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脱落的整改措施

2022-08-10

第一篇:管道脱落的整改措施

血液透析过程中管道脱落的应急预案

(一) 发生管路脱落的原因

1、 产品质量。

2、 操作不当,衔接不正确。

3、 没有执行查对制度。

(二) 预防原则

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上机前查、看、有动作,上机后查、看、有动作,透析治疗巡视查、看。

2、 注意连接管路速度和质量,防止接口螺纹歪斜漏血。

(三) 处理原则

1、 关血泵。

2、 血管钳夹住脱落处管道。

3、 检查原因,短时间内正确连接,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4、 实施患者血污染处理方案。

5、 向患者解释和沟通得到充分理解。

6、 汇报并填写情况说明报告书,根据事件性质做进一步处理。

7、 总结经验,修改预案,杜绝隐患,避免再次发生。

第二篇:管道脱落、跌倒、坠床防范制度

护理风险(管道脱落、跌倒、坠床)防范制度(修改稿)

1.病人住期间应及时评估患者有无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做好各类管道的检查及效果评估。

2.对高危病人重点防护:意识不清、燥动不安、年老体弱、偏瘫患者应加床栏,必要时实施约束带保护性约束,并有家属陪伴,床旁悬挂“防跌倒、防坠床、防管道脱落”警示标识,做好病人及家属的相关指导及知情签字。

3.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各种管道使用目的及注意事项,各类管道标识清楚,记录并做好交接班。

4.经常巡视病人,为具有管道脱落、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提供及时的帮助病检查各项预防性保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6.认真做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对床上活动的病人嘱其活动时小心,必要时护士给予协助;告知病人勿做突然体位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而昏厥,教会患者如有不适,及时使用信号灯。

7.维持病室环境安全,保持地面清洁干燥、病区通道通畅和足够的照明,病区其它设施安全性及功能完好。

8.一旦发生跌倒、坠床,立即启动跌倒、坠床处理流程,护士及时赶到现场,与医生一起及时积极妥善处理,认真记录患者跌倒的经过及抢救处理过程;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9.事后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表,逐级汇报,组织分析讨论和总结,改进工作。

第三篇:导管脱落的防范措施

护理讲课

2016年7月28日 地点:护士长办公室

参加人员:心胸、普外一科全体护士 主讲人:何家妹

内容:导管脱落的防范措施 常见置管种类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套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T型引流管、脑室引流管、中心静脉导管、透析管路、PICC管、造瘘管、胃管、尿管、输液管、静脉留置针等。根据患者的年龄、意识、情绪、病人活动情况、管道的种类、疼痛的程度及沟通能力对患者进行管路滑脱的风险评估,评估患者可能发生导管滑脱的危险因素,做好护理安全工作,进行健康教育,避免管路滑脱,减少医疗纠纷。导管脱落应积极预防为主,针对脱落的原因认真、切实做好各种预防措施。根据我院制定的住院患者管道滑脱风险评估表分,低度风险(小于8分)、中度风险(8—12)分、高度风险(大于12分)对各类置管患者进行管路滑脱风险评估,并相应做出有效防范措施来预防。

导管脱落常见原因:

1、导管固定不妥,连接处连接不紧密,固定带不合适或固定太松。

2、病人不理解,无法忍受不适,不配合。

3、病人意识不清、躁动、无约束措施。

4、翻身、移动病人时,活动幅度大,管道受牵拉。

5、病人在活动时不小心拔除或护士在做操作时不慎管道拉出。

低度风险预防措施:总分小于8分为低度风险,采取一般预防措施,各类导管表示清楚,须注明置管名称、时间。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留置管道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告知和指导病人保护导管的方法,防止意外拉出导管。每天早晨固定更换胶布,并做好固定部位的皮肤护理,使皮肤清洁、易于固定。护士应树立管路安全的观念,掌握管路固定的有效方法,护理常规、观察要点及进行操作时避免管路异常滑脱的措施。标志分明,各种管路应标志分清,分别记录,不可混淆。指导患者正确带管活动,以免不慎管路滑脱。向病人解释呼叫器的使用,保持呼叫器的完好。

中度危险预防措施:总分8—12分为中度危险,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巡视,牢固固定各种管道,保持各部分紧密连接。对于意识清楚的患者置管前向其解释操作的目的、作用、所带来的不适及自行拔管的危害性。告知其拔管的时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对于无法言语的患者,正确灵活的运用非语言沟通,建立文字、图标,手势等沟通形式。做好健康宣教,昏迷躁动、神志不清病人,幼儿或不配合者防止自行拔出导管,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固定。要详细向家属及患者解释约束的目的,以取得理解和配合。固定好各导管动作应轻稳,以防导管脱出。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并积极配合治疗,各科根据实际情况备好急救用物,如有导管脱落情况发生,及时告知医生迅速处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高度危险预防措施:总分大于12分为高度危险,采取高危预防措施,护士每班进行评估,加强健康教育,必要时启动导管脱落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床旁交接班,主动细心巡视,检查各类导管的深度、固定状况、约束的情况等,各类导管衔接部位有无松动,固定胶布有无卷起,如有及时更换胶布固定,警惕导管滑脱。固定牢靠,维持其良好的固定,妥善安全放置,保持各管路通畅,病人翻身、排便、下床、需搬移、因卧位改变等,应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受污染。在患者易拔管高危阶段,增加巡视次数,及时发现并阻止患者自行拔管的行为,以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安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病人适当的约束肢体。加强心理护理,向清醒尤其不合作的患者解释病情,解释置管目的、作用和脱落的危害及置管后人体的正常不适应,示患者主动配合。当发生患者管路脱落时,医务人员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将至最低。一旦发生导管脱落,护士把脱落的经过、病情变化及处理过程,在特殊情况中记录,做好交接班。及时填写患者护理意外事件自报单,上报护士长,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事后认真分析总结,提出防范整治措施。

第四篇:预防导管脱落的护理措施

1. 2. 3. 4. 5. 牢固固定各种导管,使导管各部衔接紧密。

每天早晨更换固定胶布,并做好固定部位的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易于固定。

定时巡视,观察导管衔接部位有无松动,固定胶布有无起卷,如有及时更换胶布重新固定。 翻身或搬动病人前先妥善固定好各导管,以防牵拉时使导管脱出。

进行导管护理,更换引流装置时,动作应轻稳,以防用力过猛将导管脱出。 对情绪不稳定,躁动的病人在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给予适当约束。 6.

第五篇:浅谈高层建筑物外墙面砖脱落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王福俊

(鸡西方大房地产开发公司,陕西鸡西158100)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有大部分高层建筑物采用外墙面砖进行装饰。然而由于施工质量原因,经常发生外墙面砖的脱落现象,以下重点阐述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墙面脱落;处理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有大部分高层建筑物采用外墙面砖进行装饰。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外墙面砖的基层处理及铺贴方法不妥,易发生外墙面砖脱落,甚至连同基层一起坠落。为防止外墙面砖的脱落,施工时必须在基层处理和铺贴方法上狠下功夫,才能保证外墙面砖铺贴质量,预防坠落事故的发生。

1、外墙面砖的部分施工工艺简介

1.1基层处理。结构施工时,外墙的垂直度、平整度应达到标准要求,将凸出墙面的基底凿平。凹处用l:3水泥砂浆补平。当厚度或垂直度偏差超过30mm时,需采取钉钢丝网等技术补救;抹灰前将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清除干净;对光滑的混凝土墙面,应凿毛后用钢丝刷满刷一遍,再浇水湿润或采用界面剂处理表面,使之提高混凝土表面粘结强度;外墙角纵向挂2mm钢丝垂线,作上下砂浆灰饼,横向水平线根据窗1:3拉通长线控制。灰饼间距约为1500mm。 1.2刷界面剂。将界面剂以1:4水灰比调成厚糊状充分搅拌均匀,放置5—10min,界面剂变稠,再稍加点水调匀,然后用泥板涂抹在基层面上,待5—10min(视气温而定)后涂抹水泥砂浆找平面层。调制好的界面剂应在5—6h内用完。

1.3基层抹灰。界面剂涂抹10—20min后,按要求分层分遍抹底层砂浆,底层第一遍砂浆厚度以5mm为宜,抹后用木抹搓平。隔天浇水养护,待第一遍六至七分干时,即可抹第二遍,厚度约为7—10mm。随即用刮杠刮平,木抹搓毛,隔天浇水养护。若需抹第三遍时,方法同第二遍,直到把底层砂浆抹平整。

1.4浸砖。面砖吸水率应符合标准,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并隔夜用水浸泡不少于2h,晒干后(外干内湿)才能使用。

1.5粘贴。粘贴面砖时砂浆应饱满,并应一次成活,不宜多敲、移动,尤其砂浆收水后不能再纠偏移动。粘贴面砖的砂浆宜采用1:2:2的混合砂浆(或用粘结剂)厚度7—10mm。粘贴时,先将面砖背面满批砂浆,根据面砖控制线贴到墙面,用小铲把轻轻敲击,使之与基层粘贴牢固,并用靠尺将面砖在垂直及水平方向随时找平找方。 1.6勾缝。用1:1水泥砂浆进行面砖匀缝,分两次进行,第一遍勾缝的厚度为7mm,第二遍要按设计要求的色彩,配置彩色水泥砂浆色成凹缝,凹进面砖深度约为3mm。

1.7清理。面砖勾缝后,用废旧毛巾或棉纱将面砖表面擦洗干净,以免影响面砖的整体清洁、美观。

1.8检查、修补。面砖铺贴好并待砂浆收干后,在降、拆脚手架之前,应对面砖逐块进行敲击检查,如发现起壳,应及时进行处理,不留隐患。

2、外墙面砖易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外墙面砖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对外墙起保护作用。在施工中,经常产生面砖空鼓、脱落等质量问题。 2.1原因分析。

2.1.1基层、面层所用材料本身原因:选用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例如,材料的空隙率比较大,容易含水,属于亲水性材料,抗渗、抗冻性能差,导致外墙基面层材料的强度降低,体积膨胀,不能抵抗大气的风化。降低了外墙材料使用的耐久性。

2.1.2由于贴面砖的墙面层自重大,使底子灰与基层之间产生较大的剪应力,粘贴层与底子灰之间也有较小的剪应力。如果基层表面偏差较大,基层处理或施工操作不当,各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很差,面层就产生空鼓,甚至于从建筑物上脱落。

2.1.3施工原因。外墙在施工时,新墙体或基层水份未干透, 就立即覆盖涂饰,待基层风干时,产生收缩缝隙,或是外墙施工基层抹灰厚薄不均,产生不均匀收缩,贴块料有空鼓,缝隙未填实,施工形成空洞等,从而引起脱落。例如:泛水、雨篷以及门窗临边处未做防水处理等因施工问题造成的外土产质量通病,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2.1.4砂浆配合比不合格,水泥质量不合格。砂的含泥量大。砂浆配合比计量不准确。稠度控制不好,砂子中含泥量过大,在同一施工面上,采用几种不同的配合比砂浆,引起不同的干缩率而开裂、空鼓。加料顺序颠倒,砂浆搅拌不均匀,人工拌和。水灰比控制不好,和易性差。砂浆保水性差。砂浆品种与设计不相符,或掺外加剂后无相应措施等都会造成砌筑砂浆强度低,满足不了设计的强度,导致砖砌体的水平裂缝、竖向裂缝和斜向裂缝,形成脱落。

2.1.5饰面层各层长期受大气温度的影响,由表面到基层的温度梯度和热胀冷缩,在各层中也会产生应力,如果面砖粘贴砂浆不饱满,面砖勾缝不严,雨水渗透后受冻膨胀和上述应力共同作用,使面层受到冻坏。 2.2防治措施。

2.2.1在外墙涂饰材料的选用上应尽量考虑材料的耐久性,注重涂饰材料在各方面技术指标的优良性,选用弹性、抗裂、防水好的材料作为外墙涂饰材料。

2.2.2外墙在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将外墙防水项目逐步列入施工要求,在建筑物上设置广告牌应慎重考虑统一规范安排,减少人为破坏。

2.2.3在结构施工时,外墙应尽可能按清水墙标准,做到平整垂直,为饰面工程创造良好条件。基层抹灰前,基层墙面应在施工前一天浇水,要浇透浇匀。让基层收足一定的水分,以抹上底子灰后,用刮杠刮平,搓抹时砂浆还很潮湿柔软为宜。

2.2.4面砖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并隔夜用水浸泡,晾干后才能使用。使用未浸泡的干面砖,表面有积灰,砂浆不易粘结,而且由于面砖吸水性强,把砂浆中的水分很快吸收掉,容易减弱粘结力;面砖浸泡后没有晾干,湿面砖表面附水,使贴面砖时产生浮动,都能导致面砖空鼓。

2.2.5粘贴面砖砂浆要饱满,但使用砂浆过多,面砖不易贴平,如果多敲,会造成浆水集中到面砖底部或溢出,收水后形成空鼓,特别在垛子,阳角处贴面砖时更应注意,否则容易产生阳角处不平直和空鼓,导致面砖脱落。

2.2.6在面砖粘贴过程中,要做到一次成活,不宜多动,尤其是砂浆收水后纠偏挪动,容易引起空鼓。粘贴砂浆在使用过程中,不要随便掺水和加灰。

2.2.7认真做好勾缝。勾缝用1:1水泥砂浆,砂子过窗纱筛。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好外墙面砖的施工质量,使建筑物外墙饰面更加清洁、美观,在施工中一定要下大工夫,严把施工操作关,才能使面砖铺贴质量得到保证。采用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才能防止面砖坠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上一篇:感恩母亲节学校活动下一篇:感恩的心幼儿园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