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能力

2024-07-10

产业创新能力(精选十篇)

产业创新能力 篇1

知识经济时代,大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更多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成为抢占国际市场、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产业联盟”)作为整合创新资源、研发产业关键共性与核心技术以及运作产业技术标准的有效组织形式,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如美国半导体联盟、欧洲生物联盟、我国3G标准联盟等,均提升了所在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了产业的发展与升级。自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以来,一大批产业联盟纷纷成立,同时,产业联盟的加速成立、对产业带动作用等问题日渐突出,然而产业联盟如何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一直是困扰产业联盟发展及其产业创新辐射带动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问题。

当前学者比较重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并主要集中在市场需求[1]、FDI[2]、知识吸收[3]、产业集聚[4],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产业联盟作为研究热点备受国内学者关注,当前研究重点集中于产业联盟组建[5]、治理与运营[6]、政府的相关支持与引导政策[7],对于产业联盟如何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较为鲜见。因此,科学揭示产业联盟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产业创新活动已经由过去的相对独立的众多个体行为转变为多方合作、交互作用的网络式创新,相应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支撑产业内所有组织协作性创新活动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整体能力,蕴含于产业创新活动网络中[8],同时又受制于产业创新网络结构功能[9]。而产业联盟正是产业内优势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缔结而成的高端产学研合作网络[10],可以通过优化产业创新网络的结构与功能来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此,从社会网络视角,运用网络结构、关系和位置分析方法,对基于产业联盟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理研究,旨在为发展产业联盟、推动产业自主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1基于产业联盟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作用机理

产业创新网络是产业内所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构成的创新协作系统,主要包含创新资源投入、创新转化、创新产出、创新扩散以及创新管控等活动,相应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也主要包含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创新过程协同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扩散能力以及创新战略管控能力等关键维度[11,12]。产业联盟作为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13],集市场、基层组织以及网络机制于一体[14],有助于改变产业创新网络的结构、关系与位置等属性与功能,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1.1网络结构效应

产业创新网络结构主要用网络中节点企业(包含高校、科研机构等)的数量、多样性以及网络密集与凝聚程度等进行衡量。产业联盟主要通过提高产业创新网络密度和凝聚度,来促进产业核心创新资源整合以及创新过程协同。

1.1.1产业创新资源整合

产业创新网络密度是指产业内所有企业及相关机构之间实际缔结的创新合作关系数量与最大可能的数量的比值,用来反映产业创新网络节点间互动程度。一般地,比值越大,网络越密集,产业内的创新主体通过网络机制利用其它更多创新主体资源的能力越高。产业联盟通过合作契约增加了产业创新网络内众多核心节点之间关系数,有利于产业核心创新资源有效整合,尤其是在核心节点间搭建了独特知识技能等隐性知识流动的通道,促进核心知识技能在产业联盟成员间充分共享,为产业联盟完成产业重大创新使命奠定了基础[15]。随着产业联盟逐步壮大,产业核心创新资源的整合规模与范围进一步扩大。

1.1.2产业创新过程协同效应

产业联盟不仅加强了产业内众多核心创新体间的创新过程协同,更为重要的是,产业联盟通过提升产业创新网络的凝聚子群密度(简称“凝聚度”),进而带动整个产业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网络凝聚度是用来表示网络节点达成共识的程度[16],也就是网络节点的创新过程协同程度。如果凝聚子群数量多,且各个凝聚子群成员间重叠少,则产业创新网络存在“小团队主义”,凝聚子群间难以达成一致共识,产业创新的冲突性与重复性严重。一般地,产业联盟成员均为产业创新网络核心节点,在没有缔结产业联盟之前,通过技术、产品或服务配套等依附关系,也会围绕这些核心节点自然形成一系列凝聚子群,较低的产业创新网络凝聚度表现为“网络状”的产业创新链面临断层、不平衡或不匹配问题,产业创新网络协同效应差。产业联盟实质上加强了主导凝聚子群的核心节点间联系,带动了不同创新环节或创新层次的“小团体”之间联系,形成了“联盟成员间协同创新→联盟成员主导的凝聚子群间协同创新→整个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创新”的作用过程与传导机制。

总之,通过产业联盟无论是增加网络密度,还是提高网络凝聚度,均使得产业创新网络节点之间的互动频率与范围增加,有利于促进产业创新资源整合以及创新过程协同。当然,通过产业联盟强化网络密度与凝聚度,也会造成产业核心创新资源的过度集中以及创新活动的同质性,并且削弱了广大中小企业的创新实力和积极性,尤其当产业创新网络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路径锁定负效应开始显现。

1.2网络关系效应

Granovetter(1973)根据在某一联结上的时间、金钱、情感投入程度以及相互的亲密程度等,将网络节点间的联结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在产业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间存在着大量的直接或间接的创新合作关系,当创新网络节点间有着直接的创新合作,且合作紧密频繁,则形成了强关系;当创新网络节点是通过第三方节点建立的间接联系,则形成了弱关系。产业联盟通过强、弱关系作用,提升了产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创新产出能力以及创新扩散能力。

1.2.1强关系作用

产业联盟超越了整合现有产业核心创新资源的功能范畴,通过强关系促进了产业创新网络社会资本的积累与运用。参考Bourdieu(1986)对社会资本的定义,产业创新网络社会资本是指蕴含在持久性、制度化的产业创新网络合作关系中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网络资源的总和,产业创新网络社会资本来源于网络节点间建立和维持强关系的专属性投入,并且可为产业带来持续、高额的“网络租金”,也就是创新产出。产业联盟通过成员间的创新努力、感情培养、信任强化等专属性投入建立的强关系,实质上形成了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有利于规避产学研合作的短期化、机会主义,并在持久性、制度化的强关系网络中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容易形成更多标志性的创新成果。随着产业联盟网络社会资本的积累,以及“网络租金”的持续增加,产业创新网络内的更多节点希望与产业联盟这一核心网络建立直接联系,一方面,通过强关系形成稳定、顺畅的创新成果扩散渠道,便于产业联盟创新成果,尤其是核心知识技能流向这些节点企业,成为支撑这些节点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更多的网络节点为了建立或维系与产业联盟的强关系,也会进行大量的专属性投入,进一步增加了产业创新网络社会资本积累范围与规模,有利于形成更多创新成果。总之,产业联盟通过强关系作用,激励联盟成员以及其它直接关联节点在创新合作中增强专属性投入,培养了感情,增加了信任,形成了声望[17],加强了网络节点间的制约,降低了机会主义风险和网络节点间互动成本,形成了稳定的、制度化的创新合作交流通道,促进了产业创新网络资源大范围整合以及创新成果的持续增加与扩散。

1.2.2弱关系作用

弱联系主要强调更多网络节点通过产业联盟建立了间接联系,通常这些没有直接联系的主体间存在较大差异,产业联盟可以了解、收集这些节点独特的创新信息与知识技能,并对这些错综复杂的信息、知识进行过滤与传递,促进了产业内广大中小企业间更多异质性创新资源的共享、流动与融合,有利于增加创新成果产出的数量与多样性。建立弱关系的节点间,在产业联盟的中介作用下,比没有任何联系的节点间更容易形成强联系,提升了产业的配套与服务创新能力。另外,产业联盟有能力突破产业的地域边界,吸纳产业外部的优秀创新主体作为联盟成员,这使得产业联盟也成为产业创新网络建立对外合作关系的中介与“守门人”,提高了产业创新网对外开放度,有利于吸纳产业外部更多异质性的创新资源。

当然,产业联盟的强弱关系作用也不可能一味地提升产业创新资源整合、产出与扩散能力,在社会资本的“网络租金”诱导机制作用下,产业联盟推动产业创新网络的更多节点沿着“无关系→弱关系→强关系”不断转化,产业创新网络社会资本迅速积累,当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必然导致边际“网络租金”下降,进而迫使一些企业开始脱离这一网络或降低专属性关系投资。另外,强关系有助于开发性创新,而弱关系则利于探索性创新(蔡宁,2008),过度的强关系也会造成产业联盟对整个产业创新网络的创新思维、方法和知识技能同化,缺乏创新多样性,难以应对网络外部激烈的市场环境或产业技术变革。

1.3网络位置效应

作为强弱关系研究的进一步延伸,Burt(1992)从网络位置角度提出结构洞理论,指出如果某节点与许多彼此不相连的节点有联结,那么该节点处于网络的结构洞位置。承接前面的凝聚度和弱关系分析,产业联盟是产业创新网络众多节点间建立联结的桥梁纽带,也就是占据了产业创新网络的结构洞位置。结构洞进一步可以分为自益性结构洞和共益性结构洞[18],其中,占据自益性结构洞主要在于接近更多网络资源,并通过信息垄断与控制成为渔翁得利者;而占据公益性结构洞则是主动成为难以发生直接联系的众多主体或子群间的中介点,从而形成多赢格局。有别于一般企业或企业联盟仅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产业联盟会倾向于占据更多共益性结构洞,充分利用结构洞位置优势获得、整理、传播并控制产业创新信息流,成为产业自主创新战略的制定、实施、引导与控制主体。(1)产业联盟可以凭借结构洞位置来获得更多的产业创新信息,把握产业技术发展动向,了解制约众多主体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或技术标准等创新需求,从而形成更为明确的产业创新战略或产业技术路线。(2)产业联盟通过结构洞位置便于获得更多异质性的创新知识技能,具有更强的创新优势,率先开展面向产业技术的重大创新活动,成为产业创新战略重要实施载体。(3)产业联盟对产业网络中错综复杂的创新信息进行整理与筛选,重点对产业创新战略导向的相关信息进行传递,对一些相悖或不相关的信息进行剔除,对产业创新具有积极的战略引导作用。(4)产业联盟通过结构洞位置,可以对产业创新成果与相关知识技能的流动方向及速度进行控制,并保持对产业技术变革和市场环境的敏锐性,积极调控产业创新战略。

结构洞位置是产业创新网络的战略关键点,突出了产业联盟在产业创新活动中的战略主体作用,较好地解决了我国产业创新战略主体缺失问题[7],然而产业联盟结构洞也会存在一些负面效应[19],如果产业联盟(成员)过多或过少占据这些关键位置,会造成对产业创新信息、知识技能垄断或获取与控制不足问题,从而导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效率下降。

总之,产业联盟通过对产业创新网络的结构优化、关系强化和关键位置占据,促进了产业创新资源整合、创新过程协同、创新产出增加、创新扩散加快以及创新战略管控增强,从而全面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联盟、产业创新网络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作用关系如图1所示。

2基于产业联盟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动态提升机理

2.1周期性提升过程

产业联盟通过改变产业创新网络结构、关系和位置功能属性进而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产业联盟作用下,产业创新网络经历了呈现出了周期性演化过程,在初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更替期等不同阶段,产业创新网络功能属性改变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相应地,产业联盟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效率与效果也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具体如表1所示。在基于产业联盟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动态性体现在:(1)产业联盟作为产业创新网络的核心子网络不断变化,从而引起产业创新网络结构、关系和位置变化,进而不断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2)产业联盟核心优势及其对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要受到产业发展环境变化的影响,进而造成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效率的周期性变化。

2.2持续提升路径

在产业联盟作用下,产业创新网络持续优化与更替,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形成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轨迹明显优于自然状态下的周期性演化轨迹。一般地,如图1所示,L1曲线指的是在自然状态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周期性演化路径,L2曲线则是在产业联盟提升作用下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路径。在同一时点下,L2与L1之间的差距就是产业联盟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效果。从时间维度来看,产业联盟依次提高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初期的能力基、加速了成长期的发展速度、提高并延展成熟期的水平以及促进更替期的持续发展。

2.2.1提高初期能力基

在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初期,主要是能力基选择和特色知识技能开发过程,在通常的状态下,产业能力基存在多样性选择,需要一定的市场机制进行优胜劣汰,同时,由于受到创新资源有限且分散的困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基起点较低。此时产业联盟介入,整合了产业优势创新资源,形成了明确的产业自主创新战略目标,提高了产业初期的能力基。

2.2.2加速发展期能力提升

由行业优势创新主体组成的产业联盟,有实力开展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使产业快速拥有更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产业联盟是政府进行产业创新管理的有力抓手,政府可以集中创新资源通过重大科技专项等方式投入到产业联盟,使得产业联盟实现技术标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创立与产业化,从而加速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

2.2.3延长成熟期能力

处于成熟期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显著特点就是能力发展速度减缓、且达到顶点之后开始衰减,此时产业内创新积极性不再有发展期那么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可能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成熟期短暂,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水平不高(顶点偏低)。产业联盟的介入,一方面可以保持发展期的增长势头,使得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更高水平上达到成熟顶点;另一方面,产业联盟与其它企业之间形成了较大的位势,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创新氛围,同时具有将更多标志性成果向产业内更大范围进行扩散的动力,这都延长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成熟期。

2.2.4促进能力持续发展

成熟期之后,产业内部创新动力不足,产业外部又面临新兴技术变革的挑战,此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急剧衰退风险极大。此时,产业联盟组建与发展成为了扭转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衰退、实现能力“跃迁”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1)产业联盟成员很多是产业创新系统的“桥梁人物”,对产业外部技术变革具有更强敏锐性,能够实时把握未来新兴技术发展趋势;(2)产业联盟聚集更多优势创新资源,因此,也有实力开展重大技术变革活动,快速形成新的能力基,承接成熟期发展水平在更高起点上开展特色知识技能开发与积累活动,实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

3结论

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产业联盟作为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已成为快速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力量。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支撑产业内所有组织协作性创新活动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整体能力,蕴含于产业创新网络中,同时又受制于产业创新网络功能属性。产业联盟是产业内优势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缔结而成的高端产学研网络,产业联盟的成立与发展,提高了产业创新网络的密度和凝聚度、加强了网络节点间的联系、占据了网络结构洞位置,促进了产业创新资源整合、创新过程协同、创新产出增加、创新成果扩散以及创新战略管控,从而全面提升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联盟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产业联盟作用下,产业创新网络及其功能属性呈现周期性演化特征,相应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效率与效果也具有阶段性差异,当然其持续提升路径明显优于自然状态下的演化路径。

产业创新能力 篇2

——秦川机床有限公司发展调查

张晓丽

机床工具产业是我市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机床产业企业自主创新,既是提升机床行业整体实力、促进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创新型宝鸡的根本任务,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实现“三个率先”的关键举措。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川公司)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改革中求生存,在创新中谋发展,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一个国营厂矿型小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省内外知名、在本行业领先的大型企业集团,走出了一条具有秦川特色的自主创新新路子,成为推动跨越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和谐发展的新楷模。为了认真研究总结他们依托自主创新做大做强的经验,我们深入秦川公司进行了专项调查。

一、自主创新推动秦川实现跨越发展

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精密数控机床龙头企业。其前身秦川机床厂,1965年8月由上海机床厂分迁至陕西省宝鸡市建成,1996年10月,根据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需要,在原秦川机床厂的基础上,组建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设立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秦川发展”)。2006年,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与汉江工具有限公司、汉江机床有限公司进行体制重组,成立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至此实现了从公司到集团的新跨越。秦川公司一直致力于自主创新,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秦川集团在董事长、党委书记龙兴元的带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坚持以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走自主创新和国际化两翼齐飞的新路子,企业实现成功扩张,成为一个在全省乃至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不仅入选2006年中国机械工业销售100强,而且荣登中国机械500强排行榜,名列第259位,被评为 “2006陕西经济十大创新企业”,荣获“2006宝鸡工业强市功勋企业”称号,是我国西部精密数控机床制造基地。目前,秦川集团是集汽车零部件铸造、精密机床生产、工具制造等多产业于一体的集团企业。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使企业效益显著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企业综合收入迈上新台阶。2007年,集团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23.04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工业增加值6.02亿元,同比增长45.9%;实现销售收入24.38亿元,同比增长44.1 %;是全市9户规模以上机床工具企业中产值和销售上10亿元的2户企业之一。固定资产大幅度增加。2007年公司注册资本达到7.82亿元,资产规模超过25亿元。全年共计出产齿轮磨床236台,较上年增长71%,相当于2001年产量的4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对社会贡献越来越大。2007年实现利税2.85亿元,同比增长79.3%;实现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230.3%。

(二)发展规模迅速扩张。1965年秦川机床厂仅有员工630人,总投资为727.58万元。止目前,陕西秦川集团共有员工7000余人,是1965年的11倍。不仅是省政府确定的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企业之一,而且也是带动我市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工业化的龙头企业之一,更是我市装备制造发展领域的核心企业之一。2007年度,公司荣获“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称号。

(三)产品开发成果丰硕。秦川机械不仅专注生产具有市场需求的产品,而且致力于研发即将上市和未来10-15年的市场潜在产品。目前,秦川机械已经成为国内机床行业核心技术的大本营,拥有43项专利,负责或参与制订的国家、行业技术标准65项,开发出200多项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承担国家和陕西省级火炬计划项目11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是国内最早研制中空机、发泡机、注塑机产品的企业,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SCJ230塑料中空成型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秦川坚持走以创新为主旋律的技术道路,形成了一块国内精密机床制造领域的知名品牌。其中,精密高效磨齿机产品形成了七大类上百种产品格局,数控化率达100%,占据了国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国际上齿轮磨床品种最多、规格最全、产量最高的生产厂家,也是我国唯一能够与德国、瑞士、美国等世界顶级磨齿机制造巨头抗衡的民族品牌。秦川机床的齿轮磨床和外圆磨床,汉江机床的螺纹磨床,汉江工具的复杂刀具,宝鸡机床的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在国内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分别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和”“陕西省名牌产品”。公司“秦川”牌数控机床当选为国家商务部2006年度“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秦川发展荣获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中国组织委员会颁发的“2006年度世界市场中国(机床)十大年度品牌。

二、主要做法

秦川集团依托自主创新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历经了工厂、公司及集团三个发展阶段,成功实现企业改制及转型,不断地走向市场化、规模化和国际化。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认识创新,凝聚发展合力。统一认识,创新认识,为自主创新的实践打好理论基础,是秦川人进行自主创新的首要任务。在创立之初,他们就充分认识到自主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转制成为公司之后,市场经济使秦川高层和员工普遍感受到了生存、发展的压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意识到,只有依靠自主创新,不断地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才能打败竞争对手,抢占制高点。党的十七大后,秦川公司更是积极主动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三大战略之一,将企业发展方向主动转入自主创新轨道。秦川机床工具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龙兴元说,只有加强企业自主研发的能力,才能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认识上的主动创新,促进了发展合力的进一步形成。

(二)抓管理创新,搭建发展平台。管理创新是进行自主创新的重要环节。秦川公司从三方面抓好公司管理创新,力求使自己成为科学管理的典范。一是实施战略管理创新。2001年,公司在对国际、国内机床市场做出认真研究之后,大胆地对秦川进行了战略上的调整,确定了企业发展“有限多元,联强攻强”的新战略,并制定了“三高”(即高端技术与管理、高端市场、高市场占有率)发展目标。国际化战略的稳步实施,使秦川从过去对精密机床产业链的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拥有,发展到对整个国际机床产业链最具核心技术与市场(或部分)的相对掌控,产业竞争优势更加明显。二是实施体制管理创新。坚持区域产业资源整合与跨国优势资源并购双管齐下,不断创新公司管理体制。2002年6月,秦川和陕西机床厂合资成立了陕西秦川格兰德机床有限公司,使秦川获得了外圆磨床业务,强化了“大磨床”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影响力。2003年11月,秦川开展跨国并购,与UAI(联合美国工业公司)达成协议,秦川以控股形式收购UAI公司,成功控股世界拉削成套装备最大制造商。2006年11月,通过国资委的主持,以强强联合为手段,吸收合并汉江工具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汉江机床有限公司的国有股权,参股宝鸡机床厂,成立了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区域产业资源整合与跨国优势资源并购的双管齐下,不仅提升了公司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层次,而且嫁接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研发、制造、销售、采购途径,进而使企业趋于全球精密机床产业链的中高端。三是实施营销管理创新。采取“先国外,后国内”,通过“走出去”带动国内市场。2006年9月,公司通过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的形式,首次实现首台YK7236磨齿机销售,让中国自己制造的高端机床产品首次进入美国。2007年公司又有6台齿轮磨床进入美洲市场,并有1台进入欧洲市场。国际高端市场的成功,树立了公司高端产品的良好形象,带动大众汽车、比亚迪汽车等国内企业对秦川齿轮磨床的选择,国内高端市场大门也随之打开,成功破解了产品进入国际国内高端市场的难题。

(三)抓技术创新,打造发展优势。技术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关键和重点。作为一个有重要技术优势的企业,秦川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型企业。一是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了以秦川发展技术研究院为核心、以各专业研究所和生产厂为基础平台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院主要负责技术归口工作,各专业研究所和经营厂则负责生产经营的产业化研究和商品性开发,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二是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围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公司先后进行了合并工艺所、整合研究所成立研究院等组织和体制改革,逐步形成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三是探索技术创新模式。坚持企业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协作相结合,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积极探索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的技术创新模式。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大连铁道学院、清华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总参56所、重庆大学和杨凌绿野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所等60多所高校和研究所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关系。

(四)抓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秦川公司一直非常注重公司机制创新,以机制促活力,以机制增效益。一是建立了高效快捷的公司运行机制。秦川公司建立了在董事会四个专门委员会领导下的“六大协同”运行机制,即:研发(含规划技改)协同,销售(含市场开发)协同、制造(含采购供应)协同、财务协同、人力资源协同和审计协同。并以“六大协同”机制为基础,整合现有资源,聚焦核心产业,充分发挥了产业整合的规模优势,体现出集群化发展的良好效应。二是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主要是建立健全技术带头人的培养机制,重点通过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重大科研课题公开招标、企校联合培养、外派出国与国外专家技术交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技术资格评审等途径培养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目前,秦川公司硕士以上学历1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00余人,国家级专家10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三是建立了促进激励的收入分配机制。在收入分配上,他们积极推行产品(或技术)开发课题组责任制、技术经济风险责任制、新产品开发津贴、新产品效应奖、专家津贴、聘任技术专家和特聘技师等,工资收入与责任指标挂钩,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充分调动了大家技术创新的积极性。2007年,公司首次设立了“秦川进步奖”,拿出20万元对包括数控成形磨齿机软件系统等39个获奖项目进行表彰奖励,充分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热情,有效发挥了薪酬激励的导向作用。

(五)抓服务创新,打造发展后劲。秦川公司坚持贯彻“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第一”的经营理念,着力打造“服务型”秦川,高度关注产品的价值创造能力,努力成为“创造有价值的未来”型企业。2008年,公司以精密机床维修和改造业务作为主要抓手,以秦川设备厂、秦利公司、汉江机床、汉江工具、秦川格兰德公司及相关销售公司为支撑,在西安注册成立了“陕西秦川数控精密机床服务有限公司”,从而使“服务型秦川”实现了从理念的提出到建设工作的实质推进,吸引和增强了用户对秦川品牌的信任和依赖,强化了公司的行业地位。同时,公司在对外进行资本运作和兼并重组过程中,重点考虑能够为公司产品提供售前售后技术服务的对象,在对方自身的核心业务基础上,“嫁接”公司的售前售后服务体系,将成本和风险降到最低,使秦川的国际化形式由单纯产品出口向全面构建海外渠道、生产和服务支持体系转变。

(六)抓投入创新,夯实发展根基。投入为发展提供保障。秦川公司注重多渠道争取投入,积极推动投入创新。一是争取上级投入。2007年,公司获批为 “中国机械工业复杂型面数控磨床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精密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获得省财政“技术中心建设”拨款。二是加大研发投入。秦川公司重点加大科技方面的资金投入,把资金投入重点用于自主创新,把获得利润更多投向技术改造和创新。2007年,公司在新产品研发方面投入7353万元,重大新产品主要有系列磨床9个品种、加工中心和钻机3个品种、塑料机械2个品种和数控系统。其中,YK7236A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二等奖,YK7332A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今后他们还要将研发投入再提高1至2个百分点,使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6%到7%。三是加大技改投入。2007年,集团公司本部开始了建厂以来投资强度最大的技改行动。全年技改投入约1亿元,完成征地320亩,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厂房约15700㎡。

三、秦川公司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经验和启示

启示之一,推进自主创新、推动跨越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是推动一个企业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先导条件。要实现实践创新,首先必须进行认识创新。只有在认识上“先行一步”,才能在实践中“先行一步”。秦川集团立志成为所涉及领域的技术领先者,行业领导者,高端市场占有率的追求者, 一直致力于自主创新。正是由于他们抓住了一次又一次自主创新的机遇,企业才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和腾飞。

启示之二,推进自主创新、推动跨越发展必须适应市场、调整战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基本前提。对企业而言,战略正确与否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一个企业,只有当它弄清了自己的使命和远景,明确了目标,做出有利于发展的战略规划后,才能健康发展,永续经营。秦川公司确立了自主创新战略,并坚持走国际化道路,立志追求“三高”目标,不是盲目做出的选择,而是基于对经济全球化和机床产业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自身产业布局的正确定位。它促进了秦川在国际化道路上对自身产业结构、市场品牌、技术水平,以及运营效率和经营模式上的一次“脱胎换骨”,有利于对外实施快速整合上游机床产业资源,建立具有核心技术与市场品牌的产业链优势,从而使企业获得较快发展。

启示之三,推进自主创新、推动跨越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广纳贤才。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具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因素,是一个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要素。纵观秦川集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才兴企的历史。公司始终把建设一定规模和较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作为企业的崇高使命,坚持“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为每一位加盟公司的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也因此造就了公司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使公司充满了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为把秦川打造成为百亿元大企业集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启示之四,推进自主创新、推动跨越发展必须锐意改革,建设制度。“破旧立新、建章立制”是保证企业获得健康有序发展的的核心环节,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秦川人始终坚持在改革中求得发展,在创新中实现跨越,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不断创新外部管理体制和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使企业发展壮大。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篇3

关键词: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一、引言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早在20世纪初就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一种有利于创新和构建创新优势的制度安排,具有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层面向产业集群层面演化,集群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国、各地区都非常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实施积极的集群创导,制定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当前,我国许多经济区域,尤其是沿海一带涌现了大量产业集群,它们有力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和扩散,促进了地区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非常不平衡,大多数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较低、产品档次不高的特点非常明显,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

因此,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有利于企业了解自己面临的发展环境,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创新与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创新战略,增强竞争优势;也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客观认识所辖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状况,制定合理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

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是指在一个产业集群范围内,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的积极性,高效配置产业集群创新资源,将创新构想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综合能力。它是产业集群对知识积累、学习能力、竞争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的有机整合。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以创新理论为指导,结合产业集群的特点,按照系统全面、科学实用、可操作性、灵活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来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为,首先通过查阅文献、深度访谈等方法,初步探究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的因素及其条款;接着在较小范围内进行预测试,删除掉部分不必要或不重要的条款;最后进行大范围正式测试,开展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并得到各指标的因子载荷。

本文从四个层面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反映了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实力,是决定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它通过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层次和深度,制约产业集群创新活动的开展。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新技术使用数量、技术创新扩散程度、技术人员比重、信息化程度、新产品开发数量和企业设备更新速度。

(二)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即创新的成果,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必须最终体现到创新绩效上。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用群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申请及授予量、产业集群经济效益、集群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四个指标来衡量。

(三)创新投入

创新投入资金量,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影响。集群内各企业为保证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研发资金的投入是必要的。这其中,既有绝对量的考查,也有相对量的考查。R&D经费投入、R&D经费占销售额比重、群内企业人均培训支出等三个指标体现了产业集群的创新投入力度。

(四)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产业集群创新活动有效运作的外部力量。在硬件既定的前提下,环境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才能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从创新的过程来看,企业、政府、中介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当地的文化和价值观所决定的技术实力,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因此,中介服务机构数量、高校及科研机构数量、政府支持力度、群内创新文化等四项指标是产业集群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决定着创新环境的好坏。

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

假设现在要对某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以供投资人或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参考。

(一)建立评价指标集

根据本文第二部分建立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得到因素集E={技术水平I1,创新绩效I2,创新投入I3,创新环境I4}。

(二)确定因素集的模糊权重向量:A=(a1,a2,a3...am),Ai=(ai1,ai2,ai3...aim)

本文第二部分已指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权重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加以确定,这与传统使用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相比,具有较大的客观性和优越性。

在获得各指标因子载荷的基础上,二级指标的权重依据因子分析各主因子方差贡献率来确定,三级指标相对权重由其因子荷载大小确定,以“新技术使用数量”为例,其权重为0.8157/(0.8157+0.8233+0.7028+0.5943

+0.7115+0.6627)。具体计算过程限于篇幅,不再列示,最终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见表1。

(三)确定评语集:V={v1,v2,v3...,vn}

vj(j=1,2,...,n)表示由高到低的评语。模糊综合评价主要是给予所有对评价对象有影响的因素综合考虑,这样就能从评语集中获得一个最优的评价结果。要想得到较准确的评价结果,评语等级需划分得更细,而相应评价过程就会繁琐、难以把握,所以对评语等级要作出适当的选择。基于技术角度和可操作性的考虑,本文的评价集合采用五个等级,即V={v1,v2,v3,v4,v5}={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四)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

由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复杂性,定性、定量指标同时大量存在,因此采用调查、专家评估打分的方式确定。设专家人数为X,xij为把因素Ii评为vj的专家人数,则:

rij=xij / X (1)

而R=(rij)m×n,可以得到R。

邀请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学者、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对要考查的产业集群进行评价,共筛选出有效问卷10份,整理后见表1。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B1=A1oR1=(0.07943,0.27392,

0.46131,0.15087,0.03447)

B2=A2oR2=(0.04294,0.16227,

0.48913,0.21840,0.08726)

B3=A3oR3=(0.12982,0.39726,

0.3,0.13646,0.03646)

B4=A4oR4=(0.17525,0.47817,

0.22649,0.07242,0.04767)

(五)二级模糊综合评价,进行复合运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B=AoR (2)

将上面求得的向量B1,B2,B3,B4作为二级模糊评价的模糊关系矩阵,则 B=AoR=(0.08749,0.28506,

0.41982,0.15815,0.04948)。

(六)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

对于各种不同的评价结果,相应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实践中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简单平均法、最大隶属度法和加权平均法。评价结果为常数的情况适用简单平均法,需要量化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则选择加权平均法。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评价一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在多个对象之间选择一个,故采用最大隶属度法,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比较简便,且合理性比较强。

设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为:B=(b1,b2,b3,...bn),bs=max{bj}。则该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模糊评价结果为bs,属于第s个评语等级。由上面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可知,max{bj}=0.41982,s=3,因此可判断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属于“一般”。

进一步分析,由二级评价结果中第3个评语的隶属度0.41982最大,可知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属于一般水平,且与评语2的隶属度0.28506最接近。这表明: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早已达到一般水平,与较好的水平差距不算太大。故该产业集群需要继续努力以保持、巩固阶段性成果,使创新能力尽快达到较好的水平。从一级评价结果看,4个二级评价指标中技术水平、创新绩效这2个指标属于3级评语的隶属度明显大于其余4个级别的评语,因此这2个指标都属于中等水平;而创新投入、创新环境这2个指标属于2级评语的隶属度即处于较好的水平。创新投入、创新环境较好而技术水平、创新绩效一般,这反映出该产业集群存在经营管理问题,或者是存在其他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如制度不合理、创新机制不健全等。

四、结语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涵义、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在查阅文献和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并介绍了评价的整个过程。该评价体系简单适用,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①陈林生. 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5(4):108—110

②赵忠华. 创新型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绩效研究[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72

③孟芳. 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J]. 《商业时代》,2011(7):116—117

④杨冬梅,赵黎明,陈柳钦.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79—81

⑤胡蓓,古家军.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7):144—147

⑥古家军,谢凤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6):480—481

⑦刘峰,林涛,龚卢芳.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研究[J].《江西科学》,2007(6):334—337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河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1B802)阶段性成果〕

(尹猛基,1982年生,河南信阳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

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篇4

一、重庆汽车工业及创新发展现状

重庆市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全市国家公告内汽车生产企业有24家, 其中整车生产企业10家, 生产产品覆盖轿车、微型车、轻型卡车、重型卡车等系列。2007年, 重庆已经有10家整车生产企业, 年汽车产销量达70.76万辆, 产销量增长了4.7倍, 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生产基地。2007年, 重庆市汽车行业完成销售收入1650亿元, 同比增长24%, 其中:汽车整车740亿元, 同比增长35%;专用车39亿元, 同比增长16%。

经过近十年的建设与发展, 以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重庆汽车工业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重庆各大汽车企业已经成立了专门的产品研发机构, 形成了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同时, 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 在国外设立研发分支机构等方式, 开展自主研发。重庆各大高校也是汽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要力量, 汽车研究与开发资源主要分布于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学院、西南大学。

近年来重庆汽车通过引进技术、联合开发、自主研发等方式, 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取得了多项专利成果。如2003年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概念车“杰勋”, 2007年12月, 长安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混合动力车——长安杰勋顺利下线。这是我国自主品牌第一辆实现产业化的混合动力车。

为比较真实地得出重庆汽车技术自主开发, 特别是乘用车技术的自主开发的水平程度,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重庆汽车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刻画。得出重庆市整车集成、发动机总成、底盘、车身、电器空调、电子控制、造型设计等汽车工业产品自主开发水平的主观评价测度图, 如图1所示。

总体上判断, 重庆市的汽车车身制造, 电器空调等零部件制造具有较好的全新改型和零部件开发能力, 但这两类产品不属于汽车的关键与核心零部件, 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由于国内市场的汽车产品消费者对汽车车型外观持有相当的重视程度, 也在客观上推进了重庆汽车企业将研发重点放在车身的外观造型设计方面, 重庆汽车工业的造型技术也相对较高。

整车集成、发动机总成、底盘技术、电子控制等产品是重庆汽车产品技术的核心和高端所在。目前, 重庆这几类产品的开发能力尚处于中改型阶段, 有部分关键产品需要通过对外委托, 或以外方为主的联合开发方式完成, 这是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短板所在。

二、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滞后原因分析

(一) 政府对自主创新缺乏明确的战略引导和有力支持。

近年来, 重庆市虽然也出台了诸如《重庆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重庆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政策性文件, 对汽车自主创新起到促进作用。但纵观这些政策的立足点, 主要还是偏重于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产能的扩张, 重庆汽车自主研发工作自然而然就会被边缘化。

(二) 零部件配套研发能力十分滞后。

重庆汽车行业的零部件配套研发水平仍然不高。仅凭重庆本土的零部件技术工艺, 很难做到每一道工艺、每一种材料都完美无缺。

(三) 产业发展模式导致自主创新成长力薄弱。

重庆汽车产业是采取“引进外资+引进技术”的发展模式。在这一框架中, 合资公司的中方技术开发人员没有多少创新实践攻关以提高技术能力的机会, 从而导致了研发能力的薄弱甚至萎缩。

(四) 对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的主观动力不足。

一批新型信息化汽车辅助开发软件的问世, 技术研发的“搭便车”障碍更小, 门槛更低, 使整个行业对汽车基础性创新工作漠视, 在基础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量更少。

(五) 研究力量的系统整合和专业化分工不够。

重庆研究院所的研究方向逐步向应用性研究转变, 基础性研究工作开展得少了, 与企业技术中心的工作重复性增多, 互补性减少。各种研究力量比较分散, 缺乏一个有效的组织手段和长效沟通机制重庆本土还没有了出现独立的、专业化的、有较强实力的汽车设计公司 (机构) 。

三、提升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 强化自主创新的政府政策引导。

出台《关于提升重庆汽车及零部件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 明确提出把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庆汽车产业的一个战略发展目标。从战略上明确提出把重庆建设成为集汽车技术开发、产品创意造型、关键零部件研发、汽车产品检测、汽车市场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汽车技术研发中心, 为重庆汽车工业的发展模式进行重新导向。

(二) 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和技术战略平台。

结合重庆市科研院所体制改革, 完善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制工作, 重点培育2-3家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为主要目的的科研机构, 力争在研究开发、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方面成为重庆汽车工业的创新策源地。

(三) 加大政府对自主品牌的采购力度。

首先, 政府公务用车应扩大自主品牌的采购比重, 为本土企业自主品牌发展提供市场需求, 从而刺激重庆本土汽车自主品牌稳定发展。其次, 积极引导和鼓励重庆本地公司使用“重庆造”自主品牌作为出租车、公共汽车和商务用车, 并为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宣传、质保服务工作。

(四) 营造促进竞争有利创新的市场环境。

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建立健全保护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法规, 强化法规的执行力。坚决打击某些企业毫无技术含量的模仿, 以保护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同时建立整车企业 (原研发投入公司) 和零部件供应商的良性合作和利益共享机制, 防止整车企业为应付低价竞争。

(五) 加大对世界汽车服务产业的承接。

加大对世界汽车设计及其相关服务产业转移承接力度, 主动邀请世界知名汽车设计公司来渝设立分支机构, 要将汽车研发设计业作为重庆创意产业重点扶持的门类, 予以重点培育支持, 争取在重庆形成1-2家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汽车设计公司;

(六) 高度重视本土零部件产业研发技术提升。

针对重庆在关键零部件上的短腿, 争取在发动机关键零部件、ABS、安全气囊、电喷技术等产品技术开发上有质的突破。建立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引导重庆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建立研发战略联盟, 参与整车的同步开发设计, 融入国际研发体系。

参考文献

[1]孟嗣宗编著.创新:中国汽车工业之魂[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

[2]钱振为主编.21世纪中国汽车产业[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

[3]路风、封凯栋著.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

[4]刘力钢等著.中国汽车制造业企业发展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年2月

[5]李江涛等主编.2007年:中国广州汽车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7月

[6]李江涛等主编.2008年:中国广州汽车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年7月

产业创新能力 篇5

1.1 集群学习使企业获得创新的资源优势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由于集群内中小企业实力不强,基础薄弱,面对竞争的挑战或一个诱人的市场,集群内每一个中小企业都没有足够资源能力来进行创新,这时集群内企业必须采取集群学习方式来应对未来技术、质量和服务等不确定性的挑战,使利用各自的知识、资源来共同创新、共享创新成果成为可能。集群内企业通过前向、后向、水平学习,可获取下述知识资源:产品设计思想、工艺技术诀窍、市场营销创新以及相应的技术服务知识、需求信息、质量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支持、比较专业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成果、人力资本和网络等无形资源等。同时也要注意,在集群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中,由于创新的外部性,“搭便车”等行为会阻碍创新。这时,由第三方力量,尤其是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来推动的企业之间的学习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1.2 集群的竞争与协作机制产生企业持续创新的“拉动效应”和“挤压效应”

在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同时又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

①集群内龙头骨干企业具有创新优势和资源,处于高位势,处于低位势的企业通过向高位势企业模仿学习等方式实现能力跟进,试图消除由于“能力势差”导致的产品附加值差距,这就产生了高位势企业对低位势企业的“拉动效应”;

②在产生拉动效应的同时,低位势企业技术能力得到增长,实现了技术追赶,高位势企业为了保持现有优势,就通过外向型学习、自主学习和集群互相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获得持续技术能力优势,由此产生了低位势企业对高位势企业的“挤压效应”。

正是这两种效应的平行作用,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长。还要注意的是,“拉动效应”的成效与集群内不同层次企业间的协作水平有关:协作水平高则成效好,否则成效会降低。

1.3 集群的网络机制为企业提供创新的组织架构

产业创新能力 篇6

一、打造国际化产业集群是强国之路

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2025年《中国制造》的战略目标,其中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需明显提升。要培养更多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强集群知识产权管理,关键是要提高集群的知识产权能力。产业集群作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载体,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先行者,如何在发展已有成效的基础上,迎接战略使命的新挑战,尤其是如何将知识产权融入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特色产业发展之中,促进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是一个战略性的论题。

二、我国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的特点及其问题

1.知识产权关系网络化

产业集群中行为主体处于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网络组织之中,借助网络关系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迅速获取和共享网络资源,网络资源与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成为企业成长的基本动力。相对于具体企业而言,产业集群侧重于观察分析集群中的纵横交织的产业联系,揭示相关产业联系和合作,从而获得产业竞争优势。与此相适应,集群的知识产权能力重点考察集群在知识产权各主体的运作、控制和协调知识产权方面的能力,知识产权关系呈现网络化发展趋势。不仅要研究单个企业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研究企业及产业之间、企业产业与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产业与团体协会之间、辅助机构与个团体协会之间在知识产权上的协同关系。

2.创新集群应该是知识产权活动丰富的区域

创新集群应该是知识产权产生、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活动丰富的区域。知识产权对于集群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可以加强知识产权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的导航、护航和参与竞争的作用。第二通过知识产权的运用获得各种有益信息,大大缩短研发路径。通过集群知识产权共享机制、知识产权的流动及转移机制、集群知识产权的非正式交流机制促进集群内各创新主体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创新机会和频率。

3.创新集群是一个开放性较强的系统

产业集群的开放性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产生矛盾。随着产业链的国际分工,要求我国产业集群系统必须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经济系统,从全球经济系统中获得知识产权信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高端人才、国际资本等要素,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发展。但是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时间性。即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领土性,其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并只能在一定时期内享有专有权。要建立国际产业集群一方面需要重视并严格遵从知识产权的这种特性,做好知识产权的规划、监控和预警机制。对于集群内出口导向型企业更加要注重知识产权的国际规划与布置。另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时间上的特性,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个知识产权市场,重视国外失效的知识产权的运用和挑选。

三、我国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在我国,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大约有2000多个产业集群,但是95%以上的产业集群是传统产业集群,其导向是低成本和外部经济。在集群知识产权能力建设上主要表现为:

1.知识产权关系网络化远没有形成。在多数的产业集群中知识产权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不管在具体企业还是在集群的管理部门都没有把知识产权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首要位置。集群内各创新主体在知识产权的管理上没有太多的协作关系,竞争企业、上下游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协会、中介结构、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在知识产权的领域的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知识产权在促进集群创新方面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在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方面(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多用力不均、协同互进缺位。这导致集群“重企业创造的资助,轻产业定位的指向;重知识产权申请的保护,轻资产运用的企划;重政府资金投入的主导,轻社会服务联动的导入”等政策的施行,与当下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价值链高端化攀升和主导产业链群效应提高等诉求不相适应。进而阻碍集群产业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

3.知识产权在集群的开放性发展中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大多数还是传统型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创新导向不足,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没有融入全球价值链,集群内产品主要还是内销或者贴牌加工生产。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没有知识产权的导航和保驾护航,多数企业没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

四、提高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能力的政策措施

政府在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方面,必须客观地对自身角色进行清晰定位,为其有效作为奠定坚实基础。作为公权力的政府面对作为私权利的知识产权时,若行政干预力度过大,就会导致对私权利的无意侵害,损害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若放任私权利的管制,不仅会失去政府统筹的集中高效优势,也会使整个知识产权体系无序臃肿。因此,要切实有效的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就必须将政府角色问题摆在尚待解决问题的前提之上,并要明确政府的行为限度,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与市场的发展规律有效呼应。认可集群中行业的特定运行模式,打造宽松优越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激发集群中每一位创新主体的创造热情。

1.做好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战略规划

政府对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首要角色应该是战略规划者角色。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入手,构建起集群知识产权发展的虚拟框架,以保证集群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建立可供测量的知识产权能力指标体系和预警机制。集群管理者应充分利用集群内现有的比较优势,以此选择产业集群知识产权发展的战略道路,以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同时,政府应针对集群内的知识产权特点对其进行规划。相关知识产权政策首先要因地制宜,立足自身的比较优势,提出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规划,并根据具体情况,以法律、法规等形式保证知识产权专项政策和规划的落实,并同时保证其知识产权相关政策与集群内其他政策的协调和完善。

2.提高知识产权的服务能力

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是政府的传统职能,这一特征同样体现在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方面能否将有利于集群内部知识的创造、创新、流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落实到位,能否驾驭和有效控制知识产权的运营,将直接关系到集群的发展起点和发展潜力。促进集群创新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政策体系构建与完善主要做好三个设计。一是核心体系设计:设计好促进集群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知识产权创造政策;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知识产权运用政策、外交政策、管理政策等。二是政策支撑体系设计:设计好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等产业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金融、财政、税收、贸易等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直接相互作用机制与相应的支撑模式设计等。三是环境体系设计:设计好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知识产权服务政策、知识产权人才政策、知识产权文化政策。

3.加强知识产权的监督保障作用

培育战略性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篇7

在当前金融危机加剧蔓延的情况下, 科技对经济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出来, 大部分国家也再次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很多国家力保研发预算不被削减, 甚至还有所增加, 同时相继出台了扶植科技创新的政策, 大力支持新兴产业成长。可以预见,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有可能出现科技创新的新浪潮。

科技创新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高度重视发挥科技创新在应对危机中的作用。胡锦涛主席指出, 要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温家宝总理强调, 知识和科技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中国政府把科技创新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五大举措之一。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部署了抓紧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支撑重点产业振兴,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集群, 动员科技力量服务基层、服务企业, 加强科技人力资源建设等六项重大科技任务, 并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加大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 加大金融支持和激励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方面制定了具体的保障措施。从目前的情况看, 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支撑作用已经开始有所显现。

一,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增长。2008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17万亿元, 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6.8%, 比上年增长14%。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信息、医疗、航空航天等产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二,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示范作用明显。2008年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达到1.27万亿元, 同比增长18.6%。国务院同意启动高新区的审计工作, 批准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高新区正在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三,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对较快。技术创新工程加快实施, 创新型企业的试点进一步扩大, 国家级的试点企业已经达到287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已经涌现出一批逆势增长的典型。四, 科技人员服务地方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国家鼓励大批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服务, 国家和地方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支持, 今明两年将有近十万科技人员参与基层服务, 促进经济的发展。

积极培育战略性产业

要从根本上化解金融危机的挑战, 就必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 打造对未来具有引领性作用的产业。胡锦涛主席指出, 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产业, 这是应对国际复杂经济环境变化, 依靠科技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带有根本性和长远性的举措。

在当前形势下, 我们认为战略性产业的选择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符合科技发展的趋势, 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要以需求为导向, 实现技术创新向产品的积聚。以企业为主体, 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的积聚, 以市场为目标推动创新政策, 向培育产业积聚。要着力发展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性产业,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打造一批跨国经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形成一批战略性产业集群。

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已经在推动战略性产业方面开展了探索性的工作。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示范行动已经启动, 对公共交通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财政补助, 上海世博会和13个城市开展了试点示范工作, 计划三年内面向30个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推动使用6万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的公共照明试点已经纳入国家财政补贴的范围, 首批有21个城市开展试点。预计2010年应用半导体照明灯具的总量将超过20万, 节电超过1亿度, 三网融合、太阳能等重要产品的推广行动也在加紧酝酿。

现阶段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加快组织实施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前不久国务院就进一步加快国家重大专项实施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 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加大重大专项实施的力度。以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应用和市场实现为目标, 研制一批具有重大市场影响的自主创新产品, 通过政府投资和补助等财政工具的引导, 启动市场需求, 努力形成和带动上万亿产值的产业规模。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国家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当中的主体作用。

要继续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2009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已明确将达到1461亿元, 比上年增长25.6%。在投入增加的同时, 投入的结构也将进行调整。在保证基础研究投入的前提下, 国家科技计划将优先支持产业振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地方政府也将结合自身的实际, 加大对科技的支持。

要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中央财政预算今年将安排328亿元, 明年预计安排300亿元左右支持重大专项, 支持有较好市场前景、两三年内能够实现产业化、对当前产业发展和扩大内需具有重要作用的项目。支持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 培育战略性产业。

国家将重点推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制造、大型飞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讯网、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碓和高温水碓核电站、水体污染治理、重大新药研制等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

国家将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对有优势、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将按照规定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加快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 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研发中心的作用。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力度, 带动中小企业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支持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鼓励使用自主创新技术的产品, 提升金融支撑能力。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充分发挥新设立的创业板的作用, 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融资。将以实施千人计划为重点, 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激励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开展服务。

产业创新能力 篇8

1 产业内贸易对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在一段时间内, 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比如日本向美国出口轿车, 同时又从美国进口轿车的现象;中国向韩国出口某种品牌的衬衣, 同时又从韩国进口某种T恤衫的这种贸易活动。产业内贸易还包括中间产品的贸易, 即是某项产品的半制成品、零部件在两国间的贸易。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主要原因:产品差别;规模经济;消费者偏好差别;国家之间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的重合。

实践证明, 产业内贸易能加强技术成果在各个发达国家之间的聚合, 同时通过垂直产业内贸易也能促进先进技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传递。因此, 产业内贸易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的提升有以下几个方面功效:

1.1 集聚技术

首先, 通过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将出口质量较高的产品进口低质量的同类产品, 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将出口质量较低的产品进口高质量的同类产品。当这些不同质量的产品进入各个贸易国时, 贸易产品所包含的技术优势会产生一种集聚效应, 企业可以利用各种技术优势对本国的产品进行创新。即使每个国家出口和进口的产品生产技术上总体相当, 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国选择出口具有技术优势的产品, 进口其技术处于劣势的产品, 各个贸易国不同的技术侧重点也会产生技术聚合效应。

其次, 通过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当母国与东道国的要素禀赋存在一定差距时, 处于某一生产阶段的子公司可能会从其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输入零部件或中间产品 (除了包括用以制造其他制成品的半制品外, 还包括研究开发、行销技巧、管理才能等) , 然后将其加工成最终产品后输往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这样通过公司内产业内贸易, 跨国公司会向子公司转移技术, 促进子公司技术水平的提高。由于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性要远远超过国内市场, 因此面向国际市场的生产就要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更激烈的竞争必定会促进企业增加自主创新, 提高技术水平。

1.2 创新压力

产业内贸易使企业面临一定的创新压力场。这种创新压力场一方面来自于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外相同产业的介入, 即通过产业内贸易, 进口新的产品和工艺, 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不同的产品, 对本土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市场压力, 冲击了本土企业的产品市场。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获得一定的利润, 本土企业不断改进技术和工艺, 改善产品结构, 从而激发了自主开发能力, 通过外表、包装、广告、服务或是质量上的改进, 来与国外进入的产品竞争。另一方面来自于产业内贸易的企业之间的相互模仿和人员相互交流。开展产业内贸易后, 由于跨国公司的进入, 使得很多本土人才竞相挤入跨国公司, 为了减少企业的人才流失, 本土企业必定采取一些措施与国外进行竞争, 如提高工资待遇等等, 伴随工资的增加, 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从而有助于我国的自主创新。也就是说这种竞争状态下的相互模仿和人员交流, 促使整个国家产业的知识和技术存量增加, 加快产业创新的速度。

1.3 技术联动

众所周知, 产业内贸易有前、后向联动效应。当贸易产业的生产链长, 有明显的前后向联系并且辐射效应大时, 其贸易就能极大地促进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是因为产业内贸易对于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 会带动其相关产业进行技术的革新, 由此引起技术联动, 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的创新。如加工贸易会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 出于成本的考虑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当地采购原材料、零部件等, 通过对当地配套商产品生产的监督、技术援助等, 带动配套供应商和分包商的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

1.4 促进研发

近年来, 一些外企以丰厚的报酬吸纳了一部分有才能的中国人到他们的企业工作, 并且为了满足中国这个若大市场的需要和消费者的需求, 他们在中国建立了大量的研发机构, 利用中国的资源进行技术创新, 节省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力。这些研发机构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同时, 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研发机构会在制度、环境、企业文化及人才评判等许多方面给我国研发机构的运行做出很好地示范效应。即使独有技术和研发活动一直保持在跨国公司体系之内, 通过跨国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和母公司的溢出效应和外在效应, 也会对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优化产业内贸易, 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第一, 优化出口结构, 实现技术上由引进模仿型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由技术创新创造的贸易竞争力与来源于要素禀赋产生的比较优势有所不同, 它是通过依靠技术创新打造出来的核心竞争力参加与市场竞争。因此, 对于出口产品结构相对较低的整个出口行业来说, 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必须转变, 在技术上由引进模仿型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转变, 在产品上由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

第二, 加快创新型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发展, 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从产业层面来看, 要做好全球生产网络中知识源的引进工作, 加强上下游配套产业的联系, 促进创新型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做大做强的同时, 提高加工贸易产业的档次,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逐步由贴牌生产向自创品牌生产, 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 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从全球价值链这个研究视角分析, 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处于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中, 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阶段的动态发展过程。针对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现状,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要在两个方面实现产业耦合, 一方面要与国内支柱产业耦合, 发展产业影响力和关联效应大的加工贸易;另一方面要与国际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耦合, 即通过功能升级、高新技术化并发展服务业加工贸易等形式实现产业升级。

第三, 建立创新型人力资本吸聚机制, 提高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和吸收水平。要快速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就必须要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 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发展的研发创新型人力资本吸聚机制, 以吸纳、集聚国内外优秀的研发创新型人力资本。惟有如此, 我们才能通过政策引导,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 引导和组织企业与研究机构加强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 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后形成竞争能力, 参与国际竞争。

第四, 加快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是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目标、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要加速完善技术转移机制, 构建高效的技术转移通道, 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引导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集成应用的主体, 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移, 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摘要:产业内贸易能加强技术成果在各个发达国家之间的聚合, 通过垂直产业内贸易也能促进先进技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传递。要优化出口结构, 加快创新型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发展, 实现技术上由引进模仿型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转变。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全成.迈向贸易强国—中国外贸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4.

[2]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3]陈丽丽.迈向贸易强国的战略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4]刘平洋.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篇9

1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在蒸蒸日上, 这不仅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还满足了人们生产和生产的相关要求。而且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创新型技术涌进, 使得我国在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中资金、人员以及设备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这就使得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增强。不过, 从当前我国电子信息采用技术创新的效率和实际情况来看, 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导致电子信息采用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了十分的缓慢, 其中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

1.1 综合经济实力比较薄弱

从当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其技术创新和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相比, 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这就使得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导致这样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方面是我国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并不重视, 进而使得其投入的比例不够, 这就导致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不够。另一方面则是表现在, 我国大多数电子信息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其创新活力比较差, 使得信息技术的创新的绝对量和国外的一些大型企业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

1.2 技术创新的资金不足

在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过程中, 资金的供应情况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对其融资渠道进行探索。但是从当前我国, 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们在对其电子信息技术风险投资方面来说并不完善, 其信息体系也不健全, 这就导致我国的现象电子信息产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市场会出现创新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 这就使得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

1.3 技术创新人才结构性缺失

中国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普通劳动力过剩, 组织领导重大工程和攻关项目的技术带头人、具有占领科技和市场前沿能力的创新型管理人才以及高层次、复合型、具有团队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此外,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职业培训能力较弱, 职业培训市场有待完善, 产业发展所需的蓝领工人严重缺乏。

1.4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低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近几年来把技术创新放在了一定的战略高度上, 逐年增加技术创新的投入, 其中的R&D经费内部支出从1997年的25.03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35.67亿元, 增加了4.4倍, 又如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 2002年是1997年的1.5倍。与此同时, 该产业的技术创新研究成果也较为乐观, 从1998年到2003年专利中请数增长了十倍, 专利授权数也增长了7.3倍。但DEA分析的结果却显示:中国的技术创新效率不尽如人意。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最直接来讲, 是中国的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并没有有效地转化为产品与服务投入市场, 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率过低。

1.5 技术创新政策环境不够成熟

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历来都受到政府的诸多保护和引导, 但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 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都是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摸索, 这使得中国的技术创新政策环境还有不少尚待摸索的地方, 同时, 政府过多地干预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2 提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2.1 发挥产业集聚效用, 加快核心产业的发展

中国在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所作的努力不容否认, 存在的问题同样也不能忽视, 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求更为有效的方法, 进一步缩小差距。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应该在区位上和产品结构上进一步完善布局, 这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推进结构调整,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要靠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靠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作为, 政府要加强规划、引导和扶持。

2.2 加强对外技术合作, 提高创新管理能力

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 中国应该把吸引外资的重点转移到技术合作方面。充分发挥我们熟悉客户需求的优势, 引进核心技术, 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创新, 重点开发一些应用技术和核心部件, 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新产品和新增长点。在具体的技术合作上, 我们应该不拘一格, 采取各种有效的合作机制。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模式是建立企业技术联盟, 即建立一个通过合作旨在获得具体的研究和技术发展的独立的企业组织, 它是为了适应当代技术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产生的优势互补或加强型组织。企业技术联盟是具有互补性技术资源的各成员之间采取的一种非资本控制型国际合作方式, 要求各成员提供其它任何成员都无法独立提供的资源, 以协商产生的契约或协定为基础形成一种合作关系。

2.3 推进风险投资机制, 拓宽融资渠道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自身积累的不足和融资渠道的堵塞, 导致其历年来技术创新投入相对不足。对此我们应该对症下药, 对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措施缓解资金问题, 增加技术创新投入。

结束语

由此可见, 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其技术创新能力的问题十分的突出, 这就不仅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严重影响, 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 因此我们就要对这些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采用相应的对策来对其进行处理, 以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飞.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评价分析[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07.

基因检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研究 篇10

国务院在2010年颁发的《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基因检测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1]。基因检测技术也被列入“新型健康技术惠民工程”。H省政府于2015年下发《H省促进基因检测技术应用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2]。提出了个性化医疗的全力发展,基因检测试点的推广等十二个政策,积极的推进H省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加大在重大疾病治疗上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本文以H省发展基因检测产业的具体数据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算,期望对H省的基因检测产业培育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2 模型构建

根据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了相关学者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本文构建了基因检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1 创新投入能力的构成指标

(1)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水平。评价企业在研究开发中为其投放的金钱数量。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水平=研究开发的经费/新产品的销售收入。(2)研究开发人员比重。评价研究开发人力的投入情况。其计算公式为:研究开发人员的比重=研究开发人员的总数/企业员工的总数。

2.2 创新管理能力的构成指标

(1)管理层的创新意愿。该指标作为定性指标,主要能够体现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待技术创新的态度。(2)创新战略。该指标作为定性指标,主要体现企业在创新管理活动当中创新战略的制定情况及员工的执行情况。(3)创新机制。该指标作为定性指标,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当中,评判的标准是企业在平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制度的运行状况。(4)信息化水平。该指标作为定性指标,主要体现在办公自动化和企业信息化投入的情况。(5)企业创新文化。指标作为定性指标,主要体现在企业是否为员工提供了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企业是否给员工灌输了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观念,以及内部环境是否能够帮助员工进行很好的技术创新研究。(6)创新风险防范和危机处理能力。该指标作为定性指标,主要体现的是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面对风险的及时处理问题的能力情况。

2.3 研究开发能力的构成指标

(1)人均专利拥有数。主要反映技术创新的人均研发成果。其计算公式为:专利倾向=申请专利总数/研究开发人员总量。(2)工程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权衡企业研究开发能力的技术人员的投入情况。(3)生产人员技术水平。定性的指标,主要通过企业员工从事生产活动的整体素质来体现,根据国家的划分标准,技术等级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采用专家打分法去测度。

2.4 生产制造能力

(1)研发机构设立情况。该指标作为定性指标,主要体现在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研发部门设置的数量,研发机构的设置的数量,研发机构的质量等。(2)行业装备的先进性。本文则通过主要设备的拥有量从侧面来反映先进设备的拥有水平。(3)消化吸收能力。该指标作为定性指标,主要体现在企业对于非自主创新的引进吸收和再利用,通过对其他企业技术的引进以及和其他企业的合作来进行消化吸收能力的定性判断。

2.5 市场化能力的构成指标

(1)营销费用投入强度。体现企业在日常营销活动中投入的经费情况。广告支出的强度=新产品广告支出费用/新产品销售收入费用。(2)营销人员比重。体现在企业在日常营销活动中所投入的人力。营销人员比重=营销人员总数/企业职工总数。(3)市场调研水平。该指标作为定性指标,主要体现在企业对于市场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能力。(4)营销网络化程度。该指标作为定性指标,主要从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及网络销售的规模大小等方面做评价。

2.6 创新环境水平的构成指标

(1)创新基础设施。该指标作为定性指标,可以通过互联网计算和信息环境指标的发展情况去进行定性的评测。(2)融资环境。该指标作为定性指标,可以通过风险投资机构的运行情况去进行定性的评判。(3)政府扶持力度。可以根据政府对企业的资金投入情况进行定性的评判。(4)创新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该指标作为定性指标,主要体现在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的是否完善,比如社会团体,中介机构及科研院校等等。

3 实证检验

首先通过专家打分法对基因检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级指标进行评判,将表的数据加以量化,然后形成两两判断矩阵,最后通过几何平均算数计算得出对应的λmax,CT,CR。见表2。

计算每一行的乘积: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进行最后一致性检验

按照上面的计算方法,依次计算出二级指标现对于一级指标的权重,最后得到二级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综合权重见表3。

本文收集的数据和无量纲化的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科技年鉴2014》和《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2014》,选取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广西、安徽、江苏、吉林、浙江等主要基因检测产业省份和直辖市作为对比的区域,运用技术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对这些城市和H省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评价研究H省基因检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见表4、表5、表6)

以上原始数据的单位、意义和量级都不同,在进行评价之前必须将这些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来解决各指标单位不同、数级不同的问题。针对定量指标,可用以下公式就行转化:当指标性质为正时,其计算公式为:bi=(ai-amin)/(amax-amin);当指标性质为负时,其计算公式为:bi=(amax-ai)/(amax-amin)。

资料来源:《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

在上面公式中:ai表示在i指标体系中实际数据;bi表示i指标在经过以上公式转化后形成的分析数值;amin表示i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之内得到的最小实际数值;amax表示i指标在整个体系之中的最大实际数值。

对于定性指标,可采用Likert五级标度法对各个指标进行设计,指标得分数的含义为:1分表示很差,2分表示较差,3分表示一般,4分表示好,5分表示很好。然后根据主观的专家打分法将定性指标量化处理,再利用无量纲化计算的公式进行数值的转化。运用上述方法将原始数据无量纲化。

分析与讨论:H省基因检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得分为0.3996,处于中等水平,基因检测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相比技术创新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来说,在创新投入方面基因检测产业指标得分最小,说明H省基因检测产业在研发资金、人员、先进设备上的投入存在着不足,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保证基因检测产业技术创新有充足的创新资源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在创新管理方面得分为0.3932,说明H省基因检测产业整体的创新管理水平在全国来说处于比较高的地位,反映出各基因检测企业都比较重视基因检测产业的技术创新,在研究开发方面,H省基因检测产业总体得分为0.4983是六项指标得分中,排名第二,说明H省基因检测产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比较强,每年获得的专利数逐步提高,这应该是整个产业有着比较高的创新管理水平的体现,研究人员有创新的意识和动力,当然也应该看到和先进地区的研发能力相比还是存在差距,不断提高研究开发能力达到国内领先地位是努力的方向。在基因检测产业创新环境水平方面,该指标的得分为0.2839,该得分是整个一级评价指标当中第二低的,反映出基因检测产业在创新环境水平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政府对于科技活动方面的财政支出并不多。基因检测产业想要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产业内部,需要企业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产业外部,则需要政府为企业提供练良好的环境,在人力、物力、财力及产业政策方面提供大力的支持。只有产业内部和外部做到相互配合,才能够推进H省基因检测产业在技术创能力方面的不断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

摘要:基因检测产业作为我国政府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技术创新既是新兴产业的显著特征,又是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以H省发展基因检测产业的具体数据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算。研究表明:H省基因检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得分为0.3996,处于中等水平,基因检测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企业本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二是政府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关键词:基因检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12.

[2]H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推行《促进基因检测技术应用若干政策》(试行),2015,8.

上一篇:学习兴趣培养管理下一篇:高校德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