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肠套叠280例分析

2022-09-12

小儿肠套叠是儿科急腹症之一, 患儿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 呕吐, 血便, 腹部包块。需要及时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280例肠套叠中, 男191例, 女89例, 男:女约2:1, 其中26例有肠套叠病史。年龄最小3个月, 最大9岁。

1.2 临床表现

患儿多以阵发性腹痛, 呕吐就诊, 年龄小的患儿多表现阵发性哭闹, 以血便就诊者较少, 发病时间3h~4d, 大部分患儿有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发病, 腹部触及包块的病例73例。肠套叠包块绝大多数位于右侧腹部, 少数病例包块位于上腹部、左侧腹部。

1.3 辅助检查

280例均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 仪器型号:TOSHIBA SSA-350A、SSA-660A, 探头频率3.75~7.5MHz, 超声下279例见“同心圆”征及“套筒”征, “同心圆”及“套筒”内可探及数量不等的肿大的淋巴结, 淋巴结大小从数毫米到1~2cm不等, 其中有4例患儿从右侧腹部至左侧腹部可以连续探测到“同心圆”征及“套筒”征, 仅1例未见“同心圆”征及“套筒”征, 超声下见肠管扩张, 呈“琴键”样, 肠腔内容物随蠕动有反向流动。6例可探及少量腹腔积液。

1.4 治疗方法

280例病儿中16例因为发病时间长, 患儿状态差等原因直接手术治疗其余病例均经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 一般灌肠1~2次, 其中7例患儿由于套叠时间长, 套叠较紧, 水压灌肠复位失败, 改为手术治疗, 伴有少量腹腔积液的病例, 经过灌肠后也能达到复位的目的, 复位后原套叠的肠壁因为血液循环障碍, 出现肠壁水肿, 超声下水肿的肠壁厚度可达0.4~1.1cm肠腔变窄, 严重者肠腔直径仅见0.5cm。

2 结果

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后绝大部分病例经过禁食、输液、对症治疗1周后, 水肿的肠壁逐渐恢复正常, 腹腔肿大的淋巴结消失。仅有极少数病例出现复套现象, 而且出现复套的病例可以多次复套, 甚至复位后24h内便出现复套。

3 讨论

肠套叠是一部分肠管及其附近的肠系膜套入相邻的肠腔之中, 发病率占小儿肠梗阻的首位,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类, 婴幼儿肠套叠几乎均为原发性, 病因不确定, 一般认为婴幼儿需要添加辅食, 而且肠蠕动变化较大, 易发生肠蠕动紊乱所致, 而食物的性质、环境气温的变化、呕吐、腹泻等都能诱发肠套叠。继发性肠套叠指肠壁或肠腔内器质性病变, 在小儿较少见。

肠套叠一般是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管, 罕见远端肠管套入近端肠管, 一般为单发性, 少见多处肠管同时发生肠套叠。常见的原发性肠套叠按发生部位分为3种类型:回结型, 小肠型, 结肠型。婴幼儿以回结型占绝大多数。患儿年龄多在2岁以下, 以4~10个月月龄最常见, 而且经询问病史多数与发病前有不良喂养有关系, 临床上典型表现为阵发性腹痛或哭闹、呕吐、血便及腹部包块。

本组280例急性肠套叠病例中, 年龄1岁以上病例有增多趋势, 其中2例为过敏性紫癜患儿, 因为阵发性腹痛, 经检查伴发肠套叠, 1例肠系膜扭转引发肠套叠, 1例因为检查肠套叠, 发现患儿右侧腹部有神经母细胞瘤, 1例超声下影像表现为肠梗阻。目前, 由于人们比较重视医疗保健, 而且就医方便, 大部分患儿因为就诊早, 肥胖, 查体不合作, 腹胀等原因, 临床症状及体征并不典型, 尤其对于来诊时面容苍白, 烦躁不安, 或者精神萎靡、嗜睡的病人应该提高警惕, 这种情况下超声检查显得尤其重要, 而且肠套叠在超声声像图方面具有特征性改变, 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其他影像学不可比拟的, 已经成为临床的首选检查方法。

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可采用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X线空气灌肠复位、钡剂灌肠复位及手术治疗, 我院现采用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及手术治疗方法, 上述280例病人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而且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无放射性辐射, 因此是一种较安全的治疗方法, 更容易被广大患儿家属接受。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小儿肠套叠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157例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 7例经过2次灌肠失败。结论 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术适用于小儿肠套叠的非手术治疗。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

上一篇: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下一篇:浅谈艺术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