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化中的悲剧人物分析——苔丝和林黛玉

2022-09-10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负盛名的小说家,《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优秀的一部长篇小说,正是这部作品奠定了哈代成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基础。《德伯家的苔丝》以苔丝和安吉尔的爱情悲剧,挑战传统的女性贞操与婚姻观为主线,其创作主旨和写作手法引发热议并蜚声文坛。苔丝是英格兰南部威赛克斯郡乡村里的农家少女,她初入社会时是个朴实纯洁的女孩,然而黑暗的社会深深地伤害了她,使她失去了少女的贞洁,以至于当她遇见心爱之人时不敢接受他的爱。苔丝本性善良、纯洁,同时又具有反叛精神,正是这种反叛性格促使她杀死了使她失去贞洁的亚雷,和心爱之人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苔丝的感情、灵魂是纯洁的。

曹雪芹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揭示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而经久不衰。女主人公林黛玉是一个拥有贵族血统的少女,她过早地失去双亲,寄人篱下,她渴望爱情,追求爱情,对于爱情怀着一颗纯洁的心,她外表柔弱,但内心却有着强烈的思想去抵抗封建社会的束缚,试图改变人们对爱情的看法。然而她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她向命运屈服,而是因为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不允许她和贾宝玉的爱情存在。黑暗的封建社会的伦理制度不仅剥夺了林黛玉的爱情,海剥夺了她如花的生命。

对于苔丝和林黛玉两个悲剧人物,尽管文化不同,他们却经历着同样的爱情。在人们眼中,她们都是纯洁的女孩,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她们有着足够的勇气却也从未失去过尊严,她们敢于面对感情上的不平坦的道路,但在性格上和人生经历上有着一定的相似,也有着迥然的不同。本文主要从性格和悲剧原因来分析这两个不同文化中的悲剧人物。

一、苔丝和林黛玉的性格

1、苔丝的纯洁和反叛性格

苔丝本性天真、善良,像温顺的绵羊很容易被狼捕获,这种单纯的性情直接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由于家境贫困,苔丝接受父母的劝告去拜访一个姓德伯的人家认个本家,希望在那里打工补贴家用。不幸的是,苔丝遇见了这家的放荡公子亚雷,亚雷在苔丝熟睡时奸污了她,事后,苔丝愤恨之下离开了德伯家到一家挤奶场做挤奶工,在那里,她结识了牧师的儿子,一个具有新思想的青年安吉尔·克莱,克莱的宽厚待人和开明的思想点燃了苔丝内心的激情,而苔丝的纯洁可爱和坚强的性格也深深吸引了克莱,他们双双堕入爱河。新婚之夜,克莱向苔丝坦白了以前的一夜风流,克莱的真诚得到了苔丝的原谅。但当苔丝向大夫克莱尽吐隐痛时,克莱却无法接受,抛弃新婚妻子,远走他乡,苔丝虽痛苦但也没有抱怨。

苔丝父亲死后,亚雷又来趁机诱骗她,为了养家糊口,她不得不做了亚雷的情妇。苔丝的丈夫克莱虽然无法接受苔丝的过去,但他的心里仍然深爱着苔丝,与苔丝分别后,既内疚又痛悔,他忍不住地要寻找和苔丝的爱情。当克莱回来请求苔丝的原谅时,她开始显示出她的反抗精神,为了能和心爱之人在一起,她杀死了亚雷,尽管后来被捕判为绞刑,她也不后悔,这种反抗精神对当时追求自由爱情婚姻的女性是一种警醒,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2、林黛玉的高傲和反叛性格

林黛玉出生于贵族家庭,她是个大家小姐,具有大家闺秀的特点,很高傲,这可以从的日常行为体现出来,如在《红楼梦》22章,湘云说有个女戏子长得像林黛玉,林黛玉很生气地说道:“在你眼里我是个笑柄?我想你不应该把我和戏子相比较”。这一点可以说林黛玉和下层人民有沟壑,她不允许别人把她同穷人做比较,这对她来说是侮辱。在荣国府,人们认为她尖酸刻薄,刀子嘴。有一次,贾府的人不知给刘姥姥起个什么名字好,黛玉却叫她“母蝗虫”。丫鬟小红说,黛玉平时说话尖酸刻薄,得罪了很多人,不易相处。她出身贵族不了解穷人生活的困苦,用讥讽的语气谈论穷人,在内心她看不起穷人。

林黛玉不同于其他女孩,她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取悦他人。虽然作者赋予了黛玉新的血液、新时代的女孩的种种美德,但却没有告诉她如何适应当时社会现状,如何能成为向薛宝钗一样的女孩。黛玉试图鼓励她的恋人去做他想做的事,去做真实的自己。她不会与人交流沟通,她讨厌虚伪、耍心计,所以在荣国府,她与其他人格格不入。当她爱上了贾宝玉时,她把希望寄托在了宝玉的身上,他们一起读当时的禁书《西厢记》并用诗表达她的情感。她用锐利的眼睛看待这个世界,看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贪婪、虚伪,所以她用尖锐的话语讥讽他们,这也是她反叛性格的体现。

二、苔丝和林黛玉的悲剧命运原因

1、苔丝的悲剧命运原因

苔丝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亲是一个乡下小贩,母亲做挤奶工,苔丝有还几个兄弟姐妹,作为长女,苔丝从懂事起就帮母亲做活,承担养家的责任。一次偶然事件使苔丝家的唯一一匹耕种土地维持生计的老马不幸被撞死,全家的生活陷入困境,为了全家生活有个着落,苔丝接受父母的劝告来到富有的冒牌本家德伯家认亲。德伯家的少爷亚雷是个浪荡东子,见到苔丝的美色就垂延不已,使诡计奸污了这个纯洁的少女,但亚雷并不想娶她,性格坚强的苔丝不愿做他的玩物,怀着肚子里的孩子回到了家中,向母亲讲述她的不幸遭遇并责问母亲没有告诉她如何保护自己。后来,父亲病故,母亲和年幼的弟妹被房东赶出了门,此时,亚雷乘人之危又来纠缠苔丝,为了家人的生存,苔丝被破当了亚雷的情妇。苔丝的悲剧命运是由家境贫困、不负责任的父母造成的。

根据小说的描写,当老德北得知德北家是著名的德伯贵族的后代时,根本没有考虑苔丝是否愿意,就让她到德伯家去工作并让苔丝嫁到富有的德伯家来摆脱贫苦的生活状态。当时的英国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苔丝家处于社会的最低层,生活最艰难困苦,这就注定了苔丝的悲剧命运。苔丝被亚雷奸污后离开家乡来到一家牛奶厂做挤奶工,在那里结识了牧师的儿子克莱,克莱对苔丝一见钟情,决心娶她为妻。苔丝也深爱克莱,但她觉得自己失去了贞洁配不上克莱,心中极其痛苦,后来,苔丝被克莱的真诚打动同意了她的求婚,在新婚之夜,当苔丝向克莱倾述了她的不幸遭遇后,克莱却无法接受,离她而去。按照维多利亚时代的伦理标准,苔丝是不贞洁、不体面的女人,被人耻笑、被人看不起,虽然克莱受过高等教育,但还是受当时的伦理标准的束缚,无法接受苔丝的“堕落”。如果说亚雷是造成苔丝不幸的恶魔,是克莱使苔丝陷入的绝望的深渊。这是苔丝悲剧命运的社会因素。小说正是借助对苔丝纯洁本性的刻画以及文明社会对她的戕害,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虚伪陈腐的资产阶级伦理观念进行了有力的谴责和批判。

2、林黛玉的悲剧命运原因

林黛玉出生在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衣食无忧。她出生时身体虚弱,但她的母亲悉心照料她,给她无微不至的关爱,使她生活在一个平静安逸的环境里。但不久,她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年迈照顾不了黛玉,就把黛玉送到她的祖母家里,黛玉的悲剧命运开始了。林黛玉生性耿直,说话直来直去,不会讨好别人,不知道如何掩盖内心的真实感受,也不知如何与他人相处,得罪了很多人。在荣国府,当黛玉第一次见到贾宝玉时,彼此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前世为三生石边的一株绛珠草,受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愿跟其下凡还尽眼泪,今世为巡盐御史林如海与贾府千金贾敏的女儿林黛玉,和神瑛侍者的转世贾宝玉真心相爱,他们有共同的价值观、爱情观,但这一段爱情因悲剧性的家族命运而遭到扼杀。这是林黛玉悲剧命运的家庭原因---她父母家及其祖母家。

在清朝,封建主义思想统治着整个社会,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个人性格与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背道而驰、针锋相对,所以他们的爱情一开始就注定带有悲剧色彩。在荣国府,人们都希望贾宝玉能像他父亲一样在官府某个一官半职,只有林黛玉认为宝玉应该按照自己意愿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黛玉无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贾宝玉是这个大家族的希望、未来,承担着整个家族未来的兴衰荣辱,他必须要考取功名。由于黛玉生性孤傲,多愁善感,说话行事直来直去,在她祖母眼里,她不像薛宝钗是个好女孩---会讨人喜欢、会见机行事,渐渐失去了祖母对她的关爱。在荣国府,几乎每个人都很虚伪,想方设法保护自己,用各种手段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唯有林黛玉率真,敢于同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做斗争,但她微弱的力量无法抵抗强大、顽固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压制,这是林黛玉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

三、结语

苔丝、林黛玉这二个悲剧人物,虽然处于不同的文化中,但经历着相同的悲剧命运。他们为了追求自由恋爱,一生都在反抗不公平的社会;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尽管他们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但都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都在奋力抗争。苔丝代表的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性对爱情的渴望,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林黛玉代表的是清朝封建社会女性对自由恋爱的渴望,对当时复杂、黑暗社会的反抗。这两位女性是千百年来追求纯真爱情的杰出代表,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历史的重任---妇女爱情婚姻的解放,打破世俗观念,不做男人任意践踏的附属品。她们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先驱,为自己的爱情付出了生命的火焰,冲出了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这两位女性象征着不同文化中女性对爱情、命运的抗争,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摘要:苔丝和林黛玉生活在不同的文化中,但经历着同样的悲剧命运。她们是纯洁的女孩;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人们心灵的年代,她们有着足够的勇气追求爱情;她们在性格上和人生经历上有着一定的相似也有着不同。通过分析这两个女性形象,可以使我们了解不同文化中的女性追求自由恋爱婚姻的坎坷经历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本文主要从性格和悲剧原因来分析这两个不同文化中的悲剧人物。

关键词:苔丝和林黛玉,人物分析,悲剧命运

参考文献

[1] Thomas了Hardy.Tess of the D’Urberv illes[M].Beijing:Central Compilation&Translat ion Press,2004.

[2] 姚佩芝,董俊锋.<德伯家的苔丝>——哈代综合悲剧观的完美体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05).

[3] 秦岭,苔丝悲剧的形成原因[J].南阳师范学院,2005(01).

[4] 曹雪芹.红楼梦[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

[5] 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6] 解少华,浅谈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J].电影文学,2007(14).

上一篇:依托“社会实践活动周”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浅谈下一篇:高校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