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哲理故事

2022-07-04

第一篇:经典教育哲理故事

经典教育小故事

一、苏格拉底

教师的责任是“唤醒”

苏格拉底很小时,见到父亲在雕刻石狮,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父亲说:“以这只是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石狮,我是在唤醒它!”“唤醒?”“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他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教师就是学生心灵的雕刻师。学生,特别是我们认为成绩差的学生是石块里面沉睡的狮子。我们应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天赋理性和内在力量,使其从蒙昧中醒来。教育的目的是要从生命深处唤起学生沉睡的自我、生命意识,教育不仅要从外部解放学生,更要唤醒学生内在的人格,解放学生的创造力。

人生

学生围住苏格拉底问:“人生是什么?”他把他们带到苹果树林,要求大家从树林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挑选一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不许选择两次。等大家来到苹果林的另一端,他笑着问学生:“你们挑到了自己最满意的果子吗?”学生们要求再选一次,一个说自己错过了第一次见到的又大又好的苹果,另一个下手快了没想到好的在后边。苏格拉底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

快乐

一群学生忧愁的学生寻找快乐,向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请他们造一条船。这群学生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

坚持

有一天,一个学生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像他那样学识渊博的学者。他没有直接作答,要求学生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每天做三百下。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一个月后,他问哪些同学坚持了,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举起了手。一年后,他再次问哪几位同学坚持做到了今天。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柏拉图。

宽容

有一天,苏格拉底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漫步,边走边聊。忽然一个冲了出来,对苏格拉底打了一棍子,就逃去了。他的朋友立刻回头要去找那个家伙算账。 但苏格拉底拉住了他,不准他去报复。朋友说:“你怕那个人吗?”“不,我绝不是怕他。”“人家打了你,你都不还手吗?”他笑笑说:“老朋友,你别生气。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还它一脚吗?”

心底无私天地宽,有博大的胸怀,方能吞吐日月,收放自如!太计较得失、荣辱,人生之路也便越走越窄了!

二、魏书生

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干

魏书生主张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干。他让九岁的孩子负责做中午饭,孩子问原因,他回答:“那段儿只有你有时间啊,你不干谁干啊?”孩子听后,也觉得自己很自豪。有一天,出门有三个包,孩子背上一个,左手一个,右手一个,提着在前面走,显示自己成熟了。魏书生说:“既然自己成熟了,咱干什么贱兮兮地非得抢过来一个呀?所以啊,我们一步一步地欣赏孩子的成熟,这不就完事儿了吗?”

三、孔子

欲速则不达的故事

子夏被派到莒父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专门去拜望孔子,请教治理好一个地方的方法。 孔子热情地说: "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后来,"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

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他却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实行。”

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同,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

孔子拜儿童为师

孔子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石瓦片玩儿,挡住了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儿,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

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

孔子被问住了。他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孩子说:“我叫顶项橐,7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全面发展的教育

孔子是主张全面发展的,如果单方面发展,他认为那就像只限于某一种用处的器具了,所以说:“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能像器具一样。”可是子贡就有陷于一偏的倾向,所以他就批评子贡说:“你只是个器具啊!”子贡问道:“什么器具呢?”孔子说:“还好,是祭祀时用的器具。”意思是说,从个别的场合看来,子贡是个体面的器具,却没有注意到全面发展。

四、马卡连柯

彼德连柯到工厂去晚了,马卡连柯没有直接批评彼得连柯,而是告知了他所属的分队的分队长。彼得连柯第二次又迟到了,马卡连柯把全队集合起来,说:“你们分队里彼得连柯第二次又迟到了。”并指责了全分队,分队保证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情形后,马卡连柯说:“去吧,以后看。”事后,发现全分队的人都教育彼得连柯,对他说:“你迟到了,这就等于说我们全分队都迟到了?”以后,彼得连柯迟到的缺点得到了纠正。

五、陶行知:

不要做井底之蛙

育才学校文学组办了几十种壁报,还在重庆开诗歌朗诵会,很受大家欢迎。他们成立了“榴火诗社”,陶校长专门为诗社题词,文学组的学生们有些飘飘然了。有人留了披肩长发,有人特意穿破衣服,也有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说话尖刻。除夕夜,陶校长把他们召集起来,语重心长地说:“一个文人应是灵魂干净、品格高尚的人。衣服脏得很,破了也不补,这是乞丐,决不是文人应有的样子。”他又摸着一个男同学乱蓬蓬的头发说:“这是茅草山。我要放一把火,叫‘放火烧山’!”陶校长拿起剪刀,亲自给他们剪了发,并耐心地给他们讲‚要认真做学问,不要做井底之蛙‛的道理,学生们听得心服口服。

站在教室外面听课

陶行知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陶行知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怕影响老师讲课和其它同学学习,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 陶行知有两句重要的名言,一句是:‚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另一句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中去,留一世英名,光照中华大地。

陶行知以诗教子

教育家陶行知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常劝孩子在少年时代要勤奋学习,莫误好时光,曾作诗赠给孩子: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 蹉跎悔歧路,为一大事来, 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 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陶行知常用柏拉图“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勉励学生,并处处为学生作表率。 有一次,有位小学生把他的诗句“大孩自动教小孩‛”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把“读了书,不教人,甚么人?不是人”中的最后一句改为“木头人”,他知道了不仅不生气,还给与肯定,说:“这也证明小孩子有创造力。”陶先生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向他人表明:真理才是唯一可追求的,在老师与真理之间,首先要尊重的应该是后者。

六、孟子

孟子刻苦学习的故事

孟子刚上学时,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 一天,他妈妈发现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 还有什么用处呢!”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

一暴十寒典故

孟子帮助齐王施政,看到齐王昏庸、轻信小人谗言,很不满,就不客气地对齐王说:“大王,您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植物,但如果把它放在太阳底下晒一天后,再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上十天,它还能存活吗?即使您接受我一些好的建议,只要我一离开,那些奸臣就会在您面前唱反调,哄骗您,大王又常常轻信他们的谗言,这样怎么能让我有成就呢?奕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高手,他有两个徒弟,一个专心学习,处处听从奕秋的指导;另一个一直想着用箭射空中的天鹅。同一个老师,成绩却相差很多,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

孟子用了两个比喻告诉齐王,做事情要有恒心、要专心,否则是不会成功的。

七 朱熹

朱熹在读书方法上,强调“循序而渐进”。

有的人读书性子急,一打开书就匆忙朝前赶。朱熹批评他们像饿汉走进饭店,看见满桌的大盘小碟,饥不择食,狼吞虎咽,食而不知其味。究竟怎样读书呢?朱熹的方法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涵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他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八、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

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1964年被授于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九、王守仁是我国明代中叶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王守仁5岁还不能说话,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哑巴,有的人还甚至以为他是白痴。但他父亲觉得他只是病了,四处寻访名医,到他6岁的时候终于把病医治好了,但仍显笨拙,有人风言风语:“别指望他以后会有大出息。”他听后不服气,始终记得父亲曾给他讲过的“笨鸟先飞”的故事,并时时提醒自己要努力学习。平时读书,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两遍、三遍,甚十遍。他抓紧时间,把别人玩耍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了。父亲有时还请一些大学者给他辅导,家里来了客人,谈论天下大事的时候,也让王守仁站在一边,向别人学习。王守仁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先生的提问,他也回答得很有主见,最后竟成了先生的得意弟子。就这样,王守仁凭借笨鸟先飞、刻苦勤奋的精神,长大后,成了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十、许衡

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由于长途跋涉,天气炎热,大家感到饥渴难耐。

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

众人奇怪,便问原因,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

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第二篇:10个经典成长教育故事!

1、土拨鼠哪去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因为

痴迷于电脑、电视、小说等往往放松了学业,忘记了

最初的追求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给他们叫

这样一个故事:

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

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从树洞里

钻出了一只白色的兔子,兔子飞快的向前奔跑,三只

猎狗围追堵截,兔子急了,“噌”的一下爬上了另一颗大

树。兔子在树上,仓惶中没有站稳,一下子掉了下来,

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兔子乘机逃跑了。事讲

完后,教师要问学生:“这个故事有问题吗?”

学生可能说:“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

同时砸晕三只猎狗。”……

直到学生找不出问题了,教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趁学生思考之际,教师由此引发话题教育学生:“土拨鼠,猎狗追求的目标,可是由于兔子的出现,猎狗改变了目标,我们的思维也在不知不觉中打了差,土拨鼠竟在我们的头脑中消失了。“在追求人生的目标中,我们有时会被风光迷住,有时会被细枝末节打断,有时会被一些琐事分散精力,在中途停顿下来,迷失了方向,或走上了歧路,从而了最初追求的目标。

“同学们,人生的路很长很长,既有奇花异草的诱惑,又有山峦叠嶂的阻挡,你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土拨鼠哪去了,不要忘记你最初追求的人生目标。”

2、鹅卵石与钻石

“为什么我们非要学习这些没用的东西呢?”

这是当老师的所听到的学生们的抱怨与质疑中最常出现的一句话。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妨给学生讲这样一个寓言:

一天晚上,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正准备安营扎寨休息的时候,忽然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笼罩。他们知道神就要出现了,因此,他们满怀殷切的期盼,恭候着来自上苍的旨意。神出现了,神开始说话了:“你们沿途要多拣拾一些鹅卵石,把他们放在你们的马褡子里。明天晚上,你们会非常快乐,但也会非常后悔。”

说完,神就消失了。牧民们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原本期盼神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和健康长寿,但没想到神却吩咐他们去做这件毫无意义的事。但是,不管怎样,那毕竟是神的旨意,他们虽然有些不满,但是,他们还是各自拣拾了一些鹅卵石,放在他们的马褡子里。

就这样,他们又走了一天,当夜幕降临,他们开始安营扎寨时,忽然发现他们昨天放进马褡子里的每一颗鹅卵石,竟然都变成了钻石。他们高兴极了,同时也后悔极了,后悔没有拣拾更多的鹅卵石。

现在我们觉得没用的知识,就像鹅卵石,将来有可能变为无尽的财富。

3、教育学生不要轻视别人

向学生讲一个《老鹰和屎壳郎》的故事,作者是古罗马哲学家里米齐乌斯。

一只老鹰追逐一只兔子,想吃掉他。兔子眼看自己走投无路、孤立无援时,突然看见了一只屎壳郎。兔子求屎壳郎帮帮他,救救他。屎壳郎答应帮助他,保护他。这时候,老鹰已追到跟前。屎壳郎对他说:“请别伤害兔子一根毫毛,因为他是我的仆人。”可是,屎壳郎看上去那么渺小,老鹰才不把他放在眼里呢。老鹰掐死了兔子,并当着屎壳郎的面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屎壳郎是不会忘记这一耻辱的,他一心在等待着老鹰筑巢。不久,当他发现了老鹰的巢,并看到老鹰把他的蛋放在里面后,便悄悄飞进去,把老鹰的蛋推到鹰巢的边沿上,使它落到地上摔破了。

老鹰悲愤交集,他飞到天上,来到天神的宝座前,请求天神给他提供一个能安心筑巢、平安孵蛋的地方。天神说:“等你再孵蛋的时候,你可以把蛋放在我的怀抱里孵化。因为你是我的飞鸟,所以我理应好好照料你。”于是,事情如此这般地发生了。

可是,当那屎壳郎了解了真情后,便立刻团了一只粪蛋,然后带着粪蛋飞到天上,来到天神面前,把粪蛋丢进了他的怀抱。天神发现了这个脏东西,想把它抖搂掉,可是他忘了怀里还有老鹰的蛋;于是把它们连同那团粪蛋一块儿抖掉了。结果,老鹰的蛋又全都打

碎了。轻视别人的人都必将受到别人的报复。

4、教育学生不要贪心不足

向学生讲一个《生金蛋的鸭子》的故事,作者是德国诗人布?瓦尔迪斯。

一个穷农夫有一只鸭子,这只鸭子会生金蛋;不过它一个星期只生一次,而且每次只生一个。对此农夫心想:“对了,我应该杀了这只鸭子,这样我就可能在一天之内得到它肚子里的全部金蛋了。”

说干就干,他立刻便把那鸭子宰了,可是他又立刻惊奇地发现,他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那只鸭子肚子里连一只金蛋都没有。农夫后悔不已,暗暗叫苦:“唉,我真是活该倒霉!每个星期一只金蛋不要,偏偏要什么更多的金蛋。这下,我的希望,我的慰藉,我的利益全都化为泡影。现在我才是真正到了贫穷的地步了!”

贪心没有满足的时候。

5、教育学生做事要靠自己

向学生讲一个《鹌鹑和她的孩子们》的故事,作者是德国诗人布?瓦尔迪斯。

一只鹌鹑在麦地中间筑巢。当她的孩子们渐渐长大,麦子变黄的时候,她对小鹌鹑们说道:“农夫收割麦子的日子快要到了。我现在出去给你们找食。我不在的时候,你们都给我待在巢里别动,小心点儿,别让任何人发现你们。如果那个农夫来了,你们留神他说的话,听他什么时候要割麦子。我们要见机而行。”说完,老鹌鹑便飞走了。不一会儿,农夫带着他的儿子来到了麦田,察看了一下麦子,然后对儿子说:“麦子成熟了,我们该收割了。我明天一早就去邻居那儿,同他们商量,请他们来帮助我们收割。” „又过了一会儿,老鹌鹑噙着给孩子们的食物飞回来了,问他们是否听到点什么。一

只小鹌鹑回答说:“那农夫同他的儿子来过了,他说:明天他要去请邻居来帮助割麦子。”老鹌鹑听后说:“别怕,这麦子还不会马上割的。因为那些邻居不会那么快就答应帮别人干活的。”

第二天一大早,老鹌鹑又要外出觅食了,她对小鹌鹑们说: “留点神,那农夫准备什么时候割麦子,看是否能听到一些新的消息。” 那农夫又来了,对他的儿子说:“我看,谁也不会来了。这些邻居都靠不住。我要去同亲戚朋友谈谈,让他们明天来帮我们收割。这麦子再不割的话,就要烂了。”

当老鹌鹑回家时,小鹌鹑们叽叽喳喳地说:“妈妈,快给我们

在别的地方筑一个新的巢吧!那农夫明天就要带他的亲戚朋友来割麦子了。”

可是,老鹌鹑回答说:“亲爱的孩子们,那些亲戚朋友也不会马上到一个外乡的农田里来干活的,所以,你们注意听着农夫明天说的话!”

下一天早上,那农夫和他的儿子又来了,农夫非常伤心地朝麦田扫了一眼,说道:“我看,想靠别人的帮助都是不行的,不管是邻居,还是亲戚朋友。这庄稼今天是割不成了。两把锋利的镰刀已经摆在粮仓里了,明天一早我们两个就开镰。这麦子不能再耽搁了。”

小鹌鹑马上就把这个新消息告诉了他们的妈妈。老鹌鹑听了说道:“瞧,这才是真正的收割时间。我们迁移的时候也到了,寻找别的住所去吧!亲爱的孩子们,起身吧!明天早上我们还待在这里的话,那么我们大家的生命恐怕就保不住了。”自己的事情要靠自己做;常言说得好:路在自己脚下。

6、让学生认识到人不可能十全十美

向学生讲一个《孔雀的悲哀》的故事,作者是德国诗人布?瓦尔迪斯。

有一次孔雀在主神朱庇特面前抱怨道:“你把我创造得如此美丽,把我的羽毛装饰得这样美妙,从脖子到背脊如花似锦;我的尾巴五彩缤纷,熠熠生辉;我的脑袋上还缀着精致的王冠。美中不足的是,哦,主神,你曾答应我的那个声音,我至今还不曾拥有。对此,所有的鸟儿都瞧不起我;他们讥笑我这沙哑的嗓门。你对待夜莺比对待我和其他鸟儿要好,你给了她一副悦耳动听的嗓子。她每每在夜晚用她那嘹亮的嗓音取悦于人,您想想,这夜莺怎么会不被诗人歌颂呢?哦,我的歌压根儿就不能同夜莺相比,这让我多么伤心哟。”这时主神说道:“你自己不是说,你有一身美丽的羽毛吗?我为每一个创造物都提供了一个天赋。夜莺的嗓门的确不错,能唱美妙动听的歌,可是她的羽毛却是灰不溜丢的,非常不起眼;然而,她却非常满足。因此,你对自己这身华丽的羽毛,还是知足了吧,别再去计较夜莺的歌喉了!”上帝给予了每个人应有的天赋,所以,谁也别去羡慕上帝给予别人的才能。

7、教育学生不要骄傲自大向学生讲一个《高傲的马》的故事,作者是德国诗人布?瓦尔迪斯。一个富人有一匹高大的马。他让人给这匹骏马套上一副金质的笼头,安上一只昂贵的装饰华丽的鞍子,并披上了一条上面织有金线的丝毯。这马眼睁睁地看着主人让人替他打扮得如此漂亮,不由得心花怒放和盛气凌人起来。

一天,这马被紧紧地拴着,他使劲挣脱了笼头,然后嘶鸣着从那里冲了出去。这时候有一头驴子朝他迎面走来,他背上正驮着沉甸甸的口袋,两条腿一步一步慢腾腾地往前迈。马咀嚼着,满嘴冒着白沫,一边从很远的地方就开始叫道:“让开!是谁教你如此没礼貌的,居然看到一匹像我这样的马还不赶快让路?滚开,不然的话我揍你,把你揍死了,还要把你从这儿拖开!”

驴子怕得要命,连忙让开了一条路,一点儿也不敢吭声。

马横冲直撞地跑了过去,从灌木丛间飞快地穿行而过。可是在冲过灌木丛时,他的蹄冠受伤了;于是,从此以后再也不需要他当坐骑了。主人把他身上的金笼头和漂亮的鞍子取了下来,卖给了一个车夫。从这天起,他必须从早到晚拉车。

不久,驴子看见他在拉车,便说道:“你好,朋友!你这是怎么搞的?你那只金笼头,那条金丝毯都哪儿去了?我怎么没看见它们?原来如此,亲爱的朋友,世界上这种情况是常有的:骄傲自大必将要受到惩罚。”

当幸福达到顶端的时候,不幸往往也已经站在门前;得意的时候千万别忘乎所以!

8、教育学生为人要讲信义向学生讲一个《老鼠和青蛙》的故事,作者是德国诗人汉斯?萨克斯。有一天,一只老鼠坐在河边,她在考虑该如何渡到对岸去。

“唉,”她叹息道,“这么远,我肯定游不过去的。”这时候,一只青蛙正好在不远处的浅水里,老鼠说的话被他听见了。他游到岸边说道:“我可以把你安全地渡过河去。”老鼠相信了他的话,欣然同意了。这时青蛙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身上,另一头拴在了老鼠的尾巴上,然后他跳到水里;当他在河里将老鼠拖了一段路,突然往水下潜去时,老鼠也不得不跟着往河水深处钻。“救命!”这时她不禁叫道,“难道你想淹死我吗?你怎么对我干出这种不讲信义的事!”

可是,青蛙回答说:“常言说:甜言蜜语的背后隐藏着背信弃义。你为什么不提防些呢?”这时候,有一只白鹤飞来了,看到水中的老鼠在挣扎。他俯冲下去,一把抓住她,连同青蛙一起带回自己的窝巢里。不过他抓老鼠时根本就没看见青蛙;他回到窝巢后才发现了他,于是说道:“你怎么也被抓来了?”

“唉,”青蛙回答说,“我这是恶有恶报呀。我本来想让这只老鼠倒霉,想淹死她的;可是现在连我自己也跟着倒大霉了。”

“是呀,这是你应得的下场,”白鹤说着,便张开他那张大嘴口把这只不讲信义的青蛙吞到肚里去了。

为他人设下的陷阱,结果自己掉了下去。

9、教育学生不要出卖朋友

向学生讲一个《出卖朋友是最可耻的行为》的故事,作者是德国作家汉?威?基尔希霍夫。一只被捕的山鹑恳求猎人饶他一命,并说:“以后我会把许多小山鹑以及他们的伙伴引来的,你只要把网张开,就一定会捉到一大群山鹑的。”

猎人听了后说道:“你对自己的同胞都这么阴险毒辣,更何况待别人或者我这个敌人呢?我宁可现在就要了你的命,这样更保险!”说着,猎人把

山鹑的脖子拧下来了。

弄虚作假,搞阴谋诡计的人,必将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10、教育学生不要追求华丽的外表

向学生讲一个《弓的主人》的故事,作者是德国剧作家、文艺理论家莱辛。

一个人有一张用乌檀木制成的非常棒的弓,他用这张弓可以射得又远又准。他视它为至宝。可是有一天,当他仔细打量它时,不由得惋惜道:“唉,你就是粗糙了一点!再光洁一些就十全十美了。真遗憾!”“不过,还有补救的办法,”他突然想出了一个主意,“我要去找一个最好的雕刻艺人,请他在这张弓上面刻上美丽的图案。”他果真去这样做了。雕刻艺人在弓上面刻上了一幅完整的狩猎图;有什么再比一幅狩猎图更合适的呢?那人万分高兴:“你真配这样的装饰,我亲爱的弓!”说着,他便迫不及待地试了起来。他拉紧弓弦,拉,拉——啪,弓断了。

第三篇:10个感人的经典教育故事

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二.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 “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皮尔 保罗校长“妙手回春”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

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的40 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待续)

二年级组推荐

四.宽容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五.赞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蜡烛

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最近将有台风袭击一座海滨小城。

小城里的百姓惊慌起来,积极地投入到预防工作中。一位母亲忙碌着,旁边站着她的小女儿。

“这该死的台风„„”,母亲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诅咒。

“我喜欢台风”,旁边的小女孩不同意母亲的说法。

母亲感到很诧异,因为台风破坏力极强,毁坏庄稼、吹倒房屋、阻塞交通,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并造成损失,可眼前这个小不点儿居然说她喜欢台风。

“孩子,告诉妈妈,你为什么喜欢台风?”母亲小心翼翼地问。

“上次台风来了,就停了电”,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停了电又怎么样?”

“晚上就会电蜡烛。”

“你喜欢点蜡烛吗?”

“是的,那回(指上次台风吹过的晚上)我点着蜡烛走来走去,你说我象小天使。”

母亲顿时无言,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抱起小女孩,亲吻着她的小脸蛋,凑近她的小耳朵并说了一句话??孩子,你永远是天使!

六.开花的佛桌:给浪子回头的机会

曾经有一个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 门弟 子。没想到他在一夜之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睛,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20年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请求师父原谅。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不愿再收他为弟子,说:“你罪孽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桌子上开花。”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第二天,方丈踏进佛堂时,看到佛桌上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连忙下山寻找弟 子,却为时已晚,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堕入荒唐的生活,而佛桌上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

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好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而让奇迹陨灭的,不是错误,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

七.正人先正己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这只鹦鹉非常美丽,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象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

检查结果证明,鹦鹉完全健康,根本没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问起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难听的咳嗽声,医生回答说:

“俗话说,鹦鹉学舌。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是吗?”

这时,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来,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所以经常咳嗽,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

八.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头熊在与同伴的搏斗中受了重伤,它来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得到援助。

守林人看它可怜,便决定收留它。晚上,守林人耐心地、小心翼翼地为熊擦去血迹、包扎好伤口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供熊享用,这一切令熊无比感动。

临睡时,由于只有一张床,守林人便邀请熊与他共眠。就在熊进入被窝时,它身上那难闻的气味钻进了守林人的鼻孔。

“天哪!我从来没闻过这么难闻的味道,你简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虫!”

熊没有任何语言,当然也无法入眠,勉强地挨到天亮后向守林人致谢上路。

多年后一次偶然相遇时,守林人问熊:

“你那次伤得好重,现在伤口愈合了吗?”

熊回答道:“皮肉上的伤痛我已经忘记,心灵上的伤口却永远难以痊愈!”

九.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

一位隐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劳,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

一天,隐士决定出远门,叫了一位朋友帮他看守庭院。与他相反,这位朋友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疯长。

暮夏时,一株野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阵阵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不同的是花边呈蜡黄色。这位朋友怀疑是它也是兰花中的一种,便采撷了一些叶子和花朵去请教一位研究植物的专家。专家仔细地观察了一阵,兴奋地说:

“这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了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这种腊兰的单株价至少是一万元。”

“腊兰?!”这位朋友惊呆了。而当那位隐士知道这个结果时,惊呆的人又多了一个,他不无感慨地说:

“其实那株腊兰每年春天都会破土而出,只不过它刚发芽就被我拔掉了。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开花,那么几年前就能发现它的价值了。

十.永不凋谢的玫瑰

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

一天清晨,一个四岁的小朋友(就读于该校幼儿园)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校长十分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

“孩子,你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

“送给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很大的玫瑰,奶奶不信,我这就摘下来送给她看,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

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说道:

“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位校长是谁呢?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万世景仰的育人楷模苏霍姆林斯.

第四篇:经典教育学生案例故事10则

1、“破窗理论”——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试验:他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帕罗阿尔托和相对贫困杂乱的布郎克斯街区,停在布郎克斯街区的那一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结果那辆车在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停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完好无损。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碎了,结果呢,仅仅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基于此项试验,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某个建筑物的一块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

教育启示:(1)及时制止个别学生的微小的不良行为,防微杜渐。如班集体中出现一个逃课的或不交作业的,要及时制止,以免扩大,推而广之,其它现象同类。(2)营造美好的班级环境,和谐守纪律的班风,以环境育人,功效巨大。

(3)班级管理中,新教师开始树立的形象,作用巨大。(4)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立即批评、整改,不能一味宽容,鼓励是有度的。

2、“四颗糖果”的故事——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一生著述颇丰。近读他“四颗糖果”的故事,感慨颇深。

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颗糖……”

教育启示:它蕴含着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观念,折射出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

(1)宽容孩子。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现象,对此要有一颗宽容之心。(2)教育忌训斥、罚站、写检查。(3)坚持正面教育,激发孩子们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帮助孩子们解开思想上的疙瘩,促使孩子们知错就改。多肯定,少否定,忌挑缺点。

(4)与孩子们平等对话,不要以居高临下的心态对待孩子。(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出错,学生 才会举手发言)

3、著名的“双生子实验”——有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对双胞胎成长到6个月时,他让其中的一个在大人的帮助下学习爬楼梯,每天8次。双胞胎中的另一个安排在第10个月时开始学习爬楼梯,每天也是8次。两个孩子都在1岁时学会了独立爬楼梯。之后,这位心理学家又对其他双胞胎做了多次跟踪实验,结果几乎相同。这就是著名的“双生子实验”。

教育启示:(1)教育教学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适应,不宜拔苗助长,一味爬高,攀难的教育思想是错误的。反对片面追求高、难、快的做法。(2)对基础差的学生多一些耐心,多鼓励,搭台阶,相信他们一定会赶上。(3)本来在高年级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硬要学生在低年级去理解和掌握,为此常常采取高强度的机械性、模仿性、跟随性训练,是得不偿失的,某种程度上损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得寸进尺”效应——美国的一个广告公司,为了在某些居民的墙上挂大幅的广告,公司职员挨家挨户劝说,有的家庭反对,有的家庭只同意悬挂一个很小的标志。第二次再做劝说,同意挂标志的家庭基本同意了挂大幅广告,反对挂小标志的家庭几乎没有同意挂巨幅广告,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得寸进尺”效应。

教育启示:(1)教育学生上,不可能追求一次成功的效果,要循序渐进,持续改进。

(2)教育教学上,对学生要求不能急于求成,要一点一点的说服,一点一点的进步,许多小进步逐渐换得大进步。(3)教育学生,克服学生的缺点,不能贪大求全,从细小之处见真情。先要求做容易做到的事,慢慢要求做难做到的事。(比如作业,可以先做好几道题,再逐步增加)

5、“贝尔纳效应”——有人出重奖征集题目答案:如果法国的最大博物馆卢浮宫失火,许多名画价值连城,但只能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是抢最昂贵的名画,还是什么?法国作家贝尔纳的回答是: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贝尔纳因此得奖。

教育启示:心理学上称“贝尔纳效应”。启示是,无论德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不要贪大求全,可以从学生身边那些力所能及的最容易做但又很难坚持的小事做起,从培养学生点滴的思想品德和习惯做起。如:培养学习的习惯,每天多做一道题,每天早自习认真念30分钟,每天要坚持体育锻炼等。

6、“沉锚效应”——有一左一右两个卖汤面的小吃店。左店女老板问来客:“加不加鸡蛋?”顾客通常只能回答加或者不加。右店女老板却问来客:“加一个还是两个鸡蛋?”顾客不好意思不加鸡蛋,只好回答加一个或两个。当然右店女老板赚钱多。

教育启示:心理学有沉锚效应,人的思维常常会被第一信息左右,第一信息会像沉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店老板套牢顾客爱面子的心理,让顾客只好选择掏钱。同样,教学上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①善于鼓动,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学习。②告诉学生学习不是要不要学的问题,而是多学少学的问题。③用关爱、鼓励激发向上的心理,让学生觉得不学习就难为情。

7、一则寓言——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的故事。也就是看谁有办法使行人把大衣脱掉。北风不假思索首先来了一阵冷风,凛凛刺骨。这样,行路人了抵御北风,便把大衣裹得严严实实,毫无脱意。而南风则不然,它徐徐吹动,使人暖意渐生。行人在不知不觉中先解开了钮扣,继而脱掉了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教育启示:热爱是最好导师,它永远超过责任心。“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诲乎?”“父爱子是一种本能,教师爱学生是一种境界”。

(1)教师在处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时,要让学生感到温暖。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循循善诱,孜孜不倦。(2)教育教学要讲究方式。凡事把握“度”,特别是当今青少年个性强,自主性强,教师在处理和学生关系时,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应是:①家长的代理者②知识的传播者③知心的朋友④做人的楷模⑤人生的引路人。(3)“大爱”,才是教育的灵魂,无大爱,无教育,无师德,无师魂。

8、“马太效应”——《圣经》在“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样两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 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教育中的“马太效应”,表现为在班级中,有问题的学生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而好学生却倍加关注,有更多的机会做事情,受表扬。“马太效应”有其心 理危害。反“马太效应”则是反其道而行之,要求班主任对班内学生一视同仁,偏爱有问题的学生,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更多地给他们以帮助和温暖。在班级管理 中,追求“大面积丰收”,立足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怀。》

教育启示:(1)过分表扬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而骄傲自满(2)而对进步慢而有缺点的学生,即使取得了成绩,取得了进步,但往往被教师忽略,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使学生丧失了自信心。(教师抓住机会让这些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如:简单问题让他们回答等,作业优先批阅,如先批后十名的作业)(3)教师对待任何学生要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万万不可因偏见或因人而异地歧视学生,对学生缺乏公平。用教育家叶澜的话说:

“教育追求满天星星都闪亮,而不追求用孔雀羽毛编织花篮,让每个孩子都放光闪亮,这才是教育的价值。教师创造人的精神食粮,为学生积极创造幸福的人生”。

9、“超限效应”——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演讲得很好,准备掏出钱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在讲,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

教育启示:(1)过多的讲授、重复啰嗦的讲解,刺激过多、过强或时间太久,会使人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学上称“超限效应”。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在20分钟左右,教师应合理安排自己讲和学生学的时间,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

(2)合理安排教学,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反对“一讲”到底的做法。(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讲讲、练练、问问、议议,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建议“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引自叶澜语)

10:分工合作的故事——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

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教育启示: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第五篇:十个经典家庭教育故事

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打骂之外的教育之道

“过去我总是数落孩子的缺点,这个游戏让我认真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行为,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树立她的自信心。”大成实验学校首次为家长们开办了体验式心理培训,一个“盲人走路”的游戏让许多家长看到了“打骂”之外的教育之道。

201班顾欣恬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自信心不够,为此他阅读了许多家庭教育的书籍,想了很多办法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可是效果都不理想。但是培训中这个貌不惊人的小游戏却给了他强烈的震撼:“这个游戏使我明白了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是一种忐忑不安的状态,因为他不知道前方的路会发生什么,他最需要是家长给以鼓励支持和指导帮助,才能满怀信心地往前走,但我以前却做的却恰恰相反。”

这个“神奇”的游戏操作简单:家长学员按单双号分成AB两组,A组带眼罩,B组指引A组走路。第一阶段:一个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手牵手,可以语言提示;第二阶段: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可以用动作提示,但不能使用语言提示;第三阶段: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与你保持一定距离,只能使用语言提示。然后A组B组交换角色。

培训师靳家骊老师说:游戏的潜台词就是,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信任的建立需要热情的鼓励,需要宽容的耐心,需要精心的指导。

二、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 “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皮尔 保罗校长“妙手回春”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

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的40 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四、宽容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五、赞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蜡烛

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最近将有台风袭击一座海滨小城。

小城里的百姓惊慌起来,积极地投入到预防工作中。一位母亲忙碌着,旁边站着她的小女儿。

“这该死的台风„„”,母亲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诅咒。

“我喜欢台风”,旁边的小女孩不同意母亲的说法。

母亲感到很诧异,因为台风破坏力极强,毁坏庄稼、吹倒房屋、阻塞交通,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并造成损失,可眼前这个小不点儿居然说她喜欢台风。

“孩子,告诉妈妈,你为什么喜欢台风?”母亲小心翼翼地问。

“上次台风来了,就停了电”,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停了电又怎么样?”

“晚上就会点蜡烛。”

“你喜欢点蜡烛吗?”

“是的,那回(指上次台风吹过的晚上)我点着蜡烛走来走去,你说我象小天使。”

母亲顿时无言,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抱起小女孩,亲吻着她的小脸蛋,凑近她的小耳朵并说了一句话:“孩子,你永远是天使!”

六、开花的佛桌:给浪子回头的机会

曾经有一个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没想到他在一夜之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睛,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20年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请求师父原谅。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不愿再收他为弟子,说:“你罪孽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桌子上开花。”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第二天,方丈踏进佛堂时,看到佛桌上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连忙下山寻找弟子,却为时已晚,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堕入荒唐的生活,而佛桌上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

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好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而让奇迹陨灭的,不是错误,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

七、正人先正己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这只鹦鹉非常美丽,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象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

检查结果证明,鹦鹉完全健康,根本没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问起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难听的咳嗽声,医生回答说:

“俗话说,鹦鹉学舌。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是吗?”

这时,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来,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所以经常咳嗽,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

八、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头熊在与同伴的搏斗中受了重伤,它来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得到援助。

守林人看它可怜,便决定收留它。晚上,守林人耐心地、小心翼翼地为熊擦去血迹、包扎好伤口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供熊享用,这一切令熊无比感动。

临睡时,由于只有一张床,守林人便邀请熊与他共眠。就在熊进入被窝时,它身上那难闻的气味钻进了守林人的鼻孔。

“天哪!我从来没闻过这么难闻的味道,你简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虫!”

熊没有任何语言,当然也无法入眠,勉强地挨到天亮后向守林人致谢上路。

多年后一次偶然相遇时,守林人问熊:

“你那次伤得好重,现在伤口愈合了吗?”

熊回答道:“皮肉上的伤痛我已经忘记,心灵上的伤口却永远难以痊愈!”

九、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

一位隐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劳,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

一天,隐士决定出远门,叫了一位朋友帮他看守庭院。与他相反,这位朋友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疯长。

暮夏时,一株野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阵阵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不同的是花边呈蜡黄色。这位朋友怀疑是它也是兰花中的一种,便采撷了一些叶子和花朵去请教一位研究植物的专家。专家仔细地观察了一阵,兴奋地说:

“这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了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这种腊兰的单株价至少是一万元。”

“腊兰?!”这位朋友惊呆了。而当那位隐士知道这个结果时,惊呆的人又多了一个,他不无感慨地说:

“其实那株腊兰每年春天都会破土而出,只不过它刚发芽就被我拔掉了。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开花,那么几年前就能发现它的价值了。”

十、.永不凋谢的玫瑰

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

一天清晨,一个四岁的小朋友(就读于该校幼儿园)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校长十分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

“孩子,你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

“送给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很大的玫瑰,奶奶不信,我这就摘下来送给她看,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

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说道:

“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位校长是谁呢?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万世景仰的育人楷模苏霍姆林斯。

上一篇:接待工作暂行规定下一篇:酒店前台收银程序