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美丽中国

2022-07-19

第一篇:五位一体美丽中国

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_刘小珍

发布时间:2014-07-25 18:48:11 2013年3月总第188期第3期黑河学刊HeiheJournalMar.2013SerialNo.188No.3 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 刘小珍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顺德528300)

【摘要】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彰显了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意味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缺一不可。从中央到地方,打造美丽中布局谋篇正在展开。国, 【关键词】美丽中国;五位一体;生态文明【中图分类号】

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36(2013)03-0004-02

“山绿起来人富起来,面朝大海中国春暖花开……美丽中国美在山水之外,有前辈也有我们对祖国的爱”,一首《美丽中国》道出了中国人的梦想。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从局部现建设,这个总体布局意味着中国进入21世纪后,代化走向全面现代化,从不太协调的现代化走向全面协调的现代化。同时,美丽中国的提出,将党的科学理论大众化、通俗化,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鸟语花香、天蓝水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让我们感受到了“既要金山银的豪情壮志和自信成熟。但是“美丽中山,更要绿水青山”国”绝不仅仅是一个政治词汇,而是全党全国人民必须为之不懈努力的一个宏伟目标,彰显了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从中央到地方,打造美丽中国,布局谋篇正在展开。

一、美丽中国之经济建设 正如十八大所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经济持续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解决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但是靠的是科学的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因此要体现美丽中国,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GDP增长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离开经济发展讲环保,那是缘木求鱼;离开环保谈经济发展,那是竭泽而渔。美丽中国不可能再允许我们以近乎于掠夺的方式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去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去满足政绩的需要。我们必须赋予GDP更多的新内容,不仅要给GDP戴上绿色的花环,还

要注入绿色的内涵,将GDP植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之中,植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中。中国正在逐渐告别“黑色发展”,逐渐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绿色发展之路。

其次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走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之路。美丽中国体现在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资源缺乏的国家,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改变,尽快形成集约型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同时,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只有经济结构合理了,美丽中国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二、美丽中国之政治建设 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保证。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组织领导保障。美丽中国的建设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离不开一个职能科学、

务型政府。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设美丽中国在政治上还需改革和创新,建设服务型执政党。下一步改革不 【作者简介】刘小珍(1977-),女,江西吉安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4·

仅要注重“顶层设计”,更要强化“顶层推动”。十八大报告提出创新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党代表以书面形式提出属于党代会职权范围内的意见和建议的制度)是党代会代表履职行权最广泛、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将激励代表们更加认真履职,更加深入基层调研,充分反映党员群众利益诉求,密切党群关系,推动建设服务型执政党。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驾护航。美丽中国法律之美。十八大报告明确提要有人文风化的制度之美、

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出,要把资源消耗、评价体系,这就等于把建设美丽中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而这一切要求的落实,离不开合理的制度和健全的法律法规。首先,通过制度设计,为美丽中国提供政治保障。十八大提出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尤其是在考核机制上,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制定出台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办法,强化对各级班子、干部的考核和问责。其次,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保方面的法然我国已经有了以 律法规,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一些重要的环境资源立法空缺;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很多矛盾,操作困难。因此,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就必须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三、美丽中国之文化建设

胡锦涛同志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美丽中国必须补充生态道德教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上,

育的课程,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必须更加重视生态教育科学文化体系的建立和全民生态教育的培育,发展生态文化;必须更加注重公众艺术素养和美学素养,从满足群众文化消费需求上升到审美素养的提高,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思想上,在全社会倡导绿色价值观,倡导文明、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从思想认识到行为模式都作出调整和改变,将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内化为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自觉行动。

四、美丽中国之社会建设

美丽中国,理想丰满;现实社会,形势严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如影随形。其中有十大社会问题,值得执政党反思其执政思路,这些问题解决不好,美丽中国的目标无法实现。影响我们最严重的十大社会问题是食品安全、房价、物价、腐败、教育、裸官和投资移民、恶性车祸、环境保护、事故、强拆。 美丽中国应该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环境安全;社会诚信、政府公信;拥有公平正义的社会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

安适起居与尊严生空间,并最终达到全体国民体面劳动、活。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美丽中国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形成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其次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追求,解难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进展,努力形成一个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动,民有所盼、我有所应,民有所难、我有所解的和谐发展的美丽社会。

五、美丽中国之生态建设

生态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呈现出结构性、叠加性、压缩性、复合性的特点,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中集中出现。我国环境保护的状况可以用四句话概括:局部有所好转,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增大。党的十八大报告为建设生态中国作了全面部署。

其一,第一次用单独篇章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建设、

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其二,第一次提出了“三大空间”概念。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要实现这个目标,在思想上,要蓝、

加强全民生态教育,培育生态自觉,在生产生活中大力普及高效、节能产品。在布局上,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与生态安全格局,加快生态型城镇体系建设,着力做好城市空间布局、美丽乡村建设、耕地与林区保护及海洋资源开发,实现统一规划、有序布局、合理开发、科学发展;着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以便达到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丰收。

其三,第一次提出了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我国目前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积极发展、研究生态修(下转第52页) ·5·

中国和英语国家除了语言不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有一些中国读者一目了然的词语,直接照字面意思翻译可能对外国读者的阅读造成障碍。因而在新闻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除了进行语言之间的转换,同时还要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这就需要译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译文中添加必要的解释或相关背景信息,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以达到有效传递信息的目的。 例如在翻译“全国3491人取名奥运”这篇新闻中,在翻译“北京的‘奥运’公民多是2001年前后出生的”这句话,译成“mostofwhomwerebornaround2001asChinasucceededinitsbidforthe2008SummerGames”,后面的关于2001年部分的描述就是增译。中国读者都能明白为什么在2001年左右出生的宝宝就取名奥运,因为所有国人都会铭记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的那一刻,但是国外的读者就会有疑惑为什么那时候出生的人就喜欢取名奥运,因而这种情况下的增译就很有必要。 2.省译

有时,为了达到有效传递信息的目的,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体性,删去不符合目的语文化语言习惯和表达规范的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译文与源语新闻应紧密联系,要呈现目的语读者最想知道的信息,而一些不重要的信息和与目的语读者不相干的部分可以省去不翻译,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比如在翻译“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这篇新闻时,里面很详尽地介绍了中央大厅是中俄双方的总导演席,左右两侧是导调席,作战、通信等演习各要素的工作人员在这里进行导调。这一部分即使翻译过去了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还会使他们读起来觉得影响理解,有繁琐累赘之感。 3.重组

重组也是新闻翻译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重组法就是指翻译时脱离原文的结构和语序,按照目的语的习惯方式和表达习惯重新组合,使译文更加流畅,更具可读性,更好地达到信息传播效果。英汉语思维模式存在差异。在汉语表达中,人们往往会先交代事情的发展过程,然后说明结果,是螺旋型思维模式。而英语表达则相反,人们是先提到结果,然后再论述事件发展过程,是直线型思维模式。因而在新闻翻译中,要注意调整译文的顺序,以符合西方人要把最重要的信息呈的思维习惯。尤其是汉译英的时候, 现出来,先点题,再进行分析。通过重组,译文保持原文的功能不变,同时读起来更加流畅,更地道,符合目的语的新闻写作规范。

例如在翻译“李长春会见英国首相卡梅隆”这则新闻时,新闻在中间部分和最后一段表达的是英方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希望双方拓宽交流渠道,加强各领域的友好交往。因而在翻译的时候,为了表达意思更连贯、更流畅,可采取重组的策略,把这一部分都提到中间部分表述。葺 [参考文献]

[1]陈先贵.新闻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存在之必然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6):67-68. [2]雷

芳.译者主体性在新闻翻译中的彰显[J].北京城市学院 2011,(01):105-109.学报,

[3]卢红霞.新闻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跨文化意识培养[J].业务研究,2011,(10):105-107. [4]祝海林.论新闻翻译中译者的行为[J].赤峰学院学报,2011,(06):96-97. [5]任凌云.试析中英新闻翻译中的原则和策略[J].科技信息,2011,(09):571. [6]王萌.新闻翻译的特点和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0,(07):55-56. □编辑/齐伟

(上接第5页)复技术,尤其是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等关系到老百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技术为重点。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努力推动生态补偿工作科学化、制度化、法律化,真正实现生态中国。 美丽中国既包含了普通人的幸福喜悦,又寄托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复兴。十八大第一次将美丽中国上升到国家层面,不仅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决心,而且指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方向和途径。

建设美丽中国,意味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形成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相信不久的中国将是一个顺应自然之规律、自然之生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葺 [参考文献]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日报,2012-11-18.

第二篇:美丽中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辩证思考

美丽中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辩证思考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并从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成为美丽中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的重要一环而颇具时代特征,这必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新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美丽中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辩证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一以贯之的接力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也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到党的十六大以来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最后发展到党的十八大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由此可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丰富发展的结果,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一、经济建设是根本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党的正确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上。综观我们党的奋斗征程,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在经济建设的道路上我们党走过弯路、走过曲折,但是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经过拨乱反正破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发展路线,明确提出了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作为党的工作重心的发展路线后,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坚定不移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同落户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没有改变,要在随后的十年时间里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不断的发展经济,因为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才能富裕,国家才能强大,才能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厦奠定根基。

二、政治建设是保障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只有加强政治建设,让更多的人在法制的轨道上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合理地处理利益关系、调整利益格局,及时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只有加强政治建设,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才能有效地防止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出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只有加强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三、文化建设是灵魂

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对经济和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任何一个能够屹立于世界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形态,这种特有的文化是引领这个民族经历风雨、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最广泛的团结全国人民及全球华人的起止,是激励各组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只有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新变化新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把文化建设成为亿万人民凝聚在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灵魂工程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

四、社会建设是条件

所谓社会建设,就是指为适应国家由农业农村的传统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的转变,适应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深刻变化,积极面对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各种有利于改善民生、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行动与过程。它的主体是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其原则是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其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和社会进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各种社会矛盾也处于集中期、频发期,各类社会建设的问题从不不穷,我们面对的社会建设的任务很重。因此,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为十多亿人民提供良好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又要进行社会体制的改革、创新社会政策、完善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从而建立一个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相协调的社会结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现实条件。

五、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综合,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心态,它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在生态领域的综合体现。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长期以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维护,往往忽视了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从而造成了发展环境的

恶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与之带来诸多社会矛盾,给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带来阻碍和困难。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只有更加突出生态的重要性,更加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更加强调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唯此才能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包容性的发展,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发展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果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人的政治权利无法保障,人的精神容易空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容易紧张,更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最终经济的发展会不可持续。反之,单纯追求其他任何一个方面,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支撑,最终也不可能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唯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既考虑到经济基础,又考虑到上层建筑;即考虑到生产力,又考虑到生产关系;既考虑到社会环境,又考虑到自然环境;既考虑到物质文明,又考虑到精神文明;既考虑的人的生产生活需要,要考虑到人的生存环境需要,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必须做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

第三篇:论城乡一体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总结(范文)

论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

【摘 要】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经济整体进步的一个有效途径,是以城市化为核心,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为动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逐步缩小,这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和开创性的事业,这不仅是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二元结构;路径选择;

一、城乡一体化的概述

(一)城乡一体化的定义

从社会的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二)城乡一体化的内容

城乡一体化包含五个方面: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二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分工一体化;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服务功能一体化;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实现城乡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五是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社会进步一体化。

(三)城乡一体化的特点

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方式,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洽,相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政策上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是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方面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

(四)、城乡一体化的背景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的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近些年来许多人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推进城乡一体化,当前还存在一些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意识滞后,城乡一体化的观念淡薄

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缺乏全局观念,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僵化,行动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制造了“鸿沟”,难以使城乡要素资源互相融和,协调发展。

(二)体制环境不优,农民进城的“门槛”较高

在户籍管理方面,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没有彻底改变,农民进城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标准,而且户口迁转手续繁杂,一些地方还要缴纳城建费、保险费等高额费用。

(三)城镇规模过小,对周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

目前,城镇发展普遍存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人口少、面积小、设施差。同时,由于遍地开花,乱铺摊子,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简陋,文化、娱乐、卫生等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市场功能不健全。

(四)城镇建设过慢,城乡一体化发展资金不足

目前,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引资方面,有些城镇受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城镇的发展环境规模有限;财政方面,由于财政实

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由于“僧多粥少”而力不从心、鞭长莫及。

三、城乡一体化的原因

城乡一体化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深刻地揭示这些差距形成背后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1、政策失衡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原因

在我国现有政体中,城市和农村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形成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与农业农村发展相互隔离的城乡二元体制,彼此处于相对独立和分割的状态,影响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方面,国家把城市作为重要的战略区域加以推进,各级政府都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进行重点考核,对地方领导干部来说,抓城市建设、搞城市经济立竿见影,容易见成效出政绩。在这种功利性观念的持续影响下,城市得到优先发展的同时也享受着更多的社会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不仅投入大、周期长、显效慢,而且农业发展始终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无论是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还是农产品的经营方式,与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大规模、集约化组织生产有一定的差距,在产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政策功利性导致政府官员一般只注重招商引资、形象工程、企业改革等能迅速创造政绩或直接产生效益的工作,对城镇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等一般性工作往往重视不够。改革开放后,国家废除了一些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但是改革并未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城乡仍未形成一体化合理规范发展的融通促进机制,城乡要素市场不统

一、物质利益关系不合理、发

展状态不协调、户籍管理不同轨、社会保障以及享有公共服务权利不均等、生产和生活服务体系及运行机制不完善等现象依然长期存在。

(二)、政府职能失效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观原因。 政府最根本的职能就是提供让人民满意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只注重城市业务发展,城区工作体系和网络建设高效便捷,但在服务“三农”上严重缺位,广大农村始终接受不到更多的政府公共服务,表现在金融财政体制:城乡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流转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僵化,尤其是歧视性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成为在城乡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农村多存少贷的金融资金存贷差问题不断凸显,乡镇企业贷款依然困难,对农村贫困家庭尤其是因病返贫群众缺乏强有力的社会保障,基层政府在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城乡一体化问题上不尽心不作为,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缺失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原因。

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各自为政、自成体系,没有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规划,缺乏必要的规划调控手段,在实践中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工作机制;一些地方小城镇建设管理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产业布局不合理,功能配套不健全,在聚集人口、提供就业、子女就学、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上综合承载能力不高;有的村落民房建设布局自由混乱,农田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不仅生产生活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而且农业经济发展基本上处于低附加值、低端产品供应上,

不能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加上一些群众小农意识严重,脱贫致富办法不多,既没有资金没有门路投资创业,也不愿离开家乡外出打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贫困,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总之,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十分突出,城乡之间二元分割严重,城乡差别持续扩大,造成了我国城乡关系的紧张和失衡。这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国著名经济学有触动城乡二元体制,结果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由此可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对城乡二元体制进行彻底改革,尽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已经刻不容缓。

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完善

(一)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繁荣农村与发展城镇相结合;二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三是坚持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四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二)深化体制改革和创新,建立多元的城乡一体化投资机制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离不开资金投入。要突破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就必须创新机制,建立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资体制。一是加强引导,政府筹资;二是产权拍卖,社会聚资;三是盘活存量,以地生资;四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

(三)提高农民素质,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有序转移

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是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农民进城与否,归根结底是一种利益选择,无利可图或者得不偿失,农民必然不愿进城。因此,要完善有关政策,为农民进城营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一是完善户籍管理政策,放开农民进镇落户的限制,对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可将户口迁入所在企业统一管理;二是完善土地使用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决好农村土地的使用和流转问题;三是切实保障进城农民的权益,实行同工同酬、公平竞争、人格平等、权益共享;四是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与城镇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逐步建立健全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镇落户农民及相关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实施城乡科学合理规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抓好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对人口的吸纳力。一是科学规划,要根据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城镇发展的定位和方向;二是坚持标准化建设,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树立精品意识;三是坚持规范化管理,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快社区建设,切实做到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环境优美化;四是坚持市场化运作,树立经营理念,盘活城镇资源,把存量资源推向市场,实行资本运营,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滚动发展之路。

【总结】城乡一体化是农村改革发展的新阶段,也是新农村建设的

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系统研究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依据、以及在实践中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因素,采取有利措施,通过发展小城镇,继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丽萍.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三农问题全面深化改革问题. 科学导报, 2014,(17):147.

[2] 运宁. 统筹谋划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改革与开放,2015,(4):56-57.

[3] 张迪, 孙文佳, 王坦.基于城乡一体化理念的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 江西建材,2015,(3):27.

[4] 沈均达.以城镇化为引领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新农村,2015,(01):13-15.

第四篇: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王征国

(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湖南 长沙 410011)

[摘 要]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指: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它坚持以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道德立法为衡量标准;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它以完善立法程序、完善司法制度、完善执政方式等为基本内容;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它包括全国人大的制约监督、行政机关的制约监督、司法机关的制约监督、社会舆论的制约监督、公民的制约监督等各类监督;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它以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实施和促进司法公开、适应和满足法治需求等为重要保障;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它以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内法规体系需要配套完备、制度反腐将成为治本新常态等为前进方向。

[关键词] 法律规范体系 法治实施体系 法治监督体系 法治保障体系 党内法规体系

[作者简介] 王征国(1951- ),男,湖南武冈人,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教授、湖南省创新与方法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这个总目标作出了阐释: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 这就是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已经从“完善法律体系”提升到了“建设法治体系”。“法律”与“法治”仅一字之差,却反映出从静态到动态、从法规到践行的巨大变化。从践行的角度,这个“治”字的精髓和灵魂是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迫使官员正当行使手中的权力,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实现权力和职责的有机统一。官员的法治意识,有利于全社会形成一种自觉守法的风气。而且,“法律体系”也不单是个“完善”的问题,更是个“建设”的问题,即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党内法规体系等。

1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载《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第2版。

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2003年3月,吴邦国委员长说:要争取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任期内,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1年3月10日上午,吴邦国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报告。他指出:1982年通过了现行宪法,此后又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需要,先后通过了4个宪法修正案。到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目前,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由七个法律部门、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上都已实现了有法可依。然而,形成的法律体系是否得到贯彻落实?现实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因为有法不依、法律意识淡薄仍是十分普遍的问题。而形成的法律体系是否需要继续完善?现实仍然给予了肯定性回答,因为当前中国法律法规体系还存在漏洞缺失,社会法治观念还相当淡薄,官员滥用权力时有发生。所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显然,“完备”性要求比“完善”更进了一步,“法律规范体系”也明显高于“法律体系”。其实,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否完备,最主要标准是看以下三条:

——科学立法。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横向的,个人之间的交往、家庭、婚姻、经济往来,我们通常称之为私法规则,调整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另一部分是公法规则,调整的是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它解决个人的自由有多大的范围、国家的权力从何而来、国家的权力如何运行等问题。私法规则强调的是自治,而公法规则强调的是民主、公正、理性。私法不强调理性,可以是非理性的。比如一个女孩子爱上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长得虽然风流,但是感情不专一,不负责,所以在旁人看来,这个女孩子与这个男孩子谈爱是非理性的,但任何人没有干预她嫁给这个男孩子的自由权力。公法的运作不能非理性。这是公法与私法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在公法里边更强调程序,更强调怎么体现、怎么保障民主参与、怎么保障科学合理。它的理性化靠程序来保障。因此,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要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

2 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民主立法。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尤其是那些事关民生的重要法规。这些年来,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但总体上看,我国的立法民主程度是比较低的。我国的立法是专家立法。专家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专家学者,他们了解国外的情况,从事研究。很多法律是出于他们之手,叫专家建议稿。另一类是实务界专家,我把他们叫做技术官僚,包括国务院法制办的从事法制工作的一些官员,包括全国人大从事法制工作的官员,也包括最高法院的一些法官。“官僚”一词是中性的,不是贬义的。他们了解情况。他们参与立法,通过法条把他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规定下来。可是广大的民众参与是非常有限的。西方国家的立法有一个重要机制,就是利益团体参与立法的机制。美国有一栋大楼,这个大楼里住了1万多名说客,利益团体的说客,代表各个利益团体向议员们的私人秘书进行立法游说。在美国有535名议员,其中100名参议员,435名众议员。每一个参议员有4个秘书(国家出钱,议员自己去聘)。这些说客们的游说,由议员的秘书们收集整理、分类,并反映给议员。议员们选择其代表的利益团体,并把他们的意见反映在立法之中。在我国,由于利益团体不发达,参与机制不健全,所以主要是专家立法。专家立法的一个弊端是学者们是过于理想,对现实世界把握有限,而工作人员往往容易部门化、个人倾向化(他不受什么制约),所以,有许多法规还存在很多问题。

——道德立法。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必须体现人类最低的道德追求,包括程序上的自治、自由的追求,也包括公法上的公正、民主等追求。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的。法律的背后都有道德的标准。比如不许杀人,背后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所以有人说法律是人类的最低道德要求,而法律的最高追求是道德。纯粹的德治是有缺陷的。德治有两个不足:一是难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环境中生长的人道德标准是不一样的。比如制定婚姻法时,在对待婚外恋问题上,年纪大的学者包括各部门的同志都主张对婚外恋进行制裁。但是年纪轻一点的、中年的一些学者,包括各部门的同志对此则持比较暧昧的态度。因为婚外恋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副产品。在比较原始的农业时代, 3 人们生活的空间有限,一辈子固守一份感情比较容易做得到。在工业时代,一辈子固守一份感情也勉强做得到。到信息时代,社会在飞速的变化,唯独感情自始至终不变,这是不合情理的(除非两个人齐头并进)。凡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有同样的问题。当然解决的方式不同,美国解决的方式是拜拜;日本解决的方式是婚外恋(日本人婚外恋达70%);我们国家的婚外恋也很多,道德约束力正在失去。所以,道德标准不能统一,若要统一就统一在法律上。当然道德标准有很多已职业化,比如教师、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有严格要求的,而这种道德要求都是带有法律属性的,比如公务员道德标准是由公务员法规定的,律师的道德标准在比较发达的国家也是通过类似立法的形式来规定的。德治的另一个不足就是没有强制力的保障,然而道德立法的强制力就弥补了这个不足。

二、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以全民守法为目标。要通过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真正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并逐步深入人心。要创新法治宣传方式,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抵御错误观点的干扰和影响,让社会公众在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认识和信仰。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高度重视道德对社会公众的规范作用,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道德风尚,形成依法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现代公民意识。同时,又要努力完善立法程序、司法制度和执政方式。

——完善立法程序。立法工作好不好,质量高不高,关键是要把握好立法工作是否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政治文明发展规律、法律体系内在规律、立法工作自身规律,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办事。这就要加强对法条词语运用、法规体例与内容安排等技术问题的研究,在统筹法律法规“立、改、废、编、配”的基础上,实现法律体系的内部和谐。要完善立法规划,加强对立法规划的科学论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考察立法规划的客观性与可行性。要健全立法立项制度,尽可能改变立项由政府部门主导的现象,从实际需要出发,组织专业人员审查申请立项的立法条件是否成熟,科学编制立法工作计划。要提高立法审议质量,加强法案审议的专业性,适当提高审议人员中专家所占的比例,完善政府立法争议协调制度。要重视立法评估建设,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实施效果评估机制,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4 ——完善司法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为指导,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实践的成功经验,积极吸收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人类法治发展史上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司法权的来源上,司法权来自人民,属于人民;在司法权的配置上,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在司法权的行使上,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又自觉接受党的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群众监督;在司法权的运行方式上,坚持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等等。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符合中国国情,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保障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然而,面对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刑事犯罪高发、诉讼纠纷大幅度上升的严峻形势,仍然要在改革完善司法工作制度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建立诸如行政审批简化办理机制、轻微案件快速处理机制、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等机制和办法,简化办案办事程序,提高办案办事效率。

——完善执政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执政方式的与时俱进和制度创新,突出体现了执政党在领导国家法治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力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提高了党的执政水平。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党的意志和路线方针政策规范化、程序化、法律化,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是我们党有效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以及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而且,法律能否得到有效实施,关键也在党。一方面,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自觉接受监督,支持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各尽其职地开展法律监督工作;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强化党内纪律检查,切实加强对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三、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中共“十五大”以来,我国已经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制约监督体系。中国共产党的制约监督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导、纪律检查,特别是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其中,党对政法机关及其执法司法工作的监督是加强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执法公正的重要措施。中国 5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制约监督,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等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各民主党派的制约监督,是指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各民主党派可参与国家政权的组成,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重大国策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社会团体的制约监督,主要是相关社会组织通过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诉诸舆论等方式,制约监督有关权力的运行。为此,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以下列各类监督为重要保障。

——全国人大的制约监督。全国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对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及其结果的合法性进行监督,主要方式有批准、备案、发回、宣布无效、改变或撤销等。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有权处理违宪事件,其处理方式包括宣布违宪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决定、命令无效,也包括罢免违宪失职的国家领导人。此外,还可以通过听取和审议最高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工作报告,向有关部门提出质询案,对重大问题组织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处理等方式,对宪法和法律的实施进行监督。地方各级人大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分别按照权限进行法律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进行监督。

——行政机关的制约监督。关键在加强国家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约束与控制。上级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依法对下级行政机关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通过行政复议促进行政机关不断规范行政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行政监察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执行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的情况以及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依法行使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以及行政处分权。国家审计机关对有关国家机关、财政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活动、经济效益、财经法律法规遵守执行情况依法加强检查、审计、评价、鉴证,以保证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国家行政机关运用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对相关领域社会生活秩序进行检查与监督,以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和行政目标的实现。

——司法机关的制约监督。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统一。通过依法查办贪污受贿和渎职侵权犯罪,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贪污受贿和渎职侵权行为;通过批捕、决定起诉或不起诉等方式,依法监督侦查活动的合法性;通过参与审判活动特别 6 是依法提起抗诉等,监督审判机关审判活动的合法性,同时,对刑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对监狱、看守所的活动及其合法性进行法律监督。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依法对其系统内部和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的执法、司法以及守法活动进行法律监督。人民法院内部自上而下的法律监督主要通过审级监督来实现,监督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其监督通过二审程序、再审程序、核准程序、死刑复核程序等来完成。人民法院通过行政审判,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执法情况。

——社会舆论的制约监督。公众和新闻舆论对政府及司法工作的监督渠道不断拓宽,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的日益健全,保证了对国家公务人员的监督有力有效。社会舆论的制约监督,能把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使得他们务必依法审慎行使权力;能把权力行使的规程告知公众,使他们可以依据法律条文来衡量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的专业水准和职业操守;能把权力行使的过程与结果,通过传媒诉诸社会公众,有利于排除影响权力依法行使的各种干扰因素。当然,社会舆论的制约监督应当是依法、客观公正、建设性的,有利执法司法机关改进执法司法作风,提高执法司法水平。缺乏制约或不当的监督,也会给依法公正行使权力造成负面影响。

——公民的制约监督。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参政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及取得损害赔偿的权利等,这些为公民对国家权力主体进行监督提供了依据、途径和方式。公民的制约监督是对国家管理最直接、最广泛的制约监督方式,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才能确保权力正确行使。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力量。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2

四、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国家治理的一切活动都并入法治的轨道运行,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是打 2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载《人民日报》2014年9月6日,第2版。

7 造现代政府的必由之路,宪法意识、法律观念、法治思维是全社会所有成员必备素质。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司法权威是否建立、司法公开是否实施、法治需求是否满足。

——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这就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依法办事,带头依法行政,支持和保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支持和帮助司法机关抵御、克服影响公正司法的各种干扰,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主义的影响。要教育广大党员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一、尊严、权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办案、公正司法。要坚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法律,尊重司法的观念。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惩戒妨碍司法机关执行公务、拒不执行司法机关依法作出的公正裁决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过去人们总是靠“领导批示”解决问题,现在主要靠“律师出面”维护合法权益。

——实施和促进司法公开。司法机关应积极实施和促进司法公开,在司法活动中体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促进司法公开,必须切实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以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听得懂、感受得到的方式保障司法公正。二是促进司法公开,必须健全依法对当事人公开的各项制度。对当事人公开,应当贯穿于司法活动的全过程。要依法公开司法过程和程序,依法公开案件各个环节和有关信息。对涉及当事人权益的事项,要依法及时告知当事人。司法机关作出决定或裁判,应当及时将决定或裁判的内容、事实和法律根据告知当事人。三是促进司法公开,必须健全依法对社会公开的各项制度。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我国公民可以持有效证件旁听。司法机关也可以有计划地通过相关组织安排群众旁听,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案件,增进广大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司法工作的了解。

——适应和满足法治需求。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司法权是判断权,司法权是中央事权”,“掌握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等等,这完全是为了适应和满足现实生活对法治的真实需求。对此,复旦法学院院长孙笑侠教授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当下的中国,法治为何会成为老百姓的口头禅,就是因为法治已成了百姓的真需求,我们需要法治来改变拆迁或城管制度;需要政府把政府权力清单挂在阳光底下;需要政府减少许可审批给市场主体更多自由;需要法治保障投资风险的减少;需要法治来保证每人都不会吃到有毒食物;需要法治保障教育与就业机会的公平;需要法治保障个人意见有正常畅通的渠道 8 和方式得以表达;需要法治来保证自己的官司受到法院公平对待;需要法治来保证自己不被侦查机关任意监控和关押„„”“ 总之,大家意识到推进法治不只是律师和法官们的事,还是企业家、知识人、政治家等社会各界的事,更是事关老百姓人权与民生的事,推行法治成为中国人的真实需求。” 3

五、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党的事业发展,既要求管好党、治好党,又要求建设好党。拥有一套完整的党内法规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经过近百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党已经形成了包括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在内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然而,王岐山在十八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理论品质,要认真总结我们党93年、无产阶级政党100多年、世界政党300多年制度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确保到建党100周年时,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这就为把从严治党与依法治国结合起来,把党纪与国法之间的“缝隙”衔接起来,找到找准了能够牵动全局的最佳穴位。

——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我们社会当中的每个人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接受国家法律的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法当然高于党纪。然而,法律只是对每个人的底线要求,如果我们的党员仅局限在遵守国家法律这个底线要求上,那就不能称其为共产党员了。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是肩负神圣使命的政治组织,党员是有着特殊政治职责的公民,理所当然应该接受比普通人更严格的约束。每个申请入党的同志,当面对党旗宣誓时,就成了有组织的人,就意味着主动放弃一部分普通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就必须多尽一份义务,就要在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放弃的要更多,责任和担当要更大。如果执政党连自己的党规党纪都守不住、执行不下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就是一句空话。党员违反党纪就必须受到纪律审查,接受组织处理,切实做到以严的标准要求党员、严的措施管住干部。2014年初,中央组织部文件规定“裸官”不得在五类岗位任职,各省区市据此展开了“裸官”整治和调岗专项行动,“迁徙自由”虽然是公民权利,但是鉴于“裸官”的贪腐风险,党规党纪作出了严于法律的规定。随后,中纪委在通报官员的调查处理结果时,多次采用“与他人通奸” 3 郭涛涛:《依宪治国将成依法治国核心》,载《第一财经日报》(上海)2014年10月9日,第B06版。

9 的表述。现行刑法等相关法律并未对“与他人通奸”作出规范,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明确规定。可见,党纪严于国法。不过,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并不是说党规党纪可以凌驾于国法之上,相反,更要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有机衔接,更要把党纪限制在党内而不能超出其适用范围。

——党内法规体系需要配套完备。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党章规定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组织保障、行为规则、纪律约束等基本内容,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行。每一名党员都要无条件地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遵守党的纪律。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把党章作为指导党的工作、党内活动、党的建设的根本依据。党员干部要树立党的观念,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加强党性修养,切实维护党章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当前,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对党规党纪的历史渊源、地位作用、体例形式、产生程序等均需系统研究、予以确定;有的党规党纪与国家法律交叉重复,有的过于原则、缺乏细节支撑,可操作性不强,亟待完善。我们要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和《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的要求,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加大党内法规备案审查和解释力度,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着重规范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做到要义明确、简明易懂、便于执行。要求真务实、循序渐进,先从提出工作要求入手,探索实践、不断总结,成熟后再上升为制度。要将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实践成果固化为制度,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等,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相关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

——制度反腐将成为治本新常态。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相继采取的反腐形式,大多党纪政纪缺少与其配套的具体规定,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强制性和约束力。2010年发布的反腐白皮书首次明确,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职能机构,主要有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国家司法机关、政府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以及国家预防腐败局。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各机构的协同配合还不尽如人意,存在“龙多不治水”的问题。检察机关是国家查处职务犯罪的专门机关,拥有其他部门所不具备的办案手段,但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由于介入过晚,往往造成当事人家属或其他同伙销毁证据、转移财产,从而错失最佳办案时机。大量的廉政法 10 规表现为“严禁”或“不准”等禁止性规定,但对于由谁或什么机构来负责执行,缺乏明确的规定,对于违反禁令如何处理却缺乏具体的规定。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首次公布“反腐立法时间表”。除了源头立法,在认真研究国外境外反腐败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启动综合性国家反腐败法的制定工作也很有必要。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2013年8月我国首部预防腐败地方法规在广东省汕头市的实施,一场反腐立法的“探路”已在地方层面悄然铺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其中不少议题都和当前反腐、治腐工作紧密相关。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紧随其后召开,有利于尽快“坐实”运用法治思维反腐的理念,推进十八大之后的铁腕反腐从“治标”向“治本”过渡,制度反腐将成为治本新常态。

第五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

要更加主动运用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内在规律,把各项建设的系统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构架,以文化建设为内核,以社会建设为依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环境

■颜晓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不断拓展的道路。党的十八大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从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达到了新高度、进入了新境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了基本框架、规划了主要途径。 拓展完善总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不断拓展完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郑重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而形成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战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提出和拓展,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艰辛探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一个重要成果,是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作出的一个新的科学回答。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显,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社会矛盾增多,生态环境脆弱,发展难题凸显。我们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目标,从而逐步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开拓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广阔空间。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纲领,构成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布局。

党的十七大在确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布局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资源环境状况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甚至已经难以为继。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要求我们党继续拓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明确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系统阐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基本方针和主要任务,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从“一个中心”“两个文明”,到“三大建设”,再到“四位一体”“五位一体”,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先进的理念、更为深远的视野、更为宏观的战略,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更加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稳固扎实、兴旺发达。 形成有机整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党的十八大在我们党长期探索特别是十六大以来重要探索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和方针,进一步作出了深入阐释,充分体现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根本要求。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内涵丰富、联系紧密,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五位一体,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总布局,蕴含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总目标,体现了社会要素与社会系统的统一,构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五位一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总布局,蕴含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与时代潮流的统一,构成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纲领;五位一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的总布局,蕴含着社会结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体现了社会结构关系与社会动力机制的统一,构成了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要更加主动地运用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内在规律,把各项建设的系统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构架,以文化建设为内核,以社会建设为依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环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提供安全保证,依靠“一国两制”的成功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依靠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国际环境,依靠党担当带领人民的坚强有力领导核心,这些都是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可靠保证和基本条件。 全面落实总布局

党的十八大从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发展前景的时代高度,作出了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部署,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要更加自觉地掌握科学发展观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各领域。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打下牢固基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在全面建设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相适应,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总之,要以科学发展持续推动五位一体,在科学发展中全面落实总体布局。

要更加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任务与总布局有机统一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推进了对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前景,关乎党的命脉,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和现代化建设全面进步,就是党执政兴国的基本规律。当代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复杂性日趋增强,或相互促进,或相互掣肘,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和现代化建设全面进步,就是社会主义不断发展、长盛不衰的基本规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社会主义中国对世界共同繁荣发展负有重要责任,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和现代化建设全面进步,就是适应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基本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三者密切相关。要以总依据为全面落实总布局的实践基础,推进总布局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扎扎实实、稳步推进。要以总任务为全面落实总布局的目标指向,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要更加注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着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生态文明建设牵引发展方式变革,以发展方式变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节约资源是保护环境的根本之策,要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作者系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上一篇:微生物学实验要求下一篇:卫生院健康扶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