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调查队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南江调查队范文

南江金银花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南江金银花通过多年培育和近年来的大力发展,已成为我市绿色经济发展中的骨干产业之一。为加快其产业化进程,促使其对“增收裕民富财政”发挥应有的最大效益,我们于近期对南江金银花产业进行了调查。总的看,产品基地发展势头趋涨,加工开发领域有所拓展,但产业链尚未形成,制约加快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需要认真地加以解决。

一、充分发掘南江金银花产业的发展优势

金银花既是国务院确定的70种名贵药材之一,也是国家重点管理的38种名贵中药材之一。“南江金银花”在我市南江县种植历史悠久(宋朝就有栽培和利用金银花的记载),是多年培育的优良品种。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狠抓“三大经济”的战略部署下,南江县将金银花确立为立县产品,制定了《南江县优质无公害金银花产业化发展规划》,出台了《南江县金银花产业化发展管理办法》,成立了专门机构狠抓落实。规划以明江河流域两岸公路沿线120个村为主,辐射带动62个金银花生产基地乡镇的301个村(8.76万户22.83万人),计划到“十五”期末标准化栽植金银花达到20万亩,总产量达到1000万公斤。2002年,该县金银花面积达8.0万亩,40%的面积已投产,产干花11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77.4%;产值1980万元,增长70.4%;加工银花茶3.9万公斤,产值780万元,实现税利326万元,分别增长8.5倍、5.5倍和2.4倍。南江金银花产业,初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优化生态环境,品种优势增强。南江县多年来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去年森林覆盖率达49.2%,境内年均气温16.2℃、降水量1200毫米、日照1580小时,无霜期254天,给耐旱喜光的金银花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经多年培育和发展,现已查明有野生、家种金银花品种资源8大类32个品种,是全国金银花原产地之一和主产区;七十年代初南江金银花就享誉全国,1981年被列为全国金银花生产基地县;2001年,川中药基领[2001]01号文件正式批准为“中药现代化科技强县(四川)基地金银花规范种植南江科技示范区”;2001年7月,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为“国家级金银花标准示范区”;2002年2月,四川省农业厅批准为“四川省第一批金银花生产基地县”。

2、强化示范带动,基地规模初具。该县通过典型示范建好金银花“第一车间”,先后在兴马、关路、赶场等21个乡镇,按照“南江金银花”技术规程,建设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8800亩。兴马乡种植金银花面积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成为该县最大的“金银花专业大乡”;其中种植300株以上的156户,100株以上的180户,年产1000斤以上的大户26户,500斤以上的187户;该乡去年产干花30万公斤,实现产值650万元,占农业产值的42%;瓦池乡木罗坝村、庙坪村建立规范化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1600亩;石滩乡王光山村建立优质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300亩,规范化种植金银花32万株;甘溪乡华营村建立金银花科技示范园300亩;赤溪乡活水村、上两乡洋滩村等村1000亩净植金银花基地已建成。示范基地带动该县新植金银花7万多亩;其中种植金银花5-10亩的农户2378户,人均新植50丛以上的社586个,100丛以上的社128个,投资10万元以上的开发业主12个。

3、创新栽培技术,科技含量提高。该县开发“南江金银花”的科技人员在实践中大胆创新,推出了“六改三植”新技术。即:改无序零散栽培为水平梯地集约栽培;改乱用肥料为科学施肥;改不剪枝为合理整形修剪;改一次定植为育苗移植;改稀植为规范化密植;改晾晒为多功能烘干机烘干;实行田地内净作、田坎地边套作、乱石窖零星穴作等栽植模式。种苗繁育经过近两年攻关,在强化抗病虫能力、耐瘠耐旱和不易退化等方面有较大突破,实现了优质大苗移栽。去年该县育苗560亩1800万株,出合格苗1580万株,预计今年可出苗1860万株。2002年,该县制订了《南江金银花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并报经市技术监督局审定颁发,已被各基地广泛推广。经华西医大、成都市药检所检测,“南江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最高达8.6%,最低为6.9%,是普通金银花的两倍,是进入《中国药典》中同类品种2-3倍。

4、延伸产业链环,产品开发加快。该县立足市场积极拓展金银花的加工领域,促使产品向较高附加值转化。白院乡七村付政购置加工设备9台,加工金银花茶550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10万元,实现税利9.5万元。县农业科技人员研究开发出金银花茶系列饮品,加工金银花茶3.9万公斤,实现产值790万元。南江大河金银花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生产“大和”牌金银花小袋包装42万袋,总产值252万元,实现税利282万元。预计今年该县金银花产量可达到130万公斤,加工金银花茶20万公斤,实现产值4800多万元。

二、清醒认识南江金银花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南江金银花产业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基础,但发展中存在的“五个不够”,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该产业的发展壮大。

1、市场定位研究不够。据《本草纲目》和《药性歌括》所述,金银花主要作药品制剂,同时也可作保健饮料。但“南江金银花”在五年一修编的《中国药典》里没有占据一席之地,按照药品安全生产规则,任何药品加工厂不得使用它来作药品原料。这个“关键证书”限制了南江金银花难登大雅之堂。加之市场宣传不力,导致社会认知甚少,集中表现为南江金银花仍以集团消费为主,价格与价值有所背离,市场空间明显狭小。

2、龙头带动开发不够。该县能成功提取绿原酸的加工厂,因体制和投入等障碍

,虽经各级多方努力,但历时一年多仍然停产未“活过来”;虽然该县近年迅速崛起了31家“金银花茶”系列的作坊式加工厂,但调查发现,其中相当部分缺乏应有的加工技术和卫生保障,如果不及时清理整顿,不果断整合资源,其隐患势必产生不良影响。

3、基地机制创新不够。该县的金银花基地,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地享受了扶贫开发、退耕还林、以工代赈等政策扶持,表现为政府引导过余,而市场主导不足。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制度,来明确专业大户与一般农户,技术人员与农户等方面的利益和风险关系;同时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程度较低,专业大户带动能力不强,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市场更是没有及时跟上。

4、标准规程推广不够。由于主观认识不够、技术力量薄弱和面宽量大、基础较差等原因,虽然已颁发了“南江金银花”生产和“金银花茶”加工的技术规程,但调查发现,有的仅将“技术标准”贴在墙上,有的嫌“规程”操作起来麻烦,导致“标准”未能严格执行。

5、产业发展投入不够。据统计,南江金银花近几年来累计仅投入2886万元,其中国家投入占15%。没有投入就谈不上产出。作为一项立县产业,这点投入显得很不够。

三、做大做强做优金银花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南江金银花的发展,凝聚了南江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无论是从珍惜优势品种和民力投入角度,还是从发展“三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角度,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龙头带动、群众互动的发展思路,快上龙头,力创品牌,抢占市场,壮大基地,延伸产业链条,整合优势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努力实现“五增”。

1、快上龙头,整合资源促增值。加工龙头是产品实现增值的关键力量。无论“南江金银花”作药品还是饮品,都应当在基地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拥有自己的加工龙头。一是要落实责任尽快对原成功提取绿原酸的加工厂进行改制重组。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力量和市场网络,果断打破一切阻碍产业发展的旧框框,建立适应南江金银花产业发展的新型企业,确保今年按期投产运行。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整合现有的金银花茶加工厂。集中优势、集中技术、集中规模,发挥集簇效应,真正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加工龙头一定要与金银花农户签订利益和风险共担合同书,自觉诚实守信,从而实现龙头和农户的双赢。

2、力创品牌,精心打造促增效。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南江金银花品牌,一是要狠下功夫尽快将其写入《中国药典》。要成立项目攻关小组,邀请省以上专家来实地考察研究,对“南江金银花”主要品种进行科学鉴定,悬奖攻关,确保《中国药典》再版时南江金银花能获取“准入证”。二是要开发利用好现有的绿色品牌,并进一步做好后续绿色品牌的争取和认证工作。要加速实现绿色品牌量的扩张,新品牌开发要放开眼界,比如南江金银花能否与通江银耳合成“双银露”,或者与矿泉水合成“银泉春”等等;要强化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3、抢占市场,强力拓展促增收。市场需求是产品生产的决定因素。要切实强化市场建设、市场信息、市场管理、市场监督,畅通绿色大道。一是要在现有营销大户中培养一批拓展市场业务的务实型人才。充分利用他们市场信息灵、销售渠道广的优势,广拓市场,大抓订单,使南江金银花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佳价格进入流通领域。二是加工龙头要拥有自身的营销策略、营销手段和营销网络。要树立“市场首入”观念,主动出击,抢占市场先机,实现市场带流通、流通促生产、生产上品牌、品牌扩市场的良性循环。三是要按照市场原则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要敢于让利,降低“准入”,优化投资环境,促使本地资源和外地资金的有效结合。

4、壮大基地,严格标准促增产。基地是产业化的基础,标准化是产品走向市场化的前提。要继续推行标准化示范片建设,辐射带动基地不断发展壮大,比如我市与南江相邻的通江、巴州等地,均适宜“南江金银花”生长,应当适度扩张种植基地。要加强标准化制度建设,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确保绿色指标达标。一是要加大标准化宣传、推广和实施力度。增强“搞标准就是搞科技”、“达到标准才能进入市场”等意识,自觉严格按照市技术监督局批准的“技术规程”组织生产,把标准化贯穿于南江金银花产业链的全过程;二是要确保产地无害化。实行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产区生产资料准入制,严格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化肥和农药,加强对南江金银花基地土壤、水质和大气的监测和保护。

5、狠抓落实,积极支持促增长。各级相关部门要围绕南江金银花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做好服务工作,狠抓具体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帮助搭建发展平台,特别是积极拓展投资渠道。要融通银企、银农关系,解决好信用贷款;要将扶贫开发、以工代赈、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等政策性资金配套使用,集中投入重点基地和优势区域;要激励广大群众大胆实现资源向资本的转变。二是及时理顺关系,解决好发展中的体制和机制障碍。改进工作作风,精简办事程序和办事环节;加强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护先进生产力;从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引导建立各类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使这些“利益共同体”互助互利、共同致富。

第二篇:巴中市南江县黄羊产业化发展的调查报告(模版)

一、基本情况

2003年,全县南江黄羊饲养量达70.3万只,出栏36.7万只,实现产值9175万元,人均养羊收入173元;全县建成万羊乡26个、千羊村187个;发展年饲养南江黄羊50只以上的大户5296户,100只以上的526户,1000只以上的15户。今年1-8月,南江黄羊饲养量达79.8万只,预计年底将突破100万只,产值超过1亿元,人均养羊收入达200元以上。南江黄羊已逐渐发展成为南江县域农村经济的骨干产业及全国各地农民发家致富的优势项目。自“九五”以来,全县有1.52万户农户靠养羊实现脱贫致富。迄今为止,南江黄羊已发展到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900多万农户累计推广近亿只,累创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

1、理顺了发展思路。县委、政府明确了“创新一个机制,加快三个转变,推行五项改革,落实五项措施,达到三靠要求,实现第一目标”的“135531”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思路。“创新一个机制”,即政府引导、项目扶持、协会组织、龙头带动、大户促动、农户联动、市场拉动的新机制;“加快三个转变”,即传统饲养向科技饲养转变、黄羊数量型向黄羊质量型转变、黄羊市场流通向产品精深加工转变;“推行五项改革”,即改善羊群结构、改进饲养方法、改变经营机制、改良繁育体系、改革发展体制;“落实五抓措施”,即抓良繁提高品质、抓大户扩大规模、抓龙头连接市场、抓加工提高效益、抓品牌增强支撑力;达到“三靠要求”,即靠养羊跨越发展、靠养羊富民裕县、靠养羊全国扬名;“实现天下第一目标”,即把南江黄羊打造成天下第一羊。

2、明确了发展目标。县委、县政府结合南江实际,制发了《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南江黄羊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2004年南江黄羊发展目标督查考核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加快南江黄羊发展的文件,科学制定了建设畜牧大县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奋斗目标。一是近期目标:“打基础”,实施“22111”工程,即2004年培育2万户养羊大户,培训2万名养羊明白人,种植10万亩优质牧草,建设10个人工授精站,年饲养黄羊100万只,为南江黄羊产业化打好牢实的基础。二是中期目标:“上规模”,到2010年,南江黄羊饲养量达200万只,养羊产值达到3亿元,人均养羊收入达到600元,基本实现保种选育、扩繁防病、加工销售一体化。三是远期目标:“产业化”,到2020年,南江黄羊饲养量达300万只,养羊产值5亿元,人均羊业收入800元,全面实现南江黄羊产业化目标。

3、创新了发展机制。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粮草轮作、果(药)草间作、牧草套作等方式,解决饲草问题;实现了牧养向圈养转变;健全了“信贷投入、项目投入、招商引资、激活民资、试行保险、以奖代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超常举措,重奖养羊大户、业绩突出的党政干部和科技人员,对养羊工作无起色、工作不落实的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交流任职。

4、增加了综合效益。通过黄羊产业的规模发展,涌现出了一批黄羊专业大户、专业村、专业园场和黄羊“经纪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随着南江黄羊品牌知名度的进一步提高,南江黄羊的销售价格逐步上扬,养羊大户收入明显增加,上半年养羊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2元;通过各级干部挂联帮扶和投资入投黄羊产业发展,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主要措施

1、转变观念,完善思路。理念决定发展,思路决定出路,决策决定方向。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南江黄羊发展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作为县域经济的骨干项目,作为财政增收的基础财源,作为开发农村资源的先导产业,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全县进一步完善了“135531”思路,即创新一个机制、加快三个转变、推行五项改革、落实五抓措施、达到三靠要求、打造“天下第一羊”的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思路。“创新一个机制”,即政府引导、项目扶持、协会组织、龙头带动、大户促动、农户联办、市场拉动的新机制;“加快三个转变”,即传统饲养向科技饲养转变、黄羊数量型向黄羊质量型转变、黄羊市场流通向产品精深加工转变;“推行五项改革”,即改善羊群结构、改进饲养方法、改变经营机制、改良繁育体系、改革发展体制;“落实五抓措施”,即抓良繁提高品质、抓大户扩大规模、抓龙头连接市场、抓加工提高效益、抓品牌增强支撑力;“达到三靠要求”,即靠养羊跨越发展、靠养羊富民裕县、靠养羊全国扬名;“打造天下第一羊”,即南江黄羊打造成“天下第一羊”。

2、创新机制,加快发展。围绕建设“畜牧大县”目标,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用新机制和新举措促进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一是创新养殖模式。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粮草轮作、果(药)草间作、优质牧草套作、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等,解决扩量饲草问题,促进牧养向圈养转变、零星饲养向集中饲养转变、粗放饲养向专业饲养转变,做到散户饲养与规模饲养相结合、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创建相结合、初级加工与精深加工相结合,加快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进程。二是创新投入机制。建立健全“信贷投入、项目投入、招商引资、激活民资、探索保险、以奖代补”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切实解决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的投入问题.①利用国家“863”科研项目投入解决保种选育问题;②利用秸秆综合处理、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北草项目等解决饲草问题;③利用优惠激励政策加速扩繁增加总量;④利用财政扶持项目健全疫病防治体系;⑤利用招商引资建设加工龙头企业。三是创新科研机制。加强与四川省农科院、西北农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西北农大、南京农业大学等大专院

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实施了国家“863”计划“南江黄羊新品系选育研究”课题,争取了国家“863”计划“中国传统及特色食品和畜牧产品生产技术与产品开发”项目。四是创新激励机制。采取超常举措,重奖养羊50只以上养殖大户,重奖对种草养羊做出突出贡献的乡、村、社干部和县级相关部门及挂联领导。目前,全县干部群众养羊积极性空前高涨。

3、搞好示范,重点突破。县委、县政府采取帮助投入、技术指导、抓点示范的办法,集中建设一批基地、培植一批典型,带动了黄羊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建设基地。按照“政府引导、业主经营、项目扶持、科技支撑”的思路,坚持“园区+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建好“863”科技示范园,涌现出字库、黄梁、灌坝、硝洞、水田坪、白岩、庙梁村等28个标准养殖示范小区,建成冉家坝、石矿坝、熊家坝等养殖黄羊1000只以上的“千羊场”15个。二是培育龙头。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放手发展、积极引导,提高素质、大力扶持”的思路,积极组织农民、鼓励畜牧大户、技术能人牵头创建南江黄羊发展专业协会、专业园场等黄羊产业发展带动主体,与四川省格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组建四川格瑞南江黄羊有限公司,从事南江黄羊加工,着力培育龙头食品企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帮扶带动。组织动员副科级以上实职干部、下派驻村干部、畜牧系统干部职工,采取以羊还羊、入股养羊等方式,带头或带动发展南江黄羊。四是优化服务。建立健全“六大体系”,即黄羊繁育体系、饲草加工体系、羊产品精深加工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营销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进程。同时,县委、县政府拟定今年10月举办“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暨中国·南江黄羊美食节”, 同时与省畜牧食品局联合在南江举办“四川省第二届山羊节”,以时尚消费为切入点,以节树形象,以节促增收,以节促发展。

4、加强领导,确保实效。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南江黄羊发展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县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的组织领导。坚持“四个逗硬落实”,确保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大见成效:一是逗硬落实县级领导包片、分管领导定线、部门领导定点、下派干部包村(社)、党委书记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的领导责任体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干部层层抓、驻村干部天天抓的黄羊产业化发展工作格局。二是逗硬落实了相关部门、人员在技术推广、品种培育、资金扶持、疫病防治、品牌保护等方面的职责,全面提高黄羊养殖、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服务水平。三是逗硬单项和综合考评内容,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村社和农户,着力构建“重点突出、导向正确、指标量化、奖惩分明”的目标考评机制,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奖惩分明、鼓励实干的良好局面。四是逗硬落实“六员”负责制,即总指挥员、总技术员、总推广员、总巡视员、总督查员、总宣传员,形成了南江黄羊发展组织领导、课题研究、工作巡视、督促检查、宣传发动于一体的责任体系,促进了南江黄羊产业发展的整体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从总体上来讲,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形势喜人的强劲势头,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个别乡镇领导以环境不适宜、条件不具备等为借口,等待观望,宣传发动不深入,致使部份农户心存顾虑,行动迟缓,走村串户多、发动群众少,口号提得多、研究问题少,安排布置多、工作实效少。二是挂联帮扶不够到位。个别挂联部门工作不到位、帮扶不落实,未做具体工作,群众反映较差,基层有意见。个别下派驻村干部工作漂浮。三是投入机制不够健全。个别乡镇信用社对支持黄羊发展理解不透、贯彻较差。贷款额度小、投放条件高,难以适应发展需求;个别乡镇工作无计划,手头无措施,胸中无大志,大包大揽,包打包唱,未能充分调动农户自我投入积极性。四是发展速度不够均衡。少数地方以点带面,不同程度出现了有圈无羊、有羊无圈、有草无羊、有羊无草等现象。五是综合管理不够配套。个别地方黄羊专业协会运作不规范,功能不健全,工作不到位,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信贷支持、饲草管护、技术服务、疫病防治、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产品加工滞后,龙头企业带动乏力,市场发育缓慢,制约着黄羊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做大黄羊产业,努力实现黄羊产业化发展目标。

1、认识再提高。实践证明,没有特色支柱产业,结构调整就难以纵深推进,农民收入就难以稳定增长,社会经济就难以跨越发展,我们要顺应市场潮流、立足长远发展、放眼全球竞争,进一步认清形势、深化认识、发挥优势、排难攻坚,奋力加快黄羊产业发展。一要看到产业化发展的优越性。我县发展南江黄羊基础好,农户养殖习惯普遍形成,养殖技术基本掌握,全县草场资源广阔,饲草资源丰富,发展南江黄羊是开发利用农村技术资源、牧草资源、劳动力资源的先导产业,是开发农村资源的“转化器”。二要看到产业发展的艰巨性。南江黄羊养殖规模不大,总量不足,农民人均饲养量还不到1.5只,要达到人均黄羊2只的目标,压力十分巨大。羊肉干、羊肉松、羊肉酱等系列制品生产成本高、规模上不去、包装品位低,没有拳头产品、没有知名品牌、没有主导市场,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任重而道远。三要看到产业发展的复杂性。产业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资金筹集、土地利用、宣传引导、示点示范、跟踪服务、精深加工、拓展市场等错综复杂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面对和切实解决。

2、发展步伐再加快。一要示范引导促发展。巩固提升关田、元潭、北极、元顶子等羊场的建设规模和质量,加快寨坡、桃园、石矿、大坝等规模羊场的建设进度,突出抓好适度规模、集中连片、标准优质的示范小区建设。切实抓好沙高线、元台线、双江线、野正

线等种草养羊示范线建设。迅速建好未完工羊场,上齐羊只,消除空圈。重点抓好赤溪庙梁、活水、空山、大垭万亩果药牧发展标准化示范圈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丰富扶贫新村建设内涵。二要粮草先行促发展。抓好牧草管护、青干草晒制、秸秆收贮和机具购置,青贮池建设工作,依托县草业开发公司搞好草料加工,确保全县以玉米秸秆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抓好秋季种草.抓住秋播秋种关键时节,迅速落实土地、资源、技术和人力、物力,实现秋季种植优质牧草5万亩以上。抓好越冬管理。集中开展以草料供给、疫病防治、保温保育为重点的黄羊越冬饲养管理月活动,确保黄羊安全越冬。三要依靠科技促发展。依托南江黄羊国家863项目,建立基因库、培育新品系、保护核心群,积极建设南江黄羊扩繁场,进一步健全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提升黄羊品种质量。把技术人员培训作为日常重点工作常抓不懈,采取技术人员培训与养羊大户示范帮扶相结合,抽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各乡镇基层干部、养羊大户进行专门培训,确保常用养羊技术和生产标准的普及和推广。全面落实各级政府负总责的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做到“头头注射、只只免疫”,羊痘、口蹄疫、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重大疫病免疫率要达到100,为养羊户解除后顾之忧,为畜牧业健康发展。

3、发展机制再创新。按照“农户投入为主、信贷扶持为辅、政府以奖代补”的原则,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争取项目,重点争取南江黄羊产业发展、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及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等项目;大力招商引资,积极促成与格瑞集团的合作项目开工建设,搞好南江黄羊食品加工;增大部门投入,捆绑涉农项目资金,坚持重点资金重点使用,集中搞好“百十”工程规划村建设;加大信贷扶持,简化承贷手续,增加信贷总额,积极支持养羊大户发展;激活民间资金,采取干部和群众联合、群众与群众联合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机制,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养羊积极性。二要创新发展机制。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饲草加工体系、精深加工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六大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龙头食品企业、龙头药品企业、龙头服务企业、龙头出口企业、龙头餐饮企业、龙头科研场站”六大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三要创新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畜牧产业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南江黄羊专业协会职能,提升羊业发展组织化程度,规范生产、市场营销行为,降低市场风险,增加农户收入;切实办好“中国·四川南江黄羊养食节”,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以节扬名,以节促收;整顿和规范黄羊生产发展要素市场,打击倒卖种羊等破坏南江黄羊发展不法行为,为南江黄羊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第三篇:南江多举措推动农户科学储粮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31日 10:44浏览次数:29次发布人:农业处来源:农业调查处为切实将“为农服务、助农增收”落到实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南江县大力推进农户科技储粮专项工程,按国家发布的《农户小粮仓建设标准》组织配置彩色钢板小粮仓,指导农户科学储粮、规范管理,降低粮食储存损失损耗。

在县政府牵头下,由粮食局、科技局等相关单位经办人员组成工作小组,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一是按照连点成片,示范带动的原则,确定了赤溪、下两、元潭、长赤、红光五个乡镇为首批示范区;二是抓好宣传工作,工作人员深入片区,对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确保粮食安全的意义进行了广泛宣传;三是成立了技术服务队,对小粮仓的使用、储粮技术要点进行现场讲解,指导农民做好粮食入仓前的准备工作;四是做好资金筹措与保障措施,安排财政专款进行招标采购,并及时组织车辆、人员将小粮仓运输、分发到农户手中。

截止到12月22日,全县为农户发放安装到位的小粮仓达到1500个,同时配套发放保粮药剂3千多袋,科学储粮知识手册一千五百多份。

第四篇:2008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南江

南江县法制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南法建办[2008]1号 2008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

2008年是“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进的关键之年,我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推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南江”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为主线,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进一步推进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努力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更好地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倡导法治、促进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深入宣传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和基层社会和谐的各项法律法规

(一)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重点宣传《宪法》有关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引导公民牢固树立权利义务一致性和法律权威观念;将《宪法》宣传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公民遵纪守法,共创和谐南江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

(二)深入宣传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基层社会和谐为重点的法律法规。结合推进“法治南江”建设,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和有关行政实体法、行政程序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增强各级政府部门的程序意识和规范意识,确保公权力的正确有效运行,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预防职务犯罪,遏制腐败。加强对与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努力提高基层社会的自治能力,促进社会和谐。

(三)大力宣传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把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法律法规放在突出位臵。通过宣传教育,既要增强人们的维权意识,又要增强履行义务的意识。结合规范公共行为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信访条例》、《法律援助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促使公民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引导全社会形成守法律、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二、突出重点,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六进”工作

(四)重点推进“法律进机关”活动。大力加强副科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年内全县各级各部门举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不少于两次;启动评选10名“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建立10个“学法用法示范机关”的“双十”工程;研究制定“学法用法示范机关”的验收标准和推荐办法;年内在县级部门和乡镇分别培育推广一个学法用法的典型;充分利用好“南江法治网”、《司法月报》,调整充实内容,调动公务员网上学法的积极性。

(五)大力推进“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活动。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继续推广普法宣讲团送法进乡村、进社区的法制讲座和法制文艺宣传活动,推进“民主法治小区”和“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

(六)做好进城务工农民的法制教育工作。以进城务工人员集居地为重点,结合元旦、春节务工人员大量流动的时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为原则,组织开展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专项法制宣传活动,探索建立进城务工人员法制教育的长效机制。

(七)继续推进“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活动。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和共青团组织的沟通联系,落实“法律进学校”的各项任务,提高师生的法律素质。坚持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同时依托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看守所等机构,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学法用法、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企业职工学法阵地建设和企业法制讲师团队伍建设,探索针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提高宣传教育的实效。

三、营造氛围,深入开展面向社会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八)开展“推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南江”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明确本宣传主题,结合“3.8”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知识产权宣传周”、“5.25”交通宣传日、“6.25”土地日、“6.26”国际禁毒日、“119”消防宣传

日等重要节点以及新的法律法规颁布日,举办有声势、有影响、有效果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在全县形成此起彼伏、相互呼应的法制宣传氛围。

(九)围绕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在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早规划,早准备,至少要举办一次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

(十)加强对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与政法各部门、信访部门、律师协会、法律援助机构、人民调解组织的联系,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机制。通过新闻媒体等形式,努力向社会宣传政法机关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促进发展的根本职责,宣传政法部门各项工作以及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工作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法制宣传工作的活力。

(十一)继续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修订和完善本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核细则。

四、夯实基础,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

(十二)健全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实。通过领导小组会议、工作会议以及定期调研、现场会等形式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考核制度以及法宣骨干和联络员例会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形成整体合力,不断扩大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社会覆盖面。

(十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普法讲师团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基层法宣骨干队伍建设,力争全县各乡镇、县级各部门都有一支相对稳定,整体素质较高的普法宣传队伍。

(十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加强“南江法治网站”阵地建设,强化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网络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继续办好《司法月报》,提高办报质量。

二00八年一月 日

报:县委、人大、县府、政协、县委政法委、市司法局、

市法建办、县委青书记、政府张县长、政协杜主席、人大治中副主任、县委善君主任、政府刘凯常务副县长、政法委光明书记、人大翼川副主任、政协义发副主席 送:各普法领导小组单位

发:各乡镇普法办、司法所

第五篇:关于推进南江产业发展的思考

罗鸿宾

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作为全国地震重灾县、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和时代先锋王瑛生前工作县的南江,将加快建设产业发展新南江作为建设灾后美好新南江的重要课题之一,努力推进南江产业发展,依托交通做大产业,依托园区做强产业,依托资源做特产业。

一、抢抓机遇,依托交通做大产业

交通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全市“六路”建设的加快推进,南江的区位劣势将会得到彻底扭转,特别是过境南江的广巴高速、乐巴铁路、巴桃高速建成通车后,将为南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要依托大交通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借智、借力、借势带动产业发展。

聚集人流,借智兴产业。借脑提高,借智发展是推动南江产业发展所需。牢固树立“路通产业兴、路通财源旺”的发展思路,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重点讨论“有了大交通,我们怎么办?”利用建成后的大交通,积极吸纳外地信息流,集聚南来北往的人流,重点在引进适用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上下功夫。利用周边城市的科教、技术、信息等优势,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协调专家、学者来南江挂联帮扶,缓解我县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紧缺问题,借智生财、借经发展。进一步巩固、拓展西安、青岛、灵宝等地劳务市场,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在旅游产业中,积极参与区域旅游特色大组合,深度开发游客参与性旅游项目,进一步提升光雾山景区旅游人气指数,实现市场对接、客源互送、利益共享。

承接转移,借力兴产业。借力发展、借船出海是南江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利用大交通带来的大开放格局,抓住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发挥南江在区域、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后发优势,积极创造条件,把南江建成川东北重要的产业转移基地。发挥南矿集团等大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采取对外扩张,转型发展策略,支持资源型企业多元发展,潜力型企业加快发展,承接型产业借力发展。以提高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为重点,引进一批有实力、有市场的加工企业,纵向延链、横向加环,做响品牌、做强企业,大力开发绿色土特产品。进一步改善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提高和服务接待能力,积极承接川西旅游市场的客源转移,推进我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拓展市场,借势兴产业。成都是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西安是东西部的连接点,重庆是全国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试点区。南江地处川、陕、渝“金三角”中心,市场走向、经济流向均受关中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影响。“大交通”形成后,南江将融入三大城市圈,区域劣势、边缘危机将不复存在,接受川、陕、渝市场辐射优势更加明显。利用大市场、大流通优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思路,精深加工绿色土特产品,培育壮大龙头加工企业,切实增强我县特色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进一步巩固、扩大销售市场创造条件。继续推动川、陕、渝区域旅游合作,协调完成相关规划,逐步推进区域内无障碍旅游,共同打造旅游区域品牌。

二、夯实载体,依托园区做强产业

以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工业发展,针对南江工业企业众多但力量整合不够、知名品牌较多但深度开发不足、区位劣势明显但资源优势突出的客观实际,积极探索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依托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集群平台,进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规模发展。

理清思路,科学规划创园。科学规划是建好产业园区的先导。按照“功能分区、布局合理、资源集约、生态环保”的思路,结合汶川地震产业重建规划,认

真研究不同园区在产业基础、地理位置、管理技术、创新能力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合理调配产业布局,科学编制产业园区规划。依托便捷的交通物流规划新型工业园区,依托现有的产业基地规划特色农业园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规划生态旅游园区,加速产业集聚发展。找准产业定位,着力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避免因相互攀比,造成低层次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园区经营业主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培育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集群,切实提高产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尽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

突出重点,加快进度建园。善于借助外力是加快建设产业园区的重要途径。坚持“效益优先、优势优先、产业优先”原则,通过项目支撑带动园区发展。在项目引进上,围绕国家宏观经济投资政策走向,积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以企业合作为主体,以项目合作为基础,深入开展以企招商、以商招商活动,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努力实现依托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园区、促进大发展。在资金投入上,按照“谁投入、谁受益”原则,采取“朝上争、对内融、向外招”策略,引导民间资本通过投资、联营、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产业园区建设,有效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

强化保障,优质服务兴园。优质服务是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的“催化剂”。在设施改善上,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围绕产业基地、示范园区、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配套完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切实解决制约园区发展的各种因素,努力提高园区综合生产能力。在科技保障上,围绕产业园区建设,开展科技攻关,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推动重点产业的主要产品上规模、上水平,通过多种培训途径,努力提高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在政策保障上,立足现实、围绕大局、着眼长远,把心动变为行动、被动变为主动,坚决摒弃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局外人心理,不断创新服务举措,积极为园区业主

提供优质服务,共同打造产业园区建设的环境佳地、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安全宝地。

三、突出优势,依托资源做特产业

南江县资源富集,拥有50余种矿产资源,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种农产品荣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5种农产品荣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是久负盛名的南江黄羊之乡、金银花之乡、核桃之乡、富硒茶之乡。加快南江产业发展,必须利用好现有的资源优势,做大主导产业,做强优势产业。

发展新型工业,促进财政增收。牢固树立“无工不富”的理念,把企业作为财税收入的重要支撑,把发展新型工业化作为建设产业发展新南江的主攻方向。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优势化。实施集团经营战略,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推动有潜力、有市场的产业和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进一步扶持以冶金为主导产业的南江矿业集团,以建材为主导产业的南威水泥集团,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的互利达农产品加工公司等骨干企业,以知名产品支撑大企业,以大企业带动大产业发展。鼓励企业依托职业技校、科研院所,推进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创新,围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共赢。

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致富。牢固树立“无农不稳”的理念,坚持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富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依托资源、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南江黄羊、金银花、山核桃、富硒茶、优质粮油等骨干特色产业。引导农户实施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扶持发展一批新型村级农业合作社,突出抓好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高标准建立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产品供应基地。发展壮大北牧南江黄羊集团、米仓林业集团、翡翠粮油集团等龙头企业,狠抓农、林、牧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效益,以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农业产业

化进程。大力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创新营销模式,提升云顶茗兰、长赤翡翠米、米仓牌山核桃等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市场活跃。牢固树立“无旅不活”的理念,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促进市场活跃、加快旅游大县建设的重要举措。以旅游业发展,激活重点旅游集镇及干环公路沿线乡镇的商业、服务业、娱乐设施等项目,促进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按照“一城两区三坝”(一城即县城,两区即桃园和牟阳故城景区,三坝即月琴坝、铁炉坝和大坝)的发展思路,加快建设山水生态旅游县城,精心打造两大精品景点景区,努力提升三大游人接待区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光雾山景区的核心竞争力。以争创光雾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整合项目资金、搭建融资平台、吸纳银行贷款、引导民间资金注入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改善光雾山景区基础设施。积极参加各种旅游节会,开展系列宣传促销,隆重举办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进一步提升南江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作者系四川省南江县委常委、县委秘书长、县委办主任

上一篇:孟子读后感范文下一篇:名人墓志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