴膜商来说, 这种手机贴膜机性价比很低。

1.2 一般通用手机贴膜机

这种手机贴膜机由于其良好的通用性, 目前在占据了手机贴膜机的大部分市场, 很受手机贴膜商的欢迎。手机贴膜分为5个步骤:固定, 揭膜, 除尘, 定位, 贴膜。市场上通用的手机贴膜机的区别就在于这5个步骤实现方式不同。

由于通用的手机贴膜机的设计难度比专用的手机贴膜机有很大的提高, 所以市面上能完整地实现5个步骤全部自动化的通用手机贴膜机制造成本都比较高, 普通贴膜人员难以负担, 例如深圳一家机械公司开发的全自动手机贴膜机TP95120AX, 价格在万元以上, 且体积过大, 只适用于一些工厂。一些价格相对较低的通用手机贴膜机, 大都不能很好的实现五个步骤全部自动化, 例如目前比较流行的Reamx自动贴膜机, 平均价格在100元以下, 但这种贴膜机只能实现手机固定和屏幕除尘功能, 其他的功能全部要靠手工完成, 效率较低且贴膜效果比全自动的要差。还有一些通用型自动贴膜机, 能够实现5个步骤装置全部参与, 且价格相对较低, 但这种贴膜机操作过程比较复杂, 大多数步骤都必须人在其中辅助, 贴膜效果也不太理想。

总之, 一款好的手机贴膜机, 必须要通用性好, 价格适中, 自动化程度高, 操作过程简单, 体积适中, 贴膜效果好。而市面上目前几乎没有能全部满足这些要求的手机贴膜机, 因此设计一款满足以上需求的自动手机贴膜机, 市场前景非常好。

2 贴膜过程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手机贴膜工作主要是手工完成的, 仅有的一些"贴膜机"事实上只起到辅助作用, 即半机械化。根据所观察的几种手工贴膜及半机械化贴膜的过程可总结为固定、清洁、膜准备、贴膜、最终处理5个步骤。

2.1 固定

因为贴膜要保证手机与膜的正确对接, 所以必须保证手机的位置足够准确且方便操作。为了保证贴膜的质量, 屏幕贴膜的部分必须尽可能的水平, 手机的固定要可靠且固定要足够精准, 防止膜与手机无法配对。现有固定方案主要是由人工简单的按压旋转调整来实现。这样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且手机定位不稳定, 极易滑动。而用机械的方式从两侧夹持固定, 虽然简单可靠, 但易互相干涉, 不利于后续过程。

2.2 清洁

手机屏幕在无保护膜的情况下易吸附灰尘, 贴膜时灰尘所在的位置便会出现气泡, 使膜面凹凸不平且影响屏幕的使用和美观。一般清洁方案是配清洁剂后用无纺布反复擦拭, 这样的操作效率较低且无法完全清除灰尘。

2.3 膜准备

我们计划采用市面上与手机型号配套的手机保护膜, 这些成批生产的手机膜, 有统一的包装及保护, 但由于手机不同, 膜的尺寸与外形有差异。但一般的保护膜均为三层, 即离型膜 (一般标记为1) 、保护膜 (中间) 和外膜 (一般标记为2) 。膜准备可分为膜定位与揭膜两部分。在揭膜前首先要进行膜定位, 选择正确的方向。因为一般手机正面均为中心对称, 但手机的麦克风与摄像头会在两端不同的位置, 因此一旦方向搞错, 势必导致贴膜失败。之后, 要将外层的离型膜先揭下来, 才能开始贴膜。现有手段都是手工完成, 容易揭膜, 但贴膜的精确性很难控制。

2.4 贴膜

现有的贴膜方法一般是由手工操作, 一点点地平推, 让空气充分排出, 使膜与屏幕良好接触。但这一操作经常伴有定位不准或灰尘进入, 往往不能一次性完成。多数贴膜者需要反复操作才能贴正。效率低且贴膜质量难以保证。

2.5 最终处理

此步骤是为了提高贴膜的质量, 在目前的资料中, 大多数的贴膜需要反复完成, 因为贴膜时的气泡很难消除, 所以需要一些后续处理来修正。往往又是人工揭开贴好的膜, 将灰尘用胶带粘除, 另外把一些多余的边角裁除。

3 自动贴膜机工作原理

3.1 总体工作原理

为使贴膜过程傻瓜化、自动化[3], 在设计过程中努力使贴膜机尽可能便于操作。如图1所示为本文所设计贴膜机的结构简图[4]。

1.吸盘杆支座2.吸盘杆插销3.吸盘杆4.转动导轨5.导轨支架6.胶带轴 (不动轴) 7.底盘8.除尘基座9.除尘框10.棘轮11.舵机支架12.舵机

该机构主要部件包括吸盘杆支座、吸盘杆插销、吸盘杆、转动导轨及滑块 (滑块未表示) 、导轨支架、舵机支架、舵机和底盘。工作原理如下:1) 将手机放置在底盘7中央 (打开吸盘吸附住手机) , 将与手机匹配的膜与手机对齐并放置其上。2) 放下吸盘杆3, 吸住手机膜, 升上吸盘杆3。3) 揭下第一层膜。4) 放下吸盘杆3, 使贴膜完整与手机贴附。5) 揭下第三层膜。6) 完成贴膜。

工作过程特点:操作方便, 结构简单, 实现贴膜机傻瓜化、自动化。

3.2 除尘机构工作原理

为解决手机贴膜过程中除尘难度高的问题, 降低除尘操作过程的操作难度, 缩短除尘操作的时间, 减少人参与除尘的程度, 提高除尘效率。本文作者借助机械设备[5], 将除尘胶带的除尘过程实现半自动化, 将其中难度最高的操作过程通过机械装置来实现, 很大程度地降低了除尘的操作难度, 提高了除尘的操作精度。

1.左杆2.右杆3.基座4.不动轴5.转动轴6.棘轮7.手柄8.棘爪

除尘的功能是由除尘胶带和除尘机构协同完成的, 除尘胶带借助除尘机构把除尘胶带贴在屏幕上, 达到除尘的目的。如图2, 除尘胶带套在不动轴4上, 把除尘胶带已经使用过的一端绕在转动轴5上, 此时, 在不动轴4和转动轴5之间的一部分除尘胶带是可以除尘的未经使用的。左杆1和右杆2可以绕着基座3部分旋转。通过转动手轮可以带动转动轴5旋转。棘轮6和棘爪8[6]可以控制转动轴的单向旋转。整个机构通过基座固定在除尘机的基座3的特定位置上, 对准手机屏幕部分。

首先转动手轮, 把除尘胶带使用过的或脏的部分卷在转动轴上, 然后转动左右两杆, 使除尘胶带正对着手机屏幕, 贴在手机屏幕的上面, 接着按一下除尘胶带, 使除尘胶带充分贴在手机屏幕上面, 然后再转动左右两杆, 使除尘胶带离开手机屏幕, 至此, 除尘结束。

3.3 揭膜机构工作原理

目前市场上的手机膜主要为三层式, 只有中间一层为实际要贴的膜, 前后两层均做保护用, 贴膜前要揭掉, 因此要实现贴膜自动化, 就必须做到揭膜自动化、机动化。但因为手机膜较薄, 容易变形, 难以固定, 并且揭开膜只能借助前后面上的白色胶带 (下称开启胶带) , 难以夹持, 且揭掉前膜的运动未知。为解决以上问题, 作者提供一种零件机构, 在借助人的一个最简单的肢体动作后, 即可实现机动揭膜。大大简化人工揭膜的步骤, 并为实现全自动或半自动贴膜机制作提供功能支持。

如图3所示为本文所设计揭膜机构的结构简图, 本揭膜机构至少包括:用于固定吸盘的吸盘杆3, 支撑吸盘杆的吸盘杆支座1, 能固定吸盘杆并且可向吸盘杆输入转矩的吸盘杆插销2, 能带动手机膜运动的弹簧夹滑块 (图中未表示) , 用于限定滑块运动的可转动导轨4, 用于为吸盘杆和转动导轨提供转矩的舵机7, 用于支撑舵机和定位的舵机支架6, 用于转动导轨定位的导轨支架5, 用于放置手机并实现固定的底盘8。在实际固定手机时, 要通过真空吸盘吸附放在底盘上手机, 故需要在底盘8上设置吸盘孔。

1.吸盘杆支座2.吸盘杆插销3.吸盘杆4.转动导轨5.导轨支架6.舵机支架7.舵机8.底盘

整个揭膜过程, 包括膜的夹持、开启胶带的夹持、撕拉。在本机构中, 膜的夹持选择用真空吸盘, 通过真空吸盘吸附来固定手机膜。经实验测定, 吸盘固定的方式可靠且控制方便。开启胶带的夹持要保证可靠, 力度要大, 且因为可接触面积小, 所以不能吸附, 本机构中用带齿的弹簧夹夹紧, 此方法夹持牢固, 实现简单, 很容易获得零件, 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开启。

撕拉过程要借助机构运动, 在本方案中用电机来带动弹簧夹滑块 (图中未表示) 在转动导轨4中直线运动, 运动轨迹平行于手机膜所在平面。膜在吸盘吸附力与夹子的拉力这两个反向作用力下即可分离, 完成揭膜。

4 应用前景

本文所设计的万能手机自动贴膜机主要面向触屏商品的使用者, 或者手机美容贴膜店, 以及各种规模的手机卖场, 贴膜机具有较为宽阔的市场。该市场主要体现在用户需求量大且手机膜为易耗品, 触屏产品的操作简易度、普及度、使用度相对较广, 贴膜是保护触屏产品的必要措施。该产品附带的贴膜本身成本低廉, 本文介绍的手机贴膜机可以方便手机使用者, 同时也能为触屏产品的销售者带来利润。

参考文献

[1]魏丽宏.关于我国手机传媒产业发展的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2]杜峰.我国手机普及率首超全球水平质量反降亟需强化监管[N].通信信息报, 2013-02-07.

[3]桂元龙, 杨淳.产品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

[4]孙江宏, 康志强.Creo Parametric 2.0机械设计案例教程[J].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3.

[5]颜鸿森.机械装置的创造性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宽屏幕下的 Web 设计网页设计 篇2

本文来自:blog.wangjunyu.net/1076

我倾向于在 Web 设计中尽可能在最优分辨率前后都给予浏览器宽度一定的自由度. 往大去是为了在能改善体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大屏幕的用户的屏幕空间, 往小去是考虑到有时候用户并不是把浏览器窗口最大化, 或者不能占满整个屏幕.

举个 use case, 我工作的时候经常会两个窗口 side-by-side, 一个窗口是 Google Docs, 另外一个窗口呈现参考资料. 如果是在咖啡馆里面干活那就只有笔记本一个屏幕, 每个窗口 700px 宽, 很多时候我就要不断地拖水平滚动条, 非常悲剧.

如果浏览器的窗口特别大或者特别小呢? 我觉得可以不为这些极端情况做优化, 但底线是不要让人觉得出错了, 也算是给网站界面预留退路的一种吧. 一般来说, 我会给界面指定个最大宽度值和最小宽度值, 这样宽度的变化不至于失控. 像 iGoogle 在小屏幕下乱成这样, 不应该:

这些肯定都不是主流用户面对的场景, 可设计师不就是应该追求完美么. 这里有另外一个因素是自适应宽度页面的设计和开发工作量都要比固定宽度大, 许多人大概还要考虑一下这个额外投入值不值的问题, 例如我就把自己 blog 的宽度给写死了, 反正没啥人上来看…

Google 的大部分产品界面都是自适应浏览器宽度的, 产品不同, 具体做法也会有不同. 对于 application 性质的产品, 界面框架一般都是自适应的, 但为了保证里面文本的可读性, 往往会对文本内容区域限制一个最大宽度, 像 Google Reader 这样:

新版 Google News 首页整个固定宽度居中, 除了上面统一的导航条 (我是觉得可以做得更有弹性一点):

Google Images Search 的结果页面没有什么文本可读性的问题, 所以他们采取的解决方案是每行显示图片的数目随界面宽度变化而变化, 内容区域总能填得满满的:

Picasa Web Album 的图片浏览界面右栏是固定的宽度, 而左栏显示图片的区域是变化的. 值得一提的是它还会根据窗口大小的不同, 请求不同大小的照片大图, 而不是把照片拿回来再缩放. 可以随便点上面一个大图去看看.

而我最近做的一个项目的要求是希望从大概 200px 到大概 1000px 都要呈现良好, 鉴于这是一个导航性质的列表页面, 最后采取了大致如下的布局方式:

这些都是现在的解决方案, 再超前一点呢? 不大恰当地类比, 大屏幕和小屏幕的关系就如同报纸和书本一样, 媒介的面积大了, 其实还有很多潜力可挖. 两个例子, 用户现在可以在 Google Books Search 的读书界面中设置成两页并排放, 如果这个是自动做的呢? 而 CSS3 中也引入了文本分栏, 可以像报纸那样把文本分栏显示 (参照 persistent.info 的实现效果). 不是说分栏这样的解决方案一定好 (搞不好要用户来回拖垂直滚动条就更麻烦了), 但我们确实还可以开阔一下思路, 想想如何能优化宽屏幕下的显示效果.

实际上设计和用户行为也是相互影响的过程, 手头的一份数据显示, 目前来说屏幕越大, 用户进行 “最大化” 浏览器窗口的操作越少, 这也说明用户觉得宽屏幕下网页显示效果不佳. 但如果越来越多的网站提升了宽屏幕下的体验, 说不定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也会选择在宽屏下 “最大化” 窗口呢,

宽屏幕下的 Web 设计网页设计

屏幕设计 篇3

殊不知,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物理元件,就会为笔记本的使用和体验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和转轴有关的关键参数

笔记本的屏幕可以翻转到多少度,这完全取决于转轴的物理结构。绝大多数笔记本屏幕只能打开到130度~150度(图1),如果只是单人使用没有任何问题,但对于一些商务办公的演示领域,唯有屏幕可以打开到180度的产品才能符合需求(可让对面的人也能看到屏幕内容)(图2)。

转动屏幕的阻尼大小(可理解为磨擦力,也就是翻转屏幕需要使用多大的力度),同样值得引起我们重视。对传统形态的笔记本而言,阻尼无需太高,能轻松通过单手开合屏幕即可。但对屏幕可以360度翻转的变形本或屏幕支持触控的笔记本而言,屏幕转轴就需要更大的阻尼了:当屏幕固定在某个角度点触屏幕时(图3),如果阻尼偏低就会出现“晃荡”的感觉,指点江山的惬意感觉也会随之荡然无存。

因此,针对不同形态的笔记本赋予最为恰当的转轴阻尼,这是考验笔记本厂商实力和诚意的所在。如果你的笔记本并不支持触控,但你却需要一只手压着机身,另一只手才能顺着屏幕缝隙抬起屏幕,那就属于阻尼偏大引起的不便了。

此外,笔记本屏幕每天都要开合数次,长此以往会慢慢蚕食转轴的寿命。因此,转轴的宽度、材质、位置,这些容易遗漏的数据也不容忽视。

屏幕转轴的三种基本结构

笔记本转轴的形态有很多,但究其本源,其基本结构却可划分为三大类别。

转轴与机身连体

第一类是转轴直接与笔记本机身相连,屏幕再固定其上。在开合屏幕时转轴不动,只是屏幕沿着转轴进行翻转操作(图4)。这种设计的好处是屏幕可以轻松打开180度,而且不会遮住背后的后部(图5),可以从容布置散热孔以及各种接口。但是,这种设计势必导致转轴要高于机身表面,会明显增加产品厚度。因此,如今这种结构的转轴已经逐渐淡出了市场。

转轴与屏幕连体

第二类是转轴直接与屏幕相连,再嵌入机身的转轴凹槽里。在开合屏幕时转轴会随着屏幕一起翻转。由于这种结构的转轴在开启后屏幕部分会“沉”到机身高度以下(图6),所以又被称为“下沉式转轴”。对笔记本而言,这种结构的转轴最大优势就是能进一步降低厚度,特别是那些可以开合180度的产品效果更为明显(图7)。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类别的转轴设计拥有无限可能,所以必须具体产品具体分析。以游戏本为例,为了提升散热效率,如今绝大多数新品都采用了双风扇散热模块,并将散热通风口设计在主机后部。此时,下沉式转轴就不太合适了,于是有些产品的转轴虽然直接与屏幕相连,但转轴部分还是要高于机身表面(图8),打开屏幕时屏幕底部不会下沉,也就不存在遮住后部通风口的问题了。

下沉式转轴就一定会遮住后部的通风口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比如,很多游戏本会将转轴设计在屏幕中间位置,同时加宽(增加转轴宽度提升可靠性)下探(转轴高度低于机身表面),此时哪怕将屏幕翻开至最大也不会影响后面的散热孔通风(图9)。此外,这种长条状的“一字型转轴”具备更好的可靠性,以新MacBook为代表的产品已经将转轴和顶盖结合成完整的一整块金属。

新兴的超薄本之所以纤薄,就是因为它们将下沉式转轴玩到了极致(图10)。此类产品会进一步增加转轴的宽度,避免太过薄的转轴出现断裂等隐患。只是,为了压缩厚度,超薄本侧面都用来安置各种接口了,所以散热通风口必须放在机身后部。于是,采用下沉式转轴的它们只能将散热口设计在屏幕机身转轴的夹角中(图11),从里面吹出的热浪多少会被屏幕下端遮挡一些,从而会使散热效率有所折扣。

为了解决散热压力,很多超薄本会在细节上加以优化。比如惠普ENVY系列屏幕打开到最大,屏幕下端能撑起机身(图12),从而增加底部的空气流通,多少能弥补一些散热孔被屏幕遮挡的损失;而以YOGA 710-14为代表的产品则将机身后端切出了上下两道棱角,棱角上下都加上了散热孔(图13),屏幕打开后也无法遮住所有的散热孔,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

转轴相对独立

对于那些采用了可360度翻转屏幕的变形本而言(图14),它们“变形”的秘密就是采用了相对独立的两段式转轴(图15)。简单来说,此类产品的每个转轴都有2个孔位,分别用于和笔记本的屏幕和机身结合。在进行0度~180度翻转时,机身和转轴不动,只是屏幕角度发生变化。但进行超过180度的翻转之后,机身、屏幕和转轴都会出现位移(图16)。

需要注意的是,变形本的转轴也并非一成不变。比如,有些变形本采用了长长的“两段式一字型转轴”,转动时是由屏幕两侧受力(图17),所以可以带来更大的阻尼。此外,联想YOGA系列还引入了独特的表链式转轴,由数百个零件装配而成,每一个金属扣之间紧密相连(图18)。这种设计在体验上和上面的两段式转轴差别不大,主要是提升了卖相,让产品看起来更为高档。

小结

屏幕监控系统设计分析的研究 篇4

服务器端功能:提供服务器所在计算机的屏幕图像并将图像信息转换成信息流发送给客户端。

客户端功能:提供显示图像信息的窗口, 连接到指定的服务器, 其中连接过程需要用户输入IP地址, 完成客户端和服务器的TCP/IP连接, 并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图像信息流转换为图像显示出来。

服务器端设计及实现

由于服务器端程序不需要显示信息, 所以隐藏程序窗体。

一、自定义一个snapscreen方法获取屏幕

首先定义一个Tbitmap的对象 (bmpscreen:Tbitmap;) , 用句柄对象得到屏幕场景, 并获得屏幕的宽度和高度, 定义TRect数据类型变量sourcerect用以获得屏幕信息, 程序语句如下:

sourcerect:=rect (0, 0, screen.Width, screen.Height)

因为BMP图像数据信息量较大, 用jpegscreen.Assign (bmpscreen) 将BMP图像压缩为JPEG数据流, 使用jpegscreen.Compression Quality来控制图像压缩率 (数值为100时不压缩, 值越小适当压缩量越大, 图像质量越低) 。最后将图像保存到内存中, 已被程序调用将其传输给客户端。

二、自己定义一个发送屏幕的方法sendscreen

首先定义一个2M数组用于存储snapscreen抓取的数据信息, 然后定义一个socket函数, 用socket将屏幕信息传输给客户端。在此过程中需要判断图像数据是否为空, 如果为空则调用snapscreen方法获取图像信息。在数据传输完毕后需要将jpegstream图像数据流清空, 以备下次获取图像信息使用。

三、系统Server Socket1Client Read方法

用于接收客户端发来的信息, 如果客户端发送过来约定好的“send”字符, 则认为客户端需要服务器端传输图像, 在此方法中直接调用sendscreen方法完成数据信息的发送。

客户端设计及实现

使用控件Tool Bar、Button、Image、Image List、Timer

在窗口初始化时, 需要声明一个动态内存数据流TMemory Stream对象和一个加载图像用的TJpeg Image对象。用来存储和加载服务器传输过来的数据流。

一、连接按钮功能用于实现客户端于服务器的连接。首先定义字符串变量Remotehost IP来暂存IP地址。程序通过Input Box接收用户输入的IP地址并赋值给Remotehost IP, 程序在连接服务器前要先判断Remotehost IP是否为空, 如果不为空则执行激活客户端socket, 并给socket设置端口, 将IP地址传递给socket用来连接主机。最后将连接按钮和自动按钮设置为不可用, 从而避免重复连接。否则显示连接失败。

二、抓屏按钮功能比较简单, 此处代码用于做好接收数据的准备并传递信息给服务器端让其发送数据。

三、断开连接按钮功能是将socket至于不活动状态, 清空数据, 将连接按钮和自动按钮重新激活。

四、自动按钮功能:因为自动获取图像时是调用Timer控件中的代码来刷新图像信息。所以自动按钮就是关闭或者打开Timer控件。

而Timer控件功能则需要清空数据, 定时发送请求传输图像信号让服务器端将数据传送回客户端。

五、退出按钮则将clientsocket的Active属性设置为false, 并关闭程序。

除了以上按钮中的功能, 还有一些隐藏的功能如下:

一、单击图片时可以使图片显示全图或者让图片以本来尺寸显示。核心代码如下:

二、在Form的Client Socket1Read方法中添加数据接收并显示图像。将socket.Receive Length的值赋予一个整型变量, 再使用socket.Receive Buf从socket中将数据流读出并存储于指定的数组中, 然后stream.Write将存入数组中的数据写入strem流中。使用jpegscreen.Load From Stream (stream) 将数据流解压成位图显示出来。

三、在Form1.Client Socket1Connect中添加代码, 用于显示信息提示用户“连接成功”。

四、在Form1.Client Socket1Error中添加代码, 当数据流传送出现问题的时候将数据流清除。

五、在Form1.Form Close中添加代码, 用于关闭客户端的socket, 并释放信息流和jpeg信息流。

总结

本系统适用于学生学习客户端与服务器类程序设计, 有利于理解C/S类程序的编程思路和程序调用过程。原本设计有视频头图像传输, 但程序图像视频部分设计复杂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C/S程序设计, 就把此部分内容删除了。从而也造成程序图像视频部分内容不是很完善, 请读者见谅。

参考文献

[1]梁水等编著Delphi开发技术大全人民邮政出版社

屏幕设计 篇5

卷包车间主要负责烟支卷制、接装和包装,卷烟所使用的盘纸、水松纸、乳胶等辅料在温湿度不适应时,会产生脆化断裂或变形,加之烟丝由贮丝房经风力输送系统输送到卷包车间,在卷制过程中也需要继续保持烟丝的水分。生产工艺对温湿度环境提出了严格的精度要求,通常温度要求在26±2℃、相对湿度在60±5%之间。烟支卷制过程中合适的温湿度不仅用于保证生产工艺要求,同时用于保证工人舒适的工作环境。

1、车间现状

卷包车间空调机组由动力车间能源监控控制,车间内温、湿度控制要求分别为全年26±2℃,60±5%。动力车间通过在车间安装两个温湿度传感器来检测温湿度。

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拥有卷接包设备12台套。目前车间只有一个温湿度表悬挂在车间中央,只能显示车间局部温湿度,误差大,不能全面显示车间全局的温湿度变化。工艺员若想了解车间的温湿度只能询问动力车间能源监控人员,对生产和工艺质量控制造成很大的不便。

2、软件设计

2.1开发平台

系统采用VB语言编程,visual Basic6.0开发平台。VB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简单易学、效率高;可以高效、快速地开发Windows环境下功能强大、图形界面丰富的应用软件。

2.2设计原理

动力车间将温湿度探头的数据每一分钟存储一次,存储路径为:\\10.114.79.192\threport\THR.xls。为了避免数据读写冲突,本程序将THR.xls复制到本机上进行读取。系统流程图如图1所示:

3、运行维护

3.1添加程序

与车间大屏幕控制系统软件兼容。大屏幕播放软件是紫金播放器,内置应用程序窗口,可直接添加温湿度程序。

3.2效果检查

3.2.1稳定性

程序安装后,小组成员连续测试两个星期,程序运行稳定,无差错。

图1 系统流程图

表1 测试记录表

系统安装后,运行效果如下圖3所示:

图3 温湿度监控系统运行效果

3.2.2准确性

为了方便职工读取温湿度数据,程序只保留小数点后一位。通过与动力车间能源监控系统中的数据做比对,数据准确无误。

4、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实现了车间大屏幕实时显示温湿度的功能,使工艺员能掌握卷烟在卷制过程中适宜的车间环境温湿度条件。

屏幕设计 篇6

1. 阅读媒介和信息呈现方式的变化对阅读的影响

本章节主要介绍阅读媒介的演变, 使得信息由单一变得多元。阅读行为亦有所改变, 在数字化媒体盛行的今日, 屏幕阅读将是今后阅读的主流方式。

1.1 阅读媒介的演变

人类最初的传播媒体是实物。公元前2500年左右文字的出现, 龟甲、树皮、竹简、石板、莎草纸等逐渐被人类用作书写材料, 这些承载文字符号的传播媒介成为人们的阅读物。

从竹简到丝帛, 到后来印刷术的发明, 纸张这一媒体成为主要的文字承载对象。纸介出版物具有廉价、加工简便、容易携带等优点, 从手抄本到后来的印刷品, 阅读从原本极少数人垄断的状态开始, 逐渐得到推广。

真正对传统的阅读形成根本性挑战的是以网络为首的新媒体的出现。进入信息时代后, 阅读不再只是“开卷有益”,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坐在电脑前或通过手机等移动媒体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1.2 信息呈现方式的变化

实物传播时代的阅读是单一而原始的, 在蔡伦的造纸术发明之前, 阅读并不便于信息的传播。

而在纸质媒介传播的时代, 纸介出版物的阅读一直处于主流地位。信息传播的方式变得较为广泛, 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是一个充斥着海量信息的“无纸信息系统”。信息呈现的种类多样化, 在海量信息充斥的生活里了, 人们主动选择的阅读行为更为显著。

1.3 屏幕阅读将是今后阅读的主流方式

毋庸置疑, 纸张阅读虽然存在一定的市场份额, 但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当今社会, 屏幕文本阅读必将是今后的主流趋势。

堪称美国报业标杆的《纽约时报》, 其印刷版发行量在过去几年明显下滑。截至2011年3月, 《纽约时报》工作日发行量平均为91.7万份, 比两年前减少11.7%。另一方面, 《纽约时报》在网络新闻方面占得先机, 月独立访问次数在3500万上下浮动。另外, 其数字订阅政策出台三周就争取到10万订阅者, 随后两个月里继续增长, 在6月底达到22.4万。

据美国尼尔森-诺曼集团 (Nielsen Norman Group) 的分析师贾科布·尼尔森于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 用户在iPad和Kindle等电子设备上阅读电子图书的时间已经超过阅读传统的印刷图书所花费的时间。

可见, 很多人在电脑、手机、PDA等媒介上阅读文本的数量, 已经超过了在书籍、报纸等纸质媒体上的。屏幕阅读的信息传播高效化和传播载体的多样化都是其今后成为主流阅读方式的重要原因。

2. 屏幕文本的阅读行为特点

比较屏幕文本较纸质文本, 发现其最显著的阅读有特点即是非线性阅读。这为屏幕文本的版面设计提供了前提。

2.1 纸张文本和屏幕文本的阅读行为比较

纸张阅读是一种线性阅读。印刷媒介中, 材料是在平面上一层一层积淀的, 按照某种逻辑结构渐进地呈现内容, 纸介出版物承载的信息都经过人为的加工、筛选或整理, 读者的阅读是线性的, 其思维虽具有对信息进行再创造的成分, 但依然被局限在作者或编者限定的范围内, 读者需要按照顺序一页一页的阅读。

屏幕阅读则是一种非线性阅读。“他们选择阅读文本的时候往往习惯从一个标题迅速跳到另一个标题, 从一个网页马上跳到另一个网页, 甚至通过超链接从一本电子书的某一章节立刻跳到另一本电子书的某一段, 从精读转向泛读, 从静态转向动态, 从一元转向多元。”这种阅读方式读者在海量信息中拥有更多的选择阅读的权力, 可以说是一种更多互动式的阅读。

表面上看, 纸张阅读是一种“作者主权”的阅读模式, 代之而起的是屏幕阅读中“读者主权”的阅读模式。但是“读者主权”是建立在屏幕文本设计的前提下进行的, 实际上, 设计师对屏幕文本的可控度大于读者。这又为设计师提出了新的命题:基于屏幕文本的阅读行为版面, 需要怎样的设计?

2.2 屏幕文本的阅读行为特点对版面设计的要求

首先, 海量信息化的媒介让读者增加了选择度, 那么文本的字体字号必须适应媒介的特质从而增加字体的识别度。屏幕媒介均是自发光媒介, 选择字体时必须考虑光对字体边缘的侵蚀性。

其次, 从非线性文本的阅读特点来看, 要求设计师对阅读流程有个较好的把控。而网格系统是纸质印刷种常用的系统化文本和图像的方法, 屏幕文本同样适用。

再次, 对于大信息量的屏幕文字, 其阅读速度相较于纸质文本较慢。屏幕文字的行长太长、行距太小即会让读者感到疲劳, 从而影响了阅读速率。

3. 屏幕文本版面设计的解决方案

本章节就屏幕版面设计中字体的选择、信息层级的梳理、文本段落的行长行距进行了一些归纳总结, 得出一些相关结论。

3.1 字体与字号选择

中文网页普遍使用12px和14px的字体。因为这个字体是系统对于浏览器特别优化过的字体。虽然12px-20px的宋体字都可以, 但是宋体12px是最普遍应用的, 似乎这也是设计师的基本常识。

这里讨论的屏幕文本界定为文本的正文, 基于屏幕阅读媒介是自发光的特殊性, 比如宋体字的比较粗细相差较大, 字体边缘较易被光侵蚀, 易导致识别性变差和阅读效率降低。然而, 类似黑体这些无装饰, 笔画粗细比较均匀的字体, 更适合在屏幕上显示。

3.2 信息层次的把握

标题、导航、链接以及阅读流程是影响互动式媒介阅读速率的重要因素。

不同于纸质媒介, 屏幕文本的标题一般没有换行的习惯。网页标题以20字为宜, 最好能包含尽可能多的新闻要素, 更像导语。报纸标题可长可短, 甚至可以浓缩为一个字, 网页标题则必须有一定长度且固定在一定范围内, 否则版面会显得极为不协调。而文本标题或者是关键字普遍使用黑体大于等于14px的字体较为清晰, 而黑体14px是优化过的字体。

导航条过多。一方面让首页显得过于沉重, 一方面会过分挤占了页面的位置, 减少页面的信息量。导航条越多, 单个导航效果越不明显。设计者需要在导航条的多少和单个导航效果好差之间做出总导航结果最大化的平衡。

同时, 设计师应该遵从文本阅读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的阅读流程规则, 在设计逻辑上理应考虑页面的转换、多种链接页面的合理性, 使得读者在阅读屏幕文字的时候可以快速地做出选择。

3.3 文本行长、行距

合适的文本行长可以有效地解决大信息文本阅读的疲劳感, 让读者可以平顺舒畅的阅读, 也增加了阅读效率。

以电脑显示屏幕为例, 较于纸面阅读, 屏幕阅读的距离较远一些, 按照人体工程学的原理, 人的有效视觉角度大约在60°以内的辐射区里, 有效的阅读区域却更小一些, 集中在中间的30°辐射区域内, 我们一般离屏幕在一尺 (333mm) 左右的距离, 那么清晰视线范围大致宽度是178mm。在这个区域内, 如果是12磅 (pt) 的文字, 大致可以排40个。

根据相关文字实验研究, 在实际的文本阅读中, 相较40字一行, 35字一行更为轻松。另外, 行距可以通过在正文的字号基础上增加一定磅值得到行距, 以保持阅读时的易读性和可读性。

结语

本文在分析不同媒介对阅读行为产生的影响, 横向比较了纸张文本和屏幕文本的阅读行为方式, 基于屏幕文本的阅读行为, 总结了其版面设计种字体的选择, 信息层级以及版面阅读流程的重要性, 以及文本行长的研究。然而用于屏幕文本的版面设计研究正在一个起步的阶段, 其理论体系与实践经验都有待完善, 望各方指正。

摘要:在阅读媒介从纸张到屏幕转化的今天, 阅读行为从而有所改变, 由此对屏幕版面设计有了新的要求。本文梳理了不同媒介对阅读产生的影响, 对比纸张文本和屏幕文本从而得出屏幕文本的阅读行为特点, 从媒介特点, 信息层级, 阅读速率等方面, 对屏幕文本的版面设计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在字体、导航、标题、行长行距这些方面得出了一些结论。

关键词:媒介,阅读行为,屏幕文本,版面设计,阅读速率

参考文献

[1]朱咫, 渝史雯.新媒体时代数字化阅读的审视[J].现代情报, 2011, 31 (2) :26~29

屏幕设计 篇7

关键词:BIOS,Emu8086,字符显示仿真,显示器,汇编语言

0 引言

BIOS(Basic Input and Out System)已经从最初IBM8086兼容机提出的具有相对简单的基本硬件中断服务程序演化成更复杂的系统。BIOS是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个必要纽带,它使得计算机硬件平台的发展和OS相对独立,两部分发展的自由度更大,这有利于整个计算机产品链的发展。BIOS的主要作用是硬件初始化,在不同媒质上引导OS并把不同平台的信息抽象成一定格式的信息给OS。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中,BIOS功能调用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必学内容[1]。本文利用BIOS功能调用,实现对电脑显示器的控制,设计出字符图案显示软件,对软件的设计过程及设计注意事项做了详细的介绍,实验仿真效果良好,对BIOS功能调用课程教学和实验仿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

1 显示器屏幕工作原理

计算机显示器有2种显示方式:文本显示方式和图形显示方式。文本方式是将屏幕划分为若干行和列,在每个网格位置上显示像素,一个字符(如ASCII字符)是一个像素。图形方式是将屏幕划分为m×n的点阵,在每个点的位置上显示像素,一个点是一个像素。在DOS操作系统环境下,其默认的显示方式为文本显示方式,而在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其显示方式是图形显示方式[3]。

本文着重介绍文本显示方式原理,图形显示方式多样且复杂,因篇幅有限,在此不再赘述,大家可以通过查资料了解。

1.1 字符显示屏幕布局

在常用的文本显示模式(模式3)下,屏幕被划分成25行80列,行号从0~24,列号从0~79,如图1所示。

适配器就是在这2 000个(25×80)网格位置上显示像素。在80×25的文本显示模式下显示字符时,用一个字节存储该字符像素的ASCII码,用另一个字节存储其显示的属性,即:显示颜色,示意图如图2所示。因此满屏显示2 000个字符像素时需要4 000个字节来存储一屏的显示信息[4,5,6,7,8,9,10]。

为了准确标识屏幕上的每个显示位置,本文用坐标的形式来表示显示器的行和列,并规定:行号增大的方向为y轴方向,列号增大的方向为x轴方向,显示器屏幕坐标如图3所示,由图可以看出与一般数学数轴方向不一样。

1.2 字符显示属性设置

彩色字符显示属性字节如图4所示。

该字节的每一位都有意义。其中RGB分别表示红、绿、蓝,“BL”表示显示字符闪烁还是不闪烁,“I”表示颜色的深和浅,I=0,颜色深,I=1,则颜色浅。字符的背景色有占3位,故有8种显示颜色,前景色有占4位,故有16种显示颜色,图4只列举了部分颜色[4,5,6,7,8,9,10]。

2 系统软件设计

BIOS中断调用使用的中断类型号从5H至1FH。其功能子程序调用步骤为如图5所示。本软件系统中主要调用int 10H,其主要实现显示器I/O(输入/输出)控制。int 10H中断调用共有16个功能,功能号为0~15。

根据显示器工作原理及字符显示原理,程序设计过程中借助字模提取软件,在屏幕上定位每一个显示网格的位置。本系统软件采用图3所示坐标系统,并运用相对坐标编程。所谓相对坐标,是指当前字符显示的坐标相对于前一个坐标的位置而言。以图6所示图案为例,相对坐标取值具体方法如下:假设图中左上角的第一个字符像素的坐标为(0,0),则其正下方的字符像素的坐标为(1,0),再向下的一个字符像素的坐标也为(1,0)。即当下一个显示字符像素向下向右移动一格时,其相对坐标为(1,1);当下一个字符像素的显示位置向上移动2格向左移动3格时,其相对坐标为(-2,-3),依此类推。

2.1 程序设计流程图

程序采用汇编语言编写,运用子程序模块化设计,这里给出主程序流程图和字符显示子程序流程图,如图7所示。

2.2 主程序设计思路

Step1:首先设置字符显示表。表中每4个字节表示一个显示字符像素的所有属性,包括字符显示的ASCII码、字符显示颜色(见图4)、y轴相对坐标、x轴相对坐标。以图6的图案及图4字符属性设置原理,设计一个花朵的字符显示表如下:

画出花形,下表中第一行的03h是符号的ASCII码,0CDH由图4知表示红底粉红字显示,第一个0是y轴相对坐标,第二个0是x轴相对坐标。

以下画花杆,第m行的21h是“!”的ASCII码,66H表示背景色和前景色均为土棕色,8为y轴相对坐标,4为x轴相对坐标。

Step2:设置80×25彩色文本显示方式(调用int 10H的3号功能)。

Step3:定位屏幕第一个字符显示的位置(调用int10H的2号功能)。

Step4:在显示器屏幕上显示字符(调用int 10H的9号功能)。

2.3 字符显示子程序设计思路

在子程序设计中,采用循环结构,运用INT 10H的2号功能和9号功能实现光标的移动和字符的显示,其关键代码如下:

关键代码中的DI+2指向的是字符表中y坐标的,DI+3指向的是字符表中x坐标的。按照Int 10H的2号功能调用格式,入口参数DH=行号,DL=列号。

3 系统仿真结果

将编写好的程序在仿真软件Emu8086中进行编译、链接、执行,即可生成图6的软件仿真效果图,如图8所示,在此仿真生成3朵花。同理,借助字模提取软件,还可以生成如图9所示的字符显示仿真效果[8,9,10]。

4 程序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注意显示器屏幕坐标的方向问题。它与一般数学坐标方向不一样,且显示器的“行”对应y轴,显示器的“列”对应x轴,编程时要牢记,以免仿真出现乱码。

(2)本软件系统编程采用的是相对坐标的形式编写,使程序的移植性增强,方便借助字模提取软件定位显示器屏幕光标的位置。因此,编程时要注意不同图案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如2朵花、2个汉字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即注意相对坐标的变化问题。若不采用相对坐标,当显示像素较多时,比较难以定位屏幕光标位置,容易造成屏幕显示混乱。

(3)对于图形显示方式,程序员不要用直接操作显示缓冲区的办法来改变显示像素的属性,最好是通过BIOS的中断功能调用实现相应的功能,这样,所编写的程序能方便地适应不同的图形显示模式。

5 结语

仿真结果证明,BIOS的中断功能调用能够很好地控制显示器的输入/输出,熟练掌握BIOS中断功能调用,可以降低对计算机基本硬件控制编程的难度。

参考文献

[1]戴梅萼,史嘉权.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M].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朱清慧,陈绍东,徐志强.基于图形液晶显示器的汉字显示系统设计与仿真[J].液晶与显示,2009,24(5):692-697.

[3]孙德文.微型计算机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周杰英,张萍,郭雪梅.微机原理、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5]张智,袁庆霓.BIOS安全检查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2):172175.

[6]王志军,杨延军,王道宪.微机原理实验课程内容的层次化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105-107.

[7]刘丽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杨延双,魏坚华,张晓冬.微机原理及汇编语言教程[M].2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9]吕升旭,郑阿奇.汇编语言实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网络教学屏幕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8

由于目前大多数高校计算机操作普及, 并且很多都建立了校园内部的局域网, 浏览因特网也非常便利。而且网络教学屏幕监控系统所需要的服务器要求并不是很高, 可以直接将服务端程序放在学校的应用系统服务器上, 因此设计一套适用于高校实验教学的系统是可行的。

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Analysis of the system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设计的网络教学屏幕监控系统, 是依据网络教学的特定环境, 结合实际教学的需求来进行设计与开发, 并试图使用该屏幕监控系统结合智能化考试系统来进行辅助教学, 使其达到更个性化的教学,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图1所示。

3 系统架构设计 (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系统的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 教师主机与学生客户机通过物理网络相连。教师在主机上运行服务端程序, 监听固定端口等待连接;学生在教室计算机上运行客户端程序, 连接指定端口。服务端和客户端的程序通过套接字Socket建立连接, 并通过Socket输入输出流收发信息, 实现监控和数据传递等功能[1]。Socket则通过TCP/IP、RTCP等协议实现两端计算机的数据通信, 其中, RTCP协议主要用于实现实时音视频传输。

4 系统数据库设计 (The system database design)

4.1 数据库选型

根据本系统的需要, 选取的数据库应提供良好地数据存储、管理功能, 具有简单方便的操作和管理模式, 能够确保数据的完整, 具有可靠的安全稳定性。因此, 这里选取使用微软公司开发的SQL Server2008作为项目所使用的数据库。SQL Server2008引入了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这是一个新型的统一的管理工具组。这个工具组将包括一些新的功能, 以开发、配置SQL Server数据库, 发现并修理其中的故障, 同时这个工具组还对从前的功能进行了一些改进。

从对SQL类的新的支持, 以及提供的多活动结果集, SQLServer2008中的ADO.NET将推动数据集的存取和操纵, 实现更大的可升级性和灵活性。因此, SQL Server2008非常适合于本系统的数据库开发。

4.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模型包括数据对象、对象的属性和各对象之间的联系。数据模型通常用E-R图来进行描述, E-R图的基本元素包括实体、属性和联系。在绘制E-R图中, 用矩形来表示实体, 用椭圆或圆角矩形来表示属性, 用菱形来表示实体间的联系。而实体E-R图则是简化的E-R图, 将实体的属性省略, 用以描述较为复杂的系统E-R图。本系统主要实体的E-R图, 如图3所示。

5 系统的实现 (The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

5.1 服务器端实现

远程监控的思想是通过SOCKET和利用应用程序的消息机制, 监控程序的客服端与被监控程序的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换, 达到监控与被监控的目的[2]。

根据这个思想, 服务器端所需以下程序模块。

网络模块:负责监听客服端的连接, 负责接收并处理客服端发过来的消息命令, 在本机上处理这些消息并发送各种数据, 如屏幕数据, 命令反馈数据等, 到客服端监听程序。

编码解码模块:负责对数据进行压缩。这个模块是根据客户端的要求来采用具体的编码解码方法的。

主框架模块:负责SERVER端窗口的消息处理。

5.2 广播教学模块的实现

广播教学中最重要的难点技术是音、视频的采集、压缩及传输的实现。教师的视频采集通过摄像头完成, 教师在上课时选择要播放的教学课件, 系统则将教师视频和课件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再传输给客户端。

5.3 幕监看模块的实现

5.3.1 学生机屏幕采集

首先利用Robot () 对象复制屏幕内容, 屏幕被划分为P×Q个小区域, 分别对应一个属于Bufferedlmage类的S_Shot对象, 该对象用于存储对应的屏幕信息[3]。系统在采集屏幕内容时, 会将本次采集的信息与保存在缓冲区的上次信息进行对比, 若两次的不同, 就把本次采集的屏幕信息, 经过压缩编码, 再传送给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接收到对应区域的屏幕信息后, 进行解压缩重新拼成屏幕区域矩阵, 显示出完整的屏幕内容。

5.3.2 屏幕传输

屏幕经编码压缩后的数据信息传输时采用UDP协议, 由于UDP在传输时支持实时效果不佳, 且难以支持QOS等问题。因此, 为保证压缩数据的实时传输, 应进行数据的RTP封包处理。RTP能够提供点到点的服务, 能很好地支持网络实时传送数据, RTP自身能够确保传输的控制、及时和质量, 应与RTCP配合使用。在RTP会话时, 发送端会向接收端固定间隔一定周期地发送RTCP包, 用于控制信息传输, 监控服务质量。压缩数据都封装在RTP包中, RTP包再被封装在UDP消息段中, 最后封装在IP数据包中进行传输。

5.4 远程命令模块的实现

命令处理模块的实现通常就是通过函数调用, 调用各个命令处理类。在命令处理模块中, 被监控端进行以下操作: 首先发送自己的状态信息给主控端;然后建立图像的传送; 再开启控制命令套接字;文件上传;文件下载;执行DOS命令, 获取执行结果和错误流, 这些都是命令模块的相关操作功能。

6 结论 (Conclusion)

本系统以高校局域网监控为基础, 涵盖了学生端和老师端管理等方面, 基本可以适高校局域网管理的需要, 以实现自动化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进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摘要:为了丰富程监控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应用, 结合高校教学的需求, 基于Java+Socket+多线程技术, 设计实现了一套网络教学屏幕监控系统, 为师生构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能, 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 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网络教学,远程监控,Java,数据库

参考文献

[1]安昌华.基于Window平台的远程屏幕监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 2007 (2) :34-35.

[2]周雨.极域电子教室在教学中的应用[J].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学报, 2010 (7) :58-61.

屏幕设计 篇9

关键词:绿色设计,节能减排,光感控制器

工业设计的诞生使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扩大了产品的种类、提高了民众生活质量, 但是产品的更新速度的加快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无节制消费, 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快, 浪费的资源越多, 产品被淘汰后的垃圾也逐渐增多, 这样的发展都是以牺牲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在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恶性循环的情况下, 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设计的内涵。设计的社会意义不再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而是在人和环境中找寻一种平衡, 在满足人的需求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成为全球的广泛关注的焦点。随着绿色设计浪潮的席卷, 诸如东芝、DELL、IBM、索尼、三洋等一些国内外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纷纷采取措施进行绿色技术研发,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那些已经在市场中销售, 应用在我们生活中的非绿色设计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如何降低能耗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电脑、电视等屏幕由于不能自动调节亮度存在浪费电能、伤害眼睛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为解决这一问题, 设计了屏幕亮度光感控制器, 进行了绿色设计实践。

1 绿色设计的基本概念

进入20世纪90年代, 风格上的花样翻新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 后现代主义已成昨日黄花, 解构主义依旧是曲高和寡, 工业设计需要理论上的突破。于是不少设计师转向从深层次上探索工业设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力图通过设计活动, 在人-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的机制, 这标志着工业设计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变。

绿色设计的思想是设计理论家威克多·巴巴纳克在他的著作《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一书中提出的, 绿色设计 (Green Design) 也称生态设计 (Ecological De-sign) 。传统的产品设计重点放在设计、制造和保养上, 与传统产品设计不同, 绿色设计是指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质量、使用寿命等的同时, 从产品的设计到报废整个生命周期内, 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 如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重复利用性、可维护性等, 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今天, 人们在设计产品时不得不关注环境, 因为产品在它从原料、设计、制造、销售、使用, 直至废弃处置的整个寿命期间, 全都以某种方式影响着环境。绿色设计, 就是在生态哲学的指导下, 运用生态思维, 将物的设计纳入“人———机———环境”系统, 要给予环境与利润、功能、美学、人体工程、形象和总体技能等传统的工业价值相同的地位, 既考虑满足人的需求, 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即既实现社会价值又保护自然价值, 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

2 绿色设计的基本原则

设计师是产品的缔造者, 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 设计决定了产品的功能、能耗、材料、工艺等客观因素。在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 工业设计遭到了环保人士的质疑, 设计师也同样遭到质疑。此时, 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需要深度剖析设计的含义, 应该从更高层次上理解设计的理念, 需要树立绿色设计的观念、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要坚定绿色原则。总体来说, 绿色设计的原则包括四个方面: (1) 节省能源, 即着力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开发产品和服务, 如对节能、节水、节材等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 (2) 降低污染, 即着力于减少、消除污染的途径开发产品和服务, 如无氟冰箱、无铅油墨、绿色包装等。 (3) 回收及再利用, 即实施绿色设计, 使产品可以翻新和循环利用, 最大限度减少丢弃物, 同时变废为宝, 最有效地综合利用资源。 (4) 消除污染, 即着力于净化生态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而开发产品与服务。

3 屏幕亮度光感控制器的生态设计思想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 “节能减排”逐步融入经济发展主旋律, 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设计师, 应该通过自己的设计作品引导民众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应该引导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通过调研发现, 人们每天都离不开电视和电脑等屏幕, 研究表明, 只要调低显示器的亮度到中等亮度左右, 仅仅一台电视或电脑每年就可以节约30度电, 这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4 千克。另一方面, 使用电视电脑都需要眼睛高度集中, 在较暗的光线下, 高亮度的屏幕将会对眼睛造成很大的危害。市场上的电视、电脑都基本具备屏幕亮度调节功能, 但需要随时进行手动调节, 比较麻烦, 即便要调节, 也不能准确调节到最适宜人眼的显示器亮度, 所以多数消费者不会选择手动调节, 最终让眼睛经过刺眼的亮光后慢慢适应其亮度。通过比较可以发现, 高亮度的屏幕不仅浪费了很大一部分电能, 而且还对人的眼睛造成很大的危害。基于绿色设计的理念, 我们认为有必要设计一款自动屏幕亮度光感控制器, 实现对多种屏幕亮度的连续、自动调节, 在调节屏幕亮度的同时, 也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4 电脑自动屏幕亮度光感控制器的设计

本论文以电脑显示器为例进行了电脑自动屏幕亮度光感控制器的设计。自动屏幕亮度光感控制器通过USB接口与电脑显示器进行连接, 通过在主机中安装的驱动程序完成对电脑显示器亮度的自动控制。当外界光线变暗时, 产品中的光感元件会采集外界光强信号的变化, 光强模拟量经传感器处理成数字信号后输入到单片机, 单片机做出事先输入的光线亮度与人眼最适屏幕亮度的函数处理并把控制信号送至数模转换器, 经运算放大器将之转换为合适的电压值, 并向电子屏幕发出程序指令或红外信号, 使电脑的屏幕亮度下降到人眼的最适宜的亮度, 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自动屏幕光感亮度调节器原理图如图1所示, 其三维结构图如图2所示。外观造型设计要遵循实用性、合理性、人机工程学原则、美观性原则, 自动屏幕光感亮度调节器的造型设计采用简约设计风格, 选择黑、金两种配色方案, 其造型设计如图3所示。

5 结论

传统的设计理念在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以及将来人类发展的需求, 绿色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只有合理的利用资源能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被这个社会所认可。通过市场调研, 发现目前电脑、电视等屏幕存在浪费电能、损害眼睛的问题, 通过光线传感技术进行了自动屏幕亮度光感控制器的绿色设计实践, 在电子屏幕广泛应用的今天, 自动屏幕亮度光感控制器拥有极大的市场价值, 不仅节省电能, 还给人们带来了健康、便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艾飞.基于绿色设计原则的产品设计理念探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2.

[2]邓述移, 徐智敏, 杜连芳等.人眼调制传递函数[J].兵工学报, 1982, (2) :24-33.

[3]黄贤武, 郑筱霞.传感器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

[4]吕杰锋.人机工程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5]张显斗, 徐海松, 王勇.彩色显示器亮度和对比度的最优化设置[J].光电子·激光, 2007, 18 (4) :407-410.

呼唤屏幕工人形象 篇10

然而,如今在我们的屏幕上,工人的形象实在少得可怜。即使有那么几个工人形象,也多是作为厂长、经理们的陪衬,处于无关紧要的配角地位。那主要形象和典型人物是谁呢?是大老板(常见“洋”大老板、港台大老板)、大经理、大干部、大知识分子或大歌星、大影星之类的“大款”、“大腕”。这些“大”形象在影视作品中可谓“光彩照人”,出尽风头;这些“大”人物被不适当的“拔高”,直到搞得神乎其神,一副“救世主”的面孔。而把作为配角的工人弄成或是目光短浅、自由散漫的被帮助教育对象,或是头脑简单、没有本事,等待“拯救”的“可怜虫”,或是大话连篇、玩世不恭的“准痞子”,甚至成了自私、落后的“代名词”……

也许有人会说,目前国产影视作品“攀大”而缺少工人形象,是受了大量的国外作品的影响。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我们毕竟是站在中国这块“热土”上,面对的是中国的老百姓。我们的艺术是为大众(首先是工人)服务的。有人做过统计,即使在新加坡、西方国家的影视片子中,用老板、经理、百万富翁作主角的,此例也绝对没有我们大。相反,司机、厨师、普通工人、普通店员、失业者,以及形形色色的老百姓,在片子中充当主角的,也绝对比我们多。

毋庸置疑,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大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力军,特别是在国企艰难的改革中,广大工人群众的历史作用更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工人形象理所当然应成为影视作品的主要形象和典型形象。工人群众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同时工人群众在改革大潮中也做出了特殊的奉献——这些正是我们影视作品(包括文学作品)创作的源泉。不管社会上的“大”人物如何“风光”,如何有“本事”,都不可与工人群众的作用同日而语,更不可能取代工人。

那么我们的影视作品中为何工人形象如此之少,有光彩的工人形象更难得一见呢?笔者以为,一是我们的影视艺术家对工业题材,特别是以工人为主角的题材,缺少应有的创作热情。而要创作出工业题材的上品和珍品影视片,首先必须有一批志在工矿、企业(包括典型的非国有企业),满腔热情拥抱工人阶级的影视艺术家;二是创作者缺乏生活的体验,没有真正深入工矿企业,去了解工人,熟悉工人,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反映工人生活的素材。而只有当影视艺术家的头脑中装满丰富的工人形象和生活素材时,屏幕上才可能会有大放异彩的工人形象;三是创作工业题材,表现工人形象也确有一定的难度。这类影视片较多地受到历史片、娱乐片,乃至重大题材片的冲击,加之有些写工人的影视片只限于企业内部的活动,限于具体的生产劳动过程,不被观众所喜欢,难于实现票房价值(经济效益),进而又影响到创作者的积极性。只有深入生活,用心去开掘,下功夫去揭示中国当代工人心灵的历程,传达更丰富的当代生活气息,才有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屏幕设计】相关文章:

婚礼屏幕范文05-16

屏幕广告合同04-22

阅读随笔-屏幕文化06-16

LED显示屏幕05-26

屏幕保护程序05-31

视频监控屏幕07-25

sap屏幕增强示例07-31

led屏幕采购合同07-31

小米手机换屏幕教程08-31

手机屏幕市场分析07-19

上一篇:中心型肥胖下一篇:润滑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