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亲情教育

2022-09-11

亲情的缺失导致子女与父母格格不入的事例越来越多, 并引起了当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缺失的原因虽然不尽相同, 但较为普遍的是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出现的打工潮, 尤其体现在农村近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留守儿童身上。许多外出务工者“寄妻托子”, 多年父母与子女互不接触, 谈何有亲情教育。

亲情者, 亲人之情也。亲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就其直接性、现实性的亲情, 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情, 子女的孝顺之情。《五字经》云:“父母须孝敬, 以报养育恩”。这是一种因和果的关系。当年上小学语文《麻雀》一课, 本文的编者用意是母爱教育。我结合一些母爱的故事, 比如唐山大地震中的血色母爱等, 大讲母爱的伟大、无私, 没想到一名女孩子当堂反对:“我才不爱妈妈呢, 她把我生下来就没管我, 是我奶奶把我带大的。”啊!不由得使我心中凉了半截, 母爱难道不再是永恒的主题?我坚信教育的力量, 但要面对的是生活现实, 生活是教育的第一课堂。逃避养育责任的父母是不合格的父母, 这种家庭的父母子女之情是大打折扣的。亲情原本是在一种相互依赖的环境里培育出来的。孔老夫子说:“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父亲不像个父亲, 儿子又怎么像个儿子呢?血和肉从来是不可分离的。

“亲”, 在历史上列入神龛“天地君亲师位”的第四位, 仅次于神授的君主。封建专制时代, 皇帝至高无上, 皇帝的话就是“圣旨”, 违者就是抗旨, 抗旨要诛灭九族。即是如此, 居然也有圣旨为亲情让路的事例。写《陈情表》的李密数次违抗圣命, 以“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的理由辞谢了晋武帝的“委任状”, 结果荷蒙圣恩, 网开一面, 君命让道于亲情, 毕竟那个晋武帝也是父母所生, 亲情在这时候高过了圣命。李密尽的是孙子对祖母的孝顺之情, 孝顺的前提是“臣无祖母, 无以有

小学教学, 是一个具有较强特殊性的过程。小学生的独特在于大多数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 应以适合的形式,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真正意义上学懂、学透。

一、互动的前提:良好氛围的建立

在很多人看来, 老师教学就是应该“以知识为本”, 在课堂上让学生尽快的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其实, 久而久之, 这样往往形成了注重知识的灌输, 而客观上造成一种沉闷、压抑的课堂氛围。

我认为, 要让学生喜欢课堂, 首先就要建立起积极互动的氛围,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氛围, 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如教学“循环小数”的内容, 老师适时提出这样的课堂互动:将一个比较有趣的循环小数, 换成分别由几个学生代表一个数或小数点, 然后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 在小组内可以自由换换, 最后看哪个小组能将循环小数最先解释清楚。由于将这个问题的放在了小组之内解决, 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这个过程, 让学生的参与热情被完全激发出来, 每一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就创设教与学的良好互动学习环境, 学生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知识的乐趣。

今日”, 算是隔代孝顺了。孝文化是亲情教育的重要部分, 报养育之恩是人性的道德底线。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孝》其中有“孟宗哭竹”、“王强卧冰”的故事, 它教育人们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孝心, 可以感动天地万物。陈毅身居国防部长的高位, 探家为老母洗衣;毛泽东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一九五七年, 回到阔别三十二年的韶山冲, 独自去父母坟前祭拜, 当时随行的政治局委员找来, 他的解释是:“生我者, 父母也”。父母是身体发肤之本, 木有本, 水有源,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朔源追本, 才不至于忘乎所以。

如果连自己父母都不亲近的人, 如何去亲近他人, 热爱祖国, 如果对自己家人都不懂得关心爱护, 他能够去关心社会、帮助别人么?祖国、人民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词,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始于每个人脚下的方寸之地, 十三亿人民融汇着每一家, 每一个的具体公民。热爱我们脚下的方寸之地, 就等于热爱祖国, 关心爱护自己的家人也是热爱具体的人民。

亲情教育, 感恩教育, 都是品德教育的内容, 品德教育与培养合格公民是一致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正是切中时弊。近年来, 针对亲情缺失带给社会的负面影响, 国家少工委及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爱护教育的具体措施正在弥补缺失亲情教育的不足。

国外的亲情教育寓于公民课的品德教育之中, 让孩子们从小就为将来做一个好丈夫、好妻子打下基础。比如美国的小学品德教育, 始终将孩子如何生存和怎样做人作为教育的“主旋律”, 他们的教育内容几乎都是围绕人的生命和生命的质量进行的。在教育孩子们关心国家、社会、他人的同时, 更要关心和爱护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这无疑是最切实际的亲情教育。

我国留守儿童的产生, 亲情教育的缺失, 日趋显现出缺失的亲情教育带来的社会继代教育的新课题。顺代亲与隔代亲的教育方式是当今普遍存在着不可替代的亲情教育,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来弥补缺失的亲情教育。

小学教学中

如何加强课堂互动

◇陈勇

二、互动的设计:教案和其他课前准备

教学中, 并不是每一堂课都适合与让学生独立解决, 只有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问题, 才能锻炼出合作的价值, 这样才能让互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 学生在合作中思维才能发展, 能力增强。

我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案的设计中就必须注意:首先, 提炼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巧妙设计合作内容, 将需要发挥小组集体智慧解决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其次, 课前思考, 升级意图, 挖掘内涵。如, 在学习“圆锥体积计算”时, 除了教材上简单的“底面积乘以高”公式, 还要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进行实验。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 先观察并猜想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再引导学生将圆柱形容器装满水倒入圆锥, 可以倒三次;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水倒

上一篇:高职跨境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对“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下一篇:浅谈艺术与地铁公共空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