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区别

2024-08-29

本质区别(精选十篇)

本质区别 篇1

一、戏剧的假定性与电影的真实性对比

戏剧和电影都是以叙事为主、表演为辅的艺术表现形式。电影在表现和反应生活内容的过程中,更具逼真性,因此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强调艺术的真实性,从而给观众更强烈的感官刺激,这样观众对于电影内容的理解也将更深刻。而戏剧艺术表演往往是先假定好舞台的场景,之后是演员的演出,在舞台上虚拟出表演的背景、人物以及所要讲述的内容。因此戏剧表演形式可以被称为假设性的艺术表现手法,换言之可以理解成戏剧是“假”中求真,在整个戏剧表演过程中内容背景假定、人物假定、情节假定,每一个舞台的场景都沉浸在一个假定的世界里。当然,戏剧舞台上的表演也要求表演者要有纯熟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够让观众和演员都沉醉到舞台上所烘托的气氛中,使戏剧的表演能够以假乱真,所以说戏剧的假设性是与电影的本质区别之一。

而电影则通过机械性的放映工具来完成表演场景的切换。电影通过摄影机来拍摄各种需要展现的表演内容,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进行镜头画面的剪切,以此来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再呈献给观众。例如,著名的灾难电影《后天》,讲述了世界末日来临的可怕景象,全球气候变冷,以至于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全部被冰封。这样逼真的电影视觉效果,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通过对未来的想象以及在电影荧幕对所想象场景的展现,让人们理解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防止类似电影中可怕的场景出现。但电影所展现的艺术场景往往过于真实,使得观众从某种意义上去质疑艺术表演的价值。

二、复制性方面戏剧与电影的区别

戏剧和电影虽然同为表演艺术,但两者之间却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本质区别,戏剧艺术表演的魅力在于舞台上演员的即兴表演,使得每一场戏剧表演的过程都不具备复制性, 虽然戏剧表演的内容往往是被安排好的,但实际表演过程中却存在舞台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每一场戏剧表演都存在着独特之处,这也正是戏剧表演的魅力所在。而电影的表演在这方面与戏剧相比则显得十分机械,毕竟电影需要之前拍摄完毕,之后通过荧幕为观众进行放映,所有的表演过程全部是设定好的,不存在现场观众与演员的交流,这样从一个方面也就降低了观众的真实感受,原本人与人之间的艺术交流过程变成了高科技的荧幕放映过程。

另外,戏剧表演过程中,演员表演才是整个舞台表演的中心环节。剧目开场之后,所有的协助表演者都要退居幕后, 将整个舞台留给要上场的表演者。因此,戏剧表演就要考虑舞台表演的上场顺序,以此来营造不同的表演层次感。同时, 上场表演的演员还要注意舞台上表演过程与观众的距离,不要过近,更不要过远。这都说明着戏剧表演的不可复制性。而电影的制作过程和表演过程全部是在放映前就完成了,这样虽然电影的表演过程具有很强的复制性,可以同时在很多地方进行放映表演,影响力以及影响范围都更加广泛;但电影的表演过程却不像戏剧一样具有连续性,因此电影的演员必须能够在短暂的、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完成表演,然后由摄影机进行内容的拍摄以及后期处理最终展现在观众面前。虽然电影的复制性更强,能够使更多的观众对电影内容进行欣赏,但电影的表演往往依靠之前设定好的台词进行艺术沟通,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的交流过程,因此可以说电影的表演过程并没有像戏剧那样掌握“演”的精髓,而是更多依靠科技的帮助来完成艺术形式的表达。

三、结束语

宗教与邪教的本质区别 篇2

作者:方永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738

更新时间:2006-11-16

这几年,由于“法轮功”,人们对邪教的危害性有了十分清楚的认识,这与诸多学者们的宣传和研究也是分不开的。但是,冷静地对这几年的邪教宣传和研究做些深入的思考,笔者发现,很多人还是不明白邪教与宗教的本质区别,这典型地表现在发表在学术刊物的文章中的“邪教是从宗教中分离出来的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的浊流”以及“从本质上说,邪教是宗教的异化”这样的话中。它们明显地反映出作者对宗教与邪教的关系缺乏深刻的理解。因为认为,“邪教是从宗教中分离出来的一股浊流”、“邪教是宗教的异化”,就意味着承认邪教原本就是宗教的一部分,是从宗教中分离出来的。承认邪教是原本就是宗教的一部分,就意味着承认邪教与宗教有共同的本质,至少承认它们是同根同源的。但同时,这些作者却又坚称,“邪教不是宗教”,“宗教不可能是邪教”。这种前后矛盾,是对邪教产生之根源的错误认识的一种反映,结果容易造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混淆邪教与宗教,不利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认识邪教的本质。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当继续深入研究宗教与邪教的本质差别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不是一两篇短文能解决的问题。这里,只是简单地谈谈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些尚不成熟的看法,与大家交流。

一、区分邪教与宗教的三个简单标准

一般来说,邪教与宗教是比较容易区别的,并不象很多人说得那么玄秘。邪教与宗教的不同,在现象上表现得就十分明显。这些现象是的差别就是区分邪教与宗教非常简单的一些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看它们的教主是否活着。如果教主还活着,则大体上可以判定它是邪教;如果教主已经过世,则可用其他标准进一步判断。为什么要使用这个看似荒谬的标准呢?因为从历史上看,宗教所信奉的教主都是神或者已经成为神灵的人,而邪教所信奉的教主都是正在世上生活的活生生的个人。所以耶稣在世时基督教被犹太教称为邪教,一点也不奇怪。另外,宗教的创立者都不把自己奉为教主,而是把天上的神灵或已经过世的人奉为教主。比如,犹太教把耶和华奉为教主,而基督教把耶稣奉为教主。在此我应补充一点,耶稣在世时并没有把自己的宗教当做异于犹太教的另外一种宗教,而是把自己的宗教当作真正的犹太教。真正把耶稣的宗教称为基督教的,是耶稣的再传弟子,而那时耶稣已经过世,被他的门徒认为是道成肉身的上帝,是上帝之子,是基督;而且,在世间没有一个人可与他相提并论。另外,宗教特别强调教主与信徒之间的差别,这个差别非常之大,乃至没有活着人的可能达到教主的高度。邪教虽然也强调教主与信徒的差别,但是,这个差别虽然很大,教主非常人所能及,可是,还是有活人能达到教主的高度,这就是现任的教主的接班人,未来的教主;不论怎么说,这个未来的教主是一个人,至少在成为教主之前还是一个人而不是神。也就是说,在宗教里,信徒与神的距离无限大,没有活着的人能够达到教主的高度;而在邪教里,信徒与教主的差距虽然很大,但还是有人在活着时就能达到教主的高度。这是宗教在超越性高于邪教在教主问题上的反映。

第二个标准是看它如何对待人们急功近利之类的非理性心理。人们信仰某种东西,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超越。所谓超越,简单地说,就是突破自己的有限性而走向无限。宗教教人认识自己的有限性,邪教也教人认识自己的有限性。宗教要人认识的有限性与邪教教人认识的有限性内容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可以说,这一点对区分宗教与邪教来说,几乎是没有什么关系的。重要的是,面对人的有限性,人类产生了很多非理性的心理,从根本上来说,这种非理性心理的根源是对有限性的焦虑。如何突破人的有限而走向无限,如何把对有限性的焦虑转化,这就是超越的问题,它是信仰的根本问题。从现象上讲,邪教与宗教的根本区别就体现在实现超越的过程中,如何对待人们的非理性心理。在超越问题上,人的非理性心理集中体现在人总是希望尽快超越人的有限性。宗教和邪教都会利用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但是,宗教既看到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的对自己传播的有用之处,也看到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对信徒自身的有害。因此,宗教是一方面利用这种心理,让人信它,所以强调信在宗教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又防止这种心理因过度膨胀而伤害人,所以设计各种对治它的方法,教信徒理性地忍耐、在行为中等待。邪教则相反,它把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当作难得的抓住人的机会,并且对这一可乘之机千方百计地利用,直到把人毁灭而后快。所以,我们看到,基督教一方面宣扬“只要信,就可得新生命”,另一方面又要人意识到信仰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只有履行责任的人才有真正的信仰。邪教则利用人们急功近利的心理,要人们多捐献以求早升天,教主从中敛取巨额财富或获得随意的肉体满足或精神满足,而信徒则因此而失去财产、人格和自由;当教主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时,就大开杀戒,诱使或强迫潜在的或现实的对手归天。也就是说,人急功近利的心理是非理性的,宗教既利用这种非理性,又用理性来限制这种非理性,使人不至失去最起码的理智。而邪教则紧紧抓住人们的这种非理性,尽力把人们的非理性推到极点,想尽各种办法防止人们恢复理智。

第三个标准是看它们对现世的态度。一个人对现世的态度,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其自己的生命的态度;另一个是其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的态度。宗教对人的生命的基本态度是尊重,而邪教对生命的基本态度是弃绝;宗教对人世的基本态度是这个世界虽然污浊,但还是此生的唯一活动场所,机会难得,应当珍惜;而邪教对人世的基本态度则是这个世界已经坏到了极点,应当尽快离开它,到另外一个世界里。佛教要人知道人身难得,应珍惜生命,发扬大乘精神,建设人间净土。“法轮功”称自己是真正的佛教,却要人舍弃生命,以求圆满,杀子弑父,却说把他们超度到天国,掐死女童,却说除魔。

这三个标准,很容易把握。而且,说到底,它们可以归结为一个标准,这就是道德。就第一个标准来说,宗教不以活人为教主,是要人谦卑;邪教以活人为教主,要人或者在人面前自高自大狂妄,或者在人面前自卑自贱。就第二个标准而言,宗教要人“行乎中庸”,成为完整的人;邪教则要人狂热、盲信盲行,成为单面的人。就第三个标准来说,宗教教人如何做人,如何过共同的社会生活;邪教则使人不成其为人,要人弃绝他人、弃绝社会。宗教之所以为宗教,是因为它教人以正;邪教之所以为邪教,是因为它以邪害人。

二、邪教的来源

邪教与宗教有着上面所说的明显不同。但是,从宗教学的观点看,与“邪教”相对的词是“正教”,与“宗教”相对的词是“非宗教”。也就是说,在语义上,“邪教”与“宗教”并不是对立的。这典型地反映在邪教的来源上。认识邪教的来源,有助于对邪教与宗教的本质区别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邪教”,国际社会对它的规范称呼是“Cult”。“Cult”这个词,源出于拉丁语Cultis文中,原意是“礼拜”、“祭仪”,用于指所有沉浸于崇拜、典礼、情感、仪式和态度的组织,也就是所谓“膜拜团体”。人们之所以把这类组织区分出来,是因为这类组织对世俗的东西不大关心,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际,显得与世俗社会格格不入。这实际上就是对“Cult”一词的世俗定义。中国之所以把“Cult”一词翻译为“邪教”,是因为它既有类似于宗教形式的形式,但又与世俗社会格格不入,甚至与世俗社会激烈对抗,是邪恶的;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就称为“邪教”。形式上类似宗教和实质上的邪恶,是邪教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本质规定。

邪教在形式上类似宗教,这说明宗教与邪教在形式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从宗教学的角度上看,就是组织形式、礼拜形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由于形式只是工具,而工具在相当程度上是中性的,形式不能成为区分邪教与宗教的标准。区分邪教与宗教的标准是实质。前面所讲的三个简单标准就是实质标准。而且,邪教形式上类似宗教,并不意味着邪教具有宗教的形式。从中文的字面上看,“邪教”与“宗教”只有一字之差,而且都有一个“教”字。在中文里,什么是“教”呢?《说文解字》曰:“教,上所示,下所效也。会意兼形声字。上施,故从文;下效,故从孝。”所以,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递、教授和示范、强加,另一方面是接受、学习和仿效。就此而言,“邪教”的“教”与“宗教”的“教”是形式上相同的过程。另外,从“教”的表现方式来看,“教”,既有言传,也有身教和意会,除此之外,教唆、引诱、放任,也可称之为教。言传之教,可以是思想宗旨,但还可能是命令;意会之教,可以是思想历程、思考方法,也可以是未说出的或不可见人的意图;身教就更为复杂了。至于教唆、引诱、放任,虽然不是人们通常愿意承认的教,但却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教。从“教”的含义上讲,无论某种“教”是正是邪,它都可能与宗教无关。与“邪教”相对的词是“正教”,而不是“宗教”。也就是说,邪教并不必然在形式上类似宗教。如果说邪教与宗教在形式上还有些共通的地方,那一定是它们都对某些东西顶礼膜拜。这种膜拜,从学理上看,是宗教性,而不是宗教。宗教性在在任何人对他所喜爱的东西的态度上都有所表现,但我们不能说所有这些态度都是宗教。所以,不必总是把邪教与宗教挂钩。有些组织根本就与宗教无关(如科学教)被为邪教,主要是因为它们膜拜某种东西或宣扬并实践某种邪恶的理论而且行为邪恶。这样的邪教的产生,可以说是与宗教没有多大关系的,所以根本不能说它们是宗教的异化。象科学教,我们只能说它是某种“科学理论”(在科学教中,就是心理分析与治疗理论)的异化,而不能说它是宗教的异化。

即使邪教具有宗教的形式或者类似宗教的形式,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两类根本的原因。一是某种宗教转为其实质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变得与世俗社会格格不入而失去了成为宗教的资格,这时它就徒有宗教的形式,没有宗教的实质。这样的宗教如果不消亡,就极有可能变为邪教。这是邪教的来源之一。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正确地说,有的邪教是异化了的宗教。但若因为有的邪教是宗教堕落而成的,就说“邪教是宗教的异化”,那就不正确了。而且,并不是所有异化了的宗教都是邪教。某种宗教(或者其分支)尽管已经异化,有宗教之名而无宗教之实,如果它并没有变成邪恶的,我们就不能称其为邪教。另外一种原因是某个团体或思想,本来没有宗教的形式,但在发展演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获得或借用了宗教的形式。如果这个团体或思想在具有宗教形式之后,没有邪恶的行为或内容,我们也不能称之为邪教。但若它在具有宗教形式的同时又具有邪恶的行为或内容,它就成了名符其实的邪教。

这样,就与宗教有形式上关联的邪教来说,它们也至少有两种来源方式:一是邪恶组织披上宗教的外衣,二是宗教堕落(异化)成邪恶的组织。邪恶组织披上宗教外衣,以宗教的面貌出现,错误不在被借用的那种宗教,因而不能说这种邪教是宗教的异化,只能说这是宗教被人恶意利用的结果。对付这种邪教的方法,就是撕开它的宗教外衣,说明它与那种宗教的本质区别,揭露它的真实面目。如“法轮功”借用佛教的“法轮”概念,要人通过“转法轮”来求圆满。对此,我们的正确方法就是说明在佛教中“法轮”、“转法轮”和“圆满”的真正含义,将之与“法轮功”所说的“法轮”、“转法轮”和“圆满”相对比,这样一来,“法轮功”不是真正的佛教,也就清楚明白地得到说明。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某种宗教之所以被邪恶组织利用,自然本身也就存在一些可为邪恶组织所乘的弱点。一种宗教应当防止自己被邪恶组织利用,这就要求它加强自身约束,努力完善自己。同时,针对这些弱点,政府应当加强对宗教的管理,防止宗教被邪恶组织利用。这三个方面,即介绍真正的宗教是什么,宗教团体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政府强加对宗教管理,构成了防止宗教被邪恶组织利用的三道防线。

此外,我们还应当清醒地看到,由于宗教自身存在的弱点,它既可能被邪恶组织利用,也可能自己堕落(异化)为邪恶组织,成为邪教。目的,在对邪教的研究中,大多数人都没有看到这个问题。他们提到邪教时,总是把它与宗教对立起来。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宗教因为代表着传统的价值观、代表着人对终极性/无限性的追求,在人类生活中总是具有正面价值。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宗教理所当然地是指正教。与正教对立的,当然是邪教。于是,在现在的研究中,就有一个不成文的理论假规定,即邪教不是宗教。在这个理论假定背后,还有一个假定,即宗教不可能是邪教。从理论上讲,人间的力量有正义的也有有邪恶的,但不论是正义的力量还是邪恶的力量,都既可能采用人间的形式,也可能采用超人间的形式。人间的力量以超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宗教。由于人是善恶的混合体,在人间,善的力量与恶的力量总是纠缠在一起,完全分开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任何宗教中,都既存在善的力量,也存在恶的力量。也就是说,任何宗教都是善恶的混合体。在任何宗教中,我人都发可发现善的东西,也可发现恶的东西。宗教并不是一块纯善的净土。正是由于任何宗教都是善恶的混合体,所以即便是所谓的正教,也可能堕落变质为邪教。也就是说,宗教并不当然地等于正教。同样的道理,邪教也不能简单地因为它是邪恶的,就不可能是宗教。我们不应当担心出现这样的后果,即因为在理论上承认邪教可能是宗教,而导致在实践中打击邪教被认为是在打击宗教。我们既然承认信仰自由,而我们的宗教政策保护的是宗教信仰以及合法的宗教活动,而不是简单地保护宗教。所以,任何合法的宗教组织或团体做了违法的活动,我们不会因为承认它是宗教组织或团体而视而不见,而是加以制止或制裁。正如我们不会因为承认一个杀人犯是一个人而让其不依照法律承担其责任一样。我们打击邪教,决不是因为它不是宗教,而是因为它是邪恶的宗教。所以,在研究邪教时中,我们必须放弃这两个不合理的假定,即邪教不是宗教,宗教不可能是邪教。马克思也说过,宗教是毒害人民的精神鸦片。鸦片是毒品,也是药品。宗教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果说世界各大宗教反映了宗教的积极面,那么,邪教就反映宗教的消极面。正教是用以治病的精神鸦片,而邪教则是用来害人的精神鸦片、毒品。

此外,把邪教与宗教对立起来,实际上是在变相地采用各种宗教所制定的邪教定义。这种定义的标准是自己的教义。每个自己认为是宗教的团体,都认为自己是真正的、完满的宗教,而其他的自称是宗教的组织不是低级、落后或堕落的宗教,就是假的、邪恶的宗教。依据这个标准,世界各大宗教的各个教派都有自己的邪教名单。我们认为邪教不是宗教,不过是把各个宗教和教派的邪教名单拿过来,去掉我们承认是正教的那些宗教组织或团体,挑出我们与他们共同认为是邪教的那些宗教组织或团体,再加上在我们看来是邪教的、但这些宗教或宗派未必承认为宗教的那些团体与组织,于是,我们就可以令各大宗教或宗派满意地宣布,邪教不是宗教。必须承认的是,这种办法非常实用,而且可以令各方满意。但从宗教学的立场上看,这实质上还是在判教,而不是在做较为客观的分析。它的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它可能把本来是无害的某些自认为是宗教的团体或组织当作邪教。

从现实看,有的邪教是从古老的宗教演化而来,或者直接就是古老宗教的延续而来,对之没有做任何大的改变。如印度教的某些教派还在向毗湿奴神献活人祭。这种邪教本身就是宗教,只不过因为它没有根据时代要求在教义、实践、仪式等方面要求调整自己,或者被其领导人为了个人野心或私利以及集团的政治图谋而被引上了邪恶的道路,因此才成为邪教。

总而言之,从来源来看,邪教有三种类型,一是膜拜某种东西或宣扬某种邪恶理论并以邪恶的手段去实现它的组织;二是披上宗教外衣的邪恶组织;三是宗教组织堕落而成的邪恶组织。这表明,邪教可能与宗教有关,甚至可能原本就是宗教。所以,我们所讨论的邪教与宗教的本质区别问题实际上是邪教与正教的本质区别问题。

三、邪教与正教的本质区别

邪教与正教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一正一邪。正邪之别的根本就是道德。在这方面,已经有相当多的文献。不必要在这里过多地重复。笔者认为,还有两点值得引起特别的重视。这就是末世论与魔鬼论。

一、末世论。宗教都有自己的末世论,而邪教可能有末世论,也可能没有。如果邪教有末世论,那么,它与正教的末世论也有根本的不同。这就是,正教的末世论总是一种在上、向前的末世论,它给人们提供的是一种警示、一种立足于现实才能实现的奋斗目标。因此,它虽然贬抑现实,但却是在肯定现实应有价值的基础上来进行的。也就是说,正教的末世论是对现实的一种批评性扬弃。而邪教的末世论则完全否认现实的价值,而且往往宣传一种具体的末日论。所以正教要人们在现世好好生活,为来世更美好的生活做准备;而邪教则要人们在某个具体的时间之前抛弃世上的一切,等待末日到来;或者把一切捐献给教主,以求教主帮助他渡过末日的灾难。

二、魔鬼论。一般宗教中都有魔鬼的存在。魔鬼作为恶的一方与作为善的一方的神争夺信徒的灵魂和肉体,所以在宗教中通常都有驱赶和消灭魔鬼的仪式。但是,这种活动在正教中一般没有太大的位置,而且多被视为下流的活动,不登大雅之堂;只是在将魔鬼内心化、强调心魔的情况下,它们才在高级的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这时驱赶和消灭魔鬼的活动已经多是在个人内心进行的事情。而邪教则特别强调魔鬼的地位,并不遗余力地宣传魔鬼,把魔鬼实体化,具体到某一个人或某一些组织或认为所有不是信徒的人都在魔鬼的队伍里,结果驱赶和消灭魔鬼的活动就可能变成针对具体的个人、组织甚至全社会的敌对活动。有的邪教甚至以魔鬼取代主神的地位(如撒旦教),干脆对魔鬼顶礼膜拜,用人祭、性放纵等邪恶活动尽力讨好它。还有一个重大的不同,正教一般不举行驱赶和消灭魔鬼的活动,即使其庸俗神职人员举行这样的活动,收费也是不多的;而邪教则不然,很多邪教经常举行这类活动为主要,收费很高(如科学教),以此敛财。同时,对魔鬼的宣传越多,魔鬼的能力被说得越神奇,就越能突出邪教教主的神奇,这对神化教主、控制信徒,都是非常有用的。

健忘or老年痴呆?这是本质区别 篇3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55岁以上人群老年痴呆的患病率接近4.2%,65岁以上为7.2%,80岁以上老人高达30%。更有报道推算,到2050年AD的患病率将增加4倍,即每85个人中会有一人患病。

更值得注意的是,老年痴呆没有任何根治方法。如果不能早期识别痴呆,及早干预,老人的生活质量将直线下降,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那么,如何才能早期识别普通健忘和老年痴呆呢?

在痴呆的早期,病人可能仅仅是记忆力减退,特别是记不住近期的事,词不达意,情绪不稳定,容易迷路;到了中期,完全没法记住近期的事,可能连梳头、吃饭、穿衣、大小便等日常生活技能都需要帮助,有时甚至在家也会迷路;如不控制,病情发展到晚期,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甚至可能不会吞咽吃饭,不少病人因为感冒、肺炎或者褥疮导致死亡。

实用!3个小测试让早期痴呆无所遁形

由于老年痴呆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略,绝大多数老年痴呆患者在发现时已到了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干预的时机。但是,老年痴呆在发病早期并非无迹可循。

三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在家自测,只要其中一项不达标,就要及时到记忆门诊查明。

第一步:让老人记住5个不同的东西

选择老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但一定要不同种类,比如某种水果、餐具、家具、调味料、衣服等。

第二步:让老人画个钟

能画出闭锁的圆(表盘),得1分;将数字安置在表盘上的正确位置(所有数字都在圆内),并且按顺序将表盘上12个数字填写正确,得1分;将指针安置在正确的位置(指针上是否有箭头,分针是否比时针长等),得1分。得3分为正常,2分为基本正常或轻度痴呆,1分已经到中重度了。

画钟试验结束后,问老人第一步中提到了哪几个物体,答对一个得1分。

第三步:让老人算数

“100-7”,得出结果后再连续4次“减7”,分别得出5个数字。算对一次得一分。 专家指出,三个自测分别针对老人的记忆、认知和视空间,任何一项有异常(画钟试验低于2分,记忆、算数试验低于3分),都要尽早前往记忆门诊查明,千万不要误了病情。

十个“护脑大法”你掌握了吗?

由于痴呆无法根治,预防痴呆就要从年轻开始重视。国际阿兹海默病协会总结了10个保护大脑的方法:

1. 足量且有规律的运动

规律运动可以减少1/3痴呆的发生。那么,如何运动才算足量、有规律呢?每周3-5次,每次保持30-50分钟的轻中强度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等。

2. 保证“大睡”和“小睡”

每天晚上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再加上每天中午20-30分钟的小憩,这样又能减少1/3的痴呆。

3. 保护大脑免于外伤

任何的脑外伤都会提高老年发生痴呆、抑郁的风险,所以日常生活要保护好脑部,避免受到车祸、外伤、感染等打击。

4. 每天玩点智力游戏,经常挑战自己的智力

“脑筋不动会变硬”,无论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可以多进行下棋、跳舞、听音乐等活动。

5. 社会活动少不得

多与家人、朋友交流聚会,保持一定的社交活动,尤其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更要培养必要的社交爱好。

6. 远离烟草

专家建议,1根烟都不要抽,并且坚持1年以上,才能达到保护大脑的效果。

7. 鼓励“地中海饮食”

所谓“地中海式饮食”,就是指有利于健康、简单清淡以及富含营养的饮食,比如每天保证五类食物的摄入(全谷类、蔬菜、水果、优质蛋白、坚果),每天进食3-5种不同颜色的低脂、低热卡、高营养素蔬果等等。研究发现,地中海饮食可以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还可以保护大脑免受血管损伤,降低发生中风和记忆力减退的风险。

8. 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肥胖。

9. 活到老,学到老

每天读书、看报,坚持学习,最好做笔记,这也是锻炼脑力、保持思维活跃的“护脑法宝”之一。

10. 远离焦虑、抑郁等坏情绪,保持乐观向上

来源:医学论坛网

谈报告文学与通讯的本质区别 篇4

何为“报告”?《辞源》中的解释是“宣告”的意思。其词意来自于《汉书·王莽传》:“虽文王却虞芮何以加?宜报告天下。”很显然, 报告文学的题材, 应具有较强的新闻性, 即如新闻界的老前辈范长江所言:“为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离开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前提, 文章写得再长, 再有文采, 也不能称为“报告文学”。

诚然, 作为比较详尽、生动地报告新闻事件或人物发生 (成长) 经过及结果 (经验) 的新闻通讯, 与报告文学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好的长篇通讯, 如魏巍采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穆青等采写的《为了周总理的嘱咐》等, 完全可以视为准报告文学。但就整体而言, 报告文学所反映的“特定形象”及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显著性和新鲜性等, 要比一般通讯强一些, 内涵也更深、更丰富一些。也就是说, 衡量通讯题材的新闻价值的尺度比较宽泛, 重大的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可以写成通讯, 凡人小事、日常变化等等也可以写成通讯, 只是分量轻重、篇幅长短不同而已。报告文学则不行, 既然要向世人“报告”, 就要对题材进行严格的筛选, 让人觉得确有报告的价值。否则, 那就没有必要耗费笔墨, 洋洋万言, 耗费那么多纸张了。

有人也许认为, 新闻既然与文学杂交, 产生了报告文学, 那就完全可以“价值不大故事凑”, 在人物做的事情上及取得的成绩、政绩上多下些功夫, 多用些笔墨, 然后适当多些描写、议论和抒情, 就可以与通讯区别开来, 成为像样的报告文学。对此, 我也持一种反对的意见。

我承认报告文学首先是“事学”, 但报告文学也是“人学”, 越是好的报告文学, 越要写出人物的心理、性格、悲欢离合和其中所提示的社会意义, 从而达到吸引人、感染人、启迪人这样三个目的。这也正是文章的新闻性所要求的。不注意这一点, 仅仅写出笔下人物做了些什么, 一件件罗列, 一件件渲染, 一件件铺陈, 还不能说这篇文章就算合格。

好的报告文学, 搭的架子也应该比通讯更大一些。因为它特别强调时代精神, 强调作为知识分子写作方式的理性精神。所以在写作中, 要充分展示客观现实, 同时要解释现实的存在, 还要对现实中值得警醒或反思的现象、问题等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批判。如果把通讯的构架比作一栋砖瓦结构的平房的话, 那么报告文学的构架就应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的楼房。惟有如此, 方能上下几千年, 纵横几万里, 在更大的时空区间展现背景, 刻画人物, 容纳细节, 烘托环境, 表达主题。

要做到这样几点, 就要认真地加以采访, 采访得越深入、越细致、越理性, 报告文学就写得越生动、越感人、越具有文学素质。在这里, 有三点必须牢牢把握, 那就是不允许虚构, 不允许夸大, 不允许任意的合理想象。原因很简单, 报告文学既然脱胎于新闻, 对于传播时效性和客观真实性的要求, 应当同新闻一样严格,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模糊和淡化。如果报告文学不能保真, 它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久而久之, 人们就不会相信报告文学, 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另外, 报告文学一有编造、虚假的成分, 也会给文中的人物造成不利。不了解情况的人会以为宣传的对象品质恶劣、胡诌八咧, 有意给自己涂脂抹粉;严重了还会惹出官司, 使作者和文中主人公皆受牵连。所以, 报告文学不但总体和本质要真实, 情节和细节要真实, 人物的内心和情感也要真实。

真实性从何而来?光靠坐在屋里苦想不行, 仅凭现成材料或作者经验也不行, 必须深入群众进行广泛而又客观的采访, 有时还要亲身体验和感受。我的体会,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有些情节特别是细节, 往往超出作者的想象, 如果不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 是很难挖掘得到的。可以这样讲, 一篇报告文学若情节和细节都是大路货, 没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那么, 它的文学性就大打折扣了。

穷人与富人之间的本质区别[大全] 篇5

郎咸平语录】

1、穷人缺什么:表面缺资金,本质缺野心,脑子缺观念,机会缺了解,骨子缺勇气,改变缺行动,事业缺毅力。

2、世界上最愚蠢的人是非用自己撞得头破血流的经验才叫经验。

3、年轻是本钱,但不努力就不值钱。

4、富就富在不知足,贵就贵在能脱俗。贫就贫在少见识,贱就贱在没骨气

富人每天在想什么?你知道吗?第一,富人相信〔我创造自已的人生〕,而穷人却只相信〔一切命中注定第二,富人玩金钱游戏要(赢),而穷人玩金钱游戏只想(不要输)。(第三,富人下决心要维持有钱的地位,而穷人只是想要有钱第四,富人从大格局思考,而穷人却自我设限。第五,富人专注于机会,而穷人专注于障碍。第六,富人仰慕其他富有和成功的人,而穷人厌恶富有和成功的人。第七,富人和积极、成功的人为友,而穷人却和消极、不成功的人混在一起。第八,富人愿意推销自己和价值观,而穷人对行销却很反感。第九,富人认为自己大于问题,而穷人认为问题大于自己。第十,富人乐于接受,而穷人拙于接受。第十一,富人选择依成果受薪,而穷人选择按工时赚钱。第十二,富人两者都要,而穷人两者选一。第十三,富人看财产净值,而穷人看工作收入。第十四,富人精于理财,而穷人被钱控制。第十五,富人用钱赚钱,而穷人卖力赚钱。第十六,富人即使害怕也会行动,而穷人因害怕而没有作为。第十七,富人永远在学习,而穷人认为自已什么都知道。

财富第一波:70年代-农业革命 [靠土地];财富第二波:80年代-工业革命 [靠机器]; 财富第三波:90年代-商业革命 [靠经商]; 财富第四波:2000年-网络革命 [靠智商]; 财富第五波:2003年-保健革命 [靠知识]; 财富第六波:2006年-直销创业 [靠人脉]; 财富第七波:2009年-网上直销 [靠观念]。

一、20%的人 是富人 80%的人是穷人

二、20%的人 掌握世上80%的财富 80%的人 掌握世上20%的财富

三、20%的人 用脖子以上来挣钱 80%的人 用脖子以下赚钱

四、20%的人 正面思考者 80%的人 负面思考者

五、20%的人 买时间 80%的人 卖时间

本质区别 篇6

关键词:作品提供行为;存储服务提供行为;抗辩;授权证据

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我国网络著作权的保护曾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该司法解释的部分内容与侵权责任法及条例有不协调之处”等原因,最高人民法院于2012年12月26日重新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规定》),于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同时废止了上述司法解释,揭开了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新篇章。

一、应对存储抗辩乃出版者维权胜败的最后关口

《规定》“将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区分为作品提供行为和网络服务提供行为,对于构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责任体系具有基础性意义”。如发生侵权,则作品提供行为依法承担直接侵权责任,即承担赔偿责任不以过错为归责要件;网络服务提供行为承担间接侵权责任,承担赔偿责任以过错为归责要件。《规定》第3条规定了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直接的作品提供行为及其归责原则,但并未规定如何界定和区分网络用户的作品提供行为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作品提供行为。在出版者、音像制作者等享有信息网络传播专有使用权人(统称出版者)被侵害主张权利时,网络服务提供者(简称被告)为了推卸责任,必然进行的抗辩就是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即存储服务,涉案作品系网络用户或服务对象提供,应当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简称《条例》)第22条的规定受到“避风港”的保护,免除赔偿责任。“由于网络用户的侵权行为具有隐蔽性,又多数不具有赔偿能力,因此追究网络用户的法律责任不可行且不具有经济性。”这就是被告进行存储抗辩,试图将侵权责任推到隐藏的甚至虚拟的网络用户头上的根本原因,是侵权者的最后防线。

被告的存储抗辩如成功,出版者等权利人的诉讼请求多数情况下难以得到支持,且因出版者难以向隐蔽的侵权人主张权利,维权即告失败。出版者要赢得维权胜利,必须对其存储抗辩进行有效应对。由此可见,出版者有效应对被告存储抗辩的意义重大。

为此,出版者须把握作品提供行为与存储服务提供行为的本质法律特征及其区别,区分真假存储服务提供行为,这是维权胜诉必须突破与闯过的侵权者的最后一道防线与关口。

二、作品提供行为的本质法律特征

传统出版者的实质就是作品使用者或提供者(这里所言的作品提供的对象是市场或受众,而不是著作权人将原作提供给出版者)。《著作权法》确立的作品提供的基本规则就是获得使用许可并支付报酬。据此我国《著作权法》将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作品,作为承担侵犯著作权责任的首要情形予以制裁,并将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报酬,同样作为重要的侵权情形予以制裁。

依据《著作权法》第53条规定,著作权人与作品提供者发生纠纷,判断是否侵权的标准就是作品的提供者即出版者、制作者是否有合法授权。授权合法,则不承担侵权责任;否则即要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返还不当得利之责。授权合法性是侵权与否判断的基本标准,是作品直接提供行为合法与否的生命线,是著作权法的灵魂。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的授权形式主要有权利人直接授权、法定许可。著作权人的直接授权且作品已发表是法定许可存在的前提。因此,著作权人授权是著作权授权之基。

著作权人授权的基本形式是投稿行为。作品使用者收到权利人投稿后有对作品使用与否的决定权。作品提供者如决定向市场或用户提供作品,则可以依法使用,投稿一提供行为构成了要约与承诺的合同关系(取得专有使用权须具备书面合同的形式要件)。

传统出版业如报刊社、出版社等使用作品主要都是通过投稿一使用形成合同关系来合法向市场提供作品的。由此,我们可以将权利人与传统作品提供者间的基本法律关系概括为投稿与提供的合同法律关系。除法定许可外,著作权人投稿是多数作品提供者最为主要的取得授权形式。

网络的发展使网络世界也存在大量作品提供者主体。依据《条例》第2条规定,许可使用并支付报酬同样适用于网络世界,著作权利人与网络作品提供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仍然是投稿与提供的合同法律关系。投稿就是权利人许可网络作品提供者的基本授权形式。因此,获得许可使用并支付报酬是合法的网络作品提供者或网络作品提供行为的本质法律特征。

三、存储服务提供行为的本质法律特征

《条例》第22条中“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供服务对象通过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表述,明确了存储服务提供行为所必须具有的缺一不可的两个主体、两个客体。(1)存储服务提供行为的两个主体。一是网络服务提供者。这个主体是信息存储空间的权利人、提供人。二是服务对象。这个主体是信息存储空间的使用人、需求者或用户。(2)存储服务提供行为的两个客体。一是存储空间,或信息存储空间。存储空间内因其存储的是信息,所以称为信息存储空间。二是信息,具体是指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

仅有两个主体与两个客体,仍不能构成存储服务提供行为。两个客体是物质的、中性的。只有两个主体之间具有存储服务法律关系的情况下,才构成存储服务提供行为。即存储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的信息提供存储服务,两个主体之间在信息存储空间客体上建立了存储信息客体的服务。因此,存储服务提供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建立的是存储服务提供的法律关系,即存储服务提供者运用其信息存储空间为服务对象的信息提供存储服务而成立的合同关系。或者说,存储服务提供者运用其信息仓库为服务对象的信息提供存储服务成立的合同关系。这就是两个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实质。也就是说,没有建立信息存储服务合同的法律关系,也不能构成法律上的存储服务提供行为。在存储服务合同关系中,存储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象只有使用权,没有其他权利;服务对象交付(上传)的作品,服务对象享有权利,存储服务提供者不享有权利;服务对象对信息存储空间只有使用权,不享有其他权利;存储服务提供者对服务对象交付的信息,只有存储服务的权利,不享有其他权利;服务对象对存储服务依照约定支付存储费或空间使用费(包括约定免费的存储或空间服务)。存储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享有权利而自己不享有权利的作品提供存储服务,这就是存储服务提供行为的本质法律特征。

nlc202309032103

综上所述,存储服务提供行为是由两个主体、两个客体及其两个主体之间建立的信息存储法律关系构成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两个主体之间建立的信息存储服务法律关系。

四、网络作品提供行为与存储服务提供行为的本质区别

存储服务提供行为与作品提供行为之间,具有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作品提供行为也有两个主体:网络作品提供者和信息(作品)“作者”;两个客体:信息存储空间和信息(作品)。这种相似性,很容易造成混淆两者之间本质的差别。存储服务提供行为两个主体之间建立的是存储服务法律关系。作品提供行为两个主体之间建立的是作品提供法律关系。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或服务之间的本质法律区别。

作品提供法律关系是基于作品许可合同(通常为投稿协议)建立的法律关系。其基本内涵为:作者有权许可他人向市场提供其作品(内容)并获得报酬;出版社等作品提供者依照授权及其约定或者法律规定支付报酬。作品提供法律关系对提供者来讲,不仅要取得授权,还要对授权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前引《著作权法》第53条对传统作品提供法律关系的这一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网络传播作品首先是在对作品复制的基础上供公众在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因此,《著作权法》的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网络传播领域。即网络服务提供者若作为网络作品提供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则需要对授权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不能证明有合法授权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骆电等指出:“对于作品的依法自由传播是网络作品内容提供者的权利,该项权利来源于原作品权利人的授权或者法律的特别规定。原作品权利人的授权主要通过相关协议体现,而法律规定则主要是著作权法律制度关于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规定。”这就是合法授权的基本要义。

存储服务提供行为主体的身份是信息网络技术服务提供者,它仅仅提供技术服务,不对作品权利授权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不具有普遍的注意义务,作品授权的真实性、合法性由作品的提供者即存储人负责。骆电等指出:“不同于网络作品内容服务提供者,网络技术服务提供者的权利来源自作为市场主体的一般民事权利。由于网络技术服务提供者并不直接将作品置于网络空间进行传播,而是通过自己的技术服务本身为作品的网络传播提供空间、链接以及其他技术服务,因此,其技术服务本身不需要经过原作品权利人的授权或者法律的特别规定。”而提供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则是信息网络传播者,或者说是作品提供者,他就需要通过授权取得信息(作品)的提供权后再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需要对授权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因此,侵权案件中,被告是否经过授权获得作品传播者权利是作品提供行为与存储服务提供行为的本质区别。只要服务对象或网络用户是以作者的名义向被告投稿,由被告决定是否向公众发布作品,即被告对作品的传播行为经过的授权无论是否合法,其从事的都是作品提供行为;如该授权不合法,则被告应依法承担直接侵权责任,赔偿出版者的损失。否则,如果服务对象或网络用户非以作者名义向被告投稿,而是直接上传作品,即服务对象或网络用户未授权被告对作品进行传播,被告不能决定是否发布作品,则被告提供的是存储服务,被告承担间接侵权责任,只有在明知或应知作品侵权等情况下,才承担赔偿责任。所以,出版者应对侵权者的存储抗辩,须牢牢把握被告取得授权证据,这是对抗侵权者存储抗辩的法宝。

五、区分真假信息存储服务提供者,切实保护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

由于作品提供行为与存储服务提供行为在形式上极易造成混淆,网络作品提供者往往利用两种服务形式上的相似性,通过版权声明等进行所谓存储服务“标示”,试图逃避法律责任。从被告权利享有出发,即被告是否被授予信息网络传播权出发,界定被告的服务性质,是区分真假存储服务的基本判断。在通过公证途径取得侵权证据的同时,保全被告设定之投稿程序的每个环节,是掌握授权证据的唯一手段,是维权胜诉之基。

目前《著作权法》第3次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国家版权局发布的修订草案第2稿第69条第1款指出存储服务进入“避风港”保护,同时在该条第5款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他人作品,不适用本条第1款规定。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作品与服务两种不同提供行为的法律性质的重大差别,才能切实保障相关权利主体的合法权利,这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和谐社会发展,鼓励创新等,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浅谈照相写实绘画与照片的本质区别 篇7

照相写实绘画又被称作超级写实主义绘画, 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与美国的一种艺术流派, 作为具象写实性艺术, 照相写实画派利用照相机为其艺术表现的一种媒介工具, 客观地拍摄艺术家所需要的各种题材作为原始素材, 然后用再用画笔及其他现代化的绘画工具, 以真实细腻的手法将其再现到画布上的产物, 这是一个及其漫长的过程, 也是艺术家进行个人创作的过程, 同时也需要艺术家付出大量的时间来细致的刻画, 以达到真实、细腻、逼真的效果, 也因此许多不了解绘画的人一直把照相写实绘画看作是照片的复制品, 认为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的, 多此一举的, 是机械的, 就是盲目的复制照片, 既浪费时间和精力, 更没有任何的艺术价值可言, 费力不讨好, 正是因为这些缘故, 使大众对照相写实绘画产生一种误解, 照相写实绘画即照片的复制品的看法, 下面我们从创作情感、创作方式、两个方面分析一下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从创作情感上说, 无论是西方画家还是中国画家, 绘制照相写实作品是都付出了许多个人情感, 作品也包含了各个国家风俗习惯, 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怀在其中, 这些都是照片远不能及的, 在西方, 早期的照相写实主义作品以近乎机械的, 相对冷漠的心态, 表现艺术家对社会现实与自然情境的默默关注, 可以说它是机械的临摹照片的一个过程, 但所产生的作品与照片又是不同的。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照相写实画家克洛斯, 他的作品《自画像》把自己的头像放大若干倍, 画面效果比照片更加真实细腻, 他也曾说过“我绘画的目的就是把摄影变成照片”。但是他的作品远看很具象, 近看每一局部又都很抽象, 作品的真实性与照片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局部的画面效果又是照片的局部所远远不能达到的效果。所有说他的绘画作品还是有别于照片的。

写实绘画在我国兴起虽说要比西方晚几百年, 但艺术家们经过几十年不断地的努力, 已使写实绘画生生不息, 并没有像当代其他一些行为艺术一样被人们所唾弃, 反而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来, 写实油画在当代的中国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所关注着。中国的本土画家也并没有像西方画家那样完全机械的临摹照片, 而是结合了中国的本土文化特色和多层次的社会因素创作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照相写实绘画作品, 例如罗中立的《父亲》, 看过这幅作品的人无不为其真实细腻的表现手法叫绝, 我们不仅佩服其高超的绘画技法, 更为画面中所蕴含的情感所感染, 我们知道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位父亲, 而是中国千千万万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中父亲形象的代表, 是一种典范, 它诉说着父亲生活或中的苦与乐。艾轩的一系列西藏人物画, 同样具有浓浓的地域情怀, 欣赏过后无不为画中人物的悲喜所感染, 也许这正是中国式照相写实绘画的魅力所在, 它的表现手法近似照片, 又不是照片那样机械无情, , 绘画作品的妙处在于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情感, 都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一种宣泄和释放, 但是照片却不具备这种功能。

从创作方式上来看, 照片从前期取材到后期冲洗, 并不是一个漫长繁缛的过程, 简单易操作, 不需要多大的艺术修为, 而其中大部分都是机械在其主要作用, 人只是辅助作用, 照片可以说是瞬间的产物, 如当下流行的拍立得相机, 瞬间就可以见到照片, 不需要拍摄者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情感, 瞬间即得, 这也是照片的优势所在, 相反, 如果想要一张特别优秀的照相写实绘画作品, 需要花费艺术家数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完成。当代中国照相写实画家冷军的作品尤为突出, 欣赏他的作品后, 估计没有人会拿他的作品与照片进行比较, 不仅仅是因他画面表现的人或物精确无误, 真实细腻, 而是照片上所展现的细节和色彩, 都巨细无遗的表现着, 是照片远不能及的, 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换种角度来看, 这种创作方式反倒成了对人们常规观察方法的一种挑衅。一般情况下, 人们对事物的视觉认知不会精确到面面俱到。而通常由于每个人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点的不同, 对待事物眼睛会有所选择地做出个人的见解, 每个人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 并不一定能从作品本身领略到其精华所在, 这也正是照片与照相写实绘画作品的区别所在, 绘画作品不会因人的个性差异而展现不同的视角, 是艺术家强化甚至夸张了个人要表达那部分细节, 使其更具艺术性, 特点也更加突出, 丰富了画面的色彩效果, 使其更具艺术特色, 生动形象。任何高科技的相机拍摄的照片都达不到这种效果。也可以理解为照相写实绘画作品是在照片素材的基础上把人或物更加完美地展现出来, 照片所不能表达的因素, 在绘画作品中都体现出来了, 因此也不能说两者没有关系, 也可以理解为照相写实绘画作品是照片升华之后的精品产物。

本质区别 篇8

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中数学一开始即在初中学习的“函数”的基础上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集合作为数学的基本语言可以简洁地表示数学对象, 对刚步入高中的同学来说, 也是抽象的。而后续的几何部分也削弱了直观性而突出了抽象性和空间的想象能力。这就是说, 思维要从初中的直观、经验型向抽象、理论型过渡。高一的同学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的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 很多老师将各种题建立统一的思维模式,

二、知识内容的剧增和知识间综合性的增强是初高中数学突出表现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低、知识面窄。高中数学知识广泛, 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推广和引申, 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由于高中教材的理论性增强, 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 根据一定的逻辑, 把基本的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结在一起, 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前后知识的关联是其中一个表现。另外, 知识结构的形成是另一个表现, 因此高中教材知识的结构化明显升级。高中课程目标明确地提出要提高学生的五种基本能力, 即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能力。平时要注重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象能力。同学们在初中学习过三视图, 可以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 到高中, 我们会具体给出三视图的定义, 而且会考查由三视图如何还原出实际物体。

三、考试侧重点不一样是初高中数学的显著差异

初中数学的考试方法, 基本上是学什么考什么。高中数学考试却有许多截然不同之处。高考中主要考查什么呢?考纲要求:数学学科的考试, 按“考查知识的同时, 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 将知识、能力和素养融为一体, 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拿河北高考卷来说, 考试题多半是生疏的题目, 是不能依赖模仿加以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在做题中最感困难的是没有思路。分析不出所要解答的题目的问题结构。仿佛感到什么方法都学过, 就是分不清什么时候该用哪一个。看来, 初高中数学考试的主要区别是高中考的是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途径与方法

(一) 开学初必须给学生讲清楚初高中的本质区别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

有一些同学在初中学习不规范, 凭借聪明的头脑, 在初三的中考突击中也能取得较理想的成绩。从课程本质上说, 高中内容体系性虽强, 但是在编写时是通过“模块”的形式把这些比较系统的内容分散开来编写的, 如果没有老师的引领, 同学们在学习时会觉得内容繁杂、无序, 不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和“思维链”, 无法形成对知识“一览众山小”的把握, 并不利于对知识的学习。

(二) 狠抓数学思想的培养。

无论是初中数学还是高中数学, 数学思想都是数学的灵魂, 它们之间是可以衔接的。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内容的本质认识, 是对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的进一步抽象和概括, 属于对数学规律性的认识范畴。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的关键, 数学思想指导着数学问题的解决, 并具体体现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有: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转化思想、整体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

(三) 强化运算能力的培养。

学习数学离不开运算, 初中老师往往一步一步在黑板上演算。到了高中, 因时间有限, 运算量大, 老师常把计算过程留给同学们, 这就要求同学们多动脑, 勤动手, 不仅要能笔算, 而且还要能口算, 心算和估算, 对复杂运算, 要有耐心, 掌握算理, 注重简便方法。如果你掌握得不准, 甚至有偏差, 那么多做题的结果, 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 因此, 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

摘要:高中教材不再像初中教材那样贴近生活, 生动形象, 知识容量也更为紧密。注重抽象思维, 内容庞杂、知识难度大是高中数学的特点。客观的说, 初高中知识之间存在断层, 正是由于这种断层造成很多同学难以在较短时间内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那么, 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过渡, 使得同学们对高中数学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并迅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呢?本文结合自己教学经验谈谈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

关键词:衔接,抽象,本质

参考文献

本质区别 篇9

1、二维游戏和三维游戏在形式上的区别

1、1环境空间的表现

二维游戏用二维平面表现环境空间。因此,二维游戏中的环境空间没有光照等条件的影响,不能真实地再现自然环境,缺乏真实感。二维游戏中的环境空间没有多视角,所以在光影效果表现的时候,跟踪人物脚下是一块简陋的黑影,只能是一个角度,而且不会改变大小。二维游戏中场景的表现也很简单,树木、花草等大小是固定不变的,缺乏变化。但是,二维游戏中环境空间的绘画风格很细腻、精致。这源于大多数二维游戏的场景、角色等是人手工绘制,通过扫描仪扫进电脑的。

与二维游戏相比,三维游戏中的环境空间是立体的,具有多视角,兼有环境关照等条件的影响,是现实世界的模拟,富有真实感。三维游戏中,环境空间的多视角,使得空间中的物体能够进行旋转、大小改变等。光照等条件的影响,使物体能够进行色彩的改变,更接近现实世界,更易激发玩家的感官,使玩家在游戏中有更强的参与性。如经典三维游戏《极品飞车》(见图1)

1、2人物的制作

二维游戏在人物的制作上,采用二维贴图的方式,缺乏真实感。在早期的游戏制作上,二维游戏中多采用Q版的角色形象。Q版的角色形象具有夸张、变形等特点,可让玩家忽略真实感,从而弥补二维表现手法技术上的不足。[1]其次,二维游戏中的角色形象多为幼稚、可爱的卡通型,绘画风格也比较细腻。加上二维游戏在环境空间的表现上不能表现出大型的、气势宏伟的场景,这就使得二维游戏的玩家多为青少年和女性玩家。如号称拥有中国最多女性玩家的网络游戏《魔力宝贝》(见图2)。

三维游戏中的每个物体都是立体的对象。人物是通过计算机3D建模软件建模产生的,利用3D建模软件可以实现复杂的计算,模拟现实世界中的人物。所以三维游戏中的角色十分逼真。由于三维游戏考虑到了环境光照等条件的影响,所以角色能够很好地和场景融合到一起,从而显得更加真实、自然。

2、二维游戏和三维游戏在本质上的区别

二维和三维游戏在本质上的区别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游戏在进行过程中,所有的游戏动作都是在一个平面上进行的还是在一个三维空间进行的。二维游戏中的所有游戏动作都是在一个平面上进行的,而三维游戏中的所有游戏动作则是在一个三维空间中进行的。二是在图形显示技术上的区别。

二维游戏中,图形元素以平面图片的形式制作。游戏中的地图、地表、建筑等都是单张图片。二维游戏中的动画,是以一张一帧的形式预先存在的,如我们熟知的gif动画。这些图形元素以复杂的联系方式在游戏中进行调用。这样的制作方式,需要保存大量的贴图。在显示时,传统的2D游戏很少需要调用显卡加速,大部分的2D图形元素都是通过CPU进行。因此一款2D游戏的图形符合要看CPU的负载能力。即使2D游戏使用显卡加速,也是通过3D技术进行加速的,即单张的图形或动画还是以D3D计算贴图的形式进行,这样可以保证2D图形运行达到很高的速度。[2]类技术存在一定的瓶颈,主要是显存贴图数量的限制和3 D显卡技术标准不一,导致个别显卡运行不了。

与2D游戏相比,3D技术把游戏世界中的每个物体都看作一个立体的对象。每一个对象由若干个几何多边体构成。为了显示对象,在文件中存储的是对对象的描述语句,诸如:对象由哪几个多边体组成,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在哪个部位使用哪个贴图等等描述性内容。在显示时,要通过程序对这些语句的解释来实时地合成一个物体。而且通过若干个立体几何和平面几何公式的实时计算,让玩家在平面的显示器上能以任意的角度来观看3D物体。构成物体的多边形越多,合成时需要的计算量就越大。3 D游戏中的贴图是一些很小的图像文件,也被称为“材质”。多边体好比是物体的骨架,贴图就好比是物体的皮肤。由于3 D游戏在显示时,需要大量的实时计算,因此对硬件的配置要求较高。玩家在平面的显示器上以任意的角度来观看3 D物体,移动的角色随着场景的前后延伸而变大变小等,都需要配合程序方面来进行制作,所以在程序方面会有一定的限制。

3、二维游戏和三维游戏之间的联系

在今天,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速发展,3 D游戏越来越盛行。但是,2 D游戏和3 D游戏之间并非是一种取代关系。它们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关联,诸如在图像的Alpha混合、场景地图的贴图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无论是2 D游戏还是3D游戏,在图像显示之前都需要对图像进行处理,如图像的变形、色彩的处理以及图像的合成等,这都需要通过计算或者程序来实现。在游戏中,会存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覆盖问题,这需要进行两个物体之间如色彩等的计算。场景地图的贴图时,2D游戏中,采用二维贴图的方式进行,在三维游戏中,物体每个面的贴图方式和二维中的贴图方式是一样的,都是采用二维贴图的方式进行。因此,二维游戏和三维游戏无论在游戏风格上还是技术上,它们各有优缺,二者应该互相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刘端,鲍雷.网络游戏中的二维风格与三维风格.河南科技.2004,09:60-61.

本质区别 篇10

概率与统计的内容,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已经成为数学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这是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重大成果.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继续加强随机性数学的教学, 在必修模块3和系列2中都把概率统计作为重要的学习单元.但是, 概率统计是一种不确定性思维, 部分学生对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出现偏差, 特别是对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规律的理解与应用.笔者认为, 在概率内容的复习阶段, 安排一节或两节课时, 设计概率问题探究教学, 内容拟定为:借助抽样方式理清两类离散分布的内在关系与本质区别, 采取问题探究教学法, 通过一题多问下古典概率的计算, 不仅探索抽样方式对分布的影响, 领会抽样在概率统计中的作用, 而且理清两类离散分布的内在关系与本质区别, 最重要的是可以梳理常见古典概率的计算问题, 加深对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的理解和应用, 引导学生的数学认知活动由复现型向研究型发展,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 该教学设计暂时还是笔者的一种大胆“预设”, 在付诸实际教学时, 要达到预期效果, 还需要进一步精心准备, 谨慎论证.下面笔者给出该教学设计的雏形, 望能与同行们共同交流, 为了学生,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 史料介绍———试验或抽样是人们研究概率或统计问题的起点和工具

试验或抽样是人们研究概率或统计问题的起点, 就像科学实验是科学家所从事的一切科学工作的出发点一样.历史上, 人们确实是借助于试验来不断认识和研究概率统计问题, 试验确实是研究概率统计问题的出发点和重要途径.历史上有一些著名的试验, 德·摩根 (De Morgan) 、蒲丰 (Buffon) 和皮尔逊 (Pearson) 曾进行过大量掷硬币试验, 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可见出现正面的频率总在0.5 附近摆动, 随着试验次数增加, 它逐渐稳定于0.5, 这个0.5就反映正面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

每个事件都存在一个这样的常数与之对应, 因而可将频率fn (A) 在n无限增大时逐渐趋向稳定的这个常数定义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这就是概率的统计定义:设事件A在n次重复试验中发生的次数为k, 当n很大时, 频率k/n在某一数值p的附近摆动, 而随着试验次数n的增加, 发生较大摆动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则称数p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 记为P (A) =p.要注意的是, 上述试验及概率的统计定义并没有提供确切计算概率的方法, 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依据它确切地定出任何一个事件的概率.在实际中, 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事件都做大量的试验, 况且我们不知道n取多大才行;如果n取很大, 不一定能保证每次试验的条件都完全相同.而且也没有理由认为, 取试验次数为n+1来计算频率, 总会比取试验次数为n来计算频率将会更准确、更逼近所求的概率.但是, 上述试验的直观结果和客观规律是进一步的理论研究的源泉.事实上, 正是人们从频率的稳定性和频率的性质受到启发, 并不断地火热地思考着, 才得到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和贝努利大数定理.

2 问题引入———不同抽样方式下古典概率的计算

常见的抽样方式有两种:

(a) 第1次随机取1只球, 观察其颜色后再将其放回, 搅匀后再随机取1 球, 如此继续, 这种抽样方式叫做有放回抽样;

(b) 第1次随机取1只球, 观察其颜色后不再放回, 第2 次从剩余的球中再随机取1球, 如此继续, 这种抽样方式叫做不放回抽样.

今天, 我们也像古人一样, 借助不同抽样方式来研究一类古典概率问题.

问题箱中装有a只白球, b只黑球.从袋中随机抽球, 每次抽1只.考虑两种抽样方式: (a) 有放回抽样; (b) 不放回抽样.试分别就上面两种抽样方式求以下事件的概率:

(1) 第k次抽到白球;

(2) 第k次抽球时首次取到白球;

(3) 第k次抽球时已取到白球r次 (1≤r≤k) ;

(4) 抽取n次时其中有k次白球 (0≤k≤n) .

3 问题分析———复习事件、随机变量的概念和表示

设事件Ai表示第i次抽到白球, X表示首次抽到白球时已抽到的球的总数, Y表示第r次抽到白球时已抽到的球的总数, Z表示抽取n次时其中白球的个数.可知X, Y, Z都是随机变量, 问题要求在两种抽样方式下分别求以下事件发生的概率, 即求:

(1) P (Ak) , (2) P (X=k) ,

(3) P (Y=k) , (4) P (Z=k) .

4 问题解决———分组合作探究

放回抽样下分4个小组, 每组解决一问.不放回抽样下也分4个小组, 每组解决一问.

5 汇总与归纳———分组汇报后, 教师点评, 并归纳

5.1 放回抽样下的解答

在放回抽样下, 因为每次抽取时, 球的总数与白球的比率都不变.记白球的比率, 黑球的比率

(1) , ;令可知Xk~B (1, p) , 随机变量Xk服从参数为1, p的二项分布, 即为 (0, 1) 分布, 记为k=1, 2, …, n, …, 这里, 因放回抽样可以无限次进行下去.

(2) 因为事件可知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p的几何分布, 记为X~G (p) .

(3) 因为Y表示第r次抽到白球时已抽到的球的总数, 则随机变量Y可取r, r+1, …, 从而称为服从参数为r, p的负二项分布, 记为Y~NB (r, p) .

(4) 因为抽取n次时有指定k次是白球的概率是pk (1-p) n-k, 事件{Z=k}表示抽取n次时其中有k次是白球, 而指定的方式共有Cnk种, 它们两两互不相容, 从而由概率加法原理, 得P (Z=k) =Cnkpk (1-p) n-k, 其中k=0, 1, 2, …, n.可知随机变量Z服从参数为n, p的二项分布, 记为Z~B (n, p) .

5.2 不放回抽样下的解答

在不放回抽样下, 每次抽取时, 球的总数与白球的比率都在不断减小.抽取与次序有关.每次取1只, 取后不放回, 一共取k次, 每种取法即是从a+b个不同元素中任取k个不同元素的1个排列, 每种取法是一个基本事件, 共有Pka+b个基本事件, 且由于对称性知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

(1) 因第k次取到的白球是a只白球中任一只, 有P1a种不同的取法, 其余被取的k-1只球 (或白球或黑球) 是其余a+b-1只球中的任意k-1只, 共有Pk-1a+b-1种不同的取法.由乘法原理, 第k次恰取到白球的取法有P1aPk-1a+b-1种, 从而, 由乘法原理和古典概率, 第k次取到白球的概率可知Xk~B (1, p) , 随机变量Xk服从参数为1, p的二项分布, 即为 (0, 1) 分布, 记为k=1, 2, …, a+b.

(2) 求第k次才取到白球的概率P (X=k) .基本事件总数仍为Pka+b, 前k-1次都取到黑球, 是从b只黑球中任取k-1 只, 有Pbk-1种, 第k次首次抽到的白球可为a只白球中任一只, 有Pa1种取法.由乘法原理和古典概率, 所求概率, 这里k=1, 2, …, b+1.

(3) 因为Y表示第r次抽到白球时已抽到的球的总数, 则随机变量Y可取r, r+1, …, a+b.因前k-1次抽到r-1次白球, 有Pk-1r-1种不同的取法, 前k次抽到的白球只能是剩下的a - (r-1) 中的其中之一, 有P1a- (r-1) 种不同的取法.于是由乘法原理和古典概率, 所求概率k=r, r+1, …, a+b.

(4) 求抽取n次 (n≤a+b) 时其中有k只白球概率P (Z=k) , 这里k=0, 1, 2, …, min (a, n) .因为不放回抽样时, 一次取1个, 共取n次也可看做一次取出n个.取出n只球, 与次序无关, 是组合问题.从a+b只球中任取n只, 所有可能的取法共有Cna+b种, 每一种取法为一基本事件且由于对称性知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从a只白球中取k只, 有Cak种取法, 从b只黑球中取n-k只, 有Cbn-k种取法.由乘法原理和古典概率, 所求概率, 这里k=0, 1, 2, …, min{a, n}, 可知随机变量Z服从超几何分布, 记为Z~H (n, a, a+b) .

6 问题总结与提升———放回抽样与不放回抽样决定了两类离散分布

在放回抽样下, Ai之间相互独立, , 这里k=1, 2, …, n, …;随机变量Xk相互独立且都服从参数为1, p的二项分布, 即 (0, 1) 分布;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p的几何分布;随机变量Y服从参数为r, p的负二项分布;随机变量Z服从参数为n, p的二项分布.

在不放回抽样下, Ai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 且, 这里k=1, 2, …, a+b;随机变量Xk也服从参数为1, p的二项分布, 即 (0, 1) 分布, 但不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为这里, k=1, 2, …, b+1, 类似于放回抽样下的几何分布 (可称之为类几何分布) ;随机变量Y的分布律为, k=r, r+1, …, a+b, 类似于放回抽样下的负二项分布 (可称之为类负二项分布) ;随机变量Z服从超几何分布, 其分布律为, 这里k=0, 1, 2, …, min{a, n}, 可知随机变量Z服从超几何分布.

可知, 放回抽样的背景下, 产生了无穷个独立同分布的 (0, 1) 分布、几何分布、负二项分布、二项分布;在不放回抽样的背景下, 对应地产生了有限个不是独立但同分布的 (0, 1) 分布、类几何分布、类负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总之, 在放回抽样与不放回抽样不同的抽样背景下, 产生了两类离散分布及其随机变量, 这两类离散分布的本质区别就是事件或随机变量之间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 这恰好是由两种不同的抽样方式所决定的.因此, 我们在常见的 (0, 1) 分布、几何分布、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的基础上学习了几个新的分布, 不仅探索了抽样方式对分布的影响, 领会抽样在概率统计中的作用, 而且理清了两类离散分布之间的本质区别, 最重要的是梳理了常见古典概率问题的计算, 加深了对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的理解和应用.

7 课后再探索———撰写课题小论文

课后再探索如下问题, 并撰写课题小论文, 引导学生的数学认知活动由复现型向研究型发展.

问题 (1) 比较放回抽样下与不放回抽样下对应的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区别;

(2) 探索放回抽样下各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之间的内在关系;

(3) 探索不放回抽样下各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之间的内在关系;

(4) 如果放回抽样或不放回抽样 (当开始抽球时球的总数无穷大时) 无限次进行下去时, 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5) 你还能得到哪些结论或启示呢?

8 教学效果反思

上一篇:《机械基础》课下一篇:论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