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联合运行机制研究——以艺术管理系公共关系专业为例

2022-09-12

高职院校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 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 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的建立, 将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升, 掌握更加科学的方法, 提升教学质量, 增加学生进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培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 可以更好的将学生的实训能力进行培养, 提升自身竞争力。

一、校企联合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一)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校企联合实训基地的建设, 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期就可以模拟接触到实际的工作环境, 并将其作为自身能力训练的场所, 让学生可以与工作岗位进行零距离的接触, 帮助学生尽早熟悉工作环境。在实训教学中对学生的各项职业素养进行培养, 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艺术管理系公共关系专业酒店管理方向, 由于学院教学实训场所的限制, 导致该专业的实训课程无法正常开展, 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能得到提升。2014年, 艺术管理系深入开展专业调研, 经过反复调查比较, 最终选择与武汉洲际酒店 (国际会展中心) 这一高端品牌酒店开展校企合作育人。通过近两年的洽谈与合作, 形成了优势互补合作机制。企业方为学生提供实训课教学设备及实操课程教学场地以及一线教学导师, 让学生能够在每学期都在酒店实训场地完成自己的实训课程, 并对学生整合能力的提升有较大的帮助。

(二) 改善高职教学方法

在进行高职教学中, 通过校企联合实训基地的建设, 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 不仅需要关注学生自身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同时, 需要关注学生自身的各项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知识的教学, 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专业技能, 强化学生的企业意识, 进一步了解职业教育的内涵。在今后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专业能力, 培养自身的各项专业性技巧, 掌握更加全面的技能。

例:2017年, 我系与武汉洲际酒店 (国际会议中心) 签订了“洲际订单班”的合作项目, 让学生从开始来到学院就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整体的规划, 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怎么学。我们开学就会安排酒店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到我系为学生做职业规划引导, 在学期初会安排本专业学生参观武汉洲际酒店, 了解工作企业文件及工作环境, 而在学期末会安排学生参与酒店实操技能培训及大型活动。这样做不仅对学生实践技能有较大的提升, 也进一步让学生对酒店企业文化有了循序渐进的了解。

(三) 提升院系自身实力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就业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在企业中由一线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 会对学生的竞争力显著提升;毕业后在社会上获得较高的认可度, 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学院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同时, 学院自身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可以获得更多企业的支持, 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中优势更加明显, 可提升学校自身实力。

例: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艺术管理系酒店管理专业, 就进行了相应的实训基地建设, 该院系酒店管理专业与武汉洲际酒店 (国际会议中心) 建立联系, 积累了职业课程、学生管理、教师培训、岗前培训、服务与沟通等方面的经验, 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学生在实习就业提供了一站式服务, 同时也为学院的知名度与认同感。

二、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的建立途径

(一)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在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中, 企业与院校双方需要维持互惠互利的关系, 不能一味的只让企业方提供场地、师资等优势, 而学院确什么也不做, 长此以往这样的合作不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要想不流于形式需要使企业先尝到甜头, 愿意与学院进修深度合作, 这就需要我们走出去, 为他们服务, 派教师到企业去服务, 为企业解决用工难的问题, 同时也是学院学习的过程。让以企业标准培养的学生任他们挑选, 免去了企业培训时间浪费的人力财力。还可形成行业内的校企联盟, 同时服务于多家企业, 融合多家企业的生产模式, 最终建成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

例:酒店管理专业案例中我们派舞蹈及声乐专业教师到酒店进行艺术指导, 为企业艺术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8年1月8日委派我系公共关系专业全体学生参与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服务接待工作。这些都切实的为企业解决了一定的问题。在武汉洲际酒店订单班的推进下我们将做到与武汉洲际酒店在深度合作, 为学生实操、实习、就业提供一条龙服务。

(二) 创新基地建设方法

新的经济形势下, 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更高, 为了对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培养, 在实训基地建设中, 需要充分关注建设技巧, 保持与市场同步, 与企业良好沟通的工作模式, 利用企业对市场的认识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设计事件课程, 提升学习兴趣。

例如,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通过2014、2015、2016级幼儿园培训与管理专业的办学, 艺术管理系对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学生实训室建设以及实训室日常管理及维护积累了经验, 能成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 一线教师指导教学

职业院校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重视学生自身各项能力的培养, 实训基地的教学教师应该选择一线在职员工进行实训课程的教学, 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教学进行全面融会贯通, 开展相应的课题研究, 制定科学严谨的研究计划。

将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改进, 提供更加全面的改进意见,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与院系专业发展进行结合, 全面提升高职院校进行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制定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 对实训基地进行建设, 提升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质量。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保证就业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现特色办学, 培养高等技能型人才。因此, 高职院校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的现实问题, 探索建设实训基地的路径, 不断提升实训基地的创新发展, 关注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 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提升学校竞争力, 为高职院校整体实力的提升创造更好的条件。

摘要:随着我国就业压力的增加, 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不能停留在单纯的知识学习方面, 而是需要将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掌握更加全面的实践学习方法, 提升实践能力。高职院校更是如此, 在进行教学中, 需要关注实践技能培养, 开展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实训基地的启动, 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 提升高校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本文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路径与运行机制研究的研究报告》下的主要针对高职院校校企联合运行机制进行的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联合,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 杨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 2017 (31) :210-211.

[2] 包冬梅.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广西教育, 2017 (31) :170-171.

[3] 姜锐, 姜华, 安瑛.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群“产学研交叉”的教改与实践--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 2017 (11) :181-182.

[4] 李佳, 代刃.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嘉陵江创新创业基地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 2014 (24) :77-78.

[5] 卜建荣, 骆文炎.高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14) :61.

上一篇:金融危机时代宏观经济和中国石化市场的走势下一篇:基于档案信息化过程中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